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

时间:2023-04-03 11:0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篇1

【关键词】优质服务理念;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兴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逐渐贯彻于临床和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任何医疗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是这种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到位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近年来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来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2-3]。本研究为了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比观察常规服务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平均(32.5±3.2)岁,其中男30例,女90例。包括阑尾切除手术20例,骨科类手术40例,剖宫产手术60例。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和骨科类手术,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服务理念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在手术治疗和常规服务理念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排除标准:(1)年龄<18岁者或>65岁者;(2)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有肿瘤正在进行治疗或已经到达晚期者;(4)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或躁狂而不能配合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障碍者;(6)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男性比例)、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术前注意事项:为防止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或窒息,患者应在术前8~12h开始禁食,术前4h开始禁水,必要时可应用胃肠减压。对于阑尾切除手术,对消化道要求更高,患者应在术前1~2d开始进食流食,必要时可酌情在术前1d或手术当天进行灌肠清洗,并于术前2~3d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不能下床走路,很多日常生理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如进食、大小便等,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提早适应术后的生活,同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免术后长期卧床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术前2周应该戒烟戒酒。给予心理支持:患者术前难免会有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并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客观分析病情,就手术施行的必要性。实施手术的效果、预后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作简单明了的评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各种医疗文件都应签署妥当。(2)术中护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该热情迎接并主动问候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缓慢平稳地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4]。麻醉时可以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更快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后完成后尽快行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师和术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3)术后护理:首先患者由于刚刚经过长时间的手术,各种途径导致的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加上麻醉的作用,术后不能立即进食进水,故此时患者应该通过静脉补液接受足够的能量和液体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补液要注意补液量和速度,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次,注意患者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要注意导尿管的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扭曲或打结等,记录引流物的量和颜色,换药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异物掉入阻塞等。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尿量和24h出入水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连续性,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体现一所医院水平的重要窗口,其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时,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手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优质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7]。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和常规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服务理念在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比常规服务理念有优势,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8-9]。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在护理手术患者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恩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3-154.

[2]高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6-117.

[3]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3-64.

[4]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5]陈萍.手术室融人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97-2298.

[6]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7-58.

[7]胡艳波.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30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72.

[8]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篇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稽留流产的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在优质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再孕心理准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优质服务;稽留流产;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的形象标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宣传品牌⑴,是指导护士完成护理工作与实现护理目标的关键⑵。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尊重、关爱患者,注重自己的言谈与礼貌,规范护理操作,给予患者主动、周到和热情的护理服务。我院对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稽留流产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4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5岁。孕周8—18周,平均时间15.3周。所有患者均符合稽留流产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如果患者存在感染给予抗生素,同时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前,给予患者口服复方米非司酮2d,术前30min给予6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然后行清宫术。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在优质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本研究中所有受检者皆自愿签署试验的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批准进行。

1.3.1认真评估患者入院时,其责任护士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流程进行接待,对患者的年龄、婚育史、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反应、有无腹痛、阴道流血时间等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与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悲伤及恐惧等不良心理。

1.3.2主动服务患者护理工作中实行责任制,护士应当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责任护理所负责的患者采取24h负责8h在岗的责任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爱的归属感。

1.3.3识别患者的需求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与身心需求,耐心的聆听患者的主诉,在心理上给予安慰与支持,向患者讲解清宫术的手术步骤、注意事项及配合工作,做好解释工作,增加患者依从性,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1.3.4严密配合手术的过程中,密切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配合工作。注意观察是否有子宫穿孔及人流综合症等的发生,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当立即停止操作,进行相应并发症的处理。

1.3.5精心指导向患者讲解有关产乳期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从稽留流产的阴影中走出来,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清洁会阴。鼓励患者为再次怀孕做好准备。责任护士除了负责常规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充分的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护士长应当每日定时查房,随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其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时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

1.4疗效诊断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稽留流产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再孕心理准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结果

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疾病的认知程度、再孕心理准备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帮助患者完成护理任务、实现护理目标的关键,也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利润之源与制胜法宝。优质护理服务应当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换位服务与主动服务,为患者创建安全、温馨、舒心的住院环境,用和蔼的态度、真诚的爱心与熟练的操作技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总之,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服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⑴丛美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稽留流产护理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2,26(2):199—200.

