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受戒范文
时间:2023-04-03 04:0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汪曾祺受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在许多评论家看来,《受戒》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作品,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逃避。笔者认为,《受戒》饱含抗争意识,小说表现出对自由向往。
关键词:受戒;沈从文;抗争
《受戒》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汪曾祺在60岁时的作品,可以说是艺术上的纯属之作。小说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向人们讲述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很多评论家认为《受戒》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无关。本文认为,汪曾祺是一位关心人的疾苦的作家,《受戒》看似平淡,实则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期待。
《受戒》中作者赞颂了对束缚人性的反抗。庵赵庄,从名字就可看出寺庙在这个村庄是不容忽视的。庵本是对尼姑住所的称呼,但是这个庵里居住的却是和尚。在庵赵庄人的眼中,庵与寺也许并无分别。或者他们知道分别,却并不在意。在他们的眼中,和尚和种田、做生意并无分别,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尚们也俨然把出家当做一种职业。在庵里,方丈不叫方丈,而是叫“当家的”——他也确实干的是当家职务。他屋里摆着账簿和算盘,“经营”着庵里:做法事要收钱,庙产租给人种要收租,还要放债。这些看起来与方丈工作想去甚远,更像是当家的工作。他们并不遵守佛门的种种清规戒律。他们吃荤,最守清规戒律的老和尚普照平日里吃斋,“过年时除外。”他们不戒杀生——“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如此“明目张胆”地杀生,可见佛规并没有束缚住和尚们的心。他们不戒女色:二师父有老婆,三师父有相好的。正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受戒》中处处显示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权威的不盲从。明海在当和尚之前读书,“每天写一张仿”。村里人夸明海字写得好——“写得很黑。”这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包涵着作者的深意——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来说,字的内容不是重要的,他们要的只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生活。孟子与他们无关,论语与他们无关,甚至百家姓也与他们无关,他们想要的只是自由地过着他们的生活。庵里的方丈仁山说当一个好和尚的三个条件,他自己一个也不符合——黄、胖,打牌老输,整日衣衫不整。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曾对佛门禁欲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鲁迅对爱吃荤又不戒色的和尚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避而远之的确是修身禁欲、正襟危坐的大师兄。汪曾祺和鲁迅都不赞成禁欲,主张遵从人性。只不过两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温和,一个激烈。但是,温和的汪曾祺在小说中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在温和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反抗的姿态,呼唤人性的回归。
篇2
关键词:诗化;语言;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09-01
从某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语言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汪曾祺由衷地赞赏那种不事雕饰的风格,他将现代的自由意识和古典意趣相结合,以一种优美的文字把爱、美、生命力展示在世人面前,在这美的享受之中,引领人们到达纯净的精神世界。
一、描法的平淡自然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表现出简洁、质朴、纯净的艺术特色,没有浮夸的语句,没有华美的修饰词,甚至也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他的语言去掉了一切浮华与繁杂,只剩下原滋原味的语言,如清水出芙蓉般单纯、明快。
《受戒》给人一种像是在读诗的感觉,小说开头即写道:“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用一种平静质朴的语气给小说定了一个基调。《受戒》描写的虽然是梦幻般的爱情,但其文字却不浮华,自然而朴素。在描绘少女的容貌时,小说是这样写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妻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在作者的笔下,小英子像是一串跳动地着的音符,单纯快乐,汪曾祺把朴素的物和灵动的人结合起来,亦是妙哉。汪曾祺不会刻意去讲究字词的拿捏或用法的奇特,他喜欢用质朴的语言去抒写人物和景物,他的小说看起来均是闲笔,实则处处精心设计。在他的用心下,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大淖记事》中一段经典的风景描写:“春初水暖,沙洲上窗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获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 看似是对大淖四季景象的简单描写,实则传达出大淖里一片美丽平和的景象,给人平易亲切之感。小说中人物的处理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是汪曾祺的用心设计,若你细细品味,定会感受到文字背后流溢出的动人情趣。
