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21: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任务驱动”一词源于西方的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其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明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要求每一位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以完成特定任务。与此同时,任务驱动型作文指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角度作文。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2015年全国卷启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说明了高考作文命题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目的
三十多年来,我国高考作文采用的基本题型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刚恢复高考主要采用标题作文;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标题作文八股化,新创了“话题作文”这一新题型,话题作文防套作和宿构的功能比较差,大大降低作文试题的测试效度。总之,标题与话题类阐释型作文提供了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写作中心明确,考生可以调动已有的写作素材库论证,形成“材料――阐释――话题”的闭合体系,具有“封闭性”弊端。自2006年开始,新创了“新材料作文”题型,并成了主流题型。新材料作文由于选择角度的不确定性,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有效避免“阐释型作文”的“封闭性”及“材料型作文”选择角度泛化的矛盾,不仅能较好地防止考生套作和宿构,还能加大对考生思辨能力与选择能力的考查力度。同时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具有指令性、矛盾性、权衡性、辨析性、比较性等特点,指令性是指任务型作文的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作文导向清晰。矛盾性指作文材料要给出具体的情境,出现对立性或矛盾性问题,要求考生围绕作文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对立性或矛盾性问题深入探讨、认真研究,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开放性强,本身没有进行价值判断,考生冷静分析、反复权衡、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考生要鲜明地阐述自己选择的观点,并明确说明选择原则、理由,因此写作目的明确、单一,旨在考查学生选择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策略
1.学会审题
任务型写作分为阅读材料和任务写作两部分。任务型作文首先要求学生全面读懂材料内容及含意,而不像以往那样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任务型作文材料中往往出现多个人物、多种观点,关系或相同或相反,教师要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比较,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如2015年课标2作文题,“你认为谁更有风采”,考生必须对三个人物做出权衡与选择,优中选优,以便确立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的观点。无论是聪慧过人、创造力惊人的大李,吃苦耐劳、岗位成才的老王,还是率性潇洒、变业余爱好为职业的小刘,他们三人中总有一种人特别吸引学生。学生选择时不能犹豫不决,要斩钉截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且不宜面面俱到。
高考语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坚持语文的育人导向。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要求学生对社会现象做道德评判。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尤其要引导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社会新闻事件,多积累素材,一旦写作中碰到这类热点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做出评判便水到渠成。
2.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说理就是思辨,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可分为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两部分。较好的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分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说理清楚准确、明白有力。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议不离事,就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要集中精力说清论透一点,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辨析是非、本质,在强烈对比中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论点,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对指令的任务不仅做简单粗糙的表态,还要深入分析事件背后隐藏的人性善恶的根源,事物的因果得失,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并做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论证时必须有足够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观点时重在条分缕析,要求考生包容异见。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课余时间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并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尽管近年来学术界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论述观点不一,但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作文,的确较好地突破传统写作教学中话题写作话题过于随意和写作任务缺乏情景性的局限,并能较好地防止学生套作和宿构,给未来作文训练指出一条新路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探究呢?这还得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说起,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咬着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无从下笔,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怎样写才好。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在此我就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进行了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研究的探索,来谈谈个人的三点认识和做法:
一、对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认识
任务驱动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的,作文中增加了“任务型指令”。指令性要求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来引导规划学生作文,写作的针对性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这类作文早先在英美等国的作文中比较常见,命题者往往是给学生布置一个明确的写作任务,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理念基础上的,将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写作理念,转变为以明确写作目的、加强思维协作的多维互动式的写作理念;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任务指令”,着力发挥条件任务引导写作的功能;要求创建任务目标和写作情境,从而驱动小学生带着担负的责任互动交流,学会“思考”,主动完成既定写作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是任务指令,着力发挥任务引导写作目的内容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任务指令设定了写作的思维路径,使作文旨意聚焦于“指令”,它通过发挥“实践与思考”的导向作用,来引领作文教学向“思维”能力的转变,进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于是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语言积累情况,构建开放性结构框架的任务指令。框架不仅要有写作任务的提示、引导功能,还有要一定的弹性,留有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任务,了解要“做什么”;然后创设任务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怎样做”的具体做法。
二、明确目的任务,明白要写什么
