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范文

时间:2023-03-23 10: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谡失街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 ,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 ,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衔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 ,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 ,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篇2

当我看完《失街亭》后,感慨万千:最白的玉也有瑕疵。

司马懿派大军攻打街亭。诸葛亮问谁去守街亭,这时马谡毛遂自荐担当此任,诸葛亮同意了。可是马谡不听参军王平的苦苦相劝,把大军屯聚在山上,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马谡大军不战自乱,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失了街亭。

难道失街亭就是马谡的错吗?马谡天生就是个草包吗?不!马谡自幼就饱读兵书,谙熟兵法,可谓是名门之后。诸葛亮赞誉他才华横溢。平定南方就采纳了马谡的计策见到奇效。北伐中原时又采纳他的计策,使蜀国大军势如破竹,捷报频频。可见马谡的谋略是可用的。

在《失街亭》中诸葛亮也有错。就是因为诸葛亮的疏于管理,让马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当马谡自以为是,傲气冲天时,诸葛亮没有洞察细微,临战换将,还是把任务交给了马谡。

刘备活着时让马谡带过一次兵,结果大败。刘备要杀他,而诸葛亮求情说这只是一次失误,无碍大事。刘备临死前反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只迷信自己的眼力,过于自信,用人不当,导致街亭败兵。

篇3

谈歌总感觉马谡有些冤枉了。细读《三国演义》,马谡并非一无是处,还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不能因为他丢了街亭,就一棍子打死,把他划入历史的另册。

马谡是哥俩儿,他哥哥马良,进入刘备的企业时间较早,算是老干部了。或许有了马良,马谡才来到刘备的企业里上班儿的。马谡进入刘备的企业之后,表现应该算是不错,应该是一个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否则,他决不会被提拔得那么快,能在诸葛亮身边做了参军。这是一个很高级别而且很重要的职务。诸葛亮准备伐魏的计划,马谡肯定都参与了。想想看,能参与制定国家军事计划的人,那应该是什么人物啊?不是摸摸脑袋就算一个的啊。而且一些重大的决策诸葛亮大都摒弃别人,而与马谡商量,而且马谡也的确有许多好主意,比如使用离间计,挑拨司马懿与魏主的关系,弄得魏国里关于司马懿的谣言四起,司马懿被免职还乡,去了诸葛亮的心腹之患。马谡的计谋都很见成效嘛。

马谡是一个有才的人啊,怎么会出失街亭的事呢?这得认真分析。

这里边有马谡的问题,也有诸葛亮的问题。而且两个人的问题至少应该对半开。

先说马谡的问题,你自己吃几碗干饭,自己不知道吗?还别说,他或许真不知道。社会上这样的人挺多,真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你会照相,你未必能开照相馆。你会烹饪技术,你未必能开餐厅。或许马谡想自己练练摊儿。可也是,在诸葛亮手底下这么多年了,还没有独立承包过什么工程呢。这里边会不会还有一层赌气的意思呢?你诸葛亮不是就看重姜维吗,我露一手给你看看。这里边是不是还有争宠的意思啊?也说不定。先不说你马谡有没有工作经验,你包这个工程有没有资质?那下边的人能听你的吗?到了被司马懿围在山上,你手底下的士兵都不给你卖命,就是不往下冲。你就是多发奖金他们也不冲,这是为什么啊?你根本没有群众基础。所以说,马谡根本就不适合带兵去守街亭。他没去之前,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因为马谡就不是这种带兵打仗的人才嘛。

