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奇迹范文

时间:2023-04-05 08:0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奇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题记

活着,是对生命的珍惜;坚强地活在痛苦中,更是一种对生命地依恋、不舍。然而能使人支撑这个生命地是一股庞大的,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

虽然生命的脆弱就如同一颗小草,任人践踏,任风吹摆,任雨潮打。但只要有求生的意识和信念,为自己而努力奋斗,为自己的一生而活着,我相信终有一天,它能历经狂澜,变薄弱为力量;更能顽强自己的意志,创造生命的奇迹

从古至今,这股生命的力量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为生命奋斗拼搏。在冥冥中,我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个奇迹的诞生——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不仅能在黑暗中为自己寻找光明,更为无望的世界带来了希望……她让为生命绝望的人类相信命运可以用双手去改变;她让为生命叹息的人类坚信命运无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让为生命而自暴自弃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贵!海伦,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精神楷模;海伦,她更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满足和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曾经也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利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的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可能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篇2

祖国的心在流血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让祖国人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大地在颤动!

世界的目光在汇聚

一次史无前例的救援

将世界友人的爱浇注在了一块

5•12

一个难忘的时刻

它破坏了人们的家庭

却打消不了人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它摧残了人们的身体

却伤害不到人们坚强的灵魂

它毁掉了人们的家园

却打垮不了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信念!

5•12

难道是不可战胜的吗?

灾区的人们,重新站起来!

有祖国做你们坚强的后盾

不是有许多生命的奇迹诞生吗?

5•12地震并不可怕

坚强的去面对现实

篇3

危难时刻,我们相信生命的奇迹,那是因为有一种勇气,勇气是能激励一个人活下去的最基本的东西。 看过布鲁斯・威利斯、本・阿弗莱克主演的电影《世界末日》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最为经典、最激励人心的台词:“我们人类经历了历史的混沌、错误和过失,经历了所有的苦难,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有一种东西能净化我们的灵魂,激励人们超越自己,那就是勇气!” 在北川县城中央农行大楼的废墟里,一位名叫宫天秀的女子被埋七十三个半小时,救援时,她的右小腿被巨石压着,无法被救出,惟一的方法只能尽快截肢。但空间狭小,救援人员根本搭不上手,宫天秀便用自己的右手锯断了自己的右腿……还有一名被困者李科,他右脚被另外一组重梁压住,由于洞口只有三十厘米,始终有约一厘米的骨肉无法分离。李科在了解情况后,为了早一秒钟摆脱死神,让医生后撤一点,随后自己活生生地扯断了自己的右脚。他们上演了一场生命在尊严面前的不屈壮歌。

终结黑暗是光,战胜疲弱是钢。15日19时许,距离灾难发生已过去了近七十七个小时,根据生命探测仪显示结果,汉旺东汽中学教学楼的废墟中还有两个生命体征迹象。22时,女孩在救援人员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缓缓走出废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女孩却向现场的人群挥手致意,并大声地报着平安:“我没事,大家放心!”在黄金七十二小时过去七个小时后,还能有这样乐观的幸存者,怎么不令人激动!还有一名女孩被沉重的水泥板压住了下半身,只有上半身能动,在等待救援的时候,女孩发现照相机镜头对准了她。她却说:“大哥,请你把我拍得美丽一些”。生死关头,是什么力量让她们如此坦然?心怀不灭的希望,才使她们坚守住了生存的信念、活着的价值。

“我一定要找到家里人,死也要死到一起。”地震后,出租车司机胡女士开车前往北川找上班的丈夫。她在废墟上大声叫着丈夫的名字。“我在这里,背上有块大石头!”终于,丈夫有了回应。于是她跪在地上和丈夫谈起往事,不断鼓励、安慰他。因为长时间跪在一块碎玻璃上,流血她不知道,腿上的一大块肉被割掉了她不知道……爱永远都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泰坦尼克号》里,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露丝,在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对露丝说道:“答应我你要活下去……永不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多么绝望……答应我,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是生命之奇迹。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王树斌在废墟下与死神抗争了八天八夜,最后被成功救出,堪称我国地震救援史上的奇迹;一名巴基斯坦妇女在大地震中被埋六十四天,竟然奇迹生还。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意味着耐力,体现着沉着。在这次大地震中,那些被困少年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精神令人动容:地震发生后,蓥华镇中学四层的教学楼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初一女学生邓清清和同学们都被压在了残砖破瓦之下。可是当官兵们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在废墟里找到小清清的时候,她正打着随身的手电筒在看书。而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最终,她也战胜了已经走到面前的死神……

