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范文
时间:2023-03-29 17: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强,在全省心理优质课工作的推动下,我市承担了济南市小学心理活动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同时在此基础上,初高中、职专等各个学段的心理活动课的评选也尘埃落定。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对于心理活动课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无论是从上课还是从观课角度,都有许多感悟。
一、心理活动课,不仅仅是“一节课”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心理活动课内容多以活动为主,学生玩玩、说说、笑笑,看似轻松热闹,但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做支持,每一个小活动的设置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教师的每一句话,特别是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在课堂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会很鲜明地体现出教师的个人素养,比如个人的心理成长现状、认知水平、情绪状态等。这些个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果的实现。所以心理活动课,不仅仅是“一节课”,作为心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识,需要有整片湖水的沉淀,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二、心理活动课,只是“一节课”
心理活动课既然是课,便离不开教育的基本规律,需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所以无论是在时间掌握、课堂形式、师生互动,还是在课堂把控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遵循课堂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情,从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角度来进行,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生搬硬套心理辅导甚至治疗手段,对学生造成不负责任的隐形伤害。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属于起步阶段,在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之前,有的教师会无意识夸大活动课的功能,认为只要上过一节课,学生的所有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我个人认为,心理活动课的实质,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窗户,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在心里种下一颗健康快乐的种子,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发芽长大、茁壮成长,帮助学生顺利走过人生的困境。所以一节课的效果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只有具有整个学段系统的心理辅导内容设置,并配合以学校整套心理机制的建成和完善,才可以最大意义上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心理活动课,是特殊的“一节课”
心理活动课是课,但又与其他课有很大的不同,是特殊的“一节课”。
1.课堂形成的“特殊”
活动目标是课的“灵魂”,目标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暗示的,直接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活动主题的选择需要注重小而美,比如“举手仪式”就是突出一个主题——坚持;“小小的我”的主题是通过自我接纳与相互接纳,形成积极的支持系统;“生命玻璃杯”就是通过探讨自己最喜欢的和最害怕的事来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于小处书写大文章,才会让主题深刻和影响长远。
课堂活动环节的设置是“骨架”,是课的核心。好的活动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是心理活动课的重中之重,环节设置要避免过于复杂,思路简单明晰,遵循“导入—主题―分享”的基本构架。比如“初中我来了”的导入活动是穿脱上衣,然后是探索小学与初中的不同,主题活动是“集体拼图”。“生命玻璃杯”的导入活动是看视频,主题活动就是很简单的举手。同时,材料的选取既要注重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更要注重其科学性、典型性,经得起推敲。
教师的知识水平、心理学素养、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了课的“血肉”。“灵魂”指引教育的方向,“骨架”唤起心的力量,让“血肉”扶助学生积极快乐、健康成长,这就是心理活动课的实质。
2.教师要求的“特殊”
心理活动课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驾驭好两辆马车,一辆是“心理学素养”,另一辆是“教师基本功”,只有二者并驾齐驱,才能共同构建一节生动有效的心理活动课。
3.教学效果的实现“特殊”
心理活动课与其他课的不同,更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面。心理活动课教学效果的实现是由下而上的,通过严密的环节设置,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并引发思考,教师在学生自发的思考中适时引导提升,使学生收获感悟和成长。而如果采用自上而下“教导”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内容不能走进学生心里,效果便打了折扣。
篇2
某小学大礼堂里,台上坐着一个班大约三十名学生,个个正襟危坐,腰板挺得笔直,双手搭在腿上,台下是来听课的一百多名教师。
上课了,教师问学生:“孩子们,你们今天来这里上课开不开心啊?”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开心。”
教师:“老师也很开心,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游戏完以后,教师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好不好玩?”
