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范文

时间:2023-03-17 07:4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羽和刘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汉高祖刘邦,虽然成就了帝业,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心,也许原来是有心的,但早已被重重硬壳包裹得不留一丝缝隙。为得天下,他厚颜地向项羽借兵才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后又恩将仇报地与项羽一争天下;为得天下,他可以像小人似的挖项羽的墙脚,把他的手下大将用挑拨离间、小恩小惠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挖过去;为得天下,他可以不要父亲,不要妻儿。至于功臣、士兵,全不在他的眼里。他把梦寐以求的帝位高高地顶在头上,而把其余的所有都狠狠地踩在脚下。

项羽有什么?――魂。

他的魂在于一种抗争精神和裸的自我表现欲。从24岁登上历史舞台到31岁乌江自刎,他将足够烧完一生的光与热,集中在这短短八年中焚尽,一点也不吝惜,一点也不节省能源!而刘邦呢?刘邦是神,连他手下的大将韩信也说刘邦的帝位是天授的。当时13岁的楚怀王说:“谁先攻入函谷关,就立他为秦王。”起先,项羽跟刘邦争着要去。楚怀王寻思,项家是贵族,有势力,有影响,项羽既可以立我为王,也可以废我这个王。如果项羽当了秦王,我这个楚王就更没有权力了。他便偏向了刘邦。恰巧赵国使者来求救,说秦朝大将章邯侵犯,赵国危在旦夕。项羽一听就来了劲,便改变初衷,愿去救赵。如此,对秦王这个位置不太感兴趣的项羽,就把绝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刘邦,不仅如此,他还竭尽全力为刘邦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使刘邦顺利地侥幸当上了秦王。

但项羽一生从头到尾,没有异兆,没有祥瑞,没有白蛇、赤蛇,只有一个“人”!从登场到谢幕,舞台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聚光伞打在他一人身上,他是主角中的主角,没有任何配角能抢他的戏,分他的光!

他从小就立下奇志,“学万人敌”;秦始皇巡视,项羽对其不屑一顾,“彼可取而代也”,并为之奋斗;他为天下百姓早息战祸,破釜沉舟,巨鹿大捷,诸侯军将领入营帐拜见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是何等的英雄;每次参战,项羽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从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是何等的神威;“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是个“爱心大使”,无论哪个被侵犯的诸侯国求援,他都义无反顾地前往,解救国民于危难之中;他恨皇帝奢侈,怒发冲冠烧了阿房宫;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专挑刘邦较量,使刘邦闻风丧胆,疲于奔命;鸿门宴上,却又忘干净了敌我;他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对当了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但没虐待他们,而且还毫发无损地还给了刘邦;他在战场上杀人无数,偏偏常为部下的疾病流泪;一生不听别人劝说,却听了一个13岁小孩的话,饶了一城性命;他是个好丈夫,垓下被围,他与虞姬情深意切,难分难舍,互洒情泪,其亘古未见的夫妻之情催人泪下;直至他败至乌江边,他既有自尊又有尊严,无颜见江东父老,割头赠友。这一笔最有力,为他的画像点了睛。

项羽尽情泼洒的是年轻人一往不悔的青春之力;刘邦斤斤计较的则是中年人处心积虑的狼子心机。项羽与刘邦争,怎么会赢?他失败了,但他仍是英雄。在乌江,他拒绝了生,选择了死。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却不可以被人冷!

项羽没有称帝,但司马迁对他格外偏爱,不仅把他列入帝王的“本纪”中,而且把《项羽本纪》写得特别生动有趣,足见人们对项羽的敬佩与仰慕。汉高祖刘邦祭祀项羽时,好像看见项羽又挥动长矛,骑着乌骓马杀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定了定神,才想起霸王已死,没什么可怕的了。刘邦心里不由得不承认:项羽是个英雄,一个失败的的英雄。还有什么比项羽的死对头从心中发出的感叹更有说服力的呢?

刘邦算不上个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个成功者,他是小人中的小人,而项羽则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

篇2

关键词:〗项羽;刘邦;鸿门宴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107-04

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从鸿门宴项刘会到刘邦袭取彭城挑起楚汉战争,双方维持了约一年零四个月的和平局面。这固然与刘邦积聚力量及时局演化有关,但也从侧面证明,项羽入关后对刘邦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削弱措施是有一定成效的。这些措施在前人已有涉及①,当代的一些学者也从个别方面进行过论述②,但较少有人进行系统性关注。研究项羽对刘邦的战略削弱措施,有助于厘清以下几个问题:鸿门宴事件中,项伯是告密者还是衔命谈判的使者;刘邦受封之后,是四月与各诸侯同时就国还是早已单独提前就国;刘邦受封前拥兵十万,受封后军队削减至三万人,削减的军队去向何处;主张“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③的项羽集团,为何分封毫无军功的韩公子成为韩王。笔者不揣浅陋,依据史料对这些问题略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鸿门宴中的项伯角色

项羽入关前与刘邦在函谷关已经发生过一次冲突。《史记・项羽本纪》:“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④随着项羽率诸侯军破关进驻于戏,围绕关中地区的主导权之争刚启幕就已无悬念。项羽破关而入击跨了刘邦占居关中以拒诸侯的信心,让其认清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固不如也”⑤。项羽集团的“弱刘”战略在此背景下启动。入函谷关前,项羽集团对关中地区已有分配方案,并且这一方案基本无视“先入定关中者王之”⑥的约定,在逼降章邯的过程中,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⑦。立章邯为王既是项羽亡秦战略的一部分,又反映出项羽集团分割天下的规划,但这一安置显然与刘邦占居关中是有冲突的。

