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范文
时间:2023-03-17 15:2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不相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桌上有张字条,拿起一看:“我和你妈妈出去几天,你自己照顾自己。考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胜不骄败不妥。爸爸”。我的心里仿佛流入了一阵暖流,内心深处微微颤动了一下。
窗外的花苞好像红了一些。
又一次考试来临了,好像一位匆匆的过客,停不得多久,又踏上了征途。
篇2
这是福建的糖丸受害者家长吴霖写在糖丸受害者QQ群里的一段话。他的孩子1995年5月发病,走了漫长的鉴定维权之路,一直到2008年八部委文件出台,吴霖才在两年之后拿到98万的赔偿,历时15年。
而这几乎是所有疫苗不良反应疑似病例里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家庭在承受着孩子伤残之苦的同时,还面临着给孩子做鉴定的各种困境,“偶合”、“排除”、“不能排除”、“无法确定与疫苗无关”等等似是而非的鉴定结论都使维权之路充满艰辛。
偶不偶合,只看良心?
“偶合”是在这一类鉴定报告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刘大卫曾专门对此进行解释:“偶合症是指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接种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或者是患有某种感染性疾病,正好要发病,处于潜伏期,打疫苗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所以偶合症和疫苗没有关系。”一旦被鉴定成偶合,就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排除”,已算是有力证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说:“写不写偶合,很多时候是良心判定。从科学角度而言,没有绝对的事,如果专家内心不想认定,就有一万条理由说它与疫苗无关,所谓不排除,其实就是肯定了。”
而即使被鉴定为疫苗异常反应,受害者的维权之路也很难,卫生部官方网站曾宣称: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不可避免;它既不是疫苗质量问题造成,也不是实施差错造成,各方均无过错。因此对受种者予以一定经济补偿,不是赔偿。
比鉴定结论争议更大的是鉴定机制的设计。2008年12月1日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如遇疑似异常反应,应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有争议时,可向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再有争议,可向省级医学会申请鉴定。“两级医学会的组成专家所供职的各大医院,不正是卫生局和卫生厅的下属单位吗?”疫苗受害家长余同安在《鉴定办法》出台的当年就提出质疑,他在第一次拿到“偶合”的鉴定结论后,放弃了去找医学会做鉴定,“我不相信他们能给我公正的结论”。
2010年3月,卫生部又专门下文强调: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出调查诊断结论。山东济宁的张武昌2010年带着吃糖丸导致残疾的孩子进京看病,问专家结论,专家愣了五分钟没说话,最后一把掀了桌子,“我不能写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本身承担了大量的预防接种工作,由他们来牵头成立专家组,无异于让其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成立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当然是完美的设想,但却不现实。“比较现实的是异地鉴定,相对公平些”,这个问题在陈涛安心里盘桓了很久,“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上专家库,由疑似病例的家庭来随机抽取。既然疫苗异常反应是小概率事件,人数不多嘛,交通食宿的费用在财政上完全可以负担得起。而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就算各地专家们没时间也可以异地视频会议鉴定嘛,看看病历就基本上清楚了。既然老百姓生命安全与政府机构发生争议,国家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
疫苗受害者家庭要拿到对自己有利的鉴定尚且如此困难,要拿到赔偿更是难上加难。现有法律法规或语焉不详或有失公平,政府和个人都难称满意。如何让疫苗不良反应受害者走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在2005年6月1日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这个说法很宽泛,最后一句也很要命。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补偿办法,你就没有索赔依据。山西疫苗不良反应受害者尚彩玲在打了三年官司之后不得不与厂家以10万元和解就是个典型案例,因为山西一直没出台补偿办法,只能‘和解’。”
除山西等不多的几个省份外,近几年各省、直辖市还是根据各自情况相继出台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办法,虽然都存在补偿数额过低的争议,但还是让疫苗受害家庭在维权索赔上的境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而八部委文件的出台也使得糖丸病例家庭在鉴定和赔偿上的境况都有了质的改变。历时15年才拿到赔偿的家长吴霖说:“八部委文件的实际作用在于,给地方政府一个模糊的赔偿依据,也给维权家长一个维权的依据。”
亟待立法,完善救助补偿机制
但陈涛安就认为不应夸大这些文件的作用。“那只是个文件,是个指导性的条例,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立法”。这一点作为当事人的吴霖也承认,“当初八部委文件一直在福建省省厅压着没有下发,是我复印了拿给地方政府看的。糖丸出事和其他疫苗还不太一样,这个异常反应具有不可排除性,中国早在1994年起就再未在本土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但是现在孩子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作为唯一的病毒源,只能是疫苗异常反应。但是即便有了八部委文件这个尚方宝剑,很多地方政府依然不认,比如山东菏泽”。
