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先生有感范文

时间:2023-03-24 02:3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鲁迅先生有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读鲁迅先生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伯父帮助黄包车夫这件事感触很深。这件事的大意是:有一天,作者和爸爸妈妈去她的伯父鲁迅先生家。在伯父的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受了伤的黄包车夫。作者的爸爸经过询问,知道了这个黄包车夫受伤的原因。于是作者的爸爸跑到伯父家,接着跟伯父一起帮这个黄包车夫包扎好伤口。最后伯父又把一些钱给了他,要他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一件事,使我对鲁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鲁迅的品德实在是太高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鲁迅那样助人为乐,做了好事而又不要报酬的呢?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与文章中的这件事恰恰相反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一个小朋友独自玩着玩着,突然踩到一块香蕉皮,四脚朝天滑倒了,他大哭起来。可是,在旁边的路人,都只是冷眼相观,却没有一个愿意前来帮助这位小朋友,把他扶起来的,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指着这位小弟弟哈哈大笑,还就这个小弟弟的狼狈样而议论纷纷。我也是这行人中的一个。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很惭愧。

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别人,这样不仅会使世界更美好,还会使自己更快乐!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讲解;对话;体验;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88-02

毫无疑问,在语文课堂中讲解是一种既不会消亡又需要改造,既不能取消又需要完善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和技术。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学范例都可以证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讲解肯定要讲在当讲之处。何谓当讲之处?一言蔽之,就是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关于语文教师适时“讲什么”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讲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对话”不明的

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对理解文本有益,但由于学生有时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理解不透,却“话”而不明,要解决此问题,有效的方法是相机点拨诱导,学生立即就会明白过来。

例如教《邓稼先》一文时,学生对作者(杨振宁)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了。我便给学生点拨:“要理解这两句话,首先要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纷纷发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忠厚”,“是朴实”,“是谦虚”,“是真诚”……“这些品质邓稼先身上都有,所以作者要说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加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人与人之间和谐、和睦相处,所谓‘睦邻友好’嘛。古人有许多言论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待人以诚’,‘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以厚德载物’,‘文质彬彬’,‘温柔敦厚’,‘虚怀若谷’……从课文中讲述的事实看出,邓稼先正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品格。”通过点拨讲解学生不仅明白了文本的含义,而且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讲学生“体验”情感而“体验”不到的

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在阅读中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到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可见,新课程把体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谓体验?体验是一种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史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份,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阅读时往往体验不到,那么,怎么“讲”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

较好的途径是品味语言,表达体验,比如教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我就通过让学生品味语言来把握文章的内涵。《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人情味的佳作。它通过女性的细心观察,敏锐的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如实地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形象。可是学生对这一点的体验却不甚了了。于是我首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散文是一种因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就是通过讲述先生的日常生活琐事,从细微处显示了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但又决不是令人感到高不可攀和难以置信的。”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文章,品味作者为什么一开篇就写先生的“笑”(原文是: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可联系已学过的《自嘲》、《有的人》来思考。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一位学生说:在以往的印象中先生总是一位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而这文中的先生却是一个从心里发出爽朗笑声的慈爱长者,是一个普普通通可亲可爱的老头。另一位学生又补充道:开篇首写先生的笑,这不仅突出了先生坦白真诚、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那笑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是那么富有感染力。看来学生已经体验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我又何必多言?在这样良好的态势下,我又让学生体味了海婴以父亲的药瓶骄人和先生说“明朝会”以及先生工作和去世等等细节,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样“涵咏体味”地指导学生讲,正像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要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生读出了劲,品出了味,悟出了理,由于这样指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作者用词用语的妙处,还品出了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爱国情怀,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3、讲学生“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

问题探究,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探究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性、时间性、参与性、开放性。这“四性”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第一性。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勇气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刻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对问题主动探究,主动搜集并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对所有探究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问题“能增强学生对周围实际现象的兴趣”,发展他们看出多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要在积极参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但是,问题探究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探究表现在研究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取也不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这种探究卡壳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提供资料指导学生去得出结论。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不仅培养了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探索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要片面理解,以为提倡探究就是要求学生都象科学家那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问题探究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4、讲学生“辨析”问题而“辨析”不出的

