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8 23:3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风险管理

篇1

从拆字释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先要了解“风险”的含义。总结各个学者的观点来看,风险就是由于不确定因素、不完全理性而导致的不能事先预知的伤害或者损失,也意指为应然和实然之间的一种差距或落差。从定义来看,风险本身就带有负面意思,所以我们要对这种伤害和损失进行管理,由此我们能推断出“风险管理”的含义。简而言之,风险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信息通过各种措施、方法对因为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不能事先预知的伤害和损失进行管理的过程,以减少风险带来的伤害或损失。总结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二、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借款人所造成的。由于各种原因,借款人不能按照当初的约定按时还清贷款,或者不能按照当时的约定规则完成还款业务,这种由于借款人而造成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不能单方面控制的和操纵的,并受到各个因素的制约,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风险。根据研究显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

三、利率以及汇率的风险

市场利率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利率波动的程度和方向都不能事先预知,所以利率的变动情况就会对商业银行形成一种风险。目前我国在存款和贷款方面的利率都不算很完善,仍然有很多不好的现象,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某些商业银行甚至会采取一些不合法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存款。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全球性的汇率水平也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很大冲击。比如汇率的短时大幅下跌或上涨,都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措手不及,而商业银行又无法摆脱这种风险,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和应对。

四、市场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无时无刻不处在市场之中,承受着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市场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企业会从银行借贷,而企业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不能按时按照约定还清贷款,致使银行蒙受损失。其次,企业会通过企业的股权、股票影响股票市场,从而进一步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甚至会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

五、国家风险

任何人都不是单纯的自然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不管是开展何种业务,进行何种活动,商业银行都处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政策环境中,所以说国家的整体政治环境、政策环境都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要影响。比如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另外整体的经济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产生间接作用。所以,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等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也许是一种机遇,也许就是一种风险。

六、法律风险

客观来讲,我们在努力构建法治型社会,但是却不得不说我国的法律还并不完善和健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法律环境也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一些问题的规定不够细致,对一些情形所使用的法律适应性又不够等等。我国这种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不能给予商业银行完全、完备的保护和监督,使得商业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法律风险。

七、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的主要指标,如果流动性不足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不佳。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风险,它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非常强的风险形式,如果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则可能不能为贷款人提供足够的资金,从而无法获取由贷款利率所带来的利益,而同时又无法及时为储户提供资金,满足其用钱的需求,这样商业银行在储户心中的信誉和地位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说流动性是直接关系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两项基本业务的风险,从而对其他业务造成冲击,对整个商业银行是十分不利的。

八、操作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由银行自身所造成的。银行职员所造成的失误是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由于银行职员的技术欠缺,专业素质能力等不过硬等原因,使得在操作业务时出现了一定的疏忽、错误,从而造成了银行的财产损失、信誉损失等问题。当然,银行系统失误以及由于现行业务的终止、中断等造成的问题也属于银行的操作风险,这类风险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经过发展,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步加大力度加强对风险的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逐步完善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国家机关,并不是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银行,然而虽不是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却承担着重大管理银行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措施可以从整体上对全国的商业银行及其运营发生重大影响,国家目前也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监督和促进各个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以稳定金融市场,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在二十世纪末制定并实施了包括拆借资金等在内的十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风险监控指标。后来又推出了《授信管理》,强调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并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到了制度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可见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监管越来越完善了,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更起到了一个敦促与监督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带来的损害也日显严重,另外各个商业银行也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他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将风险管理提到了自己的日程首页,作为自己任务的重中之重。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大包大揽,触角伸的比较长,对银行的管控也比较多,所以需要银行自身去做的事情也就比较少了,所以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意识也不很强。而现在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风险也需要自己承担,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减轻银行所冒的风险,提高银行的收益,维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三)定量分析逐步加强

目前,随着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对此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比较多,所以对风险管理的技术分析也越来越高超。目前,各个银行对风险管理所采取的方法都各有特色,有贷款的6级分类法等,但总体来说都逐渐走上了定量分析的道路,对风险管理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也正是如此,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在看到各个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地看到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分析现实情况,并以此提出更好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总结来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重要还存三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还有待提高。

上文我们也已经提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渐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但是客观来讲,相比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只采取定量分析还是相对落后的。目前,经济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市场也非常不稳定,各种风险并存,需要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采取诸如“金融工程”或者“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进行风险管理,而我国在这些新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上还不尽人意,仍然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2.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思想意识对行动有非常重要的反作用,会指导人们前行,提供行动的方向。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这给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一,风险管理的意识并没有在银行内部得到普及。目前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银行内部就没有将这种意识普及化,具体表现为大部分银行的风险控制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和控制,而其他机构进行风险控制的意识则不强,相应地风险控制的行动也不强。第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够成熟,大部分银行非常重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并不是很重视。这是一种比较片面的风险控制理念,还应该加以改善,同样重视各种风险。

3.专业人才缺乏。

篇2

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收益与利润发生一定的偏差,而这个偏差就是商业银行风险,可以说这种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各项指标变化。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流动性、操作、法律、声誉风险、汇率等等。其中又以信用与利率为主,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对贷款人偿还能力做出判断和评估。市场风险在商业银行中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险,这是由于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在银行利率方面,利率变动状况对银行运营造成不利影响时会形成利率风险;转移风险,这是国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风险涉及到的变动因素有很多种,例如政府、经济市场等等。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重要。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该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市场、操作以及信用上,银行除了要在其管理理论上多加注意,还要对其实践进行全面设计,要充分体现管理对象的全向性,银行不应该只注重管理一个方向的风险,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风险管理也要随时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近几年来,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逐渐兴起,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中国商业银行势必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做好风险管理早已成为现今金融监管机构所看重的首要要求。伴随着金融信息的快速传递,如何做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早已成为当今金融监督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通过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早已日益严重,仅仅是依靠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其效果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此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流程,这也是金融监管部门的对商业银行的根本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一)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各个分行中将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先分解,分解到符合各个分行的实际情况之中后,在统一整合,将所有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统一整合到一起达到所有银行都能接受的一个风险管理程度,进而使所能接受的风险管理体系贯彻与落实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营销管理目标设定之中,切实做到风险能够随时被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二)制定松弛有度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稳定、良好运作,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然而,目前有许多商业银行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虽然对金融风险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同时也制约了商业银行经济业务的发展,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时,商业银行必须要站在一个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制定与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使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能够做到松弛有度,成为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内部助力。

(三)创新与改进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业务操作流程,完善业务操作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鉴其他先进管理经验,遵循现代银行管理制度和原则。另外,银行内部还应该遵循分权的原则,将总部的权利分散到各个部门,这样各个部门就有权将隶属于该部门的操作流程和风险进行集中管理,避免了总不在管理风险时存在的漏洞,同时还应采取先进的风险价值法来识别和量化,各个部门同步管理,更容易降低风险,防范风险,有利于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避免风险,从而完成商业银行规定的业绩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切实贯彻与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时,也应该为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相应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比如说商业银行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该着眼于长期的风险管理效果,而必须使用短期的激励办法,以此避免过度承担风险的短期行为的发生,同时,商业银行在设置考核机制时,应该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监督检查及业务配需等多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完成,进而从多个角度为建立一个科学高效、自动运作的风险控制机制做有益的铺垫。

