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童话范文

时间:2023-03-21 16:1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伤心童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伤心童话

篇1

爱情是唯美的童话,

那时候眼里

世界总是很多彩,

童话一直是童话,

不想故事还没开篇,

现实已将我

击打得满地找牙,

此时方知——

钞票才是爱情的筹码。

于是为了

梦中的童话,

不惜浪迹天涯,

一天天将汗水挥洒。

挥洒,挥洒,

渐渐地麻木了

季节的变化,

回首时青春已是

昨日韶华!

童话还是童话!

天下芳草无涯,

我在众里百度寻她,

谁是我梦中的童话

谁是我生命的她?

一次次挫折,

一次次伤心的击打。

爱情需要多少筹码?

婚姻需要钞票几沓?

难道我梦想的爱情

永远如

遥远的天边云霞?

寻她,寻她

世界很大,

我心却无处安家,

送走了多少寂寞年华,

我几时可以停下?

寻她,寻她

尘土满征甲!

男儿有泪不轻洒,

只是心伤吐血花!!!

我心爱的人哪,

篇2

关键词:幼儿;童话;想象力;欣赏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75-01

童话是一种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幻想故事。爱好幻想是幼儿的天性,而在发展幼儿幻想力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童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时候教师精心为孩子挑选的优秀故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似乎不感兴趣,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很快注意力分散,无心倾听故事。本文尝试从中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实践指导。

一、童话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最贴近幼儿的心理。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它运用极度的、强烈的夸张造就浓烈的幻想氛围,突出所描绘的形象和环境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使作品产生诱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因此,童话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文学形式。这主要因为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也常常带有夸张性、多变性,可以说幼儿的思维就带有童话的特点。在童话故事中,一些枯燥无味的教训和抽象的道理都会变得十分生动具体。

二、幼儿欣赏童话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1)环境创设误区。重心理环境,轻物质环境。童话是一个想象的、美好的世界,当孩子们在听故事时,脑海中会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浮现相应的画面。很多老师很重视精神氛围的创造,如悲伤的故事,常常渗透悲伤的感情基调,但是很少为孩子营造童话中的环境。如果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简单的童话环境,那么孩子自己就能幻想成为童话中的王子、小公主,更能体会童话的趣味。

(2)童话内容选择的误区。在童话内容选择上,教师常常过多地从自己角度考虑,忽略童话是讲给孩子听的,忽视孩子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因为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长篇幅、情节复杂、人物繁多的故事就不适合他们。另外,小班孩子喜欢和自己生活经验有联系的故事。例如,讲述《灰姑娘》故事时,王子要举办一个舞会,孩子会问:老师,什么是舞会呀?国外的优秀童话故事,包含着它们的文化风俗,经过翻译之后,文字发生变化,词汇比较复杂,读给孩子听,有时就不一定受欢迎。

(3)活动形式局限。安静的时候多,活动的时候少。很多时候,阅读活动都是比较安静的,静态活动比较多。但孩子是活泼好动的,在讲故事时,不时有孩子学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时,老师会要求孩子安静地听故事,孩子很难做得到。

(4)指导策略的误区。在讲故事时,很多老师不善于应用声音的变化,不了解自己的音质特点,总是用一个语调讲,孩子们就会不喜欢。另外,在讲故事前,教师要对故事有充分了解,如果对作品不了解,或者不大喜欢这个童话,就不能很好地带动孩子去喜欢并愉悦地欣赏童话。

(5)多媒体课件应用少。时代在发展,幼儿欣赏童话的媒介日趋丰富。传统的故事展示图片,一般人物是静态的,孩子们只能看。但多媒体动画不同,除了看,还能听,故事中的人物能自由活动。丰富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对话,让孩子看得目不转睛。

三、解决欣赏童话问题的策略

(1)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童话氛围和环境。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营造孩子喜欢的童话环境。身处这样的童话环境,孩子们不自觉地进行幻想,根据场景,他们还可以进行讲述和创造。这样的童话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童真的审美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2)选择适宜的童话阅读材料。年代久远和艰涩难懂的,不适合孩子阅读;不贴近我国幼儿生活的,也容易让孩子消化不良。针对孩子性格及心理特征,应该选择一些简单、动态、有趣的故事,有重复的语言和场景,便于孩子更好地接受和消化。

(3)活动形式多样化。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听故事时,往往把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中,和角色一起动,一起开心,一起伤心。针对这一特点,不妨在幼儿熟悉故事后,请孩子们来模仿表演。在表演中,给幼儿布置简单的场景,让孩子来模仿小鸡的动作、小狗的叫声,想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再让孩子来自己选角色。这样的讲述自然、表演生动,孩子们能够进一步感受故事情节,提高理解能力。

(4)教师和孩子一起欣赏童话。有时候,教师会因为自己非常喜欢一个故事,就很爱讲给孩子们听。这里的前提是,说故事者以他自己对故事的钟爱而为孩子建构了一座沟通的桥。当说故事的人伴随着他对故事的爱和对故事的了解,童话故事的大门即会开放。在讲述美好的童话故事时,不只是孩子,教师自己也一样被滋润,并且被带入永恒的童话世界之中。因此,教师自己必须先沉浸在童话中,以自己的感受去带领幼儿。另外,在讲述故事中,要注意有丰富的教态、表情,吸引孩子一起沉浸在童话氛围中,获得心灵与智慧的成长。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童话故事和具体引导幼儿阅读时,要从幼儿的特点出发,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教师要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童话氛围和环境,选择适宜的童话阅读材料,注重活动形式多样化,并且和孩子一起欣赏童话,从而发展幼儿的幻想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选课制 信息化管理 资源优化 信息化描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86-03

