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25 01:1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一)异地入学困难。农民子女在异地接受教育,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能否及时就近读书。但长期以来受户籍限制,城市公办中小学仍旧常常以户口或招生名额有限为由拒收农民工子女。虽说国家多次出台政策,三令五申"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公用经费, 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但在实际的执行中,政策往往会走样,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到"同城待遇"。
(二)失学辍学率高。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 在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者所占比例为4.0%,上过学后又辍学的比例为0.8%。二者相加,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按要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8%,高于全国儿童的相应比例(3.3% )。另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儿童中心单位对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九个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情况的调查;流动儿童失学率仍然较高,达到9.3%,近200 万游荡在城市街头;还有近50%的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已经入学儿童有20%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维持学业。
(三)教学质量堪忧。目前,大部分农民工为其子女选择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比较适应农民工自身流动性特点。这类学校费用低廉、对学籍、户口要求也不严,但和普通公立学校相比,此类学校大多受办学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较差,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简陋,校园建设功能不全,教学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教师专业化和经验略显不足,师资水平相对低,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水平。
(四)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生存于城乡二元社会夹缝中,他们一方面沿袭父辈农村生活方式,一方面又在繁华的大城市中耳濡目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的城乡差别,使农民工子女极易受到城市孩子的排斥,甚至是冷嘲热讽;再加上他们在社会交往、家庭关爱、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孤独、封闭、心理不平衡、戒备心较强、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此外,由于其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大,导致他们经常缺课,因此大多成绩不理想,导致农民工子女普遍自卑、自闭、自我评价偏低。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限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二)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也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三)农民工经济收入低。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他们为经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被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对策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烦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 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
(二)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到"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 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 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三)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农民工身份,从制度上消除歧视,使其享有国民待遇,平等享受社会保障权。二要加快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解决好农民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的缺失。三要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的网络服务体系和一体化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农民工保险基金转移管理办法等,为农民工进城提供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建鑫. 教育公平、公共财政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J]. 农村经济, 2007, (1).
[2] 中国改革(农村版)编辑部. 新失学现象[J]. 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 (4).
[3] 林茜彬.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4] 黄岳辉, 黄皓华.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5).
[5] 钱再见, 耿晓婷. 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路径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 2007, (2).
篇2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农民工子女是作为劳动力转移的附属品来到城市的,虽然已经开始在城市扎根,但因为他们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户口所在的村镇又没有把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到其滞留的城市,他们的到来必然加重流入地公办学校的负担,遂不被当地公办学校接纳,即使被接纳,也需要在正常的学费之外另交借读费,甚至还有所谓赞助费,无形中加重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负担。
2.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不公平境遇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弊端: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多由于资金问题只能租一天算一天;师资良莠不齐,有退休教师,有农村民办教师,甚至还有只认识一些简单汉字的农民,连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材陈旧,有的甚至停留在托管的阶段。
3.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歧视问题。一方面,公办中小学不愿接收农民工子女;另一方面,即使接收了,也是采取“一校两制”的办法,不能做到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4.失学、辍学率高。面对城市的高要求与恶劣的家庭经济环境之间的差别,那些无力支付学费的农民工子女就只能游走于城市的边缘。由于农民工经济拮据,一般只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城中村,生活环境恶劣,治安混乱。他们为了生计,长时间出外打工,根本没有时间照看子女,年纪小的子女只能放任自流,容易失学辍学。
5.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安全问题。健康不仅是生理的,也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生理健康上,由于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本身营养就不乐观,农民工又无法或几乎不能给孩子提供医疗保险,农民工子女的生理健康受到了威胁。而随父母进城后,他们普遍感到城里生活的巨大反差,再加上经常变换居住地,生活的不稳定以及缺乏关爱和沟通,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暴躁冷漠的心理,造成了心理阴影。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保障。首先,应从根本上改变并不断完善现有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其次,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应进行适度倾斜。再次,政府应从经济上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支援。
2.建立合理的财政供给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一方面,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补偿制度,减轻流入地的财政压力,以增强当地公办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进城农民工子女发放“义务教育券”,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后,将此券交给流入地政府,流入地政府向中央财政兑换相应的教育经费。
3.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政府应尽快制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并制定相关的施行准则,除了师资、安全、卫生等方面标准不得降低外,设立条件可酌情低于当地公办学校的办学标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
4.建立一个对农民工子女没有偏见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加强农民工所做贡献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他们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他们的歧视与偏见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政府应积极引导各类媒体,对农民工的辛勤劳动进行赞扬和宣传,对他们的生活困境进行如实报道,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同时,让他们的子女参与地方的各种劳动,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够健康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能同步、同时。
5.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从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不安全感、对环境的不适应等,使他们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语言问题,他们的乡音会被城市孩子讥笑;其次是父母收入有限导致生活拮据,他们的省吃俭用会被城市孩子看成老土。第三,视野和交往的狭窄影响到与同龄孩子的沟通。第四,父母在城市受到的歧视也会折射到他们身上。
参考文献:
[1]周振华,刘义程.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双重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06,(03).
