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部曲范文
时间:2023-04-01 13:0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春三部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倔强的站在这高原之上
不愿回去
虚掩的门可以打开
却早已不能完全与过去衔接
于是
仿佛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然后毫不犹豫的往前走
回头对那些过去说
你们就留在这里吧
让我带走躁动的希望
让我带走曾经火红的舞蹈
同时
掩埋这里成熟的气息
带走曾属于你我所有的回忆
在耳畔厮磨纠缠过的曲调歌声
让心灵备受激愤的画面
一切
篇2
关键词:父亲三部曲;李安;父权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17-01
“父亲三部曲”是李安在台湾影坛声名鹊起之作,是从1991年―1993年先后推出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三部电影。都以家庭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下家庭成员内部的各种矛盾以及以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文化在这些矛盾中的表现。希望通过分析李安导演“父亲三部曲”来分析他的父权文化观,从而感受李安作品中以另类方式实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父权文化在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新的生存状态与实现情况。
一、恋父情结
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结”与弗洛伊德心理学描述不同,它代指李安那种较为特殊的父亲情结,与父亲之间依恋、冲突纠缠难解的心理状态,这正是父亲三部曲的情感核心之一。如同三部电影中表面平静内在激烈的家庭冲突。
《推手》中,父子代表的不同文化冲突是父亲期望家庭和睦共享天伦与儿子希望中西文化合璧的矛盾,《喜宴》中是儿子同性恋的价值观与父亲传统婚姻文化价值观矛盾;《饮食男女》中是寡居父亲努力维系家庭与女儿们渴望独立生活的矛盾。不同的矛盾,归根究底是儿女们期望婚姻、爱情、生活独立,父亲却有相对固定的期望,如传宗接代、共同生活,核心词语是家庭,围绕着维系与离开激烈碰撞。儿女们与父母对抗的阶段大多在青春阶段,这种对抗是渴望独立成长的表现,电影中的儿女们虽然已经成人,但是却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环境纽带中重复着这种对抗,比起青春期更为激烈且反复出现。
影片中的父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在不同的影片中身上均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符号,比如《推手》中是武术太极拳和医学养生,《喜宴》中是书法,《饮食男女》中是烹饪,他们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遵守传统伦理道德,是拥有东方文化精髓的一群人,在对父亲的描述中,多个镜头都以一种非现实的美好描绘了这个符号的超然。但是与父亲的光辉形象相比,儿女们却并不光彩,《推手》中的香蕉人儿子、《喜宴》中的同性恋儿子、《饮食男女》中幼稚自我的三个女儿,与父亲被精心打造近乎膜拜的形象不同,他们显得有些灰暗。在三部曲中,父亲的期望、子女的期望、无法实现期望的矛盾与抗争。
二、严谨的伦理观念
父亲三部曲中对于东方传统伦理观念的描述非常多,这些描述均通过父亲视角予以完成,比如《推手》中父亲与三代同堂、天伦之乐的渴望,《喜宴》中父亲对同性文化的排斥,对传宗接代的强烈的需求,《饮食男女》中对于家庭完整和睦的辛苦维系,这些都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传统严谨文化伦理观念的表述,尤其是在《喜宴》中,这种需求和表述更为强烈。
以东西方两性文化为主要冲突表现的《喜宴》,在全篇表述中都紧紧围绕着父母强烈的传宗接代这个诉求,比如父亲对准儿媳的选择,在看到画家威威时第一印象就是一句话“好,能生能养”,在之后的故事中,父亲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香火继承上。《喜宴》这个故事的特殊注定了父亲的诉求不会一帆风顺,伟同的同性恋身份成为了最大的阻碍,他对大学室友赛门的喜欢和亲密以及对威威的自持与反感都是很好的例子,父母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他们只能自我安慰,怀抱期望与幻想。不过影片最后一处微妙的情节表述让人印象深刻,父亲与赛门谈话时说道:“我看,我听,我了解”,他吐露自己为何没有打破这种虚假平静局面的良苦用心,是出于为了这个家的意愿,宁愿承受欺骗也想要儿子顺利继承香火,顺利抱上孙子,这种努力、隐忍与良苦用心,只能说明父辈们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坚持与贯彻。
三、父权文化观与儒家文化
“父权文化观”是东方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威权文化,在电影中父亲无上的权威多有体现,正是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权威,子女对这种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即是孝道的表现,由此形成了权威崇拜,无论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是对父母要求的践行,都是一种应尽的义务,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典型的“父权文化观”。郎雄扮演的父亲,在《推手》中精通太极,擅长借力打力,深藏不漏,在《喜宴》中是洞悉一切却不动声色的父亲,在《饮食男女》中是味觉退化却不掩高超厨艺的厨师,在他们身上,父亲的各种特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毫无疑问,李安导演非常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用巧妙地叙事手法展现一个家庭关系中增横交错的影响力与矛盾,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与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传统氛围的影响有关,尤其是“父亲三部曲”的出现,更是以一种鲜明的态度展现了“父权文化观”和“儒家文化”。
“父亲三部曲”通过传统家庭观、伦理观念、性文化和婚姻观念等角度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在特殊情境中的融合与碰撞,尤其是“父权文化观”的存在与表现,展现他特殊的“恋父情结”,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完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氛围中父权文化的生存。
参考文献:
[1]方伟.李安"父亲三部曲"伦理意识与文化传承[J.]电影文学,2011,(3):63-64.
[2]张宇.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儒道文化[J].大众文艺,2013,(3):25.
