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范文

时间:2023-04-11 02:0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论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孔子论语

篇1

关键词:论语,乐,孔子,礼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历代多有研究,它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观点是很丰富的。其中就包括“乐”的思想,“乐”在《论语》中总共出现过1 4处,另有一处虽未出现“乐”字,却是指《韶》、《武》,其实也是言乐,数量上虽然不多,但是具有多种含义。首先是作为一般艺术形式的音乐,其次是乐教,再次是颜回之乐。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孔子在《论语》中“乐”的思想做一梳理。

一、孔子之乐

《论语》第一章就说: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在这里讲的是孔子学习、交友中的乐。学习、践行,有所体悟,原来迷惘的问题,豁然开朗,不由得不感到内心喜悦。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切磋孔子,自己的思想得到朋友认同,喜得知音;又从朋友处得到启发,喜获新知,自然也是一大乐事

在《论语》中3次述及音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翁如也:从之,纯如也,嗽如也,绎如也,以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

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里的“乐”是作为一般的音乐形式出现的,并细致地描述了音乐的演奏过程、表现技巧,及其所具有的感官和审美愉悦性。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懂音乐,并且酷爱音乐,在《论语.先进》有一段是孔子对音乐的看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势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当所有的人都打算从政时,唯独曾皙选择了有音乐的生活方式,而这却得到了孔子的首肯,这就是基于孔子对音乐的喜爱,那么喜爱到什么程度了呢?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儿,曰:“不图为乐之至斯也。”《论语。述而》

孔子在齐国终于听到了朝思暮想的《韶》乐,乐之优美,竟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儿。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已经达到沉醉与痴迷的程度。孔子对于音乐的热爱是与他长久以来的积累与修养密切相关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以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气志也。’有间,曰:‘以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孔子,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这段记载讲了孔子如何师襄子学琴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孔子对音乐的表现便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孔子对音乐欣赏与理解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诣。徐复观说:“到了孔子才有对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而在最高的艺术价值的自觉中,建立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且“就现在所能看到的材料,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位最明显而又最伟大地艺术精神的发现者。”(《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二、乐与礼

在《论语》中礼乐并用的很多,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因为礼和仁是我们所要继承的孔子的核心思想,礼是一种规范,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规定;而礼乐并用时,乐则包括舞以及音乐,则是礼这一规矩的所配享的物质与精神形式。在周代,礼乐本是统一的,并且在孔子看来,以一种完美的样态存在或展现出来的,就是“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无从周。”(《论语。八侑》)这就是孔子所向往的非常严密,非常精美的一种制度。但自春秋起,伴随着礼崩乐坏的现实,这样一种统一以及它的完美形态便渐渐被毁弃了。孔子也不幸的亲眼看到了此类事实,如三家以《雍》彻和季氏八侑舞与庭,这大夫越而享用天子之礼的鲜活例证,于是也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责问:“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为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与三家之堂。’”(《论语。八侑》)“孔子谓季氏:‘八侑舞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侑》)不过,通过这些事实,孔子也认识到礼乐实际是和德仁联系在一起的,在制度与它的形式后面,更透露出内在的德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侑》)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八侑》)

正由于恢复原来的制度希望渺茫,和对德行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孔子,孔子才逐渐把注意力和兴趣转向人的培养上,虽然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了,但理想人格的培养还是有可能的。退而求其次,淡化礼乐原本的社会性质,而强化其修养的内涵。这样一来,礼乐的意义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化,它不再首先呈现以往那种等级性、身份性或地位性的特质,而是演变成教养的内容和科目。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志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可以看到孔子培养人的基本理念:德艺双备,质闻并重。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然而从孔子的另一些论述来看,乐在修养中的地位或境界可能还高于理: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这里乐对于礼是有终结的意思。对此徐复观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的立教宗旨。”

三、颜回之乐

在《论语》里,对颜回之乐有直接叙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是和孔子的自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相呼应的。显然,“孔颜乐处”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就是孔子的道德人格,其乐是将自身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融为一体的快乐体验。当孔子和颜回或“曲肱”、“饮水”或“箪食”、“瓢饮”,处于别人无法忍受的困境时仍自得其乐,这种快乐绝不是名利面前刻意表现出的清高,也不是在贫困窘境下消极的自我安慰,而是经历了深层次的价值抉择与长期的自我磨砺,超越了个人的苦乐与得失,因此,无论身处逆境或顺境都同样怡然自得。

“孔颜乐处”所“乐”并不是一个关乎生活质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心理感受,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精神上的乐,超越世俗的乐,是一种理想道德境界。后儒将孔颜的这种生活方式或道德境界概括为四个字:安贫乐道。《孔子家语在厄》篇中,孔子自觉于时不遇,感叹说:“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且芝兰生于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对孔子表示了深刻的理解,说:“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 世不我用, 有国者之丑也。”《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也说:“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欣然笑曰:“有是哉! 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孔颜所说的“乐”也并不完全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之乐,而是兼济天下的人生大乐,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论语为政》)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

3、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

4、南怀瑾《论语别裁》[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5、殷明耀《论孔颜乐处》[J]“孔子研究”2006第7期;

篇2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饮食观

《论语·乡党篇》的主体虽然强调时时刻刻要遵从各种礼仪,但具体涉及饮食起居的卫生与科学,相当集中地表达了孔子饮食起居的观点,对后世的饮食起居有示范作用。

一、注意饮食卫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是孔子的饮食名言。所谓“精食”,是指选择优质原料,精心烹调,这很符合营养卫生的要求。“细脍”是指把食物切得细小精致,这样烹调时受热均匀,成熟迅速,杀菌率高,符合食品加工的科学性,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卫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这成了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论语·乡党》)。饮食经久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变坏的不吃;气味不好的不吃;烹调不当的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的不吃;从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吃。酱醋姜蒜等调味品,既可增加食欲,又可使人体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周礼·天官》提到:“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利窍。”对于饮食的卫生与营养,孔子显然深得个中三昧。

讲究饮食的卫生与营养价值,讲究美味可口的烹饪技术,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饮食状况既能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能体现人的文化素养。

