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19 04:3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要有约在先。拜访外国人时,切勿未经约定便不邀而至。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进行拜访。在约定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假日、用餐时间、过早或过晚的时间,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
第二,要守时践约。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用,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友好的表现。万一因故不能准时抵达,务必要及时通知对方,必要的话,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
第三,要进行通报。进行拜访时,倘若抵达约定地之后,未与拜访对象直接见面,或是对方没有派员在此迎候,则在进入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门之前,有必要先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
第四,要登门有礼。切忌不拘小节,失礼失仪。当主人开门迎客时,务必主动向对方问好,互行见面礼节。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时,则对对方的问候与行礼,在先后顺序上合乎礼仪惯例。标准的作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后卑。其二,是由近而远。在此之后,在主人的引导这下,进入指定的房间,切勿擅自闯入,在就座之时,要与主人同时入座。倘若自己到达后,主人这里尚有其他客人在座,应当先问一下主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对方。为了不失礼仪,在拜访外国友人之前,要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擦鞋器、袜子与爽口液等,简称为"涉外拜访四必备"。"入室后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镜、手套和外套。
篇2
关键词: 国际商务礼仪 礼物赠送 收受技巧 禁忌
一、引言
国际商务礼仪和交际礼节是各国在长期的经济和商务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商贸活动中待人接物的礼节、商务信息的沟通、商贸文书的往来、各种商务活动中的礼仪。熟悉和正确掌握这些礼仪和礼节有助于塑造商务人员的自身形象和企业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创造品牌效应,密切商务关系和推动贸易进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遵循国际商务礼仪和交际礼节是每个商务人员的必备素质。商务活动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礼节,了解它们的差异对增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使商务活动顺利展开,又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
在商务交际中免不了要馈赠或接受礼品。正是这种接受活动,传递着商人的感情和诚意,使生意上的合作得到加强,友谊得到发展。赠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讲究,绝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赠送。
二、礼物的类别
在公关交往中,尤其是国际交往中,赠送纪念品或礼物是互表心意、增进友谊的具体表现。因对象不同、场合不同,送礼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
1.纪念性礼物。这类礼物大多为艺术品、精美纪念品、土特产品等,一般赠送给外国来访客人。
2.喜庆性礼物。结婚、乔迁、生辰等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此时的礼物应有热烈祝贺的意味,同时又不乏纪念性,通常以永久性纪念品或实用礼品居多。
3.问候性礼物。一般送鲜花、食品、营养品、土特产品等,以表慰问之情。
4.鼓励性礼物。如受奖、表彰、升学等,可赠送既有纪念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文化用品。
5.答谢性礼物。一般简单而有气魄,可赠送锦旗、贺匾、框镜、装饰画、纪念画册等。
不论是外国客户远道而来,还是出访国外拜访客户,都应该适当地选送一点纪念品给客户,这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你所赠送的礼物,一般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既要考虑礼品接受者的喜好,又要考虑是否具有本地代表性。礼轻情义重在东西方都是基本赠礼原则。送礼的方式比礼物本身更具有价值。俗话说:“送人千金,不如投其所好。”一件你付出时间和心血挑选的礼物或自己制作的礼物是格外受欢迎的,所能得到的感激之情绝不是最贵重的珠宝饰物可以相比的。
三、礼物赠送和收受技巧
在进行商务赠礼时,一般要求礼物要有特色、实用,并有纪念意义,切忌送过于贵重的礼物,体积过大或过重的物品由于不便携带因而不适合作为礼品赠送。礼品通常需要用礼品纸和丝带进行包装,赠送没有外包装的礼物是不礼貌的。赠送礼品也要掌握时机,不能想送就送。可借出访之机,或是拜访主人,或节假日,或参加一些私人庆祝会等机会送礼;初次见面、生意往来不久的一般不送礼。在当今的商务赠礼中,商人将新产品的样品作为礼物送给客户公司也较常见,但应注意送这种礼物的场合多为工作地点。去主人家拜访,最好不要用自己公司的宣传物品作礼物,以免显得心不诚或对主人不恭。
送礼要讲究礼仪,接受礼物同样也要注意礼貌和分寸。中国人不习惯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还常常推辞客气一番,这与西方国家的习俗不同,应引起注意。在接受礼物时,首先应对送礼者表示感谢,因为忽略道谢是不礼貌的;其次,应在受礼时当面拆开礼物,同时对礼物表示赞赏,因为忽视礼物就是忽视送礼人,赞美礼物就是赞扬送礼人。即使有时送的礼物不合你的心意,也应该像接受你所喜欢的礼物一样,感谢别人的一片好心。拒绝受礼是不合适的,除非礼物有违文明礼貌或原则、政策问题,但拒绝时也应委婉。当接受礼物时,简单地说一声“谢谢”往往是不够的,一般欧美人的礼品包装都很讲究漂亮,故在打开礼品前,先赞美一下漂亮的包装会使对方感到很愉快。赞美礼物就是赞扬送礼人,为了避免让对方觉得你的赞扬言不由衷,赞扬礼品时应说明喜欢的具体内容,如设计很新颖、质地柔软耐用、色彩迷人、美观实用等。
