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07:5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礼仪文化

篇1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形成的根源和基础。研究中西方礼仪差异,有必要研究礼仪差异产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中西方礼仪的不同。

西方文化的根源可溯源到古希腊神话故事、罗马传说和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蕴藏着理性主义、乐生主义和人文主义。漫长的中世纪宗教文化没有磨灭这种精神特质,相反,在与西方文化相交融会中,逐渐融合为近现代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没有经历类似于西方文化那样明显的撞击和断裂。即使有佛教等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核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国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秦汉两朝。此后的一千多年间,虽历经改良,但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此,中国文化仍旧是儒学定于一尊而又兼容释道的格局模式。

基督教精神内核宣扬的是博爱、正义和自由,这一精神已经固化为西方人的行为和道德准则。它极力弘扬的是对上帝的希望、热爱和信任,对同胞的慈悲和仁爱。教义劝诫人们之间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互相合作,劝诫人们弃恶从善,遵礼守仪。文艺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束缚。16世纪后半期,清教的出现顺应了资本积累时期的时代要求,清教徒开拓的勇气、顽强奋斗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勤俭的美德都已成为西方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源泉。十九世纪启蒙运动晚期,富兰克林抛弃了加尔文主义,转向带有理性的“自然神论”。他以“上帝创造了宇宙,并用他的仁慈统治着这个世界”理直气壮地鼓励人们勤劳致富,以美德回报上帝。个人主义的正当性来自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所以,所有的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其价值是相等的。人的生命和自尊要求人们忠诚于自己的价值,忠诚于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这种价值观使西方人从本质上尊重个人隐私,个人财产。

自春秋战国之后,制约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已不仅是礼的外在形式的仪节,而是经过浓缩的反映礼之实质内容的一系列范畴,如:仁义、忠孝、仁爱等。它们不仅构成了我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也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这种文化模式使个体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挫伤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就阻碍了个人发展,因此,和西方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基础。

二、中西方礼仪交汇与融合

中国一贯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注重礼仪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汉字中,‘礼’表示礼貌和秩序,是为表达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仪’则指具体的仪节。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大为美,追求恢弘的视觉效果。地面上的万里长城、地下的秦始皇黄陵、唐代的乐山大佛、现代的北京世纪坛,一脉相承,大手笔,大气魄。体现在现代中国国民的个体行为中,则表现为“好面子”。比如:吃饭,中国人饮食考究、敬食周到,讲究排场。而西方人用餐简便、且提倡分餐制。在接受礼物时,国人往往用拒绝的方式表示谦虚,比如“又让你破费了,带回家你自己用吧”等话语,这会使西方人产生误解;国人接受礼物之后,当着客人的面一般是不打开礼物的,而西方人可能会认为中国人不满意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礼物,而国人也可能会认为西方人贪得无厌。在对待女性方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尽管汉代学者梁鸿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广为流传,却因违背了传统的夫妻之间的礼仪,夫妻二人后来迫于社会压力,而不得不隐居到霸陵山中。“lady First”(女士优先),则反映了西方礼仪的内涵。妇女是西方社交生活的中心,丈夫和男士通过突出妻子和女士的优先地位,以显示其绅士风度。这种礼仪文化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普遍流行的“骑士风度”。

在日常相处中,大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关心大家胜过关心自己和家人。如果对西方人也沿用这种模式,就会让他们误解这种过渡的关心,也会令他们反感。因此,国人在与西方人交际时就要避免热情过度。国人讲究“自卑而尊人”自卑并非指自己渺视自己,而是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看得很淡,把别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西方人却不理解这种谦虚。中国人的习惯,为了避免误会,要特别克服过于谦虚。西方讲究自信。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因此,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三、结论

各种礼仪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根源和基础,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随着世界文化进一步的交融,礼仪和各种风俗习惯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和风俗会得到保留,反之亦然。总之,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也并非坏事,两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汇,不管它们是不是会融合为一,至少它们会在不断的冲撞中得到借鉴和互补。

参考文献:

