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范文
时间:2023-04-06 14:0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2章2.1第1课时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答案
课前预习
一、直线;首尾
三、1、等腰三角形
2、相等
四、大于
课堂探究
【例1】思路导引答案:
1、1
2、2
变式训练1-1:C
变式训练1-2:B
【例2】思路导引答案:
1、2;8
2、4、6;C
变式训练2-1:B
变式训练2-2:B
课堂训练
1~2:A;B
3、2或3或4
4、11或13
篇2
一
一阵辽远的鸡啼,唤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脸,我和姐妹们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惬意地伸着懒腰,呷一口清淳的甘露,一股甜味直入心脾,好爽啊。今天,我可要好好和姐妹们比一比,看看究竟谁最美。
“先生,您打算到哪儿去?”“我还能到哪儿去,这偌大天地,哪里是我家啊?你就顺着江往下划吧”“好嘞,先生可要站稳了。”“啊,好美的莲花啊。船家,你把船划过去吧。”“哗——哗——”船渐渐近了,我和伙伴们不由好奇地打量着船头那位先生,只见他面容清瘦,眉间好似藏着无尽的忧愁,他头戴一顶高帽,腰悬一柄长剑,洁净的衣服上佩戴着幽兰、香艾,好一位高洁的谦谦君子!
他凝神地盯着我们,灼灼的目光渐渐透露着一种坚强,嘴里喃喃道:“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只听得我们脸上热乎乎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
二
调皮的雨水从天而降,我和妹妹们仰起头,迎接着这帮小调皮,好久都没享受这么畅快的淋浴了,真舒服。
“老爷,夫人叫您回去用膳。”“你叫夫人先用,不必等我。”爱莲亭内,那位周老爷正傻傻地瞧我们呢。
唉!这人真怪,用俸禄挖了一个水池,请来我们众姐妹落户,将水池取名叫“爱莲池”,还在旁边修了一座“爱莲亭”。每天下班回家,他们都要来到池边看望我们,有时拿着一本书,有时泡上一杯茶,有时则在亭中写写画画,总要呆上很久很久。
“老爷,您怎么还在这哪,饭菜早凉了。一有空就往这跑,难道看莲花可以看饱肚子不成?”“夫人,你有所不知,这莲花可是我的最爱。你看,他们立在水池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直就是一位‘花中君子’啊。”“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快回去用膳吧,我的老爷。”“小的遵命。”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我们也不由抿着嘴笑了起来……
三
这几天天气有些郁闷,池塘里一丝风也没有,青蛙也有气无力地唱着慵懒的调子,小路边的路灯闪着昏黄的光。
“吱——嘎”小路上出现一个人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来人渐渐近了,哟,这不是朱先生吗?他低着头,背着手,在昏暗的小路上慢慢地踱着。
我们静默着,惟恐打断朱先生的思绪。终于,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我们,道出了心中的惆怅,
篇3
“哎,大热天的,去医院送拐,真亏的慌!”41路公共汽车总站半天没来车了,我的身上和手心里已经满是汗水。
“来来来,小伙子,坐在这儿等。”一位40多岁的阿姨搬来一把椅子,放在我前面。
“谢谢您!我不用。”我感激地答道。
“你别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站专为行动不方便的乘客准备的。”
“您误会了,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我急忙踢腿踢脚给她看。
汽车终于进站了,早已等的不耐烦的乘客挤了满满的一车。我手里的拐显得碍手碍脚的。我就抱住它靠在中门的栏杆上,心想:“这么热的天,爸爸让我给他受工伤的同事送拐,他可真是开心的。不过,他多给了我五十元的零花钱,这倒也算划的来。”
突然,我感到身后有人拽我的衣服,扭头一看,是个小姑娘。
“大哥哥,你坐我这儿吧。”
“不用了,我靠在这儿挺好地,还是你坐吧。”
“可你是残疾人呀!”