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感
文学分很多种类,但诗歌无疑是最具有音乐性的一种。而从某个层面来讲,汪曾祺的小说是一种抒情的诗化小说,其小说语言具有诗歌音韵美的特性。他曾说过语言就要做到看似参差不齐,但又“痛痒”相关,这就是在强调体现语言音乐感的重要性。汪曾祺小说中的语言,语句之间的跨度比较大,超越了一般语法的既定格式,甚至可以说没有逻辑,如小说《天鹅之死》中的一段描写:“天鹅在天上飞翔,去寻找温暖的地方。飞过太阳岛,飞过松花江,飞过华北平原,越冬的麦粒在松软的泥土里睡得正香。”语言简短且相互关联,这就体现了他创作语言的音韵美。这一特点在《受戒》中也有体现,《受戒》里最后那段惊人的景物描写充斥着语言的音乐感,如一首曼妙的田园牧歌。
汪曾祺的语言感情饱满,极具中国韵味,十足的音乐感,让读者在品读过程中如饮甘泉,清爽解渴,温和甜美。能让我们品读出来的和谐的精神和中国的传统趣味是其小说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他的小说看起来平和淡泊,但细细读来,慢慢咀嚼消化,会使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作者极其善于通过叙述一件小事来阐明人生哲理,寓真善美于不起眼的琐碎小事中。小说《鉴赏家》中,买水果的叶三评点季民紫藤画时的一段对话,叶三说“好”,画家问“好在哪?”,“紫藤里有风”,“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季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佛紫藤乱”。一段简单的对白,两句词,看似平淡,但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三、创设“空白”,增加诗意空间
语言的美不在于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是在于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在于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好的语言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把一件事叙述出来,而是要画,就如流动的水,如一幅景,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人仿佛真真切切的感受着这一切,才能体会到文章真正的内涵,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小说很注重空白艺术,能不说的话就尽量不说,反而传达出更多的意思。小英子倔强地问明海愿不愿意讨她当老婆,明海简单却又坚定地回答“要”,连一个爱或者喜欢的字眼都没有出现,但是已经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受戒》的结局也止于此,摈弃了一切客观存在的因素,只单独地把感情拿出来说,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正如结尾所说暗示的,这是一个梦,这是存在于梦里的美丽感情。因此,尽管这篇文章尽力想写出圆满的结局,经结尾处这一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我们却感受到《受戒》与《边城》中翠翠与傩送二佬没有结局的爱情同出一辙的哀婉。古人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有道理的。
篇3
《受戒》里的荸荠庵有三代和尚。老和尚普照吃斋,但过年时除外,当其他三个和尚打牌三缺一时,他也被拉出来凑数。大师父仁山是当家和尚,不怎么念经,天天忙算账,桌子上摆的是账~和算盘。二师父仁海有老婆。三师父仁渡才二十多岁,经忏俱通,会玩飞铙,然而外面相好的不少。最小的和尚小明子刚刚举行受戒典礼,回庵的路上,面对漂亮水灵、活泼可爱的小英子,他表态不当方丈,不做沙弥尾,而是愉快地私定终身。其实,还有一个隐在背后的和尚,身份高贵,叫石桥,是善因寺的方丈,号称是和尚中的状元,他面如朗月,声音动听,衣着讲究,会作诗、画画、写字,烧的都是名贵的伽楠香,然而,这样一个大和尚外面有个长得很好看的相好的。
汪先生用他那灵动的笔,把里下河水乡的一切写得很美。宽阔的芦苇荡,恬静的庵赵庄,和睦的小英子一家,香得冲鼻子的栀子花。一个小和尚小明子,一个小村姑小英子,他们从合吃半个莲蓬开始,一起薅草,一起嬉戏,一起赶牛打场,一起画画刺绣。小英子踩荸荠后在田埂上留下湿脚印,五个小趾丫,细细的脚跟,脚弓部分缺一块,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扰乱了。太纯美了!两小无猜的朦胧情爱让人心动。至于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也令人向往,庵里没有烟雾缭绕,没有晨钟暮鼓,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神秘、庄严和肃穆,没有一般佛门寺庙清规的羁绊。只如文中所说的,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无人提起。汪先生把僧侣刻板的宗教生活世俗化,写得那样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写出了和尚们的人性,和尚与常人一样,寻常事体样样精通,甚至比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和尚只是穿了袈裟的凡人,一切再平常不过,一切又自然不过。汪曾祺在文章写成之后曾说过:“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当我们沉醉在这种唯美意象中时,合卷长思,不由惊叹,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外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酒食相敬,人人怡然自乐,不知秦汉,无论魏晋。这是逃逸,是出世。而《受戒》中的桃花源则更进一步,不仅环境优美,庵赵庄的村民对寺庙里的和尚各种行径竟是如此的宽容、包容,荸荠庵里的和尚们相互之间也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当和尚是出世,而他们是入世,是出世后的入世,这是另一种乌托邦。在小f里,和尚只是个谋生的职业,与劁猪、织席、箍桶、弹棉花等等一样,是世俗生活中的一个行当。《受戒》中的这些和尚没有哪个禁锢自己,他们念经、打坐、修行都无所谓,和尚可以打牌,可以吃荤,可以唱小曲,可以娶妻。
篇4
2、《回延安》,作者:贺敬之。
3、《天山牧歌》,作者:闻捷。