四、送礼的禁忌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习俗迥异,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同样也表现在国际商务活动的礼物赠送上。缺乏对这些差异的了解很可能影响到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甚至会给交往双方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和麻烦。
在中国,人们交往中的礼物赠送也有禁忌,如人们不会将“钟”作为礼物送人,送礼给夫妻、情人或恋爱中的男女也不会选择“伞”或“梨”等。
在阿拉伯国家,初次见面就送礼是不合适的,可能被认为是行贿。送礼也不能送贵重的物品,一般要送办公室使用的物品,不送酒或含酒精的礼物,最好也不要拿食物送礼,否则可能会伤害阿拉伯人的好客感,因为阿拉伯人在款待客人时强调以丰盛的食物来表示慷慨,送吃的对阿拉伯主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你认为他吝啬,好像没有你的礼品,他就不会有足够的食物。不要送带标识的礼品,更不能送这样的礼品给阿拉伯上层人物。带标识的礼品被视为令人厌恶的强行推销。另外,不能给有商务往来关系的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然而,送孩子们礼物是受到热烈欢迎的。在阿拉伯人眼里,动物暗示着厄运,因而也禁送绘有动物图案的礼品。
在欧洲,送礼应送价值较轻的物品,如葡萄酒、巧克力、鲜花等。送名酒给女主人时要谨慎,不要在其他客人面前宣扬,因为其他客人的礼物可能没有你的贵重(名酒比鲜花和巧克力贵重,尽管这并不比鲜花和巧克力更合主人心意)。如果当众将名酒送给女主人,并加以宣扬,女主人虽然心里希望留到以后喝,但是不得不立即打开,不然可能被人认为吝啬。鲜花是一种受女主人欢迎的礼物,但要注意在法国、比利时和瑞士等国多用于万灵节和万圣节,和丧礼相连,石竹花则有招致不幸的意思。在任何适于送鲜花的愉快场合,巧克力是合适的替代品。送给家庭的礼物,要在到达时马上送上,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礼貌。礼物的包装也很重要,通常用包装纸包好,在扎上丝带。不过送花束时不用包装,除非花是用透明玻璃纸包装的,否则在送给主人前应该将包装去掉。另外,不要在礼物上印有你公司醒目的、大的标记。
在拉美各国,送礼不能送手帕,因为手帕意味着痛苦而流泪;也不要送刀子,刀子意味着断绝关系;另外,也不要赠送黑色或紫色物品,这样的礼品会使人想起阴郁的大斋期季节。智力性的礼品是受欣赏的,如优秀的古典音乐唱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集。小的日常用具也是受欢迎的。
在亚洲,日本人很喜欢送礼,所以到日本去一定要带礼品。对第一次到日本的外国人,日本人并不指望他们会带什么礼物,因为日本人有这样的习惯,对第一次来访的客人,应该是由主人向他们赠送礼物。然而,在第一次访问之后,外国人若再到日本,应该带上礼物分给那些他们希望与其建立长期关系的日本人。礼物不能是4的倍数,因为在日本人眼中数字4有不健康、生病的含意。陶瓷、玻璃制品不宜作为礼品,因为日本人忌讳“破损”,他们认为这很不吉利。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乌龙茶、铁观音、碧螺春、普洱茶等茶叶,而对香味较淡的茉莉花茶不大喜欢。喜欢中国的文房四宝和字画,并对一些贴画、织花台布、织锦沙发垫、真丝织品、扎染布衣料等很欢迎。韩国人同第一次见面的客人之间交换礼品是很常见的事。他们很喜欢有中国特色的礼品。
五、结语
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更是起着联络感情的作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礼品有黏合剂的功能,它不仅能缩短两国商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对促进生意更是妙不可言。然而,礼物的赠送与收受却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加,了解商务交际礼仪知识,对提高中国商务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斌.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4]刘润清,胡壮麟,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篇3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殷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后,要起身相送。
(二)电话接待礼仪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三)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
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四)乘车行路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外出时要注意:
(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
(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
(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
(五)递物与接物
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举止。
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片时,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各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谈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六)会议礼仪会议的通用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日的。
(2)拟发好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
(3)安排好会场。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
篇4
因工作需要,有些人要经常与外国商界打交道。商业界的社交与普通社交的区别在于,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和正规聚会及活动方式。在这其中,有关人士必须注意自己行为的礼仪。