再说诸葛亮问题,你老人家可是明白了一辈子,阅人无数,经验多多。怎么会在使马谡的事儿上犯了糊涂啊?马谡是能说会道儿,脑子好使,可是他没有当过包工头儿啊。你把这么大个工程交给他,这里边从开工到验收得多少事儿啊,他干得了吗?哦,你说了,马谡跟了我多少年了,大工程见过不少,他还经常帮着我画图纸呢。可这盖大楼跟会画图纸是两回事啊。所以说,马谡失街亭,首先是你诸葛亮的领导责任。你用人不明,误了大事。往好里说,你是好心。马谡跟你这么些年,你也想让他露露脸。这无可厚非,树立一下个人威信嘛,而且干好了,奖金还高。可这么重要的工程,你派谁去不行啊?派马谡,你诸葛亮是有私心嘛。哦,谁跟你关系不错,你就把好活儿,利润高的活派给谁。这不是私心是什么?无论怎么说,这件事上,诸葛亮无私也有私,说公也不公。

诸葛亮杀了马谡之后,有一句意味深长的托词儿,唉,我想起一件事儿来。别人问,丞相,什么事儿啊?诸葛亮说,当年刘备刘老板去世前,曾经跟我讲过,说马谡这个人成不了大事儿,总爱吹大牛。我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忘记了呢?

哦,你诸葛亮刚刚想起来啊?谁相信呢?这不外乎说,这失街亭的事情是马谡自己吹大牛造成的。跟我诸葛亮没有关系。杀马谡是应该的,你们谁也别不满意。

诸葛亮这样说,有些失身份了。

还有人猜测,这是诸葛亮为了提拔姜维,必须除掉马谡,才使的一计,成心让马谡犯错误。这样猜测有些阴损,谈歌想,诸葛亮还不至于这样干。

篇4

历史上的马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果真是一个无才少谋的纸上谈兵之辈吗?

一、马谡其人其才

据《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记载: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但刘备临死前对孔明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不以为然,拜马谡为参军,可见诸葛亮对马谡器重有加。

事实上,马谡确有良策,《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南征时问计于马谡,马谡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为此,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用兵之道,被诸葛亮采纳。后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七擒七赦孟获,目的就是以心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从根本上稳固了蜀汉政权的战略大后方,为日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说三擒孟获时,诸葛亮与马谡同时识破孟获诈降之计,相互“抚掌大笑”,大有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之感。

在《汉晋春秋》中,习凿齿也视马谡为“俊杰”,而认为刘备所说的马谡之才不可大用的意思,并不是说其“非才”也。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马谡并不是文学戏曲上所描述的那样纸上谈兵之辈,至少也算是一个上等谋士,否则,诸葛亮也不会“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二、马谡之死与街亭之失

文学戏曲中的马谡,以全家性命担保而立下军令状去守街亭,街亭失守以后,被诸葛亮挥泪而斩。

史书上的马谡之死,却有几种说法。陈寿先后在《三国志》中提出三种说法:一是马谡死于牢中;二是诸葛亮斩马谡;三是马谡畏罪逃亡,丞相长史向朗知情不举,被免职。第一种说法写在《马良传》里;第二种说法写在《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与《王平传》里;第三种说法写在《向朗传》里。第一第二两种说法,互相矛盾。第三种说法,可与第一或第二种并存。因为,马谡可能于逃亡以后被捉住,然后被斩,或死在牢里。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留待后来学者去考评,这里不做探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前有街亭之失,后有马谡之死,前为因后为果,马谡之死是因街亭失守引起的。

那么,如果弄清楚了失街亭的原因,马谡之死的原因也就清楚了。

让我们再现历史上的街亭失守。

据《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记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

《三国演义》描述得就更具体,第九十五回:诸葛亮布置守街亭时特意交代:“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而马谡并没有按诸葛亮交代的“当要道”下寨,也听不进副将王平的劝谏,执意在山上屯军。司马懿一面命人切断水源,一面亲率几倍于马谡的兵力将马谡的人马四面围定。蜀军见魏军势众,山上又无水不能食,军中自乱,加上魏军又四面沿山放火,蜀军是降的降、逃的逃,大败而退。