二、注意饮食的量与度

孔子特别提到饮食的量与度的问题,对肉、酒、姜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多食”的观点,对今天的饮食习惯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节制食肉,“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肉虽然多,但吃的量不能超过饭食。因为古人吃肉不易,曹刿称做官的人为“肉食者”(《左传·曹刿论战》),孟子曾指出“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古代一般人食肉之难。孔子提出了对肉的“不多食”,因为肉的构成多为脂肪,人的身体虽然需要,但吸收的能量却是有限的,过量有害身体。除肉之外,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生之品。在今天多菜少肉是一个健康饮食的常识。

酒是一种佳食美饮,是人的一种享受,但是酒对于人有利亦有弊。利则因饮酒适量,通行气血,活利筋骨;弊则因嗜酒成癖,酗酒至醉,伤身乱性。所以,古今养生者皆曰:酒适量,可益人;酒过量,必害人。

孔子并不反对饮酒作乐,因为无论祭祀敬神,养老奉宾,在孔子看来都是德行,都需要酒才能成事。但如果荒过度,以致“酗酒废政”,就必须反对了。孔子晚年整理六经,鲁哀公向其问政,他总结三代兴亡,作了一番概括:“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泆于乐,德昏政乱,……乃有商屡代兴,……武丁府崩,殷德大破,九州乃有末孙纣即位。纣不率先王之明德,乃上祖夏桀行,荒耽于酒,泆于乐,德昏政乱,……忽然己亡。”(《大戴礼记·少问》)这里将酒德精神与邦国兴亡的政治教化联系了起来。

“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古人有吃姜的习惯,《说文》:“姜,御湿之菜也。”《本草纲目·菜部》:“干姜主逐风……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可见,吃姜有益健康,所以不撤除姜食。孔子享年73岁,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能享有如此高寿,与他四季食姜不无关系。

姜虽然于人有益,但孔子强调“不多食”,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上就称生姜“辛,微温,凡阴虚内热、热病,疮疡、痔疾者忌之”。实际上即使无内热之人若过量食用,亦会蕴热生疾。无怪孔子如此谨慎食姜,足以反映孔子“饮食有节”的思想。这是孔子“中庸”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体现。

三、注意饮食礼节

孔子一生讲究礼仪,这也反映在饮食上。孔子认为“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乡党》),是说遇到美味佳肴的宴会时,不要轻率,要郑重其事地对待。这是做客时的礼貌,也是对主人的尊敬。孔子强调:“有酒食,先生馔。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为政》)意思是说遇到好饭菜时,年轻人不要抢着吃,应让年长的人先吃。有事情时,年轻人应抢着干。“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与乡里的人饮酒,拄杖的老人推出后,才退出来。

孔子还主张“食不言,寝不语”(《论语·乡党》),吃饭时不说话,古人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边吃边谈,满嘴喷饭,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还影响咀嚼,影响消化。不过在宫廷宴席或文人雅士的饮馔聚宴上,咏诗作赋却是一种风气。《兰亭序》中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今天的聚餐宴会更是名目繁多。接风饯行、婚丧喜庆,都离不开餐桌聚谈。“食不语”已经被餐桌上的热闹欢乐取而代之。“寝不语”,有助于很快进入睡眠,保障睡眠的质量,使大脑得到充足的休息。

时至今日,饮食活动已成了一种文化娱乐活动,甚至是高层次的品尝鉴赏及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今天再重新回顾孔子的这种饮食观,足见美好的饮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之深远。孔子在那么早的时代,已经能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综合讲究自己的饮食,在物质日渐充裕的今天,我们应研究适合自己的饮食观。

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说文解字[M].现代版. [宋]徐铉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2][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

篇3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74-02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SYG2012-10)

作者简介:杨金波(1977―),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先秦、魏晋六朝文学。

相隔数千年,今人看孔子不免有雾里看花的扑朔迷离之感。其实,了解孔子的最权威资料只能是记载其言行的《论语》一书,为此我们抛开各种成见,只想透过《论语》来走近孔子。

一、勤勉的学习者

孔子的好学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历代读书人以之为楷模。

首先是学习理念。夫子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为政》)“志于学”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其“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即是对学习过程中各个节点的表述。在学习理念上,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活到老学到老”。而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孔子年老之时,依然乐学不疲,认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其次是学习态度。对待学习,孔子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 学习内容选择上,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人生世间,各色人等,良莠参差,杂处其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力,见人之善而就学,是虚心向上,见人之不善而引以为戒,则是内省的自我修养。在对自身认识上,孔子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给养。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

再次是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讲的是在学习方法上,“学”与“习”应并重,“学”与“思”不能偏废。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就会被书本表象所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一味的埋头苦思,不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所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这种终身好学的学习精神,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完全可以成为读书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当然,这也是对后人视孔子为“生而知之”的圣人的最有力的否定。

二、称职的师者

作为师者,孔子留给我们诸多启示。

孔子对教育的贡献,首先在于创立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周代是由国家开办学校培养人才,但由于社会财富有限和观念的局限,教育不能普及。平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中国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也。”(《述而》)他降低了受教育的门槛。同时,我们也看到,孔门的弟子中,不仅有善于经商、家财颇丰的子贡,更有很多出身寒门的穷学生,如颜回、仲弓、原宪、伯牛等,可谓有教无类。

其次是诲人不倦的师者精神。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即为师者,不仅要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学养功底,更需要“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圣与仁,孔子说自己还不敢当,但对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耐心教诲弟子的说法,夫子则欣然领受。

再次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特点,将学习内容分为四门,即“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先进》)在《雍也》篇中,也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说法。当然,孔子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案例是下面这段对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段对话颇有意味,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那么大,勇于作为,所以要压压他。

最后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体现一位师者的素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对此,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2] (P.135 )教育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不可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老师再去点播启发。

三、性情率真的生活者

刘勰曾说“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我们读《论语》,会强烈感受到孔子是一个真实的性情中人。

首先是追求生活的品味。除了我们乐道的“东鲁春风吾与点”,《乡党》篇里,还记载了很多关于孔子衣食住行方面的细节,如在着装上,强调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在饮食上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是身处乱世、风雅不失的贵族气派。

其次是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直言欲富贵、恶贫贱乃人之共性,庙堂之志与皋壤之趣可同为命之所安。

再次,可以看出夫子生活中的幽默豁达。孔子与学生子贡的一段对话很具幽默色彩:“子贡:‘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论语・子罕》)子贡将老师比喻成一块美玉,问夫子是将美玉藏在柜子里边,还是寻求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孔子幽默地说:“我待贾者也。”这也是“待价而沽”典故之由来。虽是玩笑,但可以从中看出孔子之志和幽默达观的情怀。

