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考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30 03: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导游考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导游考试题

篇1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14级和往届学生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很低,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2015年2月对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进行了改革,难度增加,2016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实行国家统考,又一次进行改革,难度又大大增加。具体表现如下。

1.国家对考证教材进行了修订,考试大纲变化很大

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增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等内容,《政策法规》增加很多新法律、法规、规章作为考点。学生都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这些内容难学、难记。

2.考试题型更为灵活,内容更为详细

完全按照教材某一个知识点出题的情况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章节的内容进行组合,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客观题内容比较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考点比较少,考试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每个章节都是重点。学生答题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通过对考题进行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才能做出正确选择。这无疑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如何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记得笔者大学时的教师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读书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你自己。”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好好读书考过导游资格证是为了自己,它是自己以后走向导游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使自己在带团工作岗位上树立信心,旅行社的领导也会重视自己、培养自己。如果发现学生思想有波动、学习不积极,教师要及时纠正他们,告诉他们端正态度是笔者所在学校历届学生考证的法宝,态度决定成败。

2.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案例分析

现在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多以知识点形式展现,出现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这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因此教师要在授课时备好多媒体课件,找些现实案例在课堂上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里有一个考点是中国菜系各地方的代表菜,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到具体的菜的图片做成课件,然后在教学时展示这些图片,这样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更浓,记忆犹新。又如《政策法规》导游人员的计分管理的实施,分为几种情况,学生说很难记。教师应找些相应扣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记忆。

3.加强师资培训

应选好任课教师和考试辅导教师。考证课的任课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最好选派有责任心,同时又懂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法规等的教师进行授课。他们了解考证的全类题型,这样可以全面辅导学生,但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笔者学校也不多,所以要加强培养这类教师,多让专业教师出外学习,增强业务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上进心。

4.建立新的导游考试题库

导游考试题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后,要有配套的题目进行练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评。所以在新版教材刚出时,要组织教师按照国家新的教学大纲建立题库,这样可系统地辅导学生,事半功倍。

篇2

关键词: 高考 历史学科 能力考查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全国卷I)的39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本题给出了两则材料,一是与土尔扈特有关的大事年表,二是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试卷中的图7)。本题分别从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的角度,设置了6个问题,其中的第2个问题是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考生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本文就此道题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从试题本身来思考

从试题的地位来看,本题在这份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全国卷I)总分为300分,其中,地理、历史、政治各占100分。这一问题的分数为12分,是历史学科试题中分数最高的题目,占历史学科总分的12%、全卷总分的4%。众所周知,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在此,分数高是考生上大学的依据和保障。因此,考生要尽力答好每一道题,以取得最好的分数。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总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

从试题考查的目标上看,本题的目的是对考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如阅读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这道题所给出的两则材料,第一则图表材料文字量比较大,表中列出了1629年至1771年间其中的16个年份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反映了土尔扈特的有关情况,包括土尔扈特与沙皇俄国的关系,土尔扈特与清朝的关系,以及土尔扈特自身的一些情况等。第二则材料是土尔扈特回归线示意图。考生要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就应从第一则材料入手,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来解决问题。这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挑战。

从试题的意义来说,本题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土尔扈特部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民族团结和“”暴乱问题是今年的时事热点。本题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入手,把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和民族团结作为考点,通过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事实,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祖国统一的认同感和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分子妄图分裂国家的行径违背历史的发展潮流,为国人所唾弃,终将走向失败,同时也激发了青年考生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二、从广西文科考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

2008年高考广西所使用的文科综合试卷是全国卷I。据笔者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今年广西文科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如下几种情况:

留空白卷。这是一件令人十分痛心的事情,高考对考生的重要性笔者无需在此过多地强调,然而,这些考生为何留空白卷,我们在为其惋惜之余不得不去深思。笔者认为考生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考生对这一问题全然不知以至于不知如何下笔回答。对于考生来说,考场如战场,无人不想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考生对此题的无知、力不从心,不得不留空白卷而望“题”兴叹。二是这些考生缺乏相应的能力,无法在规定的150分钟考试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的解答,因此留白。

答题中出现了错误的观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考生认为:土尔扈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考生把土尔扈特错误地理解为是一个地域范围,他们不知道土尔扈特部是我国漠西蒙古的四部之一,最初活动在今天塔城一带地区,17世纪30年代,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兼并,就离开故乡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地区游牧定居,而后不久,沙俄强大,向外拓展势力,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对土尔扈特进行侵略和压迫。有的考生答道:土尔扈特与中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错误地认为土尔扈特是一个国家,把土尔扈特与清政府视为两个并列的政权,没有认识到清政府与土尔扈特是“母与子”的关系。还有的考生这样回答:土尔扈特与“唐朝”互通使者、友好往来。这就出现了时间(朝代)的错误,与题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范围不相吻合。考生所犯的这些错误,究其原因,是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材料的误读或审题不慎所造成的。

