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人范文

时间:2023-04-06 23: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等待的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父子俩住在另一座大山的山脚,距这间土屋大约五十多里。从家来到土屋,再从土屋回到家,需要整整三天。离开家走不远就没有路了,三天时间里,父子俩几乎都是在密林中穿行。尽管世界上可能不会再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一带的山野,可是他们还是经常会在途中迷路。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次遥远、艰苦而危险的跋涉。父亲以前靠打猎为生,后来不让打猎,就在山脚下开了几亩荒地,闲时再上山采挖些草药,日子倒也安逸舒适。儿子第一次跟随父亲来到土屋,只有五岁。现在他已经十五岁了,父亲仍然坚持着自己怪异的举动。

问父亲原因,父亲总是笑笑说,到时候,自然会让你知道。

仍然,每个月,父子俩总要去一趟土屋。忙完,再挂上锁离去。儿子认为这一切完全多余:不会有人来这片没有人烟的山林,更不会有人来这间土屋。父亲究竟想要干什么?

终于,那一次,当他们推开木门,父亲惊奇地发现,屋子里竟有了人住过的痕迹。灶台边的木柴少了,火柴被划过,椅子被挪动,被褥尽管叠放整齐,却不是他们上次离开时的样子。并且,那把小刀也不见了。

父亲开心地笑了。他对儿子说,这就是我们十年来一直坚持的理由。

儿子听不懂。

父亲说,很明显,有人在这里住过至少一夜。现在那人虽然离开了,不过这间土屋和土屋里的东西却帮他在山林里度过了最难挨最危险的夜晚。甚至,可能挽救了他的生命。

儿子问:“难道我们每个月往返一次,每次用去三天时间行走一百多里,并在土屋里准备这么多的东西,就是为了等待这个人吗?”

父亲说:“是的,我们等待的虽然不一定就是这个人,但我们等待的无疑是来到这间土屋并需要帮助的那个人。我们不过每个月来这里一次,却能帮助一个人,难道这不值得吗?”

“可是,万一这个人一直不来呢,这样做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父亲说,“你知道吗?在你来到这个土屋以前,我已经一个人在家和土屋之间往返了十年。就是说,其实我们并不是用了十年时间才等来第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而是用了二十年。”

“你是说这个土屋是你垒起来的?”

“不是,我只是修了修而已。这个土屋是一位老人垒起来的。他垒这个土屋,和我们每个月来这里一次的目的完全一样,那就是――帮助一位未曾谋面却真正需要帮助的路人。老人的家,住在山的另一侧,每个月他都会从家来到这里,擦一擦桌子和椅子,晒一晒被褥和木柴,磨一磨刀,换走灶台上的火柴,然后离开,回家。他也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才等来第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那个人在山里迷了路,他筋疲力尽,急需一把柴火……”

“那个人是谁?”儿子好奇地问。

“我。”父亲淡淡地说。

篇2

地震中等待的人们

5月12日的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各界人士齐心协力,捐款捐物、组织医疗队……5月13日临晨2时第一批医疗队就赶赴去了灾区,开始了救助。

人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力去帮助,帮助灾区人民。“苍天无情,人有情。”社会各界人士的行动正应了这句歌词。再加上灾区人民对生的追求,对亲人的眷恋。“我们要战胜地震!”这是我内心的愿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我们顽强的抵抗着地震带来的灾难。可是,同学们请想一想,救出来的人们,他们难道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吗?

是啊!每个灾区人民除了需要水、食物……还需要亲人的鼓励。一句亲人的问候,会给他们多少信心呀!“你见过我的亲人吗?”这是一个绵阳市小伙子的询问,他手上拿着自己亲人的名字板。这样的人在灾区很多。而且,每个灾区安置区都有数十个找不到亲人的孩子,他们的眼神是绝望的、孤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够早点儿找到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的亲人可能已经默默的死去了。

篇3

自打呱呱坠地。我就是在父亲的怀里长大的。听村里人说父亲在没和母亲结婚之前是个犯点小法的人。和母亲婚后,生下了我们三姊妹。可能是有了儿女,父亲意识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他每天早出晚归只是为了能让我们家庭的经济条件更好点。在我小的时候是还没有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我们三姊妹又是挤着生的,父亲一个人做工赚钱供我们仨上学。于是,母亲不得不背上行囊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母亲这一去便是二十多年的打工生涯。在我成长的二十年里,总是父亲抱着我、喂我吃饭、送我上学。我和父亲二十年的相依相偎,父亲每天主外主内,照顾全家老小,从来没有抱怨。他每次做工回来都会抱起我,拖着疲惫的笑脸说:“美女,爸爸给你插胡子哦!”父亲总是喜欢把他的下巴贴在我的脸上说:“这样我就会长胡子,就不是一个美女了,就嫁不出去了。”也许这就是上辈子未了的情吧!父亲喜欢把我拱在他的肩上。然后带我去串门。时隔多年,物是人非,但是与父亲相依相伴的日子却总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渐渐的我长大了,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在父亲怀抱里撒娇的小女生了。父亲为了供我们仨上学,每天起早贪黑去外面做工,即当爹又当妈的照顾着我们仨的起居生活。父亲能做一手好菜,我特享受吃他做的菜饭,那种味道总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现在离家几年,很少回家,在异地我非常思念父亲做的饭菜,那种味道似乎是我上辈子所尝过的。

