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范文
时间:2023-03-25 10:1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羽刘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楚汉风云》中的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执行力绝对强的人物,“项家军”也是一个执行力强势的团队。项羽之勇敢无人能及,被誉为战神。在举事之初,曾以区区3万人马“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40万大军,威名远扬,从而奠定了其军事奇才的江湖地位。
从历史记载看,项羽不相信策划和谋略,其叔父项梁曾经力邀张良授其兵法,但项羽不屑一顾,认为是纸上谈兵。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帐下任执戟郎中时,曾多次举荐自己,大谈兵法,令项羽十分恼怒,认为韩信“所言非实战也”,不与理会。但项羽的确凭借自己的勇猛打下一场又一场大胜仗,这使得他对张良、陈平等谋士不放在眼里,最后连身边唯一的谋臣范增也弃而不用。可见项羽偏重执行力而蔑视策划力到了何种程度。也正是因为项羽重战术而轻战略的思想,忽视策划力,使得刘邦“宁斗智不斗力”,借助策划力以小搏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笔者在做营销咨询策划的过程中,也常常碰到一些类似“项家军”的企业,其决策者或营销主管曾经取得过赫赫战功,甚至是一位出色的销售奇才,但对策划力却不屑一顾,以为是“书生所为”。有一位经销商代表曾经说过:“书生是做不好产品的。”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医药保健品营销环境中,曾经成就了一批靠大胆、靠机遇发家的企业,过去不需要多大的策划,只要打广告、努力执行就能成功。那时几乎没有产品竞争,市场到处是空白。而如今形势不同,市场竞争白热化,品牌竞争“红海”一片,不讲究谋略,单靠勇气,还真行不通,至少需要更大的投入,而且收获甚微。仔细观察发现,曾经一些耳熟能详的产品已不复存在,一些叱咤风云的企业早已随风而逝,那些骁勇善战的领军人物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活得滋润的、越做越好的企业或产品,基本上是重视策划力、懂得战略与战术合理设计与运用的。
我们肯定执行力,没有执行力根本谈不上成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执行力不是万能的。如果忽视谋略,不相信策划,在其他竞争对手既重视策划又重视执行的时候,这样的企业肯定会败下阵来,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篇2
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汉高祖刘邦,虽然成就了帝业,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心,也许原来是有心的,但早已被重重硬壳包裹得不留一丝缝隙。为得天下,他厚颜地向项羽借兵才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后又恩将仇报地与项羽一争天下;为得天下,他可以像小人似的挖项羽的墙脚,把他的手下大将用挑拨离间、小恩小惠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挖过去;为得天下,他可以不要父亲,不要妻儿。至于功臣、士兵,全不在他的眼里。他把梦寐以求的帝位高高地顶在头上,而把其余的所有都狠狠地踩在脚下。
项羽有什么?――魂。
他的魂在于一种抗争精神和裸的自我表现欲。从24岁登上历史舞台到31岁乌江自刎,他将足够烧完一生的光与热,集中在这短短八年中焚尽,一点也不吝惜,一点也不节省能源!而刘邦呢?刘邦是神,连他手下的大将韩信也说刘邦的帝位是天授的。当时13岁的楚怀王说:“谁先攻入函谷关,就立他为秦王。”起先,项羽跟刘邦争着要去。楚怀王寻思,项家是贵族,有势力,有影响,项羽既可以立我为王,也可以废我这个王。如果项羽当了秦王,我这个楚王就更没有权力了。他便偏向了刘邦。恰巧赵国使者来求救,说秦朝大将章邯侵犯,赵国危在旦夕。项羽一听就来了劲,便改变初衷,愿去救赵。如此,对秦王这个位置不太感兴趣的项羽,就把绝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刘邦,不仅如此,他还竭尽全力为刘邦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使刘邦顺利地侥幸当上了秦王。
但项羽一生从头到尾,没有异兆,没有祥瑞,没有白蛇、赤蛇,只有一个“人”!从登场到谢幕,舞台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聚光伞打在他一人身上,他是主角中的主角,没有任何配角能抢他的戏,分他的光!
他从小就立下奇志,“学万人敌”;秦始皇巡视,项羽对其不屑一顾,“彼可取而代也”,并为之奋斗;他为天下百姓早息战祸,破釜沉舟,巨鹿大捷,诸侯军将领入营帐拜见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是何等的英雄;每次参战,项羽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从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是何等的神威;“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是个“爱心大使”,无论哪个被侵犯的诸侯国求援,他都义无反顾地前往,解救国民于危难之中;他恨皇帝奢侈,怒发冲冠烧了阿房宫;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专挑刘邦较量,使刘邦闻风丧胆,疲于奔命;鸿门宴上,却又忘干净了敌我;他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对当了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但没虐待他们,而且还毫发无损地还给了刘邦;他在战场上杀人无数,偏偏常为部下的疾病流泪;一生不听别人劝说,却听了一个13岁小孩的话,饶了一城性命;他是个好丈夫,垓下被围,他与虞姬情深意切,难分难舍,互洒情泪,其亘古未见的夫妻之情催人泪下;直至他败至乌江边,他既有自尊又有尊严,无颜见江东父老,割头赠友。这一笔最有力,为他的画像点了睛。
项羽尽情泼洒的是年轻人一往不悔的青春之力;刘邦斤斤计较的则是中年人处心积虑的狼子心机。项羽与刘邦争,怎么会赢?他失败了,但他仍是英雄。在乌江,他拒绝了生,选择了死。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却不可以被人冷!
