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季节范文
时间:2023-03-19 01: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丰收的季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秋天就像一把金贵的钥匙,打开了丰收的大门。你看,满山遍野都是金色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好像在说“农民伯伯,我们长大了!”农民伯伯笑哈哈,忙着去收割了。果园里,苹果红通通的像小朋友的脸蛋,惹人喜爱!葡萄一串串的挂在枝头上像五颜六色的珍珠,晶莹剔透;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秋天多美啊!如果每一个季节都是秋天,那我们就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这多好啊!我爱秋天。
篇2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成熟的季节。
秋天就像一把金贵的钥匙,打开了丰收的大门。你看,满山遍野都是金色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好像在说“农民伯伯,我们长大了!”农民伯伯笑哈哈,忙着去收割了。果园里,苹果红通通的像小朋友的脸蛋,惹人喜爱!葡萄一串串的挂在枝头上像五颜六色的珍珠,晶莹剔透;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秋天多美啊!如果每一个季节都是秋天,那我们就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这多好啊!我爱秋天。
篇3
秋天就像一把金贵的钥匙,打开了丰收的大门。你看,满山遍野都是金色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这是一个农家小院,院门口一只只身穿雪白衣裳的小鸡正在悠闲地找着食物。院子里一片金色,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又一堆,象一坐坐小金山。老人们将玉米串成一串串,挂在墙上、柱子上、木架上,空气中也弥漫着玉米的清香,地上还有一大堆带皮的玉米,一家人正在忙着剥玉米呢。玉米棒就像一个个胆小的娃娃紧裹在小被里甜甜地睡了。为了让每一个金灿灿的玉米都早日晒干,一家人正忙着把玉米的外衣剥下来,露出了金色的排列整齐地玉米粒。就像一颗颗金豆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诱人。突然,小猫不知是从哪儿窜了出来,跑过来,一下子就扑进了一堆刚剥好的玉米粒中间,半天自己都从玉米堆里出不来了。院子一片笑声,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妇女们将剥好的玉米粒凉放在水泥地板上,这样,整个院子全是玉米粒,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而太阳像一个火球,把热向地球散来。年轻的男人们也手提着几蓝剥好的玉米粒,小心翼翼地踩着梯子爬向屋顶将手中提着的玉米粒,小心地撒在屋顶上,玉米粒就晒起太阳来了,还一副挺神气的样子向下面的玉米粒说:“看我高高在上”好不威风。再看小朋友也乐滋滋地帮着干活呢,只是他太小了,提着满满一蓝刚剥好的玉米粒边走边掉了出来,不由地引来了屋外一群可爱的小鸽子正在啄食玉米粒。天空中,美丽的小鸟也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们好象在说:“秋天到了,玉米熟了!人们可高兴了!”再看小农院后的菜园,也是一派丰收的景向,茂盛鲜嫩的蔬菜把畦田遮蔽得严严实实,西红柿打呼噜,连茄子姑娘也穿上紫色的衣裳,真惹人爱。豆角架上一串串,辣椒红得像火炭,大萝卜露出了地面,大白菜像胖娃娃,黄瓜绿得要滴下水来,一群群小蜜蜂,低声唱着小曲,对对蝴蝶在金黄的菜花上翩翩起舞。
啊!秋天是多么五彩缤纷!你是多么光彩啊!你是多么崇高啊!你不仅是美丽的季节,而且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要感谢秋天,因为秋天给我们带来了食物,给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丽。
篇4
人生就是一次长时间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么。
要了解自己能够承受什么样的风险,或愿意承受什么样的风险,“我给自己做过风险测评,我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投资者。”王颖笑着对记者说。平时的工作比较忙,王颖告诉记者,个人的理财重在求稳,选择的产品通常只要跟着大的市场看就可以。
在王颖看来,理财亦是项十分考究的细活儿,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信息,“投资者要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知道产品的风险点在哪儿?每月我会先把三分之一的钱放起来,剩下的再来做投资”。
王颖告诉记者,买的最多的还是国外的债券和国内的基金。“债券的一个好处在于每年有固定的票息,只要公司不违约,即公司不倒闭和经营状况没有出现特别的不善,一般都会固定付息;指数型基金只要抓住市场大势,无需做太多功课,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还是非常合适的。”
如此稳妥的投资,大概收益率会是多少呢?
“5%~10%,当然,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而言,这样的投资回报会显得较低。”王颖告诉记者,“但对于我,8%的收益率是我能够接受的一个理想回报。”
不求高但求稳,王颖买债券基本都会“持有至到期”。“短期的交易投资,考虑到交易费用,说实话,没有一个很划得来,所以我更偏向于长期持有。在合适点位买进的债券,我基本都会持有到期满。”王颖告诉记者。
聊起投资债券的经历,王颖颇有心得,“光看收益了解产品是不够的,很多产品收益率还可以,但伴随的风险有多大,拿到收益的机会有多大,都要清楚。”
例如2008年,澳元汇率让人眩晕的跳水,短短的三个月内澳元/人民币跌幅高达36%,王颖看到了机会,“当时通用电气(澳元)债券价格跌到了80元左右,债券是这样的,不管市场价多少,只要发行人不违约,到期了一定按面值100元给你,加之8%的票息,看到这两点,我将人民币换成了澳币,买了债券。”
“当时的这笔收益对我来讲主要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外汇汇率变动,一个是资本利得,一个是8%的年票息。”提起判断的经历,王颖至今记忆犹新,“8%的票息是稳定的,只要发行人不违约,是一定可以拿到的。”
对于当时的澳元汇率变化,王颖告诉记者,虽然不是不存在进一步走弱的风险,但从2007年的6块多跌到2008年的4块多,个人判断其下行的风险不会很大。“有的人在市场低迷时非常恐惧,但我认为,在市场低迷时可以分批小金额的资金慢慢地投入,在一个已经跌了30%到40%的市场中,反弹的可能性往往大于下跌的可能性。”当时,王颖还配置了丰田汽车(澳币)债券,用来分散投资的风险。
从早期的单身公寓小户型房产投资,到出于喜爱投资小额艺术品,再到现在投资日常的债券和指数基金,王颖告诉我,现在愈发地深刻体会到:有一个固定收益是多么的好!
