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益智游戏范文
时间:2023-04-03 18: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益智游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益智游戏;幼儿教育;运用
幼儿教育阶段大致包括从幼儿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课程教育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萌芽阶段,幼儿爱看、爱听、爱思考,身心的可塑性极强,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成长乃至以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加强幼儿阶段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而在教育过程中借助益智游戏必将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一、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提升儿童注意力。科学研究表明,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组成了幼儿的注意力。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在时间上是相对固定的,而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智力开发的程度。千方百计地开发和塑造前者,对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力有决定作用。而在幼儿教育中益智游戏的运用,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前者的时长,增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进而加强幼儿的思维开发和智力开发。
二是有助于培养幼儿规矩意识。益智游戏作为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游戏。任何一种游戏都应该有,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游戏规则。规则是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一旦违反必须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益智游戏的运用能够让幼儿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明规则、讲规矩的良好习惯。
三是有助于增强幼儿协作意识。当今社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时代。任何一项繁杂的工作都不能由某个人单方面完成,必须借助整体和团队的力量。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实施集体开展、分组协作的益智游戏,让参与活动的几个群体形成非常态的团队,努力在游戏中形成“团队竞争,内部协作”的良好氛围。这一氛围一旦营造出来,团队中每个幼儿的竞争拼搏意识被唤起,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团队每一份子都努力协作,寻求配合,提升整体,幼儿的协作意识就会得到培养。
二、益智游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口语的练习上,笔者运用了“说话接龙”这一游戏。活动中,全体幼儿参加。第一位幼儿随便说一句话,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即为下一位幼儿说话开始必须用的第一个字或者谐音,依次开展。如果到某一位同学字没听清或是用错了,必须接受惩罚。具体惩罚措施就是将儿歌朗诵三遍。游戏开始后,有的幼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准前一位同学说话的最后一个字,导致无法接上去;有的幼儿虽然听准了前一位同学的最后一个字,但由于紧张或疏忽,导致接错。而且,“犯错误”后,大家主动接受朗诵儿歌的惩罚措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养成了幼儿专心、细心的良好习惯,提升了有意注意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
在阿拉伯数字学习活动中,运用了“火柴拼数字”的游戏,即让幼儿两人一组,每人发20支火柴,在一定时间内,用火柴分别拼出1到10之间的数字,最后以拼得对、拼得快、拼得多为胜。幼儿对“火柴拼数字”游戏很感兴趣,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两人一组,开始时幼儿们往往手忙脚乱,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已经拼写好的数字打乱了,然后又重新开始拼接,导致浪费时间。渐渐地,他们体会到了要提升效率,必须分工协作,相互帮忙不添乱,相互协作不乱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幼儿对1到10的阿拉伯数字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认字、写字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益智游戏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运用
一方面,笔者认为幼儿教学中益智游戏的运用必须要用得“巧”,就是游戏内容应当与准备或计划教育幼儿的主题内容相一致、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益智游戏的作用。比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在幼儿口语练习中用到的“说话接龙”游戏,目的就是更好地让幼儿更好、更清楚地说,这样的益智游戏所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益智游戏的运用必须用得“正”,就是运用的益智游戏应当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价值观”就是要从婴幼儿教育开始,深入骨髓、引领思维,润物无声、入耳入脑入心。在幼儿教育中,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点,尤其在“爱国”“诚信”“友善”等方面的教育上,注重运用主题鲜明、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益智游戏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在心灵深处明辨是非、认识美丑、鉴别善恶,潜移默化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2
1.益智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和提高幼儿智力水平