还是异口同声:“好玩。”……
这是在给六年级学生上的一堂心理活动课上的场景。
当看到学生严肃的坐姿,听到他们整齐划一的回答时,我感到很震惊,面对着台下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的心情怎么会是开心,他们僵硬的坐姿告诉我,他们很紧张;他们左顾右盼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害怕。即使有人会开心,怎么可能全班学生此时此刻的感受如此的一致呢,难道是多年同学的默契?蒙台梭利说过:“如果教师拿过来一个教具,所有的孩子都跑过来,都对它感兴趣,那是不正常的,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才是正常的。”
我在给初二的学生上课时,每当问到某个活动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感受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有的用一两个简单的词应付一下,有的竟然回答没有感受,甚至还有学生反问我:“老师,我该有什么感受?”这让我很不解,也很无奈。其实在活动中,学生们很积极,有的甚至是很兴奋。
一丝风掠过,树叶会轻轻地摆动,更何况少年的心原本就是敏感细腻的,即使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也该有一丝丝小小的涟漪吧?是什么让他们的心变得如此粗糙?现在看来,是我们的课堂教会了他们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即使有,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不和谐了。在这样的课堂待久了,所思所想所感和所说的长期不一致,人格就“分裂”了,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感受了。
也许学生们早就习惯了这样上课,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可是在倡导关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活动课堂上也要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无论教师讲什么内容,活动设计得多么新颖,课程进行得多么流畅,这节课都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活动课不过如此,和其他科目的没什么区别。
所以,我觉得心理活动课的活动设计、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围绕学生的真情实感给予他们真诚的回应。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谈得上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发展。这也是心理活动课区别于其他科目的重要特点之一。
心理活动课重在求真,要让学生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创设如下几个条件。
首先,教师要有亲和力,能宽容、接纳学生。
我们大部分心理教师都很有亲和力,很多人也在努力做到让自己有亲和力,很多教师特别是女教师上课声音很温柔,笑容很甜美,动作很亲切,这些都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宽容、接纳很多教师却难以做到。比如当学生表达的是积极看法时,教师脸上笑靥如花;当学生表达的是消极看法时,教师紧皱眉头;当学生的回答正中课题,猜对教师的心思时,教师会带领全班学生给他鼓掌;当学生的回答和主题不一致时,教师漠然置之……其实课上学生某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和行为,也许正是某种问题的表现,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挖掘它,探寻它,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左右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宽容、接纳是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金钥匙。
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轻松、包容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课堂并不是不允许消极的东西存在,而恰恰是这些消极的东西向我们暴露出了问题,是亟需重视的。课堂氛围愈是轻松,学生的思维愈是活跃。此外,与教师的期望恰恰相反,学生喜欢的是“非主流”的声音,如果某个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了某种真实的但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观点时,就会很受其他学生欢迎;而当某个学生表达的观点特别主流,特别符合社会的道德期许时,反而会让其他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甚至会认为这位学生有拍教师马屁之嫌。是不是这些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了呢?我想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被安排、被控制、被灌输得太久,偶尔“出格”的表现只是一个小小的反抗而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多么需要一个自由和包容的课堂。
最后,我们设计的活动要真正能触动学生,对他们有所启发,这样他们在表达的时候才会有东西可说。
教师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少用封闭式提问,如“当你这样做了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而不是“当你这样做了后,你后悔吗”。提问要明确具体,如“当你对一个人讲话,而他却在玩游戏,根本不看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而不是“当别人不听你讲话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表达。
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是我们上好心理活动课的第一步,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对这些真情实感给予回应。做好这一步很难。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应是生拉硬拽。在一节“我是谁”的心理活动课上,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寻人启事”的游戏,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尽可能详细、清楚地描述自己,然后教师把卡片收集上来,任意抽出一张来读,让学生们猜猜这个人是谁。游戏完毕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寻人启事大家一听就能猜出来要找的人是谁,有的大家却不太容易猜出来呢?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大家对这个人不太了解,或者说这个人的性格不鲜明。当教师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总结说:“有的人没有清楚详细地介绍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看来认识自己是比较难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总结和学生的回答有些脱节,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符时,教师就直接把学生拽到了自己的教学轨道上来。其实在这里,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或者让学生比较一下容易被猜出来的寻人启事和不容易猜出来的寻人启事有什么区别,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进而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有的教师漠然置之。记得有一次在上“男生女生”时,我让男生总结可爱的女生应有什么特点,男生写下了可爱的女生要美丽,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但课后反思时我意识到会不会有的女生觉得自己不美丽,所以就不可爱了呢?很遗憾,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有的教师进行嘲笑、挖苦。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一课中,教师提问:“在上学的路上,你将如何积极地暗示自己?”一个胖乎乎的男生站起来说:“我很饿,我要吃早餐。”听到这个回答,全班哄堂大笑,教师被这个学生弄得哭笑不得,随口说了一句:“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还要吃。”全班学生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幸亏学生没有反问教师:“胖就不能吃早餐了吗?”不然,不知教师该如何收场。
有的教师处理得力不从心。还是在“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一节课里,有一个活动叫“挑战自我”,教师挑选了四名学生上台比赛摇呼啦圈,包括一名男生、三名女生。赛前的民意测验显示,班里所有的男生都支持这名参赛的男生,而比赛中,这名男生却最先败下阵来。这名男生有点沮丧,事后在教师采访的时候,他说其他男生那样支持他,其实是想看他的笑话。他失败了,他们都笑他。教师说:“他们没笑啊。”然后面向其他男生:“你们笑没笑?”其他男生嬉笑着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这名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男生的感受,他的处理显然没有抹去男生心里的阴影,这个男生在这节课中很受伤。
如何回应学生,最见教师的功力。教师既需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也需要积累经验。在个人修养方面,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心地想去帮助学生,能和学生产生共情;其次,教师要有敏锐的嗅觉,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再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当课堂上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时,能够巧妙地去应对。
心理活动课的基本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等,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真实性原则,唯有真实,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唯有真实,我们才会发现真正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心理活动课的教育目的。
篇3
我当学生的时候就不是好学生,我偏科,我只喜欢上我喜欢的课。所以我当了老师以后,心里想的永远是:怎么让我的课好玩?怎么让孩子们在我的课上玩好!