新课程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是,中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知识面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往往难以具备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正确把握、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讲解以正视听,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做正确的引导,从而防止错误观念的产生。例如,分析《愚公移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帮助愚公完成移山的愿望的神话结尾是一种迷信思想的体现吗?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可是都答不出所以然来。我只好讲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何谓神话?何谓迷信?‘神话’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迷信’就是利用人们的无知和愚昧盲目的信仰崇拜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东西。从感彩来看,‘神话’是褒义的,而‘迷信’是贬义的。”概念明确了,学生马上判断出了本文的神话结尾不是迷信而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征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我还进一步补充了这样结尾的另外两个好处:一是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可谓感天动地。二是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既富于想象,又寄予深情。

篇3

一、教师要训练学生语感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去创造教学环境,经常地对学生进行有意的培养,经常拿出范文让学生进行品读,并要引导学生去说。俗话说:“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强化语感。教师通过范读,把语感传给学生,强调、语气、轻重缓急的处理等无不传递着语感。如果学生对课文的某字、词、句、段不理解时,教师带着强烈的语感范读,学生从老师们范读的语气、语调中理解课文,就会迅速得到启迪,进而领悟其义。例如:“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对这句话学生开始并未引起注意,经老师把重音一读,学生立即领悟了话中之话。

二、让学生加强背诵,培养语感

背诵是学生训练语感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要抓语感,而语感教学要抓背诵。多背诵既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又能提高学生迅速、准确地对语言信息反应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来都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张反复吟诵、潜心涵泳,以明达文意。古今大文学家、大学者在自述其成功之道时都强调了背诵之重要。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苦读至“口舌生疮”;当代著名作家巴金,熟读背诵过不少作品,《古文观止》中的二百多篇散文背得尤熟。他曾深有感慨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有关。”这些经验都充分地证明背诵是训练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七年级课本比较重视背诵,除课内部分课文要求背诵外,课后还要求背诵十首古诗。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多熟读一些名句名篇,积累语感,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说明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落英缤纷的景象,还会想到初秋、寥落、思乡等意味。

四、通过品味和鉴赏文字培养语感

好文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重点词的词义、词性、使用范围、修辞的运用等细加辨析、鉴赏评论,逐步培养学生这种阅读习惯。时间长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敏感性,理解语言文字的快速性,对语言文字敏捷思维的直觉性也会增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的品味。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较为系统地指导学生逐步品味语言,提高语感,鉴赏作品的文字美、意蕴美、哲理美。或品味词语,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关注词语搭配,体会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或品味句子,体会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不同句式和不同语序的表达效果;或品味议论、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强调其准确、严密性;或品味语言的感彩,体会褒贬词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结构的句子表示的不同情态,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基调的把握入手去鉴赏等。总之,通过品味语言,将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增强美的体验。就像夏眄尊老先生说的那样:“见到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到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人生的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如能建立起如此敏锐的审美感知系统,那么语文学习能力自然不言而喻了。

五、在心灵的对话中培养语感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三者的对话,当以心灵的交流和共振最为重要。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中“月下归航”部分为例,主要写了行船的情景和偷吃罗汉豆的事。在这里,远离深门宅院免读“秩秩斯干”的鲁迅,获得了一次美妙无穷的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江南水乡的旷野,月光恬静,夜色优美,童年鲁迅的心灵得到了尽情地舒张。其实,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美妙体验,包括我们眼前天真活泼的学生。那么,课堂上只要能激活老师与学生那个深藏而又可能随时喷薄而出的记忆的“黑匣子”,一场心灵的碰撞、交流和对话就水到渠成了。于是,“激水声其更响亮”“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等句,也就迎刃而解。

六、增强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要在生活中领悟和诵读积累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新闻事件、即兴演讲、社会来访、成语接龙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语感。

参考文献:

篇4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让学生因扎实地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淡化技巧,并不意味着朗读完全“雾里看花”

在朗读指导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吗?这是很多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淡化朗读技巧,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它是生硬的不容易理解的,但是,淡化朗读技巧并不是不要朗读技巧。在教学中,适度地指点朗读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二(下)第三组课文《葡萄沟》中有这么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学生在读时,特别容易把句子中的“的、了”几处读成重音,形成“唱读”。若老师在此处稍指导一下停顿,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应在哪几方面得到体现呢?我认为它应包括:语调(反问、疑问、感叹、陈述等)、停顿(标点的停顿、逻辑的停顿等)、轻重音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与侧重。

二、留足时间,朗读要求应遵循“芝麻开花——节节高”

