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小报范文

时间:2023-04-08 16:1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小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话小报

篇1

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推普工作的意义。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一个地区所使用语言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出其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校园亦是如此,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提高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也是校园通用语言,让全校学生都讲普通话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把“说普通话,做现代人”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力求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与带动,最终让普通话成为社会语言,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需求完美地结合。

二、健全“推普”制度,形成“推普”长效机制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推普”工作领导小组,学期初,制订了学校的推普计划,教师结合自身实行制订普通话训练提高计划,加强过程管理与期末考核的结合。

2、注重“推普”环境建设。在原有的永久性标语、黑板报、宣传牌、壁报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将推普环境建设融入到整个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新增玻璃橱窗加强宣传,发动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开展推普活动。

3、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健全了普通话训练管理办法和制度。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将班级普通话情况列入学校的《综合考核》中,严格执行,量化记分,期末对表现良好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以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广普通话。学校重视听、说、读、写和汉语拼音全面训练,要求教师上课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们讨论问题,向教师请教问题时要使用普通话,并能达到准确流利,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三、寓“推普”于学校日常工作、学习中,使“推普”活动经常化。

“意识培养是重点,口语交际是难点。”为培养教师、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能力,学校采取了多样的活动进行强化训练。

1、学校广播站,除有选择地收听优秀语言类节目之外,每周一、三、五进行诗文诵读或校园信息播报。

2、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交流都使用普通话,语文课教学每周安排一节自由读写课,组织学生出手抄报,加强普通话和规范字的练习。

3、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了“读书与做人”征文暨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掀起了推普。

4、学校为各处室、教学班订了《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试题,利用试题再掀推普,收到实效。

5、各班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扎实推行学校推普工作,并组织完成班级、校内展评。

四、做好本学期下半段的“推普工作”。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推普环境建设和监督考核为抓手,切实落实我校的推普工作;

2、以活动为载体,寓“推普”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3、利用好《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试题,使我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更上一层楼;

4、以“倡导快乐读书,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内强师生素质,外树学校形象。

篇2

2、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3、礼貌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4、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5、树立国民新形象,人人都讲普通话。

6、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

7、你我都讲普通话,情如手足胜一家。

8、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9、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10、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11、说好普通话,方便礼貌又高雅。

12、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3、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礼貌语,做礼貌人。

14、推广普及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

15、学好说好普通话,方便礼貌又高雅。

16、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1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18、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19、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20、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1、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

22、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23、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树新形象

24、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礼貌人。

2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礼貌语,送一片真情。

26、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27、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28、弘扬民族文化,人人说普通话

篇3

xx小学第十五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主题:

本届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学校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四、活动安排:

(一)组织领导,落实管理

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各年级组组长组成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包括推普周的组织、宣传发动、计划安排、监督实施、检查等。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9月17日,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加推普周活动。

2、在推普周期间,通过出宣传画、红领巾广播站、推普小报等形式, 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3、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每一位先锋学子争当推普宣传员。

(三)学生活动安排

1、推普小报比赛 三至六年级各班推选3份推普小报(A4纸制作,手绘或电子稿都行),参加全校评比及展示。宣传内容是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推普口号及有关推普的知识,要求文字规范,主题突出,美观整洁。(9月 21日前由年级组长收齐上教科室)

3、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将学生的写字质量与用字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各班利用中午微型课开展“写规范字”活动(作品用纸就可用学生高小字本、拼音本纸),要求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二简”字,规范、美观为宜进行规范字优秀作品展示(可在班级展示台中展示)。本周五教科室检查读书展台布置中是否贴有学生规范汉字书写作品。

篇4

大丰市实验小学XX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等各项工作的力度。通过狠抓落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广大师生的推普意识,提高普通话水平,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XX年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简要总结

一、健全推普机构,组织形式多样。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已成为现代文明教育的重要标志。我校把规范用字用语工作纳入到创建文明单位,争创品牌学校的具体工作中,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陈慧君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层以上干部任组员,并配备多名教师为督导员、每班一名学生为推普员,使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逐层深入,没有出现推普工作的盲点,真正使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全校整体形成一纵一横、相互交叉的层级管理网络(一纵: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中层机构——语文教研组——其他各教研组——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一横: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少先队——各年级班主任——各班),一级对一级,自上而下,确保了这项工作能长期坚持,收到实效。

