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05 16:0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激发;有效;开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7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种形势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民族素质的根本,最应该与信息技术结合,以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部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提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育以其丰富的信息及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有效利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对学生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网络、电脑、投影仪,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都可以创造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加大教学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是,当今的教育更多地还是围绕考试来进行,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1.4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实施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支持的语文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1.5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1.6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1.7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随着国际间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来获得的。
2.1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学与信息技术就无从整合,所以,要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使自身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
2.2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时代精神
要想将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策略都融进信息技术里,就必须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因为一个新型的站在时代尖端的教师,更能吸引住学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质去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结 论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它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踊跃地投入其中,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其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内容]
一、改革概况
1995年5月正式提出此项改革课题方案,在山东省部分中学试验。第一批试验点81处(校),包括初中和高中,以初中为主。1996年6 月召开第一次专题研讨会,此后第二批试验点310处(校),共计391处(校)。1997年5月召开第二次专题研讨会。1998年6月,经三年试验,进行了总结,此后该项改革成果扩大到全省范围。1999年3 月省教研室确定在全省中学语文教学范围推广该项改革成果。
二、改革依据
(一)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必须予以改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几十年来,其基本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来,有些教师开始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试图增加一些诸如阅读、提问、讨论等语文训练。然而,大多数的语文课实际上仍是教师讲析占用绝大部分时间,阅读、提问、讨论等训练流于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点缀”,在整堂课中只是占有很次要的地位。
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弊端有二:
1.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背离了中学语文课应以训练语文能力和打好语文基础为主的基本目标。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综合性等多元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其中总有一个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这就是它的基础工具性,由此派生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任务,应该是打好语文运用的基础,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去读,去写,去说,去工作,去学习,去交际,具体说,即为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部分的前几句话,即:“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把这作为基本的目的任务,符合学科本身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同时也不排除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乃至视野的开拓,智力的开发,等等,而几十年来通行的“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背离了中学语文教学学科本身基本性质特点,排除了实现教学目的任务的基本形式——训练性,教师一味地“讲”,抹煞了学生的“练”,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这种“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训练性”,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成为解决提高教学效率问题达到语文教学基本目的的主要障碍。
2.它抹煞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完全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现代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都主张“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特征之一”,“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国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也一贯主张教师的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思想的体现,从形式上看,一上课开始就是教师讲析,教师几乎是滔滔不绝地一直讲析到下课,有的课仍然是教师的讲析灌满堂,多数课教师讲析占据3/5或4/5以上的时间,而学生读、写、 听、 说训练仅占1/5左右的时间,而且不少教师讲析的内容并没有“讲在点子上”,有些是学生已经懂了或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内容教师仍在讲析,有些教师讲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正因为如此,不少的课教师侃侃而讲,而学生昏昏欲睡,或者说教师讲得天花乱缀,而学生听的是二目圆睁而眼大无神,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多大的收获,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生活德育理论;实践研究
语文教学是将汉语言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教学过程性载体,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理解体验能力以及渗透性本领的重要阶段。尽管应试教育模式给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带来了部分压制,但是生活作为情感、语言的依托,应当被教师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语文课本中的内涵情感与思想,并在思想、品德上获得逐步完善。
