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右岸范文

时间:2023-04-02 15: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额尔古纳右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一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等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的阴云,乃至现代文明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大痛,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和独特民风,成就了他们的生死传奇,展现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深重悲哀。

【权威评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与群体,反映了这个民族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进行抗争和抵抗的现实,其主题也具有着典型的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小说留下了最后的、一去不复返的、传统游牧民族的生活画卷,不时激活着现代人麻木疲惫的心灵,对鄂温克族的游牧文明持平等、同情的态度,游牧文明对于现代人治疗都市文明病具有启示意义,边缘地带的异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整个人类正在面临的文明困惑。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其“用小人物说大历史”的历史长歌,展现了鄂温克的一个部落近一百年的历史以及鄂温克族的生活智慧与生命态度。在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面对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的无奈现状时,作者悲凉地目睹了这支部落的生存现状。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作为代价的,为了心目中理想的文明生活,对我们认为落伍的生活方式大加鞭达。《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意识地追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作家激情极为饱满,触动了读者灵魂深处对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向往,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境。作者熟悉那片山林,也了解鄂温克与鄂伦春的生活习性,借助那片广袤的山林和游猎在山林中的这支以饲养驯鹿为生的部落,写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的尴尬、悲哀和无奈。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问题,而其中浸润着作者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依恋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在气象上也显得极为苍茫。鄂温克族那些自然之子朴素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这些朴素而优美的价值与现代文明的物欲、发展、贪婪、勾心斗角形成了另一种参照性的人文景观,从而提示着我们现代文明的盲点。

【精彩链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篇2

【关键词】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回归情怀

迟子建,出生于漠河,那是祖国最北部一片神奇的土地,寒冷漫长,但是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小村子,作者度过了天真无暇的童年时光。在她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就是那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动物,这些事物在她的故事中是经久不衰的。在那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培养出了作者充满灵性的思维和真诚的情感。她曾经说:“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①充分体现了她即使走遍世界,也走不出北极村,走不出对家乡的眷恋的家园情怀。她笔下所写的鄂温克族是一群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抗争的民族生存与发展进程中,历经了风雨沧桑。但无论怎样迁徙,他们都离不开森林和河流。即使在面对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日寇铁蹄的践踏,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蚕食时,也不忘自己民族的信仰,民族精神的本真。作家迟子建以其素有的清新真挚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民族史诗般的挚爱与悲悯,表达了对自然家园的回归,人性本真的回归,精神至善的回归的守望与诉求。

一、自然家园的回归

额尔古纳河,是流淌在中国东北黑土地上的河流,与俄罗斯交接。曾经额尔古纳河的左岸和右岸都是中国的土地,后在清朝与俄罗斯的战争中,通过《尼布楚条约》把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地区割让给了俄国,在文中也多次透露出鄂温克人对自己家园的认同与伤怀。正同迟子建许多的作品一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为我们描绘出了那一流域优美神奇的自然之美。迟子建以自己悲悯的爱心和缓地告诉人们:古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绝不能是生拉硬拽式的,更不能居高临下地任意摆布他人的命运,古老部落的消失应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为因素。她真切地抒发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戕害的原始的纯朴本真的无奈与哀痛,字里行间浸润着自己对大林莽、对鄂温克人挥之不去的眷恋与缅怀。

二、人性本真的回归

鄂温克人的人性本真体现在他们虔诚的民族信仰上,体现在他们对生的集体抗争和对死的冷静叙述上。鄂温克人有自己的诸多信仰,这在作品中屡见不鲜。费尔巴哈在论及远古人类的信仰意识时就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 ②在鄂温克族中,他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的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他们信奉萨满,作品中神秘的萨满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神奇和崇高。它几乎渗透到鄂温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嫁娶婚丧,治病消灾等都离不开萨满。他们崇敬火神,营地里的火终年存在。“火种有神,所以我们不能往里面吐痰、酒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③等等诸如此类。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坚强的精神支柱,文中多次涉及到了鄂温克人对原始诸神虔诚崇拜的情节。即使在极度严酷的斗争和生活变迁中,他们也没有丢却最初共同的民族信仰。这样的民族信仰下共同生存的鄂温克人,他们是具有强大的集体力量的。在他们漫长的迁徙历程中,经历了俄国人的驱逐;日本人的侵略;又遭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沉重的历史和苦难的岁月并没有消融鄂温克人的顽强意志和生存哲学。在对待死亡上,鄂温克人表现的是一种冷静和豁达。在他们眼里,“人离开世界,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了,那个世界比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世界要幸福。”④人死后,他们会将其葬在向阳的山坡,或举行风葬。百年的风雨历程,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叙述者的一生,也经历过各种的世迁。民族迁徙的艰难和悲凉,残酷的掠夺和斗争,死亡,成为了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面对这人生中必然的一个结局,不管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地面对,他们心中灵魂不死的信仰使他们对死亡有了一种更达观和豁然的心态。

三、精神至善的回归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至善是认识的最高目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到鄂温克人的道德是高尚的,作为‘萨满’的妮浩每当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然而萨满的神圣职责让她选择了割舍,这种在选择生死时所表现的人格美,可以说是鄂温克人共有的优秀品质。他们的萨满是大爱的化身,在它身上有佛的至善情怀,亦有道的无我境界。小说中妮浩能豁达的让‘马粪包’这种坏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为救一个陌生的汉族青年而牺牲了自己未出世的婴儿;为扑灭森林火灾而祈雨,最后累死在额尔古纳河畔;还有拉吉达为寻找因雪灾丢失的驯鹿而被累死在马背上;酋长为救放映员而被黑熊伤害;为不愿拖累大家而自杀的小达西…真善美的力量让读者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他们的生死观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奏响了这一民族催人泪下的大爱乐章!

