鼓励英语范文
时间:2023-03-28 18:2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鼓励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策略
[作者简介]刘丽萍(1971-),女,江西萍乡人,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英语教学。
当前,英语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些“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令教师怨声载道,有些过于偏激的教师甚至把他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其中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是由于教师不愿意放下架子去了解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减少“学困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端正教学态度
国外对教师的六大要求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有浓厚兴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损害学生人格的行为能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斗争;善于忍耐、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一视同仁;合理评价学生,排除情绪干扰。基于以上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上的一些日常行为,看自己是否真正热爱本职工作。一旦进入了课堂,面对的是求知的学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无比神圣的,是受人尊敬与期待的。因此,教师不得把任何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否则就上不好课,更教不出好学生。
二、加强课堂情感教育
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既教书又育人,教会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他们认识到学无止境。新课程改革推行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每堂课上都要有情感教育就是其一,说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每堂课必须执行的。“学困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教育,比如关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话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出国,干吗要学英语?这时教师应该耐心跟他们讲:今后的社会越来越国际化,你不出国,但你周围的人可能会出国,或者更多国外的人很可能到我们国家来,很多工作岗位要求我们懂英语才可以胜任。教师不要逼着他们去学好英语,应多讲讲学好英语有什么好处,从一些正反方面的事例上进行分析,解决思想问题,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自己想学英语,不再迷茫。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
“学困生”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态度、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有时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这些原本信心满满的学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正确估计自己学生的能力,不能一味在课堂上作秀,摆花架子,以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为主旨,反对形式主义教学,不切实际地赶进度,只管教不管学。(2)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少摆架子,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不知不觉轻松地掌握了应学的知识。(3)多鼓励鼓励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4)加强个人修养,包括学识上的、人品方面的,处处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偶像。
四、避免侵占学生空间
有的教师为了教出好的成绩,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或其他副课的时间去“骚扰”学生,这种过激的行为只能被大多数学生“零接受”,成绩优秀的学生尚且不能理解,何况那些本来就读书很勉强的学生呢?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如此。一旦教师遭到学生们的集体厌恶了,那么接下来的任何一节课都是不会受欢迎的。
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表达思维 互动交流 激情表达
语言交际性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表达语言,在认知体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活化认知感悟,树立敏锐的语言表达信息意识,储备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素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英语,具有如下的积极价值意义:(1)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中主动表达,活化思维感知;(2)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语言学习激情,让他们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3)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自我主动表达中强化认知。学生主动表达运用英语,能避免传统的被动接受教学的尴尬,让学生在积极交流的主动认知体验中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1.模拟教材情境,激活学生表达思维
情境教学能在活化课程学习资源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有激情和兴趣参与学习交流,在与文本相似的环境中主动表达,更好地开阔知识视野。思维的活跃让学生言之有物,形成科学全面的整体认知感悟。
按照教材教学内容要求创设相应的表达交流情境,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氛围中感受课程的表达主题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建议学生在自我创设情境过程中不断融入教材文本学习内容,让他们在主动表达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感悟;鼓励学生从教材学习情境中捕捉相关信息,让学生在不断丰富的情境背景下更积极主动地表达;引导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情境中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思维方法呈现自己的认知想法,以活跃感知思维。通过模拟教材情境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认知中积极探索和大胆表达,以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潜能。
通过模拟情境活化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更发散。例如,在译林版(下同)八年级下册的Unit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自我搜集与“The wonderful and beautiful place in Hong Kong”相关素材的基础上,以画展的形式将教室布置成展现香港特色的场景,要求学生围绕“Can you introduce Hong Kong?”和“Where do you want to visit best?”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激活表达激情。
2.优化任务话题,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利用英语话题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使得学生在深化认知感悟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相互表达的信心。优化任务话题,使得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带着思考质疑和激情主动参与认知表达交流。