照搬照抄材料的内容作为答案。例如:“1632年,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1644年,土尔扈特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1731年,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1765年,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等这些材料原文的句子,受到相当多考生的“青睐”,成为他们回答问题答案的来源。题目要求的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考生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材料,没有自己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及见解,显然没有达到题目的要求。这归因于考生缺乏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回答问题知识点不全。对于历史学科主观题的回答,是踩点给分的,考生回答得越全面、知识点越到位,所得的分数就越高,反之亦然。一般来说,在历史学科方面,回答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历史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等,对于这些原因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就此题而言,考生可从大事年表中归纳概括重要史实,从土尔扈特本身的主观角度和沙俄对其的压迫及土尔扈特与清政府友好关系的客观角度来分析。对于此题,有这样一份参考答案: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与此相对照,考生一般能回答的是:眷恋祖国;土尔扈特与清政府保持友好往来;受外来沙皇俄国的压迫和侵略;而对遵守本民族法典,保持文化传统,对祖国有认同感等这些得分点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还有的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写了很多文字,但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比如,都是说明“土尔扈特受沙皇俄国的侵略和压迫”这个意思。这是考生思维单一,不会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的结果。

当然,也有少数考生有很强的能力,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此题的解答,实在难能可贵。但从总体上说,广西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上不尽如人意。该题12分,广西文科考生的平均得分约为6分,失分较多。由此,大多数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中学历史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三、根据本题的命题特点及考生答题出现以上的情况,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篇3

一、巧设悬问,诱发学生探求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富有悬念的问题,必能激发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去寻根问底地探求知识。如在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一课的引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悬念问题的:笔者先用投影打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后问学生:“天八月就飞雪,竟然千树万树都盛开了梨花,这是真的吗?”学生略加阅读后说,这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梨花春天才开。”那这个梨花是什么呢?”笔者又追问,“肯定是雪花了!”学生语气坚定。“那为什么要把雪比作是梨花,比作是桃花行吗?”“桃花是红的,怎么能比喻雪的颜色呢?”学生说时嘴角略带笑意,并用疑惑的目光扫视了笔者一下。可笔者坚定地说,完全能比喻成桃花。笔者接着说:“你们不信吗?来,我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说时笔者打开投影,亮出课题《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学生带着悬念与好奇,一气呵成把课文读了下来。有的同学读后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噢,原来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能让人心想事成。看来这个世界真的将变得一切皆有可能了!”

二、巧设议题,诱发学生启开智慧之门

议,能激发学生思考;议,能集思广益;议,能相互启迪。在教学中,笔者多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所在,组织学生议论,在议论中引发学生思考。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最后一部分时,笔者设问:“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阅读后,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写造福于人类的,可有的同学说不是。据此笔者小结道:“同学们的意见都不错,因为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以‘克隆技术能造福人类’为正方,‘克隆技术不能造福人类’为反方展开辩论。”结果大家唇枪舌战,互不相让。正方认为: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克隆出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而反方认为:珍稀动物可以克隆的话,它就不是珍稀动物了;当你需要一个器官时,你能够坦然地从与我们一样五官齐全,表情丰富的克隆人身上摘下一个器官?同理如果克隆出一个希特勒,世界岂不是要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最后的总结中笔者充分肯定了正反双方的辩词,并综合了正反双方的观点:克隆技术虽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不妨进行医疗性克隆。因为从预防疾病和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医疗性克隆对人类是有益处的。从而使克隆技术真正能为人类造福!

三、巧设异题,诱发学生感悟为人之道

鼓励学生敢于求异,诱导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诱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考能力的一个最有效方法。为此,笔者常诱导学生从同一事件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考。如在探讨《父母的心》一课的人物品质时,多数同学都被穷人夫妇宁愿一家六口人一起饿死,也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爱子之心所感动;但也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这对穷人夫妇也有不诚实的一面。是不诚实吗?笔者没有当即给予否定,而是紧抓这一契机,诱发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学生还是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为此,笔者又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每次送孩子时的对话,再比较,换孩子时,为什么前两次是夫妇俩分别去,第三次却要一起去,而且失声痛哭?最后那高贵的夫人却说是自己不对又是为什么呢?先前给的一百元酬金也不要,算做是穷人夫妇教给她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吗?最终也使“不诚实之说”的同学领悟到:穷人夫妇开始答应给孩子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这样其他三个孩子在家的生活也会好一些,完全出自对孩子的爱;而后来父母一次又一次换孩子,貌似穷人夫妇不诚实,但恰恰细腻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每一个孩子的爱都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感人。通过探究不仅澄清了部分学生对人物的模糊认识,与父母之心产生共鸣,而且使学生懂得了为人之道。