四、结语

《额尔古纳河右岸》被称为史诗性的作品。迟子建运用沉静婉约的叙述风格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民族百年沧桑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通过与鄂温克族人平等坦诚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家园、人性本真、精神至善的回归诉求和期盼。面对日益物欲化的世界,作家呼吁我们重返大自然的怀抱,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并在博大的自然中找寻民族之根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文明是检验一个民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所含纳的范围也应该是深厚而广博的。科技及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应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是在文明的发展中保持冷静的民族,在所谓现代文明构建的现代化具象中懂得如何去解构去反思文明的内核。“文明有时候是个隐形杀手”它给人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摧残了另一种文明,而留下一个民族无法再补偿的伤痛。迟子建借以回归的深厚情怀,不仅表达出了对原始本真生存状态的眷恋和缅怀,也表达了她对人类心灵净土的渴望和呼喊,更以沉静悲悯之心透视文明带来的变迁与创痛。从而启发人们对文明强势下弱小生命无奈与哀痛的反思和警醒。

【参考文献】

[1]迟子建.北极村童话[M].黄山书社,2010.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从北京乘火车,伴着隆隆的铁轨声,想像着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牛羊成片点缀其间;想像着蒙古族姑娘曼妙舞姿,还有马头琴声悠长婉转……

好色草原

当南方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消褪时,草原早已是漫山遍野。红黄绿相交,色彩斑斓,层层叠叠的苍茫在眼底流动。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边123公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就是额尔古纳市,这里拥有珍贵的湿地、绚丽的界河、浩瀚的草场、茂密的森林: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的铁骑从这里奔腾而出。

从海拉尔出发,乘车向北行驶100公里,便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对蒙古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一额尔古纳河。蒙古民族就是在这条河边生息、发展,并逐渐壮大强盛起来。这河曲线妩媚,长达667公里,河滩小岛众多,潺潺流水除了在转角处激起波澜,平静时像条小溪,诱惑着游人涉水过河。

秋天的额尔古纳河是蓝色的。蓝色流淌在金黄的草原上,显得格外悦目。几小时的车程,看额尔古纳河扭摆着腰肢显示出它曲线的妩媚。站在高处了望,额尔古纳河又像是一条被大风吹乱的彩绸,在草原上随意舞动。

白桦林

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是探访我国惟一的俄罗斯乡。

在额尔古纳市北面100多公里,有一座著名的小村镇――室韦。这里是俄罗斯族民族乡和蒙古族发祥地。现保存大小城遗址10余座,深含着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又是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

通往室韦的路上,两边是无数金色的白桦林,一眼望不到边。

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这里的白桦林与别处不同,树干特别白,树叶特别干净,树间地面除了落叶之外,很少有杂草灌木丛生,你很容易就走进这些白桦林,去抚摸它们。在白桦林深处,一种很圣洁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想起俄罗斯歌曲《喀秋沙》的旋律、还有那经久不断的爱情故事,那一瞬间,你已成为画中人。

俄罗斯面孔

走进室韦,立刻被一种神秘、静谧的氛围包裹着。

大街小巷中行走着异国面貌的人群,矗立着建筑风格迥异的俄罗斯房屋木刻楞,以为自己身外异国它乡。只有耳畔传来阵阵地道的东北话,才将我们的思绪拉了回来。

在额尔古纳,我们得知,室韦与恩河居住着2700多位俄罗斯族人和5000多位华俄后裔,他们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和沧桑的回忆。

华俄后裔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初。康熙二十八年(1689)签署《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以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两国界河,规定除猎户外,两国百姓不得随便越界,但仍有大批俄国人深入中国境内采金,伐木、牧畜。1900年爆发后,大量俄国移民流入额尔古纳市境,到1907年已达1000户以上。

后来沙俄修建远东铁路,招募大批华工前往俄国境内筑路,很多中国工人与当地俄国女子成婚,其后返回额尔古纳河右岸定居。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白俄贵族越过西伯利亚,逃到额尔古纳河畔,部分人渡河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定居。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额尔古纳市境内俄侨已达万人之多,形成了30多个纯由俄侨组成的村屯和一些中俄杂居的居民点。在“闯关东”之潮中,一些人来到额尔古纳河地区,从事淘金和采伐,与俄侨姑娘频繁接触,交往日密,最终结为夫妇。1989年,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华俄后裔”被确定为我国的俄罗斯族。

