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中国范文
时间:2023-04-04 20: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中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志愿者到环保NGO
2005年大学毕业,李海市选择留在四川省林业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从完成学业到工作,一路走来,李海市走的路都很平坦,是目前不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工作的第三年,汶川地震发生了,李海市奔赴四川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之前对志愿者是没有准确概念的,这次却深有体会。”李海市说,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志愿者这个词才正式走进了他的生活。
与阿里巴巴的不解之缘也要从这个时候说起。在救灾过程中,因为对汶川、青川地形比较熟悉,经朋友介绍,李海市带领阿里巴巴救灾人员奔赴青川。几个星期下来,李海市与这个团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李海市辞去了安稳的公务员工作,成为阿里公益基金的专职人员。公益事业就这样有序地进入了他的生活,并给他的志愿者生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中国,做公益的人有很多,以名人为代表的不计其数。明星与企业家的带动,使公益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马云作为成功的商业人士,对公益热度不减。李海市和马云的相识也是一场渊源,可以说,马云是李海市公益路上重要的带动者。2010年,马云加入大自然保护协会,倡导环保。李海市作为职工去执行这样的工作要求。
“当时大量接触水污染、森林保护等工作。看到很多受环境污染影响的人群,譬如癌症村。但企业在哪里排了污水,一般都跟老百姓离得比较远,所以大家很难真正的去关注。但是食物却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东西,一日三餐不能缺。”对于这份做了三年的工作,李海市有着自己的见解:从食物宣传下手,贴近大家生活,或许效益才能更加明显。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李海市的信心增加了。
于是,2012年4月,李海市以兼职身份开创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召集志愿者,在闲暇时间开展活动。此前,中国NGO组织种类很多。李海市向记者解释说,目前国内只有绿色和平关注农药残留,环保NGO关注自来水安全、食品安全几乎处于真空地带。2013年6月,李海市辞去阿里巴巴的工作,专职于啄木鸟食品安全工作。
唤醒身边的食品安全常识
“食品安全问题来源于4个点。”李海市清晰地将这些因素给记者列举出来:首先是植物的自然生长,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导致蔬菜水果生长受到影响;其次,有些企业在生产、经营加工环节存在很大的缺失;再次,政府的监管存在缺位。而最重要的则是广大群众对食品选购的认知度不高。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因此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很重要。”李海市对记者说。
因此,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自从开办以来,就把百分之七十的精力放在宣传教育层面上。如何宣传才有更好的效果?李海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啄木鸟网站上列举了不同种类食物的选购常识,曝光了一些常见并已出现了问题的食品等。另一方面,李海市开展了一些社区学校和广场活动,进行粗放的宣传。“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着。”李海市说。
如何选择健康的猪肉、豆芽?这些用肉眼或触觉就能感受到的,李海市也想了办法――将肉眼可分辨的或者能闻见的选购常识写在一张小卡片上,教大家辨认。关于食品添加剂问题,他带领大家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让孩子也有科学的认知,并不盲目告诫大家好与坏。
“我们开发了完整的课堂讲解,很受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另外,进入社区宣传也有良好的反馈。”李海市告诉记者。
2013年12月15日,啄木鸟联合同顺教育来到浙江省科技馆五楼,与绿城育华小学的一年级同学与家长们分享食品安全知识,以求对食品添加剂是天使还是魔鬼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另外,针对低年级儿童,开展了蔬菜水果大猜想、蔬菜水果去哪儿的亲子游戏,让孩子们了解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来源、做法等知识。“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家长和老师还邀请我们再次去举办这样的活动,他们认为有意义,孩子接受的也快。”李海市开心地说。
同样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另外一场“绿餐桌”宣传活动。李海市和同事在某社区进行食品安全卡片的发放,主要针对“当季蔬菜应对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宣传。活动结束后,一位大爷主动联系到李海市,希望把自己平常生活中了解的食品安全小常识分享出来。“得到大家的反馈和认可我真地很开心。”李海市如是说。
啄木鸟虽成立不久,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检测设备。李海市拿出一个小盒子,上面写着“揭秘箱”。一打开,就传来一股果香。“这几罐添加剂,可以调出任何你想要的果汁。外面喝到的果汁、饮料,很多就是用这些添加剂调的。如果小朋友来这里,看到我们调制果汁、饮料,估计他们以后就不会乱喝果汁饮料了。”李海市说。
理性与感性的行动派
很多人对“公益“这个词颇有微词。因为社会上出现过诸多公益事业负面的报道。啄木鸟规模不大,但也曾有类似的困惑。宣传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有一些阻碍,部分来自政府,一些来自商家。
李海市给记者举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目前啄木鸟也有一些检查食品安全的小仪器,在杭州一些超市进行食品检测,检测的信息以及曝光的消息大家都可以通过使用APP扫描。以往去超市购买同类型的食品,只凭广告词和朋友的推荐做判断,现在使用APP扫描,可以在第一时间看见这些食品是否受到过处罚或者质量检测是否过关的信息,从而使消费者健康选购。而这些调查的结果需送往有关部门再进行长时期的检测,有些调查结果也无法及时公布。
避免与商家直接的冲突,怎么做才有利于工作开展呢?李海市也想了很久。既然我们选择这条路,就要走下去,而且要用最合理的方法。于是,李海市开始与企业谈判合作,但不接受食品生产商的投资与捐款。
这样一个非盈利机构希望用商业化手法给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啄木鸟把自己当做一个桥梁,与厂家沟通,与消费者沟通。“工具包”是李海市的一个黄金点子,工具包包含食品安全常识,发放起来也很方便,李海市准备把这些工具包建立起来,卖给政府、社区、农场等,形成一个购买服务的过程。“啄木鸟”团队希望将此种方式扩大,慢慢地让消费者来引导或者制约食品生产商,这样才有利于食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外界的质疑还有资金的问题,商业化手法必然也有疑惑。李海市在建立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之前,曾有过这类的工作经验,“看见的账目不透明,大家心里疑惑就越高”。怎么做去打消这个疑惑呢?方法只有一点,就是账目公开。这意味着一个团队无私利可寻。对此,李海市并不后悔,他对记者解释说:“我们只保证自己的运营成本,其余捐款或者赚到的钱都用在宣传与开发上。”网站上公开透明的账目单给了他十足的底气。
“还没有去做一件事情就先被困难打倒是一个伪命题。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大家。”李海市告诉记者,在做公益的同时,做一个感性的人,去理解关心大家。在处理问题时,做一个理性的人,这样才能用微薄之力带动更多人。
啄木鸟团队的中国梦
“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在近几个月中一直探索食品消费人群真正的需求,为此我们还设定了几条线路。”李海市说。一条线路继续开展学校、社区宣传工作,联系家长和老师,开展青少年选购饮料、零食等的教育,同时用喜闻乐见的方法进入社区宣传。另外,进行调查,加强信息化收集与整理的工作。
啄木鸟计划在2014年开展更多的活动。李海市说,“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群体中,我们希望让更多群体加入进来,大家一起维护食品安全”。让白领能进入农场体验,公司员工也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会联系像阿里巴巴、网易和娃哈哈等这样的公司,对员工进行宣传,让食品安全走向不同人群。”李海市如是说。
啄木鸟工作队伍目前有六人,即将上岗的有4人。谈及招聘标准,李海市说:“只要对这份事业有热爱,有跟我们同样的梦想,能力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乐意去培养他们。”
团队经验总是在一次次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啄木鸟团队也不例外。在协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分歧,作为领头者,李海市很谦虚,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工作中也犯过很多错误,因此,他希望以开放的思维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所以基本上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即使出现分歧,我们的出发点都一样,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了。”李海市说。
李海市的态度使团队有了更多的干劲。“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积蓄更多的力量。共同圆我们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梦。”
“我们也希望消费者不只是停留在抱怨阶段,而是积极行动起来,捍卫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李海市告诉记者,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啄木鸟团队将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网站上这样写道:我们有个中国梦,希望孩子们都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希望人们都了解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希望食物生产者销售者都诚信起来。
