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5 10:2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人非常聪明,我们的易经中就讲,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我们的教育要去除愚昧,就是文明,就是文化。学校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不断培养、提炼、整合的结果。一所学校要想健康持续进步,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美丽的校园、壮观的大楼、一流的设施、现代化的装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学校文化。今天看来,办学水平的竞争,表面上是生源的竞争、规模的竞争、设施的竞争、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上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再学习,我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1. 校园文化是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特色之路的捷径;2. 校园文化的实施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整合和提升;3. 校园文化的实施前提必须在学校常规工作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很好的进行,而不能顾此失彼;4.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保证具有学校自身的特点,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也将失去它的生命力;5.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特别是物质文化方面,适当把握“度”,不能矫枉过正;6. 通过校园文化的实施,应将校园文化的思想贯穿于学校的整体工作,落实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7. 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校园充满生机,使校园中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的服务。一个有文化的人要学会选择,我们要选择最好的、高尚的东西,作为一名校长要选择怎么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具体分析我校情况,挖掘其内涵,学校确定了“以爱为主线 做有情感的人 做胸怀大爱的人”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爱的主旋律唱响校园。快乐、健康、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词,认真做好每件事,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们人人做事的准则。学校追求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以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通过特色的学生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活动为教育契机,构建文明团结向上和谐的校园。
学校占地面积9亩,学生近2000人,大家有序生活应成为形成和谐校园的基础。我根据学校各部分特点将整体动静结合的分为四个板块:美化爱绿林、快乐爱心岛、勤思爱学廊、净化爱卫区,使校园各区域划分清楚,学生清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我该做什么,什么不能做。精心的规划使校园虽小但却无一处不精致,细节中透出的美,让全校师生深刻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南二是我家,人人爱护她”的良好局面。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新颖别致的细节设计吸引你的眼球,学生的校园活动,能体现出学生的文明向上精神面貌和整体风貌,校园内充满个性化的、令人激扬的标语,尤其是校园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你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学校以“弯腰捡起一片纸”活动提升干净整洁,素雅大方的学校文化品位,使“文明无小事 小事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建设另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特色社团的建设,学校现有阳光雨诵读社、紫薇花朗诵社、爱乐乐团、小黄莺合唱团、艺术创想坊、艺术创想坊、晨星健美操队、启明健美操队、凯旋田径队等特色社团。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骨架。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相结合,即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我校都注重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量入为出、合理运用。使人们在心情舒畅、民主自由、尊重个性的环境中创新和创造,拥有乐业的空间。通过研究学校的制度文化,继续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以制度为底线,使刚性的规章制度与浓郁的人文氛围有机结合,使制度闪耀着人文的光辉,转化为全体师生主动遵守的制度。
篇2
一、切忌贪多求全,不能转嫁成师生的负担
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若只求数量上的、形式上的、范围上的“高”“大”“全”,采取“多管齐下”“一刀切”的方式方法,忽视师生的承受能力与内心需求,那么导致的往往是师生的厌烦。一旦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师生的负担,师生就只能被动地参与其中,把学校文化建设当作学校布置的任务去完成,而不愿意去主动思考、实践,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很难取得实效。所以,学校不妨围绕师生普遍认同的学校文化主题。制订一个建设方案,每学期重点讨论一个话题,逐步深入,拓展内涵。学校还应该每学期围绕主题重点搞一些活动,循序渐进,贴近师生实际需要,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让每位师生通过扎实有序的活动领会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用硬性规定与硬性指标,师生也会乐于投身其中。
二、不能把某种外来文化奉为“圣经”,变相地贬低本校的风格与特色
学校文化包含着一个特质,那就是个性。这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个性,不同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二是在学校中成长的个体也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学校文化的熏陶,烙上了学校的个性印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没有一种风格是适合所有学校的。假如非得拿流行的、公认的某种文化给所有学校作参照,这在根本上就违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要尊重学校的风格、特色,帮助其挑选更恰当的文化,使学校文化建设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内涵的提升、活动的安排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使教师得到全面进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更多地关注师生精神的丰富性与心灵的柔软度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还是文化的载体。有的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师生认识层面的提高远多于关注其内涵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师生知道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时,他就能成为学校文化的认同者,但他不一定能身心幸福,因为他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可能缺失精神层面的涌动。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引导师生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去提升自身感悟美、表达美的敏锐触角。
四、对师生评价要力避功利化
篇3