半部论语治天下,片语只言足修身。夫子之事,传不习乎。

篇4

关键词:孔子;《论语》;快乐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36-0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大多集中存在于《论语》里。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古今中外历来有之,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孔子的“仁”、“义”思想,“忠”、“恕”之道、“孝道”等,却常忽略孔子“乐”的精神。乐的精神大体有两层意思:一是音乐,乐器,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可以沟通灵魂的语言。另一层意思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孔子讲究各种因素的动态协调均衡,强调“权”、“时”、“中”、“和而不同”、“过犹不及”等,这些实用的理性的仁学为后世所不断继承和发展[1]。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乐”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孔子用他的行为、态度、言语甚至是整个生命来诠释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幸福。人生真正的目的是获得幸福快乐,所谓快乐是由灵魂平静、和谐和无畏而带来的内心的满足。在西方,快乐是一个不断被探索的话题,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再到现代哲学,都是如此,甚至有一个以快乐主义为中心的伊壁鸠鲁学派。孔子“乐以忘忧”并不等同于西方宗教、哲学那种赎罪的快乐,当处于“不堪其忧”之境时会感到“乐莫大焉”[2],这便是孔子的成仁之乐的境界,也是“乐”的最高境界。据统计,“乐”字在《论语》中出现46次,其频率仅次于“仁”、“礼”,其中有“快乐”的含义是15次[3],可见孔子对“快乐”的重视。

一、学习之乐

人活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虽然人的一生并不相同,但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却是其共同点[4]。《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孔子在这章所要讲的是生活之乐。孔子讲了生活中要做的三件事: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如果一个人能做好这三件事,并坚持一辈子,便可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杰出的人物。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交流学术心得,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是何等的快乐呀!在学业中、学术研究中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心无旁骛,十年磨一剑,成功指日可待,快乐终将属于我们。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我们不光要知道、懂得道,还要好道、喜欢道,最后要做到乐道,以求道为乐。这让我们想到了不同于我国传统教育的西方教育,西方是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人生;而我们的教育则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家长和社会的选择,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磨灭了兴趣,使他们陷入厌学,失去了学习之乐。为了使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的确需要转变教育方式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是乐学之本。“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5]。欣赏艺术之美,欣赏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这是一种人生的享乐。反过来,以霸道为乐,以闲暇为乐,以美味佳肴为乐,这是颓废的享受,会使人走向衰亡和失败。

二、平凡之乐

孔子崇尚节俭,提倡的平凡生活之乐。吃的再好,一天也不过三餐而已;房子再大,晚上也只是睡一张床;纵使人生再辉煌,死后也是黄土遮身。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财富有多少,权力有多大,而是看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以之苦则苦,以之乐则乐,这是何等的境界。相较孔子之乐,颜子之乐层次略低一层。如果说孔子之乐是仁的境界,那么颜子的乐顶多算是平凡生活的境界。颜子之乐境界可以从“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看出,远没有达至仁之境界。即便这样,孔子也称赞颜回的德行优异,即便平时只有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过着常人感到忧愁而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颜回的表现是安贫乐道,所乐的是走在人生的正途上,完成人性向善的天赋使命。人的尊严就是在这种“乐”中得到充分肯定。孔子也认为,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作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啊!一个人活着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照样可以快乐。这种快乐来自走在人生征途上的充实感受[6]。君子不为外界所扰动,心如明镜台,安贫乐道,才能取得大成就。对于名誉、利益、财富等各种诱惑,唯有守住内心的平静,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快乐。甘于寂寞,甘于贫困,提升生命的品质,才能摆脱贫困。不义之财终究是不义的。为什么孔子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享受安贫之乐?因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一生在求道,他不在乎吃什么、穿什么、别人说什么,因此,即使贫苦他也是很快乐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然快乐离我们却越来越远,这是因为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学会放下,我们会收获更多。

三、成仁之乐

中国传统哲学可以说是一门伦理学,从“敬天保民”到“三纲五常”再到“政治哲学”无不是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本”为核心,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点,从人性角度探究有关人的社会之道、施政之道、君臣之道乃至亲戚之道。所谓道基本上就是人的行为准则,主要指人的伦理纲常,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可以说是一门伦理学。《论语》更多的是一求得能力的著述。孔子到了70岁才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这也是“乐”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伦理哲学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那么如何达到“仁”的境界?那么就要寻求实行仁的方法,也就是“仁之方”。《论语》记载:“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可见“仁之方”乃是忠恕之道。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推己及人,则会视人如己,就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便在社会关系中尽到了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人人都生出“忠恕之道”,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便会清醒地意识到邪心杂念的危害性。在“恕”的自觉下,私心杂念便会一扫而光,每个人都会以诚相待,这么美好的世界,肯定是令人快乐的。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七十则与天命融为一体。从义的层面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他因此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儒家讲究的“无所为而为”而非道家的“无为而治”。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不可能无为,每个人都有其或多或少应该做的事。说是“无所为而为”,但也是“无为”,因为做这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做事情只需认真的做好,不需想结果如何。当我们做到享受过程乐看结果,那就真的永远快乐了。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子。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他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周游列国,尽其所能地改变世界。然而他被无数次地驱赶,无数次地失败,可是他从不气馁。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并没有成功,可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是他该做的,他就继续努力。孔子评价自己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全力,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做,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不必纠结。在儒家看来,这个世界上事和失败与成功没有关系,因为你做的事是你应该为之的,成功也是应该的,失败还是应该的,一切都有定数。尽了应尽的义务,行为外在成败与此何干[7]?如果我们做到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不必萦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超脱成败,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的仁之乐的境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礼记・乐记》对礼与乐的联系与区别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指出:“礼以道其志,乐以和起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就是说,“礼”的要义是一个“敬”字,其基本功能是规范人的等级、节制人的行为。“乐”的要义是一个“和”字,基本功能是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一个人如果只有“礼教”而缺乏“乐教”,就会成为一个呆板、拘束的人;如果只有“乐教”而缺乏“礼教”,就会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仁”的精神。只有把“礼教”和“乐教”结合起来,才能使内心的“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而此时的“乐”已经升华为快乐的“乐”。

毋庸置疑,在先秦诸子当中不乏有关乐的阐述,与其他诸子所不同的是孔子对乐的把握集中乐与仁的接触点上,其目的是以乐体道,是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人之道的追求,以最终达成个体人格的完满及国家社会的安泰。

如何幸福,如何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乐的最高境界,是《论语》追求的最终目的。单独阐述《论语》中的乐道的著作很少,但是不管是道家和儒家对乐道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道家讲究天人合一,是一种人顺应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这和《论语》的天命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道家讲的忘掉一切,一切烦恼都忘掉,就只剩快乐了,这显然与儒家的理解有很大出入。

俗话说半部《论语》足以治天下,一则《论语》足以律己。《论语》想说的,也是最重要就是“克己复礼”,如何一步步使一个人从“修己以敬”的君子,到“修己以安人”的仁人,最后到“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8]。《论语》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得到幸福,如何快乐。朱熹在注《论语・述而》篇之“饭疏食饮水”章时,指出:“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文的目的就是将《论语》中的快乐的思想展示给大家。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9.