众所周知,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然而,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对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并不是一视同仁,普遍存在重“感情”朗读,轻“正确、流利”朗读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只有奠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朗读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教师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好比音乐老师教学生唱谱子,总是先要学生一句一句地练唱,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多次地反复练习,直至正确无误,才一段一段地唱,最后达到正确、流利地演唱整首歌曲,并从整体上把握这首歌曲的大体意思或情调。朗读训练亦是如此。

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三、有的放矢,朗读形式切忌“百花齐放”

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1)我仔细翻阅人教版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对朗读练习的提示做了些新的尝试,即不再用过去指令性的“朗读课文”的固定说法,而是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每次的朗读几乎各不相同,有所侧重。试举几例:“课文写的很美,我要好好的读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分角色读读课文,把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小摄影师》)这些课后的“练习”是编者良苦用心的智慧结晶,是指引我们更好的用教材的盏盏明灯。 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编者的提示,灵活而扎实地引导学生“淋漓尽致”地“浑然忘我”地去读他几回!

(2)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其一教师应有的放矢的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只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其二是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总之,朗读的形式虽“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双能洞察一切的“慧眼”,理性的面对,必定能将读看得“明明白白”,用得“真真切切”。

四、丰厚过程,让朗读指导“锦上添花”

朗读绝不是一味的傻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得市教育院的方斐卿老师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中有这样值得深思、借鉴的话:“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读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着:

1.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思”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但是这里讲到的“思”不仅仅是思考问题,尤其包含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与文本文字相对应的画面。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如《翠鸟》一文,当学生读到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一段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脑子里“过电影”,迅速地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想象出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和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等。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

2.要书声朗朗,更要“品味揣摩”

被选进现行教材的大部分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教师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位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3.要书声朗朗,更要“妙引巧悟”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找春天》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美又美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愕然。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与悟相融,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篇5

关键词:习作;别出心裁;厚积薄发;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19-01

教学完《我的“长生果”》一课后,在撰写课后自评与反思时,心中偶有一得,于是笔尖灵动,一时间让心中所得流泻在纸上。

《我的“长生果”》中关于习作作者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笔者将这些看法概括为三点,并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相结合,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也就是说构思要新颖,不要人云亦云,步人后尘;要开拓思路,避开别人的想法。

作为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每一次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时,最头疼的是看到雷同作文。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怎么会有几篇几乎相同的习作呢?可见作文的确需要“鲜味 ”。记得一次学生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喜欢的一件玩具》,学生们大体上都以介绍为主,其中一位同学却以拟人的手法介绍了他的四个士兵玩具。记得其中一段写狙击手:你好,我是狙击手。是主人最喜爱的士兵。我的有效射程是50米以内,进入我的射程范围的敌人,插翅难逃……因此主人对我爱不释手。对这片习作笔者的评语是这样写的:小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四个士兵”特有的风采,让人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英姿,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呐喊。独特的构思,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

习作的确要构思新颖,须有“鲜味”才好。

二、写好作文需厚积而薄发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积”是“发”的坚实基础,学生作文需要“厚积而薄发”,只有做到多积累,学生作文时才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法可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采蜜,菜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习作水平,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学生习作需进行大量积累。那么如何去积累呢?

(一)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

1.让学生走进生活。农村孩子的生活并不枯燥,捉蝴蝶、追蜻蜓、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喂鸡喂猪……他们在广阔的天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生活的充实、丰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观察、去体验,这样才会有鲜活的内容,才会写出美文来。可见生活积累对习作多重要,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字。

2.让学生亲近自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许多东西会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因此我们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置身大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写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3.让学生置身书籍。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文的主要来源,学生通过读适合的书籍,无论无论是语言、诗歌、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近代的;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读物;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视野越宽,知识面更广,积累的作文素材更多。这样学生的表达才更丰富,作文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一斑,作文离不开积累。

(二)文本为范积累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教学资源,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感悟理解写作方法的特点,并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例如在教学《鲸》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这篇说明文从鲸的外形、分类、生活习性等方面,运用数字说明,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就生动地介绍了鲸这种动物。学以致用,笔者引导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为例,运用习得的方法,介绍一种小动物,没想到学生写的很好,这正是文本的功效呀。以后,笔者不断让学生从文本中习得一些习作方法在学习,作文之路越走越轻松了。

学生作文需要“厚积而薄发”,只有做到多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方法,学生作文时才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法可用。

三、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正如笔者的体验:有一次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笔者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笔者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花花。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誉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笔者的作文又一次得到好评,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

