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范文
时间:2023-03-25 06:0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言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出自:唐代·杜甫《绝句》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2、古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自:唐代·韩愈《春雪》
释义: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古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宋代·卢梅坡《雪梅·其一》
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4、古诗: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出自:宋代·陆游《除夜雪》
释义: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5、古诗: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篇2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首可以考证的七言诗。
篇3
关键词:杨万里;七绝;句法;意象选择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46-05
陆游在《杨廷秀寄南海集》中说:“夜读杨卿南海句,始知天下有高流”“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他还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云:“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范成大在《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说:“文名藉甚更诗声”“句从月协天心得”,他们所评价的都是杨万里的诗歌创作。
杨万里的诗歌之所以受到著名诗人的推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自成一家的“诚斋体”诗风。对于“诚斋体”的具体涵义,大概自此概念提出之后就众说纷纭。近代以来,现代及当代学者对“诚斋体”的看法不断更新、补充,大有涵盖杨万里诗歌的全部优点之势。笔者认为,这样不加限定、毫无界说包括一切诗作特点的看法不符合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而且过于宽泛的探讨“诚斋体”的内涵不但不会对杨万里诗风的深入认识,反而会使“诚斋体”的特征进一步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诚斋体”的真正内涵,恰当地界定具有“诚斋体”特色的诗作。
一、“诚斋体”的典型代表七绝
杨万里是一位长寿的诗人,在他八十载的人生经历中,诗歌创作有很明显的分期,即使在“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就他本人的主观努力而言,仍在不断追求着诗风的变化,但是如果从整体特色看,诗人自己在“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的“求变”无疑是对“诚斋体”作完美的追求,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因此,以“诚斋体”诗风的是否形成为标准,杨万里诗歌的创作历程可分为模仿、探索、成熟三个时期,至于“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的“求变”完全可以认为诗人对自己诗风不懈的完美追求。
诚斋体的形成就是以其诗风进入“欣如”阶段为标志。杨万里在《诚斋荆溪集序》中说得十分清晰,“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其中的“欣如”就是诗人自己诗风成熟的境界。至于“欣如”的含义,正如杨万里自己所说“试令儿辈操笔于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其中的“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即是作诗时应对自如、诗思泉涌的“欣如”境界。达到这种作诗状态,是诗人一直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诗人长期探索、积累的结果。“欣如”境界一旦获得,会令诗人欣喜若狂,创作大丰。因此,杨万里说:“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可见,至“戊戌三朝”,杨万里诗风已经,成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诚斋体”风范。而这一时期的结集主要就是《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三本诗集。
梳理这三个集子,我们会发现其中的七绝数量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看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研究成果,他对杨万里各本诗集中绝句数量做了一一统计,通过整体的对比,七绝诗体占杨万里整个诗歌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具体到《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三本诗集中,七绝更占有不小的比重,如在《荆溪集》中七绝占66%,在《西归集》中占72%,在《南海集》中63%,这些数字无可争辩的说明:七绝在诚斋体诗风的重要载体。
至于杨万里为何选择七绝的形式来创作“诚斋体”诗歌,笔者认为主要得益于绝句诗体本身具有的“七言四句”自由不拘的形式,这种诗体形式最能表达杨万里的心口,也是诗人进入“欣如”状态后最容易采用的,正如张瑞君在《杨万里评传》中所言的“在五七言诗的各种体裁中,七绝最容易写得富有情趣、活泼、灵动。它既不象古风那样讲究章法,也不象律诗讲究对仗而形成拘谨和板滞”,“就五绝与七绝而言,七绝因能巧用虚词、重字等更灵活多变”,这些分析准确概括了七绝较于其他诗体的优势,可谓精到,也再次说明七绝之于杨万里创作“诚斋体”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大致粗略地认为杨万里选用了七绝,而七绝成就了“诚斋体”。
二、杨万里七绝句法词法的运用
有人总结杨万里绝句的作法,依据对仗还是散句总结出若干结构,其实这种路数不是依据绝句总结结构,而是以结构去套绝句,因为结构是完全式的、具有绝对包容性的,以此全部结构模式去衡量绝句形式,当然总能找到例证,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分析总结路数无疑是削足适履,更不能加深对于绝句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先有概念,后找例证,也即是“主题先行”。因此,分析总结性探索应避免此类观念先入,在未有定论之前,科学的态度是先个别再一般,即从个别的特点走向一般的总结。所以,笔者结合杨万里七绝的创作实践,力求通过具体作品的归类分析,得出较为正确的“一般”性结论。细细梳理杨万里诗风成熟时期的七绝,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来把握其艺术特征:
(一)虚词的巧妙运用
诗歌以字少凝练见长,要求言短意长,因此篇幅十分有限,就七绝而言,一首诗作四句二十八字,可谓极其短小。一般情况下,诗人创作诗作要表达丰富的意蕴,必须多用实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丰富含义的传递。而杨万里则喜欢用虚词,而且用的很巧妙,一首诗的好坏甚至取决于一个虚词的点缀装饰,这无疑是“诚斋体”七绝的独特之处。具体而言,杨万里七绝诗句中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等虚词用的最为精当,可举诗例如下:
1.副词的运用。副词虽属虚词,但由于它具有表情态、程度、时间等方向的功能。所以杨万里喜欢在七绝中运用,其七绝诗句中常见的副词有“忽、乃、皆、曾、聊、犹、堪、自、复”等。例如: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入常山界二首》)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呜。(《宿灵鹫禅寺二首》其二)
忽开风起仍波起,乃是飞声与落声。(《净远亭晚望》)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三)
归舟曾被此滩留,说著招贤梦亦愁。(《过招贤渡四首》其一)
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秋花》)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昼落无声夜有声,只堪醉听不堪醒。(《秋雨叹十解》其七)
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秋热二首》其二)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晓寒二首》其一)
吹乱众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春风。(《晓寒二首》其二)
2.介词的运用。在诚斋体绝句中,杨万里常用的介词有“于、从、与、和、替、将、向、以”等。例如:
梅于雪后较多花,草亦晴初忽几芽。(《雪霁出
城》)
上巳春阴政未开,寒窗愁坐冷于灰。(《上巳三首》其一)
待倩春风作媒却,西湖嫁与水仙王。(《水仙花四首》其二)
只有向南接天去,更和一线也无痕。(《过新开湖五首》其一)
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兰溪双塔》)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罗溪望夫岭二首》其一)
莫以甘棠南国荫,便忘蓝草北堂别。(《送庆基叔德上犹二绝》其一)
3.助词的运用。杨万里在七绝中常用的助词有“得、却、煞(杀)、来、将、了、去”等。例如:
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到地却回身。(《过招贤渡四首》其二)
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登净远亭》)
上却城来忘却归,迎他来属送他飞。(《晚衙野望》)
到得欲开浑别了,玉肤洗退淡脂。(《瓶中红白二莲五首》其四)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立秋日闻蝉》)
