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时间:2023-03-31 13:1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建议

篇1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

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季靖.我国物流人才培训的形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5:48-50.

[2]兰呸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78-80.

篇2

通过对将近30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这些高校毫无例外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理工科院校建设法学专业和培养法学人才依然沿袭传统理工科观念,没有因地制宜的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相当一部分理H类高校都是靠着理工科思维在管理法学专业,在教学评估、学科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沿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畸形。法律专业程%非法律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通病。很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非法学专业课程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教师也不能充分食挥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讲求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单纯靠卷面成绩很难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从就业机制来讲,法学专业因为对口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择业期较长,就业机会稀缺。为了增加就业率,各高校把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法学教育好坏的指标。但现实中只有个别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时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较低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现行专业课程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2完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对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总体上应把握三原则:一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二是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法学学科自身特点;三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走理工科特色法学人才培养之路。具体建议如下: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只有走特色建设之路,才可以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如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从而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理工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重新调整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分发挥法学办学优势,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理工科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增开理工科相关课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强化理工科与法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把就业目光转向理工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工科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增设经济、管理、外语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形成或懂经济或管理或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理工科院校法学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下,要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体现特色,必须依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 辽宁省 创新型人才 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一批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效果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中心。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分配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整合政府各项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以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培养中的问题

1.1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在网上查阅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发现,虽然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适宜于到各类教育技术中心、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到各类大专院校、中学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和技术开发工作,到和计算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页设计、计算机维护等工作”。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偏离了教育技术专业设立的初衷,而且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势必体现在课程设置庞杂,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笔者在与一所高校的教育技术系领导交谈时,他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不这样设立培养目标,招不到学生,不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就业困难。笔者反问:这样培养学生就容易就业吗?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表面上看,学生毕业后适应面广,但实际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是“万金油”,学而不精,无一专长。不幸的是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在计算机能力上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在电子技术上不如物理专业的,在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上不如教育专业的,在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上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结果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失去了竞争能力,造成就业困难。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笔者曾经看过一所本科院校教育技术系开设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电视原理与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Java语言、C语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远程教学原理与实践、教育学、教育技术学、CBE导论、课程与教学设计、传播学、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技艺、电视摄像技法、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有线电视设计与卫星电视接收技术、音响系统设计与安装、网页设计、电脑平面图形创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网络教育应用、教学设计原理、现代学习理论等。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结果还是害了学生。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培养目标的偏差。

1.3重理论讲述,轻能力培养

由于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是近几年突击上马的,师资力量不足,缺少高层次本专业教师,许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缺少对教育技术教育的整体认识和对多媒体设备的开发应用能力,讲课往往沿用以前的授课方式,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加上有些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学生缺少足够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往往是“放羊子”、走过场,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时间,使得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

1.4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符合专业要求

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是考虑教育技术专业的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哪方面师资较强,资金就朝哪方面倾斜。如:有些学校把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照相机、摄像机,建立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厅。这种投资的倾向和资金的扶持,就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导向,他们会把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当作主要的学习实践内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园DV的创作。因此有些学校甚至在培养目标上注明毕业生“可作为电视台技术人员”。花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与制作,虽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益处,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可能会有帮助,但对整个专业建设来说,则偏离了培养目标,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有些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对常规教学媒体的教学很随意,资金投入也少,学生对常规教学媒体不熟悉、不了解,这也不符合专业要求。

2解决人才培养中问题的对策

2.1要明确培养目标

实际上,在欧美等国家,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是以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学习内容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及相关内容,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和开展研究。学生主要来源是学校的教师,在具备某一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培养利用教育技术当好教师的能力,毕业后还回学校工作,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具有研究性,具有针对性,毕业后才能指导中小学教育向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科技要求的模式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是本科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缺乏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能力。因此,我国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更加艰巨,这需要学生一进校就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将来的责任和义务。

2.2简化课程设置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就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笔者认为主干课程设置应有两大块:教育学理论和计算机。其中教育学主要是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中小学教材教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估等课程,这些知识的研究学习,主要是为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教学,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来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教学。计算机教学应偏重于基于中小学教育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图像处理技术、网页设计、非线性编辑等。对于常规媒体的教学实践及对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帮助的知识如:摄影技术、摄像技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脑平面设计、美术等知识可以采用专业选修的方式开展。