小学的时候,放学后我总是会早早地回到家,然后搬出一条小板凳坐在门口,两肘撑在腿上。两手托着胖嘟嘟的脸蛋,两只眼睛打量着过往的人群。那是我在等待父亲工作回来。忘不了我那迷离的眼神,目送公路上的车辆、行人离去。看着行人、车辆匆匆而过。却始终没能等到我所期待的身影。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我的眼睛随着流动的人群左右打量。好像要读懂他人的故事、看穿他人的世界。我有时候等得不耐烦了,便会起身走到马路上去遥远一下。父亲是否推着他的自行车回来了?每天总是这样从门口板凳上到公路上,又从公路上到门口的板凳上,一次又一次,终于把父亲给迎回来了。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遥望父亲的归程中,我长大了,懂事了,父亲推的自行车也变成了摩托车。

小时候等待父亲归家,此时此刻,父亲是否在等待我的归家呢?远在异地。不知父亲是否在思念他的“心肝”。而我却永远也无法忘记他那望子成龙的等待。

高三,父亲等待了我一年。繁忙的高三,我忙得连照顾自己的时间都没有。那一年,我背负着所有亲人的期望。我不想12年的寒窗苦读功亏一篑,我不想住在学校,我认为住宿即不方便也不自由。我的所需没想到更是加重的父亲的责任,他选择了做我一年的司机,承担起每天接送我的任务。一年365个来回。父亲每天四次穿梭于学校与家中,父亲的摩托车也陪了我一年。每天父亲5点多就会起来为我做好饭菜,给我装进饭盒里,然后叫我起床。6点多父亲便会载着我去学校。那个冬天,我总是紧紧地靠着父亲,躲在父亲的身后。感受着父亲为我留下的那份温存。因为父亲那宽大的肩膀和坚实的背部总能为我挡住迎面而来的寒风。每天下晚自习之前,父亲便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等待我的出现。父亲总是站在最显目的地方,就算是寒风刺骨,他也不会找个地方避一避。因为他怕我找不到他。记得有一次。下晚自习后老师找我有事。我迟了半个小时才出来。当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看到父亲颤抖着站在暗黄的灯光下。四周接学生的车都离去了。只剩下父亲一个入孤零零的站在那儿。我走到父亲面前问他:“你是不是等很久了?”他颤抖的声音回答我:“才……刚来”。我知道他早就来了,只不过不想我担心而已。虽然冬季的夜晚,寒风依旧没有丝毫收敛。但我的心里却很温暖很温暖。

晚上回到家,父亲总是会给我端上一碗汤,说让我好好补补好好暖和暖和。我睡楼上,父亲的房间就在我房间的楼下。父亲每天都会等我熄了灯后才会去睡,有时候我一趟在床上就会睡着,忘记关灯。可是早上起来发现灯已经熄了。我知道肯定是父亲晚上帮我把灯熄了的。我的高三似乎是用来惩罚父亲的,那一年他的工作、生活都是以我为中心。

篇4

假期我回老家,听文友钟老师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川西的冬天虽不至于冻掉鼻子耳朵,但因为盆地天色阴沉空气湿润,让人觉得更加萧瑟冰凉。

在阴冷如黑白画片的集市中,钟老师看到一个让他心情更难受的画面―三思桥边上,一个身高不足一米的孩子,浑身颤抖地蹲在桥头上,河道上的风,使他努力将原本已很小的身子蜷得更紧,但他仍没挪地方,因为只有这个风口没人来和他抢,别的背风的地方,卖菜人们早已挤成团了,他根本没实力去。

他可能算整个集市上最小的生意人,无论是身材还是生意的规模,一张旧报纸做成的小摊上整齐地放着四把猪鬃刷、五把土豆刮皮器和几把白色泡沫的灯草―这玩意早年点菜油灯时可以用来做灯芯,现在则只能在偏方中当药引子,最多值五角钱一把。猪鬃刷和刮皮器,市场价两元一把,整个小摊加起来值不了二十元钱。

看着小孩冻得鼻涕长淌,钟老师动了恻隐之心,上前明知故问地和他谈起价钱来。他一张嘴,发出的却是低沉而沙哑的成年人的声音,钟老师这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侏儒,这让钟老师的同情心如火堆里浇了酒一般腾地升了起来。

可能是理睬的人并不多,侏儒对难得来搭讪的主顾很热情,甚至兜根倒底讲了他货物的来源和卖了钱的去处。他说:刷子是一元钱一把批发来的,刮皮器也是,灯草是姥姥摘的,他每天卖四五把,就能赚几元钱,买米买菜是够的,如果生意好,还会买点酒和肉

他的语气平静而知足,反而让听者有动容掉泪的感觉。钟老师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于是从口袋中摸出五元钱来,放到摊上。

侏儒很高兴,说:你买哪样?

钟老师没打算要他的货,因为所有东西都用不上。

侏儒说:这样吧,每样拿一个,我 我没钱找你。

他的样子局促不安,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钟老师说:好吧,就一样一个,只是我这阵去朋友家,拎着不方便,先存在这儿,等回来再说。

他的想法,是放下钱,来个金蝉脱壳,悄悄溜掉。

侏儒说:好吧,我等你!

