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范文
时间:2023-03-30 19:0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荡秋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是星期六,我作业做好后就到楼下去玩了。
我跑到滑梯最高的地方,一会儿就望见了那些秋千,我想好久都没荡过秋千了,趁着现在没人赶紧去玩一会吧。于是我就跑了过去我一坐用脚往后走一下子放开,我荡的好高呀,可是一会就降了下来,旁边来了一个小姑娘,我停了下来,坐在秋千上观察着她一开始她也是像我那样,先往后走,在忽然一放,威力比我大多了,但她还有一个小细节,在荡的时候脚还时不时的碰地,大腿上的肌肉都在用力,可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小女孩的速度慢下来,我忽然明白了那个小女孩是用脚的力量来保持速度,有时也利用惯性来增加速度,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信心大增,我调整好姿态,准备开始了,我把脚往后,三二一,开始了,我像飞似的我幻想好像穿过云层和鸟儿们一起飞翔……可现在这种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把脚放到地上,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停了下来,哈哈,这倒挺有趣的。
再玩一次,我可有了足够的经验了,踮起脚,往后走,再一放哇荡起来啦好高啊哇,可我尽然忘记了袖子,玩秋千太久,袖子肯定会很脏的,趁现在还早,赶紧回家洗袖子。
哈荡秋千可真好玩,下一次,一定要让妹妹玩一次。
篇2
天黑了,月亮出来了,三只小猴也出来玩耍,他们来到一棵干枯的树上荡秋千。对于他们来说,夜晚比白天好过,因为夜晚森林很静,好多动物都睡了。
三只小猴中,有一个胆小鬼,他不敢抓着藤荡秋千呢!这不,一只猴子把它荡到半空中,他吓坏了!
他叫着;“我已经要飞到天空上去了,我都已经抓到一颗星星啦!”
等他荡秋千停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小猴都围上来看星星。胆小鬼把手一伸开,哈哈,原来是一个桃子!
中山小学三年级:周子艺
篇3
一旁紫薇花开得正旺,我不禁想起沉睡在旧时光里的那个叫阿迷的小男孩来。那时校园里流行翻双杠的游戏,与其说是一种游戏,不如说是孩提时期的一项技能竞技。
课间双杠周围永远围满了人,小男孩同小女孩一个翻身上杠,在双杠上做出许多动作来,再以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下来,颇有些奥运会双杠比赛的味道。这项活动风靡之广,以至于后来谁不会在双杠上耍几套动作就会立马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记忆里这样的人不多,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个傍晚,我再也禁不住大家的嘲笑,放学过后,确定学校里没什么人后又偷偷溜了回去。我费力地上了双杠,不自量力地想要玩个花样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当我脸朝地重重摔下来的时候,年少时的那点小小虚荣心还在驱使着我四下看看有没有人看到这丢脸的一幕。刚换了个姿势坐好,鲜红的鼻血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一股腥甜的味道很快蔓延到喉头来。
坐在地上的我真有些哭笑不得,阿迷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当我接过他递来的卫生纸,擦净流出来的鼻血,仰头看到了一个略显瘦弱的小男孩,我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他是阿迷。阿迷和我不同班但同年级,他之所以这么有名全因为他的妈妈,阿迷的妈妈在很多年前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脸总是白得透明,双颊上有两抹病态的红晕,记忆里她是个很温柔的女人,据说已经织好了阿迷从小学到高中里所有的毛衣毛裤。
但就是这个温柔的女人让阿迷在学校里很孤单,那时根本不知道肺结核是一种什么病,只听家里的大人说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所以阿迷家几乎没有人光顾,而阿迷也总是形单影只的样子。尽管阿迷有医院开出的健康证明,但他依旧孤单。
阿迷利落地上杠,做出一套动作来,这套动作之新,是我从没在其他人那里见过的。阿迷说是他创造出来的,当然他也给它取了个蹩脚的名字叫“飞翔的阿迷”,那时的我还不懂这个名字里蕴藏着一颗怎样渴望自由的少年心,我请求阿迷教我,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和阿迷相约在每个傍晚学校空空如也后,练一段时间双杠后他就教我玩其他的东西。阿迷有许多新的花样,都是他一个人研究出来的,玩着这些花样百出的东西我不免感受到孤单的阿迷是如何需要一个真正的朋友。而那时的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朋友。
我和阿迷约法三章,其中的一条便是他不能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表现出和我认识,我不知道当时的阿迷是怎样委曲求全地答应了我这个非分的要求,或许孤寂已久的他遇到了便会紧紧地抓住,甚至是不惜代价的。
我在许多人的围观下表演出了阿迷教我的动作,这套动作轰动到有几个男孩立马围上来要拜我为师,我享受着大家赞赏的目光,甚至宣称这套动作是我自创的。被虚荣冲昏头脑的我并没有注意到角落里阿迷暗淡的眼神,只倏忽一刹那,他眼睛里那点仅有的光也消失了。
我完全忘记了每天傍晚和阿迷的约定,有那么多约等我去赴,这边是约我去打弹珠,那边约我去玩纸牌。当我终于记起阿迷的存在的时候,那天傍晚我赶到学校的操场,只看到双杠下的地面上画着阿迷教我的可以一个人下的棋,有用脚蹭过的痕迹,但那一旁的粉笔头却证实了阿迷刚刚来过。
我再也没见过阿迷,大人们说他陪着妈妈去北方的大医院里看病,我知道的仅有这些。那些日子里,阿迷把我当成了他的唯一,而我却真真实实地利用了他。
