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3-18 12: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然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然的成语

篇1

1、然字开头的成语 :然荻读书、然糠自照、然糠照薪、然然可可。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2、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勉强可以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因其固然:顺着它本来的结构。

3、神采焕然:脸上神态十分有光采。

4、须眉皓然: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5、舆论哗然: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6、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

7、兴趣盎然:形容兴趣浓厚。

8、自然而然: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9、兴味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篇3

成渝的思考

从此前披露的消息来看,在未来的城市群发展中,我国将注重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等地区的发展,并在东北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市群。对此,将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这里提到的几大城市群,距离东海岸线最远的城市群,就是成渝城市群。与已经获得批复的“成渝经济区”不同,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的解释,重庆成都城市群是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也是成渝经济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范围、概念、提出的目的上,二者都不相同。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重庆成都城市群仅指城市而言,范围上包括重庆全域和成都周边。成渝经济区的提出,是着眼于重庆、成都双城带动下,在西部地区打造一个经济增长极;而重庆成都城市群的主要功能则是推动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城镇化。

这次提出的“成渝城市群”将重庆全域8万多公里、38个区县都包括在内。过去几年成都、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上做了有效的探索,有助于成渝城市群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

着眼于城镇化布局的成渝城市群,也将着眼于城镇化建设的几大核心,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全力规划双城及周边城市。以重庆的数字来看,有人做了比较:2011年重庆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5%、38%,两者相差17个百分点;按照重庆的城镇化规划,2020年两者分别达65%、50%,两者之差略微缩小至15个百分点。如果制度在短时间内没有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那么单就重庆来讲,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将远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而要实现户籍人口的转化,就不得不替城市群的规划者们发问:率先实现户籍突破打破城乡固有的壁垒是不是切实可行?体制变革是否就是推进城市建设,靠拢城镇化的必然途径?以及,在变革中将遇到多少问题?如何将变革持续有效地推进等。

先行,有可能提供经验,也不免会有失败,成为试点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较为完备的基础。

对于成渝来说,与其他城市变革遇到了同样的新问题,但也具有极为有利的优势条件。例如,“成渝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完善,铁路网北通欧亚大陆桥、东接长江大动脉、南连黔桂可达出海口,高速和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两大区域性枢纽机场和11个支线机场,有利于两地经济、人员相互来往。“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镇密集区和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是西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国家曾明确要求将两地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

老戏码的破与立

既然“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不同于成渝经济区,一味照搬行政主导的样板戏来建设就要有不同的思路,显然行不通,老戏码已经到了不得不破的时候了。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建设将由不均衡走向均衡,由先富裕起来走向共同富裕。我国改革开放30年,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几大成熟的经济群体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成渝城市群”的建立将打破固有的沿海单头经济发展,与上文提到的体制突破一样,这需要更大的决心、勇气,更需要根底。

新阶段推进城市群建设,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包括成渝在内的城市群采取多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的规划,实现城市群快速发展和功能互补;打破省际、地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以区域功能规划为主的城市带的发展。

由此,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一个重要探索就是把城市群建立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比如,第一,城镇化要形成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根据统计,目前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这一城市群范围,包括73个县市,幅员面积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工业增加值1.2万亿,占全国的6.3%,包括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电子产业等,成都电子工业、医药工业等,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它领域资料显示,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却恰恰是城镇化所需求的。强化服务业也就成了顺应规律而要作出的又一改变。

同时,城镇化的生活状态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渝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重庆、成都等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对城市基础服务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成渝城市群一万平方公里拥有的城镇有94座,全国平均水平为45座,西部平均水平为25座。现有的成渝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城镇的高度密集,人口的高度集中,产业化高度优化,具备未来引领西部大开发整个城镇化过程的强大优势。又如,重庆和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从这个意义讲,完全应该通过诸如户籍改革、的等改革的措施,较好地克服原有大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弊端。

篇4

冉冉升起: 是指缓慢地升起,缓缓徐徐的升起来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国旗,太阳等升起。

冉冉升华:冉冉:形容词,慢慢地、渐渐地,升华,原是物理学名词,指物质受热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后来也比喻抽象事物,如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整个词语意思是某些事物的形态或境界逐渐提升。

冉冉不绝:形容缓慢不间断、不停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起源;发展;目前工艺;保存状况;存在问题

蜡染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技术。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蜡染也称为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传统的蜡染工艺就是将黄蜡溶解在杯中,用铜质蜡刀蘸取蜡液,在布料上画出纹样,再将布料放置在靛蓝染缸中浸染,最后用沸水消融染布表面的蜡,即能得到染好的花布了。用蜡染的花布颜色蓝白分明,各种几何图案和花纹十分自然,有些施蜡的部位由于蜡开裂而浸染上的“冰裂”花纹独具特色。

