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就业范文
时间:2023-04-02 17: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就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贸易机构的业务工作等,具体来讲,可以从事报关、报检,物流(货贷)等工作。从历年的就业情况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到管理咨询、投资银行一类机构就业的。
3、从事专业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4、从事各类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5、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6、从事各类专业的报关、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工作;
7、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工作;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就业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普遍的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贸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行业有关的只有20%,约有50%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行业。另外,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2014年度本科黄牌专业(需要预警的)。
造成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该专业与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受当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人才需求相对不旺盛。爆发于2007 年末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加之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经济大幅衰退,也致使我国对欧贸易严重缩减,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贸易纠纷不断,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更大。虽然国家早有预案,采取了许多诸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等多项措施,但终因进出口市场需求下降而影响巨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贸企业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被迫采取压缩业务、裁减员工、降低工资等措施,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突出,使得人才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要求,形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理想合适的人才。
据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新的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外贸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数量呈增长态势
尽管当今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继续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业务也由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贸易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我国2014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14年,我国外贸增长了约82倍。国际贸易量大幅增长,然而进出口业务人员却没有得到增长。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指出,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达到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66万的人才供需缺口。据调查82%的企业表示当前亟需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外贸专业人才。
(二)市场需要“无缝对接”人才
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准职工”和“零适应期”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理想选择。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多数新招聘的毕业生存在适应能力弱、上手慢、动手能力差的情况,难以真正为企业解决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毕业后近一年处于学习或实习状态,大多需要半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知识单一,所学内容与实际业务脱节,动手操作能力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通才”与“专才”结合
因为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是改革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外语过关、专业扎实等基本条件,而是反映在对人才素质及知识的全面性等要求上。
根据近两年外贸企业的反馈信息表明涉外律师、商务谈判人才稀缺。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成为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国商务部报告说,中国出口商品已连续15年成为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反倾销调点,仅2009年各国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创历史之最,高达127起。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倾销与反倾销诉讼日益频繁,诉讼人才成为竞争的热点,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承担着重大的经济风险,但是业内人士估计,现在中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特别是有执业证书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人才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因此要求外贸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合格专才,还要成为全方位的通才。
(四)知识结构欠合理 产业针对性不强
由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单一,长期只注重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的培训,而普遍忽视了商品知识的培训,加之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从而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所经营的商品知识贫乏,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学生的外语、国际贸易的知识水平都较高,但因缺乏商品知识和对商品的认识而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甚至因翻译不准确而引起客户的误解,闹出笑话。笔者深感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针对具体产业,增加商品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另一种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这两种体系都存在缺陷或局限性,前者虽然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学科教育的使命,但是不利于学生就业;后者实现了高等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上岗后后劲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一根主线”、“两个强调”。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线,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培养。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德、智、体、美、能全面协调发展。
(二)牢固掌握外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外语是国际贸易工作的工具,只有牢固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才能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据调查69%的外贸企业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外贸人才要精通外语,尤其是口语要好,要求能直接与外商沟通,进行贸易磋商与签订合同,在写作能力方面要求能无障碍地拟写电文。要求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基础英语、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制单、报关、报检等专业英语的学习,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增加教学强度,从而增加外语学习的分量。
(三)培养有产业特色的国际贸易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门类。
高校要利用本校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综合教学条件, 确定两个以上产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开设相关的商品知识选修课,突出产业特色,避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高度同质化。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特定领域建设专业化的品牌,和相关企业探索校企人才合作模式,诸如为企业“走出去”培养“定制化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四)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各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大都安排有6周时间的毕业实习,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但多数因无稳定的实习基地,无足够实习经费安排,无经验丰富的专门指导老师,无严格具体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考核管理办法,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与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特点――务实性和应用性强不一致,更与就业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开设实验室模拟教学、国际商务场景仿真实训、暑期市场调查、毕业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科目,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五)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用知识和富有创意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更多地中国企业将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是要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大力提高人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莉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0).