4、《黑骏马》,作者:张承志。
5、《古船》,作者:张炜。
6、《红高粱》,作者:莫言。
7、《受戒》,作者:汪曾祺。
8、《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者:史铁生。
9、《离骚》,作者:屈原。
篇5
[关键词] 汪曾祺 萧丽红 现代性 世俗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的融合一直是困扰中国文人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传统文化精神具有现代性意义,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汪曾祺和萧丽红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汪曾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当我们把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放入这一历史框架中时,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整体来看,汪曾祺的小说与传统儒、道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儒家的“仁爱”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式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是与道家思想风范相融通的对于自然人性和通达人生的追求。而在这两个方面,汪曾祺都进行了现代性意义的融通与整合。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仁爱”的情感与“义”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其作品的世俗文化氛围、人物行为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
在《大淖记事》中,我们看到锡匠们在十一子遇到不公正的伤害时,同声相应,揭竿而起,自动组织起来上街游行,在世俗的情谊中生发出一种高尚的原始正义。而这种原始正义与他们日常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他们平时相互之间从不抢生意,若是合作做活,工钱也分得很公道,这其中联系着他们对于“仁义”的理解。在他们看来,人和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处,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善待别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这样一种世俗的民间社会中所保持的伦理道德,显然包含着儒家的“仁爱”精神,但在世俗的人生中,儒家的“仁爱”之理己经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心理追求,想要挣脱捆绑精神的绳索,逐渐恢复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他们的心目中没有贫穷、贵贱之分,呈现出的是一种和谐至乐的生活境界。这是对世俗解放的渴望的平和表现,同时也是汪曾祺小说的现代性的体现。
《故里三陈》中的陈泥鳅有一身好水性,虽好利,但更重情义。下水救人,救活人他不计较报酬。民国十二年,运河决口,他在大浪里救起了好多人,连人家的姓名都不问。但在死人身上他要钱从不含糊,比如在通湖桥洞里捞一具女尸,他向公益会讨价十块现大洋。随后,他却把要来的钱送去接济生活无着的陈五奶奶……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像陈泥鳅这样具有仁爱之心的“平民百姓”是日常世俗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本性,毫不矫揉造作。汪曾祺不仅赞扬这些普通人重义、重情、爱人的美好情怀,而且对于他们纯真、自然的人性表现形式给予了热情的肯定。
在汪曾祺作品中,“平民百姓”是他作品的主角,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在劳动中闪现出庄严的光彩,因而具有了“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作家心中对优美人性的渴望,同时也是对普通劳动者人道主义关怀的体现。
正是源于这种博大的人道情怀,汪曾祺以浪漫的、诗意的笔触,写出了他理想的生活境界和伦理人生,能充分印证他这一理想的作品是《受戒》。《受戒》更像是一首充满了健康的生活情趣的田园诗。旖旎明丽的水乡风光和明海与小英子天真未凿的爱情浑然一体,充满了和谐恬淡的乡土风味。开朗热情的水乡人、风流倜傥的和尚,弥漫着人间烟火的寺庙,充满了人生向往的受戒仪式,歌唱劳动、赞美生活。作者在这历史深处飘来的生活气氛中,灌注了时代的激情,歌颂了直率的人性,朴素的人情,对人的自然情感与生活权利的肯定和对人的诗意的生存状态的现代性追求。
萧丽红:中国式的隐忍和超脱
与汪曾祺相似,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台湾女作家萧丽红对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观念无疑是有着深深的倾慕和向往的,并且由这种观念延伸出了她对于世俗日常生活的热情肯定,对于在日常人生中的仁爱之心给予了热烈的赞美,她渴望通过作品找出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精华来复苏和重塑我们民族新的文化人格。萧丽红的小说也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精神特质,即中国式的隐忍和超脱。中国向来缺乏西方式的悲剧,没有太多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而对于苦难和悲痛,传统的中国人总会选择一种隐忍的态度,正如李泽厚所说,“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冲突、惨厉与崇高,一切都被消解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之中”。萧丽红将这种中国式的隐忍和超脱渗透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纯朴品格和奉献精神的女性,营造出一种平静祥和的气氛。