2.游戏能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二、从家长和社会层面分析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习”,我的理解就是“复习、练习”。除了包括每课学习后的及时复习,也包括阶段复习和考前总复习。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如果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那么,新学的知识基本会遗忘殆尽,再要去学,就等于重新学习。因此及时复有必要。及时复习分三步:
1.回忆。即尝试回忆刚刚学习了哪些知识,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讲解的,并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在大脑中钩织成网络图,再现出来。这种复习方法在记忆、复习中效果较好。因为尝试回忆时,进行着各种积极主动的心智活动,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检验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重难点,明白哪些已经记住,哪些尚未记住,有助于更好地分配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采取补遗复习。
2.重记。同上一环节的“回忆”进行对照,尝试回忆出来的说明已经或基本掌握,对没有顺利掌握的,就要对照课本与课堂笔记,有重点、有目的地重新组织记忆,这就是及时复习。这样,不但加深了记忆的印记,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归整。就是把新学的知识归纳后,规整到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一个网络或坐标。复习的这几个环节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中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否则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阶段复习
阶段性复习与试题练习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学到的新知识要在习题练习中灵活应变。较实用的复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比较辨析法
政治学科中有很多相似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弄清这些概念、原理的本质区别及适用范围。还要注意知识的内在关系,把教材中相关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其实质,并从中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2.对照演练法
在阶段性复习中。要以考纲为基础,针对考点,设计多种题型,从不同角度提问,使所学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痕迹。还可以从历年的高考题中选择代表性强的试题,复习什么就练习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容易出错或不会熟练运用的学生,要让他们及时总结解题中的经验教训,并再次强化记忆,直到完全理解掌握为止。
3.循环重复法
有实验显示:对于记忆的材料,能够做到过度学习50%,记忆的效果是最佳的。高中政治课程当中的概念、原理,大多是抽象的理性类知识,缺乏形象的直观性,所以,不容易为学生接受。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增加学习强度。
循环重复法,就是可以多次复习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者整本书,但每次复习不是简单叠加和机械重复。比如,学过第一节,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节,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以此类推。它可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因此,这种复习方法很有实效。
三、考前总复习
考前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头绪多,问题多,方法也多。我仅谈以下两种。
1.综合概括法
综合是政治课学习能力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可按照一定标准,把基本概念、原理归类,集中复习。这种对知识进行综合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比如。关于“属性”的归类:(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3)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是开放性;(4)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等。还有关于“标志”、“目的”“前提”“基础”“标准”等,都可以归类整理。
比“综合”难度更大的是“概括”。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要求学生概括出理性结论,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对理性结论的掌握。在总复习阶段,一般综合训练跨度较大,运用综合概括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系统总结法
系统总结是在小结复习的基础上,把各个小块贯穿起来,形成大块,使之相互衔接,形成—个整体。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各种样式的板书展示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这其实就是系统总结、强化巩固、迁移应用的复习过程。
篇4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9―0062―01
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游戏,其玩具材料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助于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它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呢?
一、多放手放权,少限制规定