张子骞就是来自菏泽市东明县的糖丸异常反应疑似病例,刚刚九个月大,现在下肢残疾。“疾控中心给的鉴定是什么迟缓性麻痹。别的地方赔偿多少不说,我们这里连承认都不承认。后来我自己在网上联络到菏泽的5个同样的家庭,鉴定结果都差不多”,张子骞的妈妈无奈地说。
作为15年维权的当事人,吴霖现在已经久病成医了:“迟缓性麻痹是个广义说法,是14种病的统称,其中也包括儿麻,指的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特指某种病。儿麻与其他13种迟缓性麻痹在医学上非常容易鉴别。这是疾控中心的一种借口。”
除此之外,“已经出台的这些文件里面还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赔偿都是针对伤残以后的,而实际上,更急需的是刚刚发病时的救治”,陈涛安说:“如果立了法,有法可依,大家就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比如规定打疫苗几天之内出现异常反应的,先救治再鉴定”。
山东临沂甲流疫苗疑似病例家长李宝向在一份给政府的手写陈情书中就曾对此发出痛彻肺腑的感叹:“那一针疫苗就像一枚核弹落到了我们家,毁了我们的孩子,也毁了我们的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保证疫苗百分之百地安全,那么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该有有效的救助机制来跟进,保证及时救治,而不是在判定责任、追究责任上拖延,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他的孩子在发病后送到北京治疗,不久后因为没钱而不得不中断治疗,造成终身残疾。
很多人并不清楚,预防接种的伤害实际上是个人在为疫苗的巨大社会效益埋单。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在脊髓灰质炎在世界上基本消失的时候,个体基本没有感染该病毒的风险,但是如果人人都拒绝接种,则脊髓灰质炎又可能会传播开来。因此,根据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对公共人群的免疫伤害进行国家赔偿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这一点,美国的经验可供借鉴。1988年10月,《美国国家疫苗伤害补偿计划》获得通过,传统的侵权行为赔偿需要首先通过诉讼划清责任,该计划则为针对疫苗伤害索赔特定的“无过错责任”体系,由政府部门负责实施。法案实施12年间,全美有1500多人得到11亿多美元的基金救济。
至于赔偿的资金来源,疫苗受害家长余同安提出了自己朴素的设想:“国家每年要发出10亿剂的疫苗,只要财政对每一剂疫苗拿出一块钱补贴,成立一个基金,每年就有10亿元,用于赔偿那些出现异常反应的家庭就绰绰有余了。这一切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我们这一路走得太艰难了,希望不要再有人重复我们的悲剧。”
“其实卫生部已经调研了很久,新的《疫苗流通和管理条例》已经在制定之中。这个就是法律性质的,只是目前还没有时间表。”陈涛安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持续十几年的DTP疫苗争论
DTP疫苗是百日咳、白喉与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疫苗配制在一起的制剂,它在中国又被简称为“白百破疫苗”。美国作家艾伦在其2004年出版的《疫苗》一书中,曾将1982年美国国内对DTP疫苗的争论,比喻成疫苗界的“水门事件”。
1974年1月,英国医生威尔逊在《英国医学杂志》报告:36例儿童接种DTP疫苗后发生脑病,并主要与其中的百日咳疫苗成分有关。此后几年里,在英国“疫苗伤害者父母协会”的推动下,不断有相关疫苗伤害案被媒体曝光,对此事的争论甚至蔓延到英国国内的政党选举之中。1979年,反DTP疫苗人士首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胜利”:英国政府通过疫苗伤害补偿法案,向638人支付了1万英镑的补偿。
1981年,英国儿童脑病研究会公布调查结论:接种DTP疫苗受到神经伤害的几率非常小,只有约1/31万。这一结论后来被国际医学界广泛接受,为进一步化解这个问题,日本医学家开发出了无细胞的新型DTP疫苗,与老疫苗相比,它的不良反应更小。现在,无细胞DTP疫苗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推广使用。为了向公众宣传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英国卫生部长的女儿和威廉王子曾高调接种DTP疫苗。
20世纪80年代,白DTP疫苗的不良事件受害者将矛头直指疫苗生产企业和接种服务者,并引起人们对DTP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迫于舆论压力和诉讼之争的疫苗生产企业纷纷退出疫苗生产市场,使得疫苗的供应量大为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于1986年出台了《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为疫苗受害者获得救济确立了法律依据。之后,在1988年10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并实施《疫苗伤害赔偿程序》(VICP)。VICP不同于美国传统的侵权行为赔偿,它是为解决疫苗伤害索赔而特定的无过错责任体系。
VICP作为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分支,由人类健康与服务部(HHS)、联邦索赔法院以及司法部共同管理[1]。 NCVIA和VICP的建立使生产者和受害者之间寻得了一种平衡,既保护了生产者和健康服务提供者,又使受害者得到了救济。在VICP实施的12年时间里,已经有1500多人得到了超过11.8亿美元的基金救济。
疫苗问题的美国经验
美国政府一方面需要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不能太过打击制造商的创新积极性。
对企业,分担风险,征收疫苗税金成立救济基金。在《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NCVIA)中有一个疫苗伤害表,美国根据这个列表建立起了疫苗救济基金。基金来源于列入疫苗伤害表中的疫苗收缴的税金。法律规定对列入该表的疫苗每售出1个接种剂量要交纳0.75美元税收,作为救济基金来源。
