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范文
时间:2023-04-09 12:1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留守儿童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35-02
一、留守儿童的含义及其种类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1]。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和2000年的2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要好。
3.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心理学认为,儿童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无可替代的依恋,人们出生以后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在长期的生活和感情交流中,父母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中,子女对父母慢慢由“依”到“恋”,形成了所谓的亲情。这种亲子关系使得儿童获得心理上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安全,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然而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家庭方面。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同时社会也要体谅农民工的艰辛,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减少他们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关爱孩子。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第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和孩子团聚。对于寒暑假,最好把子女接到身边,给他们机会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工作的艰辛。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场所加强亲子关系。这些场所也需要针对他们减少相应的收费。第四,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在监护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
2.学校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2]使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方面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稍作调整。对于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这样家庭既不用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孩子们又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学习成绩,能避免心理上的落差和环境的不适应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以及课外辅导、校车接送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入,添加教育人员以及教育设施配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为留守儿童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护老师和心理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第三,建立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调查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随时通报给其父母以及监护人。第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
3.社会方面。第一,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见面,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农村当地政府可以探亲,城市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一些免费的亲子活动日。第二,社会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同时也有教育缺失,监护缺失的因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监护也主要是学校监护和家庭监护。对于未成年人,亲情、教育以及监护都离不开家庭,学校也负担着部分的教育和监护,而学校和家庭必然离不开社会,所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隐患,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倾注关爱,更需要有关部门给出具体的措施。这是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77-179.
[5]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第25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7]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温岭的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得流动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通过寄养或托养的方式,将子女留在温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经商,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受到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人口流动、心理健康等视角赋予了研究意义,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关爱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纵观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质为研究内容,极少把焦点聚集于留守儿童个体,尤其是对于建立留守儿童个体心理健康档案这一块,研究几近空白。
本研究尝试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当前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探讨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梳理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40余篇文献,总结发现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或亲自关系不良等。卢利亚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较差、性格缺陷、亲情缺失、价值扭曲等。李宝峰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71名被试中,28.8%的人有各种轻度的心理不良反应,2.2%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日后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失去了健全的父母关爱,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这对发育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表现得越突出。综合各类调查研究结果,留守儿童就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对父母的亲情依赖不能得到满足,容易造成亲子间的情感隔阂和情绪对立,留守儿童性格上变得内向、悲观、孤僻。青春期的少年处于一个敏感的过度阶段,处于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同时他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正常的管教和引导,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上更自卑,这种心态在留守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习惯不良,行为极端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多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祖孙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代沟,隔代抚养仅局限于生活上,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失去了健全的关爱。隔代抚养容易导致溺爱,生活上的过度娇宠容易使孩子养成上一些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同时部分父母因为觉得平时远离子女,存在用金钱替代关爱的观念,使得部分儿童行为大胆放肆。
(三)叛逆消极,价值扭曲
由于青春期少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特性,使得他们自控能力差,一些少年会因为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的精神支柱。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独立性迅速发展,在祖辈或教师管教的过程中常常与要求背道而驰。同时,青春期是青少人由道德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阶段,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伦理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行为自由度高,人生观、价值观容易错位。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意义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学校、教师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对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加以保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能为相关个人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协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留守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