二、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依据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法规,我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制度、条例,明确提出:普通话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达标与评聘相结合。学校每学年划拨专项经费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党支部也将语言文字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教导处、大队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使得推普工作不但在总体计划中有所体现,而且还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在学生常规管理制度中、学生评优工作中,在教职员工考核制度及教职工评选先进等各项制度中都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落实。学校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建章立制,实行了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正是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了校园语言。

三、工作措施得当,活动贯穿始终。

1、加大了宣传力度。

为更卓有成效地实施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我校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校语言文字宣传工作共分了四大版块,即:校园开放版块;办公行政版块;教室学生版块;视听专题版块。我校通过在学校教学楼墙面悬挂了语言文字宣传牌,在橱窗内张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广告,使每一位进入校园开放领域的学生和教师都耳濡目染,形成了校园开放版块;在办公行政区域内营造要求大家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形成办公行政版块;在教室内由学生自主发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人人动口说普通话,人人动手制作文字规范的手抄报,并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班级特色宣传,让学生自我引导,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普通话不得不说、规范字不得不写、我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光荣的教室学生版块;语言文字工作组成员,以国旗下讲话和致全校师生倡议书的形式,宣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主持人字正腔圆的主持,各班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使用规范字的互相督促,在视听两方面加大了宣传。同时积极推行了“推普周”,除学校悬挂宣传横幅、出学生手抄报外,还在语文组教师及推普员的指导下,开展“文明”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的宣传活动。今年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以此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专栏橱窗、开晨会、主题班会,出墙报、教师两笔字比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卷、学生“啄木鸟”行动——调查用字情况、在育红广场举办推普宣传现场活动等形式在校园内、外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对发现的不规范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清理,清除了校园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在学校网站、广播站播出推普口号和推普专

栏节目,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如:“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普通话——成长岁月的好伙伴”,“说普通话,迎四方来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我当家庭推普员”,“人人都讲普通话,争当文明小公民” 等。各班利用周五班会课时间开展了讲普通话、用规范语言的主题活动,无论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还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做了积极而充分的准备,或朗诵或比赛,形式多样。各班的主题为“请听我说”、“小小展示台”、“让我们走进普通话”、“规范语言从我做起”、“学说普通话做文明少年”、“你说我说大家说”、“人人都讲普通话”、“最动听(美)的声音”、“普通话赛赛赛”等各具特色。总之,XX年9 月宣传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推普舆论氛围,增强了同学们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师生的好评,在校内掀起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潮。

2、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日常渗透。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校长带头讲普通话,带头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都在二级乙等以上)。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坚持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评估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坚持师生学习、集体活动必须使用普通话。对少数带地方口音讲课和板书用字不规范的教师提出意见,帮助改进。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登录一次语言文字类网站,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的信息化程度。

从XX年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综合素质大赛。比赛分为上课、说课、钢笔字、粉笔字比赛、知识竞赛、课外沙龙风采等多个项目,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其中,精彩一课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普通话比赛。上课的青年教师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的讲授,大方、从容、亲和力十足的教态,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体现了青年教师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普通话水平;中老年教师采用多媒体说课。他们以生动形象、风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一展风采。硬笔字的比赛又分为钢笔字和粉笔字。赛前,学校对老师们的两项字体进行摸底,并分配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经过两个月和一个暑假的艰苦训练,9月进行比赛。老师们个个沉着应战,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钢笔字,又赛粉笔字。很有热情、很带干劲。课外沙龙风采则主要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代教学观念、奉献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老师们个个才思敏捷、谈笑风生,普通话里流露出对所从事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关注,对人生高尚价值追求的坚定执着。通过此次活动在教师中掀起了讲好普通话的热潮。

为了提高全校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推动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还定期举办有师生参与的语文活动:走廊贴上了同学们办的小报;“文化长廊”让人欣喜;教室里有同学们的袖珍杂志展;操场上到处是师生们排练的自创、自编、自练、自演童话剧、课本剧以及小品的场面,给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同学之间还举行了读书交流会和书画、硬笔书法等比赛。定期进行学生写字考核,全校学生人人参加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编小报、相声、小品表演、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了创作的快乐,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将那些普通话使用标准、优秀的学生作为全校升旗仪式演讲、主持的最佳人选。丰富有效的活动,已成为校园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3、常抓校本培训,提高普通话测试达标率。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和规范字训练。除了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外,学校还统一购买了普通话培训书籍、资料发放到教师手中,充分发掘语文教师和部分中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优势,发挥他们的推普骨干作用,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利用教学主渠道,在课堂中增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举办类似沙龙似的活动,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负责全校师生语言文字宣传教育;针对师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咨询指导,从而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

