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伦理学范文

时间:2023-04-05 07:1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范伦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范伦理学

篇1

但“这就是拿着中世纪的地图来行现代之旅了”[2]( P1)。换言之,结果主义因功效 ( 事态) 而活,义务论因责任( 规则) 而活,这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客观上忽视了人性、个体与类、价值追求的再发现与不断的道德选择过程,疏离了具体的人生体验,导致了个体道德价值的内在困境,引发了人们对主流规范伦理学的日益不满。如何从理论上另辟蹊径以冲破这一困境,许多伦理学家已经或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回归“德性伦理学”成为伦理学界最高的呼声。威廉斯强调道德是哲学而不是律令,或者说,哲学不可能成为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而使道德成为一种普世律令。英国《卫报》称他为“这个时代无疑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给社会的道德问题带来了智慧和同情”。本文即旨在分析威廉斯如何实现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颠破”。

一、对结果主义和义务论的批判

结果主义( Consequentialism) 以功利主义为典型形式,1958 年由英国伦理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库姆( Elizabeth Anscombe)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以表示西季威克及以后的英国道德哲学,而与老形态的功利主义相区分。威廉斯指出,任何功利主义必定是结果主义的,但“结果主义”是一个更加宽泛的词,功利主义是其中一类结果主义———一类特别关注幸福的结果主义。他定义说: “大致说来,结果主义是一种认为任何行动的道德价值始终在于该行动的后果的学说,是一种认为如果行动以及诸如制度、法律和实践这些东西能被证明,便依据其后果来证明它们的学说。”[3]( P77)威廉斯将该理论的缺陷条分缕析,进行了直接的正面反驳。

首先,他提出,并非任何具有价值的事物都由其效果来决定它的价值,有些行动具有非效果的内在价值。比如,对于旅游者来说,到达目的地也许并不是目标,而沿途欣赏风景和强身健体这个活动过程本身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这和读美文、听音乐一样,结果基本可以忽略,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或激动鼓舞,或黯然神伤,都不在预期之内。

其次,不但某些具有好效果的行动不一定是正确的行动,而且在某些境遇中,尽管一个人采取该行动所导致的事态比他可实现的其它事态更坏,但这种行动仍然是正确的。比如,为任何目的而杀害无辜、代人受罚、作伪证或通奸等,根据犹太 - 基督传统的说法,无论其后果如何,必定是错的。再如,看到有人落水,哪怕这个人恰巧就是 15 岁的希特勒,但救人应该是第一反应,而不可能按照结果主义,经过盘算之后再给救人事件定性。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因为在伦理生活中,个人的道德实践几乎是习惯性地遵从个人的道德信念和公认的道德原则,在做出决定的刹那一般不会反复掂量计算行动的效果。况且,后果本身就和时间相关,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延伸性,但人的理智却是有限的。好心办坏事,这种例子太多了。换言之,把对事件的评价完全放到对后果的计算上,就会导致一种对行为者道德人格的忽视,容易把人当作存放功用的场所,或者是服务于功用系统的因果杠杆。①

再者,即使我们可能知道一项行动的所有后果,但那些后果是我们所不能计算的,后果之间缺乏可比较的标准。比如,幸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人们想要房子、车子、假期、康寿,以及妻子,孩子或者其他,如果喜欢,还可能想要艺术的。

而这些对人都是有益的,不能定义孰轻孰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可比较标准。后果则恰恰和幸福一样,其最大值是不能计算的。相反有很多理由可以表明,当社会呈现多元而不是一元结构的时候,人们更要快乐。但结果主义并不能像机器一样生产并计算快乐,再像分发商品一样交到每个个体手上,这毫无疑问是滑稽可笑的。实际上,按照威廉斯的说法,把“后果”的概念既当作道德合理性的标准又把它处理为道德决策的根据时,“什么样的后果在伦理上是有意义的?”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在结果主义的框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结果主义是一种肤浅的哲学理论,没有可操作性。

威廉斯对义务论的批判主要针对康德伦理学( 或康德式的伦理学) ,而这一批判与“道德运气”( moral luck)②紧密相联。康德认为,道德价值只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意志有关,而不会受到外在境遇的影响,因而也不会受制于运气。③

这一纯粹自由的幻想,在威廉斯看来是康德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体系是种耿耿于罪疚和责任的思维系统,在现代道德生活中已经被制度化了。对此他强调说,行为动机很大一端是出于情绪、出于激情而不是纯粹出于理性,行为的动机力量永远不会完全处在主体的控制之中。④

从理论上看,只有在行为者有能力履行义务时,这些义务才对行为者有效,这也就是伦理学史上广为流传的公式: “‘我应当’蕴涵‘我能够’”( “I ought”implies “I can”或 if I ought,then Ican) ,而且通常我们所要履行的义务的界线取决于我们所能控制的事情。然而这种观点导致了道德运气的悖论。这一悖论导源于两个不相容的假设:第一个是我们只对在我们控制之中的事情负责,即那些运气之外的事情; 第二个是,实际上我们不能掌控我们的生活,因为运气几乎影响着我们的存在和行为的每个方面。在义务论设定的框架之内,道德运气的悖论不能得到解决,因为义务论者不能放弃这样一种观点: 道德不受运气的影响,同时又不能否认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 完全不受运气影响的条件不能被实现。[4]( P5)

更甚至于,威廉斯通过道德运气表达了一个宏大的主题: 道德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道德价值也只是我们生活中众多价值的一种,因此道德要有一个限度。在威廉斯看来,康德伦理学对道德的讨论“不仅过分狭窄,而且歪曲了道德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5]( P584)

比如,高更为了追求个人理想,抛弃家人来到一个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他才华的孤岛从事绘画创作。因此高更就面临着一个矛盾,他必须在实现艺术天赋和履行家庭道德责任之间作出抉择。高更选择了前者,其代价是受到道德谴责。

在威廉斯看来,高更只能用成功来为自己进行辩护。他的艺术成就使他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当然这是一种非道德的意义。但高更艺术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的影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此,高更对自己行为的辩护也要受制于运气。然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辩护并非道德辩护,所以这种运气似乎也不能称为“道德运气”。的确如此,但这也正是问题之所在。在威廉斯看来,这种质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我们的生活进行“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虽然这种区分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是对真实伦理生活的歪曲: 在康德道德体系的观点下,没有道德运气的概念; 道德在如下意义上必须是“纯粹的”: 道德使得人们认为,若没有它的那种非常特殊的义务,那么就只有人们的随心所欲的爱好; 若没有它的那种( 对道德的) 绝对的志愿接受,那么就只有强制; 若没有它的那种根本上纯粹的公正,那么就没有公正。[6]( P196)

由此,便赋予道德考虑以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的地位,使得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必须以它为中心来组织,对我们的行为和品质的一切评价都必须按照它的观念来进行。

因此,威廉斯主张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当有一个限度,“道德的限度本身就成为一种道德上重要的东西。”[7]( P56)正如他在批评康德道德体系时所说: “道德责任是不可逃避的……在其他一些情境中我可能无法选择地背负一个责任,一旦我处于责任之下,它就是不可逃避的,即使你不愿意处于这个体系及其规则的约束之下,这也不能成为你逃避的借 口 …… 责 备 是 这 个 道 德 体 系 特 有 的 反应。”[8]( P177)威廉斯的这种伦理观与亚里士多德的是相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最高幸福看作是非道德的哲学思辨生活,这正是“高更问题”所要表达的一种伦理观: 伦理学应当关注人的幸福生活而不仅仅是道德、责任和义务。⑤

或者说,伦理学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古希腊人提出的那个问题———我应该如何生活。也即我们的伦理研究和对伦理生活的反思必定是内在地、从一个第一人称的观点来进行的。

二、对伦理生活本质和复杂性的重申

由上述,传统社会衍生出的结果和义务这两条交叠互补的伦理规范路线,曾是检验人们行为的伦理依据。实际上,以结果主义和义务论这两大规范理论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哲学已经把古希腊人提出的“我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转变为“一个人要服从什么道德规则”的问题。而威廉斯对结果主义和义务论的质疑,正是与他对每一个个体那里体现出来的人类生活的本质、意义和复杂性的认识相联系的,也正是这种认识构成了他批评这两种理论的基础。

在《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中,威廉斯已经表明,我们不可能从一个外在的“阿基米德式”的起点来为“我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寻求一个系统化的答案,或者一种被称为“伦理理论”的东西。结果主义和义务论这两大规范伦理学理论无法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解答。因为在他看来,伦理生活的本质和复杂性并不允许我们从任何一个单一的观点来理解和处理我们日常的伦理经验,或者说,没有任何的道德规则或伦理原则能够为探究“我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提供指南。这个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既然是( 而且必须是) 从第一人称的观点提出来的,它就取决于我在世界中的处境和我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它就要求一种自我反思,但这种反思乃是来自一个人所特有的观点,而不是来自西季威克所说的那个“宇宙的观点”。一个人所特有的观点就是因为他在世界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和他所具有的独特体验而具有的观点。因此,这样一个观点本质上是不能用一个普遍的观点或者任何其他人的观点来取代的。在他的著作中,他已经反复论证说,当我们有可能能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对实在获得一个“绝对的”概念的时候⑥,在伦理生活的世界中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们并没有任何一个“自然而然的”、独立于任何人类观点的“伦理实在”在那里引导我们的伦理研究。“伦理生活必定存在于人们的倾向中,而正是这些倾向中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中造成了分 歧,在 对 现 代 社 会 的 不 同 解 释 中 产 生 了 争执。”[9]( P201)在伦理生活世界中,只有当一个人自觉地接受了一个伦理生活的必要性,从他自己的观点来真实地和诚实地审视他自己的行为、选择和决定,我们才有可能在每个人都追求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的同时把一个和谐宽松的伦理共同体建构出来。为此,威廉斯试图利用内在理由和实践必然性的概念强化他的这一观点: 伦理生活必须是从一个人自己的第一人称的观点来过的生活,而人类伦理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复杂性是不容曲解和低估的。