钟老师只把这句话当成了平素听到过的千千万万句客套话一样,没有当回事,就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下午,他吃完晚饭上街去办事,路过三思桥时,那一幕画面让他震惊了:菜市所有的人都散了,那个侏儒还待在那里,只是往风小的地方挪了几步,小摊上的东西只剩他点名要的三样,风把地上的报纸刮得有气无力地响。

天色已暗,侏儒蹲在那里啃一个烤白薯,旁边卖烤白薯的人说:别等了,人家不会来了,他肯定是想接济你的。

侏儒说:人家说要来,可能有啥事。我又不是讨口子,怎么能要人家接济呢?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大,但钟老师觉得自己耳鼓发痛。他冲上前,对侏儒说:兄弟,不好意思,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害得你在这儿等了五六个小时,对不起,对不起!

侏儒把用草绳拴好的货物交给他,艰难地起身,活动活动筋骨,说:没啥,今天生意还好,我可以买二两卤猪头喝二两酒了,肚子还真饿了。

说着话,他捡起旁边的木棒,撑着咚咚咚地走了,那木棒声,由近及远,由轻至重

由轻至重?

是!由轻至重!

篇5

荒诞派戏剧与现实的关系,是它关心的是人类状况的终极现实,即生与死,孤立与交流等为数不多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从上帝、时间、人三者的缺失和不确定性这三个主要方面来解读《等待戈多》,看其所反映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人精神生活的现实。

一、上帝的缺失与不确定性

自尼采说上帝已死,西方传统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念便土崩瓦解。人们没有了信仰,人生变得没有意义,失掉了目的,于是荒诞感便随之而来。在《等待戈多》中,人们还在苦苦等待那能拯救一切的神出现,他出现了,可是已让人无法辨认。

从波卓的言语和行为方式上可以看到,万能的上帝在现实中已经变为一个需要帮助、以金钱为工具、残暴无常而又相信命运的人。

A 金钱――救命的稻草

第一幕中戈戈、狄狄也对金钱爱之如命,但他们是用金钱来维持自己活命的,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何来高尚?第二幕,戈戈、狄狄竟然沦落到道德丧失殆尽,以帮助瞎了的波卓为“消遣”!?人是这样,神呢?

波卓:救命!我会给你们钱的!

波卓:十个先令――一磅!

在这个神的后裔。或略带神性的人都自身难保并以金钱为工具的世界,正处于神性、人性一起陷落的时代,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的现实!

B神之退位

从文艺复兴到二战之前,西方是一个宗教(基督教)统治的世界,但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神的位置崩溃了,他把地位拱手让给命运。世界变成了一个被命运主宰的世界。这在波卓――现实中的上帝的言辞中很容易找到。如:

波卓:想一想,我本来很可能处在他的地位,他也很可能处在我的地位。要不是命运愿意我们像现在这个样子的话。人各有命。

从戏剧的类型: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看,命运悲剧的产生是在极其远古的时代,它给人以指点迷津的安慰。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样一个人的发现、社会的发现、文化的发现时代,神竟退位了,退位给在上古时代统治过人们的命运!

这究竟是人类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不如宁愿相信这是人们在荒诞的现实中寻找出路的一种尝试。一种向传统向历史向源头寻找出路的尝试。

可见,在人们的精神现实中,神是存在着,可此时已是降落的神,尚需困苦中的人来搭救。人们还能再寄希望于他,再无始无终地等待他吗?

二、时间的缺失与不确定性

1 季节

从舞台背景和演员的着装上看,这是一个荒芜和寒冷的季节――一切都是灰色的(除去第二幕中几片叶子),“圣地的彩色图”只是回忆,“青灰色的死海”只是想象度蜜月的地方。如果戈戈、狄狄及波卓、幸运儿的靴子和帽子可以表现季节的话,也只是冷冷的季节,具体是哪个?不能确指。

从演员的对话和独白中,似乎可以找到些微的信息。如波卓:今晚上的天气有点儿秋意。及第二幕中,枯树上长出的几片叶子。这叶子是否可以指春的到来呢?但本文作者更倾向于把这几片叶子理解为:被广大黑暗和寒冷包围着的春(希望)的被打压、缩小的象征。

可见,季节在这些只言片语的暗示明示中,已是混乱的、模糊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们没有处在可以安乐生活的季节。他们在经受着“秋的凉意”、冬的寒冷,又在春的微茫希望中无望地希望着,等待着。

2 一天

爱斯特拉冈:但是。哪个星期六呢?今天是星期六吗?难道今天不可能是星期日吗?或者是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

戈多让两个流浪汉星期六等他,而星期六是《圣经》中记载的上帝造人的日子。这里的星期六可能暗指耶稣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那么星期六是耶稣不在世上的日子。人们因而绝望、无聊和孤寂,等待着精神上的拯救。

而从时间的确定方面,这里的星期六是混乱的,说话者根本不确知今天是星期几,他们已经失去了确定时间的坐标。时间按纵向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如果剧中人无法划分时间,那么,对于他们的回忆、现状和渴望,我们都是要怀疑的。

3 时刻

对每一天的划分中,我们过去很分明地划分为白天和黑夜。然而把从白天滑入黑夜的当儿,叫黄昏。黄昏究竟指什么时候呢?在这里就呈现了过往的黑白两分的过于简略的过失――第三界面。第三界面是我们未曾仔细研究的,所以,这里只剩模糊。除了时刻的模糊,还有时刻的缺失――白天。这可以从意象的角度看出,剧中只出现了月亮,而没有出现太阳意象。(回忆除外)

现实中,表可以确定时间。剧中唯一拿表的人――波卓(现实中降落的上帝)(此点亦可以证明其为上帝的身份),在第一幕中却把表丢了。他若无其事地说“我准把它丢在庄园里啦”(上帝原来的家园),却留给人们一个无法确知的世界。