[2]林茜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3]欧阳国庆,黄玉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J].上海农村经济,2006,(04).
篇3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s and the Effect of Socialization
ZHAO Yu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already formed a large special group, and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also proposes solu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多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出现,原因在于农村土地“大包干”的实施。为了生计剩余的劳力开始进入城市,“农民工”问题就此出现。90年代,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日渐呈现“家庭化”的趋势,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也多带着子女。然而,这些孩子却没有因为步入城市就得到所应有的平等对待,由于家境和自身等诸多问题,他们被排斥在外。随着局势的发展,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愈发的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不仅仅包括智力的发展,还包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这些又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当代社会生活,而且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从教育社会学的社会化的角度来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的,家庭作为一个亲属团体,其成员间有着特殊的、紧密的联系。基于这种特殊性,家庭便承担起了教育家庭成员,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人的品行个性观念以及健康心理观等,同其最初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的教育职能是责任重大而深远。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如家庭种族、阶层、宗教、父母经济、生活方式和文化教养会对而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影响。其次,家庭环境的独特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早期与父母的接触,是儿童的智力、情感的发展基础,对他或她能否理解,接受和给予爱,有着重要影响。再次,家庭中的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巨大影响,由于儿童生活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使父母成为儿童心目中的全知全能的权威。父母借助这种形象和儿童交流,对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就当前来说笔者认为,关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以下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对于城市新环境的适应。农民工子女从落后的农村来到繁华的城市,因为自身年龄小,心态、情绪的波动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蝴蝶效应。对于此,父母要主动地积极地帮助子女去接触“新世界”,而不是让孩子去畏惧;另外,还要教给孩子认识这个城市的规矩准则,去融入;还有不可否认的是,占据孩子最多时间的学校更加需要好好地去适应。在最初时,农民工子女在教育程度、教育水平、行为习惯、外语基础、服饰生活相较于城市孩子,有很明显的弱势,在硬件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受制于同学的排斥,就容易滋生问题,在这里家长的做法就会决定孩子以后的观念。因此,作为父母务必要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农民工的生活流动性比较强,而孩子也跟着流动。首先,频繁地变换住所,孩子就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很难安下心来学习;其次,不同地区的教育内容和进度也不相同,一旦孩子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就会感到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此外,一直转学,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所以常常因为没有朋友而变得孤独。这些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都很不利,所以在孩子入学前,父母应该尽可能稳定自己的工作。
第三,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经济和文化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民工家长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忽略了自身的言行在无形中的作用。一些对于子女错误非打即骂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能随意打骂,否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尽量避免说脏话、粗话,行为举止要适当得体,尤其要避免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与家庭教育很不同的是,学校教育是在学校生活中进行的,而学校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性质和水平。
学校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地让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学生可以接触家庭以外的社会,接触更加广泛的社会角色和文化,了解老师、同学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此外,学生可以学会在与人交往中的合作性和独立性,以及对权威的遵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还起到筛选作用,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职业生涯。
笔者认为,当前,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不公平性上,而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教育起点所呈现的不公平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
一是入学难。一纸证件成了农民工子女能否接受一般教育的“敲门砖”。没有暂住证之类的证件就意味着没有借读费的推免,甚至没有和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然而,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工少有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即其身份是不明确的。其子女就会因为违反规定不能在规定安排的区域和学校就读,这样的结果加剧了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难度。即使可以入学,由于户籍等原因,农民工子女也不能和城市户籍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只能旁听,没有学籍,这种另类处理的办法迫使他们不得不返回原籍继续学业或直接辍学就业。
二是教育费用高。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比在原籍读书的费用高;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读书的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高。此外,父母只是普通的低廉劳动力,收入完全支付不了学校所谓的补课费、各种辅导费等教育相关规定外的收费。高昂的费用,迫使农民工子女不得不离开校园。
第二, 教育过程所呈现的不公平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私人开办的打工子弟学校,为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地点选择、办学条件的配置,以及安全的防范上都完全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师资的配备上,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性、职业能力不够,正常的教学活动都会受到各种限制,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说起。
另外,对于农民工子女,不只城市的学生有严重的排斥性,城市自身就给了他们不公正的待遇。另类的眼光,特别的对待,针对性的分配,各种恶劣的行为,使得农民工子女仍然是学校中的“异类”。插班生的身份,“乡下班”的成员,他们就是这样的身份存在于所谓的公平的公办学校。这还不是全部,有些教师容易对他们产生偏见和歧视,进而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在这种不被理解和关心的环境下,很容易诱发自卑情绪的产生,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他们学业和心理双重的伤害。
第三,教育结果所呈现的不公平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
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结果不公平的根本性的原因,无外乎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所呈现的不公平,这一点在农民工子女的升学和学业成绩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先天的教育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成绩较差。即使进入了公办学校,由于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学业的不良影响也是直接的。这就造成了城市间儿童成绩的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关于升学,初中之后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多大的义务性,政府的监管不足。这使得很多想在城市升学的农民工子女受制于现实,不得不辍学或者返回原籍就读。针对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教育中遇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其次,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工作制度机制。例如,美国采取教育凭证制度,即想在异地就读的学生,只需要由原籍的教育管理机构发放的就学凭证,无需办理复杂的手续。政府相关机构也方便统计异地教育凭证的数量进行财政拨款。这样的做法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提供了公平的机会。还应该注意的是,师资费用投入加大,教育门槛放低,普及度增加。在地方上,完善教育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人性化地处理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审阅,充分地给予其合法和优惠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鼓励创造联合办学的机会。
简言之,作为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处理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此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未来社会中流砥柱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涉及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问题;涉及到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稳定性。因此,只有家庭、学校和政府一起努力,才有可能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石红春,卢昌文.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及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李慧.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吉林教育·综合,2010.