对个人,政府承担救济责任。无论是个人接种还是群体接种,只要怀疑伤害与接种的疫苗有关的受害者都可申请疫苗伤害救济。受害者可以对照《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NCVIA)中有一个疫苗伤害表,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进行救济申请。当然,受害者依然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从生产者或者免疫接种服务提供者那里得到赔偿,但这样他们就不能再申请救济—受害者不能同时享受两种赔偿。其中,由疫苗导致死亡可获得的赔偿为:一次性给予死者遗产继承人25万美元。
政府建立了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1990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CBER依据NCVIA联合建立了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专门收集已批准上市疫苗引起的不良事件(可能是副作用)方面的信息。VAERS鼓励医生和其他疫苗提供者报告不良事件,因为CDC将根据这些信息评估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不良事件,并以此确定疫苗救济基金的救济范围。
姓名:王孝然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12年9月4日
采访地点:北京丰台
拍摄日期:2013年3月21日
疫苗名称:糖丸(脊灰疫苗)
现病症:双下肢残疾
每天清晨六点,21岁的丈夫王林杰就会摇醒20岁的妻子,在7点赶到北京儿童医院,排队给他们六个月大的儿子针灸,否则,就只能等到下午。热敷,按摩,一轮程序下来天就快黑了。一天天周而复始,转眼已经两个月了。这一对一脸稚气的父母来自河南商丘,孩子是2012年12月在柘城县梁庄乡卫生院服过第二剂糖丸疫苗后发病,双下肢残疾。在郑州治疗后见效果不大,才抱了孩子来北京的。他们跻身在儿童医院六楼针灸科喧闹的等候大厅里并不显眼,医院里的“前辈”告诉他,他们中在北京七八年如一日的大把。这对这两个涉世未深的大孩子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他们两个是在苏州打工时认识并结婚的,婚前辛辛苦苦攒的钱早就在那场婚事中折腾个干净。孩子出事后到现在两三个月时间就花去五六万,几乎全部是借来的。
他们对疫苗一无所知,现在出事了,该找谁,怎么找,走什么程序,申请怎么写更是一窍不通,像两只大森林里迷路的小兔子。而他们的宝宝,已经会在心不在焉的父母的怀里咯咯咯地笑,全然不知他即将面对的艰难人生。
姓名:费晶铭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92年7月26日
采访地点:江苏盐城
拍摄日期:2013年4月3日
疫苗名称:甲型H1N1流感
四十二岁的尤志华又一次做了母亲。看着那个柔弱的小生命在怀里沉睡,偶尔她会觉得有些遗憾:“要是个女孩该多好。女孩的话,我就觉得我的晶晶又回来了”。每到这时,眼泪就会又一次涌出眼眶。
她的晶晶已经走了三年了。
2009年时的费晶铭十七岁,正值花季的她,高挑漂亮,生就一副好嗓子,学的美声,梦想是考上艺术学院。11月16日她从学校回家,晚上咨询父母要不要打甲流疫苗,她爸爸还跟她说,没事,打吧”。这是个让父母悔恨终身的决定。第二天回去晶晶就在学校打了疫苗。当天晚上,她关节痛,去校医务室拿了伤风止痛膏。再过了几天,身上又出现了感冒的症状。“老是跟我说,妈妈,我怎么老是睡不够,好累啊”。
12月5日,尤志华陪女儿去南京参加全国高考艺术类基础知识考试,第二天就发现孩子眼睛有点出血,赶紧去了盐城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大惊之下的父母立刻将孩子送往条件更好的苏大附属一院治疗。医生告诉他们,可能唯一能治愈的办法就是换骨髓。3月8日,在做最后一次换骨髓前的穿刺,晶晶的生命体征突然恶化,当抢救无望时,尤志华冲进手术室,晶晶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把这里弄脏了。
回到盐城,尤志华不肯火化孩子的尸体,她要给自己的孩子讨个公道。但是现实早在堵死了这所有的路。“孩子刚住院几天我们就跟区疾控反映了这个事,但他们回复说没听说甲流疫苗会导致再障,根本不理会我们。最后出了鉴定:偶合,与疫苗无关”。
晶晶的尸体留在殡仪馆,尤志华夫妇立刻就被接到了附近的宾馆,“其实就是软禁,当地政府怕我们去上访,派了三辆警车轮流值守。”尤志华不得已,化了妆离开宾馆,坐飞机直飞北京,到了卫生部递了材料,人家给了回执,让回去等消息。“我知道,不会有消息了。”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会慢慢磨洗掉所有的痕迹,但尤志华的愤怒和痛苦从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久之后,她发现生产女儿身上所注射疫苗的江苏延申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生产假疫苗被勒令停产整顿之后,“生产假疫苗的厂家是如何通过审验而进入政府采购的?还有多少个家庭像我一样失去了孩子?”
今年清明,夫妻俩回了老家给孩子的坟立了块碑。晶晶的坟就在奶奶坟的旁边,夫妻俩长跪不起,拜托老人家替他们照顾好自己还没成年的女儿。夕阳慢慢沉没到了坟地的尽头,暮色四合,坟地又恢复了有些恐怖的死寂。一阵风来,化为灰烬的纸钱飞舞而去,没留下一丝痕迹。
姓名:冯和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09年6月24日
采访地点:山东菏泽市-城县
拍摄日期:2013年3月11日
疫苗名称:糖丸(脊灰疫苗)
现病症:双下肢畸形
冯全立40岁就当了爷爷,2010年底,妈妈抱着当时几个月大的冯和去董口镇防保站吃了第三剂糖丸。过了六个月,发烧,送到村卫生室,然后发现肌无力。在北京做眼镜生意的儿子赶紧跑回来,强大的经济压力加上孩子的现状,“被吓癔症了。开始胡言乱语,老是说自己是济公,能看好孩子的腿”。
老冯赶紧让儿子回北京去了。从此看病,找疾控,上访的责任都落到他这个爷爷身上了。2011年11月17日,菏泽市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小组给出了鉴定:不符合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诊断。不服气归不服气,没有人再理会老冯的要求。孩子从此就残废了,儿媳妇也在2012年3月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过家。爷爷奶奶从此就成了爸爸妈妈。
姓名:龚子崇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11年11月30日
采访地点:安徽省芜湖市
拍摄时间:2013年3月29日