中国的蜡染艺术一直被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而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蜡染工艺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传统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尤其在贵州、湖南苗族等地区最具有代表性。这些少数民族有着古老的蜡染历史,每年更是会举行盛大的有关蜡染习俗的集会,年轻的女子会身着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蜡染服饰来博得青年男子的爱慕。苗族女子从小就擅长蜡染和刺绣,这已经成为一种民族风俗。她们不仅用蜡染的布来装饰她们的衣裙,头巾,也会装饰她们的背包、床单等。在这些染布上,她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想像力,也凝聚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若要探讨蜡染的起源,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古代生活中常用的蜡染物品是供百姓使用的,而百姓阶层陪葬大多从简,因此出土的蜡染实物非常少,给探索传统蜡染技术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直到了宋代才有了关于蜡染的明确记载,且工艺有所改革。起初,人们在纺织品上用蜡刀方法用笔或金属刀具进行手绘,东汉蜡染棉布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已经出土的西凉时期的蓝色蜡缬绢和北朝时期的蓝色印花毛织品都是用了这种方法。大约在宋代,这种方法被传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被称为“点蜡法”。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蜡染工艺已经演变成为夹缬印蜡。宋代朱辅《溪蛮丛笑》、张齐贤《洛阳绅缙旧闻》里都有关于夹缬印蜡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用木板镂花的蜡染工艺,手工描绘已被木板镂花所取代。蜡染还有一样特殊的材料就是蜡,早期使用的是蜂蜡。而蜂蜡不容易获得,人们便开始思考用其他物质代替蜂蜡,例如,用淀粉加石灰来替代作为防染剂。蜂蜡替代物的出现使得基于蜂蜡意外的防染技术在宋代以后得到广泛的传播。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用皮纸代替木板的单面镂空板,以面粉代替药灰。传统蜡染工艺就是靠着普通老百姓的世代相传,在这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蜡染的主要工艺主要有画蜡前的处理、点蜡、染色和去蜡这几个步骤。把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晒干后磨平磨光。之后,将布平贴在木板或桌板上,把蜂蜡放在金属碗中并放在火上使蜡融化,用铜刀蘸蜡,在布上绘出各种图案花纹。画好之后,将布浸放在靛蓝染缸里反复浸泡。最后,将染好的布冲洗再放入清水煮沸,去除蜡质,再漂洗数次即可。

但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日益发达,加上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对传统蜡染工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蜡染这种原生态文化符号正在逐渐消失。原产地环境资源的变化与破坏,没有了制作蜡染的条件;加上年轻人外出就学工作,传统蜡染技术没有了传承对象,从而日渐生疏;此外,人们趋同现代文明,没有了穿着土制蜡染布的习惯,也阻碍了蜡染工艺延续到道路。蜡染服饰仅在老人去世时才派得上用场,需求量也从多多益善变成了绰绰有余,多了麻烦。当蜡染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降低时,人们就自然不太会去重视和保护并投入精力。现在能见到身着土布蜡染服饰或熟知蜡染工艺的人,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她们还对这些传统文化依依不舍充满眷恋。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传统蜡染工艺的精品走进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的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蜡染工艺产生兴趣,蜡染古老的生命又重新活跃起来。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高度的重视和保护。

然而蜡染工艺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路畅通。一些有蜡染技术并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办起了私人小作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由于缺少创新,导致了蜡染艺术发展缓慢、市场萎缩。虽然蜡染的名气带来了蜡染经济,但是为了追求旅游经济快速循环的需求,蜡染工艺开始简单、图案单一、做工粗糙,一旦市场上出现了受欢迎的新图案,廉价的复制品立即一哄而上。一个没有创新的市场,也就失去了它向前拓展的灵魂与活力。半开放状态下的市场的无序竞争、低价倾销等现象,导致了蜡染市场的恶性循环。有文化专家在对贵州蜡染的调查研究中发出这样的叹息:“如果脱离了民间文化的滋润,蜡染只不过是蜡染,那将与艺术毫不相关。”半开放状态下的蜡染市场,发展很被动无奈,期待知识产权的保护。

传统蜡染工艺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所散发的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正是来自于它纯手工的工艺过程。因此,在蜡染工艺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同时,应该给传统蜡染工艺保留自己的空间,让蜡染从工艺到形式等各方面完整的延续下去。对于蜡染工艺的有效保护,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博物馆、研究所等机构,使得民间传统蜡染通过参观、研究的形式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并加强保护意识。2、树立品牌意识、规范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各企业自主创新,严抓质量,塑造自主品牌,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蜡染工艺水平,造就市场的良性循环。3、尝试将现代观念和技巧融入蜡染艺术的文化氛围中,如采用计算机设计蜡染图案,为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丰富源泉。4、严格界定蜡染保护的范围,重点保护蜡染原生态圈内的工艺生产和传承,以及当地村民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所以我们一定要重新认识传统蜡染工艺的价值,做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才不至于破坏原生态文化的韵味。