【关键词】学校文化 建设 原则 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59-01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反映着该校师生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学校在发展中逐渐沉淀下来的、长期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则和教育理念。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 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四大”:大树、大楼、大师、大爱。
大树,意指学校环境。《吕氏春秋》中这样论述环境对人的影响:“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易变,无入而以为无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师生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自己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这里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偶然出现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志和学校对师生的期望。
大楼,意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它包括办公条件、活动条件、实验条件等。这是一所学校存在的物质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设施。良好的硬件设施有利于丰富学校的信息资源,改善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扩大学生的视野。
大师,就是学校过硬的师资力量。大师,即为“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学校的核心责任是育人,教师自身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应成为大师的摇篮,不断孕育和培养新的大师。
大爱,是指一种公正无私、富有责任感和理性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取向。学校需培养师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培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精神境界。
二 学校文化的构成
社会学家们一般认为,文化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信仰、价值观(道德评价的标准)、符号(观念和价值观的表征)、技术、语言。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但也体现着文化的构成要素,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层表现,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等,体现着学校的理念和人文精神。一所学校的自然环境,建筑的布局、结构都属于学校的物质文化。一所学校应具有一项标志性建筑,使得该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这些有形的存在以及象征意义可使师生产生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第二,规范文化。规范文化是特定环境下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规范文化包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具体分为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以及习惯、礼仪等。完善的规范是学校一切工作、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第三,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它是一所学校的脊梁,它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能唤醒和树立师生正直、崇高的价值取向,形成强大内驱力,对师生道德与价值观的确立、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美国学者把学校文化比作“社会化链”,认为学校文化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根链条。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理念、行为方式无不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所以,学校文化的建设不应仅仅是一个口号、一种表象,而应是一个严谨的工程。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物质环境的设置,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组织制度的建设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中。学校文化建设要尊重师生的个性自由,体现人文关怀,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学校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篇4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师德建设存在的六方面典型问题决定了中职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用心待人;适应需求、改革教学;终身学习、不断进取;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行途径主要有: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建立健全师德培训体系,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改进中职教师的职称考评和晋升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体制;借鉴国外相关的教育管理经验,严把中职教师职业入口关。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基于这一目标定位,面对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社会开放、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时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交融、激荡,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等也随之改变。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各种思潮和意识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中职教师队伍中来,使得中职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师对中职教育生源的特点认识不足。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一般是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人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缺乏自信、恒心与主动性,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部分中职教师在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时,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片面责怪学生的素质低、基础差、能力不强,将教育不力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方面。
2.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爱心和人格上的尊重,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中职生源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致使一些中职教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偏爱优等生,而对待后进生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甚至还有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做法,做不到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
