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04-01 14:5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挡水?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尊重
(56个民族照片)
我们是个饿多民族的国家
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篇3
关于少数民族对婚姻法变通这一规定,应该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该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密集地,省市地区和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少数民族婚姻法的具体状况,对本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变通。随着婚姻法的不断改革,后来的一些法律法规,婚姻法也开始确定在民族地区内实施变通。近年,我国共建立了多个民族自治区、自治县和自治州等,其中有1/3的地区已经将婚姻法做了新的变通。婚姻法的多次变通,也使得国家婚姻法的各项规章制度越发完善,从而受益于更多需要被婚姻法保护的人群。
一、变通在民族地区婚姻法中的应用
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谓变通,就是在保持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打破常规,放眼看待一些事物。变通是理性的认识,是根据具体的目标,通过合理的变通达到所预期的效果。我们国家民族地区在婚姻法的变通上,应该依据当地民族的各种政治文化等进行必要的变通,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更好的适用于各民族和地区。我国婚姻法的种种条例规定,虽然在婚姻法开始实施时就确立了它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能同时应用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白纸黑字没错,可是与彻底的实施通用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没有真正实现婚姻法带来的改变和革新。传统老套的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存在于这些民族和地区,甚至会越来越明显。所有的规定在出台以后,都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果,婚姻法的变通实施的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国家对民族地区婚姻法变通的这一规定,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和依据,也具有比较深刻的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域辽阔,有着56个民族和诸多的民族自治地,因此,针对于民族和地区的法律变通,是相当必要的。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和宝贵的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变通,就起到了维护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的作用。这种特点主要是关于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关于人民婚姻和家庭方面的风俗。所以,婚姻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变通次数最多的法律,就是为了能全方面的维护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
二、关于民族地区婚姻法变通的法理可行性思考
民族地区的婚姻法变通主要依据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婚姻法的变通要有哲学依据
凡事都有一定的共性,做任何事情的同时,都应该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中心思想。然而我国的婚姻法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根据当时社会的特点和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共同制定的,而对于少数民族的种种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社会发展等不能详细考虑,因为某些内容根本不适应少数民族应有的特点。所以,我国婚姻法在变通时,首先考虑到的是民族地区的风俗人情等特点。
(二)婚姻法的变通要有法理依据
法律是衡量人类道德标准的唯一手段,法律是最公平公正的,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群分散广,要想做到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来说,更是不可能完全公平,我国少数民族大都集中在偏远、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的闭塞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公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较为薄弱,对于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等,长时间的保留,而这些传统的东西会严重的阻碍公民接受和适应国家法律。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法律变通上,也一再追求实质平等,尽可能的使少数民族公民与汉族公民享受平等的权力。
(三)婚姻法的变通有法律依据
国家宪法和法律明确的规定,民族享有婚姻立法的权力。民族地区还可以根据地方情况执行法律,民族地区的法律变通也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的规定,足以证明我们国家法律的变通是受法律和行政法规所保护的,这些法律和宪法的名门规定都是婚姻法变通的主要依据。婚姻法变通还来自于自治权。自治与他治不同的是,制定团体章程不是通过不相干的外人,而是由团体内部的成员根据本质来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民族自治机关还可以根据一些相关法律规定权限来充分行使自治权。自治区是国家法定的,为保障少数民族、行政区实现平等而制定的有利措施。法律变通权也是自治权的重要部分和核心内容,法律变通权是通过自治权产生的,法律所赋予自治机关的权力就是变通,这是与地方机关不同的一个标志。民族地区在婚姻法上的变通,也有着其漫长的发展过程,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众人平等。
三、婚姻法变通的部分变通规定
我国婚姻法的变通除了那些重要规定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变通规定。
(一)关于男女结婚年龄的变通
我国最早的婚姻法曾规定的法定试婚年龄是男20岁,女18岁,那时的经济文化水平都还相对落后,人民群众对于这种规定的接受能力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后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和计划生育工作等;再者考虑到自然因素和农村实际情况,不适合将法定试婚年龄提的太高,所以规定了男22岁,女20岁。但在很多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还存在着早婚私婚等现象,这就是残留在部分民族地区的传统婚姻习俗。要想婚姻法实施在民族地区内,必须做出变通。在少数民族婚姻法的变通规定中,只有一个地区还坚守着男22女20的规定,其
转贴于
他多数民族地区已经将婚姻法变通为:男20岁,女18岁。但由于使用面不同,很多都用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部分偏远县城等。
(二)是关于不准近亲成婚的变通