选课制的核心理念来源于德国学术自由原则并依此发展起来的学习自由思想。选课制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原因是选课制能让学生感觉知识面的拓宽,视野的开阔,治学的主动性得以增强,兴趣爱好以及特殊才能在教育中受到尊重。

正因为此,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不但倡导选课制,甚至还采取了选专业制。新生入校按照大类统一学完基础课,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这样的举措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为深化软件复用的科学理念,避免重复开发,商业化通用教务管理类软件“选课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喜欢的课程、任课教师,并自动生成选修课班级,将复杂的“选课制”教务管理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

虽然选课信息管理系统能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自动生成选修课班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集中在过多的教师申请开设同一门课程时,系统的处理结果不尽如人意;选同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过度分散,选修课班级人数达不到最小值,学生被迫放弃喜欢的课程,选课自由得不到最大化满足;班级人数达到了各校规定的最小值,却远小于教室能安排下的最多学生数,学校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

一、“选课制”信息化管理

选课制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的课程,是计划外的课程设置,教务管理事务复杂性尤为突出。学生的选修课与不同系部安排的必修课常有冲突,导致排课管理瓶颈;学生的选课情况无法预计,教学资源分配难度加大。将复杂的人工管理交给计算机完成,可以大大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针对各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商业化通用软件“选课信息系统”受到各校的普遍推崇和青睐。

我国近年来在选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知网查询到的选课系统参考文献提到的信息系统设计主构架,大部分与目前的商业化通用选课信息系统类似。参考文献对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多位教师同选一门课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改进方案鲜有提及。

下面,以我校的商业化通用选课信息系统为例,对其处理过程作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一)开课和选课的预处理

1.错开式开课。利用教育资源的空档,开设选修课。教师和多媒体教室的空档,通常在双休日、晚上或者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段。利用这些时间段开设选修课可以解决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开课时间与各院系开设的必修课相冲突之矛盾。

2.最大化利用教室资源。开课班级学生数的最大值与教室容量一致,这样的预处理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设备资源,对于资源紧缺的高校很重要。

3.对学生选课时间段的预处理。如果有太多的学生同时间段选课,会造成网络拥挤和堵塞。将不同年级学生的选课时间段错开,避免所有学生同时间段选课造成网络拥挤和堵塞。

4.设置有效性判断。如果学生所选课的上课时间与课表有冲突,显示信息,拒绝学生的选课请求,提示学生重新选择。

(二)信息系统处理流程描述

1.管理制度描述。

(1)不允许学生选择与课表中的必修课时间段相冲突的课程。

(2)第一轮选课结束后,如果教师申请开的选修课班级“人数”

(3)第二轮选课时间段的选课范围:在第一轮选课结束后,“人数”处于[n,m)区域内的选修课班级(设m为开课教室能容纳下的最多学生数)。

(4)第二轮选课时间段过后,保留“人数”处于[n,m]区域内的课程班级,将选课结果加入到学生学习课表和开课教师教学课表中。

2.数据库描述。

(1)设yx为“预选选修课班级”数据库,其属性有:教师名,课程代码,课程名,开课班级,开课时间,上课教室,人数(最小值n,最大值m)。

(2)设zs为“正式选修课班级”数据库,其属性同yx数据库。

3.常规选课信息处理过程描述。

(1)将教师开课申请记录录入yx。

(2)开放合法时间段学生选课入口。

(3)学生选课,如果所选课程的开课时间与学生的课表时间相冲突,要求学生另选。

(4)如果没有冲突,系统对yx中的“人数”属性计数处理。

(5)若yx中的人数=m,系统自动关闭该班级学生选课请求,将yx的相关记录移动到zs数据库中。

(6)选课时间段过后,关闭该时间段学生的选课功能,重复(2)-(5)。

(7)所有学生的选课时间段过后,删除yx中人数

(8)公布不足人数的选课班级号码,通知开课教师。学生进入补选环节。

(9)进入二轮选择,重复(3)―(5)。

(10)二轮选课时间过后,将yx中的“人数”属性值>=n的记录移动到zs数据库中。

(11)清空yx,留下一学期选课使用。

(12)将zs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复制到学生学习课表及教师教学课表中,选课结束。

4.定义“常规选课函数”。将上述过程描述中由计算机完成的步骤,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代码,定义为“常规选课函数”。

(三)存在的问题

选课系统可以方便地生成选修课班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过多教师申请开同一门课。

由于选修课与提前制定计划的必修课不一样,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人数通常无法预计,存在着变数。教师开课班级是否过多,在选课前是无法断定的,只能取决于学生完成选课后的结果。所以当多位教师同时申请开设一门课程时,选课信息系统的运行结果通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多位教师申请开同一门课,生源分散,容易导致每个选修课班级学生人数

2.多位教师申请开同一门课,会导致虽然没被取消课程(班级人数≥n),但是所有开课教师班级人数均

3.由于多位教师申请开同一门课,学生们对上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并不了解,无法断定该选哪个教师的课。

4.外地的学生们想利用星期六的时间到市区购物、玩耍,更愿意选择晚上开课的班级,导致星期六开课的教师公选课报名人数少。开课后,学生经过听课比较,假如喜欢另一个开班教师的授课方式,会导致某些班的公选课出现听课人数远大于班级实际人数的现象,给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困惑。

二、改进方案

(一)改进方案概述

1.排序。对yx设置“往届学生评估分”的数值型属性,以“往届学生评估分”为第一关键字,“人数”为第二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列。