“不,我不是……”
这拐又让人给误会了!
“没票的同志请买票。”
“阿姨,我买票。”我把准备好的零钱递过去。
可她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接钱,“小伙子,你不知道?国家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你们乘车是可以免费的。”
“您误会了,我不是残疾人,这拐是送给别人的。”
看,这拐真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人误会……
篇4
1. 概念、性质与定理的阅读
对于数学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点,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对这一类知识的阅读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对它们的表达方式反复推敲,逐步弄清楚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课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数”这两个特点来理解这个概念。再如对于七年级下册《垂线》中的“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性质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规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过一点”中的这一个点与“已知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个位置关系会不会影响这一性质呢?接下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认证,要让学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点”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并不会影响这个性质,即不管这个点是在已知直线上还是在直线外,过这个点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此外还应提示学生对于课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内容,也应该细细推敲,因为这些内容也是重点,具有帮助理解、扩展知识等作用。
2. 数学课本的阅读材料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内容,它既富有挑战性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学生认识的发展区,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学习内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出现的观察与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
教师:(引言)我们知道,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中,从课本第148页的练习题2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为x2■+p+qx+pq=x+px+p。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点。
最后师生归纳结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常数项为其某两个约数的乘积,而一次项系数恰好为这两个约数的和。
3. 例题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绝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隐含着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对下一节课的知识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例题的阅读至关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先让学生仔细审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步骤并尝试解题;再让学生试着用其他方法解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对于例3和例4的内容,鉴于学生在物理学科上还没学到,对此较为陌生,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杠杆定理”,让学生记住,然后讲例题,这样学生都较难接受。所以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后再来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好玩吗?
生:好玩。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玩跷跷板的样子,好吗?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师: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吗?
生:可以(不可以)。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
师:既然大家的意见不同,那我们来看看一个视频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开心地玩跷跷板)。她们玩的跷跷板与我们玩的跷跷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请大家翻开阅读课本51至53页的内容。
待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简单地将例3、例4的原理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解决两道例题所附带的的问题。
学生经过阅读课本,发现问题后开始进行组内交流。如果还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对它们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学生便可以渐渐地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提示与说明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相关知识或者练习题的后面附有小括号的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关键正是在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习题19.2”的练习题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语,对于这道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这个提示语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这里学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线”这一性质来解决这一难题。
5. 章头图、教学活动与小结的阅读
篇5
提升中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品质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1]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应该成为‘立美德育’。所谓‘立美德育’就是要让德育过程也成为立美因而也成为审美的过程,就是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2]中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爱美、追求美,特别需要得到美的元素的滋润。中学德育课程注重立美育人,能够提升学生生活建构的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欣赏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
著名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深化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必须立美育人,这是提升德育教学品质的应有之义。
中学德育教学要提升立美育人品质,必须让课堂成为充盈美的元素的天地。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知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一、引领学生感知美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美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车尔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学生要发现美,就得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感知多姿多彩的形象;如果缺乏感知的兴奋,他们就不可能有美的感受。怎样引领学生感知美呢?
1. 入“境”察“形”,捕捉教材之美
入“境”,即让学生进入教材中道德人物所在的环境、所在的事件,进入道德人物的内心世界。察“形”,即要扣住外显和内隐在课文和插图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形象,并从这些形象中去捕捉和发掘出美的因素。
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片:
图1:一排雪白的婴儿床,床上放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身上裹着花巾被,甜美地酣睡着。
图2:大海和非洲草原的拼图,海面上空雄鹰在飞翔;碧蓝的海水中各种形态的鱼在畅游,还有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栖息在五光十色的藻类植物和珊瑚中;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雄狮、长颈鹿、角马、羚羊……在奔跑、觅食、嬉闹。
图3:一双大手托着一团黑色的沃土,土中长着一株小花苗,叶片青翠欲滴。
学生从婴儿甜美酣睡的脸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到婴儿犹如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阳那样美丽;从空中、海中和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机勃勃的形态、气象万千的景观中,可以感受到多彩生命的奇异美;而聚焦手掌托起的带土的小花苗,则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生命的呵护美。如此,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解读,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如此,入“境”察“形”,通过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形成了审美感知。这样的教学,既能激活学生感官的兴奋,又能强化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在德育课程领域,美与善是相融的,教学要注重以形感人。例如,在教学“合作共享”(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把童话情节制作成投影件,并配上相应的声响。当教师讲到关键处——一滴水唤来了千千万万个小伙伴,用力扛,拼命托,此时,投影中搁浅的木船由静而动地浮起来了,同时也响起了水滴们情不自禁的欢呼声:“团结合作的力量真大呀!”如此,画面与声音微妙结合,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声”美、“形”美、“色”美,而且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美,可谓美不胜收!
