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学范文
时间:2023-04-09 05: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伦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管理之父”DruckerP.F.赋予“公司”的定义是:“公司是为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机构”。我国的国有企业③也多以“公司”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如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都为国有企业。对于公司来讲,就是要合理地履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础职能;“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可以自由决定的责任”,相对强制性的社会义务而言,“社会责任是说明性的”。一般地,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为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基础和条件;反之,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经济责任履行的水平与质量。
(一)现实障碍经济责任的优先性
给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现实障碍。企业的经济责任要先于其社会责任(Carroll,1979),因为没有经济责任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没有物质基础。国有企业当然地具有“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属性,一方面国有企业要按要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润增长、利税缴纳等经济责任要求外;同时也存在股东投资回报、技改创新投入、职工待遇改善等基本支出。尽管国企在融资、资质获取、经营许可等方面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但因为国有特性,其在具体经济指标等经济责任的履行方面往往被加重了砝码。这就致使在现实中,不少人、特别是少数国企内部的管理人员,经常性地把“企业的经济责任要先于其社会责任”中的“先于”理解为“高于”或者“大于”,把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履行经济责任上,客观上无力顾及或主观上有意回避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无形困扰较高的社会成本支出
给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成本的客观存在使得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其经济功能是为社会和市场提供各种有益的产品和服务,但在其实现经济功能的过程中,它同时要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各种影响。社会为了克服或忍受企业的负面影响,必须支付一定的社会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企业产生社会成本的事实不以其性质而改变,凡是企业都会存在社会成本。总体上国有企业相对占有较高的社会成本。如电信类国企,因获得国家的特许而占有天然垄断地位;电力类国企,在项目的移民、征地等问题上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更多支持;金融保险等国企,运营的资本直接来自于国家,等等,国有企业在拥有资源占用、资源消耗,取得的政府许可、公众支持等方面都较其他企业有较多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国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占用了较高的社会成本。相对较高的社会成本占用,使得社会就对国企履行的社会责任有了比其他企业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事实上,有时这种期望与要求还在公众中被放大,以致远远超过国企的能力,从伦理上给国有企业造成很大的预期压力,无形中困扰着企业。综合上述两点,国有企业因为其权属的公共性,一方面不得不集中力量履行好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又因较多地占有公共资源等社会成本,被寄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期望与要求。这致使国有企业在协调履行好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上显得无所适从。即是说,在企业的履责能力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本身的意愿(或行为)与社会公众的意愿总是存在一定的分歧,这种分歧又时时困扰国有企业权衡如何履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意愿(或行为),这就是国有企业的责任困境。
二、突围从伦理学视角来看
国有企业应当获得公正的伦理环境。就国有企业本身的伦理选择来说,其“既不应当获得也不应该寻求不公平的对待”。具体地说,若不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公众会对企业有意见,并可能将这种意见转化为对产品服务的好恶偏见,最终影响企业的口碑与经营业绩;若不很好地履行经济责任,企业经营业绩受影响,最终企业将无条件也不可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应该从其权属的公共性出发,建立协调的伦理秩序来突破前述困境。国有企业具有公共性和市场性两重属性,有学者称这两重性为公共性和企业性。所谓公共性主要指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公共性,所谓市场性是指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和内部效率性(植草益,1992)。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相对完善的时下,尽管各个层面对于企业性质的问题已经关注较少,但我们要研究企业行为,毋庸置疑应当且必须从研究企业的出资人或所有者出发。一般地,企业通常是按照股东(投资人)的出资比例来确定经济责任与分配经营成果。所有权的公共性从权属关系上决定了企业必须主动按照公共意志(国家意志、公众意志)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能代表所有公民普遍意愿与权益的国家机构(在形式上可能是政府及所属管理部门委托的具体机构或个人)。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维护并实现国家意志、公众意愿自然就是其逻辑起点。其伦理困境突围的关键,在于以权属的公共性为总体尺度,协调好企业自身利益与国家、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伦理基础
商业价值社会上存在一种不太好的认识倾向,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讲奉献、维稳定、促和谐、保就业、做增量、献爱心等等都要他们承担。诚然,企业都应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国有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的前置条件是企业自身必须获得良好的运行发展与经济收益,否则,谈其社会责任就如无源之水。德鲁克认为,管理中的伦理和责任对组织(企业)与社会的连续性至关重要,一般伦理原则应适用于所有组织与个人,而不能对企业组织提出特殊的伦理要求,因为企业没有特殊的地位。他所强调一般的伦理原则(标准)有两个层面:有时一些企业被不公平地要求满足高于普通公民的道德标准;而有时企业将不道德操守视为合理,因为这些企业认为他们对股东和雇员有其特殊责任。这就是说,作为具有一般企业特征的国有企业,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首先不应当获得不对等的要求。一般商业伦理有哪些内涵呢?一般商业伦理应是“从大家的认知中抽绎”出来的得多数人认同的观点、认识———以人为本、平等公正、趋利向善、诚信经营等都是目前普遍为社会所赞誉、被所有企业所认同的一般商业伦理的具体内涵,这也是企业所应遵循的商业价值。于国企来讲,其“经济责任先于社会责任”,应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商业价值观。从这个角度,以一般商业伦理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国有企业内在发展对社会的伦理诉求,也是国有企业协调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伦理基础,更应该是社会给予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伦理空间。
(二)伦理边界
限度生存限度生存的发展原则是社会对国有企业协调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冲突的建设性要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生存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将企业视为一个活化的整体,其最基础的需求仍然也应该是生存,因为企业若不能生存,就无法谈及履行好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正如人的需求没有止境一样,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对规模的扩张、利润的追求,乃至为形式上社会责任的履行等需求也都在不断的膨胀。这些需求膨胀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消耗,如不加控制便会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事实上,这些行为正在或者不断地在出现。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是人类如何协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当资源极大丰富足够满足人的需求时,人与自然关系很容易协调;同样地,当企业所需的资源足够企业发展的需要时,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很容易协调。限度生存的基本精神是节俭,“人类不仅对现在的人们,而且对未来的人们负有某种责任。我们如何通过节俭地使用现有的资源,节俭地进行生产和消费来安排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是当前道德争论的核心所在。”限度生存原则要求国有企业不仅要考虑企业员工的生存发展,也要考虑社区公民当前的生存发展,还要考虑企业的未来、考虑企业员工与社区公民的子孙后代也能生存发展。企业对未来后代的公正要求,集中表现在为未来后代留下能够生存的资源。限度生存原则对国有企业在实践上的要求是代际储存,其具体的实践操作路径是国有企业应该树立代际储存观念,并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代际储存制度,比如协调好能源开采进度与储存总量的关系,协调好资源(空气、水)消耗量与自然输出总量的关系等等。
(三)伦理秩序
生态协调生态协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而对企业提出的系统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相统一。国企权属的公共属性,从企业内在动因上决定了其既要注重产品服务的生态性,更要关注生产服务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生态协调。企业的生态协调是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三个子系统协调,即:自然生态协调、经济生态协调、人文生态协调。自然生态协调。自然生态主要是指环境生态。传统的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与实践往往忽略了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导致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偏向;而传统的生态学又过分强调保持自然生态的原生状态,忽视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及民生改善的现实需求。两种传统观点都忽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需求,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割裂开来,把本应系统化的问题孤立片面化。我们经营企业、发展经济,不应以降低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实际操作中,政府对企业的建设环境影响及排污等都有相应的管制,但这个管制的前提是允许企业因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损害行为;而国企因其公共性,在经营过程中就应更多地顾及公共利益,应该做到最大化地减小对生态的损害。经济生态协调。新兴生态经济学要求人们综合汲取生态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从生态、经济和人文综合系统及其新的内在运行模式上,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上,从人类的根本、长远利益上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经济生态协调的主要实现途径是企业经济运行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模式向新型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模式转变。举个例子:废污处理已经达标的企业,如果还有降低排放空间,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可能就不愿意出钱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降低排放;但对国有企业来讲,就应主动进行技改,降低排放,以弥补对社会成本的消耗。经济生态协调另一途径是国企要充分将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共享。④如在参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中,国企要将一些涉及民生、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的技术,尽可能地推广运用。人文生态协调。除了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与经济生态,还有一种生态形式就是人文生态。人文生态包括法律规制、政企关系、企业与社区及上下游客户关系等。从企业外部来讲,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社会环境(提供基础设施、配套保障,不要求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等);从企业自身来讲,要维护好与其他企业以及社区的关系,不能因为资质好、项目多在同行中挤压他人。