篇3
师慧
《少年初长成》是由知名媒体人、青年作家张小武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此书写作源于某次偶然的阅读触动。作者坦言,“写作是一件必须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如果哪怕有一点私心杂念,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不真诚的,这样的东西注定也不会被读者认可。”在写作已不足以安身立命并且大批作家转向网络写作的当下,坚持纯文学写作已为不易,作者专注文字、忠于内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我”从高三到大二这个阶段成长经历戏剧性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当下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困境,即在各方压力下被现实羁绊,总期待解脱牢笼追逐未来,可不知道未来所在何方。于是,只能在看似镜花水月般的未来的诱惑下,无可奈何、跌跌撞撞地走向成年,走上社会。本书在语言、结构、写法上运用意识流、闪回等方式,向读者营造了一群少年混沌但不失希望的世界,意在找回遗失在成长道路上的共鸣和记忆。
有媒体人评论说,在年少的时候,大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长大以后,其实心里经常羡慕当年的坏孩子,后悔自己没有冲动过,没有享受过想怎样就怎样的快乐。作者这个小说写的就是这种困境,书里的孩子似乎都有点“坏”,但他们却有着对“好”的向往。
也有读者认为,该小说有作者对成长、教育等主题的独特理解和对文字、结构的另类把握。通篇看,难免有些为赋新词强及说愁的味道,不过谁又能否认,自己没有其中的一点影子呢?这个小说看起来有些荒诞,但是谁的青春不曾荒诞?与其说告别的是荒诞时代,不如说告别的是我们的青春。当你再也没有激情去荒诞时,你的青春也就走到了终点。从青春的悖论这个角度,该小说使人想到,出入青春之途有不失赤子之心,自以为成熟,青春永远是好个东西,不好的是扭曲异化青春的势力。对于这些评价,尽管一千个读者眼中可能会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但是圈内人士无疑是对该书写作是肯定和鼓励的。
《少年初长成》是张小武“成长三部曲”系列第二部,第一部《春去阑珊》已于2012年9月出版,接下来的第三部《生于1984》计划于2015年10月推出,届时这三部曲将构成一个完整的“成长叙事”,广大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个80后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轨迹以及留存的青春记忆。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
作者:[美]尼尔森 著,玉冰 译
篇4
《旅伴》:《北京北京》是你“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与风格都一脉秉承了你一贯的写作气质。那浓重的男性荷尔蒙气息依旧没有散去。有人说这是你作品中气势最猛烈,最燎原的一部,风格很像塞林格和亨利米勒。你自己怎么看待《北京北京》与前两部的不同?
冯唐:我个人更喜欢叫这个三部曲“北京三部曲”。对于长篇小说,我一般都自己编个一张纸的写作指导。对于《北京北京》,这张纸头上的基本内容如下:总体思路上,按照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恶狠狠看下去。按照自己理解的表达方式,恶狠狠写下去。讲述痴男旷女,生离死别,“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总体风格上,第一,行文更加嚣张。第二,结构更加收敛。第三,更加强调细节、细节、细节。
《旅伴》:1994年北京的一个夏夜,你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10个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你并不是个专职作家,不怕真的“冯唐易老”吗?
冯唐:任何人总要老的,像我杂文集的名字一样,任何人都是活着活着就老了。我怕无聊,所以一根蜡烛,切成两段,每段都两头点燃,火灭了,就闭嘴了,就入土为安了。
《旅伴》:你说“写长篇是个力气活儿,适合三十至五十岁干”,这10部长篇还剩下6篇,现在有什么基本成形的规划了吗?
冯唐:现在在写一个第二个三部曲“怪力乱神三部曲”,纯粹虚构,发生在古今之间,关于,关于权力,关于宗教,关于灵异。第一部暂定名《天下卵》,关于古代,关于权力,关于爱情,关于太监。第二部暂定叫《不二》,写禅宗,写敦煌,写色空,写鱼玄机。第三部暂定叫《安阳》,涉及科学在中国的起源,涉及药和酒精,涉及巫术和玉。之后,还有一个独立的长篇,《垂杨柳》,写我老妈的一生,解放、、改革开放。我出生在垂杨柳,这个地方在渐渐消失。这个小说,我争取在垂杨柳完全消失之前、在我老妈仙去之前完成。再之后,估计也干不动管理咨询了,退休了,可以写写我理解的商业,我理解的中国商业人物。这第三个三部曲,包括《孔丘的咨询生涯》,把孔丘和创立麦肯锡的Marwin Bower掺在一起写,古今,中外,儒教和基督教,政治和生意。春秋时候的小国国君类似现在大公司的CEO,也有远景目标,日夜想念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寡头统治。总体算来,十一个长篇,希望能够实现。
《旅伴》:《北京北京》里有这么一句:“你出名了,应该有人请你讲课,会给钱。还有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你会考虑去写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吗?或者是否有想法把自个儿的小说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的打算?冯唐:我不介意卖小说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权,但是我一定不自己拍,我也一定不自己上手改编。术业有专攻,我对电影、电视的感觉远远落后于我对文字的感觉,我基本不看电影和电视。
《旅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有《北京北京》,在我用了三口气看完之后,想用三句词来做一个评价: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对于这个评价怎么看?
冯唐:你的气还是挺长的,这么密集的文字,三口气就能看完。第一次听到这样总结这三个东西,我觉得挺好。
《旅伴》:现在出现了一批“新京派”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像王小波的杂文一样“文风懒散,见解独到,时时暗含杀机”。像王朔一样嬉皮调侃,带着北京特有的那种混不拎的横劲。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部受过高等教育,而所学的专业又与文学关系不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冯唐:真正百花齐放的前提是独立人格,自由思考。王小波是个非常好的开始,非常希望看到十个王小波,一百个王小波,甚至不是王小波,是王中波,是王大波。《金瓶梅》和《红楼梦》之后,中文没有一个长篇可以立得住,对于这么多人使用的伟大的语言,是个耻辱。
《旅伴》: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品的定义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你现在正在重读什么书呢?