一、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体系融合德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学是一项源于生活内容的教学,它是帮助孩子提升感性认识,以及深化语言情感的重要过程。语文教学工作者倘若始终贯彻知识点的死板教学套路,将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探究兴趣,在语言与情感素养的积淀上都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准。语文教学切不可掉入死板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生活化的德育教学理念,让语文课堂不仅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点,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情感素养上获得锻炼与提升。因此,教师要从生活本质出发,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渐推向生活化,结合生活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推动学生由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从语文课堂中品味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贝壳》的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主要讲解了作者席慕蓉在海边捡到一颗贝壳继而引发思考的故事,教师倘若只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固定知识点进行传授性教学必然会导致课堂氛围的枯燥,教学效率仍然无法提高,因此我采取了生活化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分享自己在海边捡贝壳的经历,例如,我就给学生讲解了在海边捡贝壳,并进行分类区分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经历中得到一些感悟与体验。在课文中,作者席慕蓉讲到“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针对这句我就“时间、空间、珍惜”的角度来带领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让他们懂得时间的宝贵以及空间的有限性,使其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保持执着与认真。
二、贯彻组合性课堂实践策略,融合生活德育理念
正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与生活过程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要想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充分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中,就一定要积极践行语文课堂组合性实践思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领悟生活的细节,同时在情感、思想和道德上获得部分体验。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学生在既定课堂教学时间内无法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道德情感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将课本中所包含的内涵型知识有效延伸到课外环节中,通过组合性实践模式来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空间,将课堂与生活这两大主题充分揉和到一起,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生活化讨论。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后的十年漂流生活中所积淀情感的流露,为了让学生从课文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厚的情感,我组织学生进行抗日历史的研究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题以为主,研究当时关内东北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作者这一群体在当时所受到的压迫,由此来逐渐深化学生内心当中的爱国情感,并让他们能够在新型生活化的研究思路中学习语文,领悟作者情感,并做到情感内化与道德修养的提升。
三、思维渗透与生活德育之双重教学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不断地锻炼自身语文思维,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各种题材与各种内容的课文时保持较好的积极性与变通性,尤其在运用生活德育理论时,让学生能够在德育思维的逐步渗透下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德育成果与情感内涵,实现思维渗透与生活德育之双重教学的价值并发挥其教学作用。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真正的英雄》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从美国总统里根的讲话中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在理想烘托下的光辉荣耀,推动其理解德育中理想的含义,让他们始终保持在德育发展的基准线上。
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截然相反,针对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与性格发展特点,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让学生在新时期课堂中不仅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
篇4
一、 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教学近十年来的研究重心
1.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学术关注度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近十年来语文学科教学领域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核心范畴。这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仍时有研究文章见诸报端。统计中国知网(CNKI)1996至2008年间以“人文性”为主题的全部文章及其中涉及“语文”主题的文章数量(见下图),自2001起,“人文性”成为整个学术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对于“人文性”的关注又尤为突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源于当时语文教学问题的集中爆发。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涉及到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考试评价、课堂教学、教材编制等方方面面,但是各个层面的问题最终都被归咎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人们期望通过厘清语文学科性质来解决语文学科教学的所有难题,带领语文教学步出“误尽苍生”的困境,学科性质之争因而受到空前的学术关注。
2.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表述与实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结果首先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其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稍后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则进一步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新课标”中的表述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层面,“新课标”明确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能带给语文课堂教学以切实细致的指导,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陷入了迷茫与试误之中。在理论层面,有研究者认为“这一表述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①。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属于一对范畴,“用不科学的含混的概念来为语文课程定性,以致引起种种误解和歧义”②。
近十年来的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的“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其实质就是历史上的“文”与“道”之争。“文”与“道”的说法最早是由唐代韩愈和柳宗元提出来的,“文”为形式,“道”为内容,“文”和“道”说的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存在形态。在人们的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总是如影随形、无法割离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语言形式为表,思想内容为里。没有形式的内容与没有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存在的。世纪之交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之所以用“人文性”替换“思想性”,有其世界性的文化大背景。20世纪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获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面临环境极端恶化、生态遭到破坏、能源逐步匮乏的人类共同困境,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对策是:复兴人文主义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这种世界性的人文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教育界,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语文教育。然而,“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仍然是一个关于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的老问题,且历史上已达成过“文道统一”的共识。
二、 方法论反思:“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逻辑与视角考察
1. 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逻辑谬误
分析众多研究者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采取的思路大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概念分析,具体研究形态为对“语文”二字进行拆分解析,“语文”二字被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等多种情况,基于拆分的基础再进行解释说明,从而得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一为历史梳理,1949年叶圣陶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讨论旧有的“国语”“国文”两门课程时,提议一律更名为“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③