在话题的设计中,围绕英语课堂教学要求,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活化重点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围绕认知中的难点,大胆交流探究,使得他们在反复实践运用中不断强化认知感悟。设计具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的思考探究题目,让学生在灵活选择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地尝试表达,深化认知;鼓励学生运用同桌交流、小组互动讨论、师生交流沟通等形式加强交际,将自我认知体验转变为主动实践运用。在任务话题的设计和运用中,可尝试请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让他们在开动脑筋的过程中发现更多语言表达信息要点,便于主动表达交际。
任务话题的设计运用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Reading Keeping fit ‘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教学中,可引学生针对“What is your dream lifestyle?”进行自由表达,以了解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运用小组讨论形式,就“How do we keep healthy?”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在深刻理解感知文本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表达和交流。
3.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激情表达
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尽情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更好地主动表达。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征,让他们有主动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中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活力,在激情展示和大胆表达中增强学习交际的信心。
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要求设计主动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认识自身学习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更积极主动地展示。利用角色模拟形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尝试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不断深化理解;运用优秀成果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呈现自己的学习作品,并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予以描述;多运用形成激励评价的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让他们在受到认可的过程中不断激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综上所言,围绕学生的主动表达优化教学策略方法,不仅能体现课程的语言交际性本质特征,更能使学生通过畅所欲言的表达不断强化认知,发展语言感知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英语将为建构民主、平等、和谐课堂和新型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感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综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
篇3
【关键词】鼓励性评价;英语教学;运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性评价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往往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但是,它的力量丝毫不逊色于用一个小星星或者一个卡通娃娃的鼓励,并且更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鼓励性评价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他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
一、实施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搞好学习的良好愿望。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遭受失意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相反如果他遭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原来心中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就会退化,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程的依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几次挫折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厌学情绪会日益加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导。此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可以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群体也能对个体学生取得的成绩作出积极的反映。例如:有的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鼓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地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耐心弥补学生知识缺漏,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精神,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鼓励,不断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够使其积极进取,不断提高。
二、鼓励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丹麦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1.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以达到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如在教学中可用“别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出来”,“你能更完整地复述一遍吗?” ……通过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渗透着老师浓浓的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树立勇气和信心,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具体地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上课时不要总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应该经常走进学生的中间与学生亲近些,要和颜悦色,耐心启发,多用“please”,“thank you”,“very good”,“try it again”,“well done”等礼貌与鼓励的用语,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消除恐惧和顾虑,不怕出错误,大胆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觉得有安全感、亲切感,从而减少焦虑,充分调动起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其次,对差生要多加关照,多提问、多启发、多提供一些使他们觉得有进步感和成就感的机会,对回答正确的或者基本正确的,请别吝啬“ 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 “clever”,“not too bad”等评价语,当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表演时别忘了说声“thank you”,当小组竞赛结束公布获胜者时,何不来个全班鼓掌呢?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成功的肯定,都能在学生心里激起欢乐和自豪,由此产生更大的成功的追求之心,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和颜悦色地说:“It doesn’t matter”,而不能粗暴地给予批评或者惩罚。