2.3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篇5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这几年,在教育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全国本科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个院校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关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完善本科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提升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本科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管理工作,改革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管理的层次。

1.1 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

考虑到近年本科院校人均培养成本大约在12000元~15000元之间以及各个院校的师资队伍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本科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2万人左右,个别规模较大以及师资队伍较强的本科院校,本科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3万人左右。这样,既能维持本科院校的正常运营,又能较好地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

1.2 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本科专业目录,全面优化学科和专业的布局,完善传统专业、增强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部分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传统学科以及过时陈旧的传统专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适当增加热门专业。此外,从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筛选出就业相对比较容易的若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创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品牌专业以及特色专业,使它们成为各个本科院校亮丽的名片。

1.3 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工程,是各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重点。本科院校应经常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与时俱进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体系,创建特色课程。以此为基础,创建省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课。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适当创建一些符合本科院校自身的双语教学课。

1.4 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

近年来,教育部批准了很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性、攀比性等问题,特别是专科院校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使其在各个方面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本科院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合理规范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推进网上评教,加强领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检查教案、检查试卷等相关工作。

1.5 本科院校的团队建设

本科院校团队建设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申报,轻建设,评选标准不够合理,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建设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学带头人,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此外,要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指引青年教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一批教学骨干,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向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冲刺。

1.6 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推广网络教学,普及多媒体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逐步推进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1.7 本科院校的就业与创业

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确保本科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本科生毕业前,开设一些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主题讲座,为大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需要,为了机动灵活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发展与变革,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建成深受社会好评的合格本科院校。

2.1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树立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依照质量兴校、人才立校的办学思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2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教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尽量体现个性培养、特色教育,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生态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体系。鼓励探索和试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2.3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提高就业率的战略需要,根据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遵循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培养能吃苦、肯适应、能创造、乐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2.4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后盾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机管理,鼓励教师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鼓励教研活动的各种新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此外,为了扩大本科生的视野,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教学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作报告,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只有教学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之后,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脚踏实地的实现。

2.5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评教”等评价机制的作用,改进学院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加强对专业水平、课程质量的评估,加强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6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

把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依照本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开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和课程库,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突破跨专业选课的障碍,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自我创造有利条件。

2.7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状况,避免课程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课程。要优化课程结构,让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科交叉与文理融合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减少课堂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8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本科院校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适当增加实践的比例。实践安排应详细与充实,并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及创业教育,启动本科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努力开拓产学研结合的渠道,积极推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辟本科学生实践锻炼与服务社会的新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结语

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在本科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个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默契配合,协调发展,真正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篇6

关键词:县级;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前言

会计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会计队伍的素质状况既反应经济发展状况,又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根据浙江省财政厅会计处2011年课题《浙江省会计人员状况研究:现状、特征与思考》,我省会计人员区域分布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规模正相关。其间将全省十一个地市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地财政收入曲线与会计持证人员、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区域分布曲线的起伏基本一致。数据显示,经济越发达,地方财政收入越高,持证会计人员和具有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相对越多。

据统计,我国拥有1400万会计人员(包括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不从事会计职业的潜在会计从业人员),堪称会计大国。但是,会计人员的结构却是极不合理,从会计专业技术角度划分,取得初级资格的有300万,取得中级资格的有100多万,取得高级资格的有近十万。可见,我国目前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尤其稀缺,但其培养又是一个逐步循序、渐进成长的过程。尽管近几年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对地方会计人才培养的策略,但是成效甚微。本文就以某县为例简要阐述当前县级的会计人才队伍现状,从而提出加强县级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二、县级会计人才队伍现状

以某县为例,截止2015年年底全县会计队伍构成如表1所示。

该县共有会计人员13303人,但是总量与构成均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性别比例不平衡,女性占绝对优势,比例为74.70%。二是学历结构层次严重不高,高中(中专)及以下占51.51%,大专占35.37%,本科及以上学历仅有13.12%。三是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层次失调,无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到85.69%,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2.76%,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仅有0.17%。