我曾在网上看到几堂美国学生的作文课实录,颇受启发。有一堂作文课,老师的要求大意是“选择一份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学生们遵照任务要求去做了,一周后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我看到这种“任务驱动作文”十分注重生活实践,他们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走出校门调查访问,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根据任务指令进行思考,“要写什么”这写作目的、内容又十分明确,根本不必望风捕影、无中生有地编造,就可把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
张开先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提到了关键点“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命题者设置了任务指令,学生还需仔细分析任务的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从任务指令角度来看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学生写作时就必须抓住核心要求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的内容。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能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学生的习作与成人的写作乃至作家的创作当然不能等同看待,但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梁,刘勰《文心雕龙》)“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宋,杨万里语)任何文章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经过互相碰撞融合,形成话语文章这一物化形态的。写任何文章都要先有一个写作目标任务,而后经历“物质――精神――物质”这样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双向转化过程。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何做到内容具体明确,当然就需要有个明确的目标,要写什么具体的内容了。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布置具体的写作任务,而后学生由此引发思考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苦于“要写什么”了。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先布置了任务,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照照镜子,看看照片,想想自己的最主要特点;画一画自己,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兴趣盎然,写作任务明确,就不会出现胡编乱造、无病的情况,学生“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三、由任务驱动写作,明白应怎样写
有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任务指令来观察、思考,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这样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任务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内容来写作,不至于随意和偏题。
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去写作呢?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在写作实践的指导中,老师可以为此设计“观察――思考――讲述――作文”的实战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老师的要求,老师甚至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老师的“下水口述作文”,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再如写《煎蛋》一文前,我先布置任务,请学生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目的明确,方向可靠,过程真实,观察可感,就是原来不大会写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然后再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菜的过程记录下来。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任务驱动的写作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综上所述,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色有两点:第一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第二明确要写作的任务。为了强调写作目的要求,老师下达了一个指令性任务,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围绕指令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写作文。
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那么,我们的小学任务驱动作文的探索将进一步拓展空间,更富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语文学习》2015 7-8
[2]李移伦,姚和芳 《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 1
[3]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语文月刊》2016 6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1月,南京一中国际部尝试推行“分数银行”制度,开放语文、物理、地理等6门科目,学生在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中考了不及格,可以先向“分数银行”借分,待后期考试获得较多分数,再将所借分数归还,以此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有网友认为,“分数银行”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动力,这显然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也有人认为,“分数银行”制度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学生的分数,学生学习能力弱、后劲不足等实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不是长久之计。
你如何看待“分数银行”,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写作指导
写作范围必须要落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因人、因事而触发的想法,所有观点的提出都是因材料而引起。具体的写作角度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将今天的学业负担“转嫁”给了明天,既能缓解当下学生过重的压力,又能督促学生“有借有还”,增加明天的动力。
2.实质是唯分数论。此办法变相强化了“唯分数论”,让学生围绕分数做文章、下功夫,怕是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没益处。
3.改革评价方式。与其在“分数银行”上动脑筋,不如在改变学生评价方式上下功夫。
例文
莫让分数成为教育之殇
林聪
一中国际部领导:
您好!
近日,听闻您推行了“分数银行”制度,学生考试中考了不及格可以先“借分”,待后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再将所借分归还。网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我要为您点赞!
想必您作出这样的决策是因为您清楚“唯分数论”的弊端,您明白“唯分数论”给学生带来的辛酸与无奈。的确,我们将分数视为命根,因为它代表着家人的“巴掌”与“吻痕”,牵绊着我们的泪水与欢笑,几个数字甚至还衡量着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付出,您一定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背后的辛酸。所以,您的做法无疑给痛恨“唯分数论”的学生带来了福音,让他们看到教育不该只因分数来决定成败。
“分数银行”的设立,不仅将分数赶下了教育的神坛,还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此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个以成绩论成败的社会,您的做法让学生们享受了温暖教育,让更多学生在教育这块净土如沐春风。
想必“分数银行”的设立,并不是摒成绩,而是给了学生以分补分的机会。一次分数不及格可以预支下一次的分数,这种制度不仅减缓了学生不及格的压抑感和自卑感,更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您一定深信每一个孩子都像一个等待发掘的小金矿,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分数高低,您推行的“分数银行”正能够减缓分数起伏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有人说,中国教育太过机械,就应该注入一些新鲜的源泉;有人说,以分数论成败太过苛刻……“分数银行”是教育由机械走向灵活的第一步,也是必经之路。
愿在您的带领下,教育之风可以温暖每一个学生,愿在您和与您一样的教育工作者的带领下,唯分数论可以被推下教育的神坛。
莫让分数成为教育之殇,莫让分数成为学生之痛!
此致
敬礼!
