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指范文

时间:2023-03-25 00:0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房四宝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2、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砚台,别名润色先生,文房四宝中能传世最久的一宝。

3、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4、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蒙恬造笔

毛笔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但毛笔到底有多久的历史呢?先卖个关子,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秦朝时,大将蒙恬驻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当时文字书写,是用刀刻的。由于边情瞬息多变,需要频繁奏报,用刀刻字就太慢了。

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木头上。然后蘸着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这下子写字速度大大加快了。

蒙恬高兴极了,因为北方的狼、羊比较多,他因地制宜地改良,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制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笔。

蒙恬造笔的传说很有趣,但毛笔的出现实际上更早呢。据说,马家窑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湖北的随州还发掘出了春秋时期的毛笔,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笔中之冠―― 湖笔

同学们,有“笔中之冠”之称的是哪种毛笔呢?不如先来听首歌:蒙恬将军的智慧,湖州儿女的巧手,制作出一支支神奇的妙笔,名传四海五洲。

这首歌是著名词作家乔羽爷爷所作的《湖笔颂》。

湖笔的产地在浙江湖州善琏镇。它的品种繁多,按照选料分成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湖笔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厉害的“颖”,它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被笔工们称为“黑子”。别小看“黑子”,这可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一头健壮的山羊身上只能取得200克笔料,带“黑子”的最多也就80克。这可真是“千万毛中拣一毫”呀,这样制成的“黑子”毛纯耐用,具有尖、圆、齐、健的特色。因此湖笔也有了“湖颖”的别称。

趣味提问:制作湖颖,传统上只选择杭嘉湖一带所产的优质山羊毛,那么会选取山羊哪些部位的毛呢?你来选选看。

①脖颈 ②腋下 ③背部 ④尾巴 ⑤胡子

提问答案:①②

篇3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平安海安”是我县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快速腾飞的必然要求。我们海安县华强纺织有限公司一定以“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为指导,紧密围绕“双争”目标,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企业内部安全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构建、完善“三防”网络,充分发挥保卫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努力营造企业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治环境、和谐的发展环境,打造出高标准的“平安华强”!

我们公司的创建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展一年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创建平安”永远没有完美、完结的时候,我们一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为社会的稳定作出努力。现将我们的打算和做法向各位汇报。

第一,贯彻一个思想主线,就是实实在在的把“创建平安”提升到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切入点放在解决全员的认识误区上。我们搞创建,绝非造造舆论、开开会议、做做声势、搞搞形式,而是社会、是生存、是发展、是责任的根本需求,人民要幸福安康,企业要腾飞发展,国家要繁荣富强,哪一点离得开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不是讲“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是“根本利益”的根本了。所以,在解决我们企业管理者认识问题的同时,今后继续在全员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创安全,强化责任感,绷紧安全弦,确保我们公司永久平安。

第二,狠抓一个根本任务,就是预防和消除企业内部一切不安全因素、不稳定因素,着重点放在对新工青工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上。我们公司由于生产能力的扩大,新招了一批青年新工,不少来自外县、甚至外省,受教育程度较差,他们对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阴暗面缺乏辨别能力、抵御能力,加上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很容易滑入泥潭,走向另一个极端。因而,我们在教会岗位技能的同时,始终坚持做好对青工新工的思想、道德、形势教育培训,并固定专人落实责任,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增强他们抵抗腐朽、落后、丑恶等违法乱纪行为的能力,决心把他们一个个都培养成新时代的新型职工。这一方面,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加强企业民事调解机制的组织建设,把企业职工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矛盾解决在萌带状态,我们的目标是矛盾激化率为零。再一点就是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全体员工始终处于幸福、和谐、安定的环境之中。

第三,采取一个根本措施,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人防、技防、设施防的网络,着力点放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我们认为,搞平安创建,资金再紧张、效益再疲软,也不能在这方面来得丝毫吝啬;人员再精减、岗位再兼并,也不能减这方的人削这方面的岗。我们设置了隶属于生产部的安保科,配备了专职保卫干部、护厂队员、消防队员,从上到下,每个班组都确定了兼职人员。近两年来,我们先后投入了解万元,在办公楼、财务室、仓库设置了红外报警系统,各分厂均设置了消防报警系统,在新落成的公司总部配置了CK报警系统一套,还放置了电子巡更系统。行政管理搬入新落成的总部大楼以后,我们还准备邀请相关部门的专家来公司指导,共同就要害部位、危险部门的等级确定、设施配套进行规范与完善,以确保厂区24小时处于受控状态。

第四,突出一个职责,就是创建平安,人人有责,责无旁贷,落脚点放在防范上。落实责任、追查责任,要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我们准备落实专门人员,就企业已制订的制度,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治安、消防、安全、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车辆、人员、货物进出厂门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要害部门的守护制度,保卫门卫等的监护、巡查制度等逐一进行修改完善。对创建平安企业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进行高速充实,保证拉得出打得响,实职实战实绩。继续抓好安全、消防、治安专兼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要求他们熟悉应急预案的程序,熟悉企业的“一案三图”,确保遇事不乱,果断决策,治着应战,以防患于未然。年内我们还准备搞三次演练:抓获偷盗演练、人身伤害救助演练、消防灭火演练,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卫、自救能力。

篇4

文字分化成为书法艺术和实用文字。“文房四宝”分化成为艺术四宝和实用四宝,而艺术四宝又分化出完全脱离实用的美术工艺品。

“四宝”顺序各书不同。《中国书法大辞典》中的顺序是:笔、墨、纸、砚。《文房四谱》中的顺序是:笔、砚、墨、纸。《中国文化知识》中的顺序是:笔、墨、砚、纸。《安徽文房四宝史》中的顺序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新安四宝”的顺序是: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圭墨、羊斗岭旧坑砚。