篇4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导游 互动和点评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为了给行业、企业培育输送优秀的员工。我国的职业教育强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随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和完善。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给我们的教学成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改革,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也要从现实出发进行改变。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第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同步进行。[1]

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更加突出了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

职业教育的学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企业“拿来就用”,因此要根据专业的要求、岗位能力需求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养。在实际的行业工作中,我们更强调对某件事,或某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将这种“完成”,放在校园的教学中,就是某项教学任务的实现。这个教学任务的实现,更注重结果性、实效性。[2]

第三:理实一体化最大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主动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一个专业,首先是基于对该专业的认可和喜爱。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种情绪很好的挖掘和延伸下去。要在学生最有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的时候,进行最直接、最有效、最实际的教学。传统的学习看重理论,然而单纯的理论学习,或者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学习,恰恰是中职学生的软肋、甚至死结所在。不符合中职学生性格外向、好奇心重、基础差的特征。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好可以即抓住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同时又是以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即今后就业后某岗位上的工作任务)来进行。

其次,导游专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教学法?

第一:“导游”这个职业的工作和意义在发生着变化。

“导游”这个职业不是简单的嘴巴上说说,这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这个职业所展示和需要的“业务”、“实务”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进入到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景区景点的相关概况,人们大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信息渠道去获得,比如网络、杂志、媒体等。游客搜索到的可以比导游的述说更为具体、丰富、准确。真正的导游,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既有讲解的服务,更多的是保重游览、旅行过程中顺利,以及常见问题、突发问题处理情况的能力体现。[3]

第二:“导游”的工作职业能力,需要在练习中去寻求熟练和窍门。

如今的市场、行业、岗位对“导游”的需求就是“做事”的能力体现。在校的学习必须更多的关注实操和实训,然而任何的实训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作为旅游业的一线岗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个岗位的规范性和个性化要求已经是众人皆知。若要实现规范化,必须加大练习,如果要创造出个性化,更要通过练习以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鉴于这两点的分析,导游专业的教学务必要将实操和理论无缝衔接,互补互成。在同步进行下,双向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要思考在“导游专业”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注重些什么。

第一:既然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的任务。

以我省为例,贵州旅游资源很明确,主要分为自然地质(以荔波、赤水、黄果树等景区为代表)、民族风情(苗族、侗族、屯堡等为代表)、红色文化(以遵义会址为代表)、气候(以贵阳、六盘水为代表)、特产(以茅台、蜡染等为代表),常规的线路分为东南西北中,因此在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应该以此为参考进行;同时,中职学生毕业就业,主要以地陪、销售人员、旅行社办公人员等岗位为主,因此教学任务中也应该围绕这些进行设置。[4]

第二: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点评尤为重要。

所谓“一体化”实际是综合性和同步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对过程的把握以及指导要求更为严格,最好的指导方式一定离不开互动,既然是实操与理论同步一体,在过程中随时进行点评、鼓励、纠正也颇具重要意义,尤其是点评,不仅是教师的点评,同学相互之间的点评,甚至引入第三方点评也很重要。

第三: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延伸部分也应该引起重视。

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无人能预料,因此对导游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设定任务内容的掌握和练习,更应培养学生处理时间能力以及本身的灵活应变方面。因此每个任务的背后都应该有所延伸。让学生去思考还有可能的方法以及还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第四:不仅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更要依托高科技的实训设施设备。

除了体现出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应该在实操中,让学生有真实感,这就需要大力的借助高科技的设施设备,比如一些模拟景区、模拟服务的软件系统等。一切尽量真实,一切回归工作任务。让学生的学了有兴趣,更有一份真实而产生的责任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浅谈职业学校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三个条件[J];成才之路;2008年18期

[2]袁洪渝.对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篇5

【关键词】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考试;考官素质;培养和提升

现场导游考试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的口试环节,也是选拔优秀导游员最重要的一环。其考核的特殊性在于考官必须在15-20分钟的较短的时间里,通过考生对所抽景点的讲解为考生“量身定做”问题,问题包括景点内容、专业素养、业务能力、社交礼仪、应变组织、政策法规、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考生的讲解表现和问答效果来快速判断考生的职业潜力,同时判断其能否通过。在短时间内要对一个考生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考官在拥有丰富的考试经验的同时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超强的综合业务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还得有灵活的头脑、公平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较强的控制力,也就是必须成为一名“杂家+专家”型考官。否则,不仅不能选出优秀的导游人才,还会抹杀考生从事导游职业的希望。由此可见在现场导游考试中培养高素质考官极为重要和必要。

