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范文

时间:2023-04-06 23: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强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强国

篇1

“今天你学了多少分”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单位同事们见面的问候语。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学习“学习强国”以来,我已经把学习“学习强国”当做了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在吃早饭时、站点等班车、在班车上、中午在办公室休息时间、甚至晚上睡觉前都会习惯性打开平台学习并完成每天积分任务。

自从坚持学习以来,每天打开手机不只是刷微博、朋友圈和观看短视频,而且会不自觉的登录“学习强国”学习,因为在这里可以学习和观看到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快闪、教育、科技、自然、影视等资料,不仅丰富了视野还增长了知识。

平台中“专项答题”、“每日答题”等模块可以让我对学习中的问题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挑战答题”“争上游答题”“双人对战”模块让我找到了和其他同志之间学习差距,激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强国运动”模块让我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健康体魄,提高了身体素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每天继续利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不断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本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教育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篇2

通过三个多月《学习强国》的不断学习,工作之余大家更多的话题都是围绕强国APP,从刚开始问怎么操作,怎么答题,怎么观看视频等一系列问题,到慢慢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学习经验,寻找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获得积分的最佳途径。大家将认为很值得一起学的知识转发到工作群里或朋友圈里,把“学习强国”变成每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刚开始,公司学习氛围虽比较活跃,但还不是很浓厚。为了动员所有职工加入“学习强国”,在主要领导的动员下,分局上下积极融入,一些之前注册了但没有学习的同事,现在变被动为主动,每天都将“学习强国”平台作为学习的必修课。“学习强国”让我的学习变得也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学习强国”,一边听国内国际新闻,一边洗漱。中午的时间,我就打开一些关于文学、科技类的新闻或视频,给自己充电。

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学而懂、学而思、学而用,知行合一,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2019年6月30日

篇3

【关键词】国学 价值 强军斗志

国学,也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把国学同西学并论,是在西学东渐的清末民初。面对西学刺激,学界开始反思和重拾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此后,国学渐成受人重视的显学。当代军人学习国学,就是要精习其义理,并用以砥砺强军斗志。

一、国学的精髓要义

(一)国学的释义争议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国学即中学。如张之洞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其意。

2. 国学即国粹。黄节提出的“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就是这个意思。

3. 国学即国故,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把国学称为“一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兴亡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4. 国学即国性,即民族精神。严复就提出要把改造国民性与保持国性统一起来,倡导传统教育以保持国性,维护国学的根基。

(二)国学的基本内容

国学以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法墨兵等;以《四库全书》分,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术数等。目前,按《四库全书》分类得到普遍认同。其中“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等;“史”指史学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子是指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杂家等;“集”是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文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也属集部。

(三)国学的经典义理

国学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经典义理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十个方面[1]。其中“仁”就是培养爱心和良知,养成心性良善、自尊自爱、敬亲爱人、感恩天地的品性;“义”就是培养正义感、法治精神和公民素质,养成公平正直、见义勇为、以义制欲的品格;“礼”就是培养道德行为与文明规范,养成谦虚谨慎、遵纪守礼、仪容端庄的品格;“智”就是培养求实精神、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养成尊师重道、善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品格;“信”就是培养真诚心、诚信观、慎独观,养成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格;“忠”就是培养忠诚奉献、爱国敬业精神,养成忠于祖国、忠于正道、敬业奉献的品格;“孝”就是培养正确的孝道观,养成孝敬父母、真诚孝亲、忠孝一体的品格;“廉”就是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节制欲望、朴素节俭、廉洁奉公的品格;“毅”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奋斗探索的精神,养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格;“和”就是培养和谐包容、协和合作的精神,养成心性平和、团结友爱、兼容并包、和谐相处的品格。这十个方面是一个统一整体,共同为培养完善的人格服务。

二、国学的当代价值

同志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2013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国学对当代社会有巨大价值。