轻松自主的民间游戏,能让幼儿获得自愿、自由的体验。正是因为有这种自由感,幼儿参与游戏时才感到特别快乐、满足。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会对游戏的设计过于“周全”,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剥夺了幼儿自由体验游戏的权利。在游戏中,凡是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如,游戏找谁玩、角色分配、材料选择等,教师都应放手让幼儿亲自解决,让其充分感受到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并非是放任自流,而应是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的。如,在游戏初期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的能力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在多人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材料的暗示或提供“游戏伙伴计划表”,帮助幼儿规划人数、自由结伴等。
二、多耐心等待,少包办代劳
民间游戏大多是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开展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决定了他们在游戏时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而游戏过程也正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幼儿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耐心等待最佳教育时机的出现,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扔沙包”的游戏中,参与人数会时多时少,但场地大小不变,这难免会出现拥挤或由于场地太大而沙包扔不到人的现象。教师可能会预想到问题的出现,但不能直接将解决方法告诉幼儿,而应耐心地关注和等待,让他们对这一问题有切身的体验后再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多鼓励创新,少呆板执行
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了游戏规则的意义之后,更要鼓励幼儿对游戏进行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按照游戏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地使用材料,而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制订出适宜的规则。幼儿自己制订的游戏规则,更容易遵守。另外,教师在游戏中可引导幼儿寻找更适宜的材料,更好地与材料互动。如,在玩“扔沙包”的游戏时,将沙包替换成飞盘、滚球、毽子、流星球等。在游戏完善过程中的协商、交流和争议,能培养幼儿不断挑战固有思维模式的能力,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四、多注重体验,少注重结果
民间游戏中有许多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让幼儿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和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上。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幼儿对游戏过程的体验,而不是游戏的结果。
五、多互动建构,少单向传授
民间游戏多是群体性的游戏,一般需要至少两个幼儿合作才能进行,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游戏中,幼儿在不断与环境、同伴、成人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如,在“攻城”游戏中,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讨论,与幼儿共同商议规划场地的大小、设置多少障碍等,使幼儿对游戏场地的设计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意识。还有些游戏,教师可引导同伴相互间指导,因为同伴间的互动幼儿更容易接受。
篇5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策略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我们应当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教育规程》《纲要》等文件都强调了应贯彻游戏精神,显见,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娱乐性、探究性特点决定了它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重要媒介和有效平台。结合我园户外场地超大的优势,我园加大了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力度,不仅游戏时间得到了落实和保证,自由、自主、愉悦的游戏精神在活动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如何加强对户外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呢?我园尝试在优化环境、创造条件、适切引导等方面给予有效的策略支持,以使游戏真正发挥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优化户外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户外游戏活动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创设多样性的运动区域
为最大限度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我园结合原有环境实际,移除部分观赏灌木,变为幼儿可直接进入的草坪综合运动场及生态农庄。参照《指南》健康领域各年龄段的相关目标,我们利用大块草坪的地理优势,垒山坡、挖隧道,把走、跑、跳、攀爬、平衡等动作融于一体,形成综合运动场,并附加轮胎、竹梯、塑料桶、软垫等低结构运动器械,供幼儿随着运动水平的发展自主构建。我们还深入挖掘幼儿园各区角场地价值,充分利用地面、墙面、走廊等空间优势,设置了树围、索桥、软梯、梅花桩、紫藤架长廊悬挂投掷圈、高低参差的触跳物、供幼儿侧身钻的网兜等,大大提高了运动的多元化和游戏性。这些固定器械和辅助器械的有效组合,o幼儿带来的不仅是新的挑战及体验,在推进游戏的过程中,其自由、自主的探究意识不断增强,在满足其运动能力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推进了其他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 设置探究性的自然区域
