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范文

时间:2023-04-04 08:3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丧葬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丧葬礼仪

篇1

关键词:丧葬礼仪;灵魂不死;念祖怀亲;崇拜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死、澌也,人所离也。死亡对人而言是无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生命的终结。于人而言,生是偶然死却是必然的归宿。“丧,凶礼也,死亡之事也。”丧是古代凶礼(丧、荒、吊、W、恤)之一种主要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且是中国四大礼仪(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的一种重要形式。丧是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是指安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丧葬礼仪中所容纳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丧葬观念、丧葬习俗、丧葬形式、墓葬类别及与此有关的生死观、历史观、伦理观、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个生命结束时的丧葬礼仪历经数千年积淀就形成了一种文化。

宁武地处吕梁山脉的黄土高原,居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顽强拼搏。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加倍珍视生命,同时也更重视死亡。以下是当地几项重要的丧葬礼仪。

1. 入殓停灵仪式

老人过世当地人称“老了”“去世”“走了”,一般在其病危或弥留时刻,亲人要给其净身穿寿衣、鞋袜、戴好帽子。如果亡者去世时没好穿寿衣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和内疚。若子女不在身边,要星夜赶回,在断气前赶到谓之“跟气”。亡者穿好寿衣后要尽快放入棺材中。如棺柩没有备好需在尸体下面垫木板,当地人忌讳“背贴炕面”(背炕石板)。入殓也称“黄金入柜”或“归大屋”,举行仪式时,孝子跪地,本族人抬起死者从孝子头上接过放入棺材中,并杀一只公鸡称为“倒头鸡”、做“倒头涝饭”、摆十二个守灵供献,供亡人口食和福荫后人殷实发达。合上棺盖时留一小缝,并夹一束麻在缝中,希望死者能复生。死者面部要盖一张白麻纸、称为“撒面纸”。意味着这一张纸隔着阴阳两个世界。然后上香、焚纸、点灯、子女痛哭。

2. 报丧仪式

首先找阴阳先生选择出殡吉时,棺柩摆放位置,称为“批殃”。并出示避忌表白;“xx门xx氏xx,生于…卒于…,忌虎猴蛇猪(龙狗牛羊或鼠马兔鸡)。其次悬纸钱一挂于大门外作为报丧的信号,纸钱的数量按亡者的实际年龄再加天、地各一份。称“座前纸”告知亲戚朋友,尤其要告知亡者的直系亲属称为“请人主”。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3. 钉棺仪式

钉棺称为“银锭封棺”,钉棺前孝子女从头到脚瞻仰遗容,长子用棉球蘸酒清洗亡者的眼部,众孝子喝剩余的酒,称为“开光”。传说亡者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亡者两袖内装与其实际年龄加天地各一份同数的“打狗饼”,身体上撒与实际年龄加天地各一份多的纸钱、撒五谷、放木炭、生牛皮、生铁等。合上棺盖时孝子女喊三声爹或娘,然后在棺盖的四角处把木锁(银锭)敲打进去,使棺盖与棺箱紧密结合。预示着亡者彻底死亡,从此亡者与阳世辞别进入冥界。

4. 丧服仪式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戴孝也称“破孝”,孝子女、孙辈穿白色长孝,其余都戴短孝。穿长孝者须腰束麻辫,帽子上加“引舌”,谓之“披麻戴孝”。女婿、外甥一般戴草垛箍形帽子即可。

5. 纸扎、鼓乐

死亡是人生大事之一,家属不惜花费高价来办理葬事。纸扎、鼓乐这种门面形式要花血本,当地此项费用一般由女儿来承担。纸扎又称“扎作”,主要指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银山、聚宝盆、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制品。这种宋代之后出现用纸扎品祭灵活动,表明丧俗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当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时,对尸体的处理很简单,其情境为“古之葬者,原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蜂不树,丧期无数”,近乎对待野兽。随着社会礼仪、伦理观念及感情因素的加强,以及出于希望故去的人去冥世也占有更多财富,生活得更好的心理。对鬼魂的崇拜更倾向于世俗化、功利化,更注重人情味。人们或因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的形式减轻对死者的退避恐惧之情,或者出于相信死者的灵魂存在而彼此转生,家属们都要绞尽脑汁做丰厚的纸质祭品来服务亡者。金童玉女是必不可少,他们左右而立,手持魂幡。上写‘金童接引西方路,玉女随行极乐天’。此外纸别墅、纸小姐、纸手机、彩电、电脑……是近来流行的物件,总之阳世所能见到的东西都要尽力为亡者准备好。乐队鸣奏死者生前喜爱的曲目或亲属们自己喜欢的曲调来取悦鬼魂,实际上是在安慰亲属同时使祭祀更有浓厚的人情味,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带有强烈的感彩,可见在丧俗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上既有社会习俗人类文化的特点,又带有人类最朴素、最真淳的感情特征。纸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终贯穿在丧俗活动中,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是融塑、扎、绘为一体的民间创作样式,并体现了中国人的雕塑意识。

6. 吊唁仪式

吊唁是在出殡的前一天,也即“开吊”。亲属朋友都带着祭品前来祭典。祭品为用白面捏的一猪、一羊、一鸡、十二个马蹄共计一祭,或只带一猪、一羊、一鸡为‘三牲’。带一祭者要返还一头面猪,预示着猪拱钱财而归。现如今人们记一百元作为丧礼者居多。这些出自农村妇女之手的纯朴,大方的面塑祭礼是生存在本土文化之中的活化石,它不仅造型简洁,而且有朴素的审美意识,为我们研究面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在吊唁这一天中,孝子披麻戴孝、手拿丧棒给前来吊唁的亲戚叩头致谢。儿媳跪在棺柩旁守灵,谓之‘爬灵’。死者为大是早以留下来的规矩,即使是同辈也叩头悼念亡者。

7. 下葬仪式

由于各地的生存环境不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这种下葬的仪式反映了当地人们对灵魂的崇拜观念。宁武当地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要选择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到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而相墓术的出现完全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此外道教文化还系统地具体地建构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地下世界,为丧葬礼仪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出殡当日临晨四、五点有孝子和外姓帮工用绳子把棺柩拖到院门宽敞的地方,称为‘拉灵’。孝女、孝媳右肩披彩色厚布,头包黑 巾痛哭,吹鼓手吹起《大起棺》哀调。棺柩前面依次排列着开路鬼、引路菩萨、车、马、仙鹤、鹿、香幡、孝幡等,点火焚烧。长子跪地头顶焚烧纸钱的砂锅哭喊着亲人安抚其上路,并把砂锅(缶)砸向路边,随着一声脆响队伍起程。这时候孝女、孝媳解下肩部的彩色厚布裹在自己丈夫的肩部,称为‘收头’。此时,鼓乐翻天,哭声动地,亡者高登云路,在太阳升起前棺柩入土,坟堆上插好引魂幡、哭丧棒。下葬归来的路上,孝子把孝衫里面朝外翻穿,表示与亡者绝别,从此亡者进入冥界生活。

下葬第三天亲属们结伴到新坟为亡者安置家业,烧纸宅、钱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称为‘复三’。并绕墓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返程时不要在墓道留下脚印。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必须绕墓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来迷惑对方。回家的路上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亡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会对双方都不利的。实际上这也的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亡者的亲人不停的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按古代的丧俗,灵柩要停三天以上,据说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近代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已经死了,每逢七天一祭,首七、三七、五七、七七(当地人过单数),在佛教的轮回转世的观念中,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日内,分七个阶段随业力受生,七七追荐便是为了替死者消罪免祸。这是佛教文化给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程序带来的变化‘七七追荐’七七以后的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去坟上祭典。此后丧葬礼仪才算结束。

丧葬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生死观,这种观念支配和贯穿于丧葬行为的始终,其中最根本的是人们的灵魂观念,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形成了阴界他界的观念,相信人死后有灵,先祖的亡灵有能力保佑儿孙赐福后代,以及具有宗教性质的祖先崇拜。当地有一种说法:亡者能保佑其家人三年大丰收。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一一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精神的联系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围绕死者展开的各种丧葬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诸多方面与人们的、伦理观念、民族意识、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等都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一古老的活动为我们研究社会学、伦理学、儒家思想、宗教观念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价值。当然厚葬之风是不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候文正主编,《管涔山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1.