一学子
2017年2月
篇4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型,以其先进独特的优势魅力越发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青睐和推崇。在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再次把它向前远远地推进了一大步。究竟如何把任务驱动法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呢?笔者不揣简单与浅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做出简要性阐述。
一、要在加强设计与展示中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毋庸置疑,“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元素和关键词。仅从简单形式上来看,它与传统“半材料作文”的相似度极高。然而,从材料内容和潜在要求上来比较,任务驱动型作文重在考查阅读与写作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它更加强调了对教学任务的科学与合理设计。仔细解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如下几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现象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材料内容更加具有争议性,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不再死盯写作的外在格式和表达方式,而是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明辨是非的能力远离“抽象立论”做法,更加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具体对象或问题的真实看法,通俗地说,是训练并考查“就事论事”的思维能力。在高中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要认真确定教学目标,要善于在任务设计上多花时间与精力。此外,还要坚持以课堂为平台进行写作任务的展示,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领正确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把他们引向自主习作的天地。
二、要在加强分析与实施中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在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模式相比较而言,处于中间阶段的“分析与实施”这一环节,它具有相对开放性的特点。其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就在于――引а生进行自主性探索,进而加深对新知识的正确理解与有效把握。首先,学生才是写作活动中的唯一主体力量,教师应本着“导演”的身份,有时候要善于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对学生进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下的激励与主导、点拨与启发。比如,首先教师对所给出的任务展示和情境材料做出适当性解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析与写作要求,以积极有效地防止套作、规避宿构: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自愿+指定”的基本原则,对多人学习小组实行优化与分工,并且以“合作+竞争”的双向模式,开展集体性范围或者多个小组之间的学习与研讨、思辨与梳理等活动.再后,由各位学生或各个学习小组自主“立意”,以确定写作的角度,进而开启动手写作的实质性流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来说,无论在角度、立意还是在文体、标题等方面.善教者都应当而且必须为学生们留下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三、要在加强总结与评价中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指导等方面,对学生及其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活动,这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且是一种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主体环节,更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提炼,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对今后学习活动的再接再厉。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尤其在“核心素养观”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施教原则更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对于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分析、总结与评价活动。比如,对于学生的立意和观点要进行评价,对于作文题目要进行点评。还可根据不同的观点,把学生作文进行分类,从中选出范文给予具体点评,以切实引导学生透彻理解任务驱动型的作文特点。尤其对于新颖观点、特色构思的作文,更要给予相应的认可、褒扬和肯定,从而充分发挥“突出典型、全面教育”的辐射作用。
篇5
高考作文一直保持着稳定性和延续性,且稳中求变。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崭露头角,打破了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已然站到了舞台中央,这种作文通过设置情景,既有开放性,又有收缩性,还具思辨性。
在2016年高考中,大部分作文具有鲜明的任务驱动型色彩。其中,这包括了显性任务驱动型作文和隐性任务驱动型作文。
显性任务驱动作文:命题人直接给出了不同的做法、看法,要求考生对此进行权衡和比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全国新课标Ⅱ卷,题目明确给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种主要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江苏卷则给出两种对立性答案――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浙江卷给出了对待“网络虚拟世界”的三种做法,天津卷给出了不同的读书方式。这类作文,特点典型,难度适中,相对容易操作。
隐性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人没有指出具体的、不同的做法和看法,而是暗示考生有不同的写作和思考方向。
如山东卷: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命题人指明了行囊里的东西可以分为四类(甚至更多),但没指明哪些是很快会用到的,哪些是暂时用不上的。
对于这道隐性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些考生容易出现审题失误:仅从“事物用途”这个表层意思去构思,而忽略了深层次中“有用”与“无用”、“实用”与“精神”等方面的关系。这类试题考生有话可说,有可写性,但难度相对较大。
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还有两个亮点:一是全国新课标Ⅰ卷改为漫画作文,二是北京卷为命题作文。这些是考生须注意的高考命题形式。
2.试题选材
选材方面,命题人努力按照新课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的要求,作文试题聚焦社会热点,贴合考生生活成长经历。
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漫画从“中国式教育”说开去,该题反映了2015年8月以来的社会热点:BBC拍摄了反映中国式教育的纪录片,引发了中西方对中式教育的热议。全国新课标Ⅲ卷以“小羽创业故事”为材料,弘扬了社会主旋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浙江卷从“网络购物,虚拟世界”切入,北京卷微写作第2题要求考生对“班级家长群”发表看法,著名作家实于2016年4月底去世,北京卷大作文第1题就结合其作品设题。这些选材都密切关注当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生活环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 题目内涵
从题目内在特点来看,2016年高考作文具有“一点四面”的深层意蕴。何谓“一点四面”?2016年2月1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表了题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明确提出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新要求。“一点”即要在高考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综观2016年高考作文,立德树人作为主线贯穿在各套试卷中,所有作文都体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1)核心价值
姜钢指出,语文要引导考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此外,高考作文更是承载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漫画作文就讽刺了当下家长们(教育者)仅仅盯着孩子的分数来亲吻或惩戒,而忽视了孩子的品德、能力、价值观念等,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作用。
(2)传统文化
近年来,传统文化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作文也不例外。全国新课标Ⅱ卷的作文材料中就明确提到,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或主要途径就是传承、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天津卷在作文材料中也提到,“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今圣贤对话的乐趣”。北京卷作文题目中的“白鹿原上的老腔”,这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3)依法治国
自从2015年依法治国的主题登上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高速开车接打电话)的舞台后,2016年高考作文中又再次出现。
如全国新课标Ⅲ卷小羽的创业材料中,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小羽和地方政府规范了市场,并以此为契机制定了行业标准,这就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要依法经商。浙江卷中,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同样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肆意妄为。上海卷要求考生就“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看法不尽相同”提出见解,说明了网络时代里我们对他人的言行进行点评更加容易,但也要坚持“不能侮辱他人人格,要尊重他人隐私”等法则。
(4)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这个主题屡屡在高考作文中出现,2016年也不例外。
如全国新课标Ⅲ卷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制新型花茶就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精神。天津卷中的电子阅读体现了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浙江卷中的线上娱乐、虚拟现实也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江苏卷中“别人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更是直接点明了创新这一主题。
4.写作要求
大多数作文题仍规定“三自一明”(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并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少设审题立意障碍,为考生写作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探究方向。这有利于引导考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1.命题趋势展望
总结了2016年高考作文的亮点和特色后,笔者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特点、规律,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展望。
2.实用帖:如何将作文备考落到实处?