2.妙用身体语言激励学生
与口头语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正如有的学生常犯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老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很快地振作精神,从头做起,如果教师用轻视的眼光看他,他就有可能沉沦颓废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可以少一些低效、重复的说教,多一些示范、参考和期待等积极的体态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们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有底答不上来,若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这学生,微笑着向学生提示其中一些词,或建议学生跟着一起答,学生的紧张感很快就会消除。教师应避免老是板着脸,瞪着眼动辄就训斥的做法,力争让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获得更大的成功。
3.鼓励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质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置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够提问是一种认真学习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在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适度的鼓励,避免过分夸张
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体态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切忌过分夸张,以免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如在本文中我们曾提到的当我们对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的表扬时我们可以说“good,good, very good!”。这个方式好,但是却不可以滥用。
2.关注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鼓励性评价
由于不同学生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社会文化氛围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尽管不同的学生使用相同的课本,学习相同的知识,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习惯和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强求某一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也许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对学生的鼓励方法要根据其独特性和差距性而论。
四、结束语
鼓励性评价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叶上雄.中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鼓励式教育;英语教学
一、鼓励要做到公平
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是一种喜欢被别人夸赞、被人理解的高级动物种群。特别是思想意识单纯、心灵纯净的孩子,更是需要教师的关注和赏识。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往往是自信心爆棚的阶段,这时候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内心深处播种一粒自信的种子,等待未来某天长成参天大树。根据心理学家们的发现,如果教师只关注部分学生,忽略对其他学生的关心和照顾,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内心发展,使得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对待一些事物秉承着公平性原则,关心每一位学生,将鼓励的小苗播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二、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初中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产生下一步学习的动作。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要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常见的导入教学方式有总结复习式、承上启下式、启发式以及渲染气氛等,这些导入课程的方法对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普遍都善于应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切入,先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切入,进而顺理成章地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单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网络上优美的背景图片,与单词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勾起学生好奇心的目的,进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要详尽一切办法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鼓励初中生敢于发表观点,进而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5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中要灵活运用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鼓励性评价;语言鼓励;体态语鼓励;鼓励质疑
《新课标》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鼓励性评价正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往往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它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它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
一、语言鼓励
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多用“please”,“thank you”,“very good”等礼貌与鼓励的用语,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对回答正确的或者基本正确的,请别吝啬“very good”“super”“great”“wonderful”等评价语,当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对话表演时别忘了说声“thank you”,并且何不来个全班鼓掌呢?凡此种种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还有如下具体的尝试:
1.对于倾听认真的学生笔者会用到“You listen to me very carefully, thank you.”同时为了让其他的学生也能认真倾听,就说Look, she/he sits straight and listens carefully. Let’s learn from her/him.这样既可以表扬认真的孩子,又能感染和熏陶其他的学生。
2.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笔者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会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说:“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Excellent! I’m proud of you!”“Well done!” 或“You are so clever!”等语言。同时还会让其他学生在“Super, one, two!”的引导下,为这位学生热烈鼓掌。慢慢地,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高涨。