XX年——XX年间,我校积极组织了教师普通话培训,截至XX年10月,我校参加普通话培训的教职工比例为 100 %,其中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 98%。

通过

集中宣传和扎实的活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校园里讲普通话已蔚然成风,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生活语言,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XX年底,我校被盐城市教育局确认为“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中央制定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认真抓好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工作,为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再上一新台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5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 去白细胞输血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随着输血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成分输血的重要性。特别是多次反复输血者,极易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注不仅能达到输全血所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能减少或消除因输全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2008年1月~2011年6月,通过查询病历资料对我院消化内科输血240例次患者进行输血反应统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来自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疾病并给予输红细胞悬液的患者。2008年1月-2009年6月输普通红细胞悬液的120例为对照组,2009年6月-2011年6月后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者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16岁~76岁。观察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5岁~78岁;诊断分别为肝硬化、胃溃疡、胃癌等,二组均为输血2次及2次以上的患者。

1.2 材料与方法

1.2.1 采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站型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756。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对红细胞悬液进行过滤,白细胞去除率99%以上。

1.2.2 资料收集:发放每袋血液都附有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并于当日回收,专人负责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反应情况,统计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不同患者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普通红细胞悬液后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

1.2.3 输血反应判断[1]: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结束后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4小时内出现畏寒、寒颤、发热(体温>38度,且较输血前升高1度),皮疹、胸闷、气促、四肢冰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1.2.4 分组:把输红细胞悬液患者分为2组: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和普通红细胞悬液组,观察其不良反应数。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去白细胞组与普通组不良反应率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患者8例发生发热反应,反应率7.14%。输患者仅1例发生发热反应,反应率0.83%(见表 1)。

χ2=5.34,P

3 讨论

红细胞悬液虽然比全血少一些白细胞,但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绝大多数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是由受血者血浆抗供血者血浆引起[2],储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产生了许多“副产品”,一次或多次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与受血者发生了同种免疫反应,产生了白细胞抗体而导致发热等症状。受血次数越多,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使用过滤法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可减轻免疫反应的发生。

本课题回顾研究比较各120例患者输普通红细胞悬液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后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患者 8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7.14%,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患者仅 1 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 0.83%,二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应用白细胞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技术也相当成熟,去白细胞输血不但能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是一种较常规输血更为有效的输血治疗手段[5]。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的治疗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更重视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去除白细胞输血是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也是作为医院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志。因此,临床应大力开展去白细胞红悬输注,减少输血并发症和提高输血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方捷,邓安梅,陈育费,等.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J],2003,16(1):16-17.

[2]Van Hilten JA,Brand A.TACTICS Reasearch Group.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 ized trial of buffy coat depleted and leukocyte filtered erythrocyte transfusions in vascular and gastrointestina loncologic surgery[J],VoxSang,2002,83(11):453-456.

[3]杨世明,杜润家,张勇萍,等.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J],2007,23(10):941-942.

篇6

论文摘 要:普通话是现在国家大力宣扬的标准性中国语言,从高职院校学生需要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目的着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普通话是现在国家大力宣扬的标准性中国语言,它能使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人民更好地进行沟通,从根本上使我们国家形成一个总体,促进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发展。普通话水平的高低更是成为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上岗条件和师范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条件。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不光是要会说普通话,还要能说,说得得体、恰当。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必要性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一)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将会接触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比如面向社会最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行业,如商业、铁路、民航、航运、交警、公共汽车、出租车、邮电、银行、保险、医院、旅游场所、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等,均是普通话语言环境的重要领域,普通话的使用是工作中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就业时,如果能将普通话应用自如,将会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占有优势。

(二)便于沟通交流

中国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南下轻工业,北上重工业,西部支援,东部淘金,人群各种各样,方言形形,如果不会说普通话,简直寸步难行,金口难开。如果坚持说普通话,你会发现普通话越说越标准。在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对方听得更清楚,意思表达更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三)更能体现个人修养