在“内在理由与外在理由”一文中,⑦威廉斯对“行动的理由”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论述。在他看来,“行动的理由”这个概念至少必须满足我们的两个基本直观。其一,它必须在对那个行动的正确说明中起着一定作用。如果行动者正确地慎思,那么,一个行动的理由必须是他能够认识到或者能够具有认知接近的东西,而且,那个理由也必须构成他在合适的条件下行动的动机。其二,一个行动的理由也必须能够为那个行动提供某些理性支持,尽管它所提供的支持分量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如果一个理由还没有以某种方式使行动者的行动合理化,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他是为了那个理由而行动。从第一个直观中,威廉斯推断说,如果某个东西要算作一个行动的理由,它就必须设法与他称为“行动者的主观动机集合”( agent’s subjective mo-tivational set) 的那种东西联系起来。按照威廉斯的说法,这样一个动机集合包含“诸如评价的倾向、情感反映模式、个人忠诚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计划这样的东西———就它们体现了行动者的承诺而言”。[10]( P105)

简单地说,一个行动者的主观动机集合地体现了他在他的生活中真正关心和在乎的东西。威廉斯进一步认为,当我们对某个人说“他有理由做某件事情”时,只有当他能够通过实践慎思把我们赋予他的那个理由与他的主观动机集合联系起来的时候,他才确实有理由做那件事情。所谓“内在的理由”,威廉斯指的就是这种能够与行动者的主观动机集合发生慎思上的联系的理由; 如果一个行动者通过实践慎思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人们赋予他的一个所谓的“行动理由”与他的主观动机集合,那么那个理由对他来说就是“外在的”。据此,威廉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 “行动的唯一的合理性就是内在理由的合理性。”显然,这个见解很容易激起批判———难道仅仅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把道德理由与他的主观集合联系起来我们就说他没有理由服从道德要求吗? 这类似的质疑引发了“是否确实存在着‘外在的’行动理由”这个进一步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要地指出威廉斯提出“内在理由”这个概念,其最根本目的在于批判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尤其是那种抽象化和系统化的道德理论,从而表明现代道德哲学在什么意义上没有真实地面对我们的伦理经验。同时,威廉姆斯大致同意道德是社会稳定剂的说法,但他利用“内在理由”这个概念还阐明了,一个人完全有可能拒绝道德的语言和实践,而不沦为非理性的人。比如,他或她照样可以演绎数学,照样可以用逻辑来思考问题,照样可以有条不紊地来安排他的未来。

他可能同样懂得道德语言,只是否定道德语言及其被认为是由它所传达的理念,对个人的行为选择具有任何强制作用。所以说,拒绝道德语言,并不必然意味一个人是一个不道德的人,是“个人主义者”( egoist) 或者是“自私自利的”( selfish) 。如果我们想要强制性地对行动者( 当事人) 施加道德责备,那么那种确实存在的外在主义只是把我们置于道德说教的状态。⑧

针对实践必然性⑨这一观点,在威廉斯看来,“康德式的道德行动者用他必须做什么的观念来控制自己,因此就用他的那种很异乎寻常的方式成为一个索福克勒斯式的英雄。”⑩但是他所提倡的却是埃阿斯瑏瑡自杀之前所说的那句话中反映出来的实践必然性,他说“现在我要去我的行为处事方式要求我去的那个地方”。威廉斯指出,“应当”和道德义务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康德主义所假设的那种特别的联系。“应当”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它可以表示一种可能性、表示某种事态是值得期望的、表示一种道德感、一种深谋远虑等。在有些情况中,即使没有道德义务的问题出现,我们也会追问“我应当做什么”的问题。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本计划”( ground projects) ———这种计划是“根本的”,是因为若没有这种计划,一个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丧失了意义。然而康德“用一种不可还原的方式引入了一个一般的‘应当’”,这个“应当”存在于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实践理性中,是对理者行动动机的要求: “如果 A 做他应该做的事情,那么他不仅必须有意地做 X,而且必须从一个特定的动机来做 X,即从‘他应该做 X’这个思想来做 X。”威廉斯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可以从具体的境遇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意义上的具有统一的语言结构的“应当”。这一点在上文已经提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当”意味着“能够”。展开来讨论的话,也就是既然实践意义上的“应当”,表示的是一个行动者在综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 根本) 计划、动机和约束的情况下所达到的一种认识。那么,对于道德约束的考虑必然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道德理由对具体的情景中的行为者所提出的约束、要求,理所当然地出于行为者所慎思的所有的约束和要求中。在一种真正的实践必然性的慎思中,在我对我自己的可能行为的慎思中,必然有一些方面是不能被我的慎思所包含的,而有一些虽然可以被我考虑,甚至对我来说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最终不能成为我的选择。当我在我的慎思中断言我不可能做某个行为时,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某种无能,这种无能可以被广泛地称为“品质的无能”( inca-pacities of character ) ,而行动者正是在对自己所能够做的事情的慎思中,发现限制以及自己的无能,从而发现自己的品质的。所以,当行动者在一个实践推论的语境中具体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 乃至整个世界的状况) 时,他必然地对自己的能力与无能有一个理解; 当他断言“我必须做某件事情”时,他达到了一种对自我的发现。这才是威廉斯所赞同的实践必然性的本质。

透过上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并不处于理性的控制下,甚至并不处于人类的控制下,而是我们的生活在各个层面上都受到了情感、境遇和运气的影响。所以,当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家把理性提升到最高的地位,用一个纯粹的理性意志来作为伦理生活的支柱时,他们就忽略了人类价值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这么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并错误地认为道德价值是不受运气支配的。也许只有在威廉斯对人类生活和人类处境的这一理解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他的备受争议的“内在理由”学说,以及他对道德运气和实践必然性等概念的观点。实际上,在威廉斯的思想中有一个正面的东西,那就是对行动的动机和理由的本质的思考,这个东西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伦理思维,并成为我们理解他的思想的中心线索。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是要把伦理生活的本来面目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出来,抵制任何简单化的理论倾向,并在这项工作中把哲学或者哲学反思本身的限度展示出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要过,而这个事实就规定了什么东西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凡是使我们能够过一个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有意义的生活的东西都是伦理上重要的东西。因此,从“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要过”这个事实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什么东西是一个人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而需要和希望的东西。[11]( P95)

换言之,威廉斯认为人遵守伦理规范,其动机纯然是出于自然,是大多数的人天性使然而已。假如有人缺乏这样的道德本能,那么很显然哲学对他也是无能为力的。哲学论证并不能将道德移植到他心中,表明他必须要做道德人。哲学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向先已具有道德要求的人作出解释,告诉他们这些要求的来龙去脉。

三、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影响

对规范伦理学的拒斥是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契机,是德性伦理学家的一致所向。威廉斯在伦理学中的见解往往被认为是“摧毁性的”或“破坏性的”,他对结果主义和义务论的批判使他在道德哲学领域初露锋芒,这也是他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结合他对伦理生活的本质和复杂性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他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研究主题或实质性内容是道德( 以及作为评价对象的行为) 。它通过“正当性( rightness) ”和“不正当性( wrong- ness) ”两个评价术语来对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进行道德评价或判断。一个行为/行动如果符合既定的规范在道德上就是“正当的( right) ”,反之就是“不正当的( wrong) ”。简言之,规范伦理学主要讨论的是基于行为与规范之间的评价关系,行为与规范之间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恰恰构成了道德评价的根据。而德性伦理学拒斥规则伦理学的要旨在于: 它要立足于“行为者”而不仅仅是行为来对规范( 或道德) 伦理学做一个德性论的“还原”,它要把行为者看作是一个统一的人性整体,从而给行为评价提供前道德的评价依据。[12]( P63 -68)

威廉斯的道德哲学思想则有效地深论出了这个要旨,他以“道德”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它奉作金科玉律的哲学基础,而更经常以“伦理”为思考道德规范的学问。