(五)完善风险预警与后期评价机制。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要进行自我完善,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预警,还要同其他银行部门加强合作和沟通,顺利完成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后期评价。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还要及时找出偏差,以此来对比调整策略,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3-0064-0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资金融机构网点规模的加快扩张,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变得异常的激烈。因此。刚刚成立不久的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邮政储蓄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一、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分设机构模式存在弊端,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分设过程中,按照其总行设定的模式把分支机构分为邮储银行自营机构、共营机构、邮政网点三种,从而形成了目前部分机构银行与邮政混业经营、双重管理的特定模式。邮储银行对自营机构控制力相对较强,而对于邮政公司和邮储银行双重管理组建的共营网点,只有行长由邮储银行选派,业务由邮储银行指导,工作人员仍由邮政公司管理,这种双重性管理模式职责不清,随着业务的发展,矛盾将逐步显现,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大。邮政网点存在混业经营和混业管理问题,在经营理念上先“主业”后“副业”,但工作人员承担的副业任务非常繁重和庞杂,这种现象邮政储蓄银行无权干预,对其内部风险控制的难度很大,也势必影响邮政储蓄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是内控制度和机制相对滞后,不适应风险控制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后,在内控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由风险合规部、审计部及各业务部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但在内控操作流程科学化、岗位职责规范化、执行制度纵深化等方面仍有待加强,仍然有内控“盲区”。主要表现在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部分制度规定和岗位职责滞后、缺失、不当,漏洞较多,授权设置不符合规定,达不到商业银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三是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监督制约机构。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经过内部整合,在分行一级设立了风险合规部和审计部,在一级支行配备一名专职风险管理人员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一个风险管理员。目前在原有小额质押贷款的基础上。部分商业信用贷款业务以及新的资产业务已开展起来,而新资产业务的开拓与配套政策实施缺乏同步性,而邮政储蓄机构内部稽核部门及人员。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先天不足,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复核人员只负责对办理业务的金额,有关单据填制的规范性进行监督,综合柜员负责对特殊业务的授权管理,事后监督人员主要负责网点账务的核对。事后监督环节和稽核环节监督内容相重合。复核环节和事后监督环节职能交叉,致使稽查人员只注重常规监督,无法对业务单据的真实性、业务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的监督,而对业务的监督环节重点仅依靠内部稽核部门,对其分支机构业务进行常规监督,明显存在不能适应新的资产业务检查需求,无法对新资产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管。

四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业务发展。一是一部分从业人员为劳务工,学历层次和工作能力不高,特别是有从事金融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很少。二是县域偏远网点基本上是邮政储蓄网点,从事储蓄工作的人员很少,一般3~5人的网点,其中有2~3人还兼职从事邮政及汇兑业务,而同档次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基层分支机构人数大多在10人左右,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并且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三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五是邮政储蓄银行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科技体系,各项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还设在邮政公司信息科技局网络系统营运中心,调查发现,各网点计算机在业务操作、网络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只能等待邮政公司科技部门人员来进行检修,这样既影响银行机构对外营业、对外服务的形象,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建议与对策

(一)内部管理方面

一是完善内控机构建设,解决风险管理体系多元化问题。加强独立于邮政公司之外的组织体系、内控制度、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使其尽快符合现代银行经营管理要求。这样既有利于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有利于其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彻底解决分账核算问题,确保邮政储蓄银行顺利发展。进一步理顺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关系,全面掌握邮政储蓄业务整体情况,统一营运标准,规范核算操作标准,合理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分摊比例,准确核算邮政储蓄的收入和经营成本,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邮政储蓄业务经营情况,才能保证邮政储蓄银行顺利的发展和壮大。

三是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和网点优势,不断拓宽资金营运渠道。在逐步探索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批发”业务,不做直接面对企业的贷款业务,只将资金批发给其他金融机构做直接银团贷款或间接银团贷款。以获取利差。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例如发展各种业务,包括保险、水电费、代缴税款业务、“邮证通”、工资等业务。

(二)机制建设方面

一是要改善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不断的发展。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应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董事会设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在具体运作、制约机制上根据全行风险控制情况,负责制定、执行内部控制程序,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分析和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进步,但同国外的商业银行对比,发展仍不成熟,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不注重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造,而且对风险的管理观念不强,使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且银行体系内也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然而,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开展亦有一定阻碍,我国金融体制的现阶段还不甚健全,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水平低,都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如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有许多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并且上市进行交易,商业银行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的董事会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职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十分看重,加上风险管理的承担主体不是很明朗,对于职责划分也不是很全,从而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少了主动性。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国家的资本成为了银行的资本担当者,最终导致了风险,在财政无力承担的严峻情况时,银行可能会发行货币来应对银行流动性要求,银行体系的运转最后会用货币膨胀来维持。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对比,发展速度慢,风险管理的文化底蕴略显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的迅速发展,风险变化的要求。在银行的内控中,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且行为模式和风险观念都是由风险管理的文化所抉择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由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缺少文化底蕴,致使有些措施不能很有效的发挥作用。有些商业银行不能较好地处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业务的时候,没有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在发展银行业务时,没有把风险管理同发展业务摆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准确认识风险,而且会误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减少业务的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缺少动力。

(三)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较匮乏。如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要求提高,需要具备高的知识含量、综合能力、技术能力和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通过从业资格的考试和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银行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经济管理类、数理统计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专业训练才能在银行工作。当前,银行从业人员中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比较稀缺,没有形成较好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队伍,与国外的银行对比,风险管理水平落伍很多。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解决银行从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和要求,及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我国应建立包括股东大会在内的相互制衡、运行有效、执行有序、监督有力的公司组织结构,良好的组织结构对公司健康运营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首先,风险的承担主体为董事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当制定相关经营策略,并且承担最终的责任;其次,加强监事会监管的能力,监事会主要负责监控高层管理是否尽职尽责和道德文明建设;最后,应该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对会议的监督。董事为了维护其声誉会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选拔优秀的人才,保障银行在风险管理中有定期的培训,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培训。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晋升的培训、提升水平的培训。不同方向的培训计划,可以加快风险从业人员的水平,更好地胜任相应的工作,提升整体的素质,构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优秀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信用风险,而商业银行风险人员现在属于培育期的状态,目前应当循序渐进。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比较集中的对公业务作为试点以起步,抓住关键的风险控制点例如信贷政策和风险较高的特定信贷的业务。通过对个人业务,其他业务逐步的探究。还能做到事前预防,在根源上控制风险。实行准入制度,对风险经理实行严格的风险经理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保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合格者,对于没有取得准入资格的人员不能聘请。参与风险活动的人员,可以分为业务与职能风险的从业人员,两者共同参与日常的管理。职能风险人员对风险进行监督与评估,双方共同负责管理。兴业银行实行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明晰业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职责,相互牵制对方的权利,有效地提升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风险管理的文化是企业最容易忽视也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化,对于这种特有文化企业应该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列举风险的危害,提高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并且使得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有更深的理解。企业应把风险管理的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拓展企业文化的包含面,把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相融合,培育起贯穿企业上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银行经营多年,实践形成的风险管理的价值观,传统的习惯,建立优秀的风险管理的文化,对商业银行发展有利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风险的管理文化决定了价值的取向、行为的典范、道德的水平。