2. 观看板书,感悟学习内容之美
板书若设计得当,构成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整体,其间不仅富含内容美、哲理美、含蓄美、缜密美,而且富于形式美、布局美、色彩美、书法美,使学生在观看板书时便能获得审美感受,领悟学习内容之美。
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笔者指导教师设计了“心灵美”的板书,如图1所示。
这则板书无疑为教学立美育人提供了载体。因为学生从中既能感受板书的形式美,又能领悟板书的内容美,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3. 感官冲击,触发美的情感
教师要善于借助视频、白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或对有关的知识点,一个大系统中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等,进行形象化、动态化地演绎和展示;或对受时空所限,难以触碰的特大宏观世界或特小微观世界,进行放大、缩微、分解、聚焦、透视,或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或化大为小、化小为大,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认识对象瞬间冲击学生的视野,变得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审美感受。
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课)时,教师制作了数字化的学习材料——利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录像,并配以恢宏磅礴、扣人心弦的立体录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去追寻、感受、领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宝吧!看,那长达70米的画卷,从纸的制作、落笔着色、装裱成轴,充分凸显了发明纸的意义;那魔幻般的活字印刷板在印刷,方块字在起伏、流动、变化;此时表演方阵中托起硕大的‘和’字,充分彰显了汉字的精、气、神,不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优美的文字;那巨大的船桨,演绎出波涛汹涌的海上丝绸之路;少女捧着指南针,正在为风浪中的中华勇士指明航向;那鸟巢内外夜空中燃放的五彩斑斓的烟火,是火药的升腾和绽放。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四大发明,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穿越几千年时空,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优化的信息学习环境中,学生受到了情感化的知识启迪,浓郁的人文情感的熏陶,浓浓生命情怀的感悟。正是情感的润泽、感化,以情激情,学生的心灵中也燃烧着奔腾的激情,此时,学生自然地感悟到: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
4.品赏名言,感受哲理之美
名人名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初中《思想品德》五册和高中《思想政治》四册(必修)教材,共引入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杰出英雄人物的名人名言158条。例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等等。这些语言至美至精,永远陶冶、塑造着真、善、美的人性。借助德育课程教学平台,诵读、品赏名人名言,目视其文,心同其情,能让学生顿生沐春风、品香茗之美好感受。
二、引导学生体验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仅仅对美的事物感知还是不深刻的,学生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提取美的琼露,引发审美情感共鸣,在心灵深处积累起审美经验,才能促进美感体验能力的提高。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心灵美呢?
