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30 02:2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技术试题

篇1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考 试题设计 命题原则

一、研究背景

评价对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和各部门的教育管理和研究者对课程评价越来越关注。高考作为最高层次的总结性评价,也就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逐渐被各省纳为高考科目。从目前各省市已出台的考试大纲来看,各省市的考试模式不尽相同。浙江省于2011年开始实行机考+笔试的考试模式。

浙江省实施的上机高考方案中,时间紧,总时间为30分钟,容量大,上机操作考试与通用技术合卷,内容分布广,涉及各类知识与操作技能,因此适合设计高度综合的试题,通过具体情境下产生任务群方式,完成测试一系列能力。因而我认为机考需要命题原则为情境人性化、试题综合化、融合体现三维目标。

二、命题原则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课程性质表现为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考试的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信息技术考试的内容逐渐跳出教材内容范围的限制,与学生生活实际和信息时代特点密切联系。

(一)试题设计趋向人性化

李艺教授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报告中将“人性化原则”定义为:语言亲切、指向明确,设计思路人性化,超越工具,判分宽松,超量出题。这是针对笔试而言的,而对机考而言,也有几条是相通的。机考由于阅卷的问题,通常使用工具是有限制的。

以往信息技术试题的命题思路,往往过于注重使用抽象任务而不重视使用情境化的问题。新课程实施后,在“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将抽象的原理概念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下达到同样甚至更佳的评价效果。

1.情境设置生活化。

试题设计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情景性问题的设计上。试题采用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所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情境材料源于学生学习、生活经历,与应用需求紧密联系。试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关注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经验,与应用需求联系,关注学生未来可能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信息时代特点。

避免利用抽象枯燥、脱离实际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操作命令的机械记忆。对实践性很强的信息技术概念和知识的评价应使用情景化的问题来考查,引导学生结合实践情景理解有关概念原理。

2.语言亲切,指向明确。

这是体现人性化原则的一个方面。摒弃枯燥干瘪的描述,在题干中使用一些生活化、有亲和力的语言更能引导学生亲近认识信息技术。题干的描述要意义明确,避免笼统,不能出现让人产生歧义的语言。注重细节,适当提示,减少学生错误,避免学生答题时无从下手或随意答题。

3.注重美观,取材诗意化,图文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机考中试题展现出的丰富的素材,其素材除与学生生活应用紧密相关外,也要有一定的美观与优雅,界面可欣赏性强。如浙江省会考试题中的取材就有这明显的特征趋向。如2010年会考中PhotoShop题以春暖花开、锦绣江南、梦里水乡等为素材,Flash题中以荷塘月色、中秋赏月、枝头鸟等为素材。此类有诗情画意的素材,给人以视觉享受。

4.判分人性化。

上机考跟笔考题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机考有较多操作题,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实是降低一点,考试时可以试做一下。笔试中文字表达考有人情味,尽管答案五花八门,“创意”不断,但填空题之类判分照旧可以人道化;上机考后,判分由机器完成,判分会较为单一,有可能产生不包涵现象,所以给出的答案要尽可能周全、详尽。

(二)试题任务综合化

1.知识技能综合化。

试题导向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实用性,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在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不规律性和不可预知性,大多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或临场生成技术解决方案。所以试题设计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建构信息技术知识、结合多种情景学习操作技能,以形成能灵活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大型题目小型化。

综合题一般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如果过于开放,容易让学生无从下手,同时也给评分带来较多困难。所以可以采取大型题目小型化,根据题目所考查的能力要素,完成题目所需思考过程,将大型题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题。采用辐射式命题,在大题干中给出一个大的情景,小题则是围绕此情景命制。设计针对这一情景的任务群,考查学生的灵活变通的技术素养。

3.知识构建整体化。

对知识技能的系统理解、从评价零散的、相互孤立的概念和知识,转变为以概念群或知识结构为单元,考查学生对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的总体理解;应针对某一具体任务情景,设计在复杂度和难度上层次推进的任务变式或任务群,考查学生对同一知识在复杂的实际情景中的不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多视角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避免通过过于简化的问题或去情景化的任务情景考查死板的技能,或者将某一操作从整体任务中割裂出来孤立考查。