[3] 王艳霞.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1).
[4] 金琴.基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论坛,2011(4).
[5] 马海棠.浅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5).
[6] 赵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探析[J].中国教师,2011(2).
[7] 于佳宾.教育公平视阈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8] 李雪,李健美.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
篇4
【关键词】教育不均衡 弱势群体 农民工子女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50-01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中国提出要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好坏差距太大。不论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甚至是同一个城市之间所提供的教育都可能有着很大的差距。“择校热”“排座热”等等都体现出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
每个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重点学校,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教育部门也是对这些所谓的“名校”投入大量的经费,对本来就不是很陈旧的教学楼装修装饰,教学设备一批一批换新。对于那些不是重点的学校,情况就相反了。没有大量的经费给他们更新教学设备、对他们的老师进行再教育,就连学校的学生也默认了自己的学校和名校有着很大的差距。于是,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这种便体现了一个区域内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父母越来越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投入。相比农村的家长,城市的父母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有着稳定的收入,愿意将一切都花费在子女身上。家长花着大把的钱,打通了各路关系将孩子送进名校。孩子穿着名牌衣服,有着各式文具,除了学校所要求的数目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参考用书,辅导用书。在学校上完了必修课,放学或者周末还报了各种辅导班。于是,各种辅导班应运而生,质量参差不齐,但家长没能力鉴别这些辅导班的教学质量好坏,只是一味的把孩子往里送,孩子的时间被设计成满堂灌,而家长却不计较资金投入和学习效果。这些对于父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就有点奢侈了。不说他们是否能有钱进名校读书,光是能不能公平的接受教育都是一个问题。本文将详细地讨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众多现象中的一种,也就是群体之间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分析
农民工的收入较低。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有一部分靠种田为生,虽然有的农民工外出打工,但是打工的收入多数仍然微薄的,不足以像城里的家长那样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农民工的低收入经济状况面对子女求学的高收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农民工子女跟不上课堂节奏。课堂上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书本中所涉及的内容都和这些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的文化特整不相匹配。课程是社会化内容的载体,而城市课堂中的课程和书本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书本上大多数的插画都是体现了城市面貌的,很多农村的孩子从小没出过远门,除了从电视上了解外面的世界,对城市生活一无所知。课本上的城市面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只是一幅陌生的图画而已。他们没有亲身体会和感受,这样不真实的感受无疑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产生共鸣。这和农民工子女心中所生活的环境差距较大[1]。另外再加上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观念的差别,对老师所说的事物的不理解,再加上长期缺乏父母对他们学业的辅导,他们很快就会跟不上课堂的进程。
家长自身的低教育能力和流动性。农民工父母自身的受教育水平都不高,能教授给孩子的也就不多,孩子遇到不懂的,家长也没有能力辅导。更有一些农村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空白。有的一年回一次家,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长期见不到孩子,何谈教育。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曾经对农民工子女有份调查,结果显示32.7%的学生表示“家长没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辅导”,而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50.4%的家长表示“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辅导”;最后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58.8%的教师认为进城农民: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差,难以管理”。同时,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使得孩子的学习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甚至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暂时性辍学[2]。
(二)客观原因分析
首先是户籍制度。一般来说城市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由各级政府负担。但是农民工子女在离开农村的时候,教育经费并不会跟着他们相应的流转,各地区在教育上的总体规划也都是以户籍为基础,农民工的子女在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的情况下,还是要交一定的赞助费才能入学[3]。
其次是国家制度的不完善。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农民工子女教育还是不完善,即使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受侵犯时,保护能力也有限。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谋私利钻法律的空子,对于应该承担的责任都是各种踢球。
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农民工自己可以上的学校无非是三种,一是公办学校,二是私立学校(所谓的贵族学校),三是农民工学校。对于第一种,要缴纳赞助费和借读费,这笔费用也不是小数目;第二种学校的学费相当高,即使是普通的城市打工族也未必能承担的起;而第三种学校则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总的来说,不是费用太高就是条件不好,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张勇.教科书城市偏向的课程社会学思考――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浙江教育科学,2007,(4)
[2]王守恒,邵秀娟.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专题,2011.1
[3]唐斌,魏祥健.重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问题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
篇5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育 问题型 化解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出现家庭化的趋势,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愈发突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相当大的问题,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一、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类型
1.放纵型。
许多农民工忙于生计,加上自身素质的原因,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对如何教育子女更是一筹莫展,在一天劳累后才有机会教育子女。但一天辛劳下来,他们的精力已过度消耗,难以静下心来跟子女交流,对子女的教育自然就少了,相比之下,农民工是给子女教育最少的一个群体。同时不少农民工家庭以为把子女放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的事,而忽视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把对子女的义务看成是让子女衣食无虑,尽可能地满足子女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至于子女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他们看来不是他们应该做的,也没有这个时间来做。有的家长认为子女“笨”,不是读书的“材料”,是负担,把他们放到学校“养”到初中毕业就可以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聪明的,如果学习不好那一定是学校没教好,而看不到自己的责任。他们认为给孩子交了学费,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学校,自己则可以摆脱责任,这是对子女的成长极端不负责任。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管孩子,对小孩关心爱护不够,交流沟通少,导致小孩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差,这类学生在农民工子女中所占比例很大。
2.粗暴型。
棒下出孝子,这是我们的传统,现在则变成了家庭暴力,农民工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诉诸暴力,对子女教育方法简单,重言教、轻身教,打骂教育多,正面教育少,常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细致的教育。由于生活的艰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或做了错事,农民工就很急躁,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信奉“不打不成才”“不打不长记性”。常有家长说:“老师,孩子不听话,你尽管打,他就服打。”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体现在这样的打工者家庭尤其明显。因为农民工本身的生存环境艰难,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时,心中望子成龙的想法就更强烈。由于自身素质或家庭条件产生的压力转嫁到子女身上,这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家庭教育悲剧是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了。打骂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对孩子的个性、人生观形成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症结还在父母身上。只有提高家长的素质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现在全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及他们子女的生活、就业、教育都非常关注,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农民工的家庭教育问题。