王颖建议,一方面,在市场震荡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稳固的回报,固定收益型产品就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个人和家庭在资产的配置中,亦需要一大部分投资在稳固的产品上,帮助稳定收益,降低风险,毕竟高风险是点缀。“例如部分基金的波动性较大,当市场起来的时候,会得到很高的收益;相反在市场不好时,其下跌的幅度也很大。这部分只是点缀,最主要的还在固定收益。”
篇5
[关键词]海外应收账款成因风险防范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步伐日益加快,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据统计,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而2011年上半年该数字为170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外汇储备总量截至2010年底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在这种日趋向好的宏观背景下,国内各进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截至目前,国内企业总计至少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海外逾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且该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些巨额坏账极大的抵消了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财富,也使国内企业出口质量大打折扣。
一、当前海外应收账款的成因及风险表现
(一)海外应收账款的成因
1 竞争环境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量及贸易额呈井喷式增长,但出口质量的提高却并未显著提高,再加之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迅速,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也促使了海外应收账款数量的急剧增长。迫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出口企业当前已从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上的优惠延伸到了出口信用的优惠,许多企业在出口业务中大量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甚至为节省少量信用证手续费而选择汇付、托收等商业信用结算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此类结算方式很少在出口贸易中使用。此外,该结算方式还极易引发合同风险,进口商常通过设置一些软条款或模糊条款,来增加出口方的违约风险,致使出口企业的违约压力大增。
2 相关政策的制约
一直以来,我国对海外投资和外汇管理执行着严格的管制政策,由此使得部分企业不得不通过频繁操纵海外应收账款规避审批,以缓解海外公司的资金压力。例如,企业在决定对外投资时,可以以海外应收账款的名义将出口收入匿留境外,并可假借出口应收账款的名义向境外子公司注入资金,以避开国内繁杂的审批过程。若遭遇汇率大幅度波动,出口企业还可以增加以升值货币计价的资产,减少以贬值货币计价的资产;或者增加以贬值货币计价的负债,减少以升值货币计价的负债。而在其他很多情况下,企业也需保持高于正常水平的海外应收账款,以灵活调整应收账款规模及币种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 出口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主要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高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少。在目前所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87%是通过加工贸易承接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核心技术、高附加值环节却并不在我国,大多数国内出口企业只相当于加工厂。另一方面,采取融资租赁的出口企业缺乏话语权,其在合同签订时就已经处于不利境地,因而无法对所出口产品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在这种同品质、低层次的竞争环境下,某些较优惠的价格、赊销策略,也就成为了出口企业的救命稻草,由此增加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4 企业监管不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口企业对于赊销策略一般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这也加大了应收账款催收的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有企业是产生海外应收账款及坏账的主体,而国企管理效率的低下也成为了所诟病的主要对象。例如决策层的更迭,继任者对于前任所产生的逾期应收账款一般采用冷处理的策略,不愿积极追收。从理论上说,应收账款的逾期时间越长,其回收可能性就越低,逾期6个月的应收账款成功回收率只在50%左右,逾期超过1年的不超过20%,逾期超过2年的则还不到10%。此外,很少有企业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纳入考核范围内,这也加剧了坏账风险的发生。
(二)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表现
1 资金周转风险
从目前来看,海外应收账款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延长其资金流入时间,增加其资金周转风险,诱发资金链危机。例如,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出口企业需通过市场拓展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加其产值和利润,因此必然会采取宽松的赊销策略,加重其资金链压力。具体来讲,这一方面会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下降,降低其资金支付能力,提高不良资产率;而另一方面则会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的履现成本,加速资金的流出,由此形成对现金流量的冲减。从这两点上看,处于成长期的出口企业较之成熟期企业其应收账款风险应更高。
2 坏账损失风险
与上述资金延迟所产生的风险相比,坏账损失风险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危害更严重,这不仅会加大企业短时期的资金压力,从远期来看更会导致企业总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而言,应收账款的形成来源于企业所选取的赊销策略,具体而言包括生产成本、毛利润、期间费用等因素;若坏账损失一经确认,上述因素便成了沉没成本,无法转回。从另一角度来看,坏账损失经确认后必然会转入管理费用,从而形成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冲减,这种对其即期盈利水平的巨大冲击极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3 机会成本风险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任何企业因持有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成本,应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催收成本3类。首先,就机会成本而言,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即为债务人对其资金零成本的占用,企业因此丧失了将该资金投资于其他项目而赚取收益的机会。其次,就管理成本而言,其主要由制定信用政策的费用、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调查与跟踪的费用、信息搜集费用,应收账款记录簿以及其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费用所构成。最后,企业在应收账款形成后,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向债务人追讨该款项,而任何追讨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二、现阶段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策略
(一)构建企业信用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机构会对注册企业进行完善、及时、准确、透明的信用评估,若企业在评估系统中处于“低信用”层次,便会被警告或定期公布。但国内却普遍缺乏这样一套行之有效、客观实际的信用系统,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虽已着手建立,但其发挥作用形成还需假以时日。为此,出口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快建立完善自身的信用体系,并在其行业内部形成企业信用联盟,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力求将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
除了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之外,出口企业还可将资信调查委托给专业咨询公司。在标准资信报告中,通过调查注册情况、法律性质、企业历史,确定被调查企业的性质、背景;通过调查财务报告、付款记录、抵押记录,确定被调查企业的规模和偿债能力;通过调查涉诉记录、付款记录,确定被调查企业的信誉状况;最后将上述记录加以综合与整理,可得到最为可靠的资信评价报告,由此形成对被调查企业信用的最优评价,并据此制定赊销策略。
(二)充分利用金融工具
1 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也被称为出口信贷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出口贸易发展,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政策性保险业务,而这也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政策手段。就我国而言,出口信用保险除了涵盖买方无力偿还债务等各类商业风险外,还涵盖其政治风险,如贸易管制、征收或没收财产、颁布延期付款令、战争内乱、自然灾害等,参保后可极大地抵消应收账款风险。
2 福费廷(Forfaiting)业务
福费廷业务是一项与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新型贸易融资产品,其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追索权从出口商处购得因出口商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福费廷从表面上看类似于应收账款保理,但它实质上是一种由进口商承兑、并经进口地银行担保的、无追索权的中长期应收票据融资行为。通过办理该业务,出口企业可有效的解决应收账款资金的占用问题,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并且还可充分规避利率、汇率、信用等风险,为企业赢得生存空间。
3 国际保理业务
所谓应收账款保理,其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或出口商可将一部分债权转让给保理商,并由后者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坏账担保等服务。通过国际保理业务,出口企业可有效的解决应收账款催收难题,融通其资金,这类似于福费廷。但是,保理商同时也可为企业应采取何种赊销策略进行有效判断,并制定其相应的催收策略,这有助于企业债权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尝试借助国际仲裁
从目前来看,海外应收账款的追账成本是很高的,且环节复杂,加之我国当前与许多国家并没有在债务追讨方面签订相互认可或制约的司法行政协议书,即在国内欠款的海外企业胜诉,其结果也很难被所在国法院认可。另一方面,即便已签订相互认可的外国仲裁条约,其执行成本也过高,如美国需支付高额的律师费用,且还需向其支付欠款总额的30%~50%作为佣金。为此,借助于国际仲裁是当前一条最为稳妥、现实的追讨途径,其执行成本也可承受。
国际仲裁是在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基于仲裁双方的仲裁协议,按照所规定的仲裁程序,对争议事项所做出终结性裁决。当前,我国作为《纽约公约》的成员国之一,其仲裁裁决可在140多个成员国间执行,其范围较广,效率较高。为此,建议国内出口企业在订立涉外合同时,务必加入以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的仲裁条款。此外,国内当事人从减轻费用、熟悉环境、公正裁决等方面考虑,也应在其订立仲裁条款时尽量选择我国的贸易仲裁委员会实施仲裁。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团叶.企业海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中),20LO(4).