茅屋破时偏入画,布衫洗了晒枯桑。(《野望二首》)
无数菊苗齐老去。多时花径不曾来。(《雨后行郡圃》)
4.连词的运用。在绝句中,杨万里常用的连词有“与、及、和、且、若、虽、要、只有、又、而、况”等。例如:
无波可照底须窥,与柳争娇也学垂。(《垂丝海棠二首》其一)
七字全胜五字城,清於庾信及锺嵘。(《和昊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其二)
从教三日风和雨,闭户烧香不看花。(《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其二)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其一)
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登净远亭》)
若要顺风兼顺水,拖头背指谢家山。(《过凌献台,望谢家青山》)
若遭好月唤登楼,脚力虽慵不自由。(《清心阁》)
要寻疏影横斜底,拣尽南枝与北枝。(《雪中看梅》)
只有睡时愁可遣,眷愁又向梦中来。(《纷纭》)
秋风遣我疏团扇,又被春风遣唤渠。(《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二)
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十)
有得俸钱无吏青,如公官况世间无。(《和岩州添停赵彦先寄四鲍句》其二)
5.语气词的运用。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的语气词有“么、无、休、哉、矣、些”等。例如:
一年好处君知么,寒食千门插柳枝。(《清明雨寒八首》其二)
我昔属官今属我,子能略伴瘦藤无?(《送傅山人二绝句》其一)
莫笑山庄小集休,篇篇字字爽於秋。(《题山庄小集》)
荆溪老守底风流,哦就千诗一笑休。(《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因十诗》其十)
闻道常山水壮哉,问途何惜小纡回。(《晨炊江山悬驿》)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未论似得酴醵否,且是幽香野得些。(《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醵盛开二首》其二)
(二)句法的灵活多变
这是有关诗句中“句法”具体运用的问题,也是指诗句之间的关系方面,杨万里在《和李天麟二首》一诗中说“句法天难秘,工夫子但加”,说的就是诗句句法的功夫。至于杨万里所言“句法”的含义,笔者认为当是指诗作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与连接规则。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字尤其是中国诗的文字,是一种紧凑非常――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这种诗意的美,完全靠‘句法’表现出来的。”诗作风范的确立离不开“句法”,同样“诚斋体”的形成也有“句法”运用的功劳,因此,句法的灵活多变无疑是“诚斋体”七绝的独特方面。结合具体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杨万里在诗句的组合关系中使用了以下“句法”:
1.反问式的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反问式连接诗句,以加强语势。例如: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关暇徘徊。(《过下梅》)
春光尽好关侬事。细雨梅花只做愁。(《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二)
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其四)
尽日舞风浑不倦,无人柰得柳条何。(《六月六日小集二首》其二)
尽日向人挥玉尘,知将何事语春风。(《宿南岭驿二首》其二)
2.设问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设问式联系上下旬,在一问一答中,使句间关系更为紧凑。如:
登山得似游湖好,却是湖心看尽山。(《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二)
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棱车。(《观蚁二首》其一)
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于雪。(《烛下瓶中江蜡二梅》)
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江郎峰三石山在江山县南三十五里,礼贤镇望之极正,里人又呼为郎峰》)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过真阳峡六首》其一)
3.倒装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倒装式,后句常常是前句行为或N"说的原因,即倒原因于后、变结果于前,如此更使语势跌宕。例如:
走上松梢绕却它,为他满插一头花。(《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醵盛开二首》其二)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木犀落尽有感二首》其二)
荷衣芰制雪为容,家住云烟太华峰。(《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藕》)
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万安出郭早行》)
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明发阶口岸下》)
梦中草草披衣起,爱看轻舟下急滩。(《明发阶口岸下》)
4.转折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转折式,前后两句形成矛盾之势,以化深化诗意引人惊醒。例如:
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送德轮行者》)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着春衫不裹头。(《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也知滩急船难上,仰踏桅竿卧着篙。(《过招贤渡四首》其四)
三、杨万里七绝意象与表达手段的选择
(一)物象选择“小”的意趣
在杨万里现存成熟时期诗作中,数量上七绝占一半稍强,其中更以众多的咏物诗为人们所关注。与其他诗人创作咏物诗不同的是,杨万里的独特性体现在物象的选择上。从某种角度说,物象选择的倾向是诗人诗风意趣的所在,因此,以所咏对象来考察杨万里七绝咏物诗也能窥测出“诚斋体”的基本风貌。
细析具体诗作,我们会发现杨万里的七绝咏物诗有以下三个特点:
1.选择大动物、大植物诗作数量较少,选择小动物、小植物诗作数量众多。
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大动物如牛、马等很少单独描写,即使写到牛、马等大体格动物,也多是诗句中提到,而全诗的中心决不是围绕其展开,如《过大皋渡》一诗中“黄牛无数放春晴,船行非与牛相
背,何事黄牛却倒行”虽三句涉及到牛,但都是放到首句“隔岸横州十里青”以及诗题“大皋渡”背景展开的。至于大植物如柳、松、桑、枫等,虽然比大动物牛、马受关注的机会多,但其根本命运也未有主要的改变,其地位和作用在诚斋体咏物诗中同大动物一样,例如在七绝咏物诗中,柳树是杨万里选择最多的大植物,但其有关柳树的诗作多着眼于柳丝、柳条等小的部件。如“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新柳》)“一巷海棠千架锦,两堤杨柳万窝丝”(《游翟园三首》其一)等等。
相比较而言,诚斋体七绝咏物诗更多的描写小动物、小植物。
小动物如鹊、莺、萤、蛙、蜂、蚁、促织、蝇、鸦、蜘蛛、啄木鸟、雁、子规、蝉、鱼、蝶、蜻蜒、鸡、水螳螂、蛩、鹅等,可谓为数不少。至于小植物更是数目众多,如梅花、海棠花、杏花、木犀花、李花、牡丹等反复出现,数量很多,占有咏物诗的绝大部分。
2.描摹动物的诗作明显少于描写植物的诗作数量。
细细梳理杨万里诗歌全集,我们会发现其中以咏动植物为题的各类诗体共有450首,而咏动物的诗只有6l首,尚不足13%,如果以诚斋体七绝咏物诗来考察咏动物的诗数量将更小。相对而言,不少诗作直接以植物命题,如《腊梅四首》、《木犀二绝句》、《神堂铺前桃花》、《野菊》、《黄菊》、《残菊》、《残梅》、《垂丝海棠》、《葵叶》、《道旁草木二首》等都是较为著名的诗作。
3.多用拟人化的描写来表现意趣。这种特点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反映的极为普遍,更极为突出,以至于任意捏来一首七绝咏物诗,都能说上它对意趣或日谐趣的表达。如《郎石峰》一诗:
四旁不与众山连。特地孤尖立半天。
碧落诸峰非不好,让他郎石一峰先。
这一诗言众山之中的一耸独峰――郎石峰单独直立说成“特地孤尖”而且“立半天”,且其有意识的“不与众山连”,典型的人格化;而且诗的前两句还可看作诗人站在“郎石峰”的角度来发言,而诗的后两句则站在众山的角度上说话,意为之所以郎石峰单独直立,不是因为其他山峰不好,而是其他山峰相互谦让,所以说“让他郎石-峰先”,其拟人化的谐趣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又令人深思。再比如《鹅鼻铺前桃花》前两句是说自己归家较晚,而后两句则采用拟人手法,将桃花的盛开与自己的归家之喜连接起来,进而使人看到了桃花之喜,所以说“路上桃花亦喜。为人浓抹湿燕支”。总之,这种拟人意趣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随处可见。
(二)叙述、议论的完美组合
在杨万里七绝中,叙述与议论的完美组合也值得我们关注。按诗句所言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叙述句和议论句,任何一首诗都可分为这两个部分,都由两部分组成。叙述与议论的完美结合,也是诚斋体七绝的一大特征。以二者在诗作中次序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
1.先叙后议。即诗歌开头先进行铺叙、描写,或交待物象或言说事情,而后诗人则表达自己对物象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这种形式使诚斋体诗风更为平易,因为先叙述再议论的顺序很符合读者的接受阅读规律。如《余于沂流至安仁》一诗,前两旬“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点出了自己所处的水域环境,而后两句“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则是由水域环境而发出的议论。以此考察杨万里的七绝诗作,数量不少,如《玉山道中》、《郡斋梅花》、《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晨炊黄冈望海》等都是较为典型的先叙后议的诗篇。