3.迷茫型。
农民工家庭早期都把孩子留在老家,等稳定后再把孩子接到身边。由于孩子早期跟着祖辈生活,祖辈一般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也比较溺爱,因此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任性。加之长期没在父母身边,孩子对父母的认同感低,父母的权威下降,这给孩子进城后的家庭教育增加了难度。子女进入城市后产生的各种复杂变化增加了农民工家庭教育的难度。有家长说,以前在老家没有游戏厅和网吧,孩子放学后准时回家,除了做作业,还可以帮忙做些家务,但到了城里,玩的东西多了,孩子放学后经常去网吧,甚至偷拿家里的钱去上网,不管大人怎么说都不听,变得不听话了。想送回老家又不放心,家长感到很迷茫。家长们辛辛苦苦来到城市打工的确很不容易,在富裕与贫困的对比中,他们发现了教育、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对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一片迷茫,这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化解对策
1.举办农民工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农民工家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偏颇。如何帮助其提高素质,这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与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将农民工家庭教育纳入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建立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体系,可以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农民工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教育观念和技能的缺乏等原因,需要学校及社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农民工家长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正式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善当前农民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农民工清醒认识到为人父母的家庭责任,履行社会道德规范,尽养育子女的职责;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与家庭教育素质。农民工家长学校的教育应该重点抓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改变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盲目性。
2.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相关保障制度。
首先,学校要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子女学习情况,以便家长与学校及时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并对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也应该有适当的制度,每学期都设置农民工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给家长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吸引家长参与。其次,社区在农民工家庭教育中也应当担负起重要的支持与帮扶角色。在农民工家庭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社区帮扶农民工家庭机制,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内容,建立亲子俱乐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服务“超市”等各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载体,打造适应农民工家庭的社区家庭教育组织网络。还可以利用大众媒体资源如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深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普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知识。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公共报刊栏对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关注度来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3.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如何把三种教育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促进农民工子女和家庭教育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我们必须也应该给予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农民工由于面临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同时在自身文化程度上有相当程度的局限,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家庭教育问题还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应该将家庭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的地位上,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重视农民工家庭环境的建设,为农民工家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农民工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关注程度,把农民工家庭教育引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学、社会和家庭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
我也算是农民工子女,从小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只是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跟随父母到城里上学,如今我校就有很多农民工子女就读,我看到了农民工家庭不仅承受着生存、就业的压力,而且承受着子女教育的压力,农民工子女的家庭需要我们关怀,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我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农民工
一、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农民工流动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也带来了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主要劳动力的进城农民工,其子女也可能成为了城市的生力军,而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其子女的素质,关系到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整体和文化程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仍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这将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二、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环境和学习条件差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工作大多是十分的辛苦但是收入却不高。虽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有所提高,但以城市收入的标准来衡量,大多数的收入还是偏低,甚至处于贫困水平。这就导致了农民工家庭较低的物质水平。而较低的物质水平导致了农民工居住的环境不能很理想,居住的社区环境脏乱,人口复杂,使得无法给子女一个必要的学习场所,而恶劣的居住环境除了影响孩子学习,也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家庭由于职业的原因还需要其子女花较多时间帮忙家务,这也让其子女学习上的时间减少了许多。不高的收入大多用来维持平时的生活支出,这就造成了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所需的物质上的保障,如不能购买充分的书籍,学习用品和玩具等等。
(二)家长素质较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少数,而家长素质不高使得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不能比较合理科学,甚至在子女学习上的督促时,还会引起子女的反感,觉得父母文化程度低,产生逆反心理等。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家庭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智育上,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家长一味得追求孩子分数的高低,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如在德育上思想道德的培养,孩子在这时期道德情操的培养往往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家长教养方式不合理,与子女缺乏有效沟通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都采用民主型的积极教养方式,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农民工家长则一般采用放纵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豍由于农民工受到文化程度限制,大多是放纵型和专制型,放纵型方式让子女自己自由成长,极少关注孩子学校的和成绩情况。而专制型多受“不打不成材”的传统家教思想的影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农民工家长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不能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和感受,在绝对的权威下,多数孩子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豎由于农民工家长职业上的特点,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后回到家中已是疲惫不堪,很少能够顾及到孩子,更不用说同子女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当前的心理变化,这就造成了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上关心和爱护不够,很容易导致子女心理上出现危机,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有畸形心态。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不紧密