例:(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技术考试说明,2010)在考生文件夹下的“MMedia”文件夹中,存有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相关素材。请使用多媒体处理软件处理相关素材并制作一个Flas作品。作品效果可参考“Effect”文件夹中的“Effect.swf”文件。

(1)打开“Material”文件夹中的“单击.wav”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其音量降低3db。

②将处理后的文件保存在“Work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Click.wav”。

(2)打开“Works”文件夹中的“Bg.psd”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蓝天”图层中的图像进行垂直翻转。

②在合适的位置上新建一个图层,并将该图层命名为“房子”。

③将“Material”文件夹中的“房子.jpg”文件中的房子图像(除白色背景外),复制到“房子”图层中,调整大小并放置到合适位置。

④对“草地”图层设置高斯模糊滤镜效果。

⑤保存“Bg.psd”文件,然后以JPEG格式保存在“Work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Bg.jpg”。

(3)打开“Works”文件夹中的“Cartoon.fla”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Works”文件夹中的“Bg.jpg”文件和“Click.wav”文件导入到库。

②将库中“Bg.jpg”对象放到“喜羊羊”场景的“背景”图层第1帧中,调整位置使得刚好铺满舞台。

③在“喜羊羊”场景中,将“太阳”图层第1帧中的图形实例颜色Alpha值设为75%,并将该实例移到舞台右上方。

④在“喜羊羊”场景中,将“羊”图层第1帧中的影片剪辑实例旋转-5度,并创建第1帧到第36帧之间的补间动画。

⑤编辑“Play”按钮元件,在“Sound”图层的合适关键帧上插入“Click.wav”,使得按下按钮时发出该声音。

⑥在“控制”场景中,给“按钮”图层第1帧的按钮实例添加动作脚本,使得运行时单击按钮后跳转至“喜羊羊”场景第1帧开始播放。

⑦保存“Cartoon.fla”文件,然后以“Cartoon.swf”为文件名导出影片到“Works”文件夹中。

此题综合了音乐编辑、图像制作、动画制作等内容,包含了几乎整个多媒体所学知识,同时又将各部分细分为各个明确的小知识点。然而缺点是题目表述过于直白,显得死板,且试题基本是对操作技能的回顾,思考创作方面有所缺陷。

(三)试题设计综合体现三大目标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理念,评价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信息技术高考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浙江省2011年开始的高考上机考模式,时间短,题量大,这就要求能体现三维目标综合性操作题出现。

上机操作题,试题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测试,通过学生操作情况判断其技能水平与认知水平,对于新理念下的表现性试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如表格数据题体现利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分析的优势,让考生体会考查学习处理信息的技能真正意义在于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从数据的处理到数据的分析直至得出分析后的正确结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际解决问题素养的目标。体现过程化,工具选择自主化,知识的整合化,呈现出综合应用趋势,而不再是单纯的、按部就班操作训练。试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李艺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报告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中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必须实现的。”

试题要体现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现象解释类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水平;通过两难观点选择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相关伦理道德的内化程度及其行为指导价值,避免考查学生对法律条文和道德教条的机械记忆。

在操作题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还体现在题目的选材上,以及操作题中存在的分析与体验中。如在历次会考中,较多题目涉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科技发展,以及相关法律道德方面。这对于高考试题设计将是个很好的借鉴。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思想教育,同时也不乏直接考验学生价值观与态度的主观性题目。

通常,在试题中,不是孤立地分割三维目标,而是通过一系列任务,全面体现三维目标,互为一整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试卷命题中,切实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既要体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要把握过程与方法目标,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试题,使试题具有展现学生个性、反映信息技术思维过程的功能。

此外,试题应关注学科发展,反映学科前沿。如虚拟现实、蓝牙技术、无线技术、智能技术、网格计算、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一些新的概念、术语、硬件、软件不断涌现,使得教材内容永远落后。而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也是与时俱进的。

三、结语

命制科学的信息技术试题很难。由于上机考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时间差很长,这就对命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建设一个具有足够容量、梯度合理、体现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库更难。当然,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和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是否全面、不同模块的难度是否平衡、考试系统中不同知识点的抽题机会、不同难度试题的组卷策略、软件兼容性、考试备用素材和设施的准备等,都是命题时需要考虑的。纯粹操作性的试题,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过多意义不大的识记性题目,不利于测试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与本地所用教材联系不紧密的试题过多,不能有效促进日常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尚处于摸索之中,课程评价改革中也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来自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重视知识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又有自身的特点,如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质,课程内容与信息时展密切相关。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加强对试卷命题科学性的探讨与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高考是最强的指挥棒,它影响并指导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试题在命题的指导思想、试卷的结构和试题呈现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M].教育部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2003.2.