项羽没有称帝,但司马迁对他格外偏爱,不仅把他列入帝王的“本纪”中,而且把《项羽本纪》写得特别生动有趣,足见人们对项羽的敬佩与仰慕。汉高祖刘邦祭祀项羽时,好像看见项羽又挥动长矛,骑着乌骓马杀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定了定神,才想起霸王已死,没什么可怕的了。刘邦心里不由得不承认:项羽是个英雄,一个失败的的英雄。还有什么比项羽的死对头从心中发出的感叹更有说服力的呢?
刘邦算不上个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个成功者,他是小人中的小人,而项羽则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
篇3
[关键词] 刘邦 智慧 现代商战
商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在现代社会中,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产品的较量,市场的争夺,更近于军事斗争。商战与兵战具有相似性。这一相似性主要体现为:1、组织管理的相似性。军事作战必须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一盘散沙式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企业竞争也要求有高效率的组织与管理。2、人才作用的相似性。无论是兵战还是商战,人才的作用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3、信息需求的相似性。兵战需要军事情报,同样,企业竞争需要市场信息。4、战略战术的相似性。战略与战术这两词汇本源于军事斗争,战略战术是决定军事战争成败的关键。而企业竞争也需要战略与战术,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性更为显著。正因为商战与兵战具有这些相似性,所以,研究军事斗争的智慧对于现代商战是有启迪作用的。
楚汉战争是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战争从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其结果刘邦战胜项羽踏上了西汉王朝的九五之尊。对这样的结局,今人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足为奇了,但当时的人却疑惑不解,就连刘邦本人也常常问部下:我怎能得天下呢?确实!论实力,楚汉战争爆发时,刘邦被分封为偏僻的汉中为王,只有军队十万,项羽是当时十八王的盟主,号令天下,拥有军队四十万,并且刘邦因为被封在偏僻的汉中,军心不稳,纷纷叛逃,而项羽刚刚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士气高涨,战斗力极强;再论勇气,项羽力能抗鼎,征战勇猛,叱咤一语,“千人皆废”。他曾自述:“身经七十余战,所攻者破,所击者服,无一败北。”而刘邦的勇气无法与项羽并论,他的专长“好酒及色”,作战常常败北,如,彭城之战,他所率56万,被相羽3万军队打败,丢父抛子,仓皇逃窜。但是,楚汉战争的最后结局是刘邦胜利,项羽失败。那么,刘邦取胜的秘诀是什么呢?
其一,因秦之制。刘邦取胜的秘诀之一,是继承了秦王朝的制度。秦王朝的制度是由商鞅所创立,它是以耕战为核心内容的军事制度。此制,以军法为准绳,内部管理十分严格,国外学者称其是现代科层制的雏形;同时,此制激励功能很强,如,它实行二十级军功爵制,每斩敌人一首,就赐爵一级,国家根据爵位的差等赐予相应的土地、财产等。正是制度的激励,士兵杀敌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根据《商君书》载:秦国人听说要打仗,互相祝贺,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父亲勉励儿子,妻子勉励丈夫,都说同一句话:不立军功,不要回来!目睹秦制功效的荀子曾称赞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刘邦在占有关中以后,抛弃了楚制,采用秦制,故有学者认为,因秦之制是刘邦取胜的关键。
其二,重用“三杰”。所谓“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也。“三杰”之称,出至刘邦之口。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庆功宴上,对各位大臣说:“诸位知道我为什么能得天下?”各位大臣七嘴八舌,有人说,是天时地利;有人说,是与天下同利。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决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重用他们,所以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有一个范增,但他不能用,所以他被我击败。”刘邦对“三杰”作用的论述,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刘邦不擅长军旅之事,紧急时刻,他常常发问“为之奈何?”这时,张良献计,每每转危为安,因此,张良有决策之功;而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有制订制度,保障后勤供给之能;韩信攻城略地大半个中国,战功赫赫,所以司马光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因此,尽管刘邦自己并无专长,但他重用这三位专门的人才即所谓的“将将”,所以他能取胜。而项羽有一个范增,但他不能用,这说明他不能集众之长,单靠自己的勇猛,所以他最终陷于四面楚歌。
其三,使用间谍。使用间谍,《孙子兵法》称为“用间”。刘邦为了战胜项羽大量“用间”,充分发挥间谍的作用。他“用间”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用间谍收集情报。如,在进攻魏王豹之前,派郦食其为使者,劝说魏王豹归顺。魏王豹不从,郦食其收集魏王豹属下主要将领的配派及军事实力的情报,这为后来韩信灭亡魏王豹作了准备。二是用间谍直接刺探敌方的决策及地形、。如,韩信在进攻赵国之前,派间谍到敌方去。当间谍报告了赵军的驻防的地形、及广武君的“深沟高筑,坚守不战”的计谋没有被采纳时,当即制订灭亡赵军的计划。三是用间谍离间敌方高层。如,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拿出4万斤黄金作为活动经费,进行离间活动,先离间了项羽与猛将钟离昧的关系,后又离间了项羽与亚父范增的关系。四收买敌方高层人员为间谍。如,刘邦以财宝及结儿女亲家为诱饵收买了项羽叔父项梁,由于项梁的作用,项羽取消了灭亡刘邦的军事行动,鸿门宴上刘邦得以脱险,刘邦得以兼有汉中之地。五是用间谍进行策反。如,派间谍策反九江王黥布、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