从以上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蜀军失守街亭的原因很多:一是敌强我弱,除兵力悬殊以外,对方都是名将出战,而且是主帅司马懿亲自现场指挥和参战,马谡哪是对手。二是将帅不合,为了确定下寨的位置,主副二将就争得不可开交,以致分兵把守;三是主帅威信不够,士气不足,见敌方势众而畏惧不敢前,导致马谡未开战之前即先自杀二将;四是最关键的一点,《三国志》讲:“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没有按照诸葛亮交代的当要道下寨,去阻挡魏军,却屯兵山上准备与魏军决战,用马谡引用兵法的话说是“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么,马谡为什么会不听诸葛亮的指挥而自作主张?难道是没有领会诸葛亮的作战意图,抑或是根本就没有临战经验?

三、马谡之死的深层次原因解析

让我们再来回顾分析马谡求战、布战及战败的全过程。

据陈寿《三国志・蜀书九・马良传的附传马谡传》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通过长期的接触,诸葛亮是认准了马谡,力排众议而提拔使用了马谡为先锋。

到现场进行战术布阵时,马谡明明知道诸葛亮要求他去守街亭,只要把街亭守住就万事大吉;而且,诸葛亮已经交代要“当要道下寨”,目的“是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就是以守为主。但马谡到现场后,不是取守势,而是以与敌人决战的姿态,屯军山上,这从以下三个现象看,马谡此役是想战而不是想守:

1.他没有按照诸葛亮的要求,择要道下栅以阻止敌人前进,说明他不是想守,而是想与敌人一战。

2.马谡说,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从战的角度看,这的确是非常占优的。所以他把部队拉到山上,就是想“势如破竹”往下冲杀,也说明他也是想战。

3.他屯兵于山上,按他的说法是“置死地而后生”,将自己置于没有退路的位置上,迫使自己死战,这也说明他还是想战。

可见在战略指导思想上,马谡与诸葛亮并不一致,或者说是没有执行诸葛亮的命令。

从敌我形势的判断上看,本应该按照诸葛亮的意见采取守势:敌强我弱,以守为主,才能在守中寻找战机;从街亭战略地位及地理形势来看,这个地方为“山僻之地”,也是易守难攻,只有守才更会有胜算。

对这些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马谡之才,不可能不知道;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马谡更应该是清楚的。既然如此,那为何马谡会取攻势,那么想战呢?这得从马谡本次争当先锋的心理分析。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安排任务时话音未落,而马谡即主动请缨,诸葛亮以激将法激他时,他主动要求签下生死状。这一方面说明马谡是不辜负诸葛亮的培养,而主动请战,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马谡急于建功,特别是在战场上建战功立业,而不满足于仅做一个幕僚和参军。从马谡以前的经历看,他从来都只是做幕僚,每每给诸葛亮出些好点子,也深受诸葛亮之器重(要不然也不会“违众拔谡”,让马谡承担如此之重任),但从来还没有到前线的战场上历练过,没有单独带军去打过仗,从这一点上说,马谡急切需要建立战功,以改变仅作为参军的形象;诸葛亮也需要将他的爱将送到前线去历练一下。

这个背景造成马谡立功心切,他想战不想守,宁愿冒险地去战,而不保守地去守,就是这个立功心切的思想害了他。

因为立功心切,他在战略上就藐视了敌人,当诸葛亮说街亭不好守时,他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当诸葛亮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乃魏之名将时,他说:“休道司马懿、张,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因为立功心切,他把诸葛亮交代的以守为主的战略思想丢在脑后,而急切地想与敌人对决分出胜负;因为立功心切,他铤而走险,把部队屯扎在山上;也因为立功心切,他根本听不见副将王平的忠告,一意孤行,直至把自己葬送。

另一方面,诸葛亮的用人不当和揠苗助长也害了他。

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一向奉蜀汉为正统,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的习凿齿,在他的《汉晋春秋》中也认为失街亭主要责任在诸葛亮,说他“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这说明诸葛亮的确没有做到知人善任。