[2]沈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9(14).
[3]仪垂林.海外应收账款拖欠问题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
篇6
【关键词】智能手机 信令风暴 状态转换 心跳功能
1 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由于软件丰富、功能强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大量的联网应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快速消耗着网络的流量和处理能力。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用户所产生的数据流量占整个网络数据流量的80%以上。此外,智能手机还产生了大量的额外信令负荷,导致网络拥塞、掉话、拒绝接入等诸多问题。
2 智能手机信令风暴的产生原因
2.1 手机连接状态的转换过程
按照3GPP规范,UE在网络中有两种基本运行模式:IDLE和CONNECT。UE开机后停留在IDLE状态下。CONNECT共有四种状态:CELL_PCH、URA_PCH、CELL_FACH和CELL_DCH。当UE完成RRC连接建立后,会从IDLE转移到CONNECT CELL_FACH/CELL_DCH;当RRC连接释放后,UE从CONNECT转到IDLE。UE根据不同的业务和移动情况,可以在IDLE和CONNECT的四种状态之间相互迁移。
手机RRC状态转换由RNC控制,在发送完消息后,手机按照其业务的活跃程度依CELL_DCHCELL_FACHCELL_PCHIDLE的顺序进行状态转换。如果UE上有业务,那么UE应处于CELL_DCH或CELL_FACH状态;如果UE上没有业务,但将要有业务发生的可能性大,那么UE可以长时间处在CELL_PCH/URA_PCH状态;如果UE上目前没有业务,而且将要发生业务的可能性小,那么UE应在IDLE状态(IDLE状态在无数据业务时保持连接网络,避免不断重复创建RAB)。整个状态转换过程(图1)中会产生大量的信令,尤其是由IDLE转换到其他状态时,产生的信令多,转换的时间长。
2.2 智能手机信令风暴的形成
大部分智能手机配置大尺寸显示屏和高主频的处理器,并且使用频率高,导致手机频繁进行状态转换而耗电严重。通过试验,得知手机的四种状态功耗如表1所示:
一些即时通讯软件为用户提供了always on(永远在线)的功能,每隔几秒钟就通过网络发送一些keep alive的消息,并传送较少的数据,如好友状态刷新等,使得手机状态频繁转换,网络为此增加了很多额外信令以进行无线信道的分配和创建。
由于CELL_FACH和CELL_DCH的功耗较高,部分手机厂家为了降低耗电而引入快速休眠(Pre—R7 Fast Dormancy)功能,强制将手机由高功耗状态转移到低功耗状态。Pre—R7快速休眠功能是当手机发现没有上下行数据传输后,向RAN发送SCRI(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消息,使得RAN将手机从RRC CONNECT状态迁移到IDLE状态。这样就导致每次发送消息手机都从IDLE状态转换到其他状态,重新进行RRC request和RAB setup,发送完毕又强制释放连接。手机频繁重复进行RRC连接、RAB建立、加密、鉴权等过程,在网络中产生大量信令负荷,给RAN控制面带来巨大压力,导致RNC上处理信令负荷的CPU负荷过载;手机反复发起连接请求,引起瞬间信令激增数倍甚至几十倍,形成信令风暴,从而网络性能急剧下降。
3 智能手机信令风暴解决方案
3.1 解决信令风暴的策略
智能手机为省电而频繁发起业务释放和业务请求,从而产生大量信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减轻对网络负荷造成的冲击,RNC可以通过控制UE的状态迁移,减少UE发起信令连接/释放的次数,以达到调控网络信令负荷的目的。具体解决策略如下:
(1)对于R7及以下终端,通过RNC下发心跳数据,控制手机在无数据流量时不发SCRI,抑制智能手机频繁的连接释放,从而降低控制面信令负荷,进而降低RAN控制面处理压力。
(2)对于R8终端,由于现网该终端较少,因此可以不考虑R8对网络信令负荷的影响。
3.2 增加心跳消息减少额外信令
对于R7及以下终端,可以通过增加心跳功能抑制手机发送SCRI,从而达到减少额外信令的目的。其原理是:RAN监控PS业务的用户面,当PS业务用户面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时,RAN将在用户面下发心跳数据,从而使得UE认为用户面依然有数据传输,不再发送SCRI消息。DRBC(动态无线承载控制)算法在此处依然有效,当需要将手机迁移到其他状态,比如CELL_FACH、URA_PCH或者IDLE态时,DRBC策略不会因为心跳数据而中断。另外,用户面业务量统计将不包括心跳数据。
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用户业务体验的前提下大幅减少智能手机产生的网络信令,从而降低网络的控制面负荷。
4 解决方案实施效果验证
4.1 实验环境的选取
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实验选取本地WCDMA网络中某RNC。该RNC覆盖区域人口密度大,有近3万WCDMA用户,数据业务流量较大,覆盖的写字楼、院校及科研单位较多,智能手机用户占很大比重。
4.2 实验环境的终端类型
表2是该RNC的晚高峰时段,不同版本终端的RRC请求次数。可以看到,实验环境中的UE大部分是R5和R6版本。
4.3 解决方案的实施和验证步骤
篇7
[摘要]:
从传播学“文本、机构、受众”的视角出发,透视2008年中国国内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精确的文化把脉和对中国元素的创新表达是该类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中西方受众的文化解读差异则是掣肘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促使好莱坞牵手“中国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电影市场和中国本土体制的双重作用。
Abstract: An examination of several “Chinese Style” Hollywood movies that were shown in China in 2008 from a textual, institution and audience analysis perspective reveals that the key to their successes lies in their accurate and innov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However, the different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by Chinese and western audiences constitute the biggest barrier to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Moreover, what motivates Hollywood to incorporate “Chinese Style” into movies is the interplay of global film market and Chinese domestic system.