结合部分移除灌木靠近水源的特质,我园为幼儿分别开辟了玩泥地、农庄种植、小动物养殖,整合原有玩沙、玩水区的改造,形成综合一体的科学探索区及生态养殖区,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了生态、自主、适宜的探究环境。在材料投放中,我们除了投放铁锹、水桶等基本工具,还收集了竹篮、筛子、砖、石头、原木段、PVC管子、锅碗瓢盆、轮胎、纸箱等,供幼儿探究时自主选择,为有效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保障,也引发幼儿不断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出多样的玩法,成为游戏的主人。如:在玩泥活动中,孩子们运用泥土来建构房子,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使得孩子的思维更加开阔,他们除了使用泥土造房子,还利用砖块、泡沫盒、木板、树枝、纸盒等自主搭建了各种房子,在整合创新这些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和创新探索的机会增多了,多层次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使其成为游戏的主人。
3. 配置自主性的游戏区域
在多元的户外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会把一些游戏情节带进其运动及探究的过程,基于幼儿的需要,我们在户外场地置物架上投放了相关游戏材料。如:生活类的锅碗瓢盆、娃娃、瓶瓶罐罐等;低结构的KT板、地垫、鹅卵石、贝壳、螺蛳壳等;装扮类的服装、衣帽、衣架等,随性的户外自主游戏由此展开。他们利用这些材料,在果树林、大型玩具、紫藤架下开始了游戏,帐篷是娃娃家、树墩是餐桌,两棵树之间拉根线,衣服晾起来……这样的游戏空间成就了幼儿最自由惬意的户外游戏。
二、创设适宜游戏氛围,满足幼儿游戏需要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当我们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时,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真实的游戏情境,还能增强游戏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适宜的游戏氛围,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还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1. 营造生动的游戏情境
情景化的游戏创设具有参与性强、体验感强、趣味性强等特点。每次户外游戏,我们都会根据幼儿近阶段的发展需要及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相关游戏情境,鼓励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并按计划书要求做好“游戏合伙人”招募、环境布置和材料的收集等准备,以便顺利开展。在大班《房子》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准备在泥地建造房子,于是他们着手设计了理想中的各种房子,并根据房子的特征收集 “造房子” 的材料,有木头、木板、砖头等,由此也开启了造房子之旅。诸如此类由师幼共同设定游戏情境,再由幼儿自主开展的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篇6
关键词:迷宫游戏:空间智能
迷宫是二维或三维空问结构的精简,也是在充满复杂的通道中,探索一条到达从入口到指定地点的道路。迷宫游戏能发展孩子的空间方位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幼儿期的孩子非常喜欢走静态空间的迷宫,经常看到他们拿着一本迷宫书,小手指弯来弯去,享受着成功到达出口后的喜悦。此时幼儿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上下左右前后分辨得很清楚,部分幼儿还知道了东西南北方向.有的甚至出现设计平面图的萌芽,开始学习利用较为复杂的标记,并对动态空间概念产生兴趣。针对幼儿出现的这一特征,如何借助迷宫游戏发展他们的空间智能,我们展开了探索,并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
、选择合适的迷宫内容是前奏(一)有情节并富有挑战性的迷宫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后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发展。有情节的迷宫就好比一个有趣的游戏,这游戏交给孩子一定的任务,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一旦成功的完成任务,他们的情绪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自信。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间,我们选取迷宫的情节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小年龄的幼儿选取的迷宫如《我需要什么》,游戏情节单一,明了,道路上没有障碍;《小蜗牛去旅行》有了出口入口的概念,并在路上找寻必须品带走;《小老鼠回家》的迷宫则稍微复杂,路途中碰到猫,老鼠要躲开它的天敌,并且路途有两条可走。这些迷宫都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的(二)画面意思简洁的迷宫,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幼儿绝大多数是不识字的,他们对图片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迷宫嘲面的设计要简明,主题要明确,进出口的标志要明显,让孩子一看就能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我需要什么》《小蜗牛去旅行》《小老鼠回家》意思。因此我们选择一目了然的画面为主,比如线条简单清晰,意思简单明了的动物找朋友迷宫《蝴蝶找花》,随着孩子理解和年龄的增长,我们选择一些画面复杂的图片如《危险的农场》等。《蝴蝶找花》《危险的农场》(三)蕴含多种知识渗透的迷宫,为幼儿带来乐趣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接受挑战,提供的迷宫书籍不能单一、局限,否则幼儿的兴趣很快就消失,因此我们选择了多种知识类型的迷宫,比如有昆虫迷宫、人体迷宫、水族迷宫、动物迷宫、恐龙迷宫、人物迷宫、童话迷宫等等,在这些迷宫中展现出大干世界的奇观。幼儿在此游戏乐此不疲,一本接一本的接受挑战(四)不同材料的迷宫,让幼儿在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中自由转换1.书籍迷宫书籍迷宫以静态为主,也是幼儿走迷宫的主要学习点,书籍迷宫有平面、二维、三维类型,内容有深有浅,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在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2.木质磁性迷宫
木质磁性迷宫材料上更坚固,比书籍迷宫有了些许的动态.也就是在走的过程中借助手引动磁铁,而判断能力也需加强,一旦走错得牵动磁铁重新走。
3.电脑软件设计的迷宫
电脑软件设计的迷宫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模式,画面的情景、语言、动作设计惟妙惟肖。但对孩子的视力来说不易持续太久。
4.建构游戏中自创的迷宫
建构游戏中自创的迷宫路线是幼儿迷宫活动的一次升华,幼儿借助各种玩具,利用所学到的迷宫元素和一些规则,进行以物替物。