疫苗名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现病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龚建退伍后就留在了芜湖,做点小生意,结婚生子,买车买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11年底,他和妻子有了第一个孩子。2012年4月23日,妻子抱着孩子去注射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一周之后,发现孩子的血小板竟然只剩下11个(人体正常值是100到300)。
在南京儿童医院住院时,医生曾经问过是否打过疫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医生没再往下说。就这样反反复复住院,但血小板却一直没升上来。在一次次住院和三番两次的骨髓穿刺时,这个一岁半的孩子受尽了折磨,孩子的妈妈精神接近崩溃,“有时候真想,还不如死了,死了就看不见孩子的痛苦了。”
2013年4月22日凌晨,小子崇因为血小板过低导致的颅内出血去世。
姓名:杜以群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05年6月2日
采访地点:山东临沂
拍摄日期:2013年3月10日
疫苗名称: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
现病症:四肢瘫痪,面瘫
出事之前,苗翠的家应该说在临沂这样的三线城市来说是最好的。苗翠漂亮,热情,丈夫文雅,安静,两个人收入颇丰,2005年又添了个白净的大胖小子。一切在几个月后戛然而止。2005年8月2日,苗翠带孩子服下了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11天以后即出现腹泻和发热,诊断为急性脊髓炎。原因就是糖丸异常反应,兰山区和临沂市两级疾控的鉴定报告里都写明了。这天开始,苗翠就带着孩子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北漂生活,每天都是做康复治疗、针灸、按摩、电针、热敷,收效甚微。
赔偿拿到了,有一百多万,在所有疫苗伤害的赔偿中算是最高的了,但是苗翠觉得一点也不多。“我们花的这么多了更何况这可是一辈子生活不能自理,我们都不敢想将来。”
姓名:李致康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02年6月23日
采访地点:山东省临沂市
拍摄日期:2013年3月10日
疫苗名称:甲型H1N1流感
现病症:大脑严重萎缩,大小便失禁
那一天很平常,早上放学,中午放学,周而复始。但中午妈妈发现了儿子的不同,他没精打采的,一直说很累,几天后,孩子突然开始口吐白沫,身体开始剧烈抽搐,连夜送到临沂市人民医院。那时候李致康就只剩下心跳而没有呼吸了,陷入了深度昏迷。治疗一直持续了四个月,共计花去了三十万元,却没好转。面临绝境的李宝向提出了疫苗异常反应鉴定的申请,却得到了否定答复。当年8月,李宝向只能终止治疗,带着孩子返回了临沂。
“他们是自己鉴定自己,你永远没理。官司都没得打”,悲愤欲绝的李宝向面前似乎只剩下上访这一条路了。“这也是一条绝路,每次跑到卫生部,它还是要交回地方来解决,如此循环往复地踢皮球,耗到你筋疲力尽为止。”
姓名:张钰佳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08年6月3日
采访地点:安徽芜湖
拍摄时间:2013年3月27 日
疫苗名称:麻疹
现病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张钰佳是不幸的,曾经的麻疹疫苗异常反应让他一度在死亡边缘徘徊;他又是幸运的,他是罹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孩子中不多的恢复良好的孩子,现在只需要服用很少量的激素就可以让血小板维持在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了。他现在已经上了幼儿园,活泼可爱,从外表看不出来这个孩子曾经历过什么。父亲张林也很欣慰,但还是很小心,不肯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连去附近的油菜花田玩耍也亦步亦趋。
篇3
我从不相信“养生大师”,对那些江湖骗子的胡说八道,我不屑一顾。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信它。说实在的,即使对网上以营养食品为主的养生宣传,我也并不当回事,这些宣传越来越多,越来越繁琐。什么“红、黄、蓝、白、黑”,“一、二、三、四、五”,有必要那么琐碎具体吗?我在上海医学院上营养课时,计算各种食品的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要求很严格,但人们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这么细致。当时我问老师,我国农民经常只有大米加咸菜,身体比我们城里人还壮实,怎么解释?老师一时语塞,接着说:“农村空气、阳光、水比较好,而且锻炼多。”
那么好,营养不是唯一的。刻意追求长寿,寻找灵丹妙药的,如秦始皇、汉武帝、嘉靖帝等都不长寿,很多皇帝还因此短命。至今没有人能拿出确凿证据说明某种食品或灵丹妙药真能让人长生不老。吃出不良反应、有害身体、上当受骗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以我国现在的生活水平,只要不偏食,大多数家庭不会有营养缺乏问题。即使我这个不太关注营养问题的人,至今身体也不错,我常用八个字概括:清楚、通畅、不高、不大。即头脑和感官清楚,呼吸道和两便通畅,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心脏前列腺肝脾不大,各项化验正常,这辈子还没有住过一天医院。我的原则就是: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任其自然最好,明知有害健康的东西当然不吃。过度考虑养生,往往导致焦虑状态,焦虑本身就不利健康。
人的健康和寿命是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的,过去古人的平均寿命是五十来岁,各种器官发育进化的程度是300万年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于那时的人类寿限。解放前中国人平均寿命才37岁,现在都翻一番了。器官的进化不可能在半个世纪内翻一番。各种器官都已过了“保质期”,现在我们活到八十多岁了,这些器官都在被“过期使用”,有些地方不舒服是难免的,生病也是正常的。我很赞赏广东省委老书记任仲夷同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先是一只眼睛瞎了,他说我还是“一目了然”;后来他的一只耳朵聋了,他说“我偏听,但不偏信”;再后来,他的胆囊出了问题,全切了,胆汁没法储存,就往血液里回流了,他说“我现在浑身是胆了”;最后胃有病,大部切除了,他说“我反正无所谓(胃)了”。他从辽宁为,再到广州接的班、推动广东的改革开放,功勋卓著,他的乐观进取精神是一贯的。他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活到91岁。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篇4