3.对于那些后进生,笔者也没有忽视他们。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向他们,如果他们露出紧张,迷茫,困惑的表情时,笔者就对他们说“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 do it.”“Try your best.” 或“Don’t be shy.”等语言。即便他们没有回答上来,也不会失落,会期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而其他的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会不由地鼓掌以表达他们对这些学生的鼓励。
由此看来,鼓励性语言渗透着教师的爱,巧妙地运用能维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习的信心,敢于大胆发言,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二、体态语鼓励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口头语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正如有的学生常犯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教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很快地振作精神,如果教师用轻视的眼光看他,他就有可能沉沦颓废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多使用一些积极的体态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们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有底答不上来,若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看这学生,微笑着向学生提示其中一些词,或建议学生跟着一起答,学生的紧张感很快就会消除。教师应避免老是板着脸,瞪着眼动辄就训斥的做法,力争让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质疑。”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够提问是一种认真学习的表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
总之,在小学英语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金娣,王钢.《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
篇6
关键词: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盈余管理
一、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被称为“贝利一米恩斯命题”(Bede和Means,1932;Jensen和Meckling,1976)。而Shleifer和Vishny(1997)和La Port等(1998,1999)的研究发现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贝利一米恩斯命题”,当股权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基本的问题将从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具有以小股东为代价来掠夺公司财富的强烈动机和能力。传统的“股权分散”及其两权分离的情景不是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的主流状态,现代公司权利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呈现出大股东控制性为主的特征(Faccio和Lang,2002;Lemmon和Lins,2003;Claessens等,2000)。因此,在公司治理制度下,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委托—关系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则表现为:大股东,特别是控股大股东,不仅具有信息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和实务操纵权。这些为他们进行不正当交易、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股东需要隐藏其不正当交易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向相关利益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以,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基础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本质上是经营者与大股东侵害公司相关人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从Shleifer和Vishny(1997)在其著名的综述中得出“当控股股东几乎控制了公司的全部控制权时,他们更倾向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这些收益并不能为小股东分享”的结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控股股东不利于公司治理。Leuz,Nanda和Wysc,cki(2003)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存在控股股东会恶化公司治理,加剧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于大股东掌握了外部投资者无法知晓的内部信息,在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具有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隐瞒和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强烈动机(Teoh,1998;Fan和Wong,2002)。La Porta等(1998)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实现其控制和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Fan和Wong(2002)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控制权(control right)和现金流量权(cash flow right)的分离造成了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冲突,控制性股东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来披露会计盈余信息,导致报告盈余对外部投资者来讲失去了可信性,削弱了企业报告盈余的信息含量(jnformation content)。Haw等(2003)研究了东亚9国和西欧13国企业大股东终极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与盈余管理具有负相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的法律制度能够制约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Leuz等(2003)系统地研究了31个国家中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发现盈余管理的差异是由于大股东试图获取私有收益而造成的,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外部投资者隐藏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形成了对外部投资者的误导和侵害,股权结构和盈余报告质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
篇7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英语是不可能学好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形式,持之以恒地不断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使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为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教学故事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有效途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故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故事内容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他们学习英语主要出于兴趣。因此,教师要设计故事教学,注重故事表演的活动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故事内容。PEP 英语教材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多以生活中的故事为情景,是很好的素材。