篇4

二人正为此事烦恼,小律突然接到一份紧急的工作,要去热带岛屿拍摄几个月,只好把天一送到阿岛所在的城市拜托他来照顾。

阿岛先生原本就不擅长交际,前妻去世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近天一,而天一也很不适应新环境,两个人相处得十分尴尬。直到有一天,天一捡回家一只狐狸幼崽,他们的关系也因为小狐狸的到来而慢慢改善。

阿岛细心地帮小狐狸做了身体检查,多年的兽医临床经验让他很快发现小狐狸的异常之处:它又聋又哑又瞎!这个结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打击,阿岛觉得,对小狐狸来说,死或许是更幸福的事。听到这话,天一哭着指责身为医师的阿岛不负责任。他给小狐狸起名海伦,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养活下去。

天一的执著感动了阿岛,他查阅资料并多方打听,最终得出结论:如果海伦长大一些,就能有足够的体力接受手术而恢复视觉。这个消息给天一带来极大的鼓励。天一发现,阿岛先生看似冷酷无情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温厚善良的心。

单身妈妈小律,虽然因为摄影师的工作而常常疏于照顾儿子天一,但她积极向上的个性却深深影响了天一,让天一从小就对生命充满了信心。人工喂养狐狸并非易事,光是为了让海伦喝牛奶,天一就用尽了各种方法。

渐渐地,起初怎么也不肯进食的海伦,似乎被天一的执著感化了,不仅开口喝起牛奶来,还吃起了天一喂给它的肉。对海伦来说,天一就好像 “妈妈”一样,温柔地照顾它,带给它温暖、信心和食物。它甚至跟小狗罗西成了好朋友。而天一的心,也跟海伦一样慢慢被感化,对阿岛先生打开了心房。

随着海伦体重渐渐增加,与天一之间的感情似乎也更有默契。阿岛先生说服自己的恩师高原教授,送海伦去医学中心接受更全面的检查。海伦的生命有了更多的希望……

篇5

“奶奶站起来了,奶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妈妈在电话那头大声向我报喜,声音抑制不住地激动。

一听这消息,我也开心得不知如何是好。原来,深夜奶奶说口渴了,妈妈倒了水用吸管喂她喝,奶奶说要坐起来喝,喝完之后奶奶又说要下床。没想到,下了床竟然颤巍巍地站起来了!妈妈又赶紧拿拐杖给她,她竟然拄着拐杖慢慢走了七八步。

这真是突如其来的奇迹!

奶奶95岁了。一个月前突然跌倒,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抢救。医生最后摇摇头说:回家去吧。

回到家中的奶奶,已经不会说话,眼神空洞而涣散。几乎所有的晚辈,都作好了最坏的打算。寿衣、寿鞋等等用品都默默地准备了。人们说:95岁,老人家也是享福了,难得晚辈都还这么孝顺。

此时,唯有一个人没有放弃努力。他相信生命会有奇迹,哪怕在一个如风中之烛的老人身上也会发生。他就是我的爸爸。失控,这个发了疯的缆车里载着十多个人,其中有一个一家三口,儿子才两岁多。大声的呼救在高空且高速失控的缆车里,像被疾风吹散的绒毛,转瞬消逝无踪。

高速下坠的缆车发出可怕的摩擦声,丈夫与妻子都知道。他们生还的可能是零,可是孩子怎么办?他才两岁呀!在缆车猛烈撞向终点山石的一刹那,夫妻二人同时合力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孩子!缆车分崩离析,死神穿过他们的腿脚,穿过他们的脊背,穿过他们的手臂,却在他们的手指戛然而止――手指之上,是他们两岁的孩子。

篇6

怎么也忘不了那只鹅。它告诉我:生命有多么顽强!

过年了,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只肥硕的大鹅。那只鹅好像知道自己的命运似的,惨呼着,挣扎着。可是任由它怎样鸣叫,妈妈手中那把锋利的刀还是架在它的脖子上。它叫着,那可怜的声音像是在说:“饶了我吧!饶了我吧!”它的眼中似乎可以看到些什么。哦!是渴望,是对生的渴望!刀,狠狠地割下去,血,慢慢地流出来。本以为,它会躺下,直到死去。可是,它却站起来,坚强地站了起来!而且奇迹般地在地上绕了一圈……它向前扑腾,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声音里满含着凄惨。它的眼神流露出迷恋,迷恋世界,迷恋可贵的生命!