(三)建立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企业应该使用严格的考核制度对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准入,对不合格人员坚决辞退,这样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促使银行风险管理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个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团队可以帮助银行建立最稳固的根基。银行从业人员需要有较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基础知识、数理知识与电脑操作技能。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也开始比较厚爱优秀人员,我们还需要坚持长期培养、挖掘人才,并不断补充后续的储备力量,保持团队的稳定性,通过激励员工,防止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流失,有利于壮大银行。比较好的方法为多人掌握重点技术的一部分,杜绝员工跳槽对银行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晋升的机制,可以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有空间发展,发挥自身能力。另外,定期培训银行从业人员,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华荣.议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金融信息,2012.11.

篇6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发的表内外业务损失风险。市场风险又可以分为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股票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股票价格的变动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遭受经济损失。汇率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可能因以外币为表现方式的债务债权由于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致使价值变化进而遭受重大损失。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由于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而致使商业银行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被叫做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存在于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变动致使银行经济收益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不仅仅存在于以证券衍生产品、期权和利率衍生产品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中,还存在于以期货、商品、股权和外汇为代表的标准证券工具之中。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合理定价,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难上加难。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方或者是债务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进而可能给银行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最复杂的风险,不仅存在于银行的各种业务中,如贷款承诺、场外衍生品交易、信用担保、债券投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于各种新型业务中,如交易清算、担保的延伸、债权、股票、同业拆借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着存贷款期限严重错配、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大、信贷集中度过高的特点,不利于风险管理。

2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内部治理,构建并完善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风险管理组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直接承担者,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的构建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首先,要对董事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切实发挥董事会的管理职能,完善公司内部管理结构,在确保公司各部门相互制约、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其次,要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在保证工作独立的基础上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职能,针对商业银行关键岗位职员和中高层领导进行道德风尚的监督。

2.2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力度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知,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商业银行中发挥的风险监管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安全运行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作用,以风险监督为主,以合规性监督为辅,实现监管方式由合规性监督到风险监督的有效转变,对切实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强化现场监管作用,有针对性地将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进行结合,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2.3完善信用评级系统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允许使用内部评级法和标准法。商业银行在标准法的背景下会用到外部评级机构,因此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法检查、监督评级机构的质量管理制度,降低道德风险,保证评级质量。在使用内部评级法时,必须以准确无误的银行财务数据为前提,同时对银行的会计等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保证银行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报告等都是真实的、确实能反映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现状等。

3商业银行金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与生俱来的风险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一直在进行着金融制度的改革,但改革效果不大,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现代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一直无法与银行金融体制相适应,导致银行运营效率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策金融比重过高。政策金融比重过高不仅表现在占据我国商业银行重要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有明显的政策特性,还体现在我国设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上。实践证明,银行金融制度改革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市场化金融体系构建是通过各种组织形式不同、成分和职能不同的金融市场和多元化金融机构所实现的。面对这一改革瓶颈,必须独立将保险、证券和银行进行分业监管的银行金融监管体系,同时也需要独立具有货币执行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将商业银行作为主体,建立起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机构在内的功能互补的以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组成的比较统一、规范的市场金融体系,实现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制度的建立。

篇7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目前对上市商业银行账面利润影响最大的,仍然是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强调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规则的全面改革,说明传统的五级分类体系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风险界定标准。

随着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竞争的步伐加快,在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成为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

一、清算价值管理的必要性

在银行授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实现8%的最低资本要求,一方面是降低授信资产风险,即降低分母金额或避免分母金额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充实银行资本,即提高分子金额或避免分子金额快速下降。因此,减少贷款的核销对于实现最低资本要求是相当关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由于五级分类方法比较粗犷,难以完全反映风险信息,故有必要对许多正常和关注类贷款实施清算价值管理,而不仅限于后三类。

(一)不良资产的潜在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债权的经营性现金流价值,或者说经营价值,只有贷款按五级分类体系形成不良时才开始注重清算价值,这导致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往往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即当企业现金流发生枯竭时才力图通过清算、重组等方式实施资产保全,债权人利益往往遭受损害。从中国银行业资产保全工作的特点来看,其时效性的特点非常强,比其他债权人早一步发现贷款风险,早一步实施清收保全措施,有时候甚至比多几项抵押物还要管用。

事实上,当贷款形成不良以后,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否改善,已经不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的事情了,清算是银行的第一选择。所以需尽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资产,即对商业银行的非不良贷款部分测算其清算价值。通过这种测算,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某个客户实施退出的成本及风险,为快速决策做好准备。

(二)司法保护的缺乏

中国司法缺乏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银行业需要不断地付出各项成本来适应司法环境。首先,现阶段我国的《公司法》主要侧重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对债权人的有效保护,债权人要获取企业信息,基本上必须取得企业的合作。其次,信用体系不健全,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受到的惩罚也相当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可以说被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许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都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最后,对债务人财产司法追索的力度弱,使得债务人拥有充分的动机逃废银行债务。

基于中国司法缺乏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这样一个现实,建立一套基于债权清算价值预计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目前的司法环境下,清算价值管理是商业银行在司法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实施的自我保护,是对风险管理的完善。

(三)资产保全的事后性

资产保全管理本应作为商业银行授信资产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但事实上在中国的银行业一直作为一种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集合,仅仅是对现金流已经产生重大问题的债务人实施各种手段以降低损失,无法起到其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以债权的清算价值为核心进行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的功能。资产保全仅仅是一种反馈控制,强调事后纠偏。而对于清算价值的测算是在事前和事中对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其所侧重的不是对债务人违约概率的估计,而是一旦违约发生,银行将会承担多大的风险,可能的损失会有多少?以中国目前的银行业信贷资产状况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二、清算价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债权清算价值的预计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假设清算法。所谓假设清算法,是指假设于评估基准日按照法定程序对债务企业和第三方进行清算的评估方法。基于企业的整体资产,按照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偿债顺序,分析银行债权在某一时点从债务人所能获得的受偿程度。这种评估方式主要评价的是企业可供清算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基本上不考虑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以及资产本身的获利能力,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于还款意愿较差或者经营难以维持的企业。在我国,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以及上文提到的一些其他原因,扩大假设清算法的使用范围就存在很大的意义。

假设清算法的评估程序:

(一)对债务企业有效资产进行审计评估,评估资产范围为企业全部资产,并对企业或有债权、企业转移的资产进行分析。

(二)对债务企业有效债务进行审计清查。

(三)如被评估债权存在有效担保,应对提供保证企业的还贷能力进行分析。

(四)假设清偿顺序:根据相关法律和企业性质,确定企业财产清算分配顺序。

(五)根据债权的清偿顺序,计算债权价值。

上述的假设清算法的评估程序为一般性程序,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司法过程的相关规定和惯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执行中存在的财产追索问题

民法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对于企业非法的财产转移,由于司法调查和执行的力度非常弱,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对于担保企业,上述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司法执行中的债权分配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确定的企业财产清算分配顺序,在很多司法实践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得到顺利地实施。

(三)司法执行中的资产处置问题

法院处置资产的主要方式就是公开拍卖,形式上做到了公开、公平、公证,但是这种拍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事实上,法院处置的大多数资产都是在进行了多次拍卖、甚至变卖后成交的,可见在假设清算法的审计中,对资产进行的评估,也很有可能在司法处置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缩水。

(四)司法执行的时间问题

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执行案件应该在6个月以内结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执行期低于6个月的执行案件,大部分执行案件的时间跨度都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在三年以上。主要原因在于法院对债务人的执行力度太低,地方政府干涉,法院本身的工作效率较低,以及债务人行贿,等等。由于时间跨度较长,需要考虑资产价值变化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对逾期变现价值进行折现。

因此,司法实践问题对假设清算法的审计结果将产生很大影响,有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对审计结论的修正。

三、基于清算价值的风险管理

使用假设清算法计算债权的公允价值是清算价值管理的基础。该管理模式应该贯穿于整个贷款管理过程的始终,清算价值报告应该作为贷后管理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定期实施全面的监控。定期、合理地使用假设清算法,基于企业的整体资产,按照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偿债顺序,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银行债权在某一时点从债务人所能获得的受偿程度,同时与债权的现金流价值相互比较,做好对贷款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贷款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这是基于清算价值的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清算价值的计算,特别是对清算价值变化情况的监控,全面地掌握债务人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为决策作依据。

在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对于新增授信客户,最需要关注的无疑是其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但同样不能忽视其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的有效性、资产的流动性等指标。事实上,如果可以合理地计算,清算价值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指标,对新增授信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对于存量授信客户,清算价值同样具有重要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作用。例如:我们可以按季度为周期对债权的清算价值进行计算,对清算价值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控。企业的一项投资,一项重大的关联交易,一项对外担保等等行为,并不一定就会立即对企业的现金流以及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却很有可能对企业实施立即清算的公允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掌控清算价值的变化,具有重要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功能,对于清算价值迅速下降的授信客户,分析其原因,考虑是否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

以清算价值作为贷后管理以及贷款转贷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存量授信客户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企业具有较强的高财务杠杆运作倾向,短期贷款通过不断转贷的形式可以实现长期使用,所不同的是每次贷款到期银行和授信客户之间都会存在一轮博弈。银行在转贷过程中追加各种抵押物和贷款担保,或者干脆对主体实施重组,都是常见的现象,其目的就在于降低风险,特别针对中国的民营企业,银行相对显得更加谨慎。清楚企业的清算价值,不仅可以为转贷、压缩等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使银行在协商、博弈的过程中占据先机。准确地计算清算价值是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而反过来长期实施这一管理过程,才能保证清算价值的公允性,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清算价值管理应该与商业银行责任人追究制度相结合,完善内部管理程序。商业银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事后的反馈控制,但实际上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促使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人员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清算价值管理与责任人追究制度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一方面,最终贷款形成损失,需要启动责任追究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每期的清算价值报告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在贷款的管理过程中,清算价值报告所显示的价值和最终的处置结果基本相符,且相关管理人员在认识到风险后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那就说明清算价值报告的准确性程度较高,且损失的发生并非由于该阶段的管理存在漏洞所导致。反之,如果清算价值报告所显示的价值和最终的处置结果大相径庭,或者虽然清算报告显示极有可能形成大量损失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则说明清算价值报告的准确性较低,贷款管理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追查原因以认定相关责任。清算价值报告促使责任认定从事后惩罚机制转变为事前控制机制。另一方面,由于责任追究制度的存在,使得贷款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认真地计算清算价值,保证清算价值的公允性,促进清算价值管理的开展。

第三,涉及到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具体规定,即不安抗辩权在资产保全过程当中的使用。当债务人发生了某些重大事项,使得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基于此重大事项,债务人有可能无法履行其还款义务,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借款合同提前到期。在我国的司法实践和银行业的资产保全工作中,这一规定的使用其实并不广泛,银行在一般情况下是等待债权到期再实施相应的法律措施,这就给了债务人相对较长的时间转移资产。深入地清算价值计算可以发现企业的重大资产交易、资产转让、负债变化的情况,为商业银行行使不安抗辩权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清算价值管理需要监管部门积极参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施更为强有力的信息披露,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金融安全。同时加强银行业协作,维护群体利益。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

美国花旗银行主席及总裁沃尔特威斯顿有一句名言:“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和规模的不断膨胀,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某些高风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有可能在转瞬间葬送整个银行。然而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大厦的坍塌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当前,如何把握风险与利润、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银行既不承受过大的风险,又能保持适当的发展,是每个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银行经营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致使银行经营失败的情况频频发生,然而也不乏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银行。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中外银行,分享它们的成功经验。

一、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

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四大银行之一,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近十几年以来,巴克莱银行十分注重不断拓展其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资产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巴克莱银行各项业务快速拓展的过程中,成功的风险管理为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构造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银行一样,巴克莱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如此,在这一系统内,对风险的管理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职责清晰。具体来说,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业务条线负责人负责识别和管理业务线条的风险;风险总监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分类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风险控制框架的建立与监控;业务风险团队负责协助业务条线负责人识别并管理其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独立地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清晰的结构与权责明确的分工为防范风险布下了天罗地网,为巴克莱银行成功进行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控制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内部使用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估计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及实现这些业务规划的资本需求,将这些与目标资本比率、红利等因素相对比,并将这些结果转化为每个主要业务板块规划的风险容量。风险偏好的数值要通过估计集团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来进行验证(这种估计是利用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巴克莱银行集团信用风险总监安德鲁·布鲁斯认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几年来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加强限额管理,强化了经济资本在集团内部的运用。而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也是国际活跃的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普遍经验。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先进,数据充分

与其他银行一样,信用风险是巴克莱银行最大的风险。据统计,巴克莱银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上。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巴克莱银行主要利用五步风险管理程序(即指导、评估、控制、报告、管理和分析)以及基于COSO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巴克莱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主要利用自己的历史数据和其他外部信息,通过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来对借贷者、交易对手以及零售客户进行评级。与此同时,巴克莱也采用一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和评级工具,当然这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及评级工具必须经过巴克莱银行的相关验证。