从意象的角度看,剧中只出现了月亮――这只出现于黑夜的事物,其冷冷的光更增人的孤独。爱斯特拉冈曾回忆:“我的衣服是在太阳里晒干的。”并且从太阳、月亮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看(西方的月亮有“疯狂、神经病”的隐喻),人们只生活在黄昏、黑夜中,波卓的眼睛瞎啦,他只能看到黑夜。这些都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人们的判断的依据。

4 变化无常

时间的变化无常,可以从树叶一夜变绿的剧情中略见一斑。荒诞派戏剧家使用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来表达那个疯狂而无逻辑的时代。

弗拉季米尔:只一夜工夫。

爱斯特拉冈:准是春天来啦。

弗拉季米尔:照你说来,咱们昨天晚上是在哪儿呢?

爱斯特拉冈:我怎么知道?在另一个场所。别怕没有空间。

叶子可以一夜变绿,季节可以一夜更换,这是正常的时秩更迭吗?他们虽然说着“别怕没有空间”,然而人却没有家,心却无所属。

三、人的缺失与不确定性

《等待戈多》中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相互理解的,但也是不能独立的,并且人是没有主体性的,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感觉。

1 女性的缺失

在《等待戈多》全剧中,只有一次提到女人,是在幸运儿出场时,略带头脑的弗拉季米尔说他“像个女人”。只有男性、女性平衡存在的世界才是一个有希望和生命的世界。剧中只是一个单性的世界,这注定了它要从黄昏的荒凉走向黑夜和灭亡。

2 人的官能的缺失

除了波卓眼瞎,无法看见事物、辨别黑夜和白天,幸运儿变哑,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也同时被剥夺了话语 权之外,戈戈、狄狄、报信孩子的不辨时间与空间也是一种官能的缺失。

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人类的一部分,波卓――降落的神,幸运儿――被认为得到拯救的人,戈戈、狄狄――变态的“夫妻”,孩子――不辨人物与地点的下一代。他们便是西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失明、失聪、变态和不辨正误的时代!

3 独立人格的缺失

幸运儿在最初就被剥夺了身份的自由,不被当做人看,而在第二幕愈演愈烈地变成了哑巴,连自己的话语权也被剥夺了。他的个人生命走向一直是向下的。

波卓,虽是以主人的身份出现,然而随着自己的失明,他已无法离开幸运儿。就是在最初未变瞎之前,他的所有智慧都是幸运儿教授的,可见没有幸运儿就没有今天的他。二人是无法分离的,离开谁都将失去自己存在的证据与依靠。

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一个关注于精神,一个关注于肉体,都不是完整的人格。

4 人的迷失

迷失与缺失是不同的。缺失是事物的不完整,而迷失是在完整的基础上,各部分的行动与功能出了差错,而导致了事物肌体的破坏,其中包括缺失。

波卓由神降为人,他和幸运儿在舞台上穿行着,他们在寻找什么?第一幕是走向市场,第二幕呢?波卓看到幸运儿的现在就痛苦得无法忍受,他是否在痛苦中回忆起自己以前作为神时的博爱与神力呢?神已非神。

幸运儿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与话语权,他是痛苦的,他己由一个完整的人变作物或工具了。

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的迷失在于失去了自己的“立场”,他们“趴在地上”。整天地在等待戈多,然而戈多始终未来。他们不知道离开吗?哪里都是一样的。

怎样走出这圆形的迷阵呢?或许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作为观众的同时代人为他们作了反面的尝试,从而让人们面对一个失去了神的时代,面对它,走出它。

作为信使的孩子也是迷失的。他不知道自己快不快乐,他明明见过的人第二天就不认识了。身为下一代,不辨是非,还有未来吗?这是萨缪尔・贝克特在关注当时人们精神的迷失时对未来的隐忧吧!

作者就这样展现给我们一幅荒诞无望世界的画图,这画图是灰色的。人们能不能在这样的画图面前得到启悟从而得救呢?只能靠人类自己。

篇6

平等,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尊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大家都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的对待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平等处处存在!共同阅读平等待人的演讲稿学生,请您阅读!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1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2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3“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4平等待人是大家的基本素质体现;是大家想要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是大家美好的理想之一;是实事求是的好态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不对金钱、权利、庸俗崇拜陈腐观念的臣服;是没有分歧与鄙视人格、地位的体现……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5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篇7

古人饭后,只漱口,不刷牙,讲究些的,也不过像《红楼梦》里的公子小姐那样,在漱口之前,先用青盐把牙擦一下。青盐是一种块状的结晶体,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钠,但是杂质很多,不能吃,通常用来研药,或者盖房子的时候当砖使。擦牙的青盐雕成棱柱形,红黄褐色都有,模样挺像石刻印章。估计贾宝玉就是拿这“印章”往牙上一按,来回刮几下,然后喝水,咕嘟嘟,咕嘟嘟,把水吐出来。一块青盐擦一次肯定用不完,擦完了放回去,下回吃完饭再擦,天长日久,那块青盐越来越小,而上面沾的饭屑却越来越多。想想就恶心。

也有人不用青盐,用竹片子刮,先刮牙齿,再刮舌头,就跟今天的兽医帮奶牛清理口腔似的。明清两代用青盐的少,用竹片子的多,如果您生活在那时候,午饭过后在小巷里行走,总能瞧见一些成人站在家门口,伸出长长的舌头,边刮边呕。想想还是恶心。