2.合并。如果出现班级人数过于分散的情况,将排序在最后的记录,经过学生同意后,合并到前面的记录中。直到各班级人数达到最大化,最后一个班级“人数”在[n,m]之间。

3.移动。将班级“人数”=m的班级移动到zs数据库中。

4.删除。删除yx中班级“人数”=m的记录,以及经过合并后“人数”字段值为0的班级记录。

5.循环。循环操作2-4,直到yx数据库记录只剩下一条。如果这条记录的“人数”≥n,将其加入到zs中,如果人数

(二)改进方案的信息化处理描述

1.信息化预处理。

(1)数据库结构的修改:为yx数据库添加一个“往届学生评价分”的数值属性。

(2)逐条比较yx数据库记录的“课程名”属性值,如果不相同,不处理。

(3)若相同,设计教务管理数据输入对话界面,完善数据库记录,填充yx数据库记录中“往届学生评价分”的属性值。

2.信息化过程描述。

(1)学生按照正常选课程序选课(如前描述,略)。

(2)逐条比较yx数据库的“课程名”属性值,如果“课程名”属性值唯一,转跳执行常规选课函数。

(3)执行常规选课函数第一轮选课的内容。

注意:执行过程中不删除yx中人数

实现:将常规选课函数第一轮选课的程序段复制,删除掉“删除yx中人数

(4)执行常规选课函数中的二轮选课部分的内容。

实现:将常规选课函数第二轮选课的程序段复制,将该程序段定义成一个子函数后,直接调用。

(5)对yx数据库中“课程名”字段值相同的记录,以“往届学生评价分”属性值为第一关键字,“人数”为第二关键字从高到低排序。

(6)将排在最后的记录,经过学生同意后,添加人数到前面人数

(7)如果最后一条记录的人数不为0,循环执行(6)。

(8)直到最后记录的“人数”属性值=0,删除最后一条记录。

(9)将满足“人数”字段值为m的记录,从yx数据库移动到zs数据库中。

(10)判断yx数据库记录是否只有一条记录,若“否”,循环(6)-(9)。

(11)若“是”,判断该记录的“人数”属性值,若0≤“人数”属性值

(12)若n≤“人数”属性值≤m,将该记录移动到zs数据库中。

(13)结束选课。

3.定义“改进方案函数”。将上述描述中的步骤,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代码,定义为“改进方案函数”。

(三)新课选课方案

对于新开课,学生并不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师的选修课存在着盲目性,或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班级,如前面所述,学生可能更愿意选择晚上上课,对星期六开课的任课教师有失公正。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案来解决。

方案1:

1.第1次开课,以选课人数多的班级作为开课班级。

具体做法:在上述信息化预处理过程中,将yx数据库中“往届学生评价分”的属性值填充为0。

说明:在执行“改进方案函数”的排序环节时,由于第一关键字“往届学生评价分”的属性值均为0,导致属性值相同,则以第二关键字“人数”降序排列。

2.第2次开课,换第1次由于“人数”少未能开课的教师开课,依次类推。

说明:保证每个教师都有机会给学生上一次该门课程的选修课。

3.所有开课教师均有“往届学生评价分”数值时,再次执行“改进方案函数”。

说明:这样可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也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方案2:

由申请开课的教师上一次学生试听课,介绍自己的教学方式,由学生比较后选择。

三、结束语

信息化处理使选课制复杂的教务管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面对信息化处理过程中多名教师同开一门课出现的问题,在现有的商业化通用选课信息系统基础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的信息化处理方案进行了描述,即通过排序、合并、移动、删除、循环等信息化处理手段,使得选课结束放弃喜欢课程的学生人数

此外,对于新开课,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采取“轮回法”,保证每个开课教师都有获得一次开课机会后,调用改进方案算法函数。第二,由申请开课的教师上一次学生试听课。这两种方案充分重视了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依据,符合选课制尊重学生选课自由,公平公正的原则,解决了学生盲目选课带来的系列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学校对选课制的认同,商业化通用选课制信息系统会受到普遍的欢迎。如何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对选课制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细化、改进、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中的改进方案和信息化实施过程描述,对采用商业化通用选课系统的学校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慈仙.高校专业自主选择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

[2]黄明东,冯惠敏.学术自由制度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比较研究――一种制度视角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8)

[3]石玉玲,高协平.基于学习自由理念下的地方高校选课制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2(2)

[4]谷辉,徐婧.浙江大学学分制选课方法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5)

[5]聂晓霞,肖建平.以选课方式的创新促进个性化培养的探索――以中南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

篇4

[关键词]信息化 通信行业 发展现状 战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297-01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对于通信企业来说,通信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和客户关怀上,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都将开发新市场及拓展新业务作为工作重点,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住自己的固有领地并抢占新领域。新业务的不断推出、网络的不断融合、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都需要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支撑。与此同时,电信重组后,新的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形成了三家拥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市场竞争主体,新的运营商要实现联合运营,IT整合是前提,信息化在这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2008 年之后,3G时代全面到来,使我国传统通信业向信息服务业全面转型,通信运营支撑系统作为通信运营管理的重要保证,企业信息化将是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通信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统一规划的缺失

各系统的建设是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分业务、分阶段、分地域实施的,因此系数量多、系统关联性差。这些系统分属不同的职能管理部门维护和管理;纵向看,从集团公司到各省公司、各市分公司内统一规划、统一软件版本、从下往上传递信息为主;横向看,这些系统条块分割,系统间信息互通性差,由于数据采集点和采集时间的不同,导致统计出来的数据常常不一致。

