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月三范文
时间:2023-04-05 00: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南三月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的圣诞节、新旧交替时刻,你是否考虑和他穿着嫩色纯棉情侣衫,坐在海滩边一起喝蓝山咖啡,远处黑夜星空下极致炫目的烟花,近处叠叠海浪击打岸边的声响,然后彼此交换礼物,说几句爱到骨头里的蜜语甜言,微醉之后回酒店沐浴,享受蓬松柔软的大床,然后一觉睡到自然醒呢。
如果你喜欢大海,如果你热爱阳光,如果你有几天假期,如果你身在北国,那么此时,行走海南也许将成为你选择出行度假的最佳方案。这边12月份是最佳季节,海南岛有海水相伴的日出日落能让你醉得酥麻;那洁白的沙滩会让你理解沙滩的温柔本性;浪漫的亚龙湾和缤纷绚烂的花草树木,让你行走在其间盛开心情;对所爱的人滋生浊人心骨的思念之情于蜈支洲岛是自然而然的;站在南山海上观音前,臆想着海底曾经的高山,才可由衷感叹人世间沧桑;潜水于大东海观望一群群热带鱼,实现“我是一条自由穿梭于蔚蓝海水的鱼”的梦想。
海南区域划分:我们通常把海南分为海口市、三亚市、海南东线、中线、西线及西沙六个部分。(我主要游览的地方是三亚市区及周边景点)
海南最佳旅游月份:我只能说每年5~10月份准时而来的热带雨季,让你能碰上骤来骤去的倾盆大雨,运气好的话能赶上台风,来临时一般维持三天,进岛的航班、轮船可能都会因此延误或停机,但台风过后的海南岛会即刻恢复艳阳天。而每年1~2月份寒流南下时,这边时常会碰见霏霏细雨。潜水会受影响,蓝天才可能更清晰地显示透彻大海。另外也请躲开“春节”、“国庆”、“元旦”、“清明节”,这会海南岛真将人满为患,将花费比平时多几倍的住宿费和交通费。
海南交通:只有海口、三亚与各大城市通航班,其中飞往省会海口的航班要更密些,所以打折后往往比飞三亚便宜很多,另外从海口乘坐长途车到三亚也非常方便,四个小时。
海南(三亚)气候:三亚是海南岛最南的城市,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但降雨量几乎是全岛最少的,一般集中在秋夏交替时节。
三亚旅游景点:蜈支洲岛、亚龙湾、南山、大小洞天、大东海、天涯海角等。
三亚银行:三亚是重点旅游开发区,可用的银行卡非常多,基本上每家银行都设有ATM。
三亚装备:到三亚除了必备的防晒用品、泳衣、防治肠胃病的药品外,还最好带上防止过敏的药物,因为有人吃海鲜过敏,事先却不知情。
三亚饮食:临近海边,自然少不了吃海鲜,这边海鲜较集中又便宜的地方是团结路上的海鲜大排挡,很多旅游客人都是先去旁边市场买然后让大排挡加工,每斤海鲜大约收取2~3元的加工费。但他们大多加工得比较简单,图省事会来个海鲜“火锅”,但你要求的话会有灼、炒、蒸等方法。卫生条件嘛,比较一般,记得跟老板事先说好,把海鲜煮得熟一些。另外推荐一条叫建设街的地方,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会摇身变成小吃街,有当地小吃:海南粉、炒田螺、烤海螺、烤海鱼等,品种丰富得不得了,价格1~5元不等。
三亚酒店:最好的酒店都集中在大东海、亚龙湾附近,尤其是亚龙湾一线海景房,有天域、凯莱、假日、喜来登等,全都是从酒店1分钟就步行到细白如沙海滩,看夕阳令人心醉。但价格每晚四五百甚至上千,几乎都可以刷卡结账,房费里包含自助早餐。订酒店和机票的价格也是需要货比三家的,携程网和旅行社提供的信息,都需要了解。携程网上可以查到三亚酒店的价格和住宿情况,还有很多旅友在上面的评价。
我住的是凯莱酒店,属于五星级,它前面的沙滩是亚龙湾中最干净的沙滩,而且相对比较幽静,酒店花园虽大,但植株较少,多是草坪,但价格很优惠,虽然是亚龙湾老牌五星级酒店,硬件设施却不比其他酒店差,参考房价:高尔夫景观房580~700元/间,海景房660~850元/间,均含超值自助早餐,电话0898―88568855,北京办事处电话010―65158508,酒店网站
亚龙湾度假村
亚龙湾最美的是它天然散发出的那种悠闲气息,踏入这个地方,你不由自主地便卸去生活中的疲惫面具,投身于无忧境界。这种境界可不是慵懒、颓废的,而是积极和美好的,亚龙湾给我感觉可谓是一个有气质的海滩吧。地理位置被东、西、北三面海拔不超过400米的小山岭包围,面向南海。这边最值得去的是中心广场,中间有一根高20多米的图腾柱,在广场地下一层,有一个贝壳馆,展示了近千种贝壳及珊瑚标本,名字和样子都稀奇古怪的,好像走进了童话世界,当然游览的价位也低,门票需要53元。另外推荐的就是亚龙湾的蝴蝶谷,门票价格也比较有趣,31元/人,学生票19元,据说这是中国最大的网式蝴蝶谷,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以巨网形式圈出一片天地,然后在里面放上五彩斑斓的蝴蝶,让它们在限定的范围内飞翔。最后提醒您一点,参观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这会儿空气尤显清新,带给你不同感受。
由于这边属于富人区,饭菜价格都相当昂贵,但味道出众。您既可以享受尊贵的海边大餐,体验奢华感受,也可以自带食物,三亚市有银行、超市便利,买足了饮料、水果及干粮,这样在酒店吃一顿好的,晚上去沙滩吧喝酒吹海风的时候,还有零食,不至于单调。
南山风景区
南山只是简称,其实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南山佛教文化苑,是南山文化旅游区里多个规划中的景点之一,要真想仔细游览,最少也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南山大门左侧有个游客服务中心,里面有山地车、滑板车,还特别提供轮椅、婴儿车出租服务,如此细心周到,实在令人佩服。
进南山首先要过一道大门,这是专门为游客打造的佛境游历的开端,因为它有个跟佛有关的名字叫“不二法门”。这可是有讲究的,在佛教里头“不二”算是个境界,指超越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是、非、善、恶”等区别,与四大皆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二法门后又有个不二法门广场,广场正中立着一座七八十米高的纯白色的观音塑像,观音像分三面,一面持箧,一面持佛珠,另一面持莲花,每一面都注视这来往的游人,眉目间满溢着慈祥关爱,使人不由得产生敬意。南山寺边的海面上竖立有一座高达108米的南海观音像,观音广场上的这座正是他的原像。
旅游区内还有一个令南山人骄傲的宝物:重达35吨的天下第一龙砚――日月同辉龙凤砚。文宝苑内还放了一支“神州第一笔”,两只龙手抬着笔,十分生动,据说磨了笔头后考作文时就会“妙笔生花”,身体哪不舒服就使劲往对应的龙砚的身体部分摸,能起到缓解的神奇疗效,信不信由你。
南山寺在旅游区的南边,靠山面海,当你站在寺前观望前方无际的大海时,所谓的“佛海无边”正是眼前的这种境界,你可以走到寺前的礁石上面看海,特别是当有人偶尔敲响了钟声时,钟声伴着心中芜杂在瞬间随海水漂走,这种情景,也只有在南山寺的海滩才能体会到,南山门票65元。
大、小洞天
大、小洞天是海南岛的老牌景点了,而实际上把它称为大、小洞天也有点不太符合实情,因为在景区里只有小洞天,大洞天只存在于传说里罢了。走下十几级的台阶,眼前顿时一亮,一副清新的热带风情画出现在我面前:远景是茫茫大海,中景是高大的椰子树,前景则是一张白色的双人摇椅悠悠地海风中轻轻摆动。
椰林里有一家露天酒吧,供应新鲜的椰子及各种饮料,价格3~10元不等,走累的时候不妨来这一坐,喝着新鲜的老椰子汁,很舒服。更值得一提的是,小洞天景点附近有吊床提供。其实“小洞天”指的就是海边的这个硕大的礁岩,由于海浪常年冲蚀而形成的地质奇景:能穿过整座礁岩的海蚀洞(当然超过180斤的男士,钻的时候很费劲,搞不好能被卡住),称它为奇观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海蚀洞只有几米深就到尽头了。礁岩的洞口刻着“小洞天”三个大字,很显然这里是“到此一游”最好的说明处,可常常是拥着一群游客在轮流照相,集体照是没跑儿了,照片中,大家都穿着艳丽的岛服,可人堆儿里对着镜头微笑的那位,一定是您。