中华民族的语言非常丰富,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库中的精华部分,它不但是由中华民族和各个民族的共同语言组成,吸纳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语言的精华部分,甚至还吸纳了外国的词汇,并且根据外来的语言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词汇。学好普通话,不但能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大大加强,而且扩大了个人的知识面,体现了个人修养。近几年来,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逐步提高,因为普通话更能体现公务活动的庄重性,所以许多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广播电视里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普通话说得好不好,都常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可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有力地提升个人外在形象,表现出个人美好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公众形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语言情况复杂

各高职院校生源遍布全国,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各地方言情况差异较大,以湖南为例,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查证,方言多达9种,语音面貌差别很大。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情况参差不齐,导致在日常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不重视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普通话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甚至觉得学好英语比学好普通话更重要。在学校里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要过的专业证书已经够多了,普通话“不学也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兴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上有要求,课外无所谓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普通话,可一下课就忘了,不管是教师和学生讲话,还是学生之间聊天,方言土语,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就出来了。语言的学习需要好的环境,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营造的。

(四)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力度不够

抓语言多,抓文字少,比如活动的安排更多偏重于普及普通话宣传教育而对用字规范化教育尚显不足。

三、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职生对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认识

对于认为学“普通话无用”、“不学也会”的观点,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将学习使用普通话的作用、意义、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介绍,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如果学生们意识到,普通话不达标会影响今后的就业,普通话不标准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他们自然会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自觉地进行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训练。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可随着年龄增大,再加上自身的语言天赋较差,有较重的方音,因此羞于开口,怕自己说不好被同学讽刺、笑话。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在生活中更不敢练习,所以便干脆“方言到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来把握课堂气氛,调整授课进度,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原则,如果学习材料远远超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这样的挑战就失去了乐趣,而只是让人感到丧气和痛苦,材料不恰当,破坏了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鼓励学生敢说普通话,让学生情绪饱满和信心十足地去学习普通话,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行教材建设,根据高职专业特点编写普通话教材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可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在高职院校,应该成为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围绕专业技能训练而展开。这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明确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定位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与针对性。 转贴于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普通话课程时,通常会自行选择本省语委编写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这类书是专门针对普通话测试的编写的,偏重于语音的基础训练,对口语表达综合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对较薄弱,更谈不上与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学生固然可以通过此类教材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但高职院校的普通话口语课程不是专为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而设置的,因无专业特色,学生学起来缺少职业性和针对性,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理想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既要包括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又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编写案例进行实训,比如文秘专业的教材可以选择办公室内与领导、同事的场景对话,或是在接听电话时的口语表达;法律专业的教材可以编写模拟法庭的案例。总之,就是要将普通话的基础训练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编写对学生更有用处的指导用书。

(三)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1.分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课,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了普通话训练这一课程,进行专门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情景模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设置职业场景,结合角色扮演,不但训练了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对专业技能进行了实训。比如文秘专业,可以设计一个领导来电交待工作的场景,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领导和秘书,这个模拟一方面要求双方普通话发音标准,语速语调恰当,同时对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语言组织能力、办事能力、礼仪礼节进行了实训。另外,故事接龙也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由老师先说一段故事的开头,交待故事的背景、人物和开头,然后让学生接着往下编,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很喜欢参与这样的游戏,这样,师生都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参与者,学生受到学习基础或所处方言区的影响,普通话的水平会有差异,甚至可能两极分化较大,因此,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提高效率,可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益于在课后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2.以语文课为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除了专门的普通话训练课以外,语文教学也是进行普通话训练的主要课堂,对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合一的,全方位的语言练习。因此,国家语委要求语文老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甲水平方能上岗。学校应要求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字迹应工整清晰,写规范的汉字;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贯串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业中要有字、词、句练习及背诵、写作等内容,不论对何种语文作业的批改,教师都要在字、词、句或语法方面作出正确要求,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辅导,让语文课成为学校普及普通话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活动中,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四)丰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学习语言,要有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天天听,天天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坚持使用普通话,不能上课“普通”下课“方言”,更不能只要求学生不要求自己,要身先垂范作表率。其次,通过课外训练,辅助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一是以宿舍为单位,成立普通话学习互助组,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对方的语音错误,让使用普通话交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二是借助学生社团。学校有许多社团,它们多多少少均会与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发生联系,比如演讲社团,是对普通话语音语调、文字使用的综合性演练;合唱团,可以练习普通话的发声和用气;话剧社,不但能够学习发音,还要求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艺术表演,更加考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其他的还有书法社、文学社等等社团,他们的活动都与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训息息相关。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他们影响带动众更多的学生讲好普通话。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编小报、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们自觉地进行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令.对高职普通话口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9-20.