(四)伦理归宿
篇2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建立在组织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形式之一,其表现特点是具有组织的革新能力、持续的应变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本质表现为突破传统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通过建立上下互助的联系组织结构,使得组织内部各环节突破平等障碍,打破等级制度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失衡,确保组织内部友爱平等的沟通与发展,建立起来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表现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组织的持续健康的前进发展。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
1.强调正确的价值观
圣吉在其著作中强调了持续正确的价值观,真诚务实的生活意义,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要关注组织,在关注支出的同时,更要关注投入。在关注未来生态的同时,更要关注现在的行为习惯。圣吉强调的是一种崇高奋斗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倡导生态的文明持续发展。
2.强调学习的本性论
彼得•圣吉强调每个人的天性都是爱于学习的,学习型理论强调的是学习的人性论。该理论强调学习是人的本性使然,学习型理论只不过是帮助人们提升自己对学习本性的认识,起到帮助人们唤醒学习意识的作用。
3.强调学习形式的丰富性
学习形式不是单一的,在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我们可以将其学习形式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实践性学习,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获取知识、检验知识;二是学习不是个人的学习过程,而是合作学习、组织学习的过程;三是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建构知识的框架;四是学习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五是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个体的愿景。学习型知识理论丰富了学习的形式与内涵。
4.强调学习的自愿性
学习型理论是特别强调真实性的理论,强调了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要用真诚的态度,强调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解决实质性、真实性的问题,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是为了真实的愿景去学习。
5.强调学习的跨界合作
学习型理论强调的是团队的学习与合作,学习不能够局限在个人的范围内,要将学习的范围建构成真诚学习的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组织学习、合作学习、跨界学习。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具体途径
1.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指的是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心智模式是通过个体的人生经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形成的。对心智模式的改善着重于在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中表现为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实施方式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团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从而将工作模式、思维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超越自我。意指突破自己的错误或陈腐的观念,将科学先进的知识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实现个体的真实愿望。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中表现为:将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与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行为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突破自我,勇于突破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
3.建立共同愿景
在集体中建立共同的愿景有助于增强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实践中,教改团队应该根据社会、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统一,共同朝向着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4.提倡课程系统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所提倡的系统,是贯彻在其所有特征与内容中的,系统性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将系统性运用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具体表现为:长远规划的系统性、教学课程组织的系统性。在教改人员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时应该努力做到系统的清晰性,包括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思路明确等。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系统性的原则也会帮助学生清晰的梳理知识条理。
5.提高团队意识
组织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全体成员出于自愿性的,有序的形成共同愿景,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性、开发性的对知识理解与掌握,全体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合作学习,这给予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集体的共同愿景、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系统架构;因素分析;E-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122―04
一 E-Loarning和企业E-Learning的简单解释
E-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E-Learning还没有一个确定和统一的定义。广义上讲,E-Learning即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在由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电子化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基于技术的学习;狭义上讲,E-Learning是指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学习领域通过网络化的平台让学员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
企业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学习与教学培训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培训模式:它不简单的等同于电子培训或远程教育,它包含了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知识的创建、管理和共享,同时为整个学习经历的交付、评估与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企业E-Learning的物化表现就是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的网络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和考核,为企业的员工提供的一个良好的企业知识创建、管理和共享环境。
二 面向企业培训的学习系统
面向企业培训的学习系统主要有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各学习理论是作为整个学习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情景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终身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等,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1 信息通信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ICT)及Internet的发展给学习系统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万维网、E-mail、聊天室、BBS、共享白板等同步和异步工具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知识的传播与建构变得多元化。近年来,特别是Wbe2.0的不断升温,RSS、SNS、Tag、Blog、P2P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知识的共享和社会化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用户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拥有更多点对点传递信息的渠道。
2 绩效技术
采用绩效技术工具提升企业培训的绩效一直是培训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培训的低迁移率始终困扰着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人员,培训经费的大量投入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益,如何把培训的绩效延伸到员工的工作岗位,是当今企业培训面临的迫切问题。设计良好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培训的工作量,而且可以辅助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3 知识管理