篇2
最近一个时期,全国中小学校安全形势严峻,短短1个月多月时间内,国内发生了五起校园砍杀事件:3月23日,福建南平郑民生杀死8名小学生。4月12日,广西合浦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砍伤16名师生;4月29日,江苏泰兴男子砍伤32名幼儿; 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一桩桩血淋淋的教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校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是啊,“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为保证同学们在校的安全,从今天起,大家上学不要在学校门口逗留,不允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进校园,他们只能在校门口等候。没有家长接送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护,在上学和放学的途中,要时刻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要与陌生人答话、闲聊,不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尽快摆脱陌生人的尾随、跟踪等。如果在学校附近遇到危险时,要向学校跑去及时向老师求救,并到校长室或教师办公室反映情况。
篇3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安全;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6-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依存,不断加长的国际机构名单,不断扩展的合作关系,不断增长的相互信任和不断深入与持久的和平,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又相互猜忌,频繁更换外交伙伴,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危机和间歇性的战争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框架是中外所有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主义那里,安全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在自由主义那里,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随着当代安全领域问题的层出不穷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更深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们试图融合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合理观点进行折中,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发展对安全理念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内容。
一、现实主义
1948年,《国家间的政治》一书的出版,使现实主义安全观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书中核心的观点是,权力争夺是无所不至的,从家庭到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整个国际社会是松散的,不稳定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是软弱无力的,所以确保国家间安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国家,在世界各国家中,各国应该达成一定的谅解。他的世界安全模式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强大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是一种霸权安全。
在其基础上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现实主义眼里,如果一个国家以不合理性的方式挑战现有安全模式,将会受到惩罚。它看中的是均势。虽然均势可以被打破,从而带来新的不安全状态,但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经这种理论所诠释的均势安全是国家追求安全的一种传统模式。古今中外,从“战国七雄”的争霸到“三分天下”的并立,从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现实主义是这些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成为传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比较严峻和冷酷的,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国际画卷”[1]。对此,基辛格有一句精辟恰当的评价,“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平”[2],然而,均势安全或均势论在历经历史检验后,也显现出它的另一面。因为均势往往孕育着超级强国的优势和霸权欲望。国家对其安全的关注与担忧总不会以均势为满足,各国对自己的安全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各方不断谋求对于对手的优势,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小国往往会成为均势下的牺牲品,如朝鲜半岛的分裂,波兰的三次被瓜分,就是大国玩弄均势外交的例证。同时,历史上对大国追求霸权的反应也并非总是伴随着制横的出现。霸权及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便利,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去制横。此霸权及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武力征服,也可以依靠文化和经济影响来包容和束缚他国。同时,一国应该具有的制衡能力和意愿在国内众多问题的侵扰下会增添制衡困难,甚至促使一国专注于国内事务而根本不做任何制衡的努力。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不像传统的理想主义那样,他们不认为国际组织能够发挥世界政府的作用,也不像现实主义认为的,国际组织只是体现大国利益的场所,他们确信国际组织对协调一国内外政策及建立各层次国际组织联系方面将产生重大的作用[3]。但同时,这样一个经过国际组织协调、利益复杂交合的国际社会并非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恰恰相反,复杂性的增加和等级结构的日益衰弱,可能还会导致在行动的过程中失去有效的领导,他们看到,在这样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旧的霸权必然会衰落,在不同领域会出现多重领导的状况,并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局面,因而,建立多元安全制度与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4]。
如果说均势理论是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集体安全模式就可以认为基本是和自由主义相联系的。在由一定国家构成的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的一定的安全共同体中,各成员国为了保护或者获得所想要的经济利益,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必要时敌人施以军事打击制裁或打击。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原则,到维也纳会议确定欧洲协调,其中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集体安全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联合国,国际组织构成了集体安全的主要形式,诸如此类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几乎包含了所有国家,不管它的功效如何,至少在普遍性上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它确实为在一个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法”[5]。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在民族国家依然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还远未强大到让民族国家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完全放下手中的武器,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并未因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销声匿迹。当各国彼此之间怀有极大的恐惧时,让他们保持行为中立、协商签约并建立互信合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局面即使在发展合作关系的制度渠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会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彼此恐惧怀疑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制度是否一定会成功[5]。很显然,这种安全模式掺进了太多的道德伦理因素,这明显违背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三、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者都很强调利益在指导国家行为中的作用,利益被认为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各国掌权者会以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有理论或者事实将之证伪。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与其把国际争端说成与客观不变的利益有关,不如说与各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致认同有关。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团体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他人。