[2]郭振华著,《中国古代人生礼俗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

篇2

关键词:密洛陀古歌;丧葬;祭祀;精神文化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凝聚着代代炎黄子孙的 生存智慧。季节的更替以及人类的生死让生命变得更加厚重,人类带着虔诚之心来对待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人从一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几个重要阶段,出生、成人、婚嫁、死亡,在某阶段要举行一些具有仪式化的行为过程,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礼仪方式,都会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和生命价值观。”所以说人生礼仪是确定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标志,人类与我们生存的社会产生联系最直接的仪式方式就是通过这些礼仪确立的。

生、老、病、死是一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人生体验,生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开始,那么死也就意味着人结束了一生,脱离社会。但是中华民族是受灵魂不灭观念影响很深的,绝大部分中华儿女都会存在灵魂在人死时是离开肉体继续活着的观念,所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丧葬、祭祀这些礼仪是不可或缺的,布努瑶的丧葬、祭祀礼仪在传承中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依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蕴含着布努瑶的历史底蕴以及文化内涵等。

布努瑶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民族,每个民族的迁徙都是迫不得已的举动,即使扎根在新地域几百甚至上千年,依然会对祖先最早的居住地留有深刻的感情,生时无法回去,死时要求魂归故里。这种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上千年前的布努瑶人头脑中就已扎根。在古歌中记载,在密洛陀死后,九大武神要将她的亡灵送回她的出生地。布努瑶人在丧葬仪式中会反复念诵密洛陀的神迹和遗训,千百年来,瑶族人故去,人们要点燃火把将尸体送往阴间,要让布努瑶的道公巫公将亡灵从阴间请回阳间,瑶族人一路唱着送行的丧葬歌曲,将死者的灵魂沿着祖先迁徙的道路,一步步地一直送到布努瑶的发源地,跟祖神在一起生活。在布努瑶人的眼中,人死以后肉体离开,但是人的灵魂还在,他们非常重视丧葬习俗,马昌仪曾提到过“人死有三魂,一个归祖,一个附祖灵牌,一个留守焚场坟地。”布努瑶族的习俗也是在人死后将其归祖。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实布努瑶把丧葬礼仪看作是人一生的再次转形,对于他们而言,认为人的死亡并非结束,而是对生命起点的一种归返。对祖先的感情归宿不仅仅只有布努瑶民族才有,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都会有,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大原因。丧葬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告别,生者通过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已故之人的情感,也体现了一种对亡灵的指引,也体现了布努瑶人对死亡困顿的超越和升华。从瑶族人极为重视丧葬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密洛陀的追忆,对祖先的追思,同样唤起瑶族子孙对宗族历史的记忆,可见瑶族是一个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民族。

祭祀礼仪是当今社会人类最为普遍的一种祭典形式,只是因为不同民族的特有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礼仪性活动。一个民族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民族凝聚力,其实从他们的祭祀礼仪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布努瑶和其他民族一样,是非常重视祭祀礼仪的,这个有着强烈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观念的民族,祭祀活动尤为频繁。在《密洛陀古歌》的记载中多次出现祭祀的场景,布努瑶人民会祭祀祖先,报祖先开创天地、养育族人。怀孕的时候也要祭拜鬼神,表达敬畏之际祈求腹中孩子的平安。在密洛陀重病缠身时,众人祭拜鬼神,让鬼神修补密洛陀的“生命桥”,“娘才完油,娘才完肉,备祭品来补粮,备祭品来补米,生娘才多,备祭品修桥生娘。”在生命将要结束之际,密洛陀仍然要告诉族人要祭拜她,以祈求族人平安。

在祭祀仪式中,以“祭密洛陀”最为隆重。密洛陀在瑶族眼中是创造了天地、日月以及万物的祖先,把它当作自己民族的始祖母而歌颂,在布努瑶人眼中她是神圣和不可替代的。在古歌中最后一章“祭密洛陀”中记载,“密本洛西生于五月天廿五日,密阳洛陀完命于五月天廿五夜,日今是娘变成鬼在床,夜今是娘变成鬼在铺.....五月天廿九日,送娘到宫祖先,五月天廿九夜,送娘到宫祖先”,因而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五月二十九日,是瑶族纪念创世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密洛陀之祭”便成了世世代代布努瑶子孙最大的祭祀活动。布努瑶人民重视生命,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这些富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来演示出来。祭祀礼仪的表现,一般是布努瑶民歌、舞蹈以及民族乐器的结合。在密洛陀的遗嘱中记载“备香火,背大鼓,背小鼓......几日几到山去宴娘,几日几到山去宴娘......做舞宴娘,娘就让人去成人”,一直到现在,布努瑶的男男女女要聚集在一道山上,通过烧香、供食、敲打铜鼓、跳舞、唱歌等形式举行祭祀活动,接待神灵。

密洛陀是布努瑶供奉的创天地、造人类的始祖母,瑶族人民在世世代代的斗争中,从密洛陀的品质、精神中获得教育、鼓舞和力量。在远古时期,人类包括布努瑶这个支系,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主宰者,有“神界”的存在。因此,他们通过祭祀密洛陀这种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用最古朴、自然的方式,进行与自然地交流,寄托他们的希望。瑶族人们从祭密洛陀中体会到了密洛陀的创世精神、祖先们的历史知识、生活习俗、伦理道德等的教育。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老病死等人的一切经历都是人类的生理现象,与神灵鬼魂无关,但原始氏族包括布努瑶支系把这些都看作是神灵主导的结果,为得到保佑,在人成长的许多重要阶段,他们要不断地举行各种仪式活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文化,他们从古老的部族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支撑他们的精神信仰就是“洛陀给我们有创造的精神,洛西给我们有进取的信念。她在万难中创大业,她从困苦里起家园。她闯过无数坎坷,她遇见无尽祸患。她没有叫我们回头走,她没有喊后代原地站。”这种精神文化都蕴藏在布努瑶的人生礼仪中,从布努瑶的丧葬、祭祀礼仪中能看出整个民族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整个民族对祖先密洛陀的崇拜,中华民族的落叶归根、灵魂不灭等这些精神文化都是布努瑶千百年来一直信奉的。布努瑶的丧葬、祭祀礼仪是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也许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时代的变化而变异,也许会在某些方面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仪式中固有精神文化以及价值体系是不会改变的,包括布努瑶民族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仪式等。《密洛陀古歌》作为布努瑶民族文化存在的意义不仅能使后来人对追溯这个民族起源、发展有迹可循,更为重要的是让后人在其中领悟到瑶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所蕴含的瑶族人独有的精神文明。

注释:

钟敬文.民俗W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化,1998.156.

