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王子范文

时间:2023-04-08 01: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骆驼王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骆驼王子

篇1

骆驼王子读后感

《骆驼王子》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骆驼王子的小骆驼,从小就在四只成年骆驼的溺爱之下长大。长大后虽然高大帅气,从外表看上去很容易就能博得雌骆驼的芳心,可内心世界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会照顾自己。它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溺爱的家庭。四只成年骆驼都以它为中心,有好吃的先给他,睡觉时,有舒服的地方也都让给他。有一天,当因为骆驼王子的胆小懦弱而使自己的首领牺牲之后,出现了一大一小两匹骆驼来投奔它,它看到自己的母亲对那只小骆驼的爱超越了它,不懂得关心别人骆驼王子没有表现出一点对小骆驼的关怀,反而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它用自己的行动,把来投奔它的两只骆驼赶走了。就在那一天,心灰意冷的成年骆驼们,离开了骆驼王子。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四匹成年骆驼,表面上看去是对骆驼王子的爱,可就是这样的爱,让骆驼王子无法自拔。当它有了青春期的叛逆,也就是“第二次断乳”,不愿再顺从听话的待在母骆驼身边,频繁的离群出走,讨厌再让母骆驼舔吻。这种行为有利于身心发育,但是这几只成年骆驼的表现却让然我们大大的失望。本来,它们应该不管骆驼王子,让它自己去,虽然会有一些舍不得,但这样是有利于骆驼王子,而眼下,这四只骆驼看见骆驼王子离家出走后,不是不理不睬,它们用一种无比凄惨的叫声对它进行挽留,让他留在群里,把它身上那本来就不多的青春期的小叛逆消灭了。

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家庭又像骆驼王子一样,因为家长的溺爱,丧失了自理能力,无论干什么,家长都一律包办。现在大多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儿子或女儿,宝贝得不得了,吃好的,穿好的,真是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一方面当然是体现了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此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小时候父母过多的宠爱,就好比在为孩子扫清路边的石头,但总有一天,父母无法为孩子扫石头了,孩子就会摔一个大跟头!所以同学们,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千万不要做一个像骆驼王子那样的人!

篇2

摩托罗拉Android之旅是从天翼机型XT800开始的,所以它绝不会放弃对这个经典系列的延续,XT882是XT800的延伸,并且它是一款货真价实的双核智能手机。XT800、XT800+、XT882,摩托罗拉Android天翼机型从不缺经典旗舰,三个兄弟拥有相似的名字和同样相似的圆润外形。光是122mm×62.5mm×13mm的机身尺寸,XT882就和其它两兄弟相差无几,细腻的手感拥有熟悉的感觉。特别是屏幕边缘的斜面切割设计,简直就是深得XT800精髓。

头顶天翼新旗舰光环的XT882,毫无疑问地与前辈同样身负着双网双待的使命,便捷实用的双网应用也被传承下来。XT882能够对C网和G网手机联系人进行分类管理,在电话簿和用户记录中标志清晰,并能够在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时自由选择网络,预设默认网络。通话中,双网互不影响,能够保持两个网络同时通话,并进行自由的切换,十分方便。不过XT882仅支持CDMA 2000EV-DO网络的数据接入,GSM数据业务无法使用。

前作的经典流传并不足以造就今时的旗舰,作为双核新贵的XT882同样有着ME860身上的元素。前面板的简约布局和后盖的金色暗纹与ME86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重要的是采用Nvidia Tegra2双核处理器,与ME860是如出一辙,简直可以说是ME860的电信版。与之不同的是,XT882机身侧面的数据线接口与HDMI接口排列虽然与ME860的Webtop接口相似,但它并不能连接底座变身为笔记本。有所弥补的是,XT882的800万像素摄影头,比起XT800和ME860都有不小提升,在双LED补光灯和多种内置效果下的辅助下,在夜间暗光环境下也能有不错表现,不会出现“雪花”般的画面。不过4.0英寸960×540像素的屏幕却略让MI失望,仔细观察下颇有颗粒感。

游戏专属

有了Nvidia Tegra2平台,XT882能够获得Nvidia悉心打造的“Tegra Zone”的支持,拥有众多画面精美的“THD”游戏。从iOS平板移植过来的《Galaxy on Fire 2》不仅没有丢失iOS上的体验,经过Tegra2 GPU优化,高达517MByte容量的《Galaxy on Fire 2 THD》游戏就像是一场震撼的星际大战。星际中错综复杂的星球光晕、宇宙尘埃、武器射击效果、飞船随光线变换的明暗细节转变,是MI至今在Android平台上见过的最强游戏。在“Tegra Zone”中,还有《Riptide GP》、《武士2》等游戏,同样不是俗物,XT882在MI手中就是个游戏机。在Ml疯狂的游戏折磨下,XT882机身表面温度较高,夏天有些烫手。在1880mAh电池的支持下,充满电后XT882能够持续游戏达7小时左右;未使用省电模式下,2天左右的续航在Android手机中表现出色。

细节凸显

摩托罗拉的Android手机往往被诟病没有HTC的华丽界面,没有三星超快的系统速度。但美国品牌总是朴实的,他们认为手机并不是玩具,再多花哨的东西只会随着新鲜感流逝。摩托罗拉深刻理解到:人们对手机最实际直接的使用体验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品味的。追求性能,有双核的支持就足够了;同时,XT882的细腻内涵却是“双核”两个字无法完全涵盖的,丰富的桌面插件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需要照顾得十分周到。“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信息能够置于桌面插件中,同步显示:“新闻”插件能够按照自己喜好同时订阅多个新闻源,并利用3D效果呈现出来。此外,我们还能在桌面建立“联系人快速任务”,可以进行常用联系人快速拨号和一键查询联系人信息。同时,XT882还内置了来电防火墙,能够分别对C网和G网进行管理设置,通过开启VIP模式与VIP联系人建立专属通话通道,并在桌面上添加“VIP”插件,一键开关VIP模式,让人拥有一种尊贵的体验。米饭能够把丰富的桌面插件安排在“家庭”、“工作”、“周末”三种主题模式中,工作一面,休闲一面,十分贴心。

虽然中国电信还没有启用视频通话的服务,但XT882的前置摄像头并不只是个摆设。在强大的硬件支持下,Android平板应用《QQ for Pad》能够在XT882上流畅运行,也鉴于此,我们能够通过前置摄影头进行视频通话。通过《QQ for Pad》,我们不仅能和其它安装了此应用的Android设备视频通话,与PC端QQ也一样无障碍,免费的服务能如此强大,还要归功于硬件支持。不过遗憾的是,米饭仅能在Wi-Fi网络下进行视频通话,暂不支持3G网络。此外,XT882的邮箱绑定和日程提醒均能在磨砂透明感的下拉状态中PUSH出来:“轻触延时”,“滑动解锁取消”的闹钟设置被有赖床习惯的MI视为救命恩人。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或许是可有可无,但摩托罗拉就是以这样的人性设计一路走来。

篇3

那是上个月的一天,学校旁的玩具店贴出一份通知:5月3日下午两点,东方购物广场举办陀螺比赛。哈哈!我正好买了陀螺,真是天助我也。我兴奋极了,一口气跑回了家,把准备参加比赛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嘿!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

为了取得比赛胜利,老爸出资为我装备陀螺。我每天写完作业便抓紧时间联系,老妈也时不时地进行场外指导……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吃过午饭,我带好陀螺早早来到东方购物广场。只见广场上已经搭了一个两尺来高的台子,台下人山人海,小朋友们个个手持陀螺,跃跃欲试。我在报名处报了名,站在台下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比赛开始。

两点整,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叫出第一轮出场的选手。咦,怎么没有我?可能在下轮吧。第一轮的两名选手上场了。我发现二号选手的陀螺上装有六层配重轮,到底能不能赢呢?正当我疑惑不解时,比赛已经开始了。哇!二号选手的陀螺还挺利索,三下五除二,便把对手解决掉了,真是大块头有大智慧呀!