二、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

民生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今天,民生银行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风险管理道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日益多样化的信用风险。

(一)重视贷前调查——充分检验,防范风险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是广州地区唯一实行“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的银行。当年广东南海华光集团骗贷屡屡得逞,“洗劫”了广州数家银行近74亿元人民币。然而该集团存在的风险却无法逃过民生银行的火眼金睛。

南海华光集团曾向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当广州分行收到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资料后,立即进入其受理贷款申请的检测达标通道,这第一道关卡就是大名鼎鼎的“预授信申报公示”。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是广州分行2002年上半年刚刚推出的新制度,目的就是为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其实这套制度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当银行接到授信申请时,在银行内部网站上将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材料进行为期7日的“公示”,广而告之,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的呼声。预授信制度不但大大节省了支行具体经办人员实地贷前调查的工作量,而且使调查渠道更为广泛、通达,使授信通道更为透明、民主、公开,很难出现漏网之鱼,为自身保护提供了安全绿色屏障。南海华光集团的申请也正是在公示期间,由于该行员工们陆续提供的华光集团的相关信息显示出其众多漏洞,经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核实后,而被多票否决,实现了防患风险于未然。

(二)加强贷后检查——重视结果,更重过程

尽管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款项贷出后就“一劳永逸”,贷后管理也绝对不可小觑。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主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赵继臣说,在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高于业务发展。银行不良资产反映的是结果,但产生却是在过程,因此对于分行来讲,过程控制重于结果控制,注重贷后管理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杭州分行曾为杭州某企业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然而该企业的两幢房产早在2003年9月就被法院查封,分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分行组织相关人员多次与借款人、保证人联系,制订清收措施。经过各项艰苦努力的工作和与当事人谈判,终于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全额收回了400万元贷款的本息。

另外,在对湖州某集团有限公司的续授信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销售渠道及财务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检查人员随即向分行贷审会提出了不能给予其续授信的理由,果断退出,避免了后来其他贷款行因来不及收贷而最终采取法律补救手段情况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杭州分行还了解到安吉某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存在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分行配合支行几次到安吉,与企业和政府联系落实分期还款计划,并积极争取到了总行的支持,分三期收回了全部贷款本息。可见在贷款业务中,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杭州分行正是通过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中”。

(三)培养风险意识——认识到位,团结一心

民生银行的一位领导曾说过,“银行经营同质化趋势很强,民生银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靠的是员工们工作拼搏、热情、坚韧、执着。”是什么力量鼓舞激励着民生员工?我们应该看到,民生银行尤为注重员工队伍业务培训、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多样化、实用化、层次化的培训方式,生动活泼地为员工的实际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大大强化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他们的业务操作,对真正做到按章办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做后盾,才有了广大员工在风险防范方面更强的行动力。在高度风险意识熏陶下,风险防范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民生银行员工的内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成为民生企业文化的重要灵魂。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外银行成功案例带来的启迪

(一)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外资银行大多具备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其内部监督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实行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与本级机构相互独立,或者在分支机构不设内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职责直接由总行的内部监督部门实施。

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是外资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典型。再来看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2004年,民生银行华北、华东和华南授信评审中心——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评审人员“直系”隶属于总行,是总行的“嫡亲”,而与分行没有任何血缘——人事和经济利益联系,这使得总分行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审贷分离”,从制度上避免了由基层行领导者的长官意志可能带来的授信业务经营性风险。实践表明,民生银行的独立评审与区域授信评审中tk,等制度非常成功。

(二)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操作规章制度是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保证。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难免会带有个人倾向,造成判定结果有失公正。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主观主义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判定风险。

巴克莱银行作为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与周密。在民生银行,各项内控制度建设也紧随业务的发展步步推进。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审,从放款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责任追究,分行都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信用评级体系往往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肩负着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信用管理部门在授信前做出的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的信贷决策机构决定能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

巴克莱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拥有较为充分的历史数据,为其测量与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尽管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如民生银行对申请授信的客户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在数据集中管理方面,民生银行也走在全国同业中的前列。该行率先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将全行所有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实践证明,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只有将风险管理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必须贯彻到全行全员,贯彻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银行的每位员工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应考虑到风险因素,贯彻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思想,始终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经过长时间发展,风险管理观念在大多数外资银行早已深人人心。而对民生银行来说,正是由于民生银行上下都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各级行领导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使得员工达成共识,才使民生银行在风险管理进程中硕果累累。

(五)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的弊端性逐渐凸显,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认清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内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运作规范性不高,产权制度有待完善,虽然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但真正实行起来依旧困难重重。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所必须依靠的法律制度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仅仅注重业务量的发展,对于盲目发展业务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风险因素不是非常重视,也并未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很多商业银行业务人员错误的把风险管理放在自己工作的对立面,觉得风险管理工作就等同于降低业务量,而并未真正认清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单纯的将风险管理理解为业务量的压缩,一味的以降低业务量的手段来逃避风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1]。

再次,没有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信息交流。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都设立了董事会,同时也建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却放在了资产重组、转化以及清收等事后管理方面,对于事前与事中的风险控制不是非常有效。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岗位和部门基本上是分头进行风险控制,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风险信息共享,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

最后,风险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作为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管理学、金融学以及统计学等各方面知识,另外还可能使用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所以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中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严不足,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和国外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了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全面提高银行风险意识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抛弃过去那种重业务、轻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能够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银行未来发展的长期效益,无论是操作层或者管理层人员,都必须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各项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严格掌控。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单单注重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而应当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全过程中。最后必须要意识到风险也是成本的一种,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认识到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工作之间并不冲突,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2]。

(二)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常来说取决于风险管理理念是否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所以现阶段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不同的业务应当选择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类型越来越多,各个业务之间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在对风险业务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客户与具体业务的审查;在授信业务中,必须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的审查;因为零售业的风险不集中,所以应当关注整体违约率的审查。唯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三)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模式依旧停留在手工操作方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属于静态数据,重心偏向于信用分析上,在分析时往往更多的是凭借人的主观经验,如此便很容易导致风险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所以我们应当积极的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引入量化分析工具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自身的风险识别、决策、监督以及评价予以改革与创新,从而最终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程掌控。

(四)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达到风险管理的实际要求,就必须要建立完善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是要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其他管理部门协调,构成多层面、全方位的风险组织架构;其次是完善对风险管理的原则要求,进一步扩展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不单单要注重事后的风险管理,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事前检测以及事中管理的重要性;再次是要做好监督与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之中;最后是将贷款的发放与贷款的贷后组合分别进行管理,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五)根据实际需求创新产品服务

过去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每一次危机结束之后都会出现大量的创新,从而产生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时期。商业银行应当结合企业的新的需求第一时间对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努力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新的层面不断扩展自身的服务能力。这是解决风险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创新应当坚持以做好风险管理为前提,所有的创新如体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都应当在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经营风险防范制度,科学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整理经营管理流程,让新兴业务与新的服务产品都能过通过事前的风险论证,确保风险因素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下[3]。