〔2〕张明.“乐”之体验与生命圆融――孔子“乐”之境界的审美解读[J].宁夏社会科学,2009,(03).

〔3〕胡飞.论《论语》之乐及其实现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宏.“快乐”是一种善――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J].赤峰学院学报,2009,(07).

〔5〕鑫宇.孔子的快乐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2013.

〔6〕傅佩荣.孔子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52.

篇5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话最早出自杜甫诗:“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嗜酒,嗜酒不利于长寿,所以杜甫享年仅59岁,死在从长沙向岳阳漂泊的小船上。杜甫是1200多年前的人,而孔子是2400多年前的人,享年73虚岁,真可谓长寿。孔子的长寿之道都记载于《论语》。

先说孔子的饮食之道。广为人知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理解为孔子饮食讲究,只美食物。非也!其含义仅仅是舂米要净,切肉要细。接下来的讲究皆属正常:食品发霉不吃;鱼腐不吃;食品变色不吃;烹饪失度不吃;不到用餐时不吃;食物切割不正不吃;调料不合不吃;吃肉的量不超过吃米的量;酒不限量,但不醉为度;市场上买的酒和干肉不吃,因为不放心;食必有姜;食不过量;参加国君的祭祀活动分得祭肉,不隔夜就要吃完,因为已经不新鲜了。孔子不讲究饮食,但讲究饮食的礼制。孔子平时其实以素食为主,但每一样菜都要夹出来一点,放在一个盘子里,这个盘子放在餐桌的中央,用以祭祀祖宗。吃完了别的盘中的菜,再吃祭祀祖宗的这个盘中的。可见孔子践行礼制多么虔诚。因为吃饭时要祭祀祖宗,所以“食不语”。

再说孔子的健身之道。从西周到春秋,教育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精通六艺,教授六艺。其中射箭、驾车相当于今天的体育运动。射箭是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儿,若达标,须连发三矢皆中靶心。驾车,两手拽着两匹马甚至四匹马的缰绳,也是力气活儿,若达标,须沿着弯曲的河岸疾驰而不坠水。西汉《礼记》说孔子射箭“观者如堵墙”,想必技艺高超。《淮南子》说孔子跑起来能追上野兔。这是江湖术士之语,不可信。

还要说孔子的精神修养。孔子说自己15岁立志做学问,30岁学问做成,40岁遇事能正确决断,50岁肩负社会使命,60岁闻言知意,70岁顺心而为,不逾法、不离道。这是一生的总结,简练而抽象。具体的精神修养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饭蔬食,饮水,曲肱(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关于“仁者寿”的论述,含义也很抽象。“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即智者,聪明人,仁者即敦厚的人。聪明者喜欢水,敦厚者喜欢山;聪明者像流动的水那样活跃,敦厚者像稳重的山那样沉静;聪明者活得快乐,敦厚者长寿。孔子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割裂开来,令人费解。宋代大儒程颐解释说:“乐山乐水,气类相合。”这便让人懂了,智者、仁者同类,亦快乐亦长寿。

综上所述,孔子的长寿之道就是:饮食有节,运动健身,修身养性。

篇6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语录体的书籍,文中虽有口语化特点,但表意却有高度的概括性,善于从人物思想冲突中体现人物的鲜明性格。就此层面而言,也可以说《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说理散文。《论语》无论是文字还是说理都耐人寻味。

于今人而言,《论语》依然极具时代价值。孔子虽然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相隔两千六百余年,在中华大地上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依然沿袭着华夏文明的主体精神:以德服人、中庸之道、“礼”制的道德观念等。孔子作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更是经历了千古确论而流传至今,影响之深远,让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并积极探究其精华之所在,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特征使之继续发扬光大。

孔子者,为师之祖。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者至今依然秉承的教育理念。《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对学与思,学与知,教与学,博与精,言与行等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做出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虽经千年之久依然光芒闪耀。作为现代的教育者,对这些精华更应该读之、思之、行之、得之。

一、为师之道

1.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留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话语,这句话虽质朴却影响深远。他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要不断学习,做到不断地自我完善,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不辞辛劳,循循善诱,而不要疾言厉色。孔子认为这样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夫子这种谦抑平和的教学态度对现代社会中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者们应该有一些启发。

2.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由此句可知,孔子在教学的实践中奉行以诚相待的原则,他对学生毫无保留,也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3.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人平等的主张。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论语?述而》)孔子表明,只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他便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等外在条件而不予教导。因此,孔子收弟子从不论其富贵还是贫困,官宦子弟还是平民。这也是孔子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即打破了那一时代贫民无法受教育的状态。

不仅如此,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也是贯彻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目的。但孔子不是没有原则的。孔子尚“礼”尚“仁”。他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孔子的这种胸襟与气魄在今天依然值得现代教育者学习。

二、教育思想

(一)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1.持之以恒,终生学习。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过“吾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他用自身说教的方法告诉学生们,他的渊博知识并非是天资聪颖,与生俱来的,而是自己勤学不辍而来。可见,孔子作为师长已然为弟子做了好的榜样。

2.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学者应无偿师而谦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就告诉人们,要想学习知识,首先做人要谦卑,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要勇于向善人、能人学习。强调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作用。而孔子也指明了向别人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做学问,必须一学二问。东汉王充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人如果有“不耻下问”或是“虽知亦问”的谦和态度,对于进德修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孔子认为,学习的主动性不仅限于谦和、不耻下问的态度,更要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学习目的。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应为爱学、乐学。因为只有真正地爱好它,认为学习能带来快乐的人才能学好它。