可是,如何定位是充满主观判断的。当前的美国政府在多种场合传达了对叙利亚动武的信息,因他认为叙利亚政权的存在本身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与正面临着因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相比,前者显然不像其对外宣称的那样迫切,原因在于,在美国与叙利亚的长期交往中,美国认为叙利亚伊斯兰政权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美国的行为是誓将敌人除去而后快的观念使然。“如果把使权力和利益具有意义和内容的观念剥离出去,单纯的权力和利益很难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观念的根本作用是建构具有结实能力的权力和利益”[6]。
按照这种理论的阐释,当今国际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对话,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就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和争夺权力,而是要通过这种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创建新的更加积极的身份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北朝鲜开始积极接触以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相互敌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实主义或许会将之看成是双方利益调整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南北双方继续敌视而不反思对方,继续将对方视为民族的罪人而不加以重新定位,对抗将重新取代何谈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当前半岛形势说明了这一点。
身份确认有助于理清各自的利益,反过来,理清后的利益也会形成认同,但新的认同的形成是否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世界,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一种新的定位和认同的产生是以以往的定位或认同的趋弱为前提的。事实证明这在当代世界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将来自他国或民族的伤害和威胁,在短时期彻底忘却,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给他国带来痛苦经历的国家都能像勃兰特和科尔那样,对过去加诸他人的伤害以跪谢罪。因此说,国家民族之间的重新定位是艰巨的,其中需要没完没了的对话和行动,需要双方对过去的事实甚至是伤害有真诚的彻底的认识。认同一经形成将会有很大的稳定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危机和对抗会导致相互敌对的认同,这种认同一经形成将很难化解,于各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中日两国的现状就是明证。
四、我国的战略选择
持续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加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与各国间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国力的强势提升引出了多重的反应,周边关系向强势大国的结构转变,这与过去的弱势中国下的关系特点不同。强势中国下这样的关系,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很多问题和中国联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即中国对本身的利益诉求增加了,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些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弱势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强势情况下就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很自然。再一个趋势是应对强势中国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适应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区域内大国,心态更加复杂,这就会催生现实主义所说的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力量。虽然这种结盟是行动力较弱的松散的联盟。过去是我们应对别人,现在是别人应对我们。当前的南海和领土争端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西方式的帝国,都希望中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崛起大国。而避免成为众人心中的西式帝国也是中国的必要选择。尽管各种内部制度因素继续制约着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但外在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外交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纵深依赖,而不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及影响力。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成为亚洲大国靠的是经济力量及和经济力量相关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靠的也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恫吓。中国复兴最根本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中国最重大、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本身可以促使各个相关国家走向同一“跑道”,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竞争总要好于军事竞争。同时,处理好担当责任与量力而为的关系。中国自己的事情理顺了,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履行了最大的责任,中国有限战略资源的落脚点应立足在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上。对中国现时的国力所能支撑的国际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解决国际事务时,谨慎决策,不受诱惑,避免替美国担当,过度将自己卷入。
第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降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嫌弃外在世界太麻烦,选择孤立,自我封闭起来。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近代历史给中国最惨痛的教训是,封闭就要挨打,而以来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开放的必要性。二是另组一个国际舞台,如同苏联一样。在当今世界,也的确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和西方美国对立。如果一时头脑发热选择另组体系,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势必将会使得那些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所有国家站在一起,而不单纯是小国的合众连横。届时,中国必然面临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巨大的国际社会联合体很可能会让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走和平发展国家道路。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进行军事现代化,需要将坚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家和安全作为我国安全战略的根本基点,但要将之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防御性质之内。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且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可以持续,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和前一种情形一样,一旦中国选择军事国家道路,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另外一个视中国为威胁的军事国家或者集团。
第四,与国际社会各主要行为体积极对话。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和各大国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不断的接触和沟通,让对方对我们的政策和原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各行为体观念中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多层次了解中国,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要看到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方面是加强在国际舞台的交往和合作,更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规则,更加广泛地开展首脑外交、民间外交和各种非政府外交等,大力扩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4).
[2]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6.
[3]梁艳菊.关于国际安全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
[4]谢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理念[J].世界经济与论坛,2000,(4).
篇4
“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制造强国进行部署,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地位愈发受到重视。在产业大规模升级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亟待补齐短板。