哪一种顺序比较合理呢?文房四宝有三种“功能”,两个“方面”。笔的功能是书写;纸的功能是接受书写;墨和砚合起来只有一种功能:磨制墨汁。笔、墨和砚代表一个方面:制造文字;纸代表另一个方面:承载文字。比较合理的顺序可能是:笔、墨、砚、纸。

“文房四宝”后来加上辅助用品,扩大成为“文房十三宝”。《中国书法大辞典》列出其他文具近三十种,未列“简犊”、“削刀”之类唐宋以前的古代文具。名目如下:

(l)笔:笔筒(笔简)、笔架(搁笔、笔格)、笔床(笔船)、笔屏(插笔、挂笔)、笔觇(理笔试墨用)、笔洗、笔套(笔沓、笔帽);

(2)墨:墨床(放置墨锭用)、墨匣(墨盒,贮存墨汁用);

(3)砚:砚匣、砚屏(障风尘用);

(4)纸:纸镇(压尺、镇纸);

(5)水:水盂(水承,无嘴)、水壶(水注,有嘴;水滴,贮水用、有小孔);

(6)印:印章、印泥(印色)、印盒;

(7)帖:法帖、帖架;

(8)杂项:腕镇(臂搁、秘阁、靠手板)、糊斗(贮糨糊用)、腊斗(以腊代糊)、贝光(砑纸用)、放大镜(爱逮)、剪刀、裁刀、钩(画钩)、文具盘(都城盘)。

文房四宝是手工业时代的用品。工业化时代有机械打字机。信息化时代有电子打字机、语文处理机。实用文具不断更新,艺术文具保持古雅。

谈 笔

毛笔写字,可大可小,可粗可细,能够充分发挥笔画变化的书法艺术。

甲骨文中有“聿”字,像手执笔。“聿”是“笔”的初文。《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P,秦谓之P”。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P,从“竹”从“聿”是秦国的新造字。简化字笔,改为从“竹”从“毛”,突出了毛笔的特点。

甲骨文遗迹中,有墨书朱书然后刻字的痕迹。甲骨文“聿”字的笔头散开,好像是毛笔的形象。“在商代后期留下来的甲骨和玉、石、陶等物品上看到少量毛笔字。”(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但是,未见毛笔遗物。

侯马盟书为“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所用毛笔早于战国,可是没有留下遗物。

晚近考古,发现早期古笔遗物,有战国笔一支,秦笔三支,西汉笔二支,东汉笔三支。

战国笔。“长沙楚笔”: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椁墓出土毛笔一支,笔杆竹制,笔头用兔箭毛,笔毛夹在笔杆劈开的一端,丝线缠住,外面涂漆。这是今天能见到的最古的毛笔。同穴出土有竹简和铜削。

秦笔。“云梦秦笔”: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30年墓(公元前217)出土毛笔三支,笔杆竹制,上尖下粗,下端镂空成腔,以容笔毫;其中一支附有细竹管制成的笔套,一端为竹节,另一端打通。

西汉笔。“江陵汉笔”: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幕出土毛笔二支,笔杆竹制,均附笔套,其一笔头尚有墨迹。

东汉笔。“居延汉笔”:1931年古居延地(内蒙古额济纳旗苏古淖尔)发现毛笔一支,东汉初年之物,笔杆由四条木片合成,末端纳笔毫,麻线缠住,涂漆;笔顶用木冒合,使四片木条束成一杆,附有笔套。西北无竹,故用木。“武威汉笔”:1957年和1972年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墓出土毛笔二支,笔杆竹制,其一上尖下圆,下端镂孔,容纳笔毫,缠以细丝、涂漆;另一处覆黄褐色狼毫,有墨迹。

汉代有所谓“天子笔”。梁吴均《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值百金。”这是玩赏珍品,于形制无关。

古代无纸,书写在竹简木札上,遇有讹误,用小刀削去,称为“削”(参看上文“铜削”)。《论衡》:古代“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史记・孔子世家》:“笔则笔,削则削。”(用笔书写,用削修改)后世称修改文字为“笔削”。不用笨重的简牍,可用轻软的缣帛(双丝织成的帛)。缣帛不能“削改”,只能“涂改”。写错修改,涂上白粉。梁任彦升《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怀铅笔。”(油素,光滑的白绢;铅笔,白色U粉笔,不同于今天的黑色铅笔。)“削(刀)”相当于橡皮,“铅(粉)笔”相当于白色涂改液,这都是笔的伴随物。

传说,蒙恬造笔。西晋崔豹《古今注》:“牛亨问曰: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所谓蒙恬造笔,不是发明,而是改进。

清赵翼《陔余丛考》:“秦所用系竹笔,如木工墨斗所用者(笔头为梳箅形)”。这是竹笔,不是竹管毛笔。晚近出土的秦笔,已经是竹管毛笔,制法跟现代相似。这可能是蒙恬改进以后的形制。

蒙恬(?~前210),秦将,始皇时,领兵守边,修筑长城,北逐戎狄,威震匈奴;始皇崩,赵高矫诏赐死,恬自杀。蒙恬是武将,不是文臣。为什么武将造笔,而不是文臣造笔呢?《说文》:“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当时的戍边大军,需要书写大量文书,向皇帝报告。文字应用频繁,促进了文字的简化和笔的改进。蒙恬是大军的主将。军中把制笔技术的改进归功于主将,在古代是理所当然的。