又是几轮比赛过去了,终于轮到我大显身手了。我兴致勃勃地走上台。主持人喊道:“各就各位,预备——发射!”我和对手同时发射了陀螺。两个陀螺飞速旋转,你来我往,犹如两只下山猛虎。战斗异常激烈。突然,只听嗖的一声,对方的陀螺飞出了场外。我赢得了初赛,信心倍增。

可惜,紧结着,坏事就来了。复赛时,由于我没发射好陀螺,导致输了比赛。

篇4

关键词 显性自恋;隐性自恋;网络欺凌;道德推脱

分类号 B848.4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1.006

1 引言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恋人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倾向,并把它作为一种普遍人格特质进行研究,认为一定程度的自恋对保持积极的、稳定的自我形象和对自我整体的觉察都是必要的。Emmons(1987)认为,自恋是以自我关注、自我中心或自私为特征的。Raskin 和Terry (1988)根据DSM-III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把自恋看成是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不同,主要特征包括自我钦慕,夸大,对才能的过分幻想,过分的表现和对批评的防御性,人际关系上的特权感,利用他人,缺乏共情。高自恋者虽然持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尊水平,但其自我却十分脆弱,需要不断通过外部的肯定来维护与加强,以达到维持自我特权感、自我增强与保障自我权利和社会地位的目的。因此,自恋者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手段来促成自我、认知、情感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如在行为上寻求他人的关注、渴望赞许与名望以及追逐浪漫伴侣等,在认知与情感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差和自我增强效应等(Morf & Rhodewalt, 2001;Young & Pinsky, 2006)。Cooper和Ronningstam(1992)以及Gabbard(1989)提出了自恋的两形式说: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显性自恋者具有明显的夸大的自我感觉,要求他人的关注、傲慢、外倾性、自信和表现欲望强烈;而隐性自恋者则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对他人的批评极度敏感、易焦虑、易遭受生活创伤,但二者都具有:极端的自我关注、缺乏共情能力、漠视他人的需要等特征。

已有研究表明面对自我威胁源时,相对于低自恋者,高自恋者在面对自我威胁源时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性,高自恋者为了保持其过分夸大的自我形象更可能对威胁对象实施攻击,并且报告的愤怒体验显著高于低自恋者(Bushman & Baumeister, 1998; Hart & Joubert, 1996; Rhodewalt & Morf, 1998)。Twenge和Campbell(2003)经过系统的研究发现,高自恋者在被社会拒绝时很容易对无辜者进行错位攻击,尤其是在延迟反馈的情况下。该研究还发现,在高唤醒、焦虑、反馈不明确的情境中,高自恋者较易表现出错位攻击,以此来达到调整自我形象、情绪或取得对不确定情况的控制权。而且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中的消极反馈同样可以激发自恋者的愤怒和敌意,这种效应对男性尤为明显(Barry, Chaplin, & Grafeman, 2006; Bogart, Benotsch, & Pavlovic, 2004)。江雅(2007)研究发现,在同伴接受的条件下,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的攻击性水平均低;而在遭受同伴拒绝的条件下,显性自恋者比隐性自恋者更容易产生攻击。该研究也证明,在被他人拒绝的情况下,显性自恋者更容易对拒绝他的对象实施直接的攻击行为,而且还有可能会迁怒于其他对象,而隐性自恋者则可能降低其自尊水平,较少表现出攻击行为。Martinez,Zeichner, Reidy 和Miller (2008)在积极、消极和延迟评价的条件下检验自恋与移置攻击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优越感可能被损害时,高自恋者易对无辜者表现出攻击行为。

传统的欺凌是指欺凌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蓄意地对另一个体造成身体、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是一种有意识的举动,通常表现为语言挑衅(如侮辱、诽谤、排斥、恐吓等)和肢体伤害。Olweus (1994)认为欺凌行为应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故意的伤害;第二,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第三,双方势力不平衡。然而网络欺凌颠覆了传统欺凌的三要素,欺凌行为不需要双方当面发生,也不需再遵循“力量原则”。网络欺凌借助新的技术具备了匿名、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目前对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并未有权威的定义,Belsey (2004)最早在其开设的专题网站(http://cyberbulling.ca.)中指出网络欺凌指的是一种借助信息及通讯技术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Patchin和Hinduja (2010)认为网络欺凌是通过电子信息的媒介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有意的、重复的;Smith, Mahdavi, Carvalho, Fisher, Russell和Tippett (2008)认为网络欺凌是个人或群体利用电子交流方式,针对无保护自己能力的个人或群体持续实施的具有攻击性的有意的行为。张乐(2010)认为网络欺凌是指一个青少年被另一个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字技术反复折磨、威胁、骚扰或羞辱。针对网络欺凌现象,很多国家采取了教育手段、行政手段甚至是法律手段来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陈桂敏,2013)。

已有研究发现,网络欺凌行为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尽管不同研究发现不同国家中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比率、次数存在差异,但是研究普遍认为网络欺凌行为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发生率偏高(Huang & Chou, 2010; Li, 2006; Tokunaga, 2010)。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不同,不同性别的个体在遇到欺凌行为的频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在欺凌的具体形式上会有差异(Alonzo & Aiken, 2004;Hinduja & Patchin, 2008;Williams & Guerra, 2007)。Patchin和Hinduja (2010)研究指出,不管是网络欺凌还是网络受欺凌,均会降低青少年的自尊水平,而且网络受欺凌对个体的自尊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实施网络欺凌。刘艳(2013)采用自编大学生网络欺凌问卷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欺凌与其自尊具有显著相关,刘琳(2014)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低与是否卷入网络欺凌有显著关联,并对青少年自尊水平的降低有影响。

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杨继平, 王兴超, 高玲,2010)。Bandura认为道德推脱能分离个体的外在行为和内在价值观,从而避免这二者间冲突而可能出现的自我制裁。已有研究表明,道德推脱与欺负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Hyme, RockeHenderson, & Bonanno, 2005)。道德推脱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杨继平, 王兴超, 高玲, 2010; 张栋玲, 2010; 张馨, 2012)。Paciello, Fida, Tramontano, Lupinetti和Capara (2008)通过六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道德推脱水平会显著下降,并且同样发现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暴力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如匿名、自由的网络移动平台、快捷性等)给网络欺凌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互联网本身具有的这些便捷特征却并非网络欺凌行为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是个体自身的经历和心理导致了这一行为(方伟,2015)。已有研究表明个体自尊水平对欺凌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Morf 和Rhodewalt(2001)的研究明确提出自恋者的许多行为都是在为他们的自尊调节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自恋对个体的网络欺凌是否具有预测作用?道德推脱这一道德标准调整机制在自恋和网络欺凌之间会起到什么作用?本研究尝试对其进行研究,进而从个体心理因素的角度对网络欺凌行为做出解释,为青少年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对大庆第四十四中学的371名中学生进行现场团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回收率为83%。其中男生158人(51.47%),女生149人(48.53%);初一、初二和初三的人数分别为107人(34.85%)、110人(35.83%)和90人(29.32%)。

2.2 工具

2.2.1 郑涌、黄藜(2005)自恋人格问卷

该问卷共有28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分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两个分问卷。显性自恋含四个因子,分别是:权欲、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欣慕;隐性自恋含三个因子:易感性、特权感和自我欣慕。其中自我欣慕是两种自恋共有的因子,特权感因子中显性和隐性自恋有一道题目是不相同的。各项因子以及两个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以上。本研究中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0.82。

2.2.2 道德推脱问卷

采用杨继平,王兴超和高玲(2010)修订的Caprara, Fida, Vecchione, Tramontano和Barbaranelli(2009)编制的公民道德推脱问卷,共 32 个条目,分为 8 个维度,采用李克特 5 点计分,由“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道德推脱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问卷总分,本研究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2.2.3 网络欺负量表

采用ErdurBaker和Kavsut (2007)编制的网络欺负量表(Cyberbullying Inventory)。该量表包含网络欺负分量表和网络受欺负分量表,各18题。采用4点计分,1表示“从未有过”,4表示“5次以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经历的网络欺负或网络受欺负的频率越高。Zhou,Tang,Tian,Wei,Zhang和Morrison(2013)以1438名中国青少年为被试进行施测,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本次研究中采用网络欺凌分量表,网络欺负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