所谓近亲结婚,就是指具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两个男女不可成婚。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的山区或边疆地区,交通不便,使得人接触外界的能力有限,通婚的范围也就特别的小,很多民族就规定只与本民族的异性成婚,导致了近亲结婚的人数居多,有的地方更是有表兄妹成亲的习惯。后来,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在近亲结婚上做了变通规定,像内蒙古、贵州苗族、甘肃某自治县等地方,就明确的规定不可近亲结婚,而且有的提倡四代或七代内旁系血亲不能结婚,回族更是推迟时间执行本规定的。这些例子就是根据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来完成婚姻法的变通。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和变通
国家发展到今天,人名的文化素质也都在随之提高,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对于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国家也有不同的政策规定,有关的区域自治法就规定,民族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实行适合于本民族或自治区的规章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关于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也是党和国家比较重视的人口政策问题。各少数民族有其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包括不同的信仰和文化,要想形成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一定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的对待,民族人口不足千万的可以生二胎或三胎,个别地区和人口实在较少的民族地区,可以生育四胎或是不限制生育问题。这样的方针策略,既照顾到国家的利益,又照顾到各民族特点,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婚姻法变通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关于民族地区婚姻法的变通,很好的维护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婚姻问题,公平的对待每一个民族地区和每一个公民,56个民族真正是一家,坚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全民统一。少数名族在我国人口非常少,并且其风俗习惯等都独具特色,然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正是代表一个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一点点积累发展而成的,具有深刻的意义。说到风俗习惯,就不得不想到文化,文化既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一个民族最优良的传统美德,文化是最具民族尊严和价值的产物,每一种文化,都应该被世人保存和尊重,发展文化也是每个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权利,是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为之崇拜的。而实行民族地区婚姻法的变通,必须遵循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特点,在不破坏其特色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变通措施,变通后的婚姻法能真正受益于每一个民族地区的公民,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很多民族和地区具有不同于汉族的传统习惯,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问题,婚姻法就是维系一个家庭和谐关系的有利保障,只有民族地区在婚姻法上做好变通规定,为了更好的维护每一个人民群众婚姻关系。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依据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风俗习惯,在婚姻法上做出相关的变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语
篇4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已经展开了学生自主学习(self-access learning)策略研究,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就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决策。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因此,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也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生情况、汉语写作课程的教材出发,结合具体汉语写作课堂实例,浅谈自主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一、我院(普通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情况分析
我院(普通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高考总分不是很理想,汉语成绩也是不太尽如人意,在高中MHK四级的通过率为零,高中MHK三级的通过率人数也是屈指可数,这些少数民族预科生均来自我院各系,他们的专业多属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工科专业,专科学习之前在我系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强化学习。学生的汉语水平总体可以,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日常交流。但学生的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比如汉字的笔顺、汉字的拼写、句子成分分析以及汉语书面表达等不规范、甚至是出现较多错误,个别学生甚至很难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这些学生多集中于16-19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思维较为活跃,对外界的事物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也渴望更多的参与、组织和表达,以不断的展现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分析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编著的2014年8月再次印刷的两年制一年级全一册的《汉语写作》,这本教材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同时也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相契合,课程主要为三大部分:汉语字音义基础、汉语句子结构、写作基础知识及例文学习。上学期主要以字音义及初级写作知识(自我介绍、同学相处等)学习为主,这学期主要以汉语句子结构以及与MHK三级考试相衔接的写作知识(续写、扩写、读后感、书信写作、看图写作文等)学习为主。