篇3
关键词:开放式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就业能力
从1979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三大改革的: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如何使地方商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更具有创新性,更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人才需求。
一、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的关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以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把培养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商科院校的重大发展课题。
(1)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特色的开放式课程体系。不断跟踪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使培养方案能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际经济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实现人才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知识化发展目标。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为中心,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表现形式、类型及模式等的探讨,特别是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利益分配研究,特别是尝试反馈评价体系的深层次研究,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教育主管部门就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情况回顾
1.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一直要求就业率与专业调整相挂钩
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表示,坚决调整过多、过滥甚至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科专业,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2009年年底,教育部再次强调:“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客观分析,区别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
2.针对综合类院校就业率与专业调整相挂钩情况
2011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首次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蒋直平指出,60%的标准对于重点院校来说并不构成压力,教育部对于本科教学优秀的评价标准是就业率达到80%。60%的及格线更针对于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不理想、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规模过大等问题。据教育部的数据,在2008年前后,在不少地区的考研报名者中,二本、三本院校学生占了很大比重。鼓励学生们考研的首要目的就是提升学校品牌。如何提高就业率就是要调整地方院校的办学思路,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办出学校和专业特色。
三、地方商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就业能力提高的思路
网上支付工具和支付模式的迅速发展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易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需强化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指导学习性教学技能、信息化学习与教学能力培训。
1.适应地方外向型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需要
跟踪国际贸易行业市场需求变化,准确定位专业,使人才培养能主动适应地方外向型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需要。外贸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外贸营销、单证员、报关、报检四项工作,企业对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有针对性地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形成显著的专业特色。重点解决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的功能,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方法。
2.专业培养要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调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15000个由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基于适应地方外向型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和服务水平,高校应该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优化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只是信息和知识的输出者,还要加强获取、评价和运用信息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启发。鉴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殊性,如何在专业知识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要设计与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夯实就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随着当代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日新月异,职业岗位体系呈现动态变化和调整的特征,由于利益机制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就业困难恒一不变。
3.坚持专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做好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
篇4
1.问题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成了高校炙手可热的王牌专业。然而,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率开始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据笔者对本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结果显示,近五年来初次就业从事与外贸相关职业的学生占比仅为30%左右。另据有关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了“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往往只注重参考其他高校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做法,而对于企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忽视,使得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用人实际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愈演愈烈。为此,了解外贸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以及各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以期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适度匹配,是破解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2.调查对象的选择
为了能够得到外贸企业的配合,因此,本次调查选择的外贸企业都是曾经到笔者所在学校招聘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这些企业代表性强,涵盖面广,既有大型外贸企业,如富士康集团,又有小型外贸公司,如浙江十足商贸易公司。既有自营进出口企业,如福建机电产品龙头企业“福建亚南集团”,又有专营进出口企业,如上海昌军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既有大型国有企业,如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又有小型民营企业,如浙江义乌的诸多小商品外贸企业。
3.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将调查问卷发送至外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邮箱,要求相关人员填写好再发回至指定邮箱。共发送调查问卷41份,回收32份,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为78.05%。部分企业可能是因为邮箱有误,或者管理人员调换等而未作答回复。
4.调查结果分析
(1)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情况
考虑到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情况与对外贸易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对外贸易发展形势较好时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就会比较旺盛,该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外贸行业的比例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则相对较低。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国际贸易也迎来了寒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但从我国来看,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经济仍然处于稳定增长情形,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稳中有升。调查数据显示,在对“贵公司近3年内是否有录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计划”的回答中,有28家企业均表示有计划,占调查总数的87.5%。有2家表示要看今后业务发展的情况决定,有2家则明确表示不再增加录用计划。由此可见,市场上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2)外贸企业岗位设置情况
对于外贸企业岗位的设置,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略有差异,但其岗位的基本职能大致相同。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岗位设置上相对较为细化,这便于岗位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较小的企业为节约成本、压缩开支,往往岗位的设置不会太细,常常一个岗位要承担多个岗位的职能。通过调查,外贸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设置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部分大型工程类企业还设有国际采购员、国际招标员等岗位,但这些岗位不仅仅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3)各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能力的要求
不论是哪个岗位,都要求国际贸易人才要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各流程与环节,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基本的英语水平,这些是进入外贸企业最起码的要求。然而,由于外贸企业各岗位所从事的基本职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受调查企业均认为,在招聘外贸业务员时,会侧重于考查应聘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交流能力,以确保能够与国外客户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还要求应聘者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招聘外贸单证员时,会侧重于考查应聘者对外贸单证的阅读与缮制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能力、电脑操作能力等,确保单证制作准确无误。而对于外贸跟单员,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和谈判能力,并要掌握有关合同法、票据法等法律知识。对报关员、报检员岗位,则侧重考查应聘者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等,并要求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在招聘货代员时,主要看应聘者是否掌握基本的国际货运专业知识,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整合资源和渠道的能力等。而对于国际商务秘书岗位,则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较强的学习应变能力、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4)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建议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您认为外贸业务员是否应该选修第二外语”的回答中,84.38%的企业给予了肯定回答。并且在后续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希望学校要求该专业学生要选修第二外语,并可以此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在“您认为是否有必要有该专业学生进行外贸商品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的回答中,有90.63%的企业认为“非常有必要”。这些企业建议学校应该对我国出口量较大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等进行训练,使学生了解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特性、产品功能等。对“您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取得哪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作用较大”这一问题,选择“报关员、报检员、商务英语证书”的达到了93.75%;选择“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的有78.13%;选择“国际商务师、外销员”的有56.25%。只有个别企业认为证书作用不大。因此,这些企业建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并为学生考证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受调查企业还建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5.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考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外贸企业由于岗位不同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在制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非常有必要参考企业的这些具体要求,创建“课、证、岗”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是探索构建“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与跟单员、报关与报检员、商际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培养方向与目标,着力建设“厚基础、精业务、重实践、能创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上注重与岗位对接,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外贸各岗位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具备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二是依据外贸岗位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与跟单员、报关与报检员、商际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五大岗位能力模块,并配以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更突出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与锻炼。