2.3 研究程序

问卷收集采用自习室方便取样。请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情况。完成所有问卷大约需要10~20分钟,问卷当场收回。

对问卷进行严格筛选,去除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的标准为:(1)题目漏答超过5题;(2)问卷作答有下列的情况:一致勾选同一选项、以规律的折线方式作答,或其他明显情况;(3)两份或两份以上问卷的选项勾选相同,即出现抄袭现象。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M算法对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采用描绘统计分析计算平均数及标准差,采用t检验和F检验对数据做差异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相关做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来分析变量间的中介效应。

3 结果

3.1 网络欺凌、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和道德推脱的性别差异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前存在缺失数据,而缺失数据不是可以随便删除或处理的,故在此采用EM算法对数据缺失值进行填补(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2006)。分别以网络欺凌、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和道德推脱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1显示,各变量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网络欺凌、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和道德推脱的年级差异

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个体的网络欺凌、自恋及道德推脱状况进行差异分析,表2显示,除隐性自恋外,不同年级个体在其他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初三学生的隐性自恋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学生。

3.3 网络欺凌、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和道德推脱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表3结果显示,除显性自恋与网络欺凌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变量间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3.4 道德推脱在隐性自恋和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研究假设,结合变量间的相关,以隐性自恋为自变量,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网络欺凌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预测作用;第二步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预测作用;第三步检验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对因变量的预测作用(Baron & Kenny, 1986),如果在第三个回归方程中,隐性自恋对网络欺凌的影响减弱为不显著,则说明存在完全中介,如果仍然显著则为部分中介。按照以上步骤,对三者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表4显示,隐性自恋完全通过道德推脱间接对网络欺凌产生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个体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不同性别青少年在网络欺凌行为得分上未见显著差异,这与已有部分研究结果一致。Ybarra 和Mitchell(2004)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个体在网络欺凌上未见显著差异,Li(2006)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进行调查也发现,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网络欺凌行为上未见显著差异。与传统欺凌行为需要依靠力量、小团体实施等特点不同,网络欺凌凭借互联网技术和其匿名性,个体不需依靠力量,也无需借助团体,通过网络直接开展欺凌行为,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力量这一特点上的差异被大大降低,这可能是网络欺凌行为未见显著性别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中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在网络欺凌得分上未见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呈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刘琳,2014;Ybarra & Mitchell,2004),部分原因是因为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可以更频繁和自由地使用网络,此外已有研究指出的网络欺凌差异主要是网络欺凌具体表现形式中的言语欺凌(刘琳,2014;汪耿夫,江流, 周贵阳, 袁姗姗, 王秀秀, 苏普玉, 2015)。而本研究中并未对网络欺凌的具体表现形式展开研究,加之初一到初三年级的青少年基本处于青春期阶段,行为具有青春期阶段的显著特征:冲动、偏执、好奇心强、又善于恶作剧,而现在初中生接触电子产品已经是普遍现象,因年龄不同而接触电子产品机会不同的情况已很少见,这可能是本研究未见年级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道德推脱水平在性别上未见显著差异,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刘美辰,2012;杨继平,王兴超,高玲,2010;Paciello,

Fida, Tramontano, Lupinetti, & Caprara, 2008)。有研究者认为道德推脱上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因为个体认知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摆脱内疚感和自责;也可能是因为男生的道德认同较低有关,道德认同是个体对道德的认知和看法,可以阻止道德推脱的激活(杨继平,杨力,王兴超, 2014)。但是已有研究大多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13,14岁到18,19岁)展开研究,本研究仅仅针对13,14和15岁的这一特殊阶段的青少年展开研究,这可能是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青少年从13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开始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其思维品质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其看法往往具有极端倾向,甚至是违反道德准则,15岁尤为突出,并显著高于13,14岁(杨继平,杨力,王兴超, 2014),本研究中初三学生的道德推脱水平也高于初二和初一学生。但是由于青少年越早参加社会实践,会越好地促进和提高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Bandura,2002),当下青少年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提高了移情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青少年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也有利于移情能力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了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这可能是本研究中初三学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未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一学生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显性自恋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而隐性自恋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学生隐性自恋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一学生高于初二学生,但未达到显著差异。自恋与年龄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不仅是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有学者认为自恋与年龄增长无关(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08)。周晖,张豹和郑珊珊(2009)将自恋特征界定为特权感、优越感和自我欣慕,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恋水平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中显性自恋的研究结果一致。初三学生隐性自恋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一学生高于初二学生,这可能与隐性自恋的特征有关,隐性自恋得分高者往往表现出高度的敏感、焦虑、抑郁和低自尊。 刚刚升入中学对周围的环境和同学都不熟悉,可能会提高个体的焦虑水平,而进入初三后面临中考压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对自身的评价也充满了不确定,这些原因可能是导致初一、初三学生隐性自恋水平高的原因。

4.2 显性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相关不显著

本研究发现显性自恋与网络欺凌相关不显著。目前已有研究并未直接探讨过自恋与网络欺凌的关系,而关于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却已有大量研究。研究发现,显性自恋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而隐性自恋更多表现出自尊水平的波动,较少表现出直接的攻击水平。

已有研究指出自恋者的许多行为都是在为他们的自尊调节服务(Raskin, Novacek, & Hogan, 1991; Morf & Rhodewalt, 2001),在被拒绝的情况下显性自恋者更易表现出直接的攻击行为(江雅,2007;Rhodewalt & Morf, 1998;Twenge & Campbell,2003),这与显性自恋者的高的特权感、优越感和自我羡慕的特征有关,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高显性自恋者会采取更加直接的策略,如敌意和攻击行为(Kernis & Sun, 1994; Stuche & Sporer, 2002)。而网络欺凌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很难彰显高显性自恋个体的特权感和优越感,这导致显性自恋者虽然具有攻击行为,却较少表现出网络欺凌。

4.3 道德推脱在隐性自恋和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

道德推脱在隐性自恋和网络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隐性自恋水平高的个体除了具有与显性自恋相同的特权感和追求他人赞赏的特征外,隐性自恋水平高的个体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信、缺乏主动性以及过分敏感、焦虑(Wink,1991)。对他人评价或指责敏感,使得隐性自恋水平高的个体较少表现出直接的攻击性(Lapsley & Aalsma, 2006),而在网络环境下社会线索减少,个体间无面对面的接触,道德自我调节作用更不容易被激活,这种情况下道德推脱更易于发挥作用(杨继平,杨力,王兴超,2014),使个体道德机制失效,进而摆脱由于欺凌行为而产生的自责和内疚。以往研究指出隐性自恋可以显著预测网络欺凌行为(何丹,

范翠英,牛更枫,连帅磊, 陈武, 2016),但本研究认为道德推脱可能是网络欺凌行为更为直接的预测变量,对于这一结论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5 结论

(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个体在网络欺凌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显性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相关不显著;

(3)隐性自恋对网络欺凌行为的预测作用完全通过道德推脱作用来实现。

参考文献

陈桂敏(2013). 澳门青少年网络欺凌状况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方伟(2015). 社会建构理论框架下的青少年网络欺凌.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4), 61-65.

何丹,范翠英,牛更枫,连帅磊, 陈武(2016).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1), 41-44.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2006).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雅(2007). 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卢永兰(2013). 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刘琳(2014). 中学生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师范大学.

刘美辰(2012). 中学生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道德推脱的调节效应.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

刘艳(2013). 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方式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

汪耿夫, 方玉, 江流, 周贵阳, 袁姗姗, 王秀秀, 苏普玉 (2015). 安徽省中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卫生研究, 44(6), 896-903.

颜凯 (2011). 中美大学生自恋人格与认知决策的比较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杨继平, 王兴超, 高玲(2010). 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 心理科学进展, 18(4), 671-678.

杨继平,杨力,王兴超 (2014). 移情、道德推脱对初中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影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4), 122-128.

张栋玲 (2010). 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和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张乐 (2010).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 中国青年研究, (12), 9-14.

张艳 (2013). 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高中生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张馨 (2012).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脱水平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郑涌, 黄藜 (2005).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 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心理科学, 28(5), 1259-1262.