又来一刀!我本想:完了,这次它一定会倒下。可它仍旧扑腾着!奇迹!是什么促使它支持到现在呢?是渴望,哦!是对生的渴望!

再来一刀!也许是流血过多罢,它终于支持不住。临死前,它用尽最后的力量向前一扑腾,终于死了。它还是没有倒下,靠在墙边死去。死的时候,眼神里依旧充满渴望,对生的渴望!

对生命的渴望,使它敢于向死神挑战。鹅犹如此,人何以堪?只要我们能对生命充满热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那又算得了什么!

篇7

也许是因为受到惊吓,男婴第二天晚上提前来到了人世。面对一个身无分文的杀人产妇和她嗷嗷待哺的早产婴儿,凤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民警们,演绎了一个人性化执法情撼江城的感人故事。

警方侍候“月子”

凤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在对关勇母亲被杀案做进一步深入调查中,确定张秀娟有重大作案嫌疑。2004年9月1日上午,他们在街上将怀里抱着孩子的张秀娟抓获。

孕妇杀人,在落网的前一天刚生下一个婴儿,这样的犯罪嫌疑人在全国公安局破案史上也实属罕见,这的确使警方为难了;更让他们犯难的是,想为张秀娟找一个侍候月子的家人或亲属都找不着。而且,这个早产儿身体十分虚弱,如果处置不当,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

针对此案的特殊性,刑警大队的焦承君大队长反复考虑后,提出了由警方花钱租房子,对张秀娟采取监视居住的措施。他把这个想法马上向主管刑侦公安局副局长朱崇明做了汇报。朱副局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经过研究,他代表局党委对负责此案的刑警大队做出了两点指示:1、局里完全同意焦大队长这种人性化的执法建议,花钱为张秀娟母子租房子;2、队里要派人侍候月子里的张秀娟母子,全力保证他们母子的健康。

当天下午,张秀娟母子被带到了东汤迎宾旅社。刑警大队的同志已将旅社一楼的三个房间全部租了下来。张秀娟母子刚住下,他们就忙乎开了:因为孕期过于悲痛,张秀娟缺少奶水,只能给孩子喂奶粉,二中队的袁尔昊中队长赶忙到超市买来了奶瓶、奶粉;孩子没有尿布,民警滕玉坤又从家里拿来红布,亲手撕成尿布……

由于刑警队的女民警特少,领导几费周折,选定了颇具亲和力的女会计杨春霞。接到队里命令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杨春霞正陪着上高一的女儿在一中校卫生所打点滴。看到杨春霞要扔下正在发高烧的女儿往外走时,一旁的校医看不过眼地说:“这个当妈的真狠心,孩子重要还是上班重要?”在女儿委屈的泪光中,杨春霞毅然坐上了到东汤执行任务的面包车。一下车,心情不好又有些晕车的她便哇哇地吐了起来。

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杨春霞走进了迎宾旅社。焦大队长把她向张秀娟做了介绍:“这是杨会计,以后她跟你住这个房间,照顾你坐月子。”抱着孩子的张秀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杨春霞点了点头。随后,对警察有抵触情绪的她始终都不再说一句话。

第二天早上,杨春霞把一碗熬出了稠汁儿的小米粥和七个剥了皮的鸡蛋送到了张秀娟的面前,张秀娟也没有说话,只是闷头吃着。吃完早饭后,刑警大队的同志把孩子交给了杨春霞,带着张秀娟到凤城指认杀人现场,一路上,怕张秀娟受风,他们坚持不开车窗不打空调。司机也是尽可能地把车子开到离犯罪现场最近的地方,让张秀娟少走一步是一步。

晴天霹雳

指认完杀人现场的张秀娟感到了一丝解脱,倒在旅社床上便睡着了。第二天中午睁开眼时,她看见杨春霞正在小心翼翼地用棉签擦拭着孩子的眼睛。

见她坐起来了,杨春霞不解地问:“这孩子两眼怎么总也睁不开,今天还往外流黄水?”晴天霹雳!张秀娟一下子呆了,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伤心地说:“这可能是孩子他爸得过性病造成的。”杨春霞说:“你怎么知道?”张秀娟说:“我曾经翻过书,书上是这么说的。”她惊恐地问杨春霞:“大姐,你说孩子的眼睛会不会瞎?”杨春霞连忙安慰她说:“不会的,我想用几天眼药水就会好。”

