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14 20:4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得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与参与。
2.将演示实验改探究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音调和频率关系时,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材料不同的刻度尺,亲自体验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与材料的粗细、几何尺寸、轻重等有关,并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不但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实验中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无论演示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探究电磁波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时,先把手机放到真空罩里然后往这部手机上拨号,观察手机信号灯是否亮。在探究怎样屏蔽电磁波时,先让学生放在不同材料的盒子里,然后往这部手机上发信号,结果发现金属盒能屏蔽电磁波。
4.在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如,在讲《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课时,先通过课件演示灯时亮时暗,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得出:灯的明暗可能与电流有关,而电路中的 电流可能与电压、电阻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三人一组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器材、设计电路及分析实验步骤,老师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评价,然后利用课件投影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物理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大千世界,如夏天喝冰镇汽水时瓶外会有小水珠、用舌头舔冰棒舌头为什么会被冰棒粘住;为什么一跺脚楼道里的灯就亮;为什么高压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等等。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老师不可能将庞大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除了对于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还要老师在课选取教学内容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及现代科技新成就、新成果尽可能采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
三、提倡学生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我们身边许多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如用吃饭用的筷子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体验使用筷子是否省力;利用玻璃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搓手发热来感受摩擦生热,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水中,让学生通过手受力的变化来体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通过小水滴观察光屏上的三原色;用盛水玻璃杯代替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等等。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很好的场地和条件。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
四、物理学中的发现和进展,凝聚着科学家艰苦的劳动和和不断的创新,体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和献身精神
篇2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转变学习方式究竞意味着什么?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但是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
三、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四、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中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第二,重视直接经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和发展人的价值。
五、问题性
篇3
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 “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部分提倡我国课程创新 “概念重建”的专家,对待这些“新理论”却采取了简单化态度,并存在严重误读和随意发挥的现象。只看到这些“新理论”合理的一面,却无视其局限性。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混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与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社会共建”理解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体间沟通,把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的辨证作用理解成是师生个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并认为“建构”就要通过实践或直接经验,“对话”就要进行问答,“沟通”就要“互动”,“互动”就要真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讲解和理解活动,以此来为否定课堂讲授、强调活动课程进行辩护。
提倡 “概念重建”的新课改专家还误读、误译情境学习理论的知识观,把情境学习理论批评脱离实际、不重视应用的知识教学理解成否定客观科学知识的教学。情境学习理论把脱离实际情境、学生不能理解、无法应用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英文词汇是“inertknowledge”,而倡导“概念重建”的专家却将其翻译成“无用的知识”,并批评说我国的“传统教学”是在讲授“无用的知识”,让学生积累“无用的知识”(参见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这种误读、误译与其所倡导的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以及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观结合起来,被当成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就难免会误导中小学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也就难怪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会形成一股 “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了。这里我们只想说明,不应该把那些影响我国新课改的“现代西方新理论”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和认识论相提并论,用来作为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更不能作为我国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时,必须以为指导,批判、改造和借鉴外国理论学说。(■孙振东陈荟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400715)
要在过程中实现课程理论创生
《中国教育报》从 2005年5月28日起发表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系列文章,对新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追问。前段时间的争鸣文章有一个隐含前提:应该先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再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实践。按照这一思路,此次新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由课程基础理论到课程改革实践的实施过程,遵循的是演绎的逻辑,因此文章对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明确的追问。
我们认为,与其把此次改革视为按照课程基础理论施工的工艺学过程,倒不如把新课程改革本身只当作是一个在一定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的理论探索的过程,是进行课程理论创生的一次实践尝试,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实践中寻找到适宜于我们国家现状和教育需要的、包括了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内容的课程理论体系,即我们的课程哲学。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 .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对于改革,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兴奋,有时还违反常理。”
的理论是根本方针,而实用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力等理论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的课程理论基础需要全面地、合理地吸收各种理论的有益营养。而吸收什么?如何吸收?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去不断思考和总结。我们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课程理论的创生。
有人可能会不无担心地说,此次课程改革作为一次事关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行为,涉及到全国所有的中小学生,并且会影响我们国家未来教育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可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而我们现在还主张把改革本身只作为一次探索新理论的尝试,这样的主张是不是置中国教育的前途不顾呢?