Key Words: China Style, Hollywood, market, audience differences
毫无疑义,2008年是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年。“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在与奥运会等重大媒介事件的对接中再次被高声唱响。众多海外团队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其中,称霸全球电影业的好莱坞先后推出了《黄石的孩子》、《功夫之王》、《功夫熊猫》、《木乃伊3:龙帝之墓》等多部“示好”之作。这些作品或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乃至民间神话,或是取景于中国的秀丽风光,其中还运用了大量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它们不仅大大延展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印象,同时也让中国观众饱餐了一顿中西杂烩的视觉盛宴。以下,笔者将从文本、机构、受众三个角度出发对2008年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展开分析,力图揭示中国元素在该类影片中是如何被再现及表述的,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一、文本:中国元素的创新演绎
事实上,“外来和尚念本地经”在全球电影市场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上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题材就被好莱坞借鉴翻拍成了西方版的“东方故事”,如《末代皇帝》、《花木兰》等等。只不过,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在表现中国主题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视觉符号的机械组合的层面上,而横贯影片的价值观依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视角仍然是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是经过西方人主观想象与建构后的理解。这些作品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大多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虽然其能凭借神秘的东方奇观吸引一部分西方看客,却无法真正激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跨文化杂交的、胡乱拼凑起来试图满足中西方市场胃口的电影”[1]就像是包饺子时皮用的是中国面皮,馅却换成了水果沙拉——难怪吃下去会消化不良。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显然,好莱坞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要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2008年,当“中国风”再度撞击大西洋彼岸,好莱坞重新交出的这份答卷多少有些令我们感到惊喜。
被喻为“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的《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短短十余天,票房收入便已突破亿元,如此骄人的成绩令同档期播映的其余几部国产影片黯然失色。一时之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熊猫阿波”、“悍娇虎”、“俏小龙”、“龟仙人”等动画角色,人们一边心满意足的沉醉于熟悉的中国符号及传统文化的熏染中,一边对好莱坞梦工厂在处理中国元素时的创新演绎报以热烈回应。该影片继承了好莱坞制作的一贯风格,在外形的包装设计上煞费苦心。首先片名便先声夺人,将世界通用的两张“中国名片” ——“功夫”和“熊猫”加以组合,既凸出了浓郁的中国风特色,又不乏冲突对比下的新意。对西方人而言,中国的动作电影或者说东方武术电影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2],然而,作为中国国宝的熊猫,外形笨重憨厚,却似乎怎么也无法与人们想象中的“功夫”二字联系起来。由此看来,这仅仅是好莱坞又一次在打概念符号的擦边球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好莱坞对这一组合的运用已经不再是流于表面的哗众取宠,而是在融会贯通了西方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基础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通过观赏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功夫熊猫》一方面在“形”上保留了中国符号的原始面貌,另一方面更在“神”和“意”的层面上对中国元素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面条包子等中国特色小吃、长长的山路阶梯、水墨画般的田园风光、在高山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武林圣殿……这些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辨识性的符号在电影中俯拾可见。而由各种传说中的武功招式,如虎鹤双形、蛇形刁手、猴拳、螳螂拳等幻化而来的几位主要配角“中原五侠”与主角“熊猫阿波”的功夫修行之旅更是贯穿全片的主轴。以前我们常常批评好莱坞在拍摄中国题材时“有形无神”,但此次《功夫熊猫》的连贯叙事加上恰到好处的精神挖掘,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随着影片情节的渐进,“功夫”、“熊猫”这一怪诞组合的旨归及创意慢慢浮出水面,观众在被幽默的动画设计逗得前俯后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故事背后的意义所向:这一次,好莱坞梦工厂没有继续生硬地推销它的“美国梦”,而是凭借对中国文化的扎实研究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意象穿插唤起了中国观众关于“功夫传统”的悠远记忆。如影片中阿波跟随浣熊师傅习武的那一段,二人使出的招数很多都是取道于老版的香港功夫片。而主角阿波丰富的动作表情及独特的腔调更是明显模仿了李小龙、成龙和周星驰等多位华人影星。此外,影片的叙事模式也十分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走的是小人物的励志路线。熊猫阿波在经历了“意外之下临危受命——受到挤兑自暴自弃——领悟启示意气奋发——勇担大业完成使命”几个阶段后,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转型,也由此托出了“相信自己,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这一永恒主题,[3]凸显了影片的“神”。然从“意”的角度来看,电影对于山水田园的写意渲染以及老庄哲学的信手取撷令人倍感亲切。如龟仙人在桃花树下与阿波及浣熊大师的两次对话,言语中充满了禅意。对前者,龟仙人启发道“昨天已成过去,明日犹未可知;唯有今朝在手,当好好把握”,暗示阿波应“正视自己,活在当下”;而对后者,龟仙人开导说“你的心情便如这搅乱的池水,混沌不清;等静下心来,答案自见分晓”,忠告浣熊大师要做到“心静自清明”。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神”、“意”的细致揣摩及创新表达是促成《功夫熊猫》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当荧幕上闪现过那些曾经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文化掠影及影视桥段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理距离的缩短及文化认同的拉近。甚至有人指出:好莱坞的此番制作已经超出了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及自身的了解,进入了一个在继承中有所发展的新境界。然而,无论对文本本身的评价如何,电影留给我们更多的应该还是理性的思考:在开拓全球电影市场的道路上,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好莱坞对弱水三千,而取“中国元素”一瓢独饮?又是什么令其狠下气力钻研中国文化,拍出专为东方人量身打造的影视作品?相信只有在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包括《功夫熊猫》在内的整个好莱坞的“中国风”现象。