参考文献

1、高小东,《贵州蜡染的现状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

2、祈惠珍,(《继承与创新》谈扎染、蜡染课的教学)

3、刘子龙,《彩色蜡染的新意蕴》――兼论蜡染艺术及新工艺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4、姜慧,《对民间传统蜡染人文资源价值的思考》,理论空间

5、施慧,《蜡染简介》

6、张洪亭、朱英华,《蜡染艺术的现代化生产设计浅谈》,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第6期

7、刘益众,《论蜡染艺术的创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篇6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管理;安全

【分类号】:TU996;TU71

在当今社会,燃气的种类偏多,其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都是最常见的种类,上述燃气种类除了可以燃烧外,各自还有各自的特性,然而,正是由于燃气的性质差异,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存储、运输等的方法都不相同,因此,燃气的安全管理也不一致。近几年,由于使用燃气的方法不正确等因素而导致燃气爆炸事件屡见不鲜,这直接给国家与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也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燃气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城市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燃气安全工程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加强城市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今后燃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一、关于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管理的分析

1、燃气的定义与性质

我们将气体燃料统称为燃气。燃气能够燃烧,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热,可以供居民或者企业使用。现如今,燃气的种类逐渐增多,但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三种。

2、燃气泄露造成的不良后果

液化石油气要比气体重很多,大约是气体重的1.5~2 倍。如果处于空气中,那么液化石油气就会像水一样流向低处存储起来。如果液化石油气在钢瓶内,是空气重的300 倍左右的气体而向外扩散。一旦没有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那么,残留物中的一氧化碳可以使人中毒,情况严重的,还可以使人死亡。如果长时间使用橡胶管,那么液化石油气会使其腐蚀,因此,我们应该使用特制的耐油胶管。在常温状态,当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后,二者的体积比在1.5%~ 9.5%范围内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由此可见,燃气泄露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3、城市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燃气工程安全管理指的是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措施,将燃气保持在一个安全使用状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不受损失,保障燃气企业顺利发展,以其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燃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安全风险系数非常高,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发生过多起特大安全事故,使人们损失相当严重,为社会安定建设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所以,燃气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二、我国城市燃气工程的基本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燃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燃气经过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没有及时冲入新鲜空气,那么并没有完全燃烧,进而使人中毒。现如今,有很多人在装修时会把燃气管道包裹起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如果燃气发生泄漏,那么人们不易察觉,再加上,厨房空间过小,燃气和空气混合后极易达到爆炸的浓度,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出现爆炸。

2、燃气设备过于老化

在国家颁布的《燃气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燃气设备在售出当天起,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年限为6 年,天然气热水器使用年限为8 年,通常情况下,燃气灶具为8 年。如果超过使用年限,会有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燃气软管的使用时间约为2 年,金属管道的使用年限为50 年左右,然而,有很多家庭的燃气设备都过于老化,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3、燃气设备的未安全使用问题

现如今,大多数人不能正确使用燃气设备,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在使用燃气设备时,人们不在现场,有水溢出从而扑灭火焰,导致燃气泄露;在使用完燃气灶具后,没有管好开关;发现燃气灶具出现问题没有及时修理,仍然继续使用,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没有检查燃气设备

通常情况下,我们除使用专用的仪器检查管道的气密性外,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利用肥皂水检查气密性、此方法针对的是钢瓶与燃气灶具的连接处加以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将肥皂水涂抹在软管上,如果肥皂水起泡,那么此处为漏气的位置。然而,有些人用明火进行检查,这样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5、燃气设备遭到破坏

因施工等因素造成损坏管道的事件经常出现。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导致此类事件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管理部门没有落实相关的施工保护协议,从而导致施工与实际严重脱节,没有和其它施工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导致施工单位盲目施工。

三、加强城市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1、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燃气安全意识

想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燃气安全意识,那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彻底改变人们对燃气安全的错误认识,增强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二,让人们深入了解燃气安全知识,并熟练掌握燃气器具的使用方法。由此看来,我们要加大对燃气安全的宣传力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围,让人们认识到燃气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专业的燃气安装人员

想要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业燃气安全人员。此类人才必须要懂得工程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具备经济管理能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遇到复杂的安全隐患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总结出避免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有用的参考。所以,在城市燃气工程安全管理中要大量培养专业的燃气安装维修人员。

3、进一步完善各项燃气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趋于完善,很多行业都参与到燃气行业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这样一来,无疑给燃气市场带来了更大的竞争与挑战,然而,也给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坚决杜绝违反行为的出现,从而确保燃气使用安全,保护广大燃气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加大燃气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媒体、电视、广播等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加快燃气工程安全的宣传工作,这样一来,有利于居民和企业对燃气安全管理的认识,提高燃气置换工作质量。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参加上岗培训,持证上岗。

5、切实提高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以信息为基础的时代,因此,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信息技术推广到各个领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另一个崭新的时代。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燃气安全管理依然处于手工阶段,直接阻碍了燃气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快燃气信息化建设,根据燃气行业发展的特点,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研制信息系统,从而提高燃气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燃气领域的应用,从而为燃气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应牢牢把握结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原则,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保证燃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积虎. 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8:131-133.