我们认为,这样的担心似乎没有必要。虽然此次课程改革现在还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什么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已经有一套新的理念,并且有完整的课程框架作为新课程实践的支撑,只要我们把现在的理念实践好了,把现在的课程框架实施好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有了保障,我们的理论探索也有了保障。
正如《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文中所言,此次新课程改革的完整的课程理论基础至今没有见到正式的、明确的表达。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人回答。但是,现在就希望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为时尚早。答案正在探索之中,而我们都是探索者,我们正在路上。 (■郑绍红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传统是推不翻的,也不可能被替换
读过中国教育报刊载的围绕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问题的讨论,感慨良多。这场争论源起于靳玉乐和艾兴所撰的文章(以下简称《靳文》)。《靳文》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他们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不赞成盲目地将一些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是提出要以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其后,又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了赞同。
马克思自己就曾对将自己的理论进行盲目移植的做法进行过批判。马克思在晚年,俄国面临革命时,转而研究俄国和东方民族的问题,这时他发现自己原来提出的理论是决不可照搬的。他一再提醒和警告人们,千万不要教条式地对待他本人在《资本论》等著作里的历史学说。因为不同国家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依靠一种理论来回答,简单地搬用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必须认真地研究不同民族自身的历史状况和条件。
从争论中我们看出,不管是用取代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还是反对只将作为课程改革的唯一理论基础,主张博采众长,综合多种理论学说来丰富和完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我们的视野中充斥着的总是来自西方的理论。不管我们如何地表明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立足本土,坚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国外理论的融合,但是,历史和现实却一再地告诉我们,在每一次中国教育的变革关头,我们总是过多地向外部寻求改造中国教育的灵丹妙药,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巴班斯基、赞科夫、布鲁纳、布卢姆等等许多国外的人物,其理论伴随着中国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历程,相比较而言,中国自己的教育文化传统被忽略,被淹没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来自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强势话语中。
难到我们注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必须依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发展吗?任何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在批判继承、扬弃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达到今天的成就,但其根在历史中,在一贯的文化传统中,厚重的文化土壤给西方的教育理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养料。同样,我们也有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为什么我们就要忽视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去汲取养料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呢?
教育与文化是一体的,文化的传统构成了教育的传统。传统是推不翻的,也不可能被替换。传统存在于每一个在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意识之中,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无视而消失,它会通过对人的意识的控制实现对一切外来东西的潜在的抵抗。要建构新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必须借助于传统,通过在对传统的自我的创造性调整和转化的前提下,合理地吸收外来的文化元素,才能实现社会、文化的有效更新目的。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必须精心地分析、认识、理解传统,对传统进行创造性地转化来实现。从传统中来的,才最容易被从传统中社会化的人们所理解、接受和吸收,也只有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很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的一切理论。这一点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就是有力的佐证。这种研究不光是对现实的研究,更要对我们一贯的文化传统进行精深和细致的研究及创造性的转化。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地说,有生机的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自于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基础上来实现对外来理论的有机创造和整合。可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算真正尊重了。 (■王平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中国教育报开展的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讨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关心课程改革的人提供了一个争鸣的论坛,这是一件绝好的事情。拜读了各家的文章以后,在思考新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余,不禁又想到一个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又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量,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认识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那就是正确的;人的认识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那就是错误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理论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规律,那么理论就是正确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减少实践的盲目性;理论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那么理论就是错误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当然不会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理论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呢?那就是和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由此可见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性。那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究竟怎么样,本人觉得至少应该探讨以下问题。
一、引进理论自身的实践基础如何?
新课程引用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等。西方理论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是我们应该吸取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有的理论是根据有限的实验提出来的,没有经过大规模实践的检验;有的理论虽经过大规模实践,但是已经被证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吸取其精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剔除其糟粕。
二、新课程改革应该怎样建立自身的实践基础?