另外,根据调查,该县近几年会计从业人员发展速度较快,2013~2015年累计新增会计人员有3811人,而且十分年轻化,以30岁以下的人员居多,40岁以上的人员较少,95和96年出生的人员已大有人在,尤其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明显增多。可见,这些人员的会计工作经验十分有限。这种状况的出现正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历程有关。因为当地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但是自2000年以来,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也在快速增长,自然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会计人员。这批占主体地位的会计人员却是有活力而缺少工作经验的群体,也是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未来的中坚力量,今后,该如何加以引导和培养已成为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三、高层次人才缺乏对区域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据统计,会计人员素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现笔者借台州和金华地区两组数据来进行分析。台州是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台州民营经济的比重占经济总量97%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一度增长率居全省前列。但是近几年,台州民营经济先发优势逐渐消退,面临着整体发展层次不高、管理水平低下、抗风险能力差、同质竞争严重、“低小散”等问题。2012年,台州国民生产总值2911.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9438元,规模以上企业3378家,其中中小微企业数量占98.6%,工业总产值3530.81亿元,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80.77亿元,财政总收入408.95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省居于中游水平,但企业竞争力水平明显不如经济总量相近的兄弟市。根据2013年的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台州市经济总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财政总收入三个指标居全省第六,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两个指标居全省第七。相对应的,同期会计人员总量居全省第六,会计人员拥有本科学历人数居全省第五,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居全省第六,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居全省第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居全省第五。与经济各项指标排名紧跟台州的金华比较,金华经济总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及财政总收入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七,落后于台州市,但是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居全省第六,排在台州之前。相对应的,金华的会计人员多项指标排名均比相关经济指标靠前,会计人员总量居全省第五,会计人员拥有本科与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均居全省第四,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居全省第三,说明金华市的会计人员队伍总体素质明显要好于台州。金华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直逼台州,当然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是与其拥有总体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队伍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些高水平的会计管理人员有力地推动了金华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培养县级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制约企业竞争力水平的因素很多,但是缺乏高层次财务会计管理人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要实现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乃至做强做大,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其中精通财务会计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发展战略的高级会计人才,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好管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综上,县级会计人员整体上是知识结构层次偏低、缺乏工作实践和经验但又具有朝气和活力的人群。为此,政府部门在加强引导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

1. 进一步完善会计继续教育工作

会计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进一步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几年,各地都在不断地推行和完善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但是成效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全面;二是会计继续教育方式范围过窄,当前各地均局限于面授为主;三是会计继续教育针对性不强,分类分层次培训不到位;四是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配备有待加强;五是会计继续教育考核方式单一;六是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加大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宣传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以“互联网+”为导向,建立起师资雄厚、培训方式多层次、内容多样化、教育方法与手段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2. 建立完备的会计人员数据库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又是会计大国,各县的会计人才队伍也是很庞大。但是会计人员是专业性强却又分布在各行各业中的人群,这不仅造成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难度也不便于人才的交流和流动。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备的会计人才数据库,在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更是便于跟进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等。另外,也建议为会计人员搭建一个阳光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是便于会计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供需交流,以促进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二是便于人才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和相互成长。

3. 加强对女性会计人员的培养

不管从以上数据,还是从全国的统计数据,当前女性在会计人才队伍中占绝对优势。这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女性更喜欢比较稳定的工作,而财会工作也需要女性财会人员的细致。但是遗憾的是,性别分布与职称高低呈反方面关系。越是低层次的会计人员,女性越多,越是高端的会计人员,男性所占比例越高。而在当前新加入会计队伍的人员中仍是女性占绝对优势,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性别比例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在二孩政策出台后,女性会计人员的提升不只是会计人员的自身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对女性会计人员有适当的优抚政策,如对女性会计人员开办免费的中高级会计讲学班,或是对女性会计人员居多的用人单位推行一些促进女性会计人员提升的激励机制,比如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女性中高级会计人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等。

4.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县级会计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总体上均欠完备。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除了一年一度几个小时的会计继续教育外(一般都较少达到《会计法》规定的继续教育时间),就无其他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而且有些地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是形同虚设,只顾收费,不顾教育质量。再则,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考核过于弱化,一些违纪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得到及时、真正的处罚,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和用人单位更加胆大妄为,置法律于度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如有些单位领导随意任用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岗位甚至要职,比如某县的484名会计人员中,无从业资格证上岗的就有73人;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都有待提升,缺少自律和爱岗敬业精神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有法可依的,但是各地普遍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笔者认为,当前我们不缺的是法律和制度,缺的是对法和规定的敬畏心和执行力。为此,建议政府部门要以长远的眼光,下大力度,认真设制一套有效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引入量化考核指标,突出绩效考核,建立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的财务人才考核制度。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后果是一样的,甚至前者更让人唾弃。为此,在我国《会计法》和各项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尽快探索中高级会计人才考评制度,突出以能力、业绩为主的中高级人才评价体系,从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理财、同行公认的会计行家,使他们成为本地区的会计知名专家,乃至省市或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后备人选,为当地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更好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会计学会.会计实践与探索:2013年浙江省优秀会计论文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24 ― 02