[1]黄少卿:《略论礼仪的涵义特征及其美学意义》,《上海大学学报》,1998 .4。

[2]邢学亮、方 征、颜晓初:《东西方礼仪的伦理基础比较》,《宁波大学学报》,1998.1。

篇2

确立德育新理念

礼的物质文化建设,是以美化、文化学校校容校貌,改善小学生受教育的文化氛围,使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每一幢楼房,每一块绿地都有自己的“艺名”。“英才楼”“求知楼”“怡心楼”,这些富有特色的名字既传达出了学校“培英育才”的期望和“桃李芬芳”的喜悦,也让师生们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学校六个年级分别叫做“快乐中队”“阳光中队”“爱心中队”“红星中队”“书香中队”“梦想中队”等。

学校在墙壁、长廊、橱窗、文化石上,巧妙地标示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训师风等价值观;文化墙上,有“礼”的各种书写形式,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故事“程门立雪”,有“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代表人物,有学生勤奋学习、教师辛勤工作的场面;楼道间,有学生获奖的三自箴言、图画书法作品;教室里,各个班级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书法艺术作品、名人书画、学生展示台、班级文明公约等,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独特景观,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

学校确立了德育新理念:“从培育礼文化入手,为塑造学生人格奠基。”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德育首位”思想。要求教师在“礼文化”教育活动中,从时代出发,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主体,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将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丰富完善了“三风一训”,校风(自尊、自理、自强)、教风(敬业、专业、兴业)、学风(乐学、勤学、博学)、校训(博爱、自主)在重庆市“百佳”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百佳”称号(我校获得13项“百佳”称号)。提出了培养具有“活泼而不张扬,稳重而不矜持,充满朝气,富有灵性”的“红光气质”学生的德育目标。用“红光精神”浸润学生灵魂,传承艰苦奋斗的传统,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有勇创佳绩的决心。

制定案例与制度

在学生的教育上,学校探索出了“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管理模式。遵循模式规律,把“礼”的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礼仪、清洁卫生、课堂纪律、两操、路队、就餐等日常行为的六个方面的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加分扣分制度,避免以人管人的弊端,发扬制度管人的长处,努力把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设立“班级礼”和“个人礼”等荣誉,并授予荣誉锦旗。“班级礼”即文明班级在行动之“彬彬有礼”活动。只要全班同学在某一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做好它,并坚持一个月及以上,就可以颁发该方面的荣誉锦旗,如就餐惜福之彬彬有礼班级等。评比方式为:班级自由申报,提供该方面的材料依据,学校结合一日常规考核和红领巾监督岗两项评分记录评选认定,每学期颁发一次。所获“彬彬有礼”班级荣誉累计次数将纳入班级考核和作为评选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依据之一。“个人礼”,模仿班级礼的活动,申报评议表彰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持之以恒的“彬彬有礼”个人,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

构建培育体系

学校经常开展“礼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学生生活经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升文明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亲近儿童,挖掘“礼文化”培育内容,在学科课程中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有许多“礼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校本教材中挖掘开发《寄宿生活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里面有课堂、集会、家庭等礼仪教育。

以人为本,构建“礼文化”培育体系 按学生所处的环境,学校将“礼文化”培育体系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按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将“礼文化”培育体系分为“综合活动”“常规活动”“节令活动”三个方面。如田径运动会融合了“运动礼仪”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朝会融合了“集会礼仪”;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融合了“国旗礼仪”。科技创新大赛中融入“科技礼仪”;读书活动中融入“读书礼仪”。结合“重阳节”开展“敬老礼仪”活动,结合“学雷锋月”开展“服务礼仪”活动……

加强激励,“礼文化”在多元评价中展开 每次活动由德育处拟定活动方案,制定评比规则,开发各种礼仪的行为指导准则。加强活动前的广泛动员,活动中的过程监督,活动后的及时总结。加强激励机制,每次活动都评选出特色学生和特色班级。特色学生采用自己申报、家长建议、小组评议、全班讨论、民主推荐产生,并填报“彬彬有礼”特色学生申报表,再由德育处大队部组织人员共同评定后最终确定。利用“礼仪之星”展示牌,展示特色学生的照片,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大力宣传特色学生、特色班级的先进事迹,抓住典型事例,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并且进行学习。