一是建立主导价值。提倡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学的主导价值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是培养道德品质。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中国文化中公民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些人内心深处耻辱感和负罪感意识的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一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学有完善的道德理论与丰富的践行事例,是当代中国人培养道德品质的主要资源。学习国学,就能知书达礼,提高文明教养。

三是汲取圣贤智慧。国与国的竞争,10年内比的是经济,50年内比的是制度,100年内比的是文化。我们要彰显国家的文化力量,就要汲取历代圣贤智慧。国学是历代圣贤智慧的集成,对我们大有裨益。中医的模糊理论和辨证施治,填补了西医的很多缺陷,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非凡的贡献。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充分证明了中医的智慧。这些事实充分显露了中华国学的历史智慧。

四是提高人文素质。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我们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佛治心,道治身,儒治国。儒家讲仁德,道家讲道德,佛家讲功德,其目标都是要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格完善,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此外,国学还有利于提高汉语水平。在古代,王勃14岁作《滕王阁序》,解缙12岁通晓四书五经义理。近年来,我国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但对母语和本民族文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汉语水平下降,国学知识匮乏,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失语现象。学者呼吁要设立国学考试和汉语考试标准,利用国学来校准价值坐标,重视汉语学习。

三、国学与强军之志

当代革命军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要有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国学能赋予我们文化自信,能给我们超越时代的智慧支持,能为我们积聚强国强军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应传承国学,发扬国学,让国学在强军之行中为我们加油助威。

第一,国学是座包括传统武德的精神富矿,可用以培树军人崇高价值追求。中华武德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价值资源,集中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军人精神追求:忠、智、信、仁、勇、严。我军的核心价值观、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培养四有革命军人以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儿找到理论依据。

第二,国学是座饱含文韬武略的知识富矿,可用以提高军人能打胜仗的本领。兵学是国学里的显学,饱含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现代战争发起突然,过程迅速,进一步表现为智力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已成为战争决胜因素。中国的兵学自古就格外受重视,特别是《孙子兵法》,其影响力从军事战场蔓延到了商业战场。1996年,哈佛大学57位学者将《孙子兵法》评选为世界4000年10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第三,国学是座浸染历代军人诗情的文学富矿,可用以锤炼军人虎气血性。仅以边塞诗为例,唐以前存世的塞诗有200多首,唐代则高达2000多首。这些边塞诗体现了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这些雄壮豪迈、荡气回肠的边塞诗篇,无不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寄托着他们建功立业的壮志;这些诗句能让人血脉喷张,豪情万丈,对于激励当代军人的胆气血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发掘国学这座民族宝库,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助力。

【参考文献】

篇4

就当前的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对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缺乏学习热情,英语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生英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原因

1.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盲目实施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课堂教学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机会,然而许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比如,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却因为记忆单词困难而对英语失去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2.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还处于盲目状态

虽然许多教师向学生介绍过怎样记单词或怎样提高听力等学习方法,但往往忽视帮助学生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目标及具体细则。许多教师平时都要求学生预习课堂注意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但往往忽视怎样具体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

3.学生对英语学习缺管自信心

在情感策略方面,许多英语后进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比较缺乏,不善于调整英语学习中忧虑、焦急等情绪,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不积极。

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几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语音及单词记忆方法,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高中并没有开设语音课程,也可能个别英语教师在领读时语音也不准确。尽管受条件所限,语音的练习并不多,但对英语单词音标正确掌握和良好的拼读习惯,尤其是平时注意观察和发现相同字母组合在不同情况下发音的规律,如confuse和concert,conference中con中“o”有三种不同的发音,以及不同的字母在单词中发音完全相同的特例。在学习中,要有规律地归纳总结,是特例的要个别记忆,牢牢掌握。同时还应结合构词法,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有:派生法、合成法及转化法。掌握一些常用的前缀(如pre-,anti-,im-,in-,ir-,dis-,un-等)及后缀(如-ness,-ly,-or,-ify等)且了解它们的功能。在学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段学习来掌握单词的词义及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单词记得快而牢,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阅读能力上。