冯唐:《庄子》《世说新语》《史记》。
《旅伴》:冯唐这个名字越来越像一个被注册的logo标签,标注着你的风格、你的走向、你的情感。你是否会对杜拉斯那句很著名的“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表示反对?你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
冯唐:简单说,痛并快乐着,仿佛你有一块将要愈合但又没有完全愈合的伤疤,慢慢抠掉痂。复杂些说:“相比第一次解剖大脑标本,第一次阅读杜牧、李白、劳伦斯、亨利米勒对我更重要。我渴望具备他们的超能力,在我死后千年,透过我的文字,我的魂魄纠缠一个同样黑瘦的无名少年,让他心如刀绞,泪流满面。我修炼我的文字,摊开四百字一页的稿纸,淡绿色,北京市电车公司印刷厂出品,钢笔在纸上移动,我看见炼丹炉里炉火通红,仙丹一样的文字珠圆玉润,这些文字长生不老。我黑瘦地坐在桌子前面,骨多肉少好像一把柴火,柴火上是炉火通红的炼丹炉。我的文字几乎和我没有关系,我是某种介质,就像古时候的巫师,所谓上天,透过这些介质传递某种声音。我的文字,巫师的声音,有它们自己的意志,它们反过来决定我们的动作和思想。当文字如仙丹一样出炉时,我筋疲力尽,我感到敬畏,我心怀感激,我感到一种力量远远大过我的身体、大过我自己。当文字如垃圾一样倾泻,我筋疲力尽,我感觉身体如同灰烬,我的生命就是垃圾。”
篇5
拍摄缘起
“自制”海岩剧
2011,自制剧的大势已不可逆。
在全国最有实力的湖南、江苏、安徽三家卫视的自制剧竞争格局中,湖南发力最早且目前剧集种类最为多元,安徽则摆脱自制必然翻拍的模式,与台湾偶像型男展开紧密合作。与竞争对手相比,江苏卫视的自制剧项目启动得最晚,4月7日开始百集连播的海岩新三部曲,于2009年下半年才陆续开机,是江苏卫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自制剧。
不过,又见翻拍。翻拍,伴随着山寨、保守、缺乏创新能力的指责,似乎是自制剧的初级阶段,但最近几年来湖南卫视《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尽管天雷滚滚,却获得不俗收视。因此江苏卫视2009年启动的海岩新三部曲项目,仍不免落入翻拍窠臼,只不过,在题材上他们规避了稍显低龄的传统偶像剧,“我们选择海岩剧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的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也有观众缘。”新三部曲的总制片人陈小杭说。
海岩本人的出身决定了其作品强烈的涉案属性,易于触发社会话题,而被命运摆布的悱恻爱情直击人心,这两个鲜明特征使得“海岩剧”成为继琼瑶剧和金庸剧以后又一以作者姓名命名的特殊剧种。江苏卫视选择翻拍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玉观音》被普遍认为是海岩戏剧中冲突最强,触碰社会阴面最深,亦是其创作最巅峰的作品。“洒狗血的山寨剧能取悦观众一时,但我们不会亦步亦趋。”陈小杭表示。他并不认为翻拍是对海岩剩余价值的掠夺性挖掘,在他看来,翻拍甚至比原创面临更多困难,“翻拍恰恰是最不保险的,观众既要纵向与原版比较,又要横向与其他优秀电视剧比较,压力很大。”
当然,选择海岩剧的理由实际上可能比陈列举的理由简单得多――江苏卫视与海岩的合作由来已久,此前数年,海岩一直为江苏卫视担任艺术总监。也正是有了这层关系,江苏卫视自制剧中心甫于2009年成立,即与海岩商量改编事宜,很快达成协议,而到当年9月,三部曲便陆续开机了。
“这是我们第一个自制剧项目,意义非凡。”江苏卫视自制剧中心主任郑仁湘说,“更多的自制剧项目已经在筹备。我们希望未来自制与买片的比例可以打平。”
改造,“绝不原汁原味”
三部曲开播首映礼被安排在江苏卫视火爆节目《非诚勿扰》的演播大厅录制,新《玉观音》导演田有良在台上不迭地感谢海岩:“海岩老师以前的剧拍起来压力很大,他要派一个人到现场监督,改他剧本一个字,都要报上去等他同意。但这次没有,给我们很大创作空间……”
本刊记者曾经致电海岩,希望其透露些许新剧的改编思路,但海岩谨慎地表示他也未看过成片,因此无法评价。将种种信息碎片汇集到一起可以发现,尽管海岩之前撂下狠话称如果新三部曲不好就退出影视江湖,但他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干预此次改编,甚至没有参与其以往最重视的演员挑选。江苏卫视提供的三部曲主创名单上,海岩的头衔是“艺术总监”,“编剧”这一重要职务却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长串“改编”,陈小杭、郑仁湘等来自江苏卫视的骨干位列改编人员名字最前列,他们实际上主导了三部剧的剧本改造。
而改造的核心,恰恰是去海岩化,再将去海岩化的概念延展,就是去原版化。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乔梁就因为“不愿被束缚手脚”,忍住好奇没有看赵宝刚导演的原版。陈小杭则透露,改编之初,他即提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编剧主旨,此后又进一步总结为“似曾相识,耳目一新”,在内容上,就是将涉案部分“背景化”以及情感戏的强化。因此,改编后的故事―“绝对不会原汁原味。”定调如此。
事实上,陈小杭曾动过邀赵宝刚等再度掌镜的心思,也瞄准过一线演员,却最终作罢,“不是因为钱的原因,资金上绝对没问题,”他说,“因为我们觉得,演员和导演可能也害怕被问到没法超越的问题。”十年前三部曲的热播,把刘烨、陆毅、袁立、佟大为、孙俪等推向娱乐圈的金字塔尖,而十几年后,当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单一化,海岩剧也为了迎合这种趋势而被迫修剪棱角,用他自己的话说,“整个国家的文化呈现一元化的生态,现在的创作者们进入了一个彷徨的时代。”海岩总结,“有思想性的东西不一定成功。”
那么问题就是,曾经构成海岩剧魅力的那些东西于今何在呢?