3.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学习的正确态度是要不自欺,要持之以恒。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对子路所说的话,已成为一句至理名言。孔子教育子路要想学习的好,不要光凭聪明,要想进步,必须遵循不自欺,实事求是的学习原则。并且要能做到迎难而上。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在孔子的理念中,学习便是应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而不应该受到外界环境或条件的滋扰,即使遇到困难也要有勇气面对,专心致志做学问。

(二)教学内容

孔子教学内容涉猎广泛,十分庞杂,没有当时教育者的教条与保守。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是读书人要为之努力达到的目标。孔子主张,人要成为通才,不能偏颇,不能单一。只要是学习就是好的。只要是想学,甚至是赌博也可以去学学。其《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话: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者乎矣。”但是孔子的教育核心还是”德”育――要学做人,有了做人的根基才可以学其他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孔子对“学”的概念的界定十分宽泛。在孔子看来“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可以作为学习者的纲领。但孔子强调博学的同时也指出,博学并不是混乱地学,没有体系。这一主张在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有所体现。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多学”也应在以有学习主线的前提下进行,这才是学习的根本。这里孔子自然而间接地讲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思考和借鉴。

(三)教育模式

孔子教育方法的宽泛于自由中蕴含着大智慧。是历史、现在、未来教法之本源。孔子的教学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有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法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时间与空间,让他自己去体味与感悟。现在欧美的教育模式大都如此。有时孔子也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其解决疑惑,不辞劳苦。而孔子还会“欲与无言”。这些教学方法可谓是灵活多变,但都以学生的利益为先。并且还告诉了如何做才能学得更好。

(四)学习方法

1.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告诉学生,温习与复习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意义。

2.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3.学与行并重。孔子认为学到了知识就要重在实践。达到学以致用才是真的学会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要学会以一反三,在实践中出真知。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在此,孔子又强调学行并重的意义。这一理论在现今高职学院的教育模式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子夏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路》)的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综上所述,在学与行并重基础上的学以致用,不仅是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五)学习的目的

篇7

关键词:诗经;教学相长;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27-03

一、求道不倦,修己成人

在《学而》篇,子贡向老师请教:“(一个人能)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何如?”按照子贡的理解,穷人能无谄于富人,自足于己,富人能不自恃其财,与人平视相交就应该算是达到了孔门的修己之道了。可是,老师却认为此犹不足,只算小成而非大成。“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所谓“贫而乐”即是“安贫乐道”,一个人安贫不易,乐道更难,贫属“命”,“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穷通富贵均非人力所能左右。“道”之兴废亦在“命”,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因为“命”属“天”,知天命何其之难,因此孔门教导弟子重在修己正身。耽溺于未知之域非孔门学风,与其寄希望于不可知,莫如叩问于当下。孔门教人修己成人之学,即忠于己,恕于人,所谓“安贫”与“乐道”即是“贫而无谄”的升级版。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如寒暑风雨之节也。”《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指针对不同材质的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精化加工。拓展到道德修养上,就是要求君子应该日有所进:“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子贡引诗于此,其实是在与老师探讨修己成人之途中的“灵犀一念”。如果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的子路是贫而无谄的代表,那么作为富人的子贡就是富而不骄的代表,二人实则均已登孔门之堂,却未如颜回虽居陋巷仍能不改其乐为可贵,也不如孔子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但“乐亦在其中矣”的修己之境。正因如此,周敦颐才在教程氏兄弟时让二人:“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除了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也是“富而不骄”的升级版。朱熹云:“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一个人富而不骄是一种自我节制,还属于有意识的修身,而到了“富而好礼”则已然把“富”字脱落,和人相交,进退容止均有度,是修身到了一定境界。故而和其交往自然会予人“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之感。而子贡也因其能引诗以与老师相答,更是获得老师“告诸往而知来者”的称赞,朱熹认为是:“孔子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而无论是安贫乐道者还是富而不骄者,要想不为境所困,均需有仁心,无仁心则“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所以孔子虽罕言仁,但细读《论语》,夫子所言,前后实一也。与子贡相类,曾子一直谨慎勤勉用孔门学问自修,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病危时,也曾引用诗经中的《小雅・小F》语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虽然曾子引诗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如《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含义,但是联系散见于各处的曾子之语,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在修身成人道路上一直谨慎小心的曾子。当然儒家教人修身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慎独”,其旨是让人不困于心,不做“戚戚然”小人态。故而当后世以自己的方式洞悉了这条闻道的奥义后,他们在修己成人之路上愈行愈开阔,才会脱口说出“为人处世间,得见事无可疑处,多少快活”这一番话来。

二、独居以慎,相交以诚

在《八佾》篇中,子夏以《卫风・硕人》篇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之语问于老师,老师用“绘事后素”之语答,即古人绘画之法先布五彩,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勾勒。没想到,子夏亦如子贡一般,举一隅而能以三隅返,由此及彼想到了“礼后乎”,“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门学问不同于诸子之处,孔子强调“复礼”,却并非如墨家一般确确然搬出了“明志天鬼”一说,用以恫吓下到百姓上至诸侯。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之礼是为感念先王先祖之德,故而当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即所谓“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俭者物之质也,戚者心之诚也,故为礼之本”。于此可以看出,虽然孔子也说过“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样的话,但是相较于外在的形式而言,孔子更重视的是礼之本,即在行礼时,人的内心之质是否也与外在行礼之文相符合,如不符合,就会错把“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中的“玉帛”当成是“礼”之“本”,而将“诚”置乎末端。所谓“诚”,除了与礼相关,它还与仁心相系。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为忠?何为恕?朱子解释的极好:“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诚如子贡所云:“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以待己之心待人,方可谓之诚,而诚的前提就是“慎独”。《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毋自欺也,所以孔子病危之时,子路使门人为臣,来为孔子治丧时,孔子说出“吾谁欺,欺天乎”这样的话。不自欺欺人,秉心以诚,事人以诚,是孔子对自己也是对门人的期望。当我们看到后学子思编著的《中庸》里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样的话,才会明白孔门一脉相传者之为何,也才明了为何时代在变,而儒家文化中很多精华还一直具有适应性。