[2]李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3-248.

[3]刘向永.信息技术教育十年的十大事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2).

[4]冯友梅,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大型主观题命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0).

[5]丁芳.新课改下微型主观题在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7,(1-2).

篇2

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该讲的必须讲,尽量用形象的比喻或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实例1: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章中,对数据库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重点内容。而课本上所给出的数据库的定义是:所谓数据库,就是―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的集合。这个定义非常专业化,对理论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

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这个概念,使其在脑海中有一些印象,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探讨,然后我们就采用比喻的方法:把图书馆比作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图书就好比我们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那么,我们的图书要想方便地借阅、查找,就必须分门别类、有组织地存放,统一管理。同时这些图书是共享的,谁都可以来借阅。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教材是纲,我们要灵活处理并深挖教材,多渠道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好多内容只是提纲性的介绍,有的则是一带而过,但从我省历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来看,所考查的内容有时比较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深挖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例2:教材中《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广东教育出版社)这一章节,对于多媒体知识,这一部分讲解得并不是太深,而近几年高考当中却多次提到了如像流媒体、Photoshop图像处理等内容。

我的做法是:在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贺卡制作比赛。学生用电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并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这个过程学生跖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又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演与操作并行课本中有好多操作性的内容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如果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按照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只进行简单讲授,那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

实例3:《信息的与交流》这部分内容,教材并没有介绍信息的详细操作,也没有给出信息交流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要想真正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接触较少,自学难度较大,所以先由老师讲解该模块内容操作要领,并示范,而后由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再讲解该模块内容并示范,学生再操作……最后老师给出―个概括所有教学目标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总结练习。

4.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4:《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与《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高中信息技术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并且总是以书面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部分操作。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就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用较短的时间进行课堂引导,给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成几个部分,随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操作任务,如:完成一个word文档的排版。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是主体,《课标》是纲,深挖教材不能脱离《课标》

2.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透、讲细

3.注意把握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要精讲多练

4.合理设计“任务驱动”

篇3

1.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势在必行

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鲜明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理论性过强,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新入初中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书本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且能接受的观点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新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白课本的观点、原理、道德行为规范,从而使本学科内容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折射出魅力。例如在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时,我首先在网上找“范跑跑”的事例,并把它通过多媒体打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范跑跑”违背了道德,但法律却拿他没办法,从而使学生从心里真正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比起教师的生讲,效果要好得多。

2.内容丰富,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3.现代信息技术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贴近社会

集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于一体和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之所在。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难以走出“课难备、书难教”的困境,学生面临“不好学、不想学”的尴尬局面。尽管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却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性、快捷性和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将一些涉及现实中的焦点或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社会和生活实际的图片、活生生的事例、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贴近社会,保证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4.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强化教学效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同学)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构建方式得到。课堂知识容量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源于教师的口授和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使教学出现“少、慢、差、费”的不良局面。计算机多媒体的大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和速度。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的动画、视听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更使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活力。

5.应用信息技术,共享资源,方便教师备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源匮乏。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查找资料是非常便捷的途径,具有其他途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5.1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资料。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和请教,及时加以解决。在网络没有应用之前,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恰好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时事性的特点。应用信息技术,能丰富政治课教材,方便教师备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2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及时分享相关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资源加工制作,就可以变为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由于网络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分享资源,使落后地区的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

5.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代替了很多粉笔和语言的功能,不仅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另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篇4

摘 要:文探索基于“课证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用教材、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使《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与证书获取有效结合,体现专业特色。将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MOS认证相融合,形成严格的教学、考核规范,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关键词:课证一体化 模块化 MOS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37-02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是该校计算机专业群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在大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90%的课程内容为实操性内容,是计算机专业群各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初始能力的基本专业素养起到一个奠基石的作用。在高职课程开设和专业技能认证日趋贴近发展的行业形势下,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应用技术》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及课程组一直在尝试进行“课证一体化”的开发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及“课证”协同发展的尝试,取得了一点经验,总结如下所述。