1.对马谡求战以切、立功心切的心理并没有掌握,而没有与其沟通具体的战术方案,没有预防其求战心切的倾向发生。布置工作时,只讲了“然”,而没有说“所以然”。明知道马谡并没有多少前线打仗的经验,还力排众议地把事关蜀军存亡的现场作战指挥权交给马谡。

2.用人贵在适才。对于当参军来说,马谡可能是个好参军;但到现场带兵打仗,马谡可能还需要历练,把一个还没有实战经验的人一下子放到如此至关重要的战役上去领导作战,而且是力排众议地使用,本质上就是一种冒险行为,是对人才的揠苗助长。结果是既害了马谡,又害了蜀军。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在诗中所云:“坚车能载重,犁田不如牛;骏马能历险,渡河不如舟。”人才的使用,贵在量才而用,不同才能的人适用不同的工作,才能使人尽其才。

篇5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动 语文之美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要由原来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呢?我就此方面浅析如下:

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及意境渲染中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语文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动口,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探求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意趣和情趣。教学中,为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如,教师示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诵会等等,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动口阅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二、让学生"动"心, 激活思维发展。

语文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就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那一定是败笔。如果学生始终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跑,他们怎么能跑出教师的视野呢?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让学生心"动"起来,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教学《失街亭》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鉴赏《失街亭》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出来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但是,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传奇色彩中的人性化就是通过《失街亭》中误用马谡守街亭体现出来的。显然,以"你怎样理解马谡与诸葛亮的形象"提问未免太笼统,以"马谡坚守街亭,对丞相与王平的话置之不理说明了什么"提问显然又太过狭隘,缺乏探究性。学生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我何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呢?于是,我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共同选出四个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很快就"动"成一团。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最终确定了如下四个问题:(1)街亭失守谁之过?(2)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不听他人之言而重用马谡?(3)诸葛亮为何非杀马谡不可?(4)马谡身上有没有值得赞许之处?

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都很有探究性,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会读不等同于会写。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首先是做读书笔记,摘抄文本中的好句好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积累的习惯,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是模仿。模仿不是复制,是一种仿效,也是一种创造。比如,教完白居易《琵琶行》后,我提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我是这样回答:"语文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教完《报任安书》后,我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我这样回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有意思的是,我还没教完《逍遥游》,学生就递上一张纸片,上面是"语文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两次示范,一次模仿,学生自觉"动"手,享受到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喜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显然,让学生动起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改变学生以听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习惯与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在公开场所说话的心理障碍方面下工夫,更要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方面下工夫。为此,教师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习惯讲授为主向以启发引导为主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结果的形成过程转变,树立过程意识;从看重教学方案的预设向看重教学情境中的生成转变,让课堂"动"起来;从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实现师生互动。

总之,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氛围,提供一种让学生动口、动心、动手的机会,搭建一座让学生互动的平台,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增添绿色。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美丽,也是我们众多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和最大幸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篇6

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兴师北伐时,司马懿引兵出关迎敌,诸葛亮命令马谡率重兵驻守街亭,以阻止魏军。兵马到了街亭,他既不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刚愎自用,没有把营盘扎在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路边。却机械地搬用《孙子兵法》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条文,把营盘扎到远离水源的山顶上。于是魏兵蜂拥而至,断绝水源,果然置蜀军于死地。只不过蜀军却没有“后生”,军心动摇,无心恋战,被魏军杀得大败。马谡因此被军法从事,诸葛亮自己也深感用人不当,唱了一出空城计之后自降三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连诸葛亮都敬他三分。为什么连个小小的街亭都没有守住呢?究其主要原因,马谡犯的是纸上谈兵,墨守成规,不能灵活运用战术的错误。那么,马谡的失误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呢?