篇6

一、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展开阅读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每天早上都会为学生安排四十分钟的导读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笔者会给学生充分自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喜欢的文章。这种自由的阅读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甚至将早读称为“阅读的天堂”。在早读结束前的五分钟里,笔者会让学生推荐一下自己阅读的文章或书籍,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自己对文章或书籍的感受。这一环节是学生期待值最高的,也是参与热情最高的,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笔者抛弃了以往那种为学生不厌其烦地讲解文章背景、课外分析的做法,而是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通过自己的阅读去了解相关的信息。这样,学生的学习一直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他们自主获取信息,通过信息汲取知识,进而减少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上能学的东西更多了,间接地促进了课堂的高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在这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阅读时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并且,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多了,不仅是作者生平、文章背景,就连作者的一些小趣事都被学生挖了出来。在学生的阅读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深入阅读。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绪。有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的心理就会感觉到安全和自由,他们的思维才会被顺利地激发,在大脑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去赏析、掌握课文。当阅读成为了个人化行为,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时,他们的阅读才会有成效,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形成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当学生的阅读感受形成后,他们就会对文章进行思考,继而提出各种问题。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当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后,他们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质疑问难,对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开始时,学生的提问大多没有章法,难免会有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出现。教师要巧妙处理,将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引领到文章内容上,让学生所提的问题有意义、有价值。如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找出作者都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文中有哪些重点的句子,以及文中所涉及的早恋现象和爱情观等,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提问。有了方向,学生的问题就有了比较大的价值。课后,笔者让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所写的《伤逝》。对于爱情,学生有了自己的了解,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在随后的写作课上,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以“爱情”为主题进行创作。不出所料,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多利用提问这一良好契机,调动学生对于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心,使他们主动去进行探究,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渴求心理与积极性。

三、引导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有这样的要求:语文课程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智力或是其他因素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连课本上的字都认不全,更谈不上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涵了。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读完文章,获取文章中的信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能通过文章的修辞方法、语言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甚至能对其进行评价,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融合在自己的写作之中。针对学生的这些差异,教师要因人制宜,为他们制定符合实际的阅读方法与阅读计划,理解学生的同时展示自己对学生的赏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信心,并激烈他们逐渐向更高处迈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首选一些思想性和文学性都较强,且学生易于理解的美文。在学生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整理。如果文章的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只适合用于材料积累,就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理与记忆,问题分析与文章结构分析就是非常不必要的了。思想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钻”进文本,汲取精华;行文规范性强的文章就不要忽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总之,笔者力求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篇7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草船借箭》,一上来老师就说:“这些天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惑老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然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然后老师呈现专题“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想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学生回答:反复读书,认真思考。老师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在这部分中,老师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如引导学生选择解决专题的方法,对小组合作研究的分工建议,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的巡视、点拨、参与以及要求学生按照规则来交流汇报等等,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引导学生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为对于探究性阅读来说,探究过程往往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汇报交流中,老师运用精妙的“片言只语”,或以引导,或以点拨,或以矫正,或以碰撞,或以激励,或以启迪,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化,探究不断深入,信心不断增强。最后老师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和“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两个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

二、发现焦点,集中探究

一般来说都是由教师提出焦点问题,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进行探究性阅读。比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本课学习最重要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观点十分一致,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伯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爱戴?”或“为什么说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于是整堂课就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由于这个焦点问题确实对全文的学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又给学生的讨论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

三、学科相融,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应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由于小学生想象力异常丰富,在诸多方面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就要将语文教学与各学科的学习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例如学完《桂林山水》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学了本文,你可能被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奇异秀丽的美所感染,你能否把你所感受到的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有的去上网搜集资料,查找图片,寻找古代诗篇等素材;也有同学在一起编舞蹈,绘图画;还有的找到了优美的乐曲再配上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这样学生不仅注重了语言的探究,而且还注重对其它学科的探究。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找到了历代文人墨客赞美桂林的诗、画,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使感受更加真实、具体。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编出了舞蹈、绘出了图画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到的美,更有的同学不仅表达出了美,而且还通过大量的现实资料提出了如何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观念。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进行了探究,既提高了语文素养,又提高了艺术素养,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入手,开展探究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曾看到一位老师执教《詹天佑》一课,教到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学生由于缺少体验,一时弄不明白火车“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句话的意思。这时老师可设计实践操作的几个步骤:(1)利用每位学生身边的笔进行试验,把笔当作带有两个火车头的火车顺着“人”字形线路行驶,老师有意识地到几个小组与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初步明白“过岔道口”究竟过到什么位置才能折向西北前进。(2)由学生代替火车到讲台前继续走“人”字形线路,老师适时提醒、点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句话的意思。(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让学生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亲身的成功体验,情绪极其高涨,个个沉浸在喜悦之中。