以为醒了就不再心碎
望着天空回家的飞燕
我知道
你的心渐渐飞远
我不再相信
你的眼泪是为我在飞
我不再傻傻的说
宝贝 不要流泪
我不再相信
午夜的音乐是在为我心醉
我不再傻傻的
享受一个人的陶醉
我不再相信
当你转身时会泪湿眼低
我不会在傻傻的
回味你的柔情似水
我不再相信
你会回忆属于我们的甜美
我不会再傻傻的
写下对你深深的思念和安慰
我不再相信
你写下的悲伤和悔恨
我不会再傻傻的
篇5
如落叶
而后
便开始腐朽
在金钱的诱惑下
我们
学会了自私学会了心计
从最初的童真到了必要的奋斗
日久天长
我们习惯了勾心斗角
习惯了独自思考
习惯了为明天的美好而奋斗加油
人们都以凌驾于别人之上为乐
以金钱为目标
多少人
因此忘记了平凡的快乐
我
有一个梦想
我希望有一天
我可以光宗耀祖
我可以让我的父母为我而感到自豪
在这么多的日夜里
我挑灯夜读
久违了微笑
忘记了生活的美好
以分为伴
为成绩喜忧
这真的是我的梦想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
是的想要成功就要有代价
即使不是付出就有回报但还是要付出
这就是我
不
是我们
是我们90后的使命
也是这个世纪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的使命
这个使命
就是生存
生下来并好好的活下去
我的梦想不代表我的心
因为我的心昨夜告诉我
篇6
但结婚不是每个人此生一定需要做的事。那些自我空间需求特别大的人,比如说有些人不能跟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那些不肯跟任何人做任何妥协的人,比如说为了吃汉堡包还是吃面条都能跟伴侣吵架的,他们是不需要婚姻的。这些人就是一座孤岛,他们的性格太强大了,所以一个人过很好。
先学会恋爱
大部分人结婚的时候都不会去想婚姻本质是什么,再决定结不结婚。大多数是在20多岁的时候,爱得要死,把结婚看成爱的最高形式,就结婚吧。或者说并不相爱,迫切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理由。
在结婚之前,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恋爱。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会爱了,很多人都类似马诺那样热爱金钱却蔑视、轻视谈恋爱。你可以说现在的人个性张扬,很开放,恋爱成风,性也很泛滥很随意。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人是很压抑人性的,怎么说“在宝马里哭泣”都是不开心的吧。如果可以换得金钱,情爱和都不需要了,所有在感情和肉体上的快乐我们都不需要了,那么除了金钱欲望之外,把其他的欲望都降低到最低点,这不也是一种极端压抑的生活吗?人可以跟人民币吗?
爱的欲望是天生的,但是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才有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大家都习惯用“我爱你”的方式来爱你,恋爱中的困惑就在于你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这就需要学习。
已婚女人最孤独
婚姻包括3个要素:性、感情、利益。结婚10年之后,婚姻中还有两个要素存在,这个婚姻就很不错了。如果只有一个的话还可以维持,如果一个都没有就早点离吧,三要素都具备,这种情况,只在婚姻蜜月期见过。
婚姻是不完美的。你去问一下已婚的人有几个是不孤独的?人生来是孤独,结婚和生小孩都不可能帮助你去掉孤独。到我这里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往往是想逃出婚姻的或者婚姻有苦恼的,他们恰恰觉得在婚姻中感觉很孤独。我记得中国和国外都做过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生活满意度最高的是已婚男人,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已婚女人。
作为一个已婚女人,我认同这个调查结果――已婚女人最孤独。我觉得很真实,已婚女人常常承受着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相对于男人,又比较少勇气实行婚外恋来排遣压力。
我刚说的3个要素;性、利益、感情,不管贫富,我们结婚以后最先流失掉的是性的乐趣,对性的满意度持续降低,这就是人性,所以婚姻最不能满足的就是性。“婚姻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免费享受性生活”,现在还有男人是这么认为吗?哪怕一开始抱着天真的想法的男人,一旦踏入婚姻以后他会发现婚姻里“免费的果子”不好吃,没多久就吃腻了。
老伴等老了再找,50岁的时候找一个中老年人来恋爱。不是时间越长,感情越好。时间也是感情最大的杀手,永远不要忘记男女之情,男女之性,都是有图新鲜的成分在,要不然一些男人抛弃发妻去娶一个新老婆,为什么?喜新厌旧是人的永恒特性。
不婚者多,说明日子过好了
现在,在欧洲很多人选择同居不选择婚姻;在日本这么多年来结婚率持续下降,同样的情况也一定会在中国发生。目前,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是35%,我有信心80后的离婚率将突破45%。
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已婚妇女,对离婚率高如此欢欣鼓舞。我有时故意说一下狠话。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会去讴歌婚姻很完美,婚姻不可能完美,我自己的婚姻也不能用“完美”形容,但是我认可它,认可它所有的缺陷,放大它带给我的所有的好处。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晚婚的人这么多,因为你有很多选择。一个女人不结婚也过得挺好的,而在你妈妈那个年代不结婚要受到很大歧视,可能全家人都会嫌弃你,因为你占了一张原本要让出来的床。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在我们父母辈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只要在上海有一个小阁楼,就不愁没姑娘嫁他。现在80后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性生活,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一间房,甚至不需要婚姻你都可以要一个孩子,婚姻给人带来的好处在减少,婚姻还有什么诱惑呢?