毛笔的形制,以竹为管,以毛为颖,三千年来基本不变。笔杆早期用木也用竹,后来舍木用竹,这跟简牍有木有竹相同;此外又用金银、象牙、斑竹、木条、芦管等材料。笔头主要用动物毛,有时也用植物纤维。

动物毛笔种类颇多:

1.鹿毛笔: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蒙恬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为兔毫竹管笔也。”蕲州(湖北蕲春)产鹿毛笔。

2.兔毛笔:长沙楚笔证明,战国已用兔毛。唐代宣州“紫毫”最为有名,即兔毛笔。有用兔肩毛的,称“肩毫”。

3.羊毫笔:清胡朴安《朴学斋丛刊》:“惟羊毫为今通行之品,其始因岭南无兔,多以青羊毫为笔;嗣以圆转如意,于今不绝;古人用兔毫,今用羊毫。”日本正仓院藏我国唐代毛笔,称“天平笔”,羊毛为柱,粗毫薄薄布于外。

4.狼毫笔:黄鼬(黄鼠狼)毛曰狼毫。武威东汉笔“外覆黄褐色狼毫”。《朴学斋丛刊》:“余观赵子昂跋唐胡环番犬图谓,环画笔用狼毫,极清劲。”

5.狸毛笔:宋陈《负暄野录》:“欧阳通以狸毛为笔,以兔毫覆之。”

6.虎仆(九节狸)笔:晋张华《博物志》:“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取以为笔。”

7.鼠须笔: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羲之得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以鼠须笔;又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近代改用紫毫,仍袭旧名。唐段公路《北户录》:“鼠须均州(湖北均县)出。”

8.貂毫笔:清梁同书《笔史》:“明臧晋叔以貂鼠令工制笔。”貂鼠即紫貂,栖息林中,又名林貂,形似黄鼬,产于中国东北(不是水貂)。

9.鸭毛笔:《北户录》:“昔溪源有鸭毛笔,以山鸡毛、雀雉毛间之,五色可爱。”

10.猩猩毛笔:宋黄庭坚《山谷诗集》注:“钱穆父奉使高丽,得猩猩毛笔。”宋陆游《自书诗》:“用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时年八十矣。”

人毛也可以做笔,有两种:

11.胎发笔:《江南府志》“南朝有姥善作笔,萧子云常用之,笔心用(小儿)胎发。”唐(释)齐已《送胎发笔寄仁公诗》:“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裁管束牢”。(比较:中美洲古代玛雅人用人的头发做笔。)

12.人须笔: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刘询《岭南异物志》(《岭南录异》):“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匠既醉,因失之,惶恐,乃以己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古代男人留须,没有胡须是很不光彩的。强迫“输人须”,是文雅的虐政!

植物纤维笔见于记载的较少:

13.荆笔:晋王子年《拾遗记》:“削荆为笔。”

14.竹丝笔:竹枝锤丝制成,或谓苕丝冒称竹丝。宋米芾《笔史》:“晋王羲之《行书帖》真迹,是竹丝笔所书。”

15.荻笔:唐李延寿《南史》:“以荻为笔。”

16.茅笔:又称白沙茅龙笔,以茅草锤细,取其草茎扎束而成,传为明代陈献章(居广东新会之白沙村)所制。

用两种毫毛配合制成的称“兼毫”。上文已经谈到多种兼毫。《负暄野录》:“欧阳通以狸毛为笔,以兔毫覆之,此二毫笔之所由始也。”此说不确,武威东汉笔已是二毫笔。现今兼毫有羊狼毫、七紫三羊、五紫五羊、豹狼毫等多种。“兼毫”的好处是软硬互补。

制笔有四点要求,称为“笔之四德”。明陈继儒《妮古录》:“笔有四德:锐、齐、圆、健。”“锐”指饱含墨汁、笔锋仍尖。“齐”指毛颖铺开、长短整齐。“圆”指髹扎匀称,笔头圆浑。“健”指毫毛有韧性、有弹力。

唐宋名笔,多出安徽宣城一带,统称“宣笔”,又称“徽笔”。唐耿《咏宣州笔》:“落纸惊风起,摇空挹露浓。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南宋迁都临安(杭州)以后,浙江吴兴(湖州)一带成为新兴的制笔中心。到了元代,“湖笔甲天下。”吴兴的善琏镇,有蒙恬祠,纪念蒙恬造笔,又称蒙溪。历代文人学士,对毛笔有深厚感情,不嘈闯雒烂畹氖文歌颂它、赞美它。唐韩愈作《毛颖传》,对它爱称为“管城子”“中书君”。

谈 墨

《说文》“墨,书黑也,从土、从黑。”

传说,周宣王时,邢夷造墨;他在溪水中洗手,捡到一块木炭,手被染黑,由此得到启发,拿回捣成细末,和以粘粥,搓成圆饼,就成最早的墨。

起先,可能有过一个短暂的“以漆为墨”的漆书时期。元吾丘衍《学古编》:“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蝌蚪)形耳。”未见传世实物,不一定就能否定传说。其他民族有过漆书,或许汉族也曾有过,不过漆太粘,不易书写,应用不广,未有遗物留下。由于漆粘,笔画自然形成“蝌蚪文”。

甲骨文在刻字前,有的写成朱书或黑书。化验证明,朱书是朱砂,黑书是碳素。《礼记》:“卜人定龟,史定墨。”《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书”要用“墨”,“镂”也要用“墨”先书写。战国简牍用笔墨书写,已有出土实物证明。1975年湖北云梦秦代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墨,这是今天能看到的最古的墨。

早期的“墨”是天然的石墨,跟后期人工制造的烟墨不同。汉代计然说:“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载《万物录》)西汉用石墨,已经得到考古证明。《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引蔡质《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赐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糜在今陕西千阳,汉代属于三辅的右扶风,这里是早期的产墨中心。西晋陆云发现曹操收藏的石墨,作小圆螺形,不是锭子形。