(1)关注社会热点,常读重大新闻
考生要密切关注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重点关注涉及核心价值观、创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新闻,而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家长里短、花边娱乐等方面的新闻。
近年来,高考作文改革中,命题更加指向现实,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关注社会热点,既有助于准确审题立意,又能积累新颖素材。
“进步就高兴,退步就打骂”的做法让人联想到几年前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神话的香港“狼爸”,然而在我看来这不是奇迹而是悲剧。让孩子进了北大,却让孩子丢了童心,失了朋友,没了个性,灭了对父亲的敬重,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悲剧。――2016河南高考55分佳作《唯分数论――家庭教育之“悲”》
该考生在作文中不仅列举了中国当代“狼爸”的教育故事,还列举了扎克・伯格等当代名人事例。
(2)诵读经典,活学活用
大量背诵经典美文、诗词佳句仍然是提升考生作文素养的必修课。只要考生在考场上把它们恰当、有机地融合到作文中,必然就是佳作。如2016江苏卷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引用的中外经典就有十多处。
《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总绷着个脸呢?――《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种做法不单单是增添了文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作文的品位,让作文显得高雅、大气、厚重。
(3)比较权衡,三思下笔
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必须体现你的权衡和比较,观点要有辩证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端,不可开篇就抓住一个关键词写到底,写作中一定要比较利弊、正误。
篇6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过后都会有一番话题,对于近几年的高考作风,可以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来总结一下我们的作文评价。在该文中出现了新型词语: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次在当时的评价来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张开先生的超高人评价。
高中三年,可以说是人生中学习最忙的三年,想想当年苦读各类作文大全,我就有一种释然的感觉,甚至一种怀念,当年自己曾经也拥有的状态。所以说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去努力,去经历。高中作文,一边看大量材料,一边着手实操练习作文。
作文的实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因为害怕而不去写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将来你会更烦作文,甚至写作水平一落千丈。写作是需要技巧的,现在教育在一代一代改革,书本和老师的教育方式也一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一样。学生作文题材要有自己的判断价值观,思考能力辨别、作文的现实性、逻辑推理性等等,也就是简称:任务型作文。
在特定的时间我们的写作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一部分。最后中心论点:要做好引导学生作文开头布局,做好学生思想大纲结构,最后实施内容总结。各种教育都要应对每个学生自身优点来进行,这对教育发展有很好的作用。高中三年充实而忙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篇7
一、高中语文写作中渗透哲学思想的必要性
哲学思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接受或理解,正确的哲学思想能够指引学生有效的探索世界,科学的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将其运用在高中语文写作中,不仅是素质化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高中生处于心智等方面逐渐步入成熟的时期,具有活泼热情的天性,但其处于叛逆阶段,自控能力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高考等升学压力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没有树立起自身理想目标,因此,在写作课程中,渗透、应用哲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认识世界,主动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中语文写作中应用哲学思想的途径
哲学思想有利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开始普及,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渐覆盖在学生学习生活,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诱惑,如暴力网络游戏等,哲学思想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区分“好”与“坏”,教师在写作课程中应用哲学思想时,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作文题目,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渗透哲学写作思想,创新学生立意视角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立意视角直接关系着写作的布局、素材与深度,学生如果想要写出有感染力的文章,必须要选择好立意视角,立意不仅要反映出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也应适当加入社会文化、自然文化。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的作文:
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总爱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大学生小陈被迫无奈,更出于保护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父亲,在经过警方核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该起举报在官方微博上,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但也引发了部分质疑,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对于以下事件,你如何看待?请给老陈或者小陈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从以上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中可以看出,蕴含了以下两种哲学思想:首先亲情与法,在生活中通常会遇到两难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哲学思想,详细讲解中华传统美德“大义灭亲”、“百善孝为先”等,引导学生正确判断该类写作题目的中心思想;其次爱与责任,教师应让学生多品读材料,从不同视角剖析材料,确保学生立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二)把握哲学写作规律,强化学生自主探究
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很多方面都能应用得到,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自主的使用了哲学思想却没有感觉,教师应不断丰富哲学写作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丰富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感悟生活和哲学,帮助小学生抓住客观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哲学中强调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教师在剖析材料时,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布置寻找材料中心思想的任务,带领学生用哲学思想寻找材料的“主要矛盾”,确保写作方向的准确性;二是在写作中把握好哲学写作规律,让学生自主寻找写作之间的联系,并适时引导学生升华文章主题,保障文章的深度;三是充实哲学写作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哲学思想,形成学生戒骄戒躁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精心的阅读作文材料,并运用哲学思想,一分为二的看待文章观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篇8
一、引导建构,优化教学