2.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属于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这是学习活动的首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预先了解新知识的重点、难点,以便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时的疑问听课,有的放矢。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承上启下式地预读,预读生词,使用工具书如词典查生词,根据读音规则试着拼读、拼写和用英语释义。预读课文二至三遍,初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及其大意。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个疑难问题,还可以试做部分练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初步了解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3.要求学生听课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在课后及时复习课堂所讲知识。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中许多知识点比较零碎,亦比较容易遗忘,所以光靠课堂上听懂后还不能保证以后能正确运用,所以课堂记笔记是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怎样记笔记,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4.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经常与一些后进生谈心,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问题;理解和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传授知识以旧引新,活动安排由易到难,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习成为愉悦;教师在课堂上在课堂提问时,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也应该在帮助他纠正错误的同时,当众表扬他积极思考、敢于举手,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5.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5

一、激发兴趣,诱发参与动机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如《买文具》的教学案例: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去收集了有关“人民币”的信息,谁愿意介绍介绍,你都了解到“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人民币上有的头像,中间有金金的线,写着“中国人民银行”,有水印。

师:太了不起了,你都会辨别真伪啦。

生:我还知道人民币有纸币也有硬币。

2.介绍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了解了这么多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谁能从老师给出的这些人民币中选一种向同学们介绍,它是多少面值的,你是从哪些方面认出来的好吗?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它上面有写着数字1,还有头像。

生2:我知道,除了数字1外,在头像旁边还有文字“壹圆”,妈妈说这是认人民币最重要的地方。

师:写有“头像”的这面叫正面,还从哪方面可认出1元的人民币?背面有什么呢?

生3:背面有风景画,有数字1,还有拼音YUAN,还写着1999年。

师:从图案上认出1元的人民币,这是美丽的西湖三潭印月的风景画。

生4:上面有国微,是绿色的。

师:还可以从颜色上认,1元纸币是橄榄绿的。

3.爱护人民币教育。

师: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文字、图案、颜色上都有许多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是什么呢?

生:国微!

师:国徽代表伟大的祖国,我们一定要像热爱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用到人民币,所以学生对人民币比较熟悉,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通过充分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让学生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在学生的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在教学例题《四年级同学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当学生列算式49×104≈?出现了两种结果:

(1)49×104≈5000 (2)49×104≈5500

49≈50 104≈100 49≈50 104≈110

50×100=5000 50×110=5500

先让学生说说这二种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第一种把104估算100,第二种把104估算成110,相同之处是都把49估成50,当我让学生们说说哪一种估算好一些,学生们都赞成第一种,因为它计算简便。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题目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向学生提问:“如果准备的钱不够,能不能去秋游?”再观察第一种把104估成100,只相当于买了100个同学的票,这样准备的钱够吗?学生就会发现第二种方法准备了足够的钱来买票。所以选用第二种方法更好,符合实际。

三、创设时空,保证参与机会

篇6

【关键词】情境创设 生活 操作 问题 游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102-02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怎么也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靠背公式、记例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着观察、分析、操作、模仿、推理等活动。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应该成为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学习乐趣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窥探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大山里的居民长途跋涉去背水的两幅图片,并告诉学生:这一群背着背篓、赶着骡子在云南大山里翻山越岭寻水的苗族男女,他们跋涉10里路,耗费大半天,扛来1桶水,只够喝1天。为干旱所逼,为生存所迫,云南大山里的男女老幼现在把寻水、背水当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当学生为这一生活场景感到震撼的时候,教师及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如下文字:1.专家们警告:“20年后的中国有可能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2.美国民间某一机构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内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曾断流了90天。3.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个……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谈对节约用水的感受,并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某家庭水龙头漏水记录表(见下表),完成一个水龙头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年的漏水数量统计工作,感受一个家庭一天、一年漏水量,深刻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联系生活想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让学生在操作情境中提升数学思维

