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范文
时间:2023-04-10 13:1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白居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白居易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就毫不避讳地爆料:“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试。”
虽然白居易的父亲做过徐州别驾(为州刺史的佐官,多为无实职的闲官),但他清正廉洁,既不贪污,也不受贿,所以白居易就没有成为“富二代”,买房只得靠自己了。
白居易32岁考中进士后,做校书郎,每月工资16000文。这个薪水,不算低,但买房,还不行。一来他刚参加工作,积蓄不够;二来当时长安的房价绝对不比现在的北京、上海低。
买不起房子,做个蚁族还是可以的。“贞元十九年春,居易得长乐里故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这是白居易的《养竹记》里面的一段话,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校书郎之后的居住情况:单位不安排住宿,自己又买不起房子,只好跑到长安东城的长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家的一个亭子住。
白居易说的这个亭子,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四面漏风的建筑,而是能遮风挡雨也能住人的场所。唐朝中后期,房租是相当低廉的。白居易租住的这个亭子,房租每月500文,相对于他每月16000文的薪水,算是便宜到家了。
等到白居易34岁的时候,他做校书郎已经两年,就想把住在安徽宿州乡下的老妈和大哥接到城里来享福。但是,那个租住的亭子除了白居易自己外,还有两个仆人,如果再加上两个人,就显得拥挤了。白居易便想到要买一个房子。
城里房子太贵,就到乡下去买。于是,白居易去了趟陕西渭南,花了半年的工资,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
“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两入。”新房离自己的上班地点有上百里,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每月回去两三趟。在马背上这么来回地跑,白居易很辛苦。
公元806年,36岁的白居易工作变动,调到陕西县(今陕西周至)当县尉。按照唐朝律法规定,地方官是不允许在辖区内买房的,要住在机关大院的宿舍里,如果宿舍住满了,就去外面租民房住。白居易此时还是单身,所以就住在机关大院的单身宿舍里。
县尉只当了一年,白居易高升,调回长安当左拾遗兼翰林学士。工资是多少呢?白居易自己说是“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年薪30万文,工资还算是比较高的,但白居易还是不敢轻易买房。所以,从37岁到50岁这13年间,白居易一直是租房住。
白居易对这种租房生活挺满足的。先是住在新昌里,但结婚之后,他的夫人不愿住这样的小房子,恰好白居易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官升了,薪水自然跟着涨,每月有5万文,白居易就在长安靠近闹市区的昭国里租了一所大房子。此后,白居易先后在重庆、杭州、苏州当过刺史,但一直都是租房或住机关大院。
篇2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3、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6、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8、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1、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12、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13、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14、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5、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16、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17、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18、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1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0、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2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4、任小能于大事者,犹狸搏虎而刀伐木也;屈长才于短用者,犹骥扑鼠而斧剪毛也。
25、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26、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27、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2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1、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3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3、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3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37、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3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9、今仇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40、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4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4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6、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47、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48、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49、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50、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5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53、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54、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篇3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2、原文:《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翻译:
篇4
白居易的人生轨迹跟众多走仕途的诗人大体相类。我之前的文章说过,古代文人都是有着达时兼济天下之抱负的,最后总会在仕途失意人生潦倒时独善其身,修佛进道,白居易也不例外。作为诗人之后,白居易自幼发奋读书,高中进士,可谓平步青云。前半生做到翰林大学士,才华尽显,春风得意。仕途中期,得罪宦官权贵,被贬江州。后辗转杭州、洛阳等地做官,最后任至刑部尚书之高职(相当于今公安部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之合职)。
白居易的一生虽说基本安乐富足,但也没有逃脱文人诗人做官因耿直遭贬,漂泊四海的命运。但他在逆境中积极寻求到了安放自己的方式,苦中作乐,寻找人生的突破,在艰难时期让内心安然着陆。比如在江州努力办学堂,在杭州为民开渠灌溉,同时又创立弥勒佛运动,修佛进道,修善身心。
但这样一位看起来阳光健朗的大官诗人,也有着自己难以消解的秘密。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一生的心结――一份困扰他三十五年的情感。
白居易在洛阳老家有位青梅竹马的恋人叫湘灵,二人是邻居,童年相识,少年相恋,情深意笃,相恋数载,终因门第不当而被白家拒绝这门婚事。白居易直到三十七岁,才被母亲以死相逼娶他人为妻,而湘灵终生未嫁。相传,多年后,白居易在被贬赴职途中巧遇湘灵,二人相见,抱头痛哭,之后诀别。
与初恋未果,成为白居易的终生遗憾。他用多首诗歌表达对此女的思念和感情,包括《邻女》、《寄湘灵》、《冬至夜怀湘灵》、《寄远》等等。《长相思》更是浓墨重彩地写了二人的情感:“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无独有偶,此长诗的结尾“枝枝连理生”与他最著名的长诗《长恨歌》的尾句“在地愿为连理枝”似出一辙。
篇5
1、白居易的诗有《大林寺桃花》、《暮江吟》、《忆江南·江南好》、《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浪淘沙》、《池上》、《问刘十九》、《夜雪》、《村夜》等等。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1、“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
2、“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3、“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
4、通过对前后景物的不同描写,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到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在清新恬淡的景色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白居易不是边塞诗人,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 白居易; 韩愈; 诗风; 影响
中图分类号: T2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66-01
中唐以来,世风与文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人的精神风貌、为人处世和道德操守的都有变化。总的来说,更加贴近现实,更加不避俚俗,其表达方式也更加坦率直露。白居易、韩愈,他们的志向和理想的实现途径,己经不是像盛唐文人那样,或佯狂傲世,或走终南捷径,以高人仙客的面目闻名于世,而是有一个实际的操作程序(连应试时的干谒、请托,及第后的入幕等都是如此)。但宦途坎坷,世风险恶,正是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中,在社会角色的转换中,他们的思想和创作逐步成熟起来。浅俗文风流行于文坛,成为主流。白居易的通俗、韩愈的奇崛,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这种文风的变化。无论如何,这种风格都与盛唐的典雅、中正大相径庭了。如韩愈以四言体写的《元和圣德诗》,为达到所谓“警动百姓耳目”的目的,刻意追求一种逼真的警示效果,和雅诗的一般作法和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韩愈古文写作的目的,与白居易讽喻诗的创作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清除实用文体或公文体的不良影响,把脱离现实生活和日常语言的诗赋文章等扭转到贴近生活、反映世道人心,体现普通人思想、感情和欲望的道路上去。中唐文人的个性往往十分突出,导致了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发展。
韩愈、白居易是中唐后期文坛两大宗主,其创作、开宗立派直接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总的说来,韩愈是较为纯粹的儒家,从内到外,一生未变;而白居易则是以儒家思想为补用,以老子思想来谋身,以庄禅思想来娱心。韩愈的政治观全部出自儒家,白居易除了儒家之外,还有老子和法家思想。韩愈有意识以醇儒自任,以承继儒家道统自居,重在理论建设;而白居易则是从现实出发,重在解决眼前问题。理论可以是纯粹的,而现实则是复杂的。中唐以来,战乱不已,民生多艰,需要大一统,也需要与民休息。韩愈看重前者,白居易二者兼顾,因此白居易政洽观中有老子思想又是很正常的。这就是白居易诗中多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而韩愈却极少见的原因。在看待生的意义上,韩、白二人则呈现明显的差异性:韩愈想做圣人,是个斗士;白居易只想做个凡人,是个闲士。但较韩孟诗派的创作方法上来看,是对儒家传统文学价值观的改变,联系韩孟诗派的创作倾向看,其实质更在于对被正统诗论斥为“变风变雅”的《楚辞》“发愤以抒情”思想与实践的继承与光大。他们以大量诗作抒写激愤不平心态,形成追求奇崛险怪的倾向,显然与作为儒家诗教重要内容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原则及“温柔敦厚”的要求相距甚远,而以其与《楚辞》抒愤特质的一致构成背离儒家诗教传统的重情诗学精神的一脉延伸。
对于韩愈的奇崛诗风,古人早有形象的概括。唐人司空图曰:“韩吏部歌诗累百篇,而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无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丽徇其呼吸也。”韩诗奇崛的特征,常常通过超凡的意境、以文为诗的手法以及去熟生新的语言体现出来。
