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范文

时间:2023-03-30 09:3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名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名人

篇1

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认为,除夕之夜是一年中观察天象最好的时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他一生中除夕之夜大都是在观察天象中度过的。这与众不同的过年方式,无疑是科学家拥有崇高追求的一种反映。

三国时的著名文学家曹植,于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参加朝廷举行的庆贺元旦的盛大宴会,有感写了一首《元会》诗。诗中有这样的描写:“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这是以诗歌记述春节最早的作品,史料和文学价值甚高。

唐代诗人高适,晚年曾出任彭州刺史转蜀州刺史,再迁剑南节度史。后来调往京城途中暂住“旅馆”,恰逢年末,于是作诗,以叹时光流逝。

大诗人杜甫,求仕长安,滞留十载。40岁那年,杜甫在其堂弟杜位家过春节。杜位当时为京官,又是宰相李林甫的女婿,春节过得相当排场。杜甫受困京城,寄人篱下,作诗之余,除了借酒还能如何?

中唐时期以苦吟著称的贾岛,每逢岁末除夕,都要把自己一年所作之诗庄重地摆放在桌上,斟酒、焚香、跪拜,极为虔诚地祝曰:“此吾终年之苦心也!”借以总结创作经验,企盼新的一年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五代后蜀君主孟昶,是我国春联的创始人。每逢春节,他总是命殿中学士作联语,题桃符,置寝门左右,以贺新年,图个喜庆。有一次,他觉得学士所题桃符联语不工,便命笔自题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仅对仗工稳,且含喜庆之意,遂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朝大文豪苏轼,由于受“文字狱”的牵累,一生多在外地为官。岁暮思归,写了三首新年诗,分别题作《馈岁》、《别岁》、《守岁》,其中以《守岁》描写除夕心态最为真切。

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传世。他抗敌失败后,被元军囚禁于大都达四年之久。他置生死于度外,在狱中过年时,赋诗咏除夕,以示热爱生活,抒发正气与豪情。

明代著名的江南才子唐伯虎,能诗善画,风流倜傥。但此人不会治家理财,结果弄得生活困顿潦倒。热闹美好的除夕之夜,他却跑到庙中去欣赏梅花,以示清闲、高雅,苦中有乐地度过新年。

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为了沟通我国与外国经商交往的渠道而奉旨“七下西洋”,经过37个国家,历时28年,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创举。在这28年中,郑和有24个除夕之夜是在水上度过的,成为在海上过年次数最多的名人

篇2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要想体魄康健,必须法则天地,随从阴阳,分别四时,这样才能健身全神。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养生,就会伤神损体,得病成疾。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易得哪种病要牢记之,什么节气进什么食、服哪些药要慎行之。一日生活也要养成规律,力求做到起居有常,食欲有节,办事有度,活动有序。这样做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身体欠安,亦可通过修身养性之锻炼,实现健康、长寿之宿愿。

吕不韦论长寿之道

吕不韦,战国时秦国名相。著有《吕氏春秋》一书,内有专论养生长寿之篇章。“圣人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吕不韦认定,“得道者生以长寿”。他指出,自古富贵之人都想长寿,寻求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但只能是水中捞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修节止欲,方得身心之康泰。他总结出了丧生损体之“三患”。一是好逸恶劳。“出则以车,人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有些富贵之人,终日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这样的人安能长生?二是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有些富贵之人,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终日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酒是灌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云:“大醉必生大害。”那些酒色之徒谁能长寿?三是奢侈腐化。有些富贵之人,依仗手中权势,贪污腐化,挥金如土,日出鱼肉乡里,夜宿花街柳巷,喜听靡靡之音,终日放荡,这样的人焉能长寿?

嵇康的服食之道

嵇康,三国时魏国文学家、音乐家。所著《嵇康论》,讲究服食之道,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嵇康主张“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怎样才能保神全身呢?他认为,病从口入,要注意服食养生。吃药可以救命养性,但要保持身心健康,最根本的还是:五谷为养,五禽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使其营养。他认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有些人经不住身外之物的引诱,只图眼前一时痛快,“今朝有酒今朝醉”,、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亏精损体,心力交瘁,以致百病丛生。嵇康还提倡清虚静泰,少思寡欲。

列子论“化其心,变其虑”