这时,另一个房间住着的袁尔昊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推门进来了,微笑着对张秀娟说:“来,快趁热喝吧,特意为你熬的。”张秀娟这才想起还没给孩子喂奶,说:“昨天晚上奶瓶里好像剩点奶,我先给孩子热热喝吧。”袁尔昊说:“杨会计早都喂过了,再说,昨天的剩奶不能给孩子喝,容易坏肚子。”

张秀娟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她背过身去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鸡汤,两行感激的热泪再也抑制不住地滑落下来……

考虑到杨春霞是队里的会计,不宜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2004年9月4日早上,焦大队长决定以后由办公室打字员李宁和22岁的微机员李娟轮流照顾张秀娟。得知这个消息后,张秀娟非常不情愿,认为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她认为再也遇不到比杨春霞更好的人了。

下午,张秀娟见到了微笑着走进来的李宁,她冷冷地打量着面前这个漂亮而又精明的女警察,心里合计:她一定很厉害,对我肯定不会好;可她又一想,哼,反正我也是杀人犯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大不了跟你拼命。边想着她边扭过身去。

望着张秀娟的背影,李宁内心也十分复杂,她不明白面对自己善意的微笑,这个杀人产妇为什么回复以冷漠的转身?……但是职责不允许她多想,曾听杨春霞叮嘱说孩子的眼睛不好,李宁开始仔细端详着:孩子始终没有睁开的眼睛由于经常出黄水已经形成两道黄印,从眼窝里冒出的难闻气味让她的胃一阵阵痉挛,她本能地跑到卫生间吐了起来。

也许李宁的呕吐反应让张秀娟无法接受,她挑衅般地把几块尿布扔进脸盆里,像对下人一样吩咐李宁:“赶快洗出来,孩子等着用。”说完,张秀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甚至本能地做好了挨打的准备。李宁一动不动地望着张秀娟,她实在搞不明白,是什么缘故让一个杀人犯如此张狂!但她立即想到:我是来执行任务的,不是跟她斗气的。强忍着内心的不快,李宁一边洗着脸盆里的尿布一边想:母亲虽然杀人了,但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我要马上请示队里领导,尽快把孩子的眼睛治好……

远离黑暗

2004年9月5日早上,经过朱副局长的同意,刑警大队的同志开车将孩子送到了凤城市最好的中心医院。经眼科医生检查:孩子眼睛流黄水跟张秀娟估计得丝毫不差,完全是因为父母得了性病造成的,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眼睛失明,而且此病传染性很大。

局领导指示:不惜代价,一定要把孩子的眼睛治好,不能让孩子在我们手里留下终身残疾。刑警大队的同志马上给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过两天治疗后,张秀娟发现孩子的眼睛眨了几下,又猛然睁开了。张秀娟对着一旁的李宁大叫:“李姐,李姐,你快看,孩子眼睛睁开了,有神儿了,他正在看我呢。”李宁跑过去一看,孩子的眼睛真的睁开了!那一刻,李宁兴奋得抱着孩子亲了又亲,早已忘记了孩子的眼疾有很大的传染性。看着眼前的情景,曾对李宁怀有敌意的张秀娟羞愧得低下了头。

2004年9月9日晚上,李娟的母亲得知自己的独生女儿要为一个杀人产妇侍候月子时,说什么也不放心,执意第二天跟着李娟一起去。她对李娟说:“你又不懂侍候月子,我去了还能帮帮你。再说她是个杀人犯,杀了你怎么办?”心里其实有些打鼓的李娟,笑着安慰妈妈说:“没什么,对面还住着好几位男警察呢?”