篇3

关键词: 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1 强化细节管理 提供无缝隙服务 

  1.1 提出“限时服务”满足病人需求。活动开始护理部便提出在全院开展“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投诉”专项护理活动,就住院病人生理、舒适、安全等23 项内容的病人问卷调查,确立护理服务改进重点项目,如针对病人“希望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这一需求,来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制定护理路径并实行首诊负责制,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10 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1 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每天八点前完成晨间护理,上下午各确保半小时专段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工作就在病人身边,确保病人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体现“服务由我们做好,满意靠病人评价”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1.2 “亲情服务”拉近护患距离。病人入住示范病区后,除有责任护士负责其病情观察、治疗用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外,更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住院环境,为其开创最佳的就诊、修养环境,病区内利用插花、油画等温馨标示来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心理、康复、锻炼等需求,让患者住院如同在家一样感到温馨舒适、愉悦。同时,编制“服务健康知识手册”,进行沙龙式座谈使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管理、文化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3 “省心服务”解决病人困难。。试点科室着力从落实基础护理,满足生活照顾入手,实行弹性排班,坚持“始终临在”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到住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健康教育全过程,功能锻炼有指导,生活起居全程协助的护理办法。从患者的治疗、护理到洗漱、喂饭、翻身、扣背、按摩等一切工作均由责任护士全面完成、协助完成和指导完成,使患者感到舒适进一步解除家属的后顾之忧。 

2 立足基础护理 提升专科水平 

立足做实基础护理,准确把握分级护理原则,强化责任护士甄别病人的自理能力落实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 种模式。对危重病人实行基础护理量化管理,将口腔护理、床上浴、洗头、导管维护、卧位护理等常见基础护理项目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标准,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为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就饮食、排泄、活动、巡视、舒适、管道、晨晚间护理、围手术期等卫生部细化制定的17 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24 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项目[2]及新的护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编制成“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规范手册”全院人手一册下发600 余名护士,使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到位,此举措得到了省厅及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应用。 

3 指导流程改造 提高工作效率 

3.1 护理流程设置上重视精细化护理管理,要求各个科室的药柜、无菌柜、库房等存放处均分类存放、标示清楚、定期检查。尤其对抗生素、氯化钾、细胞毒性药物等类高危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单柜存放,毒麻药物加锁保管,班班交接,抢救车药品器誡实行日查对交接功能状态。严格执行护士四看五查一巡视管理,坚决杜绝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事故发生。 

3.2 将健康教育纳入流程管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科室根据病种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处方,确保责任护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使患者的知、信、行得到改变,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提高遵医行为。 

3.3 强化设备投入,节约工作时间。医院加大对病房基础设施的配置,先后为临床科室配置了多种适用、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多功能床、冰毯、气垫、功能垫、监护仪、输液泵、安全标示牌、洗头车、餐桌、微波炉、电吹风等用具,努力满足病人全方位需求、使病人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护士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

篇4

1 各级人员自我角色的转变

1.1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由于护理人员受职称高低、学历高低、年资高低的影响,故很难能在一个平面去认识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内涵,科室对此制定出开展活动的相关绩效考核办法,开展三互(互帮、互教、互助)活动,责任到人,帮带到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之中。

1.2 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部份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着把提供服务与待遇挂沟,不能摆正自我认识,加之军队老干部们家里都请有陪护,历年来由于护士的缺乏都是陪护在照料老人们饮食起居[1],护理人员仅能满足治疗和医院护理,长期以往,生活护理这块大多由陪护来完成,护理人员要实现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中的“零”陪护[2]就带来很大的难度,为此,科室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学习相关要求掌握护理收费项目,各级人员职责等,端正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真正吃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人员的必然联系。