列子,战国时人。他在修身治病方面,提倡“化其心,变其虑”,可谓见解独到。《列子・周穆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华子的中年人,得了健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忘行,在室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有一个儒生说他能治此病,华妻大喜,愿出家产一半求其方。儒生让华子受冻而求衣,挨饿而求食,置于暗处而求明。尔后,儒生让别人都离开,独与华子居住,七日后华子如梦方醒,大病痊愈。儒生与华子七日居室,干了些什么呢?儒生说:“吾之方秘,传世不以告人。”如今看来,并非秘密,而是儒生同华子促膝长谈,诱导以欲望,消除其积郁,振作于精神,通过入情入理的论道,驱散了华子的心头迷雾,打开了患者的心灵之锁。故而积乎之病一朝而除。有诗为证:

食补能健身,药攻可祛疾,

若是得心病,还需心来医。

篇3

春秋时期的“出场费”

中国的名人广告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著名的“伯乐相马”就是名人的促销行为。苏代是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为燕国到齐国游说时,给在齐威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淳于髡讲了伯乐相马的故事。他讲此故事的用意,尽管不在名人的商业广告价值上,却给中国广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鲜活的成功案例。从所述来看,卖马人颇有商业头脑,十分了解“名人效应”的作用,仅仅花费“一朝之贾”,便请到了当时的相马专家伯乐,实现了卖掉马的商业目的。

卖马人给伯乐的“一朝之贾”,在现代叫“出场费”,这也开了中国名人参与商业行为拿“出场费”的先河。

汉代女名人也做“促销女”

汉代餐饮业已很繁荣,街头酒店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时的酒店经营者颇有创意,在店前面垒起高台,即所谓的“垆”,然后把大酒坛子放置于上,还让一名漂亮的女子站在旁边,以吸引眼球。这样的女子,在现代叫“促销小姐”。当时名声远播的大才女卓文君,便曾当过“促销女”。

据《史记》记载,当年大才子司马相如,与当时17岁的卓文君私奔后,为了谋生,在四川临邛盘了一家酒舍,开了个小酒店。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则站到店前的酒坛旁边揽生意,“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由此而来。这是古代女明星参与商业活动的经典案例,现代流行的女星为某一品牌的商品站台,无非是“文君当垆”的现代版。

东晋出现的“慈善广告”

古代名人参与商业活动,并不都是商业行为,有时是一种慈善活动。有“书圣”之誉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便曾利用自己的名家身份,为一个卖扇老妇人做好事,免费为她卖的扇子题字。

据说有一天,王羲之散步到绍兴城里的一座石桥上,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篮竹扇,在桥头叫卖,但好久也不见有人来买。王羲之遂上前对老妇人说,如果在扇子上写上字,应该好卖些。

老妇人同意了,王羲之便在每只扇子上题写5个字。老妇人起初还有点不高兴,王羲之告诉她,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只要价“百钱”。老妇人依言说了,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唐宋流行的“商业软文”

唐宋时期,商业活动中利用名人效应现象更为突出。这一时期,请名人为商品作赋吟诗,成为一种潮流,酒、茶、食物等都曾通过名人效应得以推广。当时不少名人留下来的诗作,在今天看来都属于广告中的“商业软文”。著名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就是专为兰陵出产的一种酒而写。

宋代文学家坡,从茶叶到馓子,再到猪肉,他都曾做过推广。当年海南儋县有一老妇人制作的环饼,即时称“寒具”、俗称“馓子”的一种油炸食品,非常好吃。坡被贬谪于此后,给这家铺子写了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写,这家铺子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

篇4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篇5

东汉末年的“月旦评”曾经闻名遐迩。“月旦评”的领军人物是汝南名流许劭,他好臧否人物,品评诗文,每月初更新品题,时称“月旦评”。在品评的过程中,许劭辨别好坏,评判正邪,不浮夸也不贬损,不溢美也不中伤,要么不评,评则不隐晦,因此,“月旦评”比皇帝授官时诏书上的文词更加让人信服,一旦评出,便成公论。

人人喜欢许劭,又惧怕许劭。他任汝南郡功曹时,郡内大小官吏对他敬畏有加,奸邪者更是浪子回头,纷纷改正自己的操行。他的老乡、时任冀州牧的袁绍,素以骄横跋扈著称,每次出行,前呼后拥,招摇过市。但当袁绍回乡省亲之时,却担心奢华的排场被许劭撞见,为其所不齿,只好轻车简从。

曹操名声不显时,多次备厚礼,恭恭敬敬去拜访许劭,希望得到许劭的评语,但许劭不肯品评。情急之下,曹操不惜实施“下三滥”手段,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被纠缠得没法,只好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竟惊喜交集,大悦而去。