工业控制系统是制造业基础设施运行的“大脑”,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航天、铁路、汽车、交通、石化等领域。2010年“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2011年“火焰”病毒入侵中东国家,2015年底“黑暗能源”病毒攻击乌克兰电网……一系列突发事件表明,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4.0”,都将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视为重中之重。
中国政府对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同样极为重视。201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了两化融合中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然而,与工业系统的快速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相比,中国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进展缓慢,防护薄弱,问题仍较为突出。
乌克兰电网被攻击后,国内相关网络安全公司的监测报告显示,在国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各类工业控制设备中,完全暴露在外、可以被轻易攻击的多达935个。有些城市和地区的工业控制系统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造成这一隐患的原因众多,关键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借助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没有考虑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而即使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在系统改造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人员和部门支撑,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往往浮于表面,未得实效。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工业控制系统虽然还没有发生影响巨大、后果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但不少领域的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遭遇了因计算机病毒引发的安全事故。如果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一旦这些控制系统的安全漏洞被利用,将有可能导致核电站过载、电网停电、地铁失控等灾难性后果,这绝非危言耸听。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迫在眉睫。既要有国家自上而下的体系化顶层设计,也要有产业和企业自下而上的探索与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保障体系的机制建设上,需要一个高规格的协调机构,以应对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系统可能遭受的高强度攻击,同时组建以工业企业、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为主的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应急响应处理办法。
与此同时,做好重点行业的工业控制系统威胁情报研究,各方联动,形成合力,提供有价值的威胁情报信息,建立更有实用性的威胁情报库,为政府机构、安全厂商、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技术上,要做好整个安全保障体系的“供应链”安全,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新建项目上,必须强化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引入第三方安全机构或服务商对技术实施方案和产品供应链进行审查。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
篇5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食用油总消费量达到2765万吨,其中2515万吨在家庭、餐馆和食堂等终端被消费者直接消费,另外有250万吨用于工业及其他间接消费途径。
由此测算,我国食用油人均年消费量已由1996年7.7公斤上升到2011年的20.5公斤,达到世界人均20公斤的水平。该数字在2001年首次突破人均10公斤的水平,2008年以来则维持在20公斤上下的水平。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十年还会出现持续上扬,从而对我们的食用油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油脂自给率仅38.1%
在供给方面,除了前述2765万吨消费量,我国在2011年还出口了12.4万吨食用油,另有年度结余87.7万吨,合计总供给量为2865.1万吨。虽然看上去能够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但问题在于,这2856.1万吨的总供给量中,国产油料的榨油量仅为1091.8万吨,进口油脂油料的合计总折油为1773.3万吨,自给率只有38.1%。
为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我国耕地和水资源极度紧张的现状,国家不得不在国内油料之外,增加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以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大豆来说,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5264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77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约为我国大豆产量的4倍。
应该说,这是我们国家基于资源做出的正确战略选择。我们有限的耕地需要优先用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生产,优先保障主粮自给自足。有专家测算,如果我国食用油自给率达到95%,需要至少6.2亿亩耕地,而现实情况是,我国没有如此巨量的土地用于种植油料,除非与主粮争地。
可以说,增加进口油脂油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选择,但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毕竟食用油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国家也将食用油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而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显然不利于保障食用油供应的数量和价格。
因此,提高食用油的自给能力是当务之急,中央也提出,要把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到40%。在笔者看来,如果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油料产量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原来被忽视、被浪费的一些油料资源,达到这个目标是有可能的。
稻米油的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12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4亿吨,约占世界稻谷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水稻中的米糠就是非常好的油料,由其制作而成的稻米油更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在日本,它作为保健食品优先保障中小学生营养餐的供应,而在平民百姓生活中,则是作为一种奢侈品被使用。
这是因为,稻米油中富含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角烯鲨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其中谷维素的含量达1.4%-1.5%,维生素E的含量为0.1%-0.15%,它们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稻米油在贮存过程中品质劣变,因此,稻米油较其他食用油更安全。
稻米油中还富含人体必需的油酸和亚油酸。从其脂肪酸组成来看,一般稻米油中含亚油酸38%,含油酸42%,比例为1:1.1。现代观点认为,亚油酸与油酸的比例应为1:1左右为佳,这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比例。所以,稻米油不仅是脂肪酸组成最为合理的单一油品,今后也将是我国发展功能性油脂的重要油源。
鉴于稻米油营养价值很高,长期食用有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调节植物神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第113次会议推出稻米油、玉米油和芝麻油为最佳食用油。由此可见,稻米油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
但在我国,这是一笔长期被忽视、被浪费的财富。在稻米油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的米糠利用率只有15%左右,与日本米糠利用率几乎100%,以及印度的米糠利用率达60%-70%差距较大。
在稻谷加工中,米糠是其最宝贵的副产品,水稻64%的营养都在米糠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优质的油料资源。一般来说,稻谷出糠率为7%左右,而米糠的含油率为18%-20%,相当于大豆的出油率。我国95%的稻谷用于加工,约产米糠1330万吨。如果能够将60%的米糠资源用于榨油,我国每年可生产120万-130万吨稻米油。这相当于在没有增加耕地负担的情况下,把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提高到了42%。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以米糠榨油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7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稻米油产量一度达万吨以上,对平衡当时国内油脂供应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当时的米厂规模较小,米糠榨油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加上米糠保鲜及精炼技术等不过关,所以产量一直徘徊在万吨左右。近几年来,国家对米糠资源的利用开始重视,加上稻米加工企业的规模化生产,米糠保鲜和精炼技术的提高,我国稻米油产量逐年提高。据统计,2011年我国稻米油产量达34万吨。