在他看来,“道德”只是那些道德家们为我们的行动建立起来的“障碍”,一种“特别的约定”。没有了这样的道德约定,我们可能会生活得更好些。他“以行动者为中心”对道德和道德要求的这一本质探究,可以说已经主导了近三十年来当代西方的伦理学思维。他对结果主义和义务论这两种互补性复合伦理制度价值困惑的凸显和缺陷的暴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语境的重要性和个人的独特性这两种思想。这些正是拒斥规范伦理学的关键。然而威廉斯本人经常被认为是“反理论”的哲学家。但事实上他一方面坚持道德哲学对道德无能为力,一方面也强调,只要我们改变态度,就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或许是矛盾,但并不尽然,或者说它更像一个悖论: 拒绝道德和它的哲学论证并不意味对他人漠不关心,如果一个人同情他人,希望他人幸福,接受或者拒绝道德哲学,肯定不是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看到他一方面坚持反思道德的反思是出送了道德知识,然而终究还是希望道德哲学可以对人生有所帮助的。尽管他和麦金太尔等人都反对伦理理论化,始终坚持传统、境遇在道德判断、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但与麦金太尔不同的是,威廉斯并不排除所有的伦理理论,相反他尊重理论在指导人类行为中的不可代替的地位。如上文所述,他所反对的只是那些没有任何内容的、抽象的或者从本质上扭曲了人类对生活的理解的传统规范伦理理论,以及那些无视人类的实际生活境遇、一味地去抽象地运用道德原则的做法,所以威廉斯并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理论”主义者。

反观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最早可追溯到安斯库姆发表的《现代道德哲学》一文,该文第一次站在德性伦理学的立场对密尔的功利主义和康德的义务论提出了批评。由伊丽莎白•安斯库姆发起,经过中坚的麦金泰尔的美德追寻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赫斯特豪斯对德性伦理学的成功辩护,再到致力于建立完整的德性伦理评价体系的斯洛特,德性伦理学在拒斥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学理中逐步显示其真实面目,与义务论和结果主义( 功利主义) 之间形成现代规范伦理学的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关于当代德性伦理学的总体特征,荷斯特豪斯有一个比较简要的阐述: “关于德性伦理学的一个共同信念是,它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个信念是纯粹在这样一个得到表达的假定中被表明的某种东西,即‘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德性伦理学关注是( being) 而不是做( doing) ,关注好( 和坏) 的品质而不是正当( 和不正当) 行为,关注‘我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人’的问题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3]( P17)

篇2

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四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

(1)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

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

(2)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

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

(3)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而这正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原因。

二、语言叙述规范

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

因此,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三、答案规范

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四、解题后的反思

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节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42-02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研究,促进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内涵与存在的不足

(一)内涵

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从而达到优化并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指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要求的教学管理体制、程序、方法等,用制度和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表现在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

1.制度规范。表现为教学管理部门上下关系清晰,左右关系协调。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进而建立一整套适合于本校本院本系的教学管理体制。

2.行为规范。指管理人员按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与服务;教师按规章制度的要求形成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认真备课、授课;学生按规章制度的要求形成认真预习、练习、复习、听课等。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形成规范的行为,通过规范的行为实践完善规范的制度。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指教学管理必须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分析、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育和教学规律的科学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其他的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能只将教学质量与分数挂钩,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核心。

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科学地进行管理。教学管理应对管理活动中量、质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把人的管理行为、职能和计量分析结合起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为管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在管理中应运用量化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等科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存在的不足

为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不强,教学管理工作尚属学校行政行为,师生处处有“被管的感觉”,管理系统不畅;二级管理体制中,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能认识不充分,教学管理中以学校为中心,院系一级管理活力不足;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或有制度,但执行不规范;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实效性和客观性;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不强,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二、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措施

1.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是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首先必须加强建章立制,完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广泛调研、考察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出台了多个教学管理文件,全面修订了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规范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转。

其次,应规范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教学基本文件是教学工作的蓝图和依据,主要包括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授课教案、课程表及教学进度表等。其中,教案、课程表和教学进度表是授课教师使用的应用文件;而专业培养计划则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设计,是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核心,也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先决条件。我校始终把做好和贯彻执行教学基本文件作为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第一步,同时还修订了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制定了各专业的实纲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完善了专业技能规范,使教学基本文件完整齐备,从根本上防治了因教学文件不齐全而导致的教学活动不规范。

2.加强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干部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参与者和具体执行者,其基本素质、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明确的岗位职责是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实现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高等学校必须彻底转变教学管理人员只是从事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要重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必须建立和谐、高效的教学管理机构。教学管理机构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指挥协调中心,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要求和管理职责,是减少乃至杜绝工作中“踢皮球”、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等现象,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运行的质量和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其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高等学校在补充教学管理干部时应对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知识、行政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3.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第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抓好课程教学质量。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规范课、示范课,即所有中老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规范课,院系所有教师到堂听课,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上好规范课的基础上,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上示范课,给中青年教师作表率。第二,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检查。在坚持严格的校、院、系、室教学检查性听课制度的同时,还加强了各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如检查学籍管理、教学档

案、教学任务落实等工作的完成质量,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主管部门,以此作为教学管理水平考核的依据。通过检查。各级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第三,重视对学生的检查一是检查学生学习纪律。根据各系部上报的课堂教学记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累计旷课学时,达到学籍管理处理的学生严肃处理通报全校,及时通知学生。还采取深入学生教室宿舍搞调查访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4.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是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指出,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注重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包括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是根本的思想观念;应确立以教学促发展的观念,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应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学”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运用整体、全面的评价观来评价学生,既要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应用能力的高低,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必须注重改进教学工作环境,创建现代化办公设备,为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管理的科技含量,把现代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与实际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收集、传递、贮存、加工、维护和使用,建立教务管理系统,管理学校教学资源、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成绩、课务和考务以及教师基本信息和业务档案等,从而实现教学管理、事务处理的自动化,教学决策与领导的科学化。只有实现了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才能把教学管理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稳定、协调、高效地运转,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重要途径。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内涵必将得到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2003,

[2]扬立军.实行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研究,2005,(2).

[3]黄育妆.谢薇,现代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J].暨南学报,2003,(23).

[4]姚慧卿.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7).

[5]胡 萍.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探索[J].深圳大学学报,2007,(22).

篇4

论文关键词:税收优惠税式支出税收管理

现代所得税大致由两个因素构成,第一个因素包括了征收一项常规所得税所必需的结构性条款。即基准税制。第二个因素则包括每种所得税中所规定的特殊优惠。这些条款通常被称作税收激励或税收补贴,是为特定行业、活动或阶层所设计的偏离常规税制结构的条款。它们形式多样,例如某些收入不予计列、税前扣除、延期纳税、税收抵免或者优惠税率。无论何种形式,这些对常规税收结构的偏离都体现了政府通过税收制度而非其他形式对特定组织或活动的支出。这种支出.因为与税制联系密切而又不同于一般财政支出,被称为税式支出(TaxExpenditure)。

税式支出理论由于其理财的科学性,自提出后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各国财税实践。目前,税式支出预算被绝大多数预算专家视为管理政府预算规模与范围的有效工具。我国的税式支出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目前看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倡导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之所以在我国没能得到实施,主要是因为科学的税式支出理念尚未形成气候,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税收管理意识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我国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立税式支出理念。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抛弃粗放的税收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税式支出理念

应该看到的是,从税收优惠到税式支出,不只是概念上的简单变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确立和税收制度的创新。传统的财税理论一直把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作为两个不同的财税范畴、财政活动的两个不同阶段加以研究,对两者的联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总量平衡上。由于缺乏税式支出理念,政府的税收优惠安排仍然属于税收收入的范畴.而非财政支出的范畴。与之相适应。在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上也不象政府财政支出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没有按照管理财政支出的方式予以量化和监督。这种粗放型的税收优惠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税收优惠的范围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导致税收优惠项目范围过于宽泛,规模过于庞大。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几乎涉及各个不同的税种、行业和地区.优惠项目多、内容杂、规模大。从理论上说,税收优惠制度属于非基准税收制度,应处于从属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几乎渗透到了基准税制的所有要素。优惠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基准税制下的税收收入规模。这不仅损害了税收制度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强化税收管理制造了障碍。

2.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并无总体规划和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现行的优惠政策是在94税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经过长达十年不断以部门规章和条例的方式进行补充、修改而形成的,政策条文零散、割裂.在政策内涵上没有总体和长远规划,相互问缺乏协调和配合。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导致税收优惠不同程度存在交叉、重复甚至冲突.制度漏洞很大。

3.缺乏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分析制度,无法形成对税式支出总量、方向、效益和风险上的控制.导致税收优惠的大量无效投入。现行的税收优惠主要以单项管理模式为主.属临时性专项分析,没有纳入预算和政府的有效控制中。从其管理过程看,无固定的审批、检查和评估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和规范的制度,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属粗放型管理。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税收优惠效益欠佳。

4.税收优惠管理主体多,对管理权缺乏必要的责任和约束机制.导致税收优惠管理混乱。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优惠大战问题。虽然在名义上税收优惠的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但从实践上看.几乎各个层级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制定了部分税收优惠项目。各地为了地方利益,常开展税收优惠大战,税收优惠政策被滥用。削弱了税收法律的权威。

5.税收优惠手段以直接优惠为主,并且对政府让渡的税款使用方向缺乏限定条款,导致税收优惠的政策效应不明显。我国常见的税收优惠手段主要是减免税、退税等直接方式.而采用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和延期纳税等间接方式很少。直接优惠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在激励效应上明显低于间接优惠。这必然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

由此可见.缺乏税式支出理念的粗放型税收管理模式一方面导致了税收优惠的无效投入.另一方面税收管理的混乱给不法纳税人提供了寻租机会,加之监督和处罚机制不健全,在实践中产生了拿税收优惠做交易的种种垢病。