小圆螺形的墨粒,如果用手指头捻着磨墨,是不方便的。需要用小短棒顶着墨粒帮助研磨。这叫做“研石”或“研棒”。后来,墨粒和研棒合为一体,制成了“墨锭”,磨墨不再用研棒。

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发现五锭残墨,由松烟模压成墨锭,有的参合漆烟。曹植诗:“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免翰。”大致东汉时期石墨和烟墨并用,三国时期从石墨改为烟墨。宋晁说之《墨经》:“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

烟墨主要有松烟和油烟,此外有漆烟。松烟、油烟、漆烟,都是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尘,和以胶液及香料(麝香、冰片等),有的再加发光剂(珍珠、玉屑、金铂)和防腐剂(龙脑、樟脑、生漆)。配合几种不同的烟尘,可以提高品质。晋代开始在烟墨中加进胶液,提高墨锭的粘合力,并且使墨色有光泽。杨慎《升C集》卷六十六《古制墨法》云:“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为炬取烟,二者兼之矣。”高级墨锭色泽光洁而经久不变。西晋陆机书写的《平复帖》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字迹完好醒目,这是传世最早的墨迹。1978年安徽祁门北宋墓出土一锭古墨,在尸水中浸泡八百多年,完好未变。

烟尘和胶液做成的烟泥,有可塑性,可说是最早的“塑料”,便于任意造型。魏晋时期做成丸粒状或螺丝状。元陶宗仪《辍耕录》:“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渖耳。”后来,通行墨锭,有各种形式,再加绘画和模塑,成为独特的制墨模压工艺。墨锭有的不加涂饰(本色墨);有的四边或正背两面髹漆(漆边墨);有的通体或部分涂金(嗽金墨);有的使金粉银粉雪片似的飞粘在墨锭上(雪金墨)。

历代有制墨名家。三国魏书法家韦诞字仲将,善制笔墨,称“仲将笔”“仲将墨”,制法记录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唐代制墨手工I发达,从陕西扩大到山西和河北。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名墨工叫祖敏,“本易(州)人,唐时墨官也。”为避安史之乱,墨工奚超(也是易州人)举家南迁,定居江南歙州(安徽),这里有优质松烟,适合制墨,于是制墨技术传到南方。奚家制造的墨,后来受南唐国君李煜赏识,赐姓李。奚超的儿子李廷圭,在墨中掺加珍珠、玉屑、龙脑、生漆,收藏几十年不变。李氏自易水(河北)迁歙(安徽),自称“易水遗规”,所制墨称“李墨”。

北宋末年(1121),歙州改称徽州,当地产品统称“徽墨”。宋代创制油烟墨,降低原料成本。宋苏解字浩然,善制墨,有能获其寸许者,如得“断金碎玉”,因以名其墨。潘谷善制墨,被称“墨仙”。苏轼《孙莘老寄墨》诗:“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明代徽墨分两派:歙派和休宁派。歙派代表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等。罗小华的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程君房著《程氏墨苑》,除录载所制墨五百式外,还录载文化资料,特别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文章,启发了后来的罗马字运动,这是1958年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先河。方于鲁著《方氏墨谱》,录载所制和所藏名墨三百八十五式。罗小华的“象”墨、程君房的“荔枝香”墨、方于鲁的“九鼎图”墨等,收藏在北京故宫。休宁派代表有汪中山、邵格之等,他们的拿手好戏是精制“集锦墨”。

清代徽墨有四大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曹素功的墨,“紫玉闪光、坚而发墨,掭笔不胶、入纸不晕,防腐不蛀、香味浓郁,落纸如漆、万载存真”。胡开文除制造精品外,大量制造普通用墨,供应学校,因此清代晚年墨业衰落,而胡开文一枝独秀,这是从艺术的“四宝”转向实用的“四宝”。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胡开文的“地球墨”获得金牌。

鉴别墨的优劣,除观其形制外,要从三方面来认定:1.辨色(紫色为佳、黑色次之);2.听声(轻轻叩放,清脆响亮);3.观形(挺直干燥为好,歪曲霉湿为差)。在四百多种名墨中,“超漆烟”为最上,始终保持“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的特点。

清末同治年间,安徽举人谢松岱为免考生研墨之苦,研制墨汁出售,大受欢迎,后来在北京琉璃厂开店销售墨汁;自书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依古人书”,名其店为“一得阁”,至今存在。中国“墨汁”经印度传到西方,被误称为“印度墨汁”(Indian ink)。

所谓“集锦墨”,就是专供玩赏的成套丛墨,明清极盛。例如汪中山制“太元十种”:太极、两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马、七鹇、八仙、九鸶、十鹿。又如曹素功制“紫玉光” 三十六锭, 每锭大小不一, 以黄山三十六峰为题, 拼合成一幅完整的黄山图, 装于一盒, 分两层, 每层十八锭。制墨工艺跟琴棋书画和神话传说相结合, 意趣无穷。

清代著名藏墨家盛昱, 著《郁华阁藏墨簿》, 记载所藏明代珍品,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墨能治病, 谓之“药墨” 。我幼年时候常用“药墨” 治鼻血。据说早在南唐就有“药墨”。墨中配用的麝香、冰片、珍珠等芳香防腐剂, 同时就是优良药材, 有清热止血、镇惊去痛等功能。后来以“百草灰” 配制成“百草霜” 药墨, 能治吐血、外伤出血、口瘊等病, 成为止血化积良药。又有“净素药墨”,专供僧尼抄写经书之用。休宁胡开文的“五胆八宝” 是药墨中的精粹。清人有诗云: “五胆八宝掺松烟, 千锤百炼成方圆。 奇墨入纸龙凤舞, 内外兼用病魔寒。” 1984年胡开文墨厂重制“ 五胆八宝” , 用犀牛角、麝香、珍珠、熊胆、黄金等二十多种中药, 功能消炎解毒、止血去痛、降压镇惊、治皮炎湿疹、痔疮顽癣诸症, 既可内服, 又可外用。