当前,在企业培训中,许多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开始把视线从过去的培训设计转向创建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并与企业的E-Learning系统相衔接,因为他们看到了在培训过程中员工之间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要性,以往这些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大多存在于特定的个人或某些团队中,而且是以隐性的知识形式存在着,无法外化成为组织的显性知识而为大多数人所共享,一旦这些人离去,这些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也就不存在了,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知识管理系统来实现这些隐性知识的存储、传播、利用和共享。
4 E-Learning
E-Learning的出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学习的革命,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的学习理念得以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它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企业培训中E-Learning的应用,使得培训不再是单一的脱离岗位的集中学习,而是在岗的、随时随地的进行,符合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和对工作的绩效支持。
5 反馈、评价
该系统自始自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评价。这样就使处于最高层的E-Learning不断完善与改进。
三 面向企业培训的学习系统的架构
E-Learning环境下的企业培训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者的因素、学习的中间环节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估都与学校教育的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建构一个反映这些鲜明特点的学习模型,来指导企业培训的教学/学习活动。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E-Leaming的企业培训的教学/学习活动的学习模型,如图2所示:
1 系统的输入
(1)个体差异
在该模型中,个体差异主要对企业培训的学习活动中的员工特征作更多地分析。这是因为企业培训中的学习者表现出的多样性需要更复杂的描述。在E-Learning的学习环境中,应该考虑更多的个体差异性因素。如员工的学习风格、控制能力、学习焦虑、对技术的态度、先前的经验、兴趣、学习技能等等,这些个体差异都会对学习造成影响,在设计E-Learning系统时都应该考虑。
(2)文化/思维习惯
总体上,西方文化强调理性地解决问题、鼓励批评和反思;而东方文化则偏重于感性思维,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E-Learning环境下的企业培训的教学/学习活动,既有个人主义一客观主义、个人主义一建构主义也有集体主义一客观主义、集体主义一建构主义。其中不仅有个人知识的建构,同样存在着组织知识的建构,包括如何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
(3)学习动机兴趣/动机 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达到某一特定学习目标的努力,这意味着有效的学习要求将学习动机、认知与情感、技能与意志成分整合起来。
韦纳(B.Weiner)在其《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归因的后果,即由归因引起的期望的改变和情感的反应。这种情感的反应对后继行为有一种促动作用。例如,如果学习者将学习的成果主要归因于外部的或不可控制的资源,如任务的困难水平或内部的固有能力,那么他就不会感到“自己应该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一种强烈的需要。反之,如果学习者将学习结果的取得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那么他将有可能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接近或达到学习的目标。显然,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能引导学习者学习的动机水平的上升。
(4)组织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是指“影响和制约人们学习活动的价值观、资源、过程、模式、方法、能力和习惯等方面的总称”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指人们惯常的学习行为模式,突出地体现在学习者与学习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以及由此形成的氛围。
在组织学习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协作。既要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也要强调学习者相互之间,以及学习者同教师或其他指导者之间的信息分享,相互协商,通
过竞争、辩论、角色扮演、合作,甚至人机对话获得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并理解平等、对话和尊重的意义。
2 系统的中间环节
(1)学习环境建构
脱离了特定情境的学习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和记忆表征的单一化的弊病,由此产生的学习结果只能应付考试,获得的知识成为了惰性的知识而无法迁移到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在企业培训中,除了一些技能的训练以外,许多内容涉及的是在一定情境下的问题的解决或决策。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建构,注意知识表征的多元化问题,使知识表征与多样化的情境关联,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克服惰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为达到预先设计的学习结果和环境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是与其它学习者,也可以是与教师、资源、工具和服务。
推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创造有意义的学习。这些学习活动包括讨论、协作、提问、反思和模拟等等。
有效的教学不是通过单个活动来完成的。虽然有的时候单个活动就可以完成较小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复杂的知识技能,必须依靠多个学习活动的组合来实现。有效的教学基于对一系列活动的安排顺序和活动以及活动中工具和资源的灵活使用。
(3)支持元认知
元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觉知、有关这些过程知识、与这些过程相联系的认知成果以及评价和调控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与学会学习的执行性成分或管理成分密切相关。在获得学习策略、改进已有的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学习策略中,学习者对思维过程的觉知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如果不具备对学习新材料时运用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则在选择合适的运用过程,检查这些过程是否成功以及在需要修正这些过程以便较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时,学习者将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设计E-Learning系统时,我们要考虑如何支持学习者的“元认知”。例如,在企业培训的教学/学习中,通过案例来学习解决日常业务中的复杂问题是培训课程的重点,如果在系统和课程设计中支持学习者的元认知,那么就可以为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解决的策略(路径),或者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探究形成这一路径。在问题解决后,系统或课程允许学习者回顾和审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认知过程),总结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记录在学习文档里,这对学习者自己认知能力的元认知和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认知迁移
学校场景中的学习与非学校场景(例如培训活动)中的学习是有所不同的,赫梅洛(Hmelo,1992)对此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在学校场景中学习通常是由教师指导的,而在非学校场景中,学习必须由学习者自己指导,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克服学习中对他人的依赖性,独立地识别、分析与解决问题。此外,不同场景所要求的学习策略也是不同的,学校场景中强调的学习策略的类型主要是应付考试的,如记笔记、回忆并记忆课文中的信息、关注问题的标准答案、猜测测验的可能范围等;与此相反的,在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的非学校场景中,学习策略强调的主要是识别重要问题、机会和场景,以及如何确立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目标,如何寻找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资源、手段、方法和途径。
(5)支持不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也有的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这些策略对于学习者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善于运用策略的学习者。基于E-Learning的培训系统,不仅支持在线的学习活动,而且也支持线下的学习活动:不仅支持小组的合作/协作学习,也支持个别化的学习。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模式,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及个人的学习风格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达到学习的目标,这一点在E-Learning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6)学习评价
评价是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其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源于建构观的评价更多的应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建构主义的学习并不是支持学习者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而是支持对富有意义的解释进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
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应该是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再现,即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知识结构的建立,因为学习的结果反映了知识建构的智力过程,包括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学习结果加以关注。
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在建构主义看来,不仅要关注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结果,更要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这说明必须把评价和教学整合到一起,使评价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利用与教学整合到一起的评价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通过这种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这也促进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以社会建构(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学习是通过协商过程来共享学习对象、事件和观念的意义的。虽然个体差异总是存在,但个体在交流、讨论时仍可对足够的意义进行共享。
3 系统的输出
(1)个人/组织知识建构