三是结合本科生素质拓展的要求,把学生获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素质拓展学分结构中必须获取的学分,鼓励学生考取面向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结算师、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到毕业时能够达到人手一证。
篇5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人才需求 外贸
随着我国加人WTO,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已是我国目前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两位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场,外贸事业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了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热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现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
1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H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
2用人单位外贸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多万人才的缺口。近来,为应对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冲击,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重点外经贸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进出口和内销,外资企业的引进也直接导致外贸人才需求的上涨。
为了取得更有力,更实际的用人信息,笔者去了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国内几大招聘网站,查询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企事业单位对国贸专业的网上招聘要求。从查询过的公司中可以总结出几个问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英语要求颇高,一般为英语六级以上水平,口语要好,表达流利。大都招聘大专毕业或高中毕业的懂国际贸易的学生,本科毕业的英语专业或国贸专业学生也在一些公司招聘考虑范围之内。招聘职位以报关员、销售业务员、租船员、外事秘书、外贸业务员、销售主管等为主,大多为国际贸易实务。在性别上,客服和秘书要求女性的较多,在销售、制单等职位上要求男性的居多。而对工作年限一般要求两年以上者为佳。不尽然的是,企业十分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工作经验。
3外贸人才结构的需求预测
3.1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
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的人员,有时可能还要兼顾运输、保险、报关、报检等业务,这类人员通常需要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毕业,英语口语一定要相当流利,有国际贸易经验,熟悉海外市场,熟悉国际贸易整个流程,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业人员参加国家外销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商务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国际商务从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是外经贸从业人员上岗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条件。
3.2国际商务谈判人才
根据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会是一个重要需求,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专业,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3 .3各类证书持有者(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及报关员)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因此,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而现如今的从业人员中,持专业证书的在10%;左右。因此,具有单证员证书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人外贸、外资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求职前最好先考张单证员证书。
跟单员:外贸跟单员是我国商务行业继国际商务从业资格(外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后第四个岗位的培训与认证考试,是外贸行业又一热门职业。跟单员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专业人员,是各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特别是外贸业务的基础性人才之一。
报检员:2007年,报检员开始实行全国统考,规定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现有报检员证书,将停止使用,没有参加“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证书”的人员将不再具有报检资格,不得从事报检业务。
篇6
我国是纺织服装第一出口国,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从业人员为26.37万人,每年平均有0.71万从业人员退休,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退休岗位两项相加,全国每年平均需增加3.08万纺织服装出口的外贸人才。但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个模式,缺乏针对纺织产业特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培训。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据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应根据各自条件,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
我校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类高校,纺织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纺织业对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我校的强势学科——纺织学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纺织资源,在师资队伍、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规划、一三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在主要流程中凸显了纺织贸易特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业务发展定位,优化了专业资源,实现了教材、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将理论和实际、行业和区域、学校和企业、一课堂和二三课堂、模拟和实战结合起来。下面以我校的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为例,谈一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方向建设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纺织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定位,大力推进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师资、课程、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服务纺织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三是构建并实践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保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相比,纺织类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类课程中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达到“在通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中寻求创新”的培养效果,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3)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
通过在师资、课程、实验、实训、实践、竞赛、就业、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环节间实现结构性的有机对接,形成专业特色知识集群效应,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修订实施体现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教学计划中增加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二是将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三是在专业课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分析,四是设置纺织贸易前沿专题讲座,五是考虑到我国纺织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增加英语课和双语课比例,开设韩语课,鼓励英语论文英文答辩等。
(2)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二是新增纺织外贸类教学软件,三是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货运等原有教学软件中的纺织案例内容,四是增加纺织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践学,五是新增纺织企业实习基地,六是规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纺织贸易有关。
(3)第一、二、三课堂体系的一体化。如开展中国纺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讨会、纺织贸易经济沙龙、纺织贸易辩论赛,纺织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形成立体化大课堂体系。
2、构建与实施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1)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纺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纺织贸易模拟博览会”等;二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纺织外贸跟单职业技能大赛”等。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纺织类科研项目。
(2)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纺织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篇7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实习形式包括商贸实习、行业见习、专业讲座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篇8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块培养;实践技能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在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时,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更重素质和能力,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建构政法学院应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都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其一,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随机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认为他们来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经常更换职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其二,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从调查资料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约为60%,而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约为70~90%,有的甚至到达100%。而且,有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但是到职业学校获得技能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后就容易找到工作。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约有76%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这说明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态度的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三,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其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和技术持续迅猛发展,这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