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关系更容易体现直接、平等、合作关系。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自我构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控制台中断学生操作,将教学内容实时传递给每个学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问题可向老师电子举手或通过耳麦请教老师,教师可跟不同的学生交流,一对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新型的点对面、点对点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地位作用都发生了变化,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宽松、平等环境中自主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中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如《文字处理》一章,可以围绕“以环保为主题,撰写一份电子小论文”为主线,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主题,选好子课题;其次,为文章构思,如果把主题看作宝塔的尖顶,这一步的任务则是构建塔的框架;有了具体的目标,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到互联网上搜寻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这个环节,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找到获取信息的方法。搜集完信息,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展开一个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任务驱动,强化实践
“任务”是指我们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通过任务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心理情绪,特别是学习的情绪方面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很好的为学生营造恰如其分的以人为本的具有个性化的人文主义学习情趣和愉快的学习心理环境,如应具体考虑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完成和小组协作的形式、怎样根据教材将所学的知识点设计成有层次的、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并根据知识点来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协作能力的多样性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紧紧联系他们的周围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学习,要体现任务的实践性、趣味性、人文性。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使他们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知识体系。如:《word对象的插入与设置》中自选图形的应用,将《一米阳光》剧照、《中学生吸烟有害健康》作为学生的活动任务;在学习网络技术基础时,布置“畅想Internet未来生活”的主题任务;此外还可以结合时事(世界环境日,爱滋病,3.15等热门话题)与《搜索与下载》、《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等进行教学。有了任务,就可以成立兴趣小组,加强合作性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三、学科整合,融会贯通
中学阶段在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各学科之间,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和谐渗透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科整合教学法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克服信息技术课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的科技含量。
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当前,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努力推进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无形对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电子邮件收发、网上浏览、资料检索等计算机技术,如“网上研究”无疑为研究性学习这一门新型学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生物课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检索关于生物的起源、进化等内容,信息技术课上我们让学生查找有关社会、科技问题等资料,比如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制作主题网页。通过这种方式的研究、学习,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作文的审阅是语文老师工作的一大分支,有了网络,老师可以在网上作文题目和要求,学生通过校园网、互联网收集素材,进行网上作文,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留言板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问,寻求帮助,学生可通过电子邮件把作文发送给老师,老师在网上进行答疑,批改作业,范文点评、组织讨论等。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作文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家里以电子邮件方式送交,老师批改作文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也可以电子邮件方式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种学生充分参与的学习环境,极大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启发发现,强化动机
“发现教学法”主张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注重情感态度对实现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量和预测的态度、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而要培养这种探究态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培养发现的喜悦感,通过发现以前未发觉的各种关系的法则性和各种观念的类似性,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具有自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作少量讲述,尽可能保留一些与旧知识相似规律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以使学生获得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感,觉得对学习有兴趣。
发现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现点”的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现过程,这个“发现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提出多种设想。在围绕“发现点”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维,防止出现离题千里,不着边际的局面。如《文件复制与磁盘复制》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出第一个发现点“文件复制与磁盘复制能否相互替代”,让学生通过对“文件复制”和“磁盘复制”概念的理解,排除两种显而易见的不能替代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第二个“发现点”:两张3.5英寸软盘间如何进行“文件复制”?让学生自己试验只用一台驱动器直接进行文件复制;再提出第三个发现点“文件复制”能复制软盘上的所有信息吗?最后提出“发现点”:为什么两张相同规格、相同容量的软盘间“文件复制”和“硬盘复制”不能相互替代?通过讨论,得出原因是:文件复制操作只能复制文件,而磁盘复制操作是整盘复制,能将软盘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文件和卷标)完整地复制。至此,运用“发现教学法”,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总之,发现来自细心的观察,不断地思考,大胆地设想,勇敢地实践。多让学生经历“发现”过程,是对他们独立探索的观念和能力的培养。
篇9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体会非常深的一点,便是明显的差异性。这不仅仅是男同学特别喜欢计算机教学,女同学兴趣略低的问题,而是学生兴趣的极端分化。第一类别,家庭环境略微较好,计算机在中职之前便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或者说有所接触的事物,对于计算机的教学有一种态度,那便是索然无味,他们感兴趣,但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枯燥而且他们感觉实际操作上没有难度,所以对教学过程淡然。第二类别是家庭条件有限,之前对计算机知识并不扎实,或者说初步接触计算机,造成不感兴趣,因为不知道实际意义何在。既然如此,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既要浅讲,也要加入深度的引导激发。