一、地方高校及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概念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目标,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特征,多数位于经济欠发达的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

潘懋元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一文中将应用型人才定义为:“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其作用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集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一体,能够满足社会经济中某一特定领域的需要。应用型英语人才是一类有特色、工具性很强的人才,应具备结构合理且深厚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从事具体行业工作的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及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的特征。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多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培养目标模糊化。如今,大多数地方高校缺乏英语专业办学长远规划,造成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的趋同化和培养目标的模糊化。重英语已知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战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河北承德三所地方高校调查发现,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大多是对教育部英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照抄照搬,并未结合地方、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特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除英语教育和英语导游专业外,三所高校同时设置了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专业,专业设置并未完全实现“错位发展”。

2.多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不够强。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性,轻视了系统理论这一教育理论基础,过分强调学习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多数地方学校都实施了英语专业实习训练程序,制定了具体的实习计划,开设了与实习有关的课程与模拟训练,但实习时间较短且多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性监督和评价。

3.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以地处河北承德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于201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该校外语学院共有英语专业学生1060人,英语专业专任教师45人,生师比为23.5:1,(教育部教学指标的生师比控制范围为16:1);拥有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的英语专任教师为10人,占总数的22.2%;正高级职称英语专任教师1人,占总数的2.2%,副高级职称为11人,占总数的24.4%;毕业于省内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26人,占总数的57.8;有双师证的专任教师为14人,占总数的31.1%。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生师比及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和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高校在地域、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实力等方面都与大牌高校和老牌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获得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许多地方高校的难题。在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针对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理念和定位

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体现了新世纪对英语专业人才规格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高校所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就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不能背离《大纲》中提出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同时,各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照抄照搬《大纲》,一定要体现出自身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和具体的培养目标,要明确“为谁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专业人才,怎样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处理好高校与社会、专业与职业、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单一培养与合作培养的关系,立足校情,立足地方,解决定位不明、分类不清、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同一区域的地方高校要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从同质化转向多元化、多样化,围绕各自办学目标,树品牌、创精品、出特色。以承德的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开设的英语专业应以培养服务地方教育的教学型英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服务地方对外交流的具有翻译能力的翻译为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开设的英语专业应以培养服务地方旅游产业的旅游英语和英语导游为主;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应开设以服务特定技术职业的商务英语和专业英语为主。

2.着力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与英语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关系,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改革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化解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是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现立足发展的关键。第一,通过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阶段化和模块化力求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分时段、分阶段教学并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注重时段和阶段的衔接和结合。第二,依据不同专业特色、职业岗位需求和地方实际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知识平台,优化复合应用型知识结构课程和体系,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发挥地方高校本身具有的整合课程的优势,实现各学科专业的交融和贯通,将单一性的英语知识结构和的能力转化为英语专业技能知识、英语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第三,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建立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机制,组织“英语教学基本功大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话剧比赛”等,鼓励学生和老师参加较高层次的实践创新能力大赛,把获奖计入学生学分或教师教学工作的业绩。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推行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模式,考核评价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评价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评定成绩向综合性转变,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实践、创新学分。此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实现协同培养和有机对接,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制,实验、实践、实习的过程评价等也是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3.着力构建新常态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

学校是主导,院系是主体,教师是主人,地方高校要实现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和引进为数众多的“双师型”师资。首先,制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制度保障,将 “理论型”和“实践性”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并制定制度性文件。其次,引进或聘用一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英语专业人才校内“理论型”导师和校外“实践型”导师的共同培养。最后,加强现有英语专业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以承德三所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为例,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英语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他们承担着大部分教学任务,已成为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教学经验等还不够成熟,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主要途径有:选派青年教师到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一线单位调研、挂职、培训和实践锻炼;选派英语专任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国外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专业研修;聘请著名高校骨干教师或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一线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来学院演讲、指导或座谈交流等。

总之,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应围绕“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注重应用”的办学理念为导向,以地方经济发展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及优势为切入点,进行供给侧英语应用型人才改革与培养,科学调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建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01):7-10.