中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中国加入WTO及国家对个人从事外贸业务的管制放开,对外贸易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1.6万亿美元,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岗位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四、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培养目标的建构。正确定位国际贸易专业(报关)培养目标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贸行业岗位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可以将国际贸易专业(报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也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篇9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32-02
一、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原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是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当年设立国际贸易专业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中国入世后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增大;二是国际贸易作为学院的优势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了解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较高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市场的能力。
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国际贸易技术性较强,而理论则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设置包括经济理论与方法、国际商务管理知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国际商法知识、专业外语知识等六大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中心还设置了模拟软件系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对外贸易概论、对外贸易史;二是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合作等;三是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如国际结算、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运输与保险等。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外国语学院优势学科的特色。
3.发挥外语优势,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达到掌握该语言和学科知识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业务活动中,口语对话交流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做好贸易业务的关键所在。“双语教学”固化了专业知识与口语表达,使学生既学到了专业又锻炼了口语,实现专业与口语的有机结合,效果较好。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汉语和英语并重,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为载体,创造学习专业英语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贸英语水平和专业实际能力,增强了学生阅读外国文献的能力,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为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4.坚持课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建有2.6万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73个实训场所,为学生校内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在系统上进行真实的业务模拟操作,了解外贸进出口企业的业务程序;校外实训是指学生到外贸企业、口岸参观学习和集中实习。该院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安排了各种学习机会,如到省外贸进出口公司实习、到大连口岸实地实习,利用哈尔滨国际贸易洽谈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学习和实践。该院曾安排三届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到黑龙江省多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实习,如黑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黑龙江化工进出口公司、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储运部经理针对外贸运输单证业务给学生讲课,使学生受益匪浅。为拓宽学生的视野,该院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分批次安排到大连口岸实习,先后与大连盛捷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大连泉盈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了解口岸外贸业务程序,掌握基本技能,其中有10名优秀者被实习单位录用,开创了该院首批通过实习阶段直接进入就业领域的先河,成为该院参加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评估的亮点。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的程度不够。目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记忆,注重考试成绩。这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该院三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显示,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实践环节,缺少技能训练。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节的需要,但这种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得不到动手锻炼的机会。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和出于对商业机密的考虑,使得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基础薄弱,找实习单位困难,仅凭教师的社会关系找实习单位局限性很大。
2.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不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占比很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动手能力的机会还非常有限。而公共课、理论课却占据了大量的学时,没有将实训课程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来设计,也没有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培养出来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基础厚,但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缺少外贸企业的实战演练,对进出口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胜任实践教学环节,最终导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衡。
4.缺少实践教学评价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只限于课时量、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督导和学生两方面)以及科学研究。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价缺少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实践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从事实践教学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对策
1.对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创新理念的借鉴。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改革。美国高等教育家如Clark Kerr、Derek Bok等人提出整体教育观,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主张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保持本科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Albrech和Sack指出,国际贸易课程应该多涉及技术在商业和决策中的应用。
篇10
论文关键词:产业;国际贸易;中国贸易政策
一、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跨国公司利用其地理优势地位,控制市场、克制竞争的倾向初现出来。
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
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使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国际环境分析
1.跨国兼并成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围广。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二、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
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印度提高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南共市成员试图将外部共同关税提高5%,但未获其首脑会议通过。
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5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吸引国外投资900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5年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国外直接投资始终处于净流人,目前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这两方面的净流入使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剧增。其规模已远远超出理论界提出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的水平上。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降低对外依存度
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以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依赖,这是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的根本方法。中国储蓄率高,除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外,很大的缘由是居民有许多后顾之忧而不敢消费和没有能力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政府应加大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国内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尤其是限制初级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性原料进口,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顺差,降低巨额的外汇储备。
(二)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购买美元资产是拥有外汇储备国家不得不的选择。美国国债因其良好的信用、稳定的收益及流动性,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投资对象。但近几年美元贬值的狂潮也令各国忧心匆匆,外汇储备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风险。同时。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考虑购买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等。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已拥有黄金储备1054吨,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2000年以来,中国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价值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该比例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黄金在中国总储备的比重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中国黄金储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少应达到10%左右的国际水平。
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亚洲国家签署了《清迈协议》,开辟区域货币合作新篇章。2009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在香港和内地沿海城市开展,这种“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的模式,是两国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扩大双边贸易的新探索,它对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区域自由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帮助,为中国外汇储备摆脱美元体系的束缚提供了新途径。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国家多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南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