3.教师对师德修养认识不到位。师德建设本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意,有些中职教师却误以为专业化仅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因而只重视发展教学业务能力,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出现了偏颇,由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这些错误观念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4.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意识淡薄。有的中职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从 教敷衍了事,上课得过且过,甚至热衷于校外兼职,注重个人功利,工作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还有一些教师个人素质低下,课堂上说脏话、粗话,仪表举止不端,接手机等现象屡见不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或者是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疏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导和规范,不重视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这与实施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
5.师德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项目不健全、不规范及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基础条件较差,职前培育不够系统,在职培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高等职业师范院校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师德培养模式。
6.师资管理制度本身不够健全,教师录用程序的不公正、不透明及不规范的教师任用制度,使得中职教师师德的发展缺乏切实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二、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是就业教育。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从哪些方面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师德?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中职教师要忠于职守,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不搞第二职业,不出现无教案上课等敷衍塞责现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根据专业特色,以具体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人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规范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引导学生诚实学习、诚实做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2.关爱学生,用心待人。
一直以来,受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思想观念和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的影响,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使得很多中职生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去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耐心去做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失落感。
3.适应需求,改革教学。
中职教师要了解中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密切关注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运用创新教育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中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中职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5.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成长中的他们起着重要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在各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所以,中职教师在工作中言行举止要文雅大方,谈吐文明,不说脏话、粗话等,衣着端庄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拖鞋等进入教学区。
三、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途径
中职教师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建立一支品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保证。
1.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用制度的力量来保障教师道德的普遍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保证。首先要把师德建设制度化,学校党政部门应根据中职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例如《中等职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本》、《师德规范条例》、《优秀教师行为守则》等来规约中职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是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树立“立德树人、双师素质”的教育理念,把师德建设纳人中等职业学校的长期战略规划当中。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宣传,树立师德典型,表彰师德先进个人集体,来激励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最后是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内心信念起作用的,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因此,中职教师需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自觉将师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自律行为。
2.建立健全师德培训体系,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中职教师的师德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职前培训中,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学科教学,强化师范生对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这是解决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问题的关键。其次要重视师德教育,开设职业道德课程,采取间接渗透的方式,将教师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中。最后要强调道德实践,培养师范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职后培训中,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师德培训纳人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师德修养计划,有序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师德行为的自觉性。另外,中职学校也要重视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的衔接性、连贯性和科学性,使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3.改进中职教师的职称考评和晋升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体制。
一直以来,职称与教师的经济收人直接挂钩,成为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直接依据。制定公平、合理、科学的职称和晋升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积极性。首先是制定和改进相关的评价制度,如《中职教师岗位责任制》、《中职教师专业素养考评制度》、(中职教师奖惩制度》、《中职教师师德修养考评》等把师德纳人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来激励中职教师道德行为的实践。其次是实行民主、公平、公正的评价,运用学生直接参与和企业参与的考核与评估,设立月考评、季度考评制度及长期不合格者末尾淘汰制等常规评估,并和中职教师所接受的培训、报酬、待遇、晋升都有直接的联系;每年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实践,并参加技能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师德专项的评价,对于师德总体评价中不合格的教师,在其当年的晋升职称、聘任职务中给予一票否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制约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师德建设的民主管理。