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5.

张声震.密洛陀古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2969.

张声震.密洛陀古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3120.

张声震.密洛陀古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3136.

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搜集翻译整理:《密洛陀》[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31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化,1998.

[2]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时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1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论文百事通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硷: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丰。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硷: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人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播”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懊孟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2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新晨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以“和”为墓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篇4

县城广大城乡居民朋友: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办理丧事活动中,一些攀比阔气、污染环境、妨碍秩序的丧葬礼俗陋习普遍存在。特别是丧葬出殡时沿街不间断的燃放大量鞭炮,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打扰了民众生活、存在着安全隐患、影响了交通秩序,而且与当前全县开展的文明弥渡创建、争创省级园林县城、建设美丽幸福新弥渡格格不入,也是有违《弥渡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尽孝治丧,重在真诚,贵在节俭,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的丧事新风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为此,特向广大城乡居民发出“爱护环境,文明办丧”的倡议:

倡导文明简朴的丧葬礼俗。革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用感恩的心态悼念先辈,办理丧葬礼仪。提倡佩戴白花、一个鞠躬、一场家庭追悼会的文明丧葬仪式来告慰先辈,提倡文明节俭办丧,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不讲排场,不比阔气。

倡导文明科学的丧葬礼仪。移风易俗、倡导丧葬新风尚,殡仪活动不搞丧葬陋习,崇尚科学,不摆道场不念经,不搞封建迷信,以文明、健康、现代科学的方式告慰逝者,用真诚的情感追思亲人。

倡导文明环保的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城市环境,用环保、生态、洁净的方式表达追思,不乱搭灵堂灵棚、不雇用多班鼓号、器乐,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不在出殡沿线散撒纸钱、燃放大量鞭炮,用安静、生态、环保的方式进行丧葬活动,不污染环境,不堵塞交通,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自觉维护人居环境。

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共同养成,社会的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村委会要把此项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职工守则、文明公约的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要模范带头,树立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的新风尚。广大居民要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自觉爱护环境,文明办丧。让我们一起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弥渡而努力!

文明办丧倡议书

区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

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革除办丧祭祖陋习,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市民提供文明有序、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现向区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1、倡导文明简朴的丧葬礼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不讲排场,不比阔气。 革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提倡佩戴白花、一个鞠躬、一场家庭追悼会的文明丧葬仪式来告慰先辈。

2、倡导文明科学的丧葬礼仪。移风易俗、倡导丧葬新风尚,殡仪活动不搞丧葬陋习,崇尚科学,自觉遵守文明办丧祭祖的相关规定,以文明、健康、现代科学的方式告慰逝者,用真诚的情感追思亲人。

3、倡导文明环保的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城乡环境,用环保、生态、洁净的方式表达追思,不占用居民小区公共设施乱搭灵堂灵棚、操办丧事;不雇用多班鼓号、大型器乐、高音喇叭在居民小区吹打弹唱;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不在出殡沿线抛撒纸钱、燃放鞭炮,做到不因丧事活动污染环境,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自觉维护良好人居环境。

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共同养成,社会的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尽孝治丧,重在真诚,贵在节俭,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的丧事新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区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模范带头执行文明办丧祭祖的有关规定,树立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的新风尚,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同时,要引导亲朋好友和所在社区居民文明办丧祭祖,对违反文明办丧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劝阻,为建设文明和谐新通州作出积极努力!

文明办丧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

为了深入推进文明办丧工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现向市区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决抵制丧葬陋俗,自觉节俭办丧,不铺张浪费;自觉定点办丧,不居家办丧;自觉和谐办丧,不吹打扰民。

二、不占用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搭建帐篷、摆放花圈(篮)、操办丧事(斋事、做七、周年等);不在居民小区吹打弹唱、焚烧冥币等封建迷信用品;不将遗体运回、进入居民小区,做到不因丧事活动污染环境,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三、对违反文明办丧规定的行为能予以劝阻,劝阻无效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助做好工作。

凡在指定殡仪服务站点办理丧事的由政府给予1000元补贴,具体殡仪服务站点可详询市民政局85158726。

文明办丧倡议书

全区广大市民朋友:

办丧活动涉及千家万户,随着我区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文明、环保的丧葬理念正逐步形成。为进一步革除丧葬礼俗陋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共建生态宜居幸福xx,特向我区广大居民朋友发出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倡议:

一、倡导厚养薄葬的孝德新风。长辈在世时多关心多陪伴,死后不搞假孝敬图虚荣。二、倡导文明简朴的丧葬礼俗。不搞攀比、不讲排场,做到文明、节俭、遵章办丧。提倡办丧活动中,宴席不超过20桌,花圈(包括花篮、横匾)总数不超过20个,乐队规模不超过20人,送殡车辆不超过15辆,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三、倡导生态、节地的安葬理念。采取绿色、环保、节约土地的安葬方式,提倡骨灰堂葬、墙葬、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葬法,把更多的土地留予子孙后代。

四、倡导“办丧不扰民”的自律意识。不在公共场地搭设灵棚、摆放花圈、花篮及殡葬用品等,以影响市容市貌;不在沿途燃放烟花爆竹、吹打乐器、使用电子礼炮等,以影响交通秩序和妨害群众生活;不在出殡沿途散撒纸钱,以影响环境卫生。

五、倡导文明科学的丧葬礼仪。殡仪活动崇尚科学,不搞封建迷信,尽量做到丧事集中办理。

篇5

关键词: 孔子 孝养 厚葬 简葬

如今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老祖宗孔子,可据我们所能阅读到的有关孔子的一些资料看来,这么说对孔子而言是有失公允的。理由如下。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

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孔子更重视孝养

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孔子反对越礼而葬

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P27

“有,勿过礼”是说即使家中富有,也不可越礼而葬。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可在春秋时经常有人越礼而葬。比如,管仲就曾处置过齐国过分的丧葬行为。当年,“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2]P281管仲破厚葬之风的方法是:将棺木等葬品超过标准的把尸体拖出来戮尸,把主办丧事的人判罪。由此可见,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厚葬之风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孔子没那么大的权力,可反对越礼而葬的态度却很鲜明。一次,孔子听说吴国延陵季札的长子恰巧死在了嬴、博之间。季子是吴国的习礼之人,孔子就前往观看葬礼。只见死者穿的是当季节的衣服而已,墓穴也不深,做官回来的父亲也没给赠品随葬。封墓的时候,季子大哭了几声,封好墓就走了。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1]P192孔子在宋时,见司马桓为自己做石椁,请了许多工匠,花了三年功夫还没做好。孔子为此叹息道:“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1]P179这样死还有害于人的人,自然也是早死早烂早好。