周晖, 张豹, 郑珊珊 (2009). 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1), 41-45.

Alonzo, M, & Aiken, M. (2004). Flaming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Support Systems, 36 (3), 205-213.

Bandura, A. (2002). Selective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exercise of moral agency.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1(2), 101-119.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C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arry, C. T., Chaplin, W. F., & Grafeman, S. J. (2006). Aggression following performance feedback: The influences of narcissism, feedback valence, and comparative standar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1), 177-187.

Belsey, B. (2004). Cyberbullying. ca.Retrieved September 22, 2016, from http:// cyberbullying.ca

Bogart, L. M., Benotsch, E. G., & Pavlovic, J. D. P. (2004). Feeling superior but threatened: 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to social comparison.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6(1), 35-44.

Bushman, B. J., & Baumeister, R. F. (1998). Threatened egotism,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lead to vio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5(1), 219-229.

Caprara, G. V., Fida, R., Vecchione, M., Tramontano, C., & Barbaranelli, C. (2009). Assessing civic moral disengagement: Dimensiona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lference, 47(5), 504-509.

Cooper, A. M., & Ronningstam, E. (1992).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Review of Psychiatry.(pp.80-97).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Emmons, R. A. (1987). Narcissism: theory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11-17.

ErdurBaker, ., & Kavsut, F. (2007). A new face of peer bullying: Cyber bullying. Journal of Euroasian Educational Research, 27, 31-42.

Gabbard, G. O. (1989). Two subtypes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53(6), 527-532.

Hart, P. L., & Joubert, C. E. (1996). Narcissism and hostility. Psychological Reports, 79(1), 161-162.

Hinduja, S., & Patchin, J. W. (2008). Cyber bully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 Deviant behavior, 29(2), 129-156.

Huang, Y., & Chien, C. (2010). An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of cyber bully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581-1590.

Hymel, S., RockeHenderson, N., & Bonanno, R. A. (2005). Moral disengagement: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8(1), 1-11 .

Lapsley, D. K., & Aalsma, M. C. (2006).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narcissism and mental health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29), 53-71.

Li, Q. (2006).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A research of gender difference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7, 157-170.

Kernis, M. H., & Sun, C. R. (1994). Narcissism and reactions to interpersonal feedbac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8(1), 4-13.

Konrath, S., Bushman, B. J., & Grove, T. (2009). Seeing my world in a million little pieces: narcissism, selfconstrual, and cognitiveperceptual sty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4), 1197-228.

Martinez, M. A., Zeichner, A., Reidy, D. E., & Miller, J. D. (2008). Narcissism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effects of positive, negative, and delayed feedback.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1), 140-149.

Morf, C. C., & Rhodewalt, F. (2001). Unraveling the paradoxes of narcissism: A dynamic selfregulatory processing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4), 177-196.

Olweus, D. (1994).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2(4), 12-17.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06).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4(2), 148-169.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10),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bullying among youth: A test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Youth & Society, 43(2), 727-775.

Paciello, M., Fida, R., Tramontano, C., Lupinetti, C., & Caprara, G. V. (2008).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its impact on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late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9(5), 1288-1309.

Raskin, R., Novacek, J., & Hogan, R. (1991). Narcissistic selfesteem manag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6), 911-918.

Raskin, R., & Terry, H. (1988). A 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its construct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5), 890-902.

Rhodewalt, F., & Morf, C. C. (1998). On selfaggrandizement and anger: a temporal analysis of narcissism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3), 672-685.

Smith,P.K.,Mahdavi,J.,Carvalho,M.,Fisher,S.,Russell,S.,& Tippett,N.(2008). Cyberbullying: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9(4), 376-385.

Stucke, T. S., & Sporer, S. L. (2002). When a grandiose selfimage is threatened: Narcissism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as predictor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aggression following egothrea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4), 509-532.

Tokunaga, R. S. (2010). Following you home from school: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3), 277-287.

Trzesniewski, K. H., Donnellan, M. B., & Robins, R. W. (2008). Do todays young people really think they are so extraordinary? An examination of secular trends in narcissism and selfenhanc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2), 181-188.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03).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2), 261-272.

Watson, P. J., & Others, A. (1987). Narcissism, sex roles, and selffunctioning. Sex Roles, 16(7-8), 335-350.

Williams, K. R., & Guerra, N. G. (2007).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6), S14-S21.

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1(4), 590-597.

Ybarra, M. L., & Mitchell, K. J. (2004). Youth engaging in online harassment: associations with caregiver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net use,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3), 319-336.

Young, S. M., & Pinsky, D. (2006). Narcissism and celebr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5), 463-471.

Zhou, Z., Tang, H., Tian, Y., Wei, H., Zhang, F., & Morrison, C. M. (2013). Cyber 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34(6), 630-647.

篇5

8月24日,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凯联合申音推出《凯子曰》;8月26日,著名体育三表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推出《三表龙门阵》;8月30日电商研究人鲁振旺在优酷推出《把事儿说旺》。这三位自媒体人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在这个8月推出了网络视频脱口秀,显示了他们对未来自媒体走向的相似判断,当然这三位推出脱口秀的自媒体人一定不会是最后三位,这仅仅预示着网络视频脱口秀时代的来临。

从电视脱口秀到网络自媒体脱口秀

“脱口秀”一词由英语“Talk Show”翻译而来,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对社会事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节目,著名脱口秀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便诞生于这个时期。在中国,一般认为脱口秀节目始于1996年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随后诸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天天向上》、《锵锵三人行》、《壹周立波秀》等脱口秀类节目层出不群,并有不少获得巨大成功。

尽管在传统媒体时代,一期脱口秀栏目的制作与播出需要电视台、制作方、主持人等相互配合、协调完成,但脱口秀栏目的核心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人,从脱口秀栏目的名称上如《小崔说事》、《壹周立波秀》上就可以看出主持人在脱口秀栏目中的作用,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换一个电视台依然可以活的很好,但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栏目若换了一个主持人,那结果很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实话实话》的兴起与衰落正证明了这点。

传统媒体时代的脱口秀主持人尽管在依附电视台展现自己的魅力,但一个栏目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电视台而是人。在脱口秀栏目中,优秀的主持人实际上已经成为自媒体,只不过他们还不是独立的自媒体。

罗振宇说:“每个自媒体都是一头狮子,离开动物园才能成为真正的动物之王。”在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媒介,而是人才和好内容(《天下无贼》中说了:“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当高晓松携《晓说》在优酷播出时,它引起的热捧与热议并不比电视脱口秀《壹周立波秀》小;当曾为电视节目制作人的的罗振宇走出电视媒体时,他制作的《罗辑思维》在不到一年后轻松入账160万会费;当曾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黄健翔联合乐视网推出《黄˙段子》时,无数体育迷蜂拥而至。

他们的脱口秀表演脱离了传统媒体,但他们影响力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大增。

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拥有更好的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传统电视脱口秀,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拥有许多不一样的特点。

首先,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突出一个“自”字。在电视脱口秀栏目中,栏目的策划、制作等环节通常要由电视台来运作,一般主持人决定权不大(当然有些影响力较大的主持人会有更大的决定权),而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的这些环节则一切由自媒体个人或其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罗辑思维》团队共5人,罗胖在台前做主持人,一个负责内容的主编,一个视频导演,两个运营推广,申音说:“我们是自己的出品人、营销人、经纪人。”相对于电视脱口秀,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更像一个独立电影制作人或团队。

其次,视频网站为每一个自媒体脱口秀人提供平台。在电视媒体时代,只有全中国最优秀的主持人才有可能成为电视脱口秀栏目的主持人,而在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为每一个想说脱口秀的人提供平台,从理论上讲一个草根也有成为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机会。这就是并不像高晓松、黄健翔那样出名的三表、曹保印也能够创办并播出自己的脱口秀栏目的原因。

第三,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栏目内容自由、开放。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内容往往要通过审核,无下限的内容要砍掉,毁三观的内容要砍掉,不和谐的内容同样要砍掉,但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的内容则相对自由,开放。比如三表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播出的《三表龙门阵》,内容格调低下,船震、车震等言浪语不断,虽然许多高清大图加了码,但即使如此,这样的节目也绝对不可能在电视台播出。而在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个节目却很受欢迎,每期节目都有不少网友互动求种子。