1.3 提高医疗组人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优质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前期,医疗组人员不理解,认为这仅仅是护士们的工作和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通过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提出合理化意见的情况很多,所以科室也制订出与医疗组挂勾切实可行的考评细则,使医生们能够提高认真,不光是诊疗技术要好,对病人的服务质量也不容忽视。

2 展开宣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工作

2.1 各类人员熟悉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细则、项目内涵。科室在醒目处标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列出项目内涵,让病人和家属及照料者等所有病区人员清楚认识,从而达到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目的。

2.2 组织病人、家属、陪护等提供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就如何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各类人员所担任的角色,使病区人员共同参与及讨论,认真听取各类人员好的意见及建议并归纳,以更好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

3 病区各类人员环节控制

3.1 规范陪护人员的管理。军队离退休的老干部们受年龄、身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家中请有陪护照料自已的饮食起居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入院时也随之将陪护人员带入病区,但往往这一群人员大多数文化层次低,自身素质修养不高,优质护理服务要求的是“零陪护”,如果让她们离开,她们将面临失业,所以给科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针对这一群体科室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教育,提高认识,从护士做起,就如何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需求制订出了除合理排班,责任到人护理以外的一系列贯穿在各班内容中的工作细则,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3.2 规范保洁人员的管理。在军队干部病房由于设置的床位占地面积大,需要的保洁人员也较其它科室人员多,要切实为病人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与病区环境清洁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科室也将保洁人员纳入定期工作考评当中,制订奖惩办法,规范保洁人员的管理以综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4 综合考评见成效

4.1 质量环境的控制。定期进行科室质量小组检查,真正查找问题及时纠正并整改,采取各小组评比的方法,与绩效考核挂勾,提高护理质量。

4.2 做到病人满意度调查。科室定期对病人、家属、陪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采纳合理化意见及建议,对下步工作进行改进。

4.3 建立病人出院留言簿。通过建立病人出院留言簿可更进一步了解到病人对科室的真实想法及对工作人员的看法,从中让不断提高及改进优质护理服务,从科室建立病人出院留言簿以来收到感谢信63封,比以往有大弧度的上升;给病人与护士提供真诚交流沟通路径,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如上所述,做好以上几个环节的控制,可大大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只有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才能留住病人,得到病人的认可,使患者安心,信耐医务人员并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声誉,切实将优质护理服务得以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预后;老年心肌梗死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7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for prognosis in senil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8 senil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their admission tim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ain conditio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0.3% than 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6.0926, P=0.0136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Prognosis; Senil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死是R床心内科非常常见的冠心病之一, 其属于急危重症, 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特点[1, 2]。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8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8.3±3.7)岁;其中后壁梗死10例, 下壁梗死8例, 侧壁梗死7例, 前壁梗死14例。干预组男22例,