一、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二、切莫墨守成规、纸上谈兵。

失街亭,皆马谡之过吗?当然不是。在这一失误中,诸葛亮也是责无旁贷的。孔明又犯了什么错误呢?孔明把刘备临终“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咐抛之脑后,重用马谡,就犯了未能知人善用、举贤任能的用人之失。诸葛亮的错误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如此,学习以如此。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制定正确的计划;只有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情况,才能做到掌握并充分利用知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兵法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那么,我们从兵法中还能找到那些具体的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几种。

一、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能够预知同敌人交战的地区,交战的日期,即可跋涉千里与敌人交战,我方诸将方能互相接应而确保万无一失。

这里的“地”和“日”,就是我们学习中的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有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勇往直前,才不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找准“地”与“日”,确定学习目标,才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需的任务。因为没有它,我们的学习就像没有灯塔的航船,失去了目标,最终只能迷失。

二、未战庙算

庙算,指的是古代用兵前在庙堂举行一定的仪式,讨论决定作战的方针、策略和计谋,类似今天战前的军事会议。凡是未开战前就预计到胜利是因为筹划周密,得胜条件多。只有条件充分,计划详备,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作战前,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新学期伊始,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要制定详细而客观的学习计划。战争讲究不打无准备的仗,学习也一样。只有制定好计划,运筹帷幄之中,才能最终取得学习这个战场上的胜利。一个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三、 实而备之

对于实力雄厚的对手,要加倍防备它。“备”就是积极防御,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敌人”。在语文方面,比如语病题。它是高考的重点,更是高考的难点。再如文学作品类阅读题,更是高考失分最多的题。对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怎么“备”呢?我们不妨用一个专有名词——赋——的方法。就是从多个方面弄懂吃透。语病题首先要牢记六种语病类型,易出又易错的典型例句等;而阅读题,除了要掌握一些约定俗成的答案外,更要重视相同题目下的不同答案,真正用心分析与感悟,灵活掌握,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正真学好语文。

另外,同学也是学习的“敌人”,只有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才有我们的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对待这样的“敌人”,更应该时刻小心,处处留意,用他的努力进取,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四、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生,出奇制胜

正中生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相变,是敌人无法摸清行动意图,从而收到出其不意战胜敌人的效果。

这里要讲的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多种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在一些常规方法的指导下,要不断积累总结,摸索出自己独特的方法。《孙子兵法》中有一个独立的篇章——九变篇,主要讲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处理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语文具有灵活性特点,学习方法更不能照抄照搬,甚至钻牛角尖,否则只能一败涂地。只有多管齐下,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五、致人而不致于人

转换敌我双方的虚实,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主动权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当然也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怎样才能做到“致人”呢?兵法讲争先机之利,形成先发制人的态势。即“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

丧失主动权是任何战争的致命点。学习的主动权,除了自主学习以外,我重点想说的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自己学习的主动权。由于升学的压力,每所高中都实行严管理,把课程安排得非常满,甚至连自习课都被划分了。尽管这样可以从时间上加以把握,但却不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在学习中,不是每位考生基础都一样,应该说是千差万别,因此不能什么都大一统。在时间上,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让考生在高考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学生来说,切不能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权利。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不断调整计划,循序渐进,直至成功。

一、语感。培养语感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因为在语言类学科中,我们有时未能掌握理论,但却能做对题,这就是语感在发挥作用。怎样培养语感,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例如早读课时,要大声的朗读。朗读时,要吐字清晰,音准气足,铿锵有力,节奏停顿合理,又要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还要充分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既有利于增强语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同时对字音的掌握,也很有价值。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生僻字时,一定要查字典,看清字音,弄懂字义,反复记忆,加以掌握。这样对字形又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三本多色笔。三本指积累本、日记本和改错本。积累本的正面可根据高考题型划分好区域 ,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反面可用作摘抄,把阅读过程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欣赏模仿。改错本用来记录错题,把握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改错本要及时复习整理,把错题变成会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日记本就不用多说了,它对写作功不可没。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在写作过程中,要刻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等,形成习惯后,会让你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大吃一惊。

篇7

(摘自《文苑》)