4.借鉴国外相关的教育管理经验,严把中职教师职业入口关。
篇5
一、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班级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个人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对学生成长有利甚至一生有益的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理想。我们所做的班级文化仍然是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手段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环境文化(物质)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二、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班级文化?以个人在学校从事管理和当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我想就从三个方面谈谈。
第一,精心规划,细心布置教室环境。教育具有延时价值,要建设班级文化先要从校园文化着手。以校园文化引领班级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就以我们的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真话真人 正字正人”,校训是“一笔一划正字 一言一行立人”。因此,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则紧紧围绕着“正字正人”展开创新。每间教室前后及室外走廊都放置了学生和教师的书画作品,校园一楼的走廊外粘贴了古代到现在有正气的贤人名士楷模的画像和事迹。这些作品全都是围绕着端正的字,有正气的人来进行,更多的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创造,学生负责创造和保管,在养护管理过程中,既加深他们对正字正人的理解,增强内心的敬仰,也培养了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此外,重要的就是班主任老师当总规划师和学生一起布置自己的教室:班训,国旗,班规,名人字画,班级铭牌,劳动工具,图书等放在哪个位置都需要精心规划,细心布置。比如说国旗悬挂在教室正中的位置,班规粘贴在教室一进门的醒目位置,桌凳一定要端正整齐,劳动工具的摆放要美感,教室干净无尘无纸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洁净清雅的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无声的教育。总之,我总结就是“一训二栏三墙四角”的布置都要有美感,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当然班级环境的打造也要讲究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学校统一要求的内容必须要,同时,根据班情创新设计,做到年级有风采,班班有特色,生生有参与。有的班级喜好美术就找位置挂上美术作品,有的喜欢书法就挂上书法作品,喜欢手工制作的就摆放好手工作品,充分展示师生的个人爱好。总之,结合班级实际,让教室的每一面墙,让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开口说话,既凝聚了班级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又提升了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水平。
第二,耐心制定班级制度,恒心实施班级制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有的可能会说制度就是用来约束人的,还有什么文化可言吗?答案是肯定的。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这是制度的强制性。但制度也是用来帮助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这是制度的教育性。虽然制度的教育性是构筑在制度的强制性基础上的,并通过其强制性起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视制度的教育性,甚至否认制度的教育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班级规章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论语》有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所以应该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深化制度文化的内涵,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个人认为,制度重要的就是民主平等。班级管理的任何一项规章制度,都必须通过班级成员的集体充分耐心的讨论,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与服务作用。至于应不应该制定制度、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如何执行、怎么保证制度得以实施,这些问题,所有学生说了算,才叫民主。制度是大家定的,也是用来规范和服务大家的,这样的制度执行起来的自觉性和通畅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在讨论制定制度过程中,班级成员会对制度制定的目的、作用、内容、执行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制度的深刻性、遵守制度的自觉性、贯彻制度的通畅性、维护制度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制度是针对班集体每一个成员的,不能因身份或其他原因出现任何的差异——这就是制度的平等。制度的执行必须贵在恒心坚持、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老师更要杜绝随意、朝令夕改。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学生监督学生,甚至违反制度的处罚也有同学们讨论做出,并且班上还要有专人记录学生遵规守纪的表现,从而评选“班级纪律之星”来实践制度管人。
第三,用心思索精神文化,爱心引领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它体现的主要载体首先是班训,班训的制定一定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提炼而且也要根据本班大多数学生的特点来提出,比如我在火炬中学工作时,担任2001级三班班主任的时候,他们是实验重点班很压抑很拼命,我们就提出的“劳逸结合,成就未来”为班训,2004级5班整体比较活泼,我们就写了“静净竞进”四个字作为班训,2007级5班是学校的远志班,我们就以“乐思乐学,远志远航”为班训。班训为魂,践行为本,魂本相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种优良的学习环境,尽情彰显学生健康成长的个性。其次精神文化要体现在班级铭牌上班级的目标,班主任寄语中,再次班级的精神文化中一定要有诚信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思考的四个问题:
1、我个人觉得好的的班级文化一定离不开一个有创新思想,有健康思想的班主任的引领,我们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特别注重这块的培养,你想要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从课程、活动中去引导他,感染他。一个具有良好班级精神风貌的集体是学生学习的潜在课程。现在我们学校有位班主任老师带的学生普遍胆小,她希望班上的孩子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于是她就着重找了些勇敢的故事书让学生每天朗读,从朗读中感受自信、快乐,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培养学生自信、向上的态度。
2、好的班级文化一定是是围绕在学校主体文化这艘航母旁边的小护卫舰,大花需要小花映衬,小花需要大花引颈;学校的发展目标,一训三风,育人理念,就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各班的文化都要围绕它们去建设和打造。
3、班级精神文化的践行者是全班学生,我觉得一个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引领鞭策下不断去成长是一个自我塑造和历练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一本“班史”,有专人来记录班上从成立开始的大事,特别是学生所做的好事和个人为班集体做的贡献,从而激发其集体荣誉感,毕业时还可以将“班史”复印了给每个学生做毕业留念!
