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的人生范文

时间:2023-03-15 17:3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怀的人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李远散文的语言是朴素的,它不雕饰,不浮华,不世俗,没有激越的调子、浓烈的宣泄,有的只是一种与朴素相辅相成的淡然。在淡然中谈亲情,在淡然中说体悟,在淡然中明事理。在某种程度上说,语言的朴素和风格的淡然是散文作家创作成熟的一种表现,就如同绘画艺术中的白描和写意能体现画家至高水准一样。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用简单的眼光来看,纷繁的人生也可以用淡然的情怀来诠释。正因如此,朴素的文笔和平淡的风格才最适合散文创作者把自觉的人生关怀表达出来。

李远散文中的人生关怀看点颇多,但首先表现在对情感的体察。在李远的散文创作中,有相当篇目的文章其核心内容和亲情、爱情、友情有关。这类文章纵的来看涉及到三四代人,横的来看涉及到多个家庭,这类文章叙说都是真实的,感情都非常细腻,不再单纯是人和事,而是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时光里的背影》里,作者把父母、妻子、孩子的背影有机地联系起来,融思念、体贴、关心于一炉,让感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煞是感人;在《母亲陪我醒酒》中,作者不是在醒酒,分明是在体会无微不至的母爱。作者感受到的是情感,体味到的是人生,升华出的却是人生关怀。

如果说对情感的体察是人生关怀基本,那么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则是对人生关怀的拓展。李远散文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进而肯定生活、肯定人生、肯定生存。在《假如生命剩下三年光阴》中,通过一个有趣的预设实验,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对时间的珍视;《去敲邻居的门》、《借钱先亮家底》则从稀松平常的琐事中,让人感悟到现代都市人们微妙的心理动态。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彰显着其社会的担当,反映着文学本真的人生关怀。正因如此,李远的散文才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喜爱。

李远的散文充满对于人生境界的感悟,折射出作家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审视角度,它没有陷入乡土式的感伤里,也没有滥情在都市的喧嚣中,而是恰到好处地将生活、情感与心灵对接、融合,从而引发对人生的多面思考。作为当代青年作家的李远,以其朴实的行文,向读者展示着生活之美和生活之思。他总是从现实出发,细致入微而又鞭辟入里地关注着人的内心世界,把人生的五味和人性的多维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李远凭借其对文字的热忱并以之为载体,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展现在行文的方方面面。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大学生管理

一、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年龄上处于青年期,在生活经历上涉世未深,其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不稳定性,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和求职就业等重大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就必须融入人文关怀,及时满足学生需要,并善于引导学生需要。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会觉得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关怀,才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想交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内在属性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的、发展变化中的人为对象,以不断变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兴趣、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以对人的尊重和与人的沟通为基础,才能得以开展。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应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要注重对人本身的关心。广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二、现状扫描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学生灵魂的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对学生倾注了较高的热情,给予他们以关爱和帮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周到的服务;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更好的关怀,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学生的学业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倾注了许多心血;学生的爱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显,校园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以上几点人文关怀的成绩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太人性化、不尊重学生,缺乏沟通、交流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

(一)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人文关怀

当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教育者很少顾及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灌输为主,引导为辅,向学生灌输的几乎都是“正面”的东西,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讲不清时就尽量回避,不能真心实意地去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只讲授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学业、人生等问题很少过问,“教”与“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学生日常管理重管束,轻发展

在我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性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基础上。传统的学生管理以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而不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重点来开展工作的,总认为教育者是上级,起决定性的主要作用,学生只起辅导作用,只要服从教育者的管理就够了。因此常用行政命令和压服的办法让学生遵规守纪,而不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关心人的发展,激发人的需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学生服务工作没落实到位

尤其是新生进入大学会遇到许多问题:对就业和人生前途的迷茫;对学校食堂伙食、图书馆、机房等的牢骚;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等。有的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有些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和实际问题推诿或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帮助,管理者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对学生态度冷漠,只把学生当作管理的对象,没有把学生当作服务对象,许多实际问题迟迟没得到解决。

(四)违纪处分学生的规定有失法准

当前高校都主张依法治校,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林林总总、各具特色,但总的特征是抽象、笼统、粗糙,甚至处分规定本身就不合法,程序上没能做到透明、公开,没能给当事学生充分的申辩机会。高校对违纪学生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教育,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而是一棒子打死,这种做法有悖于教育的初衷。近年来,学生诉高校的维权案件屡见不鲜,且多以学生胜诉结案。

三、原因分析

(一)以教师为中心

以往的教育理念最主要的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主导”变成了教师的“专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三中心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一直延续至今,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单向授受,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在管理模式上,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以为学校的任务就是琢玉成器,定学生规矩,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二)以僵化的制度为法宝