(六)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因为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己内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尽快的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风险管理队伍。对于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与选择过程中,可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利用笔试和实践操作来筛选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培训方案不单单针对中低层银行职员,同时还应当覆盖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风险管理决策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的提升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种管理理念。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各部门、各产品、各业务之间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让风险意识打破部门限制,融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至于每一名基层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确保商业银行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重视风险管理,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从根本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浙江金融, 2011(10):65.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模型;模型风险;模型的性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3-0060-06

随着近几年我国新资本协议的实施,2010年底工农中建交和招商6家银行开始申请实施新资本协议,其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的同时,各种估值定价和风险计量模型也开始在我国商业银行大量应用:零售申请评分卡(A卡)、行为评分卡(B卡)、催收评分卡(C卡);信用风险内部评级风险要素(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fLGD)、风险暴露敞口(EAD)的计量模型;押品估值模型;信用组合风险模型;金融产品定价模型;市场风险VaR模型;操作风险模型;客户行为分析及利率风险模型;以及压力情景生成器模型、各种压力测试模型等等。银行机构的风险度量及其决策对模型的依赖性逐渐增大,金融市场交易也开始针对流动性低、交易不频繁的金融产品采用盯住模型的定价方式;新资本协议通过提高监管资本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计量风险,致使监管资本也更加依赖于模型。同时,不论是自我构建模型还是引入外部模型。在模型研发、测试部署、运行维护等整个模型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带来模型风险;我国面临的模型风险将随着新资本协议的推广实施和模型的大量应用而日益突出。因而,对商业银行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模型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模型风险的防范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风险管理模型的性质

1、基本性质之一:模型的客观性。

虽然模型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但在各种环境约束相同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作为研究对象的被解释变量,它和所有影响因素之间必然存在一种且只存在一种客观的正确的关系。首先,模型要力求反映这种客观规律性,至少是局部领域的有限规律,不能反映任何规律性的模型是伪模型、无任何应用价值和意义。其次,模型的客观性意味着模型要能够成功地解释历史和现在,这是必要条件。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基于历史数据、基于归纳的模型并不一定能够预测未来和进行前瞻性管理,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模型,只有当它成功地解释了过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有资格称之为规律;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对经济理论、模型检验的很好的方法。模型只有反映了历史规律,才有可能预测未来;若由于模型并不能总是准确预测未来,而否认模型的客观性,将导致不可知论,限制人们对模型规律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2、基本性质之二:模型的局限性。

其一,任何模型都是对复杂现实问题的抽象和简化,在模型构建中假设往往不可避免,而其假设与现实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导致模型存在缺陷,模型的功效取决于这些假设与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是否相一致。其二,现代金融和风险计量模型一般都是假定市场有效、制度环境稳定为前提条件。若市场流动性消失,正常市场环境被破坏,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则会造成各种风险计量模型的失效。如果制度不稳定。样本数据纵向可比性较差,可用样本数据小,基于大样本的回归模型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其三,模型本质上是利用历史来预测未来,往往是基于事后和历史总结,对金融市场创新反应相对滞后。其四,传统的VaR方法等很多模型依赖于正态分布假设,很可能对尾部风险估计不足:若收益率或损失的正态分布假设不满足,实际上鼓励承担过多的尾部风险。市场风险VaR计量中最常用的历史模拟法,不需要对收益率的分布做任何先验假设,但假定组合收益的分布是由历史数据决定不变的、并假定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不变、以及假定不同时期内的样本值权重相同。其五,建模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传导关系和模型设定假设(如线性假设、相关性假设)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六,由于模型本身难以预测所谓的小概率极端市场情况,往往造成银行忽视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在各类市场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模型的有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其七,并非所有的风险都是可用模型进行量化的。其八,模型始终仅是总体风险管理方法的一部份,不能也不应妨碍管理人员用常识进行判断。

3、基本性质之三:模型的数据依赖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不仅仅是要找到被解释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理论模型,更是要反映出其数量关系的量化模型。数据是一切分析的源头,只有依赖正确的数据才能分析出正确的结果;即使有合格的数据质量,也并非一定有有效的预测模型,但没有合格的数据质量,一定不会有可靠的预测模型。一是模型类型对数据类型的依赖性。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特性适用不同的模型。比如对于截面数据,只有当随机抽样从总体中获得样本数据,才能将模型类型设定为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若样本数据为“掐头去尾”的截断数据,则应建立截断数据模型。而只有经济行为上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数据上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才能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于Logistic回归和判别分析两类信用评级模型,若数据变量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则Logjstic回归优于判别分析,但如果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则应选择线性判别分析模型。二是模型设计开发对数据质量的依赖性。模型的客观性要靠数据的客观性来保证,数据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能主观地选择使用数据,数据的客观性可用“数据的关联性”进行诊断;模型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的确认,需经过统计检验、是以数据之间存在统计相关关系为必要条件的。模型变量的选择,也要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为原则,数据要满足模型对变量口径的要求且具有可比性;数据缺失严重和数据真实性较差的情况下,建立一个优秀的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模型的参数估计依赖于样本数据的质量,模型中所有变量都须得到相同容量的样本观测值。模型的结果除了依赖模型本身之外,同时还依赖于模型输入的数据质量。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离不开建模的数据,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更离不开持续的数据管理体系下形成的可靠数据质量。数据和事实是建立风险计量体系的基础和生命线,数据把关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屏障。在数据质量不能保证的前提下建立起的风险管理模型如同空中楼阁,这也正是新资本协议对数据合规提出长跨度、广覆盖和高质量的样本数据以及强大的IT系统等较高要求的原因。

4、基本性质之四:模型的工具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从表现形式上。需要将模型所反映的被解释变量与风险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嵌入到系统并推广实施。所以,风险管理模型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理

论模型、量化模型,也是一种计算机模型,是一种产品定价估值和风险计量的技术工具。一是风险管理模型作为一种工具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广泛运用,能“将风险计量工具和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升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实现了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有机统一。二是风险管理模型作为一种工具,毕竟是人创造和使用的。模型从使用者角度看,可能被看作一个“黑箱”:在肯定模型对量化管理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实现模型、政策、流程、经验判断的有机统一。

5、基本性质之五:模型的相互关联性。

在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管理模型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模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是通过数据交换共享渠道,一个模型可能依赖另一个模型的结果作为输入,同时又将模型结果提供第三个模型使用。比如,债券定价模型依赖外部评级公司的债券评级结果,而其定价结果又提供市场风险VaR计量模型:零售分池评级模型依赖零售行为评分卡评分,而其评级结果作为参数提供给监管资本计量模型计算监管资本。二是通过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关联。比如,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等各类风险计量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银行进一步用于全面风险度量的综合资本计量模型。