女17例;年龄63~76岁, 平均年龄(69.1±3.5)岁;其中后壁梗死12例, 下壁梗死10例, 侧壁梗死5例, 前壁梗死

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对患者日常饮食、用药及住院环境等进行干预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包括:①入院基础指导和环境: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要真诚热情的予以接待, 对其病情和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估, 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病房疗养环境, 减少噪音、强光干扰, 使患者可以安心养病[3]。②宣教指导:将心肌梗死的基本常识和注意要点等积极主动的介绍给患者听, 使其明确该病的常见诱因, 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 并将出院之后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 嘱其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变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③饮食及运动护理:嘱患者规律休息, 保持充足睡眠, 卧床期间将肢体被动活动和腹式呼吸锻炼的方法教给患者, 禁止其进行其他无用性的活动, 运动锻炼时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动强度以患者可耐受最为适宜。饮食上要选择低胆固醇、盐含量低的粗纤维、高维生素食物, 遵照少食多餐的规律, 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大的饮食, 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4-7]。发病1周内要予以流质饮食, 病情有所改善后予以半流质饮食。④心理干预:大多数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会因为担心病情威胁到生命安全,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而出现焦虑、恐惧、烦躁、压抑的不良心理,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 所以护理人员需在综合评定患者心理情况后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安慰和疏导, 教会患者正确宣泄情绪的技巧, 尽可能减轻其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向患者介绍本院治疗效果较理想的病例, 帮助其增加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和恢复健康的信念[8-10]。⑤疼痛指导:胸前区压榨性的剧烈疼痛会大大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肌负担, 进而引起心力衰竭或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 发现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要立即让患者吸氧, 合理控制吸氧速度、氧气浓度和总吸氧时间, 严格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护理期间有无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血尿等并发症出现;②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 分值介于0~10分之间, 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11];③住院时间:统计记录两组平均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干预组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各1例, 血尿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出现呼吸困难4例, 心律失常5例, 血尿、心源性休克各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39)。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φ兆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6, P=0.0136

2. 2 两组疼痛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VAS评分为(2.2±0.4)分、住院时间为(6.3±0.6)d;对照组护理后VAS评分为(2.9±0.5)分、住院时间为(8.3±1.0)d。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8271、10.7101, P=0.0000、0.0000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其起病比较突然, 病情变化迅速, 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 患者就会存在生命危险。近年来, 医疗诊疗技术的改革与完善, 大大降低了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但对患者实施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抢救措施时, 还需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密切关联[2, 12-14]。相关文献报道[3, 15], 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指导, 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优质护理服务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其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 通过个性化心理指导, 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预防并发症;通过吸氧和疼痛护理, 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通过宣教指导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监督的能力, 避免其他不利因素对病情产生影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指导, 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16-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减轻疼痛,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预后, 值得在临床中积极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冠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预后的影响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34(30):216-217.

[2] 陆豫, 王芳, 单丽萍, 等.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20(9):160-161.

[3] 袁园.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探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5, 45(16):53-54.

[4] 詹翠娥.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的具体实施.医学信息, 2015, 28(27):109-110.

[5] 王瑞英.探讨加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健康前沿, 2016, 23(4):40.

[6] 李富红.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4):775.

[7] 林枝珠. 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6):101-102.

[8] 黄常英. 加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8(12):193.

[9] 宁娟.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5):112-113.

[10] 荆丽娜.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68):206-207.

[11] 陈明红.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17):78-79.

[12] 李梦芳.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1):179.

[13] 廖容, 彭锐.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1(4):151-152.

[14] 周记. 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肌梗塞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医药, 2015(2):103-104.

[15] 梁蓉, 殷黑兰, 姚芳.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临床观察. 吉林医学, 2016, 37(4):999-1000.

[16] 冼燕君.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16, 23(6):814-815.

篇6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一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96 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干预6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在干预6 月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优护组干预6 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优护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易出现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可以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院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96 例为对象。其中:男62 例(64.58%),女34 例(35.42%);年龄60-77 岁,平均(68.7±7.4)岁;学历情况:小学及以下28 例(29.17%),初中47 例(48.96%),高中14 例(14.58%),大专及以上7 例(7.29%)。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采用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及家属知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脑梗塞发病机制、疾病转归、康复注意事项等。

(2)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及家属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介绍成功案例,赢得患者对治疗的支持。

(3)开展优质康复训练。综合按摩多种手法刺激肢体,定时帮助患者翻身。进行吞咽训练,定期按摩患者面部肌肉,进行吹气、鼓腮等规律运动。进食时,指导咀嚼,并适当进行喉部推动。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到短语依次进行,并且鼓励患者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要求家属定时给患者读报、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温暖。④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锻炼指导,要求患者定期返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和优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量表进行满意度测评,患者从“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选项中选择。满意率=(很满意+ 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t 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优护组干预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护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有35 例、11 例、2 例, 护理满意度为95.83%, 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强化护理干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2]。

我院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差的情况,近年来积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从本组资料来看,虽然常规组和优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5),但是优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论与徐辉[3] 的结论是一致的。徐辉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普遍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之所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在护理中的能动性,调动各方参与有关。总之,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于锦红, 勾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62 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5,35(08):170-172.