1990年冬,我在美国新港观赏书法家张充和(内人允和的四妹)所藏文房四宝。对我这个外行来说,珍贵的不一定可爱,可爱的不一定珍贵。这里略谈二事。

(1)“石鼓文墨”(御制重排石鼓文墨):共10鼓,贮存于精美的长方漆匣中(匣长350、宽170、厚60毫米)。鼓面直径46、高30毫米。鼓的次序,以“天干十字”篆书排列。鼓的正面是金字石鼓文。现存故宫的石鼓文,字迹漫漶,破损不全。“石鼓文墨”上的石鼓文,按照考证修补重写,恢复全貌。石鼓的反面,用楷书黑字译写石鼓文,难认的字注以今字,便利今人认读。每鼓注明:“凡×句,××字,重文×字”。精致玲珑.十分可爱!

(2)“画卷墨”(休城胡开文仿古):打开画卷,图穷见轴,轴开见墨。圆柱形的画轴,是可以分开两半的两个半柱形锦匣。各匣贮墨五笏,共十笏,形制、模塑、图画、文字,各笛不同。第一个半柱形锦匣,存五笏:①“龙文双脊”;②“乌金”;③“延川石液”;④“远烟轻胶”;⑤“象管”。第二个半柱形锦匣,存五笏:①“金壶黑汁”;②“八宝陈元”(背面有八个印章);③“黑松使者”;④“香璧”;⑤“仿李廷圭四和法”。

篇5

【关键词】中国画 文房四宝 传统智慧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至今有3000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追求法自然、师造化的最高境界,凝聚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精神,可谓博大精深,与西方绘画形成世界两大主要艺术体系。而“中国画”一词的出现只有近百年的时间,本文就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所具有的精神象征性及其所体现的传统智慧进行探讨。

一、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具有精神的象征性

相对而言,西方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是纯粹的物质材料,这与西方文化有直接关系。西方人认为,人类可以征服宇宙,把宇宙、自然与人分开来看,即主客二元体,这种思维方式自然也体现在使用的美术工具材料中。如油画使用的工具材料有油画布、油画笔、油画刀等,听起来很直接、很明确地会让人想到具体的绘画工具材料。中国人则把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称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这种称呼富有传统的文化色彩,听起来给人以更多的意蕴与联想,而“文房四宝”确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

真正理解“文房四宝”的象征意义,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谈起。中国人对宇宙自然情有独钟,因为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的特点是靠天生存,所以,中国人对宇宙自然有着极为特殊的亲近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是虚实相生的,人与宇宙一体相通,即天人合一。中国人通过观察,直接感受到自然界中日、月、星、辰运转有序,雷电、风雨、阴晴变化无穷,春夏秋冬,夜以继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而深深体会到宇宙的秩序与节律。通过这种洞察力所获得的信息,使人们认为人与宇宙是一体的,可以通过人本身或自然物象与宇宙进行沟通,因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是顺应宇宙秩序与韵律,体现万物的美与和谐,进而从精神上把握宇宙的无限与永恒。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象思维”的特点,即取象比类,这种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性与整体性。例如中国人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这与传统五行说相关。中国古代五行说按取象比类方式,把东归属木,代表春天,有生发之象;把西归属金,代表秋天,有收敛的性质;南归属火,代表夏天,有布散之象;北归属水,代表冬天,有收藏之象,因此中国人说买“东西”就是买木和金,是可盛受、交换、生发、储存之物。不说买“南北”,水和火是不可盛受、更不可交换的危险之物,可见中国人的“买卖”中都带有文化色彩。当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后,就不难理解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所具有的精神象征性。

中国画(包括中国书法)使用的工具材料主要是“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毛笔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一宝。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证明,毛笔的历史可上溯至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战国时代。毛笔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羊毫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好的毛笔要具备尖、圆、齐、健的四个特点,古人称“毛笔四德”。毛笔有两大基本特征――柔性与弹性,这也正是毛笔象征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和其他画种使用的工具材料相比,毛笔最具柔性与弹性。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家,中国人的性格中有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的柔韧性,毛笔的制作材料与工艺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所以,毛笔是地道的农业文明产品。

毛笔是柔软的,落在纸上笔尖、笔肚、笔根协调共济,幻化出奇妙无穷、富有生命活力的精神之气,提起笔来能自觉调整到本来的状态。因而,毛笔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柔而不屈、刚而不折、刚柔并济的度,这正是中国人柔韧性格的象征。另外,“文房四宝”中唯有毛笔是人能够直接把握的,却又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好的。毛笔的尊贵是不可以随便让人使用的,驾驭毛笔需要有内外兼修的功力,而不是力气大就能用得好,不像其他笔拿起来直接可以写,只有懂毛笔的人才能妙笔生辉。当代知名画家霍春阳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痛失爱笔时,仍可感受到其惋惜之情,他认为那支笔是不可被替代的。在长期的使用中,笔的神、韵和人的心灵已经高度默契,能够达到笔随人意、人知笔情的境界。