篇4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明节荡秋千的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荡秋千的由来在中国民俗节日里,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现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其相提并论而趋向于混同,最终则寒食和上巳都被并入了清明,使得清明节成为包容多种民俗内容的传统节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把当时东京(今开封)清明节的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宋时的清明里除了扫墓踏青以外,还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扑、听书、看戏、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
在如此众多的活动中,有一项受女子欢迎的游戏,那就是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两边支架,中间悬起两绳,下栓踏板而成。相传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需要借助藤条或是绳索来回摇荡来采摘果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开篇就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为施钩之戏,以缏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又为打球、秋千之戏。”隋杜公赡为“秋千”作注说:“《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折。’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又将“打球”、“秋千”二事置于“寒食”条目之下,也说明在早期的秋千是寒食节日中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汉武帝时,秋千逐渐成了祝寿的代名词。唐高无际《汉武帝秋千赋序》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千秋万寿,取的其实是谐音,为了避讳,所以改千秋为秋千。
如果说北方山戎人荡秋千是为了强健体格,宫廷秋千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那么自齐桓公北伐山戎并将其传入中原之后,秋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节令里盛行的游戏,以至于“每至寒食为之”。
秋千,绝不仅是来回摇摆如此单调的游戏。魏晋至唐宋,秋千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嫔妃们随秋千的摆荡飘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诗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常与蹴鞠一起出现,“蹴鞠”是男子踢球游戏,秋千则是女子专属,男女相伴,意趣横生。唐宋时期,秋千一直是寒食节里最流行的活动。由于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国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时树木葱绿,所以人们纷纷选择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4.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5.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清明节习俗活动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篇5
终于到了龙山,我一马当先,跑到了“羊肠小道”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从“羊肠小道”窜到了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抢得东西,自然是最好玩的秋千了。大人们自然就去烤火腿肠,鸡腿,鸡翅了,只见油锅噼里啪啦地炸起来了,把油星炸得飞了出来。我们小孩子是绝对不敢去的,还有几位大人也被炸得“落荒而逃”
想不到邓恬竟然抢占了“有利地形”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不让邓恬起疑心,我决定用我的“假动作”迷惑一下邓恬。我还没做“假动作”,邓恬就走了。真是“我不使招,她自招啊!”你不攻自破,那我就……嘻嘻,坐上去。这个秋千是用铁链当绳索,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
我坐上秋千,我想来点刺激的,一开始我就把秋千扯得非常远,结果屁股一滑,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正好秋千荡了过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急忙躲开了。紧接着秋千的第二下又荡了过来,我又顺势躲开了,秋千好像累了似的,慢慢的缓和下来,到了第九下,我把手伸了起来用力一抓,秋千立刻停了下来。
我用手摸了摸摔疼的屁股,缓缓地站了起来……
篇6
荡秋千是古代寒食清明节的重要民间体育活动。古代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这天古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节”。寒食清明节前后,春光融融,风和日丽,正是荡秋千的最好季节。很多诗人都作诗来描写这一情景,例如杜甫的《清明》:“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薛能的《寒食日题》:“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古人们痴迷于这项游戏,甚至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仍然兴致盎然。
荡秋千不仅盛行于民间,而且在宫廷里也十分流行。“秋千”反过来读就是“千秋”,暗喻长寿。汉武帝祈求自己有千秋之寿,所以鼓励后宫的妇女儿童荡秋千。唐明皇时,宫中称秋千为“半仙之戏”,每到寒食清明节,宫中到处竖立着秋千,荡秋千已经成为宫廷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选自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之《体育娱乐》)
我们常说“八字没一撇”,你知道
“八字”原来是两扇门吗?