时尚受害者

请看看下列几项,如果下述现象中有至少三项符合你的情况,你肯定是一个时尚受害30

1 品牌对你来说十分重要。你会用你全部工资买一个古琦牌手提包,然后身无分文地度过一个月。

2 拥有一件最新款式的时尚衣服对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3 你盲目地模仿著名时尚偶像的服装风格。

4 你认识不到自然美。

5 你超爱购物,可以每天逛街。

6 你喜爱化妆品。你有假睫毛,你给头发染色或你有接发。

7 你淡褐色的皮肤是假的,你晒目光浴远远超出了你的实际需要。

8 你认为服装可以穿着不舒服,但必须漂亮和时尚。

9 你经常节食。

10 你做过整容手术或打算去做。

11 你每天都穿高跟鞋。

(摘自《视野》)

三国人士也愁房

铜雀台

曹操大兴土木建造铜雀台,众人不解:“大王,造这么大房子干嘛?”

曹操叹口气:“俺想去追大乔小乔,可如今男人要是连房子都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啊?”

三顾茅庐

孔明的名气很大,刘备带着自家兄弟慕名拜访,一路上专找豪宅,就是找不到孔明的别墅。最后只好向人家打听,好不容易才来到孔明蜗居的茅庐。见到孔明,张飞大笑:“都说你是个大腕,怎么住这么差的房子啊?”

孔明微微一笑:“你有所不知,这可是安居工程经济适用廉租小产权房啊,没点关系还弄不到呢!”

借荆州

刘备浪迹江湖,没个安身之地,于是向孙权借了荆州一用,可这一住便上了瘾,不想还人家。孙权派鲁肃来要房子,刘备见了鲁肃,来了个一哭二闹三上吊。鲁肃没辙,只好去找孔明诉苦:“孔明老兄,你去做做刘备的工作,好歹是个皇叔,咋成了钉子户了?”

孔明安慰道:“哎呀,刘备哥哥只不过是住一阵子,他不过是个房奴,只有使用权,又没有产权,莫急,莫急嘛。”

失街亭

马谡在街亭弄了个房地产项目,结果经营惨败。事后孔明找到马谡,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你的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吗?”

马谡一脸委屈:“俺都是按着教科书来的,谁知道会这样啊。”

孔明连连摇头:“你在山上弄那玩意儿,又没有通水,你连‘三通一平’都没搞好,当然失败了”

曹操释疑

曹操南征北战,置得了偌大的家业,自己却始终不肯称帝。曹丕不解:“老爸,这些房子都是您弄来的,为啥房产证上还是人家刘协的名字,这不是太吃亏了吗?”

篇8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有兴趣

课堂上关键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他们主动学、积极学,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兴趣。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引导学生多读

作品的情致理趣涵盖在文字中,只有用情读,多读,才能感悟得到。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它写了一个简凡的故事。而这首诗之所以为诗,主要不在于这个故事,而在于故事背后的情趣:第一句写出了作者兴奋急切又满怀期望;第二句写出了他顿感失望又心有不甘;第三句写出了他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第四句写出了他怅然若失却又无可奈何。四句诗跌宕有致,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变化,从中可见作者寻访友人的情真意切。教师可用范读、名家录音朗读等形式引发兴趣,同时变换个别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加强默读、自悟自得。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

2.让学生多说、多写

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如《失街亭》一文的学习,我们分析课文时都是认为街亭失守,责任在于诸葛亮和马谡。有学生说还有一人也难辞其咎,那就是王平。这个学生认为,作为马谡副将的王平虽然在马谡作出将人马驻扎在山上的错误决定后,曾好言相劝,最后妥协,独引一小部分人马守重要地段去了,但是王平作为诸葛亮派到马谡身边的人,他明知马谡不按丞相之计办事,既不据理抗争,又不及时向诸葛亮禀报,反而任由马谡按错误之法扎营,自己独自戍边。这其中不免有失职之过。所以如果失街亭要分责任,诸葛亮、马谡各占四,王平占二。教师对学生这些智慧的火花应给予鼓励。这样有学生参与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有生气的,学生是感兴趣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了自己,也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3.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取成功的乐趣