考察这两种基本思路背后的深层逻辑,研究者采取了如下的思维模式:语文学科是一个既已存在的事物,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看其究竟是何性质,工具性?人文性?或者其他?然后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再来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带动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梳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都属于上述思维逻辑的具体表现。
谬误发生于思维之链的起端。将语文学科教学的系列问题寄希望于学科内部根本性基础理论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首要理论问题是否是“语文学科性质”,则大可值得深究。语文学科是业已存在的客观实体,还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为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而作的主观设置?早在语文独立设科之初的1902年,梁启超就撰文提出要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认为“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④。语文学科教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应该说,这是一个灵魂问题。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机制不是一个可以脱离社会历史条件而存在的纯“科学”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的变化,人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一种价值的预设,有一种预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是在主观上预先建立起来的教与学的形象。价值预设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具体形态,而不是本末倒置。这提供给我们今天的研究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在讨论语文学科的性质之前,我们首要应考虑的是:在今天的现实条件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这是一个关于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而不是一个关于学科性质的事实问题。事实与价值的倒置,实然对应然的替换,是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论证过程中表现出的逻辑谬误。
2.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视角局限
所谓研究视角就是观察、分析、解释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特定角度,是研究者所采用的深层次的途径和哲学观。任何一个视角都意味着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理论的话语。研究者以“语文学科性质”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反映的是一种从客体的角度去解释分析的“实体思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怎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⑤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阐述了两点:一是批判旧唯物主义,因为它仅从客体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二是强调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囿于机械唯物论及形而上学研究方法的视角,将文与道、内容与形式放在二元对立的两极,往往强调一面而忽视和排斥另一面,遮蔽了语文学科教学中主体的实践与活动。语文教学内在地蕴涵着教育中的价值、关系、过程和多元活动,语文教学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存在,而是一种“作为关系、过程和价值”的实践样式!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语文”,更有学生、教师与社会生活,是一个人与语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维互动过程。关注于“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概念转化,即以“语文”替换了“语文教学”。我们无法以一个静态的“语文”概念来代替一个动态的“语文教学”过程。一切的教育价值理念与课程设计,只有进入具体的教学场域,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真实地达成。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必须是“基础的”理论,换言之,基础理论是相对于“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的理论,是能解释、说明这门学科中最为基本的范畴的理论及其体系。把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脱离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与教师、与社会生活等多重复杂的关系来进行理解与研究,漠视了语文教学的过程属性与过程价值。“我们过去总纠缠在人文性、感悟和工具性等概念中,这是没有意义的。”⑥ 我们必须要从对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应是什么”的思考转型为“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应是什么”的思考。前者是一种封闭的、静止的、平面的分析研究,忽略学生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运动,以及运动中的多种语言活动形态对主体的发展效应。后者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分析研究,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二者的研究视角、思维方式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 “回到原点”: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论域转换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平台。随着学校层面的深刻变革,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涉及语文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一个学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无论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外在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都呼唤着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论域的转换。
“回到‘原点’的思考是重建体系的出发点。”⑦“‘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最核心的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一个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⑧
“回到原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起点。教育与教学,使一个人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因此,教育教学,就是对人的生成、变化和发展的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它,才能无限接近其本意,实现学生真正、真实的语言发展。活动是主体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在言语活动中生成、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在言语活动中转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学科教学就是科学、合理地为学生组织、设计和展开多种形态的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形成与情意发展都是在言语活动中,通过言语活动而实现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回到课堂教学,探索学生通过言语活动,如何实现语言及其自身的发展,这就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重视学生主体,抓住“活动”这一重要范畴,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学科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改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需要转换研究的论域,从“活动”的角度来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言语活动既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研究学生语言发展问题的重要概念工具。言语活动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并指向不同的发展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思路,对言语活动的形态、机制等命题进行考察,以期使研究有进一步的突破,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同样面临研究视角的转换,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从静态的、单纯的逻辑分析,发展到动态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辩证分析。视角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视角会使我们对语文教学产生更多崭新的认识。