拿什么改造你 我的海岩
无从超越,不谈致敬
弱化涉案强化感情―
男主角跟谁相好是情节主线
对于这三部翻拍作品,“超越”或者“致敬”实际上都无从谈起,涉案情节因为政策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做背景化处理―这么说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赵宝刚版的开头呈现出罗生门的感觉,你会关心刘烨到底是不是杀人犯,而看了乔梁新版的开头之后,记者的直观感受是:看下去,看他到底爱的是谁,看最后他为什么变成了陈世美。当所谓的海岩剧只剩下“情感”一只脚跳舞,无论将爱情刻画得多么美艳动人或者凄凄切切,也只能成为现下每年15000集电视剧当中的普通一员,尤其是在海岩缺席剧本改编的情况下,三部曲很难再在严格意义上被归类为“海岩作品”。
少了纠结多了―
关于裸背解内衣与
出于掳获年轻观众的考虑,这次翻拍显示出强烈的偶像剧倾向,从目前的一些“剧透”看,增加和改造的剧情线索大多集中在感情方面。在记者们先睹为快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惊现了董璇(饰祝四萍)裸背解内衣的镜头,而张歆艺(饰罗晶晶)则在会上大爆“”,据说这场里女生的会被冰淇淋涂抹开来以表示男生的猴急和热烈,火爆到现场录音组中的某人很不专业地发出了“哇噻”的惊叹。虽说海岩剧在十年前也算得上另类偶像剧,海岩笔下的男女也似乎对性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但海岩描写最入木三分的仍然是被命运捉弄的凄苦爱情,至于冰淇淋什么的,还真没有。这种把爱情强化成为激情的场面在新《玉观音》的片花中也有所体现,杨瑞向安心示爱那场戏,丁黑版是佟大为从身后抱住孙俪贱兮兮地耳语:“你就跟我回家吧嗯嘛……”新版的表现手法则是杨瑞一把将安心掰过来强吻。
不要悲剧 只要童话―
给你纯洁的安心与没死的肖童
总的来说,感情戏在《玉观音》的改编,与《拿什么拯救》的炽热截然不同,而走向纯爱的极端。新《玉观音》导演田有良是中戏教师,曾经受旧版《玉观音》导演丁黑所托,紧急辅导当时几乎是一块璞玉的孙俪上了表演课,因此与《玉观音》结缘。在辅导孙俪理解人物的过程中,他对海岩原著产生疑惑:“安心(也就是孙俪扮演的角色)是有原罪的,比如她出轨爱上了毛杰,后来孩子也因她而死。那么歌颂起来就很困难。”于是,在他的改编中,“脏的东西都减掉了。”新《玉观音》的爱情观弥漫着观音式的大慈大悲:杨瑞一开始以占有安心为胜利,最后只要能帮上忙就OK,钟宁一开始粗暴地爱着杨瑞,最后开了公司资助杨瑞泡安心―爱你,难道就是无条件地对你好,包括帮助你泡妞?导演认为这具有宗教性,在我看来,是裸的偶像剧。
同样的童话式结局也发生在《永不瞑目》,截至目前最大的剧透就是,新肖童没死。据说这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但观众不希望肖童有一个悲剧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陆毅的出色发挥带人入戏。赵宝刚就认为三部曲中《永不瞑目》最难超越,因为当年的陆毅太强大。同样是表现性格张扬,陆毅是内敛中掩不住的少年得意,而新“肖童”郭家铭在媒体前的表现,包括之前与郝蕾的恩怨,就显得做作和幼稚。
就剧透到这里,接下来是导演发言时间。
“这个戏应该改名叫《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乔梁
新版最大的改变就是人物打开了,强化了一条剧情线索(祝四萍与龙小羽)成为双核结构。而且爱情观念有所变化,这部戏描写了好几种爱情观念,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完全属于我,否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猜忌,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我爱你,但我知道抓不住,放开了,结果反而拥有了。我觉得后者是爱情的理想状态,这对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特别有意义。当然我们也提到、展现了当今社会对物质的那种追求,比如祝四萍偷偷跑去罗晶晶家,看见满屋子的好衣服,她就感慨有的人可以有那么多而有的人买一件衣服都难,这就刺激她走上另一条路,我们在这里想着力表现贫富分化带来的人性扭曲。在这三部作品里,我们是比较冷比较阴暗的,后来演员都开玩笑说我们这个戏应该改名叫《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
“改结局是因为老版悲情气氛太强”
《永不瞑目》导演马功伟
这部戏描述了三种恋爱,姐弟恋,贵族恋,还有就是平常恋。十年来年轻人的各种观念变化很大,郭家铭身上就体现了这种东西。还有老版最后的结局是悲剧,有观众反映这个结局很难接受,我也觉得原来有些情节为了渲染悲情气氛强制性太强,所以结局改了。总的来说,新肖童更加像现代年轻人,更敢爱敢恨。
郭家铭从旁补充:我承认我没有陆毅帅,我没有看过老版,但十年后的肖童肯定与老版不同,我天生就是个自信的人,我觉得我就是肖童。(记者席中传出嘘声)
“这是一个劝人行善的戏”
《玉观音》导演田有良
我记得那时是一晚上看完原著,所以我的压力主要来自原著方面。我觉得我们这个剧不是青春剧,我们是一个劝人行善的戏。它的名字叫玉观音,观音是什么,是背负着苦难救别人的人,安心就是这样一个灵魂上不接地气的人。杨瑞对安心的爱,钟宁对杨瑞的爱,都是从自私到放手,甚至杨瑞最后帮助安心,钟宁又去帮助杨瑞。我希望通过电视让人们接受这种爱情观。(记者脱口而出:这也太特么假了!)我保证绝对不假。
偶像派的新版岩男郎岩女郎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罗晶晶:张歆艺VS于娜韩丁:贾乃亮VS印小天
龙小羽:崔林VS刘烨
韩丁、龙小羽、罗晶晶这一段三角恋,旧版中印小天、刘烨、于娜的演绎淋漓尽致。尤其印小天饰演的韩丁,表现出来的无限宽容及内心无法消解的痛苦,令所有女同胞为其打抱不平。新版导演对韩丁的定位是“更加成熟”,然而从相貌与气质上论,新版韩丁扮演者贾乃亮明显不如印小天沉稳。新版饰演罗晶晶的是张歆艺,旧版是于娜。张歆艺形象甜美,于娜酷而冷硬,气质上一热一冷。张歆艺的罗晶晶确实热情了许多,爱做饭,还爱电动。
《玉观音》
安心:饶敏莉VS孙俪杨瑞:高云翔VS佟大为
饶敏莉、高云翔、莫小奇、安志杰,这是新《玉观音》的阵容。除了安志杰出演过多部香港电影之外,全由尚无知名度与人气的新演员挑起大梁,不能不说是巨大考验。好在莫小奇最近颇受关注,她和男友黄海波高调大秀亲密,多少会调动起观众的兴趣点。
新版当中最有争议的角色是饶敏莉饰演的安心一角,导演称“安心这个角色不干净”,但老版孙俪饰演这个角色的出彩之处正是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拿捏得好,将“不干净”诠释得很干净。“新版安心更大气一些,更外向麻辣。”导演如是说。饶敏莉尚无具说服力作品,去掉角色的复杂、纠结、“脏”,对一个新演员来说,上路会容易得多,风险和挑战也小得多。
《永不瞑目》
欧庆春:赵子琪VS苏瑾肖童:郭家铭VS陆毅
新版中,郭家铭诠释了一个会弹钢琴的肖童,不知道导演是本来就设定新版中肖童会弹钢琴,还是为有音乐技能的郭家铭特别添加。郭家铭在《风声》、《孔子》、《花木兰》中都有能让观众记得住的表现,先前他与郝蕾姐弟恋的风波、郝蕾的换角风波,都与剧中他的“姐弟恋”一同成为宣传噱头。而饰演欧庆春的赵子琪则是半路参演,所幸她在老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演过程瑶,海岩迷们对他也并不陌生。
郭家铭没有陆毅的帅和潇洒气息,赵子琪相对于苏瑾又欠缺“警察相”,从目前的群众呼声来看,二人得分并不算高。新版中欧阳兰兰的扮演者张俪,她的形象倒是很吻合欧阳兰兰的性感娇媚之态,比起袁立,她更年轻,更性感。