从“小洞天”旁的小路登上鳌山(这座鳌山被小洞天风景区与南山风景区各占一半),山上有一片1800~6400年树龄的龙血树,即人们常说的“不老松”。在小洞天背后的南山旅游区也有五千多年树龄的龙血树,所谓“寿比南山”正是由此而来,但现在只有当这两个景区合二为一的时候,这个美好的寓意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满。在景区里有一堆石头,醒目地写着寿、南、山三个字,惟独缺少“比”,这正是旅游留念的最佳拍摄地,需要一对儿情侣或者好朋友,俩人抬起双臂、双腿,摆出“比”的姿势,才算是画面圆满,你不想去尝试一下吗,看上去所有的石头都是原始胚胎造型,并非后天人工修葺。在鳌山顶那棵5600年树龄的龙血树旁边有条木桥,名为延寿桥。据说在桥上走一步可延寿一年,可桥不过二三米,想多延几年的人恐怕得迈上极小的步子才成哈。大、小洞天景点门票36元/人。
蜈支洲岛
“蜈支”是海底一种生物的名字,也有人管这叫“情人岛”,因为它隔世,也因为它的静美。蜈支洲岛以前是一个军事,即便现在也能看出一些残留的痕迹,如地洞、标语等等,军事区撤销以后,小岛便隐隐地透出一种和平、宁静却又略带几分神秘的氛围。
码头边上有一块供游客游乐的沙滩,你可以去海边游泳,不用担心冲浴问题,这边设施条件相当完善,不管男女老少尽情地在众目睽睽下,躺在沙滩沐浴阳光才是正经事。另外还提供了空中滑翔项目,相当于小型直升飞机又好像是小时候玩的超大号的航天模型,有教练带着飞行鸟瞰蜈支洲岛一圈,相当过瘾,费用是100元/架(限坐一位游客)。
蜈支洲岛西北边是一片蜿蜒入海的细沙滩,最为出名的是沙滩上有一棵“孤独的椰子树”,又小又矮孤苦伶仃,十分惹眼,也是众多游客争相留影的焦点。岛的东南面是较高的山地及崖壁,岛上的观日峰就在此处,然而山峰的最高海拔也不过80米,所以不用担心攀爬问题。由于蜈支洲岛在地图上显示,其位于海棠湾的凹处,躲开了台风的侵袭,因此岛上除了海边常见的灌木外,还生长着高大的热带乔木林,这使得它看起来比别的海岛更加绿意葱葱。
最后也是蜈支洲岛的标志性景点,也就是深入海水里的一架蜿蜒的情人桥。走到情人桥的尽头是一座五角亭,就好像是走到了陆地的尽头,一个人站在这里,会有一种摇摆不定的恐慌,是海风的作祟还是地处童话迷人景色前却只身一人的踌躇就无人能知了;两个人站在这里,却会有种相依相偎的需要,如果不相信的话,赶快去体验吧,这就是情人桥的魅力。
由于身居岛屿,所以需要从陆地乘坐5~8分钟的快艇,岛上有一个海鲜火锅烧烤城,主要经营快餐和烧烤。烧烤又分海鲜类、蔬菜类、鲜肉类,强力推荐海螺和鸡翅。另外还有主食,炸酱面、粥、水饺等价格也不是贵得离谱,每份单价大约15~18元,地瓜粥6元/碗。游览时间大概需要4个小时,当然如果您有兴趣把下午也安顿在这,建议随身带点干粮,既省钱还浪漫,你俩可以找个安静的海滩边,晒太阳吹海风说情话风情野餐,甚至可以趟在沙滩美美地睡个午觉。当然如果不是跟团旅游,最好还是住上一晚吧,感受那种飘然遗世的脱尘之感。岛上共有64套客房,每间都配备好了空调、电视、电话、饮水机等,房间很干净。和式房是一种拼接房,有双人间和家庭套间,房价:788元/间,最低可折至320元/间;欧式的、茅草套房等还会贵些,有些套房是临近海边推门即见茫茫大海,很豁然,最低可折到510元/间。特别提示:如果在岛上住宿,来回的船票及门票是半价优惠的。成人128元/人(含船票),1.1米-1.4米儿童85元/人(含船票),1.1米以下儿童免票,网上预订票有优惠。
兴隆热带花园
这个景点我建议您一定不要错过,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目前花园已经拥有3500多种热带植物,其中有几十种都是濒临灭绝的植物,有的已经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喜欢植物的朋友,在这你可以大开眼界,那些只有书本资料里介绍的热带植物,这回可以目睹其实物原貌了。其实也不该叫花园,这里边的树木比花草也多得多,与热闹的植物园相比,热带花园显得含蓄多了,这里植物长得自然、茂盛、粗壮,而且大部分的植物身上都挂着“身份证”,有其名称、科目、年份等。
花园深处的景观建造也不显人工痕迹,几乎都是天然形成,山谷、溪涧、原本就属于林子里的石头,让我觉得这分明就是一个大森林。花园里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白云、蓝天的倒影投射在波光上,清晰无比。现在已经修好了电瓶车道,也有小卖店供应椰子水、饮料等,但价格算是旅游景点里便宜的,罐装可乐3元,瓶装饮料4元,周围修了不少桌椅供走累的观赏者休憩,说真的您还必须得租电瓶车,喜欢的景点就下车,观赏完此处,随时登陆下趟电瓶车继续。因为这里太大了,长着红色果实的青棕植物、热带植物红槟榔、啤酒椰子树、旅人蕉、荔枝、酒瓶兰、―见血封喉树(光棍树)、可可树、野菠萝、炮弹果、苦丁茶树、黄葛树、马拉巴粟(也称发财树)等品种数不胜收。
花园里有一家咖啡馆,设计很有品位,也极富情调,室内选用暗色木质高背椅配同料桌子,墙上大幅花卉挂画,色调热情奔放,显示出十足的热带风情。而且还可以刷卡消费,营业到下午6点,花几十元就可以舒服地坐上大半天。
特别提示:兴隆热带花园门票20元,但离三亚市比较远,包车往返要200~300元。花园游览前最好租赁采风电瓶车15元/人,浏览花园时间3~4小时。
大东海
大东海风景区离三亚市区才7公里,交通便利,是一个海上娱乐与海岸餐饮文化相结合的地方,但沙滩与海水质量明显不如海南岛别的海湾,沙滩虽细腻但却变成了浅黄色,蓝海在黄沙的映衬下也变成了绿色。大东海的静可以陶冶情操,这里没有萧瑟的寒潮,没有缠绵的阴雨,一月平均气温为20.7摄氏度。沙滩平坦细软,缓缓延伸,长达千米。景区进大门以后就感受到商业气氛,几十只吊床、此起彼伏的旅游纪念品商铺、嬉水乐园、潜艇码头、跳水基地等,旺季还有不少沙滩运动。隐隐地透出一种淡淡的、始卸铅华的味道,夜晚的大东海应该也是三亚市民最好的一个去处,夜晚在这消遣不会感觉寂寞。
倘若身体状况良好,不海底潜水是要后悔的。负责我的这位教练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被太阳晒得黑黝的肤色,看上去很健康,也给了我安全感。教我简单的手势动作后,他帮我戴好潜水镜、衔接好呼吸器,让我练习水中呼吸。我把头埋在水里,潜水镜夹住鼻孔,不得不靠嘴来呼吸,耳边响起呼出的气,泛出串串气泡的“咕噜噜”声。我四下张望,透过清澈的海水,海底礁石隐隐约约放松下来,我开始适应在水中用嘴呼吸……“我准备好了,可以潜水了”, 教练点点头,又帮我调整一下潜水镜,做了个“OK”的手势。
篇2
【三亚考研时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三亚考研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篇3
查询时间
2019年10月海南三亚自考成绩查询入口预计11月下旬正式开通,海南自考成绩由海南省考试局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202.100.202.19/zk/main/
查询方式
2019年10月海南三亚自考考生可以通过海南省考试局自考成绩查询系统(202.100.202.19/zk/main/)输入准考证号、报考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查询入口
篇4
海南三亚2019年高中基础会考考试于6月10日进行,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高中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日 期
时 间
科 目
6月10日
上午
8:30-9:30
政治/物理
10:10-11:40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下午
15:00-16:00
历史/化学
篇5
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浙江昌化江畔的黎族人民们遭受了一次很大很大的洪灾,人和牲畜都是伤亡惨重,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俩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去寻找各自的伴侣,并相约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一同带着自己的伴侣回到燕窝岭下去相会。