在企业培训这样高度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的目的是对信息的深度加工,并相应地重构个人/组织的知识,然后通过解决相关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的技能。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回忆。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学习者不仅要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并促进两者很好地转化。而在企业的培训中,正需要我们大力挖掘企业业务流程中的隐形知识,把它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2)心智模式改变
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激活”自己的心智模式,使用它们来解释新的信息、吸收新的信息并融入到这些模式中去,按照新解释的信息重新组织这些模式,用添加了新信息之后的心智模式理解、解释或推理新知识。
企业应用E-Learning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员工人人成为学习型员工。企业培训的目的不单是培训本身,最终应该超越培训,形成学习型组织,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3)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企业培训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培训转化为员工的自觉的终身学习,逐渐使企业“蜕变”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彼得・圣吉看来,学习型组织的形成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方可完成,个人的自我超越使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团队学习始终是依赖于个体的学习,但这种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个体学习的层次上,要整合到组织学习内。团队学习既是团队的活动内容也是建立共同愿景的载体。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它以一种完善的思维方式,将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心智改善和建立愿景统整到一起,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
(4)个体/组织绩效提升
企业培训应用E-Learning的最终目标就是个人/组织绩效的提升。个人绩效的提升表现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间的缩短、工作效率的提高、心智模式改善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等,组织绩效提升表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能的增强。
(5)个体/集体智慧发展
在企业培训中,虽然我们也关注学习者的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获得,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习者获取高阶能力(或智慧),如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直觉等,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
篇4
关键字:行贿行为;企业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
一、功利主义伦理学
1、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相关介绍
伦理学和企业伦理学分属两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哲学学科,可远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后者则隶属管理学科,具有较短的历史。至今,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组织,管理学的每一个细分学科都得到全面发展,企业伦理学亦不例外。上个世纪以来,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为企业伦理学的构建贡献良多,这些学者都有良好的伦理学和管理学的跨学科背景,而功利主义是他们构建企业伦理学的重要部分。
功利主义有深厚的英国经验论背景。自边沁和穆勒等人将功利主义思想提出以来,它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都得到广泛应用。功利主义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因为后者注重德性和个人品质培养,重视榜样的力量;也不同于康德伦理学所具有的普遍客观性。在康德伦理学那里,个体被抽象为理性个体,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康德伦理学的普遍性得以完成,这也是后人对康德伦理学的最大诟病。
功利主义的特点如下:第一,它将个体看作是原子式的,个体在社会中是独立的,较少关联的存在,这种划分过于粗糙,因为它忽略个体的区别,而将个体同质化对待。其次,功利主义的构建基于以下简单的生理基础,“所谓幸福,是指快乐和免除痛苦;所谓不幸,是指痛苦和丧失快乐”[1]。在此划分基础上形成了功利主义最为著名的原理,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的行为标准并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2]。但是快乐和幸福的构建只是简单的建立在单独的个体之上,而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联系,个体之间的区别。最后,功利主义根据上面的原则试图量化幸福,此种计量化招来过多非议,对于整个社会的幸福的计量化是不现实的,它不可能像数学计算那样取得精确的结果。
2、功利主义伦理学在企业伦理学的应用
功利主义是分析企业的伦理行为的重要工具。如前所述,功利主义的最初应用对象是对整个社会的幸福量进行衡量,以分析每种行为的优劣。在企业之中,所面对的环境与社会有别。首先,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利润的计算与功利主义的计算完全不同,因为利润增加不等同于幸福的提升,盈利的提升也并不意味着员工的福利待遇就会好。再进一步,员工的待遇提高也不能与员工的幸福度提高相互等同。“功利主义和企业所使用的成本效益分析还是存在者巨大差别的”[3]。企业成本分析的标准是金钱,功利主义衡量的标准是幸福。虽然功利主义的幸福量化没有很精确,但此种量化的努力与成本效益的分析有些类似。此外,企业的成本分析对象是不单单是人,也可能是某种业务,或者作业等。
功利主义分析主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首先明确要分析的具体行为是什么。……第二步就必须确认该行为影响的所有人群。……第三步,认真而又客观地列举所有受影响者得到的利益和受到的损害。”[4],这种分析步骤与经典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分析基本一致,不同的只是我们将分析的背景从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分析,转到个体在企业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行为分析,因此功利主义的企业伦理学分析考虑的不只是企业内部的利弊,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利弊分析。
二、葛兰素史克的行贿行为及相关分析
作为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的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十,其处方药物在2012年的销售额排名全球第六。此种行贿行为虽然发生在中国,但是对整个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对GSK的案例分析的影响范围一定需要合理的界定。
首要的工作是分析行贿的利益和损失,但是此种分析只能是一种描述性的分析,而不可能是定量化的计算。行贿实施者是公司的高管,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销售额,打开市场渠道等。在此过程中,行贿的方式主要有:为医生提供演讲费用,旅途费用,以使医生开处方药选择葛兰素史克(GSK)的产品,它的行贿方式则是通过葛兰素史克(GSK)旗下的旅行社来隐蔽完成的。在行贿过程中以下问题需要理清:高管的行贿行为是基于公司的整体利益,还是个体的利益?
在多数情况下,行贿行为对于个体和企业都是有好处的,而且二者的动机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此种动机是在行贿主体的角度建构的,在葛兰素史克案例中亦不例外。企业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而是与外部有各式各样的交流。无论是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列维纳斯的伦理体系及塔尔德的模仿理论,都强调言语和交流的重要性,此种重要性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和企业各种行为的性质,这也为葛兰素史克的案例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思想基础。Soares(2008)指出:“中立性是‘企业的犯罪并不是真正的犯罪,企业只将其看作成事件’这种观点的基础。……在企业自身的界限中,企业不可能犯错误,因为企业遵循的是自身的逻辑”,这种中立性与企业实体的界定有关联。众所周知,企业是盈利实体,至于伦理责任则是构建在盈利目标之下的,它只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并且不是主要的方面。因此上述的“企业犯罪对于企业自身并不是犯罪”的观点是建立在盈利实体基础上得出的。企业以自身的视角来实施各种行为时,都是从自身盈利或者期望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出发,无关乎行为的好坏之分,此种法律底线或者道德判断是由外部的社会、政府、法律、公众所决定的。当然这并不是为公司的违法行为辩护,Soares的此种观点只是为了强调公司在实施各种行为不同于个体的那种情感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伦理学的那种个体情感分析在企业的伦理分析中并不适用。比如,功利主义对个体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分析,康德伦理学对个体尊重以及动机理论。但是这种观点却往往是企业犯罪的主要借口。如在葛兰素史克行贿行为中,无论是个体利益还是企业利益,都是属于企业自身的范围,都是合企业逻辑的。企业本身或者高管都认为符合企业利益和企业逻辑,因而没有问题。
其次,功利主义分析需要确定葛兰素史克的行贿行为的影响人群。直接影响人群即为行贿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基金会、医院工作人员和医生。间接的影响人群则是购买葛兰素史克处方药品的医患病人,因为葛兰素史克的产品系列非常广泛,涵盖了多种病人群体,例如它主要生产哮喘、抗病毒、抗感染、精神卫生、糖尿病和消化系统药物,正因为葛兰素史克是医药公司,所以行贿不仅集中于道德方面,而且还涉及到对患者生命权利的侵犯,并且这种生命权利的侵犯过于广泛,而难以明确界定。
最后,需要罗列出受影响的人员的利益和损害。在受益方面,行贿行为对于整个公司是有利的,它可以打开市场,且在医药公司的相互竞争中获取更为有利的位置。另外,官员、医生,行业协会的专家获得了金钱的好处。在损害方面,直接的影响就是:行贿人员得到法律的惩罚,在葛兰素史克的行贿案例中,GSK中国的4名高管被抓,分别是法务部总监、副总裁、企业运营总经理、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等;。行贿行为的曝光,对葛兰素史克的公司声誉有巨大损害。此外,使用葛兰素史克医药产品的病患会受到影响,患者会遵从医生要求使用葛兰素史克的产品,而在医患这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葛兰素史克的行贿行为所带来的利益远远小于其损失。而此种行为的发生,正是由于高管仅仅从企业内部狭隘的视角去实施行为。此处就涉及到伦理学的最核心问题,即从最高客观普遍性的角度去发现个体中存在的道德律,这是使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能适合的道德律。无疑,康德伦理学达到了这种目标,但是过于空洞。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虽然建立于经验世界,但仍是向着“对所有人适用的目标”努力。这是所有伦理学体系力求实现的目标。
三、葛兰素史克的行贿行为的改进方案
任何一个伦理学体系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也不例外。Colle和Werhane(2008)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综合起来,试图将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为企业伦理规范的构建提供框架(如表一所示)[5]。通过三种伦理学体系相互结合,在企业内部构建道德愿景(moral imagination),对于减少企业犯罪行为以及规制员工的伦理行为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将此框架用于葛兰素史克案例之中,以求寻找相关的改进建议。
Colle和Werhane(2008)在提出框架之前,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如果亚里士多德、康德以及功利主义者在现代社会去管理企业,他们会按照何种方式来管理呢?如何在企业内部构建伦理标准并实施这些标准?