二、教学手段单一
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便可以完成教学课程,教师讲的道理再多,但是学生对于教课内容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互动性很差,学生的接受并不高,如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这个科目不感兴趣。通常教师讲求知识的系统性,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和发展开始,讲其作用和意义,这些对学生来说非常遥远,并且他们并不感兴趣。从而变成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
三、注重应用教学
以上说的两点是现在存在的教学环境弊端,如果要寻找对策,应该从以下几点方法去尝试。笔者首先尝试的是,应用教学法。也就是把教学的中心不放在固有的教材知识体系中,而是放在操作windows系统,文字图标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处理等小模块出发,形成一种应用教学的路径。学生很快明确知道为何而学,学来何用,这便让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可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打破传统的编制教材知识体系,按照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让学生学懂和学用。对于计算机的硬软件讲解也是十分需要,但是不能够僵化在教材上。信息上的广泛扩充,譬如对于电脑硬件构成的知识,会问到学生手机是怎么构成的,如何挑选手机。学生对于手机如何运作,仿佛兴趣浓烈起来了,此时,对于屏幕、cuP、内存都可以一一对应介绍,现在的手机已经达到了四核的状态。如此跟学生介绍计算机较新的信息。能够在课堂里面看见,学生透露出感兴趣的眼神。并且当场拆卸计算机主机,这更加直观地去明白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教学的相应教材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实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等到工作后发现已经是过时的理论技术。软件、硬件、网络和程序内容繁多,许多学校出现了教学内容庞杂,学生虽然有全面的系统知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精通技术。这就是这个现状的弊端。所以接下来针对技术和综合能力开展尝试。
四、实践引导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只是一个入门,它需要实践才能体现这个知识体系的价值,所以必须要把学生引导到实践中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如何才能够做到学生是主体,引导他们的积极思维呢?把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呢?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完成掌握技能呢?答案是实践!唯有实践能够加速这一切。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旅游心得笔记。很多人奇怪,为何这个班级会用作文本去上计算机教学的?还需要交作文作业?因为教师安排了一个周末作业是,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电脑城。电脑城是一个展示人生百态的地方,当然可以被视为经济的“洪水猛兽”,但是就学生的身心安全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属于正常的。在家长的陪同下学生逛电脑城,他们首先会发现很多陌生的词语,譬如“外设”“硬件”“CPU”等等,他们开始疑惑,或者说一开始他们迷茫,在逛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心中或多或少地产生疑问,这便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想去解开心中的谜团,这便开始感知教材,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更多共鸣和专注。在处于了解后,他们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尝试去笔头配置一台电脑,其中包括它的性能,需要看看谁的电脑性价比比较高。这是完全贴合实际的实践活动,而且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的学生在设计配置的时候忘记了键盘,教师就可以问道,此学生将要使用什么进行输入。有学生忘记配置显卡,教师使用同样方式进行提问,但同时引入主板集成显卡的知识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知识。有学生甚至喜欢起配备硬件,自己列出清单,自己开始学习组装和维修,技能和素质通过实际操作得到提升。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项目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又取决于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强调能力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学从由外而内转变成由内而外的吸收。任务驱动便是对学生安排一个相对应教学内容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找合作团队。譬如在学习PS的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一个宣传海报的设计,而好的作品得以真正的运用的。如此学生便会开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甚至寻找教材外的技术去完成这个任务,也就是达到我要学的效果。让中职学生真正达到有一技之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增加实训环节的设计,譬如对办公室软件,应用文的排版,平面设计等课程深化讲述,巩固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掌握,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网络信息技术
篇10
关键词: 教师合作;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教师专业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是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课程建设项目通过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建设,覆盖了高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涉及高校700所。[1]十年来,精品课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示范作用日益突显,精品课程建设对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与渗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3][4]教师在课程建设期间互相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强项,形成优势互补;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对促进高校教师的合作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文献关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这种合作实践形式的讨论较少,教学团队对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影响鲜有论述。本文基于教师合作理论,讨论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这一新的合作形式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对高校教师文化的影响,探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合作:目的与本质
教师合作是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师之间形成的自愿、平等的互动关系。[5]教师合作的目标是改善教育实践,实现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进而推进学校变革。但是在日常工作情境中,教师合作并非基于宏大的目标,而是出于改进教学实践的需求,紧紧围绕具体的教学任务展开,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6]因此,教师合作在实践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学科教学为立足点,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形成的任务导向型合作。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合作,融合集体智慧,解决面临的教学问题。教师面对的教学情境极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所作的教学决策不仅与教学主体息息相关,而且涉及教学活动的外部环境。[7]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教师一般难以复制原有的成功经验,教学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教师之间形成的任务导向型合作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和问题,提供多元视角审视问题,促使教师通过论证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密不可分[8],教师对教学目的和教材的理解,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皆因学科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因此教师合作宜紧紧围绕学科教学展开。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形成的教师合作,促进课程教学任务的明确,能够使教师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就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相比之下,多科合作则由于操作难度较大,任务导向不明确,导致貌合神离。