高校为了便于管理,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详细的学生管理制度,但存在死板、硬性的不科学条文,人性化、科学化、法制化体现得不充分。制度建设缺乏程序性、民主性,内容上缺少平等尊重学生的条文,强调学生对这些制度的无条件服从,充斥着“不准”“禁止”等命令性的词语,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虽然2005年3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制度上有力保证了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严格执行。

(三)以性恶论为出发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理论水平、行为表现。来判定教育效果。当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时候,通常判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通过相关理论的灌输或讲解期望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即“性恶论”的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忽略了人的主观感受,人生活的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对人行为和思想所造成的影响,而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作为唯一有关的影响因素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学生逃课,一般教师都会认为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或者没有学习的兴趣造成的,因此会

在这两方面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回归课堂。

(四)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淡薄

在追求优质服务的今天,人们更希望得到“恰到好处的细微服务”,即“最佳服务”“个性化服务”。然而由于受师道尊严等封建思想的影响,高校自觉不自觉地把学校领导、老师放在首要位置,将他们的意志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淡薄。其实学生也是消费者。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如同没有顾客就没有商家一样。因此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任何时候都要以学生和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教师行为得失的衡量标准。

四、对策

(一)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引导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渠道。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培养人才。发挥其育人的功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来不太重视,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发挥积极性,把“教师言传口授”与“学生能动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注重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使课堂艺术化、活泼化,增强其感染力,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上课有一种快乐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结合”:“一、结合实践活动实施快乐教学;二、结合时势实施快乐教学;三、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实施快乐教学;四、结合人生实际实施快乐教学。”

(二)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

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立足点主要不是控制、约束,而应该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生硬的说教和灌输绝不适合当今充满创新思维的大学生。

在内容上,制度建立应尊重学生自由,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制度实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让外在的制度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需求;制度建设应有利于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有权参与和监督涉及学生重大利益的校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学校应广泛地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通过举行听证会、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倾听和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程序上,制度实施要依程序合法合理地行使,当作出影响学生权益的处理或处分决定时,应当事先告知当事学生,向当事学生说明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学生的陈述、申辩,或举行听证会,让学生参与到处理程序中来。同时,要完善学生的权利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营造人文关怀的管理育人环境

学校方面,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管理观念。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职员工要以诚挚、关怀和热爱的感情去感染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学会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温暖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在吃的方面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吃得饱、吃得起、吃得好、吃得满意;在住的问题上,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结婚与生育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应该在合法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办法,为学生提供一种既是有序的又极具人性化的情感生活空间。

人文关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一个更加完整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来分析学生出现相关问题时所处的真实完整的状态。同样对待学生逃课的问题,如果将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和学生所学的课程,或者学生近期的个人状态结合起来,可能会发现,有的学生是因为任课教师讲课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出现意外,那么针对这些不同的原因,老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此外,校园文化应体现人文关怀,先进设施、优美环境和先进的人文内容、科学的人文管理的综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家庭和社会方面,父母亲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文明素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良的家庭环境。宣传、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接受活动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自身的需要如果被忽视,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或激发。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同解决学生思想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要深入实际去解决困扰学生的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要积极争取社会资助,进一步完善“奖、贷、勤、助、补、免”为一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切实关爱贫困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处理好心理方面的困惑,养成和谐开放的心理品格;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积极做好学生毕业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人文关怀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受到来自学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原因在于这一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庞杂,且社会影响性很大。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中,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虽经各方努力,但大量权威资料仍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过程中需加强人文关怀力度。

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人文关怀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人文关怀在于肯定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从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稳定从业,以及健康成长。当前,已成为产业工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群体特征:首先,由于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在就业中,表现为有较高的心理预期,期待个人价值的彰显,期待未来的发展。其次,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表现出普遍的耐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再次,由于历史及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又事实上的处于的城市社会边缘性角色。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就业中既面临就业难带来的物质压力,又面临包括事业成就感缺失、个人精神需求无法满足的精神压力。故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应从经济上和道义上,以及精神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关怀,加强对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力度。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人文关怀缺失现状

(一)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接触面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情感孤独”

新生代农民工正值青年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人的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期待在外出就业时不仅获得物质上的丰富,也期待爱情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然而,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接触面较窄,正面临“情感孤独”的困境。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特别策划组织了“新生代农民工尊严感”大型调查活动,调查显示:近半数被访者情感孤独现象严重。聊城团市委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近四成(3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在紧张充实的状态中,且超过七成(71%)的未婚者感觉与异往一般和不方便,“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共青团浙江省委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缺少进行文化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就业于制造业一线车间和建筑工地的人群,他们通常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每月休息时间只有1~2天,缺乏精神文化生活最基本的条件——时间要素。