个体成长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身心发展的过程。收集资料建档,能让留守儿童通过个人档案里的描述,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有利于他们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和优劣势,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教育的目标,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心理档案同时能帮留守儿童了解周边同伴的个性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为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维护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各阶段间的过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动态监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并认识学生的发展变化,便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从客观上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家长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青少年期是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平常又远离子女,无法全面掌握子女的心理状况。心理档案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能加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全面动态完整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引导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提前规避教育缺陷,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如何把留守“问题儿童”调教好,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要想解决留守“问题儿童”的发展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种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锤炼留守儿童的心理能力。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让决策部门全面科学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切实的关爱行动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就读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档案应该是主渠道。近年来,温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目前教师队伍中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一千余名,其中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近三十人,且多数学校已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一)条分缕析,明确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内容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首先应该掌握心理档案的收编范围,为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提供一定的依据。一份完整、系统的心理档案应该包括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两部分,团体资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反映了同一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群体性特征,是建立在个人资料基础上的。个人资料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背景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等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成长情况(身体发育状况、个人病史、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等)、家庭基本情况(父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学习情况(学校、年级、班级、成绩等)等方面情况;二是心理测量结果,可以采取数据表或者剖面图的形式呈现个体在各类心理测验中的结果,按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行为(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协调能力、行为状态等)、情感(道德感、价值感等)三大块内容;三是各类评价或建议,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记录、教育建议以及心理咨询记录等。
(二)层层分工,抓好心理档案建设的具体落实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班级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具体单元,教师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和培育者,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和教师三级分工网络建设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学校层面,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普查、咨询和辅导工作,通过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等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资料,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尤其要重视典型案例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了解和重视学生的特殊需要。班级层面,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社会模式或榜样,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修正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室反馈情况。心理教师层面,他们实际上承担着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的主要责任,尤其是对于心理普查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做好个案跟踪,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家访和心理辅导,为留守“问题儿童”缓解不良心理、矫正偏常行为,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
(三)信息追踪,促进心理档案建设的充实完善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份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意味着要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心理状况,对材料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要因学生的升学而造成心理档案断档,可以运用网络化优势保证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做好心理档案电子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阶段学校的重复劳动,使高一阶段学校教师能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提供借鉴和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展示留守儿童的阶段性成长过程和成果,为留守儿童自我审视创设条件,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缓解留守“问题儿童”心理问题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这种尝试能否取得实效,有待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立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07).