如,PEP, Book 4,Unit 4 在学习气候词汇时,本人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表演活动:一位学生温度计说:"It's zero(ten / fifteen /thirty)."另一位学生则相应地描述自己的感受:"Oh,I feel cold /cool /hot. I can wear... 这个故事设计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因此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课堂练习中引入故事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故事巧妙的引入了单词或句型的练习中。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要求学生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故事的内容,又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在教授What can you do? I can… 这一句型时, 我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故事情节,通过自我介绍环节:My name is … I'm …years old. 达到了复习运用以前知识的目的,学生用所学句型I can …进行表述,更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对所学句型进行运用,期间还有老师的评价和小组评价贯穿其中。整个操练的过程类似于一个紧张而真实的表演过程,所以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也在不知不觉中操练和巩固了所学对话。同时,拉近了课本语言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这样就满足了不同性格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故事表演中来。
3.教学拓展中引入生动的故事
在整堂课的拓展运用阶段,也可以巧妙的运用故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的目的。例如,在给学生介绍动物的单词时,我进行了如下拓展:请同学们听读The lion and the mouse;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Three butterflies 等故事,另外一种是传说的童话类故事,如:Snow White;The fish and the old man 等,这些童话类的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故事时,要特别注意在故事情节或人物语言方面进行适当的发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这样,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更加鲜活,也更具有个性,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他们运用短小的故事将单词、句型灵活的运用起来,从而很好的巩固知识,整合知识点。故事表演的阶段也成了他们展示自我风采,发扬个性魅力,体验成功的重要平台。也为课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如画龙点睛之笔。
4.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故事有效融合
当代的小学生大多都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都是比较不错的。大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已经懂得了听故事、讲故事。故事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循序渐进,要求小学生完整讲述英文故事,这个很难。但是如果把小学生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中文故事,用简单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单词来进行点缀。穿插出现在故事中,讲给小学生听,让小学生自己讲,这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大有好处的。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教学的信息化逐步在小学教学中普及。故事可以通过Flash等形式进行展示,穿插在故事中的英语单词、词句也会被形象化。小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可以从文字的认识转化为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展现方式也较适合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逻辑的小学生。
5.学生自编故事,调动学习积极性
篇8
一群老鼠爬上桌子准备偷肉吃,却惊动了睡在桌边的狗。老鼠们同狗商量,说:“你要是不声张,我们可以弄几块肉给你,咱们共享美味。”狗严词拒绝了老鼠们的建议:“你们都给我滚,要是主人发现肉少了,一定怀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时我就会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营销启示:不要与企图打倒自己的对手合作,当他们给你一点利益的时候,你也许失去的是更大的利益。
2.青蝗与老鼠
一只青蛙看着自己的老鼠邻居很不顺眼,总想找个机会教训教训它。
一天,青蛙见到老鼠,劝它到水里玩。老鼠不敢,青蛙说有办法保证它的安全,用一根绳子把它们连在一起,老鼠终于同意一试。下了水,青蛙大显神威,它时而游的飞快,时而潜到水底。把老鼠折腾得死去活来。老鼠最后被灌了一肚子水,泡涨了漂浮在水面上。空中飞过的鹞子正在寻找食物,发现了漂浮的老鼠。就一把抓了起来。相连的绳子把青蛙也带了起来。吃掉老鼠后,意犹未尽的鹞子把嘴又伸向了青蛙。在被鹞子吃掉之前,青蛙后悔地说:“没有想到把自己也给害了。”
营销启示:竞争是有规律的,当我们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去对付竞争对手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也已经踏入失败的门槛。
3.白雁落网
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
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
这样反复三四次后,雁群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它们,就都去啄它。这时,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放哨的雁怕雁群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营销启示: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来的预警系统一“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4.动物拉车
篇9
关键词:配股融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上市发行股票成为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与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PublicOffering)之后,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票再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再融资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热
配股通常指已公开发行上市的股份公司通过向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分配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销售新股的行为。而增发新股,又称公募增发,是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的全体投资者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它同时面向老股东和新股东,拟增发的股份按增发方案在新老股东中分配。配股在我国正式出现是在1993年,而增发新股在我国出现于1998年。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而配股则很少采用。如在英国证券市场上,增发新股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首发股份的数量;在香港证券市场上,配股只占上市公司再融资的10%左右,大部分再融资靠增发新股来实现。但是,在我国沪深两市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靠配股来实现,这与成熟证券市场的再融资结构相背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偏好有关。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具有强烈的偏好,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配股融资成本要低于公司举债。配股资格是一种权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条件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行使这种权利。是否进行配股,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资金的余缺等情况综合考虑。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股票发行市场长期处于一种供小于求的非均衡状态,依靠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只要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推出配股方案。据统计在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中,有90%的上市公司推出了配股方案。