1.图文并茂,体验人的心灵美
叶圣陶先生说,挂图“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美感”。中学德育教材本身富于美的图片,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图片之美,更要不断涵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可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入挂图等手段,图文并茂,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心灵美。
例如,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制作了一幅挂图。图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盛夏的夜晚,王维克和他的学生华罗庚坐在竹椅上乘凉。老师摇着蒲扇,仰望星斗对学生说:“世界上的知识,就像星光灿烂的宇宙,深奥极了,人生有限,精力有限,不能不抓紧时间啊!”华罗庚屏息凝神倾听老师谆谆教诲的话语,如醉如痴。
学生观照“教诲图”,再阅读、感悟课文对教师的讴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长大后,才知道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而你举起的是别人的未来,奉献的却是自己。”通过对这段诗意文字和挂图的感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教师的人格美。
2.由表入里,透视道德人物的美好心灵
审美活动以情感为核心,“在由知、意、情系统和各种心理形式系统整合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情感处于中心的地位。这是审美心理结构同其他非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区别所在”[5]。诚如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言,激发包括审美情感在内的情感体验,是中学德育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审美情感有不同层次。对山水风景欣赏的愉悦,是低端的审美情感;而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的道德感属于高级的审美情感,如荣辱感、崇高感、责任感、正义感,等等。在中学德育课程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引领学生由表入里去感受、体验道德人物的美好心灵,使之孕育高级的审美情感。
例如,在教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第七课)时,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思乡曲”的音乐声中,学生进入教学的既定之“境”,感受苏武在大漠荒原中度过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遭遇种种磨难,仍忠贞不屈的崇高形象;想象苏武牧羊时仍怀抱“使节”,翘首遥望南方的心情。
学生借助想象去透视苏武的美好心灵,仿佛看到他挺立在茫茫沙漠中,怒吼的狂风吹起他褴褛长衫的下摆,吹乱了他被岁月折磨染白的胡须,苏武翘首遥望南方,注视大雁南归的踪迹,好像在向它们寄予期望:“飞吧,飞吧,快快飞到我的祖国,把我怀念故土之心,效忠祖国之情,转告给广大的人民吧!”借助想象,以情激情,苏武的爱国情操、美好心灵定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促使他们的道德感和美感交融在一起。
3. 抓住“留白”,深化美的体验
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讲,“留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学生会从中获得极为愉悦的美感体验。
例如,“诚信的智慧”(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教材中有一幅情境图:一位女医生正在与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交流。医生对病人说:“别着急,你的病会治好的。”这句话隐含着“意义空白”。教师抓住这个“意义空白”设问:“医生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她这样说是骗人吗?你从医生的话中体验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并借助思考和想象的内容,对教材中的意义空白进行了填补和完善。有的说,“医生说的不是实话,而是美丽的谎言。”有的说,“她这样做,考虑的不是自己,完全是为患者着想,希望病人在生命的最后岁月,能够安心地生活。”还有的说,“诚信的核心是善。这位女医生美丽的谎言,其实也是一种善的表达。”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大家对善意谎言的美,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三、引领学生评价美
评价美,是在感知美、品尝美的过程中,按照审美标准和伦理标准,引导学生对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形象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开始的,根据这种认识,信念逐渐形成;而最主要的是培养爱憎感。因此,评价美丑在审美教育中属于较高层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呈现了小悦悦事件和最美司机吴斌两段视频。
这两段视频都涉及到生命: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学生观照、对比、审思的基础上,教师设问:“你怎样看待视频中的人和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说说你的评价。”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了审美判断。
生1:货车司机活活地毁了祖国的花朵,这是一种摧残生命的犯罪行为。小悦悦惨死在马路上,不能容忍的是还有一些路人冷眼旁观,对于这种缺乏人性的行为应该鞭挞!