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学强调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课程的开设配合市场需求是在做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课证一体化”是根据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该门课程从教学方式、教材、师资等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同时,课程教学与考证内容的深度融合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考证的内容需要和课堂教学内容同步。就《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说,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考虑到此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群学生而开设,要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区分开来,难度首先要提高,技能应用上要加强,选择的证书要有企业实用性,并且要能够配合软件的升级同步。经过多方面的调研,选择微软旗下的MOS认证作为课程同步考证。此认证内容完全贴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内容和课程标准同步,考试题库也会随着Office系统的软件升级及时的进行同步和更改,完全的复合课程要求。其次,教材选取方面种类过于繁多,水平不一,且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更新较快,这类教材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院校学生及教学特点,但也存在更新过快、编者水平不一,教材质量难以保证,与全国性考试认证及MOS考证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而那些专门针对考证的教材种类也较多,这类教材纯粹从考证的角度出发,虽然质量有保证,多以考证大纲为知识点,知识点分散,固定例题为主体,不利于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的信息化素养的整体提升,与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也有差距。最后,学生的差异性也比较大,该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生源有两种,一种是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一种是两年制中职起点大专。这两种生源学生基础能力区别非常大,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需要区别开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不同生源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收获。

2 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设置

基于“课证一体化”现状,《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应着力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动手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理论以“精简、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宜过多过深,实践操作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的岗位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作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岗位通用能力,是多数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课程的“课证一体化”就是要在分析岗位信息技术通用能力的基础上,选用微软MOS认证为考证标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将考证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一对接,将课程标准与MOS技能要求相融合,以获得合格证书为目标进行教学。

3 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进行“课证一体化”《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在分析职业技能要求与岗位能力对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分别从课程标准、认证考试考核知识点、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保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与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无缝对接,同时,实操案例、操作考核标准等都需从“课证统一”角度设计,从而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宜开展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将案例内容融合考证知识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小组负责制开展教学,小组成员互相激励、相互帮助。利用信息化平台“网络课程资源”,课前、课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勤加练习,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目标的巩固和预习新课,鼓励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其他小组成员,并在上机实践课中增加拓展任务环节,鼓励他们做完基础练习的同时完成拓展任务,不断巩固和扩充知识,提高综合技能。

教学内容的选取:“课证一体化”《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结合MOS认证与实际专业工作过程,两者达到统一,并根据MOS认证考试大纲、考试知识点有所侧重。MOS考证各个方向都是单纯的上机操作题目,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考虑加大实操练习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的项目练习。

课程考核方式的设置:《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适应将来的岗位需要,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采取的是“自己考核自己”的模式,一个班的教学、考试、阅卷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实践、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通过施行“课证一体化”紧密结合课程教学与职业认证,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用职业资格认定取代传统的期末考试,实现课程教学和考试分开,既明确了教学目标,又规范了考试程序,并且也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成的同时获取到职业认证证书,这是一个多方面齐头并进的局势,值得推广使用。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实施“课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训技能,增强了对自己将来从事岗位的认知,而且可以通过完成实训课程,考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增加有力砝码,通过职业资格等级,企业可以得到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实用性人才,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检验实训教学的效果,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方面提供借鉴,“课证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引入课堂,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考核学生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体现了高职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宗旨。“课证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非常有效,是高职实训教学的一个成功探索。

参考文献

[1] 邓阿琴.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证融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12):96.