大多数农民工家长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能不能成才就属于学校和老师的应尽的责任。但是教育系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子女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父母作为家中的老师,同样有着不弱于学校老师的作用,将孩子送进学校后不闻不问,全权交给学校,这样不能给对孩子进行学习上必要的关心,也不能和学校教师构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缺乏和学校的及时沟通,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的最近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从而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
(五)家庭教育受社会的关注较少,不够重视
当前,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关注较少,即表现为政府及媒体对其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高,提供给其家庭教育的资源比较缺乏,专项帮扶项目尚未建立,对农民工家长学校的建设基本是空白状态。媒体方面,在众多的电视台上的丰富精彩的节目,很少有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相关的节目;在繁多的出版社中,出版的各种书籍资料浩如烟海,而几乎看不到有关农民工家庭教育的书籍,使得一些想要学习的农民工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渠道和方法。
三、针对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若干对策
(一)通过加强政府支持,改善农民工的家庭教育环境
加强政府保障力度,把建立合理合法的农民工劳动报酬制度纳入规划,“政府要创造条件使农民工也能享受到法定的劳动时间和合理的工资报酬,保证农民工有稳定的经济收人。”豏如制定和完善保障农民工合法的经济利益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工经济收入,以保障农民工应有的劳动权益,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使得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提升生活的质量;合理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从而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使得农民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最基本得生存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关心其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其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政府不但要在物质生活方面给农民工给予支持,还应该在精神生活方面提供帮助,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民工学校,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还可以开展广泛宣传,在农民工家长中普及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在电视台播出如“家教讲座”、“名人教子”等栏目,多开展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家教、重视家教、支持家教的良好氛围。使其转变传统只注重子女成绩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更科学地对其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使其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地在身体上和心智上健康成长。
1.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沟通,融洽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农民工家长要加强与其子女沟通,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威严家长,把子女当做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所想,内心所需,这样才能达到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农民工家长还应该改变“不打不成材”的传统家教思想的影响,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多进行正面地引导和鼓励,使之对学习产生信心;在对待子女身上的不良行为上,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要以身作则,先反思是不是家长自身的原因,孩子有样学样的,首先要改正自身上的不足,才能对子女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面地引导孩子使之正常健康的成长。
2.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合作,形成科学的反馈机制
要求农民工家长转变传统思想,不能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要积极地向学校老师了解子女的在校学习情况,幷及时地把子女在家的学习情况向老师反映,密切关注到子女的学习情况。学校方面也要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定期向家长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子女学习情况,以便家长与学校及时交流,如每半个学期开家长会,平常开设家长接待日和短信互动等各种形式,给家长一个平台,吸引家长参与进来,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互动积极,形成科学的家校反馈机制,从而能更全面地、科学地了解子女的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进而帮助其解决。
篇7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传统农民工 子女教育 对比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24-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农民工的观念在发生改变,对当前教育政策的关注度也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但同时,部分农民工对当前的教育政策基本不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育政策问题并未深入其心中。
(二)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是否将子女带到城市及其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的比例基本一致,在带孩子进城的原因上,新生代农民工除了注重城里的教学质量外,更注重对孩子课余时间的管理。
(三)农民工了解子女学习的渠道及其教育预期
新生代农民工较倾向于主动了解孩子的受教育情况,而传统农民工比较被动,对孩子教育关心程度较低。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个性培养、道德认知、安全教育更为看重,对子女也有更高的教育期望。
二、结论
(一)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教育质量,关注当前教育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教育的需求更强烈,接受过新兴思想的他们,更希望子女能够接受城里更好的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摆脱农民工的身份。传统农民工已经是一个趋于老化的群体,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远不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当前的教育政策的关注度不高。
(二)新生代农民工更侧重孩子的人文教育
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价值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显个体本位,张扬自身价值,这也体现在他们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偏向性上,他们更加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侧重孩子的人文教育。
(三)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期望更高
大多数的农民工父母在进城务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明显感受到个人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具有明显正相关的关系,这使得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能让孩子接受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建议
从一定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其对子女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的问题,而政府应当起解决问题的主要作用。以下就从六个方面提出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立足长远看待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因农民工子女居住的特殊性,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要高瞻远瞩。
(二)弥补现有教育经费拨款的制度性缺陷
政府要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问题并设立专项教育资金,按实际在校生人数向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划拨教育经费,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务活动。
(三)改善农民工家庭教育环境
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其整体素质,加强他们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意识,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提升农民工学校教学能力
政府要在办学经费、建校舍、师资力量方面给予支持,改善民办、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并且优化城郊结合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充实和提高这些地区公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招生能力。
(五)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可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让一些心理咨询机构有限收费或无偿地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服务。
(六)淡化城乡居民户籍,统一国民身份
目前严格的户籍制壁垒阻碍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正常的教育,虽不能完全取消此制度,但至少可以不让户籍成为限制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关注子女教育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也更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教育让子女摆脱穷困。但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旧存在,只有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关注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为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随迁子女;教育权利公平