[2]邹杨波. 浅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67-68.

篇7

关键词:柴油机;含氧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中图分类号:TK464文献标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3.01.06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双重压力日益增加,因而迫切需要发展可以替代的燃料,其中含氧燃料的研究和应用是关键[1-4]。含氧燃料通常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氧元素的醇类、醚类、酯类等可以在内燃机中单独作为燃料或以添加剂的形式与汽油、柴油混合使用的含能物质。目前,在众多的柴油机代用燃料中,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等弱含氧燃料以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而大受欢迎,同时具有无需对发动机进行结构改造而能直接应用等优势,使其倍受各国青睐[5-6]。

针对醇类、醚类、酯类等含氧燃料各自与普通柴油在发动机上的比对应用,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已得到了各类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差异及机理性的解释,含羟基的燃料主要为短碳链物质,而酯类则以长碳链为代表。本文在同一台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燃烧这些含氧燃料和普通柴油的燃烧分析和排放性能测试,研究低含氧量不同含氧属性(羟基和酯基)带来的发动机性能差异,协调这类弱含氧燃料在发动机上的运用。

1 试验装置及方法

在不改变柴油机结构形式和供油提前角,仅微调供油量实现原机功率的基础上,进行柴油机分别燃用生物柴油、乙醇柴油、微乳化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4种燃料的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试验研究,分析含氧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特点。

试验样机为YZ4DB3,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试验设备见表1和表2。试验测量了柴油机在标定转速不同负荷工况下燃用4种燃料时的缸内燃烧压力、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

试验的基础燃料是0#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是由餐饮废油经酯交换工艺制备而成的。微乳化生物柴油(Micro Emulsion-Biodiesel , MB)按照柴油表面活性剂水的质量比为15∶2∶1配制而成。乙醇柴油(E20)是以正丁醇为助溶剂(体积比5%),柴油中掺混20%(体积比)乙醇的调合燃料。试验用柴油与各含氧燃料的理化特性见表3。

2 燃烧过程分析

图1为在n=2 900 r/min,pme=0.77 MPa工况下,发动机燃用4种燃料的缸内压力示功图、瞬时放热率和缸内温度等曲线图。从图1(a)可以看出,与燃用柴油相比,3种含氧燃料中生物柴油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略低,而MB和E20两者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均大于柴油。从图1(b)瞬时放热率曲线可以看出,与燃用柴油相比,长链的酯基燃料――生物柴油较高的十六烷值使着火时刻提前约2°CA,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量较少,且酯类燃料较高的粘度限制了缸内混合气的形成速度,后续燃烧延缓,放热率峰值略有降低。

发动机燃用E20和MB时,两者的放热时刻明显较柴油和生物柴油滞后,但两者的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爆发压力都比柴油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短链醇和水的加入使燃料的十六烷值降低,着火延迟期相对延长;低沸点的乙醇以及微乳化的水这两者微爆引起二次雾化现象[7-8],使滞燃期内燃料和空气混合比较充分;此外乙醇和微乳化油都是含氧燃料,氧的助燃作用又促使混合气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放热过程更加集中。良好的雾化性能又加速了扩散燃烧的进度,使燃烧终点提前,故而E20和MB的燃烧持续期缩短。

从燃料化学的角度,燃料中氧或者水只对燃烧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并不能增加燃料氧化释放出来的热量。因此,随燃料进入整个燃烧反应系统的氧或者水,随着反应容器内温度的升高,吸收一部分热量使其内能提高,因而3种含氧燃料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都比柴油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图1(c)所示。与燃用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尽管在进入气缸后最先着火,但在初期放热结束之后因其粘度较高,油气混合的速度比柴油燃料低,因此燃烧放热速度下降,缸内燃烧温度降低。MB因燃料中含有水,其缸内温度比生物柴油略有降低。而E20因汽化吸热和低热值等因素,其缸内温度最低。

图2为发动机在n=2 900 r/min转速下各个负荷工况下(各个目标工况一致)有效热效率的对比。从图中可看出,3种含氧燃料的有效热效率都比柴油高。在n=2 900 r/min、pme=0.77 MPa工况下,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MB和E20的有效热效率分别比柴油高出4.1%、8.7%和15.7%。生物柴油中氧的存在提高了混合气中的氧气氛,致使燃烧过程进行完全。而柴油中乙醇以及微乳化油中水的加入,与前文图1(b)中瞬时放热率解释一致,较长的着火延迟期、沸腾汽化带来的良好雾化性能和燃料自供氧的助燃作用,在这三者的综合效应下,使缸内燃烧放热过程相对集中、等容度高,热量转换为功的效率高。因此,MB和E20的热效率进一步上升。酯基或羟基物质用作燃油后,发动机有效热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燃料放热节奏的改变是主因,而含氧属性只能是其中辅助的因素。