《千江有水千江月》所表现的是一种建立在传统意识上的现代情爱观,无论是父母包办,还是自由恋爱,那些爱情都是真挚纯朴的。贞观和大信是被双方父母指腹为婚的远房表兄妹,这看似无理的包办婚姻却转化成了真挚的爱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爱情的很另类的一面。同时,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自由产生的,是建立在相互爱慕、默契无间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爱情是自由的、可选择的,是典型的现代爱情。萧丽红通过贞观和大信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她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真正的爱情要建立在“灵”的基础上(文中处处着力于体现贞观和大信“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感受),建立在双方的精神基础上,爱情应该至大至美、极纯极真。而形式和诞生方法则不是重要的。
另外,这部作品中的其他女性也都是善良、坚忍、重操守、讲信义,对待爱情忠贞不二;她们持重、克制、有礼,可她们又并不因此感到束缚则显得刻板冰冷;她们敬重生命,活得认真,活得明白。
她们对事情都有一种好意,是连剪一张纸,折一领衣,都要方圆有致,都要端正舒坦。她们之所以如此,乃其内心蕴藏着丰富的真情。这些情感,有乡情、人情,也有亲情、爱情。
在评价《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女性形象时曾有人指出:“萧丽红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女性经验,我们看到了环绕身旁的母亲们一代的影子……而在这些真实的女性生活下,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传统宿命观却默默传承下来……传统旧俗不断地绑在女性身上,这样的认命方式不禁让我们感叹女性还能为自己作些什么?”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传统的封建枷锁的确给女性带来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但在萧丽红笔下,女性妇德的坚守是建立在感情和责任的基础上的,是心甘情愿的承受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情”是恪守的基石,不能简单的以传统女性对贞洁牌坊的顶礼膜拜为判断尺度。
萧丽红“叙述爱情故事,明显回避了传统包办婚姻悲剧性的一面,回避了烈女贞女辛酸凄苦的一面,而突出强调了夫妻爱情纯真的一面……是要在那些真诚的爱情故事里寻求现代人所需求的那份纯朴的品格和奉献精神。”
与贞观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桂花巷》中的高剔红,是典型的中国旧式女子。她具有中国妇女的隐忍谦逊、勤劳善良传统美德,但同时又是一位恩怨分明、个性突出的奇女子。她在相依为命的寡母与弱弟相继离世后,做出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选择,她狠心抛弃了与自己两情相悦的渔民青年,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才干嫁给当地一位富家少爷。
大多数为金钱而结合的婚姻往往会以悲剧而告终。而剔红却偏偏得到了完美的爱情,不仅如此她还成功地凭着聪明才智在这个大富之家站稳了脚跟。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丈夫因病去世,年轻的剔红苦痛过后平静地选择了带着遗腹子守寡,却又在长期的孤独中无法抗拒地有过一次风流“外遇”并怀了私生子。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剔红似乎除了与情郎私奔外,就只能去寻死了。可萧丽红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选择:剔红坦白告诉了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儿子,并得到了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开明的儿子的理解和原谅。剔红让儿子带着她悄悄到日本堕了胎,而后平静地回到家中,继续生活。
对于剔红的一系列与时代相悖,甚至与《千江有水千江月》中一干女子的德行操守相悖的行为,萧丽红并没有给予太多道德上的评判。一个软弱的女子遭受到命运的打击后,即是选择了活着,剔红的抉择反而更显出了世俗的人性与人情。金钱欲也好,也好,都是人的本性,是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从根本上泯灭的。
萧丽红笔下的爱情主角,不论是受过教育的当代青年,还是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的村妇,都怀有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作品中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正是为了从乡土中找寻现代的缺失。
汪曾祺与萧丽红分处大陆和台湾两地,虽然一位已经作古,另一位也淡出文坛,但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独树一帜,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儒家的人道主义、道家的人格独立、佛家的精神自由,坚持在世俗生活中寻求这种精髓的体现,并将其回归到文学创作当中。不妨这样说,他们的小说是借民俗的、民间化了的人和事来寻找中国式的精神家园,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民众的生存状态的理想想象。这种理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具有中国情结的民间大众的世俗精神。这在很大意义上几乎等同于一种民族心理,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在某种精神层面上的指引。风俗展露出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保有民族感情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风俗观,他们的小说在写风俗的同时也透露出更实在的人的气息,从而他们的作品具有了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性。汪曾祺与萧丽红是在有意识地呼唤一种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朴实优美的人性。优美人性的主旨与优美文本的内容相互融合,达成了文学的审美效果,这可能就是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文学的和谐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5.