1.现场导游考试中考官的选拔条件和来源

我国各省对考官的选拔条件各有不同,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2011年出台的“云南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面试考官手册”对考官从个人修养、专业素质、学历层次、面试能力、授予等6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以上内容从不同方面对现场导游面试考官的资格进行了严格规定和审核。目前云南省现场导游考官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学院类”考官。考官主要由当地知名大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担任。第二:“企业类”考官。此类考官多属旅行社和导游业界的业务精英,比如旅行社管理者、第一线优秀导游员等。第三:“政府类”考官。此类考官主要来自各省各地州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如旅游局、旅游培训中心的相关管理人员。无论哪一类型的考官,都必须达到以上6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正式上岗。

2.现场导游考试中考官的基本表现和存在问题

图1 现场导游考试中常用的考官组合配置

图1是目前国内现场导游考试的考官小组的组合状态。不同知识背景的考官群体在考场中表现和侧重有所不一。“学院类”考官有着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学识渊博,考官素养好,他们着重考核考生景点知识内涵的积累和拓展。“企业类”考官能广泛接触旅游者和导游员,熟悉导游业务,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此类考官看重考生的职业潜力,着重从导游带团技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考核考生。来自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的考核重点则是学生对国家、省市和地州旅游政策法规的熟悉程度以及的对违规事件的处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相对理想,既能多方互补,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能显示考核的系统性和公平性。但由于考官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不同,导致考试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对考试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常见问题如下:

2.1考官知识体系不完整,存在“一条腿走路”的现象

这是考官队伍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按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是成为合格考官的必备条件,俗话说“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但不是所有考官都能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学院类”考官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业内实践经验,提问颇有“纸上谈兵”的味道;而“企业类”考官则实践经验足但理论基础薄弱;“行政类”考官有较强的旅游行政管理经验,但提问的亲民性和实践性上有待提高;还有的考官以上几方面都存在不足。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考官的需求最为迫切。

2.2对考官业务不熟悉,导致临场发挥失误

存在此种问题的考官表现有两种:第一是初任考官,因对业务和考试程序不熟悉,未能找到学习门道不能完善技能而出错;第二是部分老考官,虽然经验丰富,但偶有临场发挥失常。以上失误,归根结底就是部分考官业务生疏又未能充分准备的结果。

2.3考官个人能力强,但不能准确把握考核的目的和提问的分寸

有的考官博学多才,学术研究颇有建树,但在考场中却不能适度把握询问技巧和分寸,拼命拿晦涩生僻或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来询问考生,非要把考生问个瞠目结舌,人仰马翻不可。出于导游员的职业特殊性,考官对考生个人能力固然要“挖”,要“练”,但更要注意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及对初学者职业兴趣的培养、学习动力的激发。要引导其正视自身的缺陷,弥补不足,不宜过于“刨根挖底”,甚至“一棒子打死”。

2.4考官个人修养不足和职业道德缺失带来的影响

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是现场导游考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在考试过程中部分考官仍存在监考迟到、不向考生回礼、频繁打断学生讲解或回答、学生一讲错就笑等失礼行为。这些行为严重伤害了考生的自尊心,影响了考官队伍的形象。由此可见,考官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有待提升。

以上问题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它的存在,却极大地影响了考官队伍的形象,也给选拔优秀的导游员造成了障碍。因此,考官的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3.关于提升“国导”考试中考官素养的思考和建议

针对以上“国导”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是:第一、从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各省市要完善考官的选拔和聘用制度。需遵循“严格把关,全面考察,适当遴选,宁缺勿滥”的原则。相关部门除了认真考核考官的业务技能以外,还要对考官的学历、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选拔后要定期培训和考核,积极实施考官年检制度,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2011年8月,云南省首届现场导游考官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完成,11月,考官全省跨区域监考全面启动,这已经为业界做出了良好示范,获得一致好评。第二、从考官个人来说,应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业务能力,积极提升学历和职称,真正做到“以技服人”。努力使自己成为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双师型”考官。同时,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个人修养,秉承“以德服人,以礼服人”的宗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考生面前务必做到举止得体,言语谦和,控制情绪,注意小节,不摆架子,不卖弄知识。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名合格的考官要善于发现考生优点,也应该谦虚地向其他考官和考生学习,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既要按规定和程序办事,又能让考生心悦诚服的“好考官”。第三、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首先可尝试邀请其他相关行业资深专家的加入以充实考官队伍,完善考核的知识体系;其次,要给考生创造既紧张又轻松的考试氛围,请考生加强监督;再次,考试过程中派驻监督观察员,加大巡考力度,真正把社会监督落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展现“国导”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考官才能不负众望,完成选拔优秀导游员的重要使命。 [科]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旅游局编.导游业务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41.