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于是,在一年的“三月三”,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这里迎接春天。许多年过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对石头。黎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两兄妹传宗接代的劳绩,把石洞取名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绣面文身;黎族女子
0 引言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传统文化的衰亡负责!”在2014年3月5日的政协分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大声呼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中国民间美术更是种类繁多,民间美术是一片埋藏着无数瑰宝的土地,是中华民族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所产成的特殊的积淀。黎族在海南岛的西部地区聚居,其历史已有数千年,由于受海南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影响,黎族各个村寨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风俗习惯。黎族女子的绣面文身具有浓厚的地方与民族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绣面文身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年轻黎族姑娘已经不愿再文身,依稀可见的只有仅剩的年老的黎族妇女身上了。
1 绣面文身的起源
黎族女子的绣面文身,从古至今记载有关于黎族女子绣面文身的内容从未间断,在许多文献和史书如:《山海经》、晋代王范的《文广春秋》、东汉杨孚的《异物志》等很多地方都有记载。其后很多文人名士甚至于外国艺术家都在他们各自的著作中描述过黎族女子的绣面文身。由此可见,绣面文身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
各种版本的绣面文身的传说故事在黎族村寨中也时有流传,其中一个讲的是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淹没大地,人类即将灭绝。天神兄妹俩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上岛后他们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并约定好每年三月三相会一次。时间越来越久,他们没有找到任何人烟,眼看自己在慢慢衰老,人类快要灭种却无能为力。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决定牺牲自己,文身纹脸,让哥哥认不出自己,于是在这年的三月三兄妹俩结成夫妻,生儿育女。子孙后代为了纪念先祖,便学习天神妹妹一样纹面,并成了习俗。而另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远古时,美丽的海南岛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姑娘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他们非常相爱。某天,海岛对岸的恶霸看到姑娘长相俊美,心生歹意,便强抢姑娘为妻。姑娘被恶霸关了起来,痛哭了三年。三月三那一天,小伙子骑飞鹿搭救她逃走,逃到悬崖峭壁断了去路,恶霸紧追过来,就在这紧要关头,姑娘用红藤棘往自己脸上乱刺,毁了自己容貌。恶霸抓到她时一看是一个满脸疤痕的女人,就放她走了。从此,他俩在五指山下安了家,并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后来,黎族女子以绣面文身来纪念他俩对爱情的忠贞。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版本的传说,每个传说都有个共同点:男女主人公都是在三月三的那天团聚,所以黎族青年男女都有过三月三的风俗。从黎族族人代代相传的传说中可以得知黎族女子绣面文身是一生中必须遵循的“定理”。根据当地的习俗,黎族女子不文身,死后就不能葬入祖坟,祖先更不会承认,便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因此,没有文身的女子,死后必须用木炭在身上脸上画上图案才能入殓。对于她们来说文身是一件很神圣的事,要选择良辰注意禁忌,一般会在秋季,还要选如龙日、猪日、牛日之类的“好日子”,文身不能在虫日刺纹,会被虫咬烂。每个黎族女子在文身之前,都必须祭告先祖;在伤口痊愈后,需用煮水净身,意答谢先人;有些女子定了亲,必须要告知亲家。黎族女子如果不想被众人非议和歧视,就必须文身,否则成年后也难于出嫁。黎族族人认为明确的祖传文身标记能让女人死后回到娘家的祖先身边,让祖先认领。黎族族人都认为,文身是一种美,文身越完美,越有更多追求者角逐。
2 绣面文身的特征
每一种文身图案在黎族族群中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画于脸颊两侧的图案大多都是“福魂”图案;“吉利”图案多被画在上唇,“多福”图案则画在下唇,手腕上的双线条纹图案为“保平安”图案;臂上的铜钱纹图案为“财富”图案。腿上纹的图案,多为“护身”图案。身躯上的图案,称为“福气上身”图案意味着财富多、子女多。
黎族文身的部位大致在面颊两侧、颈部两侧、胸部、手上、腿上及背部,但黎族女子的绣面文身也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所以各个支系女子的文身部位和图案都有区别,有时有些相同方言的分支面纹也会略有不同。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五大方言是黎族特有的分支。比较复杂的是润方言、美孚方言和哈方言的纹样,简单点的是杞方言,而赛方言的文身流传的过程中已经绝迹。虽然各支系的文身图案略有差异,但制作文身纹样的共同之处,文身纹样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
3 绣面文身的现状
绣面文身经历几千年的不断延续,不仅是黎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黎族绣面文身,在这场波涛汹涌的社会文化变革中,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纵观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黎族绣面文身随社会文化变革而慢慢消亡,黎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现在在海南也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够看到这种黎族特有的女子绣面文身了。年轻的黎族女孩大多都不愿意文身,只有部分还在深山中的黎族村落仅剩的一些年迈的黎族妇女身上还能看到绣面文身。目前这些老人仅剩下一千多人,也许再经历十几年,这种特有的文化将会永远遗失。绣面文身的手艺已经失传,且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以后的我们也许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捕捉些蛛丝马迹。
4 绣面文身的传承