生2:面对自救还是救人的生命抉择时,吴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乘客的安全,他是心灵最美的司机。
生3: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尽管吴师傅的肉体生命结束了,但他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我感受到吴师傅的精神生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延伸。
类似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深刻感悟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价值,又能提高他们辨真伪,识美丑的能力,促使他们弃恶扬善,崇尚美,效仿美,继而抵制一切消极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四、鼓励学生创造美
美是人类生活的显现。创造美,从根本上讲就是创造一种美的生活。创造美并非精英人才的专利,每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成为美的生活的缔造者。创造美不受场域制约,没有时间限定,最重要的是要渗透到人的生活的全时空中。
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呢?有学者指出:“美好生活是属于思想者的生活,是在智慧之光照耀下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决定取舍,勇敢承担并对自己负责的生活,只有这样,美好生活才真正‘美好’。”[6]
中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创造美呢?不外乎两个维度,一是创造外在的美,二是塑造心灵的美。
1. 引导学生优化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引导学生创造美,就要引导他们优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创造外在的美,应引导学生择善而从,择美而为。
例如,在教学“礼仪展风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按照审美要求,让学生分别对“抬头挺胸,动作协调,步伐有力”的走路姿势与“低头凹胸,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脚步移动缓慢”的走路姿势进行比较、选择。前一种姿势走路带劲、有精神,显得很美;而后一种则是懒洋洋的,脚步零乱,显得很丑。在审美心理的趋动下,择美而为,美就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看到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鲜花盛开的花园,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会用他为人们创造了多少财富来衡量自己走过的路。”少年感到自豪的原因在于鲜花盛开的花园是他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如果这个少年看到的只是别人种植的花园,这种自豪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要充分借助由课内移植到课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创造美。一是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及待人的态度,如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表达出自己的行为美。二是播美于生态建设。如创建生态校园、种植花木、饲养动物等,驱动学生去实践,让他们能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创造美。
2.引导学生修炼心灵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道德教育,培养真正的人,就是号召儿童做一个心灵美好的人。”教师要认真谋划每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精心运筹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意将培养和塑造学生心灵美的元素融入其中。
修炼心灵美,应有博大情怀。一方面要呵护自然,具有欣赏自然生态的美感,这是后工业化时代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主要标志之一。[7]另一方面是关爱他人:“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关爱他人,会“使人变得更纯洁、更诚实、更坦率、更严于律己”;如此,才能维系人与人间的和谐,进入光明生活的广阔世界。[8]
修炼心灵美,要注重培养学生宽容、诚信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美好的理想,承担起“做一个美好的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人才能享有“美的世界中的精神生活”,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
美好生活存在于连续一体的生活当中。它是理想设计、自觉修炼与行为践履相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当下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此,“人的心灵美才能不断完善并趋向更好的境界”。[9]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中学德育课程立美育人品质,教师是关键。从某种角度看,教师本人就是德育课程。教师首先自己要注重修炼、提升审美素养,真正做到在德育课堂内外彰显师表美,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的长者,是能将学生带入美好境界的诗人,也应是思想深邃的哲人”。[10]为了培养,塑造学生具有高雅的情趣,美的人格和心灵,教师应该成为美的传播使者,构建起活泼而高雅,敏锐而深刻,正直而激情的为师形象。
“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怀。”[11]当学生感受到道德生活的美时,才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响应道德召唤,融入道德美的怀抱中。当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才会热爱大自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才会自觉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追求美中,彰显师表美的感染力、穿透力,演绎精彩的教学故事。
参考文献
[1]丁谷怡,孙双金.重建课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5]邱正明.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10.
[6]杨进,柳海民.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J].教育研究,2011(11).
[7]袁浩.生态美感的本质与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
[8][苏]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晨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37;36;40.
[9]何齐宗.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人格[J].人民教育,2012(20).
[10]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何以引导学生立美[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1).