(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扶助不够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学校校门就走上进城务工之路,成长环境、年龄及经历决定了他们心智并未成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不清晰且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并且,由于受教育程度和内容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周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变动,事实上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然而,调查显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扶助力度并不令他们满意。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有政治参与途径”的认可度打分最低(3.1分)。

(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关怀不够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层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权利的重视程度不够、提供的就业条件较差,如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较多,职业病突出等方面。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96.1%)新生代农民工关心企业发展,而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自身的比例将近两成(16.9%);对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直接关系不融洽的原因,三成(32.4%)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同时,该调查还显示,外出务工以来,未曾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达到六成(61.1%),这一数字甚至超出老一代农民工(59.1%)2个百分点;同时,接受培训的次数偏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比较研究显示,通常,青年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将劳动强度定位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的为多数(占65.7%),但有近三成(占28.9%)的青年农民工选择劳动强度“大”或“很大”的,仅有极少部分的认为劳动强度“小”或“很小”(占5.4%)。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的占41.3%,工作环境中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的达36%,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达34.7%。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给予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这个时期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人文关怀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实现良好就业。通常,在经济酝酿转型的时候,率先开始转型的正是产业工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他们的从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发展的成败。而新生代农民工良好的从业素质、过硬的职业技能和高超的创业本领,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职业技能和道德培训,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有重要作用。

第二,有利于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实现健康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来自精神压力、物质贫困和事业缺乏成就感的三重压力,在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下,极可能造成心理问题。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进行照顾、精神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好的心态面对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就业。

第三,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实现稳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融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加强其精神家园建设,有利于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文化、习俗的城市化,也有利于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地迎接城市新生活。

四、努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人文关怀力度

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工作在流水线上,然而,这个群体又是一个思想活跃、个人主见较多群体,要使他们在城市快乐的工作,实现生活上富裕及精神上愉快,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努力,加强对他们在就业中的人文关怀力度。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对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而应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镇落户制度建设着手,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彰显个人价值、收获事业成就感提供制度保障。如切实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和监控制度、积极推动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制度、切实加快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削弱户籍与利益的关系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等。

(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让新生代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次,应仔细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点,找准文化需求定位,尽可能做到“量身定制”文化服务,增强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和融合的重要部分,应对优良的做法加快推广,如深圳经验的传播;同时,应依托图书馆、文化中心、网络等平台,通过建立“农民工俱乐部”等方式,探索更多的服务形式。

(三)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力度

企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获得人文关怀的直接发出者,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对象。企业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长期稳定就业,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首先,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将新生代农民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爱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尽力做好劳动保护,依法保障他们的权益。其次,发挥企业文化的凝结功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企业。第三,积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第四,基层组织、企业党团、工会应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健康从业。第五,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第六,注重人性化管理,如企业在招录职工时,从关心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出发,尽量考虑男女比例的协调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婚姻问题创造条件,也有利于他们的稳定就业。

(四)全社会加强人文关怀力度

全社会都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力度,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促进其长期稳定健康就业。首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感情,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所在城市对其的接纳和包容,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城市管理部门应以服务促管理,消除城乡之间的心理对峙;城市居民应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真心对待;大众传播应努力营造学习、向上、责任、拼搏的农民工文化氛围,并大力弘扬和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贵品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公平文化氛围。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分享城市文明,以及改革开放成果的自信和勇气,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其次,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就业过程中的耐挫能力,并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想法[J].半月谈.2011(12).

2.中华全国总工会.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R].2011-2-20.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生代农民工与老生代农民工的代际比较研究[R].2008-08-03.

4.杨前蓉.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5.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新生代农民工尊严感调查[R].2011-07-04.

6.共青团浙江省委课题组.在浙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R]. 2012-01.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2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恋爱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恋爱观的确立,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以后的幸福,有助于他们认真经营一段感情,构建美好的家庭,也有助于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目前大学生的恋爱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同学对爱情的认识有所偏颇,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尤其是注重对其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至关重要。

一 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7到24岁之间,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趋于成熟但还处在过渡期,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独立的人格。再加上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概括来讲,集中体现为以下问题:

1.对爱情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存在认识误区

爱情观认为,爱情是男女两性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稳定专一感情。爱情是稳定专一的,以婚姻为最终目的。然而,很多大学生对爱情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存在各种认识误区。有的学生混淆友情和爱情,在人际关系上出现尴尬;有的对待爱情十分草率,缺乏责任感,“闪恋”“闪分”现象经常发生,甚至以交往对象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有魅力的标准等。