税式支出理念的提出.正是针对传统优惠政策的粗放特征及其问题而来的。根据税式支出理论,税收优惠不再被视为政府在税收收入方面对纳税人的一种让渡.而是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将其列入国家预算并赋予其同直接预算支出一样的评估和控制程序.以制度创新的方式实现税收优惠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从税收优惠到税式支出,并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简单变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确立。这种税收优惠管理制度的创新,必将使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建立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制度

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制度。就是将非基准税制性质的税收优惠采取类似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形式,要求任何税收优惠必须经过国家预算控制程序方可实施。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是税式支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还必须对税式支出如何界定、税式支出政策手段、税式支出金额的统计及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总和,即构成了税式支出管理制度。

建立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

第一.我国税式支出预算控制方式的选择

综观世界各国实践.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是政府在实施某项政策过程中,只是在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时.才利用税式支出并对此加以管理,这种监督与控制是临时的,没有形成制度;而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则相反,它对全部税式支出项目按年编制成定期报表(通常按年度编报),连同主要的税式支出成本的估价,附于年度预算报表之后。在加拿大和美国.这些账目实际上被合并于国家预算分析过程之中。构成整个国家预算分析的一部分;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则只对那些比较重要的税收减免项目规定编制定期报表,纳入国家预算程序,但并不把那些被认为是税式支出的项目与基准税制结构区分开来,亦即并不建立起独立的税式支出体系(陈共,2000)。

从各国实践经验来看。建造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是税式支出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但结合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税收优惠管理制度,税式支出的预算管理还有一系列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完成,所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只能设定为远期目标。从近期来看。应从对现行税收优惠条款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类等基础工作人手,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某一部门或某一具体税式支出项目)开始进行税式支出成本预算分析,编制简单的税式支出预算表,然后再逐渐扩大到主要的税式支出形式,形成正规的、系统的税式支出预算表,并附在年度预算表之后,报权力机构审批。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摸索,不断补充完善。实现税式支出预算与直接预算的有机结合.并从预算法的高度实行对税收优惠效果及支出规模的控制。(隋政文,2003)这样一个由易到难,分步推进的策略,应该是比较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

第二.税式支出的范围的界定

在税式支出管理的国际实践中,基于不同的政府在不同时期宏观政策目标和宏观调控任务的定位上的差异。各国对基准税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一项税收优惠规定究竟是属于基准税制还是对基准税制的偏离,在各国的税式支出管理中呈现很大差异。我们目前要做的。首先要对现行税法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将那些出于优惠目的而制定的可能减少税收收入的法令条款开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划分确定出基准税制结构,进而确定税式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并以法律文本的形势固定下来。基准税制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目标并针对现阶段税收优惠管理中出现的不合法、不规范和低效益等问题,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1)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考虑预算支出的方向和重点,分析各项税式支出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是否与预算支出相协调,确认其规范性。当前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如农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等)、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开发)和社会政策(如社会保障、收入调节)作为判定税式支出项目规范性的主要准则,据此清理各种不符合政策规范的税收优惠。(2)根据WTO规则和国际税收规范,分析各项税式支出是否符合国际惯例。据此清理各种不符合国际税收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3)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进入成本预算的各项税式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某项税式支出是否具有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优势,据此清理一些低效益的税收优惠政策。(4)根据相关法律文本,分析各项税式支出的合法性,据此清理不合法的地方越权税收优惠。

第三.税式支出政策手段的选择

在各国的税式支出手段中。普遍地既有直接优惠的手段,也有问接优惠手段。但在总体上呈现出以间接优惠为主的趋向。直接的税率、税额式优惠虽然操作简单、明了。但直接缩小了税基.给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损失大.而且对政府让渡的税款在使用方向和效果上难以控制,甚至如果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不能获得税收饶让时,直接优惠并不能使纳税人受益。而间接的税基式优惠一方面对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损失小,另一方面对政府让渡的税款使用方向有控制、诱导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构建我国的税式支出制度时,应考虑增加对直接优惠手段的运用。并综合运用好多种优惠手段。以更好地发挥税式支出的政策功能。

第四.税式支出项目的效益分析

将税式支出纳入预算管理。有一个同直接预算支出一样的评估和控制程序。评估和控制的核心,是对税式支出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进行准确的数量分析,对税式支出的政策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此加强对税式支出成本控制与效益考核的管理,优选税式支出项目。从理论上说。应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评估项目在两种财政支出方式下的成本与效益。通过对比各方案的净效益来优选税式支出项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税式支出的成本分析相对比较容易。至少可以通过统计、估算得到税式支出的直接成本。而效益分析的难点则在于,由于享受税收优惠的某个项目往往同时有多项国家政策的支持。那么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税式支出的相关性则很难测算得出。因而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成本分析较之效益分析更可行(霍军,2003)。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成本分析法进行税式支出项目的评估,即只统计估算税式支出的成本。比较评估项目在直接财政支出和税式支出两种不同方式下的成本,从而做出保留、取消或扩大、缩减税式支出项目的决定.以提高税式支出项目效率。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粗放型特征有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这种科学规范的预算分析制度.很少对税收优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考核。在构建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借鉴国际经验,在每一个预算年度都要组织相关专家对列入预算的税式支出项目进行效益分析,并将这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预算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税式支出管理的法制化

篇5

德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讨论德育理论的性质首先涉及到教育学理论性质的认定问题。教育学从自立门户以来,学科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即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发展阶段,从单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向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发展阶段。在教育学阶段,教育学为规范性质的学科,称为实践教育学、应用教育学或规范教育学。正如英国学者赫斯特所认为的,(注:[英]赫斯特:《教育理论》,《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443页。)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他用“纯粹理论知识”一词指称科学理论。他指出,实践性理论和纯粹理论知识的区别在于,后者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前者是决定实践活动;后者是获得理性的认识,前者在作出理性的行动。他认为,教育理论关心的是“改进”和“指导”实践活动,为实践制定理性的原则。英国学者穆尔称教育理论为应用理论。他认为,科学理论的作用主要是叙述的、解释的和断言的。与此相比,教育理论属另一范畴,即属于所谓“应用”理论的范畴。应用理论的作用主要不是准备去叙述世界或预测未来,而是告诉我们在世界上应该做些什么,它们为实践提出建议。(注:[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第10页。)总结这两位学者的阐述,归纳起来,规范理论的特点以及它与科学理论的区别表现为:第一,规范理论的目的、功能,是“告诉应该做些什么”,“为实践提出建议”,“决定实践活动”,“作出理性行动”,不象科学理论重在“解释”、“叙述”;第二,规范理论建设的任务,是“阐述和论证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为实践制定理性原则”,而不象科学理论重在“获得理性认识”。

在教育学阶段,人们认为只有一种性质的教育学,即规范教育学,科学在教育学的视野之外。这一阶段,人们为教育实践“赶制”教育理论,发明理论是为了应用,为实践提供规范。教育实践的需要促进了规范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规范教育理论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与科学理论的界限逐渐分明。如果用一个分类框架列出,它们的若干区别之处就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规范理论研究“应当做什么怎样做”。科学理论研究“是什么”;(2)在研究方法上,规范理论采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内容到方法逐步演绎的方式,科学理论则采用归纳法,从事实中概括出规律;(3)在概念揭示和命题陈述上,规范理论是对事物现象作出如何变革的规定,采用纲领性定义、规范性命题,而科学理论旨在对事物现象作出事实的概括,采用描述性定义、描述性命题;(4)规范理论的成果形式为理性规范,科学理论为反映事物规律的原理;(5)检验规范理论的标准为指导实践有效与否,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是真伪;(6)立论与检验方法,规范理论是辩护与批判,科学理论是证明与证伪。

这个划分学科理论性质的框架,对于我们认识德育理论的规范性质提供了参照。以现行的德育学著作的陈述体系为例。其一,德育学的陈述是采用规范理论的从目的到手段,从内容到方法的演绎方式,而非科学理论从教育事实中概括出规律的归纳方式。其二,概念界说是采用纲领性、规定性定义,采用规范性命题陈述方式,如“德育”概念,定义为: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注:胡守芬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定义表述的是“应当”的纲领性要求,以及“应当怎样做”的规范。按定义的意思,如果换一种表述,即是好的德育、有价值的德育,或者说理想的德育,就是实现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里同时也规定了德育“应当怎样做”。其三,德育学陈述的理性规范,是对事物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其四,对德育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其实际效用,而非反映客观实际的真伪。

德育学著作是一定时期德育理论研究的表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科理论的性质。当然,要确定德育学科的性质,仅考察现行德育学著作的陈述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多一些考察视角。

2

如果说,在教育学阶段教育理论表现为规范性质的理论,进入教育科学阶段,人们不仅需要规范的教育理论,而且企求科学教育理论的出现。经过人们的不懈探索,教育理论趋向多元化,有形而上学性质的、有价值判断性质的、有经验性质的。与此同时,教育理论性质的划分也成为学术话题。通常对教育理论的性质作三种划分,即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