2.重建设,轻管理,技术实现与管理理念的结合出现断裂

通信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对硬件建设比较积极,但对软件的价值认识不足,软件投资相当谨慎,“重硬轻软”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系统建成后,没有实行严格的软件版本管理和技术文档管理,整体的管理、维护工作跟不上,各应用单位为了应付业务需求,自行修改软件,导致很多系统无法应对业务功能的变化,软件版本混乱。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关的技术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流程没有优化、基础管理不规范、业务流程的随意性是通信运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对信息系统研究不够,导致了通信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也会出现问题。

3.“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通信运营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应用系统大都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按照不同的标准定制开发,此外,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增长,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越来越多,部分公司在已经建设完善的业务支撑系统基础上,还将建设如电子流、工程管理、网上教育,知识管理等多个系统,由于各个系统的建设目标、当时的状况、服务对象不同,造成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无法共享,数据在定义和格式上都出现了脱节,进而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这就造成数据的输入重复,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系统中滞留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各系统都有独立的登录认证方式、对应的用户权限管理等。系统的登录界面、操作界面、安全性设计,独立认证的方式,要求使用人员在登录不同系统时需要输入不同用户和口令,造成应用的不便,对用户权限管理也不能有效控制。

4.缺少统一的网络平台支撑多个业务系统,无法满足集成的需要

单元应用越来越多,单元本身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单元间的紧密程度越来越弱,系统间的封闭性有余、开放性不够。系统综合支撑能力不足,跨系统需求响应不及时,系统信息不全面,系统没有进行关联和整合,特别是支撑企业战略决策信息不足。面对这些问题,企业信息门户(EIP)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方案。EIP 是指在 Internet 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企业信息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通过对事件和消息的处理、传输把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同一价值链上的相关人员提供公开信息的浏览以及个性化信息的访问。信息门户既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又是企业获取外部访问者信息的接口,既能够动态地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又能够支持简单的网上商务应用和社区,访问者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换信息,对企业内分布存储的各种格式、各种来源的内容(文档、数据)进行统一检索、分类浏览,并根据权限进行访问控制,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有效集和信息的共享

基于信息门户的通信业发展战略探讨

(1)建立统一的目录服务、存储体系规划:规范通信企业组织目录和用户信息,建立全省范围内的、集中化目录服务体系,实现统一目录服务管理与设置;

(2)实现统一目录的信息同步机制,实现统一信息平台的统一目录信息与其他应用局部目录的信息交互与同步,各应用系统不再单独进行组织与用户的信息的维护,而是通过与统一目录服务管理进行信息交互与同步,以保证组织与用户信息的一致性;

(3)改造、优化门户应用统一认证管理平台:实现基于统一信息平台门户应用全局的单点登陆、统一认证,各应用系统不再单独进行用户认证;

篇5

普通高校 音乐欣赏课 文化内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只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标,更要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正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2010年10月)》对此也总结道:“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同样都是教育方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美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意识地渗透相关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对“音乐”的解释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门。” 从广义上来说,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文化概念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正如“音乐作品既构成特定文化的信念和价值,又被特定文化的信念和价值(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所构成”①所阐释的,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音乐,既是社会生活、人类情感的信息载体,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从而影响社会风尚和人们的心灵境界。

本文所讲的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文化内涵,并不否定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而是要强调针对普通高校的教学特点和教育目标,在音乐欣赏课中合理地、适当地渗透更多与音乐相关的其他门类的文化信息,诸如历史、文学、哲学、美学和其他艺术门类,以及音乐本身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二、赋予音乐欣赏课以文化内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大学阶段专业细分的学习特点,使得学生们渴望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心灵和头脑,而学习经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高校学生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更多并适量地渗透文化内涵是可行的。

音乐欣赏课中渗透文化内涵,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与其他相关文化信息的联系和比较,加深对所欣赏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其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以音乐为着眼点,用更多的文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启发多元思维,提升综合素养,这也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相一致,可见,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文化内涵

如前所述,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文化内涵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那么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改变思路并改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文化内涵的渗透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核心问题。下面,笔者就以《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授课为例,探讨一下赋予音乐欣赏课文化内涵的教学思路。

第一,在教学中可以渗透相关的文学信息,如欣赏古琴曲《阳关三叠》,可以边听音乐,边以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导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人送行时的离愁别绪。进而再通过音乐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学唱琴歌《阳关三叠》。通过诗歌的导入不但迅速拉近了学生和音乐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精髓,联想到“杨柳代表惜别”等传统习俗。这样的音乐欣赏更加立体丰满,吟唱琴曲也会促使学生的欣赏更加投入。

第二,通过与相关文化现象的对比,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鲜明。例如,在讲授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质时,可以参照中国舞蹈及书法等艺术门类加以阐释。“曲、圆、拧、倾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和语汇”②,中国的汉字也常常出现横折、撇、捺、竖弯勾等笔画造型,给人的感觉就是弯曲、柔韧,这恰似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中揉弦、压弦时所出现的迂回的音响效果。如果单听音乐,虽然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这种特殊音效也会有所感受,但仍然只是停留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层次,通过上述相关文化信息的渗透,学生会立刻心领神会,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更加明了。

第三,通过对相关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理解。例如:对“伏羲伐桐创瑶琴”和“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等神话传说的介绍,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在远古时代不只是供人们娱乐的,更主要是通天应地取悦神的媒介。古琴音乐因不太符合青年学生的听觉习惯而被认为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此时,适时引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人音乐重在抒怀咏志、娱己不娱人的精神品质,理解了这层文化含义之后,学生便会努力去寻找这种精神上的共鸣,而不只停留在音响和旋律的求同上。