2.网络时代新的恋爱观念层出不穷,对现实形成冲击

大学生群体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恋爱也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现实生活,步入了网络时代。恋爱的途径很大程度上已经网络化,很多学生是通过论坛、网络游戏、各种实时聊天工具而认识。网恋、网婚、丁克、试婚观念也越来越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3.恋爱观念尤其是性观念日益开放,传统观念淡化

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在意的是自我与随意,传统含蓄而内敛的爱情表达方式已经被大学生所摒弃,他们信奉的是“爱要大声说出来”,因此在公共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意,校园求爱的浪漫场境经常发生。同时对恋爱中的整体呈现开放、宽容、理解的态势,一部分校园情侣在校园附近同居生活。

二 树立正确恋爱观的人文关怀角度分析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传统的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在当今新形势下,应当更多从学生利益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一些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应当看到大学阶段谈恋爱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培养大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恋爱婚姻生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正视大学生恋爱的事实,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

2.在信任大学生的前提下加强引导,构建合理的情感预警机制

由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有很多认识的误区,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问题而影响个人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出现情感问题时,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而是采取过激的行为,酿成悲剧。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学校和教育者首先应当信任大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成长过程的主体,相信大多数学生在恋爱问题上能够做到自律自治,大多数学生可以正确处理恋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生组织、团体等方式,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导、学校协助配合的情感预警机制,能帮助学生宣泄、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避免因为爱情纠葛引发矛盾和悲剧。

3.积极拓展恋爱观教育的渠道,丰富恋爱观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般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心理健康课进行,由于教师授课安排各有倾向,因此成效可能会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效果,必须积极拓展恋爱观教育的渠道,丰富恋爱观教育的内容。恋爱观教育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概括来讲,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恋爱观的普及型教育,主要是在大学生中普遍进行恋爱常识和道德教育,明确责任,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指导他们在恋爱过程中文明交往,自觉承担责任。针对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进行普及教育时,尤其注意要将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融入恋爱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同时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婚恋责任意识。这种普及性教育可从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

二是个体性教育。每个学生面临的恋爱问题各不相同,很多同学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想在公共的场合讨论恋爱的问题。这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个体性教育。高校相关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跟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赖,充分利用网络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当学生出现恋爱问题时能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4.加强恋爱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恋爱是人际交往方式的一种,在恋爱过程中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愉悦感。”“爱是在保有自我的分离性与完整性的情况下,与自身以外的某人或某物的合一。”“爱的主动性还在这一事实中显明自己:它包含着一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在爱的所有形式中都存在着。它们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现实生活中,有些校园恋情演变成校园暴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大学生不懂爱的艺术。因此高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爱的艺术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对学生恋爱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爱的艺术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完善自我,在恋爱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在服饰、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养。如通过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约会的地点、约会时应该怎样着装、在什么场合进行表白比较恰当等;其次,教育学生要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再次,教育学生学会沟通,善于体察对方的精神世界,善于交流思想感情,善于给对方以支持;最后,要教育大学生正视失恋,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学会积极的心理疏导,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和帮助,顺利度过失恋这道坎。

5.开展文体活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同时学习的压力比中学阶段减小了许多,因此对感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符合大学生需要和品位的文体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热情,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特长及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个人品位和人生境界,增加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高雅性,从而使校园文化得到提升和优化。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群体效应和典型示范效应,通过组织各类座谈会、报告会,发挥高校高才生、优秀毕业生的模范典型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蓓.浅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倪芳、王莉.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及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引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贫困学生;人文关怀

一、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现状,解决该类大学生的经济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始。解决其经济问题是高校对大学校的直接资助。如果只高唱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落实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题性教育,解决人之所急,解决人之所需,潜移默化育人是施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资助与育人结合应该讲究方法。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能够完成学业,近年来,各高校都推出了扶贫勤工俭学计划。扶贫勤工俭学主要面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有两点,一为通过勤工俭学使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保证其日常生活开销,顺利完成学业;二为通过勤工俭学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明白劳动致富,诚信守实,培养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提升自信心,让其能够完成学业后能够更好感恩与社会,回报于社会。

二、情感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高效快节奏发展,人们对经济的过度追求导致大多数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由于在经济上的束缚导致其在精神上的低迷,甚至有社会的挫败感以及滋生报复心理。针对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在学生情感领域内寻求突破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应从感情出发,在政治教育中做好感情投资,授课时做到以情动人。在情感教育中,可以利用关于情感方面的多媒体视频进行教育,作为教师,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学生。课程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个人感受或者是心得体会,通过这方面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并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对授课过程做出调整。

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交流,可以实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心理上的微妙沟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学校的关怀以及社会的帮助,把自身蕴含的积极情感激发出来,同时抑制自己的消极情感。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感恩于社会之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渗透到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在转化过程是人的主体性体现这一本质。

