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范文

时间:2023-04-10 14:4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类招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类招生

篇1

1按大类招生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招生和培养方案,招生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身条件、社会需求而选择专业,减少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缩短专业选择与就业的时间,使得招生、培养、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进而有利于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体现“按需培养”原则,提高办学效率。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采取大类招生这一形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竞争能力的手段。

2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施个性化培养,我校实施试行了电气信息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的大类招生。对于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我们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识教育”是强调基础教育、平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作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我们还加强了“人文素质”的教育熏陶。“按类教学”体现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按大类教学,拓宽专业口径;二是为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三是为有不同兴趣、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开展分流教学。“倡导探索”是建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和探索精神的学科专门人才。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和定位的具体落实。我校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制订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我校特色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规定了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设置“2+2”教学平台,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基础类课程学时和实践学时,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增加“柔性”,积极为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创造条件。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的通用程度,增强培养方案对弹性学习年限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升学与择业需要。

3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实施

(1)对电气信息类学生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

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知识培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的“2+2”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类学生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方向内,在专业方向分流中,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可以在一年级后初选专业、二年级后选定专业,两次选择专业方向,避免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构建四个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坚持基础牢固、理论踏实、专业灵活的原则;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为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学生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个性发展平台”四个平台,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开设通识课程为主,学科基础平台开设高质量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平台则根据学生专业分流后的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个性发展平台尽量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以利于自由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在课程比例上,四个平台所开设课程大约分别占总课时的25%、18%、35%和22%左右;必修课占70%,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实验课大约占总课时的20%。前两个平台以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后两个平台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留下了良好空间。

(3)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识教育是注重学生基本素养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泛的基础,我校对大类招生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等跨学科课程四门以上(大于144课时),并听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通过通识教育,强调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是整合了两个院系的四个专业方向而成,我们采取优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凝练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广大教师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活动,从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5)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为电气信息类学生提供了除课堂学习之外的多种学习方式,专业课程都提供了网络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学习、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辅导答疑、虚拟实验、网络学习论坛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6)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为电气信息类大类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培养目标和方案,按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均安排有实验、课程设计等,并将实验课程进行单独设课,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加实验学时,部分课程的实验学时达到理论学时的50%,并保障实验开出率达到100%。通过改进培养方案架构,提高实验课时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结构同样完整,实现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我校还通过开放实验室、到实习基地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7)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

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校外学习、社会实践等创新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校制订了全套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规范,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在相关院系建立创新实验室,成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科技活动;创新实验室还面向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种竞赛的大学生免费开放;院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并制定了保障措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活动和措施,使得学生软硬件开发能力、电子应用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近三年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获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若干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篇。

(8)增加教学投入,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我校近三年来,对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相关专业共投资一千多万元对原有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更新和完善,新购实验设备1500余台(件),实验室用房面积增加3000多平方米,我校三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两个可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服务,还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硬件综合实验室、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专业实验和创新学习,丰富的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校还采取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尽早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训练,使学生在奠定学科技术基础的同时了解社会,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9)加强教学管理,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专业分流。

从学生入学起,我校就通过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电气信息类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教育,并在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生在学习1~2年后,根据本人意愿、就业市场信息进行专业选择,避免了学生由于对专业设置不了解而产生“一报定终身”的状况。我校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分流工作根据学生志愿,按学生加权平均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挑选的办法,严格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向学生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报教务处批准。分流名单审定后,学生按审定的专业方向修读三四年级课程,使得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愿意学习,乐于进取。

4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使我校有限的优秀教师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合班上课,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欣赏他们的风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竞争上岗,促进了教师间的良性竞争,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的目的。

(2)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综合化趋势,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也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大类招生改变了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过早地局限在某个专业之内,以免造成知识面过窄、导致就业面太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按大类招生能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拓宽专业口径,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实施专业分流,加强了学习竞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顺利度过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过渡的不适应期,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力争先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的目标。

(4)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新生的高考志愿一般是由家长、老师代为填报的。选择专业时往往以就业形势估计为依据,常常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真正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通过一二年级基础课学习,拓宽了知识面,不仅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见识,更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5)有利于学生准确预测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

学生入学两年以后根据兴趣爱好和专业前景进行专业分流,推迟了选择专业的时间,提高了对就业形势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社会急需的专业学习和进行专业分流,改善学生就业率下滑的现状。

5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体会

(1)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必须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相结合,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不宜仓促而上,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一项根本性的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不是几个相近专业的简单叠加,需要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更新。必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大类招生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强调要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具备终生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多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要求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校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并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引进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博士9名(2名在读博士)、硕士27名,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篇2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学生管理工作 复合管理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为了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许多大学开始推行按大类招生,即在高考录取时不再细化专业录取,而是学生按照一定的专业大类录取入校后,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再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该大类下的二级专业进行分流培养。这样既贴近学生的专业选择志愿,又符合社会需求,学生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如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从2008年开始,有4个专业按照材料类招生,按材料大类招收的本科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业后根据成才目标、学习成绩、兴趣爱好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大类招生政策的推行,在基础课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大类招生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比如一年后重新选择专业的方法选取,生源在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的分配不平衡,导师变更后熟悉学生程度的下降,重组班级后学生间的熟悉和凝聚力的下降等问题,都是由大类招生所带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和谐的班级成长环境不但能使学生有更为强烈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能使学生发奋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所以,对基于大类招生下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

1.重新选择专业的方法选取难,导致生源在各专业间的分配严重失衡。

经过大类招生的学生在一年基础课学习完成后,面临着重新选择专业的问题,专业划分的方法选取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西安理工大学2008级材料类的本科生采用的是基于综合成绩的志愿申报法,即把学生一学期的加权成绩和入学时摸底考试成绩按照7:3的比例核算出一个综合成绩,然后在各专业进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填报三个志愿,根据各专业招收的上限和成绩排名依次划分。这样导致了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在优质生源的分配上出现了严重失衡,如学习成绩排名前60%的学生选择了材料专业和成型专业,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专业的第一名已是百名开外,而且成绩较差的学生也都集中在了这两个新兴专业,这给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管理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总结2008级材料类本科生划分专业的经验,我们在2009级材料类本科生中更多考虑各专业的均衡发展和生源的均衡分配,采取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的班级学生即为该专业的学生,该班级成绩排名前15%的学生可在4个专业中进行微调,这样有效解决了2008级材料类专业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2.导师变更对班级学生熟悉程度下降。