[3]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篇3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表征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时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无疑不能经历这个过程,这些行为模式的学习场所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从向父母学习演化为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转变对于父母与老师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是情感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1.1性格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不能感受到本应拥有的疼爱和呵护,使得儿童变得内向孤僻;其二,情绪情感方面。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试图避免与他人交流,变得孤独、冷漠,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自己与他人,不能体谅他人的情感,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思想;其三,人际交往方面。父母的远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抱有排斥的心理,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2.1隔代监护,儿童的教养问题令人堪忧:隔代父母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父母由于外出打工,隔代教养代替了亲子教养。其一,从教养的环境来看,儿童的教养环境发生了骤然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如有些儿童总是与父母说一些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在他们心里,这些话只能说给父母听。由此,很多儿童渐渐的变得沉默寡言;其二,从教养的方式来看,隔代父母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水平较低,在面对儿童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时,往往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或者是棍棒相加的行为,导致儿童在放任与专制的两极之间徘徊;其三,从教养的关系来看,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儿童可以在跟父母接触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儿童与隔代父母只是种依附关系,儿童不会完全的信任隔代父母,甚至会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
2.2寄养教育,儿童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留守儿童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父母外出在外,儿童的监护人因父母的外出发生变更,原有的双亲教育模式演化为单亲教育模式或者寄养教育模式[2]。在单亲教育中,由于儿童只能获得一方父母的疼爱与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偏差,有些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变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心理上存在着自卑的倾向,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儿童;在寄养教育中,儿童由于进入新的家庭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有些儿童长时间无法适应寄养的家庭环境,变得不爱说话,行为孤僻。由于教养环境的骤变,儿童变得越来越孤独。在孤独初期,儿童表现为言语较少,喜欢单独行动,但随着这种孤独的逐步加深,儿童逐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遇事退缩、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儿童的孤独感,导致儿童自暴自弃,形成自杀倾向。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策略
3.1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再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泰然处之,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首先,政府方面。政府要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保证留守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其次,学校方面。学校的工作人员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的解决各种问题;最后,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父母要定期回家陪伴儿童,了解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倾听儿童的心里话,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提出一些建议。综上所述,政府、学校与家庭要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促进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排解: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不断积压会让留守儿童变得暴躁、焦虑,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社会与学校要积极的为留守儿童提供方法与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情绪。其一,社会方面。社会的关怀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当我们用亲人的身份去关心、呵护留守儿童时,会让留守儿童从心理上转变原有的消极情绪,这种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的方法已经成为众多社会人士关心留守儿童的基本方式;其二,学校方面。当留守儿童持有不良情绪时,他们在学校中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可能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如课堂中大吵大闹。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要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主动地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和内心世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3构架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父母的缺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长期陪伴造成的。由此可见,父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搭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的构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他们才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4结论
篇4
心理健康、年级组、不同类型、年级组和不同类型、心理健康和年级组、心理健康和不同类型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心理健康主效应十分显著,F(7,11 158)=218.30,P<0.001。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四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另四个维度,其中学习焦虑得分又显著高于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 不同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 594)=97.71,P<0.001。由表5可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得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两两配对比较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为0.001。说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留守儿童。
年级组与不同类型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2,1 594)=6.58,P=0.001。两两配对比较结果表明,低、中、高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为0.001;低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中、高年级组留守儿童,P值均为0.001;中、高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得分无显著关系。 心理健康和年级组存在交互作用,F(14,11 158)=12.64,P<0.001。低、中、高年级组儿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显著高于另四个维度。两两配对比较结果表明,低年级组儿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与过敏倾向之间无显著差异;中年级组儿童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与恐怖倾向;高年级组儿童的学习焦虑与过敏倾向之间无显著差异。由图1可知,低年级组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躯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显著高于中、高年级组。心理健康和不同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7,11 158)=17.33,P<0.001。由表7及两两配对比较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与过敏倾向显著高于另五个维度。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留守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讨论与结论