“如果一个人天性乖僻和喜欢争论,又不能明辨是非,那对他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说,一个举止完美的商人的品质,应该是懂得别人的需要和状况,懂得怎样对上级的指示和下级的埋怨或异议。”
商业界的人士十分讲究行为举止和心理承受能力,一个成功的商人总是形象高雅又善解人意的。从形象上说,同外国商界人士交往,衣着必须得体。男士的袖子卷起但不要起过肘部,初次与人交往时,要在衣着上给人以庄重、严肃感。女士的形象,按西方正统的商业礼议,则不能穿露胸、透明的罩衫及超短裙、开衩或佩戴撞击有声的饰物。
与西方商界人士面谈时,不要过于追问对方的经历。与一位西方女士见面,一定要请女士先坐,然后自已方可就座;与女士乘车或电梯,一定要让女士先行。
与日本商人交往,一般要先弄清交往的直接对象,送上名片,然后再找机会会谈一次,不要奢望一见面就会讨论业务之事。在商业界,年长者比年轻者地位高,买方比卖方地位高。如果同日本人互相致意,最好采取互相鞠躬的形式。一定要留心,鞠躬的深度是互敬深浅的代号。
与日本商人交往,当他们说“是”时,决不意味着是“同意了”,而是指听懂了你的话,日本人拒绝他人,常用“我得想一想”来代替“不”字。在西方,终止商业交往用一封断绝关系信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不过,信必须从纸到写都十分讲究。因为在西方人眼中,廉价的信笺是不会迎得对方信任的。使用商业信笺,应印上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等。
同国外商人洽谈业务,必须提前相约,不可贸然而去。在西方人的礼仪中,不经相约就去拜访别人是失礼的。一般说,欲去访问一个大公司或商人,应提前几天通知对方,届时应提前5一10分钟到达。当访问结束时,常由地位较高之人提出结束建议。如果是接待外宾,一定要在结束后送出办公室门口,以示敬意。此外,还可以让秘书带路送出。
篇5
关键词:国际文化;国际文化理解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礼仪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68-01
在幼儿教育中,及早对幼儿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及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让幼儿及早学会尊重、接纳不同国家的礼仪,感受各国文化礼仪的魅力,及早接触世界文化。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的礼仪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尤其是幼儿,环境对幼儿的心理、认知的影响更是润物无声的。因此,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作用,通过对幼儿园外部设施以及教室内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熏陶和感染,让幼儿的多种感官感受到世界各国的不同礼仪,较早地接受各国的礼仪教育。比如,把各国友人见面时的礼节制成图片,悬挂在教室外的长廊上,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日久天长,这些礼节就会在幼儿脑中形成烙印,从而对幼儿的行为有了良性的影响,让幼儿自幼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还可以在每天晨操时播放不同国家的儿歌,或根据节奏编排学生喜欢的舞蹈,帮助他们识别和记忆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二、在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因素,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尽情地展示自己,让幼儿充分享受学习、认知带来的无穷乐趣,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活动中渗透各国的问候礼仪和就餐礼仪,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异国文化。同时,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向幼儿渗透各国的节日、礼仪知识。例如,我国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那么国外有哪些国家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并举行哪些活动来庆祝?通过比较,学生对各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选择性地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
幼儿的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在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时,要全面考虑儿童的兴趣,选择那些能多方位刺激儿童感官、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比如婴小班的幼儿对活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感兴趣,因此,可以把各国的习俗、舞蹈、建筑、景点等通过flas的形式播放给孩子,强化他们对各国文化习俗的认知。还可以播放各国的儿歌,伴随着音乐节奏,和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到异国风情。
中高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高,可以让他们了解各国的国旗文化、标志性建筑、童话故事、著名作家等。根据特点,把各国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等分成不同类型,将其制成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并定时举行识记比赛,从而巩固学生的认知成果。
很多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国旗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以比赛的方式将国旗文化定为授课内容,向幼儿讲解不同国家制作国旗的故事,通过国旗来认知这个国家的文化,进而更多地了解其传统礼仪、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