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实践教学 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34-02

随着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的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从字义上理解,实践教学应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为实践环节凸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顺此义延伸,我们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理解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就要在思想道德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利用直观鲜活的案例、情景等,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理论、体验社会,实现“教化”和“内化”、“知”和“行”相统一的。本文试分析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

一、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受到了普遍关注,各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模式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或社会工作。此外,还有请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给学生介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创业和人生的体会,并与师生开展交流和研讨。但是,这些形式缺乏实施的持久性和普遍性,缺乏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致使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不能普遍、持久地落实下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上的局限。

(一)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定位在课外实践上,使实践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层面上,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课外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企事业单位、乡村、革命纪念地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感和实效性。但是如果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在社会实践上,就极大地限制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就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教育教学的途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有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教学两种基本形式,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效应。通常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外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国情、熟悉民情,有利于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长见识、增才干,产生轰动效应。但是这种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受客观因素,比如时间、场地、经费、人数、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可操作性和普遍性较差,难以持久和普及推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变观念,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内实践教学、探索课内实践教学的方式,以弥补课外实践教学的不足。

(二)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特殊化,即纯粹当做政治任务或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来抓,忽略了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应体现的一般性,使其在特殊化中被虚化。由于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视是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也极容易因政治冷淡而止。往往是遇到评估或检查就行动起来,活动一过又回归原样。在这种大前提下,许多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环节持续地坚持下去,而是因上级有号召、有检查、有领导要求、有经费支持就象征性地搞一搞,随意性很强。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教育的规律实现它的职能,脱离正常的教育教学轨道就必然违背规律,造成欲求不得、欲速不达的结果。

(三)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找到与思想道德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可广泛参与的实践教学方式。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作为正常的教学环节,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加,也是必须都参加的。但是,由于多数在认识上仅仅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定位在社会实践上,其实现形式也只是社会调查和外出参观,因而这样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在全校学生中普遍展开,要么虚置于教学计划上,要么以点代面,只有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有的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课时划出一部分作为实践教学学时,并拿出相应的课时费作为实践教学资金,下拨给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部,至于教学部是否组织实践教学、或组织怎样的实践教学就不再过问。有的学校则以点代面,大多数学生却没有机会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归结起来还是由于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规范性和实际操作性。不解决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操作问题,实践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的层面,规范实践教学形式,明确实践教学的方法,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

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工艺设计

中图分类号:TQ05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27-01

引言

石油化工装置无论是原料还是产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实际中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危险因素。而石油化工工艺管道作为一种输送物料的特种设备,在石油化工装置中作用不容小觑,根据使用和工况情况的不同和差异,所设计的管道种类也是名目繁多、各式各样。

一、石油化工装置管道布置整体要求

管道系统合理的管道布置不仅要满足施工、检修、操作、及自身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工艺、设备布置以及生产的要求。

1)为了避免总管内的凝液倒入支管,泄压总管与安全阀出口连接时,要顺着流向以45度角从上部插人总管,这样,当安全阀定压>7.0MPa时,为减少安全阀的背压,必须采用45度角插入。

2)安全阀出口低于泄压总管时,要设手动放液阀,手动放液阀设置在低处易于接近的地方,为避免袋形管段积液,要定期排放至密闭系统;同时在寒冷地区,为防止发生袋形管段积液现象,必须进行防冻和伴热装置。

3)泵入口管道布置应无气袋或液袋,管道尽量短而直,如有变径为防气体积聚应采用偏心大小头,大小头一般顶平放置。最好有3D至7D的直管段在输送轻介质离心泵的大小头后,对防止气蚀有利。

4)跨越道路的危险介质管道,其上方不得安装法兰。和阀门及波纹管,同时要使净高达到一定的要求。在事故的处理上,消防蒸汽、竖管、事故隔离及紧急放空等等,必须放置在明显的位置上,同时安全易于开启。

5)要水平安装高凝固点介质及有腐蚀性介质调节阀的旁路和阀,防止产生积液。

二.调节阀的管道等级设计

1)调节阀出入口管道材质一致,压力等级降低;实际中,如果调节阀入口是高压系统,出口是低压系统,并且调节阀入口与出口管道材质相一致,那么,就要求调节阀出口切断阀与旁路阀的压力等级应和入口相同。

2)调节阀出口与入口管道材质降低,压力等级不变;若调节阀出入口的压力等级保持一致,同时,调节阀入口是低材质,出口是高材质,那么,要求调节阀入口切断阀要和入口一致。