在下表中,可以看到伦理计划的实施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构在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基础上,企业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管人员的优秀品行,通过树立榜样等方式以实现目的。在葛兰素史克案例中,为了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对公司员工进行基本的培训,最先树立一些好的榜样和坏的典型。对好的行为,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予以鼓励,而对于不好的行为,公司应该及时的制止,并且作为典型事件向公司员工通报。
第二步是建构在康德伦理学基础上,致力于让员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于员工的道德判断力形成不可或缺。同样在葛兰素史克案例中,如果行贿的企业人员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对于企业的利弊影响,此类行为也不会发生,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对合道德的行为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基于功利主义伦理学,企业在实施伦理计划时,需要建立合理的衡量标准用以衡量每种行为的利弊,鉴于这种标准属于伦理行为的衡量标准,它不可能如企业成本分析那样完全的数量化,也不可能如企业效益分析那样,完全的基于企业的视角,它必须将标准的范围尽可能的广泛,以使得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员都能作为考量对象进入衡量体系中,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伦理标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在葛兰素史克案例中,改善企业不好的伦理行为,同样需要全面的考核标准。所以对于葛兰素史克的员工的考核,不能仅以市场份额、收益等硬性的标准去衡量,伦理维度同样不可或缺。
四、结论和建议
对于企业的相关行为的分析不能简单的将之归为内生的,同样需要考虑的是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Soares(2008)在利维纳斯这些的基础上指出:“企业的边界来自于外部,来自与外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而构建起来的”[6]。对于葛兰素史克行贿行为,也不能将原因简单的归于企业自身架构的问题,或者企业高管人员的个人伦理缺失,外部的制度和法律层面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行贿行为的发生,医药体系和医药监管的无能同样显而易见,所以对于医疗体制改进和法律的健全同样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1975 年,8页.
[2]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1975 年,14页.
[3] 理查德.乔治.《企业伦理学》(第七版)(王漫天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0页.
[4] 理查德.乔治.《企业伦理学》(第七版)(王漫天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8页.
篇5
关键词:商业伦理;伦理教育;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718;G6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88—03
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又称为经济伦理、企业伦理或管理伦理,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商业伦理学是一种关于理性规范的学说,这种理性规范理当引导企业通过社会和谐地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由来对社会的和谐做出自身的贡献[1]。一方面,商业伦理学是一种关于理性规范的学说,因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另一方面,由于其目标是对社会和谐做贡献,要求商业伦理学的培养方式以实践性教学开展,研究对象是工商管理活动及其领域中的规范要求和制度,应用伦理学去分析、研究、规范和指导经济管理活动实践,并据此对工商管理的活动、制度和规范进行道德评价[2]。
一、发展商业伦理教育的提出
就商业伦理教育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比如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大学,如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康莱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很多院校的商学院都开设了商业伦理学,将伦理道德深入到商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因此可看到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认识到其发展的重要性。到1993年,美国已有90%以上的大学的管理学院开设了“商业伦理学”课程,到1995年3月,国外商业伦理学研究和交流机构已达到300余个,有影响的有“国际企业、经济与伦理学会”和始建于美国后扩展到欧洲的“社会合作欧洲网络”[3]。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截至2012年2月10日,分别以商业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为题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作比较分析,搜索结果如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随着这几年商业伦理课程的不断开设,关于商业伦理教育的研究也是不断增加的。从数据表示2006年以前,我国对商业伦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资料还是较少的,可以说2006年之前的研究总体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之后的五年不断有学者进入到该研究领域,甚至将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商业伦理教育的研究,但是其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也逐渐成为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同时掀起了各商学院开设商业伦理课程的热潮,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社会各界更加认识到商业伦理教育在商业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2006年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中国MBA教育西湖宣言。该宣言强调管理学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倡导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MBA教育全过程。随后在2009年末召开的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四届五次会议上,有关商业伦理教育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加入到《MBA培养基本要求》。
目前,河北省有9所高校设有MBA招生专业,从9所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可知,所有院校均开设与商业伦理相关的课程,如:企业伦理学、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企业伦理、商务伦理等。这其中,河北工程大学将企业伦理学设置为核心课,并同时开设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必修课。河北经贸大学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设置为必修课。其他7所院校将商业伦理相关课程设为选修课。
在工商管理研究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中,河北工程大学开设了企业伦理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与文化,河北科技大学开设了中国优秀道德文化专题讲座。
商业伦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商业伦理的经济分析,企业竞争的伦理问题,商业行为的伦理规范,商业管理的伦理原则,跨国企业的伦理规范,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营销的伦理原则,财务管理中的伦理建设,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伦理,环境保护的伦理思考等[4]。目前河北省的商业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院校的商业伦理教育局限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伦理学教育,而忽视了经济管理类学生作为未来商业活动者的主体性。可见河北省在商业伦理教育方面仍存在课程普及率相对较低、基础建设薄弱的现状和其发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
二、高校商业伦理教育的目标
无数中外的管理案例证明,若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管理者,卓越的业务知识是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必备的。因此河北省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商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的方针。河北省甚至于我国的商业伦理教育应着力面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面向商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面向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道德“贫血症”和道德重建的重任。
商业伦理课程的目标重点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商业伦理的概念和分析的技巧,使他们掌握宽泛的伦理理论,并能指导他们解决个人或专业的伦理困惑,同时能够使其在面对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时做出伦理性的决策。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刺激道德想象;(2)在认识伦理问题的同时发展伦理技能;(3)提高分析能力;(4)产生道德义务和责任感;(5)学习提高容忍能力,并减少道德分歧。
商业伦理课程的目标不应该是寻求简单的学生行为的明显改变,而应该是力求帮助学生运用这些技巧和概念,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个人道德责任感。然而,高校现在采取的商业伦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其目标的达成。
三、高校商业伦理教育未来发展的冷思考
篇6
围绕专业定位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定位包括的内容较多,但是如果从“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专业服务面向的定位。从专业培养目标看,很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显偏高,缺乏针对性。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大多数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实际能力和专门技能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显然与现实有较大程度的背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多地面向企业生产一线,无论从生源素质,还是从用人单位需求,以及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来看,“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明显偏高。在“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中,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比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育目标定位是: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很明显,这种定位比起笼统的培养“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要具体、清晰得多。专业定位的第二个内容是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专业服务面向实际上是指专业服务区域,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是地方高校,属于区域性高校,高校建设必须服务、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其专业建设必须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类型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前,有必要区分两个概念: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很多高校将两者等同看待(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可以看出),笔者过去也常常不作区分。其实,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核心,是一个专业与其他专业、特别是相近专业区别的根本标志,只有少数几门课程能列为核心课程(大多数专业的核心课程可能只有一两门)。而专业主干课程是指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从核心课程延伸出来的,服务、服从于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可以有多门课程(一般为6-12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培养目标如果定位为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话,那么专业核心课程就可以确定为企业班组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如果为:培养中小企业基层管理者,那么,可以考虑将企业班组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两门课程确定为核心课程),其专业主干课程就必须要从企业班组管理延伸出来,具体可以设有: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群