因为有差距,稻米油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工作,推动米糠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稻米油还需国家支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稻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一是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把利用好米糠资源,为国家增产油脂看作像发展油料生产一样高度重视,要像支持发展大豆产业一样支持米糠资源的利用。建议国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有一定规模的稻米加工企业,配备米糠保鲜技术装备,对稻米油生产企业要根据实际产量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要重视稻米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加快修订稻米油国家标准,以引领稻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篇6
世界粮食计划署是联合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粮食援助的国际机构。中国于1979年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
黄安生向笔者介绍,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关注三个重点问题:一是够不够,即粮食是否充足,能否养活世人;二是贵不贵,即粮价能否让人承受得起;三是好不好,即粮食是否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
黄安生表示,全球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他说,虽然世界饥饿人口数量总体在下降,但饥饿问题依旧严重,北非和中东地区的饥饿人口仍在增加。根据联合国的最新饥饿报告显示,全球近8.7亿人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其中约8.52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此外,饥饿的表现不仅是缺少食物,还有营养问题,对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穷人用七成以上的收入购买粮食,一旦粮价攀升,他们受影响最大。
今年,旱灾侵袭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也遭遇了严重的粮食问题。黄安生强调,在此情况下,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显得尤为可贵。实际上,只要中国能解决本国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已经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基本解决了贫困和饥饿问题,堪称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
中国也因而更加意识到粮食生产对于抗击贫困和饥饿的重要性。中国解决饥饿问题的模式值得向世界推广,这有利于开展南南合作,也有利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软实力。
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饥饿是世界最大的可解决的难题,国际社会自有应对之道,世界粮食计划署也有不少好的做法。黄安生举例说,一是现金转移,通过与电信公司的合作,凭借手机发送粮食代金券,让民众据此领取食物;二是构建社会安全网,即通过学校供餐、以资代赈和营养方面的援助项目,援助弱势群体,增强社会保障。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学校营养餐项目就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2011年,世界粮食计划署为60个国家的近2600万儿童提供了学校营养餐。
篇7
当今世界,多种矛盾叠加交织,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逆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汹,世界发展格局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发展为世界增添了信心,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五次提及“一带一路”,回顾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可以说,“一带一路”不仅惠及国内百姓,更是造福世界人民,它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次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中回顾2016年工作时表示,“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
据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已与40余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的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4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全面展开,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式签署,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
第二次
总理指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进行战略对接、务实合作。”
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并将同欧盟的“欧洲投资计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印尼“全球海上支点”、越南“两廊一圈”等多国进行战略对接。
第三次
过去一年,我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总理指出,2016年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中国商务部于2月发表文章称,目前,我国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建设56个合作区,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第四次
“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哟胃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总理在介绍“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时要求,“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
第五次
总理要求,要“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篇8
(一)安全教育的形式单调
“安全重如泰山”,在很多的中学都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就目前的安全教育来讲,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规范性不足,系统性不够,还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校内的学生安全意识浅薄等等,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式也很单调,大多都是以罚代教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逆反情绪,安全教育的效果就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在现在中学中还有很多学校存在的安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主要是影视和录像片、安全知识学生读本、宣传画或是关怀、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安全教育教育读本、安全法规及制度汇编等等。
(二)还存在一些教师对安全教育漠不关心
在中学当中,安全教育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让中学的安全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目前,还有一些教师有着别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需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而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安全事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即使是发生了,也自然有领导对这些安全事故负责。
(三)家庭教育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是需要家庭配合的,家庭有着自己特别的影响力。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安全事故不是在学校发生的,尽管学校加强了教育,但是因为家长的疏忽,一些学生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比如溺水、烧烫伤、触电等。学生对自身的安全问题大多意识并不强烈,缺乏“安全预见”和“安全知识”。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他们就养成了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安全才是重要的,对于身边的人的安全一点也不关心,只有当别人身上出现的安全事故牵连到自己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四)应急体系构建不完善
近年来,学校突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给学生、家庭和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对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但是我国很多的中学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却缺乏了科学的研究。从已发生的突发安全试过来看,有很多都是群体性的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了很多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但因为中学的管理者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管理的预计不够,突发安全事故的预案没有做到位,再加上有些学校的经费吃紧,资源有限,就导致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体系的构建不完善。