[2]袁钟瑞.关于城市普及普通话问题[EB/OL].asyywz.gov.cn/next.asp?lsh=1119.

[3]梁焰.提高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的“四法”[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9):23-25.

[4]江倩.浅议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J].才智,2009,(30):210.

[5]左晓丽.浅谈五年制高职学校普通话教学[J].科学教育,2009,(4):18-19.

[6]顾晶.浅谈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32-34.

篇7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口音标签和随之而来晦暗未明的地域奚落司空见惯。如果你不懂这种符号化的具象意义,最好的参照样本便是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各种语言类节目。上海口音通常出自小里小气的精瘦男子,山东口音则经常出现在表现部队生活的小品里面,河南口音多半是在火车站候车室里面的农民工代表。东北口音的代表是赵本山,基本是农村人大大咧咧的自我嘲讽,正好切中庶民精神复兴的要害得以流行全国。

广东口音最微妙,二十几年前的广东模式,代表着生活水准上的绝对领先。你翻看那几年的节目,各路出身东北的小品演员无一例外地梳着油头,拖长了音说广东普通话扮港商,而最近几年在电视节目中流行的桥段,说广东口音的角色不是诈骗犯,最后也是被奚落的下场――中式的口音偏见固然与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差异有关系,不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而高速发展时期地区发展差距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流动带来的对资源配置的无序性,都让这种偏见变得圆滑又刻薄。

口音很多时候其实是策略。主持人李湘,像条变色龙。主持湖南卫视,是嗲嗲的港台腔,到了北京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字正腔圆,完全不像同一人。都是娱乐节目,居然有如此大的区别。再说何炅,之前能在北外当阿拉伯语老师,估计说一口正统播音腔并非难事,但谁让人家主持的是《欢乐大本营》呢?

娱乐圈、时尚界这等鱼龙混杂的地方,绝对是社会语言学最值得研究的领域。May的职业是艺人宣传,副业是餐厅合伙人。她的原名是什么,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她原来名字里带个“妹”字,这种事她会告诉你吗?除非混到“张惠妹”。如果有不识相的问起来,最多害羞地回答,人家是5月出生的。May是东北人,15岁艺校毕业之后就到北京闯荡,最早做酒吧驻唱,住过北漂标准的地下室,也和天后一样,天天早上胡同里倒马桶。他们那拨子野模和驻唱,和所有来自经济弱势地区的人一样,一旦进入国际大都市,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口音。May对于对抗危机感和地缘压力有天生的智慧,语言也很有天赋,跟着胡同里的少年混,掐了烟屁股利索地接一句京骂,一口北京话流利得卸了妆就可以顶班公交售票员。

娱乐圈的社交圈子说开放实则保守,口音其实也只容得下那几个腔调,甜腻的港台腔、略带傲娇的京腔、标准普通话,至多再加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普通话。对那英可以例外,苞米子味姑且不究,这叫一姐范儿。

不过,扯着嗓子摇滚的自由胡同青年早就成了明日黄花,大张伟不唱歌跑去当综艺咖了,连混到了国际巨星的位子也不好轻易露出一丝胡同味儿,北京南城口音在与北城口音的角力中落败,一不小心就会被说成是胡同串子。港台腔也好不到哪里,文化的发达程度终究仰赖于经济。众所周知,粤语文化,包括台湾流行文化的势头在这些年已经削弱了很多。

现在内地娱乐圈的形势简单总结,二三流艺人说港台腔,代表嘛,就是选秀出来的那班。能红的很少,但至少不出错。May带的那个湖南艺人也不例外,平时一口港台腔,唱歌的时候又变成咬字不清的ABC。“一线艺人喜欢自诩文化正统,说普通话。剩下口音实在太重又不机灵的,只能当谐星,要不就窝在地方台混”。她说。