篇3

一、从仪式崇拜到“德诚于中”

传统中国最初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要求顺天应时,顺应自然规律,故而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人们赋予“天”某种道德性的品质,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要求人们“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礼仪行为和对祭祀仪式的崇拜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天”的敬畏与崇拜,并发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安排也是为了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顺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每个个体各得其位、各司其职[1]。可见,当时的礼仪文化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中原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顺应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事实上是被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规定的,在客观上保障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夏商周时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广泛存在,原本属于社会规范的礼仪文化渗透、蔓延到政治领域,以尊卑贵贱亲疏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周礼”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功用。这种意识形态在维持政治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维持了社会秩序、规范了家庭及个人的行为。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为”因素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诸侯国之间的固有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社会动荡、礼乐崩坏的局面,原先的礼仪文化只剩下了繁琐的仪式和复杂的程序操作。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意在恢复周代意识形态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恢复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秩序。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不只是在礼仪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仪式上,还为外在的仪式注入了思想内涵,即把“仁”纳入了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化和具体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论语•颜渊》)。孔子崇尚德政、追求礼治,“礼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理想的社会是外有礼乐、内有仁义,礼追求社会秩序,乐追求社会的和谐适中,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以礼节和”。礼乐是手段,德政是目的。孔子认为重建社会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按照礼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各司其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孔子提出的礼制思想还表现在做人做事讲究秩序和规范上,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季氏》)。体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君使臣以礼,臣事臣以忠”。在构建社会秩序上,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在传统中国礼仪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在传统的礼仪仪式中充实了“道德”和“仁义”等思想内涵,使外在的礼仪行为具有内在的精神灵魂,“礼行于外,德诚于中”“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礼记》),把对外在仪式的崇拜发展为对内在道德的信仰,并追求外在仪式与内在道德精神品质的和谐统一,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比如孔子曾反问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说,难道仅仅玉帛、钟鼓就是礼乐吗?所以孔子提倡节俭,“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们通过外在的礼仪表达内在的道德诚意[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二、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

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让统治者服从道德规范并遵从一系列的礼仪行为,以此垂范天下,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复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统治者作为道德楷模的理想统治模式。在西方社会,柏拉图最初追求的理想国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让“哲学王”统治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让品质优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来统治社会,这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在西西里的叙拉古实验,柏拉图的政治设想遭到了失败,当发现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在现实中行不通时,他改变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学家当王的最高理想,转而求其次,也就是转到追求“次优状态的国家”的主张,那就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乌托邦,也就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认为法律是实现国家正义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这样写道:“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3]柏拉图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表明他从推崇以德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正像柏拉图设想的那样,西方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最终走向了分离和分裂。在个人行为方面,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为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西方社会的与世俗政治最终也相互分离开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而则通过个体内在的修养和规范达成,二者不相互干涉。这是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特点之一,与中国崇尚德治、礼法并重的传统治理模式形成对照。孔子也曾在一个小诸侯国鲁国实验过他的崇尚道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柏拉图一样,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柏拉图不一样的是,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坚持着他的“德政”理念,这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礼治,而没有转向法治。孔子阐发的“礼仪”不仅是指个人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是上下贯通的,可见孔子所倡导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整体观,这是把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表现。笔者认为,孔子的礼治思想更倾向于德治,他所倡导的礼仪规范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内和外是一体的,不是分离和割裂的。他所强调的“礼仪”是由内而外的道德行为,道德与礼仪是贯通的。孔子以后的孟子则有舍弃外在礼仪形式,追求内在“仁义”的倾向,把礼仪内化为心理情感的准则[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法家思想,法家强调外在的强制性,儒家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律,并强调内在的道德信仰要与外在的礼仪行为和谐统一。事实上只有内外合一才能够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导致后来中国在治理社会上出现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内外兼顾的,但是到了宋明时代,外来佛教主张内在的心性修养,强调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径,使儒家也开始追求内在的超越,这就使得传统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强调由内而外的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规范及内在修养,而非仅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仪式。