新课程改革怎样建立自身的实践基础,也就是新课程改革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先由课改专家确定课程理念,根据课程理念编制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实施新课程。
初中新课程已在全国若干地区进行了实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践来修正理论,是可以逐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理论的实践基础的。可是问题在于: (1)各地给予实验地区人力上、物力上、政策上的支持,使实验地区的条件优于一般地区,实验不是在常态下进行的,使人怀疑这种实验的真实性;(2)科学实验允许失败,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新课程实验没有哪个地区失败。教育实验有严格的测量评价体系,可是至今没有看到哪一家提供这样的测评报告,使人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怀疑。在全国各地一片成功声中,到底有没有水分;(3)各地经过实验,都反映出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诸多问题。若干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教材也只有微小改动,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上述问题的存在,似乎阻断了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通道,理论依然悬在半空中。
三、新课程要不要适应现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
篇4
一、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载体
“传统纹样”是教科书中的图案教学内容,它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现代设计意识。过去将图案课作为独立的设计实践,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图案包含了设计构思和创造因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而且又是在45分钟的课时内概括地把思维语言转化为形象,困难的确很大。因此,已往美术课中的图案学习内容,学生常常是满怀喜悦上课,终因失败而灰心。原因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缺乏联系,繁复相因的形式法则使学生不易理解,表现技法难度过高,使他们无法完成自己满意的作业,造成学生喜欢画画,却不喜欢美术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以学生生活体验为载体,在上《传统纹样》课之前,布置学生观察收集家中已有的自己熟悉的生活日用品,如饭碗、茶杯、瓷花瓶、脸盆、床单、被套、靠垫、窗帘、文具盒、书包、练习本等日常用品上的图案,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让学生感受到图案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我们亲密相伴。使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继而在课堂学习中不感到陌生,有信心学会表现它。
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上好图案课,使学生对图案能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乐意接受和主动积极完成作业,笔者改变以往图案教学以写生----变化为先导的传统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创意、积极思考,并支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其方法是: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且喜欢的物品带到课堂来设计装饰图案。同学们都带了自己挑选的物品,如小塑料杯、塑料壶、塑料碗,自制信封、纸提袋、小拎包、文具盒、白瓷盘、瓷花瓶、玩具等物品。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手绘或剪贴的办法,为自己的小物品设计图案,也可以与同桌合者作完成。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全力以赴。但是,在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图形布局不当,松散琐碎、重心不稳的问题。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讲解图案设计必须遵循的形式法则,让学生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规律,解决图案不美的问题。这三条基本法则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美术形式上的体现,它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适合于任何艺术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讲授图案的设计方法,学生的反映是迫切想听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一边操作一边吸取知识,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又比以往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效果截然不同。
三、正确看待学生的模仿与创新
篇5
1.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变化特点
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逐渐好转,开始了新一阶段的教育转型,在此期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使其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就是这股教育改革浪潮的一个缩影。
伴随着高中物理的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做出教学调整,了解新课程的变化特点。与旧版课程相比,高中物理新课程首先更注重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紧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材中处处渗透着生活化的元素,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贴近自然社会,让理论知识得到具体化的运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材中设置了诸如“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怎样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动能定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应用”,“制冷设备运用到了哪些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都体现了新课程教材的生活化特点,让物理学科真正走进生活。新课程将以学生作为中心,为其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增强其学习主动性,调整教学方式,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逐步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不利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新课程偏重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和研究探索创新能力,作为一个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知识,得出结论是学习物理的基本要求,而开发学生创新探索的能力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的,所以新课程的这种变化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2.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鉴于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变化,一定会给过去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带来影响和冲击,在要求学生尽快调整状态,端正学习态度和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潜心对新教材进行一番研究和学习,提高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改变原有教学观,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掌握新课程中的知识重点,这样才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3.新课程理论的教学方式应用
(1)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论的教学应用,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特点,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结合新课程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有效地设计计划,使学生摆脱以往课堂中死板沉闷的学习气氛,更积极愉悦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深入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新课程中学以致用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将知识与生活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对比而提出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研究,分析思考如何解决这种矛盾,进而达到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不应该再是老旧古板、墨守成规的。在提倡新颖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以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更强调一种学习能力和方式的传授。课堂不再是以老师作为主导,而是应该把这种权力归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师应该倡导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从课堂开始,多鼓励学生,让其放松心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其思维更活跃,兴趣更浓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自发形成研究分析小组,主动寻求问题的处理解决办法,一方面促进大家团结合作的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由此看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值得提倡和应用。
(3)采用探究式实验的教学方式
篇6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篇7
一、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书中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创造出社会所需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每个人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它们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纳教授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第一,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逻辑数理智能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二,智力不能拿传统意义上的同一标准来衡量,它是“随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多维度的、相对独立表现出来的九种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启示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启示,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现笔者试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看法。