这套教材及配套练习充分考虑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预科阶段的教学特点,真正贴近学生的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教材难易适度,由浅入深,力求把思想性、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案例介绍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其实就是:放手,放手让学生去做。通过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实践、自我总结,来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综合办和班主任提供的学生信息,笔者认真研究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在开学三周后,和班委一起将本班学生合理的分为三大组,并确定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大组长把自己组在分为三小组),制定并告知学生《汉语写作》科目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表现情况的奖惩等各种学科测评的标准,同时在梳理本学期课程时,告知学生哪些小模块和章节由学生组织讲解。
在讲解汉字结构和部件时,大组长组织,小组一成员把汉字结构的重点知识梳理再由教师补充确认后,根据各小组情况,学生主动站起来先以自己名字进行分析,同时在以别的大组同学名字进行分析来巩固知识点,同学们热情高涨,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修改病句是《汉语写作》练习中常见题型,也是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笔者采用的方式是三个大组各出2名组员到讲台上做题,各大组分别改其他大组进行修改,小组长组织其他组员根据所学到的句子成分结构分析来进行讲解修改的原因,这其间教师会鼓励讲台下的其他成员积极发言。同学们很主动,课堂气氛活跃,修改病句这一环节,效果明显。以上各位学生的反应,教师会结合各方面表现,以平时成绩的形式反馈给学生,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期之初,教师告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本学期期末由学生主讲,平时课下笔者会和学生沟通上课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并不断确认他讲解知识点时候的思路和方法。一大组同学明确讲解的时间和内容后,组长和教师沟通,当一大组讲授《书信和电子邮件》还是略显有些匆忙和不足,让一大组组长总结时,其他各大组认真倾听,课后笔者也及时的给予意见和建议。三大组在讲授“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课时,大组长和小组长及时和笔者沟通,确定各组员的的分工以及每个环节时间的安排。
在讲授这一课中,主讲人把关于复句的基本知识及练习用了一节课讲授完,复句基本知识部分,主讲人运用了多媒体PPT展示和一段网络教学视频,同时加入提问(大约15分钟)。练习部分,主讲人抽调其他大组组员进行练习,让本大组成员进行修改、点评(28分钟),主讲人结合以前课程学习的复句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自己书写的板书进行梳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7分钟)。
关于“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部分,学生自己布置教室、搭配服饰装饰、书写板书、制作PPT、视频片段,主讲人自撰解说词,以篇章的形式把课文串联起来,即: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30分钟)、维吾尔族的婚礼(25分钟)、麦西来甫(30分钟),这一课同学们都参与了进来,以哈萨克族同学、维吾尔族同学为小组完成前两章,以喀什地区的同学为一组完成第三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同学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演绎,让我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篇章三,主讲人播放了一些麦西来甫的图片后,同学们又表演了一段,并对音乐部分和动作部分进行了讲解,同时通过视频资料让大家了解了麦西来甫的文化,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文化内涵,引起同学们很大的兴趣,最后主讲人留下的写作练习“对本\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并强化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篇5
关键词:维吾尔风俗;汉族风俗;新疆;相互影响
前言
新疆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之地,因各民族分布地域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对新疆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已深入新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新疆居民行为的基本准则。而陆续从内地迁居而来的汉族人口对新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较强的影响。这样各民族风俗习惯的相互接触,相互融合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各民族风俗习惯在饮食上的相互影响
新疆饮食一般被分为“清真”和“非清真”两类,餐馆则分为“清真餐馆”和“汉餐”两类。吃汉餐的人可以吃清真餐,吃清真餐的绝不吃汉餐。清真餐已成为一种大众性饮食,在一些不具备民、汉分餐条件的单位,往往只设清真餐。饮食习惯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新疆气候干燥,多戈壁和沙漠,因此水稻种植有限,居民以小麦、玉米为主食,日常饮食品种有馕、饼子、馍馍、拌面、炒面、烩面、汤面、凉面等面食,抓饭、米饭、粘饭等米食;炒肉、烤肉、炖肉等纯肉食;没有吃素食的习惯,而是以瓜果代替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维吾尔族在饮食上有了一些变化,蔬菜的品种和烹调方法有了明显的增加。在维吾尔人的宴席上,已不仅仅是以其特有的抓饭和手抓肉待客,而多数都备有若干小菜,其中不乏在汉族餐桌上常见的鸡、鱼、青菜等。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喜欢汉族传统食品如水饺、糕点等。
维吾尔人一般情况下早餐、午餐吃馕,喝茶。晚餐是各种主食和炒菜。一般一日三餐,城镇居民受职业影响很大,从事不受工作时间限制的职业的吃两餐的较多。农村居民在农闲时多吃两餐,农忙季节吃三餐。穆斯林在封斋时白天不吃饭,天亮前和天黑后各吃一餐。多重视晚餐的质量。而汉族的午餐食品种类多,质量好。晚餐相对早餐来说吃的较少。即所谓的“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近些年来,来自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汉族人口大量涌入新疆,主要居住在北疆和东疆,他们带来了本民族的饮食习惯,食物品种与制作方式,影响了当地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长期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口许多人实际上早已偏离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基本或完全适应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很少食用或不食猪肉,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喜欢吃馕,能喝酒,性格也变得粗犷,豪放。
在新疆各族群众的饮食中茶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虽然茶只居于汉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末位,但茶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影响却极其深刻,新疆人饮食中多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中有大量芳香油,不仅可溶解脂肪,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的作用,恰好能弥补饮食结构中的不足,补充人体所需的某种维生素。作为游牧民族主要饮品的奶茶虽然和原有的饮茶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却被新疆各民族广为接受。