草原狂欢

黄昏,我们抵达室韦乡(吉拉林)。

接近村口,一群男女站在路中央迎接客人进村。我们赶忙停车走过去,手风琴声立即响起,是极为熟悉的俄罗斯歌曲。

几位胖大婶端着放满酒杯的盘子,手执鲜花,满面笑容,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高声谈笑着,喝一杯递到手里的迎宾酒,接过洋溢着芬芳的鲜花,听着耳熟能详的欢快旋律,瞬间感受到浓郁的俄罗斯民风。他们的热情不是为应景、不是为商业需要,而是发自内心,真诚而坦率。

两米多长的桦木被一次又一次地扛来加在篝火上,人们好像总也跳不够、唱不完。最后篝火累了,轰然倒地,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四散回家。

不忍错过室韦的金秋,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起来了。

秋天的早晨,室韦显得有些寒冷,小山上尽是白色云雾轻轻浮游,草原上却早有访客――三几头母牛正在忙碌地咀嚼着丰盛的早餐。

沿着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行走,耳边响起大钟悠扬的鸣唱。

太阳升起,河面的水汽蒸腾开来,渐渐往岸上弥漫,并丝丝缕缕向半山漂浮。不久,乳白色的雾气笼罩了整个河岸,迷离飘渺,牛羊和房屋都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尤里的家

我们住在俄罗斯后裔尤里家,他的中文名字叫刘克,但是这里的人们还是习惯以俄罗斯名相称。从外表看尤里,俄罗斯人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

“木刻楞”是俄罗斯人典型的住房,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棱有角,非常整齐规范。木雕的窗檐装饰板。室内铺设着木地板,极为干净,相当雅致。

红色屋顶的小木屋,整齐的木栏栅。种满了花草的小后院。树下还挂着秋千。这样的生活,真实惬意。

每一间屋子都不会很大,但色彩的搭配必定明艳。红屋顶的便会配上湛蓝色或鲜黄色的窗。若是宝蓝色的屋顶,便大多会配上白色的窗。

最吸引人的是,旁边还有一间全部用木材制作的桑拿浴室,这是爱好清洁的俄罗斯人的洗浴习惯。墙上挂着几束桦树叶子,蒸桑拿时,蘸上水轻轻抽打,会感觉全身放松。只记得早年在北欧见识过这种风俗,想不到被这里的华俄后裔秉承了下来。

室韦人爱花,从后院的小路,一直通往前院,路旁是一片花海。那种淡雅而别致的花,虽不特别出众,但却叫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

当我用俄语向他问好时,尤里笑着用地道的东北话说:你的俄语咋比我还好呢?他母亲的面貌具有典型的俄罗斯特点,而且俄语非常流利。尤里的妻子是蒙古鄂温克族人,汉语是自学的。

篇4

“敖鲁古雅”的全称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位于呼伦贝尔市北部的大兴安岭腹地,距上级主管政府所在地根河市234公里,全乡的近500口人居住在这片面积为10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152名为猎民)。这部分鄂温克人被称为“使鹿部落”,他们的祖先在大约400年前,从俄罗斯境内的勒拿河一带,驱赶着驯鹿来到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的苔原森林中。此后,敖鲁古雅的鄂温克驯鹿人们,整年游荡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靠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现在的鄂温克猎民已经基本上搬迁下山,作为生态移民牵着驯鹿,集中居住在根河市以西的新村,开始他们新的生活,猎民点则轮流放养驯鹿。

如今,国家给敖鲁古雅乡人建立了定居地,统一格局的木制别墅式的猎民定居房和鄂温克民族博物馆等设施。猎民的房屋、家具、有线电视、抽水马桶、自来水、电话和集中供暖的暖气等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全年的热水和用电也是免费的,每一户又都有政府部门一对一帮扶,捐助给他们生活用品。

但是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却给世代的鄂温克人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驯鹿无法进行圈养。它们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对选择食物的要求较高,除苔藓外,根据不同季节也喜欢吃一些青草、树叶、蘑菇之类。苔藓是一种低等植物,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西麓阴冷潮湿的地方,一年四季森林中都有,但生长非常缓慢。由于驯鹿的生活习性,加之森林生态的脆弱以及鄂温克猎民集中而居、成群放养驯鹿,这些因素都给驯鹿的觅食带来很大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鄂温克人则必须频繁地迁徙。迁徙是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惟独在鄂温克猎民中得以延续。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苔藓和蘑菇,只有在森林里才能解决驯鹿们的“吃饭问题”。所以,除了部分村民留在定居点,在原始的密林中还散布着五个驯鹿站(最远的一个在150公里之外)。

篇5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

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什么的,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我以为西班会把桦树皮吃掉,他从小就喜欢啃树皮吃,离不开森林的,可他最终还是像其他人一样,把它放在神鼓上了。我觉得西班放在神鼓上的,是他的粮食。他就带着这么一点儿粮食走,迟早要饿死的。我想西班一定是为了可怜的拉吉米才同意下山的。

安草儿也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但他的举动说明不了什么。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蜇肿了,他正给它敷草药,达吉亚娜唤他去投票。安草儿进了希楞柱,见玛克辛姆和索长林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他便也那么做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安草儿不像别人那样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

虽然营地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

我回到希楞柱,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

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节选自《额尔古纳河右岸・清晨》(2005年12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品赏析

迟子建为弱小民族谱写悲壮史诗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体现了其小说散文化的风格。

首先,从人称选用角度看,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作者刻意选择一位90岁的“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作为小说的唯一叙述人,饱经沧桑的老人叙说着一个民族百年的历史,在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的同时,也使作品带上了一定程度的抒彩。