3 排放特性分析

3.1 NOx排放

由Zeldovich NO形成的热力学机理可知,影响NOx生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有3个:(1)温度。(2)过量空气系数(φa大,则造成富氧环境,有利于NOx生成)。

(3)反应在高温中的停留时间。图3是在标定转速下发动机燃用不同含氧燃料的NOx排放。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生物柴油、E20以及MB对发动机NOx排放影响不大,而在高负荷工况下,较高的燃烧温度对NOx的生成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各含氧燃料的 NOx排放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在最大负荷工况点,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和MB时的NOx排放分别增加了11.1%和9.3%,这主要是由于缸内可燃混合气中参与化学反应的活性氧量上升,更易形成NOx排放。而发动机燃用E20时的NOx排放相对增加量较少,为7.2%。从缸内工质的平均温度图1(c)可以看出,由于乙醇汽化吸收热量且高含氧低热值乙醇进入气缸使燃料质量增多,发动机燃用E20时缸内温度最低,因而其NOx排放在这3个含氧燃料中最低。由此可见,在较高的缸内温度下,由酯基或羟基提供的更多的氧成为NOx快速增长的主要要素。

3.2 CO排放

在标定转速下,发动机燃用4种燃料的CO排放如图4所示。CO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受燃烧温度和氧浓度大小的影响。在各负荷工况下,生物柴油的CO排放比普通柴油的CO排放要低,主要是由于燃料中的氧的存在增加了混合气中氧氛围,改善了燃烧过程;燃料中加入水的MB,其CO排放性能介于二者之间,因为水的汽化吸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缸内燃烧温度,使CO排放相对于生物柴油略有上升,但和柴油的CO排放差别不大。在10%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燃用乙醇柴油的CO排放为普通柴油的1.5倍,而在全负荷下,两者大致相当。原因主要有:在低负荷时缸内温度较低,加之乙醇较高的汽化潜热进一步降低了缸内燃烧温度,CO进一步氧化的进程被抑制;而在高负荷下,缸内温度相对较高,乙醇汽化使缸内温度降低的作用弱化且燃料自供的氧又能促进燃料燃烧,因而CO排放下降。

E20在高低负荷下CO排放的显著差异,说明了燃料含氧属性不能被无限放大,此时醇的另外特性(汽化吸热)成为显性要素。生物柴油、MB和普通柴油这三者燃料主体的碳链长度接近,此时CO排放规律可由含氧属性来解释。

3.3 HC排放

图5为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燃用4种燃料的HC排放。由图可看出,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和MB时HC排放比柴油降低幅度较大,因为生物柴油是含氧燃料,增加了混合气中的氧氛围,使燃烧更完全;再者生物柴油相对的不易挥发性以及高十六烷值使着火延迟期缩短,混合气形成阶段由于时间尺度缩短而使着火稀限区域减少。与生物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MB,因燃料含水降低了缸内温度限制了燃烧,而使HC略有增高。而发动机燃用E20时,在中低负荷下,由于缸内燃烧温度原本较低,具有较高汽化潜热的乙醇进缸后吸热汽化使缸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加之乙醇沸腾汽化会形成更多的着火稀限区域,因而HC排放增加,达到普通柴油的1.7倍;而在高负荷下,发动机缸内温度较高,乙醇的汽化吸热造成的缸内温度降低效应变弱,此时HC排放比发动机燃用柴油时还低,与另两种含氧燃料的HC排放相接近。可见,含羟基的短碳链的易挥发性是造成HC排放增多的主要根源。

3.4 碳烟

图6为标定功率转速工况下4种燃料的由光吸收系数表示的碳烟排放对比。碳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室内局部混合气过浓引起的不完全燃烧。由图6可以明显看出各种混合燃料的烟度排放低于柴油的烟度值。生物柴油以及E20为含氧燃料,其氧原子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助燃,因而碳烟排放会大幅度下降。

MB碳烟排放较低的机理在于MB燃烧时混合气均匀度提高,此外混合燃料中含氧,减缓了局部缺氧现象。加之,燃烧过程中形成的C会与水蒸气发生水煤气反应以及OH自由基对活性碳原子的消耗,均会使烟度值降低,其机理见式(1)和式(2)[9-10]。

H2O+CCO+H2 ,

2Cn+2OHC2n-1+2CO+H2.