第四,通过对哲学美学精神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欣赏层次。例如,在欣赏新民乐代表作品阮曲《闲云孤鹤》时,可以结合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美学中对“孤”“独”“绝”的追求,诗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在中国哲学中,空代表一种重要思想……中国艺术侧重于展示这个空虚世界所包含的内容”③。这样,学生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中“大音希声”的美学追求,从而把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把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五,教师对学生还要做到用心观察和引导,通过命题式的分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种形式,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更多问题,翻阅更多资料,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引导学生看到生活中曾被忽视的美好和感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形成用艺术文化武装自己的意识,培养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在改善和运用上述教学方法的同时,音乐欣赏课堂还要注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应尽可能为音乐欣赏课提供专用教室,教室的布置、装饰要充分展现文化气息,而授课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语言的讲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等方面,也要注意营造高雅的、更贴近学生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无论是感官还是心灵都被艺术文化气息所围绕,在音乐世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绚丽多姿,学生才会从主观上更加愿意走进优秀的艺术文化世界。

四、渗透文化内涵的音乐欣赏课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欣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音乐欣赏课始终要以音乐为主体,不可以主次颠倒,喧宾夺主,让其他门类文化内容占据主导地位,而减少音乐本体方面的内容甚至使其退居次要地位。对于音乐内部要素的解析和理解仍然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文化内涵的渗透,既强调了文化内涵,也强调了渗透,所谓渗透,就是要将文化与音乐相融合,结合具体音乐作品,阐释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并将文化渗透贯穿于音乐欣赏课的始终,而不是讲文化就单讲文化,讲音乐就单讲音乐,或者是把文化部分单独提炼到一两堂课来讲,其余课时再纯讲音乐。只有渗透融合,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内涵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

当前,举国上下全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社会共建文化强国,普通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响应号召并将文化内涵贯穿于教学始终是义不容辞的。文化内涵的渗透能够使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更加具有质感,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73.

[2]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8.

篇6

档案管理系统属于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之一,它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整体处理模式。对于上海通用而言,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共享为原则,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目标,在建立科学、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信息资源,研制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加强对本企业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编研,加强企业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科研等工作提供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内容真实的档案信息服务,并为档案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使档案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上海通用档案管理需求

为上海通用着手档案系统开发之前,对本机构的档案管理活动及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建设档案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一方面要在提高本企业各类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在实现本公司各类档案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扩大档案跨地域、跨部门的共享范围和利用效率,通过档案的提供利用,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提高公司生产、经营、基建、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为了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避免成为信息孤岛,上海通用充分利用公司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信息资源,将档案管理的触角伸向前端,拓展档案收集的途径,提高档案收集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从而保证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同时,在后端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延伸到本公司的信息化过程中去,扩大档案的利用,提升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这种前后并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将令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经过仔细调研和论证,上海通用的档案系统建设工程将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以本公司各类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部分开展电子档案管理;二期工程以档案内容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实现对各类档案材料形成的流程控制;三期工程以知识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强化对本公司核心信息库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

将复杂工作简单化,将简单工作规范化,这是上海通用秉承的档案管理理念,他们坚持从信息的源头上抓起,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统统纳入管理范畴,进行档案质量监控。为此,他们确定了三项主要任务:

一是要加快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以满足档案信息共享、快速检索利用的需要。二是对那些重要的、利用频率高、容易受损的档案实行数字化。三是对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真实、完整、长期可读。

档案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

针对上海通用的档案管理需求,量子伟业着手开发符合其特点的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技术层面,构建上海通用档案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异构档案数据的整合问题。上海通用的系统主要是分成三大类:一个是全球系统(legacySystem),就是通用在北美地区以及全球通用的系统,这些系统都是通过大型机引进来的;二是像SAP、Siebel、Peoplesoft这样的系统;再有就是属于SGM自己开发的系统,包括DMS、E-Supplv等。目前,上海通用前端的业务系统已经通过EAI(企业应用集成)架构进行了整合,从档案管理的角度看,这种信息平台的着眼点是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而较少涉及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很少考虑归档之后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读性和可用性问题。档案数据异构的现象不仅会导致业务信息共享困难、部门之间沟通不利、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最终会造成文件归档之后,难于形成企业共享性的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凭证查考价值。

正因为如此,在规划上海通用档案管理系统伊始,充分运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用户对象身上,分析制造业用户的具体需求,形成详细的功能需求报告。并在规划系统建设时,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网视为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业务流程设计,从而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去。

为了解决异构档案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问题,量子伟业一方面在系统的架构上采用了三层架构模式。即业务应用层、核心工作流层、系统支持层。

之所以要实现一个工作流中间层主要基于对以下一些关键问题的考虑:

一是在协同工作相关的各种类型应用中,均存在着类似的工作流控制机制,这为实现一个工作流驱动层提供了需求驱动。

二是需要提供一种对协同工作流程模式的描述方法,并实现一个接口层,以提供对各种动态变化的流程模式(灵活修改和增添新的流程内容)的适应。

三是基于多层结构的体系设计和部件化设计思想提示了实现一个可供调用的中间工作流驱动层将带来软件结构和执行效率上的改进。

流程设计、组织和访问策略定义以及工作流控制引擎构成了核心工作流层。应用中介基于核心工作流层提供的标准访问接口,通过调用核心层的功能来完成各类复杂的业务。该“中间层”的优势体现在将有关流程的控制实现和具体应用作了分离,降低了前端应用实现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了流程重组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同时,基于一个标准实现的接口框架,为与其他标准工作流实现系统的交互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与其他标准工作流系统的交互,核心工作流层以EJB(Enterprise Java Bean)技术进行了类封装,以便在网络中以分布式的对象组件形式供应用中介调用。也就是说,应用中介可以在一个服务器环境下实现,而核心工作流层则可以在互联网上的另一个服务器环境下实现。同时,EJB组件还可以利用运行环境的群集技术,实现负载均衡和热备份,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三层架构的建立又能对SGM的用户管理和认证中心进行友好的系统连接,对企业应用整合(EAI)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系统布局。