因为只有好玩的课,我做老师的才能教得尽兴。也因为只有好玩的课,学生才会真正全心投入。他会在好玩的课里提升自己的学习动机,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效果。因为最有效的课在我看来,不是老师让你去做什么,而是我自己想去做什么。
世界上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知识,一种是道德情感知识和技巧。前者可以通过学习得到而后者必须通过个人的实践和体验。人之所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感受着不同人生旅程所带来的各种不同体验。而我认为,我们心理辅导课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孩子的生命中加入体验,让他们得到感受,从而引导孩子自我成长。没有孩子不喜欢玩耍,也没有孩子不拥有旺盛的好奇心,这是人之天性。而体验必定是自主自愿的、非强迫的,所以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寻宝游戏,一切以PPT为主线,而我只是一个向导。我想,在这样一个没有“老师”、没有“教训”的“游戏”里,孩子们更能从心底里喜欢,才能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课前所做的自信心的调查中,该班学生大部分积极好动,属于有自信的孩子,小部分孩子出现2个极端:要么很没自信,要么过于自大。所以本课将设计为“了解自信----体验自信的快乐----自信需要什么----体验自大----拒绝自大----做快乐的自信的人”这样一个流程,强调快乐体验的过程和自我提升。
要想把课上好玩又能在专家眼前上好,我觉得课前调查尤其重要。我对该班学生的课前研究表明,该班是一个班风自由,孩子们特别个性的班级。我多次走访了该班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老师们都反映说这个班的孩子相当自信。事实上通过心理测评,我发现该班以下两种情况比较突出:1、浮躁:许多孩子在心理测评中反映出盲目乐观。2、内在的不安:从测评结果来看,一些孩子的人格特征中明显带有不安因素,表面上风光,但遇到实际问题还是耐心不足、选择不确定或逃避。针对该班学生个性特点,结合自信、坚持和合理目标的体验,设计了这节课。因此在本课准备过程中,我觉得学生个性分析其实是整个课最累人的,也是我花时间最多的地方。
篇4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分,有的幼儿仅168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线上,游戏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认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对意志负荷,学习新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3.灵活运用教法。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体育课时应精讲让幼儿多练,应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幼儿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幼儿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幼儿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在各个年龄班,尤其是小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中大班幼儿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幼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幼儿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幼儿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幼儿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幼儿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交代任务、评价、幼儿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幼儿的休息时间。
4.充分利用场地、器械。事实上,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体育场地上,有的幼儿园还达不到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幼儿的练习密度。
篇5
在一次心理活动课展示活动中,一位心理专家在评课时说:为什么有的教师上的课就受很多学生喜欢呢?就是因为他的课很生活化。她的话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此前一直在苦苦思索却未解决的问题,经这位专家的点拨豁然开朗。
教育生活化,已不陌生。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让儿童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学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儿童日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起点,让儿童通过生活进行学习。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儿童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主张把教育和学习的内容扩大到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教育生活化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对课堂教育更感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实质,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生活化让这一实质得到了切实的体现,也真正实现了教育目的。
心理活动课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活动课的开展本身就是教育生活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心理发展、社会发展和每个学生息息相关,是每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会面临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个体差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心理活动课就是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难,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真正实现心理活动课的这些功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方面更贴近学生生活,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更生活化。
笔者认为心理活动课的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能看见自己的生活,让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其思想上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促进其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需要生活化
在学校里,心理活动课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因为它新鲜、有趣,二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学及对自己本身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特别想了解自己,想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想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笔者发现当和学生讨论他们都关心的话题时,他们的参与度很高;当把他们在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为案例来讲解时,他们听得很投入;而当讲的案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时,很多学生就低下头开始写作业。可见,只有当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时,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设计课堂主题,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实际案例或者同龄人的案例作为材料,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课堂主题生活化
目前,心理活动课并没有全国材,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自己选择教材或者自己选择主题来给学生上课。这给我们心理教师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更多地从学生的需要来设计主题。