总之,“语文学科性质”研究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机械的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需要建立起一种基于“关系”“过程”与“价值”的思维方式。回到课堂教学的“学生言语活动”研究,便是主体意识、价值意识、过程意识和实践意识在具体研究论域中的实现。我们呼吁语文学科教学领域通过研究论域的转换,用本学科的话语方式和立场,通过对语文教学这一现象的描述与解释而形成逐步成熟的基础理论与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①倪文锦著《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年7至8期
②钱梦龙著《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③叶圣陶著《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④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⑥李节著《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08年第9期
⑦[美]马・J・阿德勒著《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篇5
一、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传统模式,也像别的学科一样,利弊共存,且弊端明显。
程翔(2004)认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趣,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等优势。张廷凯(2012)则指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生产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文明和推进社会的前进,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丰富课堂内外教与学的信息量,使教学更贴切信息时代的节奏和特点,课堂教学的物理时空被突破,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时空也在不断扩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与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具体有“1.突破教学难点……2.优化教学过程……3.强化教学反馈……”。这些正是人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然包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中的作用的普遍认识,正因为如此,正如张廷凯先生(2012)所言,“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促进有效教学,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先教后学流程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也像别的学段、别的学科一样,作用有限,远没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先教后学流程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严格说来没有什么像样的成功模式可言,一定要概括的话,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教师“用课件”,也就是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就只是教师“用课件”而已。遍观这些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实质上还只是纯粹教学手段的变更,即由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的状况变成利用多媒体手段(具体说来就是教师“用课件”)辅助教学而已,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状况没能根本改观。也就是说,这仅仅是教学手段(或者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化,而教育理念以及根本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却很少有实质性变化。关于这一点,许多人都先后指出过。吴伟民、李婷、杨玉洁(2011)总结出了三大误区,即“课件使用不当(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课件控制欠缺灵活(教师被课件控制,按照固定程序演示教学内容)”,“把课程整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同等看待”。朱晓民(2012)指出的“多数课堂教学的课件数量与用时过多,课件主宰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重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环节,‘提升’与‘延伸’存在明显不足”的毛病,尽管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而说的,其实也十分符合高中语文课堂现状。这种被张廷凯(2012)称作“以课件为中心”的“教学偏向”,孙绍振(2013)有着更加形象的揭示,斥之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豪华包装”,孙氏还概括出这种“假繁荣”的“豪华包装”的三种类型,指出,“第一类,音像资料与课文完全游离,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但未起任何作用,成为空热闹,而且干扰了学生兴趣的焦点”;第二类“音像资料表面上与课文相关,但是,在内涵上却与课文矛盾”,因而“则更为严重一些。如果说第一类造成的干扰还是隐性地转移了学生兴奋点的话,这一类就是显性地遮蔽了”;第三类则“一味以感性的图画展示为务”,它“更复杂一些,因而有更难以觉察的歪曲性”,并毫不客气地指出,“沉溺于多媒体的豪华包装,不能不对文本解读造成遮蔽”。而吴康宁(2012)的分析与揭示更理性、更深刻,他把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分为四种类型,即“塞入”式、“加入”式、“嵌入”式以及“融入”式,而前三种类型基本上就是先教后学流程下学科教学(当然包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运用信息技术的常态,尤以前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吴先生(2012)指出,“塞入”式的目的基本上是“点缀”,“塞入教学的信息技术便成了‘无关教学的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可以说只是一种陌生‘路人’的‘凑合’关系”,“此时的教学也就可称之为‘疏于技术的教学’”。这种“塞入”式教学类型在广大欠发达地区尤其农村地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但为了论说的方便,只称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下同)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应景”(即吴先生所说的“点缀”)课件甚至是直接下载的结果,把别人的东西直接拿来,不加任何修改,就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加入”式则“是想针对教学中的某些不足,进行必要‘弥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前一种类型的‘点缀’变成了‘改善’”,尽管它“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用的因素”,“不过,由于其作用仅限于对个别教学环节的改善,故其在教学中也只是处于‘边缘’的地位”,“从对教学的作用的角度来定性,‘加入’教学的信息技术便属于‘辅助教学的技术’”,“此时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状态便可称之为‘若即若离’”。这种状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很普遍的。说句老实话,处于这种状态的教师其实是应归入“较有头脑”、“较认真”之列的。而“嵌入”类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完全不是为了点缀,也不再是为了局部性的弥补,而是为了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整体性地上一个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教学中的‘边缘’变成教学中的‘要件’――用以改变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支撑教学的技术”了,“此时的教学便可称之为‘基于技术的教学’”。这种类型已是先教后学课堂中的最高境界了,而能呈现出这种境界的绝大部分只是大中城市尤其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语文课堂;能做到这种类型的虽说不是凤毛麟角,但实在也不是普遍现象,就是在大中城市,为数也并不太多。虽然如此,这种类型其实还有待提高。
二、先学后教的融合模式
丁念金(2014)认为,“教育的中心是学习。古代的教育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近代教育的主流转向以教为中心,当前教育又重新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优质学习是以学习为中心,并自觉地追求高质量的一种教育理念――实践”。陈佑清(2014)指出,“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其中,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学习中心’课堂的特征是以学为本、少教多学和以学定教”。方展画(2014)也强调,“先学后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但是目前许多的课堂包括高中语文课堂却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先教后学的课堂。林良富(2012)通过大样本的调研,指出“‘重教太过’、‘重教轻学’的现状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他大声疾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革传统意义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课堂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教模式’,并最终导向学习者的理想家园”。