篇6

在利益驱使下,网络文学界的互“挖墙角”、互相“山寨”、互相“抹黑”,已经背离了合理竞争的范畴,长此以往,中国的网络文学的大好前途必将被葬送。

7月12日,作为小说《罗浮》的作者,知名网络文学作家“无罪”(本名王辉)宣布,以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侵害自身合法权益为由,把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站告上了法庭。媒体称,这是“中国网络文学维权第一案”。

据王辉介绍,自2009年12月1日,他的原创作品在纵横中文网上首次发表后,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迅速成为纵横中文网上点击量前两名的作品(目前累计点击量已超过2000万),并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引用和转载。而在“无罪版《罗浮》”取得巨大成功后,起点中文网也于2010年4月15日推出了一部也叫《罗浮》的网络小说,并购买百度推广链接中的关键词“罗浮”进行推广。在王辉和纵横中文网看来,起点中文网的目的就是以“山寨”手段打压竞争对手,既不道德,又不合法。

对此,起点中文网声明,起点中文网是一个公开的网络文学平台,任何作家都有权力在这个平台上自己独立构思的合法作品。罗浮是道教名词,起点中文网的小说《罗浮》是与作者正常签约连载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而且,起点中文网坚称,这是纵横中文网为了扩大自己影响的“炒作”。

在此之后,两边的公关战也愈演愈烈,先是纵横中文网广泛活动,令众多媒体大篇幅报道此事;而后起点中文网也不甘示弱,利用关系曝光纵横中文网公关活动细节,甚至包括给媒体记者的费用等细节,借以抹黑纵横中文网的维权行为,给主流媒体以“有失公允”的压力,以此“封口”。

抛开此事背后的博弈不提,事实上,文学圈里的“山寨”现象横行已久。从“金庸新”借金庸大名“著”《九阴九阳》开创“山寨武侠”的历史以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愈来愈多的书商为谋取暴利开始大打“山寨文学”的盗版球。从《没有任何借口》引发的“伪书门”,到《荻港村》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相似门”,再到《上海弄堂》与《鱼和它的自行车》的“抄袭门”,披着“山寨外衣”的“不正当竞争”让中国文学界受伤不浅,以至有人大呼文坛需要“打狗棒”。

而伴随网络文学的风靡,“山寨之风”又悄然吹进了网络文学领域。诱发争端的是网络文学背后的利益。据CNNIC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已达到1.62亿人,使用率为42.3%,成为继网络音乐、视频、游戏之后的第四大网络娱乐类应用方式。另据统计,在网络文学方面,目前国内大型盗版网站约有10万家,中小型盗版网站有数百万家,每年盗版市场规模高达50亿元,而同期正版市场的规模仅为1亿多元。在王辉之前,网络作家柳下挥也因为其原创作品《天才医生》被“山寨”成“柳下绘版《天才医生》”,而倍感压力,不得不把作品改名《轻狂神医》。

篇7

关键词:动物形象;人文关怀;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11-01

迟子建总是用温暖的笔调通过一个个苍凉的故事讲述人间的真情。她的小说几乎每篇都要出现一个动物形象,这些多姿多彩的动物形象在故事的叙述之中起着重要的情节推动作用,她让这些具有纯真特性的动物陪伴在人们身边,给故事的主人公以温情和抚慰。

一、动物形象的分类

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是复杂多样的,她塑造了一系列的家畜形象。这些动物形象构成了迟子建小说中动人又感人的灵性世界。这些动物形象按照不同的特质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具有动物性的动物形象、具有人性的动物形象和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

迟子建写出人类和家畜之间亲密的情感,展示了家畜身上美好的动物性。她所表现的动物性是动物本性中的良好特质,比如《北极村童话》中傻子狗的忠诚、《一匹马两个人》中马的勤劳等,在这些动物身上人们可以感受到温存、忠诚、勤劳、勇敢等美好的特质。这些家畜不再是人们的食材和劳动工具,而是和人类共处的伙伴。这些动物以本性中的美好与人类结交下深厚的情谊,甚至在人们悲伤、绝望、无助的时候给人们以安慰和帮助。

迟子建笔下还有一批具有人性特质的动物。当现代社会的物质欲望让人们变得麻木不仁、冷漠相生的时候,她试图让具有人性温情的动物唤起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共鸣。《一匹马两个人》中老马陪伴老两口一起走过多年的岁月,它勇敢、勤劳又善良、宽容,这些品质超越了动物性自身,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迟子建笔下的动物形象还具有神性。比如《逝川》中会流泪的鱼,《额尔古纳河右岸》、《洲国》中为主报仇的猎鹰、托梦延长老猎人寿命的狐狸等等。这些神性动物形象的创造与迟子建从小受萨满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她创造的神性的动物形象可以寻见这些宗教文化的身影。她笔下的神性动物形象具有感恩助人、佑人平安的作用,主人公与这些动物形象之间形成了一种宗教崇拜式的关系,表达了迟子建对大自然的尊崇和礼赞。