在如何处置刘邦的问题上,项羽集团内部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两人分歧明显,一位是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一位是项羽的本家长辈项伯。根据班固和司马光记述,项羽随项梁起兵时很年轻,“初起,年二十四”⑧,“籍是时年二十四”⑨;刘邦还军霸上时“岁在乙未”⑩即公元前206年,依此推算,鸿门宴前后项羽年仅27岁。对这位年轻的统帅,范增与项伯均试图展现自己的影响力。范增主张对刘邦“急击勿失”,将其排除在“计功割地”名单之外;项伯主张“不如因善遇之”,实质是逼刘邦称臣。

至于项伯的角色,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被司马迁刻画成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一样的告密者形象,对此早有学者提出质疑。梁玉绳就称:“项伯之招子房,非奉羽之命也,何以言报?且私良会沛,伯负漏师之重罪,尚敢告羽乎?使羽诘曰‘公安与沛公语’,则伯将奚对。”现代学者韩兆琦也认为,鸿门宴“汇合了许多人艺术加工的民间故事”。两位学者的观点不无道理。结合《黥布列传》中的记载,黥布降汉后,“(布)于是乃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项伯收九江兵,尽杀布妻子”,楚汉战争时,项伯仍备受项羽信任。倘若项伯在鸿门宴前未经项羽许可而私会张良及刘邦,是泄露军情之重罪,不可能再受信任。然而鸿门宴后项伯在楚军中仍受重用,照此分析,其与张良乃至刘邦会面,逻辑上应是衔项羽之命劝其臣服,绝非私会。

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鸿门宴前项伯奉项羽之命前往刘邦营中,劝说刘邦交出关中地区的控制权。而刘邦此时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与项羽对抗,又无稳固后方可退,因此急于加入项羽阵营,一则免受攻击,二则可参与分割天下。刘邦的理性选择保证了项伯使命的圆满完成,关中地区的主导权得以和平移交,随后项羽设宴鸿门,刘邦正式称臣于项。项羽集团此种手法和之前逼降章邯如出一辙,都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威慑对方,进而达到目的。

至于刘邦在鸿门宴所言“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过是臣服之词。项羽之所以任由刘邦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其战略目的已达到,“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项羽和范增虽然“疑沛公之有天下”,依当时情势,“逐秦守宰而自王故地”者比比皆是,在刘邦已然臣服的情况下,项羽自不必与之再有口舌之辩。

鸿门宴座次安排是考察双方关系的一个指标。项羽与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对此,学者杨树达认为,“秦汉座次,自天子南面不计外,东乡最尊,南面次之,西面又次之,北面最卑,其俗盖承自战国”。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中,引中井积德的观点“堂上之位对堂下者,南向为尊;不对堂下者,唯东南为尊,不复以南面为尊”。项羽与项伯、范增等自居尊座,置刘邦于北向卑座,清楚地表明项羽已然把刘邦当作属下而非对手。笔者认为,这些关于座次的安排,应当在项伯衔命会刘之行中已有所约定,项羽已事先得知刘邦前来臣服,故以卑座安置。

二、诸侯罢兵戏下与刘邦就国的时间差

项羽迫使刘邦臣服并取得关中地区控制权是其“弱刘”战略的第一步。在随之进行的“分土而王之”过程中,项羽与范增借机迁刘邦于巴蜀,极力压缩刘邦集团的发展空间。

当时的关中地区,“自F、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进一步将天下财富集中于此。

从战略地位分析,刘邦谋臣张良称关中“左ズ,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项羽驻兵于戏后,也有谋士进言“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如此重要的地方,“疑沛公之有天下”的项羽显然不可能将之封于刘邦。而项羽自身,又因坑降卒、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等一系列事件而无法立足于此,于是项羽采取三分关中的策略,试图以此弱化关中诸侯的实力,并在分封诸侯时作了策应安排。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述恽敬观点,认为“项王之所忌,唯汉王也,是故未为取秦之谋,先为救秦之策。三川者,救秦之要道也,以瑕丘申阳据三川,而北函谷、南武关,挈其要领矣,以司马n辅三川之北,而函谷之军无阻矣,以韩成夹三川之南,而武关之军无留矣,二王皆赵臣,赵睦于楚,故道通。韩成不睦于楚,不使之国,而楚制之,故道亦通”。近代的夏曾佑也认为:“项王之弃关中而归也,非真欲归故乡也,许以己新残破关中,留都之,民必不安,乃以三降将居之,而自居彭城,以遥制三秦,为待时而动之计,其所以策汉王者周矣。”

利用分封压缩刘邦的战略空间,透露出项羽和范增的真实意图,一方面“如约”封刘邦为汉王,另一方面将其赶到巴蜀等相对偏远之地。“巴、蜀亦关中地也”的解释,很容易让人想起刘邦的“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之说,都不过是应景之言。实际上,“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才是封刘邦于此的最重要因素,接着项羽“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打压刘邦的战略意图暴露无遗。项羽此举,就连刘邦的部属都认识到“独居南郑,是迁也”,进而导致追随刘邦的一些将领(包括韩信在内)因看不到前景而逃跑。刘邦个人在初闻所封之地时也曾有愤怒,“欲攻项羽”,所幸萧何、周勃、灌婴、樊哙相劝而未实施。