2.与我国的股权再融资政策有关。
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唯一的再融资方式。这一时期,基于国有股控股的上市公司筹集更多资金的考虑,或者说为了使国有资本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国家允许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之后,可以继续进行再融资。但是,为了使国有股控制上市公司,或者说为了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只允许上市公司采用配股的形式进行再融资。因为尽管配股会增加上市公司股份,但由于股份是在原有股东之间按比例配售,配股后,原来控股的国有股股东仍然占有多数股份,拥有控股权。因此,在这一阶段,出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考虑,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
1998年5月到2001年3月,确立了以配股为主、增发新股为辅的再融资格局。1998年,增发新股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在证券市场上出现后,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点。在这一时期,增发新股这一融资方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同;但是配股仍然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2000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191家,总筹资约800亿元,其中增发新股筹资约283亿元,只占总筹资的35%;配股筹资约520亿元,占总筹资的65%。再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配股来实现。
从2001年3月开始,再融资市场呈现出配股与增发新股并重的二元化格局。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其中,对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作了修订。与配股相比,增发新股具有条件宽松的比较优势,因此上市公司纷纷加快了增发新股的步伐。
3.配股自身的特性有关。
配股不仅增加了资本金,而且实现了新股的发行,因此股本规模也得到了扩张。由于配股是向上市公司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配售新股,所以这种股本规模的扩张是在股权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且配股资金几乎是无代价地使用,再加上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较易实现,所以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大都会有配股倾向。
二、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行为进行盈余管理分析。
我们所定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管理者为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构造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财务报告的行为过程。
关联交易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中普遍存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即以母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剥离、改造进而取得子公司的上市资格,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难以分割的联系;上市公司中流通股、企业法人股和国有并存,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缺陷,公司的自律性差,这些都为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规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根据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方向的不同,我们将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益输送型关联交易,即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转移利润的关联交易;此类关联交易一般发生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上市公司为了保住配股或增发资格,或实现扭亏从而避免ST和退市,通过关联购销、资产重组等方式,将关联方的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在短期内人为地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另一类是利益输出型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转移利润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关联交易占有上市公司的资源或直接将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至母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如关联方廉价或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贷款或提供担保等。
三、配股融资中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配股融资行为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起步和逐渐成长。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慢慢走向规范的过程;与之相对应,针对配股市场的监管也处于不断演化变迁的状态之中。为了将资本配置到优秀的公司中去,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配股。1993年12月证监会开始规定上市公司只要“连续两年盈利”就能配股,1994年12月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平均在10%以上”方可配股,1996年1月配股政策变为“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每年均达到10%”。1999年3月配股条件开始放宽松,规定“净资产收益率三年平均在10%以上,同时每年不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能配股。2001年3月证监会将配股条件进一步调整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限制直接诱发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上市公司在配股前三个会计年度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篇10
【关键词】横隔墙 加固 体外预应力 裂纹处理
1 工程概述
某跨江公路大桥5孔或6孔一联70m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计66孔,桥型均为上、下行分幅设置。
70m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箱梁形式,梁高为4.0m,箱梁顶板宽19.8m,底板宽10.9m,翼缘悬臂长为3.2m,顶板厚为28cm。节段箱梁长1.7~3.6m,重69~172t。锚固端横隔墙纵桥向宽度为1.8m,预留人洞尺寸为1.5×2m,混凝土为墩顶二次浇筑。
本跨江公路大桥采用15-27型环氧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体系,其钢绞线采用防腐性能高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单股钢绞线是由七根钢丝绞成,单根钢绞线直径φs15.24mm,钢绞线面积Ap=140mm2,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Rb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65Rby=1209Mpa。