我们平时常说“生辰八字”“八字没一撇”,其中“生辰八字”的“八字”,是指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正好八个字。“八字没一撇”的“八字”,指“八”这个字仅有左撇右捺两笔,这句俗语是说“八”字连第一笔还没有写,以此来指代事情还没有眉目。
不过,在古代,“八字”最早其实是指两扇门。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与刘子澄书》中说:“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意思是说,通往圣贤之路的大门早已敞开了,可是人们并没有领悟到,不但不进门学习圣贤之道,反而朝外狂走。在这里,“八字”的意思就是两扇打开的门,这个意思很符合“八”字的形象,让人一望便知。
篇7
我的老家在河曲,就是紧挨着黄河边上的。爷爷跟我讲,隔河对岸就是陕西和内蒙古,老家就座落在素有“鸡鸣三省”的巡镇,这更给我的思绪增添了无穷的想象。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只有每年放暑假时,我们全家才回到老家和爷爷奶奶团聚几天。
爷爷奶奶住在一间很旧的小平房里,每年夏天院子里会种些黄瓜、西红柿、萝卜呀什么的,院子里一派生机。院里还养了一只漂亮的小黄狗,它对所有的人都特别友好,尾巴总是摇来摇去的。我依稀记得在奶奶家的大院子里有一棵很粗很粗的海红果树,它的年龄大概比我还大了吧!我只知道,在妈妈生我的时候,这棵树已经很粗了。
以前,每年秋天,树上便会结出一大串一大串、鲜红鲜红的海红果来。海红果的个头也就比我的大拇指头大点吧,,圆圆的,红红的,那种嫩嫩的红呀,是让人看了都“口水飞流三千尺”呀,更别说我这个小馋猫了,哭着闹着要爷爷给我摘海红果。年迈的爷爷很疼我,就拖着不硬朗的身子,手里举着一根长棍,费力地为我打海红果。回想起那时,我可真不懂事,让爷爷给我打下来还不算,还得给我冰冻了,因为冰冻了的海红果就越新鲜,凉凉的,甜中带酸,酸中带甜,那种好吃的感受,恐怕没有人在它的诱惑下不流口水的。
篇8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里,邻居家的孩子文文与我年纪相仿,我和他从小一起玩到大。
无论春夏秋冬,整个村庄都被花草树木、溪水田野装饰得像童话世界一般。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还是家门口的那一架秋千。每当夜幕降临,文文总会来找我玩,我们两个坐在家门口的秋千上,或听大人讲故事,或一起唱着童谣,就连萤火虫也飞来给我们伴舞。肆意飞着的萤火虫像一颗颗小星星,于是我们又换了新的“节目”――摘“星星”。我们追着萤火虫,一路跑,一路笑,快乐的足迹踏遍了整个村庄。
上学后,文文和我也分在一个班。别看我们俩人在同学们眼里是最佳拍档,但在学习上我们却成了针锋相对的“死对头”。班里的第一名,非我即他。
第一次和文文友谊的破裂,是在一个课间。当时,我正为一道应用题苦苦思索,而文文这个数学尖子早就做出来了。我笨拙的小手在纸上一遍一遍画图,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题思路。文文看到我的窘态,不紧不慢走到我的身旁,夺走我的铅笔在图上乱画一通,然后笑着说:“别想了,我们先去打会儿球,放学后我再教你做。”他的举动,在极度敏感、自尊的我看来,不像邀请,反倒像挑衅。所以,我“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猛拍了一下桌子,充斥着愤怒的小拳头快速向文文挥去……文文瞬间被吓哭了,他躲避不及,本能地用手推挡我的拳头,由于用力过猛,他的指甲从我的脸上划过,我的脸上顿时留下了一道红印……
一连好几天,文文都没来找我玩。晚上,我独自坐在家门口的秋千上,月光还是那样皎洁,萤火虫依旧呼朋引伴在夜色中舞蹈,一切都与平常无异,可我心里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大约是在五天后,文文又来找我玩,我心里虽然还有些生气,可当他喊出我的名字时,我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就拿出我的新玩具,兴致勃勃地与他玩起来,几天前的不愉快就这样消散而去了。
后来,父母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送到城里上学了,我与文文便失去了联系。
现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活跃在我的梦境里。今夜,星空依旧璀璨,我仿佛又坐在了儿时的秋千上,惬意地摇着晃着,远处有一个小伙伴向我走来,越走越近,不用说,那一定是文文。
童年的记忆,在荡着秋千。那秋千上承载了我儿时最纯真、最快乐的时光,那是我生命中最闪亮的萤火。
篇9
关键词:兴趣 游戏 运球投篮
前言
篮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农村中学开展比较广泛的一项运动,深受农村中学生的欢迎。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篮球运球上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之一。下面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篮球运球上篮之浅见。
一、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的兴趣,对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比赛集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为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做一些篮球的游戏,让学生看一些篮球比赛的教学片。