迁封巴蜀是项羽削弱刘邦的重要一步,此举证明了范增的远见和谋略。偏远的巴蜀之地不足以供养大量兵员,刘邦若安于现状,势力必然逐渐衰减。一旦刘邦出现异动,需要冲破三秦之地才能出关,项羽可有充足时间予以应对(可惜项羽后来北攻齐地,给刘邦以战略机遇)。刘邦受封汉王后,实则已困于巴蜀,战略空间极为狭小。幸运的是,项伯作为项羽集团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由于收受张良之礼,“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结果刘邦如愿得到了汉中之地,汉中后来成为刘邦进入三秦的重要跳板。

关于刘邦受封和就国的时间,也是项羽对其战略削弱的一个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史记集解》徐广认为刘邦受封“以正月立”。《秦楚之际月表》载,正月分关中为汉,《史记索隐》称之为高祖及诸侯受封之月。《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记载为“二月,羽分下王诸将”。但对于刘邦何时赴南郑就国,《史记》中未明确记载,仅称“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从项羽分封诸侯到诸侯就国,时间长达数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知道的是,当时的天下形势仍相当混乱,旧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新的中央政权与各地的联系并不紧密,仅就楚地来说,陈胜吴广起兵后,“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虽说大部分渐渐汇聚到项梁、项羽旗下,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在各地普遍存在着,项羽分封后,各诸侯理应急赴各地重建统治秩序,而非留在残破的关中无所事事。对于项羽和诸侯分封后长期滞留关中,合理的解释是,各诸侯就国之前的这段时间,项羽及诸侯驻兵关中应是监视刘邦就国,观察刘邦及各地不顺从者对于分封的态度,以随时应变。

这从刘邦就国的举动中也可窥其一二。“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倘若是诸侯同时就国,刘邦根本无须防备诸侯攻击,因为项羽和诸侯是率兵而东,单单三秦之章邯等,不至于迫使刘邦做出烧绝栈道之举,《高祖本纪》里也未明确记述刘邦是在四月和诸侯一起“各就国”。笔者认为,刘邦就国时,诸侯兵仍在戏下。也就是说,刘邦是在四月之前赴南郑就国,与项羽及其他诸侯就国的时间并不一致。刘邦就国时,项羽和其他诸侯仍拥兵在关中,直至刘邦行至南郑后,诸侯才“罢兵戏下”。这也能合理解释为何一月分封,直至四月诸侯才“各就国”。而刘邦在就国过程中,为防备项羽和诸侯袭击,无奈之下才边行军边烧绝栈道。

三、刘邦所获关中兵的再分配

与夺地、迁封等系列措施相伴随的,还有对刘邦军事力量的削弱以及对刘邦重要谋臣的拔除。

鸿门宴之前,项刘双方相持时,“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到了刘邦受封赴南郑时,“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刘邦所属兵力骤然减少七万人。那么,刘邦被削减掉的军队流向何方呢?史书未提,已无确证。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刘邦军队的来源。刘邦起兵时“收沛子弟二三千人”。刘邦自武关进入关中时,仍不过区区两万兵力,“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i下军”。之后在秦地收降纳叛,还征兵以自益,迅速扩军至十万人。

刘邦到南郑就国后的部属籍贯,史料记载称“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而望归”。这说明刘邦入关中后所得八万秦地兵多数并未前往南郑。再看项羽所封秦地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人所率20余万军队已于新安城南被项羽军坑杀,关中三王属下已无兵力。刘邦在关中所得兵员,较为合理的去向是被项羽借助分封之机,为平衡各方实力而划归关中三王以及其他诸侯。

项羽集团对刘邦人才的拔除,突出表现在对张良动向的安排上,此一策略在分封诸侯时以较为隐蔽的形式实施。项羽分封诸侯所提的口号是“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十八王中,刘邦等十三人被为有功者而封王,徙封者有魏王豹等四人,既无军功而又未徙封的是韩王成,韩王最早是项梁受张良所请而立为韩王。事实上,项羽封韩王成不过是权宜之计,处心积虑削弱刘邦势力的项羽和范增,不可能容忍一个与刘邦交好的韩王存在,“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至此,项羽封韩王成的真正目的显露,一方面项羽谋求自己控制韩地以监视刘邦动向,另一方面迫使张良离开刘邦,因为当初是张良请立韩成为王,在项羽承认并继续封韩成为王的情况下,张良不可能弃之不顾。从结果上看,项羽分封韩成确实达到了目的,“汉王之国,良送至J中,遣良归韩”。项羽暂时拔除了刘邦部属中最有谋略的人才。

四、“弱刘”战略早期成效及其消解原因

若仅仅以早期效果观察,项羽集团的“弱刘”战略可以说基本达到了目的。刘邦集团对于所有加诸自身的束缚均予以接受,离开拥有战争潜力的关中而局促于偏远的巴蜀,实力弱小到一度只能靠“烧绝栈道”来防备诸侯袭击的程度,部属也大量逃离。至少从表面上看,项羽与诸侯“罢兵戏下”时,刘邦已经不具备与之争夺天下的能力。

然而,随着时局的演化,“弱刘”战略的缺陷逐渐显现。项羽集团此一战略有赖于两个主要支撑点:其一,项羽拥有对刘邦强大的威慑力并随时可以使用;其二,关中三王自身具备短期对抗刘邦的能力。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上述两个支撑点都经不起检验。就第一个支撑点而言,项羽率军东归后,其对刘邦的威慑力大为削弱,齐梁等地举兵反楚造成项羽多线作战,而项羽并不具备同时战胜田荣和刘邦的能力,所以对刘邦采取守势以便专心攻齐,由此给刘邦带来难得的崛起机遇。第二个支撑点则是严重先天性不足,秦地自商鞅变法后民俗以军功为重,章邯等“欺其众降诸侯”不仅为秦人所轻,还使得20万秦军被坑杀,虽然被项羽分封为王,但“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其抗拒刘邦的能力因而大为折损。失去支撑点的“弱刘”战略,因主导者远在彭城而无法遥制,最终被刘邦逐一突破。