四、利用文化差异,强化国际理解教育
各国传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国际礼仪教育。例如,哪些国家过春节,各国的国庆日分别是什么时间,在某些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什么样的服饰,采用什么样的庆祝方式,中国的春节和国外的圣诞节有什么区别。老师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角色,以幼儿较为熟悉的美食、服饰、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让幼儿亲自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的独特气息。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五、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追求进步
幼儿园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日常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活动视频及教师制作的教学挂图,及时储备起来,以便下次利用。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教师要把课堂中一些好的做法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和其他教师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方式。若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则更为理想。
总之,幼儿园国际文化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这种教育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我们要在原有教育实践基础上,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更加细化,使教育方式更灵活,使教学活动更丰富。
参考文献:
[1]王世光,邱德芹.社会科学教科书中的异域文化――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0(05).
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 礼仪 中西方文化 差异
一、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一)处事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特点是简单直接,而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西方人更愿意直接聊合作细节或者是工作中的题,但是中国人可能却会通过请对方吃饭,赠送对方礼物,从而和对方建立良好、友好的关系,再进行接下来的谈判。西方人过于直接的方式,中国人可能会无法接受。而且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这种过于含蓄的处事方式,会误认为是拐弯抹角。
(二)行为语言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差异中,行为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具体展现在肢体语言、目光、双方距离以及手势、动作等方面。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差异。举个例子,在我国,彼此见面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握手。但是在美国、英国,双方见面握手以后会马上松开手,双方的距离也会逐渐扩大。在这个方面,中国人会为了表达对谈判方的尊重,会握着对方的手上下摇动,握手的时间也会增加。西方人对于这一动作,会感觉难以理解。在西方人看来,如果握住对方的手太久,距离太近,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空间被侵扰,甚至会产生防卫和防备的心态。
(三)宴会礼仪的差异
1.使用餐具的差异
在我国的宴会上,所使用的餐具一般都是筷子、盘子、碗和酒杯、碟子等。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的宴会上,采用的餐具则是叉子、刀、红酒杯以及勺子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吃西餐的时候,各种菜品要采用不同的餐具,而且也要根据饮用酒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酒杯。
2.用餐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暂停进食的时候,人们会将筷子平行放在碟子上。但是在西方国家,如果吃到一半停下来说话、休息,那么则会将叉子交叉放在餐盘上。在西方人看来,在用餐的时候挥动刀叉,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二、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是人们通过对比,选出的一种非常合理的东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属于时代的产物,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非常多。主要被分为这几个方面:
(一)受到不同学派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忠孝悌礼义信廉耻,要求人们注重伦理关系,以礼行事。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中国人的处事方式非常含蓄,委婉。而西方国家则不同,16世纪的时候,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工人阶层因为对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不满,所以掀起了这场精神、知识、文化的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提倡让人们解放思想和天性,追求幸福,因此对西方人的文化、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处事非常直接。