三、中国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4

关键词:园文化; 礼仪;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01-001

幼儿园文化是指幼儿园主体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幼儿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是幼儿园精神面貌、行为规范、持续发展的外在显象,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园在利用周边资源的基础上,依托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生活化礼仪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平台,创建了专属于本园特色的书香校园、礼仪校园的园文化。

笔者总结了我园在创建园文化时的一些观点与想法:

一、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强化幼儿园外部环境,创建上善、感恩、和谐的礼仪园文化

新刚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1.充分发挥幼儿家庭中各成员的特点,加强幼儿园礼仪文化建设,烘托和谐的礼仪氛围。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当集体的智慧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新的火花,就会萌生出新的想法。2010年我园向广大家集了“你觉得幼儿园的礼仪环境应该如何布置”金点子活动。通过本次征集活动,再结合教师研讨,园长室成员定位后,幼儿园的大部分外环境就出炉了,走廊上以礼仪儿歌、各种礼仪规范的图画为主,楼梯上以幼儿绘画的礼仪绘画作品为主,整个幼儿园每一面墙、每一个阶梯都散发着浓浓的礼仪气氛,再加上本学期新置的节日礼仪活动照片墙、特色礼仪活动照片墙等,本园文化已跃然于整个幼儿园空间里。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引领幼儿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上善若水的礼仪氛围。

2.1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社会文明礼让行为。参观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坐车礼仪、过马路的行为规范礼仪、与不熟悉的人交谈的礼仪等等,总之在参观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看到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教师会马上告诉幼儿要向这样的成人学习。

2.2参观地本身浓厚的礼仪文化给孩子带来视觉、听觉、感知觉的冲击。盛泽自古就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处处洋溢着丝绸文化的气息、散发着丝绸文化的底蕴。参观“蚕花祠”、“丝博园”等活动我园已经举办了多次,在这些地方参观,幼儿自然就了解了本土文化和特产,也为创建我园文化提供了特色园本文化的平台。

二、整合园本礼仪、特色、生活等课程,炼化幼儿园内部环境,夯实懂礼、守仪、团结的礼仪园文化

1.加强特色课程中的礼仪训练,为幼儿园礼仪文化夯实基础

1.1用跆拳道、轮滑课程打造舜湖幼儿坚毅、奋进的精神。跆拳道、轮滑中的礼仪是跆拳道和轮滑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轮滑活动虽然也是急速的运动型活动,但是不管它们怎样激烈、怎样快速,由于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炼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幼儿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他人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

1.2用围棋、古筝课程打造舜湖幼儿礼让、谦恭的精神。围棋有猜先、第一手下右下角、不迟到、坐姿端正、不推子等礼仪;古筝有姿态优美、眼神交流示意、合奏时与他人合拍融合等礼仪,这两个活动崇尚的都是礼让谦恭等礼仪行为规范,为创建我园礼仪文化增添了文雅、儒秀的韵致。这两个也是我园从开园至今一直为幼儿开设的特色教学活动。

2.生活课程,让幼儿园文化更接近生活

生活课程也是创建我园礼仪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一条就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弊端:“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根除这个弊病,就必须解放儿童的双手。在生活课程中,幼儿在学习做菜、做蔬菜水果拼盘、做点心等过程中充分地用双手创造了一个有一个让老师都惊喜的例子。

三、加强保教队伍建设,坚持师德师风并行,提炼廉洁、向上、共进的礼仪园文化

1.加强保教队伍建设,以人文与制度的和谐统一创建园文化

1.1以人文关怀为起点,创建和谐互助的礼仪文化。幼儿园不仅是孕育幼儿成长的土壤,更是扶持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域,教师之间应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协作、共同进取的工作风格;追寻优势互补、能者为师的教学态度。我园在创建和谐互助的园本教师文化中一直倡导人文关怀与团结互助这两个方面。

1.2以制度约束为入点,创建遵守、敬重等礼仪文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创建园文化中,我园也把制度文化提到了高标准的高度来执行,这样不但能顺利开展各种园务活动,也能让我们在遵守、敬重、守则的礼仪文化熏陶下形成了事事讲完美、件件做踏实的风格。