另一方面,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设置了与OA、计划建设、财务等外系统的“接口”,解决异构数据的交换问题。“接口”可以使其他系统使用人员只要经档案管理人员授权后,即可直接把需要归档的资料按照一定格式提交给档案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归档,保存到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上,实现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的统一和充分的资源共享。转换后的数据可以通过档案系统提供的单一人口或者原有平台进行访问和利用。量子伟业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使用XML语言对文件及其显示数据进行分别定义,不但维护了档案信息原有的“面貌”,而且通过元数据管理保证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长期可读性,便于未来档案信息的迁移。

结语

篇7

什么是儿童画?儿童画与成人画有何区别?如何保护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如何完成从儿童画到成人画的转型?这些都是校外教育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儿童画,顾名思义是“儿童画的画”。但儿童画的画一定就是儿童画吗?不尽然。儿童画的画,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儿童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描绘儿童眼中的生活;另一种是按照成人对世界的理解去“成人化”地模仿成人。在前者的画面里,有奇妙的想象,有大胆的构图,有夸张而生动的变形,有响亮鲜艳的色彩。这就是童年的画,孩子们的画。在后者的画里则只是机械模仿成人和世界本身,只在“像不像”上做文章。

正是前者这样生动、单纯和率真的儿童画,却使成年人看不懂了。“天空怎么是灰色的?”“方不方,圆也不圆”,“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一点都不像”。类似的评语多来自于家长和艺术教育之外的人士,由于人数众多,从某种程度上看,也会影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方法。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儿童美术的教育工作者,我想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理解和欣赏儿童画的创作。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儿童们为什么要这样画画。

儿童的绘画活动从一开始就是描述线条的活动,儿童发育初期所画的东西,目的还不完全是为了表现,而是某种展示。他们是好动的,这就使儿童在开始绘画时的动作看起来像在纸上嬉戏一样,画面中的形状、范围和位置都没有定向。这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手臂的生理结构,另一方面主要来自于儿童的性格和情绪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在这个年龄段上,他们只能注意事物的个别细节,还不能对整个画面完全控制。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就只能突出某一些比较鲜明的特征来(这时,儿童往往显出对圆形的偏爱)。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当儿童准备运用色彩和形状去创造形象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创造一种方法再现他所见到的事物。

例如,在画一棵树时,儿童不会仅从客观世界的树木颜色中挑选,而是会从别的儿童画中得到启示,再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那么,他所画的树将是十分惊人的,超越成人的意料。树叶的颜色可能是红色的,树干可能超过云天。再比如,课堂上,我要求儿童画出一个人物的面貌。结果,在某些画像中能看到各部分的细节变化,在另外一些画中就看不出变化。表现相同的部分时,有的孩子用了圆形和菱形,有的则用了条形和椭圆,有些孩子甚至还将形状并置和重叠,使画面充分表现了个性特点,每一幅画显示一种特定的形态。有些画因为粗心大意而画得走了样,有些却既稳定又合理;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庞大,有的苗条。产生这种种差别的原因,一是由于儿童各自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另外则来自于他们个性意趣的巨大差异,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所抱的目的不同。但所有这些画都证明:儿童的身上潜藏着的无穷的、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潜质,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消失了。原因是什么?固然与儿童自身发生的变化有关,但最主要的是所接受的教育不得法,改变了儿童成长的环境。当到达成年阶段,只有极少数人能把这种潜在的想象力保存下来。儿童的稚嫩、天真、无拘无束是创造力、想象力强的表现,成人不可自以为是的挑挑拣拣,甚至是嘲弄了。毕加索曾说过:“我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才学会了像孩子一样去画画。”一个世界级的绘画大师如此尊重儿童的创作,我们怎能轻视儿童的“作品”呢?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绘画形式的掌握也就变得熟练了,他们就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去表现多种特征。儿童的视觉理解力也逐渐适应那些更为复杂的形式了,画面也开始出现一些体现自我的艺术风格,这一点点的进步非常需要保护,教师的鼓励是重要的,来自于家长和外界的赞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篇8

效率优先 强化内控

中商集团旗下的南京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6年,由曾养甫、张静江、茅以升、于右任等社会名流为“振兴民族商业”所创。是拥有79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著名商业企业、上市公司,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极大的影响力。 公司曾荣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商业诚信AAA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也是全国首批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的商业企业之一。并在商务部开展的“分等定级”评选活动中,荣获首批“金鼎百货品牌店”称号。近年来,企业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始终保持较高的递增速度,2007年公司总销售规模达50亿元。其中本部核心店实现销售额19.02亿元。预计2010年公司年销售规模可达160亿元,三年实现销售规模翻两番。

公司专注核心主业,积极拓展连锁百货项目,在全方位提升南京中心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连锁百货的开发拓展平台,增强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开创企业倍增发展的新局面。集团现已发展的7个连锁百货门店,依托集团公司的投融资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社会资源等,各连锁百货店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复合增长,在销售规模、运行质量、管理控制等核心竞争力上都有所突破和提升,促进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协调发展。

南京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坚持公司的管理要与国际先进管理体系全面接轨,为了更好的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满足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所带来集团对管理水平的更高要求,公司坚持了管理要与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接轨的同时,又不乏中国本土化管理特色。于是,一场以协同平台OA和业务平台ERP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由此吹起号角。而在中商集团CFO陈新生的脑海中,始终围绕着“业务驱动,财务内控,IT落地”的信息化管理思想推动建设着符合中商集团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架构。