抛开恶心不谈,清洁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或许青盐和竹片子能防治龋齿和口腔溃疡,但是清新口气的效果并不明显。据说清朝的男人去青楼妓,吃完花酒都要再叫一盘糖炒栗子,究其原因,无非是想除除口臭,好跟神女同赴巫山。嘉庆时另有竹枝词:“寒火三更灯半灭,门前高唤灌香糖。”“灌香糖”指的还是糖炒栗子,这玩意儿甜香四溢,吃一枚美半天,小夫妻夜半过生活,用它清新一下口气再接吻,情趣陡然上升。

再往前说,唐朝人也不刷牙,甚至也不用青盐和竹片子,时间长了,饭菜的碎屑积在口腔里,被细菌慢慢分解,散发出阵阵臭味。如果碰巧再有点儿胃酸、胃胀、胃溃疡什么的,那口臭就更明显了。老百姓过生活,口臭至多降低情趣,领导们在公共场合却得注意形象。据孔平仲《孔氏谈苑录》记载,唐朝三省六部的长官去见皇帝,嘴里都要含上一枚丁香果,丁香果挥发出丁香油,丁香油能除口臭。这帮官员之所以除掉口臭再去见皇帝,当然不是为了跟皇帝接吻,而是怕自己熏到了皇帝,给皇帝留下坏印象,从而影响仕途。

能除口臭的食品有很多种,除了丁香果和糖炒栗子,还有橘子、橙子等水果以及花椒、茴香等调料。其中调料除臭在明清两代颇为流行。例如明代开封人宴请宾客,饭前必有茶,饭后常有汤。茶无非是开水泡茶叶,汤一般用花椒、茴香、砂糖和甘草配料,放水锅里煮,煮开后,客人们一人一碗。茶用来开胃,汤呢?自然是用来除口臭。不过也有民俗学家持不同意见,认为饭前茶、饭后汤只有象征意义,茶用来迎客,叫“迎宾茶”;汤用来送客,叫“滚蛋汤”。我不反对这样的解释。

清朝人是否用花椒和茴香熬汤,我不得而知。不过我知道清朝的北京人爱吃零食,特别是嘉庆年间的男人,身上常拴一荷包,荷包里装满胡椒籽儿,会客之前,那手先伸进荷包里,捏出一粒胡椒来,撂嘴里嗑。见人说话,一嘴的胡椒味儿,把口臭盖过去了。胡椒很辣,吃多了上火,除此之外,其功能倒跟我们的口香糖颇为类似。(齐静)

朱元璋的夫人“露马脚”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想人知的事,尤其是那些弄巧成拙的事一旦败露,人们就会说是露了“马脚”。那么“马脚”是指马的蹄子吗?

“马脚”并不是指马的蹄子,而是指马氏之脚。这个词同明太祖朱元璋的夫人马氏有关。

相传,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当过牛倌,做过和尚,所以,在选择终身伴侣时,与一位同样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脚,这在当时是一大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皇后。

皇帝虽然对自己很好,但深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感到不好意思,在人前从不敢将脚伸出裙外。

篇8

一、有关小说《等待野蛮人》的总体概述

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于1980年完成创作,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太阳镜刚刚发明不久,还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太阳镜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出现了多次,每次都是通过作者独特的陌生化手法对太阳镜进行距离的描写和刻画,小说中库切对于太阳镜下意识的远距离描写是一种文化暴力批判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小说《等待野蛮人》一开始就对太阳镜做了大量的描写和刻画,这里太阳镜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新生事物,更是承载着库切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变成了一种被灌输了文化暴力的秘密武器。下面笔者将以小说《等待野蛮人》为基本的载体,对小说中太阳镜所蕴涵的文化冲突和对这个边远小镇所带来的单方面文化暴力进行分析解读。

二、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太阳镜所蕴涵的文化暴力

太阳镜第一次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出现的时候:“只看见在他的眼睛上面金色的环形金属上有着两个圆圆的玻璃片。”这是第一次从小镇老行政长官的视角对太阳镜进行描写。虽然这位年老的行政长官有着广阔的见识,然而他也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东西。在对小男孩进行审问的时候,小男孩对于这个新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这个远离城市的偏远小镇人民来说,太阳镜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可是对于乔尔上校来讲,他们那里的人都会带着这样的玩意。尽管这个小镇也是处于第三局的管辖之下,可是从对于太阳镜的心理接受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文化差异。

对于这样的一个新玩意,乔尔上校宁可自己在堆满家具的房间中磕磕碰碰的,也不愿意取下他眼睛上的玻璃片。尽管老行政长官对于这种新发明的玩意并不是特别的认可,可是这个时候老行政长官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和抵触的情绪,对于这种新发明的事物只是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也正是上校乔尔刻意用太阳镜营造出来的,通过太阳镜故意和行政长官之间拉开了距离。太阳镜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引发的第一次冲突是小男孩被乔尔审问的时候,小男孩本来是在爷爷的带领下去看病的,可是在路途中却被误认为是野蛮人,因此被抓起来了。“我努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不快,眼睛瞅着他那故作的矜持,还有他那健康无恙的眼睛前面被黑色镜片遮挡起来的神秘模样!”这是老行政长官对于乔尔最初的不满:不满乔尔的固执己见,不满乔尔的眼睛,不满乔尔像个女人似的将自己的双手在胸前面拿捏着。对于太阳镜这样的新玩意,整个小镇上的人都逐渐变得反感起来,对于乔尔和第三局的行为都感到不满。