不可否认,数学学科有很多枯燥、抽象的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待加强。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深感数学学习的晦涩难懂,如果我们想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要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动手操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来直观、形象地发现知识、体会新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立体图形》的内容时,关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果教师仅从字面上去解释的话,学生感到很抽象,不容易区分。考虑到这个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较好,抽象思维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分别用手触摸、拿起、放下这些物品。教师首先拿出肥皂盒、鞋盒、粉笔盒、铅笔盒、易拉罐、足球等实物,并告诉学生刚才感受到的这些物品都是立体图形。其次,让学生拿出先行准备的纸和笔,通过“画一画”的活动,把这些立体实物的侧面画到纸面上。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刚才所画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就属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摸”和“画”这些物体自然而然能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亲密关系”。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体验来谈对二者的理解,以考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该知识。学生大都能够结合刚才的操作谈自己的认识,学生的总结虽然不全部合乎表达的规范,但却说明学生已经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区分二者的区别了。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也是极有帮助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设计动手操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动手中丰富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思考价值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考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事实上,数学学习就是充满思考的过程,教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中思考的价值,能促使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加强这一体验呢?笔者认为,最好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刻地感受到思考的作用,以此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

以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站到学生当中,问学生:“谁能用语言描述老师所站的位置呢?”如果发现学生不会用“行”“列”等表示时,教师再提问:“从你所坐的位置看,老师应该是在哪一行哪一列呀?”“如果让你变动位置,还能用刚才的说法来表达老师所在的位置吗?”“你能用同样的方法介绍你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构成了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不断思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一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思考的价值,积极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

四、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增强学习热情

游戏活动是小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活动。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量多采用一些游戏、活动手段,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激发和强化数学学习兴趣。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创设了“接力棒”的游戏活动:教师先行制作好几十张算式卡片,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开展“接力”活动。要求学生拿到卡片后快速算出上面的计算题,准确算出卡片上的计算题的学生就能把手中的卡片传递到下一个同学的手中,最后看哪一组最快传递完手中的卡片。类似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篇7

语文学习不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过程,许多知识的学习要相互贯通,在不断的融通中慢慢掌握积累并有所发现。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某个知识点,我们可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梳理、扩充和拓展。如在文言文教学中,讲到重点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要注意联类引申,以学过的句子为例分析它的具体情况,印象深刻。老师可以提出例句,让学生自己补充更多的例子,做到举一反三。如讲解《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一句,“左迁”是指贬官。文言文中经常遇到关于官职升迁及任免的情况,由此可以顺便将这一类词“拜、除、拔、擢、征、陟、谪、辟、迁”等作一个介绍。并可由汉代的征辟制引出古代的官制,及开科取士等,适当讲讲。这样的迁移既积累了相关知识,又会激起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兴趣,而且在学习相关的传记文章时也就不会出现盲点了。

中国文学史中的优秀篇目是非常多的,选入课本的毕竟有限。犹如四大名著,整个初中加高中阶段,也仅有数篇节选。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将与文本有关的知识有机地融于课堂,提高课堂的容量和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对其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也可以采用此法。例如在讲解《短歌行》时,可以结合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了解曹操诗歌的风格。结合《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写以及苏轼《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论述的气势,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那么这首诗的内涵就显而易见了。长期进行这样有意识的穿插迁移,会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积累越来越丰厚,观点越来越深刻。

有益有趣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总是富有吸引力的,初中生也不例外,相机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兴味盎然,而且还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新知、增加储备。如学习《窦娥冤》节选时,可迁移介绍明传记的《金锁记》,对两剧的不同结局做一比较,明确大团圆的结局固然人人盼望,但就主题的战斗性来说,还是《窦娥冤》的悲剧结局更胜一筹。 这样一来,举一反三,使积累更丰厚,写起作文来就不致于捉襟见肘了。

篇8

关键词:提问有效性

新课改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教育”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转变。把时间和课堂都还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其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也能让教师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因此,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提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也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当前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问题模糊,目的不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让学生不