篇5

一、课前搜索微课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在当前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以教学材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知识与理解局限在狭小的知识空间中,在面对教学状况外的问题时难以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而微课具有网络的性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微课资源,就相当于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最大化地丰富教学资料,促使学生在教学中学得更多,掌握得更全面。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世界(一)》一课时,由于教材提供的是一些较为呆板的文字介绍,假设教师就以教材上的信息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的整个发展史,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难以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发展结构图。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找到一些介绍计算机变化过程的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对视频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造。

二、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必须将其与传统“笼统式”的教学方法区别开,由于微课视频的教学时间较短小,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应当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比如,以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利用微课视频构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安排观看微视频的教学时间,学生在毫不知情的学习情况下很难对微视频中的图像产生兴趣,甚至会觉得信息技术课堂很是无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将直接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优化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情境课堂上对视频内容感兴趣了,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视频(动画形式的),将它们通过剪辑、拼接,使视频内容较为全面一些,然后再播放给学生看,以视频内的动画病毒形象可以较好地使学生认识到病毒对计算机生活的危害。(二)把握适当的时机引入微课视频,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于教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微视频进行讲解的时候应当把握好导入微视频教学的时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微视频教学时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情绪。简单地说,在适当的时机导入微课视频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将微课与教学结合起来,以微课的几大特征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制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看关于艺术字制作方法的微视频,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到艺术字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方法,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利用微课视频加强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的生活,并且能将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教学信息量大且精的特点,教师应当将这一特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仅能为自己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练习时间,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教学知识。

三、延伸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微课在课前与课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在学生课后的学习生活中,微课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和地位。首先,具有时间较短、使用方便等特点的微课能够使学生在脱离了课堂教学后仍然能够较好地巩固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比如,学生在课后的家庭作业中遇到不太熟练的操作问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再一次的自学,加深理解。其次,微课还能将课堂教学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在学习《声音的采集和处理》时,由于网络上对声音采集与处理的方法还有很多,而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有的知识,为此,教师便可安排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其他处理声音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较为全面。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作用,就必须提高自身对微课的认识,利用微课资源扩充教学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促使学生在微课帮助下突破学习难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作者:张庆海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孟文英.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1):128-129.

篇6

一、课前生活体验,形成学习感知

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学生的课前体验,让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并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促进他们的课堂学习。例如,小学五年级《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的教学案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在PowerPoint中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贺卡。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对贺卡进行合理布局。随着母亲节的临近,课前布置让学生到文具用店等地方去找一些有关母亲节的贺卡,思考贺卡版面设计的元素,并请同学们根据贺卡制作的要素,自行准备好一些相应的素材。他们或用数码相机捕捉生活中母子互动的镜头;或将自己要对母亲表达的一些心声录成带有感情的音、视频;或写出一段文字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活实际,主动地为自身的课堂学习准备了个性化的信息资源。通过学生的课前体验,学生基本了解到贺卡的要素包括:文字、图片、背景、声音等。新课开始前,教师安排同学对自己收集整理的素材作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针对个别同学还没掌握录音的方法问题,教师对汇报演示的同学进行提问:你能快速演示一下你的录音方法吗?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既增进学生间的友情,又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促进问题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体验氛围,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进取,把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实践体验过程。例如:四年级上册《认识键盘》,本课是小学阶段键盘指法学习的开门篇,核心内容是键盘指法训练。它是下一单元汉字录入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学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和熟悉键盘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安排的探究体验活动如下。

自主体验活动一:体验键盘。教师出示练习内容(10个数字、26个字母键),学生在课件“卡通键盘小导游”的带领下,自主尝试,熟悉键盘,在“金山打字通”上体验击键要领。教师通过表扬法把正确的坐姿和击键方法渗透给学生,总结击键要领。

自主体验活动二:引导体验学习Caps Lock键。师:请同学们击一下这个键,观察键盘上的Caps lock指示灯又有什么变化?生:键盘右上方的一个指示灯亮了,再敲又灭了。师:请同学们再击字母键A,你发现了屏幕上有什么变化?生:我发现灯亮后,我再输入我名字的拼音字母都是大写字母。师:那你能再把字母再变回小写吗?试试看!学生尝试、交流。生:Caps lock指示灯灭后,我输入的字母又回到了小写的状态。

篇7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监测模型,提出基于3S技术的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技术体系,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城市正在敷设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构筑现代化的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城市生活、管理中的渗透。它是真实城市及其时空变化在虚拟四维时空中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成为处理城市环境、灾害、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有力武器。城市空间管治即是以空间资源分配为核心,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包融在内的最佳空间管理和控制理念。城市空间的大尺度无序发展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城市盲目建设、违章建设导致了各级大量建设投资的重复浪费,水土等资源、生态环境的超负荷承载或恶化.因此,认真实施空间管治,对实现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城市区域空间的有序、集约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市空间管治也是一种保证城市有序竞争、长远持续发展的第三方监理,既涉及政府、也涉及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的权力协调。因此,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需要实时的城市空间动态信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动态信息采集,是反映城市空间变化最客观、最有效手段,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变迁预报预测的科学依据。亦针对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需求结构特征,研究全新的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采集技术体系势在必行。