二、弱势人物与动物相伴的模式

迟子建总是把动物形象放在一些弱势人物的身边,构成了一种由弱势人物和动物相伴的叙述模式。让动物以自己的动物性、人性和神性来弥补这些弱势人物在社会中的某种缺失,最终形成一种人和动物相处的和睦模式。

迟子建的小说总会出现一些相对弱势的人物,他们身处在社会的边缘,多为智障者、残疾者、赢弱的老人、孩子。这些人物都是外表看起来残缺、不健全的,但内心世界却是极度纯净、纯真的,他们在功利的社会里保持一颗纯真之心,退出功利的争夺,以真挚的赤子之心来面对这个世界。在小说之中。动物往往成为这些弱势人物的同盟者与忠实的伙伴。这些动物拥有的美好品格和这些弱势人物本身的纯真之气是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的。他们都拥有一颗纯真的心,他们的心灵世界是相通的,情感上是互相抚慰的。在这些人生活困顿之时,动物会来安慰他们;在动物受难之时,这些人往往给予保护。动物用自己天性中的善良、忠诚来护卫主人的世界,甚至为了主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动物形象在作品中的意义

迟子建在动物身上寄寓了对美好纯朴人性的呼唤,她表现的是现代都市生活中最缺失的原始的纯真。在无意识之中。她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意识观念。所以,这些动物形象身上显性的意义是对美好的礼赞,隐性的意义是对生态自然的呼唤。

迟子建笔下的动物虽然作为动物而生活,但却都具备了人性上的某些特性:忠诚、勇敢、纯真、正义、善良、温存等。迟子建认为这些品格正是现代城市文明进程中人们逐步缺失的,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逐渐进步,人类也相应地疏远了,人与人之间越加的冷漠。迟子建在作品极力呼唤纯朴的人性,她在弱势人物身上设置了纯净之气,他们在功利的世界里不去争夺,退出争夺用纯真的眼睛来看世界。

迟子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自己的生态观念,但她在作品中无意识的体现了生态意识。她认为“生物本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她们却被分出了等级…一尊严从一开始,就似乎是依附着等级而生成的。”①这种对自然界万物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质疑。迟子建的生态意识在动物形象的创作上体现出来,她尊重动物。特别是家畜作为自然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她在表现人与动物之间情谊的过程中,隐秘地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的颠覆,展现出不同生物各自的尊严,从而展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达成了对生态意识的书写。

注释:

①迟子建.雾月牛栏・寒冷的高纬度[M].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性 民族意识 现代性

陕西省教育厅2010科研项目《贾平凹小说创作与佛禅思想关系研究》(2010JK052),陕西省社科界2013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媒介发展与红学革命――以刘心武的红学研究与红楼续写为例》(2013Z004)。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创作的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少数民族文学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在整个中国文学别是在全球化语境的强大冲击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因受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条件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仍处于中国文学的边缘地带。通过分析其创作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中有着主流文学无法替代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也会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束缚与限制。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近年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的激情创造,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日益展现出气象蓬勃的生命活力。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于汉族文学而言的其他各民族文学的总称。其创作主体主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及作家,通过神话、传说、史诗及小说等体裁,以各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及民族性格为基础,来表现各少数民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风貌。独特的民间文学、民族风俗、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使少数民族文学往往从汉族受众完全陌生的视角切入,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作品,使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绽发出独特深邃的艺术魅力。

1.民族特质的执著坚守与独特表达

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少数民族创作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少数民族创作中着力表现的艺术内容。我国少数民族除了汉化程度较高的民族外,多集中生活在荒凉边远地区。雪山、草原、盆地、沙漠、戈壁及原始森林等,这些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及地域风物,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赋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独特的生命力。沈从文古朴纯美的湘西世界、赵银棠纳西族世代而居的滇西风情,无不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异域风光与风土人情的神秘深邃与独特美好。这种独特的乡土情结与思想情感表现,以及透过各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出来的人类共性与普遍性,既是对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诚挚坚守,更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先天优势。

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及其神秘性与传奇性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独特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这种宗教传统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群众往往从宗教中寻求精神的指向和灵魂的栖所。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家也着力表现本民族宗教及文化对民族历史、民族生活产生的复杂影响。而且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家在追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奇异性的同时,也开始不断思索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出路。扎西达娃的《・隐秘的岁月》、吉狄马加的《初恋的歌》、张承志的《心灵史》等作品,均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对宗教文化在本民族历史发展及当代生活中所起作用进行细致全面的美学审视。

浓郁的民族特质还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艰苦的自然生存环境、相对简朴的人际交往环境,滋育了少数民族人民质朴、善良、豪放、坚忍、乐天助人的性格特征,这也深深塑造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审美取向。

2.民族历史的忠实继承与积极抒写

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成熟,自有其悠久历史。这种历史积淀往往是少数民族作家进行创作的主要取材资源。他们以沧桑感伤的笔触将少数民族特定时期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对社会现状和人民苦难进行细致的描述,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揭示,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感悟和丰富的文化内蕴。阿来《尘埃落定》叙写康巴藏族土司由神秘辉煌走向没落消亡的悲剧历程;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的自述口吻,讲述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与生存现状。这类作品常具有史诗性质,通过色彩斑斓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本民族发展的兴衰荣辱,加深广大受众对少数民族历史的理解认同。