可是当乔尔对野蛮人进行征讨的时候,小镇上的士兵开始戴太阳镜了,他们模仿自己的上司,眼睛一直一动不动地对着自己眼睛前面那块黑色的玻璃片,一直把玻璃片放在自己的眼睛前面。老行政长官这时候开始禁不住问自己:这种滑稽可笑的模仿行为会流行开来吗?小镇上的人们此时已经开始逐渐接受太阳镜所带来的文化改变,从而带动了小镇文化的改变,太阳镜所蕴涵的文化暴力已经逐渐明显起来。在这场从文化陌生到排斥再到模仿的过程中,小镇似乎是在等待太阳镜文化的入侵而并不是野蛮人的武力侵略。小镇所经历的是太阳镜这个新生事物蕴涵的文化侵略,并不是野蛮人入侵加剧了小镇的衰落进程,太阳镜所蕴涵的文化侵略是在无形之中进行的,是不易被察觉的。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这个边远小镇的人们逐渐将自己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格式化,慢慢接受了太阳镜这个新生事物所带来的文化,原先这个宁静的小镇是没有太阳镜的,小镇一直是处在第三局的控制和管辖之下,有着浓重的野蛮人文化气息,因此小镇的文化从实质上来讲是一种半野蛮人半第三局文化的。乔尔身上所蕴涵的文化和小镇的文化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太阳镜中的文化来到小镇其实就是对小镇文化的一种暴力侵略,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渗透和不见硝烟的战争。

管理者第三局掌管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掌握了文化输出的主动权。边远的小镇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体系,然而当两种文化发生相撞的时候,第三局的文化和主导权地位在无形之中就会变成一种文化暴力行为,将其所代表的第三局文化分裂并糅合到第三局的新发明“太阳镜”之中,之后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强制性地将第三局的文化灌输到这个边远的小镇上,此时的小镇只有接受这种来自第三局的文化灌输,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独立权。边远小镇的文化在第三局文化暴力的不断冲击之下,原有的意识形态不断瓦解,走向变异,最后变得和第三局的文化一模一样,这一切巨大的转变都是在悄无声息之中完成的,没有任何硝烟四起,也不存在人员的伤亡。乔尔也并没有强迫任何一个士兵去模仿他,然而他身上所携带的文化暴力却强迫他们进行模仿,在士兵的潜意识之中,他们已经被这种文化彻底击溃了。

三、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单一性的文化暴力

“它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免受太阳光的刺激,带上它我们就不用整天眯着眼睛了。”这是小说中乔尔向老行政长官进行太阳镜介绍时说的话。太阳镜在保护眼睛不被太阳伤害的同时,也让自己可以很好地隐蔽,不被他人发现。乔尔可以通过太阳镜看到老行政长官,可是老行政长官却看不到太阳镜后面乔尔的眼睛。太阳镜成为了乔尔的一种凝视工具,代表了文化上的压抑,一种文化表达的震慑作用,与此同时,这种文化的凝视还是单方面的,太阳镜成为了被凝视文化进行反凝视的一种阻挡。

文化之中蕴涵了一定的暴力因素,太阳镜只允许镜片后面的文化对前面的文化进行冲击,但是却不允许其反过来对镜片后面的文化进行透视,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文化入侵。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乔尔一直是一意孤行,尽管也受到了老行政长官的多次劝阻,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单方面的文化暴力行为,这也正是上校乔尔刻意带着太阳镜的重要原因,他不愿受到老行政长官的干涉。太阳镜是他们之间进行眼神交流的重要载体,或者是更深层次上文化交流之间的阻隔。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多次提及到用眼神交流,可是太阳镜的存在将这种交流给阻隔了。太阳镜阻隔的不仅仅是眼神上的交流,还有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乔尔通过太阳镜可以看见老行政长官,可是对方却看不清楚太阳镜后面的乔尔,这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是单方面的,单方面之间的文化交流很明显是属于一种文化暴力行为,一种镜后文化对镜前文化的入侵。当乔尔兵败撤退狼狈地逃离这个边远小镇的时候,尽管此时乔尔已经取下了眼镜,可是还是通过车窗的玻璃瞪着老行政长官。“通过车窗玻璃反射的光我就可以肯定那个黑影就是乔尔上校,但是他仍然不肯将脸朝向我,过了很久,他从车的座位上侧过来了身子,从玻璃后面盯着我。”一直到这个时候,乔尔还是坚持不让老行政长官看清他的眼睛,因此乔尔试图想用车窗玻璃来创造一种和太阳镜一样的可以阻断文化交流的障碍,这样第三局文化和小镇文化还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乔尔在败局已经确定的时候还是试图想营造出一种单方面的文化暴力途径来阻止小镇文化的独立性和主动权。