2.坚持师德师风并行,提高教师素养,树立书香校园、礼仪校园的品牌形象

2.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树立书香校园、礼仪校园的品牌意识。“书中墨飘香,园中文常靓。”这是我为我园创建礼仪文化后总结的。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在我园书香校园、礼仪校园的文化熏陶下。渐渐的我园的老师、幼儿爱读书、常读书、勤读书了。我园还请家长们踊跃报名义务管理图书馆工作,争做图书管理义工,活动总共征得义工24名。教师们在读书活动中也不落人后,并在读书的基础上提高了写作能力。

篇5

关键词:礼仪文化 播音主持 影响

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人员,其仪表要端庄、大方,举止要庄重、文雅,谈吐需文明、有分寸。而这一切皆离不开平时对自身礼仪文化方面的修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传媒的影响,归根结底并不是‘媒介’的影响,而是‘人’的影响。播音主持文化也存在一种‘话语霸权’,掌握和操作这种霸权的人的礼仪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播音主持人员文化的品位和水准。”归根结底,传播媒体的文化品味是由“人”决定的。由此可见,礼仪文化对播音主持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一、礼仪文化影响播音主持个人魅力

作为一名传媒大学的学生,笔者曾多次接触过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的招聘人员,他们在确定最后招聘人选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那就是看参加应聘的人员有没有“自己的声音”。他们解释说,现在的传媒平台并不缺少专业知识掌握很好的人,缺的是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特点的人。现在媒体急需大量优秀的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诸如体育类、财经类、新闻类、评论类和法制类优秀节目主持人,当然,这类媒体的播音主持是竞争的热门,前来应聘的人员挤破了门槛,但是往往一拿出是否“有自己的声音”这个标准一衡量,很多人就被排除了出去。我们说,他们之所以没能应聘上岗,并不是他的专业知识学的不好,如果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话,也是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播音主持的,但是会出现新闻播的不精,主持做的平平这样令人不愿看到的现象。在现代媒体中,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播音主持,往往只能做一些缺乏水准,不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的娱乐类节目主持,他们似乎做什么都行,但做什么都没有特点,缺乏“不可替代”的鲜明个性。

笔者认为,这些人“没有自己的声音”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礼仪文化素养。我们说,播音员主持人除了要有过硬的播音主持知识和技巧外,他还需要具有必要的礼仪文化修养,凭借这种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文化底蕴打造个人播音主持的人格魅力。现代媒体需要的不是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具备专业知识和个性特点,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播音员主持人。也正是基于这点,奥普拉・温弗瑞说:“我必须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话”强调的便是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是个人学识和思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了“个人魅力”,受众才可能在成百上千的主持人中锁定“这一个”,只有受众锁定了“这一个”,愿意与主持人交流,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才有可能产生,否则“千人一面、千人同声”是难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的。

二、礼仪文化影响播音主持的气质

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播音主持,其个人气质非常重要。然而当前的媒体上却大量充斥着缺乏个人气质的播音主持,有的主持人靠别人的绯闻、隐私来博得收视率,这样的主持其实表现出的是主持人个性气质的完全缺失,这样的节目不仅不专业,而且也是非常低劣的。我们讲,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其主持节目过程中的礼仪文化不仅仅表现在主持人的容貌上,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主持人独特的个人主持气质上。而主持人个人气质的形成离不开礼仪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厚礼仪文化素养的主持人是通过高水平的谈话交流来突出节目的宗旨和精神的,这是节目有意义和有礼的总好体现。对礼仪文化素养理解教好的主持人,其节目主持气质往往更加吸引观众,这样的节目主持人较多,比如张越主持的《半边天》、王志主持的、《面对面》、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杨澜主持的《杨澜工作室》等。可想而知,气质对播音主持来讲是多么的重要,而礼仪文化素养则是影响播音主持气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礼仪文化影响播音主持人员的人文修养