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精神,绣面文身能够更好地继承下去也离不开当地人的坚持与我们的支持。我们可以对绣面文身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作为吸取黎族绣面文身美术原型后进行的更深层次的艺术创造,它是对艺术的一种再次升华。
我们除了在中小学开设民间艺术美术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当地学校,请一些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们进行言传身教,这是一种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再创造。在义务教育实践中,应当让当地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有关黎族民间美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让学生在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感受到黎族民间艺术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民族特色。应当尽可能在课本编排上增加一些当地民间艺术品的照片,让学生到本地最具有代表性的黎族民间文化地去采风考察、研究,吸取黎族民间艺术的精髓,使得我们对黎族民间艺术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民间美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5 结束语
绣面文身在海南黎族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黎族的绣面文身,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美术也在悄悄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保护传统刻不容缓。在海南黎族民间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应自主组织教学,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填补我国美术教育史上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H・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下)[M].广东民族研究所,译.
[2] 周去非(宋).岭外代答――蛮俗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篇7
黎族属海南所独有的一支少数民族,欢度“三月三”节类似于汉族过春节,为了庆祝山兰稻的丰收,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陪同的讲解员说,作客黎族的嘉宾,赏槟榔林、跳竹竿舞以及喝山兰酒三件大事自然必不可少。漫步槟榔林,阳光被秀叶剪碎成细细的波、点点的帆,煞是可爱。微风吹过,树间的吟唱像是黎家姑娘在羞涩动情地呼唤心中的阿哥。“阿哥你是否爬上高高的树杆摘几颗槟榔送予我,你是否跳着潇洒的竹竿舞后紧紧拉住我的手,带上我准备已久的山兰酒,幸福到白头。”
海南山兰酒的诱惑,最早源自于这样好的心境,尤其对不占烟酒的我非常难得。
阿哥握住我的手,好像见到了老朋友。阿妹拉着我的耳,不知是何故。后来得知,“拉耳”有欢迎、喜欢之意,心中莫名生出一丝兴奋与好奇。不一会儿,大大的陶制酒坛端上来,用小小的能杀菌消毒的椰子碗为每人分装一份山兰酒。黎族人认为“酒是血,饭是力”。好客的主人对男士一般“先敬酒后上饭”,对女士则“先饭后酒”。一家开酒坛满寨飘香,大家好像未喝先醉。之后,好像不用什么下酒菜,很多嘉宾都跟着主持人一起觥筹交错了,只有我和另外一位远到的陌生兄弟按兵不动。很快,阿妹的劝酒歌便上来了:“大表哥,你想喝也要喝,不想喝也要喝,反正都要喝。”歌唱得既有节奏,又有韵律。此情此景,盛情难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的言语已不能成为推托之辞。海南黎族的热情好客可见一斑。
黎族山兰酒的色泽初期呈乳白色,温润如玉,黎族人通常叫“biang”酒。“biang”酒对不好酒者最具吸引力,浓甜微辣,辣而不燥。一年后,酒呈黄褐色,好似玛瑙,甜味减弱,香味渐浓,此为佳品。时间渐长,酒呈红色,甚至黑色,此为上品,最为正宗。山兰酒浅饮生津,但后劲十足。我就因此蒙在鼓里,差点丧失了一介书生的体面。可憾的是我没有“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要不我还真想彻头彻尾地醉一回。山兰酒的特点也许跟制作原料有关。海南地处热带,产四季水稻。然而,山兰酒是用种在山上的旱稻――山兰糯米制作而成,由此得名。由于山兰稻一年只有一季,产量较低,主要用于制成黎家竹筒饭和酿制米酒。这种运用自然发酵的山兰酒,就是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把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制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树下自然成酒。一年后,米、糟、叶均稀化成浆液,故称“山兰玉液”、“琼浆玉液”,被视为黎族的“茅台”。游人到海南,总以饮山兰酒为快。也许是物以稀为贵,一般只有贵宾来访和重大节日,黎家人才会小心地捧出心爱的陈年山兰酒。我在黎家受到如此礼遇,荣幸之至,又心生感激。
听黎族长辈讲,喝山兰酒的方式,最早不是用杯和碗,而是大家一起拿着细细的长竹竿插到酒坛里吸,大有“竹竿一吸胜壶觞”之情趣。这种分离酒糟的喝法,既体现了黎族人民的友爱团结互助,又展现着本民族的情趣所在和对生活的热爱。现在喝酒的传统精神没有丢,而是在方式上有些汉化了,这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听着长者的话,我越来越沉浸在山兰酒香里,感知黎家人前进的脚音。
农历“三月三”期间,都是大吉大利之日。正好碰上有新人结缘成亲,我便随着黎家长者亲眼目睹了某些过程,其中“酒之礼”值得回味。长者告诉我,黎族人不光接待宾客要喝酒,跳竹竿舞也要喝,结婚更要喝,并且前后两种分别是拿出自家酿制最好的“贵宾酒”和“女儿红”。结婚喝酒一定要配以酒歌才能带劲,所以有“无歌不喝酒,无酒不对歌”之说。在黎族男女青年订下终身后,便开始了送聘礼、送娘、迎亲、逗娘、饮福酒、对婚歌、送亲和收席等结婚礼仪。有情人在彼此的歌声中走到一起,举杯相爱了。这时,新郎唱:“敬酒对歌表心意,酒满月圆此情理,石头开花马长角,海水上山才分离。”新娘人面桃花,羞涩而幸福地接过心上人递过来的山兰酒,回唱道:“对歌敬酒誓苍天,月照双人影相连,哪个九十九岁死,百岁桥上等一年。”歌酒交辉,婚礼达到,喜庆氛围冲破了天。
黎族人非常好客,又非常好山兰酒,往往是不醉不罢休,并且在喝酒时不谈论要事。净心喝酒,素面待人。倘若你要学着在现代商业交往中喝酒办事,那就万万行不通,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功利性太强,没有人情味。比如,你看中了他家姑娘,在酒桌上提起,有可能当场就翻脸。假如你们都大醉一场,几天后你再来表此意,那就大有希望,甚或马上得到满意答复。
可心的黎族山兰酒,味美甘甜,清醇可口,不仅成就了多少美满事,而且营养价值高,一饮消食去滞,二饮愈伤生机,常饮养颜长寿。山兰酒兼有滋阴补阳之功效,我想“男人喝了好当爹,女人喝了好当妈,小孩喝了顶呱呱”。黎家归来,我获得族里长者赠予的一瓶山兰酒,爱不释手,不忍马上享受。久凝真正的山兰玉液,想起长者的话:黎族妇女生小孩前后,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补气去湿防病。我决定借花献佛,转送予需要的人儿,也算是对于新生命的尊重。
篇8