篇6
三年前,在那个秋风乍起、枫叶飘落的季节,有一位老人在这里长眠不醒了,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三年来,我们作儿女的无日不思,无日不想,无时无刻不怀念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盼望重新聚首纪念她的这个三年是那么的漫长,比过三十年、三百年还令人倍受煎熬,度日如年。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亲朋好友荟萃在这万泾归宗、人文初祖的桥山之上,沮水之滨,一起四顾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缅怀她的功绩,寄托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感激之情,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泪如泉涌。
松涛阵阵催人泪,翠柏飒飒诉衷肠。
——母亲是一位敢作敢为、信念执着的人。母亲出身于富裕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受到过较好的教育,从小便养成了聪明、果敢、生活信念坚定的性格,16岁便在舅家当家。她不畏权势,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和信念,和父亲一起从逆境中奋斗,从逆境中崛起,变逆境为顺境。经过多年努力,把家从河南新密市农村带到了陕西黄陵县城镇,使我们由世代相传的农耕之家一跃成为城镇之家、城市之家、职工之家、干部之家。这是她人生的一大功绩。支撑她的重要精神支柱就是对生命的顽强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母亲是一位诗书传家、追求卓越的人。母亲出身于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镇一个经济富裕、家教良好的大户人家,舅家有着千百年来良好的家风,即重视教育、诗书传家、豁达向上、乐善好施,她把这些良好的家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带到我们家。她认定知识就是力量,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她“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我们幼儿时期就十分重视教育,望子成龙,对我们言传身教,不论自己吃多大的苦,都和父亲一起大力支持我们求学上进,培养国家栋梁,终于在八十年代中期一举培养出三子、四子考取国家名牌大学,轰动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我们家也由世代相传的农耕之家变成了知识分子家庭。这是母亲的又一大功绩。她为一百多口人的王氏家族争了头功,至今仍让众人感慨不已。二伯家的爱云姐曾多次感慨地说:“你们兄弟的聪明要感谢我六婶给你们良好的遗传基因,要感谢六婶对你们良好的早期教育!”
——母亲是一位勤俭善良、操劳一生的人。有一首赞扬蜜峰的唐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用来形容母亲的一生再恰当不过了。母亲年青时在河南农村和男劳力一样,起五更,打连班,上工地,干重活;中年到陕西黄陵上山下乡,带孩子,干农活,养家禽,忙家务;到酒厂干杂活,上街作生意,捡煤块,盖楼房,种菜栽树,栉风沭雨;老年忙搬迁,照看孙女等等。她一生含辛茹苦,勤俭持家,象蜜蜂一样努力酿造我们甜蜜的生活。她随父亲一生搬家二十多次,走到那里都是好邻居、好街坊,离开时左邻右舍总是恋恋不舍,念叨她好长时间。
——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迎难而上的人。有首歌颂松树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母亲就具备这松树的性格和品行,一生行得端,走得正,爱憎分明,不依赖别人,能独当一面地挑起家务的沉重担子,给父亲减轻了许多负担,使孩子们能安心上学、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她一生吃尽苦中苦,受尽累中累,遍尝人间酸甜苦辣,却少有怨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有花木兰、穆桂英,今有我母亲;古有四大烈母,今有我们可敬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总是从容对待,处之坦然,沉着应付,她总是说:“山高高不过太阳,云黑遮不住光明。再长的黑夜总会过去,再大的乌云总会消散,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我们家先后在农村、城镇、城市生活,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母亲的乐观总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母亲又是一位十分热爱生活的人,母亲的足迹走过乡间小路,走过城市大街,走过苦难的过去,走过幸福的晚年,一针一线缝满爱,万水千山总是情。她关爱生命,妆扮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和生命质量。她总是在我们住过的庭院里种花养草,开荒种菜,先后栽植过桃树、苹果树、椿树、杏树,养殖过九月菊、君子兰、玫瑰、黄花、仙人掌、夹竹桃等花卉,还种植过南瓜、豆角、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在她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栽花开花,栽树结果,种竹成林。真是庭院深深,曲径通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色满园,蓬荜生辉。记得在店头镇七丰村六组居住时,她精心养殖的九月菊打破了“花无百日红”的记录。她热爱文艺,喜欢听《上花轿》等唢呐民族乐曲,她特别欣赏《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花木兰从军》等豫剧名曲。同时,在她和父亲的努力下,我们王家这一支在陕西也打破“独木不成林”的神话,逐步繁衍了二十多口人。
——如今,在天国骑着白鹿、乘着仙鹤翩跹而去的母亲啊,天堂里有这么多奇花异草吗?您还这样精心照料它们吗?您还在忙碌吗?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母亲虽然去了,但她的精神永存,和我们一起永享太平盛世,“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世上再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亲情了。沐浴在永远浩荡的母爱的春风里,我们坚信,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腿更深的河流,没有比心胸更宽广的蓝图,没有比实现母亲夙愿更迫切的理想和愿望。让我们从母亲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吧,愿母亲在天之灵呵护我们,让我们一起奋斗,奋斗,再奋斗,让我们一起实现各项事业的发展,发展,再发展,让我们一起昂首阔步走向生活的富裕,富裕,再富裕!
这,便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伟大的母亲永垂不朽!
