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海明威范文

时间:2023-03-15 15: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与海海明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与海海明威

篇1

可是老人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他终于钓到了一条鱼。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样,这条鱼也是鱼中的英雄。鱼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远离陆地的地方,在海上与老人决战。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鱼也有获胜的机会。鱼在水下坚持了几天几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穷于应付,它用酷刑来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这时,只要老人割断钓绳,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得到解放,但这也就意味着宣告自己是失败者。老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甚至没有产生过放弃战斗的念头。他把那条鲨鱼当作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的战斗,他战胜了。

老人载着他的鱼回家去,鲨鱼在路上抢劫他的猎物。他杀死了一条来袭的鲨鱼,但是折断了他的鱼叉。于是他用刀子绑在棍子上做武器。到刀子又折断的时候,似乎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这时,他又进行了限度之外的战斗:当夜幕降临,更多的鲨鱼包围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桨、甚至用舵和鲨鱼搏斗,直到他要保卫的东西失去了保卫的价值,直到这场搏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他才住手。

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白骨,只带回了残破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人们怎样看待这场斗争呢?

有人说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尽管他是条硬汉,但还是失败了。

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会常常失败,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老人从未放下武器,只不过是丧失了武器。老人没有失去信心,因此不应当说他是“失败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老人是胜利的吗?我确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老人总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

他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是强悍的人类的一员。我喜欢这样的人,也喜欢这样的人性。我发现,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人性最可贵的表露:七尺男子汉坐在厨房里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装笔挺的男女们坐在海滨,谈论着高尚的、别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欢人们像这样沉溺在人性软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欢人们总是这样描写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样,很多人每天也走向与他们的限度斗争的战场,仿佛他们要与命运一比高低似的。他们是人中的强者。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篇2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自然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中硬汉派的作家,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他尽管是要写人与困难的斗争,但是似乎,这个环境并不是那么的恶劣,这些和很多中国的作家有了不同,全文几乎没有发现环境恶劣的句子,能够看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宁静和诗意,可以看以下几例:

“通常一闻到陆地上刮来的风,他就醒来,穿上衣裳去叫醒那孩子。然而今夜陆地上刮来的风的气息来得很早,他在梦中知道时间尚早,就继续把梦做下去,看见群岛的白色顶峰从海面上升起,随后梦见了加那利群岛的各个港湾和锚泊地。” [1]

“偶尔有条船上有人在说话。但是除了桨声外,大多数船只都寂静无声。它们一出港口就分散开来,每一条驶向指望能找到鱼的那片海面。老人知道自己要驶向远方,所以把陆地的气息抛在后方,划进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气息中。他划过海里的某一片水域,看见果囊马尾藻闪出的磷光,渔夫们管这片水域叫‘大井’。” [2]

“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象山岗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深蓝色,深得简直发紫了。他仔细俯视着海水,只见深蓝色的水中穿梭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阳光这时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 [3]

海明威的海上描写就像是一副宁静的笔墨画一样,这里有着绿色的海岸线、群岛的白色顶峰、马尾藻的磷光、深蓝色的海水,一切都是充满着诗意和安详,很难让我们联想到那些凶残的鲨鱼,联想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海洋对于海明威来说是一个诗性的原乡所在,是一个梦想的天堂,陆地在本质上没有这种功能和属性。诗意的获得主要原因就是海明威小说的那种对风景描写的渴求,他的很多小说都是立足于大海的真实图景,他的小说中往往会有大段大段的描写景物,并经过内心的提炼,再加上海明威那种独特的感受和静穆的感觉,让他的小说散发着别样的美感。同时非常注意笔法,运用意象和色彩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叠加,而是靠艺术手法来加以美化,加以提炼修剪,使之生意盎然。在使用颜色和意象的时候更注意搭配的比例,注意选择合适的表现角度,注意涂抹的量的大小。在取景的时候注意近景和远景相互结合,注意动静有序,和谐诞生生机。

海明威的小说创作中有着一种非常明确地意念指向,那就是主张一种略带不可征服的进取审美风格。在他的风景描写中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海明威的景物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崇高的,而是气质上的感性的淡雅之美,这也是海明威独特的个人气质所决定的,海明威有一种征服之后的松弛感渗入其中,而是靠一种温暖包裹着的,痛苦总是和幸福交织在一起,惊涛骇浪和平静如水二者相互依存才形成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领会到生命的可贵,才能强化大家对美的认知。正如有的研究者说的那样:“老人把大海、群星、风、鱼当作自己的朋友。他爱大海,把大海当作一位女性,在内心深处也一直把马林鱼、鲨鱼、海豚放在自己同等的地位和同样的处境里。文中反复写了马林鱼的力与美、它的高贵仪态,老人把它当作自己的新兄弟,甚至想到自己不配吃它,虽然还是下定决心把它弄死,但又为它的失败而感到伤心。” [4]