只要有机会,或者说有权利或义务,孔子总是尽可能设法阻止过分的丧葬行为。季平子死了,家人想把君王赠送的美玉随葬,孔子赶忙跑过去劝道:“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于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3]P79送宝玉给死者作陪葬品,就等于把尸体直接放在原野上。这样做是示意老百姓这里可以耍奸谋利(指盗墓),对死者有害的事,怎么能做呢?孝子是不应该顺应自己的情感而危及亲人的,忠臣是不会明知有阴谋之类而让君王陷于其中的。季平子的家人听从了孔子的劝告。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葬品越多越好,被盗墓掘尸的几率就越高。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只是表达情感或态度的方法、手段而已,是表现形式,而葬礼所表现的内容是哀之情、敬之意。“敬为上,哀次之”。既不哀,又不敬,礼便毫无意义;敬而哀之,少礼又何妨;敬而不哀,或者哀而不敬,失礼又怎样。因此,丧葬中他人多礼少礼有礼无礼,孔子一般不计较也不多嘴,而是用相应的行为与之回应;只有他人询问或与他人讨论礼时,孔子才有是非对错的评判;也只有对死者不哀不敬的原壤才被他骂“老而不死,是谓贼”,并“以杖叩其胫”。[1]P56司徒敬子死了,孔子前往吊唁,见主人不“哀”,他“哭不尽声而退”。友人蘧伯玉请他为死者举办葬礼。孔子仔细沐浴穿上礼服,以示对死者的“敬”。举行葬礼时,仪式简单至极:认真地把死者送出家门,送到墓地,封墓而归。对死者家属,只让他们男子面西,妇人面东而已。这是殷商时期曾用过的一种葬礼――对死人的礼。学生子游很奇怪,孔子说:“丧事从其本质就是把死者埋了而已。”[3]P74又如,鲁昭公(因与季平子等为斗鸡之事发生冲突,失败后逃亡齐国并死于齐)的夫人吴孟子死了,孔子去吊唁,见主事的季氏“不”――没扎麻布带子,就“投而不拜”。[3]P75主事的人如此不守规矩,对死者不哀也不敬,吊唁的客人也就不必多礼,于是孔子扔下麻布带子拜也没拜一下,相当于今天的客随主便。这也是礼――对活人的礼。

二、孔子反对厚葬不力

孔子虽然对简葬薄葬行为很是赞同,但是对统治阶级由来已久的丧葬制度还是不肯说长道短的,行为上还是遵照夏商尤其是周代的“礼”而行事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礼”的束缚。孔子是研究并传承古今之“礼”的人,怎能随便“非礼”古人、“非礼”统治者呢?古今之礼本身就有许多矛盾之处,这便使得孔子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无论是丧葬实践还是丧葬思想,也时时出现矛盾;这也使得他对厚葬的反对力度远不如晏子、墨子、韩非子、曹操等其他薄葬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孔子对家人的丧事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P25孔子一边教导他人要以周礼孝对父母,一边自己又吸纳时俗做法。孔子老年对儿子的丧事办得很简单,那是父亲葬儿子,父重子轻,与主事者孔子的孝道无关;要算不孝,是儿子的不孝。孔子年轻时对母亲的丧事则尽量厚办,为此操了不少心:明知“古者不葬”,却为了让母亲与父亲合葬,把棺木抬到大路口,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终于打听到了父亲的墓地。一边说“古也墓而不坟”,[3]P81一边又在时人封墓的多种形式中选择了斧形,为父母封墓高四尺。照古礼,父亲已死二十年之久,早已深埋,是不该再挖出来的。且多年后孔子做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1]P1显然孔子对古礼时俗是经常变通选择使用的,并无定式。母亲刚下葬孔子就先回了家,此刻下了一场暴雨,冲垮了封土,还没来不及回家的门人在没征得孔子同意的情况下随即修好了才回去。孔子听说,眼泪直滚:“吾闻之,古不修墓。”[3]P81又拘泥起古礼来了。随后孔子依古礼,认真地完成了所有的丧葬祭祀礼仪。若干年后,孔子看到一卫国人送葬,“其往也,如慕;其返也,如疑”,叹道:“我未之能也。”[1]P175孔子还在为自己对死去的父母的礼数没人家好而遗憾。

2.孔子对他人的丧事

孔子在许多情况下不说真话或不说话,都是因为要守“礼”:避讳是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P39也是礼。比如,子路问孔子:“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子答:“吾不知也。”弄得子路一头雾水:“老师哪里是什么都知道的呀!”子贡听了子路的陈述,跑进去问:“练而杖,礼与?”孔子答:“非礼也。”子贡出来对子路说:“……子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3]P79――你子路问得不好。按礼,住在这个国家,或为这国人,就不能说这国大夫的不是。先生是鲁国人,怎能说鲁大夫的不是呢?幸亏子贡是个头脑特别机敏而又能说会道的人,要不然憨直的子路可就还得糊涂下去。鲁国国君的不是自然更不能说。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孔子答:“知礼。”鲁昭公娶了同姓的女子,按礼同姓是不可以通婚的。于是陈司败离开后说:“……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旗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4]P328“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P38孔子宁可别人说自己错了,也要遵礼避讳,不愿说鲁君不知礼。

颜回死时,孔子说过不可厚葬,学生们还是把他厚葬了,孔子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不让厚葬。学生宰我曾表示守孝三年而不习礼仪、不奏音乐,时间太长了,礼仪会荒废了,音乐也生疏了;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问他:你在父母死后不久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宰我答:“安。”孔子说:你既然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虽然孔子说得心不甘情不愿,但也没竭力反对,只是在背后骂他“不仁”,违背了天下通行的礼数,对父母的爱心报答不够,却没有要求他一定得守孝三年。[1]P63抱着居丧“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1]P278的原则,遇上主人不哀,或者礼节不周,他也绝不随便说人家不知礼。因为按古礼,丧事该由家人或臣子决定怎么办。所以,颜回的丧事由他父亲说了算,他父亲想厚葬,孔子作为老师无权干涉;宰我如何对待他父母的丧事,那也是宰我自己的事,与孔子无关。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虽然反对使用过分的陪葬品和棺椁,说“为俑者不仁”,为“死者而用生者之器”而哀叹,[1]P186但对统治阶级的人殉、牲殉几乎没有一句有记载的微词;奴隶们被“举而委之”或活埋,在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中也难以找到片言只语的同情与怜悯。诸侯每月初一祭祀都用活羊,子贡怜悯羊而主张去掉它,孔子却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P28因为人殉、牲殉与活祭也是周礼的一个组成部分。齐相晏婴是孔子多次称赞的人物,可晏婴却反对齐景公使用孔子,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孔子使用的周代的葬仪等太隆重太复杂,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财富,与晏子倡导的省俭的生活态度相矛盾。

3.孔子对自己的丧事

依礼,活人不可以预先准备后事,因此,宋司马桓为自己做石棺属于越礼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孔子自己死后的丧事怎么办,孔子既没做准备,又没一句安排。孔子曾经大病一场,子路让门人到孔子家充当家臣,以便按大夫之礼大葬孔子,可是此时孔子早已不做官了,不该有家臣。孔子病稍好一些,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1]P41孔子在责骂子路的同时表示更愿意学生们料理他的后事,相信学生们绝不会把他扔在道路上,而且显然存有“大葬”――依大夫之礼而葬――的希望。结果,孔子死了,孔子的儿子又早几年死了,孙子还太小,于是子贡等一批年长的和有钱的学生像葬父亲一样操办了孔子的丧事,并兼用了夏商周三代的礼节。弟子们守墓的规模更是了得,子贡为其守墓长达六年之久。许多弟子最后竟然以墓地为家,形成村落,那就是后来的“孔里”。[3]P67-68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厚葬之风的形成与发展与孔子无关。中国人的厚葬制度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相当完备,厚葬之风在商周时期已经达到第一个,用人殉葬、用人祭祀的习俗登峰造极而已成为历史。丧葬礼仪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在周代已经基本完成。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厚葬已近尾声。

参考文献:

[1]秦明月,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7部(《论语》、《礼记》).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9.