见到还像孩子的李娟来侍候自己,张秀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她友好地对李娟说:“你还小,有些事情不用你干,晚上你只管睡你的觉。”然而,李娟却很快进入了角色,如果护士说孩子打这瓶药每分钟不能超过30滴,她能很快地准确把速度控制在这个数字上,不多也不少。

爱心继续

自己的罪过不能连累了孩子!张秀娟思来想去决定把孩子送人,她向刑警大队的领导求助,希望寻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合适的人家,把孩子领走养育。在她的要求下,刑警大队的同志纷纷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为孩子寻找人家。对于前来联系认养的一对对夫妇,队里领导陪着张秀娟经过认真地筛选,最终选择了一对经济条件非常好的美籍华人夫妇。对此,张秀娟非常满意。

孩子被接走了,张秀娟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面对坐完月子后将要接受法律严惩的现实,她陷入深深忏悔和绝望中无法自拔,甚至不想活了。

担心张秀娟情绪不稳定,队里领导坚决要求李宁给张秀娟戴上手铐。李宁不同意,她在电话里向领导解释:“孩子刚走,我们给她戴上手铐,她的精神世界就会彻底崩溃。我自己宁可一宿不睡觉看着她,也不能这么做。”

李宁颇有人情味的解释,被张秀娟听到了,她彻底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近一个月来,警察们鼓励自己的情景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李宁一把把她搂在怀里,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张秀娟对李宁说:“我想孩子,我想孩子呀。”李宁说:“我都想他,何况是你当母亲的呢,孩子有好的归宿,是你的福分,也是孩子的福分。”说着说着,李宁也掉下了眼泪。人与人之间的挚爱真情,使这对世俗眼里的“仇家”姐妹的心真正地交融在一起。

篇8

面对丈夫身患重病,驻疆某部军嫂彭继红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家庭重任。

农历的正月二十四,春寒料峭,树木吐绿,万物复苏。笔者在南疆某部家属院看到姜德功与妻子彭继红迎着和煦阳光打羽毛球,女儿姜一苒穿着红外衣,欢快得像跳动的火焰。

满脸笑容的姜德功与4年前的他判若两人。

绝望――姜德功突患绝症

2003年7月,彭继红和姜德功一见钟情,结为伉俪。

同年秋天,彭继红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广州教师工作随军来到军营,成为新疆轮台县二中一名教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06年,彭继红丈夫姜德功确诊为患脑部恶性胶质瘤三期(癌症晚期)。这一噩耗对彭继红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梦,瞬间将其击倒。剪不断,理还乱的痛苦滋味,折磨着这对年轻的夫妇,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整天以泪洗面。

姜德功手术后,医生也称生命只有3到6个月,除非奇迹出现。奇迹之所以奇是因为它发生的概率小。姜德功的妻子彭继红坚信概率小并不等于没有希望,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她选择了相信奇迹。

几天前的他,手术后躺在重症监护室。生活难以自理,加之自己所患疾病医治成功率极低,思想压力巨大,他烦躁不安、失眠、绝望、绝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次彭继红给他喂饭,他伸手将碗打翻落地摔个粉碎。为不拖累妻子,他让妻子离开自己。他悄悄给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孩子写了遗书。看到遗书的妻子,含着爱恨交织的泪水抱着女儿“斥责”丈夫:“不是说军人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吗?你现在还没有和癌症抗争就认输吗?难道这就是你军人的血性吗?为了你能活下去,组织和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你难道就准备这样回报我们?你看看我们的女儿,她还在吃奶呢!孩子是无辜的!她现在连爸爸的样子都还记不住!你就忍心这样丢下7个月的女儿吗?”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丈夫的心,给了丈夫活下去的勇气。她趁丈夫情绪稍好时陪他聊天,讲癌症病人彻底冶愈的例子,带他到外面散心、打羽毛球、乒乓球。请朋友同事开导丈夫,教女儿跳舞唱歌逗丈夫开心,陪其在胶质瘤网站与病友交流。

煎熬――携夫求医病情逆转

手术后的几个月里,他经常病发,失去记忆,梦游,有时夜里正睡着,突然坐起来发呆。一次他半夜病发失去记忆,起来到水房坐在洗脸池上,彭继红把他叫到卧室,他又睡在桌子一上。夜里病情发作彭继红格外紧张,有时发病抽搐、咬舌头,她无法控制局面,急忙打邻居电话含泪求救。

彭继红告诉姜德功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大多是被吓死的,不是我抛弃你,而是你自己抛弃自己。为让姜德功吃饭,彭继红先是以你不吃,我也不吃相威胁,大不了一起走。效果不明显,她又让姜德功哥嫂侄女一’起到医院劝他吃饭,让侄女给他喂饭。为帮丈夫解开心理疙瘩,她为姜德功买了《读懂自己心理测试》、《健康忠告》、《本草纲目》、《中华大药典》、《中华大本草》等价值5000余元的医药书籍。