战略空间的拓展方面,刘邦乘齐地田荣、梁地彭越等反楚之机而占居关中。为减少来自项羽方面的干预,刘邦在平定三秦时让张良捎信给项羽:“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并警示项羽“齐欲与赵并灭楚”。从而争取到宝贵的平定关中的时间,关中丰厚的战争资源再次为刘邦所掌握。

兵源扩充方面,刘邦首次入关占居咸阳时,萧何就“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所以对于“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均有所掌握,加上此前在秦地的征兵经验,刘邦集团在兵源补充方面相对得心应手。即便在此后楚汉争战期间,关中地区也为刘邦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保证,“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综合来看,项羽集团的“弱刘”战略之所以随着时局演化而消解,根本因素在于双方对于民心的争取方面。刘邦在秦地经营的时间虽短,却通过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而赢得秦地民心。并且早在项羽入关前,刘邦已派人与秦地官吏到关中各县乡宣告“吾(指刘邦)当王关中”,还多种措施与秦人交好,“诸吏人皆案堵如故”,着手构建统治体系和舆论导向,从而在秦地累积了较高的声望。反观项羽集团,坑秦降卒、杀秦王子婴、烧咸阳王宫、封降将为王,事事给予秦人以羞辱,这种由羞辱所激发的民心疏离,随着项羽武装力量的撤出,而投射到其所封关中三王身上。民心的向背使得“弱刘”战略终究无法长期维持,东归后的项羽,再也没有能力二度跨进函谷关。

篇3

教师:“鸿门宴”是一场暗藏重重杀机的宴会。在这场宴会中,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处心积虑,孤注一掷,有人似乎在危机四伏中幻想,有人毅然在危急紧迫中挺身而出。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就畅所欲言,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大讨论。下面的时间交给两位主持人。

主持1:刘邦可谓是课文中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物。战云密布,剑拔弩张,刘邦却能随机应变,智逃劫难。下面我们请同学们畅谈你对刘邦的看法。

学生:我认为有勇有谋是刘邦最大的特点。鸿门宴会,刘邦明知凶多吉少,但他却毫不犹豫,如约赴宴,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需要有非凡的勇气。从刘邦“欲王关中”“吾得兄事之”“沛公起如厕”可以看出沛公是一个有谋虑,城府很深的人。此外刘邦善于用人,礼贤下士。在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三小题中,刘邦讲子房、韩信、萧何,皆人杰,他能用他们。在对待项伯时,“吾得兄事之”,正因为如此,才有张良、樊哙能救他于危难之中,真正为他效死。

学生:圆滑机警也是刘邦的特点之一。从内心讲,刘邦本人一定有“欲王关中”的欲望,他却说“鲰生说我曰”,他遣将守关,却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刘邦总是以好听的托词来掩盖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用“小人”“鲰生”来代替真实的姓名,这完全出于谨慎。宴会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警觉,起如厕,溜之大吉。这些都表现了刘邦机警的特点。

学生:我最敬佩刘邦能屈能伸的品格。在内心深处,刘邦确实有称霸天下的雄心,而在鸿门宴上,他在与自己平起平坐的项羽面前称“臣”,在宴会的座次上,很明显,项羽是对刘邦的蔑视、不尊重,但刘邦却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

主持2: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刘邦崛起于阡陌之中,直到称霸天下,一路走来,风雨载途,他都是用智慧来应对,这是我们大家最要向他学习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邦在用人方面出现了疏忽,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刘邦有他的过人之处,其实项羽也毫不逊色。失败的英雄项羽,在你的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一句“不然,籍何以至此”,就说明项羽没有为自己想“击破沛公军”的行为去找托词,敢作敢当。在宴会上,范增处心积虑,要杀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其实并不是项羽没有心领神会,而是项羽不愿暗箭伤人,明人不做暗事。

学生:我认为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项羽自矜功伐,他根本就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

学生:我认为还有另一原因,项羽信守诺言。在上文项伯说情时,项羽已答应项伯“因善遇之”。

主持1:项羽宴会上不杀刘邦,原因众说纷纭。大家的各种推测都合情合理。项羽在本文中确实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他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瑕瑜互见。他与刘邦的较量,可以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鸿门一误,千古遗憾。其实在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暗示了等待项羽的将会是一个悲剧人生。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看法。

学生:项羽听曹无伤之言,没有调查,没有商量,便作出决定:击破沛公军。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对其内容也信以为真,说明他寡谋轻信,做事冲动。

学生:文章开篇,项羽雄心勃勃,击破沛公军,项伯说情,就答应他“因善遇之”,在宴会上,便完全放弃了计划,说明他做事情优柔寡断,犯了军中大忌。

学生:在宴会的座次安排上,项羽自己坐最尊贵的方向,却安排宾客刘邦北向坐,说明他自大轻敌,在自傲自负中失去了成就霸业的机会。

主持1:不以成败论英雄。回望历史,纵观古今,多少英雄豪杰竞折腰。而项羽在心灵上作出了他崇高的选择:士可杀,不可辱。李清照在《咏项羽》中这样评价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洋溢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项羽的人生旅途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项羽的精神世界中,永远光芒闪烁。人性在选择中放歌,英雄不会在失败中沉落。

主持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课文中刘邦和项羽身边都有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张良和范增。对于这两个人物,同学们你们又是怎样看的呢?