首先,在意境创造上,韩诗往往以雄健之笔、凌厉之气、神异之想,写奇壮景、状奇怪物、抒奇特情。比如著名大篇《南山诗》,极力摹写层峦叠嶂的怪形异状,四时变化的千姿百态,亦写得南山灵异缥渺,光怪陆离。《答张彻》写华山绝径,悬崖奇险,更是“倚岩睨海浪,引袖拂西天。日驾此回辖,全神所司刑”,令人惊心动魄。韩诗意境奇崛并不单单表现为诗人善于把本来就奇险怪异的事物写得活龙灵活现,出神人化,而且还表现为诗人特别善于把现实中不奇不异、平平常常的事物也写得或雄壮宏阔,或瑰丽奇异。
其次,以文为诗手法带来的韩诗奇崛表现在:一是诗中常有文的章法结构、赋的铺排驰骋。如《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本为一首赠友之作,却在结构上让友人歌辞占了绝大篇幅。清人方东村《昭昧詹言》(卷十二)评曰:“中间以正意、苦语、重语作宾,避实法也。”就是说,欲述自己之意,偏借他人之口,正是古文“反客为主”之法。二是在诗句排列上执意像古文句子那样尚单求散,力避律句、对句。比如强幼安《唐子西文录》曾以韩愈五古《此日足可惜》的诗句为例说:“韩退之作古诗,有故意避属对者。‘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是也。”三是个别篇章的文言虚宇,俯拾即是。总之,韩愈以文为诗,使其诗更加奇崛。
再次,在语言上,韩诗还务去陈熟,力出生新、或独标异语,或故用狠语,或穷追律奇韵险,或极求词晦字僻。为了去熟生新,他对古人成语绝少袭用,而是尽量化用,甚至反用。如《醉赠张秘书》诗,本用”鹤立鸡群”语,偏责‘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荐士》诗本用“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语,偏云“强箭射鲁缟”等等,都既有来历,又非蹈袭,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奇崛是韩愈诗风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是唯一的。韩诗风格,除了多属奇崛而外,还有不少清丽自然之作。而单就奇崛一类而言,其中虽常有险怪之作,或鬼趣兵象,或晦涩生僻,但它们毕竟不是多数,不占主流。韩愈最擅长的五古、七古,大多还都是奇崛中见豪健、见阔大、见雄直的,也是这些诗在矫正当时诗坛颓风中起了主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说:“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苏轼《祭柳子玉文》中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白居易写了大量的反映日常生活的“闲适诗”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诗人的创作活动除了达到政治功用的目的外,也同时完成了诗人的另一个人生追求,那就是能够把自己摆在平凡人的地位上,尽可能地与世俗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接近。白居易的诗意绪淡泊、情调悠闲,语言浅切、平易。白居易所倡导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文学观,论诗则本于“六义”,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功利主义文学观要求,诗歌要发挥其社会功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果,就不能生涩隐奥,而要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因此,白居易《新乐府序》说其诗“不为文而作”,采取最为简洁晓畅的艺术形式:“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并且要求诗歌语言质朴明快、晓畅通俗,使读者能够容易了解、接受,因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篇9
关键词:白居易 《昭君怨》 艺术特色
王昭君不仅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自汉以后,昭君出塞的题材,便不断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在中国诗歌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有关昭君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作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一生之中就曾写过多首咏昭君的诗作,其中包括两首《王昭君》,一首《昭君怨》和《过昭君村》。《昭君怨》写于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即公元八一五年)之后,已过不惑之年而又经过了宦海沉浮的白居易,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心智也更加成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则是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性的人生态度。在对王昭君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中,作者实现了叙事、抒情、说理的完美融合。现将全诗摘录如下并且加以粗浅的分析。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概括起来,白居易的这首《昭君怨》主要有以下三个艺术特色:
一、为时为事,反映现实生活
白居易的诗文主张可以用他自己在《与元九书》中所提到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来加以概括。其实,“为时为事”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目的所在。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与透彻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其身处当时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歌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并批判现实。当然,他所说的生活和现实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诗歌的基础是事,它是诗人藉以进行再次加工创作的源泉,也是触发诗人内心情感波澜的催化剂;通过作者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传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阐明相应的道理,应该是一首优秀诗作所具备的特点。