明白问题的关键,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没法回答,或者回答了,答案也不是教师所希望的,甚至与上课内容无关,使课堂效率低下。

2、问题难度控制不当

所提问题有的过于简单,学生往往只须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不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探究缺乏思维量,有的学生甚至是不加思索,随口说出“是”或“不是”。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有的问题过于“刁钻”,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

离了主题,问题设计再好,对教学也是无益的。还有的教师所提问题只是出于主观愿望,而不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问题难度过大,学生要么不回答,要么答非所问,造成冷场,达不到预期效果。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只给学生一、二秒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

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是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了信心,减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不到位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评价,或缺乏精当的点评。对回答正确又有

独到见解的学生不能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学生不能给予肯定和启发,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一味的批评,而不能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确指出其错误,并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这些做法,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愿再回答问题。

二、提高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1、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景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

例如:“过氧化钠的性质” 问题设计

在介绍Na2O2能与H2O反应这一性质时,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点火的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②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③推测Na2O2能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 “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提问设计上,要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给学生设计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人的认知水平分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停留在“已知区”提问,问题太浅,学生思维活跃不起来,提不起学生兴趣;而在“未知区”提问,问题太深,难度过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使其容易丧失自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究心理;只有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之间设计提问,才会在学生的努力和问题之间产生共鸣。只有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准确定位学生的“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才能有效提问,问题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3、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问题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吃透教材,透彻地把握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基础,以教材为基础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要做到: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围绕教学中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为学习指引方向,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例如:“硫酸根离子检验”问题设计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太容易搞清楚,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否可以证明该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②硫酸钡不溶于盐酸,而碳酸钡、亚硫酸钡均可溶于盐酸,为什么?③当未知试样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可以证明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吗?④怎样正确地检验未知试样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维,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设置问题也要抓住学生的易错点,学生的思维受阻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个别的,偶然的,也有的是共性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原来的问题,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问题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中CO2与CaCl2是否产生沉淀是很多学生都容易答错的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②如果有该沉淀物生成,除此物质外还有什么产物?

③碳酸钙能存在于盐酸中吗?

④相同条件下,碳酸与盐酸的酸性谁强?弱酸能制取强酸吗?

⑤如果把CaCl2改成BaCl2 ,现象是否相同?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弱酸怎么能制取强酸”的疑问来,在学生显得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拔,使学生恍然大悟。

这种“以错制错”的方法不仅可以化解知识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

4、提问要注重过程的调控,合理运用等待

课堂提问应该注重对学生回答过程的调控。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时间过短,学生会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等原因,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如果教师运用了等待这种技巧,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学生会做出更长的回答,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回答时和回答后的处理。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表示关心和重视,起到鼓励的作用。回答后,要鼓励其他学生发问,引起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不是某几个学生的事情,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赞许,接纳和采用学生的想法,如此课堂提问就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受益,也可以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者独立的探究。

5、提问要注重合理的评价,注重情感的交流

教育家契科夫曾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

目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差情况,有人称之为“高校难题”。笔者在讲授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还有一些学生由于父母的离异或者过世,经不起挫折,变得颓废,一蹶不振,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大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中国的教育机制,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多数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做到自主学习,学校里充斥着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一新生,他们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常常对于课时少、教师对于个体学生关注度低的这种明显与之前他们所经历过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方式感到无所适从,大一新生往往在第一学期感到茫然,没有目标,期末考试挂科率非常高。

一、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差的原因探析

1.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从小学开始直至高中毕业,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学校的高压,家庭的期望和家长的看管,学生学习非常被动。在被动学习中,中小学生习惯了高压看管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到了大学,一旦失去看管,大学生容易产生无所事事的感觉,时间大把荒废在了玩游戏上面。据调查,有50%的同学课余时间用于玩游戏和睡觉,96%的同学上网聊天玩游戏。