网络自媒体脱口秀人应形成品牌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越来越多,微博、微信、轻博客、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各种媒体层出不群,对于自媒体人来说,愁的不是无处选择,而是无从选择。那么对于自媒体脱口秀人来说,如何选择才能使自己的影响扩散到最大范围呢?笔者认为、文字、语音、视频三种脱口秀方式三箭齐发,形成三位一体效应是较好的选择。

微博是一个媒体平台,它更适合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脱口秀,其实段子手和大号写的段子便是缩减版的文字脱口秀,我曾多次在《壹周立波秀》中听过周立波借用这些段子。像留几手、琢磨先生还会定期写长微博脱口秀,这些段子往往很受粉丝欢迎。

微信公众平台的语音功能其实为所有的自媒体脱口秀人都提供了1分钟脱口秀的机会,比如王志安就会每天都说一段时长差不多1分钟的语音,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同样罗辑思维不只在优酷播出脱口秀,每天还会通过1分钟的语音同粉丝分享历史、社会、读书等心得。现在微信限制语音时长最多为1分钟,如果它将时间延长,那么郭德纲和于谦就可以录一段相声发出来,这样微信公众平台就会成为一个语音脱口秀平台。

视频是所有媒介方式中最具有冲击力的,它具有前两者无法替代的地方,一个脱口秀主持人最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亲和力,且能将复杂高深的理论说的浅显易懂,将故事讲得滴水不漏。相对前两种媒体,视频是最能全方位表现一个人魅力的媒介,这也是为什么自媒体脱口秀人比纯文字自媒体人更容易吸引粉丝的原因。基于视频的这些特点,因此前两种媒介的最终力量,应该汇集到这里,逐渐形成一个自媒体视频脱口秀品牌。

篇6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形成性评价;多维网络;立体教学

作者简介:王光艳(1975-),女,河北曲周人,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燕(1964-),女,天津人,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B02-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67-02

立体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适用于各个学科。它符合“面对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与实践模式,有助于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它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形成若干个新知识“增长点”。

为适应现代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专家学者对众多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但在立体教学模式上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外,Joseph, N.研发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用于天文课程,[1]Dabipi, I. K.建立了一个三维平台用于工科新生教育,[2] Cartonnet, Y.以CAD教学为例,深入讨论了立体视觉和设计者思维之间的关系。[3]在国内,张俊会对大学英语立体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4]孙春成就立体教学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培养进行了讨论,[5]王开宇等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实施了立体教学模式。[6]以“立体教学”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并根据内容筛选后得到107篇文章,其中2000年之前的文章很少,2009年以来呈逐年增长趋势,如表1所示。而且立体教学的概念也逐渐从内涵向外延发展,其立体教学理念、方法等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

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伯尼·道奇教授和汤姆·玛蒂博士创建了Web Quest(网络探究型学习法),这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以探究性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Web Quest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定的任务或项目,驱动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和交流,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达到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7]

有效结合网络资源,将传统立体教学方法和网络探究型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新型立体教学模式,将会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笔者在课堂教学以外,以精品课网站为基础,利用QQ和飞信等网络资源和通讯方式,充分发展了立体教学模式,组建了一个多维网络立体教学系统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多维网络资源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也是最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模式。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沟通方式的转变:电话、可视电话、QQ、MSN、飞信、微信、微博、空间等各显其能。实现这些沟通方式的主要设备为计算机或手机,而且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普遍使用的移动终端。

为此,在天津商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10级信息学院全体386名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首先就电脑拥有率、手机拥有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93名学生有笔记本电脑或ipad,电脑拥有率为75.9%;只有一名学生没有手机,手机拥有率为99.7%;而且,几乎所有手机都是智能手机。因此,从实现沟通方式的设备方面不存在什么问题。

其次是MSN号码用拥有率、QQ号码拥有率、飞信号码拥有率和微信拥有率的调查,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MSN的使用人数明显少;微信由于是刚刚问世,其使用人数也不多,且很多人虽然拥有微信号码,但因为微信语音传输需要比较大的流量,因此实际使用频率更低。而QQ自1999年问世至今,其注册人数已经达到10亿。学生拥有QQ号码的比例高达99.9%。飞信是目前国内仅次于QQ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其最具特色的就是免费发送短信功能。调查中,由于受到手机功能的限制,利用飞信从手机上发送短信的学生数量不是很多,但已经开通飞信功能的比例高达98%以上。未开通的大部分是其他营运商的手机号码。

再次,对学生的上网率和通过飞信接受短信息的比例进行了调查。因为学校在网络环境方面的努力,现在每个宿舍都有网络连接口,学生们每天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上网的比例非常高,达到99%以上。而每天登陆QQ或者接受飞信消息的人数比例也超过95%。而且,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无网络不生活”的状态,每天用于网络学习、游戏和交流的时间几乎是除上课和吃饭外的全部时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MSN、微信等即时通讯方式在师生沟通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腾讯QQ和飞信的使用率极高,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二、多维立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

时下,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越来越多,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拥有一个独立运行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站内容应该有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课程评价、教学录像及资源下载等内容。学生们可以通过课程网站了解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网络作业提交和答疑等。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之外,单纯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为此,在建设课程网站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融入其中,并进行客观量化和统计,转化为课程成绩的具体考核指标之一。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渗透进我校“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可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教学难度的个性化作业。作业的布置和最后成绩的提交均通过网站实现,但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的性质,作业的完成和提交仍然是纸质手写完成。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后,量化为成绩登记到课程网站的相关栏目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网站的利用率,避免了学生相互抄作业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平时成绩的公开、公正和客观。此外,为便于信息畅通和多渠道沟通,布置作业、安排实验、网站内容更新等实时消息,都会通过飞信的班级群通知到每位学生。

此外,以我校“电路”市级精品课程为例。首先,为了更好地与其他网络通讯方式相配合,展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和教研成果,我们在网站上特别融入了“中文教学”、“双语教学”和“PBL实践教学”等三大并行教学和实践模块,形成一个学科的信息共融体。同时,每个教学和实践模块中包含丰富的课程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极大丰富,空间容量超过10G。网站有东西可学,也使得学生们愿意浏览,愿意学习,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具特色的是,网站上设置有每位任课老师的博客链接。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博客中添加相关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们趣味思考题等;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由畅快地跟老师进行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交流。这些信息将留存到网站上,有利于后续进来的学生浏览和学习。

三、多维网络立体信息沟通平台的应用

除了将课程教学网站作为最主要的课程学习资源外,充分利用学生手机拥有率几乎100%的通信优势。且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信息沟通平台以QQ群和飞信群为主要的联系承载方式。

首先,建立QQ群。教师要根据教学安排建立QQ群。QQ群允许的最大群员数量必须大于所授班级总人数。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进入到这个群中来。鼓励学习成绩优异且每日上网时间较长的人作为群管理员,辅助教师完成管理工作。同时,教师和管理员与学生们随时进行沟通,使得沟通无极限、无时限。

其次,还建立了以教学班为单位的飞信群,飞信能够和手机随时关联,建立飞信群可以与不在线的学生们进行通讯联系,能够直接将信息发送到学生们的手机上,方便紧急事务的沟通等。飞信群可按照班级分类,也可按照其他类别进行分类,提高短信息发送的针对性。当教师有紧急事务需要通知各位学生的时候,飞信则成为最佳选择。QQ群内在线人数受到学生上课时间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为了能够及时通知到学生,发送手机短信是一个好方法。让每个班级至少设立两个联系人,教师要将这些联系人统一到飞信当中来。随时群发的飞信手机短信将及时通知到学生们,有利于师生及时沟通。

此外,在“电路”市级精品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建立了VIPQQ群。由于VIPQQ群可以容纳的群人数上限为500人,信息学院每届参加“电路”课程学习的学生有300~400人之多,QQ群为自愿加入,因而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加入课程的QQ学习群,实际的群里往往有2~3届学生共同交流。“信号与系统”课程为通信专业的考研课程,每届学生有60~80人之多,“信号与系统”的QQ学习群里一度有4~5届的学生共同交流。在这里,已经考取或正在就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随时帮助正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使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更方便进行考研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在群共享里有1G的空间可以利用:有课件、疑难问题的解题思路、关键公式的推导等供学生们下载。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很多学生上完某节课后,会在QQ群里提出自己对课堂知识点的分析或提问,教师可以对不同问题进行解释,在线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讨论,气氛融洽。

四、结论

多维立体教学系统的建立,是现代通讯工具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是课堂教学的极大拓展。以大容量精品课程网站为立体教学资源基础,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评判,以及平时成绩的公开、公正。以中国移动飞信和腾讯QQ等即时通讯方式作为教学信息及时沟通的平台,有效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学内容得以充分延伸。该多维立体系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便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便于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及时畅通。

参考文献:

[1]Joseph Norman,David M.Whittinghill,Kathleen C.Howell,David William Braun.Work-in-progress stereoscopic visualization as a tool for teaching astronomy concepts[C].118th ASE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11.Vancouver,BC,Canada: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102-108.