专业课程群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岗位技术或技能课程组成。在完成了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后,接着要进行专业技能课程设计。专业课程群中的岗位技术或技能课程,要依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服务面向进行设计。在企业中,基层管理者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与高、中层管理者明显不同。企业基层管理者所要求的岗位能力主要是技术和技能。因此,岗位技术和技能类课程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学生获取岗位技术与技能的需要,为此就要结合专业服务面向定位进行设计。广西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服务面向是广西区域经济,广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以制糖、水泥、机械和金属铝加工为支柱,那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就应该设有:制糖技术与工艺、水泥技术与工艺、机械制图和加工、铝加工技术与工艺这几门课程(或将其融合为一到两门课程)。在进行专业课程群开发与设计时,会出现一些多学科相互渗透或交叉的新课程,这些课程一般没有现存的教材可供使用,解决办法是:高校选择区域内支柱行业中较大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施校企合编教材,并且由企业技术骨干利用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时机,在企业为学生讲授。校企深度合作能为高校提供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高校亦可利用其技术、师资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在岗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也可为高校学生授课,进而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真正实现校企融合。
篇7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指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再到售后服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它与一般质量管理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福建工程移民职业技术学校提出:“理论教学为实习教学服务;实习教学为企业生产服务。”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校的产品就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合格的毕业生。学生的培养目标即产品的设计阶段。在校的教育培训是产品的加工制造阶段,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及必要的指导就是售后服务阶段,三者相互促进。如图1,是学校在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而设计的实训教学流程:首先,学校保持对用人单位的实时了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实际制订出合理的培养目标。目前用人单位希望技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较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融入工作集体,适应工作环境,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对走入社会明显存在思想准备不足、对企业文化不甚了解、缺乏应变能力的情况。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教学计划。当然,这个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工作者应保持自己与时俱进的思想,随时发现新问题,新要求,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其次,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培养,详细制定学生培养目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学生的培养阶段是整个循环中的重点环节,只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质量要素
在实训课中的整体应用学校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动态监控,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对学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如何主动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图2所示:在综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时整体考虑六个方面因素。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对六个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上进行讲解,并亲自做示范,让学生在感官上的记忆更深,在概念理解上更加直观,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知识迁移上更加系统,营造出与企业生产相近的学习氛围。人的因素:人的综合素质是6个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要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者在学习和生产中发挥作用,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从人的本性来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学校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训练。比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刻苦钻研、团队精神等等。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尽快了解并树立这种思想,并把这些内容作为对学业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且懂得如何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学校采用的训练方法是:充分利用晚自修和班会课给学生介绍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知识,介绍企业的基本文化内涵。用他们师哥师姐的工作经历和心得去启发他们,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发动大家提看法和建议,并将好的建议纳入教学管理中,这样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管理的意识。机器的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做到“三好四会”。其中,“三好”是指用好、修好、管好。通过“三好”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是爱岗敬业的最基本的要求。让学生懂得爱护自己使用的设备,爱护公共财物,可以为企业多做贡献,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格产品,这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会”是指会使用、会保养、会调整、会排除故障,通过“四会”的训练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设备,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设备出现的小问题进行排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环境的因素:环境的优劣对工作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往往会被忽视。因此学校把抓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来训练。此环节不仅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更影响着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师就应开始重点强调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和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始至终一刻都不能松懈。学校要求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自觉遵守实习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工具和零件要正确摆放,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有序。通过训练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企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工艺的因素:工艺的编排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合理地选择加工工艺,不但能保证加工质量,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学校在对数控专业学生进行工艺能力的培养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分析图样确定加工过程数学处理编写加工程序程序校验首件试加工。在对学生进行工艺分析训练过程中学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遵循:“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性”的工艺原则。在训练中使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材料的因素:在训练中学校要求学生了解正确选择材料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同的材料它们的用途、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对不同材料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从而正确制定工序步骤和加工方法。工量器具的因素: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量器具,正确读取测量数据,正确保养工量器具。尤其是量具,量具是零件加工精度的参照,如果保养不当,量具精度不符合要求,加工尺寸失去了标准,无法保证零件精度要求。因此学校要求学生在使用时轻拿轻放,正确摆放以防变形,下课时必须上油以防生锈。
3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质量监控
在实训课中的管理应用美国J.M.朱兰认为质量监控是将测量的实际质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并对其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他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由此可见质量监控的重要性。在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2个手段。3.1统计管理对每一次课题的练习,学校都进行学生考核成绩数据采集,并进行记录。对每一次的学生考核记录进行登记,不仅当做该生在校实训期间的成绩参考,也是下一步质量分析的重要依据,才能客观地判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指明方向。3.2质量分析管理根据成绩记录表格进行统计,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类,制成质量分析统计表。从中找出最薄弱的环节,在下一个课题的练习中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教师应该根据此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出现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进行第二次课题的考核。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实时解决出现的突出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经过训练,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大幅提高,并得到巩固。
4小结
篇8
1.1生产效率低下
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企业的战略方针的制定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方向把握,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生产力同样是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整个企业虽然拥有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但是生产力无法跟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企业在自身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备的理论支持,只是一味的跟从主流管理形式,从别的企业直接照搬管理模式,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造成管理理论与企业自身不适合。既没有使企业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还制约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大大的阻滞了企业的发展。