俄查村的女子长到14岁,父母便会为她们修建一座名为“隆闺”的小房子,专门用来谈恋爱。
村里的大葛巴是有名的大巫师,每天忙里忙外,村民病了,牲畜死了,庄稼黄了,谁家小孩做噩梦了,都要请他祈福免灾、驱魔除鬼。
俄查村是一个隐藏在海南大山深处的黎族村落,这里古朴宁静,远离喧嚣。村民们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用茅草搭建的“船形屋”,刀耕火种造出来的具有黎族特色的山兰稻,以及聪慧的黎族姑娘纯手工织出的黎锦……每一样,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俄查村的原始气息。
这个村落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黎族人世代生活于此,过着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生活。但遗憾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热潮,正在一点点地侵蚀这片纯净的土地。也许多年之后,即使我们再次来到俄查村,也很难再看到那些奇特的“船形屋”,或者吃上那些美味的“山兰稻”了……
黎族最后的“船形屋”部落
不设窗的屋子防“恶鬼”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有着三、四千年的历史,而俄查村,则是海南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形态最原始的黎族村落。
俄查村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东南面,全村有100多户500多人。走进村子,你会发现村里有许多特别的茅草屋,这种茅草屋的平面是纵长方形,竹木构架,用藤条捆扎成形,拱形的人字屋顶盖着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是一直延伸到地面,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因此被称为“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的代表性建筑,不仅是黎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
关于船形屋的历史,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俄查村人比较认同的一种是这样说的: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南海有一个名为俚国的小国,国王的女儿丹雅公主先后招了3个驸马,但全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在国国亡,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百姓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准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还有一把山刀和3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了船上。船在海上漂了很久,历经劫难,终于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峻岭,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地穿行于林间,忧虑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在饱餐了野兔和鸟蛋之后,丹雅公主决定在这个荒岛定居下来。为了躲避风雨和防御野兽的侵袭,她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后来船板烂了,她便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俄查村船形屋的雏形。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据俄查村的村民说,他们之所以世代居住在船形屋,其实是为了感念先祖。黎族的祖先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靠岸后,由于地处荒凉,没有人烟,便只好将船翻过来,再往倒扣的船底铺草,用木桩支撑起来当房屋住。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万里迁徙,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经过不断改良,最后形成了俄查村今天的船形屋。
俄查村的船形屋两边成圆拱造型,有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则起到了防湿、防雨的作用。船形屋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屋内不隔间,屋子的中间立有3根高大的柱子,黎语称为“戈额”,象征男人;屋子的两边立有6根矮柱子,黎语叫“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有意思的是,房屋一般不设窗户,据说开窗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引起疾病。
除了居住用的船形屋,几乎每户俄查村人都会另外搭建一座小型的船形屋,作为谷仓专门用来存放稻谷。黎族谷仓的建造颇为讲究,尤其是木材,多选用防虫蛀的坡垒、子京等珍贵木材,甚至还有整个框架都是用花梨木制成的。谷仓有大有小,大的谷仓往往在底部放置一层平整的大石块,然后压上一层结实的木条,再用编织的竹片铺设在木材上面,最后还要用新鲜牛粪与草木灰搅拌涂于仓底,以防虫蛀。黎家人的谷仓不会开窗户,只留两个对开的小门,以便空气对流和存取谷物。据说,稻谷放在这样的谷仓里,即便过了三、五年,还保留着浓浓的香气……
山兰节和三月三“爱情节”
专门用来谈恋爱的“隆闺”
在俄查村,最盛大的节日要数“山兰节”。山兰节相当于黎族人家的“春节”,一般在每年的12月。但如今,只有在俄查村等几个原始黎族村落里,村民们还保留着过山兰节的习俗。
山兰节期间,在外打工的俄查村人都会回来,身着黎族传统服装,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做山兰糕,喝山兰酒,吃山兰饭。这些食物都由同一种原料制成,即俄查村特产的山兰稻。山兰稻是黎族的特色稻米,是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种出的。
山兰节虽然隆重盛大,但在俄查村青年男女心中,最期待的却是“三月三节”。三月三节又叫“爱情节”,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黎语称“孚念孚”,是俄查村人表达对爱情的向往的传统节日。
节日这天,小伙带着猎枪、弓箭到深山密林中去打猎,将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当夜晚来临,山坡上、河岸边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身着艳丽的七彩衣裙,小伙子腰扎红巾,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跳起古老独特的竹竿舞、打猎舞、砍柴舞……然后他们会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互相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银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簪插在姑娘的发髻上,相约来年三月三再相会。