篇7
这个过程其实更像是“雕塑在跳芭蕾舞”。
尼・克拉格在春寒的3月初来到北京,他的展览开幕当天。此地甚至飘起了小雪,这让他想起了他的家乡。“我以为这是在英国。”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去年9月,他应邀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超有机:首届CAFAM泛主题展”,但作为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个展,这是他的第一次。
在展览现场。这些大型的雕塑作品以特立突兀、令人非常震撼的几何美感占据着各自的一隅空间,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所说的,“托尼,克拉格完美地结合了美术馆的空间”。城市垃圾、废弃的塑料、陶瓷、金属、石膏、钢甚至骰子等是他作品的主角,这些丰富而杂乱、充满不可思议可能性(只要能够想象得到)的元素通过无限叠加、堆积、拼贴等形式,以种种非对称的、扭曲的却又非常结实的形体和比例。最后形成一种怪异的秩序感,像是一套密码系统,传递着他的想象力和对结构的思考。而观者能不能真正领会他的企图,那得取决于各自的解码能力。
赋予材料意义和价值
在为中央美院雕塑系学生们做导览的过程中。托尼,克拉格告诉这些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雕塑家的年轻学子。“有人说,从事雕塑等艺术创作并不重要,但事实上,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为从事雕塑创作的你们,是那个将平凡的世界、将材料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人。”
托尼・克拉格是极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也是英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194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曾在1988年获得英国最重要的艺术奖项――特纳奖,并于当年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还获得过皮蓬布鲁克雕塑奖、日本皇家世界文化奖、大英帝国CBE勋章等,现在他生活、工作于德国伍珀塔尔。任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
他的雕塑作品以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的想象力而知名。在媒体见面会上,“material”是他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他甚至神情略带夸张地说:“我不信上帝,也不信神秘主义,但我相信材料。”他的艺术创作也都是基于“用材料来思考”这样的主线来进行的。
托尼,克拉格对艺术和社会的思考很理性,这恐怕来源自他早期的科学训练生涯。他的父亲是个航空工程师,坚信科学和技术能够提供任何的解决方案,作为儿子,托尼-克拉格必然也是如此。毕业之后,托尼在一个生物化学实验室工作,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实际上直到现在,他也始终认为,虽然很难从科学中创造出艺术来,但是科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这个世界的体系。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在实验室里画些小画作为消遣,此后他对做实验的兴趣便远不及画画的兴趣了。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直接转行上了美术学院,这是他一切的艺术生涯的开始。在做他的第一件雕塑作品时(那其实是一件很糟糕的作品),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件让他很沉醉(甚至是沉迷)的事情。“这个材料放在你手里,被你的手改变着,你可以看到它表面、体积、线条的变化,与此同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也是随之在发生变化。这就像两个人彼此对视,你看到对方的脸,他的形态和他表情,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希望非常直接的、而且是非常能被意会的。”
他总是对各种材质及工艺充满好奇,并不断测试,最终找出哪一种材质和工艺最能使作品浑然天成。工业制品、废弃物及新的材料、科技介质等在他的作品中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最为显著的特点。
雕塑家在创造令人激动的东西
“托尼,克拉格往往利用那些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常见的物品和材料,包括塑料、陶瓷、石膏、木材、钢铁、聚氨酯、橡胶、水泥等新材料。构成令人眼花缭乱的材料世界,但背后同时具有强烈的思想和理性精神。”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如是评价他。
他的艺术创作过程,直白地讲就是将这些非艺术性的材料使用到艺术中去。他早期的作品利用废弃物、塑料等,是对这些“材料”本身的颜色、形态、质感的美的发现。到了后期他开始使用聚氨酯、合成木材、化学合成物、石膏、玻璃以及钢铁、铜、石头等等新材料,作品开始显示出非常可贵的创造性。
“但我的兴趣不是发现新的材料,我感兴趣的是为材料找到新的意义”。他感兴趣的也始终不是天然材料,而是人造材料。工业时代生产了很多无用的和没有意义的物品,然后人们又以一种没有情感没有意义的方式来使用它们,“我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就是一个平庸的低级的物质世界,同时它也为我们的思想创造了非常低级和廉价的语言。”他的兴奋点在于如何把沉闷贫乏的人造材料制作成令人激动的、有意思的东西。
如果没有材料。托尼・克拉格称自己也就不可能成为雕塑家,“这样就使我变成了一个非常激进的唯物主义者。”在西方哲学中,“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可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触摸到的一切、感觉到的一切甚至是我们的思想与情感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或者说材料不是低人一等,它实际上是最为复杂、最为升华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托尼,克拉格认为雕塑如此重要、艺术家如此重要的原因。“雕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人类活动,雕塑家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环顾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并给它赋予价值和意义。”
对话托尼・克拉格
F:为什么您说您不愿将这次展览做成一个自己的回顾展?
托: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我认为艺术家不能做自己的回顾展,这有点矫揉造作。回顾展有点像自掘坟墓。我也无意这样做。
F:与去年您在爱丁堡举办过的个展相比,这次展览有什么不同之处?
托:当然展览的本质和其中一些作品是相同的。但是在爱丁堡的展览是在陈旧的建筑中进行的,没有大的空间也没有大的容积。这里很大,我可以在不同空间设置更大一些的作品。
F:这次也有几件作品布置在户外空间,您怎样看待户外雕塑?
托:如果雕塑能够到室外去,它就可以在室外。我不认为户外雕塑是一种作品类型,我甚至认为专门制作户外雕塑很矫情。制作户外雕塑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不过因为某种原因需要把作品制作成巨型的(雕塑),当作品过于巨大时。它变得夸张,也就变成了我所厌弃的权力陈述,或者说具有政治性,这并不有趣。
篇8
雨若远若近的敲打着褪色的窗棂
常有一些莫名的情绪
在心扉深处
生出几缕幽沉的感触
为何只有在沉溺往昔时
我才能找到那份瞬息久违的感动
它就像岁月递给的一只温暖的手
轻轻抚摸着我清寂的心房
那一抹曾经的欢笑和泪影
是我走不出的
怅然若失的时光
我用一生的认真
去品读生命爱的光阴
当激情的浪花退却之后
谁还会踏着赶海的脚步
在黎明之前
拾取我那夜遗失在岸边的伤心
有一束相遇的目光是那么温暖
有一个固执揣在怀里的身影
情愿被他撩拨着心魂
如果我能向岁月
再租借一些珍贵的时光
我会将那些陈旧荒凉的滋味
变作优美的微笑
篇9
仍在写稿
不愿去想别人的不相信,
我就是我,
我从没抄过别人的一句话,
我从没有......