篇6
汪曾祺的生平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其问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1949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1950年,北京市文联成立,任《北京文艺》编辑。1954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荣获北京市戏剧调演一等奖。后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1961年,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正式出版,成为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召开以后,汪曾祺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逐渐高涨。1980年,小说《受戒》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年,小说《异秉》和《大淖记事》分别发表于《雨花》和《北京文学》。1983年,共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近20篇。1987年,赴美国参加三个多月的国际写作活动。1996年,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的作品
缘于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他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抒写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脍炙人口,另出版有《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等小说集。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淡、含蓄的叙述,摒弃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散文的魅力,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了“千人一面,干部一腔”的局面。他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却发人深思,著有《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等散文集。在戏剧和民间文艺方面有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京剧剧本《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范进中举》等,都受到了广大同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他人眼中的汪曾祺
永远的汪曾祺
――评《人间草木》 汪修荣
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汪氏散文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汪氏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汪氏散文我们享受的则是闲情逸致。
汪曾祺先生生于江苏高邮一个亦农亦医的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旧学功底。父亲是个乐天派,属于那个时代少有的玩家,不仅工于绘画,且热爱运动,善治印,会摆弄各种乐器,多才多艺,闲来还乐于做孩子王,领着一帮孩子疯玩作乐。《多年父子成兄弟》记载的这段往事令许多人为之神往。开明的家庭气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他后来创作、为人影响很深,自然也在其风格上留下了印痕,他的小说和散文风格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索引。作为沈从文的嫡传弟子,汪氏文风也明显地烙着沈氏的印记,但仔细品来却又别具特色。沈氏散文,充溢着边地纯朴自然之气,野性浪漫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关切,缥缈中带着一丝苦涩;汪氏的散文却是闲适中包孕着一种文化,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中国文人一般分两类,一类兼济天下,一类独善其身。汪曾祺先生大约可算后一种人。汪曾祺先生是个性情中人,他的趣味是中国传统的文人趣味,更多的时候,他走的是陶渊明的路子,一心志在泉林。但他毕竟是现代文人,很难真正出世,所以我们透过那些洒脱的文字仍时时感受到他的济世之心。在汪氏笔下,一草一木总关情,像《人间草木》《葡萄月令》《昆明的雨》《夏天》《冬天》等,无不洋溢着生之趣味,显示出作者的文人雅趣和逸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山山水水在他笔下都是有情物,常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美食向来是中国文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汪氏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不食会议餐,而是专走小街偏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问,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汪氏深知个中三昧,那些寻常小食一经汪氏的点睛之笔,无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汪氏笔下,食不再是寻常的果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数书中一组回忆作者故乡美食的文字,如《故乡食物》《故乡的元宵》等,这些儿时的食物,一经作者生花妙笔点染,不仅骤成妙品,还令人顿起游子之思。