二、合理的教学顺序
篮球运球上篮是由行进间运球与投篮两个技术部分组成,可安排的教学顺序如下:1、熟悉球性;2、原地的高低运球;3、行进间(先慢后快)直线高低运球;4、运球急停急起;5、原地的双手或单手肩上投篮;6、行进间(先慢后快)双手或单手肩上投篮;7、完整的运球上篮练习。
三、科学的教学程序
篮球教学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都有其教学程序,要想教好学生又使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教师必须了解它的教学程序:
1、讲解示范
讲解示范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讲解时教师要层次分明、系统连贯生动形象。示范时,教师动作正确,又要舒展大方。
2、选择、组织合理的练习形式
讲解与示范后,采用什么形式进行练习,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形式。而练习形式的选择与组织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篮球教学中选择和组织哪种练习形式是很重要的。如运用篮球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如运球作为篮球基本技术的一部分,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动作,因此应重视学生运球能力的提高,而中学生运球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
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久力差,不易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活动上。因此,将某一种动作单调重复地进行练习会使中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特点,提高中学生运球能力过程中将适量的篮球游戏与运球技术练习相结合,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这样不仅能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达到提高运球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增强学生提高运球能力的信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纠正时教师可采用重新讲解与示范,或模仿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或让学生观看其他同学的正确动作。如运球时用手去打球,而不是用手腕、手指动作去拍按球。纠正方法:讲解并示范运球经肩(或肘)关节为轴,手腕随球的上下起付柔和地触球的正确动作要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采用原地运球练习,体会动作;后进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并掌握正确的运球技术。
4、在练习中巩固与提高相结合。
当学生在练习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时,应转入提高强度的难度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贯彻和运用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由原地到行进、由单个技术练习到综合技术练习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技术。
四、加强课外辅导
由于农村中学相比城市中学来说体育器材较缺乏,一个五十人左右的学生上一堂篮球课也就有五六个篮球,一两个篮球场;再加上农村学生没有城里学生有机会参加少儿篮球俱乐部,因此要想在课堂上好篮球运球上篮教学很难,只有平时加强课外辅导篮球基本功,使学生熟悉球性、原地的高低手运球、行进间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学好,教学生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技术自然就水到渠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终上所述,在篮球运球上篮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学生学好篮球技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篮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34~74.
篇10
关键词:心理需求 马斯洛 房改 房价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黄金十年,房价也从当年的几千元每平米涨到了现在的几万元每平米,其中有房地产市场化政策的导向,也有有房地产商的大力包装,以及炒房团的极力炒作,另外有一个更深层面的但又往往不为大家所重视的原因:人们的心理需求!