5.以小区路线或公园为蓝图的现实“迷宫”以小区路线或公园为蓝图的现实“迷宫”是孩子空问智能的运用。在其中,孩子们利用工具,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各种路线.并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展开设计或按照图纸进行挑战。
二、开展迷宫游戏是关键
迷宫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没有现成的教案和教材.迷宫的实践者更趋于个体行为或小组行为。这对教育者的组织和指导是一个挑战,那既然幼儿喜欢迷宫且迷宫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一)营造氛围,创设条件,激发幼儿兴趣1.环境的布置提供丰富的迷宫书籍,放入迷宫区,根据孩子阶段性的发展适时调控书籍;墙上布置木质磁性迷宫,在玩中学走迷宫;区域中制作或摆放显著的立体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通行等:电脑里安装适合幼儿能力的一些迷宫软件。
2.时间空间的选择
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幼儿都可以自由出入迷宫区角。公共区域的墙上布置的木质磁性迷宫,幼儿出园人园经过时都可以触摸,晨间活动的迷宫建构区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单独或者三五成群结伴游戏。区域中电脑软件迷宫每周开放三次。
转贴于
(二)把握目标,适时介入,积极展开游戏幼儿在不同阶段呈现的迷宫游戏水平是不同的,孩子呈现的水平历程是简单到复杂,静态到动态,平面到立体。由此我们把迷宫游戏的目标梳理了一遍,也分成了六个阶段:1.掌握迷宫结构,知道迷宫规则,了解迷宫的基本走法,学会自我检测。
2.会走没有障碍物,弯路5条以下的迷宫。
3.能不受障碍物的干扰,能通过弯路10条以下的迷宫。
4.走线条复杂,静态的立体迷宫。
5.与绘画结合设计简单的迷宫。
6.能看图设计立体迷宫,并能在设计的迷宫通过。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相应的迷宫内容,教师在指导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比如在“掌握迷宫结构,知道迷宫规则,了解迷宫的基本走法。学会自我检测”这一阶段中我们事先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选取的话题有“你走过的迷宫是怎么样的”“迷宫中经常会出现什么”在孩子们的各抒己见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已有经验,对下一步展开游戏提供了方向。于是结合教学活动,借助迷宫的形式展开,孩子们在集体和小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了迷宫的玩法。同时我们在区域中提供了一些简单明了的迷宫图片,以点代面发动大部分孩子爱上迷宫,喜欢玩迷宫游戏。在孩子们走迷宫时细心观察,根据不同表现进行不同指导,共性的问题拿出来探讨,个性的问题个别指导,工作中加以记录随时反思。比如个别孩子在走迷宫中出现不成功的现象,建议孩子试试倒着走迷宫(从出口到进口),并鼓励孩子两两检测,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当幼儿掌握了迷宫的基本结构后。就会对迷宫游戏乐此不疲。
(三)合理组织,灵活指导,提升迷宫游戏水平迷宫游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导致在组织和指导上也是多样灵活的。
1.集体教学模式
单纯的迷宫游戏以集体组织的方式开展得很少.一般是借助迷宫形式整合开展各类集体教学活动。这种方式一般放在迷宫游戏的阶段总结和学习新经验的开始。
如中班数学活动《走迷宫》是孩子们掌握初学迷宫的技巧和方法。将数学知识融人走迷宫游戏中;绘画活动设计《蚂蚁的家》,是检测孩子对平面迷宫设计的水平,感受方位.教师引导幼儿加入迷宫元素进行设计蚂蚁之家;数学活动《测量两条道路有多远》,是在学习多种测量方法的同时检测对立体迷宫的掌握水平。教师一般采取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
2.小组结伴学习模式
在设计立体迷宫的时候一般采取小组结伴学习模式。迷宫的设计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涉及一些合理的判断,总结,推理和空间表现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讨论,修改方案,互相检测。如《行走在田埂上》,在动态的空间探索中教师经常利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孩子的精彩瞬间加以记录和分析.此时教师指导非常灵活.需要及时把握适时介入,引领孩子继续游戏。比如在晨间活动时一组幼儿在建构公园主题,其中有个孩子无意中说怎么像迷宫,教师听到这句话提议该组孩子试试建造迷宫。孩子们在乐意接受任务时不断开动脑筋,其间出现过一条直路的迷宫、通不过的迷宫、路太窄过不去的迷宫、出现合作不配合的现象、及至最后造了有两条通道的迷宫。在此过程中老师在旁不断鼓励、点拨,在孩子们迷宫建造成功的基础上,还建议幼儿测量一下迷宫两条路的距离,孩子们纷纷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测量。大家兴致盎然,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就此展开。
3.个体自主学习模式
静态迷宫(书籍中的迷宫)孩子们一般采取个体自主学习模式。孩子们在迷宫角中独自思考走迷宫,偶而也会两两结伴,一个走一个看,此时教师在周边设立一张游戏成功评价表,记录孩子走过什么迷宫,有没有成功。
4.亲子学习模式
篇7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思想方法,“无为”是指不违道而为;治”,治理。这虽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管理思想,但同样也可引用到儿童的学习品质培养上来。
儿童天性好奇,想象丰富,具有强烈地探究欲望,我们所做的就是要保护好这份纯然的天性,遵循自然法则而不妄为。“无为而治”,就是在了解孩子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小贴士:学习品质通常包括与学习有关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特质等,它不指向具体的方法、技能,而指向儿童是如何获得又是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的。
一、顺应天性,学会等待――倡导“无为”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的雷夫老师就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典范。有一次,班里的学生在做火箭,前来听课的教师发现有一组学生装错了配置,于是试图前去示范指导,但雷夫老师却阻止了他们。他认为,火箭飞不起来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是失败,我们的科学家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在失败中解决问题吗?