〔2〕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5-45.

篇8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 人才培养

一、“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面临的变革

(一)推动会计行业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

以往会计工作主要职能是实现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审核,而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数据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处于快速更新发展阶段。会计工作不仅需要完成以往的核算职能,还需要能够为企业的绩效管理、决策制定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体而言,财务会计由以往的静态模式开始向动态的新型会计模式转变,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会计的分析、预测、控制等作用,需要推动会计工作的优化升级。

(二)推动会计服务模式的优化改进

“互联网+”时代下,新型会计服务体系开始形成,以往的区域制约影响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线下业务逐步发展成为了线上业务,能够实现账务的及时记录,客户也能够获得更加及时、高效的服务,推动会计服务工作更加高效的进行,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真实的依据。

(三)推动会计形式的创新发展

在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中,应该充分运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改进会计工作在数据处理、信息核算以及综合评价方面的职能发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推动会计部门相关政务的公开,推动实现与时俱进的会计工作。

(四)促进会计管理技术的优化升级

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种需求是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为最终目标的,这就要求其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管理成本。因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要更加的及时、准确、才能够满足当下各种信息需求者的新标准。

二、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要求会计专业老师能够具备相应的教学知识,及时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而当前很多高校老师在教学经验方面比较缺乏,尤其是与最新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还存在不足,从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也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课程体系尚需完善

当前会计教学课程设计仍然停留在会计软件操作层次,而没有与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结合,这就导致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比较缺乏,而“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兼具会计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而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还不能够满足这一教学目标。

(三)会计实践教学还需增强

会计学科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即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而当前很多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即便是设置了实习课程多数也是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这就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有所差距。

(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由于财务工作直接与企业的现金、资产等联系,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会计从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而当前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能力的教导,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下也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互联网+”时代需要形成互联网思维,只有形成了足够的思想认识,其技能运用才能更加顺畅。而眼下我国还未形成同时具有会计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首先应该增强教师队伍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程度,可通过进行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实现,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计算机水平。其次,高校应该增强对企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可从企业引进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校外导师,如具有专业水平的注册会计师,这些专业人士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的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最后,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结合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编制互联网会计教学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

(二)结合信息技术,创新会计教学课程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课程的设计应该紧随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而变革,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还应该增强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有关教学,可开设互联网相关的课程增强学生对如大数据、计算机操作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刺激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打造平台

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对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计算机基础,因此,学校可通过增强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形成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以形成良好的校外实践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也能够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依据。

(四)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会计人才

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而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其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较为清楚的认识,以此为培养目标形成具有数据分析能力、专业会计知识的新型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要求会计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因此,要求培养高技能型会计人才,本文就会计人才培养提出应该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加以增强,以改进完善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生.对 “互联网 + 会计”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 ( 15)

篇9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3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理论界第一次明确对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的是刘明俊教授。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1]有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即培养模式。[2]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3]

2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1.1 办学经费充足,科研实力较强

理工类院校大多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富,办学经费充足。虽然法学专业在理工类院校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法学教育起点高,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理工类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上,大多受到传统理工科发展思维的影响,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硬件方面高度重视。

2.1.2 法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法经济学、物证技术学、知识产权等新兴法学领域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也是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从社会需求来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局限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安全生产、能源、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也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理工科院校自然科学相对比较成熟,很多高校都尝试培养复合型人才。

2.1.3 办学水平较低,办学环境较差

理工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大多都是伴随着扩招而设立的。更有甚者,少数理工科院校甚至只是把法学等人文学科作为学院向综合性院校跨越的台阶,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法学等学科的发展。

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将近30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这些高校毫无例外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多数理工科院校建设法学专业和培养法学人才依然沿袭传统理工科观念,没有因地制宜的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高校都是靠着理工科思维在管理法学专业,在教学评估、学科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沿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畸形。

2.2.3 课程体系不合理

法律专业课程与非法律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通病。很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非法学专业课程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教师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

2.2.4 法学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讲求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单纯靠卷面成绩很难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从就业机制来讲,法学专业因为对口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择业期较长,就业机会稀缺。为了增加就业率,各高校把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法学教育好坏的指标。但现实中只有个别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时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较低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现行专业课程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3 完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对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总体上应把握三原则:一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二是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法学学科自身特点;三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走理工科特色法学人才培养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3.1 调整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只有走特色建设之路,才可以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如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从而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理工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重新调整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法学办学优势,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2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理工科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增开理工科相关课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强化理工科与法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把就业目光转向理工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工科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增设经济、管理、外语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形成或懂经济或管理或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3.3 强化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理工科院校法学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下,要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体现特色,必须依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3.4 完善法学专业评价机制