二、机构:全球市场与民族体制的对话
回顾过去十年中被引进国内的好莱坞大片的整体状况,从《亡命天涯》到《泰坦尼克号》再到《指环王》,进口大片似乎早已确立了一套轻车熟路的商业模式及电影叙事策略。但为何今天,它在叩击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时不再沿用自己一贯熟悉的元素和风格,而是选择了中国观众更为熟知的人、事、物、象?对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副总刘树森的一席话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电影市场,他们一方面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开始转化为真金白银,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则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其中,他所指的“正确认识”,就包括如何看待影片的“审查意见”。[4]由此看来,在全球影视传播与流通的跨国运作中,即便是叱咤风云的好莱坞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因为这当中还包含了一个对话的过程,其对话主体正是全球电影市场与各民族本土体制。
从市场的角度进行考量,需要注意两个概念——叫好与叫座。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总是顺理成章地以为那些叫好的作品必然也会叫座,然而这一逻辑却明显不适用于当下的电影业。放眼望去,占据各大院线票房榜首的影片通常是争议声最大、批判声最高的,它们或许在叙事结构上为人所诟病,或许因华而不实的特技而招人反感……但是,人们仍然一边骂,一边疯狂地涌向电影院,由此造成电影“叫座不叫好”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在市场的自主选择及资源配置下,一些内容精良,但包装欠佳的好电影却无缘在影院与观众见面。又或者,即便争取到了少数几条院线的放映许可,也因为宣传的不到位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票房上惨败,从而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面对这样两种情况,好莱坞的策略十分明确:首先尽力平衡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尽量出产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是当鱼与熊掌必舍其一时,艺术便要毫不犹豫的为商业让路。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好莱坞之所以在开拓全球电影市场的过程中接二连三地调用中国元素,原因之一便是看中了中国符号、中国故事及中国演员糅合所产生的“叫座”效应。例如著名的华人影星、同时也是国际动作巨星的成龙、李连杰、杨紫琼、刘玉玲等人,他们的出演常常是一部电影票房的保证。西方观众喜欢他们,在于对中国功夫的一种仰视的情感以及对异域风情的一种猎奇心理;而中国观众喜欢他们,则更多是出于一种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不断演绎东方传奇、代言东方形象的过程中,这些明星逐渐被符号化,成为了联系东西方电影市场的通用货币,国内影人欲通过他们开辟 通往国际舞台的道路,好莱坞则希望借助他们占领文化亲近性的先机。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功夫之王》中成龙与李连杰的“双J大战”(成龙的英文名Jackie Chan,李连杰的英文名Jet Li),《木乃伊3》中李连杰与杨紫琼的银幕对决以及听到成龙、刘玉玲在《功夫熊猫》中的倾情配音,而这无疑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诚然,中国元素在国际市场上的确有着自身独到的神韵和魅力,能够成为好莱坞创新思想及灵感的一大来源。但从全球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看,它又并非是好莱坞的唯一选择。那么,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致使好莱坞对中国元素如此执着?答案就是中国的国家体制。众所周知,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场域,它可以通过“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优胜劣汰;然而,体制却是一个封闭的场域,它就像是拦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一道关卡,从文化到政治、从精神到物质的流通都必须经过其严格审查和检验。因此可以说,在影视传播领域,市场决定的是影片的形式和内容,而体制决定的是影片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历经了风风雨雨30个年头,其间,我们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而随着入世、申奥等里程碑式的事件一一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大国崛起的事实在世界其他国家看来已不言自明。闻风而动的好莱坞早早地嗅到了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自然想从中捞个盆满钵满。然而,要想入驻中国市场首先必须通过中方的电影审查,这就牵涉到了国家的体制问题。加入WTO以后,我国曾明文承诺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大片(其中包括非美大片),且“允许”不代表“必须”。这意味着好莱坞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已经被牢牢限定,而它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的使自己在这“20部外国大片”中的份额最大化。西方有句谚语:“要想被对方接受,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去了解对方。”好莱坞或许从中获得了启示,在寻找突破中国电影审查壁垒的进路的过程中,它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并吸收中国元素,并在拍摄题材、叙事主题等方面慢慢向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靠拢,努力照顾其民族情感。因为它很清楚,如果将好莱坞影视产品比作一架飞机,自己虽然能够决定起飞的时间和飞行的高度,却不能保证飞机最终降落在它该要降落的地方,而只有通过与中国电影审查体制的协商及对话,才能确保产品最终进入预期的目标市场,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及盈利价值。
综上可知,好莱坞影视作品中之所以越来越注重表现中国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元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及号召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加轻松地通过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加大被引进的几率。在此之前,全球电影市场与民族本土体制之间展开了一开一阖的激烈对话,而好莱坞最终牵手“中国风”无疑契合了对话双方殊途同归的选择。
三、受众差异:电影传播的阿喀琉斯之踵