2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的信息流程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的信息流通道依次分别为四个技术层,即: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数字信息产品加工;信息管理服务。信息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和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城市空间管准人和管制决策支持环节上。信息流程如图1所示。

3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与3S技术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城市信息化,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过程。其中数字化是城市信息化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着现代空间信息动态获取、存贮管理、分析和应用服务三大支撑技术。可将其作为数字城市空间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支撑技术,其中,RS传感器探测城市空间自身变化及受外界环境影响,并把获取的信息传输给GIS ; GPS是一个精密的定位器,以确定各种信息发生的时空特征。依据G}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平台强大的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可作出最佳的城市空间准人和空间管制决策,发送城市空间险情状态报告。因此,3S技术是构筑数字城市数字化的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基础技术平台和手段。

4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监测模型

以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为目的,面向现代化3S技术构建动态监测模型,充分体现高动态、智能化、数字化的模型特点。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监测模型如图2所示。

4.1城市空间信息获取平台

主要以巳有历史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现实的地面和空间技术信息采集系统为平台,多元化、多尺度、全方位对城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立体多维跟踪监测。特殊信息采集系统指地面光谱信息、环境信息采集系统。CCD数字摄影系统用于地面立体数字摄影和城市景观模型纹理信息采集等。

4.2城市空间信息处理平台

主要以3S技术信息加工处理平台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编辑成图平台为支撑。按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和城市空间管治专题信息分类处理,建立城市空间管治专题信息模型库和方法库,依据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标准化分类,加工面向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的各类信息。4.3城市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主要将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和城市空间管治专题信息集成在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中,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和城市空间管治专题信息库在数字通讯网络系统支持下动态更新,通过信息流程为城市空间管治提供实时或准实时服务。

5基于3S技术的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体系

本文仅针对3S技术支持下的动态监测信息采集进行了研究。

5.1基于3S技术的动态信息采集总体技术框架

技术设计针对城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的几何物理特性,分别采用监控宏观变化的高分辨率RS影像传感器和高动态特点的DGPS一RTK数据采集系统与独立灵活的微观三维激光扫描空间信息采集系统相结合,构成多维(三维坐标、物理光谱、时间等)实时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系统。(图3)

5 . 2 DGPS一RTK数据采集系统技术体系

高精度的(}PS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是数字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主要支撑平台,为了克服它的应用受到电离层和对流层影响以及数据链限制,提高DGPS - RTK作业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采用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技术建立空间定位框架。

DGPS一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同时支持不受用户数量限制的空间信息三维采集。在此作业模式下,参考站接到拨号呼叫访问服务器,通过调制解调器,将其观测值及测站的精确坐

标信息用电磁波发送给流动监测站。流动站将自身采集的(}PS卫星信号观测数据与参考站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几乎瞬时地给出精确的流动监测站三维空间坐标。技术体系如图3所不。

5.3高分辨率RS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技术体系

用于宏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监测的高分辨率RS,除充分利用以获取光谱信息为主的单台传感器和以立体观测为主的单传感器以外,以高光谱分辨率、多波段、多极化微波成象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作为主要传感器,这样才能在更宽的电磁波域中寻找复杂多变的城市空间结构目标的光谱特征能量差异,并以很窄的波段宽度(5一lOnm ),大量的波段数(可达200个以上),获取空间结构几乎连续的光谱曲线,从而使空间结构变化监测精度和可靠性有明显提高。技术体系如图4所示。