从小学开始,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受过高等教育,小学生、中学生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在群里比孩子的成绩,老师对家长提出要求,做一项课外作业不是比学生的水平,而是比家长的水平,导致子女的依赖性增强。如果有不会的东西,不是自己去思考,而是求助于家长或者抄袭。而家长貌似对子女的管教很严,实际上使子女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另外有很多家长有看管和陪同学生学习成了习惯,很多学生如果没有了家长所谓的看着做作业,就不知道学习了,导致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依赖性和恐惧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中国独特的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使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如果没有了考试,学习就没有了方向,不知道学什么了。

2.独生子女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学习效果差的一个因素

从大学生自理方面来看,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己的服装鞋帽基本的清洁能力没有,住处弄得就像猪窝,没有洁净整齐的环境,自己通常被脏乱差的环境弄得心情不愉快,情绪不好,因此而影响学习;从大学生作息时间来看现在的大学生晚上不睡觉,所谓的刷夜,通宵不睡的人大有人在,第二天要么旷课,要么课堂上睡觉,学习效果肯定不好。据调查数据分析,每日8点前起床的同学占64%,每晚按时睡觉的同学只占35%;每日约有65%同学不会进行午睡;每日吃早餐的同学占63%,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不及吃早餐或者不想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同学要么上课吃东西,要么课堂上跑出去买东西吃,影响学习。

3.不良的学习习惯是也是学习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效果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习惯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同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得过且过,没有毅力,比如旷课,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游戏,玩手机,不记笔记,课前不预习,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探究根源,有的同学经常泡在宿舍,不去图书馆教室自习或者从来就不自习,上述这些情况都是造成学习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分析:对于不喜欢的课程,选择旷课的占8%,上课睡觉的占28%;;上课听讲,争取及格的占64%;每次上课记笔记的同学只有8%,经常记笔记的同学仅占31%;遇到不会问题直接跳过的同学有6%,自己解决的也有32%的同学,在这32%中一定有一些同学没有很好解决问题,不过还有62%的同学会求助于老师同学;每次预习的同学只有1%,经常预习的同学6%,偶尔预习的占68%,从不预习的人占25%;17%的同学选择在图书馆学习,34%的同学选择在教室自习,其余同学选择在宿舍或者其他地方自习。在宿舍学习的同学,有的可能会分心,学习效率不高。31%的同学选择没有时间自习,可能是由于修的课程门数过多或者其他社会活动和个人私事占据了学习时间。

4.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学校的氛围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学校和宿舍的学习氛围的好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讲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氛围好,主动性学习的同学多,同学之间彼此有好的影响影响,学习成绩会突飞猛进,如果学习氛围不好,同学彼此之间有坏的影响,把原来成绩好的学生也容易拖下水。据调查显示,只有8%的同学认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氛围为优,有27%的同学认为学习氛围为良好,50%的同学认为一般,其余同学认为很差或者不清楚。

5.某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据统计,当今中国的离婚率达到50%,所以有些同学出自离异的单亲家庭,还有个别同学的父母可能由于意外或者疾病而去世,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孤儿,这些同学在大学里会受到老师和辅导员的格外关注,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笔者曾经个别访谈单亲家庭的学生,发现在父母离异初期或者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初期,他们的内心都曾受过打击和煎熬,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产生过问题,如果过度得好,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影响不大,如果过度得不好,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比如抑郁和躁狂等,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6.缺乏人生目标是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一旦考上大学,很多同学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以为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些中学老师和父母不恰当的引导,比如“你现在好好学,到了大学可以随便玩,有都是时间玩”等等,所以中学生进了大学之后放松自己,放纵自己,把时间都用到了玩和无所事事寻找新的目标的彷徨之中,学业被耽误了。据调查分析:46%的同学都是以实现理想为目标进行学习的,37%考研,55%找个好工作,这三个方面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12%的同学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进行学习,还有22%同学是为了获得奖学金。有目标有理想的同学,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学习主动性较强。在父母的要求下学习同学,学习主动性稍差。在课余时间,同学们看书、兼职、运动、谈恋爱、玩游戏、睡觉,有大约64%的同学选择看书