“文学只有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精神图景,讲述他们的真实生活,才能拥有生命力,才能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①少数民族文学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一直将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作为作品的主体内容。作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索着生活的真谛,展示着生活的真善美,并通过作品启发和教育广大受众,引导受众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在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历史与时代的沟通交融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还表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这既是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工具,也是民族传统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在让外界认识本民族的同时,也引导本民族文化不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急速行进,时代变迁与各种文化的复杂融合,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发展与变革也给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超越

某种程度而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史也是其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与超越的发展史。在改革开放前,受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的制约,各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相似方式单一,在社会话语权中也处于失语状态。在此情境下,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主体意识相对淡薄。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取材一般、立意普通,侧重反映不同民族共属的、而非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在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浸染下,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视野越来越开阔,其文化素养也得到不断提升。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他们对本民族所特有的、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现实处境不断进行反思。“于是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加以自我认同和确证,开始怀着充当民族文化阐释人和代言人的热望投入到文学创作”。②从《穆斯林葬礼》到《尘埃落定》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超越使少数民族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不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附庸或者浅层次的表达层面上。在创作中,少数民族文学不断突破传统的写作方法与叙述方式,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内容上,所表达的民族特质更加鲜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反思力度也更加厚重。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创作中所表现出开放包容的世界眼光,这是少数民族作家民族意识的深入和自觉追求的结果。他们在与他民族及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不断思量本民族特色、发掘民族内涵,其作品表现出的不再是狭隘的、单一的思想元素,而是以开放眼光、包容心态,在多元化文明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思考。因此,作品既具有丰满的民族特质,又充溢悠远的人类意识与世界情怀。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有着主流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因此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但在其未来发展中,也存在诸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解决的问题。

1.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

少数民族文学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也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缺少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坚守,从而陷入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当中。不少少数民族作家故意回避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用汉语进行写作,在题材上避免留下少数民族的特征。即便是一些已经在文坛中取得较大成绩的少数民族作家,也会有意无意地使其作品不涉及民族题材,避免在作品中出现民族人物形象。

2.民族文化创造自觉性的缺少

一些少数民族作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汉族文化,长大后还到汉族地区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他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还限于浅表层次,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系统深入的体认理解,不具备深厚扎实的民族文化功底。在文学创作中,他们猎奇式的表现本民族风俗习惯,浮光掠影地追求所谓的民族特色,因为没有汲取到本民族文化土壤的丰富养分,作品往往流于肤浅,缺乏对生活本质的精准把握能力、缺乏震撼人心的思想深度。

3.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不够密切

身处急遽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有不适应感,反映在作品中则是对时代把握出现偏差,过于流连于本民族的辉煌过去,使作品过多地体现民族历史文化,而忽略对现下状况的关注与思考。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面临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击,如何深入地把握本民族所经历的各种变革,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密切结合以求开拓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4.少数民族作家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闭塞落后,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缺少高层次的思考,其作品在思想深度上还有待提炼。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作家缺少走出国门、感受世界的机会,他们对当今世界新的文学思潮和文艺理论的接触理解是有限的,因而他们的文学视野还需进一步开拓和深化。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前景

每一种文化在前进过程中都会经历阵痛,但阵痛过后伴随着的可能是成长和发展。尽管少数民族文学在创作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在时代洪流、文化思潮和文艺理论的不断洗礼,少数民族文学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来,在中国文学界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未来发展如何?抑或如何发展?

第一,不断加深的民族认同感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深厚基础与原动力。以世界文学中拉美文学及非洲文学的发展经验为例,该地文学虽然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却有很多相似相通、可加借鉴的地方。在题材上,两者同样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文学群落中,都处于边缘化状态。但拉美文学及非洲文学却在当代世界文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意识的觉醒。20世纪30年代由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等人发起的“黑人性”运动, 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责任感的驱使下,非洲文学得到了振兴发展。

再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是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过程,其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也是越来越强,并且能够以包容的态度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不断的审视与反思。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根基。

第二,优秀创作人才的出现与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创作人才,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对文化与科技的接受水平较高,更容易在外来文化冲击中,坚守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更具有批判思想与世界意识。这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角与理性的思维。而且近年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召开少数民族文学会议。中国作家协会计划每年扶持少数民族文学作品100部,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语言、不同文学门类确定扶持项目;鲁迅文学院也通过和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合作,联合举办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支持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也纷纷通过各种办法与措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内蒙古作协提出“草原文化”概念倡兴民族文学;宁夏作协通过举办回族作家笔会、刊发回族作家专号等形式,大力扶持回族文学;延边作协通过各种途径集资设立文学奖项,促进朝鲜族文学的发展。

第三,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碰撞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提供了创新血液与发展土壤。我国少数民族作家现代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与超越,他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思考不断深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得到不断的解放,对题材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对现实主义题材与生态文明题材的把握,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提供一定路向。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性”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普遍遭遇。少数民族即使地处偏域,也无法避免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浸入,少数民族作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意味他们必须挣脱原有禁锢,走出对民族性无休止的展示,沉潜到本真生活的深处,关注本民族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改善与重建。而在工业文明的强劲影响下,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愈加严重的破坏与挑战。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的积极关注点。少数民族受地域的影响,与自然生态有着独特的关系。这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创作题材将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最后,现代化创作环境与传媒手段也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打开更为畅通的渠道。相对主流文学而言,未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仍将处于边缘化地位。但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的横向比较,还是对其纵向发展阶段与特点进行梳理,都足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博客微信等现代传媒的普遍应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形式上不断超越传统媒介,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因而,可以自信地预见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辉煌灿烂。