经过全球市场与民族体制的反复遴选,最后入驻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已是屈指可数。但是它们并不能过早地为自己有份分吃中国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而窃喜,因为它们还必须通过中国观众挑剔的审视。综观2008年引进的四部好莱坞“中国风”大片,除了《功夫熊猫》真正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之外,《功夫之王》、《木乃伊3》只能说是毁誉参半,赚了票房却没有赢得相应的口碑,《黄石的孩子》则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典型。很显然,在这一目了然的区分里,受众是直接给出评价和反馈的人。他们掏钱买票,进影院消费电影产品;他们是电影制作商的衣食父母,是掌握电影行业生命线的关键所在;电影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能否最终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只能通过他们的反应予以体现。然而,受众同时还是一种多样化的,由各种亚群体组成的社会集合体,他们受文化背景、兴趣品位、需求偏好等因素的区分[5](P113—114),这便决定了受众差异是电影传播必须攻克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影视作品跨国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间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在解读文本时的主观多元性常常造成传播的“失效”以及信息的“误读”。其中有关传播失效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滑铁卢。当时,《卧虎藏龙》一经播出便博得了西方电影界一片压倒性的赞誉声,此后更一举摘取了奥斯卡四项大奖,获得了中国功夫片有史以来的最高国际声誉。然而该片在国际市场上的辉煌战绩并没有延续到中国内地,中国观众普遍认为电影缺乏新意,片中的打斗场面和爱情刻画令人失望,结果导致影片发行亏损400万。就这一现象,许多专业人士提出了看法,其中,《华盛顿邮报》驻京办事处前主任约翰邦弗雷特直言不讳道:《卧虎藏龙》之所以在美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很中国化;之所以在中国失败,是因为它太中国化。[6]这一语便道破了东西方受众在看待同一文本时不可弥合的差异。西方观众欣赏的是《卧虎藏龙》的飘逸唯美以及影片反映出来的隽永绵长的“中国侠文化”;而这些恰恰是最受中国观众诟病的地方,在习惯了火爆激情的武侠片、动作片之后,《卧虎藏龙》的文艺化叙事之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是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而信息误读在影视传播中就更加常见了。《木乃伊》电影系列曾一度以古国埃及作为叙事背景,凭借惊险刺激的内容以及华丽精湛的形式而备受全球电影市场青睐。可是当续集拍至第3部时,导演却异想天开地将故事背景搬到了中国,以至于有了今天的《木乃伊3:龙帝之墓》。其实关于这部影片,且不说情节内容如何如何,光看片名就足以引起争议。许多中国观众觉得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民族瑰宝“兵马俑”被偷换概念,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木乃伊”这一事实,而正因为中西方受众在有关该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直接导致在西方人看来是创新运用中国元素的举动,在东方人眼中却误读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明的亵渎。此外,该片的血统亦令人感到困惑。几个西方人,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打造出一部东方的魔幻传奇,问题直接指向“影片是拍给谁看的?它到底是该随西方的姓,还是应该被归入到东方的名下?”显然,制作方是本着善意和迎合的态度希望拍出一部“很中国”的电影,片中也大量运用了五行八卦、甲骨文、香格里拉、长生术、甚至喜玛拉雅山雪人等中国独有的标识及符号,虽然外国观众看得一惊一咋、不亦乐乎,但是仍然令中国观众感到十分别扭。原因在于,一场电影下来,人们除了看到漫天漂浮的中国元素,还看到了当一切外在形式隐去后的“山姆大叔”那伟大的形象,最终结果,这还是一部讲述美国人充当“救世英雄”的影片,原以为是唱主角的中国演员和中国故事此刻倒成了背景和装饰,难怪让众多国人愤愤不已。
由此可知,受众差异的确是掣肘电影传播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受众在解读文本时的差异性问题,电影传播便很难达到其预期的良好效果,甚至有可能因为误读而造成传播效果上的适得其反。这一点,对于要竭力平衡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受众的心理诉求的跨国影视文本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好莱坞就像是一个成熟的文化大熔炉,它擅长将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打碎、拼贴、重组,进而塑造出一个全新的、杂交式的文化形态。在它的生存手册上创新与类型是一组相合相悖的概念:类型是好莱坞电影成功的法宝,而创新是好莱坞电影不死的力量。稳定的类型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偏好及心理期待,灵活的创新则能化解受众的审美疲劳,满足其猎奇心理。正是在类型与创新的完美协作下,好莱坞影视帝国得以崛起,然而,一直无往不利的这两大影视创作策略却在此次好莱坞向中国市场返销中国元素的实践中失去了效力。《木乃伊3》和《功夫之王》,从类型上看都属于魔幻风格的动作片,题材均取自中国历史或民间传说,着重表现以功夫为代表的“中国风”元素,宣扬的中心思想则是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此一个系列组合,或许很好地考虑到了西方受众的文化心理诉求,但却对东方受众缺乏关照。在这样两个既老套、又多少带点恼人的意识形态规训的故事面前,中国观众即便冲着好莱坞的名号踏进了影院,也不能指望他们给影片一个高的评价。反之,《功夫熊猫》在类型与创新的把握上则要高明得多,明明是一部定位给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动画片,却最终成了老少通吃的票房赢家,《功夫熊猫》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诙谐幽默、机智创新的形式,更在于其故事背后宣扬的那种人性光辉及普适价值。这种文化叙事弥合了中西方受众文化背景的差异,触动了一场全人类的情感共鸣,也由此克服了电影跨国传播道路上的最后障碍。
2008年已然过去,回首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好莱坞“中国风”的正渐渐退去。然而无论是古灵精怪的《功夫熊猫》,惊艳炫目的《功夫之王》、《木乃伊3》,还是兀自静默的《黄石的孩子》,都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一样的体验和回忆。在这些体验与回忆中,有惊喜,有失落,有顿悟,有反思。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这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展开平等、和谐对话的新契机。为此,我们要做好准备,在发展壮大民族影视传播事业的漫漫长路上,学习好莱坞多元、宽容的文化心态,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寻求创新与突破,努力挖掘电影叙事背后的永恒精神,减少南橘北枳的传播障碍,以便我们的文化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真切善意的表达,以及更加自由的流通。
[注释]
[1]戴廉. 中国电影:东方不亮西方亮[J]. 瞭望新闻周刊,2006,(3):60—61.
[2]陈犀禾,黄音. 向中国电影致敬——来自大洋彼岸的报告[J].当代电影,2006,(1):105—109.
[3]杨玉洁. 融合的力量——好莱坞三维动画长片《功夫熊猫》的启示[J].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6):8—15.
[4]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indus.chinafilm.com/200809/1753365.html , 2008-09-17 / 2008-11-10.