1.2员工缺乏工作热情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员工工作主观能动性差,对工作缺乏热情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没有合理有效、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员工感受不到企业的目标与方向,缺乏基础的物质保障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采用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本身是不错的企业管理理论,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在很多企业中都只是落在口头标语上,没有实际的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以及员工激励上。员工会认为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理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注重员工本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对工作失去热情,对企业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怠工的心理,只是为了纯粹的薪酬而被动的工作着。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整个企业的效率降低,经营绩效受到严重影响,工作氛围被破坏,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一纸空谈。员工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科学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员工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新时代的企业科学管理
2.1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相结合
新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应当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形势,符合企业自身文化特色,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多元化的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形式。就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而言,两者各有各的特色,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又显得尤为重要,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因此,采取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补足,从物质与精神双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是新时代企业管理的绝佳选择。
2.2科学管理的新内容
时代在发展,旧时的科学发展管理理论自然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保留旧有理论的精华之处,进行时代更新,对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满足时代需求,为科学管理理论注入新鲜血液,使其保持长久的活力,以更加适应新时代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模式进步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开创新的企业发展时代。
三、结语
篇9
农业气象学课程是全国农业院校的基础课程,也是应用气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认识农业生物与农业生产过程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特别是要掌握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定量要求,确定各种农业气象指标,计算有关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交换、能量转化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3]。而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对农业气象课程涉及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一、外界环境条件的最小因子限制性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生物化学能,形成“初始生产力”或“第一性生产力”(PrimaryProductivi-ty)。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光,还有水分、环境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如果哪一种要素不适,都可能导致生长停止。例如,在我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那里的光照充足,降水丰沛,二氧化碳浓度可维持在光合作用所需水平,但是由于气温过低,植物组织活力很弱,甚至不能成活,因此一年中大部分季节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发展农业生产。同样,在世界上广大的干旱地区,光能充足,气温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降水严重缺乏,植物处于萎焉状态,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因而也不能发展农业生产。通过这两种极端典型的事例,说明影响生物体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具有综合的特点,任何一种最不利的气象条件都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其不利影响不能被其他任何要素所补偿[4],这正像所谓的“水桶定律”一样。由此进一步说明,不同地点由于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的适宜程度不同就构成了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甚至构成各地种植制度、作物类型等极大的不同。
二、农业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的系统性
学好农业气象学课程必须要有系统的观点,只有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处理好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的地上器官为大气所包围,植物的根系扎入土壤之中,因此植物同时受大气和土壤两种介质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一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能量交换、物质输送以及信息传输等过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最大收益时的干物质贮存和经济产量。例如,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并通过气孔扩散进入大气中,这样就完成了该系统的水分输送过程,但是在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向外扩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汽化潜热,因此同时又完成了该系统的部分能量交换过程。消耗的汽化潜热能量来源于系统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不仅用于通过光合作用系统的化学能的转化,同时还用于从辐射能到热能的转化,即系统所吸收的辐射平衡或净辐射转变为热量平衡中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植物与大气的显热交换、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潜热、土壤热通量等,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仅占辐射平衡的很小比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光对植物生产不重要,只是在全球大多地区,光并不明显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因子。
在教学过程别要提起学生注意的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每一种过程,如发育过程、蒸腾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等都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子系统,才能够处理好整个系统。如果对子系统涉及的过程认识不清楚,那么就必然影响到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子系统涉及到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蒸腾过程、影响叶面积扩张的干物质分配过程等,而蒸腾过程又与土壤水分平衡过程有关,因此必须有效地估计土壤水分平衡、蒸腾速率、干物质分配等,才能较好地估计光合作用速率;而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所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要想获得植物干重的增长、产量等信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过程,因此系统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三、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
通常我们认为生物体对环境的响应是被动的,这对刚开始接触这门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更是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并不都是这样。植物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植物微气象(或小气候)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例如在郁闭的冠层中,可以形成特殊的光分布环境;由于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使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增大,因而产生了湿润的空气;同时由于植物冠层吸收辐射的特征与其他下垫面不同,对冠层的气温也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构成了独有的植物微气象。由于光的分布而影响不同高度叶片的光合作用,最终决定着群体的光合作用;由于空气湿润,空气饱和差减小,从而减弱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在植物冠层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也有其特点,夜间由于土壤和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加上夜间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因此冠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甚至超过500ppm;但是在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二氧化碳,使得冠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不过,由于白天大气垂直交换较强,因此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不断向下方补充,从而可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5]。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对于温室作物栽培来说更为有用,因为在几乎密闭的温室环境中,植物的蒸腾使空气湿度增大,过湿的环境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会产生病虫危害,因此,这就需要进行通风降湿;另外,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和固定温室内空气二氧化碳,使温室二氧化碳水平很低,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强度,这时就需要考虑对温室补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作物生产力。
四、农业生物的质变与量变对环境的依赖性
质变与量变一直贯穿于农业生物的整个生命活动周期,而环境条件影响其质的转化和量的增减。这一特性的总结能够让学生从哲学的深度更好地认识农业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如何受环境的影响。植物的一生要完成不同的发育阶段,这是由植物遗传特性和内部矛盾决定的。从一个阶段发育到另一个阶段是植物性质的变化,而某一发育阶段进程的快慢则是植物数量上的变化。植物这种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始终与环境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如越冬作物的春化作用需要冬季一段时间的低温经历,才能在以后的生长阶段顺利进入生殖生长,完成开花结实。再如短日作物需要短于一定界限的日长才能开花结实。植物的发育速度也依赖于环境条件,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随温度升高,其发育往往加快,同时日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表明作物要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一段时日的温度积累并考虑日长的修正。因此,通过研究作物发育速度和温度及日长之间的数学关系[6-7],就可以进行发育期的预报,从而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速度以及最终产量的高低与环境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充分适宜的水分是保证植物气孔开张,使二氧化碳扩散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同化作用形成干物质的前提条件,一旦水分不足,会产生植物凋萎,气孔关闭,从而降低同化作用。光照和温度同样影响植物的同化作用,因此,运用这种数量影响关系可以进行作物产量预报[8]。
篇10
关键词:油气储运;专业课;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吕爱华(1981-),女,江苏海安人,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讲师;郭文敏(1978-),男,河北张家口人,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讲师。(江苏 常州 2130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01-02