新疆饮食偏重于酸、辣、咸、口味相对较重。究其原因,一是受到了气候的影响。新疆冬季漫长寒冷,温低,饭菜较辣可驱寒增热。二是调味的需要。新疆饮食中蔬菜较少,牛羊肉比重大,酸、辣、咸等口味的食品易于调剂饭菜味道,增加食欲,酸味也能帮助消化。人口迁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新疆的汉族人口大多从中国北方地区迁来,口味较重,尤其陕西、甘肃汉族喜欢酸食,对本地口味影响较大。至今喜食酸、咸、辣食物的以居住在新疆几代人以上的汉族最有代表性。随着大批四川人入疆,川味之辣也颇得新疆人欣赏,借鉴。
二、家庭布置和摆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在居住方面,传统的维吾尔族房屋样式是平房粉墙,门向北开,忌朝西开,四壁有壁画。家中一般有庭院,院字顶部有很多支起来的架子,院里的葡萄藤沿着架子生长,这样葡萄藤可以直接从阳光中吸取养分,同时又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帐篷。在炎热的新疆地区,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维吾尔族还喜好在院字里种花,最常见的是刺玫和夜来香。玫瑰和夜来香在早晚交替开放,又给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维吾尔人还常在居所的前后大门两侧都有许多树木,如白杨树、桑树、沙枣树、杏子树等。不管在院内还是院外处处都可以看到绿色的景象。维吾尔族家庭室内有实心土炕,还有火炉。南疆建筑一般用木材,北疆建筑则多用砖和石头。但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生活在城镇的维吾尔族居民多数已经住上了楼房,其房屋的结构和框架已无法随意更改,而体现其民族特色的则是家中的装饰和摆设,如挂毯,地毯。带有民族特色花边的桌布,窗帘等。挂毯是维吾尔族最喜欢最普遍使用的室内装饰用品,通常都挂在墙上。如果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在炕上也铺上,家境不太好的就铺一般的毡子。不管是挂毯还是毛毡子,都以其花色鲜艳而显得特别。上面印有大块的菱形图案,这种图案由花和叶子构成,而非同一般。在农村,虽然在房屋的外形设计上还保留着原有的民族特征。但是在房间的装修和布置上也逐渐体现出一些现代的时尚来,如采用一些现代的建筑材料,瓷砖铺地,用漂亮的吊灯装饰房间等。当然,经济地位的不同决定着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家庭拥有家用电器和家具的档次上。
三、传统服饰中的现代色彩增加
根据《三州辑要》、《西域闻风录》、《西域图志》等记载:传统的维吾尔族常用白布蒙头,男子不蓄发辫,只留胡须。维吾尔族女子都垂发辫,耳指装饰富丽。维吾尔人非常喜欢花,除了种花养花外,还把各种花卉绘成图案,绣在服饰上。妇女们穿的外衣,衬裙等服饰都绣有花。如果选现成的布料做裙子,一般以颜色鲜艳,花色多样的布料作为首选。就连男子衬衣的领子和袖口上都绣有花的彩色图案。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范围的不断扩大,汉族的服饰以及越来越多的外来服饰进入维吾尔族居民生活当中。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相当数量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特别是生活在城镇的青年男女,身着西装、牛仔裤、T恤、休闲装,脚穿高跟鞋、旅游鞋,甚至戴墨镜、染头发,其现代程度甚至比汉族青年男女还“时尚”三分,即使在节日聚会期间所穿着的民族服饰,也有一些可以看出有现代服装裁剪的痕迹。只有在较偏远的农村,才可见到古书所记载的纯民族服饰。
四、风俗习惯相互接触后的相互碰撞
多民族地区,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例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有将扫帚平放在地上的习惯,认为这样不会树立敌人。而汉族则多竖放,认为不容易滋生细菌。汉族逢年过节时有烧黄纸祭祀祖先的习俗,这让许多少数民族不理解。而少数民族每天做“乃玛子”也让许多汉族同胞觉得不可思议。
总结
综上所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与生活紧密相联,在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有些风俗相互糅合在各民族中,但糅合的只是表面的细小的方面,最核心的部分短时期内不会变。因此在多民族地区,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各民族彼此尊重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楼望皓.《中国新疆民俗》【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5月.
[4]曹红.《维吾尔族社会方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5]张公谨.《语言与非物质文化》【J】民族文化遗产,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辑.
[6]张洋.《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J]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高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已经趋近成熟,并随着人际交往区域的不断增大,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种民俗约束也在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倘若单纯的给他们灌输思想道德知识及规范,容易使他们反感,进而会感到世界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并对学校教育产生排斥心理。民族团结教育是学生德育的永恒主题。高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
一、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感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那么这个人将缺少热情和责任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理解他们的民族情感,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能剥夺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处处受到了尊重和平等相待,真切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所有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认识到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敬互爱,让他们体会到没有因为民族不同而受到了区别对待,让他们首先认同这个学校,认同这个班级,认同这些学生,不排斥同学和周围环境,然后让他们能够主动融入班集体。能够认同学校和班级,主动融入集体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积极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因为各种地理历史因素与各民族风俗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根深蒂固传统思想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有着矛盾及冲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男尊女卑现象明显:多年的风俗习惯使得少数民族男同学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懒惰。许多少数民族男学生认为值日、打扫卫生等事应该由女生负责,且在家中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打扫卫生不做等等。2、暴力倾向严重(多以藏族学生为例):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且喜欢打群架,甚至在藏族学生的习俗中容许佩刀,且有不少藏族学生带刀来学校上课,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3、集体观念淡薄: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纪律观念松懈,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自强不息的精神难以形成。