篇8

小学语文学科,由于其基础性、工具性特质,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同于其它学科来得明显,它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立足课堂,从语文启蒙教育的基础抓起,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熏陶母语情感,为他们的人生奠基。立身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一、灵敏的专业感觉

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上,能让祖国的语言文字润泽学生的心田,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有灵敏的专业感觉。

1、专业价值感 “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教师的价值感。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能读写生字、生词,会流利朗读课文,会练习口语训练,会写作文……那么简单,老师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振兴着祖国的母语事业,让更多的未来建设者,真正领悟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捧起教科书,就是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的重任。当我们向孩子们演讲着教科书中的人文精神,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着学生时,为的是培养未来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当我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工整地书写汉字,一边是在传承着祖国的古老文化,一边又是在教孩子们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读中思、读中悟,是在把孩子们引进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带领孩子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在把学生带入明天的“试验场”,培养他们适应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

走进平凡的课堂,每位教师应有“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自豪感。有了这一荣誉感,就能够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着无悔的信念,爱岗敬业,甘守清贫,乐此不疲地奋斗一生。

2、专业激情感 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能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你的课,除了教学技艺高超外,还要有对语文课堂有饱满的情感和旺盛的精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偶像”,一个手势,一颦、一笑,都浸透着教者对课堂的感情,对学生的深情。“一句深情的表白”会使孩子们动情地随教者进入喜怒哀乐的情境中。试想一个没有感情的老师,怎么可能将冰心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种博爱传递给孩子们。就不能将《爱如茉莉》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在课堂中绚染。诚然,教师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来自工作、生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然会影响着他们的情感,但走进课堂,面对几十双渴求的目光,此时的我们已属于这神圣的课堂。专业激情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情怀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3、专业气质感 一个有志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他们的气质主要表现为:有高尚的师德,有热爱语文教学的情感,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有渊博的知识,有熟练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博爱的情怀,能善于培养学生倾听、说话、朗读、写作、观察和文化拓展等方面能力,爱好广泛,举止大方,有亲和感。

二、智慧的专业设计

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高效课堂”的专业设计它应建筑在减负增效,让学生在主体地位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的基础之上,无疑它设计的内容、形式,体现着新一轮课改的理念。体现着“高效课堂”的特色。要让课堂高效体现在教学的每个流程中,要在“精”、“简”、“新”、“实”、“活”上下功夫。

1、钻研教材求“精” 高效语文课堂应抓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放,通过能力渗透人文性。怎样有机地将文本中的能力要求转化成实际的达成目标,首要的条件是教师要真正吃透教材,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力求做到:(1)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需求、学习情感等具体特点,教师要心中有数;(2)研读教材,教者要熟悉小学语文课标中的总目标,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各单元教学目标,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它们之间的的联系,疏理出清晰的知识体系,便于目标定位准确;(3)研读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升语文能力的凭借,教者要努力探寻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的切入点,真正把握文本的能力要求,把握课内知识点与课外链接知识点间关系。(4)要研读教法,做到教法为学法服务,首要的是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备好“导案”和“学案”,在掌握学生“课前预习”完成的情况后,根据学生的需求,探讨因地制宜的教法与学法,力求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不给学生煮“夹生饭”。

2、目标设计求“简”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协调发展。但就每一堂课而言,要针对本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设计切实的课时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直接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一个知识,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情感。将课本中的教学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力求教学目标简单、明了,不含糊其词,不求大而全,力求步步到位。课前向同学们公布教学目标,课堂结束前检查目标达成度。

3、教学过程求“新” 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否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必须时刻遵循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训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的主要途径有:(1)从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中创新,由老师“包”堂,变为老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2)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中创新,选择并整合小学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浙江有位教师将江苏邱学华老师的数学“尝试教学法”。移植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尝试学习法”。 (3)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创新。陶行知有过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的嘱咐。我们要改进并创造出新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如高年级小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往往采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改进后使用。(4)从各种教学实验中创新。在大量的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乃至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学习、移植、改造与创新。我市正在实施的“预学导航”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由课前“放羊式” 的预习,变为 “导学目标式”预习,给足预习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自学,在预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引领全体同学去讨论,去学习,去练习。(5)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新。在音、像、图立体交叉的视、听觉中增强教学效果。(6)从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创新。新课程将布卢姆的情感、认知和技能三领域的教学目标,改造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教学法”,是中国画的改造与创新。