例如,有的教师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于是据此设计了“人各有智”这节课,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还可以表现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等方面。有的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好,于是在班级里开展注意力调查,并开设如何提高注意力的课程,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注意力。现在升学压力很大,很多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因此我们专门设置了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的课程。有的教师发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春心萌动,对爱情充满好奇和渴望,为了正确引导他们,设计了“爱情离我们有多远”这样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我们也许并不懂得爱情,青春期也不是适合恋爱的最佳季节,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这些教学主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教学主题,既能帮助一些学生解决问题,又能对一些问题防患于未然。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教学引向系统和深入,如在“注意力训练”这个主题中,注意力的广度、深度、稳定性和转移这四个方面分别有不同的训练策略,一节课是无法完成这么多的训练内容的,因此我们需要把主题划分得更细,形成一个系列,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选材生活化
毫无疑问,在心理活动课中,我们会用到很多教学材料,如故事、视频、电影、游戏、谜语等,这些材料如果运用得当,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运用得当除了教学材料要切合主题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一次,在我们的电影欣赏课上,笔者给学生放映了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及其他多个国际奖项,它讲述了一个伟大而又充满智慧的父亲在战争中保护孩子纯真心灵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温情,而又带有黑色幽默的精彩影片。但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并不是很热烈,除个别学生在认真看以外,很多学生都在埋头做作业,偶尔遇到搞笑的地方,才肯抬起头来瞄两眼。事后,笔者反思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点:第一,这部影片所处的历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久远的,他们无法理解电影中的时代背景。第二,初二年级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或者不想去深入理解电影所传达的意义。第三,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在下一次电影欣赏课上,笔者改放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同样是一部外语影片,这一次学生的兴趣就很高,因为在影片中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另外,每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来源于咨询个案,当然笔者会作适当的修改,把有可能会暴露身份的信息隐去;有的是学生聊天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有的是网上或者电视上出现的。总之这些案例都是关于中学生的,案例中的问题都是他们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这些案例很感兴趣。他们会很积极地和教师一起分析主人公的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教学语言生活化
心理活动课强调学生的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但是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们会涉及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若要学生能有所感悟就必须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如在讲“情绪管理”这一主题时,涉及到一种情绪调节方法叫“认知调节法”,它的理论依据是“情绪ABC理论”。在实践中,初中生对事物及人的认识往往很主观、很片面,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所以,给他们介绍这种方法很有必要。但是当笔者在课堂上讲解“情绪ABC理论”时,学生一脸茫然,当提到“认知调节法”时,他们似懂非懂。所以,后来笔者把“情绪ABC理论”直接省略掉,把“认知”“信念”这样的词变成“想法”“认识”这一类比较口语化的词,然后让他们通过故事来感悟,总结出“改变想法,改变情绪”的方法,最后让他们应用这一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来强化他们对这一方法的认识。实践证明,这样做会让学生对这一方法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
二、心理活动课教学组织实施需要生活化
教学设计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通过课堂的组织实施来完成。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鲜活的学生,这就让我们的教学面临很多未知数。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把我们的教学设计实施下去,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契机。
1.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我们的课堂千变万化,有时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虽然这些突发事件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换一个角度,它也可以很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有一次,在一个班上“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纪律,笔者很严肃地盯着他们,沉默了两分钟,待他们安静下来后,对他们说:“老师在这认真地给你们上课,而有些同学却在那不认真听,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很生气,你们说老师该怎么办?”学生开始出主意,有一个学生说:“和我聊聊。”我说:“好,找人倾诉一下这个方法很好。”因为刚刚让学生例举过调节情绪的方法,其中一条就是找人聊天、倾诉。我继续追问:“那么对于有些学生上课爱说话,你能给我什么好的管理建议吗?”这个学生摇摇头。我说:“没关系,课下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他同学也要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我要听你们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自我暴露,既让他们理解老师的心情,又能让他们活学活用。
2.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使其成为我们的教学设计的来源
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而学生的课堂生活也能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源泉。
例如,笔者在上课时发现,某些男生或女生与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张口国骂就出来了,旁人都替他们感到难堪,可是他们竟然脸不红心不跳,一点羞愧都没有。更为严重的是,这在我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系列人际交往的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和他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男女生如何恰当交往等。
有的班的学生很调皮,他们经常欺负那些老实或者身体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有时他们会在课堂上公然取笑这些学生,看他们出丑。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教师除了及时制止他们以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对此我们可以专门设计一堂课。对于那些受欺负的学生课下也要作进一步的跟踪辅导,及时抚平他们在课堂上受到的心灵伤害。
篇6
心理素质是培养其它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具体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为此,我设计了以《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
1、活动名称: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
2、活动形式:游戏
3、适用年级:
二、三年级
4、活动目的
①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困难时应勇敢地面对。
②以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并在游戏中渗透一些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5、活动准备
③让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和伤心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④排演好小品《抢球桌》。
⑤准备好一面鼓和一个球。
⑥将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师的位子在学生中。
⑦在黑板上用活泼的字体写上活动主题----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
2、活动过程
①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
游戏:对诗
树林是()的集体
繁星是()的集体
大海是()的集体
学校是()的集体
二(3)班是()的集体
②教师小结:对呀,二(3)班就是我们的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有吴高泉,有张一杨,有邵珊……还有朱老师。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回碰到许多事,你能自己处理好吗?