[2]秦明月,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9部(《韩非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9.

[3]秦明月,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8部(《孔子家语》、《庄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9.

[4]司马迁著.史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3.

篇6

葬礼和出殡的区别:

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出殡,指把棺材放进墓穴,永远的再也见不到死者,只能看到死者的坟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葬礼用花一般选用淡雅素洁的鲜花。主要有白色莲花、百合、等淡雅的花卉。

2、哀悼、祭奠、葬礼用花的主要形式是敬献花圈。当今的花圈一般用各色纸张作成,成有用鲜花制作的。花圈正中写有一个大的“奠”字。两边都扎有白、黄、紫、蓝等彩色飘带。上联写逝者称谓和祝词,下联写送花圈的单位或个人姓名。

3、拓展资料: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摘要:笔者通过亲身参加皋兰县新湾村的丧葬仪式,整理和记录了该县丧葬仪式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兰州地区农村丧葬仪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兰州地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杨晓宇(1973-),男,甘肃皋兰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历史文献语言研究。

刘瑶瑶(1983-),女,吉林辉南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224-02

丧葬仪礼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道“通过仪礼”,它标志着人生旅程的终结。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死亡并不等于亡者与生者关系的断绝,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依托宗族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深层次、多元化的精神联系。几千年来,正是在这种精神联系的驱动下,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丧葬行为模式,这其中既有理性的概念、情感的宣泄、伦理道德的传承,又有着审美情趣的表达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皋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白银两市之间。该县历史悠久,自古便是丝路重镇,陇西要冲,因而保留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新湾村是一个典型的由同姓族人组成的村落,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有着或近或远血缘关系。笔者在亲身参加了该村一位辈分最长的老人的葬礼后,通过对该县其他村落丧葬仪式的进一步调查,详尽整理和记录了该地区丧葬仪式的全过程。

皋兰县丧葬仪式的全过程由临终初丧之仪、入殓成服之仪、出殡安葬之仪三部分组成,我们将按照仪式进展的顺序进行详细的叙述。

(一)临终初丧之仪

临终初丧之仪主要包括送终、更衣停尸、烧哭丧纸与着丧服、给死者明路、布置灵堂、择日与选墓地、报丧、打墓等几个环节。

1、送终

死者弥留之际,要在亲属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时,所有的儿女都要守候在身边,为其盥洗手脸、理发、梳头,听其嘱托身后事,俗称“托家事”。

2、更衣停尸

死者去世后,由几位生前的异姓好友为其穿着提前缝制好的寿衣。按当地的习俗,寿衣的用料、制作都有严格规定,忌讳重重。用料忌讳用缎子,而只用绸子;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全部要带子系紧,以“带子”表示后继有人;讲究“丧事不能成双”,故寿衣的件数都是按单数来准备的。更衣完毕,由子女将死者的尸体抬至正堂的灵床上。

3、烧哭丧纸与着丧服

死者置身于灵床,亲属要在其头顶放置一个炕桌,炕桌上摆放一个用来烧哭丧纸的盆子,所烧的纸钱就是死者上路要携带的“盘缠”。按当地人的说法,烧纸盆盛满纸灰后,前三盆纸灰一定要由死者的子女端走。孝子们服全孝,即头着孝帽,身着孝服,脚穿蒙了白布的鞋子。死者的侄子、外甥以及孙子们则只着孝服,头扎白布条,其余远亲则臂缠白布即可。若有重孙,则臂缠红布。

4、给死者明路

死者咽气后,亲属们要立即动手用揉好的面捏制七盏碗状的面灯,在里面放上煤油和灯芯,依次摆放在正房门口、院子中间、大门口及通向各方的路口。

5、布置灵堂

灵堂是死者灵魂的暂居之地,也是人们凭吊死者的地方。在当地,灵堂通常设置在死者家里的正堂内,正堂门口的台阶用来摆放供桌,上面供奉着死者的遗像以及香炉、香烛等物品。

6、择日与择墓地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看风水,特别是人死后一定要请风水先生按照黄历来挑选下葬的吉日与风水好的墓地。对后辈儿孙而言,若能在黄道吉日把死者安葬在一块风水好的地方,不仅利于死者迅速转世投胎,而且具有禳灾辟邪,佑护子孙人丁兴旺,官运和财运亨通之效。

7、报丧

选好下葬的吉日与墓地后,死者的家人就要给各地的亲朋好友通知死者去世的消息和下葬的日子,以便亲友们及时来吊唁。这时,还要备好礼物在当地请一个较有权威的主事人,称之为“执事”,由其负责主持葬礼进行的各种仪式。

8、打墓

在大家都忙于操办葬礼时,死者家族会在本村找六个与死者属相相同但血源关系已出五服的青年男子去墓地打墓,提前挖好墓坑。当地人认为,由与死者相同属相的男子打墓,既利于死者早登极乐,又可以起到震宅佑户的作用。

(二)入殓成服之仪

入殓成服之仪是整个丧葬仪式的核心部分,包括迎娘亲、吊丧、领羊、念祭文诵经、说娘家话、扫材殓棺六个环节。

1、迎娘亲

娘亲就是死者的娘家人。当地讲究在清晨迎娘亲,迎娘亲的地点通常选择在村口。亲朋好友们抬着供桌、拿着纸货在前,孝子们服全孝、执孝棒躬身紧随其后。

2、吊丧

吊丧是整个家祭仪式中历时最长、最繁忙的活动。吊丧者到达后,执事者会大声报出他们的身份,呼唤他们到灵堂给死者烧纸、上香并敬献自己带来的果品,当地人称之为“浇点”。

3、领羊

我国北方,丧礼中的领羊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死者领羊的通常是他的子女与娘家人。当地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附在羊身上,把持羊的身体来表达他是否尚有未了心愿。倘若意愿达成,死者的灵魂便会离开羊的身体而去,羊的身体亦会随之颤栗,才表示人真正了无牵挂的死去。如果死者仍有未尽之事,灵魂便久久不愿离去,羊就不会颤栗。这种情况下,乡邻们就会对这个领羊人议论纷纷。事实上,牵来的羊大多在丧葬仪式举行的这几天被宰杀,以供参加丧礼的人们食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牵羊仪式已变成当地人变相炫耀家族人丁兴旺和财大力粗的一种手段。

4、念祭文、诵经

人死后为之书写祭文来表述死者的生平事迹是我国传统丧葬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事项。在皋兰农村,有专门从事写作祭文的人员。凡有丧事,死者家人就会备些礼物央请他们为死者书写祭文,祭文的格式大多仍参照古体文的写法。祭文的宣读多在正午时分进行,由长子念诵,念毕烧毁。

5、念祝文、说娘家话

祝文是死者生前所留下来的遗言,由娘亲代表宣读,宣读完毕后要焚于死者灵前。祝文念毕就开始行说娘家话仪式。说娘家话有一套固定的说辞,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由娘亲代表发问,丧家请执事待为回答。目的在于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教育子孙后代要孝敬老人。

6.扫材敛棺

扫材通常在下午进行,由死者的大女儿执行。所谓扫材是指大女儿要用扫帚把事先铺放在棺材内的碎木屑扫出。敛棺一般是在深夜进行,具体时间由风水先生提前选定。敛棺时,在棺材内铺麻,敛棺的人数不但为双数,而且敛棺人的属相不能与死者的属相相克。