我只能问一句话:
为什么不相信我?
我就不能出色一些?
我就不能写我的稿?
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
我的学习就不能好一点吗,
你们什么本事说我,
你们有证明吗?
难道我就只能做一个没用的人,
难道我写诗写词有不对的吗?
我坚信--
篇10
关键词:企业创新力;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企业飞速发展,目前初步具备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条件和动力。但是,在激烈的内外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又直面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机遇。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我国的企业,特别在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主的企业创新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
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
为了摆脱在低端市场的微利窘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我国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它们都纷纷完善制度,立足于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展开创新竞赛。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我国的一些企业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使我国多项技术水平居世界前沿。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开发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72.5%,其中企业独立完成项目占21.1%,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项目占51.4%。近年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到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0%以上,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其市场销售额达560亿元。数字化产品以及信息家电等新一代产品正在快速发展。计算机、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网络产品、数字化终端产品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为97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而在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5.34亿元和0.68%。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猛增,高科技人才辈出,2001年我国科技人员增致136.8万人。2004年,中国企业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WIPO)递交专利权申请增到1,782件,比前一年增长38%,17。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最新公布的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1.9%开展科技活动,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38.4%,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到2003年底,我国大中型企业71%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活动,使我国企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决大多数企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底的产品生产,大量的科技人才集中与科研院所和大学校园内,由于工资与激励的扭曲,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评职称、发论文和获奖励等方面,而不是专注于研究发明,即使他们从事研发工作,也主要在基础理论研究,而与企业和市场严重脱节。由此而知,我国企业的创新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企业创新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的R&D投入不足
虽然,企业研发费用逐年增加,但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成为R&D投资主体,有些企业过分迷信外国产品和技术,以购买替代创新。企业为实现发展壮大,主要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没有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创新方式。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难以生存。1997年IBM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高达48.68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6.2%。而相应的国内电子产品企业在R&D方面的平均投入不到销售额的1%,二者研发投入差距相差太大。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不足已成公认事实,没有足够的资金,难以支持企业的创新力取得大 的发展。
(二)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企业普遍产权不明晰,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中,随波逐流的现象较为普遍,追求短期利益驱动倾向,助长了企业的投机行为。许多行业如:中国汽车、电子行业、软件、集成电路、彩电、移动通信等主要产品领域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材料、元器件、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件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2000年集成电路进口200亿块左右,约占国内需求的90%。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不多,限制了其培育创新力的热情。另外,管理人员尤其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国际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对创新风险和收益估计不足,没有较强创新意识,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力培养的文化。
(三)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员仅及美国的1/15、日本的1/60,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日本却高达30%。目前我国70%的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更严重的是,当前国际跨国公司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开始从中国企业中挖掘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善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合格管理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知识老化;文化素质较差;人才流动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华斌等: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四)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我国工业企业普遍技术设备落后, 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仅占15%。设备的落后致使我国企业缺乏技术进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和实力。不论从资金、人员等投入因素,还是专利产出情况来看,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都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1的公布数据,1997-2001年,我国企业在国外申请专利合计为1,9 49件,而同期外国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数合计为90,686件。必须注意的是,虽然我国企业申 请专利数逐年增加,但我国工业企业批准的专利主要为外观设计,在获得批准的专利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比例为0.09:3:7,而且其发展趋势为,发明专利比例逐年下降,实用新型专利不断下滑,外观设计专利却逐年增加。
此外从企业外部的宏观层面来看: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环境不规范、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科研机构和企业相脱节,技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中介机构不能提供给企业创新力培养的很好服务等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原因。
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们对创新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学者就开始对创新成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这些影响因素称为创新要素或动因。Rothwell(199 2)从项目和企业层面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4个决定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其中包括:鼓励创新的文化;项目间的沟通;强烈的市场导向;组织的灵活性等等。高建等(1996)通过对我国1,051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分析后指出,影响我国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高层领导的支持、研发部门、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合作、技术带头人的能力、合理的体制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得到消费者或供应者的合作与支持、政府的支持、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大学的合作、获得咨询服务以及与其他公司的合作等。此外方新(1998)等学者也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外因素做了有益地分析,总结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创新的内涵与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影响我国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信息影响因素
用户是决定企业创新力形成的根本,企业的利润来自用户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因此,如何捕捉用户信息、了解并满足或超过用户所需便成为创新追求的目标。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过程中,其研究开发一般要耗费很高的成本,但是精确地了解用户所需却并不容易,因为用户掌握着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顾客所需)和企业掌握着解决方案的信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传统)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其需求通常是非常复杂、微妙,快速变化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用户需求信息。为了减少企业研发成本,可以小范围地挑选用户使用创新样品,使其在使用中获得对产品的某种需求,企业对所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改进产品,经过若干次的循环改进,达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因此,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用户成为信息源可以缓解上面提到的矛盾,减少试验成本,使用户与企业之间达到双赢。此外,企业必须关注内外环境变化,综合收集有用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依附于以用户为主的信息收集能力。当然,企业还要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提炼整理有效信息。同时,相关服务部门能否为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创新信息,对企业的创新提升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与用户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桥梁。
转贴于
(二)知识影响因素