篇7
作家作品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处女作《幻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寒夜》等等。本文写作于1941年,收入《龙,虎,狗》之中。本文是抒情散文。
主旨
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作者“我”重访10年前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2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描写作者在故居前的所忆所思所念所感。
第一层:(2——8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我走了很多的路。由故居内昏暗的灯光,看到家族走向衰败,由眼前的灯光联想起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姐的灯光,并引起对自己姐姐的怀念,姐姐被****的封建家庭所扼杀,“我”18年来走过许多路,又返回家乡,就是为吊唁亡故的姐姐。
第二层:(9——12自然段)“19年,似乎一切全变了——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作者感到眼前一切与19年前没有变化,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然重复着前人的悲剧,作者对“长宜子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要冲破封建家庭狭小天地束缚的决心。
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作者离开了小家,走向广大世界,受心灵的召唤,去探索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学习要点与难点
1、“长宜子孙”的意思。
“长宜子孙”的原意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要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而要保证“长宜子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
本文所展示的两种人生道路。一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
掌握灯光的象征意义。本文出现三种灯光。旧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掌握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评判,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
本文还通过灯光突出文章中评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是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对姐姐回忆的作用,与表现主旨的关系。
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
篇8
艺人:陈珊妮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17日
推荐:《I Love You, John》《青春》《双人体操》
评分:4
陈珊妮说,某日看到“宅神”朱学恒在Plurk上写道:“学习正妹网路语言中:‘干嘛John!’”,于是有了灵感,用一晚上的时间创作了这首新专辑《I Love You,John》中的同名主打歌,同时连MV也构思好了,邀请一群长腿正妹搭帮入镜。“John”在台湾网络流行用语中意为“这样”,而很多内地网友则理解为“装!”,陈珊妮表示“这种理解也蛮好玩的,相当于不同地区对语言趣味性的不同诠释,怎么听都OK啦。”
01.OK
02.青春
03.B级动作片
04.Naive
05.I Love You, John
06.晚安曲
07.美好人生
08.Bitte
09.爱情
10.双人体操
专辑:狂想曲
艺人:萧敬腾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30日
推荐:《狂想曲》《话不多》《信仰》
评分:3.5
萧敬腾继电影《杀手欧阳盆栽》后专心音乐创作,第四张专辑《狂想曲》首次升格为制作人,以主打歌《狂想曲》摇滚放电,还请来阿弟仔、陈奂仁、蔡健雅、阿怪、黄韵玲、葛大为、李焯雄、陈伟、小寒、黄韵仁、小安等音乐人制作,把他对音乐的热情与想法全放入11首新曲中,以近乎Live原音形式录制,让歌迷听见最原汁原味的歌声。
CD1
01.你
02.复制人
03.狂想曲
04.只能想念你
05.话不多
06.怎么说我不爱你
07.不停有意外的世界
08.敷衍
09.信仰
10.好想对你说 (悲伤版)
11.好想对你说
CD2
01.白蛇传
02.茉莉恋
03.看对眼
专辑:Love Addict
艺人:刘美君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17日
推荐:《认错》《他一定很爱你》《一场游戏一场梦》
评分:3
自从2009年原创专辑《Queen of Hardships》之后未再发片的刘美君,以一张Hi-Fi发烧专辑《Love Addict》再战乐坛。她运用其别具韵味的迷人嗓音,重新演绎十首乐迷耳熟能详的男歌手原唱国语情歌,有首波主打优客李林原唱的《认错》,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黄大炜的《你把我灌醉》,齐秦的《原来的我》,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等。
01.认错
02.他一定很爱你
03.你把我灌醉
04.原来的我
05.一场游戏一场梦
06.走钢索的人
07.爱如潮水
08.老实情歌
09.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0.何去何从之阿飞正传
11.他一定很爱你 (Crazy Addict Mix)
专辑:梦境
艺人:范世琪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15日
推荐:《梦境》《关于她》《暴雨》
评分:3。5
范世琪成长在音乐世家,父亲是手工琴师,2008年,范世琪以原创歌曲《梦境》引起关注,2010年,范世琪推出首发单曲《Gift》,电台热播曲目。2011年推出的首张创作专辑《梦境》,运用爵士乐的节奏、音阶与和弦释放着灵动的听感。清新爵士作品《梦境》、Bossa Nova的作品《暴雨》、桑巴风情的《周末》,为专辑调和出缤纷而又轻盈的水彩色泽。
01.关于她
02.暴雨
03.梦境
04.夏日时光
05.她的朋友
06.雨衣
07.这个夏天
08.周末
09.暴雨(夏末秋初版)
10.幻想
11.Gift
专辑:本体分裂
艺人:周柏豪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23日
推荐:《黑》《Smiley Face》《后援》
评分:3
新世代歌手周柏豪,2011年全新EP《本体分裂》以喜怒无常的诡异小丑造型示人。主打歌《黑》由柏豪作曲,即阐述人性的黑暗面,歌词充满了对人欢笑背人愁的另一面;柏豪在MV中涂上颜料变成黑人演出。入行四年的的柏豪在《本体分裂》尝试不同的曲风,透过五首创作新歌表达爱情观,让歌迷可以看到更全面的他。随碟DVD收录三首主打歌的MV。
01.黑
02.同林
03.Smiley Face
04.今天应该很快乐
05.后援 / Hide Track : DayLight Demo
专辑:Quinquennium
艺人:陈柏宇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23日
推荐:《无限》《尊严》《望远方》
评分:3。5
陈柏宇自从2007年改编歌《固执》加入乐坛,《车匙》、《I Miss You》、《I Will Be Loving You》、《多此一爱》等情歌大获好评。这张《Quinquennium》是陈柏宇入行五年以来首张精选专辑,碟内另收录四首全新作品,包括与同门师弟林奕匡合唱的《无限》、《尊严》、《赞赞自己》和韩剧港版主题曲《望远方》。
01.无限
02.尊严
03.赞赞自己
04.I Will Be Loving You
05.逸后
06.拍一半拖
07.没有吻的资格
08.你瞒我瞒
09.别怕失去
10.无可厚非
11.多此一爱
12.断绝来往
13.车匙
14.I Miss You
15.理智与感情
16.永久保存
17.固执
18.望远方
专辑:出走三部曲
艺人:许廷铿
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2011年6月28日
推荐:《我的离开也是爱》《出走》《蚂蚁》
评分:3
许廷铿从第一届《超级巨声》获最强人气奖,2009年出道,翌年与林师杰、刘威煌、陈鸿硕合组Super 4,发行合辑《超级巨声》获好评。2011年,许廷铿正式以个人身份闯乐坛,并成为首位推出专辑的巨声帮。《出走三部曲》收录了许铤铿为警匪重头剧 《刑警》情深献唱的《我的离开也是爱》,以及点题曲《出走》、接力推介《蚂蚁》和《残忍》。
01.蚂蚁
02.出走
03.残忍
04.我的离开也是爱
05.定格
06.Be My Love
07.他不好
08.临时演员
09.留白
篇9
1. 你怎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有水的柔和,也有火的热情,最欣赏水滴石穿的柔韧。
2. 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为什么?