篇6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4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出台,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更加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新趋势也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创新的重点。
先贤孔子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一门讲究思维严密、推理有据的学科,繁多的公式、量度和相对艰涩的理论、计算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合作教学法简介
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富有创意的一种教学理论,合作教学理论的兴起仅有三十多年,因其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思考和创新能力、进而显著改善学生学习成绩,而成为教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并被国内外教育广泛采用。
顾名思义,合作教学的内涵是指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学习目标,合作教学以团队或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强调组织成员间通过互助、合作、竞争,来完成学习目标,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多维复合活动。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中《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并宣判代表上台,展示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原理进行的学习活动、展示用实物三角形进行的剪拼,并解释剪法、拼法及其揭示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也对别人的观点加以评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有助于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合作教学法的设计和使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也是教师展示智慧的舞台。合作教学法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机制和学习情境,它将竞争、合作与学生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
(一)合作教学法的教法设计
根据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合作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分组—培训—设计—调控—评价。
1.分组
进行分组时,因注意小组应根据性别、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不同,而进行平均分配,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应该相当,成为班级的样本缩影。
2.培训
培训学生在合作性情境下,建立“利己利人”的学习思路,与小组成员建立“沉浮与共”的关系。
3.设计
这是进行合作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即进行教学方法与步骤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环境,引导他们融入情境。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典型性、针对性和量力性,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复习》教学时,针对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平移等问题经常弄混淆的情况,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对比、、、这四个函数的对称轴、坐标顶点、平移规律,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并计分。
4.调控
在合作教学法的开展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设计的反映并据此积极调整和控制教学节奏。
5.评价
合作教学法的评价是以小组成绩为依据的,通过这种评价方法的牵引,有利于走出应试教育下偏重于竞争而忽略合作的怪圈,既尊重个体差异,又强调团体互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二)合作教学法的使用教例
初中数学的特点是以基础的数学定律和方法为主,实现学生的数学启蒙,并获得一定的抽象思考和解析能力。初中数学的体型大致有: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三种,笔者使用合作教学法进行过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的教学,都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现以一堂复习课—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因式分解》的复习,来浅谈合作教学法的使用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给出提纲,创设情境
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提纲的给出非常重要,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给出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明确学习目标。
笔者针对因式分解的复习,提出以下提纲:
(1)因式分解的定义
(2)因式分解的方法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4)按多项式的项数分类,讨论每一类多项式所能使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在复习课进行之前,就下发复习提纲,并将班级同学分为5个小组,要求同学们按照教师的分组,进行讨论与学习。
2.分组学习,积极参与
教师下发学习提纲后,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在复习课堂上,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抢答,并根据抢答的质量来评分。建立了团队意识的学生们,为了给小组争光,会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寻找答案。
在笔者所提供的大纲中,问题(1)、(2)、(3)可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问题(4)需要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设置的。
在实际教学中,第2小组的回答十分不错。他们的组员通过对知识的建构和解析,将归纳的思路给同学们讲解的很清楚,并将第(4)的答案总结如下表1:
表1 第2小组总结的因式分解方法
第二小组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肯定,也获得了第(4)题的加分。
3.合作交流,竞争参与
在分组学习完成后,进行习题强化,巩固和复习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笔者设计了5组因式分解的题目,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留有可加分附加题的时间裕度。
各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内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完成习题,并与其它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拓展运用,创造参与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笔者还设计了让学生针对课堂上经常讲解的内容或学习中容易犯错的内容,进行自己出题,为了鼓励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指定体型的任务后,可以选做其它小组出的题目,选作正确者可以加分,这样就给了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继续发挥的机会。
例如,第5小组针对日常作业中经常出现的最大公约数忘提取的问题,设计了题目,小组代表在进行解说时,尤其强调了应该将最大公约数6也提取出来,才算将公因式提取到最简。通过第5小组的分析和讲解,其它同学对这一知识点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为以后少犯错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知识回顾和归纳效果。
通过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5.“反思归纳,提高参与
在完成了上述几项合作学习项目后,为了检验课堂复习效果,笔者又进行了达标测评,检验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分组合作、自主出题、测试反馈等环节,紧扣合作教学法的分组、培训、设计、调控、评价五个关键内容,在整个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节奏松缓适度,活而不乱,5个小组的平均分都达到了80分,成绩最好的小组接近满分。此后达标测评的结果显示,合作教学法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教学法不仅是帮助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激发他们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醉心于课堂方法的探索,便会发现课堂回馈的另一种美景。
参考文献
[1]周胜辉.浅议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篇7
1. 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grow up, computer programmer, cook, doctor,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want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②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
(2) 能了解以下语法:
掌握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形式。
(3) 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运用be going to表达将要做的事情的能力。
(2)通过听力,对话以及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打算,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也充满了憧憬。 人们经常谈论他们的设想,因此,可以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有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善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学习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方式 。
(2) 学习本课时出现的重点句型,通过在不同 情景下学生模拟对话练习来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
2. 教学难点:
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
三、教学方法.