时代呼唤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内在要求,正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吴康宁(2012)指出的“融入”模式恰好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精神实质。吴先生(2012)指出,“融入”表明信息技术在教学之中已达到了这么一种境界,即“相互调适、相辅相成、相互贡献,以至于亲密无间、最终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融入”即“创构”,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而创构出全新的教学时空,这种教学时空“最大限度地联结学生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创造,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完整地感知尽可能完整的世界”,“此时信息技术便成为教学本身的一种‘关键’因素”,“在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的性质便会出现一种根本性变化”,“它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了,因为它已经按照育人的要求自然地、无缝地乃至艺术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无法再把它从整个教学时空中分离出来”,这时的信息技术可以称为“教学化了的技术”(或“教育化了的技术”)。而这正是人们苦苦追寻的最高境界,它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尤其省会都市中已有了先行者,取得了值得人们珍视、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宝贵经验。
杨甲寅(2014)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的好做法,他们对“电子书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四种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模式:“自主合作导学模式”、“读写互动展示模式”、“随机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正如杨先生所言,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变革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学习方式改变要以教的方式变革为前提,教的方式不变革,学的方式改变就无从谈起。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应当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他们总结出的那四种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就是在先学后教教育理论指导下探索出来的“融合”(吴康宁2012)式高效模式,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具有“学习活动的目标都指向语文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内容都是语文学科的内容,学习活动的策略都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学习活动的结果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特色,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胡慧莉(2014)具体介绍了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文学写作活动的做法,胡培兴(2014)也介绍了微电影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而王湘英(2014)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在Moodle平台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这些在先学后教理论指导下的教与学模式的探索,都有很实在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
三、对我们进行课题探索与实践的启示
我们承担了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设计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之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来。我们拟开展的“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模式”,符合吴康宁(2012)“融入”式要求,只要坚持下去,是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设计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xj002)之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XDJK13ZX3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程翔.试论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J].教育研究,2004,(8).
[2]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3]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堂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6).
[4]朱晓民.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5]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
[6]吴康宁.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7]丁念金,陈佑清,方展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探索课程改革深水区的问题――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专家精彩内容集锦[J].课程・教材・教法,2014,(1).
[8]林良富.学教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9]杨甲寅.电子书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J].语文月刊,2014,(4).
[10]胡慧莉.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文学写作活动初探[J].语文月刊,2014,(4).
[11]胡培兴.浅谈微电影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月刊,2014,(4).
[12]王湘英.Moodle平台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的研究[J].语文月刊,2014,(4).
[13]张荣华,刘电芝.高效学习:学习策略的生成和掌握[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篇6
1.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常常会与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关联,两者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这也恰恰说明了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意义。例如:在语文课本中的“奇”这个字,小学生可能只接触到它的一个读音,就是奇怪的qí这个读音,但当小学生学习奇数偶数性时,就会知道“奇”不仅有qí的读音,还有jī的读音。由此可见,语文与数学之间的互补性,还充分体现语言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再比如,小学数学中的定理,对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是非常难懂的,所以也需要教师转换语言方式对其讲解,帮助小学生理解其定义。可见,语言教育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是有极大帮助的。
2.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教学情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有效衔接,那么就会对教师情景的创设造成一定影响;反之,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认识统计—合理存款这节课时,虽然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但教师说信用卡、储蓄卡等词的时候,学生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即使情境创设得再好,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反之,教师如果将这些学生不熟悉的词换成学生熟知的东西,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举措
1.注重语言教育的规范性