其四,斗智不斗力。斗智不斗力是指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注重谋划,避免硬拼。“斗智不斗力”这一成语,就出至刘邦之口。在刘项对峙的关键时刻,项羽隔鸿沟对刘邦说:天下生灵涂炭,都是因为我俩,不如决一雌雄吧!刘邦回答说:我与你斗智不斗力!确实!斗智不斗力是刘邦一贯的战略战术。如,他忍气吞声,亲赴鸿门宴,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回师关中,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荥阳败亡后,他出武关,南下叶,令彭越断其粮道,使项羽疲于奔命;在正面战场对峙时,他使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在南方策反黥布背叛,使黥布成为进攻项羽的重要力量;同时,武装彭越,使其开展敌后游击战;兵围垓下,围三缺一,以防项羽困兽犹斗,终于将其逼至乌江。
古人总结战争胜利的规律,有言:“两军相逢勇者胜。”这里的“勇”,主要是指实力、勇气;但是战争取胜还有一律是“强弱相遇智者胜。”而这里的“智者”常常是弱者。弱者之所以能战胜强者,用章太炎先生的话说:“力不足,以智取”。就刘邦、项羽而言,项羽被称为盖世英雄,他是勇者、强者,而刘邦只是弱者、智者。刘邦之所以以弱胜强,正是以智取胜。正如,三国郭嘉所说:“高祖为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而刘邦取胜的智慧,如上所述,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斗智不斗力,而且还体现在因秦之制,发挥制度的作用,重用“三杰”,集众之智,使用间谍,“知己知彼”,并分化瓦解打击敌人。
当然,刘项逐鹿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但其所体现的军事智慧,不应该被埋没;尽管现代商战不需要金戈铁马,折戟沉沙,但其广度、深度更是空前的,未来商战的情况也更为复杂,因此,它更需要智慧,汲取军事智慧正是提高商战智能的重要途径,而刘邦战胜项羽在组织管理、人才作用、信息需求、战略战术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智慧应该对现代商战有所启迪。
启示之一,制度的作用是刘邦成功的重要原因,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纵观现代商战,大凡成功者都十分重视制度的作用。例如,海尔集团本是我国家电行业的普通一员,10多年来,以平均每年以82.8%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老大,并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盛誉,其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他推出了“三只眼”的理论,其中一只眼就是加强制度建设。日本,日立公司、丰田公司在多年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是把加强制度建设放在首位,而且他们尤其重视改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现代科层制是企业的根本管理制度,但科层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加以改善,以激励人们的创造热情。
启示之二,重视人才的作用是刘邦成功的关键,现代企业,要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人才的作用与企业命运联系起来加以认识。纵观现代商战,大凡成功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例如,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为了一个修理工曾买下该技工所任职的公司。新加坡美丽乐公司以月薪10万聘请一位日本工程师。1984年中国鞍山设备厂聘请临时工依成家为该厂副总工程师,这些经典事例,在那个年代传为佳话。而在当代商战中,一人能丧邦,一人能兴邦,已经是人所公知的事实。
启示之三,使用间谍是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手段,而在当代商业竞争中,信息情报也成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取胜的法宝。因为,在当代商战中,国与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能否获得信息情报已成为取胜的制高点,由此,世界500强企业都十分重视经济间谍的作用。据美国耶鲁大学威廉?科欠里奇教授统计:“目前,全球专职的和业余的经济间谍总人数已超过230万,并且还以每年20%的惊人速度递增。”而我国企业对此重视不够,据上海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不熟悉国内竞争对手的情况,二分之一以上的企业不熟悉国际竞争对手的情况。这确实令人担忧。
启示之四,斗智不斗力是刘邦成功的最显著的特点,现代企业在重视企业实力的同时,应该把“斗智”放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由于当代商战的复杂性,依靠智力去不断的提高商业企业的竞争力显得至关重要。如,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曾面临破产,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吉德拉,通过赋予智慧的运作,使该公司起死回生;美国吉利将制作的刮面刀无偿发给士兵,将企业做大;被誉为美国钢铁之父的卡耐基通过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将企业做强;德国奔驰公司以环保理念,将产品推陈出新。可以说,现代商战实力、勇气并不是唯一的取胜法宝,而智力的较量才是争取主动的保证,所以,比尔?盖茨曾感慨说:现在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微软看不见自己的竞争对手,说不定那一天冒出两个小子将你击跨。
篇4
【关键词】 《桃花源记》;《鲁滨逊漂流记》;乌托邦思想