农村小学生在自信能力、适应日常事物环境,尤其是敏感度与学业情绪表现上更为消极,而在相处性、合群性与自制力表现上相对较好。这可能与教育时代前沿信息的不对称、合格优秀的师资力量薄弱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可见,在农村小学儿童心目中,学习的重要性仍处在中心地位。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态度离不开学业成绩优劣的影响。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观点,社会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需要平等地分配,同时坚持各种机会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5]教育的公平正义,将会让所有儿童获益。本研究的结果预示:留守儿童尤需童心的培育呵护,应还童心以应有的滋养。中、高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好于低年级组留守儿童低年级组留守儿童的非正常柔弱,主要表现为自制力弱、胆怯害怕、营养不良、自我封闭和行为退缩。其原因可能在于,低年级组的留守儿童受阅历的局限对亲子关系还处于更多感性意识,他们认为,内心的悬空和情感的下滑主要是由父母的远离带来的。倘若这种隐性的痛苦长期压抑而不得释放,儿童的归属感便无处寻找。换句话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永远的问题,而是发展中的问题。它会随着个体成长、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经验的丰富不断变化发展。只要教育培养科学合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都可得到适宜的提升。可见,留守儿童培养要用发展的视角更多关注低年级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变化动态。前述实证研究和相关文献均证实了,年龄越小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越是突出,容易行为失控,易于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方面与一般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2]低、中、高年级组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好于留守儿童综合来看,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三个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呈现出以下特征:敏感度、自卑性、恐惧性较强,从而引发严重的学习焦虑感。这可能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呵护,导致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失去了精神寄托,学习动机不强。迄今为止,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行为治疗的模仿学习原理作为其基本理论构架的,试图求证用学校正规教育去弥补亲子教育的合理性。直到最近还为人们所忽视的是,儿童一直置身于父母的闲谈和日常行为习惯的社会原型之中,常常保留了在父母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心理价值观的隐含范式,即使当范式与父母明确的命令、建议及规劝相悖时也是如此。可以说,儿童仅仅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然而,留守儿童之中也有许多对自己的人格品质、人伦角色和孝悌学问,全然不知所措。因此,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教育,与理智教育、国家社会意识培养同等重要。有论者也认为,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学校推行的“学校家庭化”,以及以“家长”等名义强迫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监护职责的做法,不宜提倡与推广。回到父母身边,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6]可见,留守儿童的特点与现状并不一定等于这个群体自身的问题,这对留守儿童的综合培养或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综上,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好于留守儿童,因此在教育培养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关键点。
对策与建议
篇5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11-0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在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个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1]。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2],已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劳务输出较大的城市选取2所农村小学和1所中学共1 0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7~17岁,其中小学生384名,初中生650名;留守儿童762名,非留守儿童272名。“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至少4个月以上,孩子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外出务工父母:本文是指每年在外务工至少0.5 a以上,且务工期间很少在家居住的外出打工父母。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分为4个组:父亲外出组、母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和无外出务工组。男生平均年龄(12.40±2.20)岁,女生平均年龄(12.66±2.18)岁。
1.2 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3]中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小学生)、情绪-社交孤独量表(初中生)、自我意识量表及社会期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由课题负责人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予以考核;现场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统一进行讲解,并由各班教师协助完成。(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10个条目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条目使用3级评分制(0:从不这样;1:有时这样;2:一直这样),量表的得分从0(可能性最低)到20分(可能性最高)。(2)儿童孤独量表(小学生):回答分5级记录,从“0:始终如此”到“5:一点都没有”,总分范围为16~79分,得分越高提示孤独感愈强;情绪-社交孤独量表:陈述分4级评分,从3(通常如此)到0(很少如此),得分越高提示孤独感愈强。(3)自我意识量表反映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答“是”或“否”的标准答案,受试者选“是”记1分,选“否”不计分,本量表为正性计分,总分高表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4)社会期望量表用于评定儿童的认可需要,可能的得分范围是0~48分,高分表明对不认可的惧怕。
1.3 统计学分析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检错,用SPSS 1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均数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73.7%,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各组间儿童的年龄、性别构成及其父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2,P>0.05;χ2=5.96,P>0.05),见表1。 br>
2.2 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小学生心理发育的影响 表2所示,小学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及社会期望值均低于其他3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其他3组,其中在社交焦虑和孤独评分方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初中生心理发育的影响 表3所示,初中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的社交焦虑、孤独评分均低于其他3组,自我意识水平及社会期望值高于其他3组,其中在社交焦虑、孤独评分、自我意识方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发现,有73.7%的调查对象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达62.5%。父母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的仅占37.5%,这其中与父亲在一起的比例又远低于与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只占5.8%,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接近[4]。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父母无外出打工组社交焦虑评分分别低于母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孤独评分分别低于父亲外出组、父母亲都外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守初中生的社交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留守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P
4 参考文献
[1] POSIG M, KICKUL J. Exten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burnout tes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in nonservice occupations. J Occup Health Psychol, 2003,8(1):3.
[2]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24(1):102-10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4-398.
[4] 段成容,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8,32(3):13.
[5] 陈章银,何永梅.试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怀化学院学报,2008,27(7):35-37.
[6] 钟继灿,王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69-70.
[7] SANTROCK JW. Father absence, perceived matern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 boys. Child Dev, 1975,46(3):753-757.
[8] 吴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简报.教育发展研究部网[EB/OL].[2004-01-08].省略ier.省略.