小学生对教师有崇拜感,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因此,要想做好小学语言教育,需要教师提高语言教育的规范性。第一,教师在备课之前,或在课堂教学之中,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力求明确、精炼,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有的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小红的妈妈带小红去游乐园玩,他们去了哪里,又做了哪些事,小学生们也在台下和教师积极互动,都已经快上了半节课了,教师才说出本节课要讲的重点,说他们要去门口买票。教师这样的讲课方式看上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重点过于模糊,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完全可以拿出真实的人民币让学生学习,既简单明了又明确重点。第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教育的艺术性。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有效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当教师在讲这道题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看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梨子?”“一共摆了几排?每排有几个?”“如果把这些梨子分别分给小明、小红和小军,每个分3个,会不会有剩余?”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题干的意思,完成问题的解答。
2.注重鼓励性语言的使用
第一,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小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给予鼓励。小学生一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非常的活跃,教师要对其优秀的一面要多进行鼓励,鼓励小学生,促使其积极发挥优势。例如,小学生A课堂表现非常活跃,在回答问题时一直要教师找他回答问题,教师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就可以这样说“小A今天表现非常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但是我想小A同学也非常想给其他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所以这次我们就让小B同学回答好吗?”,这样就既不会打击小A同学的热情,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或者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担心问题回答错误会受到教师的责罚。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去除畏惧教师的心理。我曾经的一位学生小然,她是一位非常乖巧的学生,非常遵守课堂秩序,上课也十分认真,但这个学生非常害怕教师,每次教师一提问她,如果她答不上来,就会默不作声且低头哭泣。这时,我不会责罚她,还要鼓励她,如“小然同学非常有勇气站起来,但她可能太紧张了,把答案忘了,我们让她坐下先想一想”,经过几次以后,她变得不再畏惧,开始敢于主动回答问题,并且也更加喜爱数学,现如今她已成为课堂上非常活跃的一名学生。(3)对下游学生进行鼓励。班级里很多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多一些耐心,多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学生学习能力差。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18÷6×(17-9)时,不能很快掌握,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及鼓励。这时教师可以这样做:“同学们,你们注意看我在黑板上的演示,先算哪个?对,先算括号里的,括号里的算出是8,那么这时这个算式是这样的:18÷6×8,那这时该怎么算呢,先算除法,对,你们很棒,然后再算乘法,最后得到结果是24,你们真聪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使用幽默的语言。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无法在课堂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及对学生批评教育时都应该注意语言的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醒学生认真上课,尤其是在节假日以后,很多学生的玩心不减,不能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这时教师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小学生在座位上偷偷吃东西,教师就可以说“哎呀,我在班级听到了沙沙的响声,咱们班级是不是进了小白兔啊!”这时这位小学生就会知道教师在说自己进而自觉遵守纪律了。再或者有学生上课东张西望,教师就可以说“据说哦,东张西望眼珠会掉哦,所以东张西望的同学要小心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3.注重语言的生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小学生快速、深刻地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学生效果。例如教师在讲乘法分配率a×b=b×a时可以这样讲:“小军和小东是一组的,小军坐在小东的后面,后来周一了要换座位了,小东坐到小军后面了,同学们说这两组的人数有没有变化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抽象的公式具体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数学课堂的高质量教学。
三结束语
篇7
一、将以往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进行改变,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增强
由于在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当中只是借助于教师的嘴巴、课本以及黑板,教师在这样的模式下只是停留在被动记忆,教学模式机械、生硬、单一。这些都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提到的将主体确立为学生,主导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针对这样的情况,将希望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进行彻底改变这是顺应大的教育发展趋势,这也是根本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真正激发。那么教师必须把传统被动式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方面改变,必须善于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范围。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多设置环境让学生参与进来,以便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课堂教学,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能够适当的将部分全新教学方式与手段增加进来,最为典型的方法就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凭借相应的多媒体技术,不管是色彩斑斓画面与声情并茂场景,还是多样形式的处理文件模式与比较大视觉冲击的视频资料,往往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另外就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积极实施实践教学,从而可以让学生亲近社会与自然,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将语文教学回归原生态课堂本质进行体现,为学生更好学习语文课程提供帮助。
二、有效预防形式化课堂教学,逐步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状态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人文性教学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关怀和爱护人类的命运。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人文性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能力。我国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从孔孟的人学思想开始,人文教育逐渐趋向与道德教育,现今我国德育开展的进程中也体现着人文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提升的同时,教育也变得更为机械和僵化,道德教育开始冰冷功利。但经历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生态平衡的一系列危机后,人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缺失人文性的严重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基本内涵的解读,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教学现状,提升高中与教学的人文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实质主要是人文精神,包括人本主义和人格主义,现代的人文主义与物质性要求相比较,更重视人的精神性需求。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开展,教学理念更加重视高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成效。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这个时代,避免学生对不同途径接受各种文化思潮的辨别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学生的高中时期塑造学生高尚的品质,并通过高中语文教学来洗涤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高考考核的重要课程项目,随着语文分数比重的逐年增加,教师也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加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正因为以高考考核作为导向去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环节设计,导致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被掩盖和忽视,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僵化和枯燥,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比如高中语文教学对话题作文进行讲解时,通常会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讲解一系列的高分作文方法,用固定式的语句来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出文章的潜在内涵。这种“参考答案”式的教学方法,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更为死板和枯燥,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击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也忽视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学。在现今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基于对学生成绩的要求,加大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节奏,导致教学内容更为繁杂,受到单一教学方式的限制,教师也无法去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情况和理解程度,无法让学生能够有效感受到语文课程的人文魅力,也不能显著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成效。