一、“乌托邦”(utopia)这名字最早见于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的一部寓意小说《乌托邦》。该小说是假设世界上有一个叫“乌托邦”的岛,岛上的种种制度,人民所生活的方式,都是理想完美的,是人类向往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把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视为最早的乌托邦。其实,在国内外有不少关于理想国度的记述。笛福笔下的荒岛和陶渊明的桃源就是这种理想国度的载体。
二、乌托邦思想
陶渊明和笛福的作品中都营造了各自的理想空间,通过文章的描述,我们可以比较东西方乌托邦思想的异同。
(一)相同点
1、他们的乌托邦思想都通过遥远的封闭空间做载体的。桃花源和荒岛之所吸引人,能成为一个理想空间,首先是因为它们远离我们的生活环境,远离喧嚣嘈杂。也正是因为封闭隔绝,,可以有无穷的遐想空间,作者可以在这个空间中按照自己的理念和信仰营造一个理想的国度,从而间接的表达了他们的乌托邦思想。
2、他们所描述的理想国度都是通过农业劳动自给自足。桃花源里的人通过“往来种作”获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自觉愉快的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顺应大自然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劳动使他们得以生存,也使他们通过耕稼生活找到超脱人家攘夺与纷争的慰藉。鲁滨逊在荒岛上也是辛苦劳作,生产出了各种供他生存的食物。另外,他们都亲近自然,崇尚古风。陶渊明不仅直接描绘了桃花源里的美好风光及桃源人尊老爱幼、勤于耕作、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更是假托南阳高士刘子骥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鲁滨逊虽然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之时,却在荒岛上从头开始摸索,仿照人类之初的所作所为一样,来努力开创一个新社会。这其中都包含着作者对以往生活的肯定和怀念,也显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劳动生活的歌颂,并在劳作中找到归宿和寄托。
(二)不同点
1、理想国度的社会制度不同。或许由于魏晋王朝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大气候的使然,陶渊明的乌托邦俨然暗含了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思想。在这样的乌托邦里没有统治者去扰民、乱民。没有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因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争权夺利的战争,没有改朝换代的痛苦经历。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面上来看是表明他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实际上是他们远离战争,追求自由的重要体现。同时,人民当家作主后,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创建和平幸福生活家园。而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建立的是一个通过社会契约形式的政体。总体来说,社会契约就是公民答应放弃自身的一些自由或利益以换取保护。当星期五给鲁滨逊跪下是,他愿意放弃自己的人身自由以换取对方为自己提供人身安全的保护。鲁滨逊和其他臣民的社会契约关系更为明显。例如他和西班牙船长订立了口头的契约。当西班牙船长动身去接另外十七名西班牙人来岛上居住时,他“郑重起誓接受鲁滨逊为他们的指挥官和领头人。”鲁滨逊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这个政体介于无政府状态与民主统治之间,不存在成文的法律,也没有什么有组织的统治机构,他拥有的仅仅是臣民对他统治地位的认可。即使他拥有统治者的头衔,依然和他的臣民共同劳动,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伙伴,使他们衣食无忧。从这一点上看,鲁滨逊很像一位贤明的君主。或许人们很难想象鲁滨逊这样的岛上社会可以被称为乌托邦。但是,在笛福眼里,这种介于无政府状态与民主之间的社会就是最好、最理想的社会。
2、理想国度形成的原因不同。桃花源的形成没有直接的描述,捕鱼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在《桃花源记》中也没有直接的交代,只是说他在捕鱼时迷路便进入桃花源,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迷人的生态环境——田野里有庄稼,有桑园,有竹林,水池里有鱼虾等水产品;鸡鸣狗叫,万物欢腾;老人小孩一个个都乐淘淘的,人们没有对财富的强烈渴望,有的仅仅是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而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看不到一个已存在的乌托邦社会。本来鲁滨逊应该过着安稳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对物质财富的无休止追求,以职业劳动或世间使命为唯一任务的天职观和爱自由独立、喜探究新奇和富冒险一试的实践主义精神使他遇到海难,流落到荒岛。在荒岛上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一个他最初视作“绝望岛”的地方改造成了一个“幸福岛”,一个迷你的乌托邦社会。
三、结论
《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有与传统乌托邦作品形式的结合,却超越那种单纯的、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的表达,强有力地宣告并证明“只要有愿望和智慧,人类可以实现创举”。陶渊明是把乌托邦思想与隐逸精神契合起来了,《桃花源记》把华夏隐逸精神唱到了极至,长出了华夏千古文人对隐逸乌托邦的渴望。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笛福和陶渊明乌托邦思想的异同,以及对后世乌托邦思想及乌托邦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更新更广的角度理解和诠释这两部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 Defoe, Daniel. Robinson Crusoe. New York: W.W.Norton&Company Inc., 1975