顺应孩子们的天性,容忍孩子们一次次的失败,学会等待,不要急于指出错误和示范指导,这是雷夫老师所提倡的,也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但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往往过于主动积极,发现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总是很着急,生怕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不成教学目标,于是忍不住提醒孩子“你这里做错了”,或者急于给幼儿正确的示范“应该这样做”。其实孩子没有经历过失败的痛苦,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更加不会习得方法。所以,我们应站在孩子身后,对幼儿的错误不要急于回应,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开火车》音乐游戏中,两位执教老师上了同一个活动内容,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和结果。
片段一:
开始游戏了。孩子们很兴奋,嘻嘻哈哈的,但玩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马上,音乐停了,教师说:“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的小火车开得太快了,后面的车厢跟不牢,断开了;有的火车头开小差,没看清楚前面的路,撞到前面一辆小火车了;还有,要到第3个‘嘿’字才可以转身。好了,再玩一遍游戏,玩的时候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二遍游戏,幼儿依旧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教师继续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声调提高了不少,然后继续游戏。如此三遍后,问题终于渐渐地少了,但因为怕出现错误,幼儿快乐的表情也消失了,玩的时候有些紧张和拘谨。
片段二:
同样这个活动,第一遍游戏,孩子们同样的开心和兴奋,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老师没有急于指出和纠正,而是问:“刚才的小火车玩得真开心啊,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答开了,有的说:“开得太快了!”有的说:“差点撞车了!”教师接着问:“那开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才能不出现这些问题呢?”又是七嘴八舌很多的解决方法。第二遍游戏,刚才的问题基本解决,孩子们越玩越开心。
对比两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位老师的智慧就在于她的不急不躁,允许孩子失败,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替孩子发现和解决问题,但我们却无法替代孩子成长,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看上去是站在孩子前面,但我们要学会做站在孩子身后的那个人,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们,因为他们才是活动的主人,而我们只是一个幕后支持者。
二、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善于“有为”
“无为而治”中的“无为”,绝不是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我们应当站在孩子身后一步之远处,不要让孩子感到遥不可及。孩子在前面探索、实践,我们可以在观望中发现孩子的变化和需求;如果孩子的确需要我们帮一下或扶一把时,我们可以一步跨到孩子身边,给他们力量和支持,然后让孩子靠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继续走下去。我们所要做的是耐心的观察,间接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也就是要善于“有为”。可以采用“分解难度、化难为易”“适当提示、给予线索”“转换角度、另辟蹊径”等方法巧妙地为孩子铺路搭桥。
在《甩葱舞》游戏里,每次要指定一个小朋友站在圈中扮演葱老大。当音乐播放到第二段时,中间的葱老大要及时做一个动作,四周的小朋友就跟着葱老大做相应的动作。游戏两遍后,我发现扮演葱老大的小朋友做的动作非常单一且不及时,反复提醒两次都不见效,于是,就做了相应的指导:
师:“刚才葱老大做了什么动作?”
生:“打羽毛球和打乒乓球。”
师:“你刚才做这两个动作有些慢了,怎么样才能在音乐变换的时候及时做动作呢?”
生:“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好动作。”
师:“一开始想好动作才能及时跟着音乐变换动作,那么这两个动作都是什么类型的呢?”
生:“运动方面的。”
师:“那运动方面还有哪些动作呢?”
生:“跳绳,拍皮球、打篮球……”
师:“除了运动方面的,你们还能想出其他方面的动作吗?”
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类型的动作,比如生活方面的:扫地、抹桌子、炒菜等;音乐方面的:弹吉他、拉小提琴、吹笛子等……而且,孩子也明白了要在游戏开始前就想好动作。接下来,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好地完成了游戏,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准时变换动作的一些好方法。
在另一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学做打蚊子的动作。一开始,孩子们的动作根本不像打蚊子。于是,我问:“蚊子在哪里啊?”
生:“在上面。”并把打蚊子的手朝上拍了。
我再问:“你是怎么看到蚊子的?眼睛是往哪里看的?”
这次孩子们头微抬,眼睛随着手的方向,动作做起来像模像样了。
我又紧张地说:“动作太慢,蚊子要跑了!”