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太阳镜不仅仅是乔尔上校的一种代表,同时也是第三局方面意识文化形态的代表,它只许可位于他身后的文化对其他文化进行单方面的暴力入侵,但是不允许其他文化对它后面的文化进行影响,所以太阳镜就起到了一种距离隔离的作用,太阳镜的存在拉开了老行政长官和乔尔上校之间的距离,这种文化上的距离感让乔尔上校并不再是以一种个人的身份出现在这个小镇之上,而是代表了第三局的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文化象征开始逐渐融入到了小镇的文化之中,并且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将小镇文化进行瓦解,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小镇文化影响到自己的文化体系。尽管太阳镜是人类制造的,可是太阳镜反过来又影响到了人类,甚至是制造了一群人,在思想意识被格式化以后又被强行灌输了一种新的文化,太阳镜所带来的文化暴力的单方面性正是一种鲜明的体现,同时也是制作人的一种新工具。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太阳镜成为了这个边远小镇等待而来的野蛮人,小镇并没有等待来抢劫财物的野蛮人,最终等来的却是像乔尔这样带着太阳镜的文化野蛮人。太阳镜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入侵是一种无声无息的行为,将边远小镇原先的半第三局半野蛮人的文化彻底瓦解,给他们灌输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意识,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小镇的文化被同化,逐渐失去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朱玉英.浅析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2] 薛武.徘徊在自我和他者中间――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道德关怀[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 周婷婷.《等待野蛮人》:老行政长官的主题功能解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4] 杨柏艳.人性的升华――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5] 朱红东.二元消解 多元共栖――论《等待野蛮人》中帝国神话的自我解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篇9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现状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的继承国,同时在教育领域、科技实力方面最强的加盟共和国,从宏观上看,俄罗斯的教育基础保留了苏联的基本格局。

1992年以后,俄罗斯开始实行国立与私立大专院校并举的教育体制,各类私立高校蓬勃发展。十年中,俄罗斯高校数量增加了近三倍,达一千三百多所,其中私立院校七百余所,在校生五百五十多万。俄罗斯的一些高等院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等。

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俄罗斯政府在稳步加快经济管理体制调整步伐的同时,把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关键,提出一系列的提高科技竞争能力,发展教育的改革计划和举措,特别是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2001年、2002年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46%、43%。这在国家各项预算中是增长最快的。不仅如此,俄罗斯联邦政府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2002年,俄联邦政府决定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改革教师的退休金制度,使教师退休后的生活更具有保证;选择教师职业的男性公民,大学毕业后可免服兵役;增加教师住房建设拨款;银行向师范院校学生发放贷款,毕业后如从事教师职业,贷款由国家支付,如不从事教育职业则由本人偿还。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俄罗斯各高校对所设专业进行一些调整,取消了一些不适应形势的学科,增加了有关法律、通信、财经、经营等方面的专业,同时,在火箭、航空、航天、地质、矿业、核能、船舶制造、生物医学新工艺、分子物理、计算机软件、光学和电子仪器加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都具有较高水平。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举措

1.俄罗斯建立新的高等教育学制

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现为俄罗斯联邦普通和职业教育部)为推进高教改革,顺应国际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了培养各级专业人才的原则,根据俄罗斯国家高等专业教育标准确定了多级高等教育学制结构,具体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级为学士学位教育;第三级为硕士学位教育和专家资格教育。对于新的教育学制结构,不作硬性规定必须执行,允许高等院校自主决定,在新旧两种高等教育学制间作出选择,即新旧两种高等教育学制结构同时并行。

俄罗斯的大学教育原来只有本科一个学历,俄称之为“专家”学历,学制为5~6年。大学后教育即研究生教育,分为副博士和博士学位,学制都是3年。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俄罗斯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设立学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目前,除医学专业和音乐、美术等几个专业外,俄罗斯已经建立了包括两年制的只授予毕业证书的不完全高等教育、4年制的授予学士学位的基础高等教育和2~3年制的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化高等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阶段的授予副博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的多层次的高教体系。2003~2004学年度开始,以鲍曼技术大学、托木斯克技术大学等几所重点技术大学为基地,围绕一些技术学科开始试验与欧洲一致的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同时起草法律文本保证实现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据统计,已有60%以上的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所属高等院校和一大批部属高等院校已经按新的多级高等教育学制结构运作,到2004年底,进行试验的学科范围扩展到八十多个技术性学科。2004年第四季度,起草法律文本保证实现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

2.实现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俄罗斯政府努力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活力。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即“所有与教育质量利益有关的个人、组织、企业、社会和国家都要分担教育资金的投入”。

国家财政预算仍然是高校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对高校日常支出、为国家预定人才的培养和高校通过竞争得到的其他项目提供经费,根据2003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规定,2006年前教育投入不低于总预算的4%。2001年教育经费在国家各项社会性开支中增长最快,2002年教育预算超过了国防预算。2003和2004年的联邦财政拨款均比上年增长了19.5%和20.6%。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每年从年度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联邦预算3%的比例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同时改变过去国家对高校的拨款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拨款依据的激励拨款制。从2004~2005年度起,联邦政府和联邦主体对职业教育机构拨款按其提供教育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进行拨款。

鼓励地方政府分担部分高教经费;建立培养经费个人分担机制;实行“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制度(гифо),通过购买教育债券的方式,购买价格由学生在统一的国家考试中取得的分数来定;改革学生奖学金办法,将大学生的奖学金分为学术奖学金和社会性助学金两类;吸引社会预算外资金的投入,即积极吸引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实施这些措施,保证高教经费的来源,才能更好的推动高教改革的发展。

3.构建现代化信息网络,实施远程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校科研

由于俄罗斯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俄罗斯教育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社会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知识的产业化,加强与世界各高校的广泛联系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俄联邦教育部近几年狠抓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工作,加强电信网络建设,同时,组建俄罗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创新综合体。它们使各层次教育机构、科研、设计、生产和创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在大学里可以实施从基础研究到成型高科技产品的批量生产――完整的创新过程,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和技术创新中心。在科学领域和科学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性科技中心,开发大学的科学潜力,创造大型综合性大学的商业环境,即形成企业型大学。