注释:

①纳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若干独特优势》,《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第5页。

②徐其超、吕豪爽:《昭示与启迪――茅盾文学奖之少数民族获奖作家作品论》,《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86页。

参考文献:

[1]严秀英:《论当下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和现代性》,《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朝戈金:《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白崇人、肖纶:《从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崛起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前景》,《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4]才旦:《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特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牙克石;湿地;评价报告

中图分类号: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67-02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北段的牙克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8′00″至122°29′00″,北纬47°39′至50°52′,湿地保护区距牙克石市林业局局址5公里左右,涉及牙克石林场7个林班,总面积813公顷。

1.2 地形地貌

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为山间河谷地形,河谷比较宽广,约为11km左右,属低山丘陵地貌,是大兴安岭主脉通过地段。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平缓。区内最高海拔1600.3米,最低海拔402米。

拟建牙克石湿地保护工程位于免渡河右岸一级冲积阶地上,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分类可划分为构造剥蚀地形(中低山)、山麓斜坡堆积地形、河流侵蚀堆积地形。现简述如下:

1.3 土壤

土壤是在一定的植被、气候、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保护区的土壤主要为草甸土和沼泽土。

(1)草甸土是草甸植被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分布于保护区河流低阶地、山间谷地,成土母质为洪、冲积物。土壤剖面由暗灰色的腐殖质层、含有较多锈纹锈斑的潴育层、受地下水浸泡处于还原状态的灰蓝色潜育层或母质层组成。草甸土质地因现代河流沉积颗粒粗细差异,变化很大,剖面常形成粉粘相间的质地层次。土壤中性反应,pH值在6.7―7.5左右,养分除速效磷含量低外,都很充足,土壤水分偏多,土温偏低。草甸土有草甸土和草甸黑钙土2个亚类。

(2)沼泽土

沼泽土是在季节性积水或长期积水条件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广泛分布于积水洼地。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湖积物。沼泽土剖面基本上有两个发生层次组成,上部为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组成,下部为潜育层,中间有过渡层。腐殖质层颜色深暗,质地较粘重。有沼泽土和草甸沼泽2个亚类。

(3)粗骨土

属于幼年土壤,特点是极薄的土层之下即为含大量石块的母质层或地表即含大量砾石,分布于石山地顶部及阳陡坡。粗骨土由于有效土体过薄或土体中含有大量的砾石,是一种难利用的土壤类型。

保护区内土质肥沃,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十分丰富,反映出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氮素充足,母质富含钾素的特点。各土类间,由于森林土壤受有机质积累特征和地区气候冷湿的环境条件所决定,表土有机质含量极高,碳氮比大,反映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土性冷凉,有机质分解速率低,水、肥、气、热不协调等特点。

1.4 水文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主要河流为免渡河(又名扎敦河)和海拉尔河,属额尔古纳水系。

1.5 气候

保护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冬季严寒多雪,寒暑相差较大的特征。根据牙克石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46.7℃,多年平均降水量378.5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蒸发量1250毫米。

2 自然保护区评价

2.1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各种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和各种自然历史遗迹。从人类发展的长远目标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其意义在于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提供必要的途径。从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看,保护好各种资源,包括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已知资源”和未被人类发现和认识的各种“未知资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的生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2.1.1 生态价值

(1) 蓄水、保水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对项目区周边具有明显的水量调节作用,减轻洪旱灾害,稳定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水份。湿地减缓了河水的流速,同时也减轻了对河岸及地表的冲刷,降低了土壤的水土流失。

(2)调节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保护区大面积湿地对周边的局域气候产生调节作用。

(3)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区内良好的环境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或迁徙歇脚地。保护区建成以后,经过严格保护和管理,可以为野生动物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生存繁衍环境。

2.1.2 社会价值

通过对保护区的保护,使湿地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企业、组织都清楚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共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交通、林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既增强保护区自身的经济实力,又为当地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1.3 经济价值

(1)直接经济价值

直接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所得收入对保护来说,将能够解决资源保护问题,增加保护区的自养能力,为保护区的建设注入资金。在保护好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进行一些资源开发活动,有利于湿地保护区的长期发展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实现“以资养区”的滚动发展。

(2)间接经济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对维持流域农牧业和其它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净化流域内水质,减少泥沙流入,调节水的小循环,防止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4 科研价值

科研主要是以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为基础研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特别是对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利用人工措施加快珍稀野生动物繁殖速度,增加动物种群,并建立物种基因库,同时研究各种珍稀物种及其它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物种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2.2 保护区的类型与面积

2.2.1 保护区类型

依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标准》(GB/T1459―93),牙克石市西郊湿地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为水域及沼泽。

2.2.2 保护区面积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定面积813公顷,完全能够达到保护目的的需要,划定合适的保护区面积可使区域内的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区区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3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3.1 典型性