在社会结构巨变和经济形势多元化的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3年十提出“积极推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可知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农民工市民化大趋势下,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平的环境中成长是当务之急。
一、研究背景
受教育权是人生而俱来的权利,是宪法赋予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国家作为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有义务为每一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物质保障。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现存的弱势群体之一,农民工子女理应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应对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障,进而更好地实现受教育的平等。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1167万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和焦点。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表现及原因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指既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又要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表现
1.起跑线上的不平等。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民工子女不能享有同城市儿童相同的义务教育权利,即使享有也要付出较高的入学成本。教育部今年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后只是解决了部分经济实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大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仍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体系之外。
2.教育资源享有上的不平等。(1)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环境和条件差: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现实条件包括经济实力、生活习惯、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欠缺,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数进入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由于资金的不足,其教育环境嘈杂简陋,教育设备简单、落后,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教育设施合法权利收到侵害。(2)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一般就读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一般较薄弱,质量缺乏保障,无尤其是不少学校以营利为办学目的,使得这些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学条件。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法同正规教育接轨。
3. 社会心理对待上的不平等。那些有幸进入公办学校上学的孩子也承受着各种压力。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部分农民工子女涌入了一些公办学校,城市学生的家长面对这一现象就会一些排斥的想法,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的子女在一起读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民工这一群体普遍生活压力很大,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普遍缺少教育和管理,如果自己的孩子和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一起上学,受到一些坏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在所难免的。城市学生家长的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久而久之,使得这些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常常会感到被同学甚至是老师所歧视,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地区语言的差异也成为他们与周围沟通的一大障碍,使得他们不愿意主动与周围的老师同学交流,很难融入集体。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原因
1.户籍制度的障碍。由于中国长期实施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较强,其子女的受教育学校会随着农民工工作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学校的变化会涉及到农民工子女档案、户籍等一系列基本证件的调转,增加了学籍调出学校和学籍调入学校的工作量,包括调档函的转出和接受以及一系列的交接工作。
2.教育制度障碍。农民随迁子女的生活环境同城市儿童有较大差异,其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矛盾和事故,一些公办学校对随迁农民工子女设置一定的入学门槛,比如,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和其他巧立名目的一系列费用,导致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
3.地方政府对国家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政策落实不到位。2008―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已达158.3亿元。各地将中央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利用教育资金发展本地区其他行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本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投资,严重损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三、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公平问题的具体对策
受教育者有权要求政府平等地为其学习提供条件,政府有义务保障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有关法律和法规,从法律上赋予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的权利
法律法规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利的最有利途径,但是相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只是出台了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法律强制性的暂行办法等文件,而且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有绝对的滞后性。为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的权利,出台的法律要及时、准确、迅速。所以制订统一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法》,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特点,对其在流入地就学的教育责任的划分、教育经费的筹措、就学条件、入学方法、收费标准、升学办法等做出详细规定。落实流入地政府的责任,细化学校应该履行的义务,规范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管理。流入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按照法律规定,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户籍资料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以适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流动性
对于和户籍相关的学生料案问题要根据农民工随迁了女流动性强的特点进行管理。为了方便学校管理,可以把学生的身份证号作为电子档案编号,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电子学籍。当学生给有转学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将电子档案的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样既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就学情况,省去了繁琐的手续,也有利于学校之间的对接和对学生的管理。
(三)加强对学校的专项基金的投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就学实际上占用了城市的教育资源,进而导致流入地政府陷入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投资力度,不断提升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并进一步放宽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门槛。第二,公办学校要加快自身的改革,全面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完善和改进教学管理办法,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
(四)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社区教育
通过社区教育协调模式,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社区教育是对“义务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的填补,使农民工随迁子女通过社区教育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目前,我国对农民工问题已划分部分经费,农民工社区管理部门应利用经费在社区中建立学校、培训机构、社区教育,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社区居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增加农民工待遇、教育公平、农民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彻底改变农民工自身的自卑心理和城市居民的优越感,从心理上消除两者的隔阂和差距。
参考文献
[1] 冯虹,张艺.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2] 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12(10).