学生:他们两个最令人感动的是对主的忠诚。为了维护主的利益,张良在危难之中愿与刘邦同命,范增在宴会上愿冒死使人杀刘邦。

学生:他们两个都老谋深算。范增听“沛公欲王关中”后,立即作出“急击勿失”的决定,在鸿门宴上,处心积虑寻机杀刘邦。张良对鸿门宴后事的处理,非常巧妙,非老手不能为也。

学生:范增令人望刘邦的云气为天子气,但他仍作出了“急击勿失”的决定,颇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嘉宾1:大家能用慧眼来发现课文中人物的闪光点,甚至能在狂波乱涛中抓住一朵小小的浪花,令我佩服不已。除以上四个人,课文中还有一个一出场就令宴会上所有人触目惊心的人,他就是樊哙。在课文中,你们认为樊哙是怎样一个人呢?

学生:他是一个勇士忠臣。宴会上,形势十分危急,他义无反顾闯帐,愿与刘邦同命。

学生:他豪放直爽,不拘小节。从宴会上饮酒啖彘肩的表现及“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话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但我认为他粗中有细。从他宴会上力斥项羽的带有讥讽意味的话语可以看出来。

嘉宾2:樊哙到来,为危急之中的刘邦壮胆助威,忠勇豪爽,令人佩服。“鸿门宴”就像一个大舞台,其中各个角色都各尽其态。下面我就对以上讨论的五个人物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刘邦:有勇有谋 圆滑机警 能屈能伸 善于用人 能化敌为友

项羽:光明磊落 仁义守信 自矜功伐 寡谋轻信 优柔寡断 自大轻敌 有性情中人的气质

张良:忠心耿耿 老谋深算 冷静理智

范增:忠心耿耿 老谋深算 相信人定胜天

樊哙:忠诚勇敢 豪放直爽 不拘小节 粗中有细(嘉宾1在黑板上板书)

假如心灵的邮筒可以“倒流”,我好想对项羽说一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假如鸿雁可以传书给天堂,我好想对刘邦说一声:历史早已为你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华民族一定会铭记你的英雄本色。

教师:英雄末路,长歌当哭,冷落成泥,却香如故;鸿门宴会,化险为夷,励精图治,汉室中兴。一生功名,一世霸业,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篇4

关键词: 《鸿门宴》 项羽失败 政治无知 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天生神力,八尺有余,力能扛鼎,英勇豪迈,孔武有力,“吴中子弟皆惮之”。他是名将后裔,“才气过人”,少有大志,始皇游会稽见而呼曰“彼可取而代之”。他在秦始皇大帝国动荡之际举事而起,从者云集;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能征善战,光明磊落,北上救赵,破釜沉舟,逐鹿中原,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令天下诸侯“莫敢仰视”。他本应成为继秦始皇之后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出身草莽、“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刘邦与之对峙争锋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了四面楚歌的滋味。最后,他兵败乌江,英雄末路,自刎而死。项羽之败,他自己归结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然而,他的失败,真的是上天让他灭亡吗?就让我们从《鸿门宴》中寻找答案。

灭秦之后,项羽对刘项两军事集团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秦亡之后,刘项两军事集团就由以前的“盟军”转化为“敌军”,要么项羽对刘邦称臣,要么刘邦对项羽称臣,两虎相争。如果当时项羽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军在驻军新丰鸿门时,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后,就会一鼓作气拿下刘邦。拿下刘邦,对于能征善战的项羽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里,只有区区十万人马的刘邦,又岂是拥有“四十万军”的他的对手?而刘邦则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灭秦入关后,他听从樊哙、张良的建议,“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这样,秦国的老百姓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得十分清楚,“沛公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现在的表现与他的本性判若两人,这绝非是“浪子回头”的表现,而是他为了达到目标,极力克制自己。

在项伯为刘邦说情时,项羽不怀疑、不调查、不取证就轻信了刘邦的谎言,竟然“许诺”“善遇”刘邦,并且在未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就取消了第二天消灭了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他是多么武断,多么寡谋轻信。这不是一般的幼稚,而是政治糊涂。而刘邦在得知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张良向他推出项伯,他还不忘问一句“君安于项伯有故”,和刘邦相比,项羽至少也应当来一句“君安与张良有故?”,更不要说他听到项伯的话,就能立即警觉到项伯泄露了自己的军事机密。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项羽太大意轻敌了,政治警觉极差。这就与奸诈多谋的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大的事件,刘邦连谋士张良都未告诉,真有心计。在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他又摇尾乞怜,连着两问“为之奈何”,向张良求救。他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产生了“君安与项伯有故”的疑问,继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以至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他,并在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时,刘邦就那么卑躬屈膝地一称臣,一低头,一叙旧,就让项羽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就忘乎所以,更糊涂了。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之后,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一句话就葬送了曹无伤的性命。看似直率,实则鲁莽。如果只牺牲曹无伤就算了,但他此时竟相信了刘邦的一派胡言,他惭愧得不得了。当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后,项羽竟然“默然不应”,使范增的第一套“杀邦”方案流产,错失了“杀邦”的良机,迫使范增启用第二套“杀邦”方案。他的这些举动看似光明磊落,宽宏大量,实际上是政治无知的表现。而刘邦的能言善辩在拉拢项伯时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去鸿门谢罪实属迫不得已,但明知山有虎又不得不向虎山行。同时,谢罪时又卑躬屈膝,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称王的野心,又与项羽叙旧拉关系,把造成他们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到小人的挑拨离间上,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这样,他的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就让项羽攻打他的军事行动彻底流产。特别是在鸿门宴中,刘邦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坐”,看似低三下四,实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表现。