(二)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核心讲究的是万事和谐,力求人和物,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不能太过于高调,要做中庸之人,不能对和谐产生破坏。这就是中国的价值观念。而西方的价值观念却相反,西方提倡解放天性,思想开放,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的故乡情节很重,不管去往哪里,都会对故乡产生怀念,甚至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是因为我国属于农耕文化,而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差异非常大。在一个地方内,只要有水、土地和耕地,就能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因此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中国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会过分对他人的产品产生依赖。正是这样的因素,使得中国人性格保守、沉稳,不愿意高调扩张。
而在西方国家,因为海岸线很长,国土面积很小。西方的农耕所占的比例低于我国的农耕,在资源方面显得有些缺乏,所以必须对外扩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因此,西方国家的人性格大胆、喜欢冒险,会以海洋为中心,去扩张新的领土,获得新的资源。
三、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
(一)尊重习俗
在谈判涉外贸易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习俗。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禁忌、忌讳等,比如对于伊斯兰教徒,在谈判的时候不能对其宗教背景进行议论和指点。同时在宴会上,也不能出现猪肉等。只有尊重对方的习俗,才能在谈判中获得成功。
(二)尊重隐私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容易在谈判过程中问及对方的家庭、年龄以及工作等,从而开始下一步的谈话。但是和西方国家的人进行商务谈判时,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询问。因为他们认为询问这些是侵犯隐私权。此外,对于女士的年龄,也不能随便问及,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询问女士年龄也是不礼貌的。
(三)不必过分谦卑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谦逊是良好的品质。但是如果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过分谦虚,那么就会促使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对方认为这是在贬低自己,放低身价。同时,也不能进行自我吹捧,过分夸大。总之,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适度,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过分谦卑。
四、总结与体会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礼仪方面的差异也很大。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礼仪和文化背景,避免产生礼仪方面的错误,真诚的和对方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使贸易合作的可能性增加。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才智,2008,(22).
[2]田晓冰.浅析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J].科技视界,2015,(31).
[3]王雷华.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入席离席[J].大观周刊,2013,(04).
篇7
专家观点
文明观赛取决于心态
一般去赛场看球的人有四种心态。第一种:抱着纯粹欣赏的态度,就像欣赏艺术一样,无论对方是谁,谁跟谁打,谁输谁赢,他都不在乎,他就是喜欢这项运动;第二种,喜欢某一个球星,就是冲着这个球星的表演去的,类似娱乐界的追星,他去看比赛眼里只有一个人而已;第三种,冲着某个队去的,强烈支持某一方,有很明显的倾向性;第四种,不是为着看比赛去的,就是想找个地儿寻找刺激、发泄。前面两种的心态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一般来说不会跟周围的球迷发生冲突,基本上都能够很好地欣赏比赛。第三种心态如果处理得当也是没有问题的。最危险就是第四种人,本就是为着刺激去的,如果不够刺激的话,他们往往会自己制造刺激、影响比赛。能不能够文明观赛,心态决定一切。
专家建议
■运动员入场时用掌声欢迎
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是集体入场,入场后运动员会面向主席台和观众席行礼致意,实际上这是对观众尊重的表示,同样观众也应该用热情的掌声回应运动员,对自己特别喜爱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得更加激情一些。另外,在单独介绍教练员、运动员及裁判员时都应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虽然都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文明观赛基本的规范。
■发球时欢迎“干扰”
球员在发球时,任何响器的干扰都是不受限制的,只是不能使用闪光灯拍照。如果球员出现发球失误,观众也是可以鼓掌表示对另一方得分的祝贺,只是不要过分地鼓“倒掌”,这样容易使球员本已很遗憾的心情更加郁闷,是不礼貌的行为。
■暂停时更要注意保护球员人身安全
暂停时,球员都会回到双方的替补席附近,在教练员对球员安排战术时,任何响器的声音也都是允许的。只是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球员和观众的距离比较近,观众一定不能向场内投掷硬物以及有针对性地辱骂球员。曾经出现过暂停时观众用苹果丢球员的情况,最后苹果被砸碎了,球员当场倒地,很危险。
篇8
如果是这样,十有八九被人家给“轰”出来。客气一点,他会这样告诉你:“我们公司十年内不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现在是一个营销时代,也许,在你之前,已经有许许多多的营销员到这里来推销他们的产品,虽然你是第一次来,但是,对方总是以为,营销都是一伙的,或者把你当作一个类别来看待。用他们的话说:“啊,又来了一个推销的!”