[3] 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10).
[4]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9).
篇9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居住和上学问题,对现有的义务教育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也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立足维护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权力,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寻求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把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给予解决。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纯公共产品
现阶段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城市农民工2.53亿,占农村非农就业总量的50.7%,加上0.4亿随迁家属约为2.9亿,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子女进城,导致流入地义务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这就需要从教育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上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政策目标的实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纯公共物品理论分析
1.1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物品
在微观经济学中,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其理论依据是在物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是否具有排他行与竞争性;私人物品在其使用或消费过程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比如日常生活用品等;而公共物品在其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性与非竞争性,比如国防、环保等项目;同时具备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而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性的产品称之为准公共产品。
关于教育的产品属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义务教育到底是私人产品还是公共产品?抑或是纯公共产品?我国通过了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每个公民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的制度安排加以确定,义务教育供给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在普及了义务教育的地区,某个人接受了义务教育并不会妨碍其他人也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同时,义务教育作为一种人为的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应由国家财政给予保证。所以,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纯公共产品属性。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确定为纯公共物品。
1.2 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
对于纯公共物品而言,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由于其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及其显著的外部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供给。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事业,首先考虑的不是收费问题和边际成本问题,而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在成功普及义务教育的各国,均把义务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全额提供。具体做法是各国均把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之中,以保证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的充分供给。
2.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看,进城农民工子女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个群体在城市的就学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工子女能否公平而有效地享受城市义务教育供给,是全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2.1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不畅
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大致有五种:公立学校、贵族寄宿学校、民办简易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学校和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开办的学校。 城市公办学校是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渠道,这些学校教学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较高,农民工普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这些学校就读。实际上,由于公办学校设置户籍门槛,以种种借口拒绝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加以限制,繁琐的进校程序和高额的借读费,导致进城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依然困难重重。所以,进城农民工子女大多选择在民办简易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学校和流入地开办的学校就读。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群体的特殊性,城市公办学校在承担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2.2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国家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相关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的权利。客观地说,进城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入学率还是很高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义务教育高级阶段,这些流动子女的入学率逐渐下降,失学率逐渐升高。那些进入初中阶段就失学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大多成为“第二代民工”。
2.3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不能及时划拨
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财政体制,由户籍所在地政府主要负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一律按户籍学生数下拨。一旦进城农民工子女离开流出地,相应的教育经费并不会随之转移支付到流入地城市。由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存在很强的流动性,无法计算流入地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数量,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无法划拨相应的教育经费,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明显不足。
3.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的治理对策
3.1 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供给制度,并且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和第三产业投入为辅的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投入的供给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基本特征之一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政府投入不足是教育经费短缺的主要根源。政府应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在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实行“中央政府埋单,地方政府管理”的义务教育运作模式。
3.2 构建多元化筹集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
3.2.1设置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
建立一套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将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以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转,是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最根本的途径。 因此,中央和地方应设立专项资金,并按照流入地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际数量来划拨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数目计入在校学生数中,并以此核定教职工编制。
篇10
[关键词]政府职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6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民工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们劳动条件的保障却有意无意地被社会所忽视,特别是跟随他们外出的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心头的一块大病。农民工劳动条件,广义上不仅包括对工作中的工资、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包括工作之外的诸如医疗、住房,特别是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从这一层面来讲,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的应有之义。
一、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重大意义
1.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有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种种法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农民工子女作为我国公民中的一员,当然也依法享有这项基本权利。因此,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不仅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也是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要求。
2.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自从有了阶级分化后,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就一刻也没有间断过。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不可谓不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也不可谓不高。如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仅局限在经济上要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在政治上要追求平等地享有和保障各种基本权利。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而变得更加迫切。无奈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总是有限的,身份尴尬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正在逐步被边缘化。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避免但也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我们应把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提升到实现社会和谐的高度,因为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