5 .4三维激光扫描空间信息数据采集技术体系

三维激光扫描空间信息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用作为局部特殊空间结构高精度测量。是地面无接触传感器三维坐标量测的最新技术。系统可在150m范围内激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仪精确定位后,按2}6~相对精度确定空间目标的三维坐标,并可对采集信息进行立三维建模,生成正射影像、CAI〕矢量图。调整图形比例尺与城市空间管治专题信息图层融合,实现空间管治信息的更新和空间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1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200米,若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段2200米长的隧洞,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现铁路、山、隧洞背景的画面信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出示教学的应用题,接着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洞前时及车尾刚刚出洞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隧洞,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隧洞的距离和隧洞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信息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精心创设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中,“年、月、日”“闰年”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我就在教学中运用了自制的教学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等动态影像展示”将这些平时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抽象景象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这样使他们对奇妙的宇宙充满了好奇,激起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发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结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 实践感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在实践活动一课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及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篇9

“对未来的教育专家和技术开发者而言,移动学习实现的重要挑战是高度情景化、个性化写作和学习的持续性”。[1]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支持的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是当前青少年的日常学习方式之一,并且这种学习方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扩展与普及,越来越由非正式学习向正式学习推进,从学习者个人学习逐步走进学校教育。面对这种新的技术革新条件下的学习行为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策略也应该作出新的调整。

一、新媒体视域下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多年来,基础教育的时代性未能充分体现。课程内容陈旧,稳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掩盖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需要;教学方式落后,繁荣的时展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现实“背景”,基础教育丧失时代感,从而看不出这种基础教育究竟把学生视为何种时代中的人。新课程强调与时俱进,密切课程教学与时展的联系,把学生置于时展的背景下,赋予课程强烈的现实感。[2]

正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所列举的那样,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对新媒体的关注达到了近八成,如果学校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把握当今的时代脉搏,就不仅仅与学生有代沟,还有可能被时代潮流所淘汰。那么,新媒体视域下的小学生学习行为具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学习碎片化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方式的主要表征。人类学习面临的挑战是知识碎片化,而所谓知识碎片化,是指我们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完整、系统,而变为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3]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提供了可能,当代青少年已经习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时空。随身带电子阅读器,等于包里装进一个图书馆;利用手机,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资讯;使用一张小小的上网卡,走到哪里都能参加课业进修、与人研习问题。[4]

其二,学习社交化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行为的重要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单机式的终端媒介已不再满足人们交往和信息传播的需求,社交网络成为青少年生活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这一点,从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可以得到证实。社交网络平台的实时互动、人与人或人与群之间交流的人际传播模式。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从信息发出者到信息接收者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依然存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几乎没有扭曲和失真效应,只是转换信息样式,便于传播。[5]社交网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个性化,这契合了在现代技术围绕下出生和成长的当今青少年的心理。青少年群体的人际交往需求较大,其强烈的新奇感和活跃的思维使其对真实性及虚拟性人际交往模式均具有较强的接纳性。[6]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社交化方式,无疑是有效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对新媒体技术变革的课堂教学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革新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为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内容。这场媒体技术革命对信息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微教学模式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能为信息技术学习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那么,什么是“微课”呢?广东佛山“微课”创始人胡铁生于2013年提出的微课概念比较符合当前中小学微课开发的特点:“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7]这个概念以多个角度勾勒出微课的基本轮廓:从形式上看,微课是视频课程;从资源聚合与投放渠道看,微课通过互联网在线传播;从课程结构看,微课侧重展现单一的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一般不会同时囊括导入、授课、总结和练习等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环节或某一课程的整个知识体系;从表现方式看,微课重视情景化营造,旨在呈现一种有别于教室环境和课堂时间的教与学情境;从组织方式看,微课擅长发挥教学素材的基础性作用,为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素材支持,微课素材既可独立又可组合。

三、小学信息技术在新媒体技术视域下构建教育教学新范式

新媒体视域下,学习行为从传统的学校、教室延伸到家庭、街道、交通工具、休闲场所等,从现实生活拓展到虚拟交际社区――数字化的教育力创造了更多更新的学习机会,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他们有意愿或需要时进行学习,他们可以在一起合作学习,并可以像使用其他工具(如铅笔或书)一样方便地使用计算机。[8]新媒体使得学生学习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跟着学习行为变化应该是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微课是应对这种新变化策略之一,我们应该通过构建教育教学新范式,从而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策略从特殊性提升到一般性、从个性转变成共性,从而指导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思路,转换新思维,研究新问题。我们认为,在新媒体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构建新的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构建在网络移动互联条件下的学习行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在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网络移动学习也应该如过去的幻灯机、投影仪、语音学习设备陆续进入课堂一样,网络移动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微课程聚合为课程表现和组织形式,注重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智能化教学,社交化互动学习行为的特征明显,网络移动学习媒介也应该进入学校、进入课堂。