2.先议后叙。即先发表自己对某事某物的看法和态度,随后在叙述当前的事情和物象,这与逻辑学中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较为相似。这种先议后叙的形式,有助于诗人表达自己对事对物的真正态度,从而较为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过招贤渡四首》其三一诗,首句“倦游客子自无聊”即是议论。说出自己的因为倦游而百无聊赖,第二句“不是江山景不饶”以议论的形式说明了不是其他原因,总的来说前两句以议论为主,而后两句“危岸崩沙新改路,断渠横石自成桥”,虽然暗含一定的深意哲理,但如果以字面意思而理解为自己游山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十分妥当的,因此可定为叙述。再如《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子二首》,其两首诗都可看作先议后叙模式,当中最为典型的要数第二首,其前两句“不宿青枫学子规,不穿绿柳伴莺啼”完全是议论,而后两句“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可以看作叙述。在诚斋体七绝中,先议后叙模式的诗作代表还有《海岸七里沙二首》其二、《初四日晨炊横翠亭》、《榕树》、《南雄驿前双柳》、《蜡梅》、《过扬二渡》等。
3.叙议一体。即叙述与议论合而为一。很难分清哪是叙述、哪是议论,这是叙述和议论的真正结合,有助于诗人意绪的表达和物象、事情的融会贯通。如《过招贤渡四首》其四一诗,咋一看全诗从首到尾均为议论,其实是叙述与议论的融汇:前两句“岸上行人莫叹劳,长年三老政呼号”,既议论规劝行人“莫叹劳”,又叙述言说生活在此“三老”生活极为不好;后两句“也知滩恶船难上,仰蹈桅竿卧著篙”,既是言说“岸上难走水上却更难行”,以致于“仰蹈桅竿卧著篙”才能前进,可见其全诗是议论与叙述的融汇。《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全诗同样也是议论与叙述的合一。同类的代表诗作还有《题山庄小集》、《春晓三首》其二、《垂丝海棠半落》、《静坐池亭二首》其一、《红叶》、《蒲桃乾》等。
四、诗学意蕴
杨万里是位学者型诗人,他的诗作内容绝大多数是对平凡生活的吟咏,从而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生活意趣。如前所言,“戊戌三朝”时节的七绝是杨万里诗风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诚斋体”形成的最初成果和典型代表。经过第三部分的分析,我们更能明确把握住代表“诚斋体”诗风的七绝的美学特征,而这些美学特征背后的理学观物态度的支撑,更值得我们去关注探讨。
正如前所论述的那样,杨万里在为数众多的七绝咏物诗中,十分侧重于对植物的关注,这体现了他的静的观物态度,而背后正是理学观物方法。
篇4
【关键词】子弟书;回头诗;回尾诗
子弟书又被称为清音子弟书,子弟段儿,弦子书。子弟书原本起源于满族民间祭祀的传统,刚开始只是在八旗子弟中流传,之后渐渐流行于市井之间从而被社会各阶级所广泛接受。
虽然流行于清朝,子弟书却历来被研究者所忽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子弟书的文本属于十分珍贵的手抄本,刻印本是很少的,因此导致材料缺乏,证据不足;其二,子弟书的题材多是对历史故事、传奇小说、明清戏曲的改编,容易给人一种蹈袭前代的错觉;其三,从子弟书的创作者及接受群体来看,这种曲艺难免具有市井庸俗趣味及封建窠臼,思想价值不高,不易引起文人重视。
子弟书的文本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回头诗与回尾诗的存在。在文本开头及结尾处添加独立的诗作或者是评论性文体的习惯古已有之,不独独是子弟书的开创。最典型的便是宋代话本中的入话以及元杂剧中的上场诗与下场诗,但是子弟书的回头诗与回尾诗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一、回头诗与与回尾诗的形式
(一)回头诗的形式
子弟书十分独特,诗篇部分介绍情节内容、创作缘起、思想内容及主题的概括,一般是两句、四句、六句等七言诗句,与正文融为一体,结尾收束。
(1)两句“七言诗”
(2)三句“七言诗”
(3)四句“七言诗”
(4)多句“七言诗”
(二)回尾诗的形式
(1)子弟书的文本结构分为三部分,诗篇、正文、结语。诗篇我们之前暂称为回头诗,结语我们暂称为回尾诗。虽称为回尾诗,但绝大部分回尾诗并不构成一首诗的规模。
(2)只是简单的一句总结,这在子弟书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当然子弟书中还有一部分根本不存在结束语,仅在故事完结处收束。
(3)另一部分是总结性的评语,多为“散体的诗篇”,
这些回尾诗,前冠以“这才是”“这正是”,极具总结的意味,颇似《春秋左氏传》中的“君子曰”以及《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是作者对所写之事的个人感受以及对事件的总结,这与元杂剧中结尾处的题目及正名也相似,但子弟书结尾处的回尾诗更多体现了一种作者的个人情绪或存在价值,与回头诗遥相呼应,首尾彰显作者的存在,形成了作者―叙述者―作者这样一种叙述模式。
二、回头诗与回尾诗的内容
(一)回头诗的内容
回头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古代英雄的缅怀:
2、对情的思考,对爱的执着:
3、与前辈及杰出作者的“今古对话”“跨时空”交流:
4、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
5、对时局及社会的讽刺与披露:
(二)回尾诗的内容
回尾诗在子弟书中的地位也比较独特,它与回头诗照应全文,使结构更加紧凑。回尾诗在规模上基本构不成一首诗,只是一两句评价式的结束语,内容上也不可能与回头诗相提并论,其内容大致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抒发不平,警醒世人
2、感慨身世
3、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
4、点明创作缘起
三、回头诗与回尾诗的作用
(一)回头诗的作用
1、彰显作者
子弟书中有名有姓的作家三十多个,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罗松窗、韩小窗、鹤侣等,这些人大多是八旗子弟,生平事迹基本无考,只有少数几个作家比较清晰。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名正言顺”的注于标题之下,而是巧妙地隐藏在曲文之中,似乎是有意无意的显露出来但却并不张扬,其彰显位置一般在回头诗或回尾诗中。
作者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似乎是跳出文本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又好像是游离于故事之中,神秘感十足。
2、烘托气氛,营造情景
子弟书中的回头诗经常是对景物场景的具体描述,以此衬托人物思想感情与内心活动等,为全文的悲剧气氛营造出一种场景,之后的种种情绪变化即是笼罩在回头诗所描写的“景物情景”中。
3、为人物性格、情绪服务,构成情节
子弟书中的回头诗有一部分是结合所写之事,从人物的角度来写诗篇,并非如一般子弟书那样,以叙述人的身份来叙述并发表感慨,这样一来,回头诗成为主体情节的一部分,结构非常紧凑,情绪进入也比其他子弟书要直接快速。
4、表明作者创作动机
子弟书作者有很强的自我意识,除了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回头诗之外,他们总是要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创作动机展露于世人之前,其创作意图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信手拈来,打发时间的“游戏说”
子弟书作者经常在回头诗中表明创作目的仅仅是打发无聊的时间,或者是春暖午闷,似乎是漫不经心、无关痛痒之作,游戏人生的态度跃然纸上。
(2)抒发人生感悟,发表评论
子弟书的回头诗基本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作者的爱憎,因此,这样的创作使他们抒发郁结在心中的苦闷及感触,
5、安定观众、稳定剧场
这一点是与元杂剧的开场诗作用相同,因为子弟书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其演出的场面我们已经无法在现,然而,子弟书在当时的演出是盛况空前的,因此,在正式演出之前,需要使观众尽快进入剧情,安定情绪。
(二)回尾诗的作用
回尾诗与回头诗首尾照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尤其是作者经常将自己的名字嵌入回尾诗当中,并经常在回尾诗中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感受,它已经成为作者自我立场展示的阵地,无论是警醒世人、感慨身世还是伦理说教,都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承袭。
总而言之,子弟书的回头诗与回尾诗为这种特殊的文本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回头诗与回尾诗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领域,以上仅就形式、内容及作用做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关德栋,周中明.子弟书丛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
[2]胡文彬.红楼梦子弟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12.
[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7.
[4]郭晓婷.子弟书与清代旗人社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傅惜华.子弟书总目[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6..
[6]傅惜华.曲艺丛论[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3.
[7]中国曲艺协会辽宁分会编.子弟书选[M].中国曲艺协会辽宁分会,1979.
[8]刘烈茂,郭精锐.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
篇5
要想了解题咏、铭文、七言诗、五言诗,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春秋刀谱》整体结构。《春秋刀谱》整体结构如何呢?