面对这些现象,教育者需要竭尽所能的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到以诚相待,以德服人,强化道德规范教育,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高等高等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新时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1、道德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
道德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而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长、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等。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民族性,即尊重他们的情感意识、风俗习惯。如藏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贫穷的农牧区,他们的民族意识强烈,具有浓厚的民族感情,为藏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他们性格粗犷、直爽、淳朴,生活中带有民族的特殊习惯等。到学校后,由于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学生不太适应,再加上家庭生活的贫困、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由此常常出现自不能融入集体的情况。针对这些状况,对少数民族学生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态和眼光,以尊重其民族风俗习惯、情感意识的心理,理解、相信并鼓励他们,循循善诱,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也容易取得实效。
2、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民族文化与科学相结合。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因为文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的历史凝聚与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及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如语言、服饰、礼仪、习俗、思维方式等,都与汉族有不小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这些差异,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抓住传统文化的特点,并采取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形式、活动,使它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把民族文化传统和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同时,要坚持民族文化与科学意识相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学习,夯实基础,才能担负起发展民族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重担,以此才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科技、经济发展的差距,摆脱落后的状态,振兴民族经济,保持社会的稳定。
篇7
有53个少数民族。天津缺少德昂族和珞巴族。在天津,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人口比例占少数。其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由于他们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设置了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规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民族传统与民族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具有局限性。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今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继承得很好,而有些传统风俗则对他们的就业有一定影响。例如,在苗族地区仍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和本位主义的思想。这也就是很多苗族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家乡的原因,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家乡就业机会又很少,这就造成了其就业难的状况。再如,一些少数民族在饮食上的禁忌,像回族不吃猪肉都或多或少的与如今的快餐文化难已融合,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2.部分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偏见与歧视也是造成少数民 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的理解仍停留在过去,认为少数民族野蛮、无礼、爱惹事生非……所以,久而久之这样的思维惯性就导致了其思维弊端,这无论是对单位的发展,还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某些方面个人能力的不足是其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来自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又是相对来说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比较落后的,这也就造成了当地大学在某些学习方式与学历能力不如别的地区的学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1.政策的扶持。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并在之后又设立了五大自治区以及各自治州、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就业(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关)提供了巨大优势,也是非少数民族所不及的。