二、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和学习效果差的对策

1.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加强能力教育

当今中国在大的环境下,应试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因为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高考几乎是平民子弟唯一改变命运的公平机会,取消应试制度是不现实的。但是家长、中小学教师不要急功近利,应当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加强学生的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己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诚信等品质。比如现在有一些中小学,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示范学校,很多时候都是在作秀表演,明知道不是学生的作品,也要拿出去评比,对于学生自己的作品,不能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反而大肆批评,挫伤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开始造假,抄袭;有的家长怕孩子难过,帮忙写作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所以中小学家长,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能力的培养,家长不要陪读,帮助孩子做作业,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当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以前家长陪读,教师看管填鸭式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大学老师也应及时杜绝学生作业抄袭,上抄袭的风气,如果发现抄袭的作业,一律零分处理,培养大学生自信、诚信、独立的品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做起来并坚持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每天10点前入睡,6点起床,起床后锻炼,然后吃早点,上课,上课注意听讲,记笔记,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前做到预习,课后及时完成工作。自己的脏衣服脱一件洗一件或者集中在周末洗,每天早晚刷牙洗脸,这么简单的事情谁都会做,但是要人们认真去全部完成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能够认真做到的人一定是生活自律、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如果把这些事情分解来看,每一件事都不是难事,不要以为简单就不去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做下去的成果是惊人的,能做到做好这些事情也不是困难的事情,不需要高智商就能够完成,但是需要的是自己的意志力。

3.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一个大学有一个大学的风气,一个宿舍也有一个宿舍的风气,学习风气的好坏就是所谓的学习氛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的学风固然影响着自己,但是自己也是这学风构筑中的一份子,自己的一言一行,学习习惯也是学校、宿舍学习氛围的一部分。据调查,8%的同学认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氛围为优,有27%的同学认为学习氛围为良好,50%的同学认为一般,其余同学认为很差或者不清楚。据笔者观察,我校的学风较比其他同类本科院校要好很多,可见同学对学习氛围的要求是很高的。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大学,从学校各级领导开始,要狠抓学风工作,比如严查旷课人数,抓课堂纪律,要求学生自习并完成作业,学工部门可以开展优良学风宿舍评比、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抓宿舍的风气,提高宿舍的学习氛围,大学生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宿舍的学风,为学校的优良学风构建而努力。

4.对单亲家庭的子女进行心理疏导

人生往往会有很多不如意,对于父母离异或者因疾病及意外去世的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班干部、同学都应当对这些学生要格外的关注,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集体的环境中感觉到温暖。对于这些学生的一些异常的行为,应当及时的关注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个人的痛苦,健康成长。作为学生的自己,也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也许你对生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5.树立一个高尚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人生目标,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奋斗就没有了动力。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当务之急,因为“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科学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否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上了大学,不要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应设立新的人生目标,也就是要有理想有信念,每个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理想信念的专门的章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特别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另外,大学生也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真正的负起责任,做好人生规划,树立一个高尚的人生目标,并制定几个阶段性目标,比如:考试不挂科,按时毕业,考研,找个好工作等等,都是阶段性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做出努力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做好眼前的事情:正常作息时间,按时上课,上课注意听讲,及时完成作业,课前要预习等等。在做好这些眼前的事情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也随之有了效果。

三、结论

我校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效果调查,问卷涉及到的问题很多,首先有应试教育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尤其是单亲家庭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消除自己的心理阴影,阳光、健康、自主、独立、高效的生活学习。其次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学习主动性和效果的影响,从生活方面看,生活习惯好,学习习惯好,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相应会好。再次,从学习氛围来看,虽然学生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习氛围不是非常满意,学校和同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改善学校的学习氛围,创建优良学风校园。

通过这次我们对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可以看出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有正相关的关系,学习主动性强的同学,学习成绩好,学习效果好。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己的理想、目标确立有很大关系,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大学生只有自主的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才能进一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大学生应该加强对于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同学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篇10