这种与海洋为伴的描写,似乎不同于中国传统中的描写,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总是有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自然作为客体出现在了作为主体的中国人面前,几千年来中国的劳动者总是需要面对着强大而厚重的土地,土地是生育一切的东西,然而却又是不可征服的,主客对立使中国人总是把人和自然截然分离。自然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压,几千年来黄土地上的苦难太多了,小农经济无法应对强大的自然,只能顺应自然,自然就像神一样的存在着的。自然一旦过分的侵蚀就会激起人们强烈的求生意志,表现为对自然决绝的反抗。巨大的生活阴霾和严峻的客观形势形成了一个包围网,压的人们透不过气来。

而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透漏出来的自然观则是相对要复杂的多。一方面海明威和中国的作家一样对于自然充满着一种挑战的力量,有一种征服自然的冲动,体现一种人类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希腊思想中,认为人是最优先的存在物,例如亚里士多德给万物规定等级关系,人是世界金字塔的顶端的,其他物种都是作为人们的美味,为人们提供食物以及各类器具而存在。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中心主义的盛行,在一次次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让人们体会到了胜利的快乐,自然科学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人类对于自身的行为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海明威作品里还有着强烈的生态视点。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海明威总是能够从一个比较写实的角度对生态进行描写,同时人击败大马林鱼,大马林鱼被鲨鱼所吃也是符合生态内循环的,海明威的自然观也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的尊重之上的,强调自然的有序发展。而且海明威身上有着浓厚的基督教的倾向,他出生在基督教家庭,他的小镇上也是一个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地方,每天饭前必作祈祷,读圣经和唱赞美诗。外公霍尔的宗教精神也传递给了海明威,这点也对海明威产生了重要影响。海明威对自然进行征服时候也是怀有着一种虔诚之心,对万事万物背后总是相信一种基督教的神意,他的海洋世界拥有着神性一样的包裹,是一个略有美化的世界,尽管有着鲨鱼等各种困难,就像耶稣受难一样,主人公还是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坚强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篇3

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也有诸多作家获得了文学至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可谓大家中的大家。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作家像他一样对美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如此深刻的影响,他俨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他本人、作品以及与他相关的研究也成为后世作家、学者膜拜与研究的对象,他的出现与离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附近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1961年自杀于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在其戏剧性的一生中,海明威积极投身世界,体验生活,为以后的辉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生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单是经典成名之作就有多部,如《太阳照样升起》(1929)、《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过河入林》(1949)、《老人与海》(1952)。这些作品均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反映了海明威不同人生阶段对社会的冷峻观察与思考,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海明威独特的自然观。其中,发表于1952年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称得上是其经典中的上乘之作,也是其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助推器,在世界范围内更是风靡。截止到2012年,《老人与海》中文译本近40个,小说中桑提亚哥的英雄形象也成了人们永久传唱的经典。

二、《老人与海》故事概述

作为一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渔夫和鲨鱼搏斗的故事。海明威通过这个朴素简单的故事,像一则人性寓言一样告知世人在人生追求当中“永不放弃”的宝贵精神,不可过分计较物质财富的得与失,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故事的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已经坚持了整整84天还是一无所获。刚开始,一个敬佩老渔夫的小孩曼诺林跟着他捕鱼,可是40天过后,因为老渔夫仍没有任何收获,在父母的强硬命令下,小孩离开了这个没有好运气的老渔夫。失去小孩陪伴的桑提亚哥孤独地在大海上继续寻找目标,可好运依旧没有到来,直到第85天才有了转机。这天一大早,老渔夫就把船划得很远很远,鬼使神差地竟然钓到一条硕大无比的大马林鱼,但是鱼太大,钓不上来,鱼居然拉着老渔夫和船一块儿走,坚毅的老渔夫也没有放弃,和大马林鱼大战两天,最终用叉子击中它。悲剧的是,被击中的大马林鱼流血不止,引来一群鲨鱼的蚕食和攻击,老渔夫依然不放弃,转而和鲨鱼群搏斗,坚强的老渔夫终于回到了码头,但带回来的只是大马林鱼的一副骨架,他自己也累得轰然倒在地上。小孩曼诺林来看老渔夫,依然充满敬佩的眼神,并鼓励他说他并没有失败,在随后的梦里,老渔夫梦见了狮子。