灰姑娘的故事。它使我坚信,善良的人即使遭遇磨难,但幸福总在不远处等待你。
3. 做什么事会让你感觉最舒适最享受?
自由地写作,或者与亲人一起享受恬静的休憩。
4. 你对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最满意自己的诚实和执著,这种特点使我耐得住寂寞,坚守文学梦想。从1995年开始,我用10年时间,以笔为犁,完成从渡海拓荒、建台、兴台、割台、保台到光复的《台湾三部曲》,书写民族的百年沧桑。有人觉得,我这种“主旋律”的写作一定是领了创作任务、有资金扶持,但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进入过任何创作扶持计划。虽然处在北京文化中心,我却仿佛行走在文学的边疆。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需要内心坚强和执著的力量。
我最不满意的,是自己在该表现个性的时候,往往过于含蓄。
5. 近一段时间,让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事?
近期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是在完成《台湾三部曲》后,我又以历史散文和文化随笔的方式,创作了一本解读台湾历史文化的新书《台湾读本》。
6. 如果真的有可以让时光倒流的时间机器,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为什么?
我希望回到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实验班的时代,那是璀璨而艰辛的豆蔻年华。实验班又称华罗庚数学学校,同学们都是从北京三百多名数学尖子中竞赛选拔的。能和这些最优秀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感觉到新鲜的挑战,那是足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7. 你觉得自己最好的习惯是什么?怎样养成的?
“坚持”其实也是一种习惯。无论面临何等艰难,永不言败。
8. 成长过程中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对你的影响最大?是怎样的影响?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书中的主人公――《台湾风云》的主人公、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青史青山》的主人公、《台湾通史》作者连横……他们使我感到身为作家,手中握笔就选择了一种责任,选择了一种传承文化精神的使命,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和写作立场。
9. 你最喜欢异性身上的什么特点?
诚实坚稳,百折不挠,乐观宽厚,如火焰般明亮而热情。
10.爱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忠诚。
11.你觉得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海水般柔暖地包容对方,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阳光和沙粒。我以为,爱不是给予,也不是占有,而是需要,是如呼吸般自然的生命表达。
12.失去什么,会让你觉得绝望?
如果我在六个月内不能写作,我会感到难以忍受,因为写作是我的生命形式。但无论失去什么,我都不会绝望。
13.你觉得最好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
写作。因为笔激发着我的梦想与潜能,使我克服惰性,生活如绿色植物般永远新鲜,每一天都充满挑战与收获。
14.怎样才能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让我彻底休息一个月,禁止思考、讨论自己的职业,我能否忍受这种寂寞?如果能,那这种职业我早该放弃;如果不能,这就是适合自己的职业。
15.讲一讲对你来说最难的一次选择。你是怎样选择的?有没有后悔?
1995年,我在23岁的时候开始创作《台湾三部曲》,走进娱乐时代绝不时尚的纯文学创作,这次决定是我最难的选择。
三本书写了十年,这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的确,在这个商业时代,我完全可以有更“时尚”、更入世的选择。1999年的时候,有评论界的朋友跟我说在评判70年代的美女作家,要出一套美女作家的青春小说。那时我第一本小说《台湾风云》即将出版,朋友说:“你这个小说能不能放进去?”我说:“我觉得不行,我这是历史小说。”后来他说:“不管是不是历史小说,是70年代女作家就行。”我说:“还是不行。”还有朋友说过,我们把你包装一下,照几张照片很容易就会“出来”。可我写的是台湾历史,对这段历史我充满敬畏,不可能用商业的方式包装自己。有人说我很主旋律,其实我走得很边缘,也很艰难。这种艰难的选择使我失去了很多属于年轻人的幸福、光环和轻松快乐。但我不后悔。选择台湾那段鲜为人知的沧桑历史,选择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激荡碰撞的视角,为台湾、为那些用热血头颅撞击历史的台湾同胞立传,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16.促使你成功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坚忍不拔,并且重亲情。
亲人的嘱托和承诺,成为我奋斗的动力。2002年,我的父亲查出胰腺癌,当时写作正是在最紧张的时候,父亲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对生死看得极为超脱,但他非常看重我的创作。父亲说:“我要看到你写完!快写!不要总来看我!” 那时候,我提起笔就觉得是在和父亲的生命赛跑,心情很苍凉,一边在给自己加码,一边被一种悲凉感包围着……深夜,一个人很孤独,常常想哭。在坚持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也成熟了很多。
17.你怎样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讲一个你认为好用的方法。
我以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面对微妙繁杂的人际网络,我的办法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视角感悟工作,审视自我,然后寻求彼此的融洽。
18.学习或工作觉得倦怠的时候,你怎么办?
我的办法是读诗。诗歌越来越成为我生命的滋补、精神的氧气。如果说西方诗歌是令人兴奋的苦咖啡,那么中国古典诗词就是一盏盏清茶,余香满口,清洌芬芳。对生活节奏过于快捷的现代人来说,诗歌是一种精神减压方式,在倦怠、烦躁的时候读一首好诗,我会获得单纯透明的心境。
19.你是否遇到过危机,如何克服的?