教师合作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师走出孤立的工作状态,破除彼此疏离的隔阂,通过合作走向共同发展。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拓展专业理念和视角,激发个体能量,继而推进学校变革。[9]合作是出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专业发展的“利己”初衷,教师合作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0]由此可见,教师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直接体现于教师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合作以教师的主动性为基础,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展开,尊重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教师合作研究凸显了对个体的专业自的尊重,对教师个体要求和自身价值的回应。[11][12]一方面,教师合作为教师的知识建构提供了社会互动。“知识构建是个人通过参与社会互动和交流,通过反思实现的主动学习过程”[13],教师合作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构建创造了社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但是专业知识发展必须通过教师的个人反思实现。同伴互动激发灵感,教师通过倾听和反思构建新的知识,通过表达和反思获得新的理解,重建原有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同伴支持。教师通过同伴支持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教师合作的目的和本质在教师合作实践形式中表露无遗。尽管在实践中教师合作形式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合作的各种形式均体现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实践中的教师合作形式呈多元化态势,既包括同伴互助、资深教师传帮带等个体之间的合作,又包括团队教学、集体备课和学习型教研组等团队合作,多元化的教师合作形式基本围绕课程教学展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证研究显示,围绕课程教学展开的教师合作对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14]新教师能够在“做中学”,通过同伴交流互助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老教师可以通过同伴互动获取新观点和新知识,延续专业发展。
・课程与教学・教师合作视阈下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二、教师合作文化:自然与人为
教师合作文化在学校情境下表现出自然合作和人为合作两种形态。研究者通过对学校文化的内涵研究发现,“教师文化主要分为四类:个人主义、派别主义、自然合作和人为合作”[15],其中自然合作和人为合作的区分最受关注。自然合作被视为教师出于主观需求、自发参与、意愿驱动的合作,它以专业发展为导向,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因而被广泛认可。人为合作是行政领导自上而下推动的,局限于特定时间和空间,属于行为驱动的合作。研究文献普遍对人为合作持否定态度,认为教师参与合作不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迫于行政命令,形式大于内容。
教师合作始终以教师的自主性和平等性为特质,因此教师之间应该形成开放、自然的合作文化。教师的自然合作文化体现了教师之间真实交流、彼此分享、平等参与、共同讨论的特点。在自然文化的影响下,教师自发形成开放的合作群体,共同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师在合作群体中享受平等地位,在群体共同目标的推动下,其教学积极性更高,专业发展更具高效性。一般来说,自然合作群体中,教师主动预留时间参与集体讨论,将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问题呈现出来,成员可以自由发表看法,真实地对话,群策群力商讨解决方案。自由表达和自由辩论是教师合作群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接受和容纳不同的观点,教师合作才能持续发展,教师才能免受“群体思维”的困扰,获得个人专业发展的动力。[16]
教师合作文化中自然与人为的划分在合作实践形式中并非绝对,而是呈现出融合趋势。调查发现,72.4%的我国高校教师认为由学校发起并提供条件支持,教师选择自愿参与的合作形式是比较可行的合作方式。[17]自然合作是教师之间形成的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是这种纯粹的自然合作只能小范围存在。一旦自然合作发展成熟,涉及的教师人数增多,就必须完善外力约束,从而呈现人为合作的制度规范性。人为合作以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为前提,但是要保证合作的质量,就必须得到教师的主观认可和接受,具备自然合作中教师自愿性的特点[18],否则就是虚假合作。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依靠合作完成建设任务,提高教师合作意识,有助于推动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一直处于封闭和孤立的发展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面临着重重阻碍。[19]在社会“和合”文化的影响下,教师即使参与合作,也往往碍于面子,多给予积极性的评价。教师合作缺乏真实和深入的交流,失去了推进教学的意义,导致高校教师的合作意愿不高,缺乏与同事合作的主动性。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在实践中围绕课程建设任务相互协作,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个人和群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教师的合作意愿会有所提升。
三、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合作实践和合作文化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作为我国高校教师合作实践的新形式,丰富了高校教师合作实践。高校教师合作的传统形式如老教师的“传帮带”因为带有强烈的行政命令色彩,被质疑能否实现教师合作的实质。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合作不断尝试新的形式,如教师共同编写教材,教师之间合作科研项目,尝试从个人到团队的合作形式。“教师团队合作形式改善了管理形式,促进了教师自主决策和多向沟通”[20],但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尚不明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围绕特定的课程教学展开合作,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目标之一,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的教师合作具备真实合作的要素,可操作性强。真实的教师合作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具备 “有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21]四个要素。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是为完成课程建设任务而组建的一支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教授同一门课程,专业知识共享程度高,对学科教学的认同感强。在主体意愿推动下,教师参与合作的意愿强,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高,教师合作的成效比较显著。合作成效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团队中的青年教师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了课程教学能力,老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研究成绩显著。[22]