1.新课程改革一定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的积极学生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多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轻重之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希腊学者普罗塔格也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本能就是启发和引导,教育的艺术就是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学生,用各种手段去催生学生内在的活力和潜能。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是真正的面向大众的教育,真正的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一定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针对处于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个体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他们在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迁移到弱势领域。再次,教师在注重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重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传授,只重方法论的教学,只重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而忽视了思维本身的差异和形成的过程,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培养有个性、有活力和全面发展的人。
篇8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培养集中思维到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改革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整个思想上改变了教学过程。我们原有的教学特点是封闭的,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保持安静,教师提问的时候,学生要举手回答,以保证课堂秩序。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讲课时要求学生把双手放到背后,以防学生搞小动作,分散注意力。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了巨大的压抑和束缚。试想,这样的课堂怎能适应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又怎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开放社会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需要理解知识,也需要会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问题既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记忆或重述知识,而是为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之下,一些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很有进步,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教学成绩也显著。但是学生的知识还是单一,究其原因,是教师启发的结果,教师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思维引导,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到既定的答案上,形式上放开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坚持了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这样的启发,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在误导他们。因为这样做违反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学生的统一化,造成了学生集体造假,不要求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去建构知识,给学生传输的是单一的知识,甚至是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强调差异,尊重个性,而不是要求统一的、既定的结论。如今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人人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知识”“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变单一的教师讲解、发问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与能力综合训练,变个体操作为集中交流合作,变单纯追求过程为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信息交流中,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升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高于一切,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十分有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很明确,完成了这些内容的教学便大功告成。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的辅导。学生所接触的不仅是课本内容,还有知识、能力、相互沟通以及情感体验,并建构具有个体色彩的知识体系。所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一堂课所学知识没有量的局限,学生所学到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建构主义理论不是淡化教学目标,而是比传统教学目标更高级、更科学。
促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各种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最终目标。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在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开放: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教学内容不同于旧教材,教学内容不是封闭式的,避免那些偏、难、疑、怪的问题,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把创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开放型的教学内容适合个体的身心发展。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认识主体的主动性,不经过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不可能从外部传递给个体。任何一个认识的主体也不可能对外部传递来的知识不加过滤地接受,他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自己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而加以筛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教学内容适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它不要求学生得出统一的、既定的结论,对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也可以得出有独到见解的答案,解题思路也可以不相同。
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变化之中,处于运动之中。简单的课本知识的学习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所培养出来的人更应该面向社会。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科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探索与建构有个体色彩的知识储备,如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要看个体如何去思维,如何对知识和事物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内容不同于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生活紧密联系。每门学科知识都不是“纸上谈兵”,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境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此情境中学生会遇到一次次很现实、很具体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去解决问题,所形成的能力就是他们以后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直接力量。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有关信息技术和应用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情景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过程的动态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旧教材进行改版,受益最大的就是学习者本身。课堂学习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充实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的顺利传授。新课程则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逼真的社会情景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主角,主动建构个体的知识和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情景,强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新课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教学过程为开放型的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开放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探索者,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课堂教学只有开放,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五、教师角色的发展: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和学生的促进者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转换原有角色,同时还要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
新课程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特定程序的执行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推动者。
新课程也将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无法进行量化检验;课程内容有很大的综合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对所有学生应该尊重个性和差异,进行必要的个别教育;教学方法与过程不要求教师统一化,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使用教法。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
六、教学环境的情境化:让学生成为积极的知识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感中完成任务。传统的教学,学生通常选择缺乏“知识冲突”的学习道路,学生倾向于选择没有难度的任务。而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要求认知复杂性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这种挑战不是负担,是开阔眼界、锻炼才能的机会,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教育不是要替学生包办一切,而是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笼子里的鸟是永远无法高飞的。教育要把探索、实践和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在磨练中成长;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如果学生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他们就不能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逐渐投入到新的学习方式中。