导师是为适应学分制而专门为班级配备的专业老师,因经常接触本班学生,指导学业,较容易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便于开展工作。但一年级经过专业重新选择后,原班级的学生分配到了新专业班级,原班级的导师所带的新班级里熟悉的学生基本所剩无几,甚至出现一个都不认识的情况,致使导师要重复一年级的工作,重新选择班委,重新熟悉学生,重新树立威望,等等,这都将严重阻碍导师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重组班级的凝聚力较差。

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相互帮助,相互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同学友情,也形成了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划分后,原有班级全部打乱,重新组合,重新建立自己的交际圈较为困难,新班级学生间的融合过程较长,因此,新专业班级的概念淡化,凝聚力较差,班级活动开展往往阻力较大,同学间的交流、学习、互帮互助等方面效果较差。

4.专业划分后的后续工作复杂。

首先,根据现有房源对各专业学生宿舍进行调整,既要确保一个专业的学生尽量在一个宿舍,又要考虑到原有宿舍同学间培养的友情问题,所以拿出一个调整幅度最小又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方案确实要煞费一番心思。但即便这样,仍会有少部分学生私下调整宿舍。

其次,重组班级的班委建立。因为学生间相互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多数学生只推荐自己熟悉的同学作为班委候选人,容易在重组班级里形成“小集体”现象。

再次,划分专业后,重组班级的班级名称及组成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教务系统里却因为录取信息在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备案的问题一时无法得到解决,致使导师在成绩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束手无策。

最后,重新划分专业使学生在档案填写、奖助学金申请、考试等方面无所适从,对究竟填写原班级名称还是现班级名称产生困惑。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模式

由于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必须探索出更多适合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高效学生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采取分阶段多方法的复合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1.从宏观来看。

(1)传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教育学生不要太过功利化,要留出空间给精神上的信仰。

一个人要知荣辱,懂礼教,遵法纪;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用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信仰来凝聚力量。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使其日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功能,逐步彰显国家强有力的软实力,中华巨龙的梦想就会成真。在保持软实力建设开放性的同时,软实力的发展离不开硬实力的支撑,必须做到“软硬平衡”,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提高了大学生的信仰价值地位,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2)构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建立崇高信仰提供支持。

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进的力量,是民族繁荣兴旺的法宝,而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我们必须唤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识、团结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唤起民族之魂,充分发掘和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成为引领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2.从微观具体来看。

(1)国家应出台并落实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将出现的问题,诸如房价、物价、就业等逐步解决,深入解决好这些基础的问题,让大学生们能够真正享受大学的轻松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当然这里的学习不只是课本的学习,还有社会实践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意义。

(2)社会上的媒体应该提高对信仰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媒体的文化主导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3)学校应该回归大学的本质,不能为追求入学率、就业率而灌输给学生一心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

首先,高校公共政治课教师、辅导员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力,他们对于大学生信仰观的引导起到关键和主要作用。所以,他们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专题形式对敏感问题、社会实践问题、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实践调查与思考,使大学生客观实际地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切实的思考和体会,通过的思想方法合理引导,帮助他们真正确立起科学的思考方式和准则。

其次,加强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大学生能在班级和群体的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交流和沟通,解决精神和心理需求方面的问题。同时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使大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同时使他们敢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可以组织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磨炼坚韧的品格。

最后,应该特别注意与关心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分别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和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内,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与需求,开展一系列服务与活动(如新生或毕业生心理讲座、新生校园生活辅导、新生养成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给予他们精神上与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帮助,解决他们心理的各种困惑,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信仰追求。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在实践中较为有效的分阶段多方法的复合管理模式,对于调整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由于各高校政策差异和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加之学生工作的组织管理涉及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实践、探索,从而找到一条更符合校情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朝霞.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0,(6).

[2]王战修.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李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75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1 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1.1 培养创新型人才

按照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高校教学中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避免传统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中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素质不高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不仅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个性化发展。

1.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本科教学的学制为4年,而在4年间,市场的供需关系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使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大爆冷门,反之亦然,这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每一个大类都包含了多个不同的专业和方向,通过2年左右的大类培养,能够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延缓其对专业的选择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从社会需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3 整合高校内部资源

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往高校中由于专业设置过细所造成的资源分散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整合高校内部的各类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调动学生与教师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 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深化学分制改革

按学科大类招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学习的动力,同时,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程模块,增加生源,更新课程,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可提升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一方面,应该对总学分和课时进行适当压缩,精简课程数量,增加选修课数量;另一方面,实施全面选课制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院系、专业和学科,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在进行学分制改革时,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保证专业学习深度的同时,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2 优化课程结构

大量实践表明,高校在实行学科大类招生后,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优化,能保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质量。在改革后,虽然课时大大减少,但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切实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结构的优化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组合方式,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专业基础平台,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以及专业课程平台三个部分。而为了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中应适当增加创新类课程及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3 改革教学模式

2.3.1 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自主学习及学习效果,使其能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强化其创新思维。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现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在强调大众化通识教育的同时,深化专业化精英教育,实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形成相应的自主探知能力,结合自身兴趣,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避免专业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2.3.2 改革教学手段

应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讲,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足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入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理念,结合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课件,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其专业学习的系统性;二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演示性实验的内容,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3 改革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方式,而在传统教学中,单纯依靠考试进行考核,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因此,要改革考核方式。为保障教学质量,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构建相应的教学过程控制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进行考核,检验对学习上投入的程度,通过实验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教学过程考核及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3 结 语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应顺应时展的客观需求,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大类招生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是一种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应结合各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篇4

关键词: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68-02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的必要条件。2001年北京大学推出了“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孔径专业教育”的“元培计划”。随后,许多高校推行按学院、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1,2]。“大类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教学实践中形成“3+1”人才培养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如何适应“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形势,则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高校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大类招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是一种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招生模式[3]。分流培养,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经过一到二年的基础课学习,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大类招生本身涉及到从教学、学生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变革。不同的高校在大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和院系建制等,均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浙江大学工信大类专业分流时间为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中山大学计算机大类的专业分流时间为第三个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平台和电类平台的专业分流时间在第一个学期,存在学生专业意识薄弱导致专业分流时间点提前,出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大类培养”趋势。

1.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专业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弱势专业的招生虽然有所改善,但在专业分流时由于认可度低导致缺人现象,低分学生聚集在弱势专业,出现自信心不足,保研名额没有人报名等情况。大类招生虽然简化招生环节,但是加大学生管理环节的难度。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专业分流后重新组合的专业班感觉陌生,新班级缺少凝聚力;宿舍安排也面临同一问题。大类招生的问题关键出在专业分流环节。原本希望给学生提供理性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却带来学科两极分化的结构性矛盾、学生等级分化、学生管理复杂化的弊端和挑战。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这些问题是专业分流环节设计的关键所在。