3)调节阀出入口管道材质升高,压力等级降低;若调节阀入口是高压系统,出口是低压系统,并且调节阀出口切断阀是低材质,出口是高材质,那么,就要求调节阀出口切断阀与旁路阀的管道等级应与高压力高材质等级相一致。

三、泵的管线设计

1)泵入口偏心异径管的使用。进行泵吸入管道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泵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实际中,若泵入口管系统出现变径情况,应采用偏心大小以防变径处气体聚集,偏心异径管安装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顶平安装,如果异径管和向上的弯的弯头直连,应使用底平安装,通过这一安装方式能够省掉低点排液。

2)泵入口管线的设计。在对泵的入口管线进行布置过程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首先,气阻;进泵管线不能存在气阻情况,关于这一点应加强重视,不然将会导致泵无法正常有序的运行。其次,管道柔性;泵属于回转机械,管道推力作用的管嘴上会造成转轴的定位出现偏移,所以,管道设计过程中应确保泵嘴受力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对于塔底进泵的高温管线必须做好热补偿。

3)冷换设施的管线设计。第一步要做的是逆流换热;要让冷换设施中的冷水从下部至上部排出,主要目的在于一旦出现故障情况,换热器内会有一定的存水,不会发生排空的现象。第二步要做的是净距的安装;换热器的进出口管线与侧门法兰以及设备封头盖法兰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给检修提供便利;第三步要做的是热应力;通常情况下,换热器是在管箱端上进行固定的,所以,实际中应对连接封头端管嘴的管道由于换热器热胀的原因出现位移现象加以考虑。

4)仪表元件的布置。仪表元件布置的是否是科学合理的,将会不同程度上对工艺的准确安全与否造成影响。不仅要对常规安装要求加以全面考虑;而且,还必须充分考虑在同一管道的不同位置上可能会对仪表产生的影响。比如,在重沸器内部抽出的液体通常都是饱和液体诸如管道内部出现了压降情况,液体有闪蒸现象,发生了两相流,这对仪表精度的测量与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设备上的仪表管口开口方位,不仅要对工艺特殊要求加以全面的考虑,同时,还应考虑测量的精准度,以便于及时有效控制。比如容器上的压力表和安全阀易放在同一侧。在配管弯头上安装温度计过程中,应注意到顺介质流向插入和逆介质流向插入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逆介质流向插入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5)管架的设计。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减少弹簧架;其的价格高于普通架,并且,使用时间一长还会发生失效情况,因此,管架实际设计过程中要以刚性架为主。其次,满足荷载大小要求;不仅要对管道自身重量如介质重量、隔热重量等进行考虑,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热态时的位移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安全阀开启时的反冲载荷、水压试验时的充水重量等,并且,适当的留出余量。若支架生根于建筑物的梁柱、设备本体等设施上,那么,还要对这些生根设施的生根条件以及承载力加以全面的考虑。另外,以标准系列支架为首选;不仅为支吊架的预制与安装提供了便利,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材品种,使得采购、制造、管理等各环节的费用得到了大大节省,并且利于装置的美观。再有,方便拆卸检修;所选择的支架型式要方便拆卸检修,有利于施工,不会对操作造成制约。若支架的位置设置在操作人员可能经过的地方,并且位置较低时,要设立吊架。若管道经常拆卸,那么,焊接结构不可取。

四、支吊架选择设计

管道设计和管架设计的关系非常紧密,管架设计不当,会在运行中使管道受损,甚至损坏转动设备。

1)承重支架。一般沿塔敷设的管线只设一个承重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刚性支架,塔顶封头焊缝线与支架顶的距离是150mm,如果感觉一个承重支架荷重过大,也可以再设计一个承重支架,这个承重支架要设计为弹簧吊架,另外,导向支架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水平管弯头处不允许加刚性支撑。

2)尽量减少弹簧架,不宜用过多吊架。一般情况下,弹簧支吊架安装使用起来较麻烦,而且弹簧支吊架也比较贵,另外,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弹簧还有失效问题;到达现场时,弹簧支吊架是用定位销加以固定而成,注意安装弹簧支吊架时,不得随意拔掉定位销,定位销应在装置开车或蒸汽吹扫之前拆除。另外,不宜用过多吊架在一条管道上,吊架一般用于管子承重,一条管道上不宜用太多吊架,吊架有一定偏转角,所以吊架太多会影响管系的稳定。

结束语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工艺管道作为物料输送的一种特种设备在装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工艺管道种类繁多,使用工况千差万别,影响因素和环节比较多。一个好的管道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它不仅包括管道布置、支吊架选择、应力分析,材料选用,而且还会涉及到材料的采购及现场施工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永亮.石油化工装置中低压大口径管道设计探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07).

