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范文
时间:2023-03-19 20:5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下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1第六课 “我”和“我们”
1.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
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②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2.集体力量的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5.集体生活涵养的品格: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6.集体生活的意义: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7.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方法:①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
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②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2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①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②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2.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发生冲突的原因: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3.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要求)的冲突?
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4.让集体和声更美的做法:①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5.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6.在集体生活中应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我们要过集体生活,就需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7.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之间的关系:①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②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8.怎样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怎样排解角色冲突)?
①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②当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9.小群体的消极作用:①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产生与小群体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②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10.怎样正确对待小群体: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3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1.集体愿景的含义及重要性。
含义: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作用: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3.美好集体的特点。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4.怎样看待集体中的竞争:集体成员之间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
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5.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③民主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6.怎样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在担当中成长的表现)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集体的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事事都要有人做;集体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7.在担当中成长的意义: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勇于担责也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4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的产生: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法治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作用: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7.法律的特征。
①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七年级下册政治资料5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未成年人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宪法》
《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是全身会共同的责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的问题: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6.怎样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7.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9.道德的重要性: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篇2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亚洲大部分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被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所包围。
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面临洋,西面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分布广的特点。
4、东南亚的主要河流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篇3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以下海峡和运河不是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高北低 D.中部低,四周高
3.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4.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日本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B.日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C.日本建设了很多核电站
D.日本是一个岛国
5.下列属于日本进口的商品是
A、照相机、摩托车 B、船舶、车床
C、铁矿石、棉花 D、轿车、合成纤维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6.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7.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位置,巴拿马运河是十字路口的中心
B.泰姬陵是东南亚的古代建筑
C.东南亚人喜食大米饭,大米产量高与当地的热带湿热气候有关
D.东南亚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8.下列名胜古迹属于印度的是
9.下图中,能代表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风向的是
图5为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0题。
10.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11.右图是“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区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B.俄罗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乙地区,是因为乙地区
土地资源比甲地区丰富
C.俄罗斯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乙地区发展
D.图例中甲代表的是东部地区,乙代表的是西部地区
12.中东出口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海运输出。图中甲石油输出路线是
A.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
B.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
13.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阿拉伯男人头上缠着白色的缠头巾,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还可以看到许多白色的建筑物。总之,白色在这里是永远的流行色,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色代表纯洁,所以阿拉伯人喜欢
B.这里的明星喜欢白色,阿拉伯人很崇拜明星
C.白色是一种宗教象征
D.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14. 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 B.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C.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D.畜牧业发达
15.某同学在欧洲西部 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点图片,有个标注错了,请你帮忙找出来:( )
16.属于非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
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⑥悬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①②④⑥
17.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及所在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B.甲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乙国农业发达,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和现代化,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
D.丁国资源丰富,森林和矿产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18.能够正确反映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
篇4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识字与写字:
学习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能够积累运用。继续练习钢笔楷书,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1、小说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内通读1500字的小说类文本;2、能复述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3、能找出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描述人物特征;4、能找出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说出人物描写的作用;5、能说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作用;
6、能找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或者通过细节描述再现人物的性格;
7、能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
2散文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2、能依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判断散文的基本类型;
4 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的;
5、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判断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6、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7、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8、能根据不同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内容;