中国人在把握毛笔的同时,也把握了世界,即将内心世界、宇宙自然融汇为一种宏观意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物我交融”的高度和谐。因此,毛笔的柔性与弹性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墨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二宝。我国早在石器时代就使用墨,如彩陶上的墨色纹样、甲骨文中的墨书等。墨常被中国人认为是有学问的代名词,如人们常说文人墨客等,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墨的颜色是黑色,自然界色彩丰富、绚丽,中国画的色彩却以墨的黑色为主调,中国古代的太极图使用的色彩也是黑白两色,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产物。中国人观察宇宙的变化时,发现昼夜交替、冷暖交替,宇宙万物的运转无非是有昼有夜、有生有灭,昼为阳呈白色、夜为阴呈黑色,由此观察到宇宙的本质色彩是黑色与白色。太极图中一阴一阳的色彩,体现了通过对立斗争而形成的整体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具有动态性,代表宇宙万物通过不断变化与协调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墨并非简单的黑色,是包罗万象、永恒的宇宙本色。西方人用色是显性的、丰富的、具象的,往往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转变对色彩的认识。中国人用色有所不同,是隐性的、本质的、抽象概括的,中国人用墨用了几千年,用墨之妙能够超越题材、空间和时间。中国人用墨能够经久不衰,在于体悟到宇宙本色,中国人善用宇宙之本色,描绘宇宙之大美,可见墨色的选择和使用,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气度,使中国画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体现。

纸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三宝。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并传播至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考古证明,我国西汉时期就有造纸术。宣纸种类很多,宣纸的品性优良,寿命长久,素有“纸寿千年”之称,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宣纸的颜色与墨对应是白色,也是宇宙之本色。白纸黑墨、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白纸为阳在下,黑墨为阴在上,从传统文化经典《易经》的思维角度出发,正是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融汇,必然产生万物、万动之象。中国画留有空白背景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空灵寂寥之感,中国人感到宇宙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这虚空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具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中国画在空白背景上随意布放几个形象,便使形象与空间相互交融,虚实相生。空白背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可以是天、地、云、水、花、鸟等,与笔墨情趣相生无尽的气韵与妙境。白色的纸能够激发艺术家的情感并内化为精神,与宇宙自然毫无阻碍地融汇合一。另外,宣纸有承墨、蓄墨并渗透入里的性能,墨落于纸上,加之笔法的运用,使画面黑白互应,对比鲜明,呈现笔墨之美,可谓具厚德载物之品德。

砚是“文房四宝”中的第四宝。砚的品种多样,性能也有别,至今闻名于世的有端砚和歙砚两大名贵品种。“四宝”中唯砚品质坚硬并造型雅逸。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时间、空间的观念已转变,砚也逐步被可盛墨水的器物所取代,但仍有画家根据需要研墨作画。砚将逐渐作为珍贵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工艺品被人们欣赏、收藏。

二、“文房四宝”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伴随中国画经久不衰、魅力永恒

由于西方文化中的主客二元体把人和宇宙分而对待的态度,使得西方绘画的工具材料成为纯粹的物质材料,人与工具材料亦是主客二元体,人只是使用它、不存在精神的象征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象思维”的直观性、整体性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经典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易经》《庄子》等都是运用诗、寓言等形式,将哲学思想、宗教观念、文学艺术、数理科学等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人追求更完美的表达方式,即艺术的表达方式。同样,中国人在选择绘画工具材料时,自然要追求集精神与物质为一体、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质材料,因而“文房四宝”是最理想的体现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物质材料。

综上所述,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与其他外来画种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可等同视之。当今东西方大文化背景下,西方因对物质外在研究方式的有限性而逐渐将视线转向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悟性”引起了兴趣,开始引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亦予以融通。中国画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诞生,中国人运用“文房四宝”描绘的画卷,在尺幅之间能够气韵生动、雄奇奔放、气度恢宏,超越时空的有限而意入连绵无限的境界,有其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与智慧。因此,“文房四宝”与中国画相伴而行,具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树人,喻柏林.传统智慧再发现(上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篇6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文房之名源于南北朝,当时的 文房,是指国家典章文翰之处,相当于国际级的数据库。唐宋以后,文房 才专指文人书房。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写文章,或能画画,或既能写文章 又能画画,对他们来说,笔墨纸砚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是日常必需品。同时,古 代文人读书多为做官,参加科举考试,给皇帝写奏章,也自然离不开笔墨纸砚。而 一旦做官不成,文人往往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也需靠笔墨纸砚。所以,笔墨纸砚 对文人来讲,是工具,是前途,也是朋友。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使文人视笔墨纸 砚为可以寄托身家性命的朋友,笔、墨、纸、砚因此具有了灵性和人性。如宋朝诗 人陆游在《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墨纸砚而已戏作长句》中说 水复山重客到稀, 文房四士独相依。

笔墨纸砚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所以中国人不是一开始就将笔、墨、 纸、砚称为文房四宝的.而是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发展史。南唐后主李煌是位 文人,且喜好收藏书画,其所藏书画,都盖有建业文房之印。北宋康定三年, 翰林学士苏易简撰写了一部《文房四谱》,专门研究笔墨纸砚,从此有文房四宝之名。南宋初,叶梦得撰写的《避暑录话》中有文房四宝出二郡,生来赏爱口 君与予。从此,文房四宝成为笔墨纸砚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