在柴油中添加乙醇后,含氧量上升,此外乙醇的沸腾汽化使混合气均匀度提高,促使燃油液滴与空气混合充分,碳烟排放下降,最大负荷工况下降幅达到47%。总体而言,长链酯基结构的燃料消烟效果比短链醇基结构燃料更明显。

4 结论

(1)在标定点工况下,与以柴油作为发动机工作的燃料相比较,生物柴油着火时刻约提前2°CA,着火延迟期缩短,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爆发压力都略低于柴油;而MB和E20开始放热时刻相对滞后,但放热过程更集中,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爆发压力都较发动机燃用柴油时升高。

(2)在大负荷工况下,与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3种含氧燃料总体表现为NOx排放增加,而表征不完全燃烧产物的HC、CO和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物柴油和柴油的燃料结构相似,其对排放的影响都可以从燃料结构中含氧和十六烷值来解释;加入水的MB使缸内温度略有降低,其排放性能与生物柴油相近;但考虑到E20的汽化吸热和易挥发性,在中低负荷时HC和CO排放明显较高。

(3)含氧的酯类及醇类的加入同时也带来了燃料特性(含氧量、沸点、汽化潜热、粘度和CN值等)等其它方面的改变,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依据酯或醇的燃料属性,优化添加比例,使现有发动机能够满足相应的排放法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王忠,袁银南,梅德清,等. 生物柴油的排放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28(1):82-84.

Wang Zhong,Yuan Yinnan,Mei Deqing,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mission of Biodiesel Fuel[J]. 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 2007,28(1):82-84. ( in Chinese )

KAWANO D,ISHI H,GOTO Y,et al. Application of Biodiesel Fuel to Modern Diesel Engine[C]. SAE Paper, 2006-01-0233.

吕兴才,绪斌,黄建平,等. 基于放热率分析的乙醇柴油燃烧特性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28(2):24-26.

Lü Xingcai,Xu Bin,Huang Jianping,et al. Heat Release Rat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iesel Engine Fuelled with Ethanol-Diesel Blend Fuel[J]. 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2007,28(2):24-26. (in Chinese)

陈虎,王建昕,帅石金. 乙醇-甲酯-柴油含氧燃料对柴油机性能与燃烧特性的影响[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7,13(3):243-247.

Chen Hu,Wang Jianxin,Shuai Shijin. Effects of Ethanol-ester-diesel Oxygen Fuel on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sel Engine[J].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3):243-247. (in Chinese)

葛蕴珊,信建民,吴思进,等. 增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10(2):125-129.

Ge Yunshan,Xin Jianmin,Wu Sijin,et al.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urbo-Charge Diesel Engine with Bio-Diesel Fuel[J].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2):125-129. ( in Chinese )

王忠,袁银南,历宝录,等. 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J] .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77-80.

Wang Zhong,Yuan Yinnan,Li Baolu,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diesel fuel[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5,21(7):77-80. (in Chinese)

ARMASA O,BALLESTEROS R,MARTOS F J,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ght Duty Diesel Engine Pollutant Emissions Using Water-emulsified Fuel[J]. Fuel, 2005(84):1011-1018.

JAMIL G,DAMON H,KhaleD A K I. Performance Emissions and Heat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Operating on Diesel Oil Emulsion[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6,26

(17/18):2132-2141.

黄亚继,仲兆平,金保,等. 生物质油/柴油乳化油的稳定性与燃烧试验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2010,40(4):794-798.

篇8

2011年春末的一天,小朋友在自由游戏时,突然惊叫起来:“蚂蚁!蚂蚁!”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唧唧喳喳议论着:“蚂蚁出来干什么?”“蚂蚁的家在土里吧?”“蚂蚁也是昆虫?”“蚂蚁不是昆虫,因为它没有翅膀。”……应该说,蚂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却谈不上,而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蚂蚁出洞的季节,面对孩子如此高涨的探究欲望,我想这不正是主题生成的最好时机吗?于是,我就借题发挥,生成并成功组织了一次《有趣的蚂蚁》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生成后,一方面我积极发动孩子与家长共同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另一方面我通过上网等各种形式寻找、查阅资料,丰富有关蚂蚁的知识,以备在活动中及时引导。

第二天,小朋友带来许多有关蚂蚁的图书、图片、介绍文章、VCD、网络下载图片等。这种共同收集、共同探索的活动,让幼儿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兴趣,搜集的过程变成了探索学习的过程,并且明白了浏览书店、网络等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翟娜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介绍蚂蚁的图书,他高兴地向同伴炫耀:“这是我妈上书店给我买的,这书上有黑蚂蚁也有白蚂蚁。”王宇小朋友一进园举着一张图片高兴地对小朋友说:“看,一只蚂蚁在产卵,这是我爸从网上打印下来的。”