三、以行践知,知行结合

在《论语》中,有三处直接谈到过学诗的重要性,一处为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时说:“不学诗,无以立。”一处为夫子自道:“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处为学诗后若:“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综合三处夫子论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诗教上注重两点:一是需下功夫研读《诗经》,因为读诗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不断累积人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养心及了解社会的过程;二是不能只满足于能诵诗,更要知行结合,居于一国可“事君”,出使他国亦可“专对”。而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更包含了孔子对其弟子的期待。依钱穆先生所言:“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到无不在……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道达于仁。”这种对于天地万物的深切关爱之心,其实已经是儒学“仁”的理想的泛化了,这与后来屡屡被二程所称道的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的仁者情怀是相通的。于此可知无怪乎弟子慨叹“夫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因达于“仁”对一个人的要求太高了,甚至孔子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至于诗的作用,孔子则以“兴观群怨”概括。简而言之,“兴”体现了《诗经》由物及道、由景及情的启发作用,“观”表达了诗歌的认识省察作用,“群”和“怨”则表达了诗歌的政治伦理和人伦教化作用。由此可见,孔子对以《诗》来教导孔门弟子的良苦用心:一个合格的孔门弟子,除了文质彬彬,还要有所止、有所为,即对社会有所担当,而非去做高蹈遁世的隐者。虽然孔子也说过“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他从未真正放弃一个仁者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正因如此,当子路告诉石门的守门人,自己的是从孔子那里过来时,守门人第一反应就是:“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吗?”这与后来孟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其相似!而孔子也曾对其子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二南》之诗,适合乡乐中众人合唱之用,人若不能唱《二南》,就是一人独默于人群中,好似面墙而孤立。于此可见,孔子之道非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躬行。正因如此,当孔子诵“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斯远而”时,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如果真心思念,何惧路途之遥远!进而引之,如果一个人真心向学,又怎会因行道之难,而轻言放弃呢?后来《中庸》也有:“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这种起而行之的态度无形中也开启了《大学》中“修齐治平”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为后世儒生拾级而上提供了途径。

四、执两用中,过犹不及

在《论语》中,孔子曾对《诗》有过两句评价:一为思无邪;一为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o》,曰:“思无邪,思马斯徂。”此诗以骏马善于行走、稳健直行的特点来颂扬鲁公崇奉先贤、品行无邪和治国有道之德,进而譬喻人能恪守先贤遗训,崇德守道,不为邪曲所动的道德意义。而后者则是对《关雎》中的主人公的赞扬,他虽然未能与朝夕慕念的淑女携手,但仍能“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联系陆机的《文赋》:“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孔子的评价充分表现了一名君子所应有的节制与风度。孔子曾在《论语・尧曰》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诗教中的这种“中庸思想”在孔门学问中并非孤立的存在,它其实是孔子一直以来倡导的“礼”的思想的体现,而“礼”的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正名”。关于正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上下各安其位;二是明于己份。因为儒门要培养的是“君子儒”,孔子在给弟子们传授学问时也是致力于培养可以能真正“弘道”的“士”。故而一个君子若真正了解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即便是乐于群,也只是会求和而不求同的。正如朱熹所言:“和而不流。”内心有仁,进退有度,外化为礼,自会在不经意中让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更不用说他会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了。所以孔子《论语・卫灵公》曰:“放郑声。”并且自道.:“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种种之故表面看来只是对诗句中情感的“过”进行批评,对语言中的“俗”进行雅化,实则包含了孔子通过“诗”中的“中庸”思想对“礼”的思想加以阐发的意图。《论语・颜渊》中关于培养仁心,克己复礼的四个条目即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明于此,我们再读孔子那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才会别有感悟。把孔门的“中庸”思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就是《礼记》,诚如顾随先生所言:“如果说一部《礼记》皆讲外在的礼,那么唯《中庸》篇讲内在的思想,故读《礼记》不读《中庸》则只有躯壳而无灵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和孔子在《论语》中通过“诗教”来阐发“中庸思想”一脉相承。在《礼记・中庸》中,作者正是通过事物内在两级关系、事物的常与变的关系、时间运行的观念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中正”、“中和”、“执中达权”、“时中”、“中行”准则。而与《论语》中对中庸思想论述相比,《礼记・中庸》里所谈的“中庸”更具体,并且在要求上更严格,要求一个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中庸”来待己接物。于此我们也可看到,先秦的儒家思想在接引弟子时还是较为简明平易,操作性颇强,后来的儒家思想开始走上了一条“极高明”的道路,在理论上日趋精密,在体系上日趋宏大,故而《中庸》篇中也说:“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诗经》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并没有局限于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引诗入怀。因为他对《诗》熟知于心,所以才能在教学上与学生“同声相应”。所以对《诗》的解读,正是我们踏入孔门的一个途径,如此,就不难理解何以孔门一时桃李繁盛,而孔子的学说,也得以通过孔门后学流布天下,泽被后人。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顾随.顾随讲《论语》《中庸》[M].石家庄:北教育出版社,2013.

〔3〕程树德.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5〕脱脱,等.宋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1984.

篇8

耿怡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一个不敢梦想,害怕失败的人。面对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却了,渐渐的学会用“无所谓”三个字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与难过。有时候,当我无法不面对污浊的空气,拥挤的空间,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个呼着“小时不识日”的我了。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却还在用自己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着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荷丈人那样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准确地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曾几何时,我也“傻傻”地去给老人让座,在地上捡了钱去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同学抄作业会严厉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车会装睡觉,看到同学抄作业会走过去笑着对他说:“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队的我也不会管,对着不喜欢的事我会笑,对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当我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姿态重新站起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再受伤了。可是,我错了,我躲不了。我终归不能像孔子一样喊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一个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公平难觅的年代,说出这样的话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让我敬佩。因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爱人”。我无数次地希望这个世界充满仁,可是太难了,现在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孔子所处的时代?于是我想起一个面色枯槁却神情依然焕发光彩的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说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他面对外界“今之从政者殆尔”,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与同群”时,谁又能够像他一样轻抚琴弦,浅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篇9

【关键词】君子 学 仁 义 礼

古老深厚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带给世人无数的哲理与智慧。《论语》中许多积极的思想、认识,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重视和采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品读《论语》如同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又好像是在中国人文精神的百花园中寻根溯源,其中,体现孔夫子立人观的词句更是俯拾即是。本文试图从《论语》的几个高频词去探索孔子的立人观,以期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