1.“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任务型教学法。
4. 游戏教学法。
5.竞赛教学法。
四、教学理念.
1.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2.从学生生活出发,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的职业。
3.学生通过情境问题、课程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样式互动的多元互动教学观。
五、教学过程.
1. Lead-in
教师播放小短文I’m a policeman. I’m a policeman dressed in blue, here are some things I like to do. Direct the traffic in your town , help to keep you safe and sound. It’s my job and I like it fine. No one has a better job than mine .I’m a policeman dressed in blue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to you .You can see me every day, I will wave my hand and say:…。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通过播放ppt里的小动漫展示Marry等四人想从事的职业。让学生来猜,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
2. Presentation
Part One: learn new words
(1). 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小时候想要从事的职业,由此归纳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职业的英语表达方式: teacher, nurse, doctor, basketball player, runner, actor, actress …
(2). Riddles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趣味小活动学习新单词。
What do they do?
①People come to see me when they are sick. I can help to make them feel better.
②I like singing and playing the guitar. I act in different movies.
③I work in hotels, I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for people.
④I am good at designing. I can build high buildings and long bridges.
⑤I am good at computers science. And I can design many new programs.
⑥I enjoy taking a plane and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I must keep a good eyesight and take flying lessons.
(3).猜完谜语后,让学生找课本上我们还没有涉及的单词,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单词记忆工作。
(4). Do you think these jobs are interesting? Rank them [1-12](1 is most interesting, 12 is least interesting.
____ computer programmer ____ cook____ doctor ____ engineer ____ teacher____ violinist ____ bus driver ____ pilot____ pianist ____ basketball ____ scientist ____ actor
此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发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也落实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Part Two: practice listening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match the items.
(1). T: Tell Ss to read the words of jobs in the char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
(4).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Ss listen and match the jobs with activities.
(5). Show the answers on the big screen.
Part Three: pairwork
(1). 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
(2).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 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
(3).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
Part Four : grammar ,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be going to + v. 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或最近打算进行的动作。表示说话者的意图、推测和打算。
(1). 我打算下个月去北京参观。 I’m going to visit Beijing next year.
(2). 她打算将来搬到上海。 She’s going to move to Shanghai.
(3). 玛丽要卖她的汽车。 Mary is going to sell her car.
(4). 今天早上我不吃早餐。I’m not going to have breakfast this morning.
(5). 你打算邀请约翰参加你的聚会吗? Are you going to invite John to your party?
(6). 你打算买什么?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2. want to be+职业 表示“想成为一名……”
e.g.我长大了要当名医生。
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
3.when做连词时,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将来时,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
I’ll visit you when I come back.
4. grow up 长大;成熟;成长
e.g.当她长大后,她想当一名老师。
S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when she grows up.
5. violinist n. 小提琴手
violin (小提琴) + ist (职业) violinist
e.g.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小提琴家。
Her dream is to be a violinist.
6. driver n. 司机;驾驶员
drive (驾驶) + (e)r driver 驾驶员
e.g. 我叔叔是北京的一名公交车司机。
My uncle works as a bus driver in Beijing.
7 .cook n. 厨师; v. 烹饪;煮
e.g. 我经常帮妈妈做晚饭。
I often help my mom cook dinner.
Part Five:exercise
课堂小练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e boys __________ (go) play soccer this afternoon.
2. _____ you ____________(play) basketball with me next week?