三、《老人与海》——海明威自然观的展示

海明威出生于芝加哥郊外,从小就与大自然亲近无比,酷爱玩耍的海明威经常缠着同样热爱户外运动的父亲出去打猎、骑马、捕鱼等,这种从小与大自然结下的亲近情结有助于他成人后自然观的形成。从心理学层面来说,童年时期或青年时期经历的野外生活,对孩子成长中生态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强的潜移默化作用,成年后的生活习惯都有以前野外生活的影子。早年创作之前当记者的经历,使海明威有机会穿越各地的河河山山,接触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这为后来海明威创作时体现的自然观埋下了伏笔。同时,对社会满怀热情,使海明威积极投身于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体验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情,更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摧残。骨子里对自然的向往,使海明威畅游世界,非洲的草原、中国的绿水、欧洲的高山、美洲的大河都成了海明威心灵震撼的触发点,让他对自然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

其实《老人与海》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战结束后移居古巴的海明威爱上了出海捕鱼并结实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一次海明威乘船出海遭遇暴风雨,老渔民救了他,从此二人结下不解之缘。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鱼,一天出海很远,结果捕到一条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大鱼,由于鱼体过大,无法拖动,耗时几天才运回来,但是回来时发现就剩下了一副鱼骨架。这个故事对海明威触动很大,因而他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凭借对大自然的透彻理解,运用超强的艺术处理,让这个小故事成了一个文学经典。小说中涉及诸多自然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反映了海明威内心隐藏的朴素自然观。

小说一开始就是对大海环境的热情讴歌,显示了海明威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其中有这样的描写:“陆地上空的云块像山冈一般耸立着,海岸上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呈深蓝色,水中穿梭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阳光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海天景象,显示出自然的平静淡雅,没有唯心的一味盲目刻画,海水的蔚蓝纯净,天空云朵的气势,清晰地呈现眼前。同样,背后的山是灰青色的,并不是常见的“唯美式”描述,这样反而更加真实,这正是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平静对待而不去过分造作美饰,这不由让我们想到爱默生、梭罗的超验主义自然观。而后面出现的闪闪而动的红色浮游生物更是令景观有了灵动的气息,自然显得更为和谐动态。这种描写算是海明威纯景式的描写,只涉及自然景物,但依然反映了他的自然观,那就是显示自然的平静淡雅本性。

而对人和自然的融合描写,海明威有所区别地对待。一种是人物只是自然的衬托,比如这样的描述:“他划到海里的某一片水域,看见果囊马尾藻闪出的磷光,渔夫们管这片水域叫‘大井’,因为那儿水深突然达到700英里,海流击在海底深渊的峭壁上,激起了漩涡,种种鱼儿都聚集在那儿。这里集中着海虾和可做诱饵的小鱼,在那些深不可测的水底洞穴里,有时还有成群的柔鱼。”这是老渔夫桑提亚哥一出海时作者的一段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冗长的语言,这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体现形式。通过这段描述,我们看到了海面上闪闪而动的马尾藻,不是很漂亮,只是以本色的朴素形式在那里闪耀,更显质朴之美。这会儿自然界中的动物——鱼儿也出现了,它们在海中自己的空间自由地穿越,似乎与世无争,最多被当做渔夫们的鱼诱饵而已。通过这种情形,作者有意让我们思考自然界中个体的角色问题,在自己的空间位置里自由活动,与邻为善乃本质追求。这段描述顺便带及了人类的身影,当然只是自然的衬托而已,提到了渔夫,提到了渔夫曾经在这片水域有所活动,才有了所谓的对水域的命名。这种意境没有联系到自然界的对抗与杀戮,依旧阐释着自然的和谐,也可以说是对抗的和谐。鱼儿成了渔夫的鱼饵,成了杀戮的对象,但正如小鱼吃水草一样,成为彼此共生共存的链条。而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最淳朴的关系。另外一种描写就是,自然成了人物活动的衬托。在渔夫桑提亚哥与鲨鱼对抗搏斗的过程中可以明晰感知。小说中有这样几句:“它选择是待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诡计。我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这完全成了人类和自然界对抗的写照,显示出彼此的对立。人类的诡计与动物的智慧在博弈中对抗,而“黑暗的深水”等自然意象则成了对抗的背景衬托。这是数百年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浓缩体现,它并不是海明威宣扬的主题。相反,在与鲨鱼对抗的过程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体现出的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意识令我们深思。在与大马林鱼对抗的一天夜里,老渔夫曾经说出这样的话:“我很高兴,我们不必去弄死那些星星。”他把大马林鱼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对大马林鱼他有这样的感慨:“在海上过日子,弄死我们自己真正的兄弟,已经够我们受的了。”从桑提亚哥对待星星和大马林鱼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无奈与庆幸。作为渔夫,他的使命或职责就是捕鱼,然而他却把鱼类当做自己真正的朋友,可以想象他内心的苦楚,也许是生活的无奈才致使其去捕鱼养家。而只有对星星发出庆幸以表达对大马林鱼的悲悯情怀,他是多么希望大马林鱼能像星星一样继续点缀我们的星空和海洋。在与自然对抗的过程中,人类体现的悲悯意识正是海明威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之口告知人类的。