(三)出殡、安葬仪式

出殡、安葬仪式包括启灵、扫墓、埋葬、答谢助葬者等环节。

1、启灵

启灵的时间是由风水先生提前看好的,一般选择在凌晨。启灵前,执事者要先祈祷,用菜刀把一个空碗砸碎,并把碎片扔出院子,然后用刀背象征性的砸棺材一下。当地人说,这是为了把孤魂野鬼赶走,剔除所有污秽的东西。启灵的时辰一到,鸣放鞭炮,由长子将灵柩背至院门口,用粗绳捆好,由事先在村里挑选的年轻力壮者与孝子们一起轮流抬往墓地,其他人则拿着花圈和各种各样的纸货尾随于后。霎时间,鞭炮阵阵,哭声遍野。

2、扫墓

下葬前,死者所有的儿孙都要向墓坑内丢钱。执事者则会一一报出每一个人丢入墓坑内的钱数,故而谁都不会丢的太少,以免村里人笑话对死者不孝顺。丢完钱后,会有一个打过墓的人下墓坑去扫墓,把钱全部收集起来,分给其他打墓的人,算做打墓的报酬。

3、下葬

灵柩放至墓坑后,长子下墓坑,打开棺盖给死者“整容”,将其身体放正,把盛满浇点的粮浆罐放至死者的左上方,盖好被褥,撒上七星钱,盖棺。填土时,先由长子背向墓坑扔三锹土后,众人帮忙埋葬。子女们在坟前烧纸货,脱孝衫。

4、答谢助葬人

安葬仪式结束后,孝子们要跪在家门口一一答谢参加丧礼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死者家的院子里则早早准备好热水、新毛巾和一把菜刀,凡是参加葬礼的人都要洗净手、摸一下菜刀,这么做的目的是洗去污秽、杀尽煞气。最后,死者家设宴请所有参加葬礼的人。

纵观整个丧葬仪式的过程,皋兰县丧葬仪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奉行儒家孝道,事死如事生

丧葬礼俗作为封建礼教与灵魂观的产物,其核心诉求就是突出和倡导儒家的孝道,并通过“事死如事生”方式来实现这一诉求。故而,丧礼的各个环节都是按照如同对待生者那样对待死者来安排的,如替死者准备上路的盘缠,让死者享受时下的珍羞果品以及焚烧各种各样的驼骡象马、童男童女、汽车高楼、家电摆设等纸货让死者使用等,都是在力图把现实社会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到鬼魂世界,从而把儒家的“孝道”突显到了极致。

2、重血缘家族关系,等级森严

传统社会中的人从诞生到死亡都与家族脱不开关系。活着是家族的一员,要为家族增光添彩,死后要被埋进家族的墓地,享受家族后人的祭享。家族精神便以这种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新湾村的整个丧礼过程,十分强调各司其职,如辈分的不同在丧礼中所处的不同地位,长子在不同的场合所扮演的主导角色,嫡亲们在每一个环节不同的分工,娘家人的问难以及乡邻们的捧场等。参加丧礼的每一个人,他们在丧葬活动中的语言、行为以及所处的位置都严格依照丧葬仪式的规范要求来做,不敢轻越雷池一步。人们利用这次人生大礼,进一步强化宗族伦理秩序。

3、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禁忌重重

祖先崇拜是中国人共同的情结。为了得到祖先的护佑,该地的丧礼中炮制出了各种各样的禁忌,如死者寿衣的用料的选择与制作要求,打墓人属相的限制,风水先生对丧礼的左右等,封建迷信色彩弥漫于丧葬礼俗的方方面面。对于这种丧葬仪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移风易俗。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 [M].长沙:岳麓书社,2004.(63)

[2]马林诺夫斯基.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0)

[3]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J].文化学刊.2008.(2)

篇9

关键词:释名;释丧制;丧葬礼仪;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03-02

《释名》旧题汉北海刘熙成国撰。按《后汉书・文苑传》说刘珍撰《释名》,而《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则云:“见刘熙所做《释名》”,两说不同。据毕沅考证,刘熙大约是汉末或魏时人,时代比刘珍稍晚。可能是刘珍先有《释名》,而刘熙加以补充。

《释名》共八卷二十七篇,篇名如下: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分类较《尔雅》更细,也较合理。《释丧制》是《释名》有的,其中反映了大量的丧葬文化。如对死者称谓,治丧、出丧各种制度的介绍,对服丧者的要求等无不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我们研究古代丧制礼仪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一、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一)死者称谓的差异

汉朝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王朝,等级森严这一点在《释丧制》中也有所反映。按照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死亡的称法也有不同:

士曰不禄,不复食禄也。

大夫曰卒,言卒竟也。

诸侯曰薨,薨,坏之声也。

天子曰崩,崩坏之形也。崩,硼声也。

“不禄”:郑注曲礼云:“不终其禄也。”白虎通云:“不终君之禄也。”通典引春秋说题辞云:“不禄谓身消名章也。”郑注:“禄谓有德行,任为大夫士而不为者,少而死,从士之称。”何休注公羊云:“不禄。无禄也。”大夫的薪俸叫做“禄”,大夫死后再也不能“食君之禄”,即是“无禄”。

“卒”:《说文》:“`人给事者衣曰卒。”叶德炯曰:御览引春秋说题词:“大夫曰卒,精辉终卒,卒之为言绝,绝于邦也。”古代大夫或诸侯之家称作“邦”。古代认为天人合一,一邦的掌管着逝去,则这里聚集的精耀也就卒灭了,因此大夫至死谓之“卒”。

“薨”:何休注公羊云:“小毁坏之辞。”白虎通云:“诸侯曰薨,国失阳,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叶德炯曰:通典引刘向五经通义云:“崩薨从何始乎?曰:从周。何以言之?・・・・・・武王以前未闻崩薨也,至成王太平乃制崩薨之义。”

“崩”:郑注曲礼云:“异死名者,为人其无知,若犹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何休注公羊云:“大毁坏之辞。”谷梁传云:“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天子处在社会制度的最顶端,故为“巅”,天子身份最为尊贵,因此天子的死称为崩。

笔者对《左传》《战国策》《史记》中“薨”字和“崩”字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左传》中的“崩”字全用于记录天子之死,“薨”则用于记录诸侯及其夫人之亡。然而在《战国策》中,表示诸侯之死,“薨”字只出现两次,其余全用“崩”来代替。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从春秋到战国这个大变革时期,宗法制礼崩乐坏,天子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诸侯凭借自己雄厚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地位得到提升。

在《史记》中,我们发现情况发生变化。“崩”字出现247次,全用于记录皇帝或皇后之亡,太子诸侯则用“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秦汉大一统之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天子权利至高无上,同时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制定出一套维护天子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森严等级制度。

(二)墓葬规格的差异

《释名・释丧制》不仅按照天子、诸侯、大夫、士等不同等级界定了死亡的不同称法,在书中墓葬规格、丧服、车饰、丧期等诸多方面也表现出差异性:

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起也。

墓,慕也,子思慕之处也。

丘,象丘形也。陵亦然也。

郑注周礼叙官:“墓,大夫云基。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丘”,大夫职云:“以爵等为丘封之度。”郑注:“王公曰丘,诸臣曰封。”毕沅曰:“自汉以来,天子葬地谓之陵,或曰山陵,或曰园陵。”自汉以来,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了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古代把帝王坟墓称“陵”,贵族坟墓称“冢”,一般官员或富人称“墓”,平民百姓称“坟”。不仅如此,坟墓也会按照官职、辈分而有区别,一般辈分越高、官职越高,墓葬的规格越高。