唐宋之际,名人品评依旧蔚然成风。江东年轻人项斯,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愁闷之际,他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是位伯乐,善于提携后进,便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见。杨敬之阅后,大加赞赏,兴奋地写下《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对项斯的人品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项斯从此名动京师,不但考上了进士,而且诗名远播,《全唐诗》收录其诗歌就多达88首。李贺年少时,韩愈听说他诗才好,是棵好苗子,亲自上门试其才学,惊讶异常。后来,韩愈还多次写信给李贺,劝他考进士。当有人因李贺父亲名叫“李晋肃”,说“晋”与“进”同音,需要避讳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后,韩愈义愤填膺,挥笔写下《讳辩》一文,大鸣不平,其中,“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一段话,掷地有声,不但揭穿了对方妒才的“西洋镜”,还使李贺声振当时,名扬后世。

篇6

文/宁惠

古人对穴位的命名,多通过该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来命名,很多穴位的名字就可反映出其作用。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人体的穴位中,以“泉”命名的很多,其中,涌泉穴和极泉穴被称为生命之泉。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肾脏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被称为先天之本。极泉穴属于心经,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护好生命之泉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揉涌泉,百病不生。脚离心脏远,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与脚的关系极大,所以,脚部的保健就比其他部位的保健显得重要。

涌泉穴位于脚心,《灵枢》记载:“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肾出于涌泉”。中医认为,肾经的经气就像泉水一样,从涌泉穴源源不断地涌出。经常用热水泡脚后搓揉此穴,可以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又可以交通心肾,滋生肾水。

每天晚上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揉按双脚的涌泉穴各50次。

揉极泉,保护心肺。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揉极泉可防治冠心病和肺心病。腋窝的血管、淋巴、神经分布很丰富,按揉极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辅助治疗。

用食指按揉穴位,力量由轻到重,直至有酸胀感为止,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

陆游赏花 郑板桥画竹

古代名人抑怒之道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怒,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的健康。不妨借鉴一下古代名人的抑怒养生之道。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是指熟牛皮,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摸熟牛皮良久,以消除怒气。

王述“面壁以避怒”。《世说新语》载,蓝田侯王述性至躁,一次吃蛋时筷子未夹住,便暴跳如雷,把蛋甩于地,用脚踩得粉碎。但与他人相处却颇有修养。一日,有人指着王述鼻子大吵大骂,王述立刻面对墙壁,一声不吭,听之任之。那人吵得不好意思,悻悻而去。王述好久未闻骂声,方转身探问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才坐下来继续做事。

陆游“赏花以破怒”。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却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当心有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情,唯见梅花愁欲破。”

郑板桥“面竹以忘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每当怒气来时,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抑怒气。晚年因得罪豪绅而被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自娱自乐、排怒解愁的养生之道。

李渔“著书以释怒”。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曾说:“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林则徐“悬联以警怒”。林则徐禁烟时,常常发怒,遂在书房挂“警怒”二字以自制,并于厅堂悬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

发宜多梳

文/张湖德

篇7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早年曾是一踢球高手,刘邦当了皇帝后,其父一天到晚踢不着球十分郁闷。《西京杂记》记载:“高祖窃因左右问,(刘邦父)正以生平所好,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以为欣,今皆无此,故不乐也。”刘邦也不是当年的刘三了,端着皇帝的架子放不下来, 宫中好手又太少,自然不好组织一支皇室球队来娱乐自己的父亲。

相比之下汉武帝就比较放得开,汉武帝在东部巡狩,封禅泰山之后,意兴所致,也喜欢踢上几脚蹴鞠,还让文官们写赋来赞颂自己。据说汉武帝平定西域后,得了一胡人俘虏,身长善跃,蹴鞠技艺十分了得,“盖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看来这位胡人很有范巴斯滕的手段,他也许是历史上最早引进的外籍球员了。

曹操也是踢球高手,至少是位超级球迷。《魏略》称有个叫孔桂的,蹴鞠玩的实在太好,“故太祖爱之,每在左右。” 三国时蹴鞠也很盛行,《会稽典录》曾说:“三国鼎峙,互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所以,如果有人大话历史,称乡村地主出身的张飞是超一流的锋线杀手,倒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唐人踢球场面甚为火爆。唐朝仲无颜写了篇《气赂场罚文中说,“广场春霁,寒食景研,交争竞逐,驰突喧阗”,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冬春之交,万象更新,正是唐人踢球的好时光,场面上对抗激烈,节奏快捷。赋中还说“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以月圆”,看来唐人对低平球和高空球的控制技巧掌握的很熟络。