[2]Dabipi I.K.,C.Hartman,J.B.Burrows-Mcelwain,S.Mohseni.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stereoscopic aerial imaging platform:A project-based platform for teaching freshman engineering students[C].38th 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FIE 2008,2008.Saratoga Springs,NY,United states: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14-17.

[3]Cartonnet Y..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tereoscopic vision and mechanical designers' activities,with a view to C.A.D.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1999,9(2):153-172.

[4]张俊会.大学英语立体教学模式思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S1):241-242.

[5]孙春成.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立体教学”新探[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82-84.

[6]王开宇,唐祯安,李英.数字电子技术的多方位立体教学体验[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5):10-11,17.

篇7

关键词:Ad hoc网络;椭圆曲线;密钥管理;自组织;密钥更新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598-03

Ad hoc Networks Key Management Scheme Based on Elliptic Curve Completely Self-Organization

SHEN Wu,WANG Tian-qin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key management scheme exist large computation,trusted centre and key update cycle size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problems,we proposed a scheme that based on ECC fully self-organization Ad hoc ke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The sckeme use ECC instead of RSA for large computation;in order to solve trusted centre,we use fully self-organization ; By using a double key update to overcome the regular updating cycle size problem. Computational cost of this program has a small compuation safe ,reliabilityand good scalability for large-scale Ad hoc network.

Key words: Ad hoc network; elliptic curve; key management; Self-organization; key renewing

根据文献[1]的定义,无线Ad hoc网络是由一组自主无线节点或终端相互合作而形成 ,独立于固定基础设施的自创造、自组织和自管理网络。传统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一般都采用RSA公钥算法门限方案[2-3],基于可信中心的方案[4],而这些方案不能简单的移植到移动Ad hoc网络中来,因移动Ad hoc网络固有的特性,如计算能力小,拓扑动态变化,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可信的CA是较困难的,再者如果能找到,CA将成为整过系统的瓶颈,如果CA的私钥被攻破,那么整过网络将瘫痪。另外,目前提出的Ad hoc密钥更新方案多数是基于RSA的定期更新方案[5],在这样的方案中更新周期很难确定,周期过大,系统的安全容易遭到攻击,周期太小,因频繁的更新密钥,系统的效率将大大降低。

本文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ECC的自组织的密钥管理方案。本方案在与RSA同等安全条件下,具有密钥长度短,计算代价小等特点;网络中的系统密钥有各个结点协同完成,通过门限机制组合成系统密钥;同时在定期更新的基础上引入密钥及时更新机制,从而很好实现了更细周期难以确定的问题。

1 有限域上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要建立基于椭圆曲线的密码体制,需要类似与因子分解两个素数之积和求离散对数的难题。考虑方程Q=kP,其中Q,P∈EP (a,b)且k

对于ZP上的素曲线,我们使用三次方程,其中变量和系数在集合x0,1,…,p-1y中取值,运算为模p运算。

y2mod p=(x2+ax+b)mod p

可以证明,若(x3+ax+b)mod p无重复因子,则基于集合EP(a,b)可以定义一个有限Abel群。这等价于下列条件:

(4a3+27b2)mod p≠0 mod p

为了确保各种椭圆曲线密码的安全性,需要知道定义在椭圆曲线上的有限abel群中点个数。在有限群EP( ,b)中,点的个数N范围为:

因而,EP( ,b)上点的个数约等于ZP中元素的个数,即p个元素。

2 方案的实现

2.1 系统参数的安全选取

假定V是由n个节点成员组成的集合:记为V={V1, V2,…, Vn},系统的公共参数由每个成员共同协商确定,记为:(p,q,t,E,A,B, H,{ID1,ID2,…,IDn}),其中:p,q为大素数;t为系统的门限值;E为ZP上的椭圆曲线;A,B为E上阶均为q两个基点;H是公开的单向Hash函数,IDi为Vi的身份标识,其中i∈(1,2,…,n)。

2.2 系统初始化

第一步:

为了网络中节点在后续阶段能进行有效通信协商组密钥,网络中每个节点需在t0产生自己的公私钥对,节点Vi∈V,随机选择初始私钥xi0∈Zq,利用椭圆曲线计算Vi公钥yi0= xi0・B mod p,其中(xi0,yi0)是以上定义的椭圆曲线上的点,并广播yi0;

当每个节点收到其它节点广播的公钥时,在确保不同的节点产生不同的公钥,否则其中一个节点重新选择自己的私钥,并计算yj0,i0=xi0・yi0=xi0・xj0・B mod p,并广播yj0,i0。

第二步:每个节点Vi∈V随机选择子密钥份额ai0∈Zq,定义组私钥为:,组公钥为:Y=X・B mod p。

第三步:每个节点Vi∈V随机选择系数ai0,r∈Zq,其中r∈(1,2,…,k-1)构造k-1次多项式:

初始验证参数的计算:

初始秘密份额的的计算:

pi0,j=fi0(IDj) mod q,其中j∈(1,2,…,n),

用Vj在t=0时刻的公钥加密密钥份额pi0,j,即:秘密份额加密li0,j=ENCj0(Pi0,j)

用节点Vi在t=0时的私钥xi0对信息的签名:

(1)

广播式(1)和,保密信息Pi0,j

第四步:每个节点在接收到n-1个加密信息(li0,j=ENCj0(Pi0,j))后

用xi0解密信息得到li0,j=ENCj0(Pi0,j)。为了验证Vj给Vi的秘密份额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式验证:

(2)

(如果通过,证明是正确的,否则Vj欺骗Vi并广播pi0,j失败),计算,子组公钥为:Yi0=pi0・B mod p并广播子组公钥Yi0,保存ui0。

通过以上四步就完成了系统中每个节点的初始化工作,以便在后续进行子密钥的更新和组密钥的生成工作。

3 子密钥份额的双重更新

子密钥份额的双重更新机制是为了防止一些攻击者在定期子密钥份额更新周期内攻破系统的组密钥或有泄露子密钥份额而设置的。其中对定期更新或及时新在确保组密钥不变的前提下对节点成员密钥份额进行更新。对于及时跟新,假定系统中每个节点成员都采用了一些机制来监控子密钥份额是否有泄露。

3.1 子密钥份额定期更新

第一步:定期更新初始化

网络中每个节点成员Vi∈V随机选择多项式系数ait,r∈Zq,其中r∈(1,2,…,k-1),构造k-1次多项式:

并计算更新验证参数:

δit,r=αit,r・B mod p

同时计算更新子密钥份额:

ψit,r=Hit(IDj) mod p,其中j∈(1,2…,n) (3)

然后用成员节点Vj∈V的上一个周期的公钥yjt-1加密信息得:ζit,j=ENCjt-1(ψit,j)。

用节点成员Vi的上一个周期的私钥xit-1信息签名得:

并广播式3和下面式4:

(4)

保存更新子密钥份额ψit,j。

第二步:验证阶段

每个网络成员节点Vi接收到n-1个ζit,j,用xit-1解密的得到上一个周期的秘密份额:ψit,i,然后通过下式(5)进行验证:

(5)

如果上式通过验证,则证明ψjt,i是正确的,然后计算节点成员Vi更新密钥份额:

如果上式通不过验证,则证明ψjt,i是不正确的,然后节成员Vi想网络中广播ψjt,i更新失败。

第三步:更新阶段

网络中节点成员Vi需把原来的多项式更新为新的多项式:如下式(6)所示:

(6)

计算更新后的验证参数不向网络中广播:如下式(7)所示:

(7)

计算成员节点Vi更新后的子组私钥:

,计算并广播子组公钥份额:

,并向网络中广播子组公钥份额。销毁上一个周期的子组公钥Yit-1。

网络中每个成员节点随机选择τit∈Zq,更新周期t的节点成员私钥:

xit=xit-1+τit・γit(mod q),并销毁上一个周期的私钥xit-1,然后向网络中广播更新公钥:yit=yit-1+τit-1・Yit(mod p),并保存网络所有其它节点成员公钥{yjt}∈(1,2,…,n)。

3.2 子密钥份额及时更新

对于子密钥份额的及时更新,和上面子密钥定时更新所基于原理基本相同,下面简要进行概述。

情况一:网络在执行第N次子密钥更新前,如果在监控m时间内,没有发现某些节点有泄露或泄露嫌疑的子密钥的情况下时,不对密钥进行任何更新工作。

情况二:若在执行第N次子密钥更新前,在监控m时间内发现存在某些节点有泄露或泄露嫌疑的子密钥的情况下,再判断子密钥泄露的数量。如果不大于门限值t,暂时不进行密钥跟新工作,若大于门限值,立即进行密钥更新工作。

4 方案的性能分析

4.1 安全性分析

4.1.1 被动攻击分析和主动攻击分析:

本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的难解性的,任何攻击者从广播的信息中无法获得系统私钥信息;被动攻击者从初始验证参数βi,0=ai,1・A mod p得到βi,0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节点无法得到系统私钥;在系统公钥的生成过程中,任何从诚实成员的子系统公钥都没法到子系统私钥,从而无法求出系统私钥来;被动攻击者无法从公钥Y=X・B mod p中求出系统私钥。

任何主动攻击者要想获得满足的,根据上面的知识可求出ζ'it,改变子系统公钥Yit'=pit'・B mod p,最后篡改系统公钥。然而,根据杂凑函数的性质,要想获得有效的ζit’是不可能的,所以主动攻击者无法篡改公钥;主动攻击者由γit、Фit和Hit求出Yit'≠Yit来满足,根据杂凑函数的性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主动攻者击最终也无法篡改系统公钥。

4.1.2 效率分析

通过上面的安全性分析可知我们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本方案为了安全需要,在协商系统子密钥份额时,节点的私钥和公钥由节点自己产生和计算,通信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不存在任何信任关系的的移动Ad hoc网络中,利用基于各个参与者都是诚实可信的假设的密钥共享是不可靠的。所以本方案采用了可验证的秘密共享代替基本门限方案,实际上每个节点只不过增加了验证时的计算开销。另外,为了防止系统私钥的泄露问题,本方案采用了双重更新机制,由此每个节点多增加一轮的计算和通信量。其它方案中由可信中心CA或基于身份方案中TA为新节点分配密钥份额虽然简单,但响应节点将泄露自己的密钥份额,且请求方对接收到的密钥份额并没有要求验证,所以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其实是不实用的也不现实。我们的方案可根据网络的具体分布和大小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更新周期t,加入及时更新有效解决了更新周期过大易带来安全隐患,过小造成系统效率下降的问题,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目前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计算代价大,存在可信中心瓶颈,密钥更新周期难以确定等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高效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该案具有计算代价小,网络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协商系统密钥,有效地防止了可信中心被攻击的危险。通过引入密钥及时更新有效提高了系统使用单一的密钥定期更新的效率问题,适合大规模Ad doc网络使用。

参考文献:

[1] Perkins C E.Ad Hoc Networking[M].Addison Wesley Professional,2000.

[2] Lehane B,DoyleL,O_Mahony D.Shared RSA key generation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C].Proceedings of IEEE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MILCOM2003),2003.

[3] Ertaul L,Chavan N.Security of Ad Hoc Networks and Threshold Cryptography[Z].Wirelesscom,2005.

篇8

最近,她总是闷闷不乐,爸爸便带着她来到了自己家的农场。

你不是一直想要一架钢琴吗?从今天开始,你来教骆驼唱歌。如果成功,我就给你买。

希娜想了想,接受了这个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希娜守在骆驼身边,一遍又一遍为它播放音乐。

半个月过去了,骆驼没有学会一个音符。正当她准备放弃时,骆驼居然跳起舞来。

看来骆驼比人聪明,它知道自己没有唱歌的天赋,就主动调整了努力的方向……

爸爸,我再也不为画画纠结了。

一次,希娜逛街发现百货店的橱窗里放着一个用毛线编织的小娃娃。

哇,这么贵!我可以回家自己动手做一个。

不过半天功夫,希娜就编织出一个布娃娃,比百货店里的还漂亮!

在哪买的?

希娜,娃娃真漂亮,我也想买一个!

我自己做的!

希娜把布娃娃带到学校去,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从此,希娜信心大增。她开始用毛线编织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生活用品。

一天,电视中播了一则新闻: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要举办婚礼。

我要编制一个巨大的婚礼蛋糕。

经过二十多天的编制,一个漂亮的三层“蛋糕”终于诞生:上面还有王子和公主深情对视,还点缀着许多玫瑰花。

这个蛋糕被当做贺礼送到英国王室。

不久,希娜收到了特别的请柬,邀请她去参加王子的婚礼。

希娜成为她班上、学校中唯一一位被邀请参加王子婚礼的学生。

英国王室将举办“60周年庆典”,希娜想:“我应该做点什么呢?”

她查阅了很多资料,跑遍了市内各大毛线店,购买原料。

500多小时后,希娜的作品完成了。

希娜给作品拍了照片,并把照片传到了网上,很快她收到了英国王室的消息。

希娜,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你的作品,女王非常喜欢它。

篇9

不知道我那里吸引了骆驼。我不过是刚到医院的实习护士,素着脸,素着衣,和他身边潋滟的女人们比,我根本就是“豆芽”,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身体还有待发育。

可是后来骆驼说,那天晚上我真的觉得好自卑。你看起来又高贵又圣洁,像天使一样,我恨不能重新梳理一番再出现。我抿着嘴笑,我说你最好能穿西装打领带,再把双眼皮变成单眼皮,鼻子最好高一点 他惨叫,他说你干脆叫我去整个容再出现好了。

我和骆驼是在救护车里相遇的。他浑身是血,瞪着眼睛望我,我说你哪里疼哪里流血了,我慌乱地在他身上找伤口,三分钟后他气定神闲地说,姐姐,这血不是我的。

那个晚上,骆驼和他的朋友与一群人斗殴,有人受伤。都是些小混混,奇装异服、姹紫孀红,特别是骆驼顶着一头紫色的头发,乱舞着长到肩上。

那个晚上,骆驼非要赖着医生让他住院,他捂着胸口“虚弱”地说我说不定有内伤,你要是不让我住院,我有三长两短可要找她负责。

他用手指着我

我晕了,怎么可能要我负责呢?又不是我把他怎么了。

看着他对医生胡搅蛮缠,我说,你干吗非要住院呀?

他转过身朝我坏笑,一步步逼近我,然后一仰头,甩甩头发,很酷地说,我对你一见钟情了,天使。

他的表白吓坏了我,他是小混混,我是护士。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动物,怎么能相爱,

我觉得自己的脚有点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你是不是大脑出状况了?

我不介意做你的后备男友

骆驼粘上了我,整个医院都知道了。他每天带着几个兄弟在住院部的楼下摆POSE,手里捧着花,朝楼上喊,小渔,小渔,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我低着头,绕着道走路,一不小心我居然成了“公众人物”,都是骆驼害的!