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设情境;探究研讨;自身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43
3000年前的一位哲学家就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以往的那种单向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迫切需要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多数学生参与学习,享受学习过程,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各方面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可归纳为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都是同等重要,而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而其他几项稍差。正是这些组合的不同使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各具独特性。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多元智能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智能结构看,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们以为应该建立“以多元智能为导向,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 多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低效为高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是将化学知识生活化、情景化。多元智能理论为化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八种智能类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作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中,教师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水果为我们演奏的美妙音乐”作为引入,这时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水果怎么会演奏音乐呢?学生的好奇心瞬间就被驱动了,教师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中,音乐贺卡响起,课堂气氛随即调动起来了。又如在《氨和铵盐》这节课中,事先收集好的一瓶HCl气体和一瓶NH3气体,打开两瓶塞,立刻将装有HCl的集气瓶倒过来,紧扣在装有NH3的集气瓶上,口对口后,使学生观察到“空瓶生白烟”,这时学生会带着“白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些疑问进入氨气的学习。通过这些实验导入,抓住了学生好奇又疑惑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为他们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多元切入,探究研讨,培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最高的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问题源于探究研讨、探究研讨为主的合作交流把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信息交流体系。
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让学生分组做钠与水的实验,然后提出问题:(1)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2)分别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3)苯和水互不相容,钠和苯不反应(密度:苯
通过探究研讨,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对化学的学习。
3. 多元化评价,提高自身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通过化学知识的检测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死记硬背,长此以往,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多元智能给予了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与个性特点,布置个性化作业作为其中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多元智能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实际课堂上,师生互动增多,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热情,不仅成绩好的学生专注度加强,更重要的是一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加入到课堂互动中,使他们的自信心也有所提高,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实际教学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主动性明显加强,思维更加活跃。
篇10
自主学习是指在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自主性学习,新的教育环境下,新课标视野下要求初中的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言,从狭义与广义上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划分,狭义的自主学习范畴一般是在学校教育之内,在老师的日常生活中与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在学习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整个社会及个人,学校及家庭环境中,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去通过不同方式,有目的的去学习,进而发挥出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独立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对于被动学习,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要求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端正自己的位置,将学习的主人作为自己,逐渐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深入的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摆脱传统观念下的学习中对老师的依赖性,科学合理的调节自己对学习进行合理有计划地布置,并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独立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在对教师的要求中,要求教师转变已往的旧观念,逐渐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独立性,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且全面的去认识学生,以一个引导者的姿去辅助学生的学习,并通过采用合适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
2.自我反思性
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着反思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及监控,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的对自己的学习给予科学全面的评价,并且对以后和现在的学习都起着实时监控的作用.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对象的活动叫做反思,反思起到了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的行为以及课程学习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作用,经过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的不足和进步,对不足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学习方法,对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学习方法的选取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3.学习的科学性
自主学习要以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学习为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仅仅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形式.在学习中针对具体学科的问题采取何种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去判断和选择的,因此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生要对学习方法的科学性进行反思,科学合理的地进行学习计划的安排,通过科学的判断去评价学习的成效,进而促使学习的进步.
三、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
1.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引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着眼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学习初中数学的关键是入门,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讲,初中数学的抽象和转变可能极不适应,所以这需要教师在数学课程中培养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例子,在勾起了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步的讲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教学中师生角色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让位,转变学生在学习中被动的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需要老师积极进行角色的转变.给学生造就一个自主的氛围,促进学生正确有效的转变自己的地位,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与学生讨论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所知所感,从侧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助和指引,通过与学生平等的谈话拉近师生关系,并且促进学主动积极地学习.
3.采取互相交流的开放式教学
通过开放式的教学为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经验和彼此影响的环境,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智力发展,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潜能进行了开发.在课堂教学时,开展小组式合作,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问题,可以改变已往呆板的传统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和思考能力.
4.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训练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在数学教学中多多的进行动手能力和讨论能力,在动脑的同时发挥其他感官去理解和接触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结合教材和具体情况,多多思考,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新颖而有趣的改革,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对抽象难懂的问题以学生可以理解的例子去解释和分析,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分析与结构改进[J].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6) .
[2] 马罗.新课程视野中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课标下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