[2] 李斯斌.桃花源记的游仙叙事与新自然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91页。
[3] 钟鸣.鲁滨逊漂流记的双重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80页。
[4]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 魏颖超.鲁滨逊精神面面观[J].外语研究,2003
篇5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篇6
首先,项伯夜奔张良,为刘邦带来了重大军事机密,让刘邦有喘息之机。项伯私见张良,虽然本意是报张良救命之恩,不想却泄露了项羽要攻打刘邦一事,项氏君臣因此得以紧急谋划,在剑拔弩张之前,想出了前去谢罪的缓兵之计。假若项伯不来,凭项羽的神勇和40万的强大兵力,要灭刘邦10万人马,可谓瓮中捉鳖矣。
其次,项伯允诺刘邦,回去劝说项羽,为刘邦前赴鸿门宴垫好了铺路石。项伯之来,可谓带来了生机;项伯允诺刘邦,可谓事情成功了一半。不管怎么说,项氏集团内有人肯帮忙,那是好事,何况还是项羽的叔父!虽然项羽在营中至高无上,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家族中的宗法等级关系,他不能不顾;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因此,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项羽不可不听。况且,项伯劝说有理有据,正中了项羽沽名钓誉的要害。因此,鸿门宴会前,项羽就打消了取刘邦性命的念头。假若没有项伯从中铺路搭桥,刘邦焉敢送肉上砧板?
再者,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千钧一发之际,“项伯翼蔽沛公”,救刘邦于剑下。虽然项羽已无意此时杀刘邦,但他的首席谋士范增却是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不除掉刘邦这个逐鹿中原的心腹大患,项羽将难以称霸天下。所以,鸿门宴上,他三次举i,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可谓杀机深重,心急如焚。奈何项羽不予回应。但范增仍不放弃,急招项庄舞剑。此时此刻,刘邦命系一发,如无救援,则人头落地。项伯见此危情,立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翼蔽刘邦,终救刘邦于剑下。
可以说,鸿门宴会,项伯既是穿针引线之人,又是护人过河之人,刘邦剑下逃生,项伯功不可没。试想,历史的这个环节,缺少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恐怕都得改写。
追究起来,项伯之所以这样做,决非背叛项羽,投靠刘邦。其一,还是为项氏集团着想。当年怀王与诸将有约,谁先破秦入咸阳谁称王;如今刘邦先入为主,理所当然;项羽不服,要杀刘邦,就是背信弃约,哪怕他是三军统帅,言而无信,同样威信大失,人心大失!项伯认为刘邦既已声明“不敢倍德”,又主动道歉,就不该杀他,否则,就会陷于不义之地,这对项羽将来称霸天下极为不利,故阻止项羽杀刘邦。项伯的这番见解,虽然缺乏远见,未免幼稚,但初衷是好的。在刘项以后的争战中,项羽曾以“烹太公”要挟刘邦,项伯同样阻止说:“天下事还没有定数,况且争天下的人不顾家室,即使杀了他,也无济于事,只会添乱罢了(《史记・项羽本记》)。”可见项伯处处为项氏集团着想,决非向着刘邦。其二,是性格使然。项伯为人厚道重义,夜奔张良可见一斑。如果说刘项二人引兵攻秦时是朋友,那么鸿门宴之前,刘项已是变友为敌,势不两立。项伯张良也应是各为其主,泾渭分明,这点项伯自然清楚。但项伯依然夜奔张良,就是看重张良当年在下邳的救命之恩。只不过项伯的这种重义之心,被刘氏集团利用罢了。
篇7
整篇文章连贯紧凑,衔接自然,整个布局悬念迭出,跌宕起伏,加之作者以精巧的布局,不断地气氛渲染,将氛围营造得紧张异常,让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
文章开头刘邦手下的曹无伤向项羽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于是项羽大怒命令“旦日飧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副志在必得、一击即中的架式。作者又巧妙地插入一句,交待出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随后又叙述了项羽的第一谋臣范增向项羽献计除掉刘邦,并且要“急击勿失”。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大战一触即发形势异常紧张。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插叙项伯,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与前段密衔接。项伯因于张良交情甚密,不想张良与刘邦玉石俱焚,“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毋从俱死也”,进一步烘托出紧张的气氛。不仅与首段相承,而且为下文张本。得知消息后,张良具实告知刘邦,刘邦极力拉拢项伯,并与张良计议应对之策。项伯回至军中为刘邦斡旋,“项王许诺”,于是紧张的形势似乎出现了峰回路转。
接着,作者用了两段来叙述鸿门宴会的情形。先是刘邦巧言卑辞向项羽解释,使项羽对自己的最初想法有所动摇并“留沛公与饮”。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示之者三”,见“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召来项庄名日舞剑,实则想在宴席上击杀刘邦,险象环生,缓和的气氛又紧张起来。幸得已与刘邦“约为婚姻”的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才使得刘邦有惊无险。这样终归不是办法,于是张良出外召进樊哙,樊哙不仅向项羽展示其勇力,还据理力陈,一力为刘邦开脱,项王未有以应。紧张形势再度趋于缓和。
之后,借口如厕而出的刘邦与张良、樊哙共同商议,定计逃脱。通过刘邦叙述所带的本欲献给项羽和范增的白璧和玉斗都“会其怒,不敢献”,从侧面写出了宴会上的气氛是多少的紧张。也是基于这样的局面,刘邦最终选择“置车骑,脱身独骑”与四名心腹将士间道回霸上。待刘邦回到军中后,张良方才“入谢”说明刘邦因惧怕项羽督过,“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并代刘邦献上白璧和玉斗。项羽接受白璧,范增则将玉斗置地拔剑破之,刘邦之险消弥于无形,所有紧张的气氛冰消瓦解。