汪氏对传统文化的偏爱以及在文章中传达的浓浓的文化氛围,也是令读者心仪的地方。收入这本书中的《严子陵钓台》《国子监》《胡同文化》《宋朝人的吃喝》《岁朝清供》等篇什,让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和神韵。时光交错,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逝去的时光。
作为小说家,写人是他的拿手戏。在本书中,汪曾祺同样向我们展示了他小说家的才情与睿智,无论是追忆父祖家人的《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多年父子成兄弟》,还是怀念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赵树理等昔日师友的文字,无不具有小说的意境和神韵,状物描人情文并茂,栩栩如生。
汪氏散文晚年已臻化境,其文字技巧用炉火纯青来形容毫不为过。这本《人间草木》,集中了汪曾祺先生一生创作的各类散文菁华,斯人已逝,但这些文字却是不朽的,自会发出永久的清香。
木芙蓉
浙江永嘉多木芙蓉。市内一条街边有一棵,干粗如电线杆,高近二层楼,花多而大,他处少见。楠溪江边的村落,村外、路边的茶亭(永嘉多茶亭,供人休息、喝茶、聊天)檐下,到处可以看见芙蓉。芙蓉有一特别处,红白相问。初开白色,渐渐一边变红,终至整个的花都是桃红的。花期长,掩映于手掌大的浓绿的叶丛中,欣然有生意。
我曾向永嘉市领导建议,以芙蓉为永嘉市花,市领导说永嘉已有市花,是茶花。后来听说温州选定茶花为温州市花,那么永嘉恐怕得让一让。永嘉让出茶花,永嘉市花当另选。那么,芙蓉被选中,还是有可能的。
永嘉为什么种那么多木芙蓉呢?问人,说是为了打草鞋。芙蓉的树皮很柔韧结实,剥下来撕成细条,打成草鞋,穿起来很舒服,且耐走长路,不易磨通。
现在穿树皮编的草鞋的人很少了,大家都穿塑料凉鞋、旅游鞋。但是到处都还在种木芙蓉,这是一种习惯。于是芙蓉就成了永嘉城乡一景。
故乡的元宵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儿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儿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儿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作“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作“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汪曾祺语录
1.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2.我一直都错怪你,是你带走了一切,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只有你如约而来。
3.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炼,要学的。
4.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5.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6.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篇7
一、典型细节,凸现“雅量”――《坦腹东床》语段赏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兰亭集序》传世。那么有才的一代书圣在51岁时给后人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的丰厚遗产。年轻时候的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当郗家来选婿时,且看王羲之的表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赏析】王家的几个儿子都很矜持,透露出既希望自己被选中又惟恐选不上的微妙心态。而王羲之则是躺在床上,露着肚皮,不闻不问,与王家诸郎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即是通过青年王羲之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他洒脱不羁、漠视荣辱的个性特点,凸现其率真自然的“雅量”,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巧设“意义空白”,体会氤氲诗意一《受戒》语段赏析
《受戒》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互报了名字,小说是这样写的: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一许!哗一许!”
【赏析】小英子与明子一见面就有几分心灵默契,接下来应该是浓抹重彩地描写二人的心理活动。然而,作者对此却不着一字,反而去写大伯的划桨。船桨声声,反衬出男女主人公的静默。表面的静默无言恰恰意味着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热情活泼的小英子竟然也一下子沉默起来,他们内心深处究竟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这是颇能引逗起读者想象的。那“哗一许!哗一许!”的拨水声,也许正应和着这对少男少女心灵的律动!
《受戒》的结尾被评论家叹为“罕见的绝妙奇文”。男女主人公私定终身,满怀激情地飞船划进了芦花荡: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骘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赏析】这段文字“绝妙”和“奇”之处就在于它看起来是精工细描的景物描写(如吐新穗的芦花、发着银光的芦穗、通红的蒲棒、惊飞的水鸟等),实际上画面中巧妙设置了“意义空白”。按惯常思维,读者都会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不是会有一些大胆而率真的激情描写?但是作者只用了一个省略号就收束了全篇,省去人物、事情不写,而专描写芦花荡的美,而把对这片芦花荡丰富意蕴的想象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在“意义空白”的驱使之下,去想象,去填补。于是氤氲的诗意就会逐渐从字里行间弥漫开来。汪曾祺小说的虚幻美、内蕴美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其手法与《项链》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乃大家手笔!