2.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比较务实,并且工作勤奋、能吃苦。百分之九十多的少数民族都来自民族地区,而其中又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他们从小生活在比较贫困艰苦的环境里,这对从小磨炼他们的意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他们大学毕业后,就会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份工作。不管工作有多苦多累,他们也会去做,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比在家要好很多,所以在心态上十分知足。如果找不到工作,他们会选择一门技术,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出来以后工作。而很多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要相对优越一些,所以在务实和吃苦上要差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以很多都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劣势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相对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欠缺。众所周知,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东北等地,而这些地方地势偏远、交通不便,造成了这些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比较落后,所以,造成了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从小就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并且也不能及时的了解外面的发展与动向,于是导致了在思想意识上也落后于别地区的人们
2.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民族文化包括民族价值取向、民族心里、民族传统风俗等。首先,在民族价值取向上,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但无论哪个民族其价值观都有发展、强大本民族,所以,这形成成了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家就业的习惯。其次,民族心里也是其就业受阻的原因之一。根据社会学的视角,每人民族都有其文化中心意识,即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于就业时会经常在很多方面与他人出现分歧与不和,这在人际关系方面影响到了其就业。最后,民族传统风俗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习俗,而相当一部分习俗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快餐文化了,越来越多的人也不再关心这些文化,所以,在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处时会经常无意识的触犯少数民族的一些习惯。于是,很多仍保留传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十分不愿意在异地工作、生活,只有回到家乡才有归属感。不管家乡好不好就业,他们也要回来,因为在他们看来拥有归属感、受人理解要远远强于找到一分工作。由此观之,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地区的发展也是一样,在此我所说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主要是基础设施、服务系统的投入和教育投入。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的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具有持久性,能够可持续的进行。教育的投入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必要的。从长远 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要有人才,而这就需要教育。而从近期来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其大学生的个人素,增强就业能力,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2.营造相对宽松的企业环境,对招新的企业给予补贴。所谓较为宽松的企业环境是指能够使企业较快成长,且企业负担较轻的环境。这就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去推动,去营造。例如,在信贷方面应积极扶持企业,在税收上尽量减少,从而使企有更多实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这无论是对企业、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有利的,所以,国家应积极支持招新企业,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活力,使企业进入到良性循环,从而持久的、稳定的保证就业率。
3.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代就业。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动察力和判断力。这些都是创业十分重要的素质,而据调查,目前我国有创业想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的大学生很多,其原因在于原始资金不足,所以,国家应在银行信贷上多给予他们一些支持,将他们的风险降低,这样将会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加入其行列来。当他们在创业时,其实也就是解决了其就业问题,并且还可以吸纳更多人就业。所以,国家应重视以创业代就业,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篇9
(1)在幼儿园相关活动版块融入民族舞蹈文化。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风俗习惯等等,提高孩子们的知识面,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以傣族孔雀舞为例,傣族以孔雀舞最为闻名,孔雀舞主要以对孔雀的拟态为主,孔雀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勤劳、善良和幸福生活的吉祥鸟,因而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常常与孔雀一起,欢快的起舞。又以壮族对山歌时的舞蹈为例,壮族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一边欢快的对歌,一边奔放的进行舞蹈,壮族由狩猎到农耕生活的进步,以及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都在壮族舞蹈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还有维吾尔族、佤族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舞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充满了民族文化气息。少数民族舞蹈手工区:这一区域主要由幼儿园的日常手工课环节演变而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舞蹈老师引导孩子们收集少数民族乐器、风俗照片、舞蹈服饰资料等众多方面,通过孩子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知识的充分了解,进一步制作相应的少数民族舞蹈服装和视频。同样以傣族的孔雀舞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漂亮精美的孔雀头饰,还有孔雀裙子等,结合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时的成就感。又以维吾尔族的民族舞蹈为例,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简单的维吾尔族方帽,还有常见的维吾尔族小马甲等等,以男生小朋友和女生小朋友一组的方式,学习舞蹈《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2)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提高民族舞蹈乐趣。