在俄查村,青年男女谈恋爱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风俗,那就是女孩子长到14岁时,父母会帮她盖一座名叫“隆闺”的小房子,“隆闺”在黎语里意为“没有灶的房子”,没有灶就意味着不能生火做饭,不能居家,那这样的房子用来做什么呢?答案就是谈恋爱。因此这种房子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紧挨着父母的住房。如果男子对这家的女孩有意,晚上就会去她的隆闺,而女子如果中意于他,便会同意他留宿。
隆闺在黎族村落中也被称为“寮房”,凡是不同氏族的男子,都可以参与“放寮”,即到寮房中找寻情人。俄查村的青年男女们,在放寮的过程中,还会用黎家人特别的乐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鼻箫就是其中的一种。
鼻箫是俄查村,乃至整个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这句黎家情歌,就是对鼻箫在俄查村青年男女恋爱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最好诠释。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就会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那是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姑娘们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辨认出自己恋人独特的箫声来。
在俄查村的婚嫁习俗中,还有一项是纹面。早些年,俄查村的漂亮姑娘们,一成年就会在自己的脸上纹上稻谷,太阳,花朵等各种图案,让自己“变丑”,目的是不让村寨之外的男子看上自己,因为她们不愿意外嫁。不过现在,这项习俗逐渐被打破,村里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都已主动外嫁。
俄查村的大葛巴
祈福免灾、驱魔除鬼的大巫师
俄查村是一个有信仰的黎族村寨,他们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因此对于宗教祭祀格外重视,而在村里,有一个特殊的大人物,那就是大葛巴(即大巫师)。
大葛巴名叫睿,他也是俄查小学的校长,笔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村子里的一户人家做驱魔仪式。只见他头戴帛巾,手持法器,脸戴面具,身穿巫衣,在阴暗的船形屋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又念又跳。
法事结束后,睿告诉笔者,他刚刚跳的是黎家的《捉鬼舞》,在村里,一些人家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治病方法。睿说自己刚刚做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仪式,正规的大仪式,还要宰杀牲畜,设祭坛,而他则要左手持铁箭,右手拿红藤叶,在锣鼓声中边念咒语边做捉鬼、赶鬼、招魂等动作,围着祭坛边歌边舞,最后将铁箭放在病者身上拨动,以赶走缠在病者身上的“鬼魂”。
睿承袭了祖辈“葛巴”的头衔,而他的智慧使他成为附近一带最有名的“葛巴”。每天忙里忙外,村民病了,牲畜死了,庄稼黄了,谁家小孩做噩梦了,都要请他祈福免灾、驱魔除鬼。
身为大葛巴,睿在俄查村享有极高的地位。从前,黎族人有祭山鬼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山林中的飞禽走兽都是受“山鬼”管辖的,而要捕捉猎物,只有得到“山鬼”授意的首领——葛巴的同意,才能捕捉到。因此,以前的俄查村青年进山打猎,首先都要来拜见大葛巴。
打理着手中做法事用的道具,这个原本看起来有些阴沉的大葛巴,说到这里时,突然带着些许自豪地笑了起来。他说自己早些年腿脚好些时,偶尔也会跟着进山打猎物,那时候也还算个能手。
篇9
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鹦哥岭自然保护区,2006年底开始成立保护区工作站,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一批特殊的年轻人走进了保护区,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开始书写鹦哥岭崭新的一页。
这27位年轻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毕业于全国9个省市12所高校,其中2名博士、4名硕士生、21名本科生。他们远离亲人、放弃繁华,来到这个人烟稀少、名叫鹦哥岭的地方扎根,成为这片绿色家园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守望者。
扎根鹦哥岭,是为了追求梦想甘愿奉献青春的无悔抉择。工作站的工作危险而艰苦——他们常常要在毒蛇蚂蟥出没的山区中穿行,吃的是野菜干粮,住的是破旧民房,更要忍受大山深处的孤独寂寞。五年来,他们走遍了保护区的200多个山头,建成鹦哥岭森林资源数据库和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访遍保护区周边6个乡镇100多个黎村苗寨。
在工作站成立之初,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不是恶劣的环境、寂寞的生活,而是当地靠雨林吃饭的纯朴村民。看到村民们大片砍伐雨林、打猎、采药,作为环境保护者他们感到十分痛心。在苦口婆心做工作的同时,他们发现自然保护不应建立在村民的贫穷之上,保护与发展并行才能让村民由雨林的破坏者变成大山的守护者。
几年来,管理站的年轻人在搞科研的同时四处为山里的村民致富找出路。年轻人的赤诚和坚韧打动了村民,慢慢地,他们交出了手里的猎枪,停下了砍伐的刀斧,建起了禁渔区,现在保护区里200多人的护林队都是由这里的村民担任,鹦哥岭的事也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在三月三黎族传统节庆活动中,黎族同胞破例邀请他们一起跳舞。村民对他们的称呼也从“蒙”(领导)变成了“哥侬”(兄弟)。
坚守鹦哥岭,源自于心中的大爱,为了山更蓝,水更绿,野生珍稀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义无反顾。经过他们的努力,在鹦哥岭保护区,新的珍稀物种树蛙被发现;他们首次发现了成千上万只斑蝶飞洋过海,迁徙到海南,这一发现打破了海南没有蝴蝶迁徙的纪录。他们连续三年持续跟踪监测,记录了许多蝴蝶越冬的重要数据。他们编写的80万字专著《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及保育》,为鹦哥岭建设全国示范性保护区和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10
[关键词]海南;俗语;加工关食;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92-03
这里的俗语指的是广义上的俗语;旅游文化指的是现代旅游文化。
美食旅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指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体的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活动称为美食旅游。
儒家经典的《礼记》明确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文化现象是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中发生,这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态的创造。而饮食之“饮”为茶、酒,“食”则分“加工美食”(凡是需经过各种烹饪方法等加热加工精制而成的美食)与“天然美食”(泛指一切没有加热加工的蔬菜、瓜果、核桃、豆类及种子,如芝麻、花生、葵花子;熟的全黄面粉、糙米及其他没有去糠、去麸的五谷杂粮都属于这一类),本篇则从“加工美食”俗语着笔。