9 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10 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1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12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13 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词语或有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3、写作:结合本册教材6个单元的主题(成长、祖国、名人、文艺、探险、动物)分别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阅读教学、课外自主阅读、写作训练指导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亲人和祖国的情感;学习名人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及综合性学习。此外,还有两个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高效整合的方法;多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引导,组织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还要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依据单元的主题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培养写作能力,尽力提高作文的档次。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1~2课 第二周:第2~4课 第三周:5课~写综
第四周:第6~8课 第五周:9~10课 第六周:写综
第七周:11~13课 第八周:14课~写综 第九周:16~17课
第十周:18~20课 第十一周:机动 第十二周:写综
第十三周:21~22课 第十四周?23~25课 第十五周:写综
第十六周:26~27课 第十七周:28~30课 第十八周:写综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二)课时分配:
阅读:54课时左右 写作:18课时左右 综合性学习:6课时
名著导读:2课时 写字:8课时左右 复习:5课时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教训,紧抓阅读和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一、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2、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性学习的板块,这样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修养整合在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的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体会其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良好的语文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
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备课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标准,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二、学情分析
住宿班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基础明显薄弱。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多数学生的学学习惯渐渐养成,但有部分后进生问题仍很严重。与本部学生相比,尖子生少,尾巴大。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注意精心备课,多听课,多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2、加强集体备课,尽量学进度、统一测试、统一作业。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的力量。
3、精心编制学案的作业,力求紧扣教材,训练目标明确,并及时做好检查、批改等落实工作。
4、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读书习惯,注意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同时,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抓好读写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课内外要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指导和课下练笔相结合,自己找“米”和老师给“米”相结合。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积极倡导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以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矗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
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③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④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⑤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第二单元:传记单元;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
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一至四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共11课时。
第二单元:五至八课各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
第三单元:第十课1课时,第九、第十一和第十二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
第四单元:第十三至第十五课各2课时,第十六课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共10课时。
第五单元:第十七至第十九课各2课时,第二十课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
篇5
1、 巩固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是生字词方面和语言训练方面,引导学生让知识点构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系统。
2、 引导学生认识中学语文试题的结构与模式,并学会如何积极应对。
3、 逐渐训练中学应试的技能技巧,如指导阅读题答题方法等。
4、 在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并运用语文复习方法。
复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课文讲解重难点、阅读理解题、作文训练等等。
复习重难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不牢固,部分学生考试作答不理想,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阅读理解没有做题方法,不能以课文为例灵活应用,许多主观性的题目不敢作答;写作文文比不流畅,思路不清晰,而且大多数学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欢编造了事。
复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考试法,评析法。
复习计划:
基础知识:重点识记生字、解词、重点的文学常识、部分课文的背诵,,主要是学生自主背诵记忆,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课文讲解重点:主要在老师讲解下学生理解并记忆,重点在文言文。重点在体会散文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领悟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同时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练习巩固:复习学案的相关内容,及时讲解,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作文指导:老师根据平时所学内容对作文训练进行有重点的指导,主要是写景类散文。结合所学习的课文,揣摩、欣赏其中的精彩句段和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要学会适当的借鉴。
复习学案的分工:
字词部分:丁洁
古文部分:张敏
默写部分:王长丰
名著赏析:印松
应对重难点的策略:
1, 课下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把学生按程度分小组,互帮互助,课堂加强提问以巩固其识记结果。
篇6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1、亚洲、北美洲地理位置对比: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亚洲 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81°N~11°S;
26°E~170°W
北美洲 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大西洋 84°N~10°N;
170°W~20°W
2、亚洲是第一大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3、亚洲六大地理分区:见右图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流向:由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2、北美洲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北美洲河流流向:密西西比河干流流向:由北向南(中部大平原北高南低);干流东侧支流:由东北向西南流;干流西侧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3、亚洲气候特点:复杂多样(气候与景观相对应P11图);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P12会看北美洲气候图)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
1、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东亚、中国东侧;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日本是由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组成的岛国。日本国土狭长,多优良港湾,沿海平原狭小。
2、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少火山地震。
3、日本工业与世界密切联系,由于①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②日本国内需求量小,工业产品以来国际市场销售。
4、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5、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以大和名族文化为主。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东亚,北邻中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由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半岛)和马来群岛(又叫南洋群岛)组成。
2、东南亚位置特征:“十字路口”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被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和海上生命线。
3、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半岛南部及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
4、东南亚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决定了水稻 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5、东南亚有很多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榈、椰子、蕉麻。
6、东南亚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流向:由北向南流入太平洋与印度洋,原因: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国际河流:萨尔温江(怒江)、湄公河(澜沧江)…
7、东南亚国家及风景名胜:缅甸(首都内比都)仰光大金塔;泰国(首都曼谷)水上市场;柬埔寨(首都金边)吴哥窟;越南(首都河内)下龙湾;的内陆国老挝,首都万象;花园城市——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巴厘岛…
第三节 印度
1、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的国家,位于中国西南面,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北邻中国,西北巴基斯坦,西南马尔代夫,东南斯里兰卡…
2、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中国第一),人口依然快速增长。
人口众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大。
人口众多的劣势:饥饿贫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
3、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从亚洲大陆吹来;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吹来。
4、西南季风强造成水灾,弱造成旱灾,使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产量不稳定。
5、印度承接世界1/2的服务外包业,其中的软件外包业占世界的2/3,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第四节 俄罗斯——首都为莫斯科,第二大城市为圣彼得堡
1、俄罗斯的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为横跨亚洲欧洲的欧洲国家,是世界面积的国家。三面环海:东临太平洋、北临印度洋、西临波罗的海。南邻中国、蒙古等国。
2、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地形区、河流见下图,一一对应!