区域活动里有了蚂蚁的材料,就有了幼儿的互动活动。赵翔雨和申豪对蚂蚁有没有翅膀的问题争执起来,两人相持不下,只好找我。此时,我并没有急于告之答案,而是说:“对不起,老师也不清楚,我们来问问其他小朋友吧。”于是,在活动小结时,我把这一问题又抛给大家:“哪个小朋友能想办法知道小蚂蚁到底有没有翅膀呢?”大家带着这一问题讨论探究,这时孟祥浩说:“老师,我带的VCD光盘里有介绍蚂蚁的,让我们看一看吧。”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在下一节集体活动中,播放了VCD蚂蚁片段。这一看,大家大开眼界,原来蚂蚁家是一个大家族,蚁后和蚁王是长翅膀的,工蚁和兵蚁是没有翅膀的,不仅外形特征不同,它们的分工也不同:蚁后负责产卵,蚁王负责,工蚁负责觅食建巢,兵蚁负责看门值勤。

看完这段录像后,幼儿对蚂蚁更感兴趣。一到自由探索时间,孩子就跑出去观察蚂蚁。有一次吃完点心后,我发现院子里有一些点心渣,再一看蚂蚁标本瓶子里也有,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即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徐心怡战战兢兢地说:“我舍不得吃,我想看一看小蚂蚁是不是喜欢吃。”这正是孩子探究性强的表现。“小蚂蚁到底喜欢什么食物?”正是全班幼儿的兴趣点。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在以后的活动里幼儿的参与兴趣更加强烈,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糖类、点心类、水果类、蔬菜类食品去喂养去观察,有的小朋友竟然观察到小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物,观察之仔细,可真令人惊叹。

小蚂蚁主题持续了一周的时间,但幼儿的兴趣还非常旺盛,始终渗透着探究的灵性。在观察小蚂蚁怎样搬运食物的过程中,丁泽轩说:“老师,我看不清小蚂蚁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搬的。”于是李翔艳随口便说:“老师,我有办法,用放大镜观察。”第二天,果真有七八个幼儿带来了放大镜,的确这样观察得非常清晰,有的用前腭含着,有的用前腿抬着,有的用后背背着……

幼儿对蚂蚁有了特殊的情感以后,就有了一系列的表征活动。角色游戏区里开始表演蚂蚁家族,有的演蚁后在产卵,有的演兵蚁在守卫,还有的演工蚁在觅食、运粮等。在绘画活动区里,幼儿开始记录观察蚂蚁的过程,有的画蚂蚁和蚜虫做朋友,有的画蚂蚁运食,有的画蚂蚁排队;在语言活动区里,幼儿在讲述蚂蚁的趣事。

在相互对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越来越浓,于是就组织孩子们大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讲述了许许多多有关蚂蚁的趣事,如“两只小蚂蚁,出来爬滑梯,一只往下滑,一只往上走,咕咚一下碰了头”。小朋友的讲述不仅有趣,而且朗朗上口,于是我组织了一段创编儿歌活动,因为有了对蚂蚁的丰富感性认知,大家创编儿歌灵性特别强,创编了不同形式的诗歌、儿歌40多首。有的还创编了故事、谜语等,把蚂蚁的外形、习性、趣事等都编进去了。其中,徐心怡创编儿歌:“小蚂蚁,去玩水,掉下水,喊妈妈,妈不在,姐来抱。”又引起大家的争论,小蚂蚁到底怕不怕水呢?于是,我们又进行实验:“小蚂蚁游水”。

每一次观察实验,孩子们就喜欢回来画画,于是我让他们做观察记录。有一次,在对蚂蚁进行观察记录中,有一个小朋友把小蚂蚁画得很大很大: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六条腿,清晰逼真,并且周围有一个大圆圈,我问其原因,她回答说:“这是放大镜下的蚂蚁。”于是大家都开始了绘画的创作,画面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大家就这样互相欣赏着,共同享受着探索和创作的快乐。

篇9

暑假里,我有时间走入了一个家庭,在那里我住了三天三夜,和那家的家人不曾分开过,主人没在家,家里只有三代人,最小的是9岁的2年级学生,是这家的孙子,媳妇今年35岁,是一个待产妇,已经怀孕6个月了,再就是这家的60岁老人,老人负责一家的吃,从购物到倒出垃圾,都是她负责的,无论是家里的人还是厂里的狗,吃的问题就由她一人承担了下来来,因此她需要每天往返家里和厂里。

那孕妇负责家里的卫生和孩子的教育,起床后收拾卫生,清洗衣服,陪孩子,搞社交是她的事情。小孩子呢,是家里的宠儿,一切的问题都是一这个宠儿为中心的。家里的社交也是针对宠儿的,妈妈陪不了孩子,就请朋友带着同龄的孩子来陪孩子玩儿,大人也就放松一下了。

宠儿呢,爱好电子游戏,学习机上的小游戏自己就会了,电视也是喜欢看少儿节目,因为对屏幕感兴趣,所以9岁的孩子就已经近视了,好处是这个孩子还有一个好动手的好习惯,家里的玩具拆了装,装了再拆,就是从没玩过的玩具,也能对着图纸自己装起来,很聪明的一个小孩子。