4、正确理解班级文化三个内容之间的关系。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是班级精神文化得以体现的载体,而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文化的精神核心,班级制度文化又是环境和精神文化内容实现的一个保障。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形成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表里的关系,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到过许多班级,一进门就感觉到:有的班生机盎然,有的班死气沉沉;有的班严谨规范,有的班散漫凌乱;虽然这些都是通过班级环境、班级制度,班级成员的言行和精神面貌这些表象的东西展现来的,但都是班级精神隐形存在作用的结果,亦是班级精神的具体表现。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策略
中职学校的班集体建设,千头万绪;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千辛万苦;中职学校的学生,千变万化。一直以来,人们就对班集体的建设非常重视,把班级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长期以来我们在谈班集体建设时,多从常规管理和学习管理的层面入手。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则应更多地要从“建设”的角度思考,着手“班集体建设”。从表面上看班主任是班级的“首席执行官”,班级的一切事务都应该过问。其实班主任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于“董事长”,重在对班级的建设总的规划,而具体事务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做,班主任只要起监督作用就可以了。班主任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不准,往往导致班集体建设的失败。有的班主任事无巨细,总要自己亲自管理,结果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和学生关系也不融洽。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班集体建设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将观念转变过来,将班集体建设的中心工作由“管事”转到“理事”,把重点放到“建设”上来。那么集体建设,我们应该“建”什么,“设”什么呢?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要建立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纪律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成熟的做法很多,但还是有些班级管理有问题。有不少班主任主张“严”,也许因为“严师出高徒”的原因,可怎一个“严”字了得。因此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要实,不要太宽泛。在倡导人文关怀的时代背景下,制订和执行管理制度要务必做到民主化、细致化。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有成效,而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了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如魏书生践行的“分级管理制”,就值得我们借鉴。他在班内实行四级管理。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三、其次组建有用的班委,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上的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和个目标。要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首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民主集中制方法选拔并合理利用他们;其次,班主任还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每个学生干部的个性,不断培养班干部,以切实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作用。
四、创建良好班风,设防不良团体出现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班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激励的作用。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论,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好的班风是每一个人用爱心作为情感基础形成的。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一旦好的班风的形成,学生的学习就蔚然成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增强了。
五、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
篇7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文化 实证研究
一、学校文化与文化策划的概念
(一)有关学校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从词源上追寻,“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其本意是指为敬神而耕作所获得的一切东西,主要指农耕和培植植物。由此可见,“文化”主要指人类劳作所产生的结果,是相对于自然存在的事物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被不断引申和丰富,到16世纪演变为培育、教养等含义,这已经很贴近现如今我们对文化的看法了。尽管概念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差异,因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①。
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得出这样的结论,隶属于文化范畴的学校文化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学校内,经长期学校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的比较稳定的连续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格,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狭义的学校文化仅指学校内的精神财富,即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及学校的思想、艺术、道德等。值得提出的是,本文是在广义的“学校文化”视阈下展开谈论的。
(二)有关文化策划的概念
策划是人们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构思、规划、设计、论证、比较等一系列行为过程,它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文化策划指的是人们围绕对文化生成和运作过程进行整体计划,是为提出、实施及评定文化策略而进行的预先研讨与规划。学校文化策划主体,笔者认为,既包括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小组,又包括以教师为团队的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群策群力、走群众路线,相信广大师生是搞校园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依靠对象。
二、学校文化策划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策划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校园文化在中小学校园生活中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人的学校生活只以接受基础教育算,从早上进学校到傍晚放学,在学校的时间比任何其他地点都要长。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决定了民族前途。
三、学校文化策划的操作
(一)学校文化策划要遵循的原则
1.客观可行原则:学校文化策划必须基于内外环境资源要素,从实际出发,便于操作。客观性指的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不能胡乱设想,一拍脑袋就一个主意;可行性要求符合传统或现代学校文化意识、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学生接受能力和配合程度;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激进。
2.系统性原则:学校文化策划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在学校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约束下互相协调、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做到局部服从全局,近期服从远期。
3.随机性原则:在策划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利用、巧用规律,要顺应必然规律,及时抓住机遇。但要正确把握随机应变的限度,不能随意而为。
4.价值性原则:策划项目以价值量的形式来衡量,能创造一定价值量的策划结果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5.导向性原则:策划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二)学校文化策划的步骤
1.明确策划目标:在学校工作中,发现、分析问题,进而明确策划方向和重心,在本校和其他同等层次学校做问卷、信心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
2.策划方案的制订和选择:(1)对信息的吸收与开发;(2)学校文化策划方案的构思;(3)学校文化策划方案可行性论证;(4)方案书形成。
3.实施策划方案:(1)要有监督保证,成立督查部门,进行检查和评测;(2)要有评估措施;(3)要有反馈修正。
4.效果评价与信息反馈:对执行结果及时评价,迅速形成反馈,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修正,对后续工作进行借鉴和指导。
四、学校文化策划的资源
(一)时空法
基于学校发展的需求,将与学校有关的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故事、人物进行元素提取、创意与再现。
空间上的组合:以本溪的文化语为例。
人生为一大事来,山登绝顶我为峰。纵有千难与万险,本高铁流永向前。
强调本溪的地域空间特点,即山峰和溪流。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引导学生勇攀高峰的动力和培养他们恒远持久的意志。
时空上的组合:本溪高中以自身的优良历史为傲,在文化策划方案中一再表现出这种历史感和身为本高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校外资源的开发
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搭建平台:随着考试招生模式的变化,社会实践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之一,学校需要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国内外名校、企业、社会化的公益组织、社会团体、艺术化的博物馆和景区、科研、艺术及体育院校院所、高校、国际组织和机构等,都应该成为整合的资源。通过优质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自主选择,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各种平台使用中,可以小班化、走班化、社团化的形式开展,真正打破学校、学科、学习、学段乃至学期的边界。
注释:
①李剑萍,魏巍.教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2:69.