为鼓励他坚强活下去,彭继红还给他买了生命力极强、给水就长的绿萝,并鼓励他要像绿萝一样坚强成长。为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她让姜德功睡一个房间,她和女儿睡另一个房间。为打消妻子可能会离他而去的疑虑,彭继红将自己的工资卡、绩效工资卡交给姜德功。经过半年的努力,他心理上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走出了心理阴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看到姜德功变得坚强而乐观,想到他们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不思量,自难忘,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我只要你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杜鹃啼血猿哀鸣,姜德功所有的情绪都释放了出来:“从今天起,我会好好活着,不仅为你,也为我自己。”希望――生命因爱而出现奇迹

手术后,姜德功身体免疫力降低,化疗放疗后,出现血小板降低。为提高他的身体免疫力,彭继红几乎成为中医专家。她每天关注电视里讲的中华医药、健康讲座,记录着每个医治丈夫病的信息,4年来记了厚厚两本。她一有空就上网查食疗方法。姜德功的饮食不能硬,不能太软,还得荤素搭配合理,吃得有营养。为搞好饮食,彭继红从网上查找哪个地方的特产最能补气。哪个地方的特产对治病有好处,她就从网上买。山东花生对补身子好,她就托朋友从内地寄。她定期从乌鲁木齐找人托运甲鱼,几年来,他吃了300多只,吃得看到甲鱼就想吐。

姜德功放疗、化疗、用药,每小瓶2700元。药对胃刺激大,饮食稍有不当就会呕吐。有几次,他刚吃进去药,又吐进垃圾篓。彭继红流着泪心疼地说:“这可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呀。”为防止吐药,她让姜德功躺在床上,一点一点地喂。

11月的乌鲁木齐天气渐凉。住院期间彭继红为了照顾丈夫,忘记了学校,忘记了请假时间。丈夫出院两个月后,她重新回到学校,学校早已将她的岗位安排给其他的代课教师,她只有每天上《思想品德》课。一想到自己的伤心家事和挫折,就不禁流下眼泪,为不让学生看到,她走到教室的后排擦干眼泪,又走上讲台。

陪护姜德功的日日夜夜,彭继红住在重症监护室外的行军床上,漂泊憔悴的她凝望明月,想到生命的脆弱,她自问难道生命的年轮就定格在短短的32圈?难道生命的休止符就画在病床上?想到这些,她无助的眼泪不尽地流淌。几个月下来,她的体重从61公斤下降到40公斤。有时姜德功要到乌鲁木齐总院复查,她因为要上班不能陪同,又担心丈夫路途中出现意外,她嘱咐姜德功,每隔半小时给她打一个电话。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同,电话意味着喜讯和平安,但对她来说,电话声牵动着她全身每根神经,有时她担心得一夜难眠。为给丈夫看病,她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至今还欠下5万余元债务。丈夫病重不能自理,孩子无人照顾,工作压力大,使她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经常失眠多梦,导致生理机能紊乱,2009年3月,年仅27岁的她就没有了例假,花了4000多元,吃一年中草药,才把身体调理过来。医生还对她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心理年龄达到了43岁。

笔者手记

哭过之后她坚强上路

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家人身息重病甚至绝症给家庭中的每个人带来的痛苦都是沉重的。对彭继红来说,痛苦肯定更重,但她却能乐观面对,用爱创造生命奇迹。

篇9

谢 进 编译

1998年圣诞节的早晨,杰里和贝丝・格兰杰微笑着看着他们的三个孩子――7岁的塔玛拉、3岁的金伯和近2岁的布拉德利――冲向挂在树上的圣诞礼物。

“等一下,让我为布拉德利取点手指血,”贝丝在长椅上坐下,将满头金发的小布拉德利抱在膝上。布拉德利顺从地伸出小手,贝丝用针刺破他的手指并挤出一滴血。儿子出生后,她每天要做4次这样的工作,因为布拉德利患上了I型糖尿病,这种慢性病需要每天注射2次以上胰岛素以控制血糖。

布拉德利从未害怕过扎针,但是这天早晨,他却倦怠地坐在长椅上,看着他的母亲将他的血样滴进一个手提式葡萄糖监测器。贝丝被显示在屏幕上的数字惊呆了:布拉德利的血糖比任何时候都低。“给我一些饮料!快!”她对杰里说。小孩喝下了苏打水以提高血糖,但是他仍然倦睡。