这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注意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加以鼓励。如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个问题,个别学生不能回答,可再提问两三个学生,如果学生还不能回答,不要急于下结论或是说出答案,可让他们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讨论或是课后集体讨论后再回答,这样给学生更宽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他们一定不会辜负教师的期望。

4.多和学生沟通

在课堂中,必须杜绝教师不停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现象。教师在课堂可采取问答式或接龙式的方式,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

二、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情致理趣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佳作,它们之所以被代代传诵,常读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焕发着人格、人性的光辉,饱蘸着作者浓烈的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作者的人格气质、胸襟境界及种种思想感情就是情致理趣的所在,也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如果教师能潜移默化地将这种因子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那么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要让文章感动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要对教材有所触动,善于捕捉,寻找之所以动情的原因,细细体会。

1.捕捉教材中的真情

《我与地坛》中有一段文字很感人:“曾有过好多回,母亲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这段话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又表达了作者当时对母亲不理解的悔恨之情。通过这一段文字的情感渗透,让学生懂得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这种教育非常必要。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思想包袱重、心理脆弱、信心不足的状况,教师要怀着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抓住课文中某些启迪人、激励人的因素去开导他们,使他们树立坚定乐观向上的信念。借助《项链》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爱慕虚荣,借朋友的项链参加舞会后弄丢了,她竟然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偿还的故事,告诉学生做人要讲诚信,要敢于承担责任。

2.悟透教材中的真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强调“志”“物”“力”的关系,让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尽自己的“志”与“力”,就踏实坦然,无怨无悔,而不必过分责备自己,自卑消沉。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则是成就学业、事业的精神动力。

语文教师要多挖掘,找出文章的情致理趣,让学生领悟到文本中的真、善、美,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情感因素,并投入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愉悦、轻松、热情的氛围中,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养成阅读的习惯,提升文化素养,树立高品位的审美观,铸造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知识引趣

高中语文教材很多接近生活,来源于生活,要寻找兴趣,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

1.故事引趣

学生喜欢听故事,如果把故事用到语文课堂中,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用学生熟知的“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这些故事设置导言引出新课,会使学生兴致勃勃。

2.以情引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所体会到的情感,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牵动学生的情思,学生就会油然生情,学生动了情,继而便有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可这样设置导语:“爱情是男女青年所向往渴求的。中国古代有不少描写爱情的故事,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矢志不渝,最终化为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类似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作者也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的爱情赞歌。”这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创造的特定意境中,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3.新颖引趣

教学方法具有新颖、灵巧的形式,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才能引起他们的探究活动及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讲《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可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画荔枝,再介绍自己画的画,之后教师才引出新课。这样从形式到内容学生都感到新颖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4.质疑引趣

篇9

深沉而浑厚的旋律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一段历史长河之中。那些鲜活的面容总会一一浮现在眼前,有一个音容笑貌总是挥之不去,那便是羽扇纶巾,谈笑自如的诸葛亮。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打动,他不顾刘备此时的境地是多么落魄,仍愿为刘备奔走效劳。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会让自己呕心沥血一生的道路,却无怨无悔……

兵败痛失街亭,挥泪斩的马谡。但他却不怨天地,只从自身找原因,怨自己不该不听取刘备的遗言,而错误地重用马谡。他不顾后主和同僚们的再三劝阻,愿连降三级,免去丞相之职,以告先帝之灵,却无怨无悔……

北伐中原,将要成功之际,却被刘禅召回,付出的许多便都这样毁于一旦!他忍受着刘禅荒唐的话语。他那一声绝望的叹息,让人心中一痛,这一刻,怕是他的泪水已涌出眼窝,滚落在尘埃吧!他却还是如此尊主,他辅佐刘禅之忠心就如同刘备三顾茅庐时对他的诚心一般!他宁愿重新北伐,却无怨无悔……