四、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4.1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首先应当进行对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以成绩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衡量。而是应当加强人文教育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人文个性体验,接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同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不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师生合作的教学形式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2加强人文精神渗透
教师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教学目标中树立人文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渗透,开阔教学思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影响。而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理解自身教育工作的本质,,才能形成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将人文性教学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
4.3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是对外界客观世界的重要反映,高中语文教学也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应走进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文关怀。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文学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反应,因此通过全面的眼光来进行人文性教学,带着语文课堂走向自然和生活,将书本知识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文学的人文精神。
4.4调整评价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需要转变以成绩分数作为评级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让功利主义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明确认识到每个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的差异性,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评价模式,保证评价目标的动态性和层次性,从而保障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从根本贯彻人文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罗慧玲.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14):298.
篇9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言文 和谐教学法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谐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将教与学处于一种动态的、协调的、合作的状态,按照文言文本的要求充分地解脱学生对于艰涩的文言词语的理解,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过重负担,使学生的身心和知识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1.根据文言文教学的特征贯彻快乐教学原则,注重师生探讨交流的和谐
和谐教学法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主体,应该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作为教师则应为他们提供上述的环境并为他们的学习服务,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畅所欲言,抒发他们的情怀,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力求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发展基本能力。
我们知道文言的虚词比较难掌握,教师不妨让学生首先进行大胆的猜想,并根据教材文本与知识背景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的交流与探讨,教师也可深入其中进行必要的思维点拨与指导。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沟通,自然也就减轻了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教师也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寻找突破口,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入选的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师在开讲前,先用现代汉语讲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本身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的同时,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对翻译课文、理解课文起了一个引导加铺垫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查成语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的成语,如果上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成语,便于学生了解成语的意思,理解寓意,帮助理解课文,这好比找到了一把开启课文的金钥匙。
2.在文言文教学中按照精讲活练原则,体现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沟通和谐
和谐教学法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精神,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开发每位学生的智力,陶冶其情操,促进其学习。作为教师则应该能对教材文本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将这种由教材文本本身所流露出来的信息加以综合运用,同时也可将这种理解与学生进行探讨,摸出学生的所思与所感。
在这一阶段,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后,可要求学生逐段口头翻译。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或错误之处,教师不急于纠正,让学生们相互补充改正,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待这一联系完成后,根据教材的难点、重点,结合经过自学、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作详细的讲解。对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把握的内容则一带而过。活练要求教师把单调的课堂联系变得活泼多样,刺激学生自觉与教师配合。教师利用文言文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不同的体裁形式,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到精讲点拨,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明确方向;练习题目时不妨将题目一分为二,将简单的题目留给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困难的题目不妨留给学习兴趣小组去互相探讨完成。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彻底改变“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3.根据文言文的要求,优化板书设计原则,体现教者与教法之间的和谐