三、关注贫困生的个性特征,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当前大学生教育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加之本身置身于多元化、丰富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教育期间已经拥有自己独立人格思想,他们不断渴望被社会重视,不断渴望自己可以和真正的成年人一样,将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命运安排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生活中全由父母安排,学习在老师的羽翼下成长,在个人思想行为上受周遭成年人的影响。但是现实社会却使他们常常无法正视自己前进的脚步、正视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贫困生生活俭朴,自立,具有较强的探究精神以及上进行;但是在同学之间,由于家庭贫富差距,在他们心里上留下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社会现实与他们的理想生活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实的生活容易使他们的前途感受到迷茫与怀疑。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在此时不给予正常的心理疏导教育,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贫困学生扫平心理阴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客观角度出发,从不同维度去解决问题。首先,贫困生在学习与生活上表现较为自立、自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肯定,并且在课堂或者是生活中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来鼓舞他们的斗志;其次,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贫困生的心理上容易产生极端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端正其心态,帮助他们建立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高校群体,由于地区差异等原因会从经济上凸显贫困生的存在。贫困生在在校生活中属于一类比较弱势的群体,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大部分在心理上会存在着一定思想障碍,心理障碍使大部分贫困学生心里非常脆弱,尤其遇到与家庭和经济挂钩的事情极其容易产生问题。因此,现代高效管理应该全面注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要不断的加强高校对心理方面的咨询力度。尤其要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做到充分的了解,具有针对性的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要成立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人员心理咨询专业水平以及增加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数量。

篇6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edicine is a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highly integrated disciplines,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is humanistic ca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and expound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through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ng a goo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care spirit;Medical education

人们对医学发展的认识日渐成熟,医学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的生物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认同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质特点是人文关怀[1]。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要求[2]。注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精神,在医疗实践中实施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所以加强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必备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医学教育前进的方向。

1 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尽管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已被认识,但临床医疗领域及医学教育中仍存在着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1.1重技能,轻人文 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着突出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医学院校在教育中重视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社会对于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衡量标准更多的关注是否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和熟练的知识技能上,因此医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及教师认为专业课程和技能操作的考试成绩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而人文社会课程的学习多流于形式,有的医学院校甚至对人文社会课程进行了压缩,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死记硬背就能够应付考试。这不仅使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难以培养,而且也影响到全面文化素质的提高[3]。

1.2缺乏沟通能力 医学是一门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科,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医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临床实践、诊治活动等都离不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医学生与患者沟通不够,甚至一些医学生由于缺乏技巧,影响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因此医学生的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实践及医疗质量。目前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在大学期间有的学生常独来独往,自我封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同学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不能自拔。他们很难与不同价值取向的人融为一体,以至于缺乏合作精神、自制力及协调力。

2 加强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

2.1转变医学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首先要纠正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医学人才。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教育学生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热爱医学事业,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来对待临床工作,推动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形成[4]。其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使他们有机的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如何改变医学中技术至上的观念,寻求技术运用的人文精神。对人文教育的课程要加大改革力度,不要让课程教学仅限于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要多采用一些切合实际、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

2.2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师潜力,强化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医学院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潜力,在专业教育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让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内容渗透进专业课的教育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人文关怀精神对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有权威的医学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例如介绍医学生人文素质、如何当好一名好医生、医学科学的未来发展等。专家教授人生阅历丰富,对医学理解深刻,并且在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能够将医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讲解深刻。学生们将从系列讲座中感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另外可以把医学生人文关怀列入到临床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教师可以对医学生在实习中的人文关怀、医德医风表现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可以作为实习的一项考核指标,并与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研究生等相关联[5],为医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环境的熏陶。校园是与医学生的生活、学习休戚相关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激励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开展高层次的政治教育活动、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高品位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还需要从文明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让学生仅限于课堂学习,要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民情,例如到孤老院献爱心、与希望小学一帮一、无偿献血等。做好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

[2]卢建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4):38-46.

[3]胡振宇,金凌云.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5):99-101.