教育理论“二分法”,是基于认识已经存在的事物与变革已有事物的区别划分教育理论。它与前面阐述的划分教育理论与科学理论持同一标准。二分法把教育理论分为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有的学者把这两者同“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区别联系起来,规律确定“是什么”,规则确定“应当是什么”。科学教育学局限在关于社会和文化事实的见解方面,它不作规定,不作指示,而是作出说明。实践教育学具有行为规范或准则体系的特性,这是规范的、“要求的”、“规则的”,它的风格是“命令式”。(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这种划分体现了人们建构科学教育学的理想,实际上,科学教育学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即便是开展实证实验教育科学学研究也不等于建构起了科学的教育学陈述体系。现行的教育学基本上属于规范性质的实践教育学。

三分法,是把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这种划分以对教育问题的三种思考方式为基础,即科学的思考方式、哲学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的思考方式。德国学者布雷岑卡指出:“假如普遍地把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区分为三种主要的和基本的教育理论,那么教育理论家之间的解释就会容易得多。其中包括:不至于因为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是同教育科学不同的理论,而低估它们的贡献”。(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这时的教育哲学指规范教育哲学(有别于认识论哲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在三分法中,德育理论与规范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有渊源关系,规范教育哲学“区分说明应当是什么的规范与说明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的规范。前者称为理想,后者称为行为规范”。规范教育哲学为德育理论在哲学上立论。实践教育学涉及到社会、文化、机构和人员方面的教育行为。它“对教育行为提出实践观点、规范、建议或指示”。德育规范理论的构建要运用它们的解释。

由于二分法、三分法都未能把教育理论中的规范成分与价值成分,科学成分与技术成分区别开来,我国学者提出教育理论成分四分法的构想。(注:陈桂生:《“四分法”:教育理论成分解析的新尝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2期。)四分法把教育规范理论作为教育理论四种成分之一,这意味着规范理论在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一块地盘,同时也为确立德育理论的规范性质提供了理论上的说明。具体说来:第一,明确了确立教育理论性质的基础,或“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区分各种教育学的命题体系”。四种性质的教育理论是由其相应的命题决定的,如教育规范理论为描述性命题,教育技术理论为程序性命题,教育价值理论为评价性命题,教育规范理论为规范性命题。第二,论证了规范理论作为与科学、技术、价值理论相区别的独立形态存在的合理性。规范理论根据教育价值观念对教育技术作出评价与选择,把技术知识转换成特殊情境中的知识,据以确立教育行为规范。科学、技术、价值理论通过规范理论才能发生效用,反过来,规范理论又指导着诸理论成分的抉择。第三,德育理论作为规范理论的身分,是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它陈述的是规范性命题,理论成果为理性规范。

3

前已述及,区分四种教育理论成分的基础,在于假定价值理论与规范理论的区别,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区别,它们分别以一定的命题为主,回答不同的教育问题,陈述不同性质的理论成果。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从它们的纯粹状态而言的,在实际运用中,它们之间有多种结合方式。

第一,不同理论成分间互为前提,互相支援。比如规范理论与价值理论,前者为应用理论,后者为基础理论,它们属于同一性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德育理论根据价值取向和实践条件,建议“应当怎样做”,从而为德育实践确立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依赖于价值论证,“首先涉及到评价问题,……只有作出价值判断后,其重要性(或价值)次序肯定之后,才能拟定规范”。(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再比如,规范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科学理论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事实,提供规律性知识,不直接指导实践。但是科学理论通过价值理论为规范理论提供最终根据,只有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的德育规范理论才称得上是“德育规范科学”;而且科学理论为德育情境提供事实判断,从而连结起价值理论与规范理论。

第二,从动态考察,不同理论成分在德育活动中是不同逻辑水平上的结合。凡“培养人”的活动,皆涉及到目的、手段、对象、方法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又根据相应的理论,在参与德育活动时,以不同形式的假定出现。“有关于适当目的或目标的,有关于教育的对象即学生的,还有关于知识的性质和方法的有效性的。这些假定和建议共同组成有关的理论”。(注:[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第10页。)比如,德育理论关于人的培养目的(目标)的假定,其中包括价值的部分。“要想直接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自然涉及人及其社会的终极目标与价值的问题”。(注:[日]大河内一男等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而对价值判断作出详细的审核是道德哲学家的工作,他要指出价值假定的最终基础是什么。然后才是德育理论家根据受根据者所适应的社会性质和个人需要提出培养目的(目标)。比如,关于德育对象的假定,这主要是科学的事情,属于儿童研究,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它们提供关于儿童如何生长、发展的理论。再比如,知识性质问题,它属于哲学家讨论的范围,而按照培养人的目的来讨论组织知识问题,属于课程设计者的任务。还比如,关于德育方法有效性的假定,它需要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理论的帮助,还需要有实际教育经验的人的帮助。总之,德育理论运用的是其它学科的解释,但德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理论之间不是直接的演绎关系,德育理论的命题可以追溯到哲学命题、心理学命题、社会学命题等等,但它不是这些命题本身;德育理论的解释方式是“运用解释的解释”,它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解释的运用来解释“培养有德性的人”这一活动中。

但是,不能把德育理论理解为是“在同一命题体系中将实践理论的规范性任务与科学理论的描述任务结合起来,这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既达不到对一门科学提出的方法论要求,又对教育工作者不适应”(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如果因为德育理论要运用相关学科的解释,就认为它是规范性经验性或实践性科学性的结合,那么,论证德育理论的性质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4

我们提出,德育理论是规范性的,是针对它的本质特征而言的,不意味着它只一种模式,或者说只一种理论范式。正如穆尔所述:“就旨在培养‘有教养的人’的方法而言,各种广义的教育理论之间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它们在性质上主要是实践性的或处方性的,它们都提出应该做什么的所有建议”。(注:[英]穆尔:《教育理论的结构》,《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487页。)。所谓“共同的特点”即规范理论的本质特征。在前面的叙述中,表示规范理论本质特征的术语有:“建议”,“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理性的原则”等等。这些术语作为德育学规范属性的用语,指称的是理性规范。德育学陈述的理性规范,它超脱具体的教育情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等于直接规范人们今天干什么,明天怎样干。作为一种理论,它有抽象性;它不同于直接的处方,而是处方的主要依据”。(注:唐莹、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批发市场 经营商户 识别 甄选 监测与评估

我国批发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是与一定时期国情相适应的流通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因批发市场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也因此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流通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的市场主体正逐步向多元化多格局转变。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新的经营业态、经营方式如超市、专卖店等销售流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已经大大降低了批发市场的优势,暴露出了弱点,给批发市场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我国已加入了WTO,几年内,外国企业也将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闯入我国的流通领域,蚕食我国市场。可见我国批发市场面临的形势之严峻,问题之严重,挑战之艰巨。所以,中国的批发市场业必须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思想、手段与模式,多参考国内新型流通业态的优势与特点,重新审视自身和自身所处的环境,对批发市场业的经营与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与创新,重新走上二次创业之路,更好地适应这种形势,并积极地与现代流通方式对接。

批发市场管理的关键是内部的经营商户管理,批发市场内部的经营商户是批发市场服务和管理的重点,也是批发市场利润的直接源泉。因此,对批发市场内部经营商户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目前国内来讲,关于批发市场内部经营商户管理方面的理论却非常单薄和有限,很难满足实践的需要与要求,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批发市场对内部经营商户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增强其适应力和竞争力,目的能对各类批发市场的发展改造有所启示。

经营商户入住系统的建立与识别

批发市场中对内部经营商户的管理是从经营商户的入住过程开始的。经营商户的入住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与形式,而是一个选择和分置的过程。把握好经营商户入门的口,并为经营商户分置一个适合自身发展和适应批发市场需要的营业房与空间,是直接影响后续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批发市场必须建立自己的经营商户入住系统,使经营商户们的入住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

在入住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识别、甄选和分置组合。

识别是入住系统运行的最前端环节也是对经营商户的最初认识和初步判断,主要是识别出打算入住的经营商户的类型,然后进行分门别类,为以后的进一步甄选做好前导,打好基础。主要工作是对打算入住的经营商户进行明察暗访,多方面的打探信息,认真仔细地调查他们各方面的情况,然后进行分类,确定他们的类型。一般,运用二维象限分析法来确定经营商户的类型。二维象限法是指根据事物(事件、工作、项目等)的两个重要属性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分类分析,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将事物的一个重要属性a作为x轴,将事物的另一个重要属性b作为y轴,组成一个坐标轴,再在坐标轴上进行刻度划分,用直线画成“田”字形,这样就做成了二维四象限的分析方块。x轴、y轴的刻度以数字和大小、高低、长短、是否等一些概括一种情况下的两种表现为主。对于刻度表现的判断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通常采用最多的是定性的方法。据此可应用两次二维象限分析法来对经营商户进行识别:

首先是从综合方面对打算入住的经营商户进行识别分析。

其中,经营商户素质指数是指衡量经营商户的管理制度、经营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一个综合参考指标。经营商户能力指数是指衡量其管理能力、销售能力、经营水平以及网络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指其次还可从经营商户的规模和经营种类上来分类,主要是为下一步的甄选做准备。

甄选与分置的平行运作方案

甄选是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它要对识别出的不同类型经营商户进行定量评比和定性研究,然后确定每种类型中哪些适合入住。分置则是对已确定入住的经营商户安置一个合适的区域和摊位,选择一个好家。然而,在以往的操作中由于这两项没有结合起来常常出现相脱节的现象,特别表现为某个区域和商铺被分置的经营商户尽管实力很强但并不适合该区域。所以,为了使这二者更好的结合,达到经营商户与该批发市场的优化配置,市场应该实施甄选与分置的平行运作方案。