文房四宝种类繁多,历史上,浙江湖州的湖笔,广东肇庆的端 砚,安徽径县的宣纸,款县的徽墨被称作为四宝的代表,最负盛 名,在国外也有极高的声誉。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工具,自身也是中国 文化中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如石涛谈用笔时就说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就是说善用笔之人要 借助于自然的力量,要把我化到自然里,让自己心中充满自然的气息,所谓 出神人化,就是讲的这种状态。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上,文房四宝不但奠定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风 格,成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明的基本工具,而且其自身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中国象棋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工具。在棋盘两边,一般都有一副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上联是说,观看别人下棋不要“多嘴多舌”,免开尊口;下联是说,下棋之人不要“举棋不定”,落子算数。总而言之,这副“象棋联”告诫大家遵守看棋与下棋的规矩,不要随心所欲而违反“游戏规则”。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华罗庚教授在南京大力推广他创立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有一次,他在自己绘制的一张图表的两边撰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

下联:落子有悔大丈夫,修正错误

华罗庚把“象棋联”巧妙地改动了一下,即成了上述一联。当时,有人看了不解地问他,这样改动是何用意?华教授笑着回答:“这两句话说明了‘统筹’和‘优选’的两种科学态度。上联讲的是推广科学方法要集思广益,故大家‘互相帮助’;下联讲的是做任何工作要精益求精,故不断‘修正错误’。二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通过‘统筹法’和‘优选法’,把事情办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大家听了一致赞其改得妙!

(凌大)

有奖猜谜

1.祝愿离退休人员身体健康(猜国名简称4字)

2.共同富裕(猜城市名)

3.晚节一齐保(猜一3画字,双面)

4.高低杠上要小心(猜一3画字)

5.捡砖头(猜一8画字)

6.兄弟俩跳迪斯科(猜成语)

(苏信陆天伦)

小幽默

没一点空

孙子:爷爷,隔壁的李爸爸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你为什么不投稿呀?

爷爷:乖乖,你没看到?那报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哪还有一点空呀!

(李永利)

神奶

五岁的豪豪和奶奶在家里捉迷藏。不管他藏到哪里,奶奶总能逮住他。他很佩服奶奶,说:“奶奶真是个神童。”想了想又马上改口说:“不对,真是个神奶。”

(申生)

精打细算

妻子用白灰反复地粉刷房间。

丈夫生气地大叫:“够了!太浪费了!”

妻子得意地说:“你知道什么呀,这白灰是白来的!”

丈夫摇着头说:“笨蛋!就算白灰不要钱,那也应该刷外面,这里面刷了一层又一层,房间比原来小多了。”

(发银)

“宝”

三个人在谈论“宝”。

甲是书法爱好者,他说:我家有“文房四宝”。

乙是个大款,他说:我家也有四宝:宝马轿车,宝石戒指,我的宠物犬叫“宝宝”,我天天吃××宝(保健品)。

篇8

关键词:保护;文化贵遗产;思考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so known as "folk culture" 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ontains the unique spirit of national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basi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Beca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represents a specific nation or group of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spirit, in a sense, it means the disappearance of national character, national character's demise, mean interrup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gene and culture.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o protect their own spiritual home.

Keywords: Reflec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your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DNA,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建筑、书画、习俗礼仪、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元素,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存留至今,凝结着历史的必然选择,凝聚着人类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有如固化的或活态的基因,历经沧桑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民族性格。正因如此,保持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成为了各国极为重视的问题。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2011年2月25出台的《非遗法》,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在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它是我们文化由来的根,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表征,更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鞍山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鞍山市用了近3年的时间,对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排摸调查,共走访7个县(市)区;调查106个乡(镇、街道);辐射1107个村(社区),走访了1000名民间艺人,采访登记了434人,建立了443份项目调查表,搜集到177条有效线索,建立起了36个项目档案。内容涉及15个门类,拍摄和整理图片1000余张,制作录像资料光碟70余张,确立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实物1878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实物资料2000余件。其中传统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最为丰富,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民间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信仰类资源十分稀缺。结合普查,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目前,鞍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剪纸(中国剪纸)、岫岩皮影(中国皮影)2给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19项,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故1位), 6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故2位),57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故4位),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计70人。

三、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过是鞍山市众多遗产中的几个代表。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传承鞍山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工作要做,从非遗保护的基本要求看,当前地方政府需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此项工作己基本完成);二是认真做好第四批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将名录体系建设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三是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保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并监督传承人履行传承人义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清两个主体: 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 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非遗传承主体”,指的是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还存在着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鞍山市近几年来在建立较完善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的同时,特别注意了加强对传承人(传承单位) 的认定和培训机制建设工作,从而为全市传统艺术的规范保护和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7年6月,岫岩玉雕素活工艺的王云岫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2月,海城高跷秧歌的邢传佩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鞍山评书的单田芳、刘兰芳等5位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1月,鞍山市又有刘吉英、王桂荣等5名艺术家成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 鞍山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57名。

正是由于鞍山市大力加强了对传承人(传承单位) 的认定和培训工作,才使岫岩满族剪纸在有以刘吉英为代表的享有盛名的老一辈艺人之后, 又有王可满、任作福等屡获大奖的后起之秀出现,海城喇叭戏在面临独门绝技随着最具代表的张绍寅、赵有年老艺人离世濒临灭绝的境况下, 如今又有了肖杰、曹华等的继续传承。

为进一步系统展示、宣传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出版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一书,并配备系列DVD。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市的玉雕、剪纸参加了奥运会“中国故事展演”,海城高跷秧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演出活动更加频繁,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为宣传海城、打造鞍山的品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12月,鞍山市建成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出多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鞍山非遗文化“惊艳”世博会,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岫岩玉雕、岫岩皮影和岫岩满族民间剪纸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上海世博会辽宁周活动,2010年10月13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曲艺学校揭牌,并任名誉校长,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已是“鞍山评书传承基地”,为鞍山培养出更多曲艺人才。市非遗保护中心和鞍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承办了“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展”,岫岩满族民间剪纸、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回族剪纸等10多个非遗项目现场展示,2012年岫岩玉雕素活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受到好评。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参加了山东省胶州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秧歌节,为海城争得了“中国秧歌之乡”殊荣。6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辽宁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了的“2012年中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生产性保护成果展 ”,鞍山市岫岩玉雕等13个项目、22位市级以上传承人及44位民间艺人参加了现场展示。