海南的旅游文化以往更多的是依赖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美景而产生,美食也只是旅游的附属品,要想吸引游客们慕名前来寻“美食之宝”,我们得拿出分量相当的“宝藏”方可。那海南的加工美食“宝”在哪?从以下俗语中可窥见一斑:
鸡肥脚也香。
无鸡不成宴,无糖贡不似(像)过年。
九月黄鱼香九村,三月黄鱼没人问。
咸鱼配精香九村。
鲜鱼汤桥[kio=]过(胜过)人参燕窝。
烧(热)精清[sin](凉)粽。
烧(热)薯清[sin](凉)芋。
清[sin]水(冷水)冲茶无味道。
小吃小,能量大。小孩大人都能吃,文昌小吃甲天下。
时令歌诀:
正月鸭子戏春水。
二月山花满坡开。
三月甜菇齐出蕾。
四月竹笋把村围。
五月粽子散香气。
六月椤尼熟累累。
七月石榴芳满村。
八月中秋月饼美。
九月清心肺。
十月天清[sin]膏蟹肥。
十一月冬雪(冬至)草枯黄。
十二月年关喜临门。
从这些俗语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以下几条海南美食旅游文化讯息,此启示中亦可总结出海南加工美食的特点。
一、海南加工美食的特点
(一)加工美食原材料
俗语告诉我们,加工美食原料主要有“鸡”(无鸡不成宴)等肉类和“海鲜”(鲜鱼汤乔[kio]过人参燕窝;九月黄鱼香九村,三月黄鱼没人问;十月天清[sin]膏蟹肥)。
在《史记・孝武本纪》中有关于古代占卜法之一“鸡卜”的记载:古人祭神,以鸡眼骨的形状占卜吉凶祸福。唐代柳宗元也写过以鸡眼骨占年拜水神的诗句。此外,过去人们将雄鸡之血滴人酒中或涂于唇上,用以祭天地、立誓约,歃血为盟,信守诺言。古人将鸡骨、鸡血或整鸡用作宗教迷信活动中的神器或祭品,这在今天当然不足为法,但是,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千百年来,鸡同人类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的联系是多么密切。或许因海南原隶属于广东省,海南人与广东人一样,对吃鸡更是达到了一种执著的境界,“无鸡不成欢、无鸡不成宴”已成为非一般的饮食消费习惯,食客品尝鸡时,对其品种、肉质及出处自然也就有了讲究。而著名品牌“文昌鸡”更是海南人待客的首选,代表着吉祥、欢乐、美好、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也是海南文昌餐饮文化的支柱。
海南是大自然的宠儿,四面环海,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渔场。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617.8千米,沿岸有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现在已经开发了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平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因此,海南的加工美食原料绝对少不了“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二)加工关食的烹饪方法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烹饪王国之一,在认识自然和创造文明的进程中,掌握了诸多的烹饪技艺,烹饪方法多种多样,有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h、扒、烩、烤、盐煽、熏、泥烤、氽、炖、熬、煮、蒸、拔丝、蜜汁、糖水、涮等。海南人的烹饪方法则以蒸、煮、焖、煎、炒为主。而“把食物放在水中煮”,只用清水不添加任何调料在海南则称之为“煤”。北宋时官修的韵书《广韵》中标注为“士洽切,入声洽韵:煤,汤煤。”与海南话音义皆合。而且,在海南话中,“煤”字仍然保留人声的读音。海南因地属热带区域,很多方法烹饪出来的食物易让热带地区的人们“上火”,因此“白煤”这种烹调方法用得比较多。除了“白煤鸡”外,还有“煤鸭”、“煤鹅”、“煤蟹”、“煤虾”、“煤鸡蛋”、“煤花生”、“煤裸”、“煤粽”、“煤蔓”等很多“白煤”食品。
(三)“粗细”(粗粮与精细食物)美食搭配
海南人除了讲究主食,还特别注重副食的搭配,而副食往往在中午或下午时间进食,海南人称之为“日昼(yid ddcto,类似于下午茶之意)”。副食很多是粗粮加工食品,如:番薯(地瓜)、芋头、玉米、山药、绿豆、红豆、黑豆、番豆(花生)等,基本上是“煤”或“甜汤”,笔者所在的海南文昌市就有较传统而有名的粗粮小吃:东阁鸡屎藤耙耔、番薯凉粉、番薯球、薯钱(番薯丸粥)、豆饼(花生饼)等。这样的粗粮加工美食既保持食物的原味,又与主食的精致食物互相搭配,保证了营养的均衡。
(四)“饮”文化特点
海南人的“饮文化”即“茶文化”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茶文化,更有一种“南洋”风味,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海南人说的茶除了茶叶冲泡的“茶”,更多的是“饮料冲泡”的“茶”,如:乐口福、阿华田、美禄、炼乳、可可、咖啡……这就形成了海南独特的“老爸茶”文化。“老爸茶”店不是多富丽堂皇的“茶馆”,而是简单甚至是较简陋的铁皮搭建的店面,特定的“茶语”更是让外地人听得稀里糊涂。如“咖啡黑”指的是不加奶、不加糖的纯黑咖啡,茶“滴”指的是红茶加一点奶,啡“滴”是咖啡一点加奶,“冰好茶”指的是加冰块的好奶(好的炼乳)茶,“茶掺”指茶掺加大量的奶,“黑掺”则是咖啡加红茶……
除了冲泡的“饮茶”,“老爸茶”店的红绿茶等用的都是价格便宜的茶叶,适合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几块钱一壶茶可以无限续杯,聊到打烊。海南人喝茶讲究的是现烧开的水,因为“清[sin]水冲茶无味道”;但更注重的还是搭配茶的“果”(点心),有芋头酥、黑心肝(海南紫薯)、黑糖椰丝按粑、蛋羹、领带花、嘎亚包(椰子酱面包,嘎亚:马来西亚“椰子酱”音译)、三角留(形状三角形里馅儿多样的裸类,有甜心的,也有咸心的)、赤烧(叉烧)、“珍袋碌碌,金银满屋”的珍袋(煎堆)等等。“果”的味道如何更是决定了老爸茶店生意是否兴隆,而“果”馅儿更多的是由海南本地产的椰子、花生等做成的。
(五)“食文化”特点
1.原汁原味、清淡鲜活+捏碟
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海南饮食的特点,即以清淡为主,讲究原汁原味,从以上俗语中已见分晓。可能很多游客会觉得这样的饮食虽能保证原味,却可能也会“淡而无味”。殊不知,海南人的饮食还有另一个特点,即“配料”的独特。这种配料并非加入加热加工的菜中,海南的家常菜也很少放人各种调料,“配料”重在“韫”(蘸或者沾的意思),即海南人说的“捣碟”(醮料)。
捏碟,正是体现海南饮食鲜明特点中一个不容忽略的载体,蘸料的搭配体现的正是海南饮食的特色。比如,文昌鸡的摇碟是生姜+蒜+香菜捣碎,加入鸡汤(或温开水)和白糖,最后要海南本地的小酸桔子汁加入搅拌即可,味道酸甜,是海南人的最爱。而喜欢辣的朋友则可加入海南本地产的小红辣椒,酸辣爽口,亦是美味无比。
又比如,“煤猪肉”的韫碟,鱼酱或虾酱最合适了。海南沿海农村有卤鱼酱或虾酱的习惯。买来新鲜的小鱼或虾皮,加入盐、糖和白酒,装入陶瓮密封。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就熟了。“煤猪肉”韫盐,也是一种简便的吃法。
再比如,[do somg](做涮即打边炉)的韫碟,有蒜头料、虾酱料、酸桔、姜末、酱油、醋、琼酱(什锦酱)、香菜,等等,不下六七种。
总之,为了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清淡鲜活,又能确保入口味道的清爽和百样人的口味,海南的“食文化”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捏碟!