因此,约见客户的技巧就十分显得重要。我们可以先打电话预约客户,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营销员,能否见见你们经理,或者你们经理什么时候有空,我想登门拜访他。这种情况,对方多半会告诉你,经理没有空。或者,索性把电话挂掉。虽然如此,这项工作还是必须做的,冒然闯入,不仅达不到你的预期目的,甚至可能把下一次拜访的路堵死。对于工业品的营销,也就是说集团购买的客户与大众消费品的客户是有所区别的。他们都是高、中级阶层的人士,时间紧、事情多,你去打搅他们的正常工作安排,他们当然不会高兴。现在人们最反感的是什么?增加他的时间成本。如果你忽然占用人家一个小时,那就是增加他一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对你是求之不得的,但人家不这么想,他们会想:这人总是来找麻烦。那么,这样说来是不是所有的潜在客户都不可能接见你呢?不是的。有一种是正好需要,他们会货比三家,来者不拒,你的拜访,正合他们心意,但这种情况太少了。
还有一种,那就是让对方感觉到接见你而有可能获利,对方感觉到有利可图,就会接见你。当然,这里不是指行贿行为,而是他们感觉买你的比买别人家的合算,甚至有安全感。
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总的经济行为,都是互利的。既然又不是紧俏的稀有产品,随时随地在哪儿都能够买到,上门推销的也不少,人家为什么一定要买你的呢?你预约客户的时候,一定要把以上理由想好。因为有利可图,是一个基本商业法则,除此之外,人家想不出理由一定要见你。说不定,他刚才还拒绝一位营销员呢。要向对方传达一个准确的利益信息。但是,你切不可把这个利益夸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过度的夸张,必然会使以方识破你的动机,而且,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对你不相信的想法。
篇9
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自己大有差别的外国人交朋友,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与对方进行交往和沟通时,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
一般而论,在结交外国友人时,有以下几条国际惯例。
1.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
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篇10
骂出办公室反而获得工作
据报道,现年26岁的俄罗斯女孩娜塔莎是一个公共关系经理,不久前她带着简历到一家公司应聘,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那名女主管表现得非常友好,问了娜塔莎一些常规问题。可是突然间,那名女主管在没有任何征兆下,突然开始朝娜塔莎大声责骂,指责她在履历上造假撒谎。那名主管骂着侮辱性的肮脏词语,要求娜塔莎立即滚出办公室,当娜塔莎满脸惊诧地离开时,女主管还将简历表从背后扔向了她。娜塔莎以为这份工作肯定泡汤了,可是第二天,那名女主管却打来电话,恭喜她成功通过面试,马上就可以上班。女主管解释称,她当时的态度是测试娜塔莎面对艰难的窘境会如何反应。娜塔莎听了这番解释惊呆了。
压力面试对应聘者极尽侮辱
事实上,由于商业竞争日趋厉害,许多俄公司老板希望招到最好的雇员,都越来越趋向于采用这种被称作压力面试的方式来面试应聘者。招聘人员会朝面试者大喊大叫、甚至向他们泼茶水,或通过询问隐私性问题,对面试者尽情侮辱。据这些招聘人员称,这种非传统的面试方法,可以帮他们更精确地评估雇员潜在的心理素质。向应聘者脸上泼水,可以从他们反应获得如下结论:如果应聘者被泼水后反应激烈,那么他将具有性格魅力和领导素质;如果应聘者没有任何强烈反应,那么对于一个寻求听话副手的老板来说,这名应聘者将是一个理想人选,因为他的反应表示没有任何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