四、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思考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之时, 能否进行市场开发, 能否将它发展为一个文化产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悖论之说作回答。2005年国发[ 2005] 42号国务院文件中指出:要“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以此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旨在将相关文化传统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则旨在将它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价值的利用。

以海城牛庄馅饼等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也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问题。非遗需要广阔的舞台来展示独特的魅力,更需要主动融入市场寻求汲取旺盛的生命力。目前, 鞍山市纳入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的有36 项, 这些多是以民间音乐、舞蹈和传统戏剧为主, 属于表演艺术范畴的“非遗”项目, 如果不进行市场开发, 将它很好地展示给观众, 老是“养在深闺人不识”。最终将会像尚未出土的文物一样, 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小品大王赵本山不但把东北二人转带给了全国观众,还把二人转大剧院开到了北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这在实践上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争作了最好的诠释。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要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科学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要求,来创新思维,选好路径:

路径一: 举办好每年的“文化遗产日”。

将海城高跷秧歌、鞍山评书等品牌作为龙头, 集中推出一系列精心筹划的演出、展示、群艺、会议等活动,集旅游创收、“非遗”保护、城市推广和学术研究于一体。

路径二: 打造“评书之乡”。

鞍山评书的单田芳和刘兰芳等一批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鞍山评书”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新的作品。“鞍山评书”,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

路径三:发展特色医药业

海城苏氏正骨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向3个省市相关12家医院传播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路径四:发展特色餐饮业

如今海城牛庄馅饼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

篇9

砚的出现

砚之古文也作“研”。东汉刘熙《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作为文房四宝的又一重要器具,砚台的存在和发展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最早的追溯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当时黄河流域的先民在烧制彩陶时,需把天然颜料研磨和上水,方可涂绘到陶器上,研磨的研磨器——砚台,才能达到研磨的要求,所以,彩陶文化时期,砚台的雏形就已经存在了。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从做工到砚质,砚台的变化是相当丰富的。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

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砚的品鉴

一个好砚台,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现如今,市场上也有相当数量的伪砚流通,所以对它的收藏也是要非常用心的,在此整理了几条鉴定砚台的方法。

一、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些差别。

二、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则说明其石质较差。

三、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鼓起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质地的嫩与老。而歙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发出“噗、噗”的声音,就说明该歙砚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四、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再辨认。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砚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重的较好,颗粒细,轻的较差。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砚石熟悉者只要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辨别出砚石的好劣。

四大名砚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不但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之特点,更具有“秀面多姿,呵气研墨,发墨不损笔毫”的长处。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并且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为中国文房至宝。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岷县等县洮河沿岸,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

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东泗水、山西新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雕砚名家

篇10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二四七三

上联:2+0+1+3+1+4=11(光棍)

下联:2—0—1—3—1—4=—7(夫妻)

横批:201914

上联:恋爱自由无三角

下联:人生幸福有几何

横批:天遂人愿

上联: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

下联:夫妇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

横批:喜相逢

上联:爱情如几何曲线

下联:幸福似小数循环

横批:苦尽甘来

上联:昔慕连理兮花并蒂

下联:今效鸳鸯兮翼双飞

横批:瓜熟蒂落

上联:举手加额深情故剑减师半德

下联:跨凤乘鸾九转功成除害兴利

横批:加减乘除

上联:六减三还剩三

下联:一减半还剩半

上联:绿鸭浮水,数数一双四只

下联:赤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上联:六尺红绫,三尺系腰三尺吊

下联:一幅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

上联: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下联: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上联:尺子一把,心中自有曲直

下联:粉笔几支,眼前早有横竖

上联: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下联: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上联:爱问几何,点线角面关系到底如何

下联:喜看数字,加减乘除换算究竟怎样

上联:巧设计,细绘人生图象

下联:精计算,巧解生活方程

上联:代数几何,方程空间无限暇思

下联:直线平面,函数极限不尽畅想

上联:寥寥线条,勾勒智慧人生

下联:小小平面,铺就美好前程

上联:两指灵动,勾勒线条美感

下联:双手轻盈,探索数字奥秘

上联:手执粉笔,解世事代数

下联:胸怀壮志,问人生几何

上联:画线条,明目评判曲直

下联:讲几何,盛气指点方圆

上联:爱情如几何曲线

下联:幸福似小数循环

上联:解括弧,加因子,求得结果

下联:过中点,作垂线,直达圆心

上联:移项,通分,因式分解求零点

下联:画轴,排序,穿针引线得结果

上联:恋爱自由无三角

下联:人生幸福有几何

上联:小圆大圆天下圆,圆圆有心

下联:直线曲线螺旋线,线线独特

上联:平行线,相交线,线线共面

下联:垂直面,斜交面,面面共线

上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下联: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上联:加减乘除数论四算算得今日缘结连理

下联: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绘就明天情深鸳鸯

上联:点线面体构建今天幸福爱情花

下联:诗词歌赋颂扬未来温馨恩爱图

上联:三角式方程式函数式式式推算新人极为般配

下联: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文文歌颂鸳鸯美满姻缘

上联: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

下联:好和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

上联:岁月有极限,当选准人生坐标

下联:追求无最值,需解好生活方程

上联:莫恋昔日单求导

下联:且看今朝重积分

上联:忧愁是可微的,快乐是可积的

下联:幸福是连续的,祝福是可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