该保护区是欧亚针叶林植物区和欧亚草原植物区的交错地带,这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之间及动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通过该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2 稀有性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之一,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木材蓄积量较高,材质优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采伐利用,天然林面积日趋减少。因此具有珍稀性。

另一方面,保护区还栖息着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在保护区内比较集中,这一方面也体现了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物种稀有性。

2.3.3 多样性

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植被种类组成变化土壤类型也随之变化,加之植物地带性的相互渗透,其物种多样性表现比较丰富。

2.3.4 自然性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是很少受人为干扰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保护我国寒温带区域以湿地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物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5 脆弱性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显著的生态功能,但是湿地保护区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为生态脆弱带,各物种之间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和敏感,群落也极具不稳定,所以其一旦遭受破坏,将有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2.4 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2.4.1 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地

保护区具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比较完整、丰富的物种资源。该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仅维管束植物有22科46属58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本区脊椎动物有33种,其中兽类是以典型的草原型为主,分布该区域兽类有3目4科6种,有国家II级保护兽类有1种,鸟类以草原型和森林型鸟类为主,分布该区域鸟类有10目15科27种,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有5种,两栖爬行类1目1科1属1种。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都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美好的前景。

2.4.2 保护区具有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

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对于调节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区对周边具有明显的水量调节作用,减轻洪旱灾害,稳定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水份。湿地减缓了河水的流速,同时也减轻了对河岸及地表的冲刷,降低了土壤的水土流失、保障农牧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4.3 保护区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开展各个科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其研究领域不仅包括生态学、生物学方面,还包括经济学及社会学方面。尤其是研究古气候变化、植物迁徙和区系演变的研究和生态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4.4 保护区是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牙克石市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宣传国家自然保护方针、政策的自然讲坛。其宣传对象是当地广大的干部、群众和进入保护区参观的国内外公众: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条例、政策和有效保护事例,示范宣传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义。保护区也是文化教育的天然课堂和实验场所,可接纳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实习和参观,尤其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的学生。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和目睹,增加生物、生态、地理、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篇10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儿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夜以继日,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片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实际上,呼伦、贝尔都是蒙古语,分别指以鱼为食的雌水獭和雄水獭,两个湖缘此得名,两湖周边的草原和地级市遂分别得名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面积为2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现有270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连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俄罗斯等族共3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呼伦贝尔市辖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等1区、5市、7旗。

〔进入草原时〕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镇,远离了闹市喧嚣,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景象。这里最有名的旅游目的地有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和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游区等。

〔来到蒙古包〕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之前,我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不管您来到哪座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白呶!”(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云、绿草和鲜花在一起。

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过程中,辅佐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长期生活在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的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或者说当一回蒙古人。

〔走出蒙古包〕在蓝天白云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套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骑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同胞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筋骨强壮、充满豪气与力量?据说这与蒙古族平素喜欢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长期以来养育了这个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强筋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熬煮,待茶水卷着茶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反复熬,闻着香,奶茶即成。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中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熟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酪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用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宰杀、剥皮后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即离火起锅,持蒙古刀,手把着带骨肉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的鲜嫩和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驰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脚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和勒勒车〕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和勒勒车。可是,你知道蒙古包的历史和勒勒车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类似流传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状的住宿建筑物。从广义上推算,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辐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深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可保畅通无阻。牧人倒场(搬家),勒勒车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因草原辽阔,牧民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热烈的祭祀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

传统的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顺时针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乐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游客们参与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举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淌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流域内地势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道异常弯曲,似“九曲回肠”,因经著名作家老舍品题为“全国第一曲”,遂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美誉。

两岸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和草原旅游胜地。下游流经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注入呼和诺尔湖,又于湖东南流出而归入海拉尔河。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水肥草美,风光奇秀,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古老的巴尔虎草原中心地带,310国道从旁经过,距海拉尔区45公里,距满洲里市110公里。呼和诺尔草原是我国目前少数未受任何工业污染和农业开发的天然优良草原之一,在国内草原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该旅游区形成了以草原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河流、湖泊、矿泉、冰雪、芦苇等多样类型为辅的自然生态景观。“呼和诺尔”,蒙古语意为“青蓝色的湖”,面积12平方公里。

湖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同构成了一幅别具风格的自然画卷,使这里成为草原生态观光的理想之地。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巴尔虎蒙古族以千百年沿袭至今的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礼仪向来自远方的游客诉说着他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着这里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成长摇篮的风采。这里浓缩着呼伦贝尔草原的精华,游呼伦贝尔草原,不可不来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噢!旅游区建有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另外还有大小蒙古包几十顶,供游人住宿。设有射箭、摔跤、骑马、访问牧民家庭、观看驯马、套马表演、祭敖包、篝火晚会、乘船游湖等活动项目。

该旅游区(中心地带),1997年被评为内蒙古十佳旅游景点之一,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游牧圣地——金帐汗部落草原旅游区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有“中国第一曲水”之称的莫尔格勒河下游东畔,是呼伦贝尔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区。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马背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金帐汗景区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走敖特尔”的蒙古族、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来到这山青水秀、水草丰美的地方搭包放牧,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蓝蓝天空,白白云朵,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和浓浓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游牧圣地。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游区,现为国家2A级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