(五)网络安全管理缺失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生活不断产生影响。而这一代的青少年就是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体。而伴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现在家庭中很多都配备了电脑,在中学生中,懂电脑的已经很多,特别对于网络游戏,更是有很多的中学生涉入其中。国家近几年也制定了一些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道德方面有一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他的就是地方上和学校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行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就学校的安全管理而言,现在很多中小的在校生都还是沿着过去的教育方法和体制。只是在课余时间告知学生禁止上网,根本没有告知学生什么是网络道德、网络安全,学生更不知道网络方面的法律。2007年出现的“熊猫病毒”,其制造者就是一名中专毕业生。
(六)缺少心理安全教育
心理安全可以说是一种状态,是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面对任何事情存在一种不受威胁,追求平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基本上没有戒备心理,也不会为别人给自己的批评和指责担忧,一直有一种安全感。在出现事情时,如果形成的是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其在外显露的行为就会显得和谐而友善,反之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从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学校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一种内在的安全隐患,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受害人自身内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在心理安全问题上,管理还很稀少。
(七)学校周边环境复杂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中学周边的环境都很复杂,这样复杂的环境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一是很多以学生为主要营业对象的商店、音像经营网点密布在学校周边,这些商店和经营网点很多都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的行为,如书店里面的不健康书籍,音像店的不健康的音像制品,日杂用品店的各种管制刀具。二是在社会上游历社会青年到学校闹事,盗窃学校财务,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破坏学校设备。三是流动的无牌摊点,这些摊点毫无卫生保障,还影响着交通秩序。
(八)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中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还偏小,身体和大脑都还在成长发育阶段,自制力弱,思想还不成熟安全意识薄弱,对不安全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比如有一项调查,有95.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或是基本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但在“上学快迟到了,却遇到了红灯怎么办?”这个问题上,却只有53.8%的学生会等到绿灯。其实在中学的安全教育上,很多学生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管理弱,这样的安全意识,往往会让学生做事不加思考、急于求成,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如何做好中学的安全教育
(一)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水平
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的主体始终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教师的安全素质,特别要注重安全专职教师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对教师的安全知识的结构进行完善,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教育有着持续性和有效性。在目前,一般的中学教师对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还普遍缺乏。比如在学生心理健康,还有学生上网成瘾,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对等等。这种情况,让教师来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肯定就显得不那么恰当。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是要注意到学科体系之间的突破,安全教育可以和其他的学科想结合来进行实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然后结合社会学、卫生学、心理学、环境等等,把安全教育和多门学科进行渗透和融合。特别是要提倡从现实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利用知识来进行和学生联系紧密的安全问题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学科的背景下,利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或者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前得到预防。比如在物理课中的惯性这一知识,在进行惯性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交通方面的事故来举例,然后让同学们来讨论。这样即深化了惯性知识的讲解,又进行了学生安全出行的教育。同时还可以用安全作为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比如在期中考试以后对学生举办心理安全的讲座,围绕确定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等等。
(二)构建社会安全管理模式
要想做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光是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多种社会机构的联合才能做好。这些部门包括了社区、妇联还有派出所等等。学校要联合这些机构,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中学生举行安全知识的讲座、竞赛等等。为他们普及安全知识,增加在面对安全事故是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宣传,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响应安全教育的开展,为家长进行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教育水平,把家庭、学校还有社会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来自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到达了1.37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这其中,学生占据了网民的很大的比例。但是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大网络监管的水平,比如说抢占网络阵地,建立内容丰富的校园网,把教师的工作延伸到互联网上,在网络中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有不健康的信息侵入到校园网中时,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还要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感,让中学生能够拥有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一道老郭的思想防线。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和安全知识的普及,比如说防火防盗、逃生自救等。
(四)校园应急演练制度化
中学校园应该要进行应急演练的制度化,监督应急演练的实践。就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来看,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安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安全巡查;二是学生的安全意识欠缺,在楼梯间拥挤严重;三是因为下雨,大部门的学生都想离宿舍较近的一号楼梯返回宿舍;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进行应急灯和警示标志的安装。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应急演练的重要性。还有在日本,尽管经常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地震,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重大的伤亡事件的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全社会尤其是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应急演练,锻炼学生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拥有良好的逃生能力。而湘乡育才中学三千多的学生却从未开展过应急演练,这个问题就值得教育界所有人士的思考。而如果把应急演练制度化,规定每隔多少时间进行应急演练,或许这件事情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五)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和评估检查机制