《春秋刀谱》由七部分构成。一、《春秋刀谱》序和赞语;二、五言诗二十路刀法;三、两字名,四字题咏,四十八句刀解;四、单字名,三字铭,四十八句刀解;五、七言诗,四十八路刀法;六、五言诗,四十八路刀法;七、七言律诗一首、七言绝句一首。除前二十路刀法外,其余四路刀法皆四十八势。
一、苌乃周《春秋刀谱序》载:“俗传关公之收长沙也,和黄老将军角战,胜负未分,而夜遂有猿猴拖刀之梦,兹不具论。夫枪推桓侯,棒称大圣,卓卓尚已。惟偃月一器,绝无解数。即间遇一二,亦只空架支吾,究何语乎武艺驯熟之旨哉?戊戌夏,案头稍闲,爰演二十四路。及再三揣摩,率多缺略而不全。己亥秋九月,又增为四十八势。精神贯通,变化倏忽,一以见美髯公轶轮超群非虚,更以见青龙实与蛇矛、金箍相为表里云耳。”
赞曰:
五缕长须重枣面,三停古定雁翎刀。
平生学问春秋传,万载英风震虎牢。
又曰:
青龙偃月不需长,上下三停吐雪霜。
呼吸阴阳神变化,枪刀是棒棒刀枪。
庸夫俗子莫轻狂,传授无门只自伤。
吸即阴兮呼则变,阴阳呼吸个中藏。
呼来便吸吸接呼,吸吸呼呼仔细详。
学者精通呼吸理,何愁武艺不高强。
“戊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夏……爰演二十四路。及再三揣摩,率多缺略而不全。己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秋九月,又增为四十八势”,这是苌乃周《春秋刀谱》二十四路演变为四十八路的由来。
二、五言诗二十路刀法。前十势,从“单一字长蛇阵:静待势。中平托刀,不动声色”到“美髯十面埋伏功:冲天势。往后边扫堂,点左脚尖,蹲下身子”(详见《苌家拳全集》)。从苌乃周批注“此十字数目无多,而大气婉转,包孕庶富,莫可究诘,亦非易臻之境也”来看,此刀法是苌乃周在戊戌年创作二十四刀之前的萌芽和尝试。虽十势,将静待势、劈头势、劈面势、庇身势、穿洞势、转身势、劈山势、倒挑势、云顶势、冲天势包蕴其中,又将阴手打左,仰手打右,盖顶、直打、斜打、推稍、挑纂、刷劈、倒挑、攉撩、云顶、扫堂等技法融入其中。这些技法是《猿猴棒》和《二十一名枪》的组合,即苌乃周“枪刀是棒,棒刀枪”者。
后十势从“横担劈山棍:正来斜打上左步”到“混元一气空:一云一扫,三尖势收住”(详见《苌家拳全集》)。将斜打、穿袖、降手、换手、顺地扎、崩刀、打臁、滚手、切脚、摩顶、撩手等技法加以提炼,虽不能包孕庶富,至易臻之境,然细心体会,勤加练习,加以引申,触类旁通,可达至善至美之境。
三、两字名,四字题咏,四十八路刀解。从“高拿:气抽后小指底。当面劈打,如风而过。曲肱起手,刘琨枕戈”到“明攀:气操食指尖。许昌饯别,来去来明。斜挑战袍,千里寻兄”(详见《苌家拳全集》)。两字名点出刀法名称、身法大势,两字名下注出“点气”,四字题咏,述其典故。
四、单字名,三字铭,四十八势刀解。从“高・战长沙,拖春秋。瞻在前,忽在后”到“明・站灞桥,刀斜挑。岂无衣,找同袍”(详见《苌家拳全集》)。苌乃周附注曰:“爰缀三铭,或正写、或旁写,或雅言、或俚言,或庄论、或戏论,或粗论、或细说,千奇百怪,种种各别如行山阴道上,镜湖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从附注可知单字名既是刀势名称又是刀法神理的凝练概括,三字铭文的作用是供人领会刀势神理。笔者经反复对比,惊奇地发现此四十八字名与前两字名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此四十八字“高、低、左、右……金、玉、暗、明”是前两字名“高拿、低砸、左撩、右擦……金简、玉环、暗度、明攀”的第一字,苌乃周单独列出一字,足见对刀法神理的重视,这为以后《三十六枪谱・枪法要言・神理》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暗示读者只有把“两字名,四字题咏”刀解和“单字名,三字铭”刀解结合在一起研读,才能破解刀法演练的诀窍。
五、本身刀法,即七言四十势刀法。从“怀中抱月向遥空:中平托刀,他高来,我使起手收住,前脚抢风,后脚微悬”到“大红战袍万古新:他搂,我转上劈头一刀,仍收成中平势”是刀法正势。此刀将手法、步法暗藏于动作之中,以诗词和注解的形式解释详尽,即后附批注“以上四十八势,皆顺文本身之刀也”,演习此刀须“神气贯通方妙”。
六、内藏刀法,即五言四十势刀法。从“海青拿天鹅:收住前手不动,后手一入,直刺咽喉”到“丹山栖彩凤往头上一打,从他杆下使刀背一挂,顺势切下”。此刀法与本身刀法相比,虽名称有别,而动作大势基本相同,此刀法是本身刀法的补充,是刀法的偏势,即苌乃周后附批注“以上四十八势,皆插中,顶手,拦路”,演习此刀“须夹缝周密方好”。
最后苌乃周又作七言律诗,以总结全谱。诗曰:
道妙真真无底船,青龙偃月有谁传?
阴阳迥别难相入,奇正互根又似连。
一路通融须贯注,千山曲折要周旋,
陈言二五三三七,寸管何能见九天。
“道妙真真无底船”指武艺之道像无底船一样渊深。“阴阳迥别难相入”指正势和偏势迥异难以融合。“奇正互根又似连”,“奇”为内藏刀法,“正”为本身刀法,正势和偏势难以融合,但二者互根相连。“一路通融须贯注”指演习本身刀法须一气贯注。即本身刀法后附注的“以上四十八势,皆顺文本身之刀也,须要神气贯注”。“千山曲折要周旋”指演习内藏刀法要曲折周旋,即内藏刀法后附注“以上四十八势皆插中,顶手,拦路,须要夹缝周密方好”。“陈言二五三三七”,“陈言”是苌乃周对自己作品的自谦。“二”指两字名,四字题咏。“五”指五言二十路刀法和五言四十八路刀法。“三”指四十八势三字铭,单字名,刀法神理。“三七”指一首七绝赞语、一首七言十二句赞语和七言四十八势本身刀法。“寸管何能见九天”,作者自谦地说这不过是自己对春秋刀的寸管之见,怎能登上大雅之堂而求公之于世呢?
七言律诗后有一首七言绝句:
存心养性是真诠,智勇深沉学圣贤。
能把青龙成屈镜,一轮偃月照前川。
修心养性是演武的真谛,要学习圣贤的智勇深沉。能把青龙刀演绎得像屈镜一样伸缩自由,屈曲如画,那么,武艺之前程就会一片光明。
需注意的是,苌乃周用三种不同的韵律将四十八势诗分成三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演练春秋刀时要分三段进行。从“怀中抱月向遥空,昆吾切玉见奇功”到“巨刀摩天长虹起,锦绣铺地点化工”为上节。从“秦王挎剑赴战场,将军挂印声名扬”到“剪除荆棘觅荒路,手披云汉分天章”为中节。从“霸王举鼎奋威神,孤树盘根是灵椿”到“夜袭车胄曹操惧,大红战袍万古新”为下节(详见《苌家拳全集》)。
需要指出的是,苌乃周《三十六枪谱》每枪都将名称、身法大势、内藏枪法、四字题咏、三字铭会聚一起注释刀法。而《春秋刀谱》则将名称、身法大势、内藏枪法、四字题咏、三字铭纵向排列,分类讲解。为了更准确地领会和演习春秋刀,今依《三十六枪谱》之结构,对《春秋刀谱》重新排列,其内在变化可一览无余。今仅列初势,余可类推。
怀中抱月向遥空:中平托刀,他高来,我使起手收住,前脚抢风,后脚微悬。
海青拿天鹅:收住,前手不动,后手一入,直刺咽喉。
高拿
气抽后小指底。
当面劈打,如风而过。
曲肱起手,刘琨枕戈。
高
战长沙,拖春秋。
篇6
关键词:汉魏六朝:杂体诗;离合;双关:回文:叠韵
中图分类号:120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1-0141-07
杂体诗名较早见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江淹模拟历代名家名篇之作。明确以杂体泛指非文坛主流的诗体,则见于皮日休、陆龟蒙的《松陵集》,其卷十题为《杂体诗八十六首》,主要包括联句、离合、反复、回文、叠韵、双声、风人、四声、县名、药名等十种诗体,加上皮日休在《杂体诗序》里提到的建除、六甲、十二属、卦名、百姓、鸟名、龟兆名、口字咏、两头纤纤、藁砧、五杂组等“皆鄙而不为”的诗体,共21种。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诗14种,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概括杂体诗23种,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概括杂体诗19种,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及《瓯北诗话》中概括杂体诗共35种。结合汉魏六朝的创作实际,去重存异,共得杂体诗39种,除去皮日休提到的四声诗之外,再加上数名诗、大小言诗、一至七言诗、相名诗、盘中诗、四色咏、郡县名诗、歌曲名诗、兽名诗、针穴名诗、将军名体、宫殿名诗、车名诗、屋名诗、船名诗、草名诗、树名诗、六府诗、八音诗等,现仅撮其要论述之。
一、杂体诗的形态
较早出现的杂体诗是离合诗。所谓离就是将一个汉字拆分出一个偏旁部首,所谓合就是将拆分出的偏旁部首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一般是四句合成一个字,每两句分离出一个偏旁部首,两个偏旁部首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大致是一联之中前一句的某一字的偏旁部首,若和后一句的某一字相同或相近,则将前句中的这一字摘出,去掉与后一句某字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剩下的偏旁部首,再与下一联以此法得出的偏旁部首相结合,组成一个字。如谢惠连《离合诗二首》其一:“放棹遵遥途,方与情人别。啸歌亦何言,肃尔凌霜节。”将‘‘放”与“方”相同的部分去掉,得“欠’’字偏旁,将“啸”与“肃”相同的部分去掉,得“口”字偏旁,“欠”与“口”则组合成“各”。也有六句离合一字的,如谢灵运《作离合诗》:“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脉情亦伤。剧哉归游客,处子忽相忘。”去掉“古”与“十”相同的部分,得“口”,去掉“加”与“口”相同的部分得“力”,“剧”“处”的繁体分别是“剧”与“忘,’,去其相近处,得“旷,三者组合成“别”。汉字一般分为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两部分,所以六句离合诗较为少见。离合诗较为常见的另一种形式是离合出一个词组,其构成相当于多个四句离合诗相续成篇。最常为人称道的是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离鱼字)与时进止,出寺施张。(离日字,鱼日合成鲁)吕公矶钓,阖口渭旁。漓口字)九域有圣,无土不王。离或字,口或合成国)好是正直,女回于匡。(离子字)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当离乙字,合成孔)六翮将奋,羽仪未彰。(离鬲字)她龙之蛰,俾也可忘。(离虫字,合成融。)玟璇隐曜,美玉韬光。(去玉成文,不须合。)无名无誉,放言深藏。(离与字)按辔安行,谁谓路长。(离才字,合成举)”最终组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