孟子有云:“圣人,人伦之至也。”他把为人的最高标准定做“圣人”。那圣人之下呢?要数君子了。“君子”就是孔子立人的典范。“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这是孔子对君子的总体评价。那么,君子到底有哪些杰出的品质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这般的豁达脱俗;“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如此的不卑不亢。孔子说:“君子求诸己”。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实在是高,不仅在圣人如此,连亚圣孟子也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作为君子就要“过则改之”。人们对“君子”给予了极大的赞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在孔子心中,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在孔子看来,“学”是君子一切礼教孝悌,仁义道德的基础。只有好学,方可具有君子的品质、风范。“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学”是《论语》中时常与我们照面的字眼。

在《论语》开篇《学而》一则中,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乐趣,尽在其中。常常温习回顾,细数自己拥有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这不失为一种愉悦身心之举。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明白未知的道理,揭开不解的疑问,都是在为生活平添亮点。正因如此,孔子才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孔夫子嗜学,那么何为学呢?台湾文学家南怀瑾先生这样诠释《论语》中“学”:“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观过知仁’,要随时地思考、见习、体会,这就是学问。”我很喜欢他的评述,“学问”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收获,它是不断积累的经验、方法、智慧,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一种正确的东西。不仅“学问”概念宽泛,“学者”也是人人可做,孔子曰“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只要行动,不论是谁,都可以学习,都可以进步。正是如此,孔子才会积极地宣扬“学”的重要。“君子博学于文”。那么,君子要怎样学成呢?孔子尝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认为子以四教——文、礼、忠、行:教文——以博天下之文采;教礼——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忠——以忠诚为生命的誓言;教行——以言行一致为永恒的信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君子务本”,学习要以书为本,善于温故知新。在孔子眼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动脑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与学相辅相成,才能学而不罔,学而不殆,并学有所成。如果只学不思,就无可辨好坏,如果“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那结果只会落得“无益,不如学也。”善动脑筋的表现就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举一反三的本领,颜渊当仁不让,连子贡也大叹“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不耻下问”。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他人身上,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所不具备的品德。我们说“集思广益”便是如此,汲人之长,增己之见。孔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以能问于不能”,也许人们会很奇怪,向外行请教,不是缘木求鱼吗?其实不然,“当局者迷”的道理我们都听说过。正是这样,才有必要从外行那里获取一些灵感。“以多问于寡”中的“多”,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人才,他们往往博采众长,却无一深入。当他们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时,求助于“一”型人才,也就是“寡”,便是理所当然了。“有若无”、“实若虚”更体现一种谦逊。渊博的学问,会让人变得深厚、内敛,俗话说:“饱满的谷子总谦虚的低下头。”这正是“有实”之人的写照!所以,多问于他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既向别人请教,就必须“语之不惰”,专心听讲不懈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默默记住,永不满足。因为“不践迹,亦不入于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才能称为博学之人。

光有方法,当然达不到圣人的立人标准。学习的精神品质,更是不可或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可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的致学。做学问的人,就要耐得住寂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以学为先,有余力再做官。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作享受,所以才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才会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担心。

俗话道:“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如果离开了学习,不管什么仁、知、信,都会产生瑕疵,变得愚蠢、放荡、尖刻。看来,学的确非常重要,孔子“十有五而致于学”,他才能在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想在未来“随心所欲”,我们就应当发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要想体会“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荣耀,就必须耐得住“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寂寞。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是“成仁”之道,而“仁”是终极目标。作为儒学的中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多达一百多次。孔子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便是博爱、仁慈。心胸宽广,包容百态,感化万众,孔夫子将一己之爱扩大,惠及整个世界——“泛爱众而亲仁”。正如儒家常言:“大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孔子认为“爱人”才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爱世界”才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是儒学的精髓,也是立人的根本。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胸中之仁,少了道家“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墨子“摩肩放踵以利天下”的绝对无私。“仁”,爱人、爱祖国、爱世界。“亲亲、仁民、爱物”,“仁”如流水一般,一股股漫延、溶汇,由小及大,从近到远,保存着适度的私,慢慢扩充,直到滋泽了万物,达到为公。如此这般广阔绵延的爱,也只有在孔子,在儒学那里才能溯源。“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也许就是孔圣人被人们尊仰的原因吧!

吟《论语》感“仁心”,总觉得“仁”未免太缥缈,太遥远,仿佛那是道光,照着自己,却无法触摸。其实,“仁”并非如此高远。观念上引发慈心,心中有爱,就是“仁”。如此简单,“仁”不必去苛求,只要用心去积累爱。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源,是“仁”的本质。“恻隐”者,“爱怜”也。爱怜是人之常情,弱者、病患、贫困往往会引发我们的爱怜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这就引发了我们内心的“仁”,于是,我们便“成仁”。孔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就是触手可及的东西,呼尔而来,念尔而至。也许人们总觉得“仁”这份修养太高深,是内心深处的修炼。这话虽没错,可要知道,其实,“仁”之用,也就是爱人爱物。只要以仁慈之心,博爱生灵,就是“仁”的表达。“仁”虽是爱人爱物,但这种爱是掩去了微笑、沁香后的一份极其质朴的爱。“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味谄媚,并不是真正的“仁”,或者说这是“不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心地高纯,深厚气重,如山般宁静,宁静中绽放着涵养。“仁”是一种很典雅,微妙的境界。不顺时,仁的修养使我们安然处之,失败时,“仁”的信念使我们勇于搏之。“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是隐去荣华,退了金玉的乐天派,是懂得“里仁为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洁士。难怪孔子曾感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泰伯》中有句话,大家很熟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要承担天下之重任,用行动书写爱人的篇章,时刻磨练自己,让自己拥有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深远的眼力,永远爱人,至死不渝。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才是仁人。“仁”字重,重于泰山,重于生命,正如孔子教诲:“仁者,人也。”

说“仁”,绝对离不开“义”。孔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当我们举着“爱人”的旗帜,高唱“爱物”的主旋律,这是“仁”。当我们真正开始行动,助人为乐,奉献自我,怜惜病弱,爱护幼小并主动担起重任,一心向前,这便是“义”。“义”是“仁”生动的刻画,是表达“仁”的形式。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身为君子,就应当具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清楚“不义”就是“不仁”。“义是仁之用”。当“仁”失去了“义”,就像歌曲丢失了旋律,钢琴失去了键盘,油画退去了颜色,电视隐去了图像。只剩下空壳,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我们执著地追求“仁”的时候,应该更敏锐的发现“义”,当我们标榜自己的“仁”时,应首先考验自己的“义”。