本文将从人们的心理需求角度对房价高起的成因进行分析。
关于心理需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要理论揭示了行为背后的心理规律,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构成一个需要“金字塔”。马斯洛指出,只有低层次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并且具有连续性。住房作为一件生活必须品,它的存在首先满足了人们对于安全的基本需要。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以所有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历来有着“造房子,讨娘子,抱孙子”代代相传的观念。房子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的房改之路:在1998年实行房改政策以前居民的住房都属于公有制住房,一般由单位根据住房条件进行分配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新进单位没房住可以住集体宿舍;要结婚了,单位会安排分房,如果实在一时无法解决单位也会先安排其住进鸳鸯楼,待日后有房了进行解决;如果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解决家庭矛盾等问题可以通过置换的方式加以解决。其实当时的城市人住房条件远不及如今的好,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以下的才算是困难户,但在当时人们的心态相对现如今要平和许多,因为当时大家可以“望梅止渴”,无论是当时的鸳鸯楼还是单位分房制度都传达了一个信息:只要自己好好工作住房问题单位总是会帮你解决的。
我们再来看看1998年实行房改政策以后,住房完全市场化,要解决住房问题只有一条路,买商品房。此时主要围绕房地产出现了三个群体。以房屋满足居住需求的自住者;以房屋作为谋生谋利手段房地产商和炒房者;以管理房地产业的政府决策者。在房改之后房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它所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房子成了结婚中示爱的证明,房子成为城市人身份的证明,商品房从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这一基本需求发展为可以满足比安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自住者来说买房是为了满足刚性需求,不论是为了结婚还是改善居住环境,在马斯洛的理论中除了满足安全的需求以外更加上满足归属和爱的需求;而房地产商和炒房者们从房地产市场化过程中获得利益,在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社会地位,满足了他们获得尊重的需求;再来看地方政府的政客们,他们从房价、地价的上涨从而不断推动GDP上升中取得了政绩,从而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既然房地产市场化后能满足更多更高层次需求,为什么作为具有居住需求的广大自主者们心态会变得如此糟糕呢?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在房改前后自住购房者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都是由对商品房的需求而产生的。
我们可以把中国国民对商品房市场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商品房需求的激发阶段,我们还能清晰地记得一则广告是关于中国老太和外国老太买房的故事。这则广告激起了原本住房条件已经很紧张的广大居民尽早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需求;第二阶段,需求的膨胀阶段,当看到各地炒房团转战南北,获利丰厚时,买房的赚钱效应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第三阶段,需求的白热化阶段,“地王频现”夸大了土地稀缺性的特征,房子俨然成立沙漠中的绿洲。对于广大具有自住需求的人来说现在要解决住房问题变成如同千军万马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过,而它则掌握在房产商和炒房客们的手里。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商品房价值与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要想满足这种需求的心理越急切那么愿意为此满足而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在沙漠中的人们愿意用一块黄金来换一杯水。在房地产市场化过程中开发商、炒房团合力共同制造了一个模拟的沙漠环境,让房屋的刚性需求者们如同在沙漠中接受口渴煎熬的人们一样,将满足口渴需求看成满足生存权的需求,不得不以自住者几代人的血汗积蓄以及今后几十年的消费能力的抽干为代价。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住房需求矛盾也是突出的焦点问题,其实决策者们在做出房地产市场化决定时也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期望。但随着房价的持续攀升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不言而喻,不论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崩盘,还是1994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和1997年香港的地产危机都留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这些中央政府,地方决策者们也早已看出,所以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能够平抑房价。
在此笔者也希望给出一些心理学方法:
1、对于自主者来说始终宣传要平抑房价的愿望给人的心理感受如同“狼来了”一样很难让人相信,只有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才能让自住者有“望梅止渴”的心理效应,比如对于中央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看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完全可以改为央企涉及的地产全部建造共租房和廉租房,让新毕业生、婚房需求者、困难户申请租用。让确实有住房需求者不用去挤那座越来越陡峭的独木桥,让裸婚者告别那种无奈。有人之前也提到不买房可以去租别人的房子先结婚啊,但是承租他人房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房东可能随时解约,从而无法满足安全的需求,有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其实就可以看出这种踏踏实实的安全需求是多么的重要。
2、对于房地产商和炒房者应该一分为二,房地产商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建造公租房和廉租房的企业享受减免税等政策,不让企业受到利益的损害,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荣誉的鼓励来提高其社会地位,让其通过另一种渠道满足尊重的需求;对于炒房者坚决扼杀,给予心理威慑,炒房者信用评级降低,不给予贷款等政策支持。
3、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政绩的评价方式可以改变不能从单一的GDP指标考量,更要增加对于民生问题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开发来确定评价指标。从而改变地方政客们满足自我实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飞《心理预期在房价调控中的作用》房地产市场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