过去,在中商集团,会出现这样一种IT现象:同样一个供应商、一个品牌,但经常录入到不同的IT系统中去,由此带来了信息的不一致、工作的重复,同时也不利于分析和管理。中商集团CFO陈新生指出,在中国一些企业中,信息化完全是一个IT部封闭的工作,和业务、财务有些脱离,所以也带来一些管控问题。”

“企业中,如果财务更改文档账本,或者记错帐作调整,这些都是有修改规定的。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习惯性地认为这件事交给计算机就安全了,忽略了计算机也存在一个内部控制的问题。”对此陈新生谈道:“我们去建行等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参观时发现,他们的数据中心、物理隔离、密码管理都非常严格,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权限,这时IT人员就看不到业务数据了。但在一些小企业中,却做不到这点,整个IT系统就存在‘系统管理员权限最大’的现象。这是很多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但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中央商场期望打造支撑管理、财务、业务三位一体的协同管理平台,基于全流程管控、管理与业务融合、管理者专属桌面的设想,中央商场首先进行了OA平台总体架构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流程管理、知识管理、综合事务三大应用内容,而在用户层面,除了构建集团及分子公司的多级门户之外,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办公门户成为重中之重。

据悉,中商集团在上OA和SAP系统时,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效率优先,保证效率。第二,强化内控,建立内控体系。陈新生说:“这两者是可以同时实现的。许多企业做信息化是为了解决效率的问题,但内部控制几乎都没有,IT人员可以随时看到后台数据库。通过这套OA+SAP完整解决方案,可以把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前后全分裂开来。前台的业务变革就能够从流程调整去做,而不是后台的逻辑去做。”

财务内控 IT落地

IT项目最大的难点往往是改变人的认识,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当问及中商集团通过这个项目是如何去做的,陈新生回答道:“首先,要取得内部的共识。其次,要找出原来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在说服董事会下决心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就把原来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原型展现给他们看。比如,系统中操作员的身份应该是唯一的,过去业务系统和人事的系统是分离的,两边都可以人为录入,账号也是共用的,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追述责任人。”

在企业中,通常由IT人员、业务人员来主导信息化项目,但在中商集团则由CFO来主导,CIO、业务人员来配合。“如果IT人员牵头来做,他对业务不是很熟悉;业务人员虽然能够站在业务的角度看待问题,但他还要站在财务的角度。所以,一个企业信息化综合的部门应该是财务部。我的内控思路是:业务驱动,财务内控,IT落地。”陈新生说。

告别管理和业务“两层皮”

在推进整个项目的过程中,中商集团不但解决了效率问题,同时也对以往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上这个系统之前,同样一个业务走的流程和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同样的一个品牌在我们南京店和徐州店的代码是不一样的,尤其对后台的财务人员无法区分。本质原因就是南京店做南京的,徐州店做徐州的,信息化不是集团化的。”陈新生说。

于是,此次中商集团成立了主数据管理中心,所有的品牌需先通过主数据做一轮审核,集团设立自身和对员工标准的编码规则。所以,添加了系统后集团对管理标准、管理制度都能够做到有效落地。

陈新生再次强调,现在解决了管理和业务“两层皮”问题。据了解,从前,合同报审流程是招商院找各个领导签字,再把合同录入到系统中。而现在的方式则是招商院先把条款录入到系统中,各个领导直接在系统中审批,审批的结果所见即所得,而原来两层皮的现象就是领导批的和录的不一样。由此,中商集团做到了把控制放在最前面,通过泛微OA平台和ERP平台的完全对接,不再存在脱节问题。

篇9

巴伐利亚的“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是一位政绩平平却深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他的一生充满了变数和传奇的色彩。他高大英俊却性格孤僻;他喜欢山水喜欢大自然,却不喜欢皇宫的侈糜腐败生活;他喜欢浪漫喜欢艺术,却不喜欢从政不喜欢勾心斗角;他迷恋自由的空气,却无奈身处皇宫的深宅中。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他呈现给我们的伟大艺术作品-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让人不得不感慨,此物只应天上有。

路德维希二世的一生就是一个迷,他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他暗恋他的表姐奥地利王后茜茜公主,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本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都出生在风吹草底见牛羊的巴伐利亚,他们都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纵情于山水,他们对最普通的民众都报有怜悯之心。可惜,他们不是平民,一个是国王,一个是别人的王后。除了茜茜公主之外,路德维希二世没有再对任何一个女人动过心,相反,他义无反顾得为他的同性友人德国剧作家瓦格纳倾倒,为其倾尽所有,让人猜测他的同性倾向。新天鹅堡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瓦格纳的著名歌剧《天鹅骑士》。

路德维希二世为新天鹅堡倾尽全力,他选择了青山环绕的最梦幻的地点建造新天鹅堡,考察了周围植被四季的变化,保证新天鹅堡在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美的。当一个人的毕生都投入到一个事业之中时,他建造的作品就是奇迹。

今天,当我们再看新天鹅堡的时候,似乎看到了路德维希二世悲情的一生。

玛丽安桥(Marienbrücke)是观察新天鹅堡最传统最便利的看台。从古堡登山小道向右转按照标志一直向上攀登约30分钟就到了玛丽安桥了。这座高百米的桥悬在两山崖之间,桥底是拼接的木质桥板,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还轻微上下浮动,难怪妈妈第一次不赶上桥,在我们的再三鼓励下才上桥的。旺季,桥上挤满了几十个人,让人怀疑这木质桥板是否经得起这么多重量的考验。