2.应对的措施。针对专业分流所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学生选专业之前完全凭借以上公共课为主,无法体会到平台建设及专业培养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专业招生的非热门专业生源更为稀少。教师也应注重大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调整、教学手段改进及学生引导上积极主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科大类观”。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班级归属感的缺失:建议管理仍然以行政班为主,教学班为辅的原则,不更换辅导员,在教学班推行导师制+学长制的辅助措施。制定完备的分流方案,避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

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将培养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该大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首先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统一授课,而后进行专业选择,按专业进行培养,与原来“3+1”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见表1。由表1可知,在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原来的“3+1”培养模式变成“1+2+1”培养模式,不同之处主要在第一学年,其他没有改变。

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顺应时代背景、符合社会需求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当代社会需要本科高校培养综合性的人才,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典型的专才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大类招生提倡注重学生的大类学科培养,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避免了专业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缺陷。

2.减少了考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大类招生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通过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深入的了解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与发展方向,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信息了解的片面性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也提高了弱势专业的生源质量。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从容地选择专业,使专业与自身的兴趣、特长、技能的契合度大大提高,拉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

3.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大类招生以后的专业分流,使学生在入学以后仍需要参与学院乃至学校范围内的专业竞争,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加大。并且由于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以及各个专业的优劣势和选拔分流的需求,所以能够针对性的在所心仪的专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选修指定的课程,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因此,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是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大类招生的核心是大类培养,与大类培养相对的课程是通识课程、大类课程。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是由人文社会科学课群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群构成。人文社会科学课群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和英语等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群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艺术、军事理论、普通话语音常识及训练、创业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献检索和科技文献写作。

2.大类课程。大类课程由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群。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包括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包括计算机引论、C++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原理。

结论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在此背景下,改革电子信息类专业传统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大类培养的课程结构和体系,符合本科院校教学发展与改革的趋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变革,也是新世纪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结合现有专业培养机制,筛选出考研率、就业率、出国学生比例、薪资等重要指标,并与实行大类招生以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关联分析,并通过学生、老师的调研、座谈等丰富形式,及时反馈和掌握大类招生培养的新现象、新问题,从而敏锐的跟踪和了解大类招生对学院乃至学校的影响,并及时进行干预,改善大类招生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艳琳,洪长昊.大类招生模式下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探索-以H大学实践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3):42-44.

[2]祝洪章.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3):54-56.

[3]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78.

The Explo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lass Training Mode In Classified Enrollment

LIU Zhi-gang,LIU Zhi-kua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篇5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57-03

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按专业招生培养的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说也能缓解就业压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市场适应性,目前正逐渐被国内高校所采用。

SWOT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一个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建设战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组织自身的内部的竞争优势(strengths);W是指组织自身的内部的竞争劣势(weaknesses);O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竞争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竞争的威胁(threats)。本文引入SWOT分析法,对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维度研究,以便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有效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指导。

一、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strengths)分析

1.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生 “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避免了传统的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中由于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造成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素质欠缺的弊端。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掌握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探索路径和思维特性,使学生具备毕业后适应千变万化的岗位任务与挑战。同时,学生在大学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后再选择专业方向,目标就更加明确了,也更加理性,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有利于规避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由于目前我国本科学制一般为4年,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社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招生时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往往在就业时遭“冷遇”;而那些招生时所谓的冷门专业,其毕业生却成为企业争夺的抢手人才。如,前几年的计算机热、财经热都是这样一种情况。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每个大类包含了若干专业和专业方向,通过1~2年的按大类培养,可以有效地延缓学生选择专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同时缩短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尽量避免人才的结构性供给过剩[1]。

3. 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

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前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教学资源分散、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局面,便于校院教学基层组织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便于整合教学资源,保障师资、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凸显自己的教育品牌。同时,专业覆盖面的拓宽,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块式的课程设置的实施等,都有利于学分制的实施[2]。

4. 有利于生源质量的提高

生源是高校办学的“命根子”。受社会需求和就业走向的影响,高校招生中报考各种专业的生源很不均衡。近年来,考生大多追求一些热门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分数线一般较高,很多考生因此落榜。同时一些国家急需但相对不为大家熟悉的专业往往爱到“冷落”,很少考生填报,形成“冷门”专业乏人问津。“热门”专业趋之若鹜的局面。按大类招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这个矛盾。按大类招生,学生选择面更宽,选择时机也相应后延。这样的政策能增加学校对于更多的优秀考生吸引力,促进生源质量提高。

二、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W(waknesses)分析

1. 易造成专业发展失衡

高校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志愿进行专业分流易导致各专业不能协调发展。首先,完全按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流,事先无法得知最终的专业人数,如果选择某个专业的学生过于集中,师资、管理、实验设备等都可能跟不上,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选择人数少的专业,可能会造成师资、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对学校办学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容易造成应用型学科选择人数多,研究性、基础性学科选择的人数少,致使学校既不能因选择人数少而放弃基础性专业,又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的困境。

2. 易影响办学效益

目前,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一般都是综合性院校。有部分学校专业很多,招生规模却不是很大,平均下来一个专业的人数不超过50人。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有些班级的人数少于35人,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学校的办学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3. 易弱化专业教育

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加强了基础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但同时专业课程后移,相应课时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专业教育[3]。

三、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O(opportunities)分析

1. 教师素质提高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广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到学校工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的建设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2. 学分制实施

学分制是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的基础。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行。部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比较齐全,并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长期坚持文理渗透,实施了学分制和选课制,为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打下了较好的教学制度基础。

3. 高水平综合性高校的建设

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对齐全的学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数量增加很快。部分综合性高校学科整体实力比较强大,学科门类覆盖比较齐全,拥有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群,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众多的新学科的生长点,能够有效发挥学科建设综合性优势,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叉,等。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具备较好的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的学科条件。

4. 社会需要

从对某高校2004、2005、2006三届毕业生就业跟踪结果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专业对口的比例分别是70%、65%、60%,而在人才使用时强调专业对口的比例是50%、42%、40%。这一结果预示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人才的通用性,而逐步淡化专业针对性。这是我国许多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的原动力[4]。

四、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T(threats)分析

1. 教育资源不足

实行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完备的师资力量、相对齐全的学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和比较齐备的教学设施,需要实行相配套的选课制和导师制。换句话说,没有完备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和教学资源而盲目推行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将给教学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例如,2004年武汉某高校就因资源不足在当年招生中取消了按院系招生而恢复过去的按专业招生。