文章最后刘邦回营“立诛杀曹无伤”,标志着鸿门宴这一场较量最终以刘邦胜利而宣告结束。
二、通过对话描写,突显人物性格
《鸿门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人物对话突显人物性格。文章中就是通过刘邦对话的描写,把刘邦的机变和奸诈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章第二段项伯连夜通知张良,张良将消息透露给刘邦时,刘邦连续两个“为之奈何”,并大骂为他出称王主意为“鲰生”,表现也了他的焦急和气急败坏。当他得知项伯到来时,问了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不仅反映出他的奸诈,连作为他的第一谋臣的张良都不完全相信,并且也体现出了他的深谋远虑,想借此问话来探知张良与项伯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利于自己进一步谋划。果然,得知张项关系非同寻常时,他先问张良“孰与君少长?”知道项伯年长后,又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并极力拉拢,约为婚姻,然后又切入正题,“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本来他的想法就是“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当听到项羽欲攻击他时,他就煞有介事的表明自己没有反意,又是“待”、又是“日夜望”的,极力表白,意图通过项伯为他斡旋,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其诡诈和老谋深算跃然纸上。
最精彩的还要看刘邦见到项羽时的一番说辞,“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这段话十分巧妙,因为有了项伯为其说情作为铺垫,他不必再去向项羽露骨地表白,避免假话说得过头,反使项羽生疑,含蓄表达,还是谦卑称自己为臣,把项羽极力捧高,先找出自己与项羽的共同之处,作为攻秦的战友,两人间本没有隔阂,因为小人之言,才使项羽对自己有了猜疑。如此言辞,为自己留足了余地,他可以根据项羽的反应进一步判断,如果项伯没有为其说情,他可以继续表白。这一番说辞虽为假话,但是合情合理,切合刘邦的身份和当时的时机,令项羽难辨真假,把刘邦的诡诈权谋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语言精炼,生动传神
文章在语言的组织和运用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凝炼精巧,寥寥数语,即生动传神,尽现纸上。文中,对项羽的描写着墨并不多,但却把他优柔寡断、坦率自信、盲目自大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听到曹无伤向他报告刘邦“欲王关中”之时,项羽大怒,并下令“旦日飧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简短一句,既写出了他的自信,也流露出了他的自大。项伯从刘邦军中归来向他转述刘邦的说辞,并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之时,盛怒之下的项羽居然许诺,他的优柔寡断呼之欲出。
篇8
一、为恭维讨好,故意抬高对方,贬抑自己。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双方兵力相差甚大,项羽兵40万,刘邦兵10万。在这一场力量悬殊的外交战场上,刘邦一方处境极为不利,作为谋略家的张良深知只有恭维对方,贬抑自己,才是摆脱困境的上策。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尽管此时的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还没称王,但他和樊哙也称项羽为王。同样,他们的统帅刘邦,与项羽同为诸侯且有兄弟之约,在项羽面前完全可以平辈自居,可是他对项羽所说的不到50个字的一段话竟一连用了三个“臣”,称呼对方则连用了四个“将军”。在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也称项羽为“项王”。从刘邦的称呼中可以看出他为了骗取信任,不惜牺牲个人尊严来委曲求全、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但也正是这种能屈能伸、以退为进和善于应变的性格,最终使他在鸿门宴上躲过了杀身之祸。
刘邦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与张良的交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会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刘邦感到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份,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的目的。宴会后,刘邦经历了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场面,心有余悸,因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但如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脱身;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的危险。要使张良愿意留下冒险,只有好好相求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次称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的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为了活命他不惜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在此生命攸关之际,只要保全性命,哪顾得上其他。
二、为树立信心,有意捧高己方,相互鼓励。