说到底,一档节目的质量到底如何,最终把关的还是“人”,而作为节目播出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主持人,其自身的人文修养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这个人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系民众的情怀和为群众说话做事的胆识。播音员主持人首先要明确其“、人民的喉舌”的地位,要承担起政府和民众间“沟通桥梁”的使命,成为民众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凭借拥有的话语权“娱乐”或者“愚乐”受众。那么,播音主持的人文修养哪里来?笔者认为,播音主持的人文修养离不开平时礼仪文化的熏陶,礼仪文化的修养是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礼仪文化影响播音主持终身的发展

礼仪文化可以塑造播音主持高尚的人格,从而影响播音主持终身的发展。专家们曾经指出,“决定一个播音主持人最终能走多远、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核心素质”是“思想人格素质”,人格的塑造有赖于主体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作为人的发展底蕴,礼仪文化对播音主持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实中那些播音员主持人漠视民众的生活冷暖、简单地把职业化的微笑等同于亲和力表现就是缺乏礼仪文化素养的表现。播音主持的人格魅力是心系受众,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时流露出来的真情人性,绝对不是“做”出来的。在受众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人格魅力决定着播音主持到底能走多远,而高尚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礼仪文化的积淀。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重视礼仪文化修养,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播音主持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礼仪文化修养不仅能够使一名播音主持给公众以可亲可敬的信任,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并对自身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0.

[2]高贵武.解析主持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20.

[3]刘佩华.中外礼仪基础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4.

篇6

一般来看,在不一样的宴会场合,无论你作为主人还是客人,都是需要注意不同的准备方式的,比如大型的晚宴(正式舞会、婚礼等等),我们在接到邀请函的时候要及时给主人回复,告知主人参加的人数、是否需要帮忙准备住宿、该准备那些用品等。让主人不至于手足无措。

假如你要参加的比较小的私人晚宴,一般是主人会当面邀请你,当然有时也会收到邀请函,上面会写清楚宴会的信息,比如宴会的形式、场面是很热闹的聚会还是温馨正式的晚餐、是否需要你的帮忙等等,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记得及时了解,也不用担心会造成失礼了。

互惠生和语言班同学也会经常会有所谓的派对,大家有可能会经常以为各种原因组织这样的活动,比如生日、考试结束、节日等等。不过你要明确,即使是比较简单的派对,大家也都会认真准备的,所以我们自己也要用心准备。主人会很早就开始准备聚会用的食材饮料等等,客人在聚会的时候还会帮忙做些小吃贮备餐后甜点。有时,可能还会需要客人自带饮料或者餐具主人会提前通知的,千万不要忘记,否则只能看着别人享受美食了。

还有一点就是德国人在参加宴会的时候,无论规模大小,他们总是在出门前洗个澡,香喷喷的去参加宴会,不但自己会心情愉悦,也是对主人的一种礼貌和尊重。

篇7

春节的前夜是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意思是旧年至此夕而除,明天就更换了新岁。除夕的饮食习俗,北方和南方不尽相同。北方人以饺子为美味,有水饺、蒸饺等,在除夕子时食用,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讨吉利,有的在饺子中放些糖块,意味来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饺子里放一枚“制钱”,吃到有制钱的饺子,意味着财运亨通。

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蛋、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

吃年夜饭之前,旧时一般还先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示纪念。午夜钟声一响,辞岁礼开始,全家向祖先灵位行礼致敬,子女们依长幼之序向长辈行礼辞岁。小辈可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即“押祟钱”,寓意镇压“邪祟”。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祝福。早餐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等,几乎全国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与“年”字谐音,而“年”字本来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现在已通称年糕了。吃罢早饭,人们穿上新装,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家去拜年,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每家都会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这一天,人们吃的大多是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即取其“有余”之意。北方大多吃馒头,南方还是以米饭为主。

除了以上礼仪习俗外,各地、各民族还以自己地区独特的风味食品庆祝春节,增加了春节的热烈气氛。

台湾人欢度春节要吃新鲜西瓜,以庆贺新年新岁。全家人围炉聚餐,品尝水酒和菜肴。菜肴大多取名吉利,如萝卜叫“菜头”,寓意为“彩头”;“鸡”是闽南语“家”的谐音,隐寓为“食鸡起家”;还有一种茎与叶子较长的“长年菜”,表示长生不老等。