篇7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 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思想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突破性探索。

在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现实存在、情感、价值、命运,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发展趋势的关注。在强调实践与技能教学的高职院校,人文关怀更是一个重要的添加剂,充分地深入到教育教学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在校学习阶段是一名高职学生一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人生阅历,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之时,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就像是肥料和植物的关系:人文关怀必然要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又需要人文关怀来“吸取养料,茁壮成长”。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以及市场力量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高校在校生的主体结构已实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高职学生已成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人群。

在2009年10月初,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556名09级高职新生进行UPI(大学生人格问卷)普查和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约有19.16%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其SCL-90得分比全国常模低。而心理状况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是以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

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着青年人相同的个性特点,又有着不同的心理特质。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等,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就会出现失常问题。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高职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然后,各个高职院校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其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但缺乏行为化,呼吁个性化。

在高职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已经开始普及。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特殊的课程课程化?还是行为化、个性化?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现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一门辅修课程、选修课程,甚至是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课程缺乏系统安排和设计、上课条件简陋、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乏味等,让高职学生产生无所谓乃至厌烦情绪,如此单一的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弊没有利,缺乏行为化和个性化。

行为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将理论知识付诸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摆脱阴影,离开怪圈,实现自我。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要求针对高职学生的特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应趋于多样性、传递性。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高职院校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高职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开展例如团队辅导、参观、竞赛、联欢、交流、调研等多样化、情感传递性强的活动,充分让高职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相互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3.专业的心理咨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密切关联,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均为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都身兼多职,不仅肩杠着其他繁杂的学生工作的压力,甚至更多的还承载着教学、科研等其他领域的学术压力。这就意味着心理咨询在现今高职院校的专业性稀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都仅仅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说话聊天,通过交流就可以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引导。

虽然心理咨询主要通过话语的形式进行交流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说话聊天并非是心理咨询的代名词。心理咨询是一种以保密为首要原则的人性化、个人化、内涵化的倾诉与聆听过程,并且必须在正式的心理咨询室中进行,使咨询者深切感受到平等、信任与认同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四、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的途径

首先,加强学生“校园归属感”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谐校园是当今社会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中,学生在校才会有“归属感”,才会以校为家。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求学成才服务的思想,创造和谐的氛围和条件,做到思想上关心到位,情感上关怀到位,增加相互间的沟通,使学生逐步形成校园责任感意识。

其次,深入学生家庭,探究学生心灵,与学生共成长。每个学生,都有着一个或许幸福美满,或许悲惨不幸的家庭。然后每个家庭背后,必定隐藏着从小根深蒂固的家庭环境教育与影响。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深入学生家庭,与学生一起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共同成长。一般来说,高职学生会因为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或者高考失利,又承受着家庭的责怪,亲朋好友的惋惜,别人的轻视,所以不少人在心理上一直有种自卑心态。这种心态是学生在长期以来的家庭、社会环境中造成的。如何摈弃这种来自于周围环境压力的心理问题?在挖掘自身的优点,寻找童年时快乐的记忆,找回自信的同时,要合理定位,体验成功的喜悦。

再次,利用网络这项日常化高科技,融于学生群体之中,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90后高职学生的代沟差异。在如今社会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顺应时代的节奏,融到QQ、BLOG、空间日志、校内网等流行网络中去,及时挖掘学生动态信息,融于学生群体之中。

最后,关注高职学生内心真正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使高职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在社会越来越体现自主性的今天,没有了毕业“包分配”,又在全球金融危机等这样的不利形势下,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内心真正需求,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及行为,适当调节其心理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理解学生,才能真正摸清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扰和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小茅.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的另一种思考[J].教育科学,2002.

[2]蒋永华.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

[3]王凯.我院高职学生素质分析及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的实践与探索[EB/OL].202.43217.123/seqrch/cache.

[4]谢念湘,谢东东.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2.

篇8

一、人文关怀理论的概念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理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思想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引申到高校思政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指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肯定学生、丰富学生、发展学生、完善学生。

二、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构建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代高校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点和变化,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当代高校辅导员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构建师生关系的实践。具体地:

(一)当代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传统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基础愈加薄弱

首先,师生关系趋于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推行,教育被好多人等同于了商业服务,而师生关系也被定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部分同学认为所谓师生关系就是“我上学我交费,你讲课你拿钱”,师生之间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其次,师生情感淡漠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大学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交流广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陡增,现在高校中,一个辅导员往往带了几百名学生,又经常陷入各种事务性工作中无法自拔,导致很多学生一个学期也见不到辅导员一次。加之,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使其与辅导员之间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低。再次,师生行为选择趋向功利化。在大学,各行为主体都有自己的行为目标,其行为选择也是基于对行为结果的考量。作为辅导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避免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如何规避群体性事件;作为学生,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去向;而作为学校,则往往把注意力转向对学校经济状况和硬件条件的关注上。随着这种利益诉求功利化现象的加剧,师生之间也更加缺乏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之一,需要理论指导

当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繁多,主要工作职责有思想引导、发展辅导、生活指导和组织管理等,这要求辅导员在于学生相处中要学会扮演、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种角色,要做到以上几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而面对上述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足以应对的,人文关怀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缺。

三、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构建师生关系的可行性

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具体地:

(一)人文关怀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的特质相一致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标准的“九零后”,相比其它社会成员和其它年代的大学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质。首先,主体性。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的唤醒,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强调独立、自主、自我选择和创造,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其次,双重性。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尝尝同时兼具自主性与他律性、目的性与随意性、沉稳性与突发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等双重特征,这是这一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第三,向上性。尽管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的选择上会出现双重性的特点,但就其根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都是向上的,积极的,他们在注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全面发展,不愿将自己的未来局限于较小的空间内。而人文关怀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的主体性,承认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关怀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特征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

(二)人文关怀理论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相一致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有思想引导、发展辅导、生活指导、组织管理等。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和未来的前途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相应地辅导员发展辅导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辅导员,主要承担的是“传道与解惑”的任务,具体来说辅导员应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入手、以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德行的持续发展为宗旨,进行“传道与解惑”的发展辅导。结合人文关怀理论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本质是一致的。

四、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构建师生关系的做法

(一)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当代大学生知识更新换代快、个性鲜明,辅导员必须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才能够让大学生对辅导员产生想要信任、依赖甚至崇拜的情感,才能够真正当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地说这些素养包括坚定政治立场、提升道德水准、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人格魅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沟通技能,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等。

(二)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时展的结晶,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这与人文情怀理论不谋而合,具体地在实践中要做到:第一把学生当孩子,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充分展现出慈母般的浓情,严父般的爱心,传递着对每个孩子的信任与尊重。第二,把学生当朋友,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第三,把学生当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者,任务就是实施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捧杀”学生,还要学会适时“棒杀”,既要从情感上接近学生,又要寓理于情,在原则问题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56 ― 02

把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符合时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今后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应当注重理论分析和价值应用研究,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殊性,认真分析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特殊规律和特殊功能,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

(一)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本身都是属于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将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切,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又要倡导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合民族文化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工作,使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

(二)人文关怀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关联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在诉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核心思想是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自由平等的爱护主体,引导他们根据思想道德规范促进自身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人文关怀应当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尊重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理性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差异,尽可能的采取多种人文手段,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功能得到强化。笔者认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需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性格尊严、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给予真正的情感关切,去认真挖掘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价值。

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规律

人文关怀需要重点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内容的民族性,创新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培养更多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储备人才。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认识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知道,作为独具个性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具备和其他大学生的一般性特征,同样存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层次的个性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独具群体性和个性化,缺乏主体性意识,教育层次不平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笔者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论课教学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教育基础和知识可接受能力的差异,个别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弱,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佳,自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笔者以为,应当增强人文关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情感引导能力,结合每位民族大学生的自身教育背景,在一定范围试用分层教育模式,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个体人格。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由于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上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政治思潮的全球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均呈现出群体的民族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身民族属性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者既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背景的复杂性,又要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他们更好地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民族心理素质、知识创新能力,提前做好人生未来的谋划。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够称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3〕 在不同的民族学生个体之间发生的交往联系中,若涉及对民族语言、语言风俗、信仰习惯等民族特点不尊重的问题,属于民族关系,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同学关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内容既要体现倡导平等意识的民族特性,又要引导各个民族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学会正确对待解决民族问题,自觉做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民族性

传统人文关怀教育体系在目标定位上过多强调“集体价值”的一元性,关于培养什么样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目标界定模糊,容易出现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定位偏离甚至可能会产生个体边缘化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人文关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上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育内容的讲授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方法,增加更多的情感互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这也是贯彻民族教育平等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功能

(一)弘扬民族文化,明确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价值

人文关怀应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坚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主体观”。〔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平等交流。〔5〕

人文关怀教育者首先必须具备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熟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承担好培养少数民族合格人才的重任。教育者需要树立人文关怀自觉意识,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和欣赏自己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照顾好他们的学习生活,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发展好他们的主体意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实践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对于民族人口整体素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多选择民族文化为教育创作题材,适当开发富有地方民族区域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二)培养民族自信,关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素养

采用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方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发展平台,是搭建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笔者以为,应当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人格特征和政治立场,塑造健全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提升民族自信。

管理工作应当适当兼顾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利益诉求,做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服务;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民族风情中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社会交往的舞台,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民族宿舍文化节、民族游园娱乐、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歌曲比赛、民族故事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品质。

(三)激发民族自觉,培养凝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新的内容,也赋予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新的时代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把握中国梦的战略理念,是夯实推动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所有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参与创造,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只有个人的人生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从民族视角去解读中国梦,强化民族自觉意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青融入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民族篇章,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性力量,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 考 文 献〕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135.