③进行心理前测。(用手势表达心中的情感:高兴、生气、发火)
a、同学主动把铅笔借给你。
b、小红的铅笔掉在地上,你帮他捡起来,他却说是你弄掉的。
c、在活动课上,无年级的大哥哥抢走了你的垒球。
④主持人人小结:集体中不可能只有快乐的事,也会有令人伤心的事。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⑤小品表演《抢球桌》。
⑥《金华晚报》小记者采访当事人的心情。
⑦主持人讲话:是啊,每个人都会碰到令人伤心的事,如果这时我们不能佷好地控制自己的话,你一拳,我一拳,就会让更多人伤心啦!
⑧介绍“五指图”,渗透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⑨再次采访小品中的当事人:你再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⑩主持人讲话: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一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那样,你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游戏“击鼓传球”
主持人宣布规则:a、听鼓声传球,鼓声停后球在谁手中,就请谁将一件生活中遇到的伤
心事快乐的事。b如果你有特别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的事时,可以紧紧抓住球放。
12班主任讲话。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勇敢地面对,不但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集体。只有开动脑子,才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让我们的集体永远充满快乐。
13活动结束。(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让学生为能化解彼此之间不愉快的事而握手)。
三、活动延伸
在班级中设置“悄悄话信箱,“并定期举行”我来帮你”活动.
四、活动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回归自我,发挥潜能为宗旨,重在自我调控,强化自我领悟与自我评价体验.它不是一般的安慰同情,忠告建议和简单的命令限制、批评指责。因此,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心理需要,个性发展需要进行。在活动中,我遵循了以下原则,在此,特此以下总结。
1、本活动设计以“渴求满足的心理需要原则”为出发点。
孩子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孩子与人交往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扰情绪的烦心事,这时,孩子又会产生解决困扰的需要。本活动设计就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在活动的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我们应勇敢面对,开动脑子想出良好的处理方法。在游戏“击鼓传球”时允许有特别需要的同学可以住球不放,这一设计是面向全体之时又兼顾了个体的心理需要。
2、本活动设计以“民主平等的心理安会原则”为贯穿线。
怎样了解学生的潜意识呢?弗洛依德认为可以分三步:倾诉——解释——教育。然后,学生能够真心倾诉前提就是他必须有心理安全感。因此在设计时我无论从教育环境的布置,活动形式的选择,还是师生关系的处理上,都遵循了“民主平等”的心理安全原则。
3、本活动设计遵循了“发展性的原则”。
篇7
心理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心理活动课设计的要素包括辅导主题、辅导目标、辅导过程、辅导方法、辅导素材和效果评价手段等。其中辅导目标在心理活动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既承接着辅导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又指导着心理活动课具体方案的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设计辅导方案过程中往往忽略心理辅导目标的作用,或者设计的辅导目标违背目标的内涵和原则。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内涵和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心理辅导活动课目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促使心理辅导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内涵,并掌握其设计方法。
一、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内涵与作用
1 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内涵
一般认为,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也是一种教学目标,因此,根据该教学目标的定义,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是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开展心理活动课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课的辅导后所要产生的心理或行为上的变化。根据该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辅导目标具有学生主体性。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是学生经过心理活动课的辅导后所要达到的结果。其主体是学生,从语法的角度上说,主语是学生。因此,辅导目标也应该立足于学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并非从教师立场出发。比如常常形容目标的一句话叫“跳起来,够得着”,这句话正是以学生为主语描述的,考虑的是学生的“跳”和“够”。
(2)辅导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在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内容是具体的,是明确的,可评估的,而非抽象或笼统。换句话说,经过心理活动课后,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变化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用客观的指标观测的。正如“跳起来,够得着”,够到哪里才算够得着,目标的达成显得非常具体清楚,且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3)辅导目标具有可达到性。经过心理活动课后,学生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是可以预期的,也就是说是可以实现和达到的。换句话说,心理辅导目标的高度是恰当的、适中的。如果辅导目标太低。学生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兴趣;如果辅导目标太高,达不到目标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挫败感。因此,可达到性是目标的本质内涵之一。
2 辅导目标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一般包括:辅导主题的分析、辅导目标的制定、辅导过程的设计和辅导效果的反思。其中辅导目标制定在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辅导主题的浓缩,而且对辅导过程始终起指导作用,还对辅导效果起到反思和评价的作用。可以说辅导目标在心理活动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系着心理活动课设计的各个方面。