他用残损的手掌,弥补失陷的天空,但他再也抵挡不住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星落秋风五丈原,他深深闭上了双眼,再也醒不来了,再也不能为兴汉室而力挽狂澜了……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时光带走了他,却带不走他的千古壮志。念天地之悠悠,冥冥无际,世事茫茫,但历史是不会让诸葛亮如蜉蝣一般消失。他的一生,刻骨铭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在我心中,有着般的坚贞不屈;莲花般的淡泊名利;梅花般的浩然正气!任风雪冰霜之欺凌,依然傲然挺立!丈夫在世有何为?为民播下太平春!他,历史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他的光芒一直在我心中延续,促使我在挫折面前从容,催我执着奋进!

篇10

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学技术人员时也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疑就落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还是教师地位,教师角色上都应有所创新,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教育创新是指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做整体性、深刻性而重大的变革……因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都应做相应的调整。彻底革除不适应新时展的“陈词滥调’。保留并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萃,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经常学习先进的理论,因为这些文献都是专家智慧的结晶。对教材的改革就是一项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举措。尤其是初中课本中对生活的链接,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感悟生活,而且对教师更新观念起了推动作用。而创造性教学就是以追求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人为宗旨:“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取向,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的现代教学”。可见创造性教学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尤其是人格、心理品质、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受之于鱼”更重有的是“授之于渔”,关注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的挖掘和培养,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思维,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应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应当与学生一道建立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一人类特殊活动的双方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教学活动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把握好知情交融的契机以完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教师却喜欢在上课的开始对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或近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不佳者要进行狠狠地数落,有时教师竟然越说越激动甚至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学生改正不足,更加努力,岂料这样做,只会挫伤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责骂和训斥中,心理必然是沉重和脆弱的。在这种心理条件下,不要谈创新活动了,可能连一般的接受都存在着障碍。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创新性

一是对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深刻、细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有兴趣接受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让学生充分质疑,提出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智慧潜力,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分析的精神。李政道说“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我上《失街亭》时,就大胆的尝试了让学生充分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的做法,我只点拨了一下而已,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实验证明这样放手做,比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创新精神在学生共同参与中时时闪现。本篇课文重点放在了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上,把孔明、马谡、司马懿这三个人物分给三个小组去讨论完成,最后小组推荐一人到讲台上展示小组讨论成果,采用自己组的方式小结人物的形象。每一小组在展示方式上都有创新,绝不与别组雷同,第一组在概括孔明“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用兵谨慎、执法严明、严于自责、忠于蜀汉”等性格特征时,是采取诵读法,由一朗读水平较好的男同学很动容地朗读孔明的“三嘱”及“三哭”,在精彩的诵读中就已经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完全展示了出来。第二组讨论出马谡的性格特征是纸上谈兵、狂妄自大、麻痹轻敌、刚愎自用等,第二组由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在十分投入的朗读中,马谡轻狂、目中无人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了。第三组同学更具创意,他们做了简单道具且在台前由几位同学表演了司马的三探,从而把司马的知己知彼、善断敌情、富有才能的特征展露出来,不仅如此,同学们还讨论出了本文是借助对比手法,生动的情节及极富个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特点。最后焦点集中在“失街亭,谁之过?”这一问题上,语文课代表白告奋勇地上台来要求主持一个小型辩论会来讨论这一问题。一方主要观点是:失街亭,主要责任在诸葛亮;一方主要观点是:失街亭,过在马谡。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辩论会气氛紧张热烈,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文,而是拓展到了哲学、经济学等领域,有的同学辩论的非常精彩,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如此的一节语文课,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思维,而且也激活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可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不可估量的,他们观念之新,信息量之广,个性之张扬在一节语文课中得到了发挥。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心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