〔2〕高艳青.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4):56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

篇10

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关怀的重要意义

1.人本关怀有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贫困大学生是特殊的弱势群体,但往往这些学生的内心更渴望被重视,更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这也是为什么大多贫困生成绩优异的原因,在此类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能松懈,学生在极端的努力下提高成绩很可能引起心理上的失衡,此时从精神层面做工作,给予学生人本关怀,将人本文化融入到思想教育中,很容易与贫困学生做情感沟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贫困不代表他们被排除在社会规范范围之外,人本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教育层次,不仅仅让学生减少学费负担更让学生减小心理压力,深入关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全面发展。

2.人本关怀有利于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人本关怀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先进教育的具体体现。人本关怀也是一种创新,随着对贫困学生的了解,之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渐渐退出教育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的教育方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使教育摘掉刻板的面纱,更生活化、具体化、贫困学生的内心是敏感脆弱的,灵活的教育工作方式,更容易被贫困学生接受,并在人本关怀教育下,逐渐提升自己的自信,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人本关怀有利于平衡贫困大学生心理促进校园和谐

我党已经明确指出:社会和谐,国家长安 ,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统一信念,良好的道德规范才能促使社会和谐。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和谐发展国家非常重视,据统计高校贫困学生人数约占总数的19%,这一群体的求学、就业等都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一旦出现矛盾会引起学校不安,人本关怀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显尊重更能使他们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有效沟通,帮助贫困大学生完善人格,释放不安,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校园和谐有序发展。

二、人本关怀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本观念不强,忽略了学生合理的自我需求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保持着一种传统,即重视社会整体性,一直以来我们做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贫困大学生放在某种角色上,持续强调学生们未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极少从学生本身的意愿及客观需求出发,问问学生喜欢什么未来打算做什么,在这样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贫困大学生承担的压力较大,一些个人的合理的需求被忽视,社会价值被生化,人本关怀被压抑。

2.教育理念落后,弱化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共性的,它需要大学生形成被社会认可、需要的品格,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完整的理论知识被灌输给学生、教师的强势主导性加强,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一直在倾听的角色上,往往存在排斥心理,这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著名教育学者黄新华老师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中心,学生被边缘化,此类教育缺乏伦理关怀,欠缺个性化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再与人本关怀背道而驰,要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3.教育内容理性,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与心理的情感沟通

教育本身就是以理服人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系统的教材、严格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积累有极大的帮助,但在心理疏导与沟通上稍显欠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交流过程,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才能使思想工作有的放矢,但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能做到这点,更多的是理性的知识传授和学习培养,依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看到,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的失落,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是不利的,只有重视学生的需求,撬动内心的情感,才能达到共鸣与价值认同,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人本关怀的忽视是教育的绊脚石。

4.教育方式刻板,缺乏对学生科学的隐性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鲜事物与新思想让大部分贫困学生开始增强自身的独立性与个体意识,学生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从互联网各类社交平台可以看出,许多社会热点话题都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各类观点,这也说明学生们渴望被认可,而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一直以刻板的规定学生必须、禁止执行某些规定,没有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隐性教育,这也是与人本关怀相悖的。

三、人本关怀视角下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增加人本关怀的分量,是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推进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人本关怀的分量是促进学生在开放式教育中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人本关怀的核心即培养精神,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支持只能解决存在问题,却不能支撑存在感,而内心世界的建设与境界提升才能推动健康心理与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内心,抛开简单的嘘寒问暖,从尊重的角度出发,用爱与情感去交流,取得信任后,帮助贫困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理想。其次关注学生需要,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精神变化,通过一种健康的模式构建畅通的渠道,实现对学生内心变化的监测,随着学生的动态,实施相应的思想教育,潜移默化让学生吸收人本关怀。最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本关怀不需要教师以权威者实施教育,教育形成互动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2.完善人本关怀的内容,是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提高贫困学生的自立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贫困学生的逆境相对多一些,因此自立自强的心理尤其重要,积极向上的面对逆境,让学生明白贫困是短暂的,是可战胜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很多可能,鼓励学生不卑不亢,接受资助更好地完成求学之路。除自立教育外,诚信教育也尤为重要,人无信不立,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需要学生的诚信与责任感,当下不少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开假证明博取资助等不良行为促使诚信成为一纸空文,人本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忠诚守信,促进助学体系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人本关怀体系,是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

首先完善资助体系,多年来,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基于高度重视,大部分贫困生不再为学费困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严格落实资助事项,切实保证资助到位,不浪费不缺失,教育管理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公信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配合,制度与爱心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其次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明确校内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可有效防止互相推诿或工作失误的发生,更有利于切实关怀贫困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再次提高教育队伍的素质,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人本关怀的实施,适当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以适应学生增长的速度,积极投入教育经费,鼓励教师个体进修,提高自身人本素质,同时学校也要增加能力考核机制,按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

4.营造人本关怀环境,是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