参考文献:
[1]梁为揖.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中小学抓起.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1990.4.
篇8
关键词:学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作为服务性产业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这既是一个事实,同时也是一个趋势。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产业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只有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和支撑,才能有效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学科的演进轨迹与学科建设
从古希腊到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是学科的朦胧意识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视哲学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将各种科学知识归属于哲学。从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到19世纪初叶,是学科分化时期。但这一时期大学却异常保守和落后,神学凌驾于各科之上。柏林大学的创办使得大学中教学与研究开始相互结合,促进由软到硬的科学分化过程,从而大学系科、研究所建制和课程设置转向以学科的特性为主要基础。在19世纪,学科结构的变革,使大量新兴学科涌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也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结构的分化和组合。从20世纪中叶开始至今,新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涌现,跨学科研究、科技间渗透、学科间交叉成为大势所趋,整个学科之林在剧烈地变化着。一般认为,学科具有独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拥有专业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特殊的研究策略和特有的规则。因此,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有着特定的描述对象和语言系统,它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拥有相应的专业组织体系和结构。
二、高等学校定位和目标
1.学科建设的定位。如果说学科的演进轨迹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条件则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内部因素。首先,高校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所谓高校的定位是指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高校定位是一个包括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区域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特色定位等在内的系统结构,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但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应坚持非均衡原则,在保护性发展所有学科的同时,突出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乃至优势方向。高校所培养人才类型的定位,也影响着学科建设。人才类型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为基础学科,并对科学研究水平和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有较高要求;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应为应用性学科,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比较重视实践环节,所以,与应用性学科配套的实践基地建设、设备建设必然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高校现有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师资队伍和办学经费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没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只能流于空谈。而没有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学科建设就无法获取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相关的学科点工作,学科水平的提高就失去了保障。但是,学科建设又不能被动地受办学条件的制约。凡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学科,要作为重点学科,创造条件进行建设。
2.学科建设的目标。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是一致的,“定位”决定“目标”。(1)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相比,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性。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学科建设的目标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一定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包括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又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2)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当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一是条块分割,重复设置;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科类单一的学校过多。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这对学科建设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3)学科建设的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所以,在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学科特色,发扬原有的学科优势,并在对相对优势比较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一般来讲,创新有三个发展过程:一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二是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三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东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主创新。
三、学科建设中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1.要有创新精神。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用创新精神指导全过程,支持创新、体现创新,要有赶超一流的气概和信心,更要有不懈努力和追求创新的毅力和决心。在学科研究上,要有创新的思维,在教学上要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启迪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水平人才。
2.要提倡群策群力。高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关心、参与和努力。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需要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集中学科群体的力量,发挥群体的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特别是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时更应如此。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将整个学科群体带动起来,增强学科群体的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加大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并应充分、合理地使用外部资源。
3.要注重学科整合。高校学科建设,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特别是合并高校,更应注重学科的调整与整合,要从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有利于保持原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原有学科氛围的保持和发展等方面出发进行调整和整合,根据已有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和整合规划,分步实施。
4.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其原因有三:第一,高等学校从单纯进行教学到19世纪中叶德国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到现在的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现在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高度结合,这种结合使得相关或相近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日益强化。第三,高校通过学科建设,可在某一范围和领域内形成具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优势,这就为兴办科技产业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从而加快学科建设,使高校教学、科研、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教学来看,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使学生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来看,更需要产、学、研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茂林,周积元.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
篇9
【关键词】学校建设;标准探究;基本内容
The new form descend the school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Ye Feng-jun
【Abstract】The new form descend the school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and should follow what kind of standard, current the form descend a village primary school construction to face of various perplexity and solution, village primary school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ntents.