篇8

开学那天,我伴着村里乡亲关切的目光,小伙伴们羡慕的神情,坐着老村长的农用三轮车去城里上学。初到城里,我被眼前的一切迷住了,这里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疾速奔驰的小轿车,还有时尚的靓男靓女,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来到了老村长说的“贵族学校”一进校门,我惊呆了,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红色热情的橡胶跑道向前延伸着。

办了入学手续,我就成了这个学校的一员,本以为这个环境会慢慢接受我,想象中却没有这么简单。第一次上英语课,我被城里人流利的口语惊呆了,读起来嗑嗑巴巴,暇接不上的英语单词,在他们的嘴里是那样的听话,像一条滚滚流淌的小溪,从他们的嘴里脱口而出。本是从A、B、C开始学,但小学三年打下的英语底子能使城里的同学从第一页一直读到最后一页,而我们村里很穷,聘不起英语教师,小学根本没接触过。更糟糕的是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开口“俺”,闭口“俺”的,常常惹的同学们大笑。因此我从不在语文、英语课上举手发表见解,好像那只能使我一次次的出尽糗。我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那仿佛是我的感情寄托,它不讲究朗读课文时的声情并茂,它注重的是你的思维能否灵活转动,只有一心扑在数学上,才会逐渐显出我的优点来。长久以来,数学成了我炫耀的资本,而语文、英语总是在后方徘徊。

最令我讨厌的是星期日,因为那一天是可以穿上自己心爱衣服的一天,下午还有一节自由放松的活动课。每当这天,看到同学们穿着光彩夺目的衣服,我的心里总是泛起一阵酸,因为我只有那件洗的发黄的衬衫。每到活动课,同学们则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成群结伴的飞了出去,没有人愿搭理我这个“乡巴佬”,我只能在操场的一角踢踢小石子。枫是这样闯入我的视线的,我还在漫无边际的走着,她则从对面跑了过来,嘴里还一边喊着“借光、借光”。我没有注意到,当她飞奔过来的时候我绊倒了,嘴里还一直说着“对不起,对不起”,说着说着,我俩都笑了,她猛的说:“发什么神经,活动时候不好好的活动,闲踢石子,真是搞不懂你!”她不禁又扑哧一笑,说:“连自己都不自信,谁又会看得起你呢?”我们越聊越投机,当我们说起功课时,她摆了摆手,一脸无奈的说:“数学我真是绞尽脑汁都做不出来,哪像你,一个数学天才。”我无语,其实她不知我是为了别人不取笑我的方言,才埋头钻研数学的。“既然这样,以后我教你语文和英语,你教我数学吧!”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我俩的小指就勾在一块了。

篇9

2009年9月,执教一年级,幸运地与孩子的纯真童年相拥。这时起,我努力追寻一种表现“童言无忌的单纯与可爱”的语文教学,破天荒地办起了一年级班级小报《童语录》,每月一期,专门刊登具有儿童特质的语言——稚气十足而又极具想象力的日常用语。如:

孩子学英语字母了。妈妈逗她:“你能用英语跟妈妈说话吗?”孩子调皮地说:“你是普通人,跟你只需说普通话,不用说英语。”

教室房顶的吊扇,孩子称是“一朵会转动的花儿。”……

我竭力捕捉这些能映射童心的词句,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俯拾起来,装进小报。

起初,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更无心聆听孩子花开的声音,潜意识里他们觉得孩子的幼稚童年结束得越快越好。渐渐地,在一期期《童语录》的影响下,年轻的父母们也能有意识地耐心倾听孩子的童言稚语,主动用笔描绘他们与孩子相处的美好瞬间。于是,记有孩子童语的邮件、信札,总会在月底如约而至,我则忙碌着将这些文字录入、排版、印刷……每月一份三、四千字的《童语录》,留住了孩子的欢声笑语,让孩子的美妙童年永远地贮藏在文字之中。

孩子的语言总是那么洒脱无拘,新奇有趣,一次次地敲击着他们的童真妙语,我越来越坚信:想象力,是自然赋予孩子的宝贵财富,它与生俱来,不教而能。对于孩子的语文教育,我们只能顺应和尊重。