篇8

随着《旅游法》的出台,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规范,对导游从业人员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导游证是导游人员从业行为能力的证明文件,是表明导游人员身份的外在标识,它是国家准许从事导游工作的证件。导游工作是众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的岗位,然而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帮助学生顺利获得导游资格证书是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现状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管理,各省级导游资格考评委员会组织实施。从2013年起,黑龙江省的导游资格证考试每年举办一次,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举行。考试教材由黑龙江省旅游局统一编写,包括《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和《现场导游考试指南》。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涉及领域广、知识面杂。导游资格证考试的报考条件宽松,参加考试的人员众多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非专业的学生和一些社会考生。但是考试通过率是每年考生人数的30%,考试频率也由一年两次改为现在的一年一次,黑龙江农业工程学院的考试通过率不足25%,所以无论是从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来看,能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证考试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并非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二、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自信心

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是按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考取学校的优劣,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者是直接参加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很多学生经历高考后更加没有信心,而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掌握五本教材内包含的所有知识点,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很多学生翻阅教材之后直接打消了报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念头,有的学生放弃复习直接裸考,更有甚者直接弃考。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服务行业有偏见,不愿意毕业后从事导游这个职业。

(二)学生复习方法不合理,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黑龙江省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部分共有两套试卷,《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构成一套试卷,《导游业务》和《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构成另一套试卷,所有试题采用标准化试题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综合题。要求考生不但要掌握知识面广而且要掌握的知识量大。涉及笔试的教材中所有知识点要求全部记忆,没有侧重点。笔者通过调查,导游资格证考试未通过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得分较低。《导游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包括历史、地理、宗教、民族、建筑、饮食特产和客源国等内容,很多学生复习方法不当,每天都要进行枯燥的被动式记忆,学习兴趣不足。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在考试的过程当中,面对笔试试题感觉模棱两可不能准确作答,试题命中率不高。

(三)现场面试缺乏应变能力。

对于众多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最紧张的部分莫过于现场面试环节。黑龙江省导游资格证考试现场面试环节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景点导游词讲解,所讲导游词由考生在候考室从八篇导游词中随机抽取。第二部分是现场答题环节,景点导游词讲解完毕后,考生现场抽取试题并回答。通过现场面试,不但可以了解到考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清楚地掌握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合格导游员的心理和素质。无论是景点导游词讲解还是现场面试环节的问题都有考试复习范围,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他以往的学习历程中,所面对的考试多为试卷的形式,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需要敏捷的做出反应,像导游资格证考试这样直接面对考官的形式基本没有经历。因此在现场面试过程中,学生面对考官,经常过度紧张导致大脑一片空白,景点导游词全部忘记或者讲解不流利,面对十分简单的问题也不会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当有考官进一步提示问题的时候答非所问,无法顺利通过现场面试。

三、提高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一)提高专业认识,树立考试信心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就业50强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就职方向等,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初次就业岗位为旅行社的导游岗位,要求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那么,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就要针对专业特点进行专业介绍。在进行入学教育时,一方面在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未来专业发展前景和就职方向;另一方面还可聘请业内人士进行行业介绍。特别是要邀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优秀毕业生回来进行座谈交流,更加容易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能够了解考取导游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增加学生进行主观学习的能动性,通过与往届学生的交流能够了解导游资格证的考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树立考试信心。

(二)科学合理地开设课程,强化知识记忆

由于黑龙江省导游资格证考试时间是在每年11月份,学生入学后一般都会参加下一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根据导游资格证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导游资格证考试涉及教材分在两个学期内学习,第一学期开设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业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和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导游业务课主要讲授理论部分,而导游实务课主要偏重于实践,在这门课中教师会训练学生对导游资格证考试现场面试中所涉及到景点进行导游词讲解和导游词改写,并且根据教学需要会带学生到景点实地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导游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设有导游证考试强化课,任课教师根据每周的授课进度,在每周五进行90分钟的导游证考试强化训练,课程内容就是针对一周的学习,让学生强化记忆一周所学知识点。

(三)加强专业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要头脑冷静,口齿清楚,心理素质好,能够解决带团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现场面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缺少社会阅历,在面试现场往往表现出不镇定,易慌张。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学习。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学生深入景区进行模拟导游活动;另一方面鼓励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多深入旅行社进行社会实践,这样即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篇9

关键词高职教学;计算机课程;行动导a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46-01

1高职计算机专业为什么要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在德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和推广,在中国部分学校也进行了试行。

对于高职院校,就其学生特点,大多逻辑思维薄弱,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方法上,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则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会知识。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课中的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

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把学习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无限的畅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白板张贴”可以让学生不断地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自我表达的能力;“小组讨论”和“项目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探究学习、社会交往、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计算机课中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注意: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教师设计的任务目标要坚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