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在“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他也没有称王。但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却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也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的雄心壮志,他们虽在项羽面前称“臣”,却同心协力,雄心勃勃,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只不过当时他们势力还很弱小,这种雄心千万不能让项羽方面察觉,所以张良在项伯、项羽面前五次都称刘邦为“沛公”,即使与樊哙谈话,因为是在项羽军营,也只称刘邦为“沛公”。至于面对刘邦的一次称之为“沛公”,是在“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语境中,这是张良教刘邦如何对项伯说话,同时也是迫于势力弱小,自然不好说“言大王不敢背项王也”。张良的几次“大王”的称呼,无疑给刘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他在处境已完全被动,如丧家之犬,不知“计将安出”之际,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使他增加了信心,稳住了阵脚,最终躲过了鸿门宴这一劫,从而使他能在后来成功登上帝王宝座。
三、为引起重视,特意变换称呼,流露感情。
作为项羽的重要谋臣范增,当他发现项王“为人不忍”,便亲自召来项庄,要他在舞剑之际杀死刘邦,并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晓以利害。“若属”(你们这些人)特指项氏一族,也就是说现在项庄的任务关系着项氏一族命运的兴衰。这里用此称呼,意在提醒项庄注意此次任务的重要意义,坚定项庄杀死刘邦的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增的老谋深算。同时他显然将自己排除在项氏集团之外,有对项羽短见的失望愤懑,更有自己的自负――届时我自有退路(后来他确实愤然出走)。及至其知道刘邦已“间至军中”,范增这才清醒地意识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此时的他除了剑撞玉斗解解气外,也只能发出长叹:“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一词又将自己归在项氏集团之内,并对本集团利益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由“若属”到“吾属”的变化,写出了范增在这特殊场合由自负到自叹、由失望到绝望、由愤激到悲哀的心理变化过程,令人回味。至于他最后当着张良的面大骂“竖子”时,更是其心胸狭窄、气急败坏的真情流露。
四、无意而为之,称呼随情而变,坦率真诚。
在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只有一次直接对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在这儿项羽称刘邦为沛公,称自己用自己的名字“籍”。对人称自己的名字,含有谦卑之意。可见,项羽听了刘邦的解释后已把他当成兄弟,最起码也是当成平辈来看待的,对他并无敌意。因此当范增数目项羽,举玉示之时,项羽不应。项羽性格率真,胸无城府,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在此可见一斑。当樊哙闯帐后,项羽先称其为“客”,对他含有警惕戒备之意,听了张良的介绍后,接着两次称其为“壮士”,表现了项羽英雄惜英雄的本质,流露出对英雄敬重之情,也说明了他作为一军主帅不能辨明敌我、感情用事的弱点。
篇9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陕西小伙子王会海单车飞越鸿沟,创了国内非机动车飞越距离最远的记录。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沉寂了两千多年的鸿沟,似乎回到了当年那如火如荼的年代,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望着那弧形的冲天跑道,引起了我的遐想,一下子把我和一位朋友拉到历史的轨迹上。
朋友是搞文物考古的,说起历史都是引经据典,令人佩服。当我们漫步在广武山的峰峦中时,他指着面前的沟壑,说:“这便是鸿沟,是‘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典故的来源之处。”
鸿沟,也叫广武涧。涧深200米,涧宽300米,涧口处宽达800米。广武涧不宽不广,看起来并不宏伟壮观,可它在历史上的位置却异常重要。这里不但是军事要冲,也是水利要冲。它和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听了朋友的介绍,我才知道,首先和鸿沟连在一起的是治水专家大禹。
据《史记・河渠书》载:“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以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卫,与济、汝、淮、泗会。”
战国时期,魏惠王雄心勃勃,欲成霸业。首先把国都从偏僻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雄踞中原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他为富国强兵,便如其祖父魏文侯让“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一样,开始大兴水利工程。
在魏迁都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便以国都大梁为中心,在黄河、淮河之间开始了浩大的引水工程,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利枢纽。鸿沟便成了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关键工程。
史料载,第一次开挖鸿沟,是在公元前360年,即魏惠王迁都的第二年。从鸿沟处引黄河水南下,注入大梁西的圃田泽,再由圃田泽引水入大梁。当时的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已经积淤。通过疏浚,这里即成了鸿沟水运的航道,也成了调剂水量的水库。
第二次是20年以后,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魏国这次将鸿沟工程作了大规模的扩展,并将工程继续向东延伸。经大梁折而南下,直通沈丘,与淮河支流颍水汇合。这条人工河流是鸿沟水系,历史上人们称其为鸿沟。