由此可以看出离合诗并非都是将首句的首字拆分得出偏旁,也有可能拆分首句中的第二个字,或是最末一字,甚至出现只离无合的情况,有的还是同句拆分,如“按辔安行”,即“按”与“安”重合相离。但只离无合、同句拆分的情况比较少见,离合诗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先将某一个字拆分成各个部分,然后将各部分以韵语的形式直接描绘出来,这种形式逐渐发展为字谜,也常被用作谶纬之言。如‘‘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以卯金刀射刘)字,禾子射季字,以示刘邦当登帝位。汉末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后汉书》卷113《五行志一》载:“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日: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
有的汉字拆分后的偏旁部首不能成为独立的字词,无法直接将这些偏旁部首组合成诗句,于是便产生了另一种形式,即将这些偏旁部首的意义,以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形成诗句。如《世说新语・捷悟篇》载杨修解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蓥臼”,以为“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薹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这一过程经历了拆分、取义、取象,还要艺术化地表达出来,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所以有的字谜便不再对离合字词得出的意象进行描绘,而是直接对字词本身的形状进行刻画,以求更为具体直观。如鲍照的《字谜三首》:“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头如刀,尾如钩。中央横广,四角六抽。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乾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前两首分别描绘了“井”“龟”的直观形体,第三首则借助卦象描绘出“土”的字形。显然,这种制谜之法与离合之法已有很大差别,而与苟子的赋有些相似,不过荀子的赋多是描绘谜底的功能,而此谜多是描绘形貌罢了。
总体上看,离合诗是显性的,它的离与合都体现在诗句当中,只要按照离合诗的规则去解读,一般都能辨识出离合之字。而字谜则是隐性的,它呈现的只是拆分离析后的状态,能否猜中谜底则未可知,而且有的谜底并非唯一,如“十月十日”,既可解为‘‘萌”,也可解为“朝”。离合字谜只是借用了离合之法,与离合诗还是有差别的。离合之法引起了人们对于汉字形体结构的兴趣,也由此产生了新的诗体,如沈炯《和蔡黄门口字咏绝句诗》:“嚣嚣宫阁路,灵灵(曩)谷口闾。谁(菲)知名器品,语哩各崎岖(岖)。”句旬字字都带一个口字,到了宋展为专用字之偏旁缀合成篇,如《瓯北诗话》卷12举黄庭坚《话宿逍遥观》:“逍遥近道边(皆走字),憩息慰惫懑(皆心字)。草莱荒蒙茏(皆草字),室屋壅尘坌(皆土字)。僮仆侍倡侧(皆人字),泾渭清浊混f皆水字)。”以为是黄庭坚独创之体,其源头实则来自口字咏,再向上追溯则与汉赋的联边字也有关系。“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文心雕龙・练字》),如《上林赋》写水禽“沉泛滥,随风澹淡。唼喋菁藻,咀嚼菱藕”,每句都有偏旁部首相同的字词。南朝谢灵运、鲍照将此法用于写诗,如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逶迤傍限嗅,迢递陟陉岘。”鲍照《自砺山东望震泽》:“澜漫潭洞波,合沓蚂嶂云。”等都使用了较多的联边字,呈才耀博,追求繁难艰深的效果。而口
字咏之类则更多地带有游戏成分,最为明显的是拆字诗。《陔余丛考》载南宋人《苕溪集》有拆字诗一首:“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董鹤,志士心未已。”几乎每句皆为拆分第三字敷衍而成,纯粹“以文字为诗”,破碎不堪。
除去上面提到的以拆分字形构成诗篇之外,还有借助字音字义,以双关手法构成诗篇的。如《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藁砧者,缺,谓夫也。山上山,出也。大刀头,刀环也。破镜,月边半也。言夫出还在半月也。”藁,藁席:砧,砧板;硖,铡刀,古人处以死刑,常裹以藁席放在砧板上以硖斩之,故此诗以藁砧代指硖,又以“硖”谐音“夫”,藁砧遂成指称丈夫的隐语,刀头也成了还的代称,后世多所承用。如苏洞《寓言二首》其二“藁砧未刀头,妾身变山峰”,李新《杂兴》“藁砧山上山,刀头杳无期”等。但藁砧体似非指此,《艺文类聚》卷56载王融《代藁砧诗二首》通篇并未出现“藁砧-“刀头”,只是采用了‘一今何在”“何当――”的句式,藁砧体似乎即指运用此种句式表达闺怨思夫的作品。风人诗也常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风人即古之采诗官,风人诗也就是采诗官采集的各地民间作品,度日休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古诗或为之,盖风俗之言也。……‘围綦烧败袄,着子故依然’,繇是风人之作兴焉”。(《松陵集・杂体诗序》)《沧浪诗话》认为其特点是“上句述其语,下旬释其义,如古《子夜歌》《读曲歌》之类,则多用此体”,故郭绍虞注日“其体从民歌中来”,又说:“《读曲歌》‘三更书石阙,忆子夜题碑’,三更书石阙,谓夜题碑,即夜啼悲也。其他借布匹之匹为匹配之匹,借关闭之关为关切之关,其例甚多。以多出吴声歌曲,故谢榛《四溟诗话》卷二称之为吴格。”谢榛释“吴格”为・指物借意”,即以双关手法借物抒怀。如《子夜歌》“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读曲歌》“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等,“丝”“碑”谐“思”,表面咏物实抒己情。据此赵翼《陔余丛考》卷23将“藁砧“风人”称之为“双关两意诗”,然风人诗的根本特点却在于以下句释上句,并不一定使用双关手法,如萧绎《风人辞》“城头网张雀,楼罗会人著”,只是以下句给出了上句所述事件的主体,形式上像是谜面与谜底,与歇后语相近。
有些杂物名诗也常使用谐音双关手法,如药名诗、郡县名诗、卦名诗、宫殿名诗、针穴名诗、四色咏、草名诗、树名诗等。这些杂物名诗并不像咏物诗一样专咏一物,而是将众多的同一种类的事物名称汇集在一首诗中,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对这些事物名称展开描写,相当于将这些名称镶嵌在诗中,用意义连贯的诗句将它们贯穿起来,若非标明事物名称,有时也会很难辨别,因此双关手法在杂物名诗的艺术表现上起了重要作用。如沈约《奉和竞陵王药名诗》“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玉泉实指生于山谷的草药,云华则是云母石的别名。范云《奉和齐竞陵王郡县名诗》“临泾方辨渭,安夷始和戎”,“临泾”与“辨渭”、“安夷”与“和戎”构成动宾结构的当句对,同时“临泾”‘安夷”又是两个地名,构成了地名对。
还有一些既使用双关手法,又格式相对固定的诗体,如六府诗、八音诗、六甲诗、十二属诗、建除诗、数名诗等。这些诗紧扣诗题而作,所咏对象固定,而且一般都是将其置于一联出句的句首,两旬扣题,一联咏一物,如沈炯《六府诗》:‘冰广南山暗,杖策出蓬门。火炬村前发,林烟树下昏。金花散黄蕊,蕙草杂芳荪。木兰露渐落,山芝风屡翻。土高行已冒,抱瓮忆中园。谷城定若近,当终黄石言。”一共六联分别包含了水、火、金、木、土、谷等所谓六府。又如鲍照《数名诗》:“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驾,齐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坐,组帐扬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凋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成,善宦一朝通。”十联二十句咏十位数字。两句扣题相对句句扣题限制性较弱,诗人有较大的创作空间,诗歌整体上也易更为浑融,不致像句句扣题那样显得牵强拉杂拼凑。但两句扣题也易略显冗长,尤其是所咏对象较多时,所以沈炯的《十二属诗》是句句扣题,十二句咏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个属相。
更为固定、限制更多的是《五杂俎》《两头纤纤》等,这一类诗歌更像是填空的文字游戏。《古五杂俎》慨叹光阴轮回人生易老,说:“五杂俎,冈头草。往复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其后王融、范云的拟作抒发别离之悲,保留了一三五句,更换了二四六句,形成了“五杂俎,――。往复还,――。不获已,三言六句的基本句式。《古两头纤纤诗》为四句咏物诗,一句咏一物,而且句式相近,如“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膈膈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王融拟作四旬分别咏“绮上纹“‘鹪翔群“‘鸟迷曛”“玉石分”,形成了“两头纤纤,半白半黑――。腼膈膊膊一,磊磊落落―七言四旬的格式。