玛丽安桥上可以看到新天鹅堡绝美的侧身,也是新天鹅堡被拍得最多的角度。

经过玛丽安桥顺着向山上攀登大概30、40分钟,就来到了南面山的半山腰,这里可以拍到我很喜欢的角度。

山路很窄很险,检讨我不该穿着人字拖登山的,可惜没带别的鞋。爸爸妈妈很给力,竟然没有恐高。拍出美丽照片也是要付出些努力的。

隐匿在青山碧野中的新天鹅堡在这里更像是一位山间仙子,不受世间的纷扰。新天鹅堡背景中的是老天鹅堡和阿尔卑斯湖。

满眼尽显苍翠,坐在半山腰,此刻不再有烦恼。我们坠入了一个裸的童话世界。

新天鹅堡的正门,每天这里都是游人如织。这一次,我选择没有靠近新天鹅堡,童话的东西或许就这样远远得看着最美。新天鹅堡的每一个尖顶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新天鹅堡身后的Forggen湖和醉人的山谷让人想不出过多的词汇来赞叹。词汇总是没有美景生动。

新天鹅堡背后的老天鹅堡,其实也是很美的一个古堡,只不过被新天鹅堡掩盖了光彩而已。

篇10

30岁的朱先生在上海做建材生意。为了一笔大买卖,7月底的一天凌晨,他紧急从上海赶到南京。极其疲倦的他一进宾馆房间就睡着了。为了让客户随时联系到他,他把开着的手机放在枕头边。直到当天中午11点半他才醒,发现手机居然一夜都很安静。可是,当朱先生走出房间要退房时,手机却开始响个不停,他一共收到了57个未接电话和短信,都是来自同一个客户的,而此次南京之行就是为了这个客户。结果可想而知,当朱先生再联系客户时,客户表示,上午联系不上他,已经将生意转给其他公司了。

后来朱先生找到律师来宾馆查看,发现宾馆周围高楼较多,被层层包围,他所住的一楼手机信号最差,所以……其实朱先生遇到的事情并不新鲜,不少人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甚至在同一套房间里,都有可能因为位置的不同而收不到信号。

虽然当前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已经非常高了,但还是不可避免有这样不易查觉的“死角”。对于运营商来说,解决掉线、信号不好的网络优化技术一直都在应用,但为什么还会有死角呢?摩托罗拉网络及企业通信事业部增值服务总监Marten Scheffer博士认为,传统的路测优化技术应当靠边站了。他们推出的新型网络优化方案―多厂商智能优化解决方案(Multi-Vender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Solution)以手机用户的信息为核心,以性能评估的分析形式,可最大程度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网络,从而可以让运营商有效推出新服务,并提升客户忠诚度。他说:“今天,移动运营商正通过寻找潜在的大规模用户群、减少运营支出、提高网络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新型的网络优化方案对提升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关键。

传统路测方法的不足

在过去的10多年里,移动网络的优化方法都以路测技术为主,驱车行驶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并用连接到PC的手机来评估服务质量。Marten Scheffer博士表示,尽管路测评估可以提供网络性能的指数,但这种方法存在3大问题。首先,路测的方法不全面。据统计有70%~80%的电话是在室内拨打的,因而室内的网络覆盖情况无法得到评估。其次,评估通话质量的技术和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因而要达到统计学上有效的检测量并非易事。开车测试一个地区,然后回到同一地点检查系统的变化需要大量开支,这也使得运营商正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第三,路测方法具有周期性和零散性,解决一个网络的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网络优化对运营商业务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一直以来,在网络优化方面都把目光放在了增强核心网络、应用和服务上面,致使既昂贵又依赖总体设计的路测时至今日依然在网络分析中占据支配地位。

新方案用户为自己服务

在当前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率非常高的情况下,要想更好地实现网络优化,不仅要全面监测整个网络,还要升级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多厂商智能优化解决方案以2G系统的原始移动测量报告(MMR)数据和3G系统的原始无线资源控制(RRC)数据为基础,所获得的信息则是通过终端用户这一渠道。测量报告数据其实就是基于用户的手机产生的。可以说,手机用户为自己所使用的网络提供了间接的优化解决方案。

其实,手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把大量的位置、信号接续等数据回传给运营商的后台系统。但过去,这些数据被使用后便在客户与服务交互时被抛弃了。现在,通过多厂商智能优化解决方案的服务覆盖,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更复杂、详细的方式被保留、处理、分段及分拆。这种技术为整个网络提供了一个“无路测”的多厂商评估工具。它可自动采集数据,提供更先进、经济的监测工具。它同样是以真实流量而不是以平均或汇总数据为基础,能够提供独立、精确的服务,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网络生成监测报告和补救行动,尤其是面对2G和3G网络时非常有效。

Marten Scheffer博士强调说,多厂商智能优化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它可以安全地将同一基础架构上运行的单个服务分离并测量其性能。

五大优势提升网络性能

通过手机用户生成的测量报告数据为性能优化带来了新的手段,它利用一个周期为整个网络的优化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有了改进的基本数据,系统变更很少需要重新设计。

相对过去的路测方法,多厂商智能优化解决方案以数据分析和评估为特色,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全面观测 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全面监测整个需要优化的网络地区,监测所有用户室外和室内的通信流量,真实评估用户的行为。

成本效益 可以降低与传统工具和方法相关的昂贵费用。

灵活性 快速和准确地获取相关统计数据,以支持实现性能的快速变化。

细节 评估系统提供的度量指标可更为详细地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改进系统,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有空洞、有干扰和信号质量差的地区,通过迅速排除故障,服务质量也可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