二、对死亡方式的不同称谓

“人始气绝曰死”,“就隐翳也”,人的形体、气息等都在这个世界隐翳消逝,找不到踪影。我们说每个人的出生都承载着上天和父母的恩泽,死亡也是一个人“福祚陨落也”。但是死亡也有不同的方式,如自然死亡、遭遇意外死亡、受到刑罚死亡等,关于这一点,《释名》也给出了不同的称谓和解释。

(一)受惩而亡的称谓

罪人曰。,Z也,埋Z之,使之不复见也。

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

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于狱也。

市死曰弃市。市,众所聚,言于众人共弃之也。

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

车裂曰S。S,散也,肢体分散也。

煮之于镬曰烹,若烹禽兽之肉也。

槌而死曰掠。掠,狼也,用卫大暴如豺狼也。

这些名称来自于日常生活,形象而又生动。如“诛,株也”,像大树的枝叶全部凋落,则这个家族将全部消亡。再如“烹”,就像人们日常烹烤肉类,这种行为已经在人的思维中烙下了痛苦的印象,所以“烹”这种刑罚已经在无形中给人一种恐惧感。又如“车裂”,稍一想象,那四肢分裂,血肉模糊的血腥场面,便使人不寒而栗。统治者就用这些酷刑,来震慑人民,使人不敢犯罪。

由此可以总结出,古代封建社会,官府巩固统治,在运用礼教、道德教化百姓的同时,也运用刑罚威震民众,双管齐下,维护社会的稳定。联系当今社会,我国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提倡以人为本、“中国梦”,只有“法”与“礼”相互结合,我们才能建设成一个和谐稳定富强的国家。

(二)意外死亡的称谓

死于水者曰溺。溺,弱也不能自胜之言也。

死于火者曰烧。烧,焦也。

战死曰兵。言死为兵所伤也。

下杀上曰弑。弑,伺也,伺间而后德施也。

悬绳曰缢。缢,i也。i其颈也。

屈颈闭气曰之雉经,如雉之为也。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小小的意外都有可能让我们丧生。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敬惜生命。

(三)与年龄有关的称谓差异

《释名・释丧制》中因为年龄和身份的差异,关于死亡的称呼也会不同:

老死日寿终。寿,久也;终,尽也。生已久远,气终尽也

少壮而死日夭,如取物,中夭折也。

未二十而死日殇。殇,伤也,可哀伤也。

父死日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於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母死日妣。妣,比也,比之於父亦然也。

自然老死称“寿终”,即不用遭受病痛的折磨,无知无觉的安详的走完一生,这是一种“蒙赐”,一种福气,我们也常把这种死亡称作“寿终正寝”。“夭”,《说文》释“夭,屈也・・・・・・夭者头之曲”,其本意是“屈、摧折”;同时又有“茂盛”之义,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想一个人于而立之年突然逝去,就如一棵树,刚长成木材,却不幸摧折,让人唏嘘哀叹不已。将“夭”的两个意象结合即“茂盛之时被摧折”,其对死亡的称谓才最生动形象。再如“殇”,《说文解字》中提到“殇,不成人也”;《仪礼・丧服传》有“人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为无服之殇”。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殇”的程度不同。年龄越大,死后他的亲人越伤心,越难从悲痛中走出。这和与人交往的道理一样,交往时间越长,情感越深厚,越难以分离。

《释名》中对于死亡称谓的解释,虽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个别语汇的解释略显牵强,但它对当代研究当时典章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反映丧制礼仪

“汉以来谓死为故物,言其诸物皆就朽故也。”在对《释名・释丧制》的研读中,发现汉时的丧礼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从对死者的重饰,到棺椁的摆放,到出席丧礼人的穿着,再到入葬祭奠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今天研究汉代丧礼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重饰死者

我们常说“死者为大”,在汉代人对死者的重饰中便有所展现。“既定死曰尸。尸,舒也。骨节解舒,不复能自胜敛也”,所以需要生者对其打扮,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一囊韬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恶也。

已衣所以束之曰绞衿。绞,交也,交结也。衿,禁也,禁,系之也。

以上介绍的是汉代时期死者的衣饰,通过与现在丧礼的对比,发现大同小异。在山东农村,会给死去的人穿“寿衣”。寿衣的准备比较早,一般在家里老人去逝之前就已准备好,买来藏蓝色或黄灰色的布料,由家中和村里有德旺的女性共同缝制而成。在农村他们会给死者的脸上盖一张火纸,掩盖其面容,以防惊吓到他人。

含,以珠具含其口中也。

握,以物握尸手中,使握之也。

“含”是丧仪之一,“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文人加以稻米”,根据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所含之物也不同。对于“含”的解释有很多种:一种说法是“饭含”,“缘生食,死者不欲虚其口,故含。”另一种认为对死者的尸体有益,可使其不朽,与神灵相通。现在的人已经不再将珠玉含于死者口中,而是以硬币代替。从中可以发现人民群众对于古代传统变通式的继承,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发展、传承。

(二)重视治丧与出丧

死者的尸体被处理完以后,人们就开始入殓,将尸体敛入棺椁中。

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复见也。

。廓也,廓落在表之言也。

尸已在棺曰柩,柩,究也,送终随身之制究备也。

同时设置灵堂。于西壁下涂之曰殡。便于宾客祭拜送别。

然后便要出丧。古人对“送死”及其重视。这既体现了孝子对逝者的敬重,也是亡者在人间最后的行程。

舆棺之车曰[。[,耳也,悬于左右前后,铜鱼摇绞之属耳耳然也。其盖曰柳。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亦曰甲,似甲然也。其旁曰墙,似无墙也。

,齐人谓扇曰,此似之也,想扇为清凉也。有牖有画,各以其饰名之也。

两旁引之曰披。披,[也,各于一旁引[之,借倾倚也。

从前引之曰绋。绋,发也,发车使前也。

人们对“送死”的队伍进行精细而庄重的修饰,使死者庄严肃穆;同时人们使用“明器”,为死者引灵。古代的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因此用“T车、c灵”为死者引路,希望死者的灵魂可以平安、安逸的在冥间生活。

(三)重视孝道

《释丧制》中不仅有对丧葬规格的介绍,还有对生者的规范。其中直接提及“孝子”的有以下几条:

又祭日卒哭。卒,止也。止孝子无时之哭,朝夕而已也

期而小祥亦祭名也,孝子除首服,服练冠也,祥,善也,加小善之饰也。

又期而大祥亦祭名也。孝子除穰服。服朝服缟冠,加大善之饰也。

间月而楫(左示右覃)亦祭名也,孝子之意澹然,哀思益衰也。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

在整个丧葬仪制当中,孝子们需要穿“五服”,即:“丝麻、小功、大功、斩衰、齐衰”。在初丧、治丧、出丧、终丧的每个阶段,孝子们不仅要身穿不同的素服,还要遵守不同的哭丧礼。卒哭礼之后,孝子们还需要守孝,在此间需要按期进行祭礼。小祥是在尊长过世后一周年进行的祭礼,大祥是在二周年时举行的祭礼。古代人对于丧服和居丧十分重视。丧服直接体现着不同的人与亡者的关系,至亲至孝的人,穿孝服最重,守孝最长。虽然对于死者来说,守孝已经毫无意义,但古人相信灵魂是不灭的,人们坚持为已故亲人守孝,并以此来坚守孝道。丧葬礼制的规模、场面、子孙进行的每一项祭礼是否符合仪制,都被用来衡量是否尽孝。

参考文献:

[1]胡雪颖.《释名》所见古代丧葬文化探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2]刘熙(东汉).释名疏Ca[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3]任继P.释名R校[M].济南:齐鲁书社.