和谐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减轻学生对学习上难点的理解、记忆等负担。教师的优化板书不仅能减轻学生课堂上抄写过多的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记忆和背诵。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快速准确地理解课文,而且又能通过板书来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一文时,可以找几张相似的图片给学生演示,或者根据课文中所描述的样子来画一幅狼的图,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加深印象和记忆。教师可以把一堂课中所讲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词类活用和一些主要句式一一罗列出来。如“当”一词有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今当远离”、“当其租入”、“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讲率三军,北定中原”、“木兰当户织”、“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当”一词在这六句中的意思都不同,需要教师一个个解释并罗列,使学生能够牢记于心,并且在下次看见该词时,能立刻想到它是哪个意思。好的板书能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容易理解文言文,而且对学生背诵和记忆文言文也有很大帮助,也能使他们掌握和积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随堂达标原则,体现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和谐
在一堂课结束时,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知识点已了然于胸,如何扎实巩固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呢?背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心理学瞬时记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原理,以小组展开接力背诵竞赛,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记忆效果。另外,选取课后练习题或者按照学生的学情及教学目标要求编制习题,在学生中采取互测、笔测、口测等方式检验课堂教学。也可以采取一些如轮答、必答、抽签答、抢答、擂台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激活练习,发现学生知识漏缺,及时给予指导矫正,力求当堂知识当堂学会弄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10
国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其工具性在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由于语文教学的欠缺,造成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错字频发,病句满篇,文学常识错误的现象,小小的错别字,可能闹出大笑话,瞬间改变了别人的看法。面对低效率的语文教学这个事实,我们必须深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出解决问题的高效教学方法。
一、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学生轻视的态度
在高考中语文被普遍认为是最容易拿分,也是最不容易拿分的学科,同学们普遍认为在自己付出同等比例精力的情况下,与其他科目相比,语文想考出很高的分数很难;就算是自己付出很少的精力在语文学习上,想考出很低的分数也很难,于是他们在衡量高考分数的分布情况下,决定放弃更多学习语文的时间,去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对语文的学习包邮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的这种态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教学形式的单一化
在以往传统教育的环境中,许多教师还以单一的说教形式,来进行灌输式的语文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显得很被动,枯燥的课堂,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只停留在了应付老师留下的作业上,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存在主动学习的欲望,这也成为语文教学路上的巨大阻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1.转变学生观念
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跟学生灌输高考语文关键性的思想,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语文作为公共科目,想完胜高考,语文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习语文也是重要的;同时还要跟学生传递学习语文的新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学习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自身修养提升的重要性,以后的社会需要有才华,有口才,有文字功底的符合型人才,用社会需求这种巨大压力来引起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改变了,重视程度提高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后续语文教学才能拥有一个顺利进行的基础。
2.改变教学模式
(1)耳濡目染学基础
作为一位合格语文教师,要想受到学生的拥戴,就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学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的课堂和交流中,慢慢渗透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反复多次,日复一日,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示例,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听,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夯实基础。
(2)听故事学成语,夯基础
语文的教学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而在语文学习中,成语的学习是比较基础的环节之一,也是高考中必定会涉及到的板块,如果仅仅是单一的让学生背诵成语和成语的意思,不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事倍功半,还会出现生搬硬套,错用成语的现象,让许多同学产生恐惧感。然而成语的学习也是比较简单的,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出处、人物背景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学生们听,用这种生动的语文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成语的印象和理解,提高运用的正确率,让同学们在听着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基础知识,词汇量增多了,文化底蕴深厚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一举多得。
(3)排演戏剧学语文
许多文学大师的文学巨作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之外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将即将学习的语文课程,排成文艺小短剧,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演,在排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融洽学生之间的学生关系,由于要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小演员就要思考参演角色的身份、地位、思想、人物特征,思考演绎的过程还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演绎之后再要求其他小组进行讨论评价,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理解。这种语文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能的课余生活,还能够活跃课堂,提高学生领悟课程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国学素质的培养。
(4)朗诵比赛学诗歌
语文中诗歌和文言文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也是最难进行教学的,但不管是诗歌还是文言文,都有一定的意韵和情感在文中,所以读出来也比较容易理解诗人或者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心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了进行朗诵比赛,同学们肯定会反复的阅读诗歌和文章,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全文的难度,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推进。通过这种形式就可以很好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5)好文章交流扩展视野
定期将一些好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大家共享,增加师生互动,将一个人的学习视野范围,变成全班所有同学的学习视野范围,这样,每个同学就可以花费一份时间,获得数倍于自己学习时间的知识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融洽感情
语文教学本来就相对感性的,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学生不仅要与文学作品有情感上的交流,还要与老师们有情感上的交流。只有学生们不讨厌语文课的学习了,和文学作品有融洽的感情交流了,才能跟好的学习语文;另外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通”,老师只有和同学有了融洽的感情,才能进行很好的课程教授,学生们才会愿意认真听老师去讲课。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语
语文教学困难重重,我们只有认清困难,想出办法,解决困难,通过改变学生观念,为语文教学铺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改变老师的主导地位,才能拥有更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更高的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