3、俄罗斯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温带大
陆性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见右图)以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特点:冬季寒冷
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3、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基本自给,称为“世界加油站”。重工业发达,但与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
4、俄罗斯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运输为主。管道运输用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欧洲部分交通线(如铁路线)分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分布稀疏。
5、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西起莫斯科,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中东
1、中东位置特征:三洲五海之地(亚、欧、非洲,里海(是个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土耳其跨亚洲欧洲;阿塞拜疆跨亚洲欧洲。
3、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生产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绝大多数石油通过海运,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
4、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配矛盾成为战争一大因素。
5、中东文化多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城——麦加。
6、中东的阿拉伯男人缠白色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可反射太阳辐射,吸热少。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而骆驼成为传统交通工具。中东多数民居为平顶——因为气候干旱极少下雨。
7、中东战争的内因(区内因素):水资源匮乏;文化多元。外因(国际因素):位置优越,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石油资源丰富。
第二节 欧洲西部(西欧)
1、西欧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集中,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乳畜业发达。原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草场广布乳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 牧草 发达
3、西欧地形: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部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南部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篇7
Introduce Your Speciality
I like sports and I'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Every day,I practise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I also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but I can't sing well. I'm afraid of singing in front of people. I hope our school will start a singing club. I'm sure I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with our teachers. I also hope there will be less homework on weekends. Then I can have more time to do what I'm interested in.
【参考译文】
篇8
这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是由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领土辽阔,与中国面积接近的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2.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达西洋C.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兼有热带 D.北回归线穿过台、浙、粤、桂3.我国陆上疆界长达2万余千米,陆上领国有 ( )A .11个 B. 18个 C .14个 D .6个4.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 ( )A.省、市、县三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C.省、地、县三级 D.省、县、乡三级5.我国面积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6.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C.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连线 B.漠河—腾冲连线C.黑河—腾冲连线 D.天山—阴山连线8.下列省区中,分布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贵州9.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10.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有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1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12.我国下列地区中,约6—7月多阴雨天气的是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 D.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14.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松花江 D.京杭运河15.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16.河流中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淮河
17.河源众多,水运便利,冬季普遍不结冰等是我国哪个地区的特点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8.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A.西北 东北 华北 B.西南 东南 东北C.华北 东北 西南 D.西南 西北 东北1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一般是指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高原 D.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20. 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1.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差异很大,下列现象属于东部地区的是 ( )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B.水资源短缺C.气候干旱 D.土地肥沃2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有 ( )A.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23.长江发源于 ( )A.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B.青海省的各拉丹东雪峰C.西藏自治区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D.西藏自治区的各拉丹东雪峰24.素有“以歌代言”的风尚的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25. 位于我国最东端的区域是 ( )A.漠河地区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相交处 C.曾母暗沙 D.帕米尔高原二、 综合运用题(共50分)26. (1)将下列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与它们的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5分)青藏高原 地势低平,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内蒙古高原 高山林立,雪峰连绵,冰川广布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四川盆地 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东南丘陵 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2)将下列省区的主要地形区与它们的称号连接起来(5分)四川盆地 世界屋脊长江三角洲 天府之国青藏高原 塞上江南台湾岛 鱼米之乡宁夏平原 祖国宝岛27.填写秦岭—淮河南北地理要素比较表(8分)一月均温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气候类型秦岭—淮河以北 <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 >0℃28.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指代的地貌单元。A: 高原 B: 平原 C: 盆地D: 高原 E: 丘陵(2)第二阶梯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和 。(3)由上图可以得知: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29.读长江水系示意图:(10分)(1)图中A、B两城市的名称分别是 、 。(2)三峡工程指的“三峡地区”是指 ,其蕴藏量最为丰富的两种资源是 和 。(3)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指 。(4)长江上游的森林对长江的防洪有何作用? 30.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12分)(1)我国东、中、西部主要指标一览表指标(2011年) 东 部 中 部 西 部面积占全国(%) 16 27 57人口占全国(%) 41.3 35.8 22.9GDP全国(%) 58.2 27.6 14.2人均(GDP)(元) 807(上海2096) 442(湖北499) 355(贵州216)(2)为了尽快缩小东西部差距,推进社会全面发展,2000年国家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为西部开发“铺路搭桥”,东部地区也积极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1)分析上表说明东、西部有何差异?(3分)(2)目前,国家正在或已实施的地区间资源与能源调配工程主要有 、 、 等。(6分)(3)你认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何重要意义?(3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B 2. C 3. C 4. D 5. A 6. C 7. C 8. C 9. C 10. D 11. B 12. A 13.C 14.A 15.A 16.C 17.B 18. D 19. D 20. C 21.D 22.A 23. D 24.D 25. B二、 综合运用题(共50分)26. (1)(2)27.一月均温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气候类型秦岭—淮河以北 <0℃ <800毫米 旱地 小麦 温带季风秦岭—淮河以南 >0℃ >800毫米 水田 水稻 亚热带季风28.(1)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准噶尔 云贵 东南 (2)高原 盆地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9.⑴宜昌 重庆 ⑵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 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 ⑶防洪 发电 ⑷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御灾害等作用30.(1)说明了东部地区面积所占比例小,人口却很多,经济发达,GDP所占比重大,人均GDP高。西部却相反(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等。(任选两点即可)(3)有利于全国均衡发展,共同富裕;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巩固国防;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团结。