篇7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因病原体感染气管、支气管粘膜组织所致,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等,夜间病症加重,影响患者正常休息与工作,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将重点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60~75岁,平均(68.0±3.0)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60~77岁,平均(67.5±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症严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情况如下:①病房环境。每日打扫病房,保持室内干净、清洁、安静、舒适,维持病房内温度在22℃左右,减少因温差过大而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②护理。日常期间患者可取坐位或半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夜间入睡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③病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按时测定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基本体征,重视患者的呼吸变化,上述指标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师,为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

对照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具体情况如下: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因病症原因常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且加之睡眠质量较差,患者常常脾气急躁。对患者进行劝慰,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利于病症的恢复,改善不良心理状态;②饮食护理。患者需改善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多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优质蛋白,饮食注意清淡,避免摄入过度刺激或油腻的食物,避免造成刺激,因患者年龄较大,吸收功能减退,可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促进患者营养吸收;③健康教育。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正确的认识自身的疾病,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如何可以更好的康复;④咳嗽护理。咳嗽时护理人员可轻拍患者背部,促进痰液的移动,避免有痰咳不出。鼓励患者多饮水,将饮水量控制在2000ml/d,润湿呼吸道粘膜,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对于痰液难以排出的患者,可适当服用化痰药物,促使痰液吸收后排出;⑤药物护理。除了基本的止咳平喘药物外,可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病症控制,预防感染的发生,但需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量,避免产生一定的副作用;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一定的指导,告知患者家属在家庭护理中的要点。指导患者按时入院复查,以利于医师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症发展。

1.3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及后期生存质量。其中,护理满意率由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其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沟通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满分百分制。以评分≥90分为十分满意;以评分60~90为基本满意;以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2.2住院时间与生存质量对比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肺炎等,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2]。

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则给予患者优质化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优质、安全、连续的护理。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在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有效说明本次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该种护理方式意义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18):4106-4106.

篇8

关键词:老年脑梗塞;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

就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来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笔者将结合本院确诊为老年脑梗塞患者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选择我院确诊为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并且在知晓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23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2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该组患者的年龄在52.8~75.6岁,平均年龄为(64.2±2.58)岁;体重在50.1~82.5kg,平均体重为(66.3±11.8)kg;23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该组患者的年龄在52.5~75.4岁,平均年龄为(63.6±2.55)岁;体重在51.2~82.6kg,平均体重为(66.5±11.4)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详细的观察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等,防止病情出现恶化,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好液体的滴注速度;锻炼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侧肢体,按摩患者的四肢,叮嘱老年脑梗塞患者食用低盐以及低脂的食物,多食用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等食物;还需要帮助老年脑梗塞患者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①提供给老年脑梗塞患者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也能够让老年脑梗塞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②需要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像对待家人一般亲切,建立比较好的护患关系,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依从性,避免发生纠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感染率等;③加强心理护理的指导,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心理遭受到了比较重的打击,需要护理工作人员把握住患者的心理,消除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④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叮嘱患者的家属需要注意的饮食以及生活细节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使得老年脑梗塞患者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正确的认识疾病;⑤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小组,专门负责管理老年脑梗塞患者,增强护理工作人员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的认识。选出组长,建立相关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规范小组成员,保证对每一个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医疗服务,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交流经验以及心得体会等,系统的掌握好老年脑梗塞知识。