油气储运工程是以解决油气从井口到炼厂或用户之间的油气预处理、运输、储存等工艺技术问题和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建造与维护等工程技术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1]在我国油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油气产品仓储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国内油气工业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油气储运专业人才刻不容缓。专业作为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高低对油气储运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与实践结合三方面提出了有助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并论证只有将有助于专业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共同实施,相互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更新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教学内容选取时,教材是纲,不能偏离。但以往的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很容易形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致使沉闷的教学氛围。有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的地方之一就是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3]且专业课与基础理论课相比,更注重学术的实用性和发展性。随着油气储运业的发展,油气储运专业领域不断扩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题也不断在变化。早期油气储运工程重点业务范围多集中在矿场集输系统、原油长输管道系统和成品油库销售系统中。如今随着国家原油储备库的大量建设、成品油管网的迅速形成和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油气储运专业领域重点业务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拓宽至上游的大型油品储备系统以及下游的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1]因此,在组织专业课教学内容时,必须打破教材体系框架,注重课程知识的横向应用,突出专业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随着油气储运专业领域不断拓宽,相应的技术问题也不断增多。因此,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还具有鲜明的学术前沿性和探究性,决定了教师除了讲授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外,必须及时将课程有关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等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增加专题报告等,[4]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学科发展动向。但专业前沿内容具有一定探索性,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应对前沿内容加以合理精选。同时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前沿内容应立足国内现状适当超前,不宜太过超前。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主要手段。讲课是一门艺术,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第一步就是讲课前要精心备课。教师的备课不光是要备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讲究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有赖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有机配合。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带动学生对课程内容展开思考、判断和解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3-5]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比教师单一讲授教学法,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大众化教育的推行,专业课面临学时减少的现状,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时应体现出高效性。高效性实现的手段一是要恰当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时机,如:当上课开始,可通过启发式教学复习前面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教学内容,使其迅速进入这节课学习状态;上课接近结束时,可通过启发式教学总结本次课程知识点,帮助学生整理新知识的框架,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在课堂中,可通过启发式教学阐述新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二是根据教学大纲对新内容有选择性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2.结合工程案例展开教学
国家石油储备库、油气管网等油气储运工程的大量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相当数量的油气储运专业人才来完成这一系列储运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这就要求油气储运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和管理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教师结合工程案例讲授课程内容,将授课内容生动化、实践化、工程化,从而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剖析具体的油气储运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在油气储运学科方面的素养,掌握有效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专业课“油库设计与管理”中,总图布置原则是油库总图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决定油库总图布置是否合理的纲要性条件,但是它是一些条文性的语言描述,不可能用一些具体的定理或公式表达,不同的工程状况所表现出来的油库总图布置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很多学生反映掌握起来有困难。此时,通过对已建的具有不同收发油方式、不同地形的多个油库进行总图布置案例对比讲解,从对比讲解中反映出油库总图布置的原则以及其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案例结合授课法,学生对总图布置原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工程案例授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到油气储运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增强。
3.设置自主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油气储运主干专业课,如“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等,涉及大量工艺、设备和装置,要真正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这些工艺、设备和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去。但受条件所限,后两者学生通常只能以实习方式简单参与。为了得到好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效果,让学生参与设计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这些主干课程课堂学习后,均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安排一定深度的以工艺设计或部分设备设计为主的设计工作让学生自主完成,从而配合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过程就是学生主动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产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主要方式,对于油气储运这种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课堂教学要体现出与工程实际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工艺仿真软件等展示或模拟工程实际工艺、设备等,达到理论与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的授课效果。此外,对于油气储运所有专业课程均设置网络课堂,建立网络课堂群,其中除了设置课程基本授课资源外,还添加一些课程相关的前沿性专业知识,并且以除了传统形式外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视频、模拟动画、图片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复习课堂学习内容,补充课堂学习内容,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专业学习深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但要注意的是现代教学手段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清楚认清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学方式只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6]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三、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专业课知识的真正掌握最终还要结合实践。
1.配置课程实验
为了加深学生对油气储运专业课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专业课实验环节设置必不可少。其一,实验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可使同学们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其开拓思维,更加感性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其二,是学生获得实际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构建全面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的开展方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加强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和思考性,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深度,逐步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可见,实验课的设置对于专业课教学和工科学生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2.与实践环节相互促进
通过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油气储运实习环节,学生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提及的实际生产场所、工艺以及设备等,从而自动将抽象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场景或画面。同时,通过自己的现场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已有专业课知识来解决,最终做到专业课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效果,需巧妙安排专业课和实践环节开设时间。以生产实习为例,若实习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对专业课知识一无所知,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习就会走马观花,留不下印象,更不会引发有效思考。这样的实习不但不会对专业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引起学生对实习环节的厌烦。若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程结束之后开展,在专业课授课之间,学生缺乏专业实践体会,对知识点雾里看花,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将生产实习等此类生产实践环节穿插在专业课中间时段开展,既能加深学生对前期内容的印象,也能激起学生的进一步求知欲,并在实习和下一步学习中找到答案,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
四、推进立体化专业课教学改革
专业课教学活动是一个多角度的体系化活动,不光要讲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保持教学的实践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用性,对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改进,才会有效激起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带动学生主动将专业课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有效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可见,要提高油气储运专业课教学质量,既要满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并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以上方面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单纯提高某一方面,都很难使得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对未来的油气储运专业课教学而言,只有在继续完善专业课理论教学技巧同时,不断与实践教学体系交叉结合,形成立体化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彰显油气储运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先进性和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梅云新.未来我国油气储运的科技问题[J].油气储运,
2005,24(6):4-9.
[2]李浪.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提高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132-134.
[3]杨晨光,张宝敏.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
2010-10-30.
[4]季诚钧,何菊芳,卢双坡.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5):17-2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