招商工作分置前行。在进行正式招商之前,必须要明确目前有哪些区域哪些摊位需要招商,这些区域和摊位都对经营商户有哪些要求,都适合哪一类的经营商户,并要为它们制定初步的等级,即最适合的、比较适合的、基本适合的、勉强适合的和不适合的,以便在招商中有所参考,多中选优。

甄选和分置的定性与定量结合。有了指导选择经营商户的原则后,下一步就是使选择更科学更准确。首先运用定性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法主要是依据上文中的识别结果如理想伙伴型为最佳选择,其次是可发展型伙伴和可培养伙伴型,对于困难型商户最好暂不作为考虑。又如该区域需要可发展型,大规模、少种类经营商户就可根据图1和图2的划分方法进行选择适合的经营商户。

可以用强制评分选择法来进行量化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总分计算和关键项计算。基本原理是对拟选择的经营商户就其各方面能力和条件进行打分评价,考虑到不同因素对经营商户选择的重要程度的差异,可以分别赋予一定的重要性系数(权数)。总分计算是指对拟选择的经营商户分别进行单项分的累计计算,并作为经营商户总体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关键项计算是指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铺位的不同特点及不同需求,要对评价中的一些指标单独扩大权重来进行计算,作为考虑的重要依据。其中每一项的得分也可以继续细化成各个小项,再进行更详细的得分评价。

例如:某批发市场某区有四间营业房需要招租,目前有A、B、C三家公司申请入住,可以首先利用强制打分法来进行评价。

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总分:

W=(A×0.25)+(B×0.2)+(C×0.15)+(D×0.05)+(E×0.05)+(F×0.2)+(G×0.2)。

结果:W1=91,W2=91.45,W3=81

很显然,C公司的综合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家,所以先被淘汰。考虑到目前的四间营业房,有一间需要批发市场自己留用,如果能一次性入住,则避免了再次招租,所以,需求间数就成了甄选的关键项,下一步将运用公式:

K=(0.5×W)+(0.5×G)进行关键项计算。结果:K1=88 K2=80.725

可见A公司的关键项得分明显高于B公司,尽管B公司的总分稍高一点,但综合考虑只有选择A公司更实际。

由以上的举例计算,可以看出, 甄选和分置的定量结合对科学的选择经营商户的重要性,这样可以避免二者相分离产生的高总分却不适合区域或实际的问题。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市场在重视识别,甄选和分置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市场的总体规划、区域的合理划分和经营商户之间的科学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批发市场。

对经营商户的监测与评估

内部经营商户既是批发市场利润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批发市场向外展现其形象和文化的接触层面,对市场的现在和未来都至关重要。所以,对经营商户除了科学合理的入住和分置外,进行监测和评估也很有价值,成为批发市场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管理和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以往批发市场的监测往往过多的依靠定性方面,而忽视了定量的研究,还远达不到精确与全面,因此,尽量完善批发的监测体系,多方面进行监测,通过定量来分析经营商户已势在必行。内部经营商户监测体系如图3所示:

准确、客观、全面的对经营商户进行监测是正确评估和决策的保证。监测后,要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经营商户给予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并结合内外部情况,制定出更可行更有针对性的决策,更好的服务和管理经营商户。

参考资料:

1.孙尚清,《中国市场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秦智勇,《二维象限分析法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09,25

篇7

【关键词】 基础管理 系统化 质量效益型

老子曰:“高以下为基”,任何远大的企业目标与愿景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作支撑。作为现代企业,基础管理是实施全面管理、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石。基础管理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每个阶段,是企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根本所在,也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升的关键。

所谓基础管理,指的是通过对企业内外活动及其活动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其属性、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和规律化管理,实现企业活动整体效率和效果最大化。中新药业的基础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和过程,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中新药业通过对这些生产要素的科学有效管理、合理的分配以及潜力发掘,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均衡持续的提升。

一、企业战略目标指导下的基础管理

企业管理的任何行为都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加以实施。为达成目标,需要制定可执行的流程,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岗位来执行,并为其划定职责;为了检验工作的效果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需要设立指标,为了保证以上工作都能顺利开展,需要订立一份普遍认可的制度。中新药业的基础管理中包含流程、目标、指标、岗位、职责和制度等要素,中新药业将这些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成系统,通过不断实践与调整,形成了能够服务于战略目标的管理模型。

围绕“做业绩一流上市公司、国内外知名品牌、中药创新领军者和员工发展理想平台”的发展目标,中新药业运用价值流的方法,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要素的潜力,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明确战略目标之下,中新药业科学规划、统筹全局。抓品牌,抓科技创新,抓精细化营销,抓员工绩效体系;重点发力,注重效率;查找出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先解决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提高效率。比如,对医药企业而言,应收帐款的管理直接关键到营销行为与企业业绩。多年来,中新药业在这一重点领域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中新药业建立了应收账款管理三项制度,坚持深化管理应收账款,监督落实,加强日常对账与核算工作,实现月结月清,促进应收账款的快速运转,并积极采取各种方式解决销售增长与应收款压力的问题。制定新的资信管理制度,将公立医院以外的民营医院、诊所、工矿保健站、零售药店资信管理也纳入企业整体资信管理系统,重新制定信用额度和回款周期。与应收帐款管理制度相适应,中新药业进一步推进大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在完善商业财务结算中心的基础上,加速销售公司、达仁堂、乐仁堂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试点,将财务管理工作向经营管理各线进行延伸,提升管理效能。

二、基础管理向全局要效益,向细节要潜力

针对现阶段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中新药业意识到,企业要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和持久的发展潜力,就必须由数量规模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效益型的发展,而追求质量效益,管理需先行。明确了战略目标之后,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抓细抓实,肯下笨功夫苦功夫,向细节要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要素的潜力,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加强采购管理,降低物料的采购成本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分析市场行情,推动辅料及包装材料比价采购,在原辅料价格低谷时采购,包装品以批量方式采购,降低采购价格。

2、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降低制造成本

积极推行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工时考核,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制造过程物耗和成品率的考核,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加强存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成品的库存限额。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维修率

通过对关键设备的管理,强化全员对生产设备的维护意识,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全员参与做好设备的日常养护。合理地制定设备运行效率,加强维修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

4、通过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加强对车间、班组的考核,降低煤、水、电、蒸汽、油的整体消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5、完善科研质量管控体系,防范科研及质量风险

加强公司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管控力度。颁发新修科研管理系列制度并跟踪落实;统计分析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为市场需求做好科技支撑。结合药材风险品种国家补充检验方法,建立完善公司药材内控质量标准体系,2015年制定若干药材的内控质量标准。加强对企业的GMP、GSP制度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公司质量内审为抓手,加强对问题整改的效果跟踪;加强对生产关键过程和关键点的控制,使质量管理触角前伸到底;成立内部检测中心,制定公司内部飞行检查办法,进行不定期的公司内部飞行检查,对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企业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查。建立公司质量管理绩效奖惩办法,巩固新版GMP、GSP认证成果,保证管理常态化。加强对药品研发、监管、质量公告等信息的跟踪分析,增强公司的防控风险能力。

6、强化购销管理,完善药材原料供需平台建设

发挥药材公司电子采购、销售平台的作用,着力实现药材全品种的电子化采购及系统内工业供应信息化管理,并积极在全公司推广。落实公司规范中药材原料采购与供应工作的管控要求,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实现药材公司与工业企业顺畅的衔接。根据市场及库存情况,适时储备产地低价商品和潜力品种,筛选优质客户,拓宽经营渠道,扩大销售。

三、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基础管理的系统化

传统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观念和管理手段的落后,经常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将各个层级和部分流畅地串联起来,比如:由于无法掌握公司整体的管理情况,领导层无法做出有效的改善决策;由于部门间或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信息孤岛”,导致工作各个环节无法衔接;由于缺乏被员工普遍认可的评估激励措施,员工可能因工作回报无法达到预期水平而产生不满。中新药业在管理实践中,转变企业管理方式,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思维,不断改革管理思路,更新管理方法,努力做到目标管理的过程显性化、可控化,真正实现目标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目标管理效率,体现精益管理的精髓,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

1、加强信息系统的升级和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技术平台

加大协同办公系统、办公软件正版化和网站群建设力度,推进生产企业开展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实施中新药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推进工业企业商务数据采集信息化,逐步建立中新药业商务智能经营决策平台。

2014年中新药业加强营销管理层次,将管理重心向下延伸,从渠道的货流监控到终端的库存监控,再到产品的纯销监控,最后形成产品盈利分析报告,实现营销过程的梯次监控体系。为顺应国家2015年前所有药品均需实施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新趋势,中新药业着手建立公司溯源系统,对所属品种的生产数据、销售数据、流通过程数据和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全程采集和集中化管理。该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公司健全品种管控,可对处方药的流向和统方进行即时管理,从而实现费用的精确管控;可对品种的药品流通信息进行有效跟踪,改变企业对产品的流向管控较盲目的状况。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化