1.3观察指标 护理工作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评价,再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住院前1d以及出院前1d发放调查问卷(一共50份),问卷的回收率达到100%。另外,使用运动功能评分评定老年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评分标准为:运动功能正常(100分),运动功能存在轻度障碍(90~99分),运动功能存在中度障碍(85~95分),运动功能存在重度障碍(50~84分),运动功能存在严重障碍(50分以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标准为:日常生活能力正常(100分),日常生活能力存在轻度障碍(75~95分),日常生活能力存在中度障碍(50~70分),日常生活能力存在重度障碍(25~45分),日常生活能力存在严重障碍(0~2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6.8±24.2)分、(67.5±23.7)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49.5±22.2)分、(51.1±21.3)分,实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脑梗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老年患者本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比较差,所以需要护理工作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1-3]。从临床的相关经验来看,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压力与难度比较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人口大国,尤其是老年脑梗塞疾病,病发的时间比较迅速,病情也比较严重,老年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因此加大了治愈的难度。

本文研究结果,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护理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琴.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35.

篇9

关键词:老年性精神障碍;优质护理;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其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老年性精神障碍一般发生在老年期(通常>65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临床上病理改变主要体现为大脑萎缩和神经细胞退变,病因多种多样,尚不明确,因此又称为原发退变性痴呆[1]。本病发病过程缓慢,多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社会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5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患者年龄65~8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5±5.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5±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步态不稳、反应迟缓的特点,容易在平时生活中发生摔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尤为重要。病房环境应安静整洁,物品摆放固定,地面干燥、平坦,活动室应安装扶手,患者避免穿拖鞋,以防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跌倒。老年患者的病房应安置在靠近厕所的区域,便于老年患夜间起夜,同时保证病房内灯光微光,有利于患者观察地面情况。老年人动作迟钝,床边应安装护栏,防止患者因起床时不稳而发生坠床。厕所铺防滑垫,地面保持无水渍,预防患者滑到。对于兴奋躁动的患者夜间应单独安排在一间病房,必要时给予患者安全约束,保证其他患者的正常休息。

1.2.2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老年性精神障碍一般起病隐渐,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以记忆障碍和个性改变并进行性全面性痴呆。发病初始常表现为健忘,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由于患者记忆力下降,护理人员在陪同患者检查或外出内活动时,保证患者在视线范围内,避免患者走丢或迷路,对于步态不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搀扶,防止患者跌倒摔伤。患者使用指甲刀等危险物品时应单独看护,用后及时收回,避免患者因为遗忘丢失,致使其他患者捡到对他人进行伤害。由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和感觉系统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机体反应缓慢,容易发生合并其他疾病而使病情加剧恶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患者对药物的消化吸收及代x能力逐年减弱,长时间服药易发生药物的蓄积中毒,自身其他一些疾病需服用其他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服药前护理人员解释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服药。在患者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按医嘱逐渐递增药量,密切观察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时,应全程看护患者,让其缓慢服下,不要催促患者。对于服药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服药,服药后检查患者的口腔、手掌及衣兜,避免藏药。

1.2.3加强生活护理措施 由于病情的发展,患者各种自理能力日益退化,因而对其加强生活护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程度选择“半补偿”、“全补偿”或“支持教育法”[2]。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咀嚼无力,味觉减退,牙齿脱落,食管蠕动及收缩力减弱,胃的消化作用减弱。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部分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会出现抢食、拒食,甚至噎食、藏食,把饭菜偷偷倒掉,在患者进食时,应有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喂食。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的尿潴留,同时老年人胃排空延迟,也常伴有便秘的情况。每天询问并观察患者的二便情况,对于尿潴留患者可给予听流水声,冲洗等护理措施,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便秘的患者嘱咐其多饮水,多服用水果、蔬菜。护士可鼓励其喝些蜂蜜水或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这样有利于肠蠕动[3]。鼓励患者经常锻炼身体,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萎缩、汗液分泌减少,定期给予洗澡、更衣,水温适中,避免烫伤。对于卧床的患者要及时翻身,保证皮肤的表面干燥,实施床上擦浴,勤更换衣物。定期督促或协助患者晨晚间洗漱、梳头、剪指甲等,保持患者身体干净舒适。