除了利用汉字的字形字音来组合诗篇之外,一些杂体诗还充分利用字义来结构诗篇,形成趣味盎然的作品。如回文诗,盘中诗、反覆诗等。回文,倒读亦成文。回文诗起于何时较有争议,刘勰认为“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文心雕龙明诗》),然道原无考,梅庆生作注,以为刘宋贺道庆作有回文诗一首,此“道原”或为“道庆”之讹。道庆之作今亦不存,且道庆之前已有苏蕙之作,《晋书》卷96《列女传》载苻坚时,窦滔妻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凡八百四十字。到了晚唐皮日休《杂体诗序》却认为:“晋温峤有回文虚言诗,云‘宁神静泊,损有崇亡’,繇是回文兴焉。”温峤与苏蕙大抵同时,而温峤之作仅存残句,苏蕙《璇玑图诗》保存完整,后又增添托名武则天的伪序,流布甚广,故一般以苏蕙为始。到了清代《四库提要》又提出《艺文类聚》载曹植“《镜铭》八字,反复颠倒,皆叶韵成文,实为回文之祖”,然今本《艺文类聚》并无《镜铭》,或有所佚。汉魏六朝的回文诗作,除去温峤、苏蕙之作,还有王融《春游回文诗》、萧纲《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萧纶《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萧绎《后园作回文诗》、萧祗《和回文诗》、庾信《和回文诗》等。这些五言回文诗多为写景之作,其基本结构是景象名词加动词加景象名词,如庾信《和回文诗》:“旱莲生竭镬,嫩菊养秋邻。满池留浴鸟,分桥上戏人。”每旬中的第三字都是动词,这一动词的意义顺读、倒读都是一样的,而每句中的前两字和后两字顺读是偏正结构,倒读则是主谓结构,回文诗大抵以此格式构成回文。但苏蕙之作较为特殊,“织锦为回文旋图诗”,是写在锦缎上的,而且为璇玑图形状,解读颇为困难。《四库提要》:“序称其锦纵广八寸,题诗二百馀首,计八百馀言。纵横反覆,皆成章句。黄伯思《东观馀论》谓:“其图本五色相宣,
因以别三、五、七言之异。后人流传,不复施采,故迷其句读。……僧起宗以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分为七图。万民更为寻绎,又于第三图内增立一图,并增读其诗至四千二百六首。合起宗所读,共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夫但求协韵成句,而不问义之如何。辗转钩连,旁行斜上,原可愈增愈多。然必以为若兰本意如斯,则未之能信。”苏蕙作此诗本只为表达思念之情,只因状为璇玑图,故解读分歧,以至于出现但求协韵不问语意的现象,显然是把解读此诗当做了文字游戏。
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的做法,可能受到了苏伯玉妻《盘中诗》的影响。关于此诗,逯钦立引《玉台新咏考异》:“按《沧浪诗话》盘中诗为一体。注日:‘玉台集有此诗,苏伯玉妻作,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据此则此诗出处以玉台新咏为最古,当时旧本亦必明署苏伯玉妻之名,故沧浪云尔。宋刻于题上误佚其名,因而目录失载,冯氏校本遂改题傅玄之诗,殊为疏乖。又此诗列傅玄、张载之间,其为晋人无疑。《诗纪》《诗乘》并列之汉诗。亦未详所据。”则此诗无论是汉诗还是西晋诗,都在苏蕙之前,所表达的相思别离之情与苏蕙之作相近。而且是“写之盘中,屈曲成文”,其呈现形态也与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相似,宋桑世昌《回文类聚》亦收入此诗,视其为回文之作。那么,苏蕙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完全有可能受到了《盘中诗》的影响。通读《盘中诗》一些语句并不能倒读,尤其末尾自述创作情景的部分,如“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若倒读则完全不成语句。此诗大概是弯曲写于盘中,具有回环之象,一些语句也可以倒读,遂被称为回文诗,实则有别于回文。与回文诗相近的还有反覆诗。反覆,亦名反复。皮日休《松陵集》卷十《杂体诗序》:“晋傅咸有回文反复诗二首,云‘反复其文者,以示忧心展转也’,‘悠悠远迈独茕茕’是也,繇是反复兴焉。”《沧浪诗话・诗体》概括其特点是“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复成文也”。傅咸的反复诗现已失传,郭绍虞注《沧浪诗话》引《冰川诗式》,举宋钱惟治《春日登大悲阁诗》:“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歙闲亭。”“此诗二十字,连环读,反覆成诗四十首”。与苏蕙《璇玑图诗》相类似,但与通常理解的回文诗还有一些差别。回文诗强调的不过是顺读、倒读皆可成文,其基本语句还是固定的。反覆诗却无固定的语句,从任何一个字顺读、逆读皆可组成诗句,排列组合非常自由。
除了利用汉字的形音义构成各种杂体诗之外,还出现了以语句为构成要素的联旬诗,所谓联句诗即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各出诗句组合而成。吴聿《观林诗话》:“刘向《列女传》以为《式微》之诗,二人所作,一在中露,一在泥中,卫之二邑也。或以为联句始此。”但一般认为联句起于汉武帝及其群臣的柏梁联句,然顾炎武《日知录》卷21考证该诗中的事件、时间、职官多不符合史实,认为是后人拟作。柏梁联句为七言诗,共26句,由26人一人一句构成,篇幅较长,体制古茂。七言诗兴起较晚,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而柏梁联句在《文心雕龙》里已有记载,则此诗即使是伪作,亦不晚于宋齐,当在汉末魏晋之间。现存较早可靠的联句诗是西晋贾充的《与妻李夫人联句》,东晋则有谢安、谢朗、谢道韫《咏雪联句》及陶渊明《联句诗》等,至南朝联句诗多了起来,谢胱、何逊创作尤巨。这些联句的创作大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作者们据题而作,相续成篇。如何逊和刘绮所作《照水联句》《折花联句》《摇扇联旬》《正钗联句》等,都是紧扣题目赋咏女子照水、折花、摇扇、正钗等情景,具有诗的特点。也有应景生情随机而作的,如谢胱、曹晏等人的《间坐》联句诗,不过是四人雨后宴饮即席写景之作。形式上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一人一联,一人四句,甚或一人八句等,要在“对偶精切,辞意均敌,若出一手,乃为相称”。具体方法“大概先分韵而后成诗。梁武帝华光殿联句,曹景宗后至,诗韵已尽,沈约以所余竞、病二字与之。日所余二韵,则分韵后之所余也。《陈后主集》有《序宣猷堂宴集五言》日:“披钩赋咏,逐韵多少,次第而用。在座有江总、陆瑜、孔范等三人。后主诏得迮格白易夕掷斥拆喏,诸人诗用韵与所得韵次前后正同,曾不搀乱。可知古人联句,先探钩韵字,各据所得,循序赋之,正如后世韵格也。”然亦有同赋一韵者,如北魏节闵帝元恭与元翱、薛孝通分别以酒为韵、以竖忠为韵,作《联句诗》二首。更有无意为之而被别人联句者,如谢世基、谢晦临死所为《联句诗》,初不过是谢世基有感于出身高门望族却至于失势被杀,遂口占四句,没想到谢晦却能随即续之四句,此情此景应是二人都不曾想到的。可见,联句诗要富于才情思维敏捷,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也有联句不成的现象,如何逊就曾著有《答江革联句不成》《赠何记室联句不成》二诗。
二、杂体诗兴盛的原因
总体上看,杂体诗发端于汉魏晋,有些甚至可以追溯至先秦,但杂体诗的兴盛却在南朝,尤以齐梁陈三代为最。仅就本文讨论的39种杂体诗而言,汉魏晋只有联句、五杂俎、藁砧、两头纤纤、离合、回文、数诗、盘中诗等8种诗体,作品也不多。其余31种诗体都产生于南朝,作家作品众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有杂体诗创作,作品中还出现了同题唱和的现象,呈现出热闹繁荣的景象。究其繁盛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王公贵族生活面狭窄,思想贫乏
东晋南朝一般称之为门阀士族社会,高门望族凭借门荫享受荣华富贵,生活奢华,视野狭窄,精神萎靡,缺乏丰富切实的人生实践,更少振拔慷慨之气。《颜氏家训-涉务篇》载:“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欺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不涉世务,柔靡浮华,生活面狭小,缺乏开阔激荡的心胸,文学创作的题材遂多琐碎。典型的表现就是咏物诗兴盛,如创作杂体诗较多的梁元帝等人都创作了众多的咏物诗,而他们同时也都是杂体诗的主要创作者,说明咏物诗与杂体诗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作者在思想贫乏下创作的产物。
(二)士人考究学识,注重文化修养
东晋南朝崇尚文化,士人们谈玄说理,饱读典籍,竞耀学识,任防坟籍无所不见,聚书至万余卷;王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沈约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梁书》卷13《沈约传》载沈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南史》卷49《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
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馀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竞不见用。”这种以学识相尚的风气,在创作上表现为数事用典。钟嵘《诗品序》载:“近任防、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竟须新事,尔来作者,寝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用典变成了竞须新事,固然伤害了诗歌的艺术性,却也无可否认其渊博的学识,机敏的才智,也正是离合、回文、杂物名诗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流行的文学观念重视艺术技巧,求新求异