4、巩固训练求“实” 高效课堂实施的目标就是务实。巩固训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必要形式,为了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最大效率,巩固训练就要在实实在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字词教学,力求新授一个,会识写一个,会灵活运用一个;朗读训练,要求学生用心去读,读得眉飞色舞,读得真情切切,重点精彩部分可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阅读感悟能让同学们用心去悟,抒发他们心底深处的真实情感;课堂练笔,能让学生们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直抒胸臆,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5、教学方法求“活” (1)根据课文的人文性选择教学方法:语文学科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间接地将品德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优美的语言、美好的形象、真挚的感情、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为体现语文学科的这一性质和特点,教学时要适当地采用朗读法、讲读法、情境法等。 (2)根据课文的题材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文体也众多,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寓言等。选择教学方法就要考虑教材的内容、体裁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3)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用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够稳定,思维的具体性较强,理解能力弱,缺少感性经验。我们就多选用直观、谈话等教学方法,并且要不断更新变换,保持运用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选用“导读法”、“谈话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使用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年轻教师多采用实验讲读法,较少使用谈话法。一个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他就越能找出最能适应特定教学情景下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本身的特性允许他可以着重运用某些方法。如李吉林的情境法等。

总之,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要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得到发展,要以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学生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乐学、会学。

三、永恒的专业追求

篇9

小学生依然繁重的课业负担,贫乏的校外教育基地,再加上安全等方面的顾虑,使儿童的生活空间变得愈加狭窄。他们要么被作业包围,要么终日与电视相守,既远离了捕鱼、捉虾的嬉戏玩乐,也遗失了小儿的悠闲自在,更难得体验游历祖国河山的纵情玩乐,以及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的博览探寻机会。少了自主支配的时间,少了快乐驰骋的空间,少了嬉戏的伙伴,习作的生活之源便因此干涸了。

这就要求我们架设一条直接让作文与孩子的世界相连的新型“管道”,把学生的生活、已有的语言水平引入到习作中来,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源头活水,让孩子的世界与作文零距离,让孩子的作文成为其生活中自然表达的一部分。

短信作文,一米阳光亦灿烂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已越来越普及,而“短信文化”也以其或幽默、或抒情、或含蓄、或直白、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特点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样本,成为“手机一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营养大餐”。

学生在欣赏这些“新兴文化”的同时,一条条“笑话”“荤段子”也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他们。对此,是“禁”?还是“导”?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

针对此,将短信艺术介入作文教学亦可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在学生中开展“玩转短信我第一”的习作活动,通过收集汇编、感悟练笔、竞赛升华等途径来创意地开展短信写作,以此来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锤炼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收集汇编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短信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短信的热情,在帮助学生了解短信的一般情况以后,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类型的短信,可以是父母手机里面的短信,可以是报纸杂志上刊登的短信,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有关短信资料。然后把自己收集的各种短信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摘抄(在这其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区分和摒弃一些不良的“短信文化”)。为了便于学生收集分类,我将积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作为短信收集的总原则,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江苏电视台的“‘指上论键’短信文学”活动,以现实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短信创作的无限热情,从而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短信收集成果。通过创设短信留言板、布置短信文化墙,在充分展示学生的收集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对短信进行分类汇编:

一是对象层面,主要有表达同学、朋友之间的真诚友情类(如:数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愿逝去的岁月,都化作美好的回忆,永留在心房等)和亲人之间的思念、爱护、关心、眷恋的亲情类(如:世上还有什么比天伦之乐更让人向往的吗)。

二是目的层面,有感谢类(如:朋友是一种感觉,一种冷不丁就会想起的感觉,一种时时牵挂的感觉,一种失意和伤心时可以依靠的感觉。感谢生命中有你这个值得常常想起的好朋友);祝福类(如:送你红日送你星,送你平安度百年。送你蓝天送你云,送你梦想变成真。送你清风送明月,送你真心过一生。送你好运送你福,为你祝福暖如春);道歉类(如:什么样的话语都代替不了我愧疚的心情,站在你的角度去想,更叫我伤心,我该怎样的对你呢);激励类(如: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与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劝诫类(如:人生有2%是精彩的,18%是痛苦的,另外8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2%的精彩诱惑,忍受着18%的痛苦。把握好80%吧,用心生活,平淡是真)。