篇10

莫安小姐,香港殡仪学会会长、中国香港殡葬协会主席,在殡仪行业多年,她不拘泥於传统的眼光,以全新的思维,科学的生死观,为殡仪业的发展带来一种新思路,她提出许多真知灼见,秉着真诚服务的理念,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殡仪业之所以存在,皆因寄了人们对逝去者的情感,让逝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的仪式,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息息相关。话虽如此,但普通民众对於此,似乎颇有忌讳,人们不愿去谈论死亡,更不情愿去了解殡葬的礼仪,直到有一天不得不面对时,才慌忙失措。笔者访到殡仪业的莫安小姐,着实有些敬佩,一位八零後的女性,多年来积极推动着殡仪行业的公平与文明,让更多的人正面了解这种“怀祖念亲”的传统行业。

不惧世俗眼光,

接手殡仪行业

莫安小姐出生成长在香港,他的祖父、父亲、哥哥都是从事殡仪行业,但是作为一位女性,从事特殊家族行业不是第一选择。“我在读书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未来接手家业。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看到我的父母年纪大了,走路也慢了下来,我突然发现父母都老了,当时我就在想,我已经是成年人,要不要考虑把殡仪业接手下来,为父母减轻负担。”之後她决心加入其中,这超乎“世俗”的眼光,尤其是对於一位女性说来。她没有盲目的进入行业,而是到澳大利亚求学,学习西方的殡葬礼仪及文化,了解行业动向,以期更好服务客户。

学成归来之後,莫安小姐慢慢开始在行业中发展。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在殡仪行业中展露头角,多少会令人新奇。“殡仪业在香港还是比较传统,有很多不同的规矩,但不是很光鲜,我觉得应该改变。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但是殡仪业似乎停留在多年前的样子,我就考虑能否为行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她看到诸多行业的弊端,而这些都有可以变得更好的方案,她以新人的姿态摸索着。

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得益於在国外系统的学习殡葬礼仪和现代文明,莫安小姐渐渐产生全新的思维,“通过观察,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价钱方面的不统一。此前行业的价钱就如同海鲜的价钱,每一家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标,没有公开透明的价格,对顾客来说是不公平的。”看到了行业的不足,2005年起,莫安小姐就着手备解决方案。当时网络开始盛行,但对殡仪业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鲜少有殡仪公司成立网站,但莫安小姐看来,这是一个机会,利用互联网推广殡葬常识。她率先成立一个网站,归纳着自己公司不同的服务及价格,顾客无需奔跑不同的殡葬公司对比价格,一目了然,公开透明,广受好评。如今,许多殡仪公司都有网站,这是一个进步,虽然香港的整体行业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段距离,但能推动价格公道,莫安小姐欣慰不已。

紧接着,莫安小姐在公司推行规范化管理,工作人员都统一制服,让上门询问的客人一眼就认出,方便服务。“有顾客过来都知道穿制服的是员工,可以节省客户的时间。我做了两年的时候,尝试了不同的东西,後来我发现如果整体想进步,单凭少数公司的规范是不的。”如今她在行业已有些年头,真心盼望着改善行业环境,让行业规范、进步,出於此目的,她创办了香港殡仪学会。

成立香港殡仪学会,莫安小姐常常奔波在香港的大学、中学、大专院校中宣传,“殡仪业不可怕,很多人避讳甚至害怕,不知道什麽会发生,我去这些地方普及一些殡葬的知识。同时讲解一些课程,如果他们对这一行感兴趣,可以过来听课,我会告诉他们我知道的,一起谈论行业的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可以把他们的专业展现出来。”香港殡仪学会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律师、社工、学生、老,经过学习他们可以正面面对生死观,吸引外面的人才、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带到这个行业,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香港殡仪学会顺利的推进了两年左右,莫安小姐发现,人才有了,但是缺少配套设施。香港存在许多基层市民,他们去世的时候没钱办丧事,她希望成立一个协会,帮助基层的民众申请基金,提供殡葬的询。於是,非盈利组织――中国香港殡葬协会成立,她希望未来能成立更多分点,为帮助香港不同地区的基层民众申请救助基金,竭诚为民众服务。

香港殡仪学会,培养人才;中国香港殡葬协会,服务社会。二者层层递进,相得益彰。

全新思路,深层内涵

莫安小姐从实际出发,考虑着香港殡仪现状与民众观念之间存在的矛盾。寸土寸金的香港,亲友去世後葬在永久坟场“入土为安”,实在是太奢侈的一件事。香港土地不足,近年火葬仪式也渐渐为香港人接受,每年使用率不断上升。火葬仪式较土葬仪式节省土地,但引申一个新的问题:骨灰龛位短缺。骨灰龛位10年来价格飙升了数倍,因为在香港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下,相比死者的丧葬费用,更让港府及整个社会纠结的是骨灰龛场及龛位的紧缺。

“骨灰排位需要市民的配合才能解决,政府是非常愿意接受民众的意愿,骨灰龛场的选择都十分谨慎,因为市民都不喜欢建立在自己居住的旁边。但如果所有市民都反对,那就没有地方可以建骨灰龛场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加强生命教育,骨灰不可怕,让民众有科学的认识。”莫安小姐继续说道,“殡仪馆管理应该更加规范,我们中小型的公司能拿到殡仪馆的牌照。中小型的公司有的就是服务和时间,比如说一个人去世了,我们可以去医院协助那个家庭帮忙处理,晚上一两点我们也可以为其服务,但是大型殡仪馆有办公时间,一般下班後就很难找到。”

她希望充分发挥服务的优势,建议在行业推行牌照制,每一个行业人都必须考取牌照才能执业。“现在公司、殡仪馆有牌照,员工鲜少有牌照。假如有个同事办得不好,客户投诉都没有作用,因为他没有牌照。如果我们要让这个行业进步,一定要提高水,每个人都要有牌照,这个有必要取。”言语间的真诚,不是为了自家的利益,而是期望着行业整体越来越好。

据统计,每一年香港大约有四万五千人死亡,想要在殡仪业发展的话,一定要有新的思维眼光。莫安小姐认为,作为新一代的殡仪工作者,应该开发不同的市场。“在欧美国家,上了年龄的人,都可以去策划自己的身後事,去策划自己的葬礼怎麽办,可以选择喜欢的棺木、衣服、鲜花、照片,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选择,像婚礼一样。在美国有90%的人预先筹备了自己的葬礼,日本70%,台湾15%,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此外,生前葬礼也是一种趋势,“许多病重的人或者生活不如意的人,可以每隔数年给自己办一个生前葬礼,起到反思与怀念的作用。如果哪天病重突然去世了,还没有跟家人说我爱你,生前葬礼则可以跟家人有一个情感表达的空间。这就是一个服务。”莫安小姐不拘泥於传统的眼光,以全新的思维,科学的生死观,为殡仪业的发展带来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