首先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的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各种安全事故的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状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向相关部门进行情况的汇报。其次进行不定期检查。这些检查需要学校的领导做好组织工作,带领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教室和寝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中了解到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的执行情况,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态度。还有就是要进行季节性的检查。这种检查要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根据学校的情况,针对各个季节的特点,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比如在春季,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在夏季要做好防雷、防洪等工作。而冬季要做好防火、放煤气中毒的情况的工作。每一次在检查中找出的问题,都要对这些问题认真做出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耐心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的讲解,不厌其烦。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人。和其他的管理工作相同,整改和检查在安全管理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篇9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将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使学生真正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养成安全习惯。
一、活动目的
2017年3月27日是第x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切实做好我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使广大的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并通过疏散演练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进一步强化我校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避险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二、活动主题 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时间 2017年3月27日--4月1日
四、“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韩x清
副组长:路x杰、杨x芳、秦x瑛、李x芝
成 员:彭x荣、王x成、邢x波、宋x明等副主任
各班主任老师,校医,食堂、宿舍老师
学校安保人员等
五、活动安排
围绕主题开展“六个一”安全教育活动
1、举办一次主题升旗仪式。
2016年3月x日(星期一),开展以“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升旗仪式。由校长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收看一次安全教育节目。
为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湖南卫视策划制作了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节目,将于3月31日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提前一天彭玉荣通过微信群、通知栏等通知各班主任并及时把节目播出时间及频道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请父母一起共同观看。少先队收集学生观后感整理装订归档。
3、开展一次安全疏散演练。
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全体师生于3月30日上午9点35分对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有序而行动迅速的撤离“事故”现场的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并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王铁成)、学会自救互救知识(周丽莉)。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与此同时由秦校长组织一次安保人员应急演练。
4、组织一次安全大排查。
于3月26日--31日期间,针对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作业,主题是“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学校安全隐患我排查”。包括学生使用的教室、各功能教室、各项体育设施、校园围墙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班主任整理筛选出“学校安全隐患”,以班级为单位,于4月1日前书面上报德育办。学校将由校长带领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对学校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由学校总务处和安全管理员立即整改。
5、开展一次安全乘车教育。
德育办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一次安全乘车教育,让师生了解掌握“安全走路、安全骑车、安全乘车”等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乘车的意识和责任。
6、召开一次学生宿舍会议。
3月26日,由路艳杰书记组织召开宿舍安全会议,当班领导、值班宿舍老师及全体住宿生参加,进行宿舍用水、用电、采暖设备、疏散通道等安全教育,同时渗透节水、节电、节粮的“三节”教育。
七、活动要求
1、今后要把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组织疏散演练的全体师生,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把安全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指导,在疏散演练过程中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2、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媒体,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
3、各部门将“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写出书面材料(含活动照片及视频资料)整理存档,4月1日前电子稿上报秦剑瑛处。
4、学校安保人员要加强校园防控和治安排查,要落实校门口值班和校园定时巡查,确保学校安全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学校积极协调交警、特警部门定时到学校周边地区巡逻,上下学时学校门口、校园周边,要 “见值班领导、见安保人员”。
5、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有关要求,落实好"一岗双责"制,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任务,实现安全工作“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人人能管好”,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将学生安全事故纳入班级工作考核,切实将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到班级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生命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与的要求,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历年主题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2011年:“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2年:“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3年:“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篇10
1.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工作目标
2.坚定不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
3.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态
4.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5.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6.落实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7.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8.大力推行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格局
从2008年开始,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2010~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连续“荣登”年度热点话题前十位,至今仍炙手可热。
针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事件和摇摇欲坠的公众信心,国务院于今年6月23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近7 500字,从国家层面上提出食品安全整治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了工作目标——三年取得明显成效,五年完善监管体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应邀,为消费者解读《决定》。
综合协调各项资源,
破除监管严而无功
不止一位行业人士声称:“中国是食品安全监管最严的国家。”许多消费者可能对此并不认同。然而,事实的确如此,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之严格、监管体系之庞大、监督检查频率之高,居于世界前列,但为何会严而无功?