3. The actor ___ going to ________(move) to New York.
4. He loves actors very much. He’s going to take
_____ (act) lessons every day.
5. Lucy ________________ (not stay) at home next weekend.
Part six: Summary本节课学了哪些单词、句型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作业.
1.双基性作业:Copy the new words three times.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67-01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时的课堂评价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学生在心理上就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探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教学体会。
下面就我授教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一节教研课“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教学中的一些片断进行探讨: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准备好的含30°角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它又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学生觉得有点迟疑,有的低声说:“都是两锐角互余。”)
师:(进一步引导)提出:如果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请同桌的、各小组的都互相交流交流,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1:我们拼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小组2:我们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小组3和4:我们拼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或得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你们各小组都表现不错,都认真的动手操作得出图形,特别是第3小组和第4小组的同学,能拼出两种图形来。(教师演示三角尺)下面你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拼出的等边三角形,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能证明你的结论吗?看看谁发现得最快?(下面的同学都在思考、探索、交流中……)
王胜同学:(请学生上黑板用教师的教具演示,如图)我是这样发现的:BC边是AB边一半。因为∠B=60°,∠D=60°,∠BAC+∠DAC =60°,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BD=AB,又BC=BD,所以BC=AB。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你能发现了这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它有这么神奇都被你发现了,真能干?你们都验证得这个结论吗?(全班:是的)很好,那么,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说一说、归纳一下他发现的这个结论呢?
李雪同学: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RtABC中 ,∠C=90°
∠A=30°
BC=AB
师:李雪同学归纳得很好,声音又甜美、响亮。全班同学也能大声的朗读下来吗?能记下吗?(全班同学读得很整齐很响亮)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的表现都不错,那么,谁能用我们上两节课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或判定的方法看以上的结论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吗?
生:用辅助线方法做。
师:带着微笑,会意地点头。(同学们看着我,好像发现,朝着这个思路解题是对的,都互相讨论着。)
陈明同学:延长BC至D,使BD=AB,连接AD。在ABC中,∠ACB=90°,∠BAC=30°,则∠B=60°,所以ABD为等边三角形。又ACBD,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也是BD边上的中线,所以BC=BD=AB。
师:太好了,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你是怎么想到要添加辅助线?
陈明同学:因为前面已经学到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或判定时,用添加辅助线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收集了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就很快。还有别的方法吗?
杨萍同学:(站起来)我也是延长BC至D,但我的是使BC=CD,连接AD。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就得到AB=AD,又∠B=60°,所以AB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D=AB,BC=BD=AB。
师:你的思路也很强。同学们,两位同学的表现怎么样?能不祝贺吗?
(全班顿时掌声响起,老师以为可以进行总的点评了,谁知,还在后头呢?又有一生发表见解啦)
张芳同学:老师,我与他们解法不同。(看到同学得到赞赏, 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语速很快,老师要求他不急,慢慢说),我是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则BD=CD,连结CD,又∠B=60°,所以DBC为等边三角形。BD=CD=BC,∠BCD=60°,所以∠ACD=30°,又∠A=30°,所以∠ACD=∠A =30°,AD=CD,所以BD=CD=BC=AD,根据前面就得BC=AB了。(他的解法令同学们竖耳倾听,羡慕极了)
师:说得太完美了,想不到你还会用尺规作图法进行,真厉害!(话音刚落,真的想不到又有一生站起)
胡东同学:老师,我还有,我是这样做的:作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于点 D,交AB于点E,连结BD,则有AD=BD,∠EBD=∠A =30°,所以∠CBD=30°,再通过证明DBC和DBE全等就得BC=BE ,又EA=BE=AB,所以BC=AB了。从而得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全班:哇,掌声自然响起,佩服不得了,她的这种解法我是没想到的,我也得听呆了,惊喜呀!)
师:(发自内心的感激):想不到你的作法更具有独创性,太精彩了。你们真的表现得很出色,老师都没想到,真的得向你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