六朝时期的文学观念逐渐重视个体情趣的抒发,艺术上也更加注重形式技巧。这一新的文学观念可以追溯到陆机《文赋》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至南朝萧绎《金楼子・立言》认为文学就要“绮毅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要求词藻华美、音韵和谐、情感摇曳,可以看作是对“缘情…‘绮靡”的具体阐释。不过这里的“情”不再是作家丰富的社会情感,而逐渐局限于个体的闲情逸致,集中表现为山水逸兴及宫体。艺术上则求新求异求奇求丽,《文心雕龙-定势》概括为:“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诡巧取新既指体式上的去旧追新,也指字句语言上的雕琢猎奇。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文学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情感内容上不再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转而书写个体的情趣,甚至是游戏放荡的情感;艺术表现上也不再是质朴自然,而以新奇清丽醒目为准的。在这一新的文学观念下,诗歌创作出现了吟咏山水――吟咏名物――吟咏女性(宫体诗)――吟咏杂物名(杂体诗)的嬗变;表现形式上也出现了由极貌写物、穷力追新,到必颠倒文句斗智呈巧的回文、离合、数诗、建除等杂体诗的演变过程。这些变化应当说正是这一文学新观念之下必然的逻辑产物。
三、杂体诗的意义
杂体诗既非文坛主流,又多题材琐碎,对它的评价也一直不高,严厉者斥之为无聊游戏之作,宽容者也不过认为是纤巧之变,无关诗之轻重。然杂体诗既为诗之一种,则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大致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锻炼了诗歌技艺,促进了律诗的成熟和七言诗的发展
格律诗的滥觞一般公认为永明体,而实际上永明体的创作实践远逊色于其声律理论,比较直接明确地体现其声律思想的作品要算双声叠韵诗,如王融《双声诗》、萧衍、刘孝绰、沈约、庾肩吾、徐搞、何逊等人联句而成的《五字叠韵诗》等,反映了声律音韵开始在诗歌创作中受到了自觉的运用,为格律诗的成熟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联旬诗为绝句的产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联旬诗由多人创作组成,一般为每人四句相连成篇,这样就逼迫着作者不得不缩小篇幅规模,多创作四句或六句,至多八句的诗篇,这种创作经验为律诗、绝句的创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一种尝试和可能。事实上,一些联句诗已很接近律诗绝句,如何逊《送褚都曹联句诗》《相送联句》其三皆为五言四句的短诗。而何逊、范云、刘孝绰三人联句的《拟古三首联句》,其中范云的四句在《诗纪》中题为《拟古》一首,可见有些联句诗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将每个人的诗句拆分开来也可以独立成篇,这在形式上已很接近绝句了。七言诗的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先秦就有荆轲的《易水歌》,秦末汉初有《垓下歌》《大风歌》等,但在诗体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却是汉武帝与大臣们联句的《柏梁诗》,其后宋孝武帝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效柏梁体诗》,梁武帝《清暑殿效柏梁体》等,皆为句句押韵的七言联句诗,后遂以每句用韵者为柏梁体,对七言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具体的技巧方面,除前文所述的双关手法外,还使用了割裂、借对等,丰富了诗歌技艺。如庾肩吾《奉和药名诗》“马鞭聊写赋,竹叶暂倾怀”,“马鞭”“竹叶”即马鞭草、淡竹叶的略写,使用了割裂的修辞手法。王融《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阳台翻早茂,阴馆怀名秋”,“往食曲阜盛,今属平台游”,阳台、阴馆、曲阜、平台四个地名相对,同时也形成了阴、阳、曲、平的相对,使用了借对手法。萧绎《歌曲名诗》:“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灯飘落花。东方晓星没,西山晚日斜。毅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啼乌,即《乌夜啼》;石阙题书字,出自《读曲歌》“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东方晓星没,出自《鸡呜歌》“东方欲明星烂烂”;团扇,即班婕妤《团扇歌》;青骢马,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踯躅青骢马”;黄牛车,出自《懊侬歌》其一“黄牛细犊车”。用曲辞中的语句典故代指歌曲名,显然使用的是借代手法。此外,沈约、萧统、王锡、王规、张缵、殷钧等创作的大言、细言诗,为夸张手法的运用积累了经验,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五言四句诗,为绝句的成熟做出了探索。总体上看,杂体诗多种手法的运用不但直接丰富了诗歌技艺,而且促进了对偶艺术的发展,为格律诗的成熟做出了贡献。
(二)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些杂体诗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借助离合手法反映政治状况,如《宋书》卷31《五行志》载《苻坚时童谣》:“鱼羊田斗当灭秦。”…鱼羊’,鲜也;‘田斗’,卑也。坚自号秦,言灭之者鲜卑也。其群臣谏坚,令尽诛鲜卑,坚不从。及淮南败还,为慕容冲所攻,亡奔姚苌,身死国灭”。《南史》卷52《萧范传》载《梁武帝时谣》:“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草覆车边已,即范),指萧范。萧范,梁武帝之从子,与庐陵王萧续素不相能。庐陵王诬蔑萧范谋乱,遂有此谣。这些歌谣虽不免谶纬迷信的色彩,其本身的产生却还是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状况。还有一些作品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历史场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薛综《嘲蜀使张奉》,据《三国志》卷53《薛综传》:“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日:‘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奉日:‘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日:‘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生动地反映了使节应对酬答斗智调侃的情景。此外,星名诗、郡县名诗、药名诗、卦名诗、针穴名诗、龟兆名诗、建除诗等,大量的杂物名诗既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另一种载体,从一个侧面承传并反映着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质地,因此具有着较深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
(三)反映了一些诗史状况和文学活动
杂体诗的创作形成了源远流长、不断丰富发展而又一脉相承的诗歌传统,使杂体诗成为众多诗体当中不可或缺的文苑奇葩。杂体诗虽然主要产生兴盛于汉魏六朝,其后不同历史时期却均有大量创作。尤其是
唐宋时期不少文学大家都有杂体诗的作品,数量也很可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除了皮日休、陆龟蒙《松陵集》集中创作了86首各体杂体诗之外,权德舆也较多地创作了各类杂体诗,宋代陈亚创作了百首药名诗,《清江三孔集》载孔平仲有《诗戏》三卷,皆人名、药名、回文、集句之类,还出现了桑世昌的《回文类聚》这样的杂体诗专集。明代连皇帝也有《御制回文诗》,以春夏秋冬四景为题,创作了龙文、连环、八卦诸体。清朝万树撰《璇玑碎锦》有60幅回文诗图,各以名物寓题,组织颇巧。更为重要的是后人并非简单地因袭前题,还多有创造,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杂体诗的形式。如清代石庞由回文诗发展出回文赋,所创《回文雪赋》《游春赋》的每一句,都应同一偏旁之序,构思更为精巧。皮、陆在四句、六句离合一字的基础上,发展出上句句尾与下旬旬首组合成字,或相联成事物名的离合诗。如陆龟蒙《饮岩泉》:“已甘茅洞三君食,欠买桐江一朵山。严子濑高秋浪白,水禽飞尽钓舟还。”食与欠组成饮,山与严组成岩(蠛),白与水组成泉。《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其一:“乘屐着来幽砌滑,石罂煎得远泉甘。草堂只待新秋景,天色微凉酒半酣。”滑石、甘草、景天皆为中药名。还出现了全平全仄诗、集句诗、禁体诗、人名诗等许多新的杂体诗,应当说都与前代杂体诗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是对前代诗体的直接承续,或是受到了某些启发,总能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苏蕙织锦回文及藁砧刀头成了后世常用的典故,丰富了诗歌意象,明代康万民还撰有《堵玑图诗读法》一卷,专门解读苏蕙的回文诗,形成了重要的文化现象。一些文人还借助杂体诗赠答唱和形成了重要的文学活动,如《魏书》卷67《崔光传》载崔光:“太和中,依宫商角徵羽本音而为五韵诗,以赠李彪,彪为十二次诗以报光。光又为百三郡国诗以答之,国别为卷,为百三卷焉。”《宋书》卷82《沈怀文传》:‘‘隐士雷次宗被征居钟山,后南还庐岳,何尚之设祖道,文义之士毕集,为连句诗,怀文所作尤美,辞高一座。”今崔光、怀文之作虽已失传,却可见出文人雅兴及其风尚趋向,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1984.