(1)辅导目标是心理活动课辅导主题的体现者。心理活动课设计起步于辅导主题的选择和分析,包括对辅导对象的了解和辅导主题的理论分析。主题的分析对整堂心理活动课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但是主题分析主要偏向理论和理念的分析,还不能直接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而辅导目标正是辅导主题的体现者,辅导目标源自辅导主题,是辅导主题的浓缩。辅导目标使辅导主题变得可达到和可操作。
(2)辅导目标是心理活动课辅导过程的指导者。辅导过程的设计使心理活动课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操作,是整堂课实现的载体。而心理活动课过程的设计紧紧围绕着辅导目标,每设计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该环节与哪个目标相联系”“是否能促进辅导目标的达成”等问题。如果环节脱离了辅导目标,或者环节的实施无法达成辅导目标,那么必须考虑修改环节。如果一个教学环节能够达成目标,倘若再设计类似环节欲再次达到该目标,那么该环节将显得有些累赘。因此说辅导目标是辅导过程的指导者。
(3)辅导目标是心理活动课辅导效果的评价者。辅导效果的评价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体系,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一条评价标准是辅导目标。撇开辅导目标谈效果都将是无的放矢。比如有些教师从课堂气氛、学生反应、教师课堂管理、活动设计等角度评价心理活动课,但事实上所有的角度都将回归到一点――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换句话说,真正的评价需要联系目标,从学生课后的收获和进步是否达到了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来评价辅导效果。
二、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 心理活动课目标设计的原则
基于对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内涵及其作用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设计辅导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设计应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该点,比如有人设计的辅导目标为“引导(或‘使’)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该目标的设计就是从辅导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描述的,并没有以学生为主语。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另一个要求是教师设计的辅导目标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前提,目标始终围绕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服务。
(2)可达到原则和可评价原则。可达到原则即设计的目标应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辅导活动的设计能够实现目标。目标具有可达到性和可实现性。可评价原则是指目标是否达成具有具体明确的标准评价。比如,设计者认为“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说出合作的好处”是评价“认识到合作的好处”这一目标达成的标准。
(3)层次原则。辅导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辅导主题特点,在一节心理活动课中设计一个总的辅导目标,总目标又分多个层次的心理辅导目标。然而,这些分层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循序渐进性,即下一目标是以上一目标的达成为前提。通过分层目标的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和达成总目标。基于符合层次性原则的辅导目标,辅导过程的设计也将凸显连贯性和层次性。
2 心理活动课目标设计的方法
辅导目标的设计不仅要参考心理活动课的课程总目标,也要结合心理学专业理论和实际教学状况。课程总目标为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的设计指明了方向,而理论基础和实际状况为辅导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制定辅导目标的过程别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特点的目标制定只会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活动课的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
新课改提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次。类似的,曹梅静、王玲提出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指对有关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知,比如什么是个性?什么是记忆和遗忘规律?考试焦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态度与情感目标指对自我、他人、社会形成积极的态度与情感,比如对自我形成自信的态度,对父母产生爱的情感,对人际交往形成积极的态度,等等。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指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分析及解决问题,或形成问题解决能力,比如能正确分析考试焦虑的原因,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与父母沟通;‘运用恰当的方法调节情绪等。
曹梅静、王玲提出的心理活动课三层次辅导目标符合一般心理过程规律――知、情、意、行,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在实际教案设计中操作。比如“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心理活动课设计,我们可以设计三层次辅导目标为:第一,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异性朋友交往,认识异往的重要性;第二,态度与情感目标――体验异往带来的快乐,形成对异往的积极情感;第三,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掌握异往的技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开展良性异往。
总而言之,心理活动课目标制定的方法和依据有很多,而我们提出的也是其中一种。心理辅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认为关键是辅导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设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2]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3]陈海德,心理辅导课的“三阶五步”辅导过程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0)
篇8
1 创设微情境,营造心动的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氛围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微课由文字、画面和音乐共同组成,通过语言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创设意境,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使学习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阅读文字、欣赏画面、思考问题,触发心灵的律动。