篇6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性格
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随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方式
1.学习上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表现为厌学,叛逆自卑。在学校违法违纪的同学中,留守儿童占了多数,他们一般上学迟到,早退,逃课,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他们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一不如意就与老师顶撞。而且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个性大多又很自卑。根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绩优秀的占28%,一般的占64.2%,差的占15%。所以说,留守儿童的的学习普遍平平,有些甚至沦为后进生。
2.生活上
在生活上,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心孤独。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中对人对事都冷漠任性,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爱心;性格孤僻不合群,凡事自我为中心,不注重集体和团结;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懒散没有上进心,有些喜欢搞破坏,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现较差。
3.与人交往上
在与人交往方面,留守儿童们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人际交往敏感。一位哲人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一些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很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弱,内心长期的自我封闭,不爱与人交流不说,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把别人对他的赞扬当成是冷嘲热讽,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挖苦,无论别人对他的态度如何,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欺负奚落。因此,内心自卑且极不平衡,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所以往往人际交往很差。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
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由隔代亲属抚养,年龄不大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孩子们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人怀有敌对心理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而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不说,还很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想法偏激、心灵扭曲、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孩子后天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一般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但是留守儿童们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有些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不闻不问是抛弃了自己,或者虽然有些孩子能理解家庭的贫困和父母的艰辛,但是却没有积极向上的意识和正确的认识观。这都导致了他们用片面的眼光看世界,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恨父母为什么抛弃自己,恨上天为什么让自己生活在这种家庭,这造成了孩子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家人之间和睦相处,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困扰。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因为“留守儿童”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再加上内心缺少亲情的滋润,孩子们很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使得行动上也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对社会经济安全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由于“留守孩子”缺乏家庭管护,过度的放任自由,再加上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的心理,往往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因为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者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引诱而去参与干一些违法乱纪之事,扰乱社会的治安,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每学期,各地都会发生“留守孩子”违法乱纪或受到伤害的悲剧。所以说,“留守孩子”的道德法制教育已经就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普遍问题。
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少见,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及建议
1.学校方面
学校的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容纳留守儿童在就读和学校寄宿,让他们受到进一步的、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这样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他们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还可以组织一些既有意义,又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发展孩子们开朗、健康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可以使留守儿童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可以使在外打工的父母们更加放心。
2.家庭方面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亲情联系,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给孩子写信,也可以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与孩子多多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的感情,要为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他们知道父母还是时刻在关心着他们的。在增进彼此感情的同时,父母还要加强对孩子精神、道德方面的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有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如果夫妻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应该给孩子找到适合的临时监护人,不只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还应该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关爱,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效管理,严厉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电影,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最后,还应该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社会的温暖,让留守儿童们拥有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社会,都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让他们的身心在良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所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变的尤为重要。
1 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1.2 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监护不力。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1.3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这样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1.4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这样疏于照顾,人身安全容易忽视。
1.5 "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1.6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1.7 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我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
2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2.1 学校要有所作为。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一点",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比如通过造册登记,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材料记录在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亲帮亲,邻帮邻",让在农村工作的党员、教师,常常关心这些孩子,嘘寒问暖等。
2.2 基层非政府组织,如妇联、民兵、团委、治保等,积极建立帮助机制,搭建起信息沟通平台,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能真实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共同关心他们。
2.3 治标还需治本,教育体系改革才是关键。怎样使留守的孩子不留守,如何解决进城读书的费用、学位等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政府共同商议,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障碍。
2.4 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对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天经地义的义务和职责是,一方面,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应该给子女以父母亲情和家庭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家庭里,这两个职责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这就要靠学校或监护人积极培养和引导。
2.5 学校老师和监护人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耐心的辅导和帮助。树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地进 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 "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研究人员发现,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2.6 培养 "留守儿童" 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自救能力以及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最让家长和监护人觉得头疼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对突发性事件几乎没有应变和自救的能力。 "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另外,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
2.7 疏通思想,老师或监护人经常和他们谈心,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能与周围人们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糟糕的是,这些孩子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这更加大了他们出走的可能性。