三是方法层面,有仿写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秋难相伴,痴子念双亲。佳节来临,祝双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秋快乐);哲理类(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当没勇气打开这扇门时,外面的门就没法打开;当心里的门打开时,外面的每扇门都是虚掩着的,只要你轻轻一推,它就会给你让路);邀约类(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何时去爬山)。

二、感悟练笔

要开展短信写作,当然还要帮助学生对短信进行必要的解构与感悟,从而了解并掌握短信的特点。由于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写者必须以最经济有效的语言进行表达,于是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便成了短信最基本的写作原则和最显著的表现特点。一条优秀的短信,往往能以寥寥数语表达丰富的内涵。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短信的内涵特点,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我看到的最 的一条短信是:

”。

(生积极汇报成果,有的是“最搞笑短信”,有的是“最富哲理的短信”,有的是“最温馨短信”……)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些共同特点?

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讨论,总结短信的特点:为了表达人们之间的祝福、友谊等创作的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概括能力较强的文字……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短信改写、每日短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短信练笔与创作,不断磨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短信训练初期,我们不能强求学生原创,而是允许学生通过模仿改写自己最喜欢的短信,可以是语言上的模仿改写,可以是内容上的模仿改写,可以是意境上的模仿改写,可以是形式格调上的改写等。总之,只要是有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是允许的。每日短信,就是每天组织1~3名学生在黑板上“发”一条短信,但内容必须原创,再由小组长、课代表通过评议、整理,最终收入《每日短信精选》,期末编印成册,形成一本最为生动、精彩的“短信集”。

三、竞赛升华

举办一次隆重盛大的“短信王”大赛,无疑是刺激学生短信创作激情的强大助推器。

师:现在,我们的“××小学××班‘短信王’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设立奖项若干,有“最温馨的祝福”奖,有“最幽默的笑话”奖,有“最真挚的独白”奖,有“最有创意的短信”奖……如果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短信作品得一个其他奖项也可,但必须说出你的理由(设立评委若干)。

学生积极汇报,在此过程中童言无忌、童趣无限,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人性得到了释放。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胃口”,推介学生的创作成果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师:今天的“××小学××班‘短信王’大赛”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家想不想把你们的劳动成果和更多人一起分享?下面,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些途径,你也可以自己选择途径:

1.把短信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帮你用手机来传达你对亲戚朋友的祝福,并署上你的名字。

2.班级中举行一次“谁是短信王”主题班队活动,把你的优秀作品粘贴在教室墙壁上和大家分享。

3.你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办一份《短信报》,把你们的好作品精心编排以后和其他同学分享。

4.你也可以上网(如“搜狐网”“网易”等),把你的短信作品上传,和全世界的朋友一起分享。

玩乐作文,枯木凋零亦逢春

黄全愈博士在《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对“玩”有过这样精辟的言论:玩,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摹拟训练场,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是孩子必须的生长维生素,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他通过身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案例向我们传达了美国在对待“玩”上的人生哲理――Have Fun(玩得高兴一点)。生动传达了中、美两国在“玩”中的不同态度以及教育上的比对,尤其是关于玩的不同认识与教育,以及孩子在“玩”中的生动案例。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是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饱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它是作者个性思维、个性情感的自然流露。把儿童的玩乐天性与作文搭建起彼此互通的“管道”,让“玩乐”充盈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乐趣”的愉悦情境中充分解放眼、耳、嘴、手、脚,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以文字砌就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精神世界,让作文成为他们“心灵之声”的交响曲。

一、堂上“立”场

特级教师周一贯在《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点》中指出:“语文课堂的好玩,指的是一种母语教学给学生、教师可能带来的那种愉悦的身心体验。这样的课堂会洋溢着亲昵、宽厚、轻松、调皮与得意的情绪,构建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种处世、做事的智慧。”课堂是学生习作的主战场,把“玩”融入作文课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是享受幸福教育的不二法门。在此,我们不妨先“立”好学生“玩乐”的课场,给他们搭建自由“游乐”的空间:

“玩乐在先”:学生的作文兴趣很多时候是在作文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逐步形成的。小学生对游戏、体育、文娱等活动有浓厚兴趣,教师可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无意识地、没有心理压力地尽情玩,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丰富的心理体验后再作文。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开心对对猜”“成语接龙”“囊中探宝”“有趣的‘察颜观色’”“咱们班的‘幸运 52’”等游戏,有意识地改变教学形式,有利于诱导学生迸发创作激情。学生玩后作文,自然写得具体、生动,甚至还有不少奇思妙想。

“尝试在先”: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在作文活动课中让学生做一些尝试性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将“怎样加快糖的溶解”“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沉”“泡茶”“手帕的秘密”等小实验与习作练习结合起来,教师先进行实验演示,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把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让自己寻找答案。然后,让学生做一做实验。学生在实验中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积累了真实、生动的作文素材。

“表演在先”:叶圣陶曾经指出:“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各种生活场景中体验,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学生再现容易,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感,达到文情并茂。如“哑剧表演”、模拟“小超市购物”“到老师家做客”等情节,均可以成为作文活动课的好材料。让学生合作表演,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的台词更生动、有趣,表演更逼真、形象,将课堂变为一个微型社会,从而既锻炼了学生写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作文课中,可让学生先表演后作文,唤起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直觉思维。

二、堂下“入”场

学生在校除了40分钟的课堂生活之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学生可自由支配、自娱自乐的课余(堂下)时间。学生校园内的课余生活如何加以开发利用,如何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具有良好氛围的“活动文化场”,这显然又是一次开发作文资源的有力举措。

“游戏生活”:应当看到,儿童和我们成人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成人往往以功利的眼光观察外部世界,而孩子则以游戏的心态看待。冰心说过:“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确实,出于游戏的心态,天真、活泼、好玩、淘气也就成了儿童情感世界中的重要元素。帮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创设一个个游戏小天地,无论是学科知识游戏、益智趣味游戏、技巧动作游戏,还是常见的踢毽子、剪刀石头布等,只要冠以“游戏”的名讳,再融入额外的你所需要的“作文元素”,摇身一变就成了学生最可亲的伴侣。如能经常变换花样,必定可以笼络学生的“人心”。因为对于儿童而言,“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唱吟沙龙”:古诗文与童谣是极具诗意与灵性的两种文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和道德观念,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富有情趣。在校园中开辟唱吟古诗文与童谣的沙龙场,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开展唱吟沙龙活动,通过对古诗文、童谣的吟诵、创编,设立班级唱吟角,颁发唱吟明星章,开展唱吟书画作品展,举办校园唱吟艺术节等,在不断挖掘唱吟沙龙活动的文化、文艺内涵的同时,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歌声中尽抒知音之意,在画板上挥就多彩画卷,在感悟人生真谛时体会中华诗文的精髓,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创作积淀良好的文化素养。

“踱步赏花”:“校园文化”作为当下教育极负盛名的词汇,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青睐。无论是隐性文化还是显性文化,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毋庸置疑,完善的校园设施与文化建设将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让学生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地踱步校园,置身其中,徜徉其间,细细饱览校园的每一寸“肌肤”,欣赏每一处绽放的花朵,记载每一次成长的“足迹”,不仅可以使踱步者丰盈校园文化感悟,使其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也有助于踱步者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堂外“圆”场

天地自然宽。堂外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探索,创新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自然就不会枯竭。因此,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帮学生“圆”堂外真实的梦,让他们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毕竟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是创新的巨大能量。

“快乐PK”:鲁迅先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读好书,能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读好书,能滋育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灵魂。当我们的心灵触须随着书延伸到文章深处时,思维火花、写作灵性就会不断地迸发出来。兴趣是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举行“阅读快乐PK赛”,以激发学生堂外的阅读热情。通过家庭PK、师生PK、伙伴PK等活动,在阅读记录单较量、读书心得论坛、攀登书籍阶梯等比拼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效果。

“乡情觅踪”:以家乡的人文风情、发展面貌和特色景观为主要选材内容,开展以“地域乡情”文化为核心的菜单式作文拉链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拟定探究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发许多可供选择的“菜单”――小专题,围绕小专题再开发出许多“小菜单”――小小专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探究小组,选择“菜单”,拟定方案,进行深入挖掘探究。“历史的见证――大榕树”“小河潺潺绕村口”“农村公寓美丽一角”“家乡的璀璨星光”“小台门里的变迁”……这些独具特色的真、纯、美的素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是学生作文资源的开发。地域文化丰富了作文的厚度,增加了作文的亮度,也延展了作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