起初我好言好语地对他,我说谢谢你,虽然你人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不适合。心里想,小狗才觉得他人很好。

然后我板起面孔来训他,我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我不喜欢你,你就别再缠着我了。

最后我凶凶地吼,我有男朋友了,我们都快结婚了,你做不成第三者的!

他把手握仅拳头抵着额头做思考状,然后悠悠地说,我不介意做你的后备男友,我的肩膀够宽,等你被甩了以后来找我吧

我说,好吧好把,留着你做后备,不过你别再到医院来了。我像哄小孩一样哄得骆驼不再送花,可是他又变着花样地来折磨我了,那就是三天两头地闹着要住院,不是说这里疼就是嚷着那里不舒服。

我说,骆驼我不喜欢你的长头发,他就赶紧修成短发,我说骆驼我不喜欢你的牛仔裤有洞,他就赶紧穿条新的来见我,我说骆驼我不喜欢你的指甲太长,他赶紧剪掉指甲,我说骆驼我不喜欢你,他受伤地望着我,让我觉得有点内疚。

我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太多,不喜欢你没有工作成天混着日子,不喜欢你没有学历只会用英语说I LOVE YOU,不喜欢你火爆的脾气,不喜欢你太粗的嗓门,不喜欢你邪气的眼神……

你亲亲我,说不定我就从癞蛤蟆变成田鸡了

想来想去,决定去相亲,找一个男朋友来让骆驼知难而退。

我就这样见到了秦康。他穿着卡其色的西装,翻出白色的衬衣。好干净的男人,我心有些微微地动,他有淡定的眼神,有我喜欢的单眼皮,重要的是,他人很清白,不像骆驼,成天都在游手好闲、惹事生非。

和秦康相谈甚欢,他在大学做讲师,准备考博。

女人不是虚荣,只是心里会有小小的标准,关于未来老公都会有一个尺度。就像公主都会嫁给王子,我做不了公主,至少要找个书生来匹配。女人找什么样的男人,是显示她自身价值的,所以不能马虎。

和骆驼说过这些,他把眼睛一横,大嗓门地喊,你怎么知道我不是王子不是书生’你亲亲我,说不定我就从癞蛤蟆变成田鸡了。

我轻轻地笑,我说你还真看得起自己。

小渔,你笑什么,秦康问。糟糕,怎么傻笑起来,赶紧端起杯子喝咖啡。

老婆,你还不回家,孩子要喂奶了。骆驼的声音。

我呛了一口,使劲地咳,秦康赶紧过来想拍我的背,被骆驼一巴掌打掉。

我说骆驼,你这个无赖!秦康你别听他的,我不是他老婆。

秦康没有生气,他说,小渔,以后我想经常见到你,可以吗?

我赶紧点头,没有管骆驼要喷火的眼睛。这个坏脾气大嗓门的男人,总会远离我了吧。

你要是敢让他吻你,我就在大街上跳脱衣舞

和秦康见面的时候,身后总会有个尾巴。不用说,就是骆驼那厮。

他总是故作惊喜地走过来说,这么巧,又见面了,要不就一起吧!我拿他没办法,我怕这个家伙恼羞成怒,对秦康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我相信,他做得出。

有时候秦康随意地把手放在我的肩上,骆驼赶紧从中间穿过,他说小渔你的额头有点脏。

下雨的天,和秦康撑一把伞,心里都是欢喜。在雨中和喜欢的人漫步真是浪漫,可是我的欢喜很快就散去,因为骆驼眼巴巴地跟在后面,浑身都湿了。

我凛了凛心不去理他。

秦康说,这个人真有病。

其实骆驼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可还是像个孩子,任性又倔强,不懂怎样表达,喜欢我行我素,他人不坏。我不懂为什么要帮骆驼辩解,不是一直很讨厌他吗?

骆驼病了,半夜三更赤着脚跑来敲我的门。

他喃喃地说,我终于生病了,我可以住院了吗?

这么高这么酷的骆驼,蹲下去,那么无助那么软弱。他抱住我的脚,他说,阮小渔,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可是我在努力呀,你看不出来吗?

我揉他短短的发,哽咽着说,骆驼你的脚流血了,快起来呀!

他的泪滴在我的手上,那么温暖的温度。我想,原来骆驼是认了真的。

骆驼因为脚伤终于消失了几天。

秦康约我时,很自然地握住了我的手,他说,小渔,我可以吻你吗々我的心有些慌乱,微微仰起头闭上眼睛。

我怎么能拒绝他,拒绝这个成熟、细腻、温文而雅的男子?我天生都没有冒险的精神,我想要的只是稳定、平淡,只是简单的快乐和幸福,这些不是做混混的骆驼能给我的,所以我接受秦康。

阮小渔,你要是敢让他吻你,我就在这里跳脱衣舞骆驼声嘶力竭地喊。

我睁开眼,看见骆驼,一脸的决然,痛苦从他眼睛里流露出来,他看起来那么虚弱那么单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个满身都是匪气的骆驼越来越脆弱,动不动就要掉眼泪。

秦康对着骆驼说,小渔又不喜欢你,老是缠着她,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贱,儒雅的秦康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说,秦康,我没有不喜欢他,我喜欢他。我看见骆驼狂喜的表情,看着他冲向我,看着他一把揽我入怀。

他语无伦次地说,小渔,你说什么,你再说一次,你说呀,小渔,是真的鸣?

我想自己真的疯了,不爱好男人却喜欢不务正业的男人,女人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心里原有的衡量标准统统都消失了,是不是很傻?

我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对骆驼说,你明天去找个工作,好好的生活。

他乖乖地点头,说好。

我说,你以后不准再打架。

他再点头,说好。

我说,你以后不准大着嗓门说话。

他点头,说好。

我说,我不是要改变你,我是要改造你!

他很困难地吞吞口水,然后说,我有工作,你看是不是要换’那天是表弟非要拉着我去凑数,我并不是你想的混混,充其量只能算一个“特邀”,他们给我化的妆,没想到你认定了我是小混混,所以我只好扮下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的拳头已经挥过去了,我说你是做什么工作?家世如何?学历如何?有多少存款?存折要交给藏,以后工资也要交给我!

他惨叫,女人真是现实呀-

女人真的是现实,可是她也会不管你贫穷还是富裕,不管你是文人证是混混,都会爱。就像天使遇上了海豚,也会想去相爱。

篇10

(一)跋涉的骆驼

这是一支迷了路的队伍,已经断粮好几天了,水也快尽了,却恰恰又碰上一个炎热的午后。骆驼载着疲倦至极的人们跋涉在沙漠里。星星悄悄俯身问骆驼:“你的一生总是在出发和到达之间徘徊,有意义吗?而且现在你可能会死。”这时领队的人忽然张开干裂的嘴唇,用嘶哑的嗓子唱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身心疲惫的人们听了为之一振―――也许路走不到尽头了,可是在这无边的荒凉和静寂中听到熟悉的人声是多么的好!人们相互鼓励着走出了沙漠。骆驼看到星星的眼睛里一片晶莹:“看到了吗?每一次出发和到达之间的过程,就是我感受到的全部意义!所以,我不断地出发……”

(二)奔腾的小河

小河要奔向大海,途中遇到了宁静的湖泊。这是多么迷人的湖泊!―――袅娜的岸边柳,习习的湖上风,自由的鸟和绿绿的水。小河在湖泊里栖息,洗净了劳顿,然后它又要出发了。“为什么呢?你已经到达了啊!这里很美呀,有树有花的。”星星不解地问小河。小河回答:“因为奔向大海是我的目标,我需要以奔腾和搏击的激情来充实我的生命。这才是我存在的意义,也才是我最终的目的!所以,无论怎样,我都会不断地出发、一直出发!”

(三)微笑的老教授

一位老教授,德高望重、功成名就,理应在退休后安心养老,但是他却不辞劳苦,整日刻苦钻研,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为什么还要这样辛苦?您已经成功了呀!”星星忍了几天还是问出了口。教授扶了扶老花镜,微笑着说:“可是学无止境啊!怎么能说到达成功的彼岸了呢?我其实一直都在出发。这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我实现价值的最好时候!”教授的笑容和善、温暖,又充满睿智和坚定。星星好像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