《水浒传》中第一回中提到街头帮闲混混高逑,因球踢的好得到了端王即后来的宋徽宗赏识。当年端王在玩蹴鞠时,球落到了高逑面前,只见高逑,抖擞精神,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把球踢还给端王。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高逑凭这个鸳鸯拐,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高逑如果活在今天,李毅怎么也出不了名。高逑会被球迷尊称为“高逑大帝”,并有体育记者为其撰写“高逑本纪”。罗纳尔多也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一脸真诚的说:“我的护球,很像中国的高逑。”大宋流行的是踢球,球技不高的人难免会受到排挤。就拿那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来说吧,虽使得一身好枪棒,却踢得一脚臭球。难怪帮闲混混高逑还能执掌白虎堂,林冲却最后家破人亡,被逼上梁山。估计武松、鲁智深辈也不是踢球的料,三五脚都停不了球,一场比赛下来还会把蹴鞠踹坏几只。球场不得意,前途没有希望,所以这些人最后只好上了梁山。这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踢球几人愁。只要球艺超一流,皇上面前充大牛。

《水浒传》毕竟是文学作品,人物、情节都是虚构的。不过历史上真有像高逑这样的,以高超的蹴鞠技艺,受到皇帝的欣赏进而升官发财的。《宋史王荣传》曾提到,宋太宗一次谈话中说:“张明起贱微中,以蹴鞠事朕,洁己小心,见于辈流。” 可见蹴鞠并非不入流的杂艺,只要机遇好,蹴鞠技艺高超,就如身负登龙术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篇8

古人名用字的读音主要根据“名字解诂法”和“韵脚推断法”推断。“名字解诂法”,就是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古人除了有名之外,还有字,名和字意思相关,或相反相对,或相近相同。“韵脚推断法”,即查看后世韵文中出现在韵脚位置的人物姓名,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还可根据“族名辈序字”推断,古人取名以兄弟姐妹名字中的共有部分或带有相关性的字表示行辈,这就是所谓的“族名”。

“参”有四个读音:①读sān,是“叁”的古体字;②读作cān,有参加、参考、参见、参劾、检验、领会、参(骖)乘等义项;③读作shēn,是星宿名和参类植物总称;④读作cēn,与“差”连用,是长短不齐的意思。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舆”中的“舆”意思是车,从“名字解诂法”看,参应该和车有关系,与“骖”通假,指的是驾车时辕马边上的马,读作“cān”。

岑参,字号不详,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宋代孔平仲的《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诗中提到了岑参的名字:“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诗中的韵脚字“庵”、“参”、“蚕”、“甘”都属于覃部,采用“韵脚推断法”推知“参”应该读作“cān ”。

再从“族名辈序字”看,岑参的兄长叫岑况,“况”与“参”有一定的关系,都是取自先贤的名字,“况”取自儒家大师荀况,“参”取自儒家大师曾参,读作“cān”。

“禅”有两个读音:①读chán,是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如坐禅、参禅;也泛指跟佛教有关的事物,如禅房、禅师、禅杖、禅宗、禅悟等。②读shàn,有两个义项:一是“禅让”,指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二指古代帝王筑坛祭地。

刘禅,字公嗣,三国时蜀汉后主。“嗣”有继承之意,是由“禅让”引申出来的,从“名字解诂法”看,“禅”应该读“shàn”。另外,封禅是古代很重要的祭祀活动,为历代帝王所看重。刘备给大儿子(义子)起名刘封,取“祭天”之意;给二儿子阿斗起名刘禅,取“祭地”之意。从兄弟起名看,“禅”也应读作“shàn”。

“处”有两个读音:①读chǔ,有处所、时刻等义项;②读chù,有停留、居住、处于、占据、相处、退隐、处理等义项。

周处,字子隐,晋代人。“子隐”中的“隐”意思是隐居,从“名字解诂法”看,“处”应该读“chù”。

“蟠”有两个读音:①读fán,虫名,又称鼠负,色如蚯蚓,背有横文,腹下多足,生水缸底或墙根湿处。②读pán,有盘伏、盘曲、遍及等义项。

篇9

战国时期一隐秘的流派、在鬼谷子时鼎盛一时,学习奇门遁甲,尤以行军阵法最为诡异。

补充内容:

1、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时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王禅老祖,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2、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史迹(史记):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为东吴大将潘璋属下部将。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原文:

忽报东吴前部已到,哨马临营。黄忠奋然而起,出帐上马。冯习等劝曰:“老将军且休轻进。”黄忠不听,纵马而去。吴班令冯习引兵助战。黄忠在吴军阵前,勒马横刀,单搦先锋潘璋交战。潘璋引部将史迹出马。史迹欺黄忠年老,挺枪出战;斗不三合,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