中新药业建成全面预算系统,可以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算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对实际完成情况和预算目标进行对照和分析,控制风险。帮助经营者有效地管理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该项目于2012年7月投入运行,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了需求分析和实施方案,以中新公司的预算机制为蓝本,搭建了全面预算的架构。以达仁堂为中新的试点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系统的上线。历经一年半,于2014年完成。中新药业所属的各级公司,通过应用全面预算系统,实现了下属各企业及中新药业2014年预算的编制、调整、定稿工作。从2014年1月至今,中新所属多家主要企业,日常的报销、费用预算执行(不含产品成本的预算执行),已经全部由各个业务部门的预算专员在系统中进行管理,实现了部门级预算的推广、应用。各部门可以随时查询自己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提出预算变更申请,经过相关领导审批后,实现预算的变更确认。未来将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深入推广全面预算在其他企业的应用。

3、人力资源薪酬管控系统建设

经调研发现,中新药业各分(子)公司存在薪酬体系差异化、薪酬项目不一、薪酬管理权限分散、工资软件各异等问题,在工资管理、发放与统计等工作中,效率不高且准确性难以保证。

中新药业依托自身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统一建设薪酬管理系统,以提高薪酬发放、统计的效率,加强薪酬管控能力。同时,鉴于薪酬模块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特殊作用,将其整合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平台下,也有利于人员信息完善、员工进出审批、工资总额管控等功能的实现,对人力资源业务链条的形成与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一个力求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基础管理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也是一个常抓常新的基本功。中新药业经过不断探索,实践表明:一是细节里面挖潜力,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二是立足于整体观全局观,不断采用新思维和新方法,使管理行为系统化、可视化、可控化,向全局和整体求效益、要实力。

篇8

一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育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教学管理——缺乏一套全程跟踪、可操作性强、符合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特点和需要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措施力度还不够。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3]。每年我校教务处会定期召开毕业论文工作会议,从宏观角度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严格,目标明确。各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布置会上要求严格,但缺乏认真检查,缺乏督促师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全程跟踪管理监控体系。而且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学校整体安排统一执行,很难满足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毕业论文工作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近三年来,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与学生数比例维持在1:5左右,即平均每位教师指导五名左右学生。然而,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业绩量考核逐年加大,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指导教师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责任意识淡薄,学生又不愿主动学习,导致同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基本相似,大体框架基本一致,缺乏创新性,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术素养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关系不大,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开始就抱着应付的态度。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第十周开始到第八学期。那时恰好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学生由于招聘会、考研、考公务员等经常请假。学生实际工作量小,调研不充分,实验数据缺乏完整性,文章的可信度低。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抄袭、拼凑或网购论文等手段蒙混过关[4]。同时,由于平时缺少积累,学生学术素养普遍较差,集中反映在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差、思维逻辑不严密、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差、书写格式不规范等。

二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院级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和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监控体系

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学院采用“院领导研究所所长督导老师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务员”五级管理体系,构建以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管理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督导老师和学生毕业论文联络员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督导与监控管理。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各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设计生物科学类毕业论文模板

为了规范管理,统一格式,在参照学校毕业论文模板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和格式要求,对一些细节问题,如字体字号、段落间距、图表公式编排、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在毕业论文模板上做好批注,给学生作统一说明,设计出符合学校要求的生物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模板,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就近几届毕业论文的浙江省抽查和校外专家评审结果显示自制毕业论文模板在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方面效果明显。2008届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届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届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荣获全校第一的好成绩,2011~2014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规划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三)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

为了加强规范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小组,由各研究所推荐人员组成,主要协助研究所所长管理好本研究所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主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相应内容,把关毕业论文格式并给学生作毕业论文提供咨询和帮助,也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特别是缺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建议和帮助。学院自2008届开始就已建立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从而加大了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力度,确保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四)通过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提升学术素养和技术规范

生物科学类专业开设有毕业设计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扎实掌握技术规范,提升学术素养。在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课堂中已进行初步尝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有一定成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思维逻辑、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书写格式也更加规范。本次教学改革以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为实验对象,以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经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明显高于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学生,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五)启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批次答辩

为了缓解考研、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冲突,规范毕业论文进程安排,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学院对毕业论文答辩采用了分批次答辩方案。对于不考研的同学要求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对于考研的同学可申请第八学期中后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我校生物科学类专业从2012届开始实施分批次答辩,从2012届至今已经开展三届分批次答辩,此种答辩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六)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

我校已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教学工作量可以代替部分科研工作量要求。学院层面拟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学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中。同时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也作为教师评定其他教学奖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学院还从学校拨付给学院的教学业务经费和创收经费中提取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支持毕业论文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积极性,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一系列促进毕业论文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措施共六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过程。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研究探索,使毕业论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九生,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09-110.

[2]袁励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89-92.

[3]曹桂飞,吴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J].传承,2009(7):114-115.

[4]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3):53-56.

篇9

相关热搜: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20多年来,科学技术伦理学在中国经历了从引进、萌生到发育、成长的过程,己经成为一门有较高关注度的“显学”,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待商讨的问题。一般而言,有争议、有不同见解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当前,为了推进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健康发展,应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元研究,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对话,尽可能地在更多的方面求大同存小异。本文仅就三个基础性问题陈述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科学技术伦理学、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的关系

 

由对中国知网(cnki.net)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可知,“科学伦理学’|1]121、“技术伦理学”131、“科学技术伦理学”(含“科技伦理学”)141这三个术语,在期刊文章篇名中出现的时间分别是1981年、1987年和1988年。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有学者提出,科学是价值中性的,不存在伦理问题,因此“科学伦理学”这个术语是不能成立的。还有的学者认为,以基础学科为核心的“科学“其伦理性不足,探讨其中的伦理问题似无必要”151,只能以“科学技术伦理学”之名进行相关的伦理学研究。

 

这里,涉及一个科学是否存在“伦理性”或“伦理维度’的问题。如果我们认同“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所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那么科学活动也必然存在着日渐复杂且不可回避的伦理问题。很显然,人们对“科学伦理”问题是不能视而不见的,科学伦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一门学科也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就研究内容而言,科学技术伦理研究在总体上有两种思路:一是综合式研究,即以科学技术整体的伦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分析式研究,即分别以科学的伦理问题、技术的伦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前者的研究成果集结为科学技术伦理学,后者的研究成果分别集结为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

 

科学技术伦理学、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三者的关系,甚至可以归结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按通行的理解,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科学技术伦理与科学伦理、技术伦理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科学技术伦理学与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当然也应当存在着包容关系。因此,我们讨论科学技术伦理学、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转化为重点讨论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1982年陈昌曙发表《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统一》161—文,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最早做出了清晰的阐释。此文被视为中国学者研究技术哲学的始点。此后,还有一些学者著文讨论科学与技术的差异或区别问题171。通过20多年的思考和辨析,人们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己经形成基本的共识,如在两者的差异方面,都承认科学与技术是有着不同内涵的两个范畴,分属认识与经济两个领域,有认识自然界与改造自然界两种基本目的,有真理性与实用性两种评价标准,等等。既然科学与技术存在差异,当然就可以而且也应当分别进行研究,于是就分别形成了科学史与技术史、科学学与技术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等几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由于科学与技术还存在着不能绝然分隔的联系,科学史与技术史便可以综合成为一门学技术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便可以综合成为一门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的存在,并不排除科学史与技术史、科学学与技术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独立发展。

 

同样的道理,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发展也不应拒斥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分立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没有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的发展就没有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发展,科学技术伦理学只能与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一般而言,科学伦理学研究科学活动范围内的各种伦理问题,技术伦理学研究技术活动范围内的各种伦理问题。正如科学与技术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一样,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也是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因为科学活动的伦理本质、道德关系、道德实践、道德规范体系与技术活动的伦理本质、道德关系、道德实践、道德规范体系还是有所不同的,对前者的专门研究是科学伦理学的使命,对后者的专门研究则是技术伦理学的任务。

 

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关系,可以类比为两个有部分面积重合的圆。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有重合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深化演进,这个重合的部分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但是,科学伦理学的圆心与技术伦理学的圆心却是永远不会重合的,因为作为科学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科学伦理与作为技术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技术伦理只可能出现部分重叠,亦即科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核心课题与技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核心课题永远不会重合。

 

建立在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伦理学,并不是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简单加和。

 

一方面,科学技术伦理学要包容科学伦理学、技术科学技术史科学学与技术学便可以综合成为一门科伦理学的内容.当然也包容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重叠部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伦理学还需要有一些超出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的“溢出性”研究内容,如科学技术视角的人与自然界的道德关系、科学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互动机制、科学技术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等。

 

二、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基础性课题

 

2007年4月初,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81~2006年的期刊进行检索,共搜得以“科学技术伦理”(含“科学技术的伦理”、“科技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作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293篇。这些论文的内容,涉及科学技术伦理思想、科学技术伦理意识、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伦理基本范畴、科学伦理精神、技术伦理原则、科学技术伦理与公共理性的关系、科学技术伦理与法的关系、科学技术伦理规范、科学技术伦理社会化、科学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科学技术人员伦理态度、科学技术伦理价值系统、科学技术伦理建构原则、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建设、工程技术伦理控制、生物技术伦理、企业信息技术伦理、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科学技术伦理学元研究等诸多课题。同期,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还搜得以“医学伦理”作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199篇和以“医学伦理学”作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455篇。这些论文的内容同上述论文的基本内容是大体对应的,主要涉及医学伦理思想、医学伦理意识、医学伦理观、医学伦理原则、医学伦理决策、医学伦理模式、医学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建设、医学伦理(学)教育、医学伦理学元研究等问题。