宴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对把守军门的卫士“侧其盾以撞之”,直接闯入帏帐。按理说樊哙是不可以进入会场的,对他的撞闯会场之举应予以制止,但项羽非但未将樊哙逐出,反而以欣赏的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特别是复又问“壮士能复饮乎”,给了樊哙一个机会,樊哙抓住机会在“义”字上做足了文章,慷慨陈词。没想到樊哙的一派胡言竟让项羽尴尬地只说了一个“坐”字。一个“坐”字写尽了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糊涂,缺乏政治手腕。在宴会中,刘邦逃席,让张良留谢,项羽竟然对刘邦的逃席没有任何反应,根本没有意识到放虎归山会后患无穷。项羽太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我们再把镜头对准刘邦。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际,他早已如坐针毡,所以,他借“起如厕”之际而“招樊哙出”,布置脱身方案。精明的刘邦脱身离开的手段太高明了。先看他选择的善后的人选。留下善后的是何许人也?张良也。此人智勇双全。他“独去”之时交代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他自己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还令他的四员大将“持剑盾步走”。安排得甚为周密,就是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转身拼死力战,成为刘邦最好的一道防火墙。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远见、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造成了他最终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悲情英雄,就算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相信他以后也会败于李邦、赵邦、王邦。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

篇5

范增大策划之——鸿门宴

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曾辅助项家三代,忠心耿耿。《鸿门宴传奇》中项羽对范增的最高评价是“从小到大,无论大小困难,均一言决之”,范增对项羽的贡献自然不言而喻。电影中,范增为了消灭刘邦,向项羽献计,请刘邦到鸿门殿赴宴,志在宴席间让项庄舞剑,刺杀刘邦。同时暗中命人刺杀楚怀王,以便嫁祸给刘邦,以便名正言顺杀掉刘邦,一统江山,巧取天下。

张良大策划之——离间计

刘邦身边的策划高人张良为了应对范增“鸿门宴”之计,一方面派韩信暗中保护楚怀王,并要楚怀王为刘邦颁发免死令,另一方面要求刘邦在鸿门宴上走错关键的一步棋,这一步棋就是项羽要求刘邦杀掉自已的高参张良。刘邦忍痛拔剑刺向张良,张良心灰意冷,绝望的投奔了项羽。

张良投奔项羽的真实目的是离间项羽和范增。因为他知道,要打败项羽,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范增不再为其出谋划策。范增派使臣去说服刘邦攻打诸侯各国时,刘邦故意说出范增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使臣信以为真报告了项羽,项羽找张良商议试探范增,最终范增失去项羽信任被赶出项羽军营。张良见离间计成功后转而回到刘邦身边。

范增大策划之——以牙还牙

范增在离开项羽时曾送给项羽一个锦囊,项羽兵败后,刘邦在项羽军营找到这个锦囊,里面写到他已说服韩信、张良等人投诚,消灭刘邦后与其平分天下。刘邦以此锦囊为借口,派人杀掉了韩信、萧何等人,张良也被追杀。这就是范增在临死前对张良说的一句话,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

篇6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二)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篇7

项羽如果选择活着,估计刘邦也很难让他看不见明天的太阳。现在我们知道,但凡自杀的人,多数是心理障碍,项羽也不例外。

那么压垮项羽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死蚂蚁。

不错,就是死蚂蚁害死了活蹦乱跳的项羽。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此时刘邦虽然锁定胜局,但他还是睡不着的。因为项羽就是安放刘邦身边的不定时炸弹,谁也不知他会在什么时候炸响。

想想也是,无论谁摊上这件事都会很闹心。

由于刘邦吃不下去饭,桌上的美味珍馐就全喂了苍蝇和蚂蚁。刘邦本来就够心烦的了,这下又看到这两种倒胃口的动物,更是憋了一肚子的气。

人的很多灵感就是这么憋出来的,君忧臣辱,领导急了,下面的人也跟着急。终于,刘邦的谋士萧何(一说张良)给憋出个计策。

于是当天夜里,汉军没有向往常一样发起进攻,而是在项羽军营周围开起了群体演唱会,主要内容以唱楚歌为主。这是心理战,效果很不错,结果引起许多楚军思乡之情,不少人投降了。

项羽顿时慌了,当即决定突围,谁知他刚杀到江边就发现一群士兵在围看什么――反正不是在看电视。虽然这时正逃命,但项羽也有好奇心,就拨开人群要看个究竟。

这一看可真是让项羽心惊肉跳,只见成千上万只死蚂蚁在地上排成行大字霸王自刎乌江。

至此项羽万念俱灭,不惊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也。”最后拔剑自刎。其实那些蚂蚁不过是汉军用糖稀书写的,蚂蚁被糖的气味吸引过去又被糖稀黏住,很快死掉。蚂蚁掉进刘邦的陷阱不可怕,可怕的是项羽也进入刘邦的圈套。

篇8

“西楚霸王”的拆分

“西楚霸王”品牌,由于《霸王别姬》段子在戏院里常演不衰,又被某陈姓导演搬上大银幕,所以在全国都享有极大的声誉,使得这个牌子在短短几年内强占了全国市场的很大份额,把原先各地刚刚趁秦朝危亡建立起来的各个当地品牌的市场占去大半,长江以南几乎全是“西楚霸王”的天下。

取得市场垄断的“西楚霸王”公司的董事长项羽同志开始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由于秦朝实行了高度集权的统治,没有按照“先秦”公司的运作模式把权力下放到各国分公司,所以酿成了失败。项羽得出这样一个非粗人不能得出的结论――只有拆分公司,才能稳定天下!这是很有现代性意味的结论,和现在的反垄断法案异曲同工。只不过美国人要拆分微软,微软坚决反抗,不像项羽具有那么超前的思维――自己主动拆分!