课程建设的申报和评审体系突出任务的驱动力,课程建设任务划分详细,落实到人。课程建设从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制度四个维度设置任务,并依据任务性质设立考评模式。为适应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教学团队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明确,遵循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遵守评价体系规定的组织形式和程序,通过团队协作达到既定的考核目标。就团队成员而言,教师个人通过完成课程建设的既定任务,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课程建设的成果共享互惠,形成个人推动团体,团体成果有益于个人教学的良性循环。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推动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教师合作文化源自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主动打破原有的孤立状态,走向合作,教师文化由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教学团队打破了原有的“一人一门课”的教学任务分配模式[23],采用多人参与、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中的各项任务的模式。课程建设任务囊括了教学大纲、课件、教学制度、教学实践和教学技术手段各个领域,它无法由个人独立完成,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通过频繁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平等互助、互相信赖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动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合作体现了教师合作的目的,成员通过合作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教学团队紧密地围绕一门特定的课程进行教学,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团队负责人制定目标,分解任务,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规划教师合作活动。团队成员通过集体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逐步改进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参与讨论,在同伴的互动启发下,反思自己的教学决策,逐步提高学科教学能力。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回归了教师合作的本质,教师通过合作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从被动走向主动。面对我国高校教师合作意识淡薄的现实,高校教师合作首先要满足教师个体的需求,努力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才能调动教师对合作的积极性。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虽然是人为合作模式,但是它具有自然合作中的教师主体性特征。它以教师为本,强调教师作为课程建设实施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长达五年的持续合作过程中,教学团队通过硬性指标促使教师个人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专业发展。而教师从合作中得到的切实利益会促使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更加积极地投入团队合作中。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中关系平等,彼此信赖,相互尊重,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到成就感,由此认同教师合作并主动进行合作,最终实现从人为合作到自然合作的过渡。
四、结语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合作操作性强,体现了教师合作的目的和本质,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合作形式。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体现了教师自然和人为合作文化在实践中的融合,虽然具有人为合作中的组织命令和安排,但是强调自然合作中的自愿和平等原则。现阶段,由于我国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欠缺,我们对教师合作应该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不能因为追求自然合作而对学校组织发起的合作形式予以否定。我国高校教师合作加强组织和管理,利用外力推动教师合作是明智之举。从管理和组织角度看,自然合作比较脆弱,一旦教师积极性下降或时间紧迫,就会终止合作;相比之下,人为合作由于有学校的制度维护,比较稳定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纵观自然合作和人为合作的特点,我国高校教师合作的实践形式应该更加灵活,既要关注教师以能动性、自主性为关键词的自然合作,又要肯定组织和安排的人为合作,从而最终推动合作文化由人为走向自然。
从精品课程建设的十年成果来看,教学团队的合作形式发挥了积极作用,团队合作形式保障了课程建设任务的完成质量,全面推动了课程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从长远来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作为教师合作的新形式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保障这种教师合作形式的持续发展,保障其在课程建设周期结束后依然保持发展态势;如何保持教学团队的创新活力,在同伴交流中不断分享新观点和新智慧,避免团队成员由于长久合作而陷于群体思维,这些都是值得继续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4]刘志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模式的建构与推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18): 12-14.
[2]韩震,方瑾,李宁.创建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 (10): 28-30.
[3]冯婉玲,段远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2): 115-118.
[5][9]Fullan M..Change forces: The sequel[M].Philadelphia: Falmer Press,1999.
[6]McLaughlin M.W.& Talbert J.E.Building Schoolbased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Profession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2006.
[7]Shulman L.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4-14.
[8]Tsui A.B.M..Understanding Expertise in Teaching: Case 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0]郝德贤.教师合作的本质、目的、过程与实现的条件[J].教育探索,2010 (6): 102-103.
[11]Bolam R.,McMahon A.,Stoll L.,Thomas S.,Wallace M.& Greenwood A..Creating and Sustain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M].London: DfES Publications,2005.
[12]宋萑.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与教师发展:上海的个案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2007.
[13]Lave J.&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4]Musanti S.I.& Pence L..Collabor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Unpacking Resistance, Constructing Knowledge, and Navigating Identities[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10(4):73-89.
[15]Hargreaves A..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 Cassell,1994.166.
[16]Achinstein B..Conflict amid community: The micropolitics of teacher collaboration[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2,104(3):421-455.
[17]黄东花.高校英语教师合作文化探析――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9): 47-49.
[18]吴小贻.走出对教师合作认识的误区[J].教师教育研究,2009 (1): 46-49.
[19]张意忠.高校教师合作: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1 (11): 43-47, 75.
[20][23]杨炎轩.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 (8):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