四、结语

永恒的经典之所以千古不朽,不仅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慧眼理解和艺术手法的高超运用,更在于作品永久的社会辐射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老人与海》这个取材于真实生活经历的中篇小说,用笔不多,题材也不新,海明威却能把它打造成为一个传世经典,就在于作者运用了简练的语言,融合了大自然的内在潜质与人性世界的真美,一方面,展现了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面对困难的积极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展示了在大千世界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不是社会的主宰,鲨鱼之类更不是人类的主宰,人类应该告别陈旧的“人类中心主义”,冷静平等地对待自然中的万物。人类和世界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有效组成部分,不可诋毁、对抗另一因素,相反,大自然应当朴素、平静地存在。作为曾经宣称“大自然主宰”的人类,切忌再用所谓的“理性主义”来理性地对待这个世界,那样大自然必将失去“理性”。当今人类内心那片久违的宁静以及对自然的悲悯意识,正是我们应当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动力源泉。《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朴素自然观或许正是我们“只知其名不知其真”的追求理念。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 南方出版社,2002.

[2] 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 余箐,王桃花.生态批评视野中的《老人与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2).

[4]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篇4

在崇拜“成功”的年代里,杨元元是一个标准的“失败者”。尽管她一生都在艰苦奋斗,却无法为自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丝容身之所。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元元之死,并非她一人的悲剧。

杨元元6岁丧父,一家三口靠母亲为工厂看大门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杨元元的母亲年轻时渴望读大学而梦未成真,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在工厂当工程师的大学生。丈夫去世后,她把实现“象牙塔之梦”寄托到了孩子身上。

1998年,在填高考志愿时,母亲不同意杨元元到大连学海商法的请求,理由是考武汉的大学可以省些路费。

在大学就读,杨元元深深地体会到贫困的艰辛。为了攒些许学费,她开始超负荷地接家教和兼职,为省路费她常常步行往返。同学们经常见她夜晚在饭堂擦桌椅,分拣垃圾。吃不起学校的伙食,杨元元一次就到市场批发回3箱子方便面。

2001年,工厂要搬迁。工厂为搬迁的工人在县里安置了住处,但是要交3万5千元房款。这笔钱对于杨元元家可是个天文数字。无奈,母亲只好拎着铺盖出现在杨元元的大学寝室。

大三时的杨元元,开始变得越发心事重重。她的生活更加机械:上课,家教,帮母亲摆摊……她几乎没有朋友,连亲友都羞于走动。她把兼职的收入悉数交给母亲。即使这样,还是穷啊,穷得直至毕业后的第5年才还清学校的贷款,赎回了大学毕业证。

情况在2002年继续恶化。她的校园爱情无疾而终;接着,成绩第一的她被挤掉了保研名额。在屈辱与愤怒中她参加考研,失败了。

毕业后,杨元元所学专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她进入一家培训中心当英语老师,教幼儿英语,月薪800元。

挫折感,封闭倾向,成为无数个像杨元元一样的“蚁族”标签。他们眷恋大城市,憧憬好工作,等待出现奇迹,但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抵消着他们所作的努力,让“贫二代”的理想在夹缝中难免失衡。

这种失衡在杨元元身上的例证是,她曾考取了广西北海和家乡湖北枝江的公务员,但最终决定放弃。不去北海是因为距家太远,不去枝江是因为那里并非“上海北京”。

2007年,杨元元第四次考研。次年,她接到了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生(公费)入学通知。

这次,杨元元和母亲又一起走进了大学校园。

不舍得在外租房子。杨元元和母亲挤在一张单人床上休息。1个月后,同宿舍的同学主动搬走了,房间为杨元元母女专用。

11月21日,来了两个宿管,限令杨元元在半个小时内搬走母亲的所有东西,以后不许再来。

24日,一位年轻宿管指着杨元元说:“你妈要是再来,你就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25日清晨,杨元元猛地从床上坐起,怨恨地说: “都说知识能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杨元元死了,带走了她30岁的梦。

“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吗?

能。古人云:“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说的这个理儿。

也不能,比如孔乙己。

在社会的海洋里,个人的努力只是一滴水。汹涌的海水可能把你托到浪头上,使你有那么一刻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也许会把你无情地抛在沙滩上,让你的生命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命运。在命运面前,知识也难免无能为力。

对“知识”(也可以解释为“受教育”或“文凭”)的期望值太高,容易把自己的理想塑成“海市蜃楼”。像杨元元这样出身苦寒的“贫二代”,要紧的是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能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的条件,摆正自身的位置。先解决衣食温饱,继而才能“天天向上”。

想改变命运,是因为穷;梦想破灭了,还是因为穷。

有人说,杨元元可能患有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