家长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另外一名重要老师,因而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充分融合少数民族舞蹈,必须要加强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在幼儿园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导家长的参与,促进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从而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设置半个月一次亲子互动日的方式,以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进行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制作等方法,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环境,提高了幼儿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选取部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艺术团等地方工作的家长,为其他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相关少数民族舞蹈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具体内容,并带领台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从而提高孩子们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总而言之,需要促进家长对少数民族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从而赢得家长的充分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协作,为孩子们提供愉快的少数民族舞蹈学习氛围。
2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舞蹈时应注意的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的种类较多,需要根据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筛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先选取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教学活动,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当选择特点较为明显,简单易记的舞蹈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傣族《孔雀舞》等等代表性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两个方面之外,还应当选择题材较为多样化的音乐,从而保证孩子们在体验不同少数民族舞蹈的同时,丰富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多民族 学生 班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学校一个班级有几个民族组成是一种普遍现象。多民族班级的学生教育管理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建设的问题。他们有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和学习能力差异等特点。他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语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他们喜欢和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在一起时候也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阻碍了与其他民族学生的沟通。甚至因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各民族学生常常发生些小矛盾,加大了同学们之间的隔阂,有时因为语言不通而造成一些误会,阻碍班级的团结。
生活习惯。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在饮食习惯上,维族、哈萨克族和回族学生进餐去的是清餐,而汉族学生去汉餐吃饭;少数民族的穿着也和汉族有区别;少数民族之间生活上也有着不同的区别。这些差异无形中在不同民族之间形成心理隔阂,疏远了彼此关系。
宗教问题。在新疆这个大民族融合的地方,孩子们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抱团和分离,严重影响班级的团结,这需要班主任的引导,让不同民族的学生能接受和容纳不同信仰同学,团结奋进,共同进步。
思维方式。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差异,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造成各民族之间思维方式不同。各民族学生处人为事方面有些差异。
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维族和哈族来说,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学习和理解能力差一点,而回族、蒙古族和汉族等民族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高。他们因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差异,彼此产生嫉妒和偏见,从而疏远了关系。以上是少数民族特招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成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不能完全彼此融为一体。从多民族地区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出发,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探讨一种通俗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多民族班级管理方法。
第一,民族融合是处在第一要位的。要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各民族的意识都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较强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要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各民族的现状、历史和特点,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要反对民族歧视,引导学生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开展各项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活动,让各民族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意识,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利用各项爱国活动,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和政治地位敏感的特点,感染他们热爱祖国,激励他们为中国发展努力奋斗。
第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我们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是我国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正当的自由,绝对不是保护封建迷信和毒害人的自由。所以,中职少数民族学生班级管理中,要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宗教观,让学生看清和披着宗教外衣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界线,树立正确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