篇7
古诗讲究“炼字”。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在做这一类题目时,不能孤立地看一个字的解释,更不能脱离诗歌内容主观臆测,而应该结合诗句甚至全诗来理解。
一、解题思路
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关键字。一般情况下,炼字类题目首先关注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再次是虚词。答题时首先要将这个字放在原句中,描绘出景象,点出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
1. 动词
诗歌中真正能构成鲜明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动词,因此动词的提炼,就成了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计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2. 形容词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3. 虚词
虚词不虚,这在古诗词中更为突出,往往一个虚词能让诗词增色不少,而缺少一个虚词,词句则显得生硬,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写不出落霞、孤鹜的衬托,秋水、长天的融合。
二、分布规律
1. 从词性上看,炼字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最多的是五言诗中的动词。
2. 从位置上看,炼字多分布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五言诗句中第二、三、五字为炼字,特别是五言律诗句中第三字。七言诗句中第二、五、七字为炼字,特别是七言诗句中第二、五字。
3. 从修辞上看,所炼字词常常是诗句中运用了通感、比拟、夸张、比喻等修辞的字词
4. 从形式上看,叠音词也是一类重要炼字,因为这些字词往往是表现作者深沉思想或优美景物的字词。
三、 解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
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具体意思之外,还应当考虑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等。
第二步: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
第三步:点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哲理。这一步骤千万不可省略。因为这是炼字的最终目的。
四、题目拓展
溪居即事 崔道融(唐)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疑”“急”二字用得传神,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确是传神(步骤一:表明看法)。“疑”,怀疑,大人本不疑,小孩才疑。“急”,急忙,扣住小童的思维特点来写,很有情趣(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很是清静,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来了,以为是客人,撒腿就跑了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客(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传神。诗人成功地描写了一个热情、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五、反思
篇8
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意思是多么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个夜里你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车遥遥篇》。《车遥遥篇》是西晋诗人傅玄创作的一首七言诗。
这首诗写别离相思,在简短的篇幅中步步深入地刻画了女子对丈夫的刻骨思恋,对未来的深沉忧虑和热切期望,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人们在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的命运和理想。这首诗构思新颖奇特,比喻贴切生动,最后两句进一步翻空出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巧思的追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这两句诗是唐人刘长卿的诗。刘长卿并不长于七言,五言诗写得好,当时的诗人权德舆就夸他为“五言长城”。这两句七言诗,出自刘长卿的一首七律。查查资料,各类唐人诗选中都有,全诗如下:
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刘长卿是唐初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后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遭吴仲孺的诬奏,多次被贬官,死在随州刺史的任上。长卿因遭遇不幸,诗里多有清冷、凄苦之词句。这首诗里最后两句,“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正是他悲苦怆凉心境的感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诗人早春看到的眼前实景。毛毛雨落在身上,还不曾渗进布里,所以看不见;闲花不过是风吹三五瓣,落地自然无声。景是清冷之境,心是沉静之态。说看不见,其实看见了;说听不见,其实也听见了。是别人看不见,听不见,诗人自己看见,听见了。否则,不会写在纸上。
历来的注释者,似也关注到这两句,以为是用以表达“青寒阴复晴”的,引申之意,是说诬奏他的谗言,大概慢慢有些澄清松动的意思。但此生也只能如此了:“青袍今日误儒生”。已被误了,复有何言?
以上这些,不过古诗原义。今日突然从故纸里跳出细雨闲花,当代骄骄学子,将如何对付?
考题上有四个提示:一曰,这是写春景之美的;二曰,闲花细雨,不为人知是表现寂寞的;三曰,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就此无作为;四曰,这种诗境不适合当今时代,大意如此。考生可以选择一种,藉以发挥,这叫网开四面。
中国读诗用诗有传统,自孔老夫子开始,就讲究“断章取义”。于一首七律里,不管前,不论后,不究原诗之旨意,亦不论诗人之身世,拿出两句,就要你无头无脑地去发挥,正是断章取义之举。
一位朋友的儿子正是2007年的考生,他写的题目叫:“寂寞在歌唱”,由这两句诗,说出寂寞对人生创造之重要。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离题。
诗歌固然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但是把不相干的意思强加给诗,常常是诗的灾难。当然,不能就此上纲说到了这两句诗就会如何,只是觉得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读诗之法,恐不可取。
说到与当今时代对比,这两句诗写的是宁静,当今时代崇尚的是嚣张。如一只母鸡,下蛋之先,先要叫得四邻惊动;下蛋之后,更要吵得天下不宁。这叫运作、宣传,也就是炒作。出一本书也罢,拍一部片子也罢,创造一件产品也罢,常常是花开得如磨盘大,果子也就是米粒一般。做了事,要是不被人看见,不被人听见,那不是白做了吗?
篇10
读准字音。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不常见,有些虽是常见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
例:给下列诗句或诗题中加点的字注音。
(1)《鹿柴》
(2)万条垂下绿丝绦。
(3)萧娘脸薄难胜泪。
(4)燕山月似钩。
《鹿柴》中的“柴”读“zh伽i”,不读“ch佗i”;
“绦”读“t 佟o”,不读“ti佗o”;“胜”读“sh佶ng”,不读“sh侉ng”;“燕”读“y佟n”,不读“y伽n”。
了解词义。
读懂一首诗的重要一环是理解诗句中词的含义,特别是对古今意思差别比较大的词要着重理解。
例: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忙趁东风放纸鸢(yu佟n)。
(2)舂(ch侪ng)锄扑扑趁春晴。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1)句中的“纸鸢”是“风筝”的意思。第(2)句中的“舂锄”不是什么锄头而是白鹭鸟。
第(3)句中的“汗青”是指史书或史册。第(4)句中的“却”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再”的意思。
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
弄清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创作了怎样的诗,对于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是诗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写的,了解创作背景后再来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喜欲狂”的感情就容易多了。
朗读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掌握诗歌的节奏。
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如五言诗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诵读:
一是“二二一”(三拍),如:床前/明月/光。
二是“二一二”(三拍),如:举头/望/明月。
三是“二三”(两拍),如:君看/一叶舟。
七言诗有这样几种读法:
一是“二二二一”(四拍),如:梅子/金黄/杏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