在法学专业课程考试的基础上,缩小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的比重,增加实践能力的测试,尤其是一些应用型较强的法学课程,可以采用模拟审批、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考察,以便能弥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明俊.大学教育环境论要(第1版)[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3-26.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65.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篇10

关键词:人才市场;供需;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79-02

重庆“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12.5%左右,达到1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0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施,需要各种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市人才供求发展状况,推动重庆人才资源的科学发展和合理配置,本文基于2009~2011年三年重庆市各行业职位需求以及人才供应的相关数据,对重庆人才供求的现状以及需求预测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建议。

一、重庆人才供需现状

重庆直辖以来,随着农业规模化的发展,第一产业人数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第三产业受到市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政策的激励,已经成为就业吸纳能力最大的产业。2011年,重庆市一、二、三产业各个季度需求比较稳定,合计年度需求比重分别为0.83%、30.58%、68.59%(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人才需求占人才总需求的较大比重,对提高重庆市的就业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各行业需求情况看,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教育、国际组织、金融业的用工需求量最大,位居前十位,上述十个行业劳动力需求占需求总量的94.4%。根据人力资源市场调查资料,需求大于求职缺口人数最多的五个职业分别为:电子元件制造工、裁剪缝纫人员、推销展销人员、机械冷加工工、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以2011年为例,其中电子元件制造工需求37926人,求职7274人,缺口30711人,求职人倍率5.21;裁剪裁缝人员需求21529人,求职2817人,缺口14265人,求职人倍率7.64,成为需求大于求职最不平衡的两个职业。2009~2011年三年大学生供需情况分析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1年重庆市就业人数基数明显增加,高中、高职(大专)的供需比较稳定,但本科生所占比例变化却不大(见表2)。初步访谈表明,许多企业认为部分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不能安心地去一线工作,造成了工作能力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反,一些学历较低的应聘者,非常珍惜工作机会,愿意吃苦耐劳,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培训后,基本能弥补学历方面的缺陷。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本科生流动性比较大,往往在某个企业获得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后跳槽去其他单位。而职高、技校生工作情况相对更稳定。

从重庆人才市场档案分析的情况来看,2011年需求量前十名的专业有: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建筑地产、IT行业、金融、广告策划、教育培训、医药卫生、生产管理、旅游管理类。其中,市场营销专业仍位居各类专业人才需求之首,供需比例较稳定,大体在1.2∶1~1.9之间。重庆历来工业经济基础雄厚,近些年大量大型工业逐渐复苏,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因而对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的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随着房价持续的上涨,建筑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甚至出现此类岗位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重庆市人才需求预测与建议

从2011年数据看,重庆工业销售值从5年前的3000多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4万亿元,预计今后5年会到2.5万亿元。政府在近几年大力引进了MDI项目、笔记本电脑基地、“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等若干项目,因此工业组织对于中高级技术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目前重庆市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形成大都市、大城市、县城、小城镇等组成的城市连绵带,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将成为未来重庆城市化紧缺人才的需求。随着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业的发展,围绕城乡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将需要大量规划、环保、建设、管理、策划以及金融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十二五”规划,重庆市要建成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人才需求紧迫,包括通信制造业、高性能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环保工程、风电装备及系统设计、光源设备、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从2011年重庆市人才供需现状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具有现代企业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方向、擅长市场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创新开发和应用研究能力、把握国际国内技术发展动态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重庆市人才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会稳步增长,熟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通晓外语的高级国际经贸人才、物流配送与管理人才、商品和服务市场的营销精英、信息网络高层次管理人、房地产评估与营销、物业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将有较大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应当是今后重庆中高层人才培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实践锻炼,这些模式都是今后值得好好研究的内容。从人才市场的角度而言,坚持以市场机制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推动人才市场向信息网络型发展。从政府组织的角度而言,政府应转变观念,创新制度,充分运用政策、法律和组织手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使人才工作更好地适应重庆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更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斌,罗洪铁.重庆市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发展战略体系研究[J].探索,2009,(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