2 锚固端横隔墙裂纹情况说明
体外索张拉后,观测发现锚固端横隔墙背面混凝土表面多处出现裂纹,且裂纹呈现以下特点:
(1)裂纹仅出现在锚固端横隔墙背侧;
(2)裂纹均在横隔墙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多集中在转向器周边;
(3)裂纹在隔墙人洞位置均有不同长度的延伸(最长延伸长度为97cm)。
经过对已经全部张拉的第一联两个22#块及部分张拉的第二联一个22#块选取多点进行裂纹宽度观测,裂纹宽度分布在0.15~0.61mm之间(多数集中在0.25~0.50mm之间),裂纹在形成后2周内宽度无明显变化,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利用ZC3-A型回弹仪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每个横隔墙选取10个回弹区域,每个区域回弹16个点。根据回弹测定结果显示,横隔墙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体外索张拉后横隔墙背面混凝土存在0~7Mpa的拉应力,有限元分析应力云图如下图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锚固端横隔墙背面体外索转向器周围混凝土拉应力最大达到7Mpa,与实际裂纹出现位置比较吻合。由此可知,锚固端横隔墙混凝土截面设计较为薄弱是导致施加体外预应力后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
3 锚固端横隔墙加固总体施工方案
针对已穿束或张拉的体外索,将其放张,抽出钢束,在箱内妥善保存。
将横隔板加厚区段箱梁内轮廓凿毛,在加厚位置顶面相应位置开下料孔、混凝土振捣孔,按照变更图钢筋位置在横隔板及箱梁内轮廓相应位置放出钢筋位置,用Φ20mm钻头钻孔,孔内填充植筋胶,插入钢筋,待植筋胶达到强度后,绑扎其余钢筋、接长并精确定位转向器,安装模板,利用22#块顶面下料孔浇筑混凝土,并利用振捣孔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穿索并张拉体外预应力。
3.1 体外索放张及保存
针对已经张拉的体外索放张应做到左右箱室同束、同时、同步、单端放张,放张前应在钢绞线下方满铺土工布。放张时千斤顶油缸行程顶升至约12cm,然后安装到位后继续顶升,直至工作夹片可以取出后,再慢慢回缩千斤顶行程,待行程回缩至约4cm时,安装并打紧工作夹片,并完全回缩油顶。取下千斤顶重复以上过程,直至钢绞线松弛。放张时严禁作业人员在钢绞线正前方及后方箱室内停留,避免钢绞线突然放张伤人。钢绞线放张后,应将钢绞线单根抽至梁面存放(提前铺设土工布,抽出时在人洞位置应设置PE管)。
3.2 凿毛及开下料孔、振捣孔
为了便于横隔板加固砼的下料、振捣,在已浇筑和未浇筑横隔墙的加固区顶面凿开4个尺寸为20×40cm的下料孔,16个Φ10cm振捣孔。开凿下料孔时在开孔位置避开横向预应力位置,注意保护横向钢绞线。将横隔板加厚区混凝土浇注范围内凿毛处理。
3.3 加固区植筋
3.3.1 植筋位置
如右图所示,加固区钢筋分为A、B、C三层,其中A、C断面植筋,B断面不植筋。
(1)A-A断面植筋位置。
A断面在转向器侧竖向按照15cm间距植筋,其它位置竖向按照30cm间距植筋,横向按照30cm间距植筋。A断面植筋位置详细布置见下图所示:
(2)C-C断面植筋位置。
C-C断面在转向器侧竖向按照15cm间距植筋,横向按照30cm植筋,其它位置不植筋。C断面植筋位置详细布置见下图所示:
按照A类梁段横隔板加固方案图在已浇筑横隔板的22#块底板、腹板、顶板上标记出钢筋位置,钻孔深度按照10*D控制(D为钢筋直径)。Φ16钢筋用Φ20钻头钻孔,钻孔深度16cm。
3.3.2 植筋胶简介
植筋胶采用“爱牢达KIT680”注射式化学植筋锚固胶。在双体胶筒中分别装有反应树脂填充剂和固化剂。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打胶枪把在胶筒中隔离放置的黏结剂和固化剂同时挤进混合器。经过混合器的螺旋状路径两种成份混台后直接被注入钻孔内,随即手工插入钢筋。胶体固化后,钢筋与锚基连成一体,实现安全的锚固。胶体固化时间随温度而变化。启封后未用完的胶可用随胶筒一起提供的盖子密封,以后只要更换混台器即可继续使用。
常温下,植筋胶固化时间约为6小时。
3.3.3 植筋
(1)植筋抗拔承载力试验。根据《结构设计原理》,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80Mpa,φ16钢筋截面积为201.1mm2,设计抗拉承载力为56KN。根据植筋抗拔力试验结果,植筋深度为16cm时抗拔承载力大于81.9KN(因拉拔器规格限制,未进行破坏性拉拔试验),植筋胶性能和现场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植筋工艺及要求。按照加固变更图在已浇筑横隔板的22#块底板、腹板、顶板上标记出钢筋位置,钻孔深度按照10*d控制(d为钢筋直径)。Φ16钢筋用Φ20钻头钻孔,钻孔深度16cm。
先根据图纸位置进行尝试钻孔,如果钻头遇到钢筋则要对钻孔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植筋孔施工完毕后,用空压机对孔眼进行初步清理,然后用试管刷对孔眼逐个进行仔细清理,确保无混凝土灰尘。加厚段混凝土进行凿毛时,应将表面浮浆凿除干净,露出新鲜石子。
钻孔完成后按照下述要求进行植筋:
(1)胶体灌注完后立即插入钢筋。
(2)钢筋要按照一个方向旋转插入。
(3)钢筋一定要插入孔底。
(4)钢筋插入后要按照固化时间表要求等待胶体完全固化,固化期间钢筋不得受力。
(5)针对顶板植筋后用木楔将钢筋牢固固定在植筋孔内,防止在植筋胶固化前钢筋因重力作用缓慢从孔内脱落。
3.4 转向器接长
按照钢束在加固区域的竖弯角度,订做长度为85cm、规格Φ219×6mm的钢管,直径与原转向器相同。接长管道长度为85cm,规格为Φ219×6mm的钢管,直径与原转向器相同。转向器接长时端口难以与原转向器完全吻合对齐。经过多次尝试后采取先在原管道上焊接3根定位钢筋,然后将接长钢管端部借助定位钢筋与原转向器端部精确对齐,接触紧密后焊接牢固。转向器钢管接长后应将钢管接缝位置及端部用胶带缠绕封堵严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进浆。
3.5 钢筋绑扎
植筋胶完全固化后,绑扎钢筋,横桥向、竖向钢筋与所植钢筋均采用搭接,钢筋绑扎时注意保护层厚度(4cm)。
3.6 模板安装
横隔墙加固区模板为木模,面板为15mm竹胶板,背肋采用100mm×100mm木方,间距为300mm,隔墙模板由横向布置的[10a背肋支撑,并用18mm圆钢做拉杆(拉杆采用植筋,应先采用拉拔器检测植筋锚固力,确保施工安全)。
3.7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为确保横隔墙加固质量,加厚段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下料、振捣均通过顶板所开下料孔、振捣孔进行。
由于所开下料孔较小,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条件有限,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要求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在试验室提前进行多次拌合试验,以达到最佳效果。
安排专人加强砼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桥面要用土工布全覆盖,箱梁内模板表面经常洒水,保持湿润。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采取延迟拆模的方法(三天后拆模),拆模后及时喷洒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然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湿养护。
4 质量保证措施
(1)钻孔前必须按照图纸在横隔墙、箱梁内轮廓相应区域准确放出钢筋位置并标记。
(2)钻完植筋孔后,必须用空压机或气筒、毛刷等工具将孔内清理干净,确保孔壁无尘。
(3)严格按照“模板及拉杆布置图”设置拉杆,钻拉杆孔时须拉线准确定位,按照植筋工艺在已浇筑横隔墙上锚固拉杆。模板缝隙用泡沫胶填堵,防止漏浆。
(4)浇筑完混凝土及拆模后及时养护。
5 效果检查
在前期多种措施的保证下,横隔墙加固混凝土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横隔墙四周与箱梁交界处混凝土浇筑密实,无空洞产生,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气泡、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出现。
对锚固端横隔墙范围内4对(共5对,其中1对为备用索)体外索张拉完毕。整个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全程观测,横隔墙表面没有因体外索张拉而再次出现裂纹。
6 结语
通过对体外索锚固端横隔墙加厚段的施工,并经过体外索张拉检验,横隔墙表面没有再次出现裂纹,从而验证了本加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彻底的解决了前期体外索施工过程中锚固端横隔墙出现裂纹的问题,消除了安全和质量隐患,为下步全面展开体外索施工排除了障碍,施工经验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2]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检查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本工程专用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