【Key words】School construction;Standard investigation;Basic contents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加快了步伐,相当部分的农村趋于城镇化,更相当多的农村人口已经或将要城镇化。加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面貌从根本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现阶段和以后一段时期内,作为培养新农村未来主力军的学校建设应该是怎样的呢?本文只探讨农村学校建设中的小学学校建设部分。
众所周知,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于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基于此,凭着20多年的农村小学教育实践和大量的有关农村小学建设材料的积累,本文就农村小学学校建设作些探究。
1. 学校基础设备设施建设
1.1 完善校舍相关基础建设。根据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我们现在使用着,将来相当长时间还将继续使用着的校舍建筑在结构、规模大小、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与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趋势不协调的地方。比如说场地过小,相当部分的农村小学在场地设备上是达不到国家义务教育2000标准的,有的农村小学甚至连个标准的篮球场和标准的乒乓球桌都没有;相当多的农村小学缺少专门的功能教室,于是就造成了学校无地方摆放配备的设备设施的情况,比如配了图书却找不到适合存放图书的地方,配了信息技术教育模式3却找不到相合适的教室;学生太多却没有足够的教室,只能实行大班额,六七十个学生一个班,走进这样的教室让人对“人满为患”有一种新的感悟。要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也不是三五年短期内所能彻底完成的。与此相反的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一些农村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每学年一年级新生人数很少,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部分村这种现象更是突出,有的年分有的村一年级适龄儿童人数在10人以下,几年下来,这些乡镇的这些村级小学就造成了相当大的校舍基础建设方面的巨大浪费。笔者所在的乡镇的小学也是这样,新建的3所村级小学很漂亮,但每年平均下来每所村小学生总数还不到40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小学极有可能出这种现象:学生极度向乡镇中心小学聚集,相当部分的村级小学面临着无学生就读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客观情况客观分析处理,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在建和将建的农村小学学校不仅要立足于服务农村教育现在,还应该适当着眼于农村教育的明天。
1.2 完善学校功能设备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每所乡镇中心校应有符合2000标准的小学科学实验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等必不可少的功能教室,尽可能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走进每个班级。每所乡镇中心小学应该保证有可供师生使用,并且是安全卫生的水源(最好是自来水);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厕所;有住宿生的小学应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学生食堂、学生浴室、医务室等。
2. 学校管理建设
2.1 选拔综合能力强,立足农村小学教育,有发展眼光的人担当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校长管理机制,杜绝“家长式”、“码头式”校长。
2.2 学校领导集体团结和谐,各司其职。勇于承担责任,能在教师中起模范作用。
2.3 学校校务公开,特别是财务、评职、评优等更应该尽可能做阳光、公平、公正、公开。
2.4 健全教师工作奖惩制度,以奖励为主,激励教师工作热情。
2.5 管理制度规范化,不搞一个校长一个模式。
3. 学校教育教学建设
简单地讲,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就是教书育人,学校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1 教师职业操守建设。主要为教师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爱岗敬业。
3.2 教师形象建设。教师着装,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符合职业特点要求。对外宣传本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3.3 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习借鉴和继续教育是最现实的途径,同时增强教师职业荣辱观。
3.4 班主任选优任用,而不是看在钱的份上由搭班教师轮任。
3.5 根据教师实际安排工作,工作最优化和人本化。
3.6 提高教育教学影响力。县、市级统一组织的评估监测成绩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可能的各种竞赛,提高学校在地区的影响力。
4. 学校特色建设
4.1 有一两点自己学校的特色(或者说是强项),如体育方面的、美术方面的、作文方面的、写字方面的都可以。这是提高学校在地区影响力的一个简洁途径。
4.2 校园文化建设①
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包括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
这里简单谈一下行为文化建设。王佐书先生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师生的言谈举止,b师生的礼仪、礼貌,c在教与学、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活动过程,d教师的教态(仪表风度,举止行为等),领导的工作作风。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最优化”、“长期坚持、系统有序”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彩点,是彰显学校特色的名片。
4.3 校风建设。校长是校风影响最大的人,其次是学校教师。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新形式下的农村小学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主力军摇篮。科学、规范是建设的关键;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着眼农村未来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如何做新时期最幸福的教师》——张芹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10