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企业的知识积累是一个动态性和途径依赖性相结合的过程。Galunic&Rodan(2002)认为一件熟练完成的事情要依赖于这些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变量,如完成者身体的各个方面,以及空气压力、光照、地心引力等情况。因此,知识的专用性与特定环境密切相关,对企业创新有很大影响。企业知识资源指的是为指导组织行为的资源的利用原则、技巧和流程。企业的知识资源与有形资源互补性相结合,通过整合作用把企业各部门组织起来,形成可执行生产性创新任务。根据阿罗建立的“干中学”模型,他认为,边干边学是经验的产品,经验具有递增的生产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所以,扩大资本投入的同时,知识水平也随之变化,企业就有可能实现递增的收益。知识尤其是默会知识根值与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部门间合作和信任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知识资源通过工作设计、工作轮换,使其在企业内实现有效地转移和积累,并在各部门之间准确传递,企业也就最大程度地获取创新所需的各种知识,大大加快了企业的创新的速率,反之又使整个企业的知识积累增强,增强成员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信息的循环和反馈,加快了技术转移、扩散的速度,为持续创新注入新的动力,使企业创新水平形成一个极强的正反馈过程。因此,知识能力是形成和提高企业创新力的关键。
(三)组织影响因素
企业的组织因素包括:企业成员素质、企业文化、决策等。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企业家是创新主体的核心,其自身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决策和监督创新过程对创新成功与否具有很大影响。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中技术机会的重要发现者,也是新技术知识在企业内扩散的传播者,技术工人保证了按照新生产系统的要求形成新的综合生产力,并不断提出和实施各种创新改进,他们是创新过程的执行者,营销人员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迅速捕捉市场信息,他们是创新市场机会的发现者,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企业的组织不断完善,保证成员各尽其职,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和谐气氛以及充分发挥个人创新积极性的平等竟争环境对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创新活动在评价上较为模糊,对创造性劳动的准确评价计量较为困难。因此对创新人员的奖励不能偏废,不能只注重对后期人员奖励而相对忽视对前期人员奖励,只有建立合理的评价创新绩效,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企业创新由领导层最终决策,但影响领导层作出最终决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从整体上决定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发展愿景,以及为制订企业的创新战略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二是企业创新决策机制,从组织学上看,创新决策机制与不同的组织结构特征间有强相关性,而柔性和灵活性组织比机械性组织结构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力,最根本的是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环境和创新激励制度,提高成员的素质,同时在掌握充分信息量的基础上形成合理创新决策。因此,组织结构是形成和提高企业创新力的保障。
(四)技术影响因素
技术是企业创新的根本手段,创新的过程主要是技术变化及其实现的过程。技术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技术结构。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包括物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其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的全过程:企业快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使企业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创新机会;较高R&D水平,保证企业能较低层次,较高层次上自我创新;广泛而灵活的销售网络为新产品的成功上市奠定坚实基础。合理的技术结构和技术力量配置,使企业的创新力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的技术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活动技术构成,创新既要有主要技术对象,同时也需要相关辅助技术的改进配合,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满意的效果。第二,创新活动技术力量配备。创新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概念,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引起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变动,并由此决定了企业有关经济因素对创新力的形成和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不论是贷款还是自筹,可供投入资源增量和可调整利用资源存量等经济实力都直接决定创新规模强度,而创新规模强度又对创新决策优化与实现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挑选各方面的精干人员参加,通过严格分工协作,形成强有力的创新班子。总之,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技术结构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只有充分挖掘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潜力,通过合理的技术结构,发挥各方面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创新力的提高提供技术保障。因此,技术状况是企业创新力形成和发展的平台。
(五)外部环境与制度影响因素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其一切活动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能力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联系最密切,其成功和外部环境密切关联。企业的外部条件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与法制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情报信息与服务环境,以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环境企业的产权结构、经营制度、要素配置、利益分配等。同一制度模式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决策者所执行的政策体系可能会相差很大,对于企业创新来说,制度环境不仅规定了要素运动原则,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具体的运动方式。利益分配政策决定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创新效益分配方式和具体分配数额比例,是切实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切身物质利益的根本政策。利益分配政策直接制约着企业创新系统的主体——人的行为。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给予优惠、国家财政拨款筹建新技术开发园、对风险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都为企业创新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以促进创新成果扩散和产业化。是否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企业在同等创新条件下是否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是否有公平的技术知识产权与贸易保护法律体系,也极大左右企业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因此,外部环境与制度是提高企业创新力的孵化器。
(六)教育培训和国家创新影响因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有一点则是共同的,就是对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产业技术和资本涌入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如何消化吸收这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是它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方面,多数国家都经受着研究与开发人才不足的困扰。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面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一方面许多企业存在着大量人才积压,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研究与开发人才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创新进程。一个国家的全民教育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就业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水平,而人员的知识能力是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教育培训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的出现,同样对于国家创新系统来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重要的要素,它主要为企业提供最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信息,接受企业委托,帮助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等。因此,教育培训和国家创新水平是提高企业创新力的强大后盾。
总之,企业的创新力形成和提高不仅是一个在企业内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从企业外部吸收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除了企业的内部因素外,企业的外部因素也是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企业获取相关信息、资金和知识等资源的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在创新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内外关系网络以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培养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建明,张永伟.中国大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基于中外企业500强的差距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09).
[2]吴友军.对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04).
[3]胡恩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4).
[4]杨洁,张楠.新时期的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00,(01).
[5],吴贵生.加入WTO后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战略与应对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1,(02).
[6]路金芳.来源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J].求索,2006,(02).
[7]Werker & Claudia.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Strategy in Innovation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1.
[8]Rothwell, R.Successful Iindustrial Iinnovation: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 [J].R&D Management, 1992 ,Vol.22:221-239.
[9]高建,傅家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1051家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析[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01).
[10]方新.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1998,(02).
[11]埃里克.冯.希普尔.技术创新的源泉[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2]Galunic, D.C.&Rodan,S. Resource Recombinations in the Firm: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Shumpeterian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8,Vol.22:45-58
[13]冯进路.不同类型企业家创新方式选择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2).
[14]尹义省,方淑芬.当代制度创新理论与我国企业制度创新[J].管理工程学报,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