白居易适逢中唐,当时的国家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因此诗歌创作成了他“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强大武器,并试图使诗歌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说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诗人,应该是恰当而公允的。具体到《昭君怨》这首诗,诗中所描述的是一个风流绝代,本该得到重视却被疏远而远嫁大漠的无奈的昭君形象,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个不辨美丑、薄情寡恩而又不愿承认过失的君王形象。两相比较,妍媸自现,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廷内部“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状况,从而达到了比直白陈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二、借史咏怀,抒情真挚自然
唐代初期的诗坛,沿袭了梁陈诗风,这时的题咏昭君之作以《昭君怨》为题者最多,基本上都是据题咏事,代昭君写愁,很少涉及作者的个人感受。[1]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虽然仍采用抒写“昭君之怨”这一传统的诗题,但并未仅仅停留在“替古人垂泪”的阶段,而是借助昭君出塞这一题材,来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怀,我们也不妨将诗题“昭君怨”理解为“香山怨”。储大泓在《历代咏史诗选注》中说:“作者历经宦海沉浮,此时心情与写《王昭君》二首时(注:当时白居易只有十七岁)已大不相同”,“显然是借题发挥,别有寄托。”此诗作于白居易仕途失意之时——“安史之乱”的硝烟未尽,大唐帝国开始由盛转衰,作者也正经历着人生的重大转折。痛定思痛,无论是国家的变故还是个人的遭遇,都深深地触动了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正如霍松林在《诗的形象及其他》中指出的那样:“白居易那些‘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歌,都不是从概念出发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从被生活事件激起的情绪的根本上培养出来的。”[2]
艺术源于生活,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我们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就能够深刻地理解他的诗歌。昭君容貌出众,理应得到“椒房应四星”的礼遇,正如作者才华横溢,本该受到朝廷的重用,从而施展平生的抱负。可现实总是和理想相差太远。昭君与乐天,均被疏远——一个远嫁大漠,一个寄身异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坎坷命运,让作者找到情感的共鸣,精神的皈依。借助于这首诗,白居易向我们传达出了昭君之悲怨,同时间接写出了自己之胸臆——虽为借古咏怀,却是诗人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情理并现——是感伤也是讽喻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诗之根,义是诗之实,二者指的是诗的情感和义理。在这首《昭君怨》中,白居易正是由情发端,最后归于义理的。从全诗来看,白居易对昭君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借昭君抒发出了压抑于心中的怨恨,但这还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他要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美刺”时政,以实现自己的诗歌创作理想。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他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谓之‘讽谕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这首《昭君怨》,作者将其归入“感伤诗”一类。笔者认为,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其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内心难免有感时伤事的情绪;同时,除了这种个人的哀怨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作者对封建君王薄情寡恩、不辨美丑的指斥,归结起来可以说这首《昭君怨》兼有感伤、讽喻双重特色。感伤,是为抒写一己之怀抱;讽喻,是为达到美刺时政的目的,二者并不矛盾。
相较白居易以前诗人的作品,这首诗的一大亮点是:将造成昭君不幸命运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最高统治者汉元帝身上——“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蒋方教授在《昭君与唐诗》中指出:“白居易公然表示不同意长期以来对画师的谴责,他指出昭君美而被弃的原因应是君主不识贤庸,又缺恩少义,批判尖锐而词锋锐利。”[3]白居易结合切身经历,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相较于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的隐晦的批评,白居易不避嫌疑、平白直露的表达是对自己倡导的诗歌“讽喻”功能的大胆实践,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
四、结语
白居易利用了昭君出塞这一历史题材,但却不受历史事实本身的局限。他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对昭君这一文学形象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发掘,既隐喻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同时不忘对统治者加以劝谏,而后者也是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理想的积极践行,从而使这首诗达到了叙事、抒情与说理的完美融合。宋代伟大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两首《明妃曲》中分别出现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以及“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诗句,其中多少是受了白诗的影响吧。
注释:
[1][3]蒋方:《昭君与唐诗》,《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第364页。
[2]霍松林:《诗的形象及其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108页。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杜甫.杜工部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储大泓.历代咏史诗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篇10
1、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译文: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