妈妈的教育基本是任其自由发展,给孩子尊重和自由,不强迫,不设置,接纳孩子的的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自他自己,发现他的爱好,顺其自然的满足他因爱好而产生的要求,欣赏他的特质,因为孩子好动手,他就放心的让孩子独立的实验安装和充气游泳池,当快递员送来游泳池时,这个母亲签收后,就交给了9岁的孩子,那孩子就自己动手安装了起来,可是,他的力气是不够充气的,母亲也不帮助,就是让孩子自己做,那孩子自己做的汗透衣服了,还是在那里继续充。终于,那孩子独立的完成了。虽然汗珠从头发稍上滚下来,但是他又一种成功的。

篇10

关键词:噪声监测;城市区域环境;控制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城网改造、大型的施工建筑,还有一些大型的工业厂房、娱乐设施,所引起的噪声污染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因为噪声引起的投诉案件一直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居民区附近大型施工造成的噪声,对居民休息,学生学习产生的干扰,要求相关部门有个鉴定,我们环保部门要有效地对环境噪声有效监测,更好的为环境服务,为民生服务。

1 噪声的概念

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及噪声污染的特性分析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凡是生活中人们不需要,而且影响到生活的让人们感到不舒服的都成为噪声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声音是人耳对物体振动的主观感觉。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声音大体可以分为2个方面,震动有规律的声音叫乐音;各种频率的声音,声音的强度也各不相同,混杂在一起,这样的声音为噪声,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还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在北京某高档住宅区,卫生间下水道呼隆隆的流水声响让业主们烦恼不已,“每当楼上冲厕所,流水声就如同一盆水当头泼下来”。但让人困惑的是,环保部门的噪声检测结果并没有超标(超过35dB为超标)。

在采访中,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不少住宅区为了美观,多将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等安装在建筑物内,成为低频噪声的主要声源。”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指的是由于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产生的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对附近区域造成干扰的声音。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化学污染有着本质的不同,简单地说噪声的污染具有时间性、多发性和随机性。

2 噪声的危害

2.1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声强在30dB左右时,人们的休息不会受到影响,当声强达到50dB以上时,就会影响睡眠。长时间接触噪声,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形成牢固的兴奋灶直接影响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压抑等一系列症状。当环境中的噪声持续在70~80dB时,会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破裂等多种疾病。如果噪声达到90~120dB时,片刻就会使人暂时耳聋。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站在喷气发动机5m内听到的声音会很快变成聋子,爆发脑溢血或心脏骤停。

2.2 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调查,北京市交通道的平均噪声达到75dB,道路两旁的科研机构、办公楼、学校、居住区常因噪声干扰而难以工作和休息,这种情况在我国其他大成市普遍存在。

3 噪声污染的控制与利用

3.1 噪声的控制技术

在大城市中,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噪声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人们深受噪声之苦,控制噪声已成为当务之急。控制噪声的最根本办法就是从声源上控制它。但由于在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震、阻尼等几种常用的噪声控制技术。

3.2 吸声

就是用吸声材料装饰在房间的内表面,或在室内悬挂空间吸声体,房间内的反射声会被吸掉,噪声级就降低了。

3.3 消声

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方法。把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就可以阻止或减弱噪声传播。

3.4 隔声

利用隔声罩、隔身屏等把发生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多用在居民稠密的公路、铁路两侧等。另外,还有隔震和阻尼等控制技术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4 完善噪声法规制度

为了使人民群众在适宜的声学环境中生活与工作,有效地消除人为噪声对环境的污染,还必须从法律上去保证。我国1989年颁布了国家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这些法律的制定对噪声的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5 噪声的科学利用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噪声和其他事物一样,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可被人类利用、造福人类的一面。许多的科学家在噪声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的突破,这些成果是21世纪推出的新技术,不久的将来,恼人的噪声将会变成优美的新曲,造福人类。

1991年,奥地利某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消声的水泥公路,这种混泥土的水泥公路有像泡沫材料一样的气孔和弹性,可把大量的振动能转变为材料内部的热能散发掉,从而使振动和噪声迅速衰减。

噪声是声波,所以它也是一种能量。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们开始利用噪声发电的尝试。他们设计了一种鼓摸式声波接受器。这种接收器与一个共鸣器连接在一起,放在噪声污染区,就能将声能转为电能。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高能量的噪声可以使尘粒相聚一体,产生较好的除尘效果。

在科学研究领域更为有意义的是利用噪声透视海底的方法。科学家利用海洋里的噪声,如破碎的浪花、鱼类的游动、下雨、过往船只的扰动声等进行摄影,用声音作为摄影的“光源”。1991年,美国科学家用这种奇妙的摄影功能,在太平洋海域作了成功的实验。

另外,噪声应用于农作物同样获得令人惊讶的成果。科学家们发现,植物在受到声音的刺激后,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氧分,从而提高增长速度和产量。通过实验发现,水稻、大豆、黄瓜等农作物在噪声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