为了养护、开发学生的言语想象力,我鼓动家长进行亲子共读,并时不时结合童语点评,放大共读的效果。如:

一家长《给荣荣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后》:妈妈像往常一样给他一个苹果。可这回,他把苹果拿在手里,看了看,说:“妈妈,我吃青的,红苹果有毒!”我趁机点评:“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的意义是巨大的。荣荣对妈妈说的这句话,在旁人听来,是摸不着头脑的,其真正的意义只有妈妈明白,因为只有给他读过《白雪公主》的妈妈才会拥有一把打开荣荣言语之锁的钥匙。于是《白雪公主》成了母子交流的精神密码。有了它,母子间的交流会愈加丰富,愈加神秘,也愈加幸福。每位家长,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与孩子有精神密码吗?”

童诗,极富童趣,与孩子心灵较近,它通俗易懂,无需生硬地解释,学生自能理解。如《挠痒痒》:铅笔/伸到卷笔刀的胳肢窝里/挠痒痒。卷笔刀/忍不住了/扭着身子/咯咯咯地笑。在充满笑声的诵读中,学生的词汇库得到了充实,言语表达得到了丰富。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渐渐地能以一种儿童特有的眼光描述眼前的一切。他们的童语飘散出诗一样的味道。请看《朋友》:包书皮跟书/是朋友/包书皮保护了书,也紧紧地/让它少了自由。

如今,《童语录》已成了我们自己的“班本阅读教材”。每月,我拿出一节语文课,专门用以阅读《童语录》。因为是身边同学的言语,孩子在朗读时自然有了一份特别的亲切感。如:桌上,肖肖喜欢吃的卜页剩下一点了。肖肖说:“你们别吃了,留点给我嘛。”妈妈逗他:“留点给我妈?”肖重说:“留点给我吧。”爸爸又逗他:“留点给我爸?”肖肖急了:“留点给我自己。”学生一边想象着,一边模仿着,深奥的“重音位置”的把握,无须讲解,学生都读得惟妙惟肖,笑声震天。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专业化;服务;职业品质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44-1

一、明确职教内容,做一专多能的语文教师

作为语文教师,应拓宽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教学结合,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要名副其实地专业化,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服务,对学生的求职、谋生能力负责。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学习相关技能,争取成为一专多能型教师。例如,语文教师参加中西点制作的培训,就能对相关的材料、中西点名称、制作方法和要点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参加洗车美容专业的学习,就能对相关工具的名称和使用、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语文教师对各专业的语文能力的需求度就可以把握准确,无论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与目标、进度计划与时间安排、内容处理与策略选择、还是课后作业与考评细则等诸方面,都可以切实做到语文教学专业化、职业化。

语文教师除了具有语文教学的扎实功底,尽可能了解职教专业课程,学习各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不断搜集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语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相互融合,多去接触专业,经常参与专业的各项活动,感受专业课教学特点,深刻体会专业建设内涵,了解所在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

二、明确职教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

职教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色,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为他们在校的学习、毕业后的工作及文化生活奠定语文基础。

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语文教学在遵循自身规律,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有所侧重地选择教学重点。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感悟,完成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情感熏陶这一基本任务的情况下,再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把内容拓展延伸。例如《小华的头发》一文主要讲了小华不愿洗发、理发,不讲卫生,朋友都不愿跟他玩。课文告诉学生要注意卫生习惯的养成,这对中西点制作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中西点制作时的卫生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的卫生条例,让学生养成初步的职业习惯。在学习《交通工具》时,重点对汽车进行讲解,让洗车专业的学生了解车的种类、基本结构、初步的工作原理等,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帮助。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就有机会接触一些专业所需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对职技生在语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部分培智学生自卑、易紧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消除存在的心理、思想障碍,让他们认识到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启发他们自觉地进行听、说训练,提高听话、说话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有步骤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训练口语。

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用普通话交流,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如可利用每次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技能作一番“畅所欲言”,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在人前说话的胆量。

2.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专注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做到倾听时注意力集中,能把握讲话的重点,及时作出判断,并形成个人看法。训练时,可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或听报告时,能边听边做笔记,做到记录时思路清楚,不失要点。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通过举办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围绕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有组织地进行语言训练,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心。

三、明确职教要求,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职业品质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修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