文字要以情动人 作为思维载体的文字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因此,微课要以优美、温婉而细腻的文字发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给人以精神的享受、情感的陶冶。通过文字的渲染,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浸润,情感得以陶冶,内心产生震撼。在笔者在制作的《珍爱生命》的微课中,播放了冰心的著名散文《谈生命》,在悦耳、舒缓的配乐朗诵声中,学生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要积极看待生命中的一些挫折和坎坷,因此增强了感染力,激发了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认同。
音乐要以美感人 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特有的音乐形象,给人美妙而丰富的美感。为此,选取的乐曲与教育教学的基调、意境及情境的发展要对应、协调。笔者在制作《感恩你,我的母亲》微课时选用了《想起了老妈妈》,这首歌的歌词贴合实际生活,旋律抒情而忧伤,在感人的故事里,在鲜明的图片里,在深情的歌声中,许多同学的心灵浸染在特有的音乐形象里。
画面要以美育人 画面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画面再现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尤其是动画能更好地体现故事情节、人物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要善于将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让画面动作化、形象化。在笔者制作的《女生、青春美》的微课中,插入了两组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图片,一组是青春可爱的女中学生图片,另一组盲目追求时尚过于成人化的穿着打扮,目的是让学生静静地看完后,能迅速地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创设的微情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
2 编写小故事,构建心灵律动的载体
心理素质的提升过程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适合微课的心理教育小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灵成长的载体。一个小故事呈现了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的过程,将学生带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互动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冲突—面对—成长的循环过程中审视自我,亲历、体认与验证身与心、情和理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促进其主观经验的重构,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信念。但编写小故事要注意下面几点:
故事要短小精悍 以情节作主线,围绕一个中心情节,用讲述的语气描述三两个人物,让他们在两三个不同的场合,展开两三次的心灵冲突,通过心灵深处的对话,最后使心灵冲突得到解决,达到“讲得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的要求,体现微课短、平、快特点,符合微课的课程容量。
故事要引人入胜 微课不仅要以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来吸引学生,更要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使学生愿看、想看。故事应贴近学生生活,走近学生心灵,说学生的故事,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小故事成为学生心灵律动的载体。笔者在《扬起你的自信》的微课里,选用了《升起的黑色气球》的小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学会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在循序渐进中接受教育和熏染,让心灵得到陶冶,由心理受教育上升到心理的自我保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创作和积累引人入胜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教育小故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持之不懈的努力。通过多年的努力,笔者把自己创作和积累的《心理小故事》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 寓教于乐,激荡心灵的成长
相对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一般学科课程,心理教育微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遵循“感受体验—明理内化—拓展导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要愉悦心灵 心理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放松心灵,享受心灵的愉悦。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真心与学生交流。微课要立足于双方的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平等交流的话语环境,没有话语霸权,没有心理压力,变传统居高临下的说教为平等的心理交流。让学生在看微课的同时仿佛就在同一个朋友对话,似乎在倾听一个朋友的真情叙说,似乎在走进一个朋友的内心世界,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走过一段心路历程。
2)真诚友善平等交流。微课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经验,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如早恋、网隐、自闭等心理问题要精心抚慰,不能歧视,不能让学生因有心理问题而受到二次伤害。因此,微课要尽量采用关切、商量的口吻,偶尔甚或是幽默的口气,消除学生内心的担忧,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破除“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释放心理包袱,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放松心灵。
3)真切地感染学生。通常情形下的心理教育是抽象而显得枯燥无味的,因此要变抽象的说理教育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愉快教育,触及一般教学形式所无法触摸到的内心感觉和体验,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一方面要利用微课形象、生动、具体的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抽象表述为理性感受,化内在情感为实际行动。
要激荡心灵 微课不能迷失教育的目标,但要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有如春风化雨润无声。笔者的体会有以下几点实践体会。
1)细语微澜,精心点拨。在微课中要适当地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在观看中思考并回答“我要怎么办”等问题,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从而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篇9
一、研究思路