3.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实现国家“包容式发展”的要求。“包容性增长”一词,在2007年由亚行最早提出,其意旨在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寻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诚然,这一出生于经济学“家庭”的新兴概念将目标更多地集中在了经济领域,而笔者认为,社会建设领域的发展则同样离不开“包容”,甚至其意义更大。所以,所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都要本着“包容”的原则。当前,随着农民工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可以说,农民工子女缺失的教育保障是其父辈权利缺失的衍生品,也是其父辈尴尬身份境遇的继承物。我们提倡“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试想,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关爱,何谈个人的“爱国主义”?如果没有农民工子女个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复兴,又何谈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发展的品质如何,不取决于GDP的多少,而取决于其弱势群体的发展状况如何。为此,作为社会建设领域的教育也必须要实现“包容式发展”。
二、当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公平境遇
1.身份起点的不公。在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农民”的身份将农民工牢牢锁定在农村模式的社会待遇下,而“工人”的职业又将农民工置身于城市的生活范围中。身份和职业的冲突,导致跟随农民工外出的子女在生活、社会保障、特别是教育问题上形成了“三不管”的边缘化状况。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人口有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等等,而农村人口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人口除了有几块并不肥沃的土地外,就是差的不能再差的教学设施。农民工子女“农民”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在制度设计上只能享受到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资源。可是物理空间上的距离限制,使其根本无法接受。而迁入地的城市,由于财政等因素的制约,又不愿提供甚至拒绝提供教育资源。这一切源自农民工子女身份起点的不公。
2.受教育过程的不公。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多以及对城市建设贡献力度的加大,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有的地方除了指定专门的公立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外,还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以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容易受到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歧视。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和城市孩子存在差异,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很容易受到城市学生的排挤。同时,个别老师也存在歧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偏见。在缺少关怀和理解的环境中,极其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和要求标准上是一致的。城市学生从小就进行着各种早期教育,因此,一致化的教学安排忽略了农民工子女基础薄弱的事实,容易使他们跟不上教学进度,甚至心灰意冷产生厌学情绪,直至退学。
3.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公。对于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的上学问题大多依靠私人办学。而从目前来讲,民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无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是在政府的眼里,都显得“低人一等”,经常“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它的存在属于非法地位。当地很多部门都会来找它的麻烦,责令其停止办学。所以学校的存在就像打游击战一样。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搬迁的经历”。由于其地位的原因,在具体运行中也常常遭遇各种不公待遇,最为突出的要数教学资源。首先是经费不足。一方面,农民工子弟学校属于私立性质,由公民个人办学,自负盈亏,既无财政支持,也无其他来源,造成资金短缺;另一方面,面对农民工微薄经济收入的现状,学校收取的学费本来就不高,再加上个别家庭交不起费用和农民工频繁的流动带来的生源不足,学校常常是入不敷出。其次是师资不强。仅仅依靠公民个人的投入和低廉的学费,学校很难集中资金改善教
学设施,提供满意的薪金,因此也很难吸引、留住教师人才,而且迷茫的学校前景也令教师们根本没有潜心留下来干工作的激情,造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政府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政策选择
1.变“私人产品”为“公共产品”,解决身份问题。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私人产品是为满足个人或家庭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公共产品是为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当今世界,“教育在国内外被普遍认为是准公共产品,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存在排他性和竞争性。但是,义务教育在全世界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纯公共产品。因为,义务教育的‘强迫性’决定其不能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存在。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事业,首先考虑的不是收费问题和边际成本问题,而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事关国家整体的人口素质,绝非个人或单个家庭的“私事”,因此,必须将其身份定位回归到“公共产品”上来。从当前看,政府应主要采取两大措施:
1.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人学的广度,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与此同时,制定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具体细则,将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人学的工作,包括接收管理、教学过程、安全、转学、经费等统统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
2.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办学。在我国目前公办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现实条件下,不得不引入社会力量办学。为此,首先,在合法性地位上,对达到教学标准的民办学校,政府一定要给予扶持和承认,让“游击队”变为“正规军”,这是一种政策支持,能从信心深处给公民个人办学以动力。其次,要适时地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运作加以监督、管理,确保其合理、合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活动。第三,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税收、用地、设施配置等要给予优惠、协调。最后,政府要组织培训专业的教师人才,为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人才储备。
(二)变“户籍制”为“居住地制”,打破制度屏障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困境集中体现为机会不均,而机会不均的根源就是制度屏障的阻碍。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带有明显身份划分色彩的户籍制度,与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频繁的人口流动需求已极不相适应。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不具备取消户籍制的条件,只能采取渐进式的改良,将“户籍制”改为“居住地制”。所谓“居住地制”,就是在政府颁发居住证的基础上,对所有居住地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社保、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采取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这一小小的突破,从起点上将打破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的制度屏障,也将迈出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受教育权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而可以继续跟进“同城待遇”、“全城接纳”等措施,为农民工子女的异地教育敞开前所未有的希望之门。
(三)变“择校费”为“教育券”,化解资金难题
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过程中面临最现实的就是经费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再加上户籍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时,与常住人口相比,在教育机会的获得、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往往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一些农民工家庭出于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渴求,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借读费”、“择校费”应运而生。这些费用的存在不仅给农民工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正处在青春期子女的心理留下了“二等公民”身份的阴影。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理论。所谓“教育券”也叫教育凭证。他认为:“教育券”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同学校的机会,即政府将经费不直接划拨给学校,而是平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然后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给家长或学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并用“教育券”支付相关的教育费用;学校则以“教育券”向政府兑换等额现金。面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经费难题,我们可以试行“教育券”制。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迁出之前可向户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申请领取“教育券”;然后在迁入地城市自由或就近选择学校;最后迁入地学校用“教育券”向当地政府兑换现金。这样,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既得到了保障,迁入地学校的经费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3]陈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成因及对策U]党史文苑,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