此时,全班孩子拍起蚊子来都眼随手动、夸张迅速了。
在上述两个活动中,我都是在了解孩子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复杂的问题逐步分解,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适时适度地启迪孩子的思维,巧妙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学会思考,掌握方法――达到“自治”
以“无为”的方式等待,善用“有为”的方法引导,最终要达到“自治”的目的,也就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也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科学活动《平桥和拱桥》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平桥和拱桥谁的力气大,我运用两次实验的方法。第一次实验,在平桥和拱桥上放积木,看哪座桥放的积木多。通过实验,孩子很快发现是拱桥的力气更大。随后,又做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是比较两座不同拱形的拱桥谁的力气大。同样,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记录、实验,知道了拱形越高,力气越大。虽然孩子不知道拱形的原理,但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探索来思考来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学习和学会思考、表达,这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
篇8
【关键词】电子白板 智力游戏
电子白板作为新的多媒体手段,它集视听、操作实践于一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的升级,电子白板能利用丰富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它特有的优势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展示着独特的魅力,电子白板的运用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幼儿园智力游戏教学中也是有利的辅助手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链接声音,增强趣味性。声音的链接可以增强幼儿在听觉上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小班幼儿对于有趣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小鸭子又是他们特别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利用电子白板的链接功能,将网络上寻找到的小鸭子声音链接于画面1上,带着神奇的口吻将孩子带入了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
2.拉幕转换,增加神秘性。每一幕的变化,犹如孩子在欣赏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书,沉浸其中。《找小鸭》的每一个画面内容都是上升性的,都是变换的,“焦急的鸭妈妈”一环节,我利用白板的拉幕功能,激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猜想。在望远镜寻找的一环节,带领幼儿由慢及快的寻找鸭宝宝,以引导幼儿学习由隐蔽的部分推测整体,提升观察力。在最后一个环节设置了谁是鸭妈妈的宝宝,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细节,锻炼眼力和思维能力。
二、变呆板为形象,难点突破更有趣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智力游戏活动会显得难而不太被接受,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施教,会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释,还会事倍功半。活动中,我利用媒体技术,设计了神奇的“望远镜”工具,并结合“找小鸭”情节,在找找玩玩中,整合课程中学习5的点数内容,幼儿学得轻松快乐,且富有成就感。电子白板教学把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直观,解决讲不清、听不明的内容,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1.拖拉功能,探索更快乐。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投放了两个难点,一是公交车下面藏着的小鸭,只露出了一只小小的脚丫;另外在池塘边和在水里也放了一只,其中有只是倒影,这些问题引来了争议,揭示答案时,我使用电子白板中的拖拉功能,以幽默有趣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如“公交车”开走了,小鸭子高兴的走出来了;而另一是小鸭子离开了池塘边,咦,水里的那只鸭子呢?孩子们马上就说:“那是影子(倒影)”。简单的一拖一拉,幼儿在快乐的观察中提高了观察力,丰富了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推理。
2.聚光灯功能,观察更细致。在《找小鸭》教学中,我借助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巧妙设计了互动游戏,当聚光灯照在池塘背景上,配合我以“找到了就说停一停,我找到小鸭了,它藏在什么地方?”的要求,幼儿开始了紧张而有趣的寻找之旅。当他们发现小鸭的一点点特征如嘴巴或翅膀或尾巴时,一个个都激动的喊出来,“我找到了……”从稚嫩的声音中流露出的满是激动和兴奋,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提高了幼儿观察的逻辑性和细致性。
三、变灌输为探索,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儿童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电子白板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自己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实际的操作来掌握学习知识,这远远要比光听老师讲有效得多。如,我找到了几只小鸭,分别在哪里?通过个别幼儿上台操作,一目了然,发现有不同意见还能进行变动,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达或反驳,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最后当孩子们以为小鸭子都找到了活动应该结束的时候,鸭妈妈对着一群小鸭子说:这里面只有五只小鸭是我的,是哪五只呢?(其中五只小鸭的嘴巴是红色的,还有两只是橘黄色的)孩子们马上就转回注意力,活动的另一个来到了,好胜心充分调动了起来,小小的一点细节也马上被孩子观察到了。当孩子们把这些小鸭子排到鸭妈妈后面时,再点鸭妈妈,鸭妈妈高兴的说“找对了,我们回家吧!”随之,《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也响起,孩子们也流连忘返的跟着音乐节奏走出活动室。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能动地学、自主地学。
篇9
表里双解法即解表剂与清热剂同时运用,达到解表的同时兼清里热的治疗效果,临床常用于表证甚而里热亦甚的患儿。郑景用表里双解汤(药物组成:荆芥、防风、桔梗、金银花、连翘、玄参、牛蒡子、薄荷各10g,滑石、生石膏各20g,芦根30g,甘草6g)治疗80例,总有效率96.3%。张云洲自拟白虎羌活汤(生石膏30g、杏仁10g、羌活8g、炒知母8g、炒黄芩6g、浙贝10g、射干8g、芦根10g、蕾香8g、砂仁10g)与西药对照治疗外感发热。退热总有效率,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复热几率等均优于西药组,且汗出较少不影响食欲。马洪萍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方药组成:炙麻黄4g,杏仁8g,生石膏30g,生甘草4g,清半夏6g,柴胡6g,黄芩8g,知母8g)。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总有效率96%。车德亚等用银翘白虎汤(药物组成有:连翘6g,金银花5g,生石膏15g,知母5g,生甘草3g,牛蒡子6g,粳米6g。)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36例,总有效率为97.06%,有效病例中最快退热时间6小时,最长72小时。