篇9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的相反数是 ( ) A. B. C. D. +12. 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 )3. 若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B. > C. < D.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点 在第四象限,且点 到 轴的距离为1,到 轴的距离为 ,则点 的坐标为( ) A. ( ) B. ( ) C. (1, ) D. ( )5. 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 在坐标平面上两点A(-a+2,-b+1)、B(3a, b),若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重合,则点B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7.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ACB=90º,CDAB于D,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AC与BC互相垂直 ②CD和BC互相垂直 ③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CA ④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CD ⑤线段AC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④⑤ 9. 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 ) A.150° B.180° C.270° D.360° 10. 对于不等式组 ( 、 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 时无解 B.当 ≥ 时无解 C.当 ≥ 时有解 D.当 时有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下列各数 、 、 、 、 、 、 、 中,无理数有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13. 当x_________时, 有意义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AOC=__________,∠BOC=____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16. 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8, a 17. 已知点M (3a (1) 若点M在第二象限, 并且a为整数,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 6), 并且直线MN∥x轴,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 (2) 若N点坐标为 (3,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 °,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________ 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20.如图a, ABCD是长方形纸带(AD∥BC), ∠DEF =19°, 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 再沿BF折叠成图c, 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21. 计算: + . 22.解方程: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2=∠3∠3=∠DCB H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F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FHAB,∠FH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________°.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写出点A’,B’的坐标为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北京三帆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BDCAD DAAC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无理数有 、 、 、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0和1 .13. 当 时, 有意义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AOC=____65°___,∠BOC=___115°____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2_____16.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1). (1)点M _(-2,1)__; (2)点M ___(-23,-6)_ .8, a 17. 已知点M (3a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 °,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150°_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51,50) 20.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123°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 __ 9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21. 计算: + .解:原式=7-3+ = ……………………4分22.解方程: 解: -----1分 ------2分 ------4分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1分合并,得 . …………………………………………2分系数化为1,得 …………………………………………3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4分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由不等式 ,得 ;………………1分由不等式 得: x>-5;………………2分画出数轴: ………………3分所以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1,………………4分所以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4,-3,-2,-1,0,1.………………5分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解:A(4,0),点C在x轴上,AC=5,所以点C的坐标是(-1,0)或(9,0). ……………2分②SABC= =10解得y=4或-4………………………4分所以点B坐标是B(3,-4)或(3,4)………………………5分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解:(1)由题意得, ,解得 .………………2分 (2)设买x台A型,则买 (10-x)台B型,有 解得: ………………3分 答:可买10台B型;或 1台A型,9台B型;或2台A型,8台B型. ………………4分 (3) 设买x台A型,则由题意可得 ………………5分 解得 当x=1时,花费 (万元) 当x=2时,花费 (万元) 答:买1台A型,9台B型设备时最省钱. ………………6分2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解:(1)如图; ……………………………1分(2)如图; ………………… ………2分(3)如图; ………………… ………3分(4)90; ………………………………4分(5)4.8. …………………………………6分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又∠2=∠3∠3=∠DCB HF∥DC(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CDB=∠FHB. (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___)又FHAB,∠FHB=90°(___垂直定义_______)∠CDB=__90_°.CDAB. (____垂直定义_________)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A’,B’的坐标;(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解:(1)如图,过A作AHx轴于点H. .……1分(2)画图A’B’C’, , ; 4分(3)m =3,n =1. ……6分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4个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1)证明:AEBC, FGBC, ∠4=∠5=90o.………………………1分AE∥FG.∠2=∠A.∠1=∠2,∠1=∠A.………………………2分AB∥CD.………………………3分(2)解:设∠3=xo,由(1)知:AB∥CD,∠C=∠3=xo. .………………………4分,∠D = xo+60∠D =∠3+60AB∥CD∠D+∠3+∠CBD=180o,………………………5分,x+60+x+70=180.………………………6分∠CBD=70x=25.∠C=25o.………………………7分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1分 …2分 5分 …7分 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解:(1) C(0,2) D(4,2) =8…………3分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存在。P点坐标为(0,4)或(0,-4)………5分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②④_______ ………………………7分
篇10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2=∠3∠3=∠DCB H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F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FHAB,∠FH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________°.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写出点A’,B’的坐标为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