[5]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我校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在五校联盟学校的帮助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现将我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小结如下:
一、制度健全,层层落实
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建设小组——教研组”组成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规划、协调和推进。专门成立了佛山市第六小学课程和课堂改革“卓越课堂”建设小组,由梁妹女主任负责组织开展工作,叶芸老师担任组长、王宇仪老师担任副组长。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了课改的有效推进。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家长积极拥护、教师热情探索的良好课改氛围。
二、突破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改革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显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教师走下高高的神坛,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各科组结合学科特点,抓好突破口,在课程和课程教学改革中别具一格。
数学科提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如:教学“面积”这一知识后,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面积,算一算铺某种型号的地板砖需要几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英语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开放型探索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思维现实和发展潜能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再创造”活动。从而让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遇到比较难以记住的单词时,可以让多个学生寻找不同的记忆方法。英语科组积极承担区研究课任务,由陈衡衡执教的课例展示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
语文科根据学生学习、个性等情况把学生分成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每小组4到6人,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不同,在合作讨论中交流,生生互动,正好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学生在自学中兼以合作讨论,即可解决知识问题,又可培养互助精神。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探索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共同的探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探索“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自2014年我校依托“五校联盟体”的教研力量,融各家之所长让课堂改革生花,我校课堂在逐渐发生着变革。课改就是要课堂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在专家理论的支持下,老师的改革思路慢慢清晰,各学科科组纷纷开始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学习”模式的探究学习。我校与联盟的学校也开展了同课异构和研课、磨课等活动。
2015年初我们开始在二年级至五年级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在实验班中,我们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次探究。实验老师在实验班中分组,使用导学案作为教学导学,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独学,组学,群学和班学。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
独学:老师通过布置有效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热,思考老师的预习问题,经过内化,带着问题去听课。独学为学生预留空间思考内化。
组学: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与人沟通,学习同伴所长。组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安全的学习氛围。
群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阶梯提升学习。学生在群学中会有跟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我学习力发展的空间。
班学:班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全体集体学习关键学习点,另一部分出现在课堂结束前,学生在班学中的知识大展。学生在班学大展中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老师加以辅导提升。
课堂改革没有固有的模式,但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学校的实验班的课堂上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是以老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在课堂上总能听到讨论声,看到学生们在小组中热烈地讨论,老师游走在课堂上,给予适时的指导。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我校本着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原则,在全体教师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明确各项要求。要求每名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材料,写好学习笔记,写好理论学习心得和实际工作的教学案例,学习方式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要求每个班主任在班上建立合作小组,订好组名、组号、组员分工、组规等,每名教师都在自己任教的科目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依托盟校,周周校内教研,月月五校交流。教研组活动应该是学校的教学基地,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组织好每一次教研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我校各学科每周都有一次的教研活动,教研的形式多样,有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沙龙、专题发言等。务求做到每周的教研都有主题,有积淀,有收获。每月五校联盟体还会组织各学科老师进行专题的教研活动,采取在听研究课时分好任务,观察老师学生上课现象,在集中时发表自己所看到的课堂现象,通过一轮交流后,再马上分任务重构课堂。这种参与式的盟校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研中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教师素质发展,结合我校开展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邀请各方的专家为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如:10月份邀请了黄咏珩两次到校为全体老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坊”的培训,黄老师给我们送来的十种“合作学习工具”使老师们耳目一新、获益良多。11月邀请西安东城一小骨干老师王娟老师进校听课,与全体行政、数学老师进行研讨,为老师答疑解困。此外,我们还多次组织老师们聆听安文铸教授、丁炜等多位专家的课改专题讲座。
在校内,我们各科老师实行了师师结对,制定好结对的计划,做好研讨的记录。采取教师个人备课与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格局。
4、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为外出学习创造条件。本学期我校为二十多位老师创设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将课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如:江玮校长赴西安与各校长进行“有效推进课改的策略”交流研讨;严绍炜、赖可、梁少芳等六位教师赴西安东城小学观摩学习“卓越课堂教学模式”课例展示;梁妹女、余小庭等六名语文老师到珠海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创新课堂”研讨会;李健花主任到浙江衢州进行中层干部研修学习;吴莉文老师参加?;曾允光、陈宇娟、黄军、邓才灏四名老师分别赴中山、惠州学习观摩;佛山市英语骨干老师叶芸到深圳研修。
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评比中屡获殊荣:多篇论文、课例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江玮的论文《利用英语分享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芸的“课例《Rain Forest Food》”、陈衡衡的“课例”《Let’s read》分别获省课题一等奖,英语科组《分享阅读的途径和方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获省课题组一等奖。一部分文章还发表在禅城教育杂志等刊物上;叶芸、梁妹女老师被评为课改优秀教师;王宇仪、陈镇中、黄启和老师获育苗杯数学竞赛辅导老师奖;黎红梅、黄佩仪荣获小学生五月诗会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赖可老师荣获禅城区小学语文老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吴婉莹、梁妹女老师荣获禅城区语文说课比赛二等奖;廖展鸣荣获小学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谢若琳等六名学生获禅城区暑假征文比赛三等奖;等三名学生获禅城区小学生五月诗会一等奖;邵靖殷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获二等奖;陈俊宏获小学数学育苗杯通讯赛二等奖;陈智轩 黄泽霖参加小学“派乐英语”故事朗读展示活动获一等奖。
四、借力社区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学生对于社区活动的兴趣和需求是我们开展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学生的社区活动的兴趣和经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非常有兴趣;他们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以及一些展览等活动,对于这样活动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愿意经常到社区参加一些活动,愿意多了解社会,而这种活动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更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我校跟市东、东城、佛平、佛平北、文南、永安等六个社区共建单位,经常组织各种各样活动,如:亲子家居艺术插花培训、参观佛山市劳教所、参观水厂、参观佛山市消防局、参观叶家祠堂、慰问社区敬老院等。学生对于这些活动很积极参与,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参加一些学校搞的课外活动,他们平时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了解社会的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他们认为带孩子出去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这种的实践活动多一些挺好的,他们的孩子在参加了一些活动之后,回去变化都非常大,动手能力增强了,也愿意劳动了。
本学期,我校申报为禅城区城市学校少年宫,开设了足球、乒乓球、科学、编织等项目,并经过与六个共建居委会商议,确定了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学习技能五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并且制定出课程活动时间计划。
活动月份
课程内容
具体工作
负责社区
2015年3月
服务社区
分派结对班级到共建社区清洁卫生
6个社区
2015年4月
走进社会
邀请社区老革命干部给孩子讲述英雄事迹
6个社区
2015年5月
珍惜环境
带领学生郊游,进行环境调查
6个社区
2015年6月
走进社区
参观永安社区的叶氏大宗祠参观,了解历史文物的保护。
6个社区
2015年7、8月
走进社会
学习技能
利用暑假到社区活动室学习写毛笔字、学太极、剪纸、编织、乒乓球、篮球等。
6个社区
2015年9月
珍惜环境
组织学生到中山公园活动,感受中山公园的美丽。
6个社区
2015年10月
关爱他人
慰问环市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
6个社区
2015年11月
走进社会
组织学生参加陶艺亲子活动,并参与祖庙老人饭堂义卖活动。
6个社区
2015年12月
学习技能
参与社区亲子乒乓球培训、比赛
6个社区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学习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组织课程改革现场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交流。
2、总结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3、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篇9