 

依据20多年来科学技术伦理学在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可以将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如下八个基础性课题。

 

—科学技术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技术的产生先于科学,因此技术伦理思想比科学伦理思想有着更久远的渊源。目前,学者们在中国科学技术伦理思想史和国外科学技术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方面,都不够系统和全面。今后,我们既要对自古洎今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做通史性的整体爬梳,理清其纵向演进的脉络,又要对科学技术伦理思想做断代性的局部剖析,准确把握每一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另外还需要对某些代表性人物和重要著述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进行有深度的评述和解读。

 

—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多年以来,围绕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观点:(1)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2)善与恶的关系问题;(3)善与恶、义与利、知与行、荣与辱的关系问题(4)人的道德责任问题19;(5)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的关系问题10。在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上,同样会有多种多样的议论或声音。科学技术指向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因此探讨科学技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根本意义,在于确认其研究基点或着力点,明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伦理关系。

 

—科学技术伦理的主要范畴。科学技术伦理的主要范畴依附于伦理学的主要范畴,是伦理学主要范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化、应用化。在科学技术伦理学中,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不公正、平等与不平等、权利与义务、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价值、责任等主要范畴的阐释,必须立足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实践。

 

—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原则。伦理原则是能够影响并制约科学技术项目的责任选择、科学技术活动的道德进阶、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评价的准则。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原则,其实也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要求。在近年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等若干条伦理原则。科学技术活动到底应当确立哪些原则,这些原则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原则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科学技术的伦理预见和伦理评价。科学技术的伦理预见,是指在科学技术项目的定向、选择阶段,人们对该项目实施后和完成后将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所做出的推测。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是指人们运用某些伦理原则对科学技术活动过程、己经出现的科学技术成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责任判断。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伦理预见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关系、伦理评价与伦理原则的关系、伦理预见与伦理评价的关系等。

 

—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调节系统和调节机制。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调节是对市场调节、政府调节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取向进行有效的诱导,调整或化解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科学技术活动伦理调节系统的构成、调节对象、调节机制的形成条件和作用方式等,应当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

 

—科学技术领域的伦理规范建设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科学技术伦理规范的作用是引导、酬学娜动主体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使他们摆脱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和道德困惑。科学技术伦理规范建设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伦理责任教育应当同步进行。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科学技术伦理规范建设的内容、途径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伦理责任的本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及其培养过程等。

篇10

一、行政伦理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行政伦理学的提出是近年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而提出来的。这一问题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对包括各类职业道德,尤其是对行政道德等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行为规范进行调整和重新规范。同时也相应地要求对行政领域,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角色及其伦理道德进行规范和调整。因而,行政伦理学及相关的行政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对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行政行为,既是法律规定的行为,又是伦理道德许可的行为。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由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原来那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以政治规定代替行政道德的现象己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相应地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伦理道德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因而,行政伦理学及相关的行政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对于完善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是新时期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是新形势下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且势在必行。相比较而言,以往对公务员队伍建设中的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较为重视,而对应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却较为缺乏,甚至相当欠缺。如果说有建设的话也只是在道德建设方面,而伦理建设方面却未有足够的重视和着力,也缺乏系统的研究。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其行为不仅代表一定政党的意愿和目标,而且代表政府的政策和形象,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其行为方式不仅要有政治、法律方面的规范,更要有伦理道德方面的规范,尤其要有伦理方面的规范。因而,行政伦理学及相关的行政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对于新时期公务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反腐倡廉的需要。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因素,但制度不完善,尤其是伦理道德及相应伦理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的不可轻视的因素。对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政治和法律的规范只能进行原则性的规定,而大量的与其职业活动相联系的行为规范,却应由伦理制度及相应的道德规范来进行。由于市场经济的初创,没有及时建立相适应、相配套的伦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换言之,没有建立当前条件下与公务员身份相适的有一定张力的伦理制度和道德规范,使大量的行政行为受不到应有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必将造成严重的失范和违规现象。现实中,不仅行政伦理和行政人员道德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相反却大量存在着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政治原则和政治规范代替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情况。显然,行政伦理学及相关的行政伦理制度、道德规范的建立,对于反腐倡廉,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廉洁奉公意识和自律水平,强化行政伦理约束和道德规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是公共行政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社会经济活动的市场化取向是一个趋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也是必经之路。在社会主体多样化,社会经济活动复杂化的情况下,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中,建立一套反映现实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公共行政机构,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公务员队伍,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行政伦理道德体系,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行政当局和伦理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否认我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如何从公共行政和行政伦理的角度进行建构,却是一项新的课题。因此,建立行政伦理学及相关的行政伦理道德体系,对公共行政建设和行政伦理建设,对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等,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

二、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行政伦理的建立、完善及其制度化,既是公共行政的内在需要、社会生活民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应用伦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建立与公共行政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为此,应建立相应的行政伦理学以促进和保障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进行。

一门新兴学科的建设,不仅要充分把握其必要性,还要进一步把握其可能性。从学科建设来说,一门学科的建立首先应完整把握其学科性质,即应有确定的研究对象,鲜明的学科性质,明确的研究任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合理的社会功能。这里仅就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征进行讨论。

所谓行政伦理是关于政府及行政组织和个人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伦理管理制度、价值观念模式等的总和,其核心是行政组织活动和行为的行政伦理规范和行政伦理制度。行政伦理学则是以政府及行政组织和个人的活动、行为和观念为对象的应用伦理学,是获得伦理规范和价值指导的行政管理学。它以政府及行政组织和个人作为行政主体以其在管理活动中施行的行政行为出发,运用伦理学和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揭示行政与伦理的内在、现实及应然关系,明确行政行为及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价值,规范和引导行政主体的活动,提高公共行政的效能和信誉。简言之,是关于行政机关和个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伦理规定的学科。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价值目标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伦理学和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相交叉的产物。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是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规范及相关理念,去研究分析行政及活动的伦理性质的学科。提供关于行政伦理及道德规范的基本理论、观念和基本知识。此外,还是一门规范学科,即以对行政活动和行为的伦理定位为基础,提出一套可供在行政和管理活动中具体执行,从而规范、教育、评价和引导的具有鲜明行政领域特色的行政伦理理念、行政伦理制度和行政道德规范。同时,不仅重视实然,而且重视应然,即不仅科学地分析行政行为的伦理性质,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提出一定的价值理想和目标,反映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和愿望,并给予积极引导和价值评价。因而,行政伦理学是一门关于行政伦理问题的知识体系、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

三、行政伦理学的学科特征

行政伦理学的特定对象、理论基础和价值目标,不仅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而且规定了它的学科特征,即科学性、伦理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第一,科学性。这是行政学和伦理学的共同要求和行政伦理学建立的基本条件。即运用行政学和伦理学作为知识体系或科学体系所具有的理论和方法,以分析行政活动及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和意义为基础,着重揭示行政活动和行为的伦理性质和道德价值。在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政府和行政组织及个人的行政活动和行为,不仅是政治行为,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党和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要求,而且是法律行为,代表政府和行政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一行为还是伦理道德行为,是具有伦理性质和道德价值的行为,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党和阶级的伦理要求,表达社会公共活动必需的道德规范。揭示行政与伦理的内在伦理关系和道德价值,是行政伦理学的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和要求。

第二,伦理性。这里所说的伦理性不是通常说的道德性,而是指行政活动和行政行为及其观念,所反映的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所特有的伦理意识形态。它既不同于政治思想、规范和法律思想、规范,也不同于社会一般的道德意识,而是指在社会一般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基础上概括和提升起来的,直接反映和表达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所特有的意识形态的伦理。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并不都是、也不就是伦理,它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容、多样的方式和繁杂的伦理主题。它包括本国、本民族传统的古典的道德,包括在近代、现代革命和战争中产生的革命道德,也包括近代和当代改革开放过程中传入的西方道德;它既包括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产生的道德,也包括近现代手工业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同时包括在现代科学和高科技条件下产生的道德;它不仅包括农民阶级、小生产阶级的道德,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的道德,同时也包括无产阶级等革命阶级的道德;这既包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道德,也包括集体主义、革命功利主义的道德,等等。只有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概括社会大多数人意愿和目标,能够为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可和遵循,经历史和现实检验富有成效,经系统概括和总结并凝结为社会的一定制度和统一规范的道德,才能成为现实社会的伦理。因而在这里,行政伦理就具有突出而鲜明的伦理性质。属于直接反映和表达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所特有的意识形态的伦理。它以伦理的形式明确表达了社会的伦理目标和道德规范,并成为政府和公务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行政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行政活动及行为的伦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第三,规范性。这是行政学和伦理学共同规定的特征,也是行政伦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应有特征。行政活动和行政行为在实施中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规范性,不仅受到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约束,而且受到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行政伦理学的伦理道德规范性既指伦理制约性,又指道德规范性,通过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和学习,使我们明确一项正确的行政活动和行为,既要符合政治的和法律的规范,还应符合伦理道德的规范。对一项行政行为或政策的评价和考核,不仅需要政治的和法律的标准来评判,还需要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行政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依据行政伦理的要求,制定切合行政管理和权力实施及相应具体岗位的具体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