“一方面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群防群治格局未建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复和边界不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顾振华给出解答。他认为,《决定》中最给力的部分之一,就是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即强调“综合协调”。
我国现行的食品监管制度是“分段管理”,优点是让各个部门发挥职责,控制好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比如农业部门负责使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另外,食药监、卫生、商务等部门各司其职……然而,这一理想化的分工模式和看似周密的监管体制,在实际操作上却存在许多问题——形成了职能交叉和缝隙。例如,取缔无证经营的小饭店是工商局的职责还是食药监局的职责?问题猪肉在市场上流通,这是农业部的责任还是工商局的责任?大家一起负责,等于没有人负责。
这就体现了综合协调的内涵——资源整合,无缝监管。顾振华认为,监管职能必须要做到职责明确、责权一致,才不会造成监管空隙。“比如,粮食或蔬菜出现农药残留问题,追责的一定是监管种植的部门,不用各个部门浩浩荡荡参与查办,既分散力量,又造成资源浪费。”
综合协调的另一个内涵就是监管的网络建设,特别是基层监管。乡、镇、街道是监管的基础,却没有执法力量。因而,《决定》指出,要强化基层管理的责任,将工作重心和力量分配到基层,协助监管部门执法、排摸食品安全隐患、做好宣传教育等工作。此外,还要在基层单位设信息员、协管员,并培训专门的食品安全员。基层责任得以强化,才能更好地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做到全民监督。
改善现状需三方共同努力
顾振华表示,改善食品安全现状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企业必须按照规定依法进行生产、销售;在政府和企业的互相制衡中,消费者、媒体等社会力量则是中间灵活微妙的砝码。
顾振华认为,作为管理者和监督者,政府必须强调责任的落实,不能仅靠制定政策和文件。他还强调说:“目前我国的检测设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检测到痕量的有害物质。”然而,面对千变万化的“作弊手法”,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添加进去的违规物质是什么,仪器设备可以做到精确,却做不到万能,这就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除了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完善监管体系,还必须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并将食品安全监督成效加入其绩效考核中,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此外,政府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将食品安全列入教育系统,市民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到“十二五”末要提高到80%。
企业方面,现有法律的行政法律责任追究的是企业而非个人,这就给一些问题企业屡犯的机会。“这和社会体制有关,”顾振华说,“在国外,食品企业的私有化程度很高,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倒闭;而在我国,出问题的企业中不乏大型国有企业,如果直接关闭,就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此外,一些违法分子被查处后,关闭原企业,又另开企业继续经营。
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决定》指出,要落实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首要责任人,一旦企业出现违法事件,将承担主要责任,而企业的分管领导和质量管理人员将承担直接责任,从严追究责任人,甚至实行行业禁入,这样,一定程度上将对违法分子重新参与食品行业起到遏制作用。
而对消费者来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有基本的鉴别能力,并积极举报违规食品。一旦发现问题食品,可拨打统一举报热线12331,根据现有的举报奖励规定,消费者举报一经查实就能得到500元奖励,对涉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举报,奖励额度可提高到最高不超过20万元。顾振华认为,有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误解,甚至过度恐慌,比如认为所有添加剂都是有害的、对国产奶粉全盘否定等,都是非理性的。“消费者不能因噎废食,而媒体作为信息的门户,也应当做好客观、科学的舆论导向。”
知识链接
怎样鉴别化肥浸泡过的豆芽?
豆芽秆:自然培育的豆芽秆挺直稍细,芽脚不软,有光泽;化肥浸泡过的豆芽秆粗壮发水,色泽灰白,将豆芽折断后,断面会有水分渗出,甚至会有化肥的气味。
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而用化肥浸泡过的豆芽根短、少根或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