午餐后,贝丝做了另一次血液测试。这一次布拉德利的血糖太高以致监测器不能记录数据。满腹狐疑的贝丝再检查了一遍,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她马上打电话给温哥华附近的英属哥伦比亚儿童医院的医生、小儿科内分泌学家丹尼尔・迈茨格。对方告诉她,血糖不稳定对患糖尿病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尤其是在假期,当他们吃下太多的糖果时。按照医生的指导,贝丝给布拉德利又注射了一次胰岛素,然后再次让孩子睡着了。

下午4点,她叫醒布拉德利,做了另一次测试――血糖再次高得无法记录。她又给迈茨格打电话。对方说:“给他注射更多的胰岛素。”

不久,贝丝的父母来参加圣诞晚餐。吃饭时,贝丝离开餐桌再次取了布拉德利的手指血。他的血糖仍然太高,现在他的手臂和腿已经软弱无力了,皮肤已开始出现神秘的灰影。贝丝惊恐地给迈茨格打电话,他说:“带他到医院来。”

当布拉德利被推到特护病房的时候,贝丝和杰里一直跟在旁边。在儿子陷入深睡之前,布拉德利的蓝眼睛最后看了他们一眼。

贝丝坐在床边,抚摸着布拉德利的前额。杰里坐在另一边,大手搁在儿子的腿上。眼泪不时滚下贝丝的脸颊,但她努力无声地哭泣,以防布拉德利听到。

后半夜,布拉德利开始出现不均匀的呼吸,他被戴上了呼吸罩,后来又被带去做CT扫描以检查大脑周围的膨胀。

第二天正是杰里和贝丝的结婚纪念日。一整天他们都躬身坐在布拉德利的床边,被忧虑折磨着。除了他们的儿子,他们忘记了任何事情。

下午,专攻肝脏疾病的小儿科内分泌学家里克斯库里伯,走进房间告诉他们一个可怕的消息:布拉德利的肝脏已经失去了功能,而且任何药物都不能挽救,唯一的希望是移植一个新的肝脏。听到“移植”这个词,贝丝突然大哭起来。而杰里却将头转向墙壁,宽大的肩膀不停抽动着。

在加拿大西部,所有小儿科的肝脏移植手术都由位于埃德蒙顿的艾伯塔大学的移植中心进行,布拉德利必须立即转到那里。

出发前,杰里俯向已失去意识的儿子:“坚持住,伙计。”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不久之后,贝丝和布拉德利飞向了夜空――由于医用飞机上座位不够,杰里不得不另乘飞机前往。

36岁的詹姆斯・夏皮罗是埃德蒙顿三名肝脏移植外科医生之一。关于布拉德利病情的电话打到家里后,他马上做好了准备。这个小男孩在前往埃德蒙顿的途中已经被认定为“4F”病人:4意味着顶级优先,F意味着急性爆发,或者濒临死亡。夏皮罗赶到医院的时候,艾伯塔的人体器官采办和交换(HOPE)组织已经打电话给加拿大的另一些捐赠组织,寻找可供移植的肝脏,但没有找到。

夏皮罗看着布拉德利的检验结果,认为这个小孩离死亡只有数小时了,现在惟一可行的是“活体移植”,然而布拉德利能被活体移植救活吗?他非常担心,在加拿大总共只做过5例活体移植手术,而且没有一例是垂死的小孩。

贝丝带着布拉德利到达埃德蒙顿后,夏皮罗在移植中心的候诊室会见了她。他解释说从她或杰里的身上取一部分肝脏移植到布拉德利身上是可行的。“现在不要给我回答,”他说,“当你的丈夫到达后,我将与你们两个人一起谈。”

杰里赶来了,当贝丝对他解释夏皮罗的计划时,他毫不豫地作出决定:“让我们马上进行。”

检验结果显示父母二人都能捐出一部分肝脏。那么,究竟用谁的?杰里坚持要捐,但是贝丝担心他发生不测。最终,杰里作出了决定:贝丝是家庭的“医生”――她要给布拉德利注射胰岛素,并照料儿女。“如果布拉德利渡过难关,”杰里说,“他将需要更多的照顾,而你是照顾他的最好人选。”