篇8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对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批劳动力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只能长期将孩子留在家乡由长辈照顾或者直接交给了家乡的学校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最近,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事件见诸报端,反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诚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以所任教的学校为案例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该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家庭中,62.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7.7%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因为溺爱或者家教意识或方法的薄弱,不能有效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因为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便会采用物质和金钱补偿的方法。因此,在孩子的心灵和亲情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健康心理教育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沟通而无从谈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自理能力不足,首先遇到的是生活困难,出现了辍学等现象。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孤独生活,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孤僻、自卑、懦弱、封闭、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农村考察,认真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构想和策略,对于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很有必要。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方面
很多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娇惯,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在生话中对周围的人对事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凡事自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比较懒散,没有上进心。
2.人际交流方面
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多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以外,放学回家后没有和同学、伙伴交流的机会。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敏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口头交际能力较弱。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接受良好的管理,生活状态处于“放羊”状态,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监护,为所欲为。听不进有利的劝导,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奚落,轻则置若圈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3.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学。迟到、早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交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人自尊心很强,但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发生顶撞等现象。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比例极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要以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管理,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加强管理,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影视。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卫生环境的同时,社会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可以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担任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5―0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亲情的缺失。“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 监管能力有限。根据我们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统计,76.8%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23.2%的留守儿童是由亲朋好友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做监护,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缺乏上进心、自由散漫、厌学、逃学等诸多问题。
3.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根据我们在学校里的观察和了解,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都较差,只有极少数的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很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得他们遇到一点小事总是特别敏感、斤斤计较;对长辈没有礼貌、任意顶撞,导致经常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极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 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篇10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一个。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成长背景复杂。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大多或离异,或离世,或因经济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抚养,导致他们缺少父爱母爱,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们更懂得世态炎凉,这类孩子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2. 文化背景差异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学,但这类孩子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受到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3. 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质低,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也不行,天高皇帝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没人管,不会管,或者管不了。对于后来被父母接到所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孩子来说,父母工作大多不稳定,他们的居住场所也不固定,而且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为了改变现状,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就显得非常的疲惫,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了心情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不是责骂就是打,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言行上就会出现叛逆的表现。
4.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常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学校和家长很难建立固定的联系方式。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将孩子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父母,父母也不能够及时的给予纠正。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言行,临时监护人凭着人家的孩子不好管的心理,对其说两句便听之任之,是为管不了。
5. 缺少存在感。留守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遗忘的一类群体,除了物质的缺失,他们还普遍感觉缺少爱,缺少被关心关注,没有存在感。因此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幅无所谓、不可一世的态度,或者采取一些乖张或过激行为来引人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获取心里的存在感、充实感。而且,他们的那些乖张过激行为往往是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一些行为甚至已经造成了不良后果。
三、调查问题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对留守儿童负责,更是对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负责,因此全社会应该一起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继续关注三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之所以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外出打工,以争取改善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留守儿童也常常因为家境贫寒和缺少父母的爱而遭到耻笑,感到自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父母尽量在家打工,给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2.关心贫困农民工子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很多留守儿童或因为经济原因,或因为自身心理原因,往往在义务教育还未进行完就已经辍学,过早踏入社会。帮助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不但能增加他们的知识量,而且学校还能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减少他们步入歧途的机会。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采取减、免、捐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二,对进城务工人员中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在接受政府、学校及个人资助时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经费。三,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渠道,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四,学校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了解更多学生情况,并给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做思想工作,减少孩子辍学失学率。
3.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思想沟通,尽量抽空回家见见孩子。父母打工再辛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幸福与否与物质的增加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了丰富的物质但缺乏精神的满足,那算不得幸福。所以,孩子的父母,除了给予孩子物质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予他们他们心灵的安慰。现代社会不是古代,天远地远的距离都可以通过电话拉得很近,父母在远处若能常常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烦恼,听他们的故事,从中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言行,让他们感觉到父母虽然再远方,却仿若在身边一样的关注着自己。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舍不得那几个路费,衡量一下究竟是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增加亲子关系。
4.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关注。没有谁愿意被人遗忘,如果愿望被遗忘,只能说明他是害怕人家记不得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遗忘。留守儿童大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缺爱,没有存在感,或者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所以渴望他人(尤其是亲人、朋友记得自己)关心、关注自己,但他们害怕,害怕被忽视,被当成自己隐形人!如果感觉到被亲人、朋友忽视了,他们会很受伤,如果他们确实是这样,社会各界的你们请一定要看见他们!不要忽视他们!给予他们除了物质更有精神上的关照顾。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留守儿童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