二是构建在个性辅导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个别教学法是对当前学校班级授课制的一个有效补充,而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网络移动互联条件下的社交化互动学习正是一种擅长针对个体特征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电子作品

一、背景和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从2001年新学期开始,国家教育部决定所有的高中必须将信息技术课列为必修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展专题学习,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专题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题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专题,选择专题以后,在专题下具体内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结构组织,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专题学习方式,有利于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选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信息社会所要求的个人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专题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通过共同制作电子作品来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理论基础

(一)“做中学”理论:杜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他认为“制作”的冲动或兴趣是人的主要本能之一,知识经验均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生活过程中得到的,在活动中,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便去搜集有关资料,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各种假设。这种过程能使学生丰富自己的经验。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

三、课堂实施步骤

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文字处理(Word 2000软件)、演示文稿的制作(Powerpoint 2000软件)、网页制作(Frontpage 2000软件)模块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国庆、奥运等社会热点问题和乡土文化,使学生围绕选定的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出电子报刊、幻灯片、网站等电子作品的一种学习方式。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高中专题学习方式在课堂实施的具体步骤,用图表形象地概括如下:

四、实施效果

(一)实施专题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要雷同,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我们在《电子作品评价标准》中,把创新性这一项的分值设定为30分,在评价指标中是分值最高的。因为这一项分值高,所以学生都想方设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不仅内容多种多样,而且形式也多姿多彩,观赏性极强。比如我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9月份,我们在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这一知识模块时,要求学生制作奥运会专题幻灯片,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各个角度解读奥运,作为电子作品的具体内容。学生的作品内容涉及到奥运会的多个方面,有的是有关开幕式的、有的是篮球比赛、有的是乒乓球比赛、有的是体操运动员、有的是奥运志愿者、有的是介绍奥运奖牌、有的是某个奥运场馆等等。通过制作作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同学们也表示这种学习方式尊重了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很多。

(二)实施专题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专题,因为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制作电子作品的过程中,慢慢也就激发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在实验班中,有一个叫郜琳琳的女同学,在刚上信息技术课时,对信息技术课缺乏兴趣,上课时不是拿一本别的学科的书在那里学别的,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由于她平时的表现早就引起了实验老师的关注,特别注意她。后来我们在学习演示文稿知识时,采用了专题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制作奥运专题的演示文稿,因为她对奥运会的开幕式很感兴趣,发现她积极的参与作品的制作,我就表扬了她,并让她给学生讲解,大大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虽然这次的作品做得还是比较简单,但是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她再也没有拿过别的学科的书,每次都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制作乡土文化网站时,她当上了组长,查找资料,为作品制作出谋划策,和小组同学一起制作出了一件精美的电子作品《彭城―我深爱的家乡》。

(三)实施专题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对计算机比较熟悉,有的就比较陌生,甚至自己感觉水平低,有一种自卑心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学进度,不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与新课标的要求不一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专题学习方式使学习者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自主探索去解决问题,使自主学习成为现实,成为时尚。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学习方式充分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进度,学生可以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内容、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多做,做的精美一些,程度差的学生也能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学习结果,评价自己达到的水平,找到自己的差距,加强薄弱环节,巩固已知内容,真正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专题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创新,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虽然几经调整与改进,日趋完善,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扰。

(一)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

小组活动时,虽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避免了一些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但真正到了作品制作阶段,因为每个小组制作出一件作品就可以了,所以在小组合作时,尤其是在作品制作阶段,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在操作,有的学生在做看客,个别学生在做其它的事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小组每个成员都参与制作,我们在最后一次课题实验课时,即学生制作家乡网站时,曾尝试在作品制作阶段小组成员分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制作一个网页,最后再合并成一个网站,效果比较理想。

(二)有个别学生在依据评价标准打分阶段,评分不够客观。

这属于主观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引导学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评分。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张立新.《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初探 [J].中国电化教育,2004,(2):89-90;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立新.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2003;

[4] 《信息技术》高中版上下册,河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