关键词: 车工实习课 操作技能 车工生产实习

《车工实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车工方面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必修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让学生肯动手、肯学,从而增强《车工实习课》的教学效果呢?在此我谈谈抓好车工生产实习的一些教学方法及经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习之源,是探索知识的动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阅历较浅,不了解技能对其以后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而车工生产实习又具有关系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想靠学生自身认知水平进行车工生产实习,必然达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实习之初,一定要着重从学生兴趣入手,提高对车工实习的认识。

1.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兴趣。

上好第一堂课很重要,上好了第一堂课能够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上好实习课的兴趣。

安全问题是实习课操作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按照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去做、每课必讲安全,使每个学生在实习中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纪律是上好实习课的关键,因此要按照严格的考勤制度去要求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要加强纪律管理。

学生初次上实习课,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技校的特点就是以实习操作为主,只有学好实习操作技能,今后才能胜任工作,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习课。

2.采用直观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多媒体演示。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施教,可以将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真实、直观地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为学生提供模拟操作环境。

(2)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兴趣。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的进展情况,适时地安排一些较小范围的专业技术技能比武,使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比赛,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掌握技术的信心。

(3)结合生产实际,激发兴趣。结合生产实际加工一些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的产品,从而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一是把课题教学按产品生产加工要求模拟训练,限定加工时间,二是为一些企业加工一些零配件,这样可以变消耗型实习为效益型实习。

二、用语言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正确地选用训练课题,在选择课题内容和题型上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简单的阶台轴到球面、螺纹蜗杆等;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自己在备课中都要根据课题图纸要求,认真编写教案,对工艺比较复杂的工件的加工,教师要试加工一遍,对备课时考虑不周的地方要及时加以修正。

1.用语言直观教学。

利用语言直观教学,使学生对车床感到生动有趣,印象深,容易巩固并把知识学活。例如当讲到端面切削时说车床常用术语“车工不倒角,技术没学好”,以唤起学生对倒角的重视,让学生认识到倒角的作用。

2.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那些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要多关心,反复训练。坚持做到人人必须过关一个课题,再训练新的课题,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往前跑,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掉队。例如:常用车刀的刃磨是车工实习课的一个重点,必须在刃磨姿势、刃磨动作和刃磨角度上严格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逐一轮流地进行,对于在练习中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要求继续巩固练习,改进掌握不足的方面改进。

三、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要增强教学效果,真正使实习指导教学成为多元指导,把教师的使命“成为别人”作为终身志业,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效果挂在心间,想方设法地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我们的实习教学才会高效而精彩。

1.渐进式教学。

学生刚刚接触机械行业,因此在学生学习新课题之前,教师不能讲得过深、过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在“车外圆”课题中从装刀到切削用量的选择,让学生理解切削用量的概念,思考切削用量的选择,对于每个新的实习课题如能做到学前先演示,让学生观察,认识,使学生因产生一定的悬念而自发去思考,从而增强实习效果。

2.启发式教学。

在学习零件的工艺编写时,要一边在车床上示范一边讲解,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拓宽同学们编写工艺的思路,很多同学都想亲自把自己编写的加工步骤在车床上试一下,看见自己的实习作品,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讨论式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如在讲解加工工艺的方案时老师给一张零件图;讲解加工方案,然后再给一张零件图让学生自己来制订加工方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抽几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加工方案,不足之处老师纠正,告诉他们为什么会错。

(2)比较式教学。如在介绍普车机床特点、加工范围及工作原理时,我们可以和钳工专业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普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对普车加工的兴趣,掌握普车加工的基本性能。

四、做好巡回指导,熟练操作技能

巡回指导时教师不断地在课堂巡视中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它的特点有:

1.对于技能比较强的学生,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对整体的拉动作用。

2.可以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及时进行纠正。

3.巡回过程中可利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结束时,教师要总结谈话过程中学生的优缺点,实现谈话法的明确目标。

综上所述,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开拓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使学生自然地掌握知识,从车工实习教学特点出发,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