2. 课程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没有到位

一些高校按大类招生后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很少甚至空白,教材还是以前的对应单一专业教学的老版本;整个课程体系不完善,只是将原有课程简单叠加与删减,不能体现学科间、专业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5],等等。

3. 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传统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大多各自为政,管理脱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若管理制度不完善,则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整合资源,必将导致各部门的矛盾进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师范类专业、医学类专业等专业性比较强的特殊专业不适合大类招生

师范类、医学类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有特殊的专业学习要求,要求专业方面的课程较早地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不太适合大类招生。而且,师范类的学生在就业政策上比较特殊,很多地方的师范生招生数和录取名册都要求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按大类招生由于在入学时无法确定其师范生的身份,有可能在其就业时就会遇到困难。

总之,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打破了高校本科教育传统按专业招生培养的模式,是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是否成熟、完备来谨慎地实施。尤其是要注意分流方案的制订、办学效益的兼顾、特殊专业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管理的顺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2] 徐蔡余.高等教育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42):47-48.

[3] 刘青,傅剑.高校大类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丝绸之路,2009,(12):108-110.

[4] 梁家君.学分制下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20-21.

[5] 边士洪.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6,(5):78-79.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篇6

【关键词】专业认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1 引言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指将同一学科下的专业以大类方式统一招生,通过3+1或者2+2的方式加以培养,旨在大学生先经过前一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对专业有了更清晰和具体的了解后再选择分流到某个专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和专业的匹配程度。而专业认同指高校学生是否认同所学专业,认同专业及其职业价值,是否感受到在专业学习、工作中展现的自身价值,以及愿意接受专业及相应的职业规范(康武,2012),所以高专业认同度,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都极具意义。当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培养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调查对象所在学院已对该模式进行多年实践,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认同感现状,有助于推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方便包括浙理工在内的各院校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采取改善措施。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展开,主要针对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二大三学生,因为考虑到这个年级的学生刚经历专业分流,且大三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对分流时的专业决策结果较有感悟,所以这个样本能比较好的展现当前“大类分流”的现状。研究问卷参考了胡忠华(2008)编写的《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经过对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老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访谈,本文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共编制专业认同度的调查问卷总计14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

2.2问卷发放及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经管学院大二大三经历“大类招生,分流模式”培养的3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样本覆盖学院的工商管理、人力资源、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全部9个专业,发放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向各班负责人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方法后实施,总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79.5%。

调查样本显示大二占比33.4%,大三占比66.6%;女生(72.2%)多于男生(27.5%),由于学院性质偏向文科,发放比例与学院男女学生比率1:2.5大体相当;学生进入目前专业大部分是第一志愿(75.9%),第二、第三志愿共占比12.5%,转专业或调剂占比11.6%,说明大部分同学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进入期望的专业;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约七分之一学生父母的学历在大学及以上,且接近三分之一的父母的职业为个体户。

3 数据统计分析

3.1信效度与因子分析

专业认同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48,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对专业认同度的14个问项进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0,说明问卷效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拟合,因子拟合结果显示问项9(关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关于自身专业就业情况吗)被剔除,剩余14个题项被拟合为2个因子。尽管题项8、10和11在因子1的载荷值不到0.5,但是由于非常接近0.5,同时又显著高于在另一个因子上的载荷值,因此保留这3个题项。

根据因子拟合结果,因子1的11个题项,包括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专业学习是否快乐等,从内容上来说更偏向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专业认同,因子2表现为对大类招生的认同,因此将因子2命名为大类认同。

3.2描述性统计

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大类的认同。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对自身所在专业比较关心,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收集一些信息来增加对专业的了解,总体上对所选择的专业比较满意,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的未来发展比较有期待。但是在专业学习中并没有体会到明显的快乐感,说明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压力。大类认同的均值维持在3左右,说明大学生对当前大类分流有一定认识,能认同其存在的意义,但所在学校或学院可能在大类分流基础工作尚未完全做好,导致大学生对大类分流的了解还略有欠缺,可以再多方面加强。

紧接着,研究对当前存在的两种分流方式展开调查,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大类招生模式经历了“2+2”(大三分流)模式转变为“1+3”(大二分流)的过程,在此次调查中,倾向选择“1+3”模式的占48%,选择“2+2”模式的占18%,其余34%的学生认为“差不多”,可见总体而言,学院当前采用的“1+3”模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1年通识学习阶段可以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同时3年专业学习阶段,有利于专业知识难度逐步增加,放缓学习步伐,便于大学生充分消化所学专业知识。

表3 大类招生模式结果表

3.3方差分析

(1)基于性别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大学生的大类认同度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认同度明显高于男生,说明“1+3”或“2+2”的分流方式给予女生较充裕的考虑时间,能够让她们在这1年或2年的时间里,对自己、对专业有了较好地认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专业就读,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与男女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有关,男生倾向于冒险,而女生细心、倾向深思熟虑,所以大类招生给了很好的缓冲时间,对增加认同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基于年级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化分析

目前研究对象是大二和大三学生,他们都经历了大类分流这一体系,不同的是大二学生刚迈入专业学习,而大三学生已经经历了完整的1年专业学习,由此他们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大三学生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大二,这是由于相较于大二学习,大三师兄师姐们对专业方向和专业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临近社会,他们更专注于工作和就业等未来方向,所以对专业的认识会更加深远,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的认识。

(3)基于目前专业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经管学院9个专业,涉及到工商、人力、营销、经济学、国贸、电商等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有所差异,其中人力、国贸等专业的认同度分值高于其余R担这和专业资源、专业学习氛围都有关系,学院在教学师资、软硬件上无法做到完全的持平,部分专业也是每年的分流热门专业,少部分同学无法进入期望的第一志愿,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参与度,所以对当前专业的喜爱和了解程度会有所下降,导致出现了这一研究结果。

(4)基于进入专业方式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正如样本描述,大部分同学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进入期望的专业,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会进入第二或第三志愿,这会影响他们的专业认同,特别是在“专业适合度、学习投入度、专业满意度、专业调换和专业推荐”等方面,第一志愿和转专业同学的专业认同感明显总体高于以其他方式进入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生,这不难理解原因,当学生无法进入自己期望的第一专业,势必影响后续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认同。

4 总结与讨论

经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良好,呈中上水平,多数学生支持“1+3”的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大类的认同度,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和分流方式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实施大类培养模式时,学生、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应该推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更好的作用。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谨慎考虑,结合现实情况,多向咨询机构、老师、父母、朋友等询问意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务必要将个人兴趣和专业学习内容统一起来,自主自觉的去深入认识自己所在的专业。有机会的话,结合专业的近几年就业情况,多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真正发挥大学的素质和专业教育。一旦过程中发现对专业的认识有误,也应该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可以通过转专业模式及时转换,保证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