危机其实是自己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内心紧张,那么时时都会感受危机;如果内心健康而自信,那么所有的危机,其实都是机遇。遇到危机时,我的方法是,首先把这种危机想象成机遇,判断它能使我失去什么,又能使我得到什么。结果,我得到的总是比失去的多。
20.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做另外一种人,你想做什么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篇10
这是根据“感悟成长”主题教学的需要而进行的整本书的扩展阅读。本书的导读分别在读前与读后进行。读前,让学生猜测、观察,读书评,知作者,让学生对读物产生亲近感,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从“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读后,有效发挥作品作用,利用本书丰富生动、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比较评说,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从故事的情节、角色到主题意义,从文本言语形式到文本评论,吸收新知识,激发新思考,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思索、成长。
【书籍简介】
《绝响》是衢州本土女作家毛芦芦“不一样的花季”三部曲中的一部(另两部为《小城花开》《柳哑子》)。作品以青春与童年的视角对中国历时八年的抗日岁月进行了充满热血与温情的解读。小说文字优美细腻,情感震撼人心,唯美抒情的笔调之下是对战争给青春与童年带来伤害的反思,韵味悠长而颇具力度。而文中推崇的热血、正义、刚强等品质则为当下以温暖、柔美、趣味为主调的儿童文学创作界带来了一股阳刚正气。
儿童文学大家曹文轩为该书作序推荐,称之为市场上首部以“抗战烽火”为背景的少年小说,并把这三部小说出版的意义提升到了改变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格局的高度。
【内容提要】
在宁静的樟树湾小镇,美丽聪明的林芝与父亲相依为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她陶醉在父亲优美的二胡声中,也陶醉在父亲对她的无尽宠爱中。然而,一艘神秘的大花船带来了另一个漂亮的女孩百卉,她对音乐的感悟打动了父亲。父亲的心倾斜了,他为了收百卉为徒,甚至为她搭了一座江上浮桥。一直专享父亲宠爱的林芝陷入了痛苦之中,少女的心事纠结如麻……
经历种种曲折之后,林芝与百卉终于冰释前嫌。可就在这时,传来了日本军队逼近的消息。父亲将女儿和百卉藏入家中的密室,自己却拉响了藏在二胡中的炸药与日本兵同归于尽。父亲的二胡已成为绝响,命运将两个花季少女推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
【阅读要点】
1.这本书的故事来源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了,书中人物所经历的人迁、生离死别,也许我们永远也经历不到,可是读来却倍感亲切。书中哪些事让你感动,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了解书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特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品味故事中人物的悲和喜。
3.这是一本真情与唯美交融的书,请你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你认为写得美的句段,如巧用比喻、背景衬托、形象与生动的描写……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体验诵读的美妙。
4.了解作品主题,读出作品内在的东西。文中哪些人经历坎坷,都经历了哪些苦难?面对战争,他们是怎么做的?
【问题提示】
1.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哪几个?说说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2.你喜欢书中的谁?你怎样评价书中的人物?
3.书中有许多形象细腻的比喻句,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4.书中的景物描写也是别具一格,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书中有很多写心情的秘诀。请你找一找,画一画,写写自己的批注。
【活动设计】
课前畅聊,激发阅读期待
(一)课前猜测,吸引学生关注
师:同学们,在“感悟成长”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人物。你对成长有什么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群孩子,一群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出示书名,齐读书名)
师:就书名猜一猜,这本书会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观察封面与封底,学会提取信息
师:插图上画了什么?你注意到什么细节?你觉得这本书可能会写什么?
(生齐读封面上的文字:“让孩子们知道这段历史,是为了他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著名作家曹文轩倾情推荐”。)
师:从这句话中,你又了解了什么?你认为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师:读一读封底的文字,现在你知道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三)了解作者,初知梗概
师:读作者简介,你想说什么?
师:毛芦芦是我们衢州人的骄傲。曹文轩在序中这样评价:“毛芦芦写作战争三部曲,其用意是令人尊敬的。它们的出版,对于调整中国儿童文学‘快乐化’格局,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这样的书。”
师: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内容梗概。
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随机点播自己喜欢的篇章,教师讲读)
师: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容,请带上你的期待,带上你的好奇,踏上美丽的阅读之旅吧!
课后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引语:世界上最动人的一刻是读书时皱眉的刹那,世界上最开心的一刻是读书时会心的一笑。我们展开书页,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和作家亲密对话,共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一)“精彩回放”――畅谈故事情节
师:前不久,我们一同阅读了毛芦芦的小说《绝响》,隽永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把我们带进了七十多年前的江南乡村……
师:书中哪些事让你感动?请畅谈自己难忘的情节,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品味细节)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章――《林栀走天涯》,讨论故事耐人寻味的结尾:“林芝”改名“林栀”有什么含义?
(二)“人物素描”――讨论故事角色
师:你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师:书中的人物各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人物特点。
师:书中的人物让你联想到某些认识的人或让你想起其他书里的人物吗?你有什么感受?
(三)“主题确认”――探寻文本意义
师:对你而言,这本书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师:文中哪些人经历了坎坷,都经历了哪些苦难?
师:面对战争,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作品以“绝响”为题,最显而易见的是林老爷拉响琴,拉响琴中的炸药,在震撼大地的绝响中壮烈牺牲。除此之外,你认为流淌在书中的哪些话、哪些事也是绝响?
(师生共读作者后记――历史将牢记衢州人民的英勇和铁血,将牢记中国人民的英勇和铁血,讨论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四)“寻幽探胜”――探究文本言语形式
师:你觉得这本书中有哪些独特的语言味道?(预设:形象细腻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比比皆是)
如:天冷,偏西的太阳淡白得像是一锅清汤中唯一漂着的小鱼丸。那丸子的香味,连汤自己也难闻到,更别提喝汤的人了。那太阳好像温暖它自己都不能够,就更别提温热大地万物了。石板路被冻得嘎嘎响,那是寒风在开心地磨牙齿哩。嘎巴嘎巴,寒风锋利的牙,已经扯碎了不知多少树木的叶子和枝条。
师:你觉得这本书中有哪些独特的表达形式?(预设:心理描写蕴于环境描写中)
如:四周围,那青青的麦苗听着这一双儿女伤痛无比的痛苦,却全扑哧扑哧地大笑起来。它们觉得,在生生不息的大地上,在浩渺无边的蓝天之下,这两个孩子的伤心委屈,实在是太渺小太稚嫩太不值得一提了。
(五)“推而广之”――尝试评论推荐
师:写下这本书吸引你的几个因素。你可以怎样向别人推荐这本书?写一写推荐稿。(师生共同探讨,完善推荐稿)
师:毛芦芦还有许多作品,每一部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渴望,带着你们的梦想,带着你们的追寻,走进这些书里去。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