讲授《单片机》这门课时,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发难(即提问)。显然,学生们会主动提出“单片机是什么?”、“单片机有什么用?”、“为什么有这些功能?”等有关单片机概念和性能等问题。注意此时不是立即给予回答,而是指导学生们从教材中找答案,或凭想象说出他们自己的观点。然后与学生们交流教师自己的观点,再组织学生们评定能接受的概念,且如法炮制引深出相关联的概念与理论。例如:教材对单片机的定义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将计算机的主要部分,如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到以块芯片上,就构成了目前在工业上广为应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我给单片机的定义是:具有计算机功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学生们议论后决定接受教师的定义,并引深出单片机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讨论。本部分教学目的不是要学生们接受哪种观点,只是让学生们知道单片机概述里的基本要点即可,原因是几种说法实质都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借助学生们的提问,组织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随便批判学生们的观点和看法。而是通过学生们自己的积极思维之后,让他们自己逐步归纳出正确的认识和概念。

不难看出,以上的教学方法就是借鉴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和卡片展示法。引导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建立了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不同。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注重辅导,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目标,各自通过上机操作来探索并完成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是模仿,即照着课本上的例子仿做一遍,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二是探索,即给出与书本上的例子类似但又要求略高、角度较新,可以是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例子,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增强了自信心,焕发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学习热情。三是创新,即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或能想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Photoshop》这一课程中图层的时侯,先是使用一些生动的画面互相遮盖来表现不同的图层,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模仿”操作一遍;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层的理解,去寻找生活中不同的例子来表现图层,就是让学生积极探索,寻找自己生活类似的例子。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观察,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多样化的图层会给自身心理带来什么样的感触。此刻我乘机带领学生分析图层的特征,然后根据图层的特征创作了一副动人的画面,此时的学生早已经萌发了自己的创作冲动,然后积极创新,竞相展现自己的美妙构思。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活动中让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遵循开放性和体验性的学习理念,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习走进生活。

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的要求

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运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面对的群体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条件:

1)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环境要满足行动导向教学的需要。如仿真企业的实训场所,满足分组教学的实训设备,适用于讨论教学的教室,用于教学中展示的媒体、卡片等。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充分熟悉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教学模式的需要,调整教学风格。

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学习中要积极参与,要有自信心,要不怕犯错误。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展示自己。只有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在职业能力方面才能得到提高。

4综述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应用,将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全面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整套有利于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体制和机制,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0

文/宫月娥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说,亚太地区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地区,只有重视预防才可让耐药菌失去“温床”。

产生多重耐药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即抗菌药物不合理滥用以及多重耐药菌医院内传播增加。过去几年,通过推行各种措施和宣传,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逐渐被人们重视。但预防多重耐药菌出现的方法还有很多。

胡必杰教授介绍说,老年人若能做好自身的口腔卫生,除早晚正确刷牙之外,餐后要及时漱口,这样就可以减少30%~50%的肺炎发生。

另外,接种疫苗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十分有效。专家建议,公众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可在5~6月间接种肺炎疫苗,在10~11月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自然也减少了,由此可能带来的耐药性也会“应声下降”。

躺着思考问题思维更敏锐

文/闻唱

科学家试验发现,躺着是思考的最佳方式。

试验表明,同站立或坐着的姿势相比,当人们蜷在床上或沙发上时,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更快。

科学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在压力下大脑产生的自然激素,能够干扰脑细胞的活动,降低人们叙述和推理时的注意力。人们站立时会触发大脑产生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但躺着则能降低这种激素的浓度,有助于更清醒地思维。此外,当人们躺着时,大脑的血液流动会比站立时更加顺畅,有利于大脑供血供氧,大脑会更清晰地浮现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头脑中有更多的空间供思考。

收到鲜花 让人快乐

文/曹晓培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送鲜花可以改善对方的情绪,促使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化解人际冲突。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3项试验。试验1:受试者分别收到鲜花和蜡烛。前者认为自己很幸福,而后者却没有这种感受。同时,手捧鲜花的人在约会中迟到,对方不会过于在意。试验2:科学家向电梯中的乘客随机赠送钢笔和鲜花。前者表现出“社会退缩”现象,即与科学家保持尽量远的距离,眼睛盯着电梯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的数字;后者则向科学家靠拢,并微笑交谈。试验3:科学家给老年人送鲜花,发现他们收到的鲜花数量越多就越开心。心理学家解释,研究证实了送鲜花的确能让人快乐。

老人有点饥饿感是好事

文/臧恒佳

有些老人害怕营养不良,刚感觉饿就吃东西。其实,老人不妨饿一会儿,适度的饥饿感有助于避免患上认知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