项羽选定长江三角洲的发达地区做自己的领地,项羽说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于是就把公司总部设在自己的故乡彭城。把中国其他各个地区分别分给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和支持他反抗秦朝的六国后裔们。

项羽分封天下,实际上否认了自己对于各个邦国的统治权,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分拆。其决策人还得三思:决策者是否具有过分的权威;如何避免让外行人指导公司行为;是否建立了正确的战略中心地区,而不以领导个人因素为转移。

于是大家纷纷想办法怎么对付项羽。最先表示不满的是“齐国”的董事长田荣。在对抗秦朝垄断的战斗中,他曾经派出他的得力干将田市,尽全力帮助项羽取得了“巨鹿”反倾销战役的胜利。但是对人事工作毫无见解的项羽在取得胜利后,让田市做了齐国地区的地区代表,而把田荣分到边远的郊县。自己曾经尽力扶持的人,竟然让自己的下属成为了自己的上司。这种气生再大也能让人理解,而且公司的各方后裔都受到同样的委屈。在本地区,他们管理的时间比他们的下属长,威信也更高,但是却屈居人下,实在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人事处理,不能越俎代庖,要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原则执行,千万不能以管理者自己的喜好决定人事的任用。这不是在发现人才,相反它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连带破坏公司的制度。

萧何追韩信

分封之后,刘邦在汉中的公私两用办公室里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想着把娃弄睡着了,自己就能上联众打打牌聊聊天。这年头没有大事,落得清闲。刘邦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不会再有浪潮。他周围的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看刘邦这个倒霉样,就纷纷离开刘邦,都去项羽那里打工了,连奶妈也去找虞姬攀亲戚了。

正悠闲着,樊哙急急忙忙来找刘邦,刘邦一看很高兴,“来的正好,我不上联众了,咱俩下下象棋,楚河汉界!”

“主公啊,告诉你个超级无敌惊天大消息!”樊哙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项羽死啦?”刘邦突然很激动。

“没有啊,萧何跑啦!”

“啊?”刘邦顿时感到万分沮丧,“我就无能到这种地步,怎么连萧何也走了,萧何他可是跟我出生入死几十年的兄弟啊。樊哙,你知不知道他怨我什么了他要走啊?”

“这个我倒不知道,我只知道萧何不喜欢吃辣的,所以大概住不惯这里吧。”樊哙喃喃自语,因为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个理由。

“什么时候走的,还能追回来吗?”

“都两天了,确定了才敢告诉你呀。”

刘邦看着樊哙的傻样真想把他打一顿,都两天了才来说,把我当假的!于是他说:“好兄弟,真多亏了你来告诉我,就你对我顶忠心,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好的。”

樊哙看自己得了夸奖,乐呵呵地走了。

刘邦开始生闷气了,哇哇乱叫虞姬,把孩子往她怀里一扔,做了件男人做的事情――泡吧喝闷酒去了。

谁知刚下楼居然和萧何撞个满怀。刘邦又喜又气,说:“你走了还回来干吗?”

萧何说:“我给你去追了个巴菲特回来。”然后就和刘邦细说这个追来的韩信是个像巴菲特一样战无不胜的牛人。如果说刘邦仅仅想做汉中小地主自然用不到这个韩信,但是要是想击败项羽占领全国市场就一定要用韩信。

刘邦说:“这么拽啊,好,明天我就拜他做CEO,反正现在就算我出钱也没人肯做我的CEO,明天召开公司大会,我当众‘拜将’,告诉全公司他的才能,哎,对了萧何,他有什么才能啊?”

对于如何挽住人才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自己做强,但是假如小公司无法达到的话就必须为挽留人才做出别具一格的、和大公司有所不同的努力。

楚汉相争

第二天,韩CEO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田荣反了。田荣另立旗号,以他在齐国地区的号召力很快抢回了田市的市场份额重新成为齐国地区最大的销售企业,而且大有全面打垮田市公司的势头。所以,新官上任的韩信说:“现在到了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于是一个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这么诞生了。刘邦趁项羽无暇东顾,迅速搞掂设在彭城的“西楚霸王”总部。项羽一看老巢被占,马上又赶了回来,项羽一到,在项羽庞大的攻势体系面前,羽翼未丰的刘邦马上就招架不住退出彭城。

好在彭城经济落后,人民购买力不强,所以刘邦并没有受到实质威胁,可是项羽就不同了,老巢都给人捣过了,研发技术设备、流动资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就在这个时候刘邦的大智囊,刘邦花重金从“韩国”企业挖来的首席高参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

张良说,现在天下局面又回到几近分裂的情况,项羽的公司虽然强大,但是他的分公司都已经不在听他的,各自为政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联合各地的小企业一起对抗项羽的大公司。