1.2.4个体化心理疏导 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建立信任感,护理人员应热情亲切的接待患者,主动介绍主治医生的相关信息和医院环境的情况,尊重患者,减轻陌生环境带给患者的恐惧感。在住院期间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精神症状,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年龄、家庭结构、教育背景等因素,给予患者鼓励和劝导,耐心倾听老人的需要,鼓励其用平和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于言语不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使用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细心地观察患者的反映变化,可以选着封闭式提问方法,患者通过点头或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根据其自身文化程度可以选择背诗,讲述过去经历,下棋等活动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语言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协助老年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工作。患者情绪不稳时,应适当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安慰性语言、纠正负性思维,安抚其负面情绪,待情绪稳定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即将出院的患者根据其自身特点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积极地进行康复性训练,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重拾建立良好生活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主要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①完全依从:患者积极按时服药;②基本依从:患者起初有抵触行为,待沟通后,患者愿意服用;③不依从:患者直接拒接用药。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均接受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选项采取密闭式答案,分别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79分)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分析 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3.68%,其中:13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10例不满意;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74%,其中:23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2例不满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P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在社会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优质护理服务在其他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老年性精神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准确把握老年性精神病治疗时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熟悉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选择优质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得以强化,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病情,激发患者独立生活的信心,训练其基本生活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程香.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03):249-250.

篇10

【关键词】 老年脑梗塞;优质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9-02

对于急性脑梗塞这种疾病而言,其发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且具有较高致死率[1]。其常见引发原因,主要为颅外段动脉狭窄,如患者产生动脉狭窄,可导致栓塞,或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减少血运循环。为使患者缺血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同时,对患者脑功能,进行最大限度修复,使其至正常工作状态。本文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本院的54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观察组有26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为42-69岁。常规组有26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为40-7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即进行健康指导,利用图片资料,电视、录像等,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其了解健康教育知识,进而缓解其压力。同时,应采用和蔼语气,对患者进行告知和指导。即在1d以内,均应在床上活动,避免过早下床活动。进行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勿食用过热、过冷,及粗糙的食物,以防止消化道粘膜受损,造成出血症状。

进行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起,开始为治疗期,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情况等,进行充分了解。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而言,其由于发病突然,患者年龄较大,可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器官障碍,进而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使其发生较大改变。因此,患者可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如悲观、焦虑等。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进行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产生的顾虑,并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讲解,使其了解手术的目的,了解手术疗效,了解手术安全性,进而使其建立足够信心,消除疑虑,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则应准备好手术器材,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即是否正常使用,并对仪器报警范围,进行合理调整,以避免产生错报。同时,护理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急救意识。对于昏迷患者,必须进行结膜试验,所有患者均进行碘过敏试验,以避免在手术的过程中产生不良事件。

进行术后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后,对其身体症状、临床体征,及体貌特征变化,均应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皮肤和黏膜进行观察,观察有无出血点,如发现出血点,则应及时停药,观察大便是否正常,告知患者在大便时,避免太用力。如患者体征加重,或者体征减轻,意识由清醒状态,转变为昏迷状态,则说明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师,以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使其增强信心,减轻疼痛,协助其加强康复锻炼,鼓励其积极配合,以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从患者的临床主要指标情况上看,观察组27例患者中,有2例基本治愈,12例有显著进步,6例有进步,无效4例,恶化3例。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74.07%。常规组27例患者中,无1例基本治愈,6例有显著进步,3例有进步,无效11例,恶化7例。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以P

3 讨 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康复治疗,增加患者治愈率。并可有效减少患者由于不适当护理,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及金钱浪费[2]。同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并使护理人员素质,可得到综合性的提高。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而言,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使其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手术全程护理等[3]。其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并使患者对健康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有效性,并且有较高安全性。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

参考文献

[1] 陈粹,王延芬.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