近年成药研究较多年前增多,尤其为民族医药的发掘。王彦平用白石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06例,总有效率超过94%。其特点是汗出少,退热快。艾尔肯•米吉提报道维吾尔医验方祖卡木颗粒(药物组成有山奈、大枣、甘草、睡莲花、洋甘菊、蜀葵子、薄荷、大黄、破布木果、罂粟壳等),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结果12min痊愈和显效216例,24h痊愈和显效83例,48min痊愈和显效64例,3日总显效率为89.19%。孙泰俊等用藏药金诃安儿宁颗粒(由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甘草、高山辣根菜、短管兔耳草、白檀香、唐古特乌头、蔗糖等组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90例。以小儿感冒颗粒治疗9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3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43例,有效率达95.6%。
中医外治法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系列非药物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推拿按摩,刮痧,栓剂等。中医外治法为起效快,平均1到2小时可起效,部分甚至半个小时即可。王华兰等人用补脾经;清肺经;揉内、外劳宫穴,板门,清天河水;推六腑;按揉曲池穴。揉大椎,拿风池、肩井;点肺俞、风门、脾俞、胃俞;推脊。按揉中脘、天枢,摩腹,按揉足三里。加闪罐(大椎、肺俞、风门、脾俞、胃俞)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6例,结果大部分小儿在1次手法后即体温恢复正常或者降温。牟青慧用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与单纯推拿及西药组进行比较。总疗效优于推拿组,与西药组无差异,平均起效时间为46分钟,并且对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张美琴用刮痧(颈部:从颈后发际至大椎穴;从风池至肩井穴;刮颈部侧面,从耳后乳突部位至锁骨,刮时略向对侧扬头,避免往下牵扯皮肤;背部:先刮督脉,膀胱经从上向下,亦可先大面积刮后,重点经络穴位: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加强)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总有效率97.3%,48h内体温回复正常者明显多于西药对照组。李萍等用小儿清热栓塞肛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40例有效率92.5%,退热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
无论是在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中,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病名,若小儿持续高热会引起高热惊厥及其他变证,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在临床上,许多家长一见小儿发热甚至低热就令其服用退热药,甚至是抗生素,这是不正确的,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正确、快速有效的退热。中药汤剂的退热效果是明确的,且效果呈渐进性,不会出现反复,毒副作用较少,对其他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也较好,中医外治法起效迅速,操作方便,成药更是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作者:赖碧婷、张云洲 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篇10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 中西医结合 ; 参苓白术汤 ; 西药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紊乱,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喂养不当引起。自2006年3月以来,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患儿均为2006年3月~2010年4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61例,女52例。平均年龄14.9个月,平均病程2.7天;其中伴中重度脱水者14例,伴电解质紊乱者15例,无贫血者。
1.2 治疗方法 113例患儿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为参苓白术汤:党参、白术各6g,茯苓、扁豆、山药、苡仁各8g,甘草、砂仁各4g。临床加减:伤食腹胀者加山楂、神曲各5g;湿热蕴结,便黄味臭者加黄连、黄芩各4g;久泻形寒肢冷者,加熟附片、干姜3g;腹痛较剧者加木香、元胡各4g;呕吐较甚者加生姜、半夏各3g。以上剂量为2岁左右小儿1日量,根据年龄大小调整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用。西药用氨苄青霉素,剂量50mg/kg.d,分2次静脉注射。蒙脱石散2~4g,分3次口服。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ORS液或静脉补液,对症处理,3天后观察疗效。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照中国有关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标准[1]。痊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好转: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2 治疗结果 113例中,痊愈85例,占75.22%;好转26例,占23.01%;无效2例,占1.77%;总有效率98.23%。
3 讨 论
小儿腹泻在我国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关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参苓白术汤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为散剂,现改为煎剂。方中以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既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苡仁、山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更能促中州运化,使上下接气机贯通,吐泻可止。
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液体疗法及抗感染治疗,对症处理,快速而简便,特别是在急症处理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但是,据我们临床观察,单一的西药治疗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此,我们在治疗该病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优势互补,见效快而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