手术于上午7点开始,肝脏移植小组的负责人特曼医生小心地从杰里左叶肝切下了15×15厘米的一块。这一手术整整花了6个小时。接着,医生们为布拉德利移植肝脏。

当医务人员来带布拉德利到手术室的时候,贝丝最后吻了儿子一下。“我爱你,”她低语,“妈妈会一直在这里等着你醒来。”然后她踉跄着倒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任眼泪直流,她从未感到过如此的孤独。

夏皮罗医生切开布拉德利的身体,去除已经坏死的肝脏。然后小心地取来杰里的一片健康的肝,放进男孩的腹腔,之后开始小心地连接各种血管。最后,他撤掉了封闭血管的夹子,血液马上从布拉德利的身体通过新缝合的静脉流进肝脏,肝脏逐渐由褐色变成粉红。

午夜过去了,医生开始了最难的一步:缝合移植的肝上最细小的动脉。当夏皮罗医生缝合最后一针的时候,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屏住了呼吸。他撤掉了最后的一个止血钳,突然,大量的金色胆汁从胆管流出――新的肝脏已经开始正常的工作了。自从手术开始,20小时已经过去了。

当夏皮罗医生回到候诊室的时候,几乎精疲力竭了,“手术非常成功。”他说。贝丝伸手抱住了他的脖子:“谢谢你救了我儿子!”她哭道。

接下来贝丝用了几天时间陪在儿子床边,直到元旦那天,布拉德利才睁开那双蓝眼睛看着她。虽然他不能活动,也不能说话,但贝丝知道儿子认识她。

篇10

从事摄影师工作的单身母亲小律和动物医生阿岛相恋了,二人希望能够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点点麻烦的是,小律的儿子天一,正在念小学三年级,似乎还无法接受将要搬到新的城市和新的爸爸生活在一起。

二人正为此事烦恼,小律突然接到一份紧急的工作,要去热带岛屿拍摄几个月,只好把天一送到阿岛所在的城市,拜托他来照顾。

阿岛先生原本就不擅长交际,前妻去世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近天一,而天一也很不适应新环境,两个人相处得十分尴尬。直到有一天,天一捡回家一只狐狸幼崽,他们的关系也因为小狐狸的到来而慢慢改善。

阿岛细心地帮小狐狸做了身体检查。多年的兽医临床经验,让他很快发现小狐狸的异常之处:它又聋又哑又瞎!这个结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打击,阿岛觉得,对小狐狸来说,死或许是更幸福的事。听到这话,天一哭着指责身为医师的阿岛不负责任。他给小狐狸起名海伦,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养活。

天一的执著感动了阿岛,他查阅资料并多方打听,最终得出结论:如果海伦长大一些,就能有足够的体力接受手术而恢复视觉。这个消息给天一带来极大的鼓励。天一发现,阿岛先生看似冷酷无情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温厚善良的心。

小律虽然因为摄影师的工作而常常疏于照顾天一,但她积极向上的个性却深深影响了天一,让天一从小就对生命充满了热情。人工喂养狐狸并非易事,光是为了让海伦喝牛奶,天一就用尽了各种方法。

渐渐地,起初怎么也不肯进食的海伦,似乎被天一的执著感化了,不仅开口喝起牛奶来,还吃起了天一喂给它的肉。对海伦来说,天一就好像 “妈妈”一样,温柔地照顾它,带给它温暖、信心和食物。它甚至跟小狗罗西成了好朋友。而天一的心,也跟海伦一样慢慢被感化,对阿岛先生打开了心房。

海伦体重渐渐增加,与天一之间似乎也更有默契。阿岛先生说服自己的恩师高原教授,送海伦去医学中心接受更全面的检查。海伦的生命有了更多的希望……

夏天到了,为了让海伦感觉到夏天,天一带着海伦跑到小山丘上摘了花,一束又一束的鲜花,围在海伦身旁。为了让它感受海风,天一抱着海伦,一起踩着滑板在无边的沿海公路上滑行……

身负着悲惨的命运,却顽强生存下去的小狐狸;远离母亲,内心却很坚强的男孩儿;学着去做一个好父亲,并尽力为动物们的生命去努力的动物医生。三个曾经完全不相干的生命就这样被联系起来,并且幸福地继续着。天一因为有了海伦陪伴而感到温暖,而海伦又因为与天一结识而延长了自己本来短暂的生命和幸福,拥有天一、海伦和美丽妻子的阿岛先生也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