湖北部分地区流行“压甑饭”。当地居民从农历正月初一起,数天内不做生米饭,谓之吃存有余。由于是除夕这天各家煮好的够几天吃的饭,俗称“压甑饭”。

四川西部一带,正月初一,按习俗每家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吃长寿面”。相传汉东方朔云,彭祖寿长,活到八百,因是脸长之故。“脸”亦称“面”,“脸长”可称“面长”,因此吃长条面寓意人长寿。民间走访亲友,还多以挂面为馈赠礼物。

浙江西部地区,每年正月初一,各家都准备丰盛的茶点,如花生、核桃、榧子、瓜子、炒米糖、冰米糖等,依次邀请亲友或邻里到家饮茶,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称之为“请大年”。

侗族,大年初一必吃鱼。这天清早他们从池塘里捕几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或煎、或炸、或烧、或炖,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配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春节吃鱼,预示新的一年吉庆有鱼(余),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达斡尔族的男女青年,在大年初一早上梳洗打扮完毕,先向长辈行礼、请安、敬酒,然后逐户拜年。而每家都备有年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着吃糕,取其“年年高”之意。

云南地区的壮族妇女,在初一清晨,身着新衣、鞋,到河渠挑水回家,手里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模仿着六畜叫声,寓意来年“六畜兴旺”。到家后将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让全家和客人品尝,象征吉祥,相信喝了会使人聪明伶俐。

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节日里有去野外汲河水的习惯,称“汲春水”。初一那天全天吃米糕,称“吃熟年”。

海南岛的黎族,除夕早上,男人宰猪、鸡,妇女蒸年糕、煮年饭(或包粽子),下午封存压年米,傍晚摆设祭品,祀拜祖宗,祭毕吃年饭、喝年酒。新年初一闭门守家。早上给牛栏、猪圈、鸡窝等处送年糕。

云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人,在初一这天吃素拜祖坟。节日期间各家还用大米猪肉喂狗,因为传说五谷是狗带来的。

篇8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2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3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礼仪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75-0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务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活动的价值,帮助人们适应现代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是广大民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商务实践中,笔者发现,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商务礼仪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拟从文化背景、价值观体系两个维度出发,深入研究文化差异带给商务礼仪活动的影响。

一、商务礼仪与文化背景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务礼仪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商务礼仪从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成熟的标志正是较为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定。一部商务礼仪的发展史,可以视为各种礼仪规程生发、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每当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商务礼仪程序产生,我们的商务礼仪就向前推进一步;每当一种商务礼仪程序成熟,我们的商务礼仪知识就会有所丰富。正是在各种商务礼仪的不断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的商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产生的影响,必须从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礼仪传统。就中国的文化背景而言,“礼”是最为重要的特征。“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礼节,在具体内涵上是指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规范,在深层社会含义上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要求。”②但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它面临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的服务对象成为当代商务礼仪活动主角。这一事实告诫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就具体的商务礼仪活动而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称模式的不同。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活动双方会面的第一步就是相互寒暄、问候。如果对于对方的称呼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未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极有可能导致商务活动陷入僵局。以中国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背景作为对比的双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更为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同时对自身总是做一定程度的“贬抑”;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对自我的肯定,不仅直呼其名而且常以昵称取代全名。其次,时间观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轮回思想,西方人认可线性思维。前者催生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拉长周期的惯性思维,也培养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重视逐渐培养信仰的思维模式;后者则使西方人将是否信守承诺和接受事前约定列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他们的商务活动往往会作较早安排,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③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餐饮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人往往将餐桌视为商务活动的延续,并力求排场,与西方人讲究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有较大差异。

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文化背景因素对商务礼仪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也是不易被察觉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商务礼仪的演进轨迹难以准确勾勒。商务礼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被湮没在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商务礼仪的演进和文化背景的关系自然也无法被我们完全揭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背景的因素不存在。对某一具体商务礼仪形式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怎样在现实活动中,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认识商务礼仪活动的发展过程,探讨商务礼仪的发展规律,了解实际行动中人的心理状态,评价各种商务礼仪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还是一项值得继续进行下去的任务。