其次,学校是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决定者和实施者,在推行这一培养模式时,与学生家庭多沟通,充分利用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来改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专业分流指导上,导师的讲解不能以吸引学生填报自己所宣传专业为目的,应真实反映各专业性质、专业前景、就业前景,不能夸大专业的优势和弱化专业的不足,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避免造成专业结构失衡而学生选择不适合自己专业的现象。再者,学校需要逐步降低转专业门槛,接纳更多有志于该专业的人,进一步完善转专业制度,便于学生清楚认识专业后转专业的途径和流程。同时对男生、非第一志愿进入的学生等给予特别的关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加他们的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多关怀他们和所在专业的匹配程度,适当时候给予指引。最后,学校或学院应该经常调查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重点加强认同度低同学所在专业的专业建设,让这些低认同度专业可以借鉴认同感较好的经验,研究其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可取之处,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吸引更多学生的专业兴趣。

最后,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进入社会工作,承载更多专业知识和职业认识的学生有助于在职场上快速晋升,毕业生选择对口专业就业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大学专业分流上,社会也需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社会应该及时的对每年大学生就业率、专业热度做出调研和结果的公示,在不同渠道对各个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详细介绍,方便学生接触最新最全的信息,适当情况下还可以与个别院校合作,结合社会背景对专业的发展和前景做出预估讲解,方法大学生掌握第一手专业讯息,在大类分流时结合多个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专业学习过程掌握最新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时时跟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以后的职场之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郑丽维,庞书勤,李绵利,吴异兰,张冬梅,吴怡龙.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3,08:374-376.

[2]谭初花.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

[3]韦芳婧,陈克钦,王路路,杜勃炜.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136-138.

[4]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40+42.

[5]周琼华,许虹,黄鹏鹏,王家成.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2011,11:519-521.

[6]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

[7]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2:203-206.

[8]彭胜华,康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2,08:59-61.

[9]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谈儒强.从情感视角看教师的专业认同[J]. 教育与现代化,2008,01:51-55+60.

[11]许世梅.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06-109.

[12]董俊华.基于我国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下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J].考试周刊,2008,50:127-128.

[13] Mrdjenovich AJ,Moore BA.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in health care: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 [J].Couns PsycholQ,2004,17(1):69-79.

篇7

关键词:普通物理;大类招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中图分类号:O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92-02

随着社会及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1]。高校的大类招生指在是在本科生培养中,改变以往按具体专业进行招生的模式为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的招生[2]。这是由于现今社会的发展逐步多样化,对人才的需求在多元化和综合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类招生正是在这种社会形式之下顺势产生的[3]。普通物理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本科生基础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4]。在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及实验动手,不但可以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5]。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也一直是理工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使得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6-8]。然而,随着大类招生在高校的不断推广,所有课程都要随之有所调整,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其广泛的开展和其重要性而面临着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普通物理课程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我们从多个方面对普通物理课程在大类招生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弹性化的教学计划

以往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计划大多依据传统物理学科的内容进行分类设置,所学内容也多采用整编教材。这种较为固定的内容对于有些专业来说内容较浅,但对于有些专业又偏难。针对此问题,多数学校都会对不同的专业有所区别,以配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大类招生的通识教育中,学生在学习普通物理课程时由于还未完全确定今后所学专业,因此传统的教学计划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为了顺应这种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从而建立弹性的教学计划:①将教学内容按重要性不同分为必学和选学。必学内容要涵盖基础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将一些扩展性、高阶的知识列为选学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②加入最新科技前沿知识的学习内容。传统的基础物理知识讲解虽然能够帮主学生较好地构建基础知识体系,但由于内容较为烦杂,且涉及到大量计算,因此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现代物理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成果出现,如果将这些最新的科技前沿成果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切实体会到物理学的用处,并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发展步伐,一方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及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出,现今大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我们有必要将多种方法结合,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种方法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弊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对每种教学方法有正确的评估,真正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互补效果。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①适当减少课堂讲授的课时。课堂讲授是以教师的口传心授为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限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重点、难点、核心的内容进行讲解即可,而一些相对次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采取其他方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②选用精品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公开课程也大量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中不乏国内外诸多名校的精品课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以选用知名高校的精品网络课程作为教学辅助,对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点处理的薄弱环节、或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环节进行有机的补充,引入网络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同时辅以一定的针对性讨论课,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丰富了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习得最优化的学习内容。

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知识点是否真正理解、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是否准确、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是否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等等,这些在传统的考试中都难以体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顺应大类招生培养的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考核方式进行考虑:①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前面分析过,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对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降低考试的权重无疑会为学生的全面考察提供很多空间。②将平时考查的项目细化、规则全面化。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必要对学生学习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考查。此外,可以将一部分需要学生练习的内容放在课上,作为随堂测验,由于这种形式没有任何的参考和限定的时间,因此更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水平。在这方面,可以结合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细化标准,总之只要能够全面、公平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

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

众所周知,大类招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但我们认为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这一点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化:①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在教学计划部分我们指出,可以将一部分最为核心的内容定为必学模块,而其余内容则以选学模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学生的选学内容,在学期末再将学生学习过的各个模块相加,只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形式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模块选择,可以将选择相同模块的学生集合成小组,在讨论课上依据自己所选择的内容进行自由发言总结。这样可以是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即兴趣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后续课程学习的内容。②教学管理的宽松化。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脱离既定的教学计划而按照自己的方案学习,有时这种方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就充分说明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不同的,因此在这方面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制定合适的方式,给学生在纪律方面的一定宽松度,这样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③考核方式的选择权。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两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相应的,在最终考核时也要有匹配的方式。以百分制为例,既定的考查分数可以定为70~80分,而剩余的分数可以给学生几种选择,让学生选择一定的分数组合来决定自己的总成绩。但是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考核方式的制定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得到最佳的方案。通过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学生就会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更能够让学生认真审视自身,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

大类招生能够培养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门重要的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普通物理课程必然要顺势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入手,弹性的教学计划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其获得最优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各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从而为创造性、多样性、适应性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2]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7,(29):65-68.

[3]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3):85-87.

[4]田真,陈镇平.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25-27.

[5]何丽娟,卢鑫.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2):55-56.

[6]陈惠敏,安玲,马廷钧.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2):119-120.

篇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大类招生 政策建议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1]。即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对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时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从形式上看是招生方式的变化,而实质上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低年级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牢固的基础知识框架,进行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高年级的专业培养,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特色鲜明、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平台,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2]。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已采用大类招生[1-6]。其模式主要有三种[1]:①按学科招生;②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③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在借鉴国内其他实施大类招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于2011年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内进行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分析其在大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探讨完善大类招生改革的措施。

二、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现状

1.大类招生基本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和《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1年公共管理学院开始试点大类招生,计划招生991人,实际共招收32个班984个学生。

2.培养方案设置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通识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五个部分指导性学分设置见表1。

表1.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指导性学分设置表(四年制)

由表1知,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学分设置中,通识教育包含6个课程组总计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专业通识教育包含一级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准入课程共计20―30学分,占总学分的12.50%―18.75%;专业教育总计15―2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15.63%;拓展教育共计15―3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21.88%;实践教育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00%。

3.第一学期课程开设情况。

由于2011年是华南农业大学三个学院大类招生的第一年,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大类招生的学生只完成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学习。依据大类招生的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英语(两门课)、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5门课;二是专业通识教育中的部分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以及公共管理学。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培养计划要求和学院师资力量,公共管理学院对招收的32个班级分类两大组:A大组包括1―16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B大组包括17―32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到第二学期,A大组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B大组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大类招生存在问题

1.专业差别较大,课程设置不合理。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社会学(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两大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大学科门类之间及各专业(方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简单的以每个专业(方向)为基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在总的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减少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这势必会影响每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大类招生配套政策不完善。

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对通识教育类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是高等数学A,而其他专业(方向)是高等数学C。由于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生选择高等数学A或高等数学C的具体人数也就无法确定。而理学院以此为由,在11级大类招生的学生第一学期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由于大类招生试点工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本应在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无法正常开课,因而会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开课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不便。

3.培养方案设置结构不合理。

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规定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175学分,对比2011年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15学分。从结构上看,通识教育总学分基本上没有改变(2009年为51学分、2011年为5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①总学分70学分,相比2009年减少了2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40学分,相比2009年增加了13.5学分。在总学分减少,实践教育学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专业课程的学分,加之专业教育部分,还增加了专业通识教育中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更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分。

另外,实践教育学分增加,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但是,从培养方案看,实践教育均是如综合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习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学科训练、毕业实习、形势政策之类的综合性实践,需要花费的学时数量较多和比较集中的时间,这对课程安排也提出较大的挑战。同时,没有了单一课程的实践,综合性实践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

依据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在公共管理大类之下进一步细分为公共管理Ⅰ类和公共管理Ⅱ类两个类。公共管理Ⅰ类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Ⅱ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方向)。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

2.完善大类招生配套政策。

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和基础掌握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的尊重,也是实施大类招生的初衷之一。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简单修订,而是事关教育教学的个各个环节配套措施的整体改革,如招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专业分流,转专业、学籍管理、考核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大类招生改革试点不是某一个学院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学校的事情,不应出现由于大类招生,某个课程无法开课的事情。

3.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适当减少通识教育学分比例。相比2009年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的情况,维持通识教育总学分不变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专业通识教育中,减少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数量,设定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为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而将土地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等各专业基础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作为专业准入课程。

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应该保留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综合性实践保留毕业实习、形势政策、创新创业实践,开设1―2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或综合性实习课程。

注释:

①为了比较的方便,2009年的专业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后的专业教育包括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晋云海.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2]海霞,周增慧.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汪筱兰,沈耀良.浅谈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分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

[5]张扬,孙志良.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6).

篇9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1,2]。1977年至1985年我国实行的是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1986年至1992年国家采取计划招生,实行单位委托培养和定向招生及招收部分自费生的双轨办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单一招生计划体制。其后至2002年,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招生政策改革,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至今教育部实行了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自此大类招生开始出现。大类招生政策自实施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逐渐推广,迄今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超过一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的模式。大类招生是指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是由其先进性决定的——大类招生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按需培养人才,而且还可以帮助高校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办学效益[3]。

由于大类招生属于新生事物,部分高校实施不久,其潜在的弊端尚未显露,而按大类招生政策录取的学生的成绩往往隐含着这些信息[4],因此,对这类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潜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以较早实行大类招生的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学生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Logit对数线性模型,探讨生源地和入学年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进而根据统计结果提出相关对策以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模式。

二、数据收集及处理

(一)对象

中南大学有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和经济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有30个二级学院和83个本科专业,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8年开始便实行了按能源动力类大类招生,能源动力类是培养从事动力机械和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典型工科专业。因此,以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学生成绩为研究对象建立Logit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能够指导综合性大学工科专业大类招生下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本文统计了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2009级185名和2010级166名本科生的成绩,涵盖了他们自入学到2012年上学期所学习的所有18门和15门基础课科目,包括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微积分、大学物理、基础英语等。限于篇幅原因,学生的各科原始成绩数据本文不予陈列。

(二)成绩评价模型及等级划分

学生成绩综合测评的方法主要有总分法、算术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基金项目] 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2014sfkt223)

[作者简介] 孙志强(1980-),男,河南武陟人,博士,中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节能与新能源.

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5,6]。总分法和算术平均值法是对单个学生所有课程成绩求出总和或平均数,作为综合考核结果来对学生进行比较和评定。这两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没有考虑课程学分的影响。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对象采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综合评判而得到定量评价结果的方法[7]。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其首先需要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然后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对各层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计算出的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作为评价的依据[8]。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来的多个变量适当的组合成一些数量较少的综合指标来近似代替原来的多个变量[9]。因子分析法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拓展[10]。这四种方法较为复杂,面对本研究庞大的数据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便使用。

加权平均法不仅涵盖了课程的学分信息,而且其计算方法还简单,故本研究最终选取该方法进行综合成绩的分析。加权平均法一种考虑了课程所占权重的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方法,科目的学分越高,该科成绩在进行综合评测时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具体计算方法为:

通过计算发现,所取样本中学生加权平均成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90.66和60.77。考虑到这两数值的大小,本文最终利用成绩绩点的分界值将学生的成绩划分成优、良、中和及格四个等级:当加权平均成绩≥85时,成绩为优;当85>加权平均成绩≥78时,成绩为良;当78>加权平均成绩≥71时,成绩为中;当71>加权平均成绩≥60时,成绩为及格。

三、Logit对数线性模型

本文主要探讨生源地及入学年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变量均为称名变量,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别,而且还有两个自变量,因此,多变量分析方法中的Logit对数线性模型特别适合于分析此类问题。Logit对数线性模型主要用来探讨与解释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关系,通常以最大似然法进行模型估计与检验[11]。

(一)建模与自由度计算

考虑到生源地种类有31种,而2009级与2010级能源动力类学生总人数仅为351人,所以,为了满足Logit对数线性模型的使用前提必须对生源地进行分类[11]。根据表1所示的2010年高考985高校各省录取率将生源地归为三类:① 0<录取率≤1.5;② 1.5<录取率≤3;③ 3<录取率。由于大部分学生入学年龄为18或19岁,因此,将学生入学年龄分为两类:① 18岁及以下;② 19岁及以上。按前述分类后,中南大学2009级与2010级能源动力类学生成绩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2010年高考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985高校录取率

序号 生源地 985高校

录取率(%) 类别 序号 生源地 985高校

录取率(%) 类别 序号 生源地 985高校

录取率(%) 类别

1 上海 5.129 3 12 四川 2.417 2 23 云南 1.418 1

2 天津 4.378 3 13 福建 2.290 2 24 贵州 1.380 1

3 北京 4.069 3 14 宁夏 2.231 2 25 广西 1.259 1

4 吉林 3.814 3 15 黑龙江 2.216 2 26 河北 1.191 1

5 重庆 3.690 3 16 湖南 2.122 2 27 内蒙古 1.177 1

6 辽宁 3.527 3 17 江苏 1.933 2 28 山西 1.168 1

7 青海 3.458 3 18 山东 1.801 2 29 安徽 1.035 1

8 湖北 3.201 3 19 新疆 1.700 2 30 河南 0.987 1

9 海南 3.074 3 20 陕西 1. 687 2 31 西藏 0.979 1

10 浙江 2.790 2 21 甘肃 1.646 2

11 广东 2.742 2 22 江西 1.437 1

表2 2009级与2010级能源动力类学生成绩统计结果

类别 18岁及以下 19岁及以上

优 良 中 及格 优 良 中 及格

1类生源地 4 16 20 4 7 32 26 7

2类生源地 10 31 26 4 13 42 48 14

3类生源地 2 5 7 3 1 9 17 3

A代表生源地,B代表入学年龄,C代表成绩等级,则变量A、B、C分别有3、2和4个类别。根据对数线性模型的阶层特性(C为因变量,A与B为自变量),则可能建立的五个模型如表3所示。其中,模型1代表三个变量彼此独立,生源地和入学年龄均与成绩等级无因果关系存在;模型2-1只有生源地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代表只有生源地与成绩等级间有关系存在;模型2-2表示只有入学年龄与成绩等级有关系存在;模型3表示生源地和入学年龄都与成绩等级有关系存在;模型4表示生源地和入学年龄以及这两者的交互作用都与成绩等级有关系存在。

(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与分析

在建立三维度列联表的可能模型后,计算每一个模型的似然比,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其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似然比计算公式为:

式中,eijk为各细格的期望次数;fijk为各细格的实际次数;i为变量A的类别;j为变量B的类别;k为变量C的类别。

由表3可知,模型1的似然比值为10.831,在自由度为15时,显著水平p值为0.764,并未达到0.05显著水平,因此该模型已经可以拟合表2中的实际数据。同时还可以发现,在加入了生源地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和入学年龄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后,拟合结果的显著水平分别下降至0.698和0.645,其拟合精度有所下降,故模型1是最佳拟合模型。该结果表明,学生成绩基本与生源地和入学年龄无关。

现实生活中普遍认为学生成绩与班级学风密切相关,为了确定此种观点是否正确,本文对能源动力类2010级5个班的成绩情况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级整体成绩最好和最差的班级是能动1002班和能动1001,其成绩为良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0%和25.71%,相差44.29%。这与现实生活中两个班级的整体表现相吻合,据观察,能动1002班的学生普遍学习用功,到课率高,而且该班会经常组织同学集体上早自习和晚自习,学风好;而能动1001班相对来说学风稍差,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缺课率相比其他班级也要高一些。由此表明,学生成绩与班级学风密切相关的观点是正确的。由于学生成绩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各种能力的程度,是评价大类招生政策下大学生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如何最有力的标志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成绩,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学校需要将班级学风的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对其的建设以完善大类招生政策下的大学生培养计划。

表3 可能的Logit对数线性模型及其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模型阶层 模型 表示法 似然比 自由度 显著水平

1 lneijk=μ+αA+βB+γC {A} {B} {C} 10.831 15 0.764

2-1 lneijk=μ+αA+βB+γC +αγAC {AC} {B} 6.415 9 0.698

2-2 lneijk=μ+αA+βB+γC +βγBC {BC} {A} 9.668 12 0.645

3 lneijk=μ+αA+βB+γC+αγAC+βγBC {AC} {BC} 5.280 6 0.508

4 lneijk=μ+αA+βB+γC+αγAC+βγBC +αβγABC {ABC} 0 0 1

注:αA,生源地的主效应;βB,入学年龄的主效应;γC,成绩等级的主效应;αγAC,生源地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效果;βγBC,入学年龄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效果;αβγABC,生源地、入学年龄与成绩等级的交互作用效果。

表4 能源动力类2010级各班成绩统计结果

成绩等级

班级 优 良 中 及格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能动1001 2 5.71 7 20.00 20 57.15 6 17.14

能动1002 3 15.00 11 55.00 6 30.00 0 0.00

能动1003 2 8.70 12 52.17 9 39.13 0 0.00

能动1004 0 0.00 11 37.93 17 58.62 1 3.45

能动1005 1 3.45 12 41.38 15 51.72 1 3.45

注:所占比例是指各成绩等级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比例。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建立的以成绩等级为因变量、生源地与入学年龄为自变量的Logit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成绩与生源地及入学年龄基本无关,而与班级学风密切相关。学风好,班级学习氛围好,努力学习的人数也就多,成绩优秀的人数也越多。所以,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尤为重要,是提高学生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针对目前逐渐推广并流行的高校大类招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学风的建设。

(1)重视入学教育。综合高校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学习基础自然各不相同,在付诸相同努力后,其取得的成效也是各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在阶段性成绩出来后,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依然赶不上别人而把原因归结于自己高中的学习基础差。当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后,他们便会失去学习的冲劲,从而造成成绩的下滑。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的入学教育中强调高中的学习基础(与生源地相关)和入学年龄基本与他们大学里所取得的成绩无关,而是取决于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努力程度。

(2)设立基于班级整体成绩的奖学金名额分配机制。校级奖学金的班级名额分配不再以班级学生名额为依据,而是调整为以班级整体成绩(班级加权平均分)为基准,根据班级整体成绩排名而分配奖学金的名额。班级整体成绩能够很好的反映各班级学风的好坏,将奖学金的名额与班级整体成绩挂钩后,每一位同学的成绩都会影响集体的荣誉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各班级都会积极主动地制定措施来加强自身班级学风的建设,学生的自我管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华.我国高校招生政策100年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07,5(1):59-64.

[2] 高桂芬.教育公平背景下的高校招生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24(1):88-89.

[4] 吴兆奇,关蓬莱,吴晓明.考试成绩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J].统 计与决策,2007,23(3):21-23.

[5] 徐则中.基于变权的学生成绩综合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2010,26(19):50-52.

[6] 黄修芝.统计分析方法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2,18(3):48.

[7] 孙艳,蔡志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学生考试成绩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4):178-179.

[8] 李瑞兰.层次分析法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56-158,176.

[9] 张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学生综合成绩分析[J].科技信息,2012,29(4):113.

篇10

关键词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专业选择;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方向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41-04

“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所采取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学校将相近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来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高职阶段第一年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大二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实行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相当于过去的一个“专业”。实际上,每个大类中又包括若干个专业,拓宽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实施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大类专业进行一系列的教育资源重构与新建,其中课程体系重构是核心。

一、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核心+方向”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是指2个必修的大类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职业核心课程模块)和2个可选的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方向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模块是保证专业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职业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方向”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专业个性和专业发展。

(一)“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经常采取“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首先制定大类公共课程模块,然后面向与分流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基本部分,设立专业基本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面向大类招生模式的“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核心模块(发展)和职业方向系列模块(岗位),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增减部分职业方向系列模块。

(二)“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核心课程模块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专业方向课程满足学生即时就业需要。二是该课程体系考虑到就业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岗位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三是模块系列化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大类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方向课程模块;按照“核心+技能+综合实践”的解构原则,对各方向课程模块进行纵向分解,形成链式结构,或称模块系列化,并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四是适应性阐明系列化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适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职业方向模块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职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适应性。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构建原则

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充分整合大类资源,强化核心模块,通过构建核心课程模块,规范大类课程设置,确保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二是职业发展与岗位就业相结合。在形成大类核心课程模块的同时,要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形成专业方向系列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专业方向系列课程的内聚性和减小各专业方向系列课程间的耦合性。同一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内应围绕系列培养目标来确立其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延展性与独创性的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可使系列知识能力培养过程迭代并递增,课程间内聚要遵从必要性的迭代与开放性的递增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课程间覆盖严重的现象。四是多专业交叉原则。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时要注重多专业间的相互渗透,扩展方向模块的可选空间,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体系,以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可实施原则。“核心+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立要方便课程教学的实施,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面向大类招生“核心+方向”课程体系包含许多独立、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间存在耦合关系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模块主要分为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模块。其中,每一个模块都由若干个系列课程群组成,每个系列课程群又由若干门相关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单元课程组成。各门课程、系列课程群、课程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支持与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将课程模块集成为课程体系的骨架基础。要在对行业岗位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系列课程群与主干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以及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进行模块与模块、系列与系列、核心与方向、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知能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互动,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单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避免课程内容上的耦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形成既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学生职业岗位个性需要,又能充分体现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大类核心课程模块的重构与优化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科学性、发展性和系统的逻辑结构。因此,面向大类招生模式的核心模块课程开发并不是将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相加或删选,而是进行有机整合和全新构造,在保持核心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传统大类公共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整合与凝练,及时充实最新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岗位素质要求,优化课程内涵结构。

面向大类招生的核心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群和职业核心课程群,确保既能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内容教学中加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构建

以就业岗位为依据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目标,要求每位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负责人必须先开展专业(或行业)岗位调研,经认证后定位那些现存或潜在的并有一定发展持续度的职业(技术应用)岗位,依据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系统架构。在明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分流专业的职业岗位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科学、有效地对所有传统专业技能课程进行解构和再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相近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在进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划分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技能与素质、必修与选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职业素质培养类课程精而新,大类核心课程模块宽而坚实,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多而灵活,任选类课程广而有度,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在对岗位进行调研、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经认证后构建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其逻辑时序为:岗位调研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方向模块系列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每门专业方向模块系列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均包括:基本单元、能力单元、实践单元。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中的基本单元是系列培养知识能力体系的根基,应最大化地为能力单元服务,基本单元的知识能力体系应综合基本单元目标来构建;能力单元的知识能力系统构建应直接为实现岗位能力需求服务,知识能力体系可以面向能力模块化,采取阶段性的技能训练方式,应为实践单元服务;实践单元是系列课程中知识能力体系的综合应用,单元目标应尽量与系列培养目标接近。

(三)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模块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即纵向“三层次”、横向“六模块”。“三层次”为感性认知层次、强化训练层次、创新实践层次;“六模块”为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课内实验(实训)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综合设计模块、生产实践模块。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基础技能或素养的教学与训练;课内实验(实训)模块包括各类演示、验证性实验(实训),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能力;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某个岗位技术技能的能力;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技能)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工程素养等综合素质;综合设计模块包括各类与项目工程相联系的设计,以掌握设计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的创新能力,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生产实践模块包括各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实习,以了解、掌握实际生产过程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系统观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如认知实习、校外实习等。

四、“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建议通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措施包括: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各项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外引内培”、兼职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双师队伍,确保“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信息调查与预测工作,并及时反馈到培养过程中,以便合理开展专业分流与课程建设;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有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拓展空间;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监控。

依据闭环式控制系统观,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质量管理系统,其负责对课程教学质量实施管理及对系统运行的执行,该系统直接决定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功能的发挥。二是质量监控系统,其负责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测定和调查,为课程教学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监控应当遵循教学规律,按照严格评价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达到及时掌握动态,实施有效的指挥。三是信息反馈系统,其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功能。

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有序、规范地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目标管理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并且要切实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一个合理竞争和自我约束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鞠芳辉,刘德学,郑筱婷.柔性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浙江万里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16-20.

[2]俞国方.采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法优化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1-14.

[3]曹屯裕,贾让成,林麒.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3(5):17-19.

[4]曾冬梅.课程体系优化的三个层面[J].高等理科教学,2003(2):34-38.

[5]杨凤华,陆建新.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纺织教育,2007(6):49-51.

[6]陶剑文,丁佩芬.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7(4):23-26.

[7]贾让成.论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103-106.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 Dir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Large Class Specialties Enrollment

DING Pei-fen,TAO Jian-wen

(Zhejiang Busine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bo Zhejiang 31501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