心理健康团体活动课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团体互动的融洽氛围,以情景模拟、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是以预防、解决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自助的课堂教学形式。我们从学生终身发展、健全人格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校学生现状,自编设置问卷,对其现状进行调查、访谈、观察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出适合陇海中路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主题,通过实践归纳出心理团体活动课教学和评价模式,从操作层面上保证心理团体活动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科学性、高效性,最终开发出富有陇色的心理团体活动课程。同时,让心理团体活动课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性的研究平台,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之路、研究之路。此项研究的特色是把心理辅导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引入课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找到适合小学生、适合校本化的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寻求与学校教育目标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预防和发展为主,校正为辅,着眼于全体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
二、陇海中路小学心理团体活动课程的实施
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制定出目标体系。塑造健全人格为总目标。以培养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自信、合作的做人态度为具体教育目标,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积极性的拓展活动为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调整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制定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情感态度、意志、个性、学习、人际交往七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如下表所示。
三、建立心理团体活动课“五阶段”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暖身互动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情绪接纳。目的是澄清目标、消除陌生、组建小组,为成员提供团体气氛。教师运用游戏、音乐、影视等手段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帮助团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第二阶段:主题呈现
本阶段的重点是从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来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问题进行转移。教师以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关心的问题,引出大家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并进行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
第三阶段:心品训练
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品质训练阶段,在大家彼此信任、接纳的基础上,进入以“自我开放、面质、回馈”为基本要素的心理品质训练阶段。这一阶段设置中强度的感统游戏和互动活动,继续催化增强团体动力,注意不要让一个学生感觉自己是配角。
第四阶段:分享感悟
针对团体设置的目标,满足学生成长和行为改变开展较为深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引发自身经历的回忆,由此理清自己的问题及其相关心态的来龙去脉,引发改变自己的动机与愿望,这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开始。
第五阶段:行动迁移
篇10
今天中午和孩子谈心,不经意间问起他们初二即将结业的地理和生物课。我问他复习的怎么样了?他说:差不多。我说,昨天看你做完作业以后,灯还亮着,你就早早的睡着了,还是我给你关的灯呢?他说,睡着了是睡着了,可是我想着背地理了。我说,想着背不等于背好了。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又怎么能有成果呢?就像人人想发财,可真正发财的有几个人呢?我想拥有一架飞机,可是哪有一架飞机属于我呢?孩子说:你不会去抢吗?我吓了一跳,本来以为我的类比说理把他说服了,可他竟然冒出这样的念头?“别说妈妈抢不来,就是能抢来,下一阶段就是妈妈进监狱被判刑啊!”,他急了,进就进,谁怕谁?我压住火气接着说:人来世界上走一遭,就为了进监狱吗?我们是来享受快乐的,不是吗?他沉默了,不再说话。
十多岁的孩子还没有走进社会却过多地接触了网络游戏,真实与虚幻之间造成了心理的空虚与扭曲。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死了的人可以复生,拿刀拿枪杀人是司空见惯的小事儿一桩。像你抢我的、我抢你的这种事情更是普遍了,他根本就没想到犯罪这个概念。很多初中生在网上聊天儿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一旦让他面对老师、同学、家长说话时他却不知该如何说起,面对手机、电脑他们生龙活虎,可真正的现实生活里,他们却如同一只病猫,每天打不起精神,只喊累、没劲儿。长此以往,孩子们和老师、同学们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势必会积聚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沟通、疏导,孩子们的心里就会筑成堡垒,别人想进去就很难了。而这个堡垒筑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为某件事情的触动而崩塌。一旦崩塌对孩子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现在更有一些学生存在自我封闭、自卑自弃、妄自菲薄等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学生存在厌学、逆反、敌对等现象。单亲学生、留守学生等群体的心理问题更甚。单靠学生自己迈不过心理这道坎。事实也证明,个别学生的心理疾患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发生让人痛心的悲剧。前几天网上的新闻:初中生模仿蜘蛛侠坠楼身亡、初中生杀死分尸等等令人不忍卒读的文字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全人格,让阳光照进学生心灵,一刻也不能等。
教育首先不是成绩和分数,不是升学率。舍弃了健康乃至生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教育部也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要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心理健康课,应该从中小学抓起。心理健康课,应该扎扎实实的上,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的成长,朝气蓬勃的生活是我们的期望,更是孩子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