刘邦一听真激动啊!于是马上派遣张良去各国游说,对各个小企业主夸刘邦有多好,又许以很多厚利。结果任何人都猜不到――从出道就跟随项羽,和项羽情同兄弟的彭越和英布两位项羽的左膀右臂居然都积极投到刘邦帐下。

英布高高兴兴地去见刘邦,刘邦一边洗脚一边接见他。英布一看火就上来了,心想我堂堂侯门将相,你居然这样看不起我,当时就后悔明珠暗投。但是当他回到自己的将军府,发现自己的待遇和刘邦完全一样,又喜上心来,心理平衡了。

从此以后,楚河汉界的争斗就发生了形势上的变化。本来是一个业界大公司对一个地方小公司,但是现在是三个连成规模的公司包围项羽一个,还有一个韩信,在拼命做收购其他地区企业的工作。这些公司原本都是项羽分封的企业。他们独立之后又不听项羽的调配自己在当地称王称霸,然而规模小了,抗风险能力就差,最后都被韩信吞并。所以算来,并不是垓下战役项羽四面楚歌,而是在整个局面上项羽都四面楚歌。

张良还不罢手,又叫人离间项羽和亚父范增的感情。依笔者看,离间计是最毒的计谋,只要差错不大,断没有失败的道理,任何决策者对于手下越是倚重就越容易产生对部下忠诚度的忧虑,最后逼得亚父只好离开项羽了。

可怜的楚霸王项羽,开拓市场能力非凡的人物,最后就毁在唐太宗的一句话上:“创业难,守成更难”。形势已经很明了,垓下之战的灭亡已经不能避免。一次决策失误对一个大公司而言不会有太致命的问题,但是决策失误而不能自知,自身的缺陷不能改进,这就是决策者不能犯的错误。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说:“天亡我,非战之罪。”连三岁毛娃都知道确实非战之罪,因为项羽说自己不会打仗还真是没人能信,只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一点领导才能,这就实在不可能让他成为成功的舵手了。

最后,刘邦大赏天下(全国性促销行为)。年终企业联欢晚会的时候就有人问刘邦你为什么成功?刘邦说:“因为我有萧何、张良、韩信,我会用人,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用不了,所以我能赢。”

篇9

最近,我校语文组在议论文教学如何入手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直接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应该在学习之后总结;有的老师则认为议论文学起来本来就困难,如果事先没有相关知识作铺垫,学生可能根本就学不懂。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还是先将相关知识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例文中去寻求验证。

课堂教学开始了,我按部就班,一股脑儿将所有知识丢给了学生:学生慌忙记笔记,然后抬头望着我,一脸茫然。我深感头疼,本来我就不同意这种教法。看来死的教条和干瘪的理论并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如何才能改变这沉闷的课堂气氛呢?我得动一动脑筋了,该怎么办呢?

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辩题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更合适”。那场辩论,各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呀,为什么不把这个活动用到课堂上来呢?来场辩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借此让学生体会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于是,我对昏昏欲睡的学生说:“我们来场辩论赛吧!题目就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

听说要进行这样有意思的辩论,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我请了两位学生作正、反两方的组长,并要求他们将本组的观点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自己所支持的观点进行分析。

辩论开始了,梁佳首先发言:“我认为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当国家队的主教练,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团结最重要,而刘邦礼贤下土,最善于团结群众,因此我认为刘邦刘备更合适。”

“要说礼贤下土,我认为项羽比刘邦要做得好得多。你看他范增多尊敬,不仅听他意见,还尊范增为亚父。这不是典型的礼贤下土?”洪敏反驳道。

小欢立刻补充:“除了善待人才之外,我认为就个人能力而言,项羽明显胜于刘邦,他几次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你看巨鹿之战,就是其能力的最好证明。”

“说项羽能力比刘邦强,我可不同意,项羽不是自刎于乌江,他怎么就比刘邦强了?而且刘邦跑得快呀,虽然有时候是逃跑,但不可否认他跑的速度快嘛!这不正是足球教练需要的特质吗?”小伟也当仁不让。

“最重要的教练还要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刘邦的优点就是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别人愿意为他所用。而项羽就不行了,他只听一个人的,其他人的话根本就不听,他只是逞个人之勇,结果身边的人都跑到刘邦那儿去了。球场就是战场,它需要众人的团结,而不是个人之勇。

刘邦这点就比项羽强多了。”嵇好高调发言。

……

辩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论据。两位组长就同学们提出的理由进行了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正方: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人缘好,灵活,跑得快,虚心听取意见。

反方:项羽比刘邦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礼贤下士,自身素质高,对工作投入。

辩论结束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说:“同学们,大家看,我们黑板上正、反方所写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作为论点。它紧紧围绕刘邦和项羽谁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这个问题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和立场,在议论文中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论点’。”

学生点头,似乎有些明白了。“那么,什么是论据呢?”学生问。

我说:“论据不就在黑板上吗?组长在黑板上总结的理由就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东西呀,换句话说‘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或者道理就叫论据’。同学们刚刚激烈的辩论过程就叫作‘论证’,因为你们是在利用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讨论,关于论据的类型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等知识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那什么叫‘论题’呢?”

“‘论题’就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一个总的讨论题,它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主张等。如我们今天讨论的‘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就是‘论题’,它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即‘刘邦’还是‘项羽’做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

“老师,那什么叫‘立论和驳论’呢?学生们纷纷”举手。

篇10

1、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国相,珍宝全部占有它。”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住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如今入了关,财物什么都不拿,也不迷恋女色,这样看来,他的野心不小。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2、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3、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随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4、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请让我用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5、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个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6、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7、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