2.时令性
海南号称蔬菜基地、天然渔场,自然在饮食上会有明显的“时令性”,从“时令歌诀”中亦可窥见一斑。但除此“时令性”外,海南因受道教文化影响深远,又因地理位置的偏远、经济条件有限、内地文化差异等因素,海南人日常饮食和节庆饮食有明显的区别,特别倾向讲究“过雪”(雪:海南话指雪气即节气)和过年的饮食。海南农村几乎月月都要“做雪”“拜公”,拜自家祖公;还有公期或军坡,拜祠堂的“水尾圣娘”或“冼太夫人”等;红白喜事也离不了“拜公”。而祭拜品除了鸡(有些地方为鹅)、鱼、肉等,相应的节庆还要配有蔓织成蔓外壳,再蔓的人家吃笠的时候、粽子、稞、甜粑(红糖年糕红糖年糕)、珍袋、鸡蛋等,均有祈福、吉祥等寓意。而过年亦要“拜公”,少不了以上的祭品,还多了一项“摆年”――从年三十晚摆放在八仙桌上一直到正月十五,所摆物多为油炸可久存干货:“无糖贡不似(像)过年”的糖贡(古时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故名糖贡,商品名为糯米花),海南官话“文昌话”称为“煎裸”的[hi heo](因咬时发出的脆响声得名)、领带花、文昌饺子酥、三角酥、南风烟(因重量较轻容易被南风吹走得名)、信封饼、火通(因形状像用竹子做成的吹火工具而得名)、椰子糕……“摆年”摆上一两样即可,其余的让怕上火的海南人在“寒冷”的春节存为吃到过瘾的“零嘴”了,现则海南市场均有出售,年底样式更齐全。
二、海南加工美食文化开发思路
了解了海南加工美食的特点,可又将如何让这些加工美食走出海南呢?唯有走可持续发展的美食旅游文化道路。
(一)走养生长寿之道
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天然。政府层面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保护和扶持海南海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让“基地”保持纯净。再让捕捞、养殖、种植、饲养等方法、方式规范化,少用或慎用或不用含有化学成分的农药、饲料等:如蔬菜喷洒农药日期要符合规定;家禽饲养多用海南本地产的地瓜、椰子等材料,作为“椰岛”的海南这些并非负担而是“家常便饭”,定能保证食材的天然、绿色、环保。再加上海南本土特色保持原汁原味的烹饪方法和吃法,健康美食必能风靡于世,亦是长久之道。
(二)文化推广是正途
1.利用媒体
媒体在现代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互联网、电视、报纸、微博、微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要系统、分类地编写海南美食书籍和拍摄美食视频,上传于网络,如约有中国8亿用户的微信(钱包――“吃喝玩乐”)是现代人必不离手的传播媒体,应充分利用起来。
2.利用节庆
海南大大小小的节庆极其繁多,要想美食文化得到推广,不能不着眼于“大节庆”,比如春节的“做年”、正月十五的换花节、黎苗三月三、公期(军坡)的祭祀、中秋节的海滨“拜月”等。此外,还要利用海南各地举办的各类美食大赛和一年一度的海南欢乐节,如海南特色美食文化节烹饪技能创新大赛、海南国际美食博览会等(海南首届以国际美食为题材的博览会),既丰富了欢乐节活动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到海南体验旅游新产品,还可以让广大游客体味除椰风海韵、阳光沙滩之外的海南独特美食,致力打造海南美食天堂。
3.利用“名人效应”
人都是感性的,人的味蕾也离不开情感的支配。所以,有故事的美食能打动人,而配有名人故事的美食文化更是能让美食锦上添花,可谓“三分吃味道,七分吃文化”。因此,古来饮食的出名,往往有所谓名人效应的推动。福建的光饼是因了抗倭的戚继光,江南的鸡汤面是因了风流的乾隆,云南的“大救驾”是因了倒霉的明永历帝……
如文昌鸡的出名,据《文昌县志》记载:文昌鸡最早出自谭牛天村和公坡水北村,味色形俱佳,历史官吏志士,名人游客,品尝过后,赞不绝口,很久以前已成为贡品。清朝咸丰四年(1855年),文昌进士韩锦元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时,从家乡带正宗的文昌鸡款待了他的同僚和贵客,众人品尝叹日:“鸡出自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肉香甜,真乃文昌鸡也。”
再如宋子文创意的椰奶鸡,也因宋子文本人日后的有意宣传而无形中给琼菜做了一个活广告,“勾引”得许多名厨和馋嘴的美食家专程到海南岛“寻宝”。据说,当时回乡时宋子文的意思是海南的文昌鸡和椰子是最有名的,他想吃一道用这两样最有名的地方名产制作的菜肴。于是人称“琼南四爹”的覃启杰指导自己刚刚入行不久的侄子覃文章制作了这道后来对琼菜影响深远的椰奶文昌鸡。谁也没想到,这道由宋子文异想天开的菜,时至今日成为了海南的一道名菜。
(三)“创新”发展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