俄罗斯拟定实施“高校高级信息技术工程”,此工程目标有二:一是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手段的信息技术化,构建以电信为基础的现代教学网络体系,补偿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二是开辟以网络为核心的远程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实施途径,并为边远地区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基础,以保证国家教育统一空间的实现。

搞好现代化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潜力,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实施远程高等教育,加快现代教育改革步伐,提高综合国力。

4.实行全国统一考试(E гэ)制度

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是俄罗斯在整个教育领域改革力度较大的一项改革举措。全国统考的首次试点是在2001年,在学生中学毕业后实行统一的国家毕业考试,学生可凭此考试成绩申报志愿,升入大学。2002年共有30万人,2003年共有64万毕业生,2004年全国有2/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了这次考试。自愿参加试点的中学也大幅度攀升。考试包括所有的核心科目,如俄语、文学、外语、数学、科学、历史等。根据原计划,定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全国统一考试。

在实行这一新制度的过程中,俄政府充分结合了本国国情。首先,由于以前没有类似的经验,试点之初强调统考委员会和监考队伍的建设。统考委员会吸收当地的大学和中学教师、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员组成,保证考试的相对客观公正。其次,在2005年俄政府在全国推行大学升学全国统考制度之后,仍允许部分大专院校自主招收少量学生,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做法。最后,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补充,将实行各种科目的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考试形式来选拔优秀人才。这种制度将扩展有才华青年不需经过考试和竞争就能入学的机会。

俄罗斯实行此政策,可以解决出现的一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善问题,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出现的一些营私舞弊、的现象,同时使许多家庭出身贫寒的优秀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还解决了很多边远地区的优秀学生因为负担不起到莫斯科的往返交通费用,不能到莫斯科大学接受教育的情况。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更好地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的计划。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启示

篇1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步伐日益加快,为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我们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在新的形势与任务下,如何认识和更新“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成为当前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教育的思想,是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性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要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教育规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思想,受到一定教育规律的制约,是人意识思想中对教育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认识程度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条件有关。所以,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可能是落后的。教育理念则不然,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规律基础上,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正确反映所处社会环境下的教育本质和特征,能正确地指导教育的变革方向。教育理念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先进的高等教育就应符合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古至今,我国就有一直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早在东周时期的孔子就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先人们起,我们对教育就赋予了深厚的期望,充分认识到它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近代教育思想家曾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鲁迅先生也提出要培养“有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容纳新潮流的精神”的本文由收集整理

学生。就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情况看,这些教育理念是一致、先进的。二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间以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产生一种种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和功利用职权义倾向。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秉持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和高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不可负认,针对我们的国情而言,这个教育思想我们应当永远坚持,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千百年来传沿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教育思想、资产阶级功利式教育思想以及前苏联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中有许多是积极的,也有些是消极的,有一些消极影响已经根深蒂固,突出表现就是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工作现在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化”和严峻的功利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现在除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文化三大职能外,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第四大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的教育理念进行认真探索和创新,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与国内经济社会与匹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代高等教育要坚持人文、科学与创新的统一

现代高等教育是一项任务繁重的事业,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水平评估、高等学校专业认证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给各类高等学校带来压力,其评估、认证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大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认同度,众多检测指标都是以可见的经济效益等情况来证明其教育的价值。就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说,高等教育以适应和推动经济的发展为重要目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普遍的功利主义倾向,对人才的培养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呢?很多有识之士认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为当前的“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最佳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教育,核心是要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科学与创新的统一。

一直以来,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特征。人文与科学这两种文化在融合、分离到再融合的过程中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文与科学是融合的。当时,受经济条件所迫,人文科学相对比较发达,出现了很多的古典哲学家和思想家,自然科学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与此相适应,古代的教育比较重视人文精神,它重点进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教育。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十九世纪以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逐渐走向分离,并且成为了人类征服自然、造福大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自然学科的分化和社会职务的分工,于是“专业教育”便应运而生。虽然自然科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它没有同时带来人文精神的高涨。反映在教育上,过分“专业化”教育的严重后果就是加快了教育中的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了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急剧滑坡。目前,全球高技术人才交流频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家的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随着人才的流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变的更加深刻。当今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要求现代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应当是现代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

拥有丰富的创造力是当前人才的价值所在和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对于教育理念,社会价值观认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价值观的不足之处是对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注意不够。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表现是利益主体向多元化转变和重视人的创造力。当今的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强调交易的平等竞争、商品的等价交换、人才的各尽其力和各显其能。商品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提供的商品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在这复杂的要求下,我们的生存社会呈现出多元、多变、多彩的状态,不确定性、可选择性逐步增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至关重要。

既要会做事,又要会做学问、更要会做人,这是当今时代的基本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科学、人文以及创新的和谐统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新人,既会做事,又会作学问、更会做人,这才是高等教育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

三、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质是要强调人的主体精神

高度强调和重视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质,这既是时代的强烈的呼唤,也是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文化的活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文化的传递、选择、应用和创新,通过积极的教育可以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教育是通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来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并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得以延续。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强调人的主体精神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算是教育本质的一种理性回归。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经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人文精神发展的需要。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的一个主体,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教育培养出为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人主动要求接受教育,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在社会中生存,促进人在社会中的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

2、人与才是互相矛盾的统一体。在任何时代,教育都应当把培养“人”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注重培养“才”,让学生有“一技之长”,促进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从根本上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是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学生是否成才关键还在于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