三、缠绵的韩凭鸟、美好的相思树――《韩凭夫妇》语段赏析
篇8
记得那一次,心里原是有些不快想读篇小说来解闷的,顺手就翻到了汪曾祺自选集中的《受戒》篇,读着读着,心中的那份浮躁和不满便风清云淡了。小说中的明子为生计十三岁就出家做了和尚,可依旧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实中这样的生活可能是凄苦无奈的,可读来倒让人生出几许羡慕来。在那些美丽的文字背后,我似乎听到一位智者娓娓的告诫: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有些烦恼、有些不快是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没必要跟它过不去。
文中还有这样富有情韵的描写,“邻居小姑娘赤脚走在田埂上,留下了五个小小趾头,脚掌平平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搅乱了。”原来一串脚印也是可以美丽到把人心搅乱的。
汪老只是用恬淡自然的文字为我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可是却似有一束阳光穿越过荒芜的心灵,带走了那些没来由的阴霾,又似有一股潺潺的清泉,涤净了我内心的喧嚣世俗。静默中我突然间就豁然开朗了,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不管是平凡的人生还是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美丽和韵味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直面生活,哪怕是人生的苦难挫折,也可以找到一种美的感觉。
我喜欢这种风骨浪漫的文字。不轻佻,不卖弄,不世俗,不华丽,不张扬。它们或者清新诗意,如朱自清如沈从文;或者朴实隽永,如季羡林如汪曾祺;或者幽默率性,如梁实秋如董桥;或者从容睿智,如史铁生如贾平凹……它们貌似平静其实却暗藏波涛,对心灵极富冲击力,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文字深处,都藏着一份相同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都有着对真善美的情有独钟,和一颗葱绿茂盛的未泯童心和永远活泼泼的生活情趣。阅读他们的文字,幸福和温暖总是触手可及。
该怎么形容阅读带给我的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呢?记得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有些特别,寒冷和暖和好象突然在某一个冬日的黄昏完成了交接仪式,天气一下子就变得出手成冰了。我在教室的讲台上来回地呵着手,不时微微地跺着脚取暖,同时耐心地等待着上课的铃声。这时,一位短发的女孩跑上来,递给我一个小小的暖手瓶——就是那种普通的玻璃饮料瓶,装满了开水而已。教室里掠过波光闪耀一般短暂的停顿,然后便亮起一阵善意而会心的微笑。在那片闪耀着光亮的微笑中,我的心头荡漾过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涟漪,那般纯净而温暖。阅读带给我的,正是这样细微而充实的温暖和幸福。
篇9
一、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功利目的相当强,大多只重视与考试考点相关的内容,而真正走进语文、感悟语文却总觉奢靡。也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品味文章时仅仅把文章当做阅读对象,看过之后记住的只是文章内容、写作技巧,很少去挖掘文章深刻内涵,以及对自己写作有何借鉴作用,更不用说是文学评价、文学鉴赏。这实际上是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于是,我想到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诗文作为范文来促进学生的写作。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如果有了兴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且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除了以“仅仅面对作品”的方法来解读外,我更注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从诗中的第一段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离别会使很多美好的东西更加美好,诗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让诗人更加挚爱康桥。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是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因为相聚越快活,离别越痛苦。那么,怎么理解诗人离别康桥的伤感,就要从作家介绍和写作背景入手。其一,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这里是诗人学业收获最大的地方。其二,在康桥,诗人和他心仪的林徽因有较亲近的接触,有诗人最纯洁的爱情。学生在老师的解读后,一定会对徐志摩感兴趣,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收集整理有关徐志摩的其他诗文,进而对徐志摩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把教材学活学透,又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不仅要有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著名作家池莉在《来吧,孩子》一书中介绍,曾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岁流年度,书籍成为她和女儿亦池的伴侣和玩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现在的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两极分化。要么是和老师家长捉迷藏,偷着藏着各种课外书,甚至在上课时也“争分夺秒”地打游击似的看;要么是老师家长哄着打着也不看。但真正读好书读懂书真正喜爱读书的学生并不多。实际上,着眼于课外,博览群书,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之外感受到“悟”的乐趣,逐渐把学生引入“阅读――写作――阅读”这一良性循环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利用下午辅导课时间,给学生印发文质兼美的小文章。在排版打印时就在文章右边预留出空白处,用来记录学生阅读后感受。篇幅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分析,也可以是由文章生发出的感受。开始时,学生只是能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读深入,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入阅读感受中,融会贯通地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在学习《祖父》一课时,就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同学就写了有关自己乡下生活的片段,语言虽稚嫩却真实。