鸿沟水系大大地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灌溉了农田,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其成为战国后期的主要产粮区。
又有史书载:“秦始皇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足见历史上的鸿沟在中原农业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朋友目视广武山下说:“这里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殷周、秦汉时期,这里是扼中原通关中的关隘,是东西交通的咽喉。所以鸿沟也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
他手指着鸿沟两旁的两座城池说:“这就是当年项羽和刘邦隔鸿沟相对峙的地方。沟西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沟东为霸王项羽所筑,称霸王城。”
《通典》记载:“鸿沟在荥阳县南,楚汉分境处。”
《方域胜纪》载:“鸿沟在河阴县东北,接广武山,与荥泽连。”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
鸿沟在史书上多处留痕,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相传公元前206年,项羽和刘邦约,谁先入咸阳者为王。项羽一路攻城略地,艰苦鏖战,而刘邦则听从谋士之计,轻骑突进,早早进入咸阳,并马上派兵扼守函谷关,意拒项羽。
项羽得知刘邦先入关,急带兵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消灭刘邦。项羽听从谋士范增之计,设鸿门宴,准备杀掉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是好友,便将范增之谋密告张良。宴会上,项羽优柔寡断,行“妇人之仁”,终使刘邦逃脱。事后,谋士范增非常生气,说不能再给项羽这个人谋划什么事了。就如刘邦后来称帝时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的大军隔鸿沟相持。
项羽以40万大军对阵刘邦的10万军队。项羽急于求战,而刘邦则避战不出。后二人隔涧对话,项羽一怒箭射刘邦,伤及刘邦胸部。为稳军心,刘邦下马的当儿,故意大喊:“射着我的脚指头了!”事后,谋士张良仍怕因主帅受伤而引起军心不稳,于是又劝刘邦巡营。士卒见主帅无碍,士气大振。
不管项羽如何骂阵,刘邦就是不出战。项羽无奈以烹刘邦之父刘太公相要挟。《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羽从之。
想当时,项羽必怒目而呼,刘邦则一副无赖相,岂不精彩。
后来,刘邦趁项羽拿不定主意之时,派人前去讲和,建议楚汉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当时,包括范增在内的许多人都向项羽进言,说这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千万不可信他,与之讲和,一定要一鼓作气,消灭刘邦的军队。但项羽却认为这样划定“楚河汉界”还不错,于是不顾范增等人的反对就同意了。还真让范增猜对了,此后,刘邦得以喘息,两个月后,其大将韩信、彭越、英布即三路人马会合,逼得项羽最终垓下自刎。
项羽有勇无谋,则愎自用,尤其是在他即将自刎乌江时仍不自悟,说什么:“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篇10
关键词:鸿门宴;形象;探究
让我们先来看看沛公的举动。当刘邦得知项羽要对他下手时,他第一反应是找张良谋划,审时度势后定好了委曲求全的对策。接着刘邦靠“奉卮酒,约为婚姻”拉拢了项伯,使得项羽一方有了不同的声音,起到了分化瓦解敌人的作用。然后他主动亲赴鸿门谢罪,用座位表示出自己坚决服从项羽的领导,既安敌之心,又骄敌之志。而且此次随行人员,文有“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武有楚汉斗争期间仅次于项羽的勇将兼妹夫樊哙、于乱军之中保全孝惠帝和鲁元公主的夏侯婴、击破钟离昧的靳强、能替刘邦诈降而死的纪信,事实证明他们既有“与之同命”的决心,又有“与之同命”的能力。
这最后一道防线的确是精挑细选,可见刘邦在做出最大努力的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鸿门宴上一看范增不依不饶,张良马上叫来樊哙,创造机会让刘邦开溜。离席后刘邦“置车骑,脱身独骑”,带四人徒步从小路逃跑,留张良善后。决策之迅速,部署之周密,不能不说是早有安排。
从赴鸿门到鸿门宴上再到成功逃离,刘邦一方有目的、有计划、有分工,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握中。对他们来说,这鸿门宴是早已编好剧本的演出,扣人心弦但有惊无险。他们取代项羽成了鸿门宴的实际主人,因为这是斗智的舞台,而他们是智谋的化身。他们以斗智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推动着楚汉相争的进程,也取得了楚汉相争的胜利。离间范增、荥阳突围、调遣韩信、四面楚歌这些决定性的时刻无一不是智谋战胜勇武的结果。
再看项羽,当项羽得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时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时的项羽充分展示出了他杀卿子冠军宋义,领导巨鹿之战取得胜利时的勇武、决断。后来当刘邦召集五个诸侯国五十六万人围攻楚国时,项羽以三万人杀得刘邦人仰马翻,此后又把刘邦围困在荥阳一年之久。即使在垓下突围,身边只剩二十八人时,项羽还能突围、斩将、刈旗,冲入敌阵斩首百余级。这才是他的舞台,他是勇武的化身。
项羽长于勇武,斗勇时的项羽是鲜活的、生动的,斗智时的项羽是拙劣的、幼稚的。刘邦长于智谋,斗智时的刘邦是老练的、成熟的,斗勇时的刘邦是狼狈的、急躁的。至此,我们可看出《鸿门宴》上的项羽原本掌握着斗勇的主动权,但是刘邦运用智谋抢夺了项羽的主动,把斗勇转化成斗智,从而占据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在项羽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反客为主戏。项羽则为人所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上演了一出拙劣的反主为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