二、商务礼仪与价值观体系

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自从泰勒提出了“文化”的定义后,“文化”就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西方学者弗·詹姆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文化与政治》一书中明确说到:“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源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④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受其影响形成的中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也对商务活动的展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⑤因此,在西方人的思维观念中,个人的利益被置于最高的价值层面。而奠定西方现代文明基础的“蓝色”海洋文明更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其主要特征,受此影响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较少表现出顾及整体利益的“牺牲”行为,而是将如何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视为最终目标。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源自“黄色”农业文明的国度,中国人更为注重一定范围内集体的利益。这是因为,在农业文明的原始阶段,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所有的农业活动,个人必须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海洋文明则不同,他们可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大英雄的身上。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此影响孕育的中西方商务礼仪活动也被烙上深深的文化印记。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不同,不是一种逻辑上不同于当代或不同于西方文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在于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礼仪活动准则,使得中西方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以中西方的宴会为例,中国人讲求排场,而西方人崇尚节俭。因此,在商务宴请中,中国的宴会往往是杯盘满盏、西方的宴会则简约、大方为主;中国宴会重视等级高低,西方宴请强调女士优先。尤其是在商务礼仪活动中,为增进双方的私人感情中国人更热衷于劝酒,西方在追求隐私化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为迁就于他人的情感诉求。这样一些具体商务礼仪活动中折射出中西方人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商务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尊重不同服务人群的习俗,给予符合他们价值诉求的礼仪安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中西方的交流日趋紧密,我们必须正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性。只有真正落实了、平等交往,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的社会价值。商务礼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不是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是源自文化机制的差异。在21世纪的传媒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汇更加迅速,我们只有摆脱单向度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一切的取得依赖于我们正确解读商务礼仪下的文化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商务礼仪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跨文化的高度认识商务礼仪活动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旨在为人们认识商务礼仪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提供启示意义。

注释:

①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2007(33):56.

②张荣翼.冲突与重构[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张波.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J].对外经贸实物,2011(3):69.

④弗·詹姆逊.:文化与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⑤王书柏.浅谈商务礼仪与文化差异[J].时代金融,2012(6):321.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李道魁.现代礼仪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10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十分热情好客,与亲朋好友在一起就餐图的就是热闹和喜庆。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我们常常看到划拳、行酒令、相互敬酒等场面。为了显示主人的热情好客,餐桌上的饭菜通常花样繁多,十分丰盛。中国饮食推崇群享方式而通常实行合餐制。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餐桌上的任何一道美味,体现出中国饮食方式的共享性特征,这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体现,说明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协调与分配。而西方人用餐,人们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西方饮食主要以独享方式进行,奉行分餐制。大家虽然坐在一起,却各吃各的,分盘进行,充分体现出人际关系中的个性独立。对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社会来说,个人自由被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必须遵守。[1]中西方餐饮礼仪各方面都被赋予了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为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

中西方服饰受不同环境、不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像雍容华贵的唐装、使用方便的中山装,含蓄隽永的旗袍更是中国女性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之一,展现出东方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气质。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性解放,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服装概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服装突出个性、彰显个性。在正式社交场合,西方男士习惯穿着西装,搭配白衬衫和领带。当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趋势空前加强。如今的中国人穿着打扮也日趋国际化,正式场合上的着装与西方的差异越来越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服饰方面的差异也很难完全消弭。例如女士穿黑色皮裙在西方被视为是的符号,但在中国则没有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礼仪专家在传播女士穿黑皮裙的禁忌,其实也大可不必,在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逐渐凸显的今天,我们不必一味屈从于西方的文化,正如我国目前利用孔子学院来传播中国文化一样,我们同样固守我们本土的服饰文化和礼仪,来影响在中国的西方人,让他们也入乡随俗,尊重我们的文化和民俗。

三、中西方称呼礼仪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