三、辨别良莠,申舒性灵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版本这个角度初步判断什么是经典。比如,阅读古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现、当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外国文学时,应该找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除此之外,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版本,除了要注意出版社外,还要注意译者。比如,《堂吉诃德》最好的是杨绛译本,《爱的教育》最好的是夏尊译本等。
其次,在阅读经典时要先了解有关作者的介绍、了解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这样可以帮助理解经典。比如,我们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可以先阅读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会金岳霖先生的爱情传奇;可以先阅读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品味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可以先阅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感受萧珊的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读完这些文章会发现,原来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灵动动的,他们就如同亲朋好友一直都陪伴在你身边,你会对经典产生亲近感,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进而准确地品味经典。
篇10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评价 魅力无穷 美的感觉
常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让我的心灵总能行走在高原大漠,无论进退都海阔天空;阅读让我不再坐在忧虑或惆怅的摇椅上前晃后摆,而总能在平凡和单调中咀嚼出生活的暖和热,绮丽和温馨。
记得那一次,心里原是有些不快想读篇小说来解闷的,顺手就翻到了汪曾祺自选集中的《受戒》篇,读着读着,心中的那份浮躁和不满便风清云淡了。小说中的明子为生计十三岁就出家做了和尚,可依旧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实中这样的生活可能是凄苦无奈的,可读来倒让人生出几许羡慕来。在那些美丽的文字背后,我似乎听到一位智者娓娓的告诫: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有些烦恼、有些不快是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没必要跟它过不去。
文中还有这样富有情韵的描写,“邻居小姑娘赤脚走在田埂上,留下了五个小小趾头,脚掌平平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搅乱了。”原来一串脚印也是可以美丽到把人心搅乱的。
汪老只是用恬淡自然的文字为我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可是却似有一束阳光穿越过荒芜的心灵,带走了那些没来由的阴霾,又似有一股潺潺的清泉,涤净了我内心的喧嚣世俗。静默中我突然间就豁然开朗了,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不管是平凡的人生还是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美丽和韵味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直面生活,哪怕是人生的苦难挫折,也可以找到一种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
我喜欢这种风骨浪漫的文字。不轻佻,不卖弄,不世俗,不华丽,不张扬。它们或者清新诗意,如朱自清如沈从文;或者朴实隽永,如季羡林如汪曾祺;或者幽默率性,如梁实秋如董桥;或者从容睿智,如史铁生如贾平凹……它们貌似平静其实却暗藏波涛,对心灵极富冲击力,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文字深处,都藏着一份相同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都有着对真善美的情有独钟,和一颗葱绿茂盛的未泯童心和永远活泼泼的生活情趣。阅读他们的文字,幸福和温暖总是触手可及。
该怎么形容阅读带给我的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呢?记得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有些特别,寒冷和暖和好象突然在某一个冬日的黄昏完成了交接仪式,天气一下子就变得出手成冰了。我在教室的讲台上来回地呵着手,不时微微地跺着脚取暖,同时耐心地等待着上课的铃声。这时,一位短发的女孩跑上来,递给我一个小小的暖手瓶——就是那种普通的玻璃饮料瓶,装满了开水而已。教室里掠过波光闪耀一般短暂的停顿,然后便亮起一阵善意而会心的微笑。在那片闪耀着光亮的微笑中,我的心头荡漾过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涟漪,那般纯净而温暖。阅读带给我的,正是这样细微而充实的温暖和幸福。
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呵!文字的魅力是如此地无穷无尽,它就像阿拉伯的神灯一样,永远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只会消解人莫名的烦忧,不只会让你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快乐得笑出声来,更重要的是,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梦幻罗曼蒂克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有人说,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文字,就是我这个阅读者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