一、薄弱学校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所谓薄弱学校,就是指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学校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进而又影响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管理能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类学校。
二、薄弱学校的危害
从地域上来讲,薄弱学校存在于大中城市、农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城市薄弱学校的存在,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择校的矛盾,是人们渴望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农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存在,则使当地的适龄儿童不能享受基本水准的基础教育,甚至依法享有的规定年限的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能保证。
因此,我们在关注解决城区择校激烈、收费偏高的办学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加强“三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校际差距,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由于薄弱学校的存在,不仅对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一是影响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二是背离了义务教育全民性、平等性、强制性的原则;三是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很大不满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干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四是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高收费风气愈演愈烈;五是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损教育工作的社会声誉,给党和政府的威望和社会安定带来不良影响。
可以说,薄弱学校存在的危害大到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社会安定,具体地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一位教师的进步、一名学生的成长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三、薄弱学校的自身优势
虽然薄弱学校的形成有种种原因,但我认为,其根源是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差,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并不是什么都薄弱,薄弱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也隐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领导、教师中蕴含着一股不服气、不服输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班级一般规模较小,学生人数不多,不象一些重点学校班级规模膨胀;三是学生文体素质一般较好,具有很大的迁移优势;四是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有接触生产劳动、接受劳动锻炼,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到教益的便利。如果能够努力发现薄弱学校的优势,尽可能地使这些优势得以发挥,就有可能加速薄弱学校的建设,较快地扭转薄弱学校的被动局面。
一些农村中小学,从办学条件、内部设施及学生入学分数的情况看,确应归入薄弱学校的一类,但校长、教师有奉献精神,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倾心教育,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声誉甚好。一些优秀的教师不因为学生考分低而认为他们无可救药,歧视他们,而是千方百计改进教学方法,耐心细致地教育、培养和转化他们,挖掘他们的优秀品质、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因此,在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中,要努力调动薄弱学校现有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弘扬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广大教师来办好学校,同时注意发现、挖掘、激发学生的理想、志气,正确引导,变压力为动力,变消极为主动,发挥个性特长,促进健康成长,创建不同类型的学校。
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之我见
通过对薄弱学校的危害及自身优势的粗浅分析,从理论上讲,薄弱学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但客观地说,我们通过努力能改变的也只能是学校的某个方向,一些固有的因素如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生的思维视野、家长的重教素质等却并不是通过政策、内外界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我认为,校与校之间的办学应该是永远都有差别的,评判一所学校是不是薄弱学校,也不能使用单一的标准,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办好每一所学校的过程中,不但不能平均使力,追求片面统一,相反,还应该根据学校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进程、不同的模式,建立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学形式。主要是:
1、避免千校一面,追求主动发展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利用独有的条件,发挥特有的优势,在某个领域里探索、实践,激发校长、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学校。这样的学校,那怕升学率不是很高,它同样是一所有影响,有社会效益的学校。
2、避免“一枝独秀”,追求“百花竞放”
从大教育的观点上讲,只有少数学校搞上去了,这还远远不能谈教育现代化,谈科技兴国、兴县、兴乡。因此,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还要考虑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一些硬件条件和软件设施一定要坚持标准,逐步实现达标,学校也不能追求特色而忽视了综合水平的提高,学生也不能发挥特长而放弃了基础素质的训练。政府制定的政策既要倾斜支持、鼓励薄弱学校赶上去,也要激励好的学校更加先进。只有薄弱学校和非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都得到重视,并予加强时,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
3、避免平均用力,追求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