【关键词】 β1受体阻滞剂;风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已经呈总体下降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在局部寒冷、潮湿、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风湿性心脏病仍然是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原因初步调查[1],就全国而言在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调查中,风湿性心脏病位居第三。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所至的心力衰竭有其独特的解剖病理特点,心力衰竭症状难以控制,易反复发作。因此,风湿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是基层医院在治疗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我院内科自2007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均经病史、体检、胸片、超声心动图确诊。如(表1)。
1.2 心脏瓣膜病变 所有病例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6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2例,在22例中有3例存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 心电图资料 28例患者中,表现为快速心房纤颤[3]有23例,窦性心动过速有5例。
1.4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心力衰竭急性期首先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待患者胸闷、气急、体液潴留等心力衰竭症状减轻后,开始服用具有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始服剂量12.5 mg,2次/d。若患者在两周内无不良反应,服用剂量加倍,力争达到目标剂量50~72.5 mg,2次/d;若患者不能达到目标剂量,则坚持服用能耐受的最大剂量。部分患者如果同时服用地高辛,美托洛尔剂量要根据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适当减量。
1.5 随访观察 患者在住院期间按护理级别进行观察,出院患者指定专人负责随访,要求半月进行一次随访,每次详细检查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并按NYHA或6 min步行实验法对心功能进行分级。
1.6 疗效指标 按NYHA分级,若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为显效,Ⅲ级为有效,Ⅳ级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病例通过长达半年时间进行追踪观察,在2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4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急性脑血管栓塞,1例因心力衰竭恶化所致。在本组病例中,治疗有效率达78.5%。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目前是我国基层医院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早已把β1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标准药物之一,但风湿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其解剖结构,病理生理变化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有所区别,并有其独自的特点。风湿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对心脏瓣膜呈慢性进行性损害,一般以二尖瓣病变为主,常常导致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另外,二尖瓣狭窄产生左房和容量超负荷,改变了心脏电生理特征,而且风湿本身也损害窦房结和产生结间束纤维化。因此,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大都伴心房纤颤,心房纤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心力衰竭治疗的难度,同时也使许多患者过早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存在三个始动因素①二尖瓣狭窄使左心室充盈受损,早期表现为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晚期伴严重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②二尖瓣狭窄部分伴有关闭不全,以致心脏每博输出量减少;③风湿性心脏病晚期,一般都有并发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收缩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而言,疗效相对较差,而且心力衰竭症状既使得到暂时控制也容易反复。本组病例,笔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和抗血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使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作用于心力衰竭的三个始动因素。美托洛尔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治疗作用,①它具有降心率作用,使心室舒张期延长,从而改善心室充盈,特别是对于伴有快速型心房纤颤的患者,有效的心室率控制是改善心功能的主要途径;②它具有扩血管、降压作用,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尖瓣反流,使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③它具有上调β1受体密度的作用,恢复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适当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在本组2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达78.5%。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从理论上讲,应该对瓣膜病变的情况、心功能状况、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进行客观评估,从而进行瓣膜成形术或换瓣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因受经济、医疗技术及换瓣术后需要终生抗凝治疗而无法坚持等诸多因素限制,在手术治疗受限的情况下,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和抗血栓等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β1受体阻滞剂来阻滞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6-569.
篇10
关键词: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独活寄生汤加减;疗效
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当归、川芎、芍药、熟地、人参、甘草等中药组成。其功能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是治疗风寒湿痹兼有体虚的通用方剂,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本方千百年来运用至今,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我院自2009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74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8例手关节痛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按中医辨证分型均为风寒痹阻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男28例,女46例;年龄40~72岁,平均(56.4±4.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1.1)年。对照组男27例,女47例;年龄41~72岁,平均(55.8±4.2)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4.6±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方药组成:独活15 g,桑寄生20 g,杜仲10 g,川牛膝10 g,细辛3 g,秦艽10 g,桂枝10 g,防风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0 g,熟地15 g,党参15 g,茯苓10 g,甘草5 g。随症加减: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党参。冷水浸泡30 min后煎取药汁,1剂/d,水煎至300 mL,早晚各服150 mL,连服2 w。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辨证调整方药,再服2 w。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口服,2次/3,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关节肿痛消失, 活动正常为治愈;关节肿痛明显减轻, 活动正常为显效;关节肿痛减轻, 关节活动改善为有效;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 治愈+显效+有效。
1.3.2对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症状轻重分级如下:疼痛轻, 持续时间短为轻度,计1分;疼痛时间较长,>4 h/d,尚能忍受为中度,计2分;疼痛较重,持续,难以忍受为重度,计3分;无关节痛则计为0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经1个月治疗后,治愈20例(27.03%),显效32例(43.24%),有效12例(16.22%),无效10例(13.51%),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治愈16例(21.62%),显效30例(40.54%),有效15例(20.27%),无效13例(17.57%),治疗总有效率为82.43%。两组治疗疗效相仿。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指关节疼痛评分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手指关节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关节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主要为风、寒、湿之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从而导致关节肿痛、活动障碍等。或肝肾不足、劳累过度耗损正气,正气既虚外邪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风邪较甚多表现为舌苔薄白,脉多浮弦;寒邪偏胜多表现为疼痛固定,身有冷感,舌苔薄白,脉弦紧;湿邪偏重多表现为痛部酸楚,沉重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湿、热、毒、劳伤及七情失调均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手关节痛属于临床常见病,其病程较长,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轻重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常规采用西药治疗,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易产生胃肠道反应,而且,非甾体抗炎药还存在其它许多不良反应,如可以引起头痛、头晕、腹痛、便秘、腹泻、胃烧灼感、过敏等。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还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的中医治疗,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观察其风、寒、湿之邪在病程中的偏胜情况,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风偏胜者,祛风为主,辅以御寒利湿;寒偏胜者,散寒为主,辅以祛风化湿。湿偏胜者,以化湿为主,辅以疏风散寒;痹证日久,除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关节的症状外,还常出现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症状,应祛邪扶正,攻补兼施,祛风散寒除湿的同时加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之品[3]。
独活寄生汤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方中独活、桑寄生为主药,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牛膝、杜仲、熟地黄为辅药,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党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桂枝祛寒止痛,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以上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主要有抗炎,镇痛作用,可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其毒性低,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本组研究资料中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疗效相仿,但观察组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活动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临床疗效显著,可发挥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以及蠲痹止痛等功效。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寒痹阻型手关节痛,全方祛邪扶正、标本兼顾,补气血而强肝肾,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印堪.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2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