二、风险管理模型的衍生性质

1、衍生性质之一:模型的局部适用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局部适用性是指受制于模型的局限性和对数据的依赖性,每个模型所反映的客观规律都有其自身特定的目的和使用场合,一旦模型用于不适宜的方面就会失去意义。一是一般商业银行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类型会研发各类差别化、针对性强的评级评分模型,比如,针对一般公司、事业法人、集团客户、房地产、金融机构、项目融资、小企业研制不同的PD评级模型;针对零售客户,研制个贷、信用卡等不同产品的申请评分卡、行为评分卡、催收评分卡等不同的统计计量模型;相应地,不同的评级评分模型只能用于相应类型的客户和产品上,而不能混用。二是在发达经济中适用的风险模型在我国有可能并不适用:借鉴国外成熟的模型,甚至直接引进外购模型软件,首先要看模型所要求的市场环境、数据环境和制度要求是否适合,需要小心谨慎地验证和参数调整。同理,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信用水平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适用的模型并不定适用于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三是现有模型并不一定适用于新的领域、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市场;若要使用,同样需要认真验证或改进。

2、衍生性质之二:模型的时效性。

模型的时效性是指任何模型都是基于历史经验、基于建模当时的数据情况和基本情况建立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外部宏观环境,还是建模对象本身的风险特征,都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而引起建模时成立的模型关系不再成立,模型预测的有效性降低、甚至模型失效。“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任何一个模型都需要进化,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持续监测维护、验证和升级,弥补模型缺陷,从而保证模型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前瞻性。一是模型的时效性要以宏观经济和制度的稳定性为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若市场和制度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建模时所依赖的数据口径、模型参数和基本假设不再与实际资产组合的风险特征和外部经营环境持续保持一致,则以前验证过的模型可能在当前变化多端的市场条件下并不适用,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和校准,甚至对整个模型进行大的优化升级。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模型解释变量的整体分布发生了漂移。比如,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加快,人口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等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即发生了人口漂移,则模型所对应的样本人群和数据结构都已发生了变化,需更新训练样本,重新开发或升级模型。三是在一个保持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过长时间的宏观经济数据并没有太多的预测意义,需要使用最新的数据,尽可能多地反映近期市场情况,对模型不断动态验证、调整和升级。四是在稳定时概率统计分析往往不能适用于危机环境,危机环境下机械地利用基于经济稳定时期数据的模型结论将会低估市场风险测量,实际上反而增加了风险。五是对于外购模型软件,应能经常对模型参数动态调整和校准,辅之供应商应能对软件进行动态升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3、衍生性质之三:模型的双面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作为产品定价估值和风险计量的技术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风险管理模型作为一种工具,一定是浓缩了业务经验与客观数据的结果,一定是实现了数据管理和模型优化的结合,因促进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降低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成本,具有提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效率、统一业务策略标准和风险偏好、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等优点,能“将风险计量工具和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授信审批、风险管理、资本配置、风险定价、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由于模型内在理论的缺陷与假设而都有其局限性,如果缺乏定期验证和适当监督,那么控制风险的计量模型工具本身就可能在无意中成为风险的来源。若模型对于使用者而言,仅被看作一个“黑箱”,不了解模型,不清楚其内在经济行为和风险传导机制、数据基础、适用条件和范围,而不加限制的使用和过度依赖,则会酿成较大的风险,这也是本次金融危机外部评级模型、资产证券化模型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4、衍生性质之四:模型的依附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作为一种工具,一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产品、客户等研究对象,嵌入到系统中并推广应用。一是产品定价模型作为金融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支持采用盯住模型(Mark t0 Model)计价方式的衍生产品的交易;二是基于模型计量的风险成本只是贷款等产品定价的一部分,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同样重要;三是模型的可靠性与产品的复杂度呈负相关性,风险计量方法在传统信贷业务中的应用比较成熟,也非常成功;而在复杂的衍生产品MBS/ABS/CDO/CDO~2等领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有时,简单的模型也可能出色地完成对现实的描述和预测;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和对于复杂模型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又一原因。

5、衍生性质之五:模型创建的专业性和协作性。

再完美的模型都是靠人创造的,风险管理从根本上还是靠人来完成。第一,风险建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商业银行模型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一般都有专职的模型计量模型设计开发、模型应用政策制定、模型验证、模型应用部门或团队,负责相关的专业职责,承担相应的各个环节的任务。其中,模型设计开发团队一般又分为对公、零售信用风险、市场、操作、利率风险等专职计量团队,数据质量也由专门的管理团队来

负责落实建模数据、模型验证数据以及模型升级所需数据的管理责任。所以,商业银行风险模型工具的生产和应用流程,是一个既有专业分工、又相互充分协作的过程。第二,模型的设计开发和模型的分析和应用,都需要业务专家、经济学家、风险专家、业务经理和交易员等各个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通力协作。第三,专门的模型验证和模型监测团队,负责模型投产前的验证。以及模型投产后对模型表现的持续监测和模型验证,结果再反馈给模型设计开发团队。

6、衍生性质之六:模型的可解释性。

模型对于使用者而言可能是一个黑箱,但不意味着不可解释;在使用模型工具去分析、预测、解释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之前,先要了解模型是通过什么机制去解释的。首先,模型的客观性意味着模型应客观反映其蕴含的一般性因果关系规律,模型必然体现研究对象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经济动力学关系、风险的传导机制和传导过程。模型参数估计量必然具有相应的经济意义。经济意义不合理,脱离主体互动关系构建的变量,不过是纯粹的数字,不管统计效果多显著,模型也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也不能称之为模型。其次,计量模型设定一般首先在经济和金融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定性和制度分析,然后基于历史数据体现其数量关系。因而,模型量化和数理分析是对传统定性和制度分析的进一步深化,与定性和制度分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现实情况良好的定性和制度分析能够较好地解释模型运行机制,不能量化的定性分析部分则作为量化模型的有机补充。

7、衍生性质之七:模型的相对性和差异性。

风险量化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简化,其包含的信息量必然要少于原始信息。一是风险计量模型只是从风险排序上具有相对比较意义。比如,评级模型结果仅具有相对意义,同为AAA级的不同企业,其面临的实质性风险并不相同,只不过,一般而言,相对于AA级的企业而言,其违约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已。二是模型输入信息的相对性导致模型结果的相对性。建模过程中大量运用的变量分组,实质上是变量离散化和标准化的过程。比如,年龄、收人、逾期天数等连续性变量的分组,分组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模型结果;逾期30天与逾期29天的两个客户并不意味着违约的可能性有多大差距,经过分组,实质上是放大了两个客户特征之间的差异。再比如,一些模型中运用的各种定性指标,实质上包含了很多主管判断因素,对于同一客户,不同的人对定性指标的取值可能差异较大。另外,具有强制力量的外部量化信息如外部评级、宏观统计信息甚至最权威的市场价格信息,都只具有相对比较意义,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信息损失甚至扭曲。三是模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导致模型输入信息的相对性得以逐级放大,使得最后看似精确的计量结果,也只具有风险大小识别的相对比较意义。所以模型结果的使用只能提供一种参考而不能提供保证,不能对模型过度依赖,而要注重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四是不同银行采用模型化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测量和管理时,各种风险因素特征变量的分组和测算方法、变量的选择、模型的选择以及相关条件假设的确定方面,银行业并无统一标准;事实上,新资本协议一直在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等各自自主构建的模型;两个持有完全相同资产的银行风险价值估计不同,从而对银行资本要求也不同,使得银行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同银行的数据积累和数据质量情况可能差异较大,使得银行之间的风险计量的可比性进一步降低。