讲了这么多仁义,下面该说一说“礼”了。礼在《论语》中的出镜率之高,是可以与“仁”字媲美的。一般说来,孔子所谓“礼”,源头应为周礼。孔子对周礼抱着极为尊敬的心态,他曾说过“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对东周,对当时的礼教道德可谓推崇之致。但东周已逝,社会还在发展,于是孔圣人又把周礼进行了完善,在继承中创新。他把“礼”作为治人治学的支柱。

论“礼”首先要明确何为“礼”。礼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礼要求表里如一。众所周知祭祀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孔子倡导我们“祭神如神在”,心中充满敬意外由内发,这种从内至外的礼,才是真正的礼。中国人历来自称是“礼义之邦”。“礼之用,和为贵”,礼就要做到中和矛盾,也就是中庸,这也正是“中庸之为德。”在我看来,中庸,就是在纷繁变幻的世界,能停在属于自己的原点,用冷静的双眼,看过往的人事,然后渐渐融入这个世界。中庸是一种平淡,人总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礼的内涵比之于它的外表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绘事后素”、“尔爱其羊,吾爱其礼”等观点。表面的东西确实没有心中的本质来得真切、宝贵,行“礼”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礼,君子之大礼。老子也说过:“善者吾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礼,也包含着一份爱,一份善,一份对别人的关怀。“礼”,其实是温暖的,并不那么冷酷的高高在上。生活中处处充满“礼”:孝敬父母为“礼”,友爱朋友是“礼”,满怀感恩的生活也是“礼”。礼,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尽展无疑。孔子“入太庙每是问”,别人都以为这不合乎礼节,可孔子却说这才是真正的礼。本来嘛,“射不主皮,力不同科”,人人都有强项,也有弱处。不精通的事物乐于向专家请教,“不耻下问”,这才是“礼”之所在。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也是一种“礼”。“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德”需从俭来,从恬淡的心绪、安宁的精神中升华。孟轲说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也不失为一种逊洁、儒雅的生活态度。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宽容、博大、礼让的胸襟,接纳每一个过客,笑对每一个瞬间。

“礼”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平日的言行、气质,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生活中展示自己优雅的礼节,一颦一笑间充实着丰厚的德韵。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只要表面上恭敬、庄重,言语间和善亲切,就是真正的“礼”。要不,孔子也不会担心地提示我们:“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礼”要寻求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从内而外散发的恭敬。“君子于人无争,于世要争”,这就要求我们在淡泊中争取,该放则放,当争必争。孔子用“射”向我们阐述了“礼者”为人处事的风度。“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著名文学家南怀瑾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开始时,对立行礼,显示礼让,赛毕,对饮而笑,赢者曰:“承让”,输者曰:“领教”,即使有争,也始终彬彬有礼。”是的,争是必要的,但在“礼”的包装下,“争”少了一股火药味,多了一些温柔和友好。赢而不狂,败而不伤,从始及末,尽展一种典雅、厚重的气度,而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这种颇为平和的心态确是立人之必备呀!

谈了很久的“礼”,那么,礼对致学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问、人品都是如此。在诗书中漫游,在礼教中规范,在乐声中成长,“礼”是弥足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了它,就像树苗没有了中绳,久而会变曲;就像孩子离开了管教,长此会走上歪路。“礼”就是致学、立人的中绳,“木受绳则直”,人依礼而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喜学的君子们,往往纵古博今,以求样样皆通。可如果离开了“礼”的辅佐,就会门门不通。这时,礼就约束我们,先博览众家之采,再专研一家之长,以“文”“博”,以“礼”“约”,让弄墨致学,为人处世更合乎礼法,这才是孔子爱”礼”的真谛。

篇10

关键词:孔子 德育 身教 知行合一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命题。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尤其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置身于复杂动荡的现实社会,孔子充分发挥自己非凡的智慧才能,形成了前无古人的整体教育观。

(一)以德为本、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须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养君子的首要位置,提出所谓“君子怀德”(《论语 里仁》),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应放在第一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里仁》),就是说,在“孝”、“弟”、“信”、“爱”之余,再去“学文”。

在审美方面,孔子认为外表美与内在美同样重要。孔子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他说的美,实际上也多少包含了今天所讲的“四美”的某些内容。

(二)重视学校、家庭的综合作用

孔子德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而》)的教育主张。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育学生,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

孔子在庭院中“诗礼传家”的教子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季氏篇》),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孔子非常注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伦理关系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百善孝为先。孔子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孝”为核心,以“孝”为做人的根本,对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人伦关系十分重视。他在《论语》中直接提到“孝”字的有18处之多。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三)突出主体的作用

突出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的著名论断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在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拨。

(四)注重身教、教学相长

孔子的德育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要求别人做到时,自己先要做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 子路》),主张先做后说,或者言出必行,视为“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里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生通常把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教师言行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的特征,教师的思想感情、才能、习惯以及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直接影响和熏陶作用。

(五)强调“行”的重要性、知行合一

孔子重视德育,也非常重视德育实践,强调“知”和“行”的统一。在此,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论语 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宪问》),“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公冶长》)。孔子认为实施德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1、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

孔子承认有“生知”、“学知”,但他更重视“学知”。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述而》),并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公冶长》)。其大半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并认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才能不迷惑,是所谓“知者不惑”(《论语 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卫灵公》),才能把遵守规范视为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是所谓“知者乐”(《论语 雍也》)。孔子亦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2、强调道德信念的培养

人不仅要知德,而且还要把它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乐之不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必要时要为道德而献身,即“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孔子还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意志,方能为学修德,他自身的德育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更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锤炼,“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 阳货 )。道德的成长,必须克服内外障碍与困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3、强调“行 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行” 比“知” 更重要,“行” 是“德”的归结,“德” 不能离开“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 学而》),“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 先进》)指出如果不学习有德行的人的实际行动,在道德方面是不可能达到登堂入室的程度的。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实践。孔子的德育过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过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是听其说,而是看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 公冶长》)。不能做到知行如一的话,则意味着德育的失败。孔子将知行合一并纳入德育过程,形成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沈顺福.儒家道德哲学研究 [M].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