8、衍生性质之八:模型的趋同性。

模型结果具有相对性、银行间风险计量的差异性和缺乏可比性的同时,另一方面,银行间模型也存在趋同性现象。一是巴塞尔委员会对最佳做法的建议使得银行的风险模型趋于同质化,丧失了多样性。随着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数理模型,特别是依赖许多基于同样原理的计量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变动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幅度,使得流动性出现过剩或者短缺时,问题进一步恶化;模型的趋同性带来了市场性流动风险。二是外购软件、外部评级加剧了模型的趋同性。大量银行由于缺乏自主设计风险管理模型的能力而将此业务外包给世界上仅有的几家专业金融软件公司,导致模型的同质化进一步加剧。评级大量依赖高度垄断的标普等三大评级公司的结果,三大机构的具体评级结果相关性很高,在被市场广泛使用时,实际上相当于各使用者的模型获得了相同的参数,如果这些模型没有实质性差异,评级问题必然加剧同质化风险。三是金融IT技术专业化的发展和大量应用,模型的趋同性导致行为趋同性进一步加剧。比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在内部评价、风险管理和程序交易方面所使用的技术路线模型几乎都是外包的,大量的金融机构与人员普遍使用少数金融工程师设计的模型,这些模型基本相同,因而必然造成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由于使用者受到相同或相似的模型指引,其行为表现出高度的同步化,特别是完全依据计算机模型的自动化指令进行交易的行为,一旦条件触及模型设定的参数边际值时,就会爆发系统性风险。

9、衍生性质之九:模型的传染性和外部性。

模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对数据的依赖性以及模型的趋同性会导致模型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是基于数据交换共享渠道,通过模型之间的关联性,实现一个模型的风险向另外模型进行传染和扩散。二是通过衍生产品创新等渠道,实现模型的风险传染。比如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直接源于美国次贷和资产证券化整个融资链条过长,从放贷人发放贷款、资产证券化发行、投资银行承销、信用机构评级、投资者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的CDS定价、到CDO多次证券化,金融产品不当或过度创新,每个环节都由风险模型驱动,而其基础资产的风险特征信息衰减、损失和扭曲程度严重。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模型风险和较强的风险传染和扩散。三是模型的趋同性和同质化引起人的行为传染。由于金融机构所用的风险计量模型高度同质,当模型捕捉到市场波动的急剧增加并将结果反映到VaR值中时,模型结果会表明资产管理者应卖出资产以减小头寸的风险敞口,但当高度同质的模型都给出了同向的卖出建议时,市场中的流动性消失,则会引起系统性风险。四是一家金融机构通过设计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降低其自身风险,有利于降低作为债权人的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具有正面的外部性;反之,则具有负外部性。五是模型引起的模型风险,会转化为数据质量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0、衍生性质之十:模型的顺周期性。

模型的顺周期性是指随着经济繁荣与萧条的转换,由于模型的客观性,风险模型的表现也发生周期性波动;而且随着与实体经济的交互作用,有进一步加大周期性波动的特性。一是基于银行信贷渠道体现模型的顺周期性。在经济扩张时期抵押品价值上升、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反映信用风险的PD、LGD、EAD等风险参数模型会直接体现这些变化,实施内部

评级法后信用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也变小。引起信贷供给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则会加剧信贷收缩效益而引起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从一般意义上讲,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顺经济周期的特点,只不过,采用风险管理模型之后,由于资本要求对风险的敏感性增强,这一特点更为明显。二是模型的同质化和趋同性、模型的传染性,进一步导致模型的顺周期性。事实上,金融危机中市场流动性的消失,模型的使用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金融衍生品定价和风险计量模型的运用、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导致了金融机构行为的同质化,资产被迫大幅减值,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而形成恶性循环,体现较强的顺经济周期特点。

三、对模型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我国银行业随着新资本协议实施进程的不断推进,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将使风险管理在量化方面获得长足进展,但另一方面,尤其在实施初期,也将带来较大的模型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性质和衍生性质,对于剖析模型风险的原因,有效防范模型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尽快建立模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提升模型研发水平。在模型研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是模型风险产生的来源,模型创建的专业性和协作性体现了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模型蕴含的客户性规律的分析、模型局限性的尽可能减弱、数据质量的提升、工具的研发都需要人去探索和研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建立专职的计量模型设计开发、模型应用政策制定、模型验证、模型应用部门或团队,并明确董事会、高管层对模型研发和验证、模型投产审批、模型风险控制的最终责任,加强独立的模型验证和审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现有专职的信用、市场、操作、利率风险计量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支既熟悉风险计量建模技术、又精通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含金量和稳定性: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对宏观经济金融、风险传导机制有深刻理解的业务专家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风险建模知识的共享,提升整个组织的模型研发能力和水平,避免个别人才流失对风险建模、系统开发及运行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

第二,重视风险传导机制、模型关联关系和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模型的客观性和可解释性要求在建模前首先要对研究对象的经济行为、风险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形成一个模型演绎框架,然后再用统计归纳的方式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验证。在使用模型工具前,首先要了解模型,提升模型的透明度,明确其前提和假设等局限性,从而,在模型应用中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实现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三,加强数据治理,积极推进系统的整合,切实提升数据质量。模型的数据依赖性表明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更离不开持续的数据管理体系下形成的可靠数据质量,数据管理的失效将导致风险管理的失效,并基于模型的相对性、趋同性、传染性和外部性进一步放大模型产生的风险。加强数据治理,明确数据的所有者关系,健全数据质量监测、追踪、定位、改进、控制流程,加强数据质量监测,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数据质量控制文化的培育;积极推进银行系统和数据的整合及共享,拓宽数据收集渠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坚持“数据质量从源头抓起”,在业务流程中设立专职数据质量控制岗,重点抽查(例如不低于20%)和核查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加强对数据录入质量的考核,强化对数据质量的控制,通过规范、监督、考核三位一体,着力提升数据质量,支持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

第四,推进内部评级和自主模型系统的建设,坚持产品适度创新,减少对外部评级和外购软件的依赖。模型的可靠性与金融产品的负相关性,要求金融产品创新要适度,体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则,防止对创新产品复杂模型的过度依赖。模型的同质化和传染性要求加强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市场风险等外购